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写教案前要仔细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思路和策略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一
1、学习2—8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的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课件、表格、铅笔。
一、引题,理解“邻居”
1、师:看,来了一辆快乐大巴,快乐大巴邀请各位小乘客去参观房子,快乐大巴,快乐出发吧!
3、你现在的位置旁边的邻居是谁和谁?
二、比一比:
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前面数比中间数小1,后面数比中间数大1的关系。
2、为什么要把2个放在3个的前面,4个放在3个的后面(2个比3个少1个,排在3个的前面,4个比3个多1个,排在4个的后面)。
4、小结:3的邻居朋友是几和几,也把2和4叫做3的相邻数,通过刚才比大小,我们知道相邻数的一个特点:就是前面的数字总比中间的数字小1,后面的数字总比中间的数字大1。
三、找一找:
数字找朋友。
1、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数字住的房子,你们看一群数字来了,他们是几?(出示数卡2——8)。
2、数字国王为他们买了新房子,数字宝宝要搬到新家里去,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住在那一幢,国王出示一个标记图:小——大,数字要按标记排队该怎么排?请你们送他们到新房子里去住。
3、数字宝宝3和5的中间数字朋友捉迷藏躲起来,我们找一找应该是几?为什么?
4、数字宝宝5的前面朋友也躲起来了,应该是几?后面呢?(引导幼儿知道比5少1是4,比5多1是6,5的的朋友是4和6)。
四、幼儿操作:
1、填空格:哪些邻居躲起来了,帮它画出来,并在正方形里写上数字。
2、圆点找朋友:圆点要找到它的前面和后面的邻居,请你帮相应的圆点相邻数画出来。
3、连连线,教师和幼儿一同评价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二
本活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物体、空间、时间等等现象发生兴趣。为此,就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探索来对形体进行等分。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逐渐加深,并支持、鼓励幼儿独立、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来完成本次活动。
1、激发幼儿对物体进行等分的兴趣。
2、让幼儿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学习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3、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
一、活动导入
以小狗分匹萨的情景作为导入,复习图形二等分的方法。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圆形四等分的方法。
2、教师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通过二次对折得到四等分。
3、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即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二)图形四等分
1、分发正方形的纸,让每位幼儿动手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启发幼儿想出不一样的分法。并让幼儿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分的。
3、通过邀请幼儿代表将长方形用上面的几种方法进行四等分,总结将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巩固理解四等分的含义。
4教师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形,让幼儿判断四等分。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体
1、以圆形为例,比较等分前后整体与部分的大小,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儿动手操作将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来的整体。
1、教师总结四等分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2、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把图形进行八等分。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三
1、在听听说说绘本故事中,对统计活动感兴趣。
2、尝试对比赛的结果进行目测及统计,学习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
3、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打擂台赛的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1、教具:《最佳守卫》ppt、投票工具。
2、学具:四项比赛的记录表、总的统计表,笔。
1、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森林里……(观看ppt),阅读绘本。
2、师提问:
(1)瞧!广告上写着什么?
(2)为什么要聘请守卫呢?
师:广告一贴出来,就来了许多小动物来报名,你们瞧!
师提问:
1、来了几位小动物前来应聘?
2、这么多动物来了,但只聘请一名守卫,那可怎么办呢?(幼儿自由讨论)
师:我们来看一看山羊公公选择了什么办法?(超级擂台赛)
3、什么叫超级擂台赛?(幼儿自由讲述)
4、有哪些很厉害的比赛项目呢?(观看ppt后幼儿自由讲述)
师:这四场比赛只有山羊公公一个人做裁判,来也来不及,想请小朋友帮忙一起做裁判好吗?但是作为一名小裁判我们首先要知道每场比赛的裁判标准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幼儿相互讲述)
师:现在每场比赛的裁判标准我们都知道了,你看山羊公公还为我们准备了裁判用的记录纸,小裁判们赶快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比赛项目去记录吧!(幼儿分组进行)
5、了解擂台赛的各比赛项目,请幼儿做裁判,尝试对比赛的结果进行统计。
幼儿分成四组,分别选出举重、跑步、接飞盘、身高获胜的动物。
(1)幼儿为自己喜欢的比赛记录成绩,统计出每个项目获胜的动物。
(2)每组选一名幼儿宣布比赛获胜的动物。
(3)统计“身高比赛”、“举重比赛”、“接飞盘比赛”这三个项目的总成绩。
意图:揭示结果,幼儿感悟
1、幼儿帮助小羊投票,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公布结果,展开讨论
重点提问:最后,谁获得了胜利?为什么小羊们都选猎狗呢?
