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起到指导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作用。教案的分享和交流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指南,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指导。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一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全诗共四行,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照样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这些都表现出一幅画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老师如若引导不当,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课堂中我把故事寓于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本节课以故事贯穿始终,检测生字的过程中以开火车、猜字的游戏,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应用多种朗诵形式,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检测“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积极的参与古诗朗诵活动。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小老师领读。
2、个别读。
3、教师指导前鼻音“近”、后鼻音“听”4、去掉拼音开火车比赛。
三、授课:
一、导入。
借助故事,引出课文插图。
1、故事《书生写诗》。
2、出示课文插图,根据学习指导,小组讨论:从上往下,看一看,图上画着些什么?
3、小组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过渡:有人根据这幅图,写了一首古诗,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明: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让学生结合故事、课文插图,有顺序地展开观察,初步建立画与诗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的仪态、声音,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二、引出古诗,初步感知。
1、分句欣赏,思考问题:为什么从远处看山是有颜色的?为什么走进听水流声,却听不到?为什么春天过去了,花儿还开得那么鲜艳?有人走过来了,小鸟一点也不惊慌、害怕呢?2、揭示谜底,引出课题。
让学生猜出谜底:画。(板书课题,齐读)3、引出古诗。
远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说明:
通过插图、生动的语言、表演进行描述,帮助学生对理解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三、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听视频范读。
2、教师出示古诗,学生逐句跟读,把古诗读正确。
3、教师标注停顿,再次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互相听一听。
5、男女生对读,师生配读、分组读、齐读。
说明: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序,读来琅琅上口,独具韵律美和节奏美,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把这种美体现出来。大量事实也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逐句串讲,事倍功半,也扑灭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加强朗读指导,让他们从读中体会古诗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感情。
在朗读指导中,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意境,帮助学生体验感情。其次,读的形式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变换,如个别读、男女生读、小组读、全体读等。再次,不要让学生变成“盲读”,因为学生有些字不认识,有些学生就有可能不是看着字读,而是背诵诗句。因此在起始阶段引导学生字字过目,帮助学生掌握指读的方法,左手按书,右手点字,跟着老师的速度指着字读。
四、吟诗打擂台:1、课件提示:可以用两人拍手、围圈拉手、拍手加拍腿或拍桌子、唱歌、跳舞、摇头晃脑、等朗读方式展示。小组讨论3分钟,(小组合作多种形式练读)。
2、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说明:
采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使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从中自然地接受了古诗语言美的熏陶,也增强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结合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教师的评价语应结合具体内容展开,并提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学生当当小老师评价同伴,训练学生一起认真听、仔细评。
五、当堂完成,成果检测:
六、板书: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利用“山、水、花、鸟”图画绘制板书。
七、课外延伸,配乐朗读。
跟着诗人李峤走进五言谜底诗《风》,去感受风的世界,聆听风的声音。
八、作业布置:
a、默写古诗《画》。
b、标出11个生字的音节,每一个音节写2遍。c、练习册第一题。说明:
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所以按照分层次布置作业。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二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个层次使学生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在课的一开始,人学生熟悉的校园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1、让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2、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在互相交流中发现角有大有小,为进一步探究角的大小与其边的长短无关做好铺垫。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突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长短无关这一难点时,我先利用有趣故事引入,以激发起学生急于探究新知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献计献策,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利用电脑教学的优势,通过重合两角以及边的变化来使学生进行直观的理解。当然这一点用传统媒体也是可以实现的。象活动角,伸缩角等等。
在课的最后,我通过让学生欣赏画,来引导学生利用角一创作画,融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鼓舞,可谓一举多得。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三
活动名称:认识图形(计算)。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和区别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活动内容: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小白兔告诉老师她的房子破了,请老师给她盖一间漂亮的新房子,你们看老师盖的新房子漂亮吗?小白兔对老师说谢谢。
2、出示图片,提问:
师:真漂亮的房子啊!你们看,老师把房子的大门盖成什么形状的啊?
师:真聪明!那这间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啊?
师:又猜对了,那我还想问问你们这间房子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啊?
