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思考的集中,是对过去所做所见的回顾和概括,更是未来探索的动力。写总结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感悟和体会。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一
我养的豆豆们,还在长高。看着它们,再屈指一算:哟,我已经与它们走过一个多月了。
翻开那本五味俱全的回忆册,一阵阵暖流在我心头涌上,久久回荡。从一开始把种子栽到泥土里那种充满希望的情绪;再到发出小芽是的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到此时长出一片片鲜嫩叶子的自豪与无比的欣慰;又从忘却给小苗浇水时的惭愧到一棵豆苗死亡时心酸而又难受的情绪。回忆册里,有无限完美的镜头。我的心,再次被触动。
当一个人播撒希望的种子到泥土里,他就会开始一段崭新的历程,一段困难重重的历程,这个人,就是我。那一天,把种子栽下,我就对着蔚蓝色的天空许下一个简单的小愿望:希望我的的豆豆能快高长大!从那一天起,我就翻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开始了自我的历险。
首先,上帝考验我的照顾能力。每一天的太阳都晒得好猛,我给豆豆浇的水很快就被晒干了,让我不得不多给小苗浇几次水,让小苗好受一点。我知道,太阳是上帝派来的考验我的考官。我照顾的很好。之后的几天,细雨绵绵,太阳考官没有来过。我以为考验已经结束,开始心不在焉,浇水的次数越来越少……谁知,这也是上帝给我的考验。我失败了。上帝无情地“没收”了一棵小苗。不,应该是我夺走了小苗的生命,我曾经是爱它的人,而此时,我是个冷酷无情的“杀手”。由此,我知道了,我要对小苗负好责任,要有自觉性。
上帝用另一种方法批评了我,也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心很酸,我很伤感。但我知道,上帝还有考验等着我,我应该重新背起责任,继续往前走。接下来,我必须要吸取教训,保护好小苗。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二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22班宋**,很荣幸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半个学期以来的心路历程,或许可以给同学们一点帮助。
高二学年刚刚开启,在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而又牢牢把握的暑假,我迎来了新学期的再分班。综合上学期和开学摸底考试,我以班级13号的成绩进入新的22班。这个名次既不突出,也算不上落后。我对这个名次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心安理得自我满足。
开学的第一个月,我依然和上学期的状态一样,散漫而毫无章法。事实证明,如果发现问题而不及时反思整改,问题只会越积越多,直至积重难返。别人在奔跑,而我在原地踏步,就只能望着别人的背影而望尘莫及。
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看到自己的名字卡在成绩单的中间,虽说不是特别落后,但与最高分相差50分,差不多每科都跟别人落了10分左右。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正视自己。其实问题一直存在,差距一直就有,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问题缩小差距。我开始观察身边的优秀同学,我发现,在我忙着补昨天的作业时,他们大部分在提前进行明天的任务;我发现自己漫无目的在超市在楼道里瞎逛时,别人都在教室埋头苦读;当我每天中午踩着12点半的哨声进入教室时,他们都已经进入学习状态。我发现同桌厚我几倍的数学纠错本,我发现别人已经提前写了那么多的《高考高手》,我发现,我原来跟别人有这么大的差距。
振生老师说,高中生最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个是事少,一个是心静。而我就属于事特别多的,心容易乱的学生。为了警戒自己,我在课桌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了四个字——少说废话。写作业的时候,我把手表放在一旁;吃饭时,我开始做着下一步的计划,我有意识加快走路的步伐……在这样的改变中,我迎来了第二次月考。623分,年级第六名。回顾这第二个月的学习,我居然觉得这一二个月来的感悟和收获竟比我整个高一一年还要多,我从来没有对自己认识得如此清楚和透彻。
11月来了,我不敢有丝毫松懈,我不想再次被那么多的人甩在后面,我不想在高二的重新洗牌中被淘汰。我极力“模仿”着我身边的同学,模仿他们的专心,模仿他们的刻苦。要成为和他们一样专心刻苦的人。
“我来一中干什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高一时,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两个问题,而现在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明确。我来一中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为了的高考。我要成为一个坚定而刻苦的人,我不想自甘平庸。
关于这次月考,尽管成绩不错,但是我非常清楚,运气和侥幸的成分相当大。如果作文换个题目,或者地理多出几道世界地理的题目,我的名次肯定要后退。这说明我还有很大的不足,我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正因为如此,我今天站在这里没有什么经验和方法同大家分享。我是初学者,我还处在摸索的阶段,跟年级那些优秀的学生相比,我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在这里只想告诉大家的是,只要敢想,并且真正从这一秒开始为之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同学们,如果我们仍然觉得迷茫,仍然找不到人生的方向,那就停下脚步问问自己:“我来一中干什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仍然忙忙碌碌而收获不多,那就往身边左右看看别人坚定的步伐,奔跑的身影。
同学们,为了我们那颗年轻炙热不甘平庸的心,为了父母的微笑,为了的梦想,除了刻苦努力,我们别无选择!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三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有人说小孩的烦恼像一艘小船,总是无忧无虑地飘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人说,少年的烦恼像一盒水彩笔,五彩缤纷,色彩斑斓;有人说,青年的烦恼像一幅画,画上是这个繁华而又喧闹的城市。
童年时,我的世界总是充满了乐趣!天好像永远都是蓝的,云朵也从未哭泣!
时光飞逝,一眨眼儿,我已是一名小学生了。我从不知不觉中好像失去了什么。我的天空不在蔚蓝,我的云朵时常伤心。我不再拥有太多快乐的幻想,也不敢再去奢望这些幻想。望着窗外展翅高飞的雏鹰,我不假思索,我也长大了!春天来了,我也不是小孩子!烦恼随着春风潜入了我的梦乡!中学时,我时常为自己烦恼!
我似乎说不出为什么,但是,我清楚这是我的人生,这是我历程。尽管父母的唠叨不约而来地在耳边重复;尽管学习用他那铁一般的大手压制着我;尽管家中的劳动让我苦不堪言……不过,我会一一克服,我会让他们向我屈服。
也许,我的人生注定会有许许多多的烦恼,也注定他这一生将和我如影随行。可是,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美好的,都是最值得去留恋的啊!他们都是我最真挚,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也许,有一天,我会很有成就,当我回头忘这些“烦恼”时,我会为他们而感到骄傲!同时,他们也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值得感谢的“人”!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四
在1995年末,我被评为研究员。那年我43岁。在这个俗世上,这是我最后一个世俗的目标。我最强烈的一个感觉是:我从此进入了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正如诗人布拉加所说:
再没有一个地平线在召唤我。
再没有召唤在驱使我。
我意识到:解放真的来到了。我的心得到了永远的平静。我真的到达了自由的境界,真的到达了无欲无求的境界。虽然评研究员并没有真的重要到如此程度,但它毕竟是我最后一个世俗的目标。以后的目标都是抽象,而不是具体的了。我在43岁时得到解脱还不算太晚。我几乎还有半辈子的时刻能够真正地享受人生。
在我获得了最终的自由之后,曾快活地想道:今后我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我暗自对自己发誓,今后所做的一切事都将仅仅是我愿意去做的。我要做很多很多很搞笑的事情,做我一生都在等待、准备去做的事情。我情绪很好,心里有很多的冲动,想做很多事情。
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做一个真正的社会学家,做那些能够引起我兴趣的研究。我愿意把生命用在这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方。我期望自己如此渡过一生:读搞笑的书,写搞笑的书,听美的音乐,看美的画,观赏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和自己喜爱的人在一齐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一句古话,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我发现自己已到达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在这时我想到,人生各种活动的动力能够被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事是不得不做的,另一类是自己愿意做的。我已经摆脱了一切不得不做的事,剩下的就只是我愿意去做的事了。有很长一段时刻,我的主要焦虑就是:什么事是我真正愿意去做的。我喜爱在狂风暴雨的日子里,舒舒服服坐在沙发上,抱一本书(务必是好看的书),感受人类最完美的灵魂创造出来的智慧和美;我喜爱听音乐;我喜爱看真正的好电影;我还喜爱写一点东西,但务必是搞笑的,是真情实感。有时,我还有一点辩论的冲动,那是当我看到有些事过于荒谬时。有时,我还有一点点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想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别人是怎样过的,怎样想的——这就是社会学在我心中的地位了。
当太阳在外面凶猛地照射时,当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时,能够躺在家里的沙发上,随手翻看各种书籍,好就看,不好就扔在一边;或坐在计算机前,有感觉就写,找不到感觉就停下来。这种感觉十分惬意,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找到比这更舒适的生活方式了。
精选阅读(五):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五
精选阅读(一):
回首三十年的心路历程,虽然充满艰辛和坎坷,可它却是我人生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它教会我如何用执著和坚毅去应对人生,如何用宽容和善良去爱别人,如何用自己成熟的心智去帮忙更多心理上需要帮忙的人。
我的童年,没有像大多数孩子那样是躺在父母的臂膀中,在呵护和亲情中长大。在我还未出世时,一场意外夺去了父亲年轻的生命。我的家庭开始承受着天塌地陷的打击。个性软弱的母亲无力解决三个年幼孩子的温饱,只得拖着尚孕育在腹中的胎儿(那就是我)与性情暴躁,心胸狭隘,四十岁未娶的继父结合了,期望在那个灾荒年代家中能有个男生重新撑起一片天,使她的孩子们能够存活下来。记忆中,饥饿、皮带、血泪、大小便失襟充实着我整个童年。
母亲是信佛的,她常常跪在佛主面前祈祷佛能保佑她的孩子尽快结束这灾难般的生活。她以宽容和忍让对待身边每一个对她友善或不友善的人们,试图用虔诚来打动父亲的每一次恶念行动。我想,在我的身上受母亲的影响是最重的,一向以来我都是以宽容、善良、大度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时我并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从喜爱我的老师和长辈那里得知我是一个十分热情、善良、正值的好孩子。我为因此得到大人的赞扬而沾沾自喜:原来,我这样做很好!
