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科研小论文格式篇一
在大三护理专业学生中组建护理科研写作的团队小组,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护理科研的实践与论文的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提高护理科研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护理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科研论文
本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护理专业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技能,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知识、科研方法和科研技能,具备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近年来,我们以课题《探索以社区为教学辅助背景的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研究为抓手,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背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性思维。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基于我们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为教学辅助背景所进行的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主要以社区点实践小组为基础,每个小组配备1名社区医护人员和指导老师,并以这个小组为一个科研项目申报学校课题,科研立项的申报人就是该小组的负责人。
2.理论授课。
(1)合作学习方法介绍。在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护理科研前,我们先进行护理科研与论文基本技巧的讲授和指导,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确立自己小组的科研意向。
(2)护理研究理论指导。制订护理科研理论授课计划,利用学生晚上课余时间进行护理科研理论授课,使学生对护理科研具备一定的研究理论基础。
(3)科研选题与立项指导。组织学生下社区见习,参观和收集与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老师根据各小组的选题,征询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的意见,初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最后指导老师根据课题的名称、任务、目标等提出指导性要求。
3.研究实施。
(1)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目标。在社区见习和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出的社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方向,小组成员带着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区老师咨询、社区人群走访等各种资源获取所需要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选出一个题目作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目标。
(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确定课题后,小组成员从针对课题立项申报到最后论文形成课题结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负责的阶段任务进行具体的策划,当课题研究进行到哪个阶段,那么该阶段负责的学生就是主要召集人,小组其他成员就听从该召集人的安排,完成布置的任务,达到既分工又协作的目的,彼此相互支持和配合,完成研究。
(3)成果交流形成论文。当课题研究进行到最后时,要求各小组在集中讨论、汇合充实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汇报,再由指导老师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师进行点评,然后,各小组再进行积极修改最后形成论文。
自20xx年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培养护理学生的科研与论文的写作能力的教学中,共有数百名大三护理学生受益。几年来参与的学生共协助社区卫生服务完成了学校所在地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情况、农村合作医疗就医状况、社区老年高血压认知误区的调查与干预、湖州地区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等多项调查,完成调查问卷数千余份,形成调研报告十余篇,编写了社区多种常见病的家庭健康教育手册。在此基础上,同学们积累了资料和数据。许多同学完成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并在《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社区医学杂志》《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中外医疗》《全科护理》等省部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
1.小组合作学习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小组合作精神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科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其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日益突出,各种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限也日益模糊,彼此交错、相融,一个人的专业知识面早已远远不能满足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当临床抢救生命,当我们进行护理科研,许多尖端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小组团队的攻关。为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此,作为高校的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对护理学生的培养中不但要求培养的个体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科研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研究的特征。
小组目标一致,与知识、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合作进行护理研究的基本特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的工作,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小组团队研究的基本要件是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实际运作中,小组目标是核心,不否定和抹杀个人目标。当个人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小组团队目标同步时,必会推进小组团队研究的进程。这样的一致需要对共同目标的忠实和坚持。知识和资源共享是小组团队研究内部知识互相传递和积累的过程。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激励措施达到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发挥团队成员个人的优势,达到团队内部的互助。在科学研究中护理一直是一个较弱的学科,为了实现护理学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就必须发挥团队合作研究的优势,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实现“1+12”的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在护本生进行护理研究中的优势。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教别人时的95%。那么在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学习、传递经验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实践就是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传递经验、相互交流、相互质问对答,在辩论中产生新的思维和见解。
(1)团队内部共同分享了某些成员的新知识、新思想,节省成员独自学习的时间,避免走弯路。
(2)有利于在课题研究成员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团队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努力,她的研究收获就会在团队中进行传播,给其他成员带来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克服懒惰的天性,加倍地努力学习。
(3)每个人所学习获得的新知识在团队内的传播,有利于交换信息并进行深入讨论,对一些科研中遇到的难题能尽快解决,从而推进更深的研究,开阔更广的空间。
4.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影响。
合作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本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医学和护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院科室之间、医生护士之间、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护生的素质进行考察时对其合作精神也十分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进行护理科研实践的锻炼,既培养了小组学生彼此相互宽容和谦让的意识又达到了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完成小组的课题和论文的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刘霖,袁长蓉,陈晓英,等.浅析《护理科研》教学与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24).
[2]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3).
[3]裴敏.浅谈护生临床合作能力的培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5).
[4]张春仙.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xx(36).
科研小论文格式篇二
第一段:引言
科研是每个科学家或科研人员都要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科研项目,并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体会。本文旨在分享我在进行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以期对其他科研人员有所帮助。
第二段: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
在进行科研之前,我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我会将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考虑在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能够提高研究的动力和效率,并且有助于保持持续的研究动力。另外,我也会考虑到该研究课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确保我的科研成果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价值。
第三段:有效的研究方法
在开始研究之前,我会认真分析和了解已有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这有助于我对当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更深入的了解,避免重复研究,并启发我提出新的研究思路。我也会与导师和同事进行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开展更加系统和合理的研究。
其次,我注重实验的设计和数据的采集。在进行实验前,我会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步骤。这有助于节约实验时间和资源,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实验误差。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我会进行严格的记录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也会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和客观的结论。
第四段:团队合作和持续学习
科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团队合作和互相学习的精神。在与导师和同事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和合作,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团队合作中的分工合作和互相支持,使科研进展更加顺利。同时,持续学习也是科研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与其他科研人员的交流和参加学术会议,我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通过进行科研,我不仅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培养了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我也意识到科研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挑战的过程,我仍然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我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学习,能够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做出更加有价值的成果,并为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论
