物流调研报告(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2:42:13
物流调研报告(优质17篇)
时间:2023-11-15 12:42:13     小编:HT书生

报告是对某个事物、事件或者现象进行详尽描述和解释的一种书面形式,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数据,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报告的撰写过程需要准确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有助于各种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报告应该包含足够的证据和案例来支持观点和结论。以下是一份经过审阅的实地调查报告,供大家了解。

物流调研报告篇一

一、xx年我县物流业现状:

1、总体状况:据交通部门年报,xx年全县拥有载货汽车1375辆,吨位5770吨,从业人员1700人。办理营业执照的物流公司共18家,营业面积1096平方米,企业员工92人,当年营业额2932万元,上缴税金960万元,实现利润46万元。据调查,18家物流企业共有配送车辆60辆,吨位共计约800吨。从总体上讲,我县物流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期,算不上真正的现代物流业,只能算是具备现代物流企业的雏形。

2、分布情况:18家物流企业有13家在龙游镇,其余5家分别是湖镇2家,溪口、横山和詹家镇各1家。其中在龙游镇的13家分布也比较散乱,配送车停车无序,停车场不够用,而其余的营运车辆大部分停靠在交易城旁。

3、经营项目:大都是进行货运代办、货物联托运、信息配载、货物配载,现代化程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单一。业务以零担快运和整车配送相结合,多数企业以整车配送为主,但目前整车配送做得尚可的未达到三分之一,货运量也不大。

4、信息技术应用情况:18家物流企业中除一两家仍以电话联系为主外,其余的均能利用计算机信息服务平台如衢州物流信息中心等进行信息发布。

5、功能配套情况:18家物流企业中能提供仓储服务的只有2家,且面积狭小,总共只有200平方不到,仅能提供少量货物存放,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仓储功能。

二、存在问题。

1、缺乏规划,总体布局不合理:物流企业应向为工商企业进行整车配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为此必须在布局上紧靠一区三块,而目前我县物流企业大部分在城内,布局散乱且与各工业区块存在一定的距离,造成了运输的不便与企业成本的上升。同时,由于城内各物流企业区域有限,停车场更是缺乏,使得车辆出现乱停放现象严重,也带来了一定的交通隐患。

2、运营状况欠佳:从产品流通上看,我县xx年规模工业企业181家,当年总产值61.96亿元,产成品存货6.86亿元,即全年约有55亿元的产品销售出去,这当中的运输费用占有相当比例,而xx年我县物流企业营业额只有2932万元,所占份额偏小;从物流组织上看,我县物流业大都是第一方物流或第二方物流,在部分企业的物品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都由自身承担,自货自运,导致外包业务量较小;从运力上看,我县现有营运载货汽车共1357辆,合计吨位5770位,而我县企业外包货运量总体偏小,进、外调货少,出现“车多货少”的现象,加上无统一价格标准,导致相互压价,最终使得整个运输行业利润下跌,物流企业利润也随之下降,据调查,xx年利润相较xx年有所下降。

3、政策扶持欠缺:我县物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亟需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支持,如税收政策、用地政策等,而目前我县这方面的政策尚未到位。

4、物流人才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我县还是一片空白,目前我县物流企业从事的员工文化水平基本上为初中、高中毕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对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了解较少。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

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加快培育物流市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提高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努力构造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建成浙西南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长三角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

下一步对策:。

对策一:加强规划,使我县物流企业瞄准“一区三块”,紧临而建,依托工业企业进、出货物量大从而发展壮大。这样既可给开发区企业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也降低了流通成本,从而达到工业企业与物流企业双赢。另外,对于改善县城的面貌,特别是解决配送车辆乱停放与相应的交通隐患问题都有较好的效果。

对策二: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加快一基地两中心和若干个物流节点的规划实施(一基地——龙游综合物流基地;两中心——龙北物流中心和龙游港物流中心;若干个节点——湖镇、溪口、塔石等物流节点),为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拉好框架,打好基础。

对策三:加大现代物流理念的宣传与推广力度,现代物流业能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积极作好宣传,争取更多的企业将原材料、成品等的流通从自货自运中剥离出来,交与第三方物流企业。

对策四:县里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及准入制度,成立行业协会,实行物流行业指导价,防止相互压价,导致恶性竞争。使得实力好、信誉高、有发展前景的物流企业突。

对策五:我县已制定《龙游县“xxx”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我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也即下发,这些政策的施行将对促进我县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和广阔的舞台。

对策六:采取引进和培训相结合,创新机制,大力引进现代物流业的专业人才;同时,县里可拿出一部分配套资金聘请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对我县的物流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素质。

对策七:加快我县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我县物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科技信息保障。目前,我县还无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因此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物流调研报告篇二

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粮食物流体系,降低粮食流通成本,增加粮食的流通价值。我县是缺粮县,粮食物流在全社会物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作为缺粮县其地理位置及自身粮食物流特点决定了我县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与粮食主产区之间建立粮食流通的快速通道,实现科学流动、畅通运输,大大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促进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模式的转变。

我县位于浙南山区,330国道和金温铁路穿境而过;全县历来重视粮食种植,历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产量中的比重达60%,20xx年全县户籍人口44.1239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3814亩,粮食产量7.12万吨。按全县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粮食产量161.36公斤,约50%的粮源需要通过外调进行供需总量平衡,由于城市化加快和粮食流通水平的提高,粮食购入量由20xx年的7.18万吨提高到20xx年的9.51万吨,主要流入为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区。我县流入的粮食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消费的市场调剂和饲料加工需要。目前我县从事粮食加工、转化、个体私营150多家,其中一个国有粮食收储公司2个收购站点,11900吨的仓容,10余台的输送机,进粮机2台等等进出仓设备。在粮食库存方面,积极开展科学保粮,散装储存率达到85%。粮食运输中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干、公路运输为辅助,依托交通运输网络连接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总体布局,粮食储运环节初具机械化水平,使粮食物流作业基本衔接配套,这些都为建立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中心提供了基础条件。

(一)物流观念淡薄,缺乏现代粮食物流意识和适应现代物流及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当一部分领导和企业粮食物流观念落后,尤其对现代粮食物流的涵义理解模糊,仍停留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定势。在观念上没有接受现代粮食物流理念,对物流的推进放任自流,只强调等待上面投资的被动性,而淡漠了其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来参与提供服务的主动性。把粮食物流只简单的看作是粮食运输和装卸等,而没有把粮食物流扩大到粮食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粮食加工增值和信息交流等环节,缺乏现代物流技术素质。由于体制原因,我县粮食系统近几年基本没有引进人才。若要实施粮食物流的现代化战略,急需熟悉我县粮食系统状况并具备现代营销理念和掌握现代物流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虽然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正在加强,但是相对市场需求还相当滞后。

(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1、缺乏对粮食外运的枢纽自控力,管理体制滞后。今天的.我县粮食流通,大部分是利用当地的社会车辆通过公路交通运输和铁路运输,(约外运粮食的9.50万吨左右),就储备粮轮换外调入稻谷3022吨。物流专业化程度低,功能、技术单一,对外运粮食的重要枢纽缺乏有效的控制力,同样也缺乏规模效应和整体协同效应,直接制约了我县现代粮食物流的发展。

2、缺乏现代粮食流通管理方式,物流总成本偏高。我县粮食流通形式单一、私企运输量小、中转环节过多,粮食“散运”率较低。虽然多年来在国营粮食收储公司在粮仓建设等硬件设施上做了大量工作,粮库都实行了散存,但对粮食运输、流通、加工建设方面研究,粮食物流设施仍比较落后。专业化物流企业少、服务水平低。

3、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缺乏大型粮食交易和物流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深加工能力不足,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从近十年全县的粮食生产情况来看,正常情况下年平均产量基本在7.12万吨左右,粮食的产销比例很高。虽然也有一些粮食加工企业,但粮食深加工能力不强,粮食产业集中度不够,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弱。

(三)信息管理滞后,缺乏现代粮食物流信息平台。

三、我县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已成为粮食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它不仅仅是物资的简单运输,而是涵盖了商品流通的全过程,是包括粮食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应用的一条完整“环节链”系统。

(一)提高素质,增强和培养企业现代粮食物流意识。我们认为,物流人才是粮食物流发展的关键,是推动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粮食现代物流的各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聚效应,提升粮食现代物流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和普及现代物流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按照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要求,增强物流服务能力。

(二)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设施的功能。

粮食物流园区是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其建立和完善需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我们要根据粮食物流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发展大型粮食物流中心建立了基础。因此要重点建设我县粮食仓储、装卸搬运、配载、加工、运输和信息服务为一体化物流中心。优先整合存量资源,改造、整合现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资源,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社会物流资源,建立跨市县主要粮食物流通道、粮食物流节点和基地。改革现行行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促进物流服务的市场化和资源社会化,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要放宽市场准入,培育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促进现有运输、仓储、外贸、批发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鼓励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促进各类粮食企业兼并、重组改造,培育和扶持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和粮食加工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行业集中度,扩大经营规模,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的专业物流企业。

(三)大力抓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实现粮食“四散化”。发展“四散化”即散装、散运、散卸、散存一体化运行,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益的必由之路,也是粮食流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四)提供配套政策,为粮食物流企业护航。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调动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积极性。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并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政府要为现代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政策和体制环境,支持和引导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发展。制定有利于粮食物流“四散化”的价格、运费、税收等政策,推动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进程。

(五)建造xx县中心粮食储备库,省政府确定我县的储备粮720万公斤,县周转粮400万公斤,积极筹建规模用地1.333公顷,储粮1200万公斤,5.5万公斤油库及配套设施总投资为1851万元的粮食储备库是当务之急,是满足粮食购销市场宏观调控和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也是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积极创新是粮食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首先要注重“产前物流”要合理规划粮食产业的结构和布局,改变传统上粮食产业小规模、分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扩大优质粮食流通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其次要注重“产中物流”,要在粮食精、细、深加工方面做文章,加快粮食加工企业建设,延伸粮食产业,精心打造企业品牌。第三要注重“产后物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粮食流通的现代化。为促进粮食合理流动,作为缺粮县我们要和产粮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互惠互利。我们今年储备粮轮换就外调粮食3022吨。所以“产销对接”有利于在粮食缺粮区和主产区之间搭建粮食流通的快速通道,有利于在运输上做到统筹安排、科学调度,避免粮食运输过程中的倒流、迂回运输等不合理现象。

(七)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中心粮食储备库建成后包括粮情检测与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机械通风,环留熏蒸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建设符合现代粮食物流,首要的问题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粮食流通产业。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和供需双方相连的电子网络,通过粮食信息平台将购销联结起来,实现从粮食收购、流通、加工、储存和运输优化等物流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使粮食物流在各节点的工作效益达到最优化。加快构建物流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建立物流信息的共享机制,提高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水平。

物流调研报告篇三

近年来,我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三产兴县”工程,积极培育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了解和促进我县物流业的发展,x月xx日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县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础条件优势明显。

1、区位优势明显。我县望远工业园区距离银川市仅6公里,素有银川市的“南大门”之称,发展物流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既可以有效缓解银川市市区的交通和环境压力,还可以辐射带动陕甘宁蒙毗邻地区500公里区域内物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我县乃至银川市、自治区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交通便捷通达。包兰铁路、太中银铁路在县内通过;全县共有等级公路545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53.4公里。其中国省道90公里,形成了南北以109国道、石中高速公路、李银公路、201省道和广厦公路,东西以许黄公路、永黄公路、观平公路、胜通公路及望丰公路为骨架的“五纵五横”公路网,全县100%的乡镇、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这些和公路并行的运输体系及便利的通讯网络,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保障。

3、疏运能力较高。截止20xx年年底,全县拥有客运货运车辆2900辆,计9489吨位,公路货运量218万吨,货运周转量4010万吨公里,基本满足社会物资的运输需求。

4、物流需求较大。随着我县“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先导县,西部宜居宜业示范区、中国回族文化展示地,争创全国百强县”建设进程的加快,发酵及生物制药业、机械加工及电气制造业、造纸、食品加工、建材等制造业将得到长足发展,设施农业产量将大幅增长,急需物流产业的支撑。同时,随着望远工业园区的“扩规提档”,园区将成为更多产业集聚的平台,特别是园区内九大现代商贸物流市场的建设,会形成更大的物流需求。

(二)物流业发展措施较为有力。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县四套班子领导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多次对物流业发展进行调研并提出明确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园区物流项目的协调、调试和统计汇总工作。及时掌握园区的物流业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全程跟踪服务,有效促进了我县物流业的建设和发展。

2、制定规划,促进落实。制定了《望远工业园“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促进规划的落实,全力推进园区的全面发展。

3、加强督查,推进建设。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物流业重点项目建设进行现场督察和检查。并提出要求,相关部门及时召开联系会议,分析影响项目进展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4、思路清楚,重点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九大市场建设为骨架,发挥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培育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县物流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我县从20xx年起就开始规划建设宁夏望远现代商贸物流园区,该园区是我县充分利用县内优越的铁路、公路交通优势、银川“南大门”的区位优势和望远工业园区产业优势,按照“立足大银川、面向大西北、发展大物流”的总体思路,突出集群化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集加工、仓储、交易、商务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金属、建材、家具、汽车及配件、酒店用品、蔬菜果品、小商品、药材等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依托太(中)银铁路西和火车站积极申请建设西和货运物流中心,为我县发展物流业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宁夏望远现代商贸物流园区主要包括九大市场:

一是宁夏望远现代金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宁夏望远现代金属物流服务商务区。项目占地20xx亩,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建设周期为5年,分3期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量达450万吨,实现年交易额420亿元,年营业收入150亿元,年创利税3亿元。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正式运营。

二是宁夏蓝山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宁夏乐丛·世家国际家私城。项目占地15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81.8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7.98亿元,计划20xx年年底建成。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3亿元,实现年利税1.1亿元。目前,项目一期开工建设,截止去年年底完成投资2.4亿元。