但是我与母亲的逆来顺受又不尽相同,在我的身上又带着一种很叛逆的性格。虽然我不能和父亲在家中的暴虐强势抗衡,但是,在我六岁那年,我却以抱着衣服离家出走和一次次的自杀来抗争,企图为自己争取一个孩子眼中的平等和权利。遗憾的是,我的这一系列行动并未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随之而来伴随的总是更大的不幸。
小学三年级时,我的语文老师——陈老师用温柔开启了我尘封已久的心灵,用爱心撩开了我遮在脸上的黑幕。她不嫌我脏不嫌我丑,给我梳头替我洗衣服,那就像是晨曦中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潮湿灰暗的心房。我听到了生命中第一次鼓励。从此我开始学会对老师微笑,对他人微笑,对生活微笑。
在青春期,我交到了两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并且对我影响最深的朋友。我和她们日益深入地交流各自对期望、理想、目标的看法。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和他人结成真正相互关心、息息相通的亲密关联。我发现原来隐秘的思想和对未来的看法是能够和朋友一齐分享的。在与这两个闺中秘友的畅谈中,我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被人关心被人明白的幸福感。
我想找到自信,做自己生命的主宰者,缘于一次特殊的作文课。初中一年级时,老师安排了一篇作文《我想对xx说》。当时我只是凭自己的真情实感将压抑了许久的积怨一泻而出。没想到,老师却告诉我:他是满含着热泪读完我的作文的,而这篇作文是他迄今为止所教的学生中写出的最打动人心的一篇。
这句话影响了我整个生命,它让我的生命从此看到了自我的光彩。这句话迄今仍仿佛字字在我耳边回响,让我明白:原来我也有机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最优秀的人。从此我喜爱上了写作文。随后写出了一篇篇让老师赞扬,让同学羡慕的优秀作文。在学校组织的作文竞赛上我独占鳌头。我的自信也在一次次荣誉中渐渐抬头,它就像照亮黑夜航船远行的灯塔,不在乎大海里还有多少暗礁和险滩,只是执著的向着期望的目的地驶去。
在我的人生观发生变化,重新建立新的模式时,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重大挑战。虽然繁重的家务劳动、恶劣的家庭环境并没有泯灭我对理想的追求,但是当我高考结束后拿着远离家乡的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继父却阻止我继续求学的路。还要不好继续上学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必须要离开家!必须要上学!!——一种想要挣脱家庭禁锢的反叛情绪越来越强烈。在当时思想还处于半成熟状态的我,抓住了继父爱面子这一特点,请来喜爱我的几位老师和继父的几位朋友,轮番劝说他让我继续上学。这才让他承担了继续供我上学的“职责”。我在与继父的一次次抗争中最后赢得了一次胜利。但是,学费一共需要5000元,继父却以家中无钱为由,只给了我2000元的学费,以期让我知难而退。然而,我强烈地渴望上学!!!看到我的处境,我的班主任给我借一千,校长给我借两千为我筹齐了剩下的3000元学费。带着这沉甸甸的5000元,我开始了远离家庭的全新的生活经历。
此次经历,我想对我是启迪心智的。让我明白,假如生活对你紧闭大门,这就需要我们去用心寻找打开大门的钥匙,而不是坐等命运的不公,把人生有限的时刻浪费在无限的感叹上。“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要想成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嫌晚”是我在日后和朋友交往中最常用的一句话。
大学生活对大多数同龄人来说是浪漫和快乐的,而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充实和锻炼。我经常会为下一个月的生活费而奔波,为下一期学费而发愁,但挣脱了家庭禁锢的我又是快乐的。在大学里,我拜读了超多名人传记,研究了多位名人的成功的人生经历。阿拉法特与我有着同样不幸的童年,全靠自身发奋在一次次民族战斗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名扬世界的民族英雄。他的经历深深激励着我发奋向前。在大学里我珍视我的每一种感受,把积累的各种经验分享给我的同学们。在同学们的羡慕和鼓励中,我的自信迅速飞涨,性格也由缄默逐渐向开朗、活跃、幽默、大方改变。善良、真诚、坦率、助人为乐、富有同情心的口碑让我的人际关联向多层次发展。
但是,继父刻在我心里的阴影,却阻碍着我向异性敞开心扉,以前我渴望做一位与佛为伴的修女。我逃避着一切可能给带来的伤害。
整个中学和大学时代,我的人际交往仅限于几个要好的女性朋友。直到参加工作后,办公室出现了一个风趣、幽默、聪明小伙子,我的人际交往模式才被打破。在他明白、信任和呵护中,我慢慢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异性都那么可怕。他的出现,就像是一剂抚慰伤口的良药,让我把畏惧的伤口渐渐缩小。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这伤口太深,需要很长时刻去慢慢抚平。两年后,他失去了耐性而转身离开,我才发现自己其实能够理解他了,然而这一切已无法挽回。
精选阅读(二):
早就想写点关于咨询的东西,几经提笔,几次踌躇,最终都因这样那样的事情搁浅了,但觉得这样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虽自己不能妙笔生花,但就算记流水账,于己于人,也是有好处的吧!故勉强作之,留一些自己和王道华老师接触的真实感受。
上中学后,为了摆脱这种不安全感,我选取做像那些欺负我的人似的蛮横不讲理的人,但很快发现我只是表面蛮横而已,内心依然无比空虚,当应对自己怕的人时还是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只敢欺负那些老实巴交的同学,其直接结果就是自己的恐惧感丝毫没有减少,反而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朋友的缺失又反过来增加了恐惧,处于这种境地,我由每一天的最后一节课害怕,变成了只要上学就害怕,而且程度更深,常常陷进自己恐惧的世界中。听不到老师的提问,看不到绿树红墙,分不清白天黑夜,搞不清楚食物的酸甜苦辣,自己就像一团没有灵魂的死肉,每时每刻都在和一些实际没发生的自己想象出来的恐怖景象做着斗争。痛苦地捱着属于自己的本应完美的青葱岁月。之后,我实在受不了这种恐惧的折磨了,只好选取了以转学的方式进行逃避…。。
上了大学后,我开始明白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也开启了我找心理老师的历程。最初找的是我大学里的心理老师,但她给我讲的实在是太肤浅了,甚至有的时候,我还要听她的诉说,给她分析事情,就这样,接二连三地我找了无数的心理医生,包括北京很著名的心灵花园,博爱心理咨询,北京友帮忙仁心理咨询中心,学习了很多所谓有效的心理疗法,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家庭系统排列、静心与心灵内修方法,森田疗法,催眠等等,但我能够负职责地说,这些疗法对自己真的没有作用。家人也带我探寻了很多的医院,包括北京的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友谊医院,北医三院,北京军区机关医院,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吃抗抑郁药物的情境,记得那次吃完药后,病症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自己坐立不安,宛若热锅上的蚂蚁,又仿佛未满岁的幼童,父母稍许不在,自己便会吓得哭闹不止,那时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悲哀至极,我哭,她很难过,但怕我更难过,总是背着我偷偷地哭。就是从那时起,母亲两鬓渐白,苍老了许多。年即而立的我,非但不能尽孝,反而令双亲担心寡欢,愁眉不展,每念及此,我都感觉自己不是个好儿子,禁不住会泪流满面,仰天长叹。
等等等。也看了无数的国内外心理学方面的书,比如《挑战自卑》,《你的误区》,《回避型人格障碍》,《情绪管理》,《自我训练—改变焦虑和抑郁的习惯》,《意念力》,《人性能达的境界》,《心灵七游戏》,《当下的力量》,《遇见未知的自己》,《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等等等等,但效果却是——毫无效果,我当时觉得自己真的完了,真的好不了了,我童年时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了,等到父母逝去的时候,我也跟着一齐走就算了!