进行科研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并且需要合理的研究方法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获得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心得体会。希望我的心得能够对其他科研人员有所帮助,并能够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科研小论文格式篇三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因此,提升护理质量势在必行,而且市场竞争也促使我们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去适应市场需求[1]。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是全面履行护士职责和任务,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还护士给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满足患者之所需的主动护理服务。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中,从中我有如下体会与大家起分享。
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
护理工作是集知识、才能、爱心、责任、礼仪于一体的技术性服务职业[2]。护理服务理念反映了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的理性认识,全新的服务理念能改变护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在护理部的带领下,护士长多次组织科室护理成员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文件,会议精神以及我院护理部的活动实施方案,统一认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不仅仅是做生活护理的错误认识。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每天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这一工作模式下,改变了重技术、轻基础,重医嘱、轻护理的工作现状,实施了新的整体护理模式[3]。改变了以往的功能制护理为责任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不仅从疾病的需要方面提供单纯的护理,还从人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作为服务的模式进行疾病的治疗,把护理服务做到更优质化。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首先,要求护士着装标准整洁,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做到接待患者要有问候声,操作配合要有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巡视病房要有咨询声。我科以手术患者为主,更加需要温馨、体贴的关怀,经常的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术后恢复状况,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等,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修养,细节体现关爱,日常护理中护士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都是对患者的安慰,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务实基础护理,细化服务流程
基础护理是以护理学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开展满足疾病治疗、康复需要和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的护理。当我第一次听到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及“零陪护护理”精神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无助、惆怅,还有更多的不理解与难以接受,但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在护士长的带领学习下我开始从一开始的排斥到顺从到欣慰的接受。开始的排斥是:让我去给病人洗头、洗脚、倒尿做这些让我难以接受,顺从:这是工作,我不得不做。但慢慢做来让我欣慰的接受,因为我从中体会到生活护理的学问,从服务中得到病人的感谢和赞扬,体会到了职业的价值。端正为患者服务的态度,提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向高年资的老师请教经验,在它们的指导下掌握洗头、洗脚、翻身、扣背等基础护理的技巧,从中也学到了如何通过生活护理去观察病情。其实,只要愿意去学,愿意去做,总能把事情做好。每每做来能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让我充满自信与欣慰。
提高护患沟通技巧。
我们科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学习卫生部下发的三个文件,严格要求人人过关。通过组织学习,学习沟通技巧,达到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使沟通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始终。积极主动的向患者介绍自己,会微笑的向患者及家属打招呼,会偶尔和病人或家属开开小玩笑,在做各项基础护理时耐心的向患者讲解这么做对患者有什么好处,用自己的方式感染他们,让他们放松心情,相互之间得到更多的理解与互助。
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后,责任制护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病人。从新病人的入院介绍、饮食指导、到住院期间的用药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再到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等等。通过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宣教,让病人住院有所收获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工作有效顺利进行得到满足。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宣教时,理论方面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沟通起来还是需要随机应变,病房里形形色色的病人家属都有,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不同,当病人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有所误解及不理解时,我们应该更多的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情,换位思考一下,良好的态度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交流的成败。这也正是体现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体会与思考
真正落实了以“患者为中心”,护士心中有患者,从护理评估到计划,实施能够始终围绕患者的需求。
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护士给患者不仅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而且还把每一位患者的问题作为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动力,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了自身专业水平。每一位护士都能通过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自身护理能力,锻炼了沟通技能,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患者的肯定。
病房环境得到改善:由于责任护士不断巡视,随时整理床单元。有效督导陪护人员,使得病房更加整洁、舒适、有序、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修养环境。
患者满意度提高:责任护士分床到护,责任分工明确,与患者接触更加紧密,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我们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修养,也得到患者的好评,但同时我们还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用心将工作做更好,不断完善,深化优质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
科研小论文格式篇四
提问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教学活动;提问
【关键词定义】
1、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就是指教学活动这一个个各具不同功能的不同阶段。
2、提问: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从狭义上讲是指教师提问,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学的一方为促进学习而向教学的另一方抛出问题解决的任务并期望学生积极反应并作答的一类教学行为。
【组内现状】
1、封闭性提问多,开放性提问少。
2、随意性提问多,科学性、针对性提问少。
3、齐答个答多,引发幼儿讨论交流少。
4、急于让幼儿回答多,给予幼儿思考时间少。
5、问题数量多,高质量提问少。
6、重复提问多,有效追问少。
【研究阶段】
1、20xx年9月:调查组员需求、分析组员现状,制定专题研究工作计划;收集相关理论基本知识,进行个别和集体学习。
2、20xx年10月:借助案例和实践活动,对提问的层次水平进行学习和梳理。
3、20xx年11月:继续借助案例和实践活动,对提问的组织形式进行学习和梳理。
4、20xx年12月:继续借助案例和实践活动,对提问的实施要点进行学习和梳理。
【研究背景】
l提高组内教师观察幼儿的意识和能力
l提高教师教学活动中提问能力
【研究目标】
以大班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为载体,研究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设计与组织,逐渐提高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能力。
【研究手段】
(1)理论学习,扎实基础
(2)预设活动,加强实践
(3)论证思路,验证策略
【研究成果】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是反映教师的教育能力与艺术能力的一个方面,更是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体现。
一、关注提问的不同层次水平,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灵活、适切地使用。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他提出:提问可依据学习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水平,分别是: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
案例一:空隙的秘密
环节一:
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知识水平)
环节二:
提问1:谁来说说你怎么装的?你们都装完了吗?(知识水平)
提问2:为什么有人成功了,有人没有成功?(分析水平)
讨论:这些大石头之间有什么?(知识水平)这些空隙还可以装东西吗?(应用水平)怎样才能把这些空隙装满?(综合水平)
环节三:
这个东西谁家用过?谁来说一说?(理解水平)
案例一共运用到了其中的五种提问层次水平,但这五种层次水平的难易度也是层层递进的,曹老师也是根据实际进行恰当预设和运用的。知识水平的提问最简单,但在一次活动中也要控制好使用次数,不能滥用,尤其是大班幼儿。理解水平的提问,是通过回答问题反映幼儿的理解水平,在本次活动中的最后一个提问,也是在幼儿对本次活动目标中说到的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空隙的现象,体验合理安排和利用空间给生活带来便利的理解,从活动中的瓶子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应用水平的提问,是通过回答问题及操作活动反映幼儿对知识、概念的应用情况。活动中的分析水平和综合水平的两种层次虽然数量不多,但对大班幼儿是有挑战的,对目标的达成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
二、关注提问的各种组织形式,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幼儿特点有的放矢地使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反之则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促使幼儿想象和思考,因此,问题的设计和组织形式对幼儿理解活动内容和要求、有效参与活动过程均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研究,能让活动中的关键提问都成为“关键之处的点拨,问题之间的衔接、重点之处的强调、阻塞之处的疏通”.
案例一:蔬菜馆
故事一:
教师:说说你选了什么菜?为什么选这种菜?
幼儿1:胡萝卜,吃了眼睛会亮亮的。
幼儿2:我选了西红柿,因为西红柿蛋炒饭很好吃
教师:可以搭配其他菜吃。
幼儿3:青椒,青椒可以抗癌。
教师:这个菜有保健的作用。
故事一中,教师针对孩子们对蔬菜的选择及原因面向群体抛出问题,以个别
邀请的形式请幼儿进行回答。孩子们在一个个陈述理由时,回顾了已有的知识经验,熟悉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蔬菜种类,也对炒菜这一环节有了一个情景性的导入,一举多得。教师在邀请个别孩子回答后,还对每个孩子的回答做了合理有效的回应,提升了孩子们的经验。同样的问题如果以开火车的方式请幼儿回答,可能就会因为少了分析讨论而使一个关键提问的价值被埋没。
三、关注提问的实施要点,确保每个提问做到有效。
巧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启迪幼儿智慧、引发幼儿思考是提问的关键。教师提问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以达到思维和语言的有机整合。
案例一:空隙的秘密
故事一:
师: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幼:有沙子、大石头和小石子。
师: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幼1:它们有的大有的小。
幼2:它们的重量是不一样的、颜色也不一样。
师:还有呢?