小结:猎狗虽然不如老虎勇猛,不比大猩猩灵活,力量不及狗熊,但是它会动脑筋,做事认真。所以才会过了一关又一关,最终获得胜利。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四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媒体课件、桃子卡片、圆片、学生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课前导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解决新的问题。
1、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桃子图片,让学生随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分成两份吗?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分。
(2)、展示学生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学生会有很多种分发,教师用媒体课件都展示出来。
(3)、发现“平均分”。
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法: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读几遍。
教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个,右边2个,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均分。并连贯说:“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学生说说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个?
3、让学生动手平均分。
(1)、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均分,并互相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朋友。
4、动手操作。
(1)、教师提出意见,让学生边操作,边说出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
(2)、让学生动手,找学生演示。
(3)、连起来说说。
(4)、在书上填写出来。
1、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1)、让学生相互合作,边操作边得出结果,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完成第一题。
说出哪种是平均分,并说出理由。
(2)、完成第2题。
教师读题目,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写。
填写后读一读。
(3)、完成第3题。
这道题目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学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本节课是让学生发现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学会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而有些学生却不十分理解。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五
1、在情境中尝试阅读各类盒子包装广告,猜测盒中物品名称、用途。
2、能够按不同的方法为包装盒分类并学习用表格记录分类结果。
3、体验通过送礼物传递关爱带来的快乐。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带上生日帽]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周老师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幼:带了生日帽)为什么要戴生日帽呢?(幼:老师要过生日了)
师:你们猜对了,我马上要过生日了。可是,到现在,我都还没有收到礼物呢,你们愿不愿意送生日礼物给我啊?(幼:愿意)
(二)通过阅读盒子包装信息,挑选合适的礼物。
师:你们看,那里的货架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请你们不要打开盒子,为我挑选一件合适的礼物。挑选好后请带着你的礼物回到座位上。
(三)介绍自己挑选的礼物。
师:我发现有的小朋友为我选了许多的牛奶,谁能告诉我这些都是什么口味的牛奶啊?(引导幼儿观察包装广告,了解相关信息)
师:有的小朋友为我选了鞋子,我们看看上面的图画,你觉得这是一双什么鞋子?我穿合适吗?(如果不合适请这位小朋友再为我挑选一份礼物。)
(四)介绍自己的分类方式。
师:谢谢你们为我送的礼物,这么多礼物堆在这里,为了整理我把这些礼物分一下类,你们看,是按照什么分成几类?(幼:按用途分成两类)那请你们帮我把礼物放到合适的货架上面吧。
(五)统计每类礼物的数量。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你们的礼物是不是都放对了。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数数不同种类的礼物分别有几样。[示范记录在统计表中]
师:什么礼物选的人最多啊?什么礼物选的最少?
(六)为礼物分类并用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分类结果。
师:除了这个方法,你们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老师为你们提供了这些礼物的图片,请你们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可以按什么方式分成几类,摆放好后在空白记录纸上用合适的符号记录下来。
(七)介绍自己的分类方式,活动结束。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按照什么分类的?有哪几组是用的一种办法?
师:谢谢你们送了我那么多礼物,还为我整理好礼物,周老师今天也有礼物送给你们,看是什么?(糖果)请享用吧!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六
1、学习用多种方法将正方形、长方形进行等分。
2、知道有些图形能被四等分,有些图形不能被四等分。
3、愿意动手尝试,探索四等分的多种方法。
教具:教学课件、教学挂图32-4、蛋糕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的图形纸片若干,剪刀、笔。
学具:幼儿用书p8、9,图形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纸片若干,剪刀、笔。
一、理解等分的含义。
1、观看课件,激发幼儿兴趣。
2、小熊分饼干的故事。
(1)教师:听过小熊分饼的故事吗?这个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呢?
(2)鼓励个别幼儿介绍故事内容,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3、帮小熊分饼。
(2)鼓励个别幼儿示范分圆形。
(3)教师:怎样知道这两半是一样大小呢?
(4)引导幼儿将分成的两半对应比较大小。
二、问题解决。
1、帮助麦思妈妈分蛋糕。
(1)教师:今天麦思妈妈做了几块不同形状的蛋糕,有些什么形状呢?
(2)出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蛋糕图卡,鼓励幼儿说一说。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分法,引导幼儿了解同伴不同的分法。
2、四等分蛋糕。
(1)请幼儿取出图形卡中的蛋糕图卡,自主尝试分一分,剪一剪。
(2)教师:你是怎么分圆形蛋糕的?分成的四块是一样大小的吗?
