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我们积累经验和知识的一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在类似情况下更加游刃有余。如何提高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吧!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一
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含义。
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教学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小实验。
出示图片《小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想把一块木板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学生讨论、汇报。
2.画直线。
(1)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
(2)在本子上画两个点,试试经过两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
汇报结果。
二、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出直线的基本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三、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图片《实际运用》。
师:同学们还能找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生活中应用的其他例子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适当引导:栽树时只要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绳,沿这根绳就可以砌出直的墙来。
四、小结。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五、巩固练习。
过一个点可以画出()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过三点至少可以画()条直线,最多可以画()条直线。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81至82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引入新课。
填合适的单位名称(同桌讨论)。
1、校牌的面积大约是90(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
2、班牌的面积大约是10(平方分米)。
板书:平方分米。
3、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大约48(平方米)。
4、整个校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公顷)板书:公顷。
是啊,校园占地面积比较大,这时就需要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公顷(揭题)。
对于公顷,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回答)。
二、新授。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问题形成自学要求:
1、什么情况下用公顷做单位?
2、1公顷有多大?
带着问题自学书中例1到蓝猫以上部分。
(一)交流问题1:什么情况下用公顷作单位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板书)。
(二)交流问题2: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板书)。
边长是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呢?
那我们这块黑板上能画出边长是100的正方形吗?在这个教室的地面上地面上呢?为什么?(都太小了),既然这样,我们就随着老师这里的屏幕到教室外去感受1公顷的大小。
(出示田径场图),这里是我们学校的哪块场地?什么形状?
这块田径场的面积已经不小了,可以有很多同学在那里同时活动,但老师测量了一下,这块田径场的面积还没有1公顷大,大约是1公顷的一半,那几块这样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呢?下面大家闭起眼来感受一下,先想象一下一块田径场,再来一块田径场,合起来,感觉怎么样?面积大吗?可见公顷是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
现在你觉得我们现在上课的这栋教学楼占地面积有1公顷吗?你来估一估我们整个校园大约有几公顷?(4公顷)。
世业是个美丽的地方,前段时间王老师还来看了“草莓”音乐节,你能为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这里的景点吗?这个景点的面积有1公顷吗?(同学介绍的这些地方老师很想去,面积到底有多大,老师课后去了解一下。
鸟巢,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大约能容纳6万人;
读完这句话,你感觉鸟巢的占地面积怎么样?从哪里可以感觉到?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二)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想一想,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呢?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呢?看来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不都是100,平方米和公顷之间是10000.学习了进率,我们就要会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出示“填一填”),打开书到84页,完成第1题。
2、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平。
由此可见,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可以用字母(hm的平方)表示(板书)比一比:
(3)长100米,宽60米的长方形基地(4)长15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基地。
你们来判断一下,这些蔬菜基地的面积都有1公顷吗?
无法直接比较时,可以通过计算,让学生算出(4)的面积,与1公顷比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250×160=40000平方米=4公顷估一估。
同学们都会计算了,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的估算能力;
看来同学们的估算能力也很棒。
三、课堂小结,拓展。
同学们,看一看老师黑板上的板书,再回顾一下我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是一张我们世业洲岛的全景图,航空拍摄的,漂亮吗?那你们知道美丽世业洲岛的面积是多少吗?(生不知道的情况下,出示世业洲岛的面积大约是44(),让学生填单位,如果学生填公顷,质疑:我们的校园大约是6公顷,整个世业洲只有大约7个校园这么大吗?你觉得可能吗?开来我们还学要认识更大的面积单位,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板书设计:
认识公顷(hm的平方)。
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正方形,土地面积为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三
课前准备:
1.复习一下自己学过的面积单位,及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2.到校园走一走100米,28入围一围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l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l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应用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示土地的大小,从而体验土地的面积。
3.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l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导入课题。
揭示课题,介绍公顷的符号表示。
二、 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欣赏一个小短片。
通过交流:计算和测量土地面积时通常都用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2.自学:l公顷究竟有多大?