幼:它们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
师:你们的小眼睛都很亮,发现了这三样材料的大小、形状、颜色、轻重都不同。
在故事一中,原本的提问是: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看看我们桌上的实验材料是什么?比较一下这三样材料,有什么主要的的不同之处?在这个提问中,不难发现只是两个简单的提问,然而却显得有些啰嗦,而修改后的提问: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抓住关键提问,一是说出材料,二是说出它们的不同点。
总之,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提问艺术,能使幼儿思维、想象、创造力充分发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除了上述所列的提问实施要点,还有很多其他要点,如:难易适度、符合年龄特点,指向明确、紧扣目标,简洁清晰、语言精准等。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更新提问意识,优化提问质量,使之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研小论文格式篇五
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研究一定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教育科研论文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教育的进步。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并汇总于下述五个方面。
首先,选择适合的研究主题。教育科研论文的重要性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选择一个适合的研究主题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会从自己关注的教育问题中确定研究主题,这使得我对该问题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其次,我会考虑所选研究主题的现实价值和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性。最后,我会评估自己在该领域的研究条件和研究群体的潜力,确保我能够在该主题上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其次,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在进行教育科研论文研究之前,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是非常必要的。文献综述能够帮助我了解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从而阐述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同时,在文献综述中我也会发现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会为我提供开展研究的契机,并为我的研究假设提供支持。
第三,科学设计研究方法。在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科学设计研究方法能够为我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合理设计实验或调查的具体步骤,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能够确保我的研究过程符合科学原则。此外,我会采用多种数据采集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以获取全面的数据。同时,我还会通过合理抽样、适当的统计分析等手段,确保我的研究数据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四,精心组织的论文结构。一篇教育科研论文的结构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论文的表达清晰、连贯,我会遵循规范的论文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在每个部分中,我会分段落并分标题,使得读者可以迅速地找到所关注的内容和论证的路径,并有助于提高读者对于论文的理解和接受。
最后,严谨的学术态度。撰写教育科研论文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我会严格按照格式要求编写论文,确保论文的版面整洁规范。在论文的引用和参考文献方面,我会遵循规定的引用格式,注明出处,并给予正确的引用和致谢。同时,我也会定期向导师、同行专家和同学请教,努力加强自己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通过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科研是一项需要扎实工作和持之以恒的事业,并了解到以上五个方面的重要性。只有在科学选择研究主题、充分文献综述、科学设计研究方法、精心组织论文结构和严格学术态度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撰写出真正有价值且影响力的教育科研论文,推动教育行业的发展。
科研小论文格式篇六
幼儿科研论文(一):关注大班幼儿经验与水平,优化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
提问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关键词定义】
1、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就是指教学活动这一个个各具不同功能的不同阶段。
2、提问: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从狭义上讲是指教师提问,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学的一方为促进学习而向教学的另一方抛出问题解决的任务并期望学生积极反应并作答的一类教学行为。
【组内现状】
1、封闭性提问多,开放性提问少。
2、随意性提问多,科学性、针对性提问少。
3、齐答个答多,引发幼儿讨论交流少。
4、急于让幼儿回答多,给予幼儿思考时间少。
5、问题数量多,高质量提问少。
6、重复提问多,有效追问少。
【研究阶段】
1、9月:调查组员需求、分析组员现状,制定专题研究工作计划;收集相关理论基本知识,进行个别和集体学习。
2、月:借助案例和实践活动,对提问的层次水平进行学习和梳理。
3、年11月:继续借助案例和实践活动,对提问的组织形式进行学习和梳理。
4、2015年12月:继续借助案例和实践活动,对提问的实施要点进行学习和梳理。
【研究背景】
l提高组内教师观察幼儿的意识和能力
l提高教师教学活动中提问能力
【研究目标】
以大班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为载体,研究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设计与组织,逐渐提高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能力。
【研究手段】
(1)理论学习,扎实基础
(2)预设活动,加强实践
(3)论证思路,验证策略
【研究成果】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是反映教师的教育能力与艺术能力的一个方面,更是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体现。
一、关注提问的不同层次水平,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灵活、适切地使用。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他提出:提问可依据学习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水平,分别是: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
案例一:空隙的秘密
环节一:
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知识水平)
环节二:
提问1:谁来说说你怎么装的?你们都装完了吗?(知识水平)
提问2:为什么有人成功了,有人没有成功?(分析水平)
讨论:这些大石头之间有什么?(知识水平)这些空隙还可以装东西吗?(应用水平)怎样才能把这些空隙装满?(综合水平)
环节三:
这个东西谁家用过?谁来说一说?(理解水平)
案例一共运用到了其中的五种提问层次水平,但这五种层次水平的难易度也是层层递进的,曹老师也是根据实际进行恰当预设和运用的。知识水平的提问最简单,但在一次活动中也要控制好使用次数,不能滥用,尤其是大班幼儿。理解水平的提问,是通过回答问题反映幼儿的理解水平,在本次活动中的最后一个提问,也是在幼儿对本次活动目标中说到的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空隙的现象,体验合理安排和利用空间给生活带来便利的理解,从活动中的瓶子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应用水平的提问,是通过回答问题及操作活动反映幼儿对知识、概念的应用情况。活动中的分析水平和综合水平的两种层次虽然数量不多,但对大班幼儿是有挑战的,对目标的达成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
二、关注提问的各种组织形式,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幼儿特点有的放矢地使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反之则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促使幼儿想象和思考,因此,问题的设计和组织形式对幼儿理解活动内容和要求、有效参与活动过程均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研究,能让活动中的关键提问都成为“关键之处的点拨,问题之间的衔接、重点之处的强调、阻塞之处的疏通”.
案例一:蔬菜馆
故事一:
教师:说说你选了什么菜?为什么选这种菜?
幼儿1:胡萝卜,吃了眼睛会亮亮的。
幼儿2:我选了西红柿,因为西红柿蛋炒饭很好吃
教师:可以搭配其他菜吃。
幼儿3:青椒,青椒可以抗癌。
教师:这个菜有保健的作用。
故事一中,教师针对孩子们对蔬菜的选择及原因面向群体抛出问题,以个别
邀请的形式请幼儿进行回答。孩子们在一个个陈述理由时,回顾了已有的知识经验,熟悉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蔬菜种类,也对炒菜这一环节有了一个情景性的导入,一举多得。教师在邀请个别孩子回答后,还对每个孩子的回答做了合理有效的回应,提升了孩子们的经验。同样的问题如果以开火车的方式请幼儿回答,可能就会因为少了分析讨论而使一个关键提问的价值被埋没。
三、关注提问的实施要点,确保每个提问做到有效。
巧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启迪幼儿智慧、引发幼儿思考是提问的关键。教师提问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以达到思维和语言的有机整合。
案例一:空隙的秘密
故事一:
师: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幼:有沙子、大石头和小石子。
师: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幼1:它们有的大有的小。
幼2:它们的重量是不一样的、颜色也不一样。
师:还有呢?
