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篮球教案(汇总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05:23:10
幼儿篮球教案(汇总21篇)
时间:2023-11-16 05:23:10     小编:文锋

教案的不断优化和改进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教案的编写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感谢大家阅读本文所提供的教案范文,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幼儿篮球教案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下册第四主题《我就是我》次主题一《独特的我》中《好男儿要自强》,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教法学法的设计和活动程序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我就是我》这个主题主要是引导幼儿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展现自我,去迎接人生新的阶段。《好男儿要自强》这一活动在本主题中,就是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歌曲无论是铿锵有力的节奏还是豪迈的歌词,都能给人奋发向上的劲力,激励我们人人都要自强不息,如果再配以武术动作进行表演,更会给人带来力度与气势的震撼。

为了更好的的表现歌曲《好男儿要自强》强悍有力的气势,我在动作设计上做了调整,保留了马步、弓步、格挡等力度动作,丰富了冲拳、推掌等动作,这样更易于幼儿表现歌曲的特点,并从中体验成功与自信。

1、感受音乐的特点,能通过动作表现音乐的强悍、有力的气势,体验男子汉的威武与强壮。

2、了解方阵舞的基本特点,学会利用地上的标记点保持队列队形的整齐。

3、能在舞蹈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根据目标我把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能在舞蹈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在活动形式和活动方法上,我重视幼儿的主动参与性、音乐的表现性和活动的愉悦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兴趣为基础,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我呈现给孩子们的引导法、观察法、示范法、自主探究法、体验法等活动方法。

1、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我会让孩子们了解我的活动形式和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

物质准备:场景的布置、课件。

2、设计思路。

我遵循《纲要》中提出的要求,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幼儿活动,努力为幼儿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通过阅兵训练营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在训练营里通过引导幼儿说感受、比威武、赛气势、说想法这四个环节,引导幼儿在音乐中主动参与,自主体验,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强悍。本次活动以孩子们喜欢的武术动作贯穿始终。

3、活动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我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很多,这样,教师不用再花很多时间去讲解过多的动作,只要在一旁提示就可以了,这样则能让孩子尽量多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不断增强。

第一环节:说感受(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

1、我利用刚劲有力的《解放军进行曲》带领幼儿踏步走进活动室,通过对解放军叔叔的崇拜,引出自己想做个小英雄。

2、出示音乐,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3、老师总结后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音乐,也知道了什么叫自强。

第二环节:比威武(幼儿自主探究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动作,通过相互学习,老师的指导解决动作要点:抱拳、并步合掌、弓步推掌、马步冲拳等动作,并提醒保持身体的平衡。

2、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幼儿的参与按音乐节奏表演,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特点。

3、引导幼儿通过图谱掌握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第三环节:赛气势(引导幼儿了解方阵、口号更能体现音乐的有力和气势)。

1、通过观看解放军叔叔的表演,引导幼儿了解方阵舞的特点:整齐划一,为表现音乐增加了气势;并学会利用地上的标记点保持队列队形的整齐。

2、从视频的观察中,找到口号也是增强气势的一种方式。

第四环节:比想法(延伸)。

1、通过自强在不同的形式下都能表现出来进一步了解自强的含义。

2、通过同一首音乐可以用不同的动作来表演,鼓励幼儿继续创编。

自强这个品质不是表现在几节教育活动中的,所以在活动的最后,我将鼓励孩子们在生活动做一个勇敢自信的孩子。

1、活动的设计具有递进性。

2、活动体现了幼儿的探究性和主动性。

3、注重了幼儿情感的体验。

幼儿篮球教案篇二

幼儿接受业余篮球训练的第一步,就是首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喜欢上篮球,培养其对篮球的兴趣。在4岁的年龄段(小班)我们可以通过玩球来引起幼儿对篮球的兴趣。而到了5-6岁的年龄段,可以初步的接受最基础的篮球训练。

二、训练时间。

不宜每天练,这样对幼儿的体能、精力影响比较大,因为幼儿每天不止要参加篮球训练,还有其他内容学习。不宜次数太少,这样会使幼儿学习技能的进度缓慢,而且容易遗忘。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身体力量薄弱,所能掌握的都是最基础的篮球技能,不涉及篮球的深层技战术。以下是几种基础篮球训练的内容:

1、球性练习。

2、原地拍球。

3、行进间运球。

4、双手胸前传接球。

5、双手投篮。

6、三步上篮。

7、全场3对3小篮球比赛与简单的篮球比赛规则。

四、训练方法。

1、球性练习:

球性是一切篮球技能中的基石,幼儿每次训练必须的热身环节。只有熟悉球性才能够控制好篮球。而球性练习是让幼儿学会运用手指、手腕力量控制篮球。为之后的拍球等一系列基础动作,打下基础。

(1)屈蹲拨球:幼儿蹲下,把篮球放于身前,左右手手指打开,手腕摆动,在身前左右拨动篮球,将球控制在身前。在幼儿能左右熟练的拨动、控制好篮球后,可以要求幼儿目视前方,用手指手腕让篮球围绕着的身体转圈。

(2)小球过山洞:幼儿站立,两脚打开略宽于肩,弯腰,稍稍屈膝,将球放于身前,运用手指、手腕拨动篮球,使篮球穿过自己的两脚,就像在书写一个8字一样,来回拔动。左右手交替进行。

(3)双手胸前抛球:双手胸前抛球对幼儿的注意力、手眼协调性要求比较高。幼儿直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球放于胸前,双手用力将球垂直往上抛,对初学的幼儿抛球高度要求应比较低,逐渐增加抛球高度。要求幼儿在球下降时应主动伸手接球,而不是等球落在手里。幼儿熟悉后可增加难度,如:抛球后击掌一次再接球。

(4)小矮人滚球:幼儿蹲下,扮小矮人,往前推着球走。此动作对体力要求比较高。(5)滚球追赶:幼儿弯腰,稍稍屈膝,篮球放在身体一侧,用手指、手腕拨动球向前进。可用比赛的形式进行。

2、原地拍球:

概念:指幼儿原地用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拍球。

概念:幼儿在移动中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行进间运球。

训练方法:幼儿在掌握了原地拍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可发展行进间运球。行进间运球要求幼儿手眼需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幼儿在初学时候眼睛必须看着篮球,控制好篮球。一般要求幼儿走一步,拍一次球。(1)直线运球:在直线上来回运球,先慢慢走,学会如何控制皮球。熟悉后可以慢跑运球。有一定基础的幼儿,可要求其全速奔跑运球。

(2)运球绕雪糕桶:此项目是广州市幼儿小篮球交流花会比赛项目之一。幼儿在熟悉运球的基础上,学习运球绕过雪糕桶(也可以是其他标志物)雪糕桶间隔两米。要求幼儿左右手全面发展,在雪糕桶右侧用右手,左侧则用左手。绕完雪糕桶,全速运球回到起点。

4、双手胸前传球。

概念: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一般在中、近距离运动双手胸前传球。由于其传球距离短、准确性高、容易控制,所以在众多传球技能中,是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传球技能。

技术动作分析:幼儿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保持基本站位姿势。训练方法:

(1)对墙传球:老师可在墙上画一个标志,与幼儿胸部高度平行,让幼儿对着标志传球,要求尽量把球打在标志上面。

(2)双人传球: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距离为两米进行传接球。接球者必须伸出手主动接球。

(3)三角传球:三角传球是广州市幼儿小篮球交流花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三角传球在双人的基础上加一个人,间隔也是两米,要求幼儿站在呼啦圈内,传、接球是脚不能跨出呼啦圈。(4)行进间传球:行进间传球在幼儿阶段属于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需要幼儿有良好的协调性、力量跟传球基础。要求幼儿先行进间近距离的传接球。层层递进,慢慢拉开距离。

5、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概念:投篮是在比赛中唯一得分的手段。在此我们针对幼儿上肢力量差的特点,我们只要求幼儿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技术动作分析:我们将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分解开来,使幼儿容易领悟。喊口令:

1、双手持球于胸前,身体正面对篮圈,两肘自然下垂。

2、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后脚跟提起,重心位于两脚之间,两眼瞄准篮圈。

3、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手掌稍向外翻,通过拇指、食指、中指的均匀用力将球投出。

训练方法:(1)双手胸前投篮:广州市幼儿小篮球花会比赛项目之一。幼儿排好队,每个篮圈4-5名幼儿。在罚球线(距离篮圈1.5米左右位置)。每人只投一次,投进的幼儿必须喊:“ye!”。喊出来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增添投篮趣味性。投篮后拿球排队,循环进行。投篮角度可以变化。

(2)双手胸前投篮(打板投篮):打板投篮指的是幼儿借助篮板将球投进。老师可在篮板上画上标志,让幼儿在规定的角度打板投篮。帮助幼儿掌握打板投篮这一技术。训练方法、要求跟上面讲述的双手胸前投篮一样。

双手胸前投篮除了要求幼儿掌握好技术动作之外,还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提高命中率。

6、行进间投篮:

概念:是指幼儿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投篮的技术动作。

今年举行广州市幼儿小篮球3对3比赛中。行进间接球投篮与三步上篮这两项投篮技能出现得比较多。尤其是三步上篮,在前几届很难看见幼儿在比赛中运用。但是今年这项技能已经在比赛中许多幼儿掌握。(1)行进间双手胸前投篮:动作技术分析:要求幼儿将运球以及双手胸前投篮两项技术动作结合起来。幼儿在运球接近篮圈时,急停,双手持球,完成双手胸前投篮。训练方法:

a:运球投篮:幼儿在篮球场边线排成一路纵队,逐个运球出发,接近篮圈时做双手胸前投篮。第一个幼儿准备投篮时,第二个幼儿运球出发。每名幼儿只投篮一次。

b:追球投篮:幼儿在球场底线排成一列横队,老师站在球架边,幼儿把球交给老师,老师将球抛出(可选择地滚球或者高抛球)。这时幼儿必须全力奔跑,追上篮球,拿起篮球,运球到另一边篮架,完成投篮。

动作技术分析:幼儿在运球靠近篮圈时,第一步:跨出右脚同时双手将球抱起,第二步:再向前跨出左脚,利用左脚挑起,完成投篮。第三步:整个技术动作完成,缓冲落地。老师可以在地上画出两个脚印,使刚刚学习的幼儿可以按照脚印,慢慢的迈步,来学习三步上篮。刚开始学的时候幼儿只持球做脚步动作,不投篮。不要求幼儿连贯,应将三步的动作分解出来。熟悉以后再把三步连起来做,再结合投篮进行练习。

训练方法:幼儿在篮球场边线排成一路纵队在底线出发,运球,到地上标志的时候将球抱起。按照地上的脚步迈步。在熟悉脚步移动之后,再结合投篮进行练习。

7、全场3对3小篮球比赛与简单的篮球比赛规则。

随着广州各个幼儿园对小篮球的重视,广州幼儿的篮球水平也是突飞猛进。在过往几届的广州市幼儿全场3对3篮球比赛中,比赛的水平、精彩程度一届高过一届。本人觉得幼儿的篮球比赛更像是幼儿的一种游戏。幼儿在游戏比赛中充分体现自身的篮球技术、团队精神与勇敢顽强的精神面貌,参加比赛的幼儿更是能增强自信心。比赛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让幼儿充分的享受过程。比赛分为上下半场,各1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1)训练方法:a、对比赛规则的理解:幼儿必须首先认识基础的篮球规则。例如球出界、走步、两次运球、犯规等规则。知道篮球比赛是一个团队的比赛,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

b、全场一对一攻防:幼儿2人一组,一个运球进攻,一个防守。进攻者应想办法将球投进篮圈。防守应运用合理的技术动作,阻止进攻队员得分。进攻者将球投进或者防守者将球抢到为之结束。

c、全场三对三攻防:幼儿3人一组,规则要求与一对一一样,需要让幼儿明白,在3对3比赛里,不再是一个人的游戏了,应该跟队友一起加油,通过传球来得分。在进球后应击掌庆祝,增强自信,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2)比赛规则:小篮球比赛规则是成人比赛的简化版,经过几届的篮球比赛,本人对于比赛中裁判的执法总结出以下几点:

a::在一些技术动作违例的判罚要求比较低。例如在走步、两次运球等技术上,判罚的尺度应该比较宽松些。

b:犯规应该抓得严厉,幼儿对动作的控制能力较差,对犯规吹罚严厉有助于减少幼儿出现一些打人、拉人等情况出现。使幼儿明白打人、拉人等动作是不能抢到球,更加不可能获得比赛的胜利。

c:裁判执法时应有适当的松紧度,在正常执法的基础上,保证比赛的流畅性。使幼儿能够好好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

在幼儿日常的篮球训练中,我们不能一直进行高强度的强化训练。这会让幼儿觉得篮球训练没有新鲜感,容易失去兴趣。老师应该给幼儿一个游戏的环境。所以在每节训练课里,我都会玩一些篮球游戏。使篮球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倍增。以下简单介绍若干种小游戏:

(1)老狼老狼几点钟:根据传统游戏改编,幼儿运球开进行此游戏。老师每次回头时,幼儿要马上抱起球,摆一个姿势。当听到6点钟时,幼儿必须抱起球往家中跑。(也可能增加难度,拍着球跑回家)。

(2)躲避球:幼儿在规定的圈内站好,2—3位老师站在圈外,手持篮球,分别向圈里扔地滚球,幼儿需避开滚动的篮球。如碰到篮球,应结束游戏。

(3)运球接力:幼儿分成若干队,听见口令运球前进,绕过雪糕桶运球回来,拍拍第二个幼儿的手,第二个幼儿出发,哪队全部幼儿率先完成,为之胜利。

(4)抢毛巾:幼儿人手一球,在运球的同时去抢其他幼儿后背的毛巾。

五、篮球拓展游戏:

一、传球比赛。

规则:幼儿分若干人一组,排成一纵队。后面的幼儿手搭在前面幼儿的屁股上。听到开始的哨声,第一个幼儿把球从胯下传给后面的幼儿,然后迅速跑到队伍的后面,手搭着前面的幼儿,准备接球。哪组先通过终点,哪组胜利。

二、三角传球。

规则:幼儿站三角,中间站着一幼儿。中间的幼儿随着传球的方向做滑步练习。

三、搭肩跳跃,捡球投篮。

规则:幼儿排成一纵队。手搭着肩膀,向前跳跃。到终点后,第一个幼儿捡球投篮,投进(投不进的要补进),把球传给下一个幼儿。直到全部队员都投进了,搭肩跳回起点。谁用时少,谁胜利。

四、拉衣服运球比赛。

规则:幼儿排成一纵队,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运球比赛,谁先通过终点谁赢。

五、5人传球。

规则:4个幼儿排成一横队,1名幼儿持球。依照顺序,传给4名幼儿。全部传到,到下一个幼儿进行传球,知道全部幼儿的完成传球为止。

六、手来手运球比赛:

规则:幼儿手拉手排成一横队,脚下夹着篮球。第一个幼儿出发,运球从手拉手幼儿的腋下通过,全部绕完之后脚夹着球。手来手。下一个幼儿出发。

七、拉衣服拨球。

规则: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后面的幼儿左手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右手拨球前进。先到终点的队伍胜利。

八、手拉手运球投篮。

规则:幼儿手拉手排成一路纵队,第一个幼儿拿球,手拉手运球前进,到终点时,第一个幼儿投篮,然后把球给第二个幼儿,全部幼儿都投进后,运球回到起点。谁用时少谁赢。

九、追球投篮。

规则:幼儿分成两队,排头的幼儿不拿球,往前跑,后面的幼儿将球滚到前场。排头的幼儿追球,然后打指定地点投篮。投中下个队员出发。

十、顶球运球前进。

规则:幼儿排成一队,第一个幼儿运球,后面幼儿,前后之前要顶着一个篮球。队伍前进,球不能掉地上。哪个队伍先追上前面的队伍为之胜利。

十一、猜拳运球追逐比赛。

规则:中线分成两队,面对面站立。手持篮球。猜拳,赢的做追逐者。输的做逃跑者。到达底线前逃跑者被抓到的算输。找不到的逃跑者算赢。

幼儿篮球教案篇三

在孩子接受业余篮球训练的第一步,就是首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喜欢上篮球,培养其对篮球的兴趣。在6岁的年龄段(小班)我们可以通过玩球来引起孩子对篮球的兴趣。而到了7-9岁的年龄段,可以初步的接受最基础的篮球训练。

二、训练时间。

不宜每天练,这样对孩子的体能、精力影响比较大,因为孩子每天不止要参加篮球训练,还有其他内容学习。不宜次数太少,这样会使孩子学习技能的进度缓慢,而且容易遗忘。

三、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身体力量薄弱,所能掌握的都是最基础的篮球技能,不涉及篮球的深层技战术。以下是几种基础篮球训练的内容:

1、球性练习。

2、原地拍球。

3、行进间运球。

4、双手胸前传接球。

5、双手投篮。

6、三步上篮。

7、全场3对3小篮球比赛与简单的篮球比赛规则。

四、训练方法。

1、球性练习:

球性是一切篮球技能中的基石,幼儿每次训练必须的热身环节。只有熟悉球性才能够控制好篮球。而球性练习是让幼儿学会运用手指、手腕力量控制篮球。为之后的拍球等一系列基础动作,打下基础。

(1)屈蹲拨球:孩子蹲下,把篮球放于身前,左右手手指打开,手腕摆动,在身前左右拨动篮球,将球控制在身前。在孩子能左右熟练的拨动、控制好篮球后,可以要求孩子目视前方,用手指手腕让篮球围绕着的身体转圈。

(2)小球过山洞:孩子站立,两脚打开略宽于肩,弯腰,稍稍屈膝,将球放于身前,运用手指、手腕拨动篮球,使篮球穿过自己的两脚,就像在书写一个8字一样,来回拔动。左右手交替进行。

(3)双手胸前抛球:双手胸前抛球对孩子的注意力、手眼协调性要求比较高。幼儿直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球放于胸前,双手用力将球垂直往上抛,对初学的孩子抛球高度要求应比较低,逐渐增加抛球高度。要求孩子在球下降时应主动伸手接球,而不是等球落在手里。孩子熟悉后可增加难度,如:抛球后击掌一次再接球。