活动反思:
在认识图形中,三角形、圆形,孩子能知道,正方形对孩子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都叫它方方宝宝。游戏中,由于准备了一份供孩子操作的材料,所以在孩子操作时显得比较拥挤。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四
(1)学习启动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2)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
(4)在欣赏画图作品和初步认识工具箱中工具的过程中,感受“画图”程序的强大功能。(5)通过对画图作品的欣赏和对画图程序的操作,培养学生对画图程序的热爱,从而进一步培养对信息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并运用工具箱中的工具。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工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启动和退出画图的方法。
2、让学生认识画图的界面及各个组成部分。
3、初步认识并尝试各种工具。过程与方法:
总结。
归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2、通过学生的主动练习,激发学生对画图的喜爱,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喜爱。行为与创新:
1、使学生能初步使用各种工具。
2、使学生能根据作品,选择合适的工具。[教学准备]优秀绘画作品的展示课件。
学生习作一份、学生学习笔记一份[教学过程]。
一、对比引入,初步尝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看过在电脑里画的画吗?
师:课件出示往届学生作品。这是一幅在电脑里完成的作品,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在这幅图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形状?(提示学生观察作品中的简单形状)。
师:其实用一些简单的形状就可以在电脑里拼出一幅漂亮的画,想学吗?(出示课题)。
师:在电脑里画画,我们可以使用“画图”这个程序,也许有些同学以前用这个程序,如果你是第一次用,请你按照书上的方法打开画图程序,比一比谁的动作快!
师(指名演示操作,边做边说)你打开画图软件了吗?是怎样打开的?生:开始——程序——附件——画图师:(教师根据学生口答启动画图并逐一介绍窗口的组成),大家的动作都挺快的,一下就打开了画图这个程序,还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在电脑里画开了,看到他们画得那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想画两笔了,想看看吗?(老师演示)。
师:从刚才的操作中,你看出了什么?生:基本上都是在工具箱里使用了一些工具来完成的。
师: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都能为我们的创作提供方便。请对照书本33页,和你的同座位一起来认一认所有的工具,并在画图区里试试它们的作用。
师:哪位同学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指名用介绍工具。学生演示,说名称,自己会用的工具,自己想知道或还不太了解的工具)。
生: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工具,它可以指出这个工具是用来干什么的?(师注意说明状态选择器)。
师:通过与别人的交流分享呢,我们认识了更多的工具,你记住它们了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比赛,看看大家是否真的记住了。(学习笔记第一项连线练习,开火车反馈)。
生:口答工具。
师:这是一幅很简单的画,用的工具也很少,你还想给它添上些什么?生:口答(添加内容)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可是在这幅画上,没地方添加了,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找一找,书本33页的知识屋也许对你有帮助。
三、
小结归纳。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启动画图程序,认识了画图窗口中的各个部分,通过交流合作认识了各种工具和调整画布的大小(逐一出示板书)。大家学的真棒!时间过得真快,虽然舍不得,我们还是得暂时告别画图,如果你想保存你的作品,可以要在关闭时选择保存就行了。
生:退出画图。
四、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画图软件,并且用它尝试完成了一幅自己的作品。现在请你花一分钟时间,对照学习笔记第三项,给自己今天的学习打个分。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五
第2课时认识直角。
【教学内容】:课本p40例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直角,感知直角的特点——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类特殊的角。
2、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题。
3、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折纸、课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出示任意角,请学生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出示书中例图,请学生说出例图中是否有角。
(2)揭示课题。
让学生观察例图,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并告知有此类特点的角为直角。
从例图中抽象出直角的图形,让学生认识直角的标志。
画三个边长长短不等的直角板书,强调直角的大小不随边的长短变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变的。
二、认识直角。
(1)请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说明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叠合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要判断的角的顶点对齐,再将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条边和直角的另一条边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让学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数学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请学生拿出折纸,亲自动手折直角,并验证是否是直角。
三、画直角。
课件出示3幅连续的直观图,呈现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画直角的方法(重复判断直角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数一数课本“做一做”第2题中的直角。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法的反复朗读,学会三个元音字母的发音。
2、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再由学生讲解领写的方法掌握三个单韵母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三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可以任意指读。
2、学会三个元音字母的笔顺以及笔画,并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1、分清三个元音字母发音是的口型,做到能根据口型判断读音。
3、能够正确解说三个元音字母的笔画以及笔顺。
三、教学准备。
1、挂图(aoe)或实物投影仪投影书上的插图。
2、多媒体课件(包括aoe的发音,书写方法等)。
3、字母卡片。
四、板书设计。
aoe的书写,笔顺及笔画,重要如a的一竖和e的一横用红笔描出。