幼:它们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
师:你们的小眼睛都很亮,发现了这三样材料的大小、形状、颜色、轻重都不同。
在故事一中,原本的提问是: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看看我们桌上的实验材料是什么?比较一下这三样材料,有什么主要的的不同之处?在这个提问中,不难发现只是两个简单的提问,然而却显得有些嗦,而修改后的'提问: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抓住关键提问,一是说出材料,二是说出它们的不同点。
总之,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提问艺术,能使幼儿思维、想象、创造力充分发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除了上述所列的提问实施要点,还有很多其他要点,如:难易适度、符合年龄特点,指向明确、紧扣目标,简洁清晰、语言精准等。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更新提问意识,优化提问质量,使之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科研论文(二):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实践研究
摘要
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因此幼儿园作为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开展幼儿园责任感教育、促进幼儿责任感发展的任务。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班幼儿在动手操作时,依赖性强,存在“有人帮我做”的想法;面对错误时,不敢负责,总以“不是我的错”为借口;意见相左时,互相争吵,总以“我才是对的”为理由;参加活动时,随意性强,抱着“和我没关系”的心态等责任感发展方面的问题。同时发现,教师观念上较为重视幼儿责任感培养,但教育教学中却缺乏落实;幼儿园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落实责任感培养,方式单一;教师为“快速省时”剥夺了生活中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机会等问题。本研究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提出在“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树立“我的事情我来做”的理念,强化自我责任感;在“我是小主人”活动中履行“我是班级值日生”的职责,深化他人责任感;在“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激发“我为班级添光彩”的情感,萌发集体责任感等教师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教育策略。通过研究,幼儿责任感显著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在家庭教育中,现今4+2+1的家庭模式造成家长对孩子的“超负荷”的包揽和娇惯,让父母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总是认为孩子还很小,做不了,做不好当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总想替孩子完成,许多父母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把孩子的责任担到自己肩上,导致孩子们缺乏应具备的责任心。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幼儿来园随意迟到;同伴发生争执时,总是将责任推卸给同伴;收集的物品和调查表等总有孩子忘了拿来,甚至还有个别幼儿会说:“奶奶没有给我拿。”……种种现象表明幼儿缺乏责任意识,怎样来提高幼儿的责任感需要作为我们学前教育者眼前亟待改善的一项工作。
责任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它可以促使人去努力完善自我,可以促使人奋发上进。责任感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幼儿作为社会载体的一部分,良好的责任感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幼儿良好的责任感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更有利于今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而庞丽娟、姜勇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除过失责任感外,在责任感的其他方面,4――5岁是幼儿责任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本研究主要调查中班幼儿责任感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和梳理策略,提升中班幼儿的责任感。
二、研究的概况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1.研究目的
通过本班幼儿责任感发展现状的基情调查、多维度宣传动员、科学设计活动方案等系列研究与实践,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探索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培养的策略,全面和谐的提高中班幼儿的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
2.研究内容
(1)中班幼儿责任感发展现状调查
(2)幼儿园在中班幼儿责任感培养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以“我是小主人”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中三班37位幼儿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幼儿现有责任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调查,概括出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依据;对幼儿参与“我是小主人”后的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幼儿的进步及有效措施。
(2)行动研究法:开展“我是小主人”实践研究活动,以幼儿行为与表现为研究素材,寻找对策,归纳与提升教师的实践指导经验并积累资料。
(3)案例分析法:收集幼儿在参与“我是小主人”活动中产生责任感和付诸责任行为时的案例,概括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4)经验总结法:在开展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梳理总结研究成果。
(三)研究时间与步骤
1.研究时间:.6-----2015.5
2.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有关幼儿责任感养成和提升的理论,调查我班幼儿现有责任感的现状,制订合理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活动,实施方案,及时调整。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并撰写课题总结。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我是小主人”活动:它是一种载体,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与学习中,是幼儿以“我是小主人”的角色参与各项提升责任感的活动。
2.幼儿自我责任感:是指幼儿作为个体的人对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负责的一种情感。在幼儿园期间体现为:能够基本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了解自己在幼儿园的物品情况;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行为,具有自我管理意识,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
3.幼儿他人责任感:幼儿个体作为同伴关系组成部分,对他人行为和现状预期负责的一种情感。在幼儿园期间具体体现为:关心爱护班级同伴;做事眼中有他人;不打扰他人;学会包容和尊重别人的想法。
4.幼儿集体责任感:幼儿对所在集体中应做之事负责并尽力完成的一种情感。在幼儿园具体表现为:了解班级是一个集体;爱护集体的物品;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团结合作;为集体争光。
三、研究结果
(一)中班幼儿责任感的现状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责任感方面的现状,了解中班幼儿责任感发展情况,分析哪方面的责任感表现是现阶段薄弱的?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张《幼儿责任感调查表》,选取本园16位中班教师了解中班幼儿责任感现状。调查后发现中班幼儿责任感不容乐观,具体分析如下:
1.动手操作时,依赖性强,存在“有人帮我做”的想法。在调查“幼儿是否能保管与整理自己的物品”时,只有39%的幼儿能够做到自己整理物品。如在来园活动中,当孩子走进教室,脱外套的幼儿总会将外套随意放置或者直接给老师,想让生活老师帮助挂衣服、整理衣服,只有极少数幼儿会主动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挂好。由此可见,虽然到了中班但是幼儿的自我责任感不强。
2.面对错误时,不敢负责,总以“不是我的错”为借口。调查中“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勇于承认错误。”一栏显示,能做到的幼儿只有29%,不到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平日的观察中也发现班级物品有损坏时,不少幼儿会跑来告诉老师哪个玩具坏了,可是在问到“是谁弄坏的?”“怎么弄坏的?”后,即使有的只是无意之失,也很少有幼儿会主动承担是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幼儿自我责任感由此可见一斑。
3.意见相左时,互相争吵,总以“我才是对的”为理由。()调查表中可见,有49%的幼儿有时能做到“学会包容与尊重别人的行为与想法。”更有30%的幼儿不能做到“学会包容与尊重别人的行为与想法。”的确,班级中时常会听到有幼儿争吵的声音,“听我的”“听我的”“老师他不愿意和我玩”,不少孩子的心中只有自己,还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缺乏他人责任感。
4.参加活动时,随意性强,抱着“和我没关系”的心态。调查表中呈现我们班只有43%的幼儿能做到“在竞赛性游戏中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多数幼儿参加比赛活动时抱着游戏的心态和对活动结果不在乎的态度。还未形成初步的集体责任感。