(4)小矮人滚球:幼儿蹲下,扮小矮人,往前推着球走。此动作对体力要求比较高。(5)滚球追赶:幼儿弯腰,稍稍屈膝,篮球放在身体一侧,用手指、手腕拨动球向前进。可用比赛的形式进行。

2、原地拍球:

概念:指孩子原地用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拍球。

概念:孩子在移动中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行进间运球。

训练方法:孩子在掌握了原地拍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可发展行进间运球。行进间运球要求孩子手眼需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孩子在初学时候眼睛必须看着篮球,控制好篮球。一般要求幼儿走一步,拍一次球。(1)直线运球:在直线上来回运球,先慢慢走,学会如何控制皮球。熟悉后可以慢跑运球。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可要求其全速奔跑运球。

(2)运球绕雪糕桶:此项目是广州市孩子小篮球交流花会比赛项目之一。孩子在熟悉运球的基础上,学习运球绕过雪糕桶(也可以是其他标志物)雪糕桶间隔两米。要求孩子左右手全面发展,在雪糕桶右侧用右手,左侧则用左手。绕完雪糕桶,全速运球回到起点。

4、双手胸前传球。

概念: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一般在中、近距离运动双手胸前传球。由于其传球距离短、准确性高、容易控制,所以在众多传球技能中,是孩子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传球技能。

技术动作分析:孩子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保持基本站位姿势。训练方法:

(1)对墙传球:老师可在墙上画一个标志,与幼儿胸部高度平行,让幼儿对着标志传球,要求尽量把球打在标志上面。

(2)双人传球:孩子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距离为两米进行传接球。接球者必须伸出手主动接球。

(3)三角传球:三角传球是广州市孩子小篮球交流花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三角传球在双人的基础上加一个人,间隔也是两米,要求孩子站在呼啦圈内,传、接球是脚不能跨出呼啦圈。(4)行进间传球:行进间传球在孩子阶段属于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需要孩子有良好的协调性、力量跟传球基础。要求孩子先行进间近距离的传接球。层层递进,慢慢拉开距离。

5、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概念:投篮是在比赛中唯一得分的手段。在此我们针对孩子上肢力量差的特点,我们只要求孩子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技术动作分析:我们将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分解开来,使孩子容易领悟。喊口令:

1、双手持球于胸前,身体正面对篮圈,两肘自然下垂。

2、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后脚跟提起,重心位于两脚之间,两眼瞄准篮圈。

3、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手掌稍向外翻,通过拇指、食指、中指的均匀用力将球投出。

训练方法:(1)双手胸前投篮:广州市幼孩子小篮球花会比赛项目之一。孩子排好队,每个篮圈4-5名幼儿。在罚球线(距离篮圈1.5米左右位置)。每人只投一次,投进的幼儿必须喊:“ye!”。喊出来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增添投篮趣味性。投篮后拿球排队,循环进行。投篮角度可以变化。

(2)双手胸前投篮(打板投篮):打板投篮指的是幼儿借助篮板将球投进。老师可在篮板上画上标志,让幼儿在规定的角度打板投篮。帮助幼儿掌握打板投篮这一技术。训练方法、要求跟上面讲述的双手胸前投篮一样。

双手胸前投篮除了要求幼儿掌握好技术动作之外,还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提高命中率。

6、行进间投篮:

概念:是指幼儿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投篮的技术动作。

今年举行广州市幼儿小篮球3对3比赛中。行进间接球投篮与三步上篮这两项投篮技能出现得比较多。尤其是三步上篮,在前几届很难看见幼儿在比赛中运用。但是今年这项技能已经在比赛中许多幼儿掌握。(1)行进间双手胸前投篮:动作技术分析:要求幼儿将运球以及双手胸前投篮两项技术动作结合起来。幼儿在运球接近篮圈时,急停,双手持球,完成双手胸前投篮。训练方法:

a:运球投篮:幼儿在篮球场边线排成一路纵队,逐个运球出发,接近篮圈时做双手胸前投篮。第一个幼儿准备投篮时,第二个幼儿运球出发。每名幼儿只投篮一次。

b:追球投篮:幼儿在球场底线排成一列横队,老师站在球架边,幼儿把球交给老师,老师将球抛出(可选择地滚球或者高抛球)。这时幼儿必须全力奔跑,追上篮球,拿起篮球,运球到另一边篮架,完成投篮。

动作技术分析:幼儿在运球靠近篮圈时,第一步:跨出右脚同时双手将球抱起,第二步:再向前跨出左脚,利用左脚挑起,完成投篮。第三步:整个技术动作完成,缓冲落地。老师可以在地上画出两个脚印,使刚刚学习的幼儿可以按照脚印,慢慢的迈步,来学习三步上篮。刚开始学的时候幼儿只持球做脚步动作,不投篮。不要求幼儿连贯,应将三步的动作分解出来。熟悉以后再把三步连起来做,再结合投篮进行练习。

训练方法:幼儿在篮球场边线排成一路纵队在底线出发,运球,到地上标志的时候将球抱起。按照地上的脚步迈步。在熟悉脚步移动之后,再结合投篮进行练习。

7、全场3对3小篮球比赛与简单的篮球比赛规则。

随着广州各个幼儿园对小篮球的重视,广州幼儿的篮球水平也是突飞猛进。在过往几届的广州市幼儿全场3对3篮球比赛中,比赛的水平、精彩程度一届高过一届。本人觉得幼儿的篮球比赛更像是幼儿的一种游戏。幼儿在游戏比赛中充分体现自身的篮球技术、团队精神与勇敢顽强的精神面貌,参加比赛的幼儿更是能增强自信心。比赛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让幼儿充分的享受过程。比赛分为上下半场,各1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1)训练方法:a、对比赛规则的理解:幼儿必须首先认识基础的篮球规则。例如球出界、走步、两次运球、犯规等规则。知道篮球比赛是一个团队的比赛,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

b、全场一对一攻防:幼儿2人一组,一个运球进攻,一个防守。进攻者应想办法将球投进篮圈。防守应运用合理的技术动作,阻止进攻队员得分。进攻者将球投进或者防守者将球抢到为之结束。

c、全场三对三攻防:幼儿3人一组,规则要求与一对一一样,需要让幼儿明白,在3对3比赛里,不再是一个人的游戏了,应该跟队友一起加油,通过传球来得分。在进球后应击掌庆祝,增强自信,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2)比赛规则:小篮球比赛规则是成人比赛的简化版,经过几届的篮球比赛,本人对于比赛中裁判的执法。

总结。

出以下几点:

a::在一些技术动作违例的判罚要求比较低。例如在走步、两次运球等技术上,判罚的尺度应该比较宽松些。

b:犯规应该抓得严厉,幼儿对动作的控制能力较差,对犯规吹罚严厉有助于减少幼儿出现一些打人、拉人等情况出现。使幼儿明白打人、拉人等动作是不能抢到球,更加不可能获得比赛的胜利。

c:裁判执法时应有适当的松紧度,在正常执法的基础上,保证比赛的流畅性。使幼儿能够好好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

在幼儿日常的篮球训练中,我们不能一直进行高强度的强化训练。这会让幼儿觉得篮球训练没有新鲜感,容易失去兴趣。老师应该给幼儿一个游戏的环境。所以在每节训练课里,我都会玩一些篮球游戏。使篮球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倍增。以下简单介绍若干种小游戏:

(1)老狼老狼几点钟:根据传统游戏改编,幼儿运球开进行此游戏。老师每次回头时,幼儿要马上抱起球,摆一个姿势。当听到6点钟时,幼儿必须抱起球往家中跑。(也可能增加难度,拍着球跑回家)。

(2)躲避球:幼儿在规定的圈内站好,2—3位老师站在圈外,手持篮球,分别向圈里扔地滚球,幼儿需避开滚动的篮球。如碰到篮球,应结束游戏。

(3)运球接力:幼儿分成若干队,听见口令运球前进,绕过雪糕桶运球回来,拍拍第二个幼儿的手,第二个幼儿出发,哪队全部幼儿率先完成,为之胜利。

(4)抢毛巾:幼儿人手一球,在运球的同时去抢其他幼儿后背的毛巾。

五、篮球拓展游戏:

一、传球比赛。

规则:幼儿分若干人一组,排成一纵队。后面的幼儿手搭在前面幼儿的屁股上。听到开始的哨声,第一个幼儿把球从胯下传给后面的幼儿,然后迅速跑到队伍的后面,手搭着前面的幼儿,准备接球。哪组先通过终点,哪组胜利。

二、三角传球。

规则:幼儿站三角,中间站着一幼儿。中间的幼儿随着传球的方向做滑步练习。

三、搭肩跳跃,捡球投篮。

规则:幼儿排成一纵队。手搭着肩膀,向前跳跃。到终点后,第一个幼儿捡球投篮,投进(投不进的要补进),把球传给下一个幼儿。直到全部队员都投进了,搭肩跳回起点。谁用时少,谁胜利。

四、拉衣服运球比赛。

规则:幼儿排成一纵队,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运球比赛,谁先通过终点谁赢。

五、5人传球。

规则:4个幼儿排成一横队,1名幼儿持球。依照顺序,传给4名幼儿。全部传到,到下一个幼儿进行传球,知道全部幼儿的完成传球为止。

六、手来手运球比赛:

规则:幼儿手拉手排成一横队,脚下夹着篮球。第一个幼儿出发,运球从手拉手幼儿的腋下通过,全部绕完之后脚夹着球。手来手。下一个幼儿出发。

七、拉衣服拨球。

规则: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后面的幼儿左手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右手拨球前进。先到终点的队伍胜利。

八、手拉手运球投篮。

规则:幼儿手拉手排成一路纵队,第一个幼儿拿球,手拉手运球前进,到终点时,第一个幼儿投篮,然后把球给第二个幼儿,全部幼儿都投进后,运球回到起点。谁用时少谁赢。

九、追球投篮。

规则:幼儿分成两队,排头的幼儿不拿球,往前跑,后面的幼儿将球滚到前场。排头的幼儿追球,然后打指定地点投篮。投中下个队员出发。

十、顶球运球前进。

规则:幼儿排成一队,第一个幼儿运球,后面幼儿,前后之前要顶着一个篮球。队伍前进,球不能掉地上。哪个队伍先追上前面的队伍为之胜利。

十一、猜拳运球追逐比赛。

规则:中线分成两队,面对面站立。手持篮球。猜拳,赢的做追逐者。输的做逃跑者。到达底线前逃跑者被抓到的算输。找不到的逃跑者算赢。

幼儿篮球教案篇四

我班幼儿在中班时已学会了拍球,本学期又学会了运球和两人传球及投篮等基本动作,并初步尝试了让幼儿分组进行篮球对抗赛,在比赛中发现幼儿两人以上配合传球上有欠缺,因此,我在设计这一活动中把这一点作为重点和难点来指导,并通过四散练习,灌篮比赛等促进幼儿肌体的发展,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

1.让幼儿通过篮球基本动作(运球、传球等)及篮球比赛促进幼儿肌体的发展。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学习两人以上配合传球。

2.红、绿、黄、蓝四队标记。

3.音乐若干段。

4.记分牌。

(一)调动身心。

1.跑步热身:鼓励幼儿不怕寒冷,听鼓声变速跑。

2.热身操:听音乐精神饱满地做。

3.保育:略脱衣服。

(二)基本部分。

1.四散练习,复习动作。(幼儿练习,老师观察指导)。

2.探索练习,重点指导。

(1)请个别(3~4个)幼儿示范两人以上配合传球。

(2)幼儿自由结伴练习两人以上配合传球。(老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合作传球)。

3.拍球,运球比赛,加大运动量。(集体比赛,增加幼儿的运动量)。

4.灌篮比赛,综合练习。

(1)玩法:

分两队进行比赛,每对各5~6人,老师当裁判,比赛开始,老师站在场地中央,将篮球往上抛,接到球的“运动员”用运球及传球的方法至对方篮球架前进行投篮,投进得分,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2)规则:持球者应运球或传球,不能持球跑。

(3)幼儿分组进行比赛。

鼓励幼儿多用两人以上配合传球的方法,并提醒幼儿遵守比赛规则。

5.保育:

(1)根据天气情况及运动量大小减脱衣服。

(2)擦汗。

(三)结束部分(放松身体)。

1.进行颁奖仪式(胜者得金牌),放松身体。

2.听音乐走回教室擦汗,休息。

点评:以运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突出指导,专门设计游戏来训练,以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

幼儿篮球教案篇五

篮球是一项具有很高挑战性的运动,而幼儿作为儿童的特殊群体,更需要敏捷、协调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因此,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幼儿篮球教案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幼儿篮球课程的教学,并在此过程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时长比较短暂,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因此教学内容要短小精悍,充满趣味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基本的投篮动作时,我通过讲解、示范和引导等方式,将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其次,注重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篮球是一项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支撑的运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日常体能训练。通过跑步、练习灵活性和平衡性的动作,可以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我还利用教学时间,带领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这可以增强幼儿的运动品质和体力水平,为后续的篮球技能训练打下基础。

第三,培养幼儿的篮球技能。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我将幼儿的篮球技能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培养。在初级阶段,主要注重幼儿的基本运球、传球和接球技能的训练,通过简单易行的动作让幼儿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在中级阶段,加强幼儿的投篮和运球技能的练习,并引导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对抗性的比赛。最后,在高级阶段,着重培养幼儿的进攻和防守技术,加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比赛经验。

第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动性强的教学氛围。通过给予幼儿鼓励和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同时,我也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并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在教学环境上,我还采取了灯光和音响等设备的运用,创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

最后,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在教学结束后,我会针对每个幼儿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篮球技能的掌握程度,并从反馈中发现不足之处。同时,我也会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通过这样的评估和反馈,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幼儿的学习效果。

总之,制定科学有效的幼儿篮球教案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身体素质培养、培养篮球技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评估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努力,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篮球,并逐渐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同时,这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篮球教案篇六

教学。

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篮球运球的动作要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发展学生柔韧素质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

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学。

生的自信心。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动作节奏,动作技巧。

难点:动作的协调配合和节奏的准确度。

(二)开始部分(5分钟)1.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2)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与任务。组织:成二列横队站立所示。************************************要求:集合快、静、齐。

组织:成做操的队形散开。************************要求:注意力集中,认真做动作。

教师活动:口令清楚,声音洪亮,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配合教师。

做到快静齐。

认真跟最老师做准备活动。

动作规范。

(三)基本部分(25分钟)。

一、学习篮球运球技巧:(15分钟)。

篮球运球动作要领:手指触球,掌心空出,大臂带动小臂向下按压球。

组织: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

前后左右保持适当距离。

教师活动:教师示范教师讲解。

教师示范加讲解1.口令进行集体复习,体会动作。2.进行分组练习,巡回指导。3.集体口令练习,集体纠错。4.小组展示,鼓励练习。学生活动:

1.学生跟老师的口令进行复习。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练习。3.小组进行展示,鼓励练习。要求:积极参与练习,动作到位。

二、游戏:气球大、气球小。(5分钟)。

1、组织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学生拉成一个圈,听到“气球大”就运球拉大圈,听到“气球小”就运球缩小圈;各组比比谁的反应快。要求:按规则进行,有秩序完成。不得推撞,注重安全。精神抖擞。教法:

1.讲解游戏规则内容。2.提示要求。3.组织开始游戏。学法:

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2.积极参加游戏。3.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5分钟)1.集体放松操。

2.小结:教师。

总结。

本次课的情况。3.组织下课。

幼儿篮球教案篇七

1、学会正确的原地投篮动作。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小红旗若干面。

活动过程。

1、自由的玩篮球,让幼儿喜爱上篮球,说说平时自己都是怎么玩球的?

2、说说都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喜不喜欢篮球?想不想当篮球运动员啊?

3、教师原地投篮,来引起幼儿也想投篮的兴趣,你们想不想玩?想不想学投篮啊?

5、那现在就来和老师一起学,老师做一步动作,大家也要跟着做,有做错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纠正指导。

6、学会原地投篮动作后,来试着投投篮,保证孩子们都掌握的情况下,进行游戏。

7、大家来一起来玩投篮好不好?比比看谁原地投篮,投进去的球最多。

8、每投进去一个发一面小红旗,最后,算一下谁手里的小红旗最多为胜。

幼儿篮球教案篇八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能够自主的跑,跳,并能参加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传球这个游戏很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手脚并用,达到全身的协调运动。在游戏中能获得很大的乐趣,它既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又强化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动作的协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快速反映能力,锻炼幼儿手的敏捷度。

2、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幼儿的集体主义感。

三、活动准备:篮球若干。

四、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带领幼儿慢跑一圈,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导入游戏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做个传球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看老师怎么传,教师和一名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观看。

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第一种玩法把幼儿分成两队站好不动,两队的排头各拿一个球,当老师发出命令后,拿球的幼儿快速的把球传给下一名幼儿,(可以从头上传,腿下传或者侧身传),以此类推,看哪一个队最先传完为胜。

第二种玩法把幼儿分成两队站在起点站立,教师发出口令后有每对的排头将球传给下一名幼儿,自己快速的站到队尾,以此类推,按照一定的路线移动,看哪一个队最先传完为胜。

注意事项在传球的过程中,幼儿的间隔距离要适当,相邻幼儿要互相配合,避免落地,幼儿要注意安全。

2、游戏分组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站成两队四排,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发一篮球。

3、开始游戏幼儿准备好以后,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

两个游戏轮流尝试进行。

4、活动结束,对表现好的小组成员给予表扬鼓励,教师做及时总结活动反思传球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幼儿篮球教案篇九

伴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尤其是篮球这项体育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起孩子的体育成绩以及篮球水平,所以本着从娃娃抓起的准则,幼儿篮球培训开始普及。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篮球运动的训练,一方面能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其他各器官的功能(因为篮球运动依赖于准确的传、接、投、运以及起动、快跑、转身和急停等动作技术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也能够弥补幼儿园体育锻炼中注重发展下肢而忽视上肢动作的不足,从而进一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篮球运动即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其所涉运动技能的多样性与所包含的多重教育价值,都值得在幼儿体育教育中予以尝试和推广。

二、对幼儿兴趣的培养。

幼儿接受业余篮球训练的第一步,就是首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喜欢上篮球,培养其对篮球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篮球的基础动作进行训练。