但人的本能,生存的期望仍驱使我在网上寻找着,寻找着可能,仅仅是可能的,有潜质帮自己战胜恐惧的心理老师,虽然当时觉的找到的期望根本没有。也正是这种本能,让我有幸遇到了王道华老师。
第二天,王老师真的给我打了电话,我们聊了很久,我记得当时向王老师倾诉了很多自己的不愉快,恐惧感,并向他抱怨了很多心理老师的无效方法。老师反馈了他的看法,我发现他的看法基本和自己的想法一致,而且王老师对我恐惧情绪的了解程度甚至比我本人还清晰。我们还谈到了家庭排序组合的无用性,王老师以他亲身咨询经历向我验证了该方法的无效性,我的结论当时仅仅是其无用,但王老师的评价更加中肯和智慧,他说家排是在转移矛盾,并不能解决主体问题,因而无效。那次谈话,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是对恐惧症很了解,很乐于助人,而且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多方面都和我极为相似,因此我抱着试最后一次的心态,开始参加王老师的咨询。
事纠结时,我的脑海中会浮现自己害怕的人跪着求我按我自己的意愿行事,由于化解过程中我的后背总会个性的紧张,因此,之后那个跪着的恶魔还会微笑着为我捶背。如此致使我每一天都很累很累,常常会觉得有一股凉气从后脑冒出来,当时我想这样虽然有效果,但也只是由一种痛苦变成另一种痛苦,长此也并非解决之道啊。因此多次致电给老师,王老师告诉我说此刻我学的思维模式还比较少,光靠一两个模式是不行的,就像一辆汽车,使其能顺利行驶的并不是单个的轮子,方向盘,或是发动机,而是他们组成的整个系统。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我又相继学了辩证因果,辩证自信等十几个思维模式,但说实话,他们都没能引起我思想上很大的触动。正因很长时刻没有效果。我一度想到了放下,就在第9课的时候,我将自己对辩证思维模式的质疑,会不会好,还要多长时刻好等问题一股脑抛给了老师,也就是那次,老师的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打定了做完18次咨询的决心。
打动了我,让我决定学完辩证思维的所有18个模式。
有时仍会临事纠结一点且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向老师讨教但我坚信在伟大的心理咨询专家----王道华老师的引领下我必须能走出心理迷宫开启精彩的人生旅程!
真心的感谢那些以前帮忙过我,伤害过我的人们,同时也怀着感激之心等待着那些即将帮忙我,伤害我的人们,但最重要的,是谢谢那位令我拥有这份宽容、感激情怀的心灵引路人——王道华老师,学生衷心地祝福您,祝您青春永驻,心想事成,鹏程万里,幸福康宁!
精选阅读(三):
一位哲人说:“人务必完全自觉个人在这个无好处的世界中的不合理的存在,才能解脱。”我常常能够深刻感到生命的无好处、不合理。人从来到世上,一路挣扎、追求、修炼,然后就那么离开了。这有什么好处呢?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没有答案的,或者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已有,但是没有人愿意理解它。这一答案就是:毫无好处。既知答案如此,又要勉强自己生活下去,这是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
在生命好处的问题上,荣格和海德格尔有不一样的看法。荣格认为,对于正常人来说,有什么必要追寻生命的价值或存在的好处呢?这样的问题只是对于精神分裂了的、异化了的人来说才会发生。而海德格尔却认为应当追问存在本身的好处,“人就是一种领会着存在的在者”。
从很年轻时起,虚无主义对我就一向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大到令我胆战心惊的程度,使我不敢轻易地想这些问题。我不敢长时刻地看星空。看着看着,我就会想到,在这众多的星星中,地球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人在地球上走来走去,就像小蚂蚁在爬来爬去。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其中显得毫无价值。人们孜孜以求的一切实际上都是毫无好处的,或者说得更精确些:最终会变得毫无好处——吃饭对于饿的人有好处,睡觉对于困的人有好处,但对于死人来说,它们全无好处。每个人最终都会死,死就是无好处,生因此也无好处。人为什么要在世上匆匆忙忙地奔来跑去呢?有时我会很出世地想(好像在天上俯瞰大地):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奔忙些什么呢?我仿佛看到,在这小小的地球之上,人海汹汹,日月匆匆,不知人们都在追求些什么。
有一段时刻,我的情绪有周期性的起落,差不多每个月都会出现一次“生存好处”的危机。在情绪低落时,就会有万念俱灰的感觉。人怎能永远兴致勃勃呢?一个永远兴致勃勃的人必须是个傻瓜,正因他从没想过他为之忙禄的一切都毫无好处。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过:“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但是是一时幻觉。”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以主角菲利浦的口吻说:“人生没有好处,人活着也没什么目的。一个人生出来还是没有出生,活着还是死去,都无关宏旨。生命似轻尘,死去亦徒然。”“万事万物犹如过眼烟云,都会逝去,它们留下了什么踪迹呢?世间一切,包括人类本身,就像河中的水滴,它们紧密相联,组成了无名的水流,涌向大海。”他还这样写道:“我早已发现,当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事实上,当我隔了一段时刻重读我自己当初用我全部感情所写下的那些段落时,我自己竟也想笑我自己。这必须是正因真诚的感情本身就有着某种荒谬的东西,但是为什么这样,我也想不出道理来,莫非是正因人本来就只但是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生命,因此对于永恒的头脑来说,一个人一生的痛苦和奋斗只但是是个笑话而已。”
这些文字总是能打动我的心:“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生命”,“一个笑话”。如果人没有注意到这个残酷的事实,他活得肯定不够清醒,不够明白。人生在“永恒的头脑”看来,就是一场“当局者迷”的荒诞剧。然而,“旁观者清”啊。人们在台上很投入地扮演着悲欢离合的主角,悲壮激烈,他们不愿坚信,在“永恒的头脑”看来,那但是是一个笑话而已,他们绝不愿坚信。这就是人的愚蠢之处。每个不愿正视这件事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人活一世,都想留痕迹。有人说,人最大的目标是青史留名;有人说,即使不能流芳千古,能够遗臭万年也是好的。说这话的人没有想到:在地球热寂之后,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记得在我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时,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已经留下了第一个痕迹。当时的我没有想到,这个痕迹就像沙滩上的脚印,很快就会被海浪抚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宇宙中留痕迹,这是毋庸置疑的。亿万年后,没有人会记得马克思是什么人,别人就更不必说了。正如哲人所说:“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是不难解答的。人生的目的但是是死亡而已,正因在这世界里生存的一切都是像尘土一样地被时刻的气息渐渐吹走……就像在沙漠中脚迹一下子就会被吹没了那样,时刻也会抹掉我们存在的痕迹,仿佛我们的脚就从来没有踏过大地似的。”
既然如此,人活着岂不和死没什么区别?是这样的。这就是我对生活最终的看法。当你把这个痛苦的事实当作不得不理解的事实理解下来之后,你就会真正地冷静下来,内心会真正地平静下来。你会用一种俯视的、游戏的态度来看人生。
在想透了生活的无好处之后,就要“死马当活马医”了。尽管我们知道生活最终没有任何好处,尽管我们知道人死之后最终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我们还是能够在我们生存于世的这几十年间享受生存的快乐。尽管生命本身是没有好处的,但有些事对生命是有好处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对生命有反面的好处;而肉体与精神的快乐对生命有正面的好处。这就是我心目中舒适与幸福在人的生命中的位置。
有一段时刻我开始读“禅”,心中有极大的共鸣。禅揭示了生活的无目的,无好处;它提到要追求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感觉。其实,生命的好处仅在于它自身,与其他一切事和人都毫不相关。参禅时,我想到,过去我常常受到世间虚名浮利的诱惑,其实是没有参透。
然而,我又不愿意在参透之后使生命的感觉变得麻木。而是循着快乐原则,让生命感到舒适(没有病痛,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和充实(精神和肉体的enjoyment)。它包括对好的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的享用。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艺术品,让自己的生命活在快乐之中,其他的一切都不必追求和计较。完美的生活应当成为生存的目的,它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福柯说:“令我震惊的一个事实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艺术已经变成仅仅与对象而不是同个人或生活有关的东西了。艺术成了一门专业,他们由艺术家这样的专家做出来。但是,难道每个人的生活不能成为艺术作品吗?为什么一盏灯或一座房子能够成为艺术品,我们的生活却不能成为艺术品呢?”毛姆也曾说过:“我认为,要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看成不是令人厌恶的,唯一使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美,而美是人们从一片混沌中创造出来的。例如,人们创作的绘画,谱写的乐章,写出的作品以及他们所过的生活本身。在所有这一切中,最富有灵感的是完美的生活,这是艺术杰作。”
生命本身虽无好处,但有些事对生命有好处。
生命是多么短暂。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它充满。
精选阅读(四):
在1995年末,我被评为研究员。那年我43岁。在这个俗世上,这是我最后一个世俗的目标。我最强烈的一个感觉是:我从此进入了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正如诗人布拉加所说:
再没有一个地平线在召唤我。
再没有召唤在驱使我。
我意识到:解放真的来到了。我的心得到了永远的平静。我真的到达了自由的境界,真的到达了无欲无求的境界。虽然评研究员并没有真的重要到如此程度,但它毕竟是我最后一个世俗的目标。以后的目标都是抽象,而不是具体的了。我在43岁时得到解脱还不算太晚。我几乎还有半辈子的时刻能够真正地享受人生。
在我获得了最终的自由之后,曾快活地想道:今后我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我暗自对自己发誓,今后所做的一切事都将仅仅是我愿意去做的。我要做很多很多很搞笑的事情,做我一生都在等待、准备去做的事情。我情绪很好,心里有很多的冲动,想做很多事情。
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做一个真正的社会学家,做那些能够引起我兴趣的研究。我愿意把生命用在这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方。我期望自己如此渡过一生:读搞笑的书,写搞笑的书,听美的音乐,看美的画,观赏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和自己喜爱的人在一齐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一句古话,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我发现自己已到达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在这时我想到,人生各种活动的动力能够被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事是不得不做的,另一类是自己愿意做的。我已经摆脱了一切不得不做的事,剩下的就只是我愿意去做的事了。有很长一段时刻,我的主要焦虑就是:什么事是我真正愿意去做的。我喜爱在狂风暴雨的日子里,舒舒服服坐在沙发上,抱一本书(务必是好看的书),感受人类最完美的灵魂创造出来的智慧和美;我喜爱听音乐;我喜爱看真正的好电影;我还喜爱写一点东西,但务必是搞笑的,是真情实感。有时,我还有一点辩论的冲动,那是当我看到有些事过于荒谬时。有时,我还有一点点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想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别人是怎样过的,怎样想的——这就是社会学在我心中的地位了。
当太阳在外面凶猛地照射时,当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时,能够躺在家里的沙发上,随手翻看各种书籍,好就看,不好就扔在一边;或坐在计算机前,有感觉就写,找不到感觉就停下来。这种感觉十分惬意,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找到比这更舒适的生活方式了。
精选阅读(五):
每当我想到存在问题时,一切事都变得不是非做不可的了。既然一切都不会留下痕迹,人为什么还要做任何事呢?个性是当他什么也不做也能生存下去之时。
过去激励着我去做事的动力有三种:第一是虚荣心,第二是理想主义,其中有盲目的热情;第三是为获得过得去的社会地位。此刻第一点已经淡泊多了,第二点也丧失了很多魅力,第三点已经得到,那么为什么还要去做事,还有什么事是值得去做的呢?我只知道这个问题的不是什么的一半:不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事情,不是自己不喜爱而硬要去做的事情,不是为了应付别人的事情。
那么这个问题的“是”的一半有什么呢?我想到了这样三个原则:第一,它务必是能够引起我的好奇心的题目;第二,它务必是能够为我带来快乐的;第三,它是能够对陷于不幸的人们有所帮忙的。这就是我之后选取了同性恋问题、虐恋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的一个基本原因。
回国之后,有时会想想回国的得与失。想来也的确没有太多值得后悔的事。中国毕竟是家乡,而在美国却是流浪在外。做一个客死他乡的流浪客的命运有什么值得羡慕呢?很多人之因此愿在外面乱闯,是正因他们在这个社会中的失败。如果能在自己的故土过一种成功者的生活,我看远比在外流浪强。
回国后,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回来。有段时刻,这个问题引起我反感,但静下来,想想留在美国可能过的完全是另一种生活,也不由得问自己,这一重大选取的结果如何呢?答案是:我最大的报偿就是悠闲。回国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过悠闲的生活。我是指:经济上毫无压力,学问上也无外界压力,只凭自己的愿望,能够过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人在无欲时情绪最平静。