(二)幼儿园在中班幼儿责任感培养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幼儿责任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来自于家庭和幼儿园,本研究主要关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责任感培养情况,故只对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教师观念上较为重视幼儿责任感培养,但教育教学中却缺乏落实
调查结果均显示教师100%认同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日常教育中却出现和观念不同的多种表现。幼儿责任感的培养应渗透于在一日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目前教师多关注幼儿的认知和技能发展,忽视了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学习活动中教师多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运动活动中则更关注幼儿运动技能的掌握,生活活动中关注生活能力的提升,游戏活动中关注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对幼儿责任感的培养较为忽视。
2.幼儿园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落实责任感培养,方式单一
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的教师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责任感,一般会选用故事熏陶、谈话活动、个案讨论等载体进行,这种方式多为口头教育,而幼儿的学习方式为“在行动中学习”,所以,在集体教学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责任感,但并不是最适宜的教育方式。
3.教师为“快速省时”剥夺了生活中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机会
如有的教师在开放问题中写道:“我们知道责任感的培养对孩子非常重要,但是一日环节非常紧凑,孩子的慢动作和我们紧凑的节奏形成的矛盾,我们有时候会妥协后者,在教育行动中忽视了”.如在区角活动的整理环节中,到了活动结束的时间,部分幼儿的活动材料仍然没有整理好,教师为了能更快的进入下一个活动,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会代劳幼儿快速整理掉物品,或者由生活老师代为整理,这种行为直接剥脱了幼儿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机会。
(三)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策略
1.“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树立“我的事情我来做”的理念,强化自我责任感。
图1:整理小能手提示卡
生活小主人。聚焦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自理能力、自我服务的能力,开展生活小主人活动,鼓励幼儿从来园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得到进步的孩子就能得到生活小主人的称号。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班级中设置了“整理小能手”称号,通过鼓励让幼儿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整理,培养幼儿的个人责任感。如图1所示,在“整理小能手”提示卡中,图文并茂呈现“整理小能手”需要做的整理工作,提示幼儿及时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运动小主人。聚焦幼儿的健康体质和在运动中的意志品质,我们每天还会选出运动小达人,如坚持攀爬到最高峰的幼儿,摔倒了还能坚持运动的幼儿等。运动小达人们能在排队时做火车头,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而且可以做操时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做操。
游戏小主人。聚焦幼儿游戏中的规则践行、主动交往等行为,在游戏分享时选出今天的游戏小达人。今天你遵守班级的游戏规则了吗?今天你有没有对伙伴说说好听的话?和小伙伴分享玩具了吗?孩子的心里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游戏小达人。游戏小达人们能享受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借回家玩一个晚上的权利;可以在游戏前拥有选择场地和材料的优先权。
学习小主人。聚焦幼儿在集体活动和个别化学习中的兴趣和行为习惯,鼓励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习活动之后,由孩子们选出学习小达人。学习小达人们能和喜欢的人一起午餐,或者首先使用最新的美工材料。
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幼儿从他律转化为自律,树立成长观,强化行为养成,提高对自己负责的能力。
2.“我是小主人”活动中履行“我是班级值日生”的职责,深化他人责任感。
图2:值日生公示栏
“三五成群”来值日,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秉着人人有机会并且合理分配组合的原则。我们商定以小组为单位,每周都由八名幼儿参与值日生工作,并在值日生展板中公示值日生人员,并且每周轮换一次,这样就确保了人人参与,如图2所示。值日生们在周一来园后先要对全班幼儿进行上岗承诺再进行正常履职,这样原本对同伴、对班级关注极少的小朋友也热情了起来。“值日生”让每个孩子主动了起来,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做班级小主人的机会。
画面的呈现,如图3、图4、图5所示。
图4:卫生管理员
图3:小小气象员
“一本正经”来交接,引导幼儿延续责任。周五放学前就是每周的值日生述职与交接的时间。值日生们说说一周以来的心得,可以是高兴的,也可以是困惑的,让同伴知道他们的劳动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最后由本周值日生向下一周的值日生移交工作卡和任务卡,下周值日生需要在周末对任务卡的内容进行学习练习。
3.“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激发“我为班级添光彩”的情感,萌发集体责任感。
研目标,分任务,感知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活动开展前应针对幼儿年龄特点为全班幼儿制定一个共同的目标,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活动的设计与安排时,尽量给每个幼儿分派一个任务,这样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如:幼儿园开展的“小青蛙讲故事”比赛活动中,每位幼儿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只要讲故事本领够大都有机会代表班级去比赛。活动中,讲好故事就是我们大家努力完成的目标,每一位孩子都能为班级争得荣誉。在讲一讲、比一比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
图6:表彰展板
明载体、巧激励,在合作中感受集体荣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选择适合的活动载体,并运用多种方式激励和鼓励幼儿,帮助幼儿萌发集体责任感,达到集体责任感培养的效果。如,在幼儿园开展的“纸袋大变身”活动,请每位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纸袋进行创作,最后和平行班级的伙伴比一比,看看哪个班级的宝贝参与人数多,作品呈现好。活动中“参与多,作品好”就是我们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目标,每一位孩子都制作纸袋并且制作精美才能胜利。通过活动前的激励,活动后的奖励,让幼儿在团结和谐、活泼有序的活动中萌发进一步集体责任感,并且教师及时在表彰栏中给共同目标努力的幼儿表扬,如图6所示。
重体验,少介入,在实践中深化集体责任意识。体验是提升幼儿集体责任感的有效方式,可以让幼儿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如在即将举行“升旗仪式”活动前,我给幼儿观看了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升旗仪式,孩子们对解放军叔叔们神气又整齐的步伐佩服不已,产生了我们班级主持升旗仪式的时候也要这样神气的想法。那怎么踏步才能整齐和神气呢?教师抛出问题后,放手让幼儿自己讨论与探索,从踏步神气――统一姿势――喊出口令。孩子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但萌发了集体责任感,并且为我们班级的集体荣誉而努力着。
“我为班级添光彩”特色活动采用阶段活动机制即定期与不定期交叉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体现在班级长效活动中、年龄段相关活动中、幼儿园大型活动中。集体责任感是在班级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主人翁意识,萌发集体责任感。
四、研究的成效
1、幼儿责任感显著提高。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来园迟到的幼儿已经从部分减少到个别;班级中的吵闹声少了,孩子们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着愉快的情绪;而且也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了解到幼儿在家里也开始自觉地整理玩具了。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最近一次的早操比赛,为了能得到流动红旗,那天,爱漂亮的几个妹妹小朋友放弃了每天穿得皮鞋选择了运动鞋,几个平时偷懒的小家伙最近做操时都比以前态度认真、动作到位多了,让我深深地被他们所拥有的集体荣誉感所感动。
2、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通过对一些参考文献的研读,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带领幼儿开展各种社会获得,逐渐形成了大教育观的意识,日常更善于整合各方的教育资源用于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日常的指导也更凸显观察和支持,懂得使用各种方法记录幼儿的进步与成长,通过分析与思考,提出更有效地支持策略。
五、后续思考
1、以社会活动为拓展,争做社会小主人。整合我园为方松街道家庭型志愿者实践活动基地这一资源,宣传与动员孩子们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如“环保小先锋”垃圾分类入户宣传、“阿奈特在行动”交通文明小指挥项目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真正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主动参与履行责任的实践中,形成相应的责任感。
2、持续提升幼儿责任感,做好幼小衔接。考虑到孩子们即将升入大班,幼小衔接无疑是家长与教师必须帮助幼儿做好的一项工作。责任意识强的幼儿往往在行为习惯与学习常规上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入小学后在学习、完成任务、做作业等各方面都表现得比较积极。所以怎样在大班时期让幼儿继续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是我们马上需要面临的问题。