交流: (1)边长l00米的正方形土地占地面积是l公顷。
(2)1公顷=10000平方米。
三、互动交流,感悟公顷。
1.以学校为参照物体验边长l00米的正方形。
2.估计学校的占地面积。
3.利用学校的操场来感悟1公顷的大小。
4.多少个这样的篮球场能拼成l公顷的大小?
5.多少个l00平方米正方形能拼成l公顷?
6.多少个教室是1公顷?
7.大约多少个你家的房子能拼成l公顷?
8.运用所学知识扩展到生活检验。 。
四、公顷与平方米的互换。
练习十四第l,2题。
五、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练习十四第3,4题。
六、全课总结。
七、知识拓展。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认识公顷》第81页。 试一试,练一练,练习第1——4题。
对教材的认识:本课是建立在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学基础上,同时本课的练习还涉及到多边形面积计算(五上第2单元),小数的认识(三下,五上认识小数),小数的乘除法及小数点的变化规律(五上第7单元)。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四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媒体与资源。
一、复习旧知,引入公顷。
1、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板书课题:认识公顷)你知道公顷是什么单位吗?对,公顷是个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2、在这之前啊,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来告诉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字母板书:cm2dm2m2)。
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比划一下吗?(大约有小朋友的大拇指甲面的大小)1平方分米呢?(手掌面那么大)。
谁来介绍1平方米?(我们教室地面一个格子的大小是一平方米)。
3、(课件)想一想: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40()。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2()。
(3)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我们纳雍县城有多大?
生猜测,师反问:这里还能用平方米作单位吗?为什么?(纳雍的面积很大。)。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4、小结过渡: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是不是这样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
1、欣赏图片,初步感知公顷。
(课件逐一出示以下几个景点的照片。请一位同学来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初步感知公顷。)。
(1)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
(2)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公顷。
(3)美丽的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4)2004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计量这些较大土地面积时,都用到了什么面积单位?
(课件: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齐读一遍。
(1)师:那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课前老师让大家对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新的。
面积单位“公顷”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哪些有关公顷的知识?学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你知道10000是怎么来的吗?(100×100)。
由此可见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师:太大了想不出来了吧。那我们先来想像100平方米有多大吧。
3、参与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
感知一。
师:由于我们上课的地点在三楼,下去活动不方便,所以上课前十分钟,商老师带大家到操场,让28个同学,一边7个,围成一个边长约是10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00平方米)。现在请每位同学静静的回忆一下刚刚围成的那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大小。
师:1公顷就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呢?(100个。)。
师:现在能想像得到了吗?(找学生说)。
师:你们都能在心中感受到吗?
感知二:
师:有些同学不作声,感受不到不要紧,现在我们将思绪拉到我们的操场,操场是我们每天活动玩耍的地方,同学们一定知道它有多大。
师:我们学校的操场大约长?米,宽?米,操场的面积有1公顷吗?(?平方米)那,1公顷有几个操场的面积?(大约?个)。
师:现在你能感受到1公顷有多大了吗?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介绍,想像大约?个操场的.面积就是1公顷。
4、估一估。
那你来估计一下,我们整个校园的面积大约有几公顷?
四、应用公顷的知识解决问题。
1、教学“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读。
(2)学生计算。
(3)汇报。追问:合多少公顷,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学“练一练。
教师:你们能进行这样的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吗?
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这样几道题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3、练习十四1。
教师请学生读题,然后说出结果并说明是怎样换算的。
(1)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占地面积大约是400000平方米,合()公顷。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平方米。
(3)几公顷呢?有我们几个学校这么大?
(4)师:这是什么地方,这是被誉为江南第一庙迹的季子庙,它始建于公元323。
年,占地面积是15公顷,合多少平方米呢?
4、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换算的方法,现在我们来组抢答题,看看哪位同学换算的又对又快。
练习十四2。
5、你知道吗?