三、训练时间。

幼儿业余篮球训练应为一周2-3次,每次训练时间为45分钟以内,内容动静交替。不宜每天练,这样对幼儿的体能、精力影响比较大,因为幼儿每天不止要参加篮球训练,还有其他内容学习。不宜次数太少,这样会使幼儿学习技能的进度缓慢,而且容易遗忘。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身体力量薄弱,所能掌握的都是最基础的篮球技能,不涉及篮球的深层技战术。以下是几种基础篮球训练的内容。

1、球性练习。

2、原地拍球。

3、行进间运球。

4、双手胸前传接球。

5、双手投篮。

6、三步上篮。

7、全场3对3小篮球比赛与简单的篮球比赛规则。

1、球性练习球性是一切篮球技能中的基石,幼儿每次训练必须的热身环节。只有熟悉球性才能够控制好篮球。而球性练习是让幼儿学会运用手指、手腕力量控制篮球。为之后的拍球等一系列基础动作,打下基础。(1)屈蹲拨球:幼儿蹲下,把篮球放于身前,左右手手指打开,手腕摆动,在身前左右拨动篮球,将球控制在身前。在幼儿能左右熟练的拨动、控制好篮球后,可以要求幼儿目视前方,用手指手腕让篮球围绕着的身体转圈。

(2)小球过山洞:幼儿站立,两脚打开略宽于肩,弯腰,稍稍屈膝,将球放于身前,运用手指、手腕拨动篮球,使篮球穿过自己的两脚,就像在书写一个8字一样,来回拔动。左右手交替进行。(3)双手胸前抛球:双手胸前抛球对幼儿的注意力、手眼协调性要求比较高。幼儿直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球放于胸前,双手用力将球垂直往上抛,对初学的幼儿抛球高度要求应比较低,逐渐增加抛球高度。要求幼儿在球下降时应主动伸手接球,而不是等球落在手里。幼儿熟悉后可增加难度,如:抛球后击掌一次再接球。

(4)小矮人滚球:幼儿蹲下,扮小矮人,往前推着球走。此动作对体力要求比较高。

(5)滚球追赶:幼儿弯腰,稍稍屈膝,篮球放在身体一侧,用手指、手腕拨动球向前进。可用比赛的形式进行。

2、原地拍球。

概念:指幼儿原地用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拍球。

幼儿在运球时应学会控制球的落点,使球完全保持在自己身前能控制到的位置。可在地上划标志物。要求幼儿把球控制在标志物范围内。

3、行进间运球。

概念:幼儿在移动中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行进间运球。训练方法:幼儿在掌握了原地拍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可发展行进间运球。行进间运球要求幼儿手眼需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幼儿在初学时候眼睛必须看着篮球,控制好篮球。一般要求幼儿走一步,拍一次球。

(1)直线运球:在直线上来回运球,先慢慢走,学会如何控制皮球。熟悉后可以慢跑运球。有一定基础的幼儿,可要求其全速奔跑运球。

(2)运球绕雪糕桶:此项目是广州市幼儿小篮球交流花会比赛项目之一。幼儿在熟悉运球的基础上,学习运球绕过雪糕桶(也可以是其他标志物)雪糕桶间隔两米。要求幼儿左右手全面发展,在雪糕桶右侧用右手,左侧则用左手。绕完雪糕桶,全速运球回到起点。

4、双手胸前传球。

概念: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一般在中、近距离运动双手胸前传球。由于其传球距离短、准确性高、容易控制,所以在众多传球技能中,是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传球技能。

技术动作分析:幼儿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保持基本站位姿势。训练方法:

(1)对墙传球:老师可在墙上画一个标志,与幼儿胸部高度平行,让幼儿对着标志传球,要求尽量把球打在标志上面。

(2)双人传球: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距离为两米进行传接球。接球者必须伸出手主动接球。(3)三角传球:三角传球在双人的基础上加一个人,间隔也是两米,要求幼儿站在呼啦圈内,传、接球是脚不能跨出呼啦圈。

(4)行进间传球:行进间传球在幼儿阶段属于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需要幼儿有良好的协调性、力量跟传球基础。要求幼儿先行进间近距离的传接球。层层递进,慢慢拉开距离。

5、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概念:投篮是在比赛中唯一得分的手段。在此我们针对幼儿上肢力量差的特点,我们只要求幼儿学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技术动作分析:我们将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分解开来,使幼儿容易领悟。喊口令:

1、双手持球于胸前,身体正面对篮圈,两肘自然下垂。

2、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后脚跟提起,重心位于两脚之间,两眼瞄准篮圈。

3、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手掌稍向外翻,通过拇指、食指、中指的均匀用力将球投出。

训练方法:(1)双手胸前投篮:幼儿排好队,每个篮圈4-5名幼儿。在罚球线(距离篮圈1.5米左右位置)。每人只投一次,投进的幼儿必须喊:“ye!”。喊出来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增添投篮趣味性。投篮后拿球排队,循环进行。投篮角度可以变化。

(2)双手胸前投篮(打板投篮):打板投篮指的是幼儿借助篮板将球投进。老师可在篮板上画上标志,让幼儿在规定的角度打板投篮。帮助幼儿掌握打板投篮这一技术。训练方法、要求跟上面讲述的双手胸前投篮一样。

双手胸前投篮除了要求幼儿掌握好技术动作之外,还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提高命中率。

6、行进间投篮。

概念:是指幼儿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投篮的技术动作。(1)行进间双手胸前投篮。

动作技术分析:要求幼儿将运球以及双手胸前投篮两项技术动作结合起来。幼儿在运球接近篮圈时,急停,双手持球,完成双手胸前投篮。训练方法:a:运球投篮:幼儿在篮球场边线排成一路纵队,逐个运球出发,接近篮圈时做双手胸前投篮。第一个幼儿准备投篮时,第二个幼儿运球出发。每名幼儿只投篮一次。

b:追球投篮:幼儿在球场底线排成一列横队,老师站在球架边,幼儿把球交给老师,老师将球抛出(可选择地滚球或者高抛球)。这时幼儿必须全力奔跑,追上篮球,拿起篮球,运球到另一边篮架,完成投篮。

动作技术分析:幼儿在运球靠近篮圈时,第一步:跨出右脚同时双手将球抱起,第二步:再向前跨出左脚,利用左脚挑起,完成投篮。第三步:整个技术动作完成,缓冲落地。老师可以在地上画出两个脚印,使刚刚学习的幼儿可以按照脚印,慢慢的迈步,来学习三步上篮。刚开始学的时候幼儿只持球做脚步动作,不投篮。不要求幼儿连贯,应将三步的动作分解出来。熟悉以后再把三步连起来做,再结合投篮进行练习。

训练方法:幼儿在篮球场边线排成一路纵队在底线出发,运球,到地上标志的时候将球抱起。按照地上的脚步迈步。在熟悉脚步移动之后,再结合投篮进行练习。

7、全场3对3小篮球比赛与简单的篮球比赛规则。

幼儿的篮球比赛更像是幼儿的一种游戏。幼儿在游戏比赛中充分体现自身的篮球技术、团队精神与勇敢顽强的精神面貌,参加比赛的幼儿更是能增强自信心。比赛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让幼儿充分的享受过程。比赛分为上下半场,各7分钟,中场休息3分钟。(1)训练方法:

a、对比赛规则的理解:幼儿必须首先认识基础的篮球规则。例如球出界、走步、两次运球、犯规等规则。知道篮球比赛是一个团队的比赛,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

b、全场一对一攻防:幼儿2人一组,一个运球进攻,一个防守。进攻者应想办法将球投进篮圈。防守应运用合理的技术动作,阻止进攻队员得分。进攻者将球投进或者防守者将球抢到为之结束。c、全场三对三攻防:幼儿3人一组,规则要求与一对一一样,需要让幼儿明白,在3对3比赛里,不再是一个人的游戏了,应该跟队友一起加油,通过传球来得分。在进球后应击掌庆祝,增强自信,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2)比赛规则:小篮球比赛规则是成人比赛的简化版,经过几届的篮球比赛,本人对于比赛中裁判的执法总结出以下几点:

a::在一些技术动作违例的判罚要求比较低。例如在走步、两次运球等技术上,判罚的尺度应该比较宽松些。

b:犯规应该抓得严厉,幼儿对动作的控制能力较差,对犯规吹罚严厉有助于减少幼儿出现一些打人、拉人等情况出现。使幼儿明白打人、拉人等动作是不能抢到球,更加不可能获得比赛的胜利。c:裁判执法时应有适当的松紧度,在正常执法的基础上,保证比赛的流畅性。使幼儿能够好好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

在幼儿日常的篮球训练中,我们不能一直进行高强度的强化训练。这会让幼儿觉得篮球训练没有新鲜感,容易失去兴趣。老师应该给幼儿一个游戏的环境。所以在每节训练课里,我都会玩一些篮球游戏。使篮球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倍增。以下简单介绍若干种小游戏:

(1)老狼老狼几点钟:根据传统游戏改编,幼儿运球开进行此游戏。老师每次回头时,幼儿要马上抱起球,摆一个姿势。当听到6点钟时,幼儿必须抱起球往家中跑。(也可能增加难度,拍着球跑回家)。(2)躲避球:幼儿在规定的圈内站好,2—3位老师站在圈外,手持篮球,分别向圈里扔地滚球,幼儿需避开滚动的篮球。如碰到篮球,应结束游戏。

(3)运球接力:幼儿分成若干队,听见口令运球前进,绕过雪糕桶运球回来,拍拍第二个幼儿的手,第二个幼儿出发,哪队全部幼儿率先完成,为之胜利。

(4)抢毛巾:幼儿人手一球,在运球的同时去抢其他幼儿后背的毛巾。

篮球拓展游戏:

传球比赛。

规则:幼儿站三角,中间站着一幼儿。中间的幼儿随着传球的方向做滑步练习。搭肩跳跃,捡球投篮。

规则:幼儿排成一纵队,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运球比赛,谁先通过终点谁赢。

五、5人传球。

规则:4个幼儿排成一横队,1名幼儿持球。依照顺序,传给4名幼儿。全部传到,到下一个幼儿进行传球,知道全部幼儿的完成传球为止。手来手运球比赛:

规则: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后面的幼儿左手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右手拨球前进。先到终点的队伍胜利。

手拉手运球投篮。

规则:幼儿手拉手排成一路纵队,第一个幼儿拿球,手拉手运球前进,到终点时,第一个幼儿投篮,然后把球给第二个幼儿,全部幼儿都投进后,运球回到起点。谁用时少谁赢。

九、追球投篮。

规则:幼儿分成两队,排头的幼儿不拿球,往前跑,后面的幼儿将球滚到前场。排头的幼儿追球,然后打指定地点投篮。投中下个队员出发。

十、顶球运球前进。

一、猜拳运球追逐比赛。

规则:中线分成两队,面对面站立。手持篮球。猜拳,赢的做追逐者。输的做逃跑者。到达底线前逃跑者被抓到的算输。找不到的逃跑者算赢。

幼儿篮球教案篇十

玩球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的协调性与精确性还未完善,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球类的特性及其基本动作和技能的掌握。

幼儿园篮球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通过游戏形式教授幼儿篮球活动的基本动作,在帮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同时,增强幼儿的体质以及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活动。篮球运动不仅仅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孩子们还有规范良好行为的教育作用,能够积极促进幼儿健康阳光的成长,发展幼儿的身心健康,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

我简化篮球的教法入手,积极地寻找着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和运动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喜欢并爱上这项运动,使他们不但学会篮球技能还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提高了运动能力,充分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我院以篮球为特色活动,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以熟悉篮球的球性练习来引导幼儿的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在幼儿园,孩子们年龄小,手部力量和腿部力量不是很到位,对抗性的比赛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结合幼儿的年龄及生理运动特点,立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精神,我做了些尝试性的探索。

体育小动物投篮。

活动目标:

1.学会投掷的动作技能,并提高准确投掷能力。2.喜欢参与投篮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游戏前学会儿歌、篮球架、小篮球、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兴趣。师:森林里要召开运动会,小朋友们,请你们告知小动物们吧!“来来来,来来来,xxx快来啊,我们一起来游戏”边说边做动作。

(二)初步理解游戏规则。1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师:“小小球儿圆又圆,它在我们手中传,大家一起做游戏,你传我传大家传。”小朋友们一起念儿歌,依次传球,儿歌停止的时候,求在谁的手上谁就要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边做动作先走到呼啦圈里,然后投球。投完之后拿好球从新开始传给下一个小朋友。2示范一次游戏。

小结:投球的时候双手拿球举过头顶,向前用力投向篮筐。

(三)深入游戏,难度提升。

师:小朋友们玩的很好,我们要增加难度了你们有没有信心?我们让呼啦圈离得远一点。

再次游戏,如果投不中,刻意由他的同伴帮助投掷,再投不中,由他们集体表演节目。

(四)整理运动。

师: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圆上走一圈。

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十三幼儿园。

大班体育活动:篮球高手。

执教者:曾西亚。

一、设计思路:

指南中指出:“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我园本学期是以健康领域作为重点发展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发现玩球的不同方法并尝试拍球,不但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发展了孩子们的学习品质与经验。

二、活动目的:

1、能探索出球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球的基本技能。2、会一物多玩,体验创造性玩球的乐趣。

3、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能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活动。

三、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球、音乐、红旗2面。

四、活动重点: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球的多种玩法,让幼儿自己去尝试玩球并发展幼儿动作协调能力。

五、活动难点:

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发展幼儿创造力。

六、活动过程:

1、第一次探索:自由玩球,教师巡回指导。

(3)集中评价。尝试后,请个别幼儿将不同法分享给大家看,共同请小朋友们试试别人的玩法。

2、幼儿第二次自由玩球。老师幼儿尝试合作玩球。3、学“螃蟹”走路(夹球侧行)。4、放松活动:“做汤圆”。

幼儿篮球教案篇十一

1、掌握滚接皮球的技巧。

2、调节滚球的力度。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感受游戏的快乐。

4、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1、合作意识,

2、滚接的力度,

3、节奏和游戏规则。

准备皮球。宽敞的活动区。

1、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玩一个体育游戏,“小朋友想玩吗?”

2、游戏的名字叫“滚接球”让幼儿重复游戏的名字。

3、两人一组,双脚打开对面坐,把皮球放在两人双脚之间,然后互相滚接皮球。

4、幼儿熟悉游戏后,老师可延长两位幼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探索调整滚球力度的大小,并尝试互相滚接皮球。

5、变换方式吸引孩子,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6、“花开了”

7、两人一组,分开双脚坐下,每组一个中型皮球。

8、老师老师摇动铃铛开始游戏,引导幼儿想象皮球是一朵花,求幼儿把球滚个同伴,

9、当老师说“花开了”最后持球的'小朋友要拿着球向上举起,表示花开了。

10、重复进行游戏。

11、幼儿熟悉游戏之后可以延长两位幼儿的距离。

1、本次的活动,简单,有趣比较吸引小班的孩子,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动作比较笨拙选择本次的活动也考虑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

2、滚接球这个游戏孩子比较喜欢,因为小班的孩子对球特别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让孩子对游戏产生兴趣才能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游戏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滚球的技巧和力度。

4、还有两个人的合作意识,滚过来滚过去,变成小花等等很好玩。

5、我觉得,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还可以多样性,变换更多的方式方法会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让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幼儿篮球教案篇十二

篮球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篮球教案的编制和实施对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身体素质以及培养兴趣爱好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幼儿篮球教练,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案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在编制幼儿篮球教案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于新事物和运动非常好奇,但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很难长时间集中。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在教案中注重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幼儿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保持兴趣。同时,我也尽量与幼儿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爱好和需求,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其次,幼儿篮球教案的实施中,我认识到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篮球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教案中的活动也应围绕着团队合作展开。例如,我会将幼儿分为小组进行练习,并设置一些团队活动,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教学中,我强调每个孩子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互相帮助、鼓励,从而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第三,我发现在幼儿篮球教案中掌握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学习新事物时往往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和理解。因此,在安排教案的内容时,我注意控制教学的节奏,避免过于繁琐和复杂,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同时,我也了解到在幼儿运动教学中,没有必要追求过快的进度,稳扎稳打,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幼儿会更好地掌握篮球技巧。

第四,幼儿篮球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篮球是一项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的运动,对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案中,我注重设置一些针对幼儿身体发展的活动,例如灵活性训练、耐力训练等。同时,我也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以加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最后,幼儿篮球教案的编制和实施还需要注重评估和反思。通过课堂观察和评估,我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同时,我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教案的质量。

总之,幼儿篮球教案的编制和实施是一项富有挑战性但又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通过我的实际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了教案在幼儿篮球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只有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篮球教育工作,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幼儿篮球教案篇十三

概念:指幼儿原地用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拍球。原地拍球动作是由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手脚协调配合四个环节组成。

(1)身体姿势幼儿拍球时应保持两脚前后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眼睛看着篮球。(水平提高后要求目视前方),非运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护球。脚步动作的幅度和下肢各关节的屈度随运球速度和高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手臂动作拍球球时,五指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缘触球,掌心不触球。

(3)球的落点幼儿在运球时应学会控制球的落点,使球完全保持在自己身前能控制到的位置。可在地上划标志物。要求幼儿把球控制在标志物范围内。

概念:幼儿在移动中单手连续拍打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行进间运球。

训练方法:幼儿在掌握了原地拍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可发展行进间运球。行进间运球需要求幼儿手、眼协调配合。运起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幼儿在初学时眼睛必须看着篮球,控制好篮球。一般要求幼儿走一步、拍一次球。

(1)直线运球:在直线上来回运球,先慢慢走,学会如何控制篮球。熟悉后可以慢跑运球。有一定基础的幼儿,可要求其全速奔跑运球。

(2)运球绕雪糕桶:幼儿在熟悉运球的基础上,学习运球绕过雪糕桶(也可以是其他标志物)雪糕桶间隔2米。要求幼儿左右手全面发展,在雪糕桶右侧用右手,左侧用左手。绕完雪糕桶,全速运球回到起点。

概念: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一般在中、近距离运动双手胸前传球。由于其传球距离短、准确性高、容易控制,所以在众多传球技能中,是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传球技能。