三是陕西北方物流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主要投资方、由宁夏北方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宁夏北方国际建材商贸物流园。项目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亿元,建设期3年,计划分两期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年产值达13亿元,产生利税2亿元。整体规划为“四城三配套一卖场”,已经完成投资2.2亿元。

四是宁夏四季鲜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的宁夏永宁四季鲜果品蔬菜综合批发市场。项目占地655.08亩,总建筑面积44.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9.4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已经开工面积3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8亿元,一期工程今年6月底完成,10月底投入使用。市场全部建成运营后,预计年交易额达30亿元。

五是银川鸿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国万商国际汽车城。项目占地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建设期为2年,到20xx年年底全部完成。目前开工面积33.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亿元。

六是宁夏路丰建材物流园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多家实力雄厚的宾馆酒店用品、电器产品企业联合投资建设的宁夏路丰建材物流园。项目占地36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建设期2年,已经开工面积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亿元。一期工程将于今年10月建成投产。

七是宁夏金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宁夏望远商贸物流园。项目占地面积441亩,总建筑面积41.84万平方米,总投资9.2亿元,20xx年12月建成。投入运营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年利税4000万。

八是由浙江爱尔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国宁夏轻纺百货小商品物流中心。项目占地600亩,总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总投资8.1亿元,建成后预计年收入1.4亿元,利税880万元。

元。

我县发展现代物流虽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受观念、体制等因素的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较慢,存在综合物流需求大与现代物流功能弱的矛盾。

1、现代物流发展认识上还不到位。

缺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理念。有的企业存在“重生产轻物流”的倾向,对发展现代物流缺乏必要的认识,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致使许多企业物流服务仍在各自内部完成,没有形成各自互补的物流产业链。从而限制了高效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发展。同时存在一些项目进展缓慢,没有达到预期投资规模与建设速度的现象。

2、现代物流业发展项目上还缺乏支撑。

运用信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物流业发展起步缓慢,缺乏人才、资金、主导产业的支撑,致使新型业态、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一些大型生产企业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与核心业务尚未剥离,没有组建专门的物流公司,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没有得到释放。

3、现代物流业发展网络上还不健全。

主要是农村流通网络还不健全。农村商品流通成本高、市场监管工作薄弱,特别是商品双向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简单重复,大都规模小、类型单一,城乡的农贸消费品市场均以日用品销售为主。市场缺乏产业依托,区域特色市场、专业市场空白,部分市场基础条件简陋、硬件设施差,影响了市场综合效应的发挥。农副产品的“绿色通道”难以畅通,跨省运输仍未解决。

4、现代物流业发展人才较短缺。

物流业从业人员主要以仓储和运输服务人员为主,普遍缺乏现代物流经营、管理和运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特别是缺乏物流方案设计运作、信息处理方面的人才,制约了我县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5、物流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质量还不高,缺少现代物流中介组织,使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不能很好地适应几大市场发展的需要。各企业之间信息不能互通,不能形成联运配送一条龙服务,全县物流市场一体化体系未能形成。

6、望远工业园区人员编制不足,缺少专业的物流人才。人手少和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制约着服务物流业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

7、一些物流企业临近109国道,因停车场规划不足,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留有交通隐患,另外,园区企业人员出行不方便的问题依然存在,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业需求日益扩大,县委、政府提出“推动跨越式发展,争创西部百强县”,实施三产兴县工程的发展目标,将围绕一、二产业拓展现代物流业,全面提升我县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按照永宁县今后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整合物流资源,推进物流市场建设,按照打造10大市场(望远九大市场、西和铁路货运市场)、投资200亿元、辐射1000公里、年交易额800亿元、促进就业6万人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我县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力争“十二五”末期把我县建设成为银川城南重要的物流基地,使物流产业成为全县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之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委员们在讨论中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规划。现代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加大推进我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力度。坚持与推进我县城市化进程相结合,用现代物流理念,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我县发展现代物流的方针、目标和在全区的功能定位,确定重点物流园区(基地)、重点物流企业的布局,与永宁县“十二五”规划相衔接,策划一批现代物流业建设项目,引导社会投资的合理投向。认真落实《望远工业园“十二五”发展规划》,以规划的落实促进企业的发展。

2、强化项目带动战略,加大物流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快物流业发展速度。紧紧抓住我县望远物流园区众多物流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结合中央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与自治区发改委进行项目对接,积极申报20xx年经贸领域中央投资扶持项目,为望远物流园的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工业园物流聚集效应,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共享相关设施和配套设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3、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以望远兰花花大酒店的建设为契机,做好物流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形成实物流、资金流、人才流的有效汇聚,培育、建设服务工业园区的企业并将其融入银川市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物流产业有效对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二级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将工业园打造成永宁现代物流园。

4、发展农村物流产业,推进农村物流网络建设。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建立以配送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集日用消费品、药品、农资销售、农副产品收购为一体的城乡连接、互动畅通的农村流通网络。二是构建新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建立仓储及预冷保鲜设施、加工配送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培育无公害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建设乡镇农贸市场。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农产品流通协会,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等服务。

5、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推进物流信息化。一是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综合服务等服务功能。利用现有通讯、电视、广播、网络资源,依托现有政府公众网、设施农业信息站点,将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物流业务宽带信息网络和大中型企业的物流信息网络,为电子商务提供广泛、及时、准确的国内外物流信息和相关增值业务。二是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业务需求,广泛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统一。三是引导工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库管理职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咨询自动化,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利用物流业信息化平台加强各物流企业的宣传工作,整合各项宣传资源,建立统一的、整体的宣传平台,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

6、进一步加强对全县物流业发展的监管力度,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加快物流项目进展速度,建议一个月进行一次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和调控,提高预警能力。

7、要积极吸纳失地农民就业,对缺少就业技能的失地人员要承担培训教育责任,不能以不具备相应技能而拒不接受安排人员就业。对失地人员从事物流服务业和吸纳失地农民的物流企业,参照有关优惠政策给予行政事业收费、税收等相关政策优惠。

8、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增加园区人员编制,引进专业物流人才,对现有人员要加强培养教育,增强对企业跟踪服务能力,同时,多组织工作人员到外地园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加强对自身的宣传。

9、对园区停车场位规划要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同时,加强交通管制,杜绝交通隐患,增加出行车辆和班次,开通公交班车,解决群众、职工出行不便的问题。

物流调研报告篇四

为加快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推进鲁南临港产业区建设,市政协将八届一次全委会议收到的《立足鲁南经济带,率先发展日照临港大物流》的提案列为一号提案,重点督办。最近,市政协经济建设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主席和分管副主席的带领下,对全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还先后赴烟台、大连、营口、唐山、天津等五个环渤海港口城市和连云港市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现代物流业特别是港口物流发展作为实施“港口立市”战略,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关键举措来抓,充分发挥港路和区位综合优势,努力构建国际化区域物流中心,港口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物流总量逐年增长。

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3.17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物流业增加值52.48亿元同比增长1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3.5%。完成公路货运量3400万吨增长15.3%货运周转量21亿吨公里增长28.9%;地方海上货运量298万吨增长10.4%;铁路货运量5170万吨增长8.9%。日照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1亿吨同比增长18.7%;集装箱43.02万标箱同比增长70.3%。

(二)港口建设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我市加大港口建设力度,建成一批重点工程,拓展了港口功能。20万吨级和30万吨级矿石深水泊位相继投产,年通过能力达到3500万吨,二期工程完成后年通过能力可达到5000万吨;8万吨级散粮专用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700万吨,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散粮码头之一;完成了煤炭扩能系统改造,年通过能力达到4500万吨以上;集装箱专用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50万标箱以上;新建续建了西港区焦炭、矿石码头二期、岚山北3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等重点工程。同时,还在岚山港规划建设10万吨级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各一个,设计年吞吐能力3000万吨。港口下放5年来,年吞吐量由20xx年的刚过3000万吨,到20xx年超过1.3亿吨,净增1亿吨,年均增长30.5%,在全国沿海港口的排名由第14位上升到第9位。

(三)物流企业蓬勃兴起。

各类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现有物流企业329家,四级以上货运企业发展到32家;道路货运车辆17978辆,142732吨位,其中集装箱运输车辆500余辆,快件和厢式货车8000余辆。日照港物流公司、中国外运日照分公司、日照中远物流有限公司、日照汽车运输总公司等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总投资约2亿元的中纺日照粮油加工与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中铁联合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日照百货大楼、凌云工贸有限公司等一批工商企业纷纷成立物流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发展企业物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四)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积极申请建设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一步改善了港口投资环境,加快了港口物流业发展。今年1-4月份,已建成使用的日照华丰仓储、岚山孚宝液体化工和日照凌海糖业三家保税仓库实际入库货物38万吨,货值超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74%和267%。安东卫国际水产物流园、日照三运物流园、日照汽车商贸城、日照南方家园物流商城、中盛集团临港物流园等一批物流项目初具规模,有力地支撑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高端物流开始启动。日照港与临沂立晨物流国际集装箱合作站已建成启用,进一步拓展了腹地货源。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引进了山东花生电子交易市场,该市场将金融、信息技术和农产品国际贸易、仓储物流紧密结合起来,在第100个交易日即完成交易额203.67亿元,交易量206.56万吨,成为全市高端物流业的样板企业。

(五)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在已出台的有关政策中,明确将其作为先导产业加以培育发展,并作出了加大财政、金融、土地供应等方面支持力度的规定。推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和“5+2”工作制,24小时全天候服务。建设通关服务平台和鲁南(日照)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全方位深化大通关工作,促进了港口物流业的提速增效。

二、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

“港口立市”战略的实施,带动了我市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但总体上,我市港口物流系统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制约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相对滞后,产业集聚度不高。

目前,我市还没有对物流业做出统一的发展规划,港口物流业仍处于自我发展、松散管理的起步阶段,尚未建成规模较大、档次水平较高、发展后劲较强的物流园区和国家级、省级保税物流园区,企业布局分散,不利于发挥临港优势和产业聚集效应。尤其是物流仓储区域狭小,预留空间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远不能满足港口集疏运能力的需求,影响了港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竞争力不强,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企业总数少、规模小、水平低、实力弱,全市现有的300多家物流企业中,年纳税额过百万的只有12家。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在物流方案设计、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没有形成全国性网络的物流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紧缺,尤其缺乏物流系统规划等高级管理人员。

(三)技术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

全国货物吞吐量居前8位的港口均已建立电子口岸。我市目前尚未启动电子口岸建设,横向的公共物流平台体系和纵向的实施专业化的组合方案还没有实现,现有通关系统已经落后于先进口岸。同时,我市多数物流企业仍为粗放式经营,未采用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交换技术,个别还停留在使用电话、传真上,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环境不够优化,税源转移量较大。

近几年,虽然我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口岸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但由于青岛、连云港等相邻港口的快速发展,港口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对日照港腹地货源构成直接影响,加之我市政策环境不够优化,部分外地物流企业未在我市办理注册地税务登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税收收入。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市300多家各类港口物流公司中,有50多家船代货运公司只在我市经营,不在我市办理相关手续,未给我市财政带来收入。另有61家外地企业分支机构在我市注册为非法人企业,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这部分企业所得税将在其法人注册所在地缴纳,按20基数测算,每年影响我市企业所得税收入近千万元。

三、几点建议。

为促进我市港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鲁南临港产业区建设,在学习借鉴六市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促进各方联动。

港口物流业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跨地区参与的产业,必须要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健全的机构机制作为保障。建议成立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有关区县和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产业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实施,引导行业协会的组建。全市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尽快拿出支持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列入年终绩效考核。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港口物流业,不断增强其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制定统一规划,推进产业发展。

一是立足我市区位、港口、腹地等综合优势,聘请专家对我市港口物流产业进行准确定位,将港口物流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我市和鲁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按照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订全市港口物流业发展规划,统筹全市物流园区和基础设施布局,制止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为港口物流业发展留出充足空间。三是积极争取国家自由贸易区政策试点,促进港口物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建立联动机制,扩大地方财源。

发展港口物流业,最重要的是增强企业实力,提高效益,增加税收,壮大财政,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议成立由税务、工商、交通、港口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物流企业的注册登记、税费收缴等服务管理工作。对于不能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和地税发票的物流公司,不予办理有关手续;对纳税信誉不好的企业,不再派发业务。同时,应将港口物流业的招商引资与“招商引税”结合起来,将优惠政策的落实与项目建成投产后实际上缴的税收挂钩,把招商引资成绩转化为财税利益。对总部设在日照的物流企业,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给予更多的财政扶持政策。税务、财政部门要用好用活财税政策,对在我市设立的分支机构,要尽量使非法人机构变为独立法人机构;对我市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要尽可能设为非法人机构,不断扩大财源、壮大财力。积极引导我市临港工业企业把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来,整合资源,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促进产业升级,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四)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港口建设。

进一步强化“港口立市”发展战略,形成全市上下人人关心支持港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全力支持港口建设发展。可学习借鉴烟台等市将引航收入的80%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防波堤、航道、锚地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并在港口用地、海域、拆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整合港口岸线资源。充分发挥有限岸线资源为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将港口岸线全部作为公用预留岸线,统筹规划使用。以日照港集团公司为矿石、煤炭、油品、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主体,采取合资等方式共同建设经营,促进港口集约发展、安全发展。三是打造港口物流业发展平台。按照“政府主导、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物流交通和信息网络平台。推动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加强港口内外部物流企业合作,着力构建集采购、海运、陆运、储存、分拨、配送为一体的完整供应链,加快装卸服务型港口向物流服务型港口转变步伐,从而构筑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四、树立效益观念。

改变对港口发展的衡量标准,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这种国际公认的先进运输方式,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实现由重吞吐量增长到吞吐量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高并重的转变。