一位美国著名作家说:“在美国,玄想以及过内心生活很不容易。如果真这么做了,别人会以为你是个怪物。”这就是我不喜爱美国生活方式的地方之一。美国生活方式在我心目中就是:挣一笔钱,然后把它花掉。人人都忙着这一件事,仅仅是这一件事。如果我要玄想,我最好到欧洲去,或者干脆回中国。
一位哲人说:凡是最深远的事物都永远跟生意无关。我最不喜爱和经济有关的一切。无论是有关经济的学问,还是有关经济的实践。我庆幸自己选取了能够衣食不虞的生活方式。在美国,我们要精打细算,在每项消费前要算计;回到中国后,我们不必再那样精打细算,能够比较的随心所欲。我庆幸的是,挣钱在我的生活中能够变得很不重要,同样值得庆幸的是:花钱在我的生活中也能够变得很不重要。这个不重要有双重含义:第一重是,我不必为了省钱而算计;第二重是,我没有高档消费的压力,能够做到按自己喜爱的标准随心所欲,怎样舒适怎样来。这第二点并不是人人都可做到的,也不是在每个社会都能做到的。在美国,如果你不发奋使自己进入比较高档的生活层次,自己心里就会过不去。而在中国,我不必发奋,就能够过中等的生活。高档的生活方式对我的诱惑力不够大,压力也不够大。我还是那个想法:一个人消费的欲望再高,他能睡的只能是一个人的床位,吃的只能是一个人的饭量。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是卢梭的名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们的不自由就来自社会——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人能够自由地思想,自由地想像,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但是在社会中与他人打交道,就不能够得到完全的自由。当萨特说“他人是我的地狱”之时,他心里想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看来,人的不自由至少有两种主要来源,一种来自生存的需要;另一种来自被人内化的社会行为规范。当人要为起码的生存条件而劳作时,他没有自由;当人已经到达了不必为生存而挣扎时,他就得到了一种自由的可能性,但是观念中的枷锁还是在束缚着他。只有当他真正决定要摆脱一切束缚他的自由的规范时,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
我敬佩那些愿意给自己自由的人。我崇拜已经到达自由境界的人。我心目中这样的人并不多。福柯就是其中之一。有一种最富颠覆性的思想,它从叔本华、尼采开始,到福柯和后现代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追求人的真正的彻底的自由的精神。他们的东西总是对我有一种极大的吸引力。我说不清原因,只是感觉到他们的吸引力。那吸引力的力度之大,使我心神不宁,跃跃欲试。虽然他们的思想有很多差异,也不很直观,但我总能隐隐地从其中感到一种极其自由奔放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在吸引着我的灵魂。
比如有这样一种主张:婚姻、私有制、国家、教会是应当被否定的四大制度。这种主张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自由精神深深地吸引我。本来嘛,人生在世只有几十年的时刻,我们为什么要受外力的束缚,使自己不能“尽欢”呢?“人生得意须尽欢”“明朝散发弄扁舟”之类的诗句在初读之下就总能拨动我的心弦。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六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三峪小学六年级学生刘耀辉。今天,我即将离开母校,步入初中的大门,心中还真恋恋不舍。
在这里,我向美丽的母校道别,向诲人不倦的老师道别,向朝夕相处的同学们道别,也向这段不能忘怀的岁月道别。
我即将小学毕业,告别使我茁壮成长的母校,准备迈进初中的大门。真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眨眼间,六年过去了,回想起和同学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感觉实在不易。我不舍操场上矫健的身姿,不舍教室里的琅琅书生,不舍下课追逐打闹的同学……..其实,我心中不舍的还是老师。
回顾六年的历程,我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教诲。是老师,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老师,使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使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使我们感受到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我感谢老师,感谢老师给予我的一切。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淳淳教导,时时在我耳旁环绕,然而老师为我付出的汗水,我们更是无以回报。
过去的日子使人留恋,我们终究要面对未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更加好好学习,更加努力磨炼自己,绝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在这离别的时刻,我祝老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快乐,一天二十四小时,时时开心。祝同学明天更美好。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七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和别人一样也要拥抱大海,飞向蓝天,我总是憧憬着,生活在一个光彩的世界里,也惧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但我始终相信,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在初中生活中,我总是被生活打败,却倔强的等待着崛起薄发。经历风风雨雨,挫折打击,风雨背后有彩虹,而我的彩虹在哪里?三年匆匆而过,我依然停留在那段美好的回忆里,在心里悄悄回旋,我依然在备战中考,为考高中而努力。感觉时间匆匆而过,时间不等人。
初中时的我学习并不出色,但我总是坚信,只要努力,让自己不后悔就可以。记得那次被同学讽刺的话伤透了心,就趁着上厕所的机会,出去散了散心,老师知道后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去,感觉老师又气又急,可是听我说完,老师对我说:“没关系,我们是男子汉大丈夫,”他看看我还是不高兴,又说:“当然,你不是男子汉,我可以找他们家长。”我急忙说:“不用!”给我讲了许多道理,也说了许多知心的话,使我敞开心扉,明白了许多道理,老师为人很好,我至今都非常感谢他,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去了别的学校,我特别伤心,就这样过去了两年,我也快毕业了,虽然快毕业了,但是迷茫的我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希望最后的我破茧而出,做一只真正的蝶我要一步步勇敢的飞,等待阳光静静的看着我的脸任风吹干流过得汗,总有一天有属于我的天空。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八
一位哲人说:“人务必完全自觉个人在这个无好处的世界中的不合理的存在,才能解脱。”我常常能够深刻感到生命的无好处、不合理。人从来到世上,一路挣扎、追求、修炼,然后就那么离开了。这有什么好处呢?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没有答案的,或者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已有,但是没有人愿意理解它。这一答案就是:毫无好处。既知答案如此,又要勉强自己生活下去,这是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
在生命好处的问题上,荣格和海德格尔有不一样的看法。荣格认为,对于正常人来说,有什么必要追寻生命的价值或存在的好处呢?这样的问题只是对于精神分裂了的、异化了的人来说才会发生。而海德格尔却认为应当追问存在本身的好处,“人就是一种领会着存在的在者”。
从很年轻时起,虚无主义对我就一向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大到令我胆战心惊的程度,使我不敢轻易地想这些问题。我不敢长时刻地看星空。看着看着,我就会想到,在这众多的星星中,地球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人在地球上走来走去,就像小蚂蚁在爬来爬去。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其中显得毫无价值。人们孜孜以求的一切实际上都是毫无好处的,或者说得更精确些:最终会变得毫无好处——吃饭对于饿的人有好处,睡觉对于困的人有好处,但对于死人来说,它们全无好处。每个人最终都会死,死就是无好处,生因此也无好处。人为什么要在世上匆匆忙忙地奔来跑去呢?有时我会很出世地想(好像在天上俯瞰大地):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奔忙些什么呢?我仿佛看到,在这小小的地球之上,人海汹汹,日月匆匆,不知人们都在追求些什么。
有一段时刻,我的情绪有周期性的起落,差不多每个月都会出现一次“生存好处”的危机。在情绪低落时,就会有万念俱灰的感觉。人怎能永远兴致勃勃呢?一个永远兴致勃勃的人必须是个傻瓜,正因他从没想过他为之忙禄的一切都毫无好处。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过:“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但是是一时幻觉。”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以主角菲利浦的口吻说:“人生没有好处,人活着也没什么目的。一个人生出来还是没有出生,活着还是死去,都无关宏旨。生命似轻尘,死去亦徒然。”“万事万物犹如过眼烟云,都会逝去,它们留下了什么踪迹呢?世间一切,包括人类本身,就像河中的水滴,它们紧密相联,组成了无名的水流,涌向大海。”他还这样写道:“我早已发现,当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事实上,当我隔了一段时刻重读我自己当初用我全部感情所写下的那些段落时,我自己竟也想笑我自己。这必须是正因真诚的感情本身就有着某种荒谬的东西,但是为什么这样,我也想不出道理来,莫非是正因人本来就只但是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生命,因此对于永恒的头脑来说,一个人一生的痛苦和奋斗只但是是个笑话而已。”
这些文字总是能打动我的心:“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生命”,“一个笑话”。如果人没有注意到这个残酷的事实,他活得肯定不够清醒,不够明白。人生在“永恒的头脑”看来,就是一场“当局者迷”的荒诞剧。然而,“旁观者清”啊。人们在台上很投入地扮演着悲欢离合的主角,悲壮激烈,他们不愿坚信,在“永恒的头脑”看来,那但是是一个笑话而已,他们绝不愿坚信。这就是人的愚蠢之处。每个不愿正视这件事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人活一世,都想留痕迹。有人说,人最大的目标是青史留名;有人说,即使不能流芳千古,能够遗臭万年也是好的。说这话的人没有想到:在地球热寂之后,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记得在我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时,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已经留下了第一个痕迹。当时的我没有想到,这个痕迹就像沙滩上的脚印,很快就会被海浪抚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宇宙中留痕迹,这是毋庸置疑的。亿万年后,没有人会记得马克思是什么人,别人就更不必说了。正如哲人所说:“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是不难解答的。人生的目的但是是死亡而已,正因在这世界里生存的一切都是像尘土一样地被时刻的气息渐渐吹走……就像在沙漠中脚迹一下子就会被吹没了那样,时刻也会抹掉我们存在的痕迹,仿佛我们的脚就从来没有踏过大地似的。”
既然如此,人活着岂不和死没什么区别?是这样的。这就是我对生活最终的看法。当你把这个痛苦的事实当作不得不理解的事实理解下来之后,你就会真正地冷静下来,内心会真正地平静下来。你会用一种俯视的、游戏的态度来看人生。
在想透了生活的无好处之后,就要“死马当活马医”了。尽管我们知道生活最终没有任何好处,尽管我们知道人死之后最终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我们还是能够在我们生存于世的这几十年间享受生存的快乐。尽管生命本身是没有好处的,但有些事对生命是有好处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对生命有反面的好处;而肉体与精神的快乐对生命有正面的好处。这就是我心目中舒适与幸福在人的生命中的位置。
有一段时刻我开始读“禅”,心中有极大的共鸣。禅揭示了生活的无目的,无好处;它提到要追求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感觉。其实,生命的好处仅在于它自身,与其他一切事和人都毫不相关。参禅时,我想到,过去我常常受到世间虚名浮利的诱惑,其实是没有参透。
然而,我又不愿意在参透之后使生命的感觉变得麻木。而是循着快乐原则,让生命感到舒适(没有病痛,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和充实(精神和肉体的enjoyment)。它包括对好的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的享用。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艺术品,让自己的生命活在快乐之中,其他的一切都不必追求和计较。完美的生活应当成为生存的目的,它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福柯说:“令我震惊的一个事实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艺术已经变成仅仅与对象而不是同个人或生活有关的东西了。艺术成了一门专业,他们由艺术家这样的专家做出来。但是,难道每个人的生活不能成为艺术作品吗?为什么一盏灯或一座房子能够成为艺术品,我们的生活却不能成为艺术品呢?”毛姆也曾说过:“我认为,要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看成不是令人厌恶的,唯一使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美,而美是人们从一片混沌中创造出来的。例如,人们创作的绘画,谱写的乐章,写出的作品以及他们所过的生活本身。在所有这一切中,最富有灵感的是完美的生活,这是艺术杰作。”
生命本身虽无好处,但有些事对生命有好处。
生命是多么短暂。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它充满。
精选阅读(四):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九