六、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m].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2]庞丽娟,姜勇。《幼儿责任感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5]杨希文。基于布卢姆情感目标分类学理论的幼儿责任感培养的研究[d]
科研小论文格式篇七
教育科研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学术作品,旨在通过研究和分析一定的教育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这些体会不仅对于提高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有益,同时也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和能力。以下是我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明确研究目标和重要性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目标和重要性。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来确定。确立研究目标后,我们需要明确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意义,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充分的动力和动力。通过明确研究目标和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为论文创造一个清晰的框架和方向。
第二段:深入理解文献和研究现状
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之前,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相关领域的文献和研究现状。通过阅读和分析相关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知识基础,并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这有助于我们在撰写论文时避免重复已有的研究,同时为自己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三段: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法
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时,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必须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以提供准确和可靠的结果。在确定研究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研究的方法。合理设计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还可以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
第四段:准确整理和分析研究数据
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时,准确整理和分析研究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并使用合适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工具来处理和分析研究的数据。同时,我们还应该正确地解读和解释数据的结果,以提供客观和可靠的研究结果。准确整理和分析研究数据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第五段:清晰表达和精练写作
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时,清晰表达和精练写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研究思想和研究结果,并避免使用复杂和冗长的句子。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图表和其他辅助工具来展示研究数据和结果。通过清晰表达和精练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向读者传达我们的研究思想和发现。
总结:
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是一项需要技巧和方法的任务。明确研究目标和重要性,深入理解文献和研究现状,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法,准确整理和分析研究数据,以及清晰表达和精练写作,都是撰写优质教育科研论文的关键要素。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研小论文格式篇八
幼儿科研论文(一):关注大班幼儿经验与水平,优化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
【关键词定义】
1、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就是指教学活动这一个个各具不同功能的不同阶段。
2、提问: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从狭义上讲是指教师提问,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学的一方为促进学习而向教学的另一方抛出问题解决的任务并期望学生积极反应并作答的一类教学行为。
【组内现状】
1、封闭性提问多,开放性提问少。
2、随意性提问多,科学性、针对性提问少。
3、齐答个答多,引发幼儿讨论交流少。
4、急于让幼儿回答多,给予幼儿思考时间少。
5、问题数量多,高质量提问少。
6、重复提问多,有效追问少。
【研究阶段】
1、2015年9月:调查组员需求、分析组员现状,制定专题研究工作计划;收集相关理论基本知识,进行个别和集体学习。
2、2015年10月:借助案例和实践活动,对提问的层次水平进行学习和梳理。
3、2015年11月:继续借助案例和实践活动,对提问的组织形式进行学习和梳理。
4、2015年12月:继续借助案例和实践活动,对提问的实施要点进行学习和梳理。
【研究背景】
l提高组内教师观察幼儿的意识和能力
l提高教师教学活动中提问能力
【研究目标】
以大班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为载体,研究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设计与组织,逐渐提高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能力。
【研究手段】
(1)理论学习,扎实基础
(2)预设活动,加强实践
(3)论证思路,验证策略
【研究成果】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是反映教师的教育能力与艺术能力的一个方面,更是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体现。
一、关注提问的不同层次水平,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灵活、适切地使用。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他提出:提问可依据学习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水平,分别是: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
案例一:空隙的秘密
环节一:
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知识水平)
环节二:
提问1:谁来说说你怎么装的?你们都装完了吗?(知识水平)
提问2:为什么有人成功了,有人没有成功?(分析水平)
讨论:这些大石头之间有什么?(知识水平)这些空隙还可以装东西吗?(应用水平)怎样才能把这些空隙装满?(综合水平)
环节三:
这个东西谁家用过?谁来说一说?(理解水平)
案例一共运用到了其中的五种提问层次水平,但这五种层次水平的难易度也是层层递进的,曹老师也是根据实际进行恰当预设和运用的。知识水平的提问最简单,但在一次活动中也要控制好使用次数,不能滥用,尤其是大班幼儿。理解水平的提问,是通过回答问题反映幼儿的理解水平,在本次活动中的最后一个提问,也是在幼儿对本次活动目标中说到的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空隙的现象,体验合理安排和利用空间给生活带来便利的理解,从活动中的瓶子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应用水平的提问,是通过回答问题及操作活动反映幼儿对知识、概念的应用情况。活动中的分析水平和综合水平的两种层次虽然数量不多,但对大班幼儿是有挑战的,对目标的达成也是起着关键作用的。
二、关注提问的各种组织形式,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幼儿特点有的放矢地使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反之则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促使幼儿想象和思考,因此,问题的设计和组织形式对幼儿理解活动内容和要求、有效参与活动过程均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对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研究,能让活动中的关键提问都成为”关键之处的点拨,问题之间的衔接、重点之处的强调、阻塞之处的疏通“.
案例一:蔬菜馆
故事一:
教师:说说你选了什么菜?为什么选这种菜?
幼儿1:胡萝卜,吃了眼睛会亮亮的。
幼儿2:我选了西红柿,因为西红柿蛋炒饭很好吃
教师:可以搭配其他菜吃。
幼儿3:青椒,青椒可以抗癌。
教师:这个菜有保健的作用。
故事一中,教师针对孩子们对蔬菜的选择及原因面向群体抛出问题,以个别
邀请的形式请幼儿进行回答。孩子们在一个个陈述理由时,回顾了已有的知识经验,熟悉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蔬菜种类,也对炒菜这一环节有了一个情景性的导入,一举多得。教师在邀请个别孩子回答后,还对每个孩子的回答做了合理有效的回应,提升了孩子们的经验。同样的问题如果以开火车的方式请幼儿回答,可能就会因为少了分析讨论而使一个关键提问的价值被埋没。
三、关注提问的实施要点,确保每个提问做到有效。
巧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启迪幼儿智慧、引发幼儿思考是提问的关键。教师提问要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以达到思维和语言的有机整合。
案例一:空隙的秘密
故事一:
师: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幼:有沙子、大石头和小石子。
师:那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幼1:它们有的大有的小。
幼2:它们的重量是不一样的、颜色也不一样。
师:还有呢?