五、作业设计。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庆祝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ppt)出示。老师给它们带上小帽子,大家就可以认识它们了。指ppt这就是汉语拼音。从今天开始老师带着大家去认识这些字母宝宝,它们就是汉语拼音,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字,帮助我们说好普通话,还可以帮助我们读书,打电脑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去认识认识它们,和它们做朋友。
二、图片导入。
(一)o的学习。
1、挂图或者实物投影书第6页的插图。小朋友们,观察这幅图你们知道这是一天的什么时候吗?从哪里能看出?(早晨,有日出,有大公鸡)。
2、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那么你们知道大公鸡是怎么叫的吗?谁来学一学。(指名回答)。
3、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公鸡的叫声发的短一点就是我们要学的拼音字母o,出示字母卡片。跟老师一起读o,嘴巴圆圆ooo,指名读,小组塞读,再齐读。(正音,强调口型)。
4、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个o像什么。(像零,鸡蛋)那么你认识它了吗?齐读。
(二)学习e。
1、小朋友们,你们在图上仔细找找还有什么小动物,(鹅)那么小白鹅是怎么叫的呢?谁来试一试。出示图片e,小朋友们如果我们把小白鹅的叫声读的短点就是字母e,发音的时候嘴巴扁扁的,跟老师读e,嘴巴扁扁eee。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小朋友你会读了吗?指名读。
2、小朋友们真棒,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e像什么呢?(白鹅的翅膀)聪明的小朋友再找找它于我们学的o有什么不同。(e不是一个圆,它中间有一横,而且一横转弯的地方不封口)。
3,小朋友们的小眼睛真是雪亮的,还知道怎么读吗。e嘴巴扁扁eee。
(三)学习a。
1、小朋友发现了图上还有谁(阿姨和小朋友)我们见到阿姨打招呼要说(阿姨好)出示a,原来这个拼音的发音跟阿姨的阿很像呢,小朋友能试着读一读吗?(指名读)发a的时候嘴巴要张大,就像医生检查口腔时候嘴巴张大。跟老师读a,嘴巴张大aaa。齐读,分小组读,齐读。
3、这三个字母你都会读了吗?谁来试试,(指读,开火车读,我的火车就要开往哪开,往这开,齐读)。
二、aoe的写法。
1、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学习了读音,现在我们来写一写。
2、a先写半圆再写一竖,留个小尾巴。老师边讲边范写,学生书空。谁来学着老师说说并告诉大家怎么写。现在再书上第七页描红,看谁写的好。
3、而e老师也说了。中间有一横,右边不封口,教师范写学生书空,e只有一笔。描红。
三、小结。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字母,它们都是单韵母,跟老师读单韵母。嘴巴张大是什么(a)嘴巴圆圆的是(o)嘴巴扁扁的是(e),那么老师摆出口型,你们能猜出老师要发的音吗?(教师摆口型,学生猜)。
2,跟老师读a嘴巴张大aaa,o嘴巴圆圆ooo,e嘴巴扁扁eee。
三、作业。
1、请小朋友们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写个爸爸妈妈看。明天老师再问大家,看哪位小朋友记得又快又好,不仅会读还会写。
2、请爸爸妈妈给小朋友做三张卡片,aoe下节课带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让学生认识四线三格,通过范写以及观察书本,让学生知道,aoe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2、通过观察发现,让学生认识汉语拼音的四声,对其中的a进行导读讲解,并让学生通过模仿找规律发现oe的四声发音方法。并能正确再四线三格中书写字母及声调符号。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四线三格,并找准aoe的位置。
3、读准aoe的四声,并会写声调符号。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探究oe四声的读法,以及在四线三格中书写字母及声调符号。
三、教学准备。
1、ppt(四声的读音,以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2、字母声调卡片。
3、直尺。
4、让学生自制卡片。
四、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画出四线三格,并在四线三格中范写aoe及其声调符号,声调符号用红色标注。
五、作业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介绍四线三格。
1、小朋友们,老师画的这幅图,数数有几条线,(四条)这就是四线三格,指出上格、中格、下格。我们的拼音字母都写在这个四线三格里。
3、o跟a一样,写在中格,学生书空,并在自己本子上书写。
4、e一笔写玩,注意也写在四线三格的中格。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后在本子上书写,教师巡视指正。
三、四声的读法及写法、
1、小朋友们观察书上第七页,发现a带上了不同的帽子。数数有几个帽子(4)这就是a的四声。第一个,带平顶冒的是第一声读(跟读齐读)第二个带向上帽子的是第二声(跟读齐读),第三个带拐弯帽子的是第三声(跟读齐读),第四个带向下帽子的是第四声(跟读齐读)。(注意读时用手指标明声调方向)。
2、自由读一读,谁来试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4、谁来试试e的四声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5、谁能把这三个字母的四声一起读一读呢(指名读,齐读)。
6、小朋友们会在四线三格中书写aoe了,也会读aoe的四声了,那么你么知道aoe的四个小帽子应在写在四线三格的什么地方吗?(指名说,上格)并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书空后,在自己本子上书写。
四、小结作业。
今天同学们非常棒,不仅学会了读aoe的四声还会写了,真是非常聪明。我们下节课再去认识位新的字母朋友,同学们回去要复习今天学的只是,还要预习,跟老师读预习,什么叫预习呢(指名,预先学习,位下节课做好准备)。
注;红色标记为ppt制作内容。
教学反思;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七
1、教材来源:此活动选材来源于幼儿特别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生活中蔬菜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一种食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各种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几种蔬菜的名称。虽然他们知道的不少,但对蔬菜的食用及其营养价值并不是很了解。有些幼儿出现偏食、厌食现象,因此本次活动通过观察倾听品尝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蔬菜特征的同时,知道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使幼儿对不爱吃的蔬菜有新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的喜爱,激发幼儿爱吃蔬菜的情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因此我觉得选择本次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必要性。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本次活动目标:
(1)、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
(2)、让幼儿简单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蔬菜,并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品尝蔬菜等活动,让幼儿正确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营养价值。
活动难点: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确每种蔬菜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3、活动准备:《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依据《纲要》我做如下两方面的准备。