五、统筹园区建设,壮大物流企业。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实现“物流信息发布-招标-手续办理-结算”一条龙服务,促进物流业集群发展。依托港口、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以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仓储、配送为重点,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程度高、集聚辐射功能强的产地资源型、中转集散型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并在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根据我市物流业发展定位,规划建设大宗散货、商贸、农副产品、化工产品、水产品等不同特色物流园区,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物流企业进园经营,提高市场集中度。从推进传统物流企业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面入手,规模与效益并重,加速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一是重组改造一批。引导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广泛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不断强化服务特色、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加速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二是积极引进一批。支持和鼓励我市流通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走向市外,不断扩大我市区域物流中心的聚集辐射和影响带动范围。三是发展壮大一批。鼓励企业因企制宜,依港兴企,做专、做特、做强。

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人才培养。

有关部门应不折不扣的落实已出台的优惠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不断“筑巢引凤”,招引国内外物流企业来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富民、富市、富财政的“三赢”局面。可参照外地经验,对在我市注册纳税登记的集疏港车辆进行优惠扶持,对一般性违章车辆重纠轻罚,以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建议由市有关部门牵头,积极组织、引导对现有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市场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特别是物流运作方案的规划设计人才。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选派到国内外先进地区学习培训和引进高水平物流人才结合起来,加速复合型物流人才的培养,解决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物流调研报告篇五

***物流城是一个由多家物流公司进驻的物流集散配送中心,它位于海口市秀英区丘海大道,与g223、g224国道相邻,交通十分便利。物流城的配送范围覆盖了海南省的各个县市,也是岛内与岛外商品货物流动运输的一个重要集散中心。

在参观过程中,我发现了如下问题,并思考了解决方法:

1.问题:大多数的物流公司都是由运输取货人员自行操作,没有专门的搬运人员和仓库管理人员的陪同监督。这样容易造成货物的遗失和损坏。

措施:每个物流公司必须至少配有一个仓管员,管理货物进出和库存量,可以利用电脑操作管理,以免货物丢失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问题:仓库内货物堆放随意,无区位标记,查找货物较困难。环境拥挤杂乱,而且还有废旧物品和垃圾未及时处理,卫生状况不佳。与仓库管理中整齐、整洁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措施:制定仓库管理规范及相关流程,对仓库进行合理设计和摆放。分区域、分货架摆放,并悬挂货物类别标识。清除长期积压的废旧物品,留出更多的空间堆放货物。

3.问题:有些物流公司没有对货物进行妥善的保管,直接露天堆放,没有遮盖物,若突然遇下雨等恶劣天气容易对货物造成损坏。

措施:货物应该摆放在仓库内或者能保证货物安全的地方,避免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产生的货损。

4.问题:有部分仓库堆放物品无安全意识,存在隐患,货物堆放存。

有空隙,造成货堆东倒西歪,不稳固,很容易使货堆倒塌,造成人员事故和货物损坏。

措施:对物品的摆放要做到整齐规整,避免出现事故。

5.问题:仓库内部的消防设施和安全警示性标志缺少,没有清楚的标出安全通道。只有少数几家物流公司备有少量的灭火器和贴有禁火标志。工作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措施:增加仓库内部消防设施和粘贴安全警示性标志,把安全通道用明显的标志标示出来,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教育。

6.问题:车辆没有停在指定停车区域,阻碍道路通畅,容易造成车辆拥堵和碰撞。且在行车道上和车辆前后随意堆放货物。

措施:应将车辆按指定位置停放,保持道路通畅。货物应按货物指定区域堆放,防止车辆与货物碰撞,造成货损。

7.问题:物流城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没有进行管理和登记,可以随意的进出,可能会造成货物的.丢失。而且经常有小孩在货堆旁和车辆附近玩耍。物流城管理员安全意识薄弱。

措施:对进出物流城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管理,防止财物损失。安排巡逻人员,管理物流城内的人员活动。

8.问题:装卸人员作业不规范,素质不高,暴力装卸较严重。机械化和电子化程度低,一般都是人工操作。

措施: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规范装卸要求。增加装卸器械,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

总结:

通过此次对华信物流城的调研,我发现了许多当今仓储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明白了物流配送在整个物流运输中的重要性。物流配送中心和仓库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要考虑到运输的便捷和配送的区域范围。

物流公司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公司环境可以提高公司自身的形象和赢得客户的信赖,才能在物流行业中长久不衰,迅速发展壮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物流调研报告篇六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动下迅速成长的朝阳产业,是继生产利润、销售利润后的“第三个利润源”。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实现集约式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我县的区域位置和产业发展基础,已经具备规划建设大型现代物流园区的基本条件。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总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20__年提高4.5个百分点。20__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26.8亿元,同比增长12%。粮豆收储量实现112万吨,增长11%。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较快,大型商业设施建设蓬勃发展,以大型市场为龙头,中小市场为基础,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市场体系逐步建全。相继建成__镇__贸城、__杂粮杂豆市场、__超市、__商业广场、__农贸市场、__建材市场、__购物中心等有形市场25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逐步建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日益繁荣,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购物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__、__、__、__、__等国内知名快递物流公司在我县先后落户。全县有经营性货运车辆1200余辆,全年公路货运量254万吨,货物周转量实现3.2万吨公里。

虽然我县商贸流通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制约,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落后地位,主要表现在:相对发展速度慢、档次低、规模小;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所占比重较低;市场辐射和服务功能不强等方面。目前我县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物流企业,几家以货运代理、配载、零担快运为主的货物配送中心,大部分没有经营场地、临储库棚,经常遇雨损货、占道经营,阻碍交通、影响市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一业带多业,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国家为了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意见》、《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为我县现代化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宽广的机遇。

我县地处吉林、__和内__三省区交汇处,区域商品集散地功能渐强。围绕建设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白城正着力构建大交通、大商贸、大物流服务体系,加速形成要素资源聚集。目前,加快推进的长白快速铁路、竣工通车的珲乌高速公路、全面开工的__高速公路和__机场等重要通道建设,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现代化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使我县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现。此前,国家发改委印发《__振兴“十二五”规划》,将__国际大通道列为铁路重点项目,形成__山(__国)—__山口岸(内__)—__—__—__这条新国际大通道的具体线路,将真正实现__亚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物流产业以交通大动脉为依托具有先机优势。因此我县要抢抓机遇,增加与“__”、“__”的合作交流,主动融入__亚经济圈,加快构建现代物流发展平台。

我县物流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全县11户国有粮库划归地方,健全了粮食收储流通安全保障体系;__杂粮杂豆市场已经成为辐射__、__和__省__县及周边地区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市场内业户80多家,总资产达5.2亿元,年交易量达到150万吨;以日用百货、家电、农业生产资料、建材为主的商贸流通发展迅速,销售网络遍布城乡;农畜产品加工业、机电建材、医药等一些工业原材料、产成品逐步开始实施主辅分离,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开始发展,将形成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紧密联系的完整的供应链系统。

现代物流园区是一个具有关联性、整合性、集聚性和规模性的总体,其规划应该是一个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高起点的中长期规划。因此,我县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应以现代化物流规律为遵循,坚持主体功能与战略定位相统一、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相协调、配套设施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原则。按照全县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园区选址应考虑在城区边缘、交通干道的出入口;在结构布局上,物流园区要满足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的配套建设。

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和省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研究出台镇__县扶持物流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强化园区要素保障,从财税支持、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用工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切实简化审批程序,提供并联审批方式,为物流企业入驻园区提供一站式、便捷化服务。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完善配套,搞好服务,市场运作”的企业主导型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

要树立大开放大合作理念,把物流园区招商引资重点锁定在产业旗舰型、行业龙头型、市场领军型品牌企业上,定向招引一批战略性、功能性、带动性、税源性和产业性强的项目入园建设。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扶持本地物流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本地物流企业整合资源,入园发展。要大力推进运输、仓储、货运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转型,增强参与区域物流服务竞争力。

推进。要提高园区建设效能,努力创造更加开明开放的政务环境、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更加和谐宽松的创业环境。要大力实施人才兴园战略,坚持培养、引进并重,吸纳优秀人才入园创业,以科学务实、高效经营管理模式,推动物流园区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物流调研报告篇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物流企业越来越多,随之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不仅存在着价格竞争,当然作为企业顾客服务的主要构成部分的物流服务也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从物流业的长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现在提供的物流服务主要在运输和仓储这一块,市场竞争方面主要是通过价格来作为最根本的竞争手段。为了我国物流业的更好发展,必须改变这样的一种现象,最关键的就是建立新的物流服务模式,改变传统物流停滞不前的现象。如何才能将物流公司经营的更出色,适应如今形势的发展,如何在物流服务方面做好,以这一难题引起了众多经营者和有志之士的关注和忧虑如今也成为了物流业的一大热门话题。

本文通过对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实地实习调研,分析了大达物流公司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大达物流公司在物流服务方面和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提出了合理化的发展对策。

1.1公司背景。

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有许多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的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公司开始扩展到物流领域,新兴物流企业的大量出现。国外物流企业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物流产业已形成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达物流),主营长三角城际公路零担运输业务,提供门到门的次日送达一站式货物零担运输及相关服务。总部设在南通。直营网点遍布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省份,并在苏州、上海、南京、合肥、宁波、杭州、淮安、南通等重要城市设有大型现代化分拨转运中心。

1.2调研目的及调研意义。

1.2.1调研目的。

1.2.2调研意义。

中国的物流行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行业,发展潜力很大。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事实上是客户服务水平的竞争,谁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提供快捷、高质量的服务,谁就能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大达的实习过程中,强烈的发现了一个物流企业必须要及时的建立一套完整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大达的发展瓶颈大部分是由于没有对客户进行分类及及时处理个别客户关系和要求而流失大部分的客源。

2.1行业发展。

伴随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一部分都体现在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上。服务已成为当前物流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大-法宝。谁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客户就信赖和选择谁。谁能以客户的利益为准绳,谁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而市场上大多企业未能建立起优质的关于客户关系管理这样一个典型的数据开发应用系统系统。对于与客户间的营销、服务、数据信息的统计都未能做到掌控自如。有的企业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客户信息,但缺乏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对客户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这容易使企业丧失发展先机,不利于掌握市场机遇。

2.2大达物流发展现状。

江苏百成大达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为特点,专注于城际零担货运服务的物流公司。公司以南通大地物流为依托,于20xx年5月正式成立;公司目前注册资金为5800万人民币。

公司首期投入3亿人民币,全力打造覆盖长三角区域的零担物流快速配送服务网络,以实现提供“次日达”、“门到门”一站式优质服务为目标,在业务流程建设、标准化运作、个性化服务各方面,紧紧围绕时效、安全、可靠性等物流服务核心要素,力求做精做细做优;同时创新模式,变革管理,打造城际零担物流品牌化经营新标杆。

截止20xx年3月份,公司已建成34个枢纽中心和234家分拨中心,营业网点数年底将达到500家;公司所有运营和派送车辆全部自购、自有、自控,20xx年底拥有600多台运营车辆,20xx年底将达到3400辆的规模。目前公司员工总人数已达24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超过70%,大达培训学院已顺利建成。

大达物流预计在今年的5月份在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设立rdc区域配送中心及相对应的枢纽中心和地区营业部。但是三个地区的业务往来并未出现,只是在相对应的地区进行物流配送。

2.3大达物流的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2.3.1大达物流公司的服务调查。

我在大达物流实习期间,上级领导经常来听课并且亲自给我们讲授一些服务方面的知识,并且各级领导会不定期的到各网点进行指导。大达物流的服务原则是热情、微笑、简洁;物流业务有自己专业的erp系统进行管理,公司内部的oa系统也是非常完善,仓库的管理及货物的摆放也都有自己的一套专业规范的处理方案。人员招聘及培训也都是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总的来说,大达物流发展的迅速和其初期完整的公司制度是分不开的。但是我发现公司发展缺乏专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导致公司的客户资源流失。

2.3.2大达物流公司的服务环节。

一、业务操作流程----收货环节。

(1)客户送货上门:需看货物是否符合标准,不,如果三小时后还没找到的,需在系统里看是否忘记出库,是的话点出库即可,如果不是,要在货区找货,同时必须上报上级领导说明情况,将少了多少件货进行上传。

(2)多货:当清点货物出现多货的情况时,首先在系统上上报多货的情况,并查询货物位置,看货物是否在本部门发货的,是的话进行系统入库,如果不是则联系经手部门处理。上报多货数据时,需拍照留底,首先拍开箱后的货物,第二是标签和单号一起拍,最后是货物和标签一起拍。

二、业务操作流程----运输环节。

(1)车辆出发:营业部车辆出发时,需打印交接单给司机带回总部的派送中心,交接单一共是三联,其中两联给司机带走,最后一联营业部留存。司机和物流专员必须签字,并备注装车完成时间,打印完交接单后要对车辆进行封车,封签必须保证完好不能丢失,司机发车后需在系统里点击系统发车。

(2)运行、在途跟踪: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向上级反映异常情况,联系车队主管或者就近的服务中心进行异常处理,并向客户解释。

(3)到达派送中心:货物到达派送中心后,司机将交接单交给物流专员,物流专员收单后在系统里进行到车确认,车辆停靠后,派送中心物流专员需检查封签是否完好,检查完毕后,货物卸车进行复磅,复磅完将货物堆至货区。

2.3.3大达物流的服务范围。

大达物流致力于长三角地区城际零担货物的快运配送服务,秉承全新的网络化、标准化。以实现提供“次日达”、“门到门”一站式优质服务为目标,打造城际零担物流品牌化经营新标杆。公司已建成5个枢纽中心和二十二家分拨中心,在江苏的苏州、常州、无锡、南通、南京、扬州、镇江、泰州、淮安、盐城、宿迁、徐州;上海的浦东区、闵行区、青浦区、徐汇区、嘉定区、松江区;浙江的金华、温州、台州、宁波、绍兴、杭州、湖州、嘉兴;还有今年新增的安徽合肥,都设有点,可以说是长三角全覆盖。

2.4大达物流的swot分析。

2.4.1优势分析。

1、本土化经营优势。

中国的国情相当复杂,区域发展情况,道路状况等都不尽相同,每个区域的消费者消费需求各不相同,所以大达物流在江浙沪开发了许多网点,在提前熟悉当地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前提下,能准确的了解消费者的特点,能够与消费者进行及时的沟通,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取信息并推出适合市场的服务。