1、我们贵州的面积大约是4280()。
2、我们纳雍的面积大约是1047()。
用什么单位计量好呢?用公顷计量对吗?看来,我们还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还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关于平方千米的知识那将是我们后续探索的话题了,感兴趣的同学当然也可以向学习公顷的知识一样回去好好的进行一番预习,相信在后续的课堂中你也会有像今天一般精彩的表现!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五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积单位?让学生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2、测量橡皮一个面的大小,课桌面的大小,教室地面的大小分别用哪些面积单位比较合适?把这些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导入:测量土地的面积时,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土地面积单位,它的名字叫“公顷”。
关于公顷,你有什么疑问?
1、算一算“公顷”。
课件演示:出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算一算,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就是1公顷。)。
2、找一找“公顷”。
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些资料,一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课件配音介绍:体育场、休闲广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在生活中,你还能在哪里找到1公顷?
3、用一用“公顷”。
尝试练习: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公顷?
1、公顷“信息发布会”
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总面积达3500000平方米,合()公顷;敦煌莫高窟被誉为“艺术瑰宝”,石窟里的壁画为世人所惊叹,其总面积约5公顷,合约()平方米。但都已遭受帝国主义的毁坏。
读了这两题,你有什么感想?
2、开发商的广告。
某市刚刚新建了一个小区。聪聪跟爸爸一起去看房子,走到小区门口看见一则广告牌:
小区简介。
江苏省的面积约是10000000公顷,用公顷计量方便吗?用什么单位计量好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六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哪你们能给这几个物体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吗?
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24();
楼前花圃的面积约是72()。
再出示:宜兴市森林公园的面积为550()。
这里能用平方米作单位吗?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导入,并让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单位,进一步深化对旧的面积单位的认识,再出示森林公园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引入公顷这一新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
1、了解公顷概念。
老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几幅我们祖国美丽的风光图。
这里都用了同一个面积单位,是什么?(公顷)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还可以用符号ha表示。
请你们猜测一下,1公顷大概有多大呢?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猜测的1公顷的大小都不同,哪你们想不想知道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
(课件出示)象这样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
那你知道1公顷=()平方米呢?(板书)。
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这些景区图片都是学生熟悉且为之向往的。出示这些图片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景点面积非常大。于是学生便迫切产生认识新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此时引入新课学生自然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
2、结合生活实际认识1公顷的大小。
(出示手拉手图片)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吗?它的边长是多少米?(10米)面积呢?(100平方米)。
5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10个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如果按每班35人计算的话,几个班的学生能围成这样的一个正方形?
3、深化对公顷的认识。
学生目测后交流。
强调:目测的就讲是大约几米。
那多少个这样的多媒体教室面积约1公顷呢?(用计算器计算)(并板书:
()个多媒体教室面积约是1公顷)。
学生交流方法。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77个多媒体教室大概有多大?
那再请同学们在我们学校找一找,有没有哪块地的面积约为1公顷?
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求出各块地的面积,请学生自己进行判断。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七
课题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二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及
重点。
难点。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板
书
设
计
教
后
记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投影出示例2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同学们,图中计量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1、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
介绍: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练习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
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试一试。
学生理解题意。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
单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指出: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计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换算成平方千米。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成公顷。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
学生讨论并交流。
5、练习十三第6题。
学生讨论,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
6、练习十三第7题学生计算。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哪你们能给这几个物体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吗?
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24();
楼前花圃的面积约是72()。
再出示:宜兴市森林公园的面积为550()。
这里能用平方米作单位吗?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导入,并让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单位,进一步深化对旧的面积单位的认识,再出示森林公园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引入公顷这一新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
1、了解公顷概念。
老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几幅我们祖国美丽的风光图。
这里都用了同一个面积单位,是什么?(公顷)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还可以用符号ha表示。
请你们猜测一下,1公顷大概有多大呢?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猜测的1公顷的大小都不同,哪你们想不想知道1公顷究竟有多大呢?