我以为我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自有我的风情和韵致——不强求似花的娇艳,却拥有新鲜活泼的内质美丽;不强求占有的富足,却拥有亦歌亦泣的饱满情怀。
——题记。
我是一片绿叶,我来自乡野,来到这个小镇,是想给这个小镇增加一份绿意,增添一份点缀。
我不喜欢去体验“一掷千金”的潇洒,因为乡野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图片早在我脑海里定格,我不喜欢奔忙于食堂酒吧之间,“接风洗尘”“迎来送往”,因为乡野人淳朴、厚道得像纯毛地毯般的场景老在我眼前回旋。在星光与街灯的闪烁中,在夜的妩媚的诱惑里,我既不去歌厅里“ok”,也不去舞厅里“旋转”。我从不懂得什么叫做紧张,也就无从知道何时需要放松;我不会客套,亦不会做作;我不懂时髦,更不会去追逐;我淡泊许多身外之物,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坦然。我像一个斑驳的出土文物——陈旧而又落后,我,普通的无法再普通,一旦扔在人海里,就再也找不出来。
我也曾试图扭动心念的方向盘,去改变,去适应,却总觉得在喧嚣中迷失了自我,热闹后却并不快乐,忙碌中乱了阵脚。蓦然回首,才发现宇宙万物,皆有自己的轨迹、自己的悲喜,强求不得。
无奈,听听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唤:闲暇时,看看电视、写写文章、梳理梳理纷乱的思绪,给不太遥远,却不能常回家看看的父母打打电话,陪正走入青春期的儿子打打羽毛球、谈谈话……竟突然发现,一种巨大的幸福感从头到脚拥抱了我。
我终于懂得:我本是一片绿叶,我来自乡野,追求淡然是我的宿命。小镇的灯红酒绿,不属于我,小镇的五颜六色,亦不能吞噬我。既然如此,人生苦短,我没有必要和快乐闹别扭,无论外面风雨雷电闹得多欢,让我还是做一片快乐的绿叶吧!一片平凡但绝不平庸的绿叶,一片在红尘滚滚中保持本色的绿叶!小镇百花盛开,繁花似锦,但依然需要我——绿叶来点缀,我不自卑,亦不后悔!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十
每次提起家,总有一股温馨的暖流在心中涌动,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身在何方,那一缕对家的牵念,始终会在你的梦中萦绕,那一丝对家的期盼,总是你挥之不去的记忆,即使跨越千山万水,也只为赢得那短瞬即逝的相聚和融融亲情的安抚。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那样的至关重要。
想家,是必然的。而对于我们正处在懵懂而又不喑世事的少年时期,初次离家的感觉是很复杂的,那份对家的眷恋、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依恋以及想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你没有切身的体会,是无法感觉得到那种热切的思念之情。
记得那是我们刚上高中时。场部中学离我们家相距三十里,那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每两个星期放一次大周,也就是一天半的假而已。而就这短短的一天半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那样的弥足珍贵。因为在这一天半中,我们不仅能够和家人团聚,畅叙别后之情以及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能享受到美味佳肴,同时还能补充在校期间的给养。
三十里路,对于我们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不算太远,也不是太近。但那时我们基本都是开动11号步行回去的,同时还要肩背手拎物品,所以,相对来说,也确实很累,但我们总是乐此不疲。
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父母亲担心我年纪小,不能承受路途步行的甘苦,为此,对我特别的照顾。别人都是自己背着行囊步行回去,而我每次都是由爸爸骑着自行车接送。那时,多少同学投以羡慕的目光。可长期以往,爸爸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每次都能准时赶来接我,我也能体谅爸爸妈妈的难处,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尽量和同学约好,如果分场有顺便车去场部就大家一起坐车去,如果没车就一起步行上学。
在离家的日子里,想家是必然的,只要有机会回去,心情也会显得非常迫切。
记得有一次想家心切,一日下午放学后,和我家住在一起,且关系相当要好的同学商量,向居住在场部的一位走读的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我们俩准备晚上回去,第二天一大早再赶回学校,不误上课。那时我的骑车技术并不过硬,况且那辆自行车破旧不堪,前后没有挡泥板,两个脚踏只剩两根光秃秃的轴,骑起来一摇三晃的。我骑着这辆破车,拖着同学一路前行。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路沿桥过桥沿坡下坡不停车。当行驶出五六里路时,在通过一个稍高一点桥下坡时,一个龙头把握不准,连车带人滚到路边。那时的公路都是沙石路面,况且还是初秋,衣衫单薄。这一摔,同学的手臂划破了,我的膝盖跌破了,当时的现状很狼狈。身体受伤不要紧,慢慢会好的,关键是我的那条涤确良裤子膝盖头跌破了,要是回去让爸爸妈妈看见,如何解释呢?在当时的条件下,涤确良面料非常稀少,就是这块铁灰色的涤确良面料还是凭卷供应的,只因我上高中,所以爸爸妈妈就让给我,特意为我缝制的。没办法,家是无法回去了,只好调转车头返校吧。我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模样,还好,此时天色已晚,不会被别人瞧见的,两个伤病员一瘸一拐地返回学校。为了避免爸爸妈妈的责骂,第二天我请家住场部玩的要好的同学帮忙,把那条破裤子找同色的面料缝补一下。以后回去时,每次我总是背着父母说话,即使正面说话时,也是把裤脚管挽得高高的。妈妈好生奇怪:怎么天气已至秋天了,也不算炎热,怎样总是看到我将裤脚管挽得老高?经过仔细盘问后才知其中的蹊跷。爸爸妈妈知道原委后,并没有责怪我,这才让我那颗一直都悬着的心有所释然。
还有一次半夜回去敲门,直吓得爸爸妈妈大惊失色。那时,我们班的一位同学的哥哥在场部电影放映队工作,他们有专门的手扶拖拉机供全场放映跑片。也许现在的人不懂,那时都是露天电影,分到好看的片子,由于周期短,所以在两个单位间同时放映,一前一后把时间错开,由专门的人员驾车送片,就称为跑片。那天,我们得知影片将到我们分场放映,就请同学帮忙和她哥哥商量,她哥哥人挺好的,也是学生出生,也尝过离家想家的甘苦,知道我们的想法后慨然应允。于是,在放晚自习时,我们混在走读生的人群之中离开学校,在预定的地点等候。及至到家时,已是夜里十二点多钟。爸爸妈妈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一看是我回来了,他们甚是惊讶。当他们知道我的时间有限时,妈妈赶紧起来煮了几个水泊蛋给我吃,又忙为我准备了一些吃的带走。待我们乘车赶回学校时,已是凌晨两点多钟,学校的大门紧锁着,无法从正门进去了。我们俩躲在路灯照不着的暗处,连大气都不敢出,警惕地瞄着门卫,好不容易等到守门的校工打瞌睡的档口,悄悄地攀爬大门进入学校,没有耽误第二天的'课程。
悠悠岁月已逝去几十载,现今,自己已过知天命之年,但在我的心中,家,永远是心灵栖息的温馨的港湾。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十一
大家下午好:
我是号选手。我演讲的题目是《听我讲我的成长》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治愚。"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而我要说:“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的成长与书作伴。”
懵懂时,书是我的启蒙老师。“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不知道,在我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会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汉语言的精华;我也不知道,独自玩耍时,随手拿起妈妈桌前的《诗经》、《楚辞》,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更不知道,好记易学的《百家姓》就是出自于中华的传统文化。后来,在老师那里,我知道了诗词歌赋的对仗工整,词采艳丽;知道了古风古韵的情思格律,仄起平收;知道了论语的和谐自然,淡泊、清静。
我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在我懵懂的世界里便播下经典的种子;老师,为什么在我学习的路上让我们又诵读又实践。
时光流逝,书渐渐成了我的精神导师。从“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懂得了知恩图报;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我树立了远大志向;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拥有了责任与担当。
当我遇到挫折,灰心沮丧时,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学会了豁达与乐观;当我在集体活动中,因小事,和同学争执、闹别扭时,《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让我学会了团结与合作;当我对别人求全责备,甚至心生抱怨时,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了理解和欣赏。
从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六尺巷”的故事,到蜀国宰相蒋琬的“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知道宽容大度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汉朝管宁与华歆割席分坐的故事,到“管鲍之交,我知道了怎样选择真正的朋友,好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从匡衡的“凿壁偷光”、刘康的“囊萤映雪”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十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党的历史,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历史,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创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是推进党建设的伟大工程。经过各种风险和考验努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历史。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诞生95年以来,千万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勇敢奋斗和献身精神,写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探索历史,探索自己的建设史。这段历史,无论从什么高度解读,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中华民族、人类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中华文明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它是过去历史的丰碑,也是开拓未来的起点。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建设的动力。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通过学习党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看到前进的方向。一是记住党的理想信念,永远不要忘记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未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的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这么丰富的基础,是因为所有共产党人都记得党的理想信念,不怕出血,不怕牺牲,坚定地走着。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认真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是描述中华民族强盗、挺起脊梁的生动教材。党史记录了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胜再胜。中国共产党带领人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其中的经验和智慧凝聚在党的历史上。
让我从思想到灵魂再受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我感到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
一是寻求真相。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害怕认真这个名言,共产党最认真。实践表明,如果没有认真的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减弱,什么也做不了。95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追求现实的教科书。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忘记历史的民族没有灵魂。学习党的历史,要实现真正的学习、真正的理解、真正的信赖、真正的使用。蜻蜓点水,浅尝,满足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缺乏系统、辩证学习、运用能力,认真、系统学习,全面、正确把握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三是追求现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也要继承这种传统和精神。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经验,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党史才能有效地发挥鉴现、资政、育人的作用。首先,我们应该联系实际学习,不要像读天书一样,不要进入我们的心,不要进入我们的大脑。第二,我们应该注意实际效用,我们应该注意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本、政府和人民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消化运用,活用。学习党史的目的是从党史中吸收营养,提高素质,提高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结合起来,从浩若烟海的党史故事、党史理论中淘金寻宝,成长智慧,把学习党史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借鉴党史经验,解决党建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打下党组织的坚实基础。