2、经营方式灵活。

大达物流的经营方式相对于其他物流公司更加灵活。服务机制灵活,实行门对门服务,对大客户还派专人上门提供收件服务。在公司成立初期时候,大达物流还派人到附近厂家踩点,由于紧贴市场,主动出击,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于刚成立的公司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2.4.2劣势分析。

1、专业人才短缺。

大达物流由于刚成立不久,所以大多数都是通过网上或者学校招聘,行业技术含量低。目前企业中的物流专业人才偏少,加上由于公司的薪资待遇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所以难以吸引物流专业人才。

2、规模偏小,缺乏资金支持。

前面提到,大达物流是南通大地物流旗下开展的一个新项目,所以说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所以说其市场竞争处于无须状态,竞争激烈,而且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市场监管主体不明确,这些都使得大达物流在资金等方面存在许多障碍,从而使资金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但后期大达物流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开发中来。

2.4.3机会分析。

1、经济带动消费。

2、“小雏鹰”

大达物流刚成立,所以有吸取到成功企业的经验,利用这些经验,在加上自身的管理,就犹如小雏鹰一样,充满希望,正在振翅欲飞。所以大达物流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

第一章绪论。

2.4.4威胁分析。

1、同类型物流企业的竞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的物流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达物流在成立初期面临巨大压力,在德邦物流这么成功的例子面前,大达物流就犹如刚出生的小孩一样,还要慢慢摸爬滚打,再如佳吉快运,天地华宇等一批成立比较早的物流公司,他们的一天的货量可能相当于大达物流半个月的货量。

2、只做江浙沪,客户群体相对不广。

由于大达物流前期主要走江浙沪,客户群体面不是特别广,导致一些客户上门来发货,常常发到的地方大达物流还没有开点,相对于其他物流公司来说会丧失一个客户,所以对大达物流来说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弊端。

大达物流有限公司swot分析,如图3-1所示。

在实地的调研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大达物流企业服务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则通过亲身实习调研体会具体提出所存在的问题。

3.1员工对物流管理认知度不够。

物流企业属于服务型的企业,所以服务质量的好坏和物流企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但大多数物流企业往往只是从自己业务的角度看待服务,对客户的想法了解不够,服务理念不够科学。调查发现,多数企业服务理念并不清晰,40%的企业服务理念并没有被员工理解(如图4-1所示),还有不少企业的.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缺乏应有的整合。

而我在调研大达物流的时候,发现大达物流公司的领导者对物流服务管理的认知不明确,认为盈利是最主要的,这种认识的误区,让员工在工作的时候积极性不高,同时有种消极的影响,所以要领导部门给员工强化意识,加以改正,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图4-1员工对企业服务理念的知晓情况。

3.2缺乏物流人才。

大达物流是大地物流旗下刚设立的分公司,所以在新公司人员任用方面,一部分员工是大地的老员工,由于大地物流成立的比较早,所以在人员的学历方面没有如今找工作时要求的学历那么高。另外,在去年的校园招聘中,大达物流去到各个地方的专职专科院校进行招聘,招聘人数达到五六百人之多。

总体来讲,大达物流缺少能够直接参与研究的专业人员,在制定物流方案、实施管理、开拓物流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而且,基本岗位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物流业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运输、仓储的概念上,还没有上升到物流服务的理念。大达物流公司人员学历状况如图4-2所示。

第三章大达物流物流企业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图4-2大达物流公司内部员工学历水平统计图。

3.3缺乏较高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

一个完整的服务质量体系包括客户需求分析、服务质量目标、服务质量承诺、服务质量控制、服务质量测量、服务质量改进等。每一个方面都要有一整套的流程、指标、服务传递机制,这就需要付出较高的质量成本。在利益和服务成本的选择上,我国的物流企业往往选择眼前利益,而不愿支付较高的服务成本。

调查显示,大达物流公司在服务质量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经营管理粗放,难以提供规范化的服务。因此,极需建立一个包括客户需求分析、服务质量目标、控制、检测和改进等方面的完整物流服务质量体系,设计一整套的服务流程并加以执行。大达物流营业初期,在服务方面做的很好,给客户的映像也很好,后期可能由于货量不大,导致大家都有点散漫,有些客户上门来提货有时候都是客户自己搬运。

3.4缺少较高水平的服务技术和设施。

物流企业要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必需要有先进的物流设备。现代化的货架、叉车、自动识别、自动跟踪、edi系统、等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实现高质量服务的硬件设施,没有这些设施装备,服务准确度、快速反应和货物安全等指标便不能达到。由于大达物流刚成立,所以物流信息化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程度不高,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

大达物流成立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是面对江浙沪的零担物流,可能在一些设备上没有那么齐全,在平常工作中最深有体会的是一次下雨,一位客户要托运一件体积比较大的件,但由于公司前面没有斜坡,导致货物不能搬到地磅上进行称量,只能向德邦借来叉车才得以称重。

虽然在实地的调研和查阅后发现大达物流服务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结合我国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大达物流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优化的解决方案。

4.1转变观念,强化物流服务质量意识。

针对与上面所说的企业内部员工对物流服务管理的概念认知不明确的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让企业内部员工明确物流服务管理的概念。服务是物流的核心功能,是物流企业永恒的主题。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物流需求,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因此,大达物流要正确认识物流服务的本质,了解企业的物流需求,应正确把握物流服务、服务质量的实质和内涵,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要为顾客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首先应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因此,物流企业应具备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强化物流服务质量意识,增强关心服务质量和保护服务质量的自觉性。质量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可通过公司内部开展的学习强化服务意识,让员工知道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有关工作,提高学法守法的自觉性,树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从而不断增强服务质量意识。

4.2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整合物流企业的培训资源,建立企业沟通联系平台,形成物流人才培训的体系。根据公司需要,加强对公司中层管理者培训,切实掌握岗位基本职责、岗位需要的基本知识量,提高管理者管理能力,聘请管理专家对企业各部门主管进行能力培训,帮助解决公司市场管理、部门间管理以及部门内部管理中存在的棘手问题,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同时,着手引进和培养一些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石出。

大达物流现已成立了大达学院,因此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对公司员工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对公司的产品知识及服务理念更好的掌握,在培训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可以重点培养,公司内部也可以不定期的简历职位晋升制度,让有能力的员工能到更好的发展。

4.3建立较高的物流服务质量标准体系。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误差,物流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顾客的要求,精确地测定各项重复性服务工作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确定物流服务标准,并要求员工认真落实服务标准,提高服务工作质量,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消除顾客对物流服务的担忧,物流企业应向顾客提供透明化的服务过程,通过用物流服务标准约束服务过程,并对物流服务质量实施预防性或前置性管理,加强物流服务过程的检测和控制。因此,物流企业要进行控制开始之前,找出细节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服务质量,在事故发生前做的准备措施,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将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并控制服务质量。同时,应重视事中控制,在物流服务过程中有专人进行监督,对于不符合服务要求的,要及时处理,控制现场服务质量。此外,还应加强事后控制,通过反馈渠道的建立,建立有效的自我纠正,自我发展机制,并进行事后考核,激励服务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图5-1为对公司物流服务体系进行提升之后,顾客对大达物流有限公司满意程度统计图。

图5-3客户满意度统计图。

4.4加强物流服务技术和设施的建设。

当今社会对物流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提高优质的物流服务需要先进的物流技术,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大力度,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配备先进的物流机械设备,不断提高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企业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物流企业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投资,努力改善物流条件,提高物流服务能力。首先,应根据顾客的要求和货物的特性,选用高效、专业的运载工具,实现运输专业化和自动化,这样客户来托运时能方便省时。其次对仓储设施这一块也应该进行改造,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装置、托盘、条码扫描设备等现代物流技术实现商品入库、验收、分拣、出库等物流作业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与控制,实现装卸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另外,还应加强对物流设备的管理。要明确职责,掌握设备前期管理的各项阶段工作与中、后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减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情况的发生。其次,应对设备进行现场管理,使有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自觉地保持设备整洁,现场规范。

4.5建立客户服务中心系统。

大达物流“客户服务中心”建设的目标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客户沟通的信息通途:将电话、传真以及网络整合为统一的客户沟通渠道,构建“客户服务中心”高效、准确、便捷的客户信息了解和反馈途径。

(2)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内容,涵盖咨询、下达订单查询反馈、投诉建议等,并通过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高水平客户满意度。

(3)挖掘营销功能:建立主动服务机制,运用客户关怀方法,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并寻找新的价值源泉。

(4)客户管理精确化:建立统一的机制管理所有的客户信息,对客户的历史活动记录的整理和分析,为大达物流的客户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5)合理应用先进技术:建立统一、高效、适用的软硬件平台和数据平台,确保良好的开放性与扩展性。“客户服务中心”将分阶段、平滑地进行升级和扩展,以满足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业务不断增长的需要,全方位服务于客户,从长远规划建立一个功能丰富的多媒体的互动中心。

5.1总结。

物流企业要在竞争中获取胜利,必须通过不断的服务创新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用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来满足多元化的物流市场,才能获得客户的信赖,从而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我国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探讨,通过对我国物流服务现状的分析以及举例大达物流,进行研究和探讨,探讨了大达物流的发展现状,因为大达物流刚成立不久,所以在一些方面有吸取到一些成功的物流公司的经验,同样的,在管理公司和其他一些方面物流服务方面,大达物流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展开了一些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对于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全面的地方,在调查过程中由于大达物流在全国所设的点较多,所以研究的主要对象集中在南通这个地区,对其他一些城市并没有进行像调查问卷等形式的调查统计。由于资料有限以及自己的才疏学浅,本论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分析。

5.2展望。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作为服务行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就是企业生存的灵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服务质量上的竞争,服务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服务质量管理在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物流企业在提高物流服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建议,个人觉得还需要进行一些完善措施:

1)可以深入企业进一步的进行调研。

2)可以给企业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与企业沟通。

物流调研报告篇八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进入21世纪后,物流已成为中国经济活动中的热点问题。现代企业面临着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双重挑战,需要采购和供应材料来满足生产过程中材料多样化和质量的要求。物流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业务重组和优化,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为销售而生产和为生产而采购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物料投入产出动态过程,其次是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采购物流在生产企业的整个物流系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采购物流,生产企业的制造和销售过程就无法正常进行。企业采购物流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

一是可以通过采购物流保证企业所需物资的正常供应;

二是通过采购物流,可以从市场获取相关信息,支持企业进行物资采购和生产经营决策;

三是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友好关系,为企业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基础。

然而,就企业目前的管理现状和管理水平而言,国内企业与世界先进企业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经无法应对白炽市场的竞争趋势。特别是采购物流管理是企业的薄弱环节,有知名品牌,生产优质产品,但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是企业采购流程不科学,采购机制不合理,物流采购供应链采购成本过高,不利于生产销售。

鉴于上述情况,企业必须敢于面对现实,积极研究对策,不断改进经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企业为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采购原材料。采购成本作为物流的第一个环节,在整个生产的总成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采购物流成本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减少采购物流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我公司的物流问题之前,首先要分析降低采购物流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从微观上看,降低采购物流成本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采购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重很大,而其他条件不变,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企业的利润率,提高利润水平。

(2)采购物流成本的降低是指在产品价格方面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2.从宏观角度来看。

从宏观角度看,降低采购物流成本给行业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如果整个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成本的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就会增强。对于一个地区的一个行业来说,可以提高其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2)整个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会对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导致价格相对下降,有利于维持消费价格的稳定,相对提高人民的购买力。

(3)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采购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创造等量的财富,节省物流领域消耗的物化劳动和生活劳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达到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节约资源消耗的目的。

(二)企业采购物流问题分析。

通过分析降低采购物流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笔者认为加强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是全面提高和大力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企业在采购物流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采购人员整体素质低。在动态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材料的采购价格和供应数量往往会发生调整和变化。采购人员是企业采购工作的主体。因此,采购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企业采购的效率、质量和效益。

第二,采购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一份工作完成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评价,就不会发现当前工作的不足,也不会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当然,采购工作也是一样。

第三,供应商很不稳定。材料短缺时,难以找到满意的供应商,价格过高,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当材料供过于求时,很多供应商蜂拥而至推销自己的产品,但公司缺乏长期与公司保持密切合作的稳定供应商。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企业采购物流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以下对策:加强采购人员管理,实施采购绩效评价体系,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a)加强采购人员的管理。

服务完成。

1.企业采购组织。

为了保证采购的顺利进行,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一个高效、团结、合作的采购团队,不同的团队成员应该发挥不同的采购职能。

企业采购组织的人员一般由以下人员组成:市场和需求分析师、供应商经理、采购计划员、采购经理、采购质量经理、库存经理、采购统计分析师、财务和成本会计师、采购人员和采购经理。

2.采购人员的选择标准。

加强采购人员的管理。只有选择一个简洁精干的采购人员,才能减少办公费用、差旅费、信息传递费等一系列成本问题。

(1)人才。

首先,采购人员必须具有成本意识和仔细的价值分析能力。其次,他们一定要有性价比的观念,买物美价廉的商品,随时比较投入产出。采购人员还应具备预测能力,根据原材料的价格涨跌判断采购成本的影响范围,从而对未来的商品供应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此外,采购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专业知识。

(2)品德。

采购人员必须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他们绝不能为了私利而忘记利益,损害整个企业的利益。采购人员要有敬业精神,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时刻注意不缺料不缺货,负责按时调度所需的货物或材料,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二)实施采购绩效评估体系。

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采购部门在整个企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个拥有称职员工和适当组织的采购部门。定期、合理地评估采购部门的绩效,可以节约成本,直接增加企业的利润。

采购人员工作绩效的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期和不定期评价方法。

1.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结合公司年度人事考核制度进行。一般来说,如果能按目标管理,即从各种工作绩效指标中选择几个年度重要性较高的项目中定位绩效目标,并在年底根据实际程度进行评价,那么一定能提高个人或部门的采购绩效,这种方法消除了&ldquo人&rdquo抽象因素,用&ldquo事物&rdquo具体成绩是考核的重点,比较客观公正。