(课件出示)象这样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
那你知道1公顷=()平方米呢?(板书)。
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这些景区图片都是学生熟悉且为之向往的。出示这些图片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景点面积非常大。于是学生便迫切产生认识新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此时引入新课学生自然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
2、结合生活实际认识1公顷的大小。
(出示手拉手图片)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手拉手围成的正方形吗?它的边长是多少米?(10米)面积呢?(100平方米)。
5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10个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如果按每班35人计算的话,几个班的学生能围成这样的一个正方形?
3、深化对公顷的认识。
学生目测后交流。
强调:目测的就讲是大约几米。
那多少个这样的多媒体教室面积约1公顷呢?(用计算器计算)(并板书:
()个多媒体教室面积约是1公顷)。
学生交流方法。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77个多媒体教室大概有多大?
那再请同学们在我们学校找一找,有没有哪块地的面积约为1公顷?
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求出各块地的面积,请学生自己进行判断。
(出示视频)板书:学校运动场的面积约为1公顷。
那根据这你能估计出我们学校的面积约为几公顷吗?学生交流。
说明:我们学校占地面积为29865平方米,约为3公顷。
(设计意图:“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较少,又无法让学生具体的去触摸1公顷。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通过从熟悉的教室、操场等场地来推想1公顷的大小,学生通过想象、交流、推想、比较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充分感知1公顷的大小,加深对1公顷的印象,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单位换算,自主探究。
再请你们计算一下,天安门广场有几个我们这样的学校那么大呢?
接下来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出示故宫)。
老师还要再出几道这样的单位换算题,你们能完成吗?
6公顷=()平方米。
0.8公顷=()平方米。
70000平方米=()公顷。
9000平方米=()公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了平方米与公顷的互换)。
4、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从题目中,我们已知了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学生计算后交流。
问:比较一下,这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题目,有什么区别呢?
说明:平时我们一般用长度单位“米”来测量土地的长和宽,以前我们只要把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算出来就可以了,而这里我们还需要根据要求化成“公顷”。
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数学。并深刻的体会到我们不仅要掌握好数学知识,而且还要能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小结: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板书:
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平方分米77个教室的面积约是1公顷。
平方米1个运动场的面积约是1公顷。
教材分析: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和常见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是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教材中首先通过介绍南京明孝陵的占地面积、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中国台湾日月潭的面积、我国2004年森林的面积引出“公顷”这一土地面积。接下来告诉学生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公顷的实际大小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这块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既发现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又进一步明确公顷的实际的大小。教材还结合学生的实际,以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为素材,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体会到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才是1公顷。“试一试”让学生先算出平行四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再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常识把计算结果换算成多少公顷。“练一练”安排了两道题,分别让学生算一算足球场、教室的面积,进一步帮助学生利用熟悉的场地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设计思路:
数学教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创新,并作以下处理:
1、整合教材,给教材穿上“兴趣”的外衣。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因此教师要变教材为学材,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于文本之间的三重对话,才能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编排按部就班,而是尝试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来“改造教材”。如:复习导入时,用了一个森林公园面积单位的选择,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时再引出新的面积单位——公顷学生便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2、生活结缘,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应用的广泛性。教育学生运用学到的抽象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正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例如在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我让大家猜测、想象身边哪些熟悉场所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这样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如此密不可分。另外在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一道“走进生活解决问题”习题。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广告牌:“本小区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我县绿化示范小区。小区占地面积12公顷,其中儿童游乐园等公共设施占地面积1.5公顷,绿化面积达5公顷。”然后让学生解决:“我在小区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5幢。我估计了一下每幢楼约长80米,宽约10米。请你帮忙算算这小区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九
1、复习一下自己学过的面积单位,及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2、到校园走一走100米,28入围一围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l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l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应用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示土地的大小,从而体验土地的面积。
3、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l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过程:
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导入课题。
揭示课题,介绍公顷的符号表示。
1、欣赏一个小短片。
通过交流:计算和测量土地面积时通常都用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2、自学:l公顷究竟有多大?