(3)请幼儿展示并介绍分的结果,鼓励幼儿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分好的四块蛋糕是否一样大小。
重点指导幼儿探索不同的分法,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并尝试用语言完整表述出来。
三、操作与拓展。
1、出示教学挂图,介绍操作内容。
(1)分蛋糕:引导幼儿用画的方式将自己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圈出四等分:引导幼儿用目测或动手剪一剪的方法判断哪些是被四等分,将被四等分的图形圈出来。
(3)四等分方法多:鼓励幼儿画出同种图形不同的四等分方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欣赏评价。
出示图形纸片,请幼儿介绍那些图形能被四等分,并示范怎样四等分,师幼共同检查。
四、经验小结:
生活中我们为了公平,经常会用到等分,希望小朋友以后能够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等分的方法用到生活中,这样分起来又快、又公平,又可以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争吵。
五、活动延伸:分食物。
教师:熊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帮助了它的熊宝宝,要送给你们一些食物,请小朋友把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动脑筋分一分吧!并送给客人老师一起分享,不可以四等分的食物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
班级幼儿学习过二等分,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等分的活动很感兴趣,有继续学习的愿望,所以在幼儿学会了二等分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设计前我考虑到了活动的趣味性,即使是大班的幼儿,如何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学习并学会图形四等分的方法?所以我选择了以故事情境贯穿的方式,运用课件、动画的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从整个活动现场来看,幼儿表现积极、兴趣浓厚、认真参与、大胆探索。另外在学习四等分的过程中,教师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学会四等分的方法。从简单的圆形逐渐过渡到正方形再到长方形,层层递进,遵循了幼儿的学习发展规律。四等分方法分享的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用完整化表达的习惯,促进幼儿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从中教师也以帮助小熊想办法的情境让孩子懂得帮助别人、懂得分享,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到的数学四等分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活动时间的把握上,环节应该再安排得紧凑一些、该简略的部分再压缩一下。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七
1、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学习将物体以2和5为单位分群,并能按群计数。
2、发展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以及学习计数的兴趣。
1、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软件。
2、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底版、胶水等。
1、幼儿复习20以内的数数。
教师导语:“看,这里有这么多数字,哪个小朋友愿意来数数看!”
(1)请幼儿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练习数数。(1个1个数)。
(2)用双数的方法练习数数。(2个2个数)。
(3)以2为单位进行计数。
教师导语:
小结:这样两种数数的方法,2个2个数比1个1个数快。
2、学习按5分群计数。
(1)幼儿操作活动,练习按5分群。
教师导语: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袋几何图形,请小朋友按照5个5个分好,并贴在纸板上。
(2)学习5个5个唱数到20。
教师导语:请小朋友把含有5的数字找出来。(同时用双手帮助幼儿理解10与5的关系。)。
运用多媒体让幼儿练习5个5个唱数到20。
(3)学习按5分群计数。
将鱼按5分群,并有规则地排列;
将鱼按5分群,排列上稍有改动;
将鱼按5分群,不规则排列。
小结:5个5个数比2个2个数更快。
出现错误的分群,引导幼儿发现错误。
小结:每一群的数量一定要一样多,这样才能数得准确。
3、游戏“快速抢答”
玩法: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抢答。答对一道题加上相应的分值。最后评出优胜队。
规则:抢答中出现错误的一队要暂停一次比赛。
最后评出优胜队。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八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注意: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九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1、分组活动。
(1)、请每组幼儿将绳子分成同样长的两份。
(2)、每组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用什么办法知道两根是一样长的?