四是追求新的。党的历史是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不是教条,不要抄写。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重点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历史上的树是常绿的。党的历史是党不懈奋斗的辉煌历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建新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今天,我们要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现在重演。通过党史的学习、参考和运用,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的提高,在科学发展上有新的贡献,在服务大众上有新的作用,不断写党建事业的新篇章。
学习党史,要深刻理解,认真思考党史,理论与实际联系,学习应用,促进学习。
通过学习党的辉煌历史,我从更深层次重新解读党的成长史、奋斗史、曲折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逐渐形成的过程,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国际环境中确立的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确立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客观条件。这堂课的虚席使我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努力尽快成为共产党员。
随着田先生的说明,我们似乎回到了共产党刚成立的时代,和党一起经历了九十多年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荆棘坎坷,从只有50多人的党发展到约8千万以上的党员,统治了60多年世界上最大的党。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人民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指明了出路。因此,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的党,不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作为积极的分子,我决定实现以下几点: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要理论。二、认真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三、学习各种知识,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不断巩固自己的能力。四、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义不容辞地完成组织配置的任务。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认真做,实际取得效果。
作为现代大学生,应该把自己的发展和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在党的指导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我们的共产党,想起我们党风风雨雨走过的几十年。
八十七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他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像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东方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引路人,中华民族从此迈上了飞速前进的快车道。智慧勤劳的中华儿女一次次将世界的目光引向中国。“三峡工程”矗立起中国建设者的不朽丰碑;“港澳回归”谱写了中华大家族和平统一的蓝图;“北京奥运”圆了中国人的百年之梦……87年的光辉历程,您一路走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出了一个个震惊世界的辉煌奇迹,正是在您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正一步步地实现着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
回望我们过去家乡的生活,那真是非常的艰难。爸爸曾经不止一次的给我讲起他小时候的生活,那时村里根本没有几家有电视的,而且家里又很穷,连书都买不起(新年见闻),一旦有同学买了书,他们便争着看,书都被他们看得不能再看了,还爱不释手,舍不得扔。
无数次的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会无数次的在心底高喊:祖国我为您骄傲,我为你自豪。在党的领导下,在新中国的带领下,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会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第一阶段是从党的一大到七大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
第二阶段是从党的八大到十一大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期间,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时期。
分开三个阶段来分析,每个阶段又可以细致划分到每一次代表大会所处时期,如果需要对于这个问题细致深入地了解,在百度百科当中有很全面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召开时间、历史意义的资料,你只需要搜索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可以了解,我这里就不做复制粘贴族了,只分为三个阶段给你概括一下主要的成就。
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
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党取得了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补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的形成和发展,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两次飞跃,是辩证把握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是对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两次历史性创新,是对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如何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得出规律性认识的两大成果。两次飞跃及其成果,又是两次革命、三件大事的灵魂。它们在两次革命、三件大事的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赋予两次革命、三件大事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开辟了两次革命、三件大事通向胜利的广阔前景。
中国共产党的90年历史,用这样简单的几组数据来概括,总是会有不甚精细的缺憾,但也有助于我们抓住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无论繁与简、深与浅,只要正确地解读它、领悟它,我们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转化运用于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资源。回望90年,我们有责任倍加珍惜它,更有责任继续正确、流畅和潇洒地书写它。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党的辉煌历史。
中国经过五千年的沧桑,已经站在世界东方,来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的利益比一切都高,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爱戴,我们的国家也越来越强。回顾党的辉煌历程,我的心情起伏不定。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打压下,人民苦难深刻,社会一片黑暗。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近80年,经历了太平运动、戊戌变法、义和运动……人们正在探索摆脱困境、走向光明的道路,但这些运动都失败了。19xx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辛亥革命仍然失败,人们仍然中。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一场暗示着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秘密会议在上海举行。这就是中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此期间,出现了历史人物、革命先辈、战斗英雄。有令世人敬仰的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的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同志写义诗砍头也没关系只要主义真大义凌然去世的夏明翰同志毛主席挥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荣耀年仅17岁牺牲的刘胡兰同志拥有千万心理共产主义信念的这些共产党员、革命先辈,他们牺牲个人,追求真理的勇敢牺牲,改变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成立了我们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和所有维护和平的国内外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等反动势力,建立了新中国。但是,新中国的开始非常困难,国民经济的极端落后,伤痕累累的社会现状给我们党带来了很大的考验,经历了文化革命的十年强盗,没有阻止中国共产党前进的步伐。经过土地改革、民主改革、首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工农业建设、科技发展、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伟大决策、方针、政策出台、落实,我国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祖母总是说我住在蜜罐里,我知道她比较我现在的生活和她的童年,我们的现实生活正好验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奔走小康的丰功业绩。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小我也在心底许下愿望——长大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携手做踏实的纤夫吧!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6年不平凡的历程。96年来,历经风雨的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和国家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梳理党的历史,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栩栩如生,刻在我们心里的那些记忆永远值得铭记。
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至8月3日,嘉兴南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1日被中国共产党定为建军节。
秋收起义。
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共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开创了中共领导下的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
中央红军万里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长征开始;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主力军的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劝谏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延安大生产运动。
1942年底,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基本实现了军民的“丰衣足食”,为争取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重庆谈判。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3月5日至13日,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会议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以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做了充分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北京。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22日,北京。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十三
在我5岁生日的那天,爸爸妈妈送我一架钢琴,从此我走上了漫漫琴路。回顾这四年来的求艺之路,我感慨万千,就像演奏了一首跌宕起伏的进行曲。
第1乐章:享受。
自从有了钢琴,全家就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每周,我都能高效率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得到了老师大大的表扬;在班级音乐课上,我时常流畅地演奏钢琴曲,也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家里来了客人,我都会大显身手地演奏一曲,爸爸妈妈总是投来夸奖的目光。我热爱音乐,喜爱弹琴。当指尖划过琴键,传来悠扬的琴声时,在我看来,这真是一种享受!