交流:(1)边长l00米的正方形土地占地面积是l公顷。
(2)1公顷=10000平方米。
1、以学校为参照物体验边长l00米的正方形。
2、估计学校的占地面积。
3、利用学校的操场来感悟1公顷的大小。
4、多少个这样的篮球场能拼成l公顷的大小?
5、多少个l00平方米正方形能拼成l公顷?
6、多少个教室是1公顷?
7、大约多少个你家的房子能拼成l公顷?
8、运用所学知识扩展到生活检验。
练习十四第l,2题。
试一试,练习十四第3,4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认识公顷》第81页。试一试,练一练,练习第1——4题。
内容分析:“公顷”是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相比较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要正确把握它的大小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能直观感受到的平面面积来进行大量的感知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对教材的认识:本课是建立在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学基础上,同时本课的练习还涉及到多边形面积计算(五上第2单元),小数的认识(三下,五上认识小数),小数的乘除法及小数点的变化规律(五上第7单元)。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十
认识公顷(课本81—82页)。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学过的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那些面积单位?
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很好!那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它们有多大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它们的面积。
2.请你看一看,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5()。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24()。
一块黑板它前面的面积大约是4()。
3.出示课件:例题1的四个画面。
通过学生观察,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1)学生先自学课本81页内容.。
2)小组交流自学内容.。
3)抽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每边7个学生大约10米长)。
推想一下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10000÷100=100(个)。
让学生讨论后,进行说明。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
(用我们的校园作具体的描述,让学生切身体会公顷的大小)。
4.进行单位换算。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5.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抽生回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做第8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3)做“练一练”第2题。
教师对教室地面的长和宽进行步测后,师生共同计算出面积。再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面积是1公顷。
三.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十一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听过见过“公顷”这一词语,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公顷的实际意义仍然是很陌生的。由于公顷是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怎样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新知识前,我拿着自己制作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教具首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它们的大小,而后问:除了这些面积单位外你还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自然揭示课题,学习“公顷”这一新知识。
因为课前已布置预习,所以我尽量让学生自己说:课前你们对“公顷”这一教学内容已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很顺利地说出1公顷的概念: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这一概念还比较抽象,于是我引导学生感受100米这一长度,使学生对100米的长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进而想象并体会出1公顷的面积大小。同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让28名学生在操场上围成一个正方形,感受大约100平方米的大小,并让学生思考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是1公顷。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体会到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然后课件出示明孝陵、中华世纪坛、日月潭等图片以及他们的面积,使学生明白: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综观公顷概念的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学生要获得一个正确的数学概念,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1公顷的大小要想通过教师的描述是肤浅的,唯有让学生以熟悉的场所范围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环境做具体的描述,才能帮学生建立起对公顷的正确表象。
存在问题:
在认识到“1公顷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后,不应该只让学生读一读1公顷的概念,还要问一问学生:1公顷一定是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吗?让学生明白其实它的逆命题是否命题,比如只要长方形的长与宽相乘得10000平方米,那么面积就是公顷。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用具: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还记得有哪些单位呢?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用符号 cm dm m。
师: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笔划一下吗?
象我们的大拇指的指甲面一般大。(随即多媒体显示1平方厘米大小)。
师:1平方分米又有多大呢?
象我们的手掌心一般大。(随即多媒体显示1平方分米大小)。
师:1平方米又该有多大呢?
预设生:象我们的教室的一块地砖的大小(随即多媒体显示1平方米大小)。
师:我们已经知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早晨7:30,小明离开了面积是90()的家来到实小,上楼走进教室,按下了面积是2()的日光灯开关按钮后,坐到自己的座位前把铅笔盒放到了面积是24()的课桌上,手捧起语文书和同学们一起早读。
师:大家想想,如果在90后面填平方厘米会有什么感觉?如果在2后面填入平方米有什么感觉?所以我们在填写面积单位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预设生:一定要心中根据具体的大小而定,不能乱填)很好,继续往下看。
下午4:40,伴着放学铃声,小明欢快的迈着大步离开了占地面积约3()的学校向家里走去。
这里该填什么单位呢?你会选择这三个面积单位吗?为什么?