(1)实物准备:洗净的胡萝卜、黄瓜、西红柿、苦瓜、白萝卜等实物。
(2)教具准备:展示各种蔬菜的多媒体课件。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教师与孩子的交互主体性,采取相互尊重、倾听、交流、共同构建的方式,我采用的教法:
1、情景创设法:利用蔬菜国王打来的电话富有童趣的故事,这一情景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到这个主题活动中来,即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极大地调动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
2、课件演示法:教师将生活中的蔬菜通过课件制作,使每种蔬菜都能以“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的、能说话的、可爱的菜宝宝的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幼儿非常感兴趣。在欣赏、倾听的同时,自然而然对蔬菜的营养价值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3、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结果和过程”.因此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比一比、尝一尝、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通过感知让幼儿有新的发现,不知不觉对蔬菜产生了兴趣,更加喜欢食用各种蔬菜。
(一)、童话导入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蔬菜国王来电话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给幼儿带到一个童话般的境界。
(二)、观察体验说特征:
(三)、品尝交流谈体会:将能够生吃的蔬菜,让幼儿亲口尝一尝,把活动带入一个小高潮。幼儿通过品尝,感知不同蔬菜的不同味道,大胆的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相互交流,使幼儿在审美心理、创作欲望上得到满足。通过幼儿亲身体会蔬菜的不同味道。使幼儿对蔬菜有了新的认识。
(四)、动画展示增认识;。
引领幼儿去看蔬菜展示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活动引向高潮。把蔬菜拟人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幼儿对蔬菜多方面的认识,知道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每个小朋友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教育幼儿平时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整个活动是围绕着蔬菜展开的,以充分展示孩子们自主的表达,并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认识蔬菜的兴趣。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八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教学建议: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重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2、用尺画角。
教学仪器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完以后,出示红线标出图中的角。由此引出课题:“角”
二、教学例1。
1、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角。学生说完以后从其中的三种实物(吸管、剪刀、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学生用学具自己动手做角。
学生活动。
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说:请同学们指出老师手中的纸上的角。
学生指完后师说:其实除了这四个角以外我还可以用这张纸做出其他的角,你能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出示自己做成的角。
三、教学例2。
下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样画角。教师示范。画角时教师要注意强调两边的画法。(方向)。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师巡视。
四、练习。
教科书练习八1、2、3题。
五、总结:
你知道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1、随堂练习。
2、找找生活中的角。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九
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一〗引入。
从复习导入新课。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活动二〗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红领巾剪刀吸管。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活动三〗创造。
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活动四〗探索。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2: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
〖活动五〗画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师巡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觉得谁表现最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学会了画角.
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重点:
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大小的比较。
难点:
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过程: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画直角。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八的4—6题。
2、第7、8题。
3、生活中的数学。
4、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画直角。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八的4—6题。2、第7、8题。
3、生活中的数学。
4、(布置作业)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一
(一)教师出示a的挂图,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请学生回答。
问:1、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应回答出:图上有一位医生和一位小女孩,医生在给小女孩检查嗓子。)。
2、医生给小女孩检查嗓子,小女孩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借啊的音,学习字母a的读音)。
讲:这个“啊”字的读音就是字母a的音,发音时要把嘴张开张大发a的音(舌头不动)。
教师范读a。
学生学读a。
(教师要注意学生齐读后,多叫几名同学独立读a,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教师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小女孩的头形和头后梳着的小辫子,以配合字母a的形进行教学。
问:1、图上小女孩的头是什么形状的?