2.不定期评估。

不定期绩效评估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比如公司要求特定产品的采购成本降低10%。当设定时限到了,评估实际结果是高于还是低于10%,并对采购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这种评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采购人员的士气。这种不定期的绩效评估方法特别适用于新产品开发计划、资本支出预算和成本降低项目。

(三)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企业应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降低采购成本为立足点,合理选择供应商,充分发挥创造性采购的作用。

1.合理选择供应商。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采购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采购渠道多、价差大、质量控制难、采购风险高等方面,对企业采购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采购观念,这种观念是根据供应商的数量、对供应商的了解程度、采购商品的特点、采购规模和采购的时间要求来决定的。选择非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商,运用直观判断法和采购成本比较法选择采购成本较低的供应商。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的关键是要求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在选择和评估供应商后,应单独归档,以方便对供应商的分类管理。在对供应商进行分类时,要特别注意动态问题,即不要给供应商定固定的等级,要根据评价结果随时给供应商打分,等级差的供应商要淘汰。

2.与供应商建立并保持战略伙伴关系。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是指客户与其供应商之间的长期产品贸易关系。这是一种基于相互信任的企业合作,通过相互的信息沟通,实现风险共担和利润共享。双方真诚合作产生的利润大于独立运营产生的利润,是一种双赢的商业运营策略。企业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

需要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的供需双赢伙伴关系,对不同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利用价格激励使供应链利润的合理分配有利于企业与供应商合作的稳定。订单激励机制是用来使供应商获得更多订单的,有商誉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组织激励等激励机制。

采购是企业供应链的源头。对于企业来说,采购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和活动。采购过程中的任何偏差都会影响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采购目标,企业应规范采购业务流程和采购人员行为,实施采购绩效评价体系,与供应商保持长期双赢的供需伙伴关系,加强采购供应链的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和大力提升企业物流采购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从而降低采购物流成本。

物流调研报告篇九

嘉兴港的物流园区建设,因从有利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实施、软件到位、设施先行、建设与招商同步推进的角度切人,建成规划科学、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管理规范,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织聚集,贸易活跃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物流园区,有利于吸引外资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嘉兴港综合竞争力。物流园区整体建成后,将促进嘉兴港区物流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整合港区社会物流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利于解决港区日益凸现的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贯彻落实嘉兴市委市政府“三地一和谐”战略,构筑接轨某省前沿阵地,主动融入某省国际航运中心,为某省洋山港的建设和投产提供配套服务。

嘉兴港发展现代物流已成当务之急。现代物流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整合传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也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港口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供应链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推进港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而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有助于推动港区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有助于改善发展环境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实现集约式发展,提高经济竞争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嘉兴港发展现代物流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我港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型经济,商品大进大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物流市场发育具有较大潜力。物流设施条件逐步改善,省内已形成“四小时公路交通圈”,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个,公路、内河等运输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规模、技术等水平居国内前列。现代物流发展已经起步,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和专业市场开始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加快转型提升,工商企业开始注重通过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来提高竞争能力,无水港、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现代物流设施加快建设。

发展现代物流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全社会的现代物流理念有待提高,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小、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企业物流管理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还不高,物流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距现代物流发展需要还有不小差距,条块分割、技术标准不统一、高级人才匮乏等问题还阻碍着现代物流的发展。

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发挥港区的比较优势,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按照现代物流理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快完善现代物流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努力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服务系统,构筑有效减轻环境负荷的绿色物流服务系统,构筑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高效便捷物流服务系统;促进物流运作的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规模化,不断提高产业和环境的国际竞争力。

突出比较优势。发展现代物流,必须从港区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专业市场发达、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经济外向度高、深水港口资源丰富、体制机制较为灵活等优势,探索具有嘉兴特色的现代物流发展之路。

突出现代物流理念。坚持系统和整合的理念、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各物流环节一体化运作的理念、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的理念,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发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整体效率。

突出创新推动和开放带动。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加快资产重组和机制创新,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资金、技术、人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和合作,建立有利于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开放式要素配置机制和运行机制。

突出企业主体培育和规划引导。加快现代物流微观主体培育,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不断改善物流供给,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合理布局重大物流基础设施,规范物流市场秩序,促进现代物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发展目标。争取到年,一批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成长壮大,一批现代物流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一批工商企业物流优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现代物流服务方式逐步在物流活动各领域得到应用,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水平处于国内前列,口岸通关“一站式”服务基本实现,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有所降低。

力争到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形成若干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功能的物流枢纽,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方便居民生活的现代物流服务系统,企业物流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明显降低,现代物流业成为服务业中的新兴支柱性产业,现代物流发展总体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把培育物流市场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必须把扩大物流需求与改善物流供给结合起来,把推进工商企业物流优化管理与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结合起来,把物流市场培育和物流市场规范结合起来,建立高效、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

优化工商企业物流管理和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转变管理观念,按照现代物流理念,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剥离低效的运输仓储功能和业务,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管理模式。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拓展配送市场空间。

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企业。努力推动运输、仓储、邮政、货运代理等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企业转型,积极发展农产品、医药等行业物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大力引进国外优势物流服务企业,重视引导社会资源进入现代物流服务领域。

建立良好的物流市场秩序。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健全物流服务规范和价格机制,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统一的物流市场;积极培育物流市场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形成公平、有序、竞争的物流市场环境。

现代物流设施网络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建设物流设施网络体系,必须坚持规划先行、需求导向和市场化运作。充分考虑港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特点,突出与口岸、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相配套的物流设施建设;充分考虑与港区综合交通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实现物流设施的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瓶颈,加强现有设施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和枢纽节点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区域性物流枢纽、综合性物流园区、专业化配送中心等多层次、点线面有机结合的高效物流设施网络体系。

建设现代物流枢纽。依托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嘉兴应充分发挥公路、和内河航运等设施的优势,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和制造业基地等产业优势,合理规划建设物流设施,加快形成以城市配送物流、中转物流为特色的嘉兴市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加快完善集疏运网络;通过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整合资源,加快形成以港口为依托,以国内物流为重点的长江三角洲国内物流枢纽。

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建设应因地制宜,合理定位,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依托港口和交通枢纽,紧密结合港口集疏运网络和“大通关”建设,合理布局建设枢纽转运型物流园区;依托中心城市,紧密结合城市化和传统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转型提升,合理布局建设都市配送型物流园区;依托大型专业市场,紧密结合联托运市场的改组改造,合理布局建设市场流通型物流园区;依托发达的区域块状经济,紧密结合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理布局建设产业基地型物流园区。物流园区的空间形态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物流市场需求,有形与无形结合,园内与园外互动,着重在物流服务功能的完善、物流服务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上下功夫,提升港口、城市、专业市场和产业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按照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规划,加强物流园区与交通主干线规划建设的衔接,积极推动适应多式联运发展的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公路、水运、管道和城市道路等设施建设力度,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有力的设施保障。

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本质要求。必须把现代物流信息体系建设与物流设施建设、企业物流优化管理、物流服务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加快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传统物流企业改造和工商企业物流优化管理,以信息化提升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

推动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以实现高效、低成本物流管理为目标,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优化业务流程,开发和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等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物流管理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提高企业竞争力。

促进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推进智能运输管理系统(its)建设,加快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加快构建口岸公共信息平台,积极开发、应用和整合面向社会的基础性、公益性物流信息资源,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引导和支持企业建设面向用户的专业化物流信息系统,全面提高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

加快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强对物流信息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鼓励和引导企业应用互联网络、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地理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its)、条形码(bar-coding)、智能标签(rfid)、射频(rf)、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等技术,提高现代物流信息体系的技术水平。

加强规划管理和协调。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订本地区和本部门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或专项规划,并与全省及周边地区规划进行衔接。城市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等规划的制订和修编,要充分考虑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以及相关道路等设施。强化规划实施的严肃性,重大物流设施项目布局,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充分论证,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交通运输、邮政等行业企业的改革重组,促使其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研究解决行业分割、地方封锁等体制性问题,加强公路、水路、管道等部门的协调,清理、修订有关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政策法规。利用我省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外商投资物流企业试点地区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际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港区现代物流。大力支持省内物流企业“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

积极提供财政扶持。政府应根据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建立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支持重点物流发展企业、重大物流设施和重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加强建设用地支持。对重大现代物流项目,在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所需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计划指标由港区国土资源分局在市留机动指标中给予安排,其用地价格按照实际用途给予适当优惠。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增加现代物流发展投入;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现代物流,并在财税、投融资、土地等政策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进一步改善服务。在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物流项目审批程序、优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受电容量达到===千伏安的现代物流企业,可享受大工业电价。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内部重组涉及企业资产、股权变动的,免缴相关收费,并免收因内部收益转移而发生的重复收费。

大力培育重点企业。选择一批在现代物流领域已经起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优势企业作为“港区现代物流发展重点联系企业”,加强引导、扶持和服务,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市现代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

积极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人才。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现代物流知识,提高全社会现代物流意识和知识水平;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在职培训;研究制订人才柔性流动和各种激励政策,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我港现代物流人才队伍的总体水平。

推进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开展物流术语、计量、设施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的普及工作,积极推动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技术和装备的标准化,将企业物流标准化水平作为政策支持的重要选择条件,提高港区物流业标准化作业水平和接轨国际能力。

实施物流生态工程。物流项目布局和产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按照建设绿色嘉兴的要求优化交通运输方式,保障运输环境安全,支持低公害、绿色环保物流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普及,加强管理以降低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物流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积极推动物流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制订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加大物流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重点是规范市场行为、推动联托运等运输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建立现代物流培训和咨询等中介组织的认证制度。

加强现代物流发展的统计和监测。研究制定科学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开展物流信息的收集和评价工作,适时建立嘉兴港区现代物流重点联系企业统计直报制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领导和组织实施。研究制订积极的政策推动现代物流加快发展。要建立健全政府综合协调机构,明确部门分工,加强配合,规划协调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充分发挥嘉兴港区现代物流发展对全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

物流调研报告篇十

新加坡物流业充分体现了“高效”的含义,这不仅由于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还在于其各环节畅通无阻。以通关程序为例,新加坡政府使用“贸易网络”,实现了无纸化通关,涉及贸易审批、许可、管制等通过一个电脑终端即可完成。

高科技是新加坡物流业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而网络技术则是重中之重。新加坡物流公司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一般都拥有高技术仓储设备、全自动立体仓库、无线扫描设备、自动提存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政府的公众网络系统和物流企业的电脑技术平台。新加坡政府的“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了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在线信息交换。同时,物流企业都斥资数百万美元建成了电脑技术平台。通过公司的技术平台,客户不但可以进行下订单等商务联系,还随时可以了解所托运货物当时的空间位置、所处的运送环节和预计送达的时间。现代科技还保证了货物的安全和物流过程中的准确性,如条形码和无线扫描仪的使用使每天多达数千万份的货物运送准确率超过99。99%。

服务的专一性是新加坡物流企业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原因。它们要么专门为某一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要么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某一环节的物流服务。如新加坡本地的雅阁物流公司,为完成其承担的瑞典skf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专业配送服务,设立了skf一是市场导向原则。按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重点,推进资源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二是企业主体原则。企业是物流业务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经营要落实到企业,政府重在引导、推动、扶持。三是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物流业的发展要服从于、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建设制造业强省服务,为外贸货物大进大出服务,为商贸流通服务。推进物流业发展,要把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相结合,物流与商流相结合。四是物流国际化原则。加快与国际的物流大公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引进奖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走国际化经营的路子,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五是信息化带动原则。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主要区别。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并逐步相互连接,做到内部互联、外部互通。六是标准化原则。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提高物流业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水平,实现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专用仓库。

新加坡港口、机场附近均设有自由贸易区(保税区)或物流园区,提供集中的物流服务,在园区内就能找到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的专业物流商,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联系业务。樟宜国际机场附近的物流园,吸引了数十家大型物流公司进驻,达到了较好的规模经济效果。

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物流公司,纷纷把亚洲区域总部设立在新加坡,包括全球物流业巨头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和联邦快递公司(fedex)。这些全球物流巨子在资金、运输工具、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雄厚实力推动了新加坡本地物流业迅猛发展。同时,新加坡政联大企业,如新航、胜科集团等也都斥巨资发展物流产业。

新加坡现代物流业已经转向“量身定做”的服务,以满足每个客户的不同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服务范围之广之细可谓空前。公司和客户共同研究、选择出一种或几种最理想的服务方式,最终找出能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二、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动物流业发展主要做法。

现代物流业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该国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为了把新加坡建成亚洲物流中心,新加坡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新加坡政府规划物流业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1997年7月,新加坡物流倡导委员会制定发展纲领,同年新加坡贸易发展局联合13个政府机构,其中包括海关、经济发展局、民航局、生产力及标准局、资讯发展局、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等,展开"1997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在该计划获得成功之后,新加坡政府又先后推出了"1999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以及"20xx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这一系列的计划成功地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整合成"一条龙"服务。这些计划主要包括下面4个内容。

为了开发高效、科学的物流流程,新加坡政府出面委托专家顾问进行多项研究,同时鼓励业界人士积极投身到这一活动中来。在政府的主导下,新加坡政府顾问成功地完成了对"物流业挑战及商机"等课题的研究,而业界完成了"货盘标准化"等研究计划。

新加坡政府提倡大力发展物流业后,立刻启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海事及港务管理局于1997年从政府架构中独立出来之后,致力于改善物流基础设施:一方面引进高新技术,包括电子入闸系统和全自动化桥式吊机;另一方面,在樟宜机场附近开设物流园,吸引国际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新设立总部及地区性物流中心。

1999年,新加坡政府以物流讲座的形式介绍了物流技术知识的最新发展,并推出了政校合作、国际交流以及鼓励有潜力的其他行业人才转投物流门下等多项物流人才培训计划。那一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佐治亚州科技学院在新加坡合作成立亚太物流学院,并提供双硕士学位课程。20xx年,第一批亚太物流学院的学生毕业并获得"认可物流专业证书"(cpl)。