技术动作分析:幼儿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保持基本站位姿势。

(1)对墙传球:老师可在墙上画一个标志,与幼儿胸部高度平行,让幼儿对着标志传球,要求尽量把球打在标志上面。

(2)双人传球: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距离为两米进行传接球。接球者必须伸出手主动接球。

(3)三角传球:三角传球是广州市幼儿小篮球交流花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三角传球在双人的基础上加一个人,间隔也是两米,要求幼儿站在呼啦圈内,传、接球是脚不能跨出呼啦圈。

(4)行进间传球:行进间传球在幼儿阶段属于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需要幼儿有良好的协调性、力量跟传球基础。要求幼儿先行进间近距离的传接球。层层递进,慢慢拉开距离。

幼儿篮球教案篇十四

为了丰富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定期给孩子设计和准备精彩的亲子游戏,对于孩子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当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家长一定要积极参加。

校园凳子、篮球、木棒。

1.孩子们和自己的家长组成一个小组,然后,去领取一个凳子,一个木棒,一个篮球;

2.根据组织者的提示,每个小组分别占据一个位置,然后,按照顺序进行排列;

4.家长们站到凳子前大约1米左右的位置,开始投球;

5.家长投球结束之后,记住投进去的球的数量,然后,换成孩子继续投球;

6.将孩子和家长投球完成总量进行相加,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7.给获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吧。

幼儿篮球教案篇十五

1、热身准备:蛇形慢跑、徒手操。慢跑中可以加上手臂摆动等简单动作,在教师的口令下有节奏的跑动,注意提示小朋友不要出现追逐、拉扯及打闹等现象。室外队形位置选择:在光线刺眼时应选择让幼儿背对强光方向站立。

2、基本部分。

(1)情景导入(可选择):

可以先发球给小朋友,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球,看他们能否控制好篮球,但是不能占用太多时间,并要控制好秩序。

师:小朋友们,篮球到处乱跑太顽皮了,根本不听我们的指挥,如果让顽皮的篮球听我们的指挥,那就跟老师一起学习双手拍球吧!用我们灵活的双手去指挥顽皮的篮球。

(2)动作要领讲解示范。

a、动作要领:双手用力要保持一致性,手心中空,五指拍球,手指要柔,手指和手腕用力,手腕的力量要适中。

易犯错误:双手用力不一致,用胳膊向下压球、用掌心拍球、拍球力量时大时小等。

b、讲解示范:语言及动作尽量夸张,这样容易增强小朋友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1)练习。

a、在教师的带领下,先完成一次拍球,连续三次拍球,逐渐增加拍球的次数。

b、分散练习,教师巡视并针对个别小朋友的动作纠正指导。根据个体的差异性,注意练习的速度,开始不能过快,要求完成动作的质量要高,慢慢加快速度。请个别小朋友做对比示范练习,并请小朋友点评,老师最后做纠正指导。

c、拓展练习,在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拍球好的小朋友尝试单手拍球、行进间运球等动作,请做得好的幼儿上台展示(可选择)。

3、游戏部分:传统的.接力赛形式游戏。教师把小朋友分成4组,每组第一个小朋友在老师“开始”口令后,先跑到第一个圈前,拍一下篮球,把球放在圈里,然后依次跑到第二、三个圈前分别拍两下、三下篮球,把球放在圈里。最后冲过终点,再跑回起点与下一位小朋友击掌后,自行至队尾,下一个小朋友开始第一个小朋友的动作,直至率先完成动作的小组为获胜队。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规则的把握控制,整个过程既然气氛活跃,更要公平公正。

篮球是一种有趣的运动,很多幼儿都很喜欢玩篮球,教师们可以通过一些篮球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让幼儿能够更喜欢体育运动,喜爱篮球这个运动项目。

幼儿篮球教案篇十六

1、篮球活动课课堂常规教育,学习内容简介,课堂要求。

2、移动技术练习:起动、变向跑、侧身跑、后退跑、急停(跳停、跨停)侧滑步。

1、使学生明确篮球活动课的学习目的、任务、要求,树立良好的学习、锻炼习惯。

2、提高学生移动能力,初步掌握所学动作基本技术。

3、发展协调能力和耐力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1)绕篮球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组织: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

要求: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

移动技术练习:移动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位置、方向、速度变化时所采取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通称。移动是篮球技术的基础,一般可分为起动、跑、急停、跳、跨步转身及各种滑步和防守步伐等种类。

(1)起动:两膝微屈踵离地,前掌蹬地要有力、身体前倾移重心,前两三步短而急。

(2)变向跑:右脚内侧来蹬地,屈膝内扣移重心,体转前倾左脚迈,右脚紧跟加速移。

(3)侧身跑:放松前跑勿横移,注意球踪看场情,回头侧身腰放松,随时要把球来迎。

(4)后退跑:前掌蹬地,提膝后移,体稍后仰,踵勿着地。

(5)跳步急停:微向上跳,双脚着地,体稍后坐,双膝弯屈。

(6)跨步急停:一步跨大脚抵地,屈膝体仰重心降,二步着地脚蹬地,内转屈膝制动停。

(7)侧滑步:一脚蹬地一脚跨,蹬跨结合不交叉,低姿张臂来滑动,坐姿滑动要狠抓。

组织、教法、要求:教师逐一讲解各个练习动作要点,重点与难点,并正、侧面示范,提出要求,纠正易犯错误。

(1)起动:

组织:成二列横队、前后相距4米,左右间隔3米,做好防守准备姿势。

教法:看或听教师信号后集体起动向前做短距离快跑。

要求:起动突然,反应要快,起动时步短而急,起动后加速跑。

(2)变向跑:

组织:遇障碍变向跑,如图。

教法:快跑至障碍物前面变向快跑。

要求:要跑到障碍物前变向,变向要突然,起动加速要明显,前一人跑到中线时,后一人可出发。

(3)侧身跑:

组织:利用球场三个圆圈做侧身跑练习如图。

教法:教师站在边线附近,用手指做出不同数字的信号,学生在侧身跑时,随时报出所示数字。

要求:绕圆圈跑时,重心内倾、外侧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应有明显的加速度,同时做出随时准备接球的动作。

(4)后退跑:

组织:成一路纵队,间隔2米,沿篮球场边线进行练习。

教法:从端线外起后退跑,到中线后转身接侧身跑切入篮下。

要求:踵勿着地,体稍后倾。可放在准备活动时练习,也可放入移动练习时做。

(5)急停练习:

组织:成二(三)列横排,间隔2米站于边线处。

教法:发出信号后第一排向前走3—4步做一次跨步急停或跳步急停。第一排做第二次急停后,第二排开始做,到边线止,然后过渡到慢跑中,快跑中看(听)信号做急停动作,也可结合运球做急停动作。

要求:急停时重心下降、停稳。

(6)滑步练习:

组织:成体操队形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法:做好斜步站立防守姿势,先向左滑步,按照“蹬(右脚),落地(左脚),跟(右脚)”的节奏做滑步慢动作,然后向右、向前、向后做滑步。口令逐渐加快。

要求:滑动时重心平稳且落在前脚掌上,目视前方。

1、放松活动。

2、课堂小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

幼儿篮球教案篇十七

1.单手拍球:可以单手立定拍球,也可以沿直线或障碍物行进拍球。要求手掌保持握球状,手腕自然用力,身体降低重心稍微前倾,球的高度控制在胸部以下。

2.双手拍球:按照单手拍球的要求,左右手交替进行。先立定姿势双手拍球,熟练后走直线、走圆圈或绕障碍物行进拍球。幼儿可以边拍球边数数,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拍球次数最多。

3.抛接球:两手向上抛球,然后再用手接住;两名幼儿合作面对面抛接球,接不住球者为输。

4.乖乖球:两名幼儿面对面蹲下或坐下,向对方滚球,球不能离地,沿直线向前滚,比一比谁的球最乖。

5.转圈圈:幼儿各拿一个篮球放在平地上,单手放在球的上部,用力向前转、向后转,比一比谁的篮球转的时间最长。

6.顶球:把球放在头部,两手轻轻扶球,可以走、跑、跳,球先掉下者为输。

7.夹球跳:把球放在两脚之间,夹住球轻轻向前跳,看谁或看哪队先到达目的地为胜。

8.运球:把球放在篮子里,提着走、跑、跳;两人提着合作运球,可增加障碍物,使活动更加有趣。

9.螃蟹运球:两幼儿面对面站好,两手轻轻抓住对方,把球放在两幼儿胸部中间,学螃蟹横着走。两人动作必须协调一致,才能走得好,运得稳。也可以增加难度,背对背运球走。

10.赶球走:幼儿手拿硬纸棒,按一定的路线向前赶球,看谁的球先到达目的地。

11.拖拉球:用塑料圈套住球向前走或向后走,不要让球宝宝出圈。

12.胯下传球:先单手拍球,然后抱起球从胯下穿过继续拍球。这种玩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耐心练习。

13.蜗牛旅行:把球放进轮胎内,两手轻轻地扶住轮胎向前滚。活动中谁的球掉下来为输。

14.转身拍球:幼儿先立定拍球,然后迅速转个圆圈后继续拍球。在一定的时间内,比一比谁转身的次数最多。

15.投球:幼儿持球站成一队,与球篮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手指和掌根握球,在头前方上举,用力往篮内投球,进球为胜。