(因为黑板上的这三个单位太小了,最好要选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单位)。
师:谁来说说应该填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公顷),你是怎么知道公顷这个单位的?(生发言)。真不错。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比平方米还大的面积单位:公顷(教师板书:公顷)。
(当没有学生说出公顷,那老师说:同学们,这里倒底填什么单位合适呢?通过这节课的学心,你就会知道了!)。
生:想。多媒体显示图片及文字: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公顷。
师:谁来读一读这文字。
2南京是一座六朝古都,古迹众多,请看:这是哪儿?
生:南京明孝陵的石像路图片。
师:南京明孝陵占地有多大呢?(多媒体显示图片及文字)。
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
师:请学生来读这文字。
3、师:在我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景色非常著名的风景区-----生:中国台湾日月潭。
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呢?(多媒体显示图片及文字)。
也让一学生读一读------美丽的中国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4、师:近年来,人们植树造林的意识越来越强,(多媒体显示图片及文字)。
请学生齐读图片上的文字----。
2004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
5、师:同学们,看看(多媒体显示四张组图)这些图片。
师:计量这些地方的面积都用到了什么面积单位。
师:小结:测量和计算土地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教师板书)======“公顷”
5、师:看到公顷你想了解和知道什么?
预设生1:我想知道公顷有多大? 生2、公顷用字母如何表示。
(教师随着学生的问题自然向学生介绍公顷可以用字母“ha”表示)。
生3: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6、师:1公顷倒底有多大呢?请把书打开,自己找找看-----。
多媒体显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师:请学生算一算,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
生:10000平方米?(请学生说一说理由----是100乘100得到10000平方米)。
师:板书 1公顷=10000平方米。
师:从这个公式上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生: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三、感知1公顷的大小。
1、师:1公顷究竟的多大呢?让我们下面来实际的感受一下,科学研究证明的人二手臂长和人的身高是相同的,老师现在想请身高是1.4米的同学当小助手,先请7位1.4米的同学站成一排,请学生估计一下,这排小朋友的长大约是多少?(学生:9.8米,教师把他引正成接近10米,这样为了便于我们这堂课的研究)。
生:面积是100平方米。
师:请学生环顾这个由学生亲手拉成的面积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实际的大小.
多媒体显示:我们知道有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学生齐读)。
想一想: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就是1公顷。
2、师:想看看这10000平方米有多大吗?有什么方法来看?(生猜、说)师演示课件并概括:也可以说是100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总和,这么大的面积就是1公顷。
先演示100平方米.
再演示有10个100。
最后整屏演示有100个100平方米组成的图形。
3、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公顷的大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公顷有多大吗?
四、解决问题。
师:继续提问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操场就是1公顷?(生:3个)。
2、我们已经认识了公顷,你能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吗?(生:能)那就来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用计算器计算)。
3、照这样想的话:此时教师抓住时间进行平方米和公顷间的单位换算。
6公顷=平方米100000平方米=()公顷。
0.5公顷=平方米3000平方米=()公顷。
4、我们关埲小学的孩子真聪明,想了解一下我们周行学校的占地面积吗?
五:总结:同学们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生略)。
1、课本练习十四(第3题)。
2、课本练习十四(第4题)。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8( );
课桌面的面积约24( );
教室地面的面积约72( )。
3、【课件出示:龙背山森林公园】。
这是我们宜兴的龙背山森林公园,它的面积大不大?计量它的面积你用什么面积单位?