1999年,政府制定了物流业的科技发展纲领,以建设公共电子走廊、促进该行业的低成本电子数据交换为目标。到目前为止,新加坡政府已建成"港口网络"、"贸易网络"等公共电子平台,并将推出空运业电子发票及电子付款系统及空运业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

新加坡航空物流的代表是樟宜国际机场。这个机场被誉为东南亚最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每年接送乘客超过20xx多万人次,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亚太地区最佳机场"、"世界最受欢迎的机场"等。民航局不时研讨制定樟宜机场的发展规划,以确保机场有足够的能力应付亚太地区航空交通的强劲增长。樟宜机场内设有樟宜航空货运中心,面积达47公顷,是一个24小时运作的自由贸易区。这个一站式的服务中心,提供了装卸航空货物所需的设备和服务。每天,无论何时,从飞机卸下的货物送到收货人手里,前后只需一小时。

新加坡不仅有优良的深水港,还兴建了4个集装箱码头。新加坡港务集团每年可装卸超过1500万个集装箱,是世界最大的单一箱运码头经营机构。新加坡的远景目标是把该国发展成为集海、陆、空、仓储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物流枢纽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港口最近采取了新举措。一方面,调整港口管理策略并制定新措施,准备开放港口允许船舶公司以合资方式拥有自营码头,并欢迎国际上的港口经营集团到新加坡投资发展码头。另一方面,注重技术改造,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来提高生产力。20xx年3月,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进行了一项试验性计划,在新加坡海港采用自动识别系统,避免船舶相撞并提高港口航行的安全。

新加坡在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以多种经济调控手段控制以私家车为主体的私人交通的增长。公共交通系统完整,方式多样,包括大运量的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公共汽车系统、计程车系统,其特点是网络覆盖面广,运行快捷高效。电子公路收费系统是新加坡政府已经实施的一项先进的智能化公路管理系统,它由分布在中心区各道路路口的电子自动计费门、随车(全国所有车辆)安装的ic付费卡、数据传输与中央控制系统组成。任何进入中心区的车辆在经过该系统时,均会被自动扣除一定费用。

新加坡物流涉及的多个环节实现了无纸化和自动化,为商家节省了人力和财力,也提高了政府运作的效率。目前新加坡与物流业密切相关的网络有5个: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电子数据交换(edi),连接了海关、税务、军控、安全、经济发展局、企业发展局、农粮局等35个政府部门,与进口、出口(包括转口)贸易有关的申请、申报、审核、许可、管制等全部手续均通过贸易网进行。该网24小时运行,自动接收、处理、批准和返还电子申报。商家通过电脑终端10秒钟即可完成全部申报手续,10分钟即可得到批准与否的答复。

用户包括港务局、船公司或其代理行、货主集装箱中转站和卡车运输业等1300多家。该网融合了航运界和港口的专业经验,利用高速的数据交换和通讯将航运业的各方面连接起来,简化点到点的信息流程,使港口用户获得船只进出港信息、舱位安排、货物在港所处的状态、预订舱位、指定泊位、起重机布置、集装箱实时跟踪等信息。

主要为裕廊化工岛物流提供服务。

为800多家船运公司提供与船舶相关的海事服务,以电子方式处理和传送船舶文件,并提供网上船只燃料采购、船舶追踪等信息。

通过这一电子平台,空运货物代理可直接与全球20多家大型航空公司、其他货运代理联系空运货物事宜和处理相关单证,并与世界其他同类型系统相连,提供区域和全球空运货物服务。目前新加坡95%的空运货物代理使用该系统,每月处理空运货物交易400万次。

1、加强政府规划与指导。以市场导向原则,按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重点,推进资源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省现代物流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2、以企业发展为主体。企业是物流业务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经营要落实到企业,政府重在引导、推动、扶持。

3、积极组织省内企业赴新加坡考察物流企业,洽谈合作。加快推进省内物流企业与新加坡物流大公司、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引进奖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走国际化经营的路子,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

4、发挥理事会人才培训合作的作用,举办物流合作培训班。组织政府监管部门、机场、港口、园区以及重点企业相关人员赴新加坡深入学习了解新加坡物流运作管理经验。

5、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主要区别。组织省内有关监管部门、机场、港口和物流园区考察、学习新加坡电子政府发展情况;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我省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科学制定管理流程,并逐步相互连接,做到内部互联、外部互通,提高运作效力,实现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调研报告篇十一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internet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世界的消费需求者与供应商能直接面对面地交易,从而对物资配送提出了快速、及时、准确、质优的迫切要求。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多样化个性的消费需求的出现,使经济社会对物流业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企业产品价格和质量已取得优势后,在生产,销售现场成本的控制已经比较充分的情况下,追求物流效率就成为现代企业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物流业已成为继制造业利润和商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有专家指出,今后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其焦点就在于物流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21世纪企业与企业的大比拼的焦点所在就是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地处西部窗口位置,也是西部丰富资源和工业原材料外运的重要物流中转中心。重庆地势独特,但交通运输业底子不薄,川渝高速、港口、航空、陇海铁路网系、京广铁路网系等都将重庆纳入了全国物流网络体系中。重庆港还与上海港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重庆港将作为上海港向西部延伸的重要联接点,承担中国境内外物流大流动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市的物流业总体规模小,效率低,服务项目少,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远没有形成。最大的物流企业年营业额也只有几千万元,与广东省的大型物流企业相差十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天壤之别。与我市年产值的流通与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称。

以重庆市云阳县城为例。据调查,西南地区的物流业相比沿海真的差得挺大的。寒假时,本组一成员网购了两款u盘,一个是成都的,另一个是广东的。结果广东用申通快递,每一步物流信息都能在淘宝网上看到,从广东卖家送到重庆云阳客户手中,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而成都那个是和广东同一天寄出的,用的邮政ems却用了四天才送到客户手中。并且客户在淘宝网上根本就看不到物流信息,只能在ems网站上查看相关信息。让人不解的是,上午11点发到云阳的u盘,全程高速ems第二天下午才送到客户手中。为此,我们认为,离重庆较远的区县除了ems外就几乎没有其它像样的物流了,ems不仅收费贵并且还慢。而我们在云阳县城调查发现,云阳唯一的那个申通快递在县城里只有一间20多平方的门面,看上去还破旧不堪,物品杂乱,让人觉得不景气,心里不爽。看到此情,估计愿意来这里寄快递的几乎很少。所以,发展渝东北片区的物流业刻不容缓。

由于旧体制下流通结构不合理,物流各个要素长期孤立发展,管理“条块分割”,物流领域仍是未被曙光照耀的“黑暗大陆”,整个社会的物流意识淡薄,没有物流业的发展规则,对物流业的发展指导和投入不够,企业对大物流的建设缺少实力和积极性,相关的科学技术比较落后,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重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自我市成为直辖市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加快,对我市物流业产生了巨大需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都市人口有密集化趋势,进出口规模和销售规模日益扩大,迫切需求“巨大”物流渠道。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量保持大幅度增长,“九五”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0亿美元,比“八五”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2.85亿美元,增长32.45%。20xx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16.5亿美元,增长36.4%,其中出口超过9亿美元,增长82.7%,创历史最好水平。我市的机电产业如微型车、摩托车以及医药日用品行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由“八五”末的18.55%,提高到现在的49.5%;高技术产品现在已占出口总额的12.5%;摩托车出口由“八五”末的1514万美元,提高到现在的3.07亿美元;增长了30倍。为保证大宗商品销售畅通,必将对物流专门化提出要求。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声吹响和加入wto的临近,开放程度的加大,以批量进货大量销售为特点的大型商场、超市的兴起,连锁经营的引入,城市化趋势日趋发展,全市零售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较快,1997年为507.93亿元,1998年为553.69亿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3%。1999年为596亿元比上年增长7.7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6%,20xx年为634亿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2%,这意味着商品向三千万人口大量移动,从而对物流提出了大量多品种进货的要求,原来“细小”的物流渠道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建立“巨大”的物流渠道。

2.商业企业要立于不败,迫切要求发展现代物流。我市大批中小型商业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势下,面临着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或大商场的竞争和挑战。为了提高竞争力,中小型零售企业应该将降低物流成本,获取第三方利润作为取得市场一席之地的重要改革手段。通过自由连锁形式组成共同化物流组织,实施从厂家直接进货的变革,或者引入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进而获取规模效益、专业化管理技术效益和质量效益以及降低物流成本。这是它们实施改革的迫切要求。同时大型商业企业在扩充和兼并过程中,只有将建立好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上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将使更多的零售店实行极为细致的“单品管理”,实行多品种小批量库存。产品的多品种化和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将导致多品种小批量的高质量的物流产生。

现代物流产业是我市有史以来所面临的管理水平要求高、自动化水平要求高、信息技术水平要求高的综合性极强的第三产业,在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必将遇到种种困难,作为有关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其中的方方面面,才能正确制定有关政策,使我市物流业迅速发展。

1.面临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的挑战。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重生产,轻物流”和“重商流,轻物流”的惯性思想根深蒂固,其现代物流的观念非常淡薄。对发展现代化物流业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动力,“降价风”和“卖断风”的出现,把“配送中心”当作批发站管理,各种名不符实的“连锁店”的出现等现象,都说明没有把企业物流发展作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来看待,也没有将物流发展提高到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来看待,也说明其认识水平存在差距。

2.面临体制转化的挑战。物流的一体化、专业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它的实现必然涉及跨组织跨部门跨地域的合作。从分散化物流到社会化物流是我市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引进专业物流系统服务后,必然导致接受服务的企业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和适量裁员。因此来自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将成为共同化专业化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3.面临土地、设备和资金等资源的挑战。经营物流服务业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较先进的仓储运输设备才能发展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加上维持运作都需要巨大的投资,其回收期是比较长的,因此,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融资措施,物流业的发展难以有效推进。

4.面临人才匮乏的挑战。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专门化人才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作支撑,过去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的附属品,目前只有北京、郑州和上海的高校才设有物流专业,重庆市和西部的高校基本不设物流专业。全社会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流管理的人才奇缺。

5.面临效益与市场竞争的挑战。从长远看,物流一体化和专业化将使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但在短时期内不一定能迅速体现。一方面,企业要废弃一些不需要的设备设施,同时要增加一些适应物流一体化的条件,从而要增加一些投入。另一方面,第三物流企业在大物流形成的初始阶段,由于社会需求尚未达到经济规模,其服务价格不会很低,服务也不一定很完善,加之用户对物流接受困难;如何使第三方物流实行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同时又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受到欢迎,也是一个难题。

6.外资进入促进重庆物流业加速发展。抢先进入中国的世界快递四巨头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荷兰邮政集团(tnt)和敦豪(dhl)正加紧在中国各地物流市场排兵布阵。与此同时,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外物流公司也开始向中国投资,把整个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移植到了中国。分析人士认为,外资的大批进入肯定会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冲击,但从长远和全局来看,外资企业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重庆物流业整体健康、快速发展。

现代物流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它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将有效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物流业持续发展,加快流通现代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企业及产业结构调整,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1.降低物流成本培养人才物流师。

有资料显示,中国物流中相关的年总支出高达一万九千亿元人民币,在gdp中所占比例较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因此,发展现代物流已势在必行。

2.强强联手,提高自我。

在经济学界有个著名的“马太效应”定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随着世界经济资源集中度的进一步加大,马太效应将越来越明显。一家独大的垄断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已经成为一种“幻想”,强强联手将成为另一个重要趋势。

3.物流信息网络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共享互通ss将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手段,以网络系统提供服务可以产生特殊的规模经济效应,物流企业的覆盖地域越广,用户越多,就越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

4.供应链资源的整合。

加入wto以后,以电子商务、供应链软件集成和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物流企业将对企业的服务、系统能力要求更加严格,供应链的整合成为了当务之急。

物流调研报告篇十二

以教高﹝20xx﹞14号文、教高﹝20xx﹞16号文、教高﹝20xx﹞8号文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根据企业岗位要求,结合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职业发展需求,适应行业企业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二)调研要求。

调研方式:调查问卷、个别面谈、电话访谈、专家座谈、文献检索、网上查阅等。

调研范围:“淮海经济区”的工业企业、物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等。调研对象:企业员工、部门主管、经理、总经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行业专家等。

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归纳—信息分析—改革建议—专题论证—信息补充—改革建议定稿。

本次调研问卷调研法中设计了两类调研问卷:学校卷、用人单位卷。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物流群对应的行业、用人单位的总体情况,对于一些问卷没有调研到或无法调研到的信息我们采用了个别面谈、电话访谈、专家座谈等作为补充。通过调研使我们较全面、准确地把握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物流专业对应的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以下是对调研结果的分析。

(一)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8月13日晚,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为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xx-2020年)》(国发[20xx]42号)和《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xx-2016年)》按照国家发改委20xx年12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的要求,“黄三角”的将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加快构筑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在这个服务体系中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被列在首位,规划指出:现代物流业将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重要货物集散地,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特色物流园区和集散、存储、加工配送中心,重点建设临港物流基地,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积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引导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兼并重组,推动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建成环渤海南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同时滨州做为“黄三角”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将建设西城物流园区、东城物流园区、临港物流园区和鲁北航空物流中心,形成机械纺织原材料、原盐、煤炭、石油、化工产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过去的一年是滨州物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一年,现代物流产业已在我市国家规划层面加以确立,西城物流园区、东城物流园区、临港物流园区和鲁北航空物流中心将成为滨州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重继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继续下降。我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呈现特征包括:物流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全市注册的物流企业逐年增多,成规模的物流企业逐渐形成;物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按照滨州市发展规划,物流产业逐渐向物流园区集中;物流产业日益细分的行业特征更加明显,在仓储、运输服务等基础性物流服务行业继续加快发展的同时,港口物流、医药物流等一批专业特色更加明显的物流服务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物流服务方式日趋多样化,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物流一体化服务已在物流市场中成为迫切需求;物流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滨州市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1)滨州市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