幼:它们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
师:你们的小眼睛都很亮,发现了这三样材料的大小、形状、颜色、轻重都不同。
在故事一中,原本的提问是: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看看我们桌上的实验材料是什么?比较一下这三样材料,有什么主要的的不同之处?在这个提问中,不难发现只是两个简单的提问,然而却显得有些嗦,而修改后的'提问:今天,我们要做个有趣的实验,这些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抓住关键提问,一是说出材料,二是说出它们的不同点。
总之,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提问艺术,能使幼儿思维、想象、创造力充分发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除了上述所列的提问实施要点,还有很多其他要点,如:难易适度、符合年龄特点,指向明确、紧扣目标,简洁清晰、语言精准等。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更新提问意识,优化提问质量,使之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科研论文(二):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实践研究
摘要
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因此幼儿园作为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开展幼儿园责任感教育、促进幼儿责任感发展的任务。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班幼儿在动手操作时,依赖性强,存在”有人帮我做“的想法;面对错误时,不敢负责,总以”不是我的错“为借口;意见相左时,互相争吵,总以”我才是对的“为理由;参加活动时,随意性强,抱着”和我没关系“的心态等责任感发展方面的问题。同时发现,教师观念上较为重视幼儿责任感培养,但教育教学中却缺乏落实;幼儿园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落实责任感培养,方式单一;教师为”快速省时“剥夺了生活中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机会等问题。本研究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提出在”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树立”我的事情我来做“的理念,强化自我责任感;在”我是小主人“活动中履行”我是班级值日生“的职责,深化他人责任感;在”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激发”我为班级添光彩“的情感,萌发集体责任感等教师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教育策略。通过研究,幼儿责任感显著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在家庭教育中,现今4+2+1的家庭模式造成家长对孩子的”超负荷“的包揽和娇惯,让父母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总是认为孩子还很小,做不了,做不好当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总想替孩子完成,许多父母心甘情愿、尽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替孩子做一切事,把孩子的责任担到自己肩上,导致孩子们缺乏应具备的责任心。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幼儿来园随意迟到;同伴发生争执时,总是将责任推卸给同伴;收集的物品和调查表等总有孩子忘了拿来,甚至还有个别幼儿会说:”奶奶没有给我拿。“……种种现象表明幼儿缺乏责任意识,怎样来提高幼儿的责任感需要作为我们学前教育者眼前亟待改善的一项工作。
责任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它可以促使人去努力完善自我,可以促使人奋发上进。责任感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幼儿作为社会载体的一部分,良好的责任感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幼儿良好的责任感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更有利于今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而庞丽娟、姜勇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除过失责任感外,在责任感的其他方面,4――5岁是幼儿责任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本研究主要调查中班幼儿责任感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和梳理策略,提升中班幼儿的责任感。
二、研究的概况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1.研究目的
通过本班幼儿责任感发展现状的基情调查、多维度宣传动员、科学设计活动方案等系列研究与实践,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探索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培养的策略,全面和谐的提高中班幼儿的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
2.研究内容
(1)中班幼儿责任感发展现状调查
(2)幼儿园在中班幼儿责任感培养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以”我是小主人“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中三班37位幼儿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幼儿现有责任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调查,概括出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依据;对幼儿参与”我是小主人“后的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幼儿的进步及有效措施。
(2)行动研究法:开展”我是小主人“实践研究活动,以幼儿行为与表现为研究素材,寻找对策,归纳与提升教师的实践指导经验并积累资料。
(3)案例分析法:收集幼儿在参与”我是小主人“活动中产生责任感和付诸责任行为时的案例,概括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4)经验总结法:在开展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梳理总结研究成果。
(三)研究时间与步骤
1.研究时间:2014.6-----2015.5
2.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有关幼儿责任感养成和提升的理论,调查我班幼儿现有责任感的现状,制订合理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活动,实施方案,及时调整。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并撰写课题总结。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我是小主人“活动:它是一种载体,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与学习中,是幼儿以”我是小主人“的角色参与各项提升责任感的活动。
2.幼儿自我责任感:是指幼儿作为个体的人对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负责的一种情感。在幼儿园期间体现为:能够基本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了解自己在幼儿园的物品情况;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行为,具有自我管理意识,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
3.幼儿他人责任感:幼儿个体作为同伴关系组成部分,对他人行为和现状预期负责的一种情感。在幼儿园期间具体体现为:关心爱护班级同伴;做事眼中有他人;不打扰他人;学会包容和尊重别人的想法。
4.幼儿集体责任感:幼儿对所在集体中应做之事负责并尽力完成的一种情感。在幼儿园具体表现为:了解班级是一个集体;爱护集体的物品;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团结合作;为集体争光。
三、研究结果
(一)中班幼儿责任感的现状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责任感方面的现状,了解中班幼儿责任感发展情况,分析哪方面的责任感表现是现阶段薄弱的?带着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张《幼儿责任感调查表》,选取本园16位中班教师了解中班幼儿责任感现状。调查后发现中班幼儿责任感不容乐观,具体分析如下:
1.动手操作时,依赖性强,存在”有人帮我做“的想法。在调查”幼儿是否能保管与整理自己的物品“时,只有39%的幼儿能够做到自己整理物品。如在来园活动中,当孩子走进教室,脱外套的幼儿总会将外套随意放置或者直接给老师,想让生活老师帮助挂衣服、整理衣服,只有极少数幼儿会主动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挂好。由此可见,虽然到了中班但是幼儿的自我责任感不强。
2.面对错误时,不敢负责,总以”不是我的错“为借口。调查中”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勇于承认错误。“一栏显示,能做到的幼儿只有29%,不到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平日的观察中也发现班级物品有损坏时,不少幼儿会跑来告诉老师哪个玩具坏了,可是在问到”是谁弄坏的?“”怎么弄坏的?“后,即使有的只是无意之失,也很少有幼儿会主动承担是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幼儿自我责任感由此可见一斑。
3.意见相左时,互相争吵,总以”我才是对的“为理由。()调查表中可见,有49%的幼儿有时能做到”学会包容与尊重别人的行为与想法。“更有30%的幼儿不能做到”学会包容与尊重别人的行为与想法。“的确,班级中时常会听到有幼儿争吵的声音,”听我的“”听我的“”老师他不愿意和我玩“,不少孩子的心中只有自己,还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缺乏他人责任感。
4.参加活动时,随意性强,抱着”和我没关系“的心态。调查表中呈现我们班只有43%的幼儿能做到”在竞赛性游戏中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多数幼儿参加比赛活动时抱着游戏的心态和对活动结果不在乎的态度。还未形成初步的集体责任感。
(二)幼儿园在中班幼儿责任感培养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幼儿责任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来自于家庭和幼儿园,本研究主要关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责任感培养情况,故只对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教师观念上较为重视幼儿责任感培养,但教育教学中却缺乏落实