【课件出示:龙背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是5500000平方米】。
让学生读,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因此,数学家发明了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公顷)。
4、关于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顷(补充课题:认识)。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教师不作评价。
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请把书本翻到第81页看一看。
(2)学生个别回答,师(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探究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请你们动笔算一算。
(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4)【课件出示:龙背山森林公园】。
你看,龙背山森林公园的占地面积如果用公顷作单位就是550公顷,与用平方米作单位相比,你有什么想法?看来,测量和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就可以用什么来作单位?(学生齐答:公顷)。
(5)【课件出示四组图片】。
学生轻声读。
刚才我们读到的这些土地面积都是用公顷作单位,因为这些土地的面积——(学生齐答:比较大)。
2、具体感知1公顷的大小。
(1)【课件出示:教室长8米,宽7.5米】。
提问:再算一算,大约多少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3)【课件出示:操场长100米、宽50米】。
提问:算一算,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估一估:你认为我们的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师告诉答案。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填一填练习十四第1题。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大约400000平方米,合( )公顷。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 )平方米。
练习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用公顷作单位计量较大的面积的好处。
2、填一填练习十四第2题。
6公顷 =( )平方米。
0.8公顷=( )平方米。
70000平方米=( )公顷。
9000平方米 =( )公顷。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宜兴著名景点善卷洞的洞内占地面积是5000( )。
宜兴著名景点善卷洞的洞内占地面积是0.5( )。
教室黑板的面积大约是500( )。
4、试一试:
5.动脑筋。
出示: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增加1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且听下节课分解。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3~4题。
板书设计。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十四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能运用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公顷的表象。课前准备:
1、复习一下自己学过的面积单位.
2、到校园走一走100米,28人围一围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我们已经学过面积和面积单位。
你能回忆出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与同学们大拇指的指甲面差不多大)1平方分米有多大?(边长1分米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同学们家的大方桌桌面的面积一般是1平方米)板: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填空。
谈话引入:同学们见过邮票吗?老师这儿有一张邮票票,它的面积选用什么面积单位合适呢?课件出示: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大约是4()。我们所在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我们校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
二、引出“公顷”。
2、指出公顷可以用符号表示。
师:公顷可以用符号hm的平方来表示。
3、教学公顷的使用。
师:公顷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我们一起欣赏下。由小到大播放书上例图。
师:看了上面的图片,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这些面积都是使用的什么面积单位?引出:在测量或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这里的通常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三、活动感知面积公顷的大小。
1、认识1公顷的大小及进率。
师:我们知道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那么面积1公顷有多大呢?师指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指名学生说一说1公顷有多大?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真不错,不仅说出了结果,更说清楚了过程,边长100×100=10000。反过来说,10000平方米就是多少公顷?过渡:1公顷究竟有多大?我们一起到校园里来看看吧。出示校园的风景图,感受学校的环境。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
2、从整体上体验学校中的1公顷大小。课件出示:校园平面图。
大屏幕上显示的是什么?(校园平面图)师:还记得,老师带领大家走过的路线吗?依次用直线连接,就可以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面积的大小。对1公顷面积有多大,有了了解吧。
3、由小到大体验1公顷的大小。出示28个同学手拉手的照片。
指出: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师: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演示:100平方米的图,至100个1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公顷。出示校园平面图。
追问: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都是1公顷?
5、你能估计出我们整个学校有多大吗?你是怎么想的?
6、一个足球场,长110米,宽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有1公顷吗?过渡:我们走出校园看一看吧!