第2乐章:失落。
但是到了二年级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家里的气氛也因为钢琴变得一团糟。那一个个音符似乎全成了陌生的黑色幽灵,尽管我弹琴比以前更认真,尽管我弹琴时间也比以前更多,可是我依然弹不成一首连贯的曲子。父母的赞扬声变成了责骂声。当我不小心弹错音时,爸爸一边用他那有力的大手打我的小手,一边不停地训斥道:“你不长眼睛啊,怎么又弹错音啊,唉……”一向温柔的妈妈此刻也成了爸爸的“帮凶”,随手拿起一本书往我头上扔来。我幼小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伤害,哭着跑回了自己的小房间,任泪水在脸上恣意流淌。
第3乐章:艰辛。
难道就这样放弃相伴我四年的钢琴?难道就这样抛弃我所热爱的音乐?“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不是一个轻易就被困难打败的人。于是我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再次坐在琴凳上。当小伙伴们在楼下尽情玩耍嬉戏的时候,当同学们在电脑上大玩游戏的时候,我都在刻苦地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曲子。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无论是美好的春天还是惬意的秋天,每天我坚持着钢琴的练习。
第4乐章:收获。
漫漫琴路,我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也不知流了多少泪水。当每天的枯燥练习终于回报成一首又一首动听的乐曲时,我的内心充满着激动。爸爸妈妈也改变了对我的粗暴态度,帮助我克服在学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现在我可以心平气和地坐在琴凳上,征服一首首高难度的曲子。我仿佛觉得自己长出了一双翅膀,在音乐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未来的琴路很长,但我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十四
昨天在网上找材料的时候,看到了以前很喜欢的一位老师的预约直播课。于是就随手点了预约,想着如果有时间的话,那就去听听。
到了晚上8点多,拿起手机才想起来这件事,一看已经播了一个小时左右了。
不过本来就是想随便听听,看看有没有不错的知识点,也就没有特别地在意。
打开了页面,发现她的状态特别地亲切,很实在,直接就是讲一些课程以及分享,没有很虚地标榜之类的。
就这样,也就一直在听,取代了以往可能会打开的是电视。
这期间,发现了她推出来的几个课程。这才想起,之前就看到她提过几次了,也一直很心动,但总犹豫着没有去报。
一个原因是价格,另外一个是时间问题。
这个课要一年的时候,四位数的价格并不低,但平摊下来一天也就几块钱。
问题就在于自己的收入,还有一个就是能否长期坚持。毕竟如果能够认真投入地学习,那这一天几元钱的学费也并不算贵,就是怕半途而废,然后不了了之。
说到底就是自己的学习态度问题了。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敢报名的原因。
听着老师的解读与宣传,想起自己目前的一些计划,还是咬咬牙付了款。
也希望不再是冲动消费,而是可以很认真地对待并持之以恒地学习。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十五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
……。
缓缓的曲子,优美的音调,我情有独钟,总是在心情闲下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打开她听听,感人的歌词,轻轻地流淌,浸入我的心田,更是把“感恩”渗透入我的灵魂!
人生,走过来这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谈不上成就,谈不上权誉,更谈不上富有,但是我是一个很易知足的女人,我的`今天,我要发自内心的感恩于一个人,一个知识渊博,高贵优雅,和蔼可亲却只比我大十来岁的长辈---我的姑姑!她总是默默地在我身边为我遮阳挡雨!在我怀小孩的时候,她关心我,温暖我;在我感情烦恼的时候,她安慰我,支持我;在我生活困难的时候,她帮助我,照顾我;在我没有工作的时候,她看重我,安排给我最好的工作;在我做错事情之后,她教导我,原谅我……她的恩,重于山,深于海!我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恩惠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恩惠后暗暗发誓:我一定一定要好好报答她,哪怕是用下辈子的时间!然而,傻傻的我不知道用怎样的行动去报答,什么样的行动都总是不够弥补她的情,只有在心底深深地感动,深深地感激,深深地感恩!
“滴水之恩,以泉相报”,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米,一寸布,一声问候,足以让人感动,人生苦短,眨眼即逝,应该好好的珍惜,好好的感恩啊!
感恩,是一种境界的领悟,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更是一种灵魂的感动!
缓缓的曲子优美的音调又飘起,把我带入心灵的境界,心灵的感悟,心灵的感动!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十六
这天是星期六,也是新学期的第一个星期六。在这一个星期中,我的内心尝到了三种不一样的味道。
苦
一开学,当我知道咱们四年级又分班了后,我的心理觉得苦苦的、涩涩的,内心充满了对昔日班级的留恋与不舍。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昔日我最钟爱的周老师成了五(2)班的班主任,而我却被分在五(3)班。应对这样的结果,我傻了,蒙了,很想很想哭。但我知道,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我决定安下心来,理解事实。
甜
当我在五(3)班的这几天里,我又认识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同桌,此刻的情绪已没有了先前那样的失落,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开心、好奇,就如小时侯第一次把一枚甜丝丝的糖放进嘴里的感觉。
咱们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她姓陆,长得虽然有点胖,但看上去很平易近人。语文老师是学校鼎鼎有名的夏老师,她看起来很年轻,就象像咱们的大姐姐那样。经过一个星期的相处,我钟爱上了这两位老师。
酸
由于是新学期新班级,老师要重选班干部,因此决定在星期五班会上举行班干部竞选的活动,并让想当班干部的同学要做好准备。我也参加了本次竞选活动,那天,我记得很清楚,等我竞选演讲完以后,给我投票的大多是以前班级认识我的同学。虽然最后我以微弱的优势竞选上了班长,但是心里就像吞了一颗青梅似的,酸溜溜的。我想,也许此刻班级的同学还不能完全了解我,认可我!以后我必须要好好发奋,让你们都钟爱上我。
我想,分班对于咱们来说,还是愉悦的。正因分班,才让我有了那么多不一样的感受;正因分班,才让我有了更多的同学;正因分班,才让我的小学生活多姿多彩!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十七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人都在回忆自己的入党经历,在一段段心理历程中重温初心,在一件件小事中加深对党的认识。听得多了,看得多了,也不禁打开自己尘封的记忆,探寻着与党的缘分。
说起与党结缘,其实始于入团之初。14岁的我在中学时也算品学兼优,老师就问,你想加入中国共青团吗?当时的我其实很懵懂,虽然学过知道少年儿童团,但是也仅仅知道入团是件好事情。回到家问了父亲,他给我讲了许多党和团的事情,指导我写了入团志愿书。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知道了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是真正了不起的人物,而课本上的英雄党员形象在我脑海中也真正鲜活起来,我还知道了父亲一直积极申请入党,直到脱产去北京读大学时才刚刚入党。
高三那年,全校发展了4名党员,我有个好朋友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特别羡慕人家,就吵着让他请客。他很严肃的说,入党这种事情能请客吗?我一下愣住了,是啊,入党是光荣的事情,是值得庆祝,但是入党请客,说不出一种怪怪的味道。
后来我到了部队,身边的党员开始多了起来。有一次晚饭后连队组织战士挑大粪浇菜地,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冲在最前面的,也有偷奸耍滑的,我就发现那些冲在前面最卖力气的大多数都是党员。还有训练、执勤、出任务,挑头的总是党员。于是,党员的形象从书本上、电视上、父亲的讲述中,开始走进我的生活。我大声告诉自己,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当新兵的第一年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训练、勤务、内务,每样工作我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得到连队干部和战友们的一致认可,党务知识考试也取得了全连第一名的成绩,但可惜的是指导员找我谈话,说另外一个同志也很优秀,我是不是能发扬一下风格。二话没说,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以后继续努力干好工作。后来连队多次评选我为优秀士兵,并给予嘉奖,当兵第二年就调为下士军衔,第三年又当上了班长,考上了军校。