16.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创编球操,请幼儿随音乐表演。

幼儿篮球教案篇十八

大班教案篮球两篇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增强了合作意识,培养了幼儿的集体主义感,锻炼幼儿的快速反映能力,锻炼幼儿打篮球的敏捷度,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篮球两篇教案吧。

一、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快速反映能力,锻炼幼儿打篮球的敏捷度。2、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幼儿的集体主义感。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二、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能够自主的跑,跳,并能参加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传球这个游戏很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手脚并用,达到全身的协调运动。在游戏中能获得很大的乐趣,它既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又强化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动作的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篮球若干。

四、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带领幼儿慢跑一圈,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导入游戏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做个传球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看老师怎么传,教师和一名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观看。

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第一种玩法把幼儿分成两队站好不动,两队的排头各拿一个球,当老师发出命令后,拿球的幼儿快速的把球传给下一名幼儿,(可以从头上传,腿下传或者侧身传),以此类推,看哪一个队最先传完为胜。

第二种玩法把幼儿分成两队站在起点站立,教师发出口令后有每对的排头将球传给下一名幼儿,自己快速的站到队尾,以此类推,按照一定的路线移动,看哪一个队最先传完为胜。

注意事项在传球的过程中,幼儿的间隔距离要适当,相邻幼儿要互相配合,避免落地,幼儿要注意安全。2、游戏分组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站成两队四排,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发一篮球,3、开始游戏幼儿准备好以后,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

两个游戏轮流尝试进行4、活动结束,对表现好的小组成员给予表扬鼓励,教师做及时总结活动反思传球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

篮球活动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把教育融于生活游戏中,针对幼儿起到了具有特点的文化教育作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体能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幼儿心理素质,促进了幼儿素质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到篮球活动中,勇于进取、敢于挑战。2、在活动过程中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及提高身体协调能力。3、基本掌握原地双手拍球的动作要领,尝试与同伴相互合作。

活动重难点:

重点:动作过程中,发力的大小及手眼的协调能力配合。

难点:动作过程中,对球体的连续性控制。

活动准备:

器材准备:篮球若干、呼啦圈若干。

场地准备:划定区域,排除危险干扰因素。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可选择):

可以先发球给小朋友,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球,看他们能否控制好篮球,但是不能占用太多时间,并要控制好秩序。

师:小朋友们,篮球到处乱跑太顽皮了,根本不听我们的指挥,如果让顽皮的篮球听我们的指挥,那就跟老师一起学习双手拍球吧!用我们灵活的双手去指挥顽皮的篮球。

(2)动作要领讲解示范。

a.动作要领:双手用力要保持一致性,手心中空,五指拍球,手指要柔,手指和手腕用力,手腕的力量要适中。

易犯错误:双手用力不一致,用胳膊向下压球、用掌心拍球、拍球力量时大时小等。

b.讲解示范:语言及动作尽量夸张,这样容易增强小朋友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1)练习。

a.在教师的带领下,先完成一次拍球,连续三次拍球,逐渐增加拍球的次数。

b.分散练习,教师巡视并针对个别小朋友的动作纠正指导。根据个体的差异性,注意练习的速度,开始不能过快,要求完成动作的质量要高,慢慢加快速度。请个别小朋友做对比示范练习,并请小朋友点评,老师最后做纠正指导。c.拓展练习,在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拍球好的小朋友尝试单手拍球、行进间运球等动作,请做得好的幼儿上台展示(可选择)。

3、游戏部分:传统的接力赛形式游戏。教师把小朋友分成4组,每组第一个小朋友在老师开始口令后,先跑到第一个圈前,拍一下篮球,把球放在圈里,然后依次跑到第二、三个圈前分别拍两下、三下篮球,把球放在圈里。最后冲过终点,再跑回起点与下一位小朋友击掌后,自行至队尾,下一个小朋友开始第一个小朋友的动作,直至率先完成动作的小组为获胜队。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规则的把握控制,整个过程既然气氛活跃,更要公平公正。

幼儿篮球教案篇十九

1、幼儿在已有篮球技巧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进退拍球和高低交替运球技巧。

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交流进退拍球和交替运球的最佳方法。

3、幼儿能在运动中勇于面对困难,体验玩球的快乐。

五号篮球幼儿人手1只;入场准备:四纵队。

一、热身运动。

1、变队入场。幼儿听口令四队变两队进入圆形热身场地。

2、玩游戏:找朋友。

3、听音乐热身(全美职业篮球季后音乐)和老师一起热身。

4、分组取篮球站四队,四队变两队对面做左右手定点高低拍球。

二、探索新的玩球技巧。

1、探索进退拍球。

小结:是的,原地不动的话球就容易被对方球员抢走。更投不到对方的篮筐里去。所以,我们的篮球要灵活的动起来。

2、教师示范进退排球。

师:大家有没有仔细看我是怎么拍球的?

小结:这叫进退拍球。你自己先试一试。然后,把你拍球的方法讲给大家听。

幼儿交流进退拍球的方法后,教师做技巧指导:

前进拍的时候,用力点放在球的背面,轻轻往前推,球就会随着身体往前行。后退的时候,用力点放在球的正面,球就会随着身体往后退。

3、幼儿在练习中熟悉并掌握高低进退运球技巧。

4、中场动静调节:高抬腿绕球、地面绕八字。

三、熟练运球技巧进行高低交替运球。

师:看,在我们的正前方有两条线,分别是红色和绿色和蓝色。下面我们分二组运球,到第一道红线时请你停下来做先低后高拍球各五下。到绿线时做进退拍球三次然后到对面站好。

(赶小猪到圆形场地)。

四、放松活动,结束。

幼儿坐在圆上和老师一起放松手臂,脚腕和全身。

幼儿篮球教案篇二十

我班幼儿在中班时已学会了拍球,本学期又学会了运球和两人传球及投篮等基本动作,并初步尝试了让幼儿分组进行篮球对抗赛,在比赛中发现幼儿两人以上配合传球上有欠缺,因此,我在设计这一活动中把这一点作为重点和难点来指导,并通过四散练习,灌篮比赛等促进幼儿肌体的发展,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

1、让幼儿通过篮球基本动作(运球、传球等)及篮球比赛促进幼儿肌体的发展。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学习两人以上配合传球。

2、红、绿、黄、蓝四队标记。

3、音乐若干段。

4、记分牌。

(一)调动身心。

1、跑步热身:鼓励幼儿不怕寒冷,听鼓声变速跑。

2、热身操:听音乐精神饱满地做。

3、保育:略脱衣服。

(二)基本部分。

1、四散练习,复习动作。(幼儿练习,老师观察指导)。

2、探索练习,重点指导。

(1)请个别(3~4个)幼儿示范两人以上配合传球。

(2)幼儿自由结伴练习两人以上配合传球。(老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合作传球)。

3、拍球,运球比赛,加大运动量。(集体比赛,增加幼儿的运动量)。

4、灌篮比赛,综合练习。

(1)玩法:

分两队进行比赛,每对各5~6人,老师当裁判,比赛开始,老师站在场地中央,将篮球往上抛,接到球的“运动员”用运球及传球的方法至对方篮球架前进行投篮,投进得分,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2)规则:持球者应运球或传球,不能持球跑。

(3)幼儿分组进行比赛。

鼓励幼儿多用两人以上配合传球的方法,并提醒幼儿遵守比赛规则。

5、保育:

(1)根据天气情况及运动量大小减脱衣服。

(2)擦汗。

(三)结束部分(放松身体)。

1、进行颁奖仪式(胜者得金牌),放松身体。

2、听音乐走回教室擦汗,休息。

幼儿篮球教案篇二十一

1、初步学习画圆的技能和圈涂、平涂的技能,能用圆形和短线组合画气球。

2、鼓励幼儿选用多种颜色作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1、各种颜色的气球若干。

2、油画棒,画纸。

一、出示气球,激发兴趣。

(出示气球):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你们什么时候见过气球?在什么地

方见过的?你们玩过气球吗?

二、引导幼儿了解气球的特性。

问:气球肚子里圆鼓鼓的,装着什么呢?你见过什么样子的气球?你们

都看过什么颜色的气球呢?气球好玩吗?

三、教师示范讲解气球的画法。

1、气球就像个大泡泡,用我们学过的画泡泡的方法画一个圆,然后在泡

泡的下面画一根弯弯曲曲的跳舞的线,拴住气球。

2、五颜六色的气球最漂亮,所以我们要用许多不同的颜色来画气球,也可以画好气球后用不同的颜色把它涂满,还可以像绕毛线一样把气球慢慢变大。画完一两个就可以换一种颜色,不用的小蜡笔要放回盒子里。在纸张有空白的地方都可以画气球,有的气球大有的气球小,这样搭配起来就会很漂亮。

四、幼儿数空练习。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励幼儿大胆作画。(记住画气球的时候一定要封口、平涂要左右来回涂)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胆作画。

3、鼓励幼儿大胆选用多种颜色进行作画。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挑选一些颜色漂亮、画面整洁的作品让幼儿欣赏。

2、向幼儿指出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3041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