四、在对比中拓展对公顷的认识。(一)介绍身边相关的占地面积。
1、恒福广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合()公顷(配图)。
2、介绍广州白云机场。
广州白云机场32万平方米合()公顷(配图)。
3、钓鱼岛是我国的领土,全岛面积大约是438公顷。(三)估算:
安大公路旁边有一块占地2公顷的平行四边形绿地,底边长500米,高是多少米?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学习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公顷相关的知识。
六、欣赏短片。
1公顷的森林一年能治尘土32吨;1公顷的绿地一年能释放600千克的氧气,吸收二氧化碳900千克;1公顷的绿荫在夏天相当于189台空调机全天的制冷效果;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水稻1公顷产量是12吨。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十五
2.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每边7个学生大约10米长)。
推想一下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10000÷100=100(个)。
让学生讨论后,进行说明。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
(用我们的校园作具体的描述,让学生切身体会公顷的大小)。
4.进行单位换算。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5.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抽生回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做第8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3)做“练一练”第2题。
教师对教室地面的长和宽进行步测后,师生共同计算出面积。再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面积是1公顷。
三.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十六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公顷”,但对于“公顷”的概念仍然比较陌生。教学的重点如果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显然是不正确的,而应是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的表象。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知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这节课我没有设计丰富多彩的导入,开始就进入复习回忆阶段。让同学们想: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然后屏幕出示边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大小。同学们掌握的很好,顺口就能说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些耳熟能详的知识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自信。
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所以建立1公顷的实际大小的表象较难。所以在上课前,我带领学生去了隔壁的小区走了走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周长。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把眼睛闭起来,回忆当天走了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然后要求学生讨论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但这只是初步的感知,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直接地在学习中意识到1公顷有多大。我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操场、学校、教室等场所的占地面积出发,让学生把们的面积与1公顷比一比大小。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大约要200个自己的教室、或者4个我们学校的操场合起来才有1公顷,学校虽然看上去很大,但是占地面积还不到1公顷。这样学生就在自己的计算与比较中体会到1公顷确实是很大的,公顷是用来计量大面积的面积单位。通过学生主动地去想象、尝试、发现、思考和归结,比较深刻地体会了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在帮助学生基本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之后,我又出示了例题中的一组照片,向学生介绍这些他们比较熟悉而且非常向往的旅游景点、著名建筑,有效激发学习热情,营造了学习氛围,也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所以在练习中我安排两个层次的内容:(1)基本练习:本节课教学中的第一次反馈。(82页试一试)做这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大的土地面积用平方米比较麻烦,并体会4公顷有多大;(2)综合练习:主要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思维。(练习十四4题)在学生算出苗圃的高以后,想一想底250米、高160米的平行四边形,又经历了一次对1公顷的感受。
综观公顷概念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认识公顷,建立这样一个面积单位,学生是需要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需要不断地累积表象认识,一个正确的数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1公顷的大小要想通过教师的描述是肤浅的,唯有让学生以熟悉的场所范围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环境做具体的描述,才能帮学生建立起对公顷的正确表象。
公顷的认识课教学设计篇十七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很少。课前,问了几个孩子:你们知道“公顷”吗?对它了解有多少?几乎都摇头了。这说明了对于“公顷”,学生的已有经验并不丰富。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帮助他们建立1公顷的表象。
1、回顾旧知,产生认知需求
回顾学过的面积单位是必须的。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认知,学生掌握得不错,表象也建立得很深刻。比如:1平方厘米和我们的大拇指指甲一般大,1平分米和我们的手掌一般大,1平方米,学生们的记忆还是犹新,都记得教室的前门一角,能站十多人的一块地。然后通过四道填空题,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最后一题“常熟亮山工程大约占地12.5()”学生的已有知识已经不能解决了,这时引出新的单位“公顷”,孩子们必定会产生认知的需要。
2、数字体验,丰富对1公顷的认知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又能具体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从而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毕竟,1公顷比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要抽象得多。
之前的一次教学我把学生带到了楼下,让他们置身于熟悉的生活场景里。组织28名学生手拉手围成正方形,估计它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00个这么大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加强学生对1公顷的实际体验。这一次有点欠缺,因为时间没有安排过来,只能把这个亲自围圈的过程删了,给他们看了之前的那班孩子围的情况,因为场地是学校的,就在楼下,学生倒也很感兴趣。
和学生经历了一连串数字和生活情景紧密联系的体验,来增加对1公顷的认知。1公顷的正方形大约要280个学生手拉手才能围成;200个实小教室的面积大约1公顷;2个实小操场的面积大约1公顷;1000个小汽车的停车位面积大约1公顷;1公顷大约是我们实小面积的1/4等。走出校园,大约1公顷的场地有石梅广场,常熟图书馆,老体育馆等。一个个熟悉的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对一公顷的表象。
孩子们对“公顷”有了初步的体会,再去算一算1公顷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米,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就更顺理成章了!
3、前后联系,关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28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