六年时间,我写了6次入党申请书,多次党务知识考试均是第一名,曾经有3次入党的机会我全部让了出去。直到军校毕业那年,组织终于吸纳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忘不了当时的激动心情,拿着入党志愿书翻来覆去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所有的空格都是先用铅笔填好,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的抄上去。忘不了入党宣誓时的庄严肃穆,高举着右拳,一字一句喊出自己的誓言。
回想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虽然总体上来说无愧于一名党员的称号,但是懈怠之心也偶尔有之。这次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仅学党章党规,更从这里重温初心,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入党,这些年又做了什么,以后应该怎么做,我想,应该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十八
一个暑假过去了,期末考的失败也渐渐远去,这并不是时间冲谈的,而是这个暑假尽力忘记的。现在回首,暮然地心里倒是踏实了许多,因为那次失败,是给我这次更好脱颖而出的机会,要知道,只有跌过,才能更好证明下次成功的艰辛,才能更好地让肩膀上变得有分量。
暑假,60天,那漫长的岁月里,有了不堪入目的成绩的激励,变得分外充实:早上不再是乏味的,分指引我去8上数学书里嬉戏;下午不再是无聊的,经典名著陪伴我去语文神殿翱翔;晚上不再是困乏的,一个个单词鼓励我去外文的世界腾飞。告别电视,告别电脑游戏,告别所谓不良的一切,暑假过去,开学没原来那么可怕了,努力了,经历了……可以了,新的挑战,我来了!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十九
每当我想到存在问题时,一切事都变得不是非做不可的了。既然一切都不会留下痕迹,人为什么还要做任何事呢?个性是当他什么也不做也能生存下去之时。
过去激励着我去做事的动力有三种:第一是虚荣心,第二是理想主义,其中有盲目的热情;第三是为获得过得去的社会地位。此刻第一点已经淡泊多了,第二点也丧失了很多魅力,第三点已经得到,那么为什么还要去做事,还有什么事是值得去做的呢?我只知道这个问题的不是什么的一半:不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事情,不是自己不喜爱而硬要去做的事情,不是为了应付别人的事情。
那么这个问题的“是”的一半有什么呢?我想到了这样三个原则:第一,它务必是能够引起我的好奇心的题目;第二,它务必是能够为我带来快乐的;第三,它是能够对陷于不幸的人们有所帮忙的。这就是我之后选取了同性恋问题、虐恋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的一个基本原因。
回国之后,有时会想想回国的得与失。想来也的确没有太多值得后悔的事。中国毕竟是家乡,而在美国却是流浪在外。做一个客死他乡的流浪客的命运有什么值得羡慕呢?很多人之因此愿在外面乱闯,是正因他们在这个社会中的失败。如果能在自己的故土过一种成功者的生活,我看远比在外流浪强。
回国后,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回来。有段时刻,这个问题引起我反感,但静下来,想想留在美国可能过的完全是另一种生活,也不由得问自己,这一重大选取的结果如何呢?答案是:我最大的报偿就是悠闲。回国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过悠闲的生活。我是指:经济上毫无压力,学问上也无外界压力,只凭自己的愿望,能够过一种无欲无求的生活。人在无欲时情绪最平静。
一位美国著名作家说:“在美国,玄想以及过内心生活很不容易。如果真这么做了,别人会以为你是个怪物。”这就是我不喜爱美国生活方式的地方之一。美国生活方式在我心目中就是:挣一笔钱,然后把它花掉。人人都忙着这一件事,仅仅是这一件事。如果我要玄想,我最好到欧洲去,或者干脆回中国。
一位哲人说:凡是最深远的事物都永远跟生意无关。我最不喜爱和经济有关的一切。无论是有关经济的学问,还是有关经济的实践。我庆幸自己选取了能够衣食不虞的生活方式。在美国,我们要精打细算,在每项消费前要算计;回到中国后,我们不必再那样精打细算,能够比较的随心所欲。我庆幸的是,挣钱在我的生活中能够变得很不重要,同样值得庆幸的是:花钱在我的生活中也能够变得很不重要。这个不重要有双重含义:第一重是,我不必为了省钱而算计;第二重是,我没有高档消费的压力,能够做到按自己喜爱的标准随心所欲,怎样舒适怎样来。这第二点并不是人人都可做到的,也不是在每个社会都能做到的。在美国,如果你不发奋使自己进入比较高档的生活层次,自己心里就会过不去。而在中国,我不必发奋,就能够过中等的生活。高档的生活方式对我的诱惑力不够大,压力也不够大。我还是那个想法:一个人消费的欲望再高,他能睡的只能是一个人的床位,吃的只能是一个人的饭量。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是卢梭的名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们的不自由就来自社会——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人能够自由地思想,自由地想像,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但是在社会中与他人打交道,就不能够得到完全的自由。当萨特说“他人是我的地狱”之时,他心里想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看来,人的不自由至少有两种主要来源,一种来自生存的需要;另一种来自被人内化的社会行为规范。当人要为起码的生存条件而劳作时,他没有自由;当人已经到达了不必为生存而挣扎时,他就得到了一种自由的可能性,但是观念中的枷锁还是在束缚着他。只有当他真正决定要摆脱一切束缚他的自由的规范时,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
我敬佩那些愿意给自己自由的人。我崇拜已经到达自由境界的人。我心目中这样的人并不多。福柯就是其中之一。有一种最富颠覆性的思想,它从叔本华、尼采开始,到福柯和后现代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追求人的真正的彻底的自由的精神。他们的东西总是对我有一种极大的吸引力。我说不清原因,只是感觉到他们的吸引力。那吸引力的力度之大,使我心神不宁,跃跃欲试。虽然他们的思想有很多差异,也不很直观,但我总能隐隐地从其中感到一种极其自由奔放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在吸引着我的灵魂。
比如有这样一种主张:婚姻、私有制、国家、教会是应当被否定的四大制度。这种主张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自由精神深深地吸引我。本来嘛,人生在世只有几十年的时刻,我们为什么要受外力的束缚,使自己不能“尽欢”呢?“人生得意须尽欢”“明朝散发弄扁舟”之类的诗句在初读之下就总能拨动我的心弦。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二十
我姓李,姥爷姓周。瓦窑头村的邻居都说我不是本村人,眼神和语气颇有些异样。平时高高低低都被我摸遍的瓦窑头突然变得陌生而有距离,我内心有些失落,耿耿于怀。之后,我愤懑地捡起路上的土疙瘩,四顾无人,投向称我是外村人的人家的院子里。墙那头传出女人火药味的指桑骂槐的声音,我猜想她骂得不一定是我。接着又捡起一块,胳膊一抡又扔进去,然后贼似地撒腿逃遁。我被刺痛的自尊得到片刻的补偿。
夏夜,在小院里,我靠在姥爷宽厚的胸膛上,仰望满天繁星。姥爷举手摸着自己光亮的脑门,听广播里的天下大事。我听姥爷讲述,毛主席惊悉毛岸英在朝牺牲的噩耗,感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的感人情怀。听他背诵廖承志写给蒋经国的信,听他读《高山下的花环》。
老人家后来得了心梗,我从学校一路狂奔,他当面竟认不出我。我叫一声“爷爷”,他孩子似地哭了,我早已泪如泉涌。我冲到院子,愤怒地把树上麻雀从一棵树,赶到另一个棵树。
那时回到广胜寺,我独自前往邮局,把牵念认真折叠,寄回瓦窑头。以至于现在,我常常写些思念的文字,仿佛姥爷并未未离世,他一直在故乡的村口瞭望,等长高的我回家来!
我的心路历程论文篇二十一
想起上一次写这个的时候好像就在昨天,那次学校的开学计划,这次是期末总结,我先说说我的工作总结吧。
第一的是劳动委员和初中相比,这里更辛苦,辛苦我不怕,怕的是心累,中途不止一次想过放弃,让我心里又不允许自己半途而废,在前几天自己还在纠结中,因为职业规划老师说班干部要每门八十分以上才会有证书,我当初当选劳动委员就是锻炼自己,和想获得证书。这些对我以后会有帮助的东西,我都会努力去争取,但每一本八十分是不可以的,我有最明显的短板,这让我又一次迷茫了,但在昨天散步的时候,我想通了,不管怎样,我都不允许自己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当然只是对于自己觉得有用才会坚持的东西,有些东西太顽固也是不好的。
第二是乐理课代表当初自己是因为喜欢音乐,所以选择了这个,但当第一次上课。1万点蒙了,老师讲的时候一半不懂一半,听懂了,但当写作业的时候完全不会了。后来也有想过放弃,因为真的听不懂。但当后来冷静下来去看去问去记慢慢明白了些,加上后来老师的复习,我大部分听懂了。我心里很开心,我毕竟是课代表,成绩不能第一但也要拿得出手啊。
所以到了现在,不管是对于哪个我都很喜欢现在努力的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23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