调查结果均显示教师100%认同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日常教育中却出现和观念不同的多种表现。幼儿责任感的培养应渗透于在一日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目前教师多关注幼儿的认知和技能发展,忽视了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学习活动中教师多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运动活动中则更关注幼儿运动技能的掌握,生活活动中关注生活能力的提升,游戏活动中关注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对幼儿责任感的培养较为忽视。
2.幼儿园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落实责任感培养,方式单一
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的教师多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责任感,一般会选用故事熏陶、谈话活动、个案讨论等载体进行,这种方式多为口头教育,而幼儿的学习方式为”在行动中学习“,所以,在集体教学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责任感,但并不是最适宜的教育方式。
3.教师为”快速省时“剥夺了生活中培养幼儿责任感的机会
如有的教师在开放问题中写道:”我们知道责任感的培养对孩子非常重要,但是一日环节非常紧凑,孩子的慢动作和我们紧凑的节奏形成的矛盾,我们有时候会妥协后者,在教育行动中忽视了“.如在区角活动的整理环节中,到了活动结束的时间,部分幼儿的活动材料仍然没有整理好,教师为了能更快的进入下一个活动,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会代劳幼儿快速整理掉物品,或者由生活老师代为整理,这种行为直接剥脱了幼儿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机会。
(三)以”我是小主人“活动为载体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策略
1.”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树立”我的事情我来做“的理念,强化自我责任感。
图1:整理小能手提示卡
生活小主人。聚焦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自理能力、自我服务的能力,开展生活小主人活动,鼓励幼儿从来园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得到进步的孩子就能得到生活小主人的称号。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班级中设置了”整理小能手“称号,通过鼓励让幼儿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整理,培养幼儿的个人责任感。如图1所示,在”整理小能手“提示卡中,图文并茂呈现”整理小能手“需要做的整理工作,提示幼儿及时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运动小主人。聚焦幼儿的健康体质和在运动中的意志品质,我们每天还会选出运动小达人,如坚持攀爬到最高峰的幼儿,摔倒了还能坚持运动的幼儿等。运动小达人们能在排队时做火车头,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而且可以做操时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做操。
游戏小主人。聚焦幼儿游戏中的规则践行、主动交往等行为,在游戏分享时选出今天的游戏小达人。今天你遵守班级的游戏规则了吗?今天你有没有对伙伴说说好听的话?和小伙伴分享玩具了吗?孩子的心里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游戏小达人。游戏小达人们能享受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借回家玩一个晚上的权利;可以在游戏前拥有选择场地和材料的优先权。
学习小主人。聚焦幼儿在集体活动和个别化学习中的兴趣和行为习惯,鼓励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习活动之后,由孩子们选出学习小达人。学习小达人们能和喜欢的人一起午餐,或者首先使用最新的美工材料。
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幼儿从他律转化为自律,树立成长观,强化行为养成,提高对自己负责的能力。
2.”我是小主人“活动中履行”我是班级值日生“的职责,深化他人责任感。
图2:值日生公示栏
”三五成群“来值日,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秉着人人有机会并且合理分配组合的原则。我们商定以小组为单位,每周都由八名幼儿参与值日生工作,并在值日生展板中公示值日生人员,并且每周轮换一次,这样就确保了人人参与,如图2所示。值日生们在周一来园后先要对全班幼儿进行上岗承诺再进行正常履职,这样原本对同伴、对班级关注极少的小朋友也热情了起来。”值日生“让每个孩子主动了起来,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做班级小主人的机会。
画面的呈现,如图3、图4、图5所示。
图4:卫生管理员
图3:小小气象员
”一本正经“来交接,引导幼儿延续责任。周五放学前就是每周的值日生述职与交接的时间。值日生们说说一周以来的心得,可以是高兴的,也可以是困惑的,让同伴知道他们的劳动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最后由本周值日生向下一周的值日生移交工作卡和任务卡,下周值日生需要在周末对任务卡的内容进行学习练习。
3.”我是小主人“活动中激发”我为班级添光彩“的情感,萌发集体责任感。
研目标,分任务,感知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活动开展前应针对幼儿年龄特点为全班幼儿制定一个共同的目标,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活动的设计与安排时,尽量给每个幼儿分派一个任务,这样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如:幼儿园开展的”小青蛙讲故事“比赛活动中,每位幼儿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只要讲故事本领够大都有机会代表班级去比赛。活动中,讲好故事就是我们大家努力完成的目标,每一位孩子都能为班级争得荣誉。在讲一讲、比一比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
图6:表彰展板
明载体、巧激励,在合作中感受集体荣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选择适合的活动载体,并运用多种方式激励和鼓励幼儿,帮助幼儿萌发集体责任感,达到集体责任感培养的效果。如,在幼儿园开展的”纸袋大变身“活动,请每位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纸袋进行创作,最后和平行班级的伙伴比一比,看看哪个班级的宝贝参与人数多,作品呈现好。活动中”参与多,作品好“就是我们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目标,每一位孩子都制作纸袋并且制作精美才能胜利。通过活动前的激励,活动后的奖励,让幼儿在团结和谐、活泼有序的活动中萌发进一步集体责任感,并且教师及时在表彰栏中给共同目标努力的幼儿表扬,如图6所示。
重体验,少介入,在实践中深化集体责任意识。体验是提升幼儿集体责任感的有效方式,可以让幼儿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如在即将举行”升旗仪式“活动前,我给幼儿观看了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升旗仪式,孩子们对解放军叔叔们神气又整齐的步伐佩服不已,产生了我们班级主持升旗仪式的时候也要这样神气的想法。那怎么踏步才能整齐和神气呢?教师抛出问题后,放手让幼儿自己讨论与探索,从踏步神气――统一姿势――喊出口令。孩子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但萌发了集体责任感,并且为我们班级的集体荣誉而努力着。
”我为班级添光彩“特色活动采用阶段活动机制即定期与不定期交叉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体现在班级长效活动中、年龄段相关活动中、幼儿园大型活动中。集体责任感是在班级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主人翁意识,萌发集体责任感。
四、研究的成效
1、幼儿责任感显著提高。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来园迟到的幼儿已经从部分减少到个别;班级中的吵闹声少了,孩子们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着愉快的情绪;而且也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了解到幼儿在家里也开始自觉地整理玩具了。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最近一次的早操比赛,为了能得到流动红旗,那天,爱漂亮的几个妹妹小朋友放弃了每天穿得皮鞋选择了运动鞋,几个平时偷懒的小家伙最近做操时都比以前态度认真、动作到位多了,让我深深地被他们所拥有的集体荣誉感所感动。
2、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通过对一些参考文献的研读,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带领幼儿开展各种社会获得,逐渐形成了大教育观的意识,日常更善于整合各方的教育资源用于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日常的指导也更凸显观察和支持,懂得使用各种方法记录幼儿的进步与成长,通过分析与思考,提出更有效地支持策略。
五、后续思考
1、以社会活动为拓展,争做社会小主人。整合我园为方松街道家庭型志愿者实践活动基地这一资源,宣传与动员孩子们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如”环保小先锋“垃圾分类入户宣传、”阿奈特在行动"交通文明小指挥项目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真正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主动参与履行责任的实践中,形成相应的责任感。
2、持续提升幼儿责任感,做好幼小衔接。考虑到孩子们即将升入大班,幼小衔接无疑是家长与教师必须帮助幼儿做好的一项工作。责任意识强的幼儿往往在行为习惯与学习常规上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入小学后在学习、完成任务、做作业等各方面都表现得比较积极。所以怎样在大班时期让幼儿继续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是我们马上需要面临的问题。
六、参考文献
[2]庞丽娟,姜勇。《幼儿责任感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
[5]杨希文。基于布卢姆情感目标分类学理论的幼儿责任感培养的研究[d]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26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