2、她头后边梳着什么样的小辫子?
3、比较一下“a”和这些图形哪里很像呢?
教儿歌: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三)认识汉语拼音本的四线三格指导写字母。
讲:a的两笔要连起来写占中格,边写边念下面的儿歌:
先写左半圆,竖弯在右边。
(书写时要注意:写左半圆时一定要在第二条线的下边一点起笔,然后从右向左画多半个圆,最后连写竖右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写1―2个字母。
课中休息:
儿歌表演: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配合动作:两手比成圆形,然后同时向右甩手成羊角辫样,后半句用拍手动作。
二、学习字母o。
(一)教师出示o的挂图,学生观察后提问。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讲:公鸡喔喔啼,“喔”的音拖长些就是o,发音时把嘴唇收拢成圆形。
教师范读o。
学生学读o让学生把嘴张圆,舌头不动发“o”。(教师要注意,这个字母的音不易读准,要多叫几位学生读,一定要把音读圆。)。
(二)学写字母o。
请同学们看一看,字母o的形同图上什么地方很像,借公鸡叫的口形来帮助记忆o的形。
教儿歌: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啼叫ooo。
(三)指导书写。
讲:o的笔顺是从上起笔一笔写成占中格。
学生学写1―2个字母。
三、学习字母e。
(一)教师出示e的挂图,学生观察图中的白鹅,借鹅的音学习e。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讲:把“鹅”的音平读就是e,读时嘴是扁的,嘴角向两边拉,露出牙齿。
教师范读e。
学生学读e。
(二)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写的e像图上的哪一部分?讲:河水中“鹅”的倒影与字母e很相像。
教儿歌: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像个e。
(三)指导书写。
讲:e的笔顺是一笔连写先内后外,占中格。
(学生写字母一定要从中格的中间起笔,这样写出的字母上下才能均称。)。
学生学写1―2个字母。
四、巩固练习。
1、看黑板读字母。
2、看卡片读字母(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练习如齐读、抽读、个人读等)。
3、看书(认识一下本节课所讲内容在哪一页,字母的规范写法在什么地方)。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二
教材第100―103页和练习二十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难点: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电子课本、天平、2分硬币、食盐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引导观察主题图,交流观察所得。
2、揭示课题,随之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介绍: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2)学生独立掂一掂一枚2分的硬币,静静感知1克。
(3)集体交流:互相说一说感觉,并找一找、掂一掂生活中约重1克的物品。
2、教学例2。
(1)教师介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2)理解“净含量”,明确克与千克的关系。
(3)学生轮流掂一掂两袋食盐,静静感知1千克。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会认读各种秤。
三、巩固应用。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01页和第103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g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千克=1000克。
千克kg两袋食盐重1000克,即1千克。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1: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双杠。
生3:有的小朋友在做操。
生4:有位老爷爷在修剪枝叶。
……。
(长方形、正方形、圆、球等)。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角。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课件出示角)这个图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生1: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钟形成了角。
生2: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也有角。
……。
师:(课件演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数学中我们怎么来表示角呢?我们看(课件出示抽出来的角)。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孩子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闭眼想角的样子)。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个角吗?
(生用手比划角)。
师:同学们都很棒,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角的尖尖的这部分是角的顶点,我们看一看,角有几个顶点?
生:角有1个顶点。
(生说师板书)。
师:我们再看,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角有几条边?
(师生共数)。
师:角有几条边?
生:角有2条。
(生说师板书)。
师:这两条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指板书)现在谁能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
生: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多找几个人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谁能说一说这是这个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顶点)。
生:这是角的顶点。
师:这是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边)。
生:这是角的边。
(课件出示练习)。
4、找生活中的角。
5、折角。
6、比较角的大小。
(生自由发言)。
师:那到底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吧(师比较)。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虽然这个角的两条边比这个长,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看(出示活动的角)。
(生观察)。
师:这时候的角比刚才大还是小?
生:比刚才大。
师:这时的角比刚才。
生:比刚才小。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过关系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师: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画角。
生:想。
师:现在我们看黑板。
(师在黑板上画角,生看)。
(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角交上了朋友,谁能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认识抽象画教学设计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30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