发展的步伐。调查显示,企业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有近90%的企业表示需要甚至迫切需要物流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的是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选择比例达到了97%,而需要基层物流操作人员的物流企业仅占6.06%。这说明随着滨州市物流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2)滨州市物流从业人员结构统计分析。

物流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物流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以及临时聘用的人员。

a、学历结构:在物流人才中,大专学历占到了一半以上为58.26%,本科学历占39.46%,研究生学历占2.28%。

b、专业结构:在我市物流从业人员中,其专业为非物流专业的占据了最大的比例,为39.76%;企业管理次之,占35.24%;其它依次为国际贸易、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

行业结构:在我市物流从业人员中,从事批发业的比重最大,其次为零售业。f、薪资结构:500-1000元:库工,低级发货员,一般3pl实习生等;1000-20xx元:低级计划科文员,统计,制单,运输计划人员,现场操作人员,销售人员底薪,国内企业物流部实习生,3pl实习生等。

从业目的:超过40%的人选择物流行业的工作具有挑战性;约20%的人看重公司的发展潜力;14%的人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而关于上班的便利性、薪金水平的吸引、雇主公司的美誉度的选择比例均为7%。

g、职业培训情况:对于目前行业内知名的物流师、ilt、pmac、apils等培训,几乎没有人了解及接受过此类培训,较为普遍的是接受企业内部培训或听报告、讲座。

h、工作职能结构:工作职能分布情况略微复杂一些,由于物流行业人员大多数身兼数职,故百分比总数不是100%,。

在我市物流从业人员中,从业者普遍看好物流职业的发展前景,并成为职业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遗憾的是目前我市的知名物流企业较少,雇用能力有限,所以从业者大部分集中在国有改制的物流企业及个体经营的小型专业物流服务企业,这一点是值得关注的。

物流从业者的受教育水平不低,但是缺乏专业人才,职业教育迫在眉睫。从滨州职业教育的现状来分析;目前,社会物流的飞速发展与物流人才及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形成了暂时性的供需矛盾。因此,我市的高等院校要尽快形成建立在一定理论体系之上的物流学科及物流专业体系,加强学术交流,开设物流讲座,一方面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培养该专业的基础人才;另一方面培训物流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物流理念的传播,加强物流的职业认证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将物流理论联系实际,将成功的实践经验编成教材,实现“教学互长”,达到学科理论建设的良性循环,实现企业运作与高校科研的互动,推动高校物流研究工作,提高我市物流教育水平。

大部分的物流从业者工作涵盖的范围比较大,有的甚至是身兼四职,其周工作时间也比较长;此次调查还显示90%以上的企业已建立或正在着手建立企业的网站,因此对物流从业人员综合知识及素质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1.滨州市物流专业对应的工作过程分析、职业岗位分析。

在我市现有成规模的物流企业中,大体包括仓储型、运输型、配送型、货代型、综合型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企业工作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滨州市现代物流中心比较典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工作过程为:接单、生成任务分配(货位)、仓储保管、捡货理货、生成配送或运输单据、送货。

2.物流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物流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认证)、物流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认证)、国际物流师(国家商业部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认证)、报关员(国家海关总署认证)、理货员与仓库管理员(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认证)、叉车工(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认证)。

3.物流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随着我市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现有资源难以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

(1)滨州市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a、物流岗位需求状况。

目前,从我市物流人才岗位需求来看,物流企业对各个岗位的需求较为平均。比较突出的是客户服务人员,这主要是因为我市物流企业增长迅速,而物流量的增长则之后与物流企业的增长,从而形成争抢市场份额的状况。此外,传统的物流岗位依然保持平稳的态势,如物流公司岗位中的保管员、单证员、仓储管理、采购员、理货员。

b、物流岗位学历要求。

从我市物流岗位学历需求看,物流企业对大专学历的需求最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物流企业来看,每一家企业都希望找到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担任物流管理人员,要求他们不仅能够在全局角度上驾驭物流,还要具备实际的物流经营与物流设备操作能力。而物流专业的本科以上毕业生或者接受简单物流培训的人员大多是空有理论,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高职院校毕业的专科学生则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c、物流岗位职业资格要求。

从我市物流岗位职业资格要求看,物流企业以助理物流师、报关员、单证员、货代等职业资格要求居多。物流企业要求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目的在于除了满足国家的必须持证上岗的要求以外,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企业还可以检测学生从市物流管理专业技术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从市物流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的资格要求。

d、物流岗位语言要求。

目前,经济全球化使得许多物流公司在语言上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般要求员工的英语水平在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此外,对于专业英语的要求也呈上升之势,物流企业普遍要求员工能够熟练阅读和填写各种物流单据,对于从事国际物流的企业尤其如此。

e、物流岗位薪资水平。

物流调研报告篇十三

为交通物流业的发展,提高交通物流的整体水平,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我省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前往省考察。考察期间,听取了省有关部门发展交通物流业的经验介绍,观摩了省大型物流企业在发展交通物流的现状和经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省社会物流总额63950.9亿元。从事物流业的企业5000多家,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各种服务模式构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其中有22家企业先后进入全国物流100强企业,39家企业列为全国物流税收试点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工业在不同环节、不同层次采用物流管理方式的企业占78.02%,运输、仓储等实施外包的占54.9%,可降低物流成本10%以上。信息管理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信息扫描及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在物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物流现代化装备利用率不断提高。商贸连锁企业476家,连锁店2.3万家,涉农服务网点8万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9700个。连锁批发零售企业统一配送商品比重达到73%,在省农村建设标准农家店4.3万处,基本覆盖省50%以上的行政村。省现有铁路2924.2公里,铁路货运能力达到15172万吨,铁路公用专用线260余条;公路通车里程2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85公里;民航机场8个,航线236条,其中国内航线218条,国际航线18条;沿海港口23个,生产性泊位440个,货物吞吐量完成6.58亿吨,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路和覆盖全省的邮电通信网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平台。但是,现代物流服务水平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物流服务需求尚不匹配;综合交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物流园区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规划;物流公共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体系尚达不到联通共享的标准;物流现代化发展还需要政策性的支持。

(1)省农村客运站管理。以来,省着重发展农村交通和农村客运站建设。农村客运站平均每站总投资为115万元,省厅(含交通运输部)补助资金为每站20万元。目前省厅共下达农村客运站计划项目942个,已建成农村客运站425个。其特点是:

——已建成的农村客运站全部是集农村客运站、交通管理所、农村公路管理站、农村物流服务站“四位一体”的“前站后所或前所后站”设施,有利于适应农村运输需求,整合乡镇交通管理资源,加强乡镇交通管理所规范化建设。计划到0年底,全省基层交管所全部建成农村客运站、交通管理所、农村公路管理站、农村物流服务站“四位一体”模式。

——省厅在下达农村客运站项目计划时将为每站20万元补助资金一次性下拨给设区市交通局,由设区市交通局负责资金的管理。

——采取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经营农村客运站。客运站承租了毗邻建筑的冷库,抓住外地客商比较相信政府部门诚信度的心理特征,主动为冬枣生产户和客商提供冷藏仓储和冬枣农村物流服务,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又拓展了客运站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渠道,实现了双赢。

(2)省枢纽客运站管理。省共有12个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枢纽总量居全国各省之最,涉及该省14个中心城市,目前枢纽规划正在编制当中。省交通厅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用于补助枢纽客运站建设。全省有5个客运站获得交通运输部的补助。

(4)抓紧培养交通物流管理人才。省支持大学、交通学院等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展物流工程和管理专科、本科教育,积极培养物流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建立多层次的现代物流人才队伍。加强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现有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交通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1)大力扶持龙头物流企业。省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省物流业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建设三大物流系统:一是多种运输方式联运、联通的物流通道工程系统。二是快速物流系统。三是城市物流配送系统。

(2)推动重点行业物流和专业物流发展。省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物流管理,整合企业物流资源和功能,设立统一的企业物流管理中心;建立以大型商贸企业为核心,专业性物流配送为重点的商贸物流配送体系;重视农业物流的发展,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连锁超市为补充的农村物流体系。

(3)建立城乡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省统筹城乡物流资源,创新商贸物流发展模式,加快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建立农产品进城快捷通道,形成基地生产超市化、超市经营连锁化、企业加工链条化。发挥农产品深加工龙头带动作用,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以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物流为主体的农村市场体系。建立城市超市连锁经营体系,以城市商贸连锁经营企业为龙头,完善城市商务服务功能,形成集中分销、优化配送、快捷环保、信息技术和网络体系完整的城市商贸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积极推进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用现代物流新技术,整合、提升传统商贸流通市场,推动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4)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内外合作。省加强与日本、韩国、东北亚国家及外省市的双边和区域物流合作,积极开展物流方面的政策协调与技术合作,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引进和吸收国内外促进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提高物流国际化和区域化程度。

(5)加快行业协会组织建设。省建立物流协会组织,发挥其在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为行业服务、监督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的职能。引导现有中介组织增加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促进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

我省发展交通物流业要引起更高层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要借鉴省发展物流业的先进理念、做法及经验,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管理、引导及扶持:

(1)将农村客运站建设上升为地方政府行为。农村客运站是公益性的服务设施,农村客运站建设不能交通部门一家承担,应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范畴,市县政府应责成相关部门将农村客运站建设用地纳入农村乡镇和建制村土地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按公益性土地用地征迁并适当减免建设税费。

(2)合理调整我省农村客运站建设规划。原定全省按照“一乡一站”共需建设835个农村客运站的规划不太合理。农村客运站建设规划原则上可按照人口超过2万人的乡镇数量来确定(我省共835个乡镇,其中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镇有550个)。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镇按照“一乡一站”,全省需建农客站550个;其余乡镇“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3)省厅提供资金补助。农村客运站项目计划下达时,省厅一次性将补助资金拨付至设区市交通局,由设区市交通局负责补助资金的管理,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通过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农村客运站的作用。要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农村客运站的长效运营管理机制。一是鼓励实行农村客运站、基层运管站、公路养护道班、农村物流站、邮政物流站等多站合一的模式;二是鼓励有条件的运输企业充分利用现有中心乡镇客运站的土地,投资经营运输场站,通过收取站务费实现自收自支;三是委托给合作单位、运输企业或租赁给运输企业进行经营或委托乡镇政府维护管理;四是以商养站,通过商业经营筹措维护资金,实现以站养站的良性互动。

(5)鼓励各方面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公路运输场站。坚持“谁投资建设、谁经营受益”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调动包括民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建设、经营公路运输场站的积极性。积极吸引社会更多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经营运输场站。同时,尽快出台《我省公路运输枢纽场站省级投资(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资金性质和具体标准,调动各地建设枢纽场站的积极性。

(6)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与信息流是息息相关的,要推动政府相关部门、中介机构、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相关系统与信息平台有效连接。信息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认证体系为保证,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策略。在交通物流信息平台上,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系统,促进电子商务、社会化配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引导交通物流企业进入国际物流网络。

(7)优化交通物流发展环境。我省有关部门应落实已出台的优惠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可参照外地经验,对在我省注册纳税登记的集疏港车辆进行优惠扶持,对一般性违章车辆重纠轻罚,以降低交通物流企业经营成本。

(8)加快交通物流人才培养。

物流管理的技术人才是交通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积极组织、引导对现有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市场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选派到国内外先进地区学习培训和引进高水平物流人才结合起来,加速复合型物流人才的培养,解决我省交通物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物流调研报告篇十四

徐州市城南宏运物流有限公司经徐州市工商局批准,注册资金300万,是专门从事运输。仓储、配送、货代、物流策划、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化服务的物流企业,是集全国各地长短途货运,进出口货物散货运输、进出货物集装箱车运输、代理报关、报检等进出口货物全程跟踪服务、、大件设备、工程机械、食品及各种货物运输、灵丹货物运输、货物保险、空车配载、仓储配送、货物装卸、停车、食宿娱乐等全方位的物流运输服务企业。徐州市城南宏运物流有限公司近几年俩积累了对各种货物运输、配送、仓储装卸的丰富经验,具有承接各大厂矿及各大集团后屋运输的雄厚实力和坚实基础,是徐州物流行业中的佼佼者。

徐州城南宏运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员都是经过专业的物流管理培训,并在从事公司的业务前经过长期历练,在物流管理咨询、仓储服务、运输包装、常年顾问服务及专业培训方面经受案例数万件,由此奠定了丰富的专业经验。驾驶员驾龄在五年以上,熟悉各国各地的交通路线,确保运输安全、及时、准确。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将以最大的热情服务于每一位客户,以真诚贴近客户,以行动满足客户,以个性引领客户,建立与客户之间发展的动态平衡。客户的满意是我们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

城南宏运物流公司的前身是徐州城南运输队,运输车辆的管理和调度。

已有多年的丰富经验,自有车辆加上细致的安全保障可确保各类货物的运输安全。同事城南宏运物流也具有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具有参与客户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的能力以及对各宗复杂物流模式的操控能力。

2、配送——具有策划和规划企业货物的配送能力,有多种货物及各类企业的配送针对方案,利用自身的业务组织能力为客户提供腐恶企业具体情况的各类配送服务。

3、仓储——依靠城南宏运物流公司自有的仓库和香山物流园大型仓库群为用户提供货物的存储、中专服务,以专业的仓储能力确保货物的存储安全。

4、装卸——城南宏运物流公司有自己专门的装卸力量,可以针对机械、电器、食品、化工、板材、各类工业原材料等货物进行专业装卸,做到零破损率。

物流专线,公路货运,仓储服务,吊机安装。

工商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国家税务登记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山西:太原、运城、侯马、高平。

广州:佛山、中山及珠江三角。

河北:石家庄、邢台。

山东:济南、菏泽。

安徽:合肥。

京津:天津、北京。

河南全境。

杭州:萧山。

郑州、洛阳、西安、南昌、江苏全境。

经营理念。

诚信为本、质量第。

业务流程。

接单——登记——调用安排——车辆交接、仓库(入库、包装、分拣、装车)、

提货发运——在途追踪——到达目的地——回单、签收。

专线信息。

徐州到浙江、广东广州、辽宁大连、山东全境、南京、广西南宁、四川成都、兰州、银川、哈尔滨、石家庄、西安、太远、郑州、长沙、武汉、南昌。

合作客户。

海粮油(张家港)有限公司。

总结:

从这次的调研当中让我对物流这一行业更加了解,并对物流各个流程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知,获益良多。

物流调研报告篇十五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持续发展、稳定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源泉。xx分公司职工队伍素质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怎样解决?近期,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分公司现在岗职工700人,其中劳务用工xx人,占员工总数的近xx%。。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职工xx人,占xx%;31岁—40岁职工xx人,占xx%人;40岁以上xx人,占xx%,平均年龄为xx岁。文化结构为初中及以下职工xx人,占xx%;高中、技校及中专职工xx人,占xx%;大专及以上职工xx人,占xx%;平均文化程度为xx。目前职工主要涉及接收、转运、分拣、封发等工作。

通过调查感到,由于门槛偏低,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有限,导致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近几年来,我分公司以员工培训为抓手,以员工素质、岗位技能提高为目标,多措并举,营造出和谐、成长、奉献的工作氛围,员工素质明显提高,并呈现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文化结构偏低的状况有所改善。近年来,总公司、分公司利用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北邮网络教育学院等教育教学机构,鼓励员工参加大专学历教育;采取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在职大专学历培养等多种形式和渠道,着力解决员工文化结构偏低的问题,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氛围逐渐形成,目前,分公司已有xx人通过了大专学历考试,xx人取得大专学历证书。

二是适应严抓岗位职责落实的自觉性不断提升。速递物流公司先后举办了40期岗位培训班,培训科目涉及速递物流专业知识、营销技巧、服务礼仪等,经过分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员工的岗位能力、综合素质都得到很大提升。

三是团队作战能力明显增强。近三年来,为打造过硬的职工队伍和抢抓机遇占领市场,分公司有针对性开展拓展训练,改善了员工的心理素质,确立了信心,发掘了自我潜能,团队合作精神明显提高。

四是服务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得到加强。组织员工开展《邮政法》及速递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工作规范,建立严格的考核办法,有效地约束了职工的行为,服务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得到明显加强。

五是“先、优”意识明显提高。通过开展“创优争先比贡献”、“树百优、学先进”等活动激励员工向“先、优”看齐,职工努力奋战、恪尽职守、辛勤奉献的意识明显提高。

总体上看,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主流是好的,是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也的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职工自身的问题,也有企业重视程度、教育引导方式、管理手段措施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部分职工对“提素”不重视。我分公司主要涉及接收、转运、分拣、封发等工种,技术含量不明显,部分职工自以为素质技能学与不学差距不大,学也是按部就班的干,不学也能应付过去。对“提素”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明确,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特别是劳务工,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对“提素”漠然视之。

(二)职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自身素质提高缓慢。调查中了解到,高中、中专、技校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只达全员职工总数的8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5%,文化结构不合理,与现代思维、现代节奏和步伐、现代管理方式方法不合拍,思维定式,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高效的敬业精神和高标准的工作姿态。

(三)教育培训考核不严,造成素质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公司职工人员多、管理跨度大,多行业、多工种相互交织的局面,一是有些职工对对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传达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有关技术要求、有关作业标准的灌输学习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浅尝辄止,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二是“点”与“面”结合还有欠缺,在教育培训职工素质方面,有时存在重点人、重点岗位、重点内容不突出;有时存在教育培训面又相对狭窄,群众性、普及性、实效性未得以真正体现。

(四)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对职工素质技能评定标准、量化指标还不明确,职工素质技能培训内容、方法步骤、时限要求、考核条件还不具体。

分配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中的扛杆作用发挥不明显。在组织政治、业务、技术知识答题还是岗位比武演练,还远远没有与职工胜任岗位职责、与职工经济利益挂钩,学好学差一个样,也就不可能在职工中产生动力和压力,如何运用激励机制调动职工自觉加强素质技能培养和锻炼,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对素质业务技术拔尖人才重奖重用;如何运用约束力教育引导职工不学不行,学不好不行,干不好更不行,真正与岗位挂钩、与收入挂钩、与评先挂钩、与用人挂钩等方面的机制建设还有许多欠缺。

随着快递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业务发展对于高素质员工的渴求非常迫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邮政速递物流,需要尽快培养一支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团队,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大学习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针对邮政速递、物流业务的发展情况和对营销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从基础管理入手,细化专业要求和考核标准,配合业务和流程操作的需要,在及时出台年度考核培训计划的同时,对各专业、各部室进行动态化培训管理,体现“边学边用”、“传帮带”和“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特点。不断创新岗位培训的形式、手段和内容,做到月度培训不断、培训形式创新和培训内容实用,力求最大限度实现公司发展与人力资源培训之间的紧密衔接,努力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专才”和“全才”,激发出公司发展的活力、潜力和不竭动力。

二是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在大力做好全员培训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大内部人才选拔的力度,根据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并从中挖掘出优秀人才充实到重要岗位,筹划建立员工档案,记录每一位员工参加各类培训的情况,同时对在职生产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管理,鼓励员工参加学历再教育。努力解决员工参训积极性不高、培训方式方法不切实际等问题,把学习培训作为企业投资人力资源、谋求长远发展的固本工作,切实做好对象分析,方法选择。过程控制、效果评估等诸环节的工作,调动了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适当提高用工门坎,不断适应新条件下速物工作需要。由于门槛偏低,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有限,近年来,用户对服务要求的提升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产生反差,所以一是要提高招工门坎,对求职者明确提出了要达到的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技术特长、文化素质要求,不符合需要的不予招聘。二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展开竞争,在岗职工达到企业规定的岗位最低等级才能上岗,并逐步向更高的技术等级跃进,并享受相应的相关待遇;达不到岗位最低等级的就转岗、待岗直至解除劳动合同,达到了优胜汰劣的目的,为公司生产提供了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四是突出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企业工会是广大员工政治、精神、文化乃至心灵诉求的通道,这条通道不仅承载着广大员工的物质诉求,更担负着关心员工、激励员工、提升员工价值等多方面的工作,也是“员工是亲人”,“人心工程”、“素质工程”的企业文化理念的主体。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在企业多种用工形式下,企业员工在思想、工作、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和随之产生的困惑也愈来愈多,这更需要工会发挥工作的优势,落实职工各项权利加强教育引导,维护职工的经济权益,建立健全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提升队伍素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凝聚力,使企业与职工达到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物流调研报告篇十六

xx年5月20日,我们小组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

进一步了物流行业、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反馈,了解兄弟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情况,精品专业建设的思路,了解企业与校在互利合作项目、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的意愿情况。

1)林芳、周兴依靠高中同学关系到了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院、对他校物流专业进行了各方面的调研。

2)喻锺、龚方杰在网上搜索了解企业物流过程及物流从事人员学历、人才需求情况;

3)小组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人才市场动态等。

1)调查小组访谈法。

2)问卷调查法。

一、国内省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设置及培养情况。

1、国内省内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状。

截至xx年底,全国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有215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多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物流量比较大的地区。湖南省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有33所,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经过调研,大部分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及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相似,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大同小异,缺乏专业培养特色。只有部分院校根据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在方向上有所侧重,比如交通运输类院校侧重港口物流、国际物流、物流工程与技术等,理工院校侧重物流工程与技术、物流设施与装备等,文科类和大部分高职院校侧重物流管理、国际外贸物流、流通经营等。学生招生规模不大,一般在校学生每届200人左右。

与其他兄弟院校沟通了解到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学科体系状态,各院校都在准备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健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的约束,教学做合一难度大,校企合作还处在初级阶段。

物流管理专业虽然成长很快,但都没有建成省级精品专业,仅有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申报过省级精品专业但未能成功。

2、经过网络调查,认识到院校与前二年的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岗位群有些变化。

(1)确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

在物流企业分成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三种类型的前提下,根据对物流企业调查情况分析,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主要分为:

1)仓储物流:货物收发员、理货员、商品配送员;

2)企业物流:采购员、物流规划员、跟单员;

3)物流营销:销售员、客户服务员;

4)运输物流:运输调度员、车辆管理员;

5)国际物流:报关员、报检员、货运代理。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今后的努力目标就是《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所指的中高级管理员,即成为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中的运输组织管理主管人员、仓库主管人员、配送中心主管人员、客户服务主管人员等。

(2)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

通过对物流业就业岗位的调查及对各大高职院校的考察,总结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一级能力:物流管理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二级能力:仓储配送管理能力、企业物流管理、运输调度管理、物流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英语阅读与书写能力)。

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以及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中心环节的基本知识及相关专业技能,具有在各类企业和机构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技能的应用型中高级技能人才。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各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上都存在着一些难度。

一是没有利益共同点。

二是90%企业担心实习人员安全与财产安全问题、80%的企业担心经营泄密。

三是90%以上企业有愿望与职院进行校企合作,但合作项目以“企业内训”“企业流程优化”“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为主,愿意接受学生学习的企业希望政府在此问题上有一个优惠政策。

四是企业经营品种越来越多,人才需求增加快的是懂得医药食品物流的人才。

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建议。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议增设物流管理医药食品物流方向,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业务人才的培养。并针对此方向设置再开展专项调研。

2、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开展项目教学法尝试和开展基于物流业务流程的课程改革。

物流调研报告篇十七

按照全省现代物流工作会议精神和《湖北省促进现代物流大发展两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省发改委、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组织有关方面,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全省物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开展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物流市场主体发展现状。

(一)全省物流市场主体发展速度较快。

一是物流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较快。全省物流市场主体数量为26971家,比上年增长26.3%,占全省市场主体比重约为0.8%。二是内资和私营物流企业发展较好。20全省物流市场主体中,内资、私营、外资企业数量分别为12542、14221、208户,比上年分别增长13.5%、40.7%、10.1%,占比分别为46.5%、52.7%、0.8%。三是注册资本不断提高。年全省26971户物流市场主体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有995家,1亿元(含)以上的企业480家,全省物流市场主体注册资本总额为5026.32亿元,平均注册资本为0.1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内资、私营、外资企业平均注册资本分别为0.33亿元、0.038亿元、1.72亿元。

(二)全省物流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提速。

随着我省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物流企业逐步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调查显示,以往我省物流企业从事的业务中,以运输与装卸为主,仓储和配送次之,服务功能较为单一。近几年来,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我省物流企业开始逐渐新增库存管理、信息服务、物流咨询与物流系统设计等现代物流综合业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有近5%的物流企业新增了相关现代物流综合业务,2013年新注册的5628家物流企业中60%以上业务范围涉及现代物流综合业务。同时,随着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主体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逐渐减弱,民营物流企业和外资物流企业市场份额逐渐变大,涌现了一批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一些大型工商企业内部物流部门也开始由企业物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开展社会物流服务。更有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渐向提供更加专业的一体化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延伸。数据显示,2013年我省物流外包比例持续提高,物流金融市场服务需求增大,物流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三)全省物流市场主体投资呈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全省物流市场主体投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呈现出国有、股份制、私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尤其是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完善物流市场竞争机制,带动全省经济增长,而且其迅速增长的态势表明,股份制等非公有制的物流企业已成为我省物流市场主体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2013年物流市场主体中私营和外商占比为53.5%,内资中有近三分之二为民营或股份制企业,仅从数量上来看,非公有制物流企业占全省物流市场主体的80%以上。全省多种所有制物流市场主体共同发展,对于调动各个方面的优势资源、充分吸引社会资金及外资、弥补物流业发展资金不足,以及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重点物流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截至2013年底,我省共有90家省重点物流企业和187家a级物流企业,这些重点企业都是各地及物流各行业的领头羊。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湖北有限公司、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襄阳东风合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5a级物流企业在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转变物流运作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现出良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在专业物流方面,我省医药物流展示出了规模效应,发挥了行业龙头的重要作用。2013年,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销售额84.7亿元名列全国民营医药企业第一名。

二、全省物流市场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省物流市场主体“散、小、弱、低”

我省物流市场主体发展水平滞后,核心问题表现为“散、小、弱、低”。一是“散”,就是主体分散、经营粗放、封闭运行、各自为阵。全省56.4%的物流市场主体集中于武汉、襄阳和宜昌三个地区,而其余43.6%的物流市场主体则分散于14个市州。二是“小”,就是企业规模小。全省物流市场主体95%为中小物流企业,全省物流市场主体注册资金在5000万以上的只有995家,占比仅3.7%;全省重点物流企业只有90家,占比仅0.3%;a级物流企业只有187家,占比仅0.7%。三是“弱”,就是市场主体竞争能力弱。全省12542家内资物流企业中,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下的占59.9%;全省14221家私营物流企业中,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占57.2%。在关于企业运营车辆的调研中,普通货车和厢式货车的数量占70.6%,专用罐车和冷藏车只占12.8%,车辆利用率在90%以上的企业只占43%,大部分物流企业难以提供全程一体化物流服务。四是“低”,就是企业提供服务层次低、运作效率低。在企业主要从事的业务中,60%以上的物流企业主要从事传统、单一的运输和仓储业务,而能提供信息服务、物流咨询与物流系统设计的现代物流综合服务的企业则仅占22%和7%,由于服务功能单一,经营方式粗放,往往被动地满足客户需求,在服务项目的开拓、市场反应速度、价值定位等方面都未能实行市场化运作。

(二)物流市场竞争无序,制约企业发展。

在339份关于市场不规范原因的调查中,66%的物流企业认为市场竞争无序是市场不规范的主要原因,部分物流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非理性地采用价格战展开竞争。市场竞争无序的另一个原因是市场环境不规范。由于我省物流市场起步较晚,各项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如市场准入、退出制度等,物流市场主体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与诚信机制。例如,湖北省沙洋运通物流有限公司为圆通快递在沙洋的加盟网点,于2013年12月因运送违规危险品(导致一人死亡、9人不同程度中毒)被吊销执照。该案例是物流主体因快递、物流收寄验视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市场监管力度与行业自律亟需加强的典型例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21049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