(3)、请每组幼儿将绳子分成同样长的四份,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2、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教师示范做圆形的等分活动。
(2)、请幼儿做圆形二等分、四等分的折剪活动。
(3)、请幼儿探索长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3、使用幼儿用书。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十
在一次幼儿活动中,我让幼儿报数,之后说请单数的小朋友向前走一步。小朋友你看我我看你,然后问我什么是单数?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不理解。《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构思了认识单数和双数这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要求幼儿能迅速区别出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初步培养幼儿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区分单数和双数。
教学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圆点卡片若干张。1——10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二.幼儿动手操作。
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现两个两个放在一起,有一个没有找到朋友的是单数。两个两个放在一起,都找到朋友的是双数。
三.游戏。
1.抱一抱。
2.单数单脚跳,双数双脚跳。
3.找自己身上的单数,双数。
4.找活动室里的单数双数。
四.结束。
游戏《开火车》。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一
数学教育是教师与幼儿共同交往的过程,宽松、愉悦、融洽的人际关系虽然是无形的,它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大胆、自信、自如地进行探索操作活动,它能使优越的物质环境得到有效的利用。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种子(量具)越长(或越大)测量次数越少,种子(量具)越短(或越小)测量的次数越多。
3、学会将测量的次数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并进行简单统计。
4、培养同伴间互相协作的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种子测量铅笔的大致长度。
教学难点:
理解种子(量具)的长短(或大小)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教学准备:
教具:用泡沫制成放大的铅笔、白云豆种子、花生种子各一;
学具:白云豆、花生若干(种子颗粒大小要大致相同)、记录卡、记号笔、铅笔与幼儿人数相同;有测量初步经验。
一、探索自然测量方法
(铅笔、白云豆、花生)“拿一种种子量一量铅笔的长,用多少种子表示铅笔的大致长度。”教师与幼儿探索测量铅笔的方法,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测量铅笔的长度。
分析: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来测量铅笔的大致的长度,使幼儿对测量有一个由感性的认识到理性认识,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交流的平台,同时教师不急于告诉幼儿测量的方法,而是让幼儿通过自己不断的操作、不断从失败中寻找原因、积累经验,自己发现怎样测量才能把铅笔的大致长度量出来,这样的结论一定比教师直接告诉幼儿要好的多,此时,教师能够转变了一种教育观---由告诉转向探索,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和适时的指导,成为了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建立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交流、讨论
(一)交流测量铅笔的方法
1、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3、测量的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为第二次的开始点,依次接着量;
分析: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将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同伴,给幼儿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为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小结和正确的示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二)交流测量发现的问题
2、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种子测量铅笔长度;
3、体验量铅笔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的数量,幼儿测量时,一定将种子一头对齐铅笔的顶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测量结束处,开始第二次测量,并请幼儿讲述测量的结果,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长短,什么样的种子量出来的次数少?什么样的种子量出来的次数多?通过操作让幼儿发现:白云豆长量出来的次数少,花生米种子短量出来的次数多。
4、测量物品时,物品的长度与测量的工具有关,量具越长(越大)测得次数少,量具越短(越小)测得次数越多。
分析:本环节将活动难点进行分散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理解测量物品的长短与量具有关,再进一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发现测量物品的长短与量具的关系。
利用其他东西去量班上的别的物品,如:用铅笔量桌面的边长,用积木量自己坐的凳子腿的长度。理解测量结果与测量的量具有关,同时,在幼儿能够接受的情况下,适当的进行替换游戏:一只铅笔的长度可以用××粒白云豆来替换,或桌面的一个边长可以用几只铅笔来代替。
本次活动是孩子们第一次借助种子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孩子兴趣很好,也很投入,本次活动,无论是教材的选择、目标的制定和教具、学具的准备都能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将枯燥无趣的测量活动,以孩子们感兴趣的“种子”为载体,让幼儿学习测量,同时,教师的循序渐进,由用一种种子测量铅笔长度,引升为两种种子测量,从而让幼儿在测量中自然而然地发现量具的不同与测量的结果有关,在活动延伸时,教师还能恰到好处地引出“替换”,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对数学的一些概念有了一个较清楚的认识,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为了真正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数学活动中准备的操作材料要做到难易结合、简复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和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教师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操作活动的精髓。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二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各种植物都成熟了,并留下了结实的种子,留待来年再播种。我们班开展了"收集种子"的活动,小朋友们都带来了自己收集的种子:蚕豆的种子、玉米的种子、葵花的种子、黄豆的种子、赤豆的种子……小朋友们围在一起,讨论着谁带的种子是最大的?谁带的种子是最小的?谁带的种子颜色是最好看的?还有小朋友在用种子做着排队的游戏……大班幼儿对比较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都有一定经验,但对物体的大小、排列长短与数量的关系,却不是很清晰,于是我设计了《种子排队》这一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通过两次不同的要求给种子排队,第一次用同样数量,不同大小的种子进行排队;第二次给大小不同的种子排一样长的队伍,幼儿探索、讨论得出结论:一样多的种子排队时,大种子排得队伍长,小种子排得队伍短;排的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的数量少,小种子用的数量多。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排列,并做记录。
2、通过探索、讨论,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排列长短与种子数量的关系。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探索中的发现,并与老师、同伴交流。
蚕豆、瓜子、玉米种子若干,记录表人手一份。
提问:篓子里有什么?(蚕豆、玉米、瓜子)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给种子排队的游戏。
探索活动一:用同样数量、不同大小的种子进行排队。
(1)明确探索活动的要求,并做记录。
出示记录表1:我们应该怎样给种子排队?(蚕豆排在有蚕豆标记的一排、玉米排在有玉米标记的一排、瓜子排在有瓜子标记的一排。)怎样才能排得整齐呢?(每一排都要从红线这里开始一个紧挨一个排;种子排队的时候要像种子标记一样站着排队)
(2)请幼儿帮种子排队。(同样多数量的种子进行排队)
(3)请个别幼儿讲述排列结果。(蚕豆排得最长,玉米第二,瓜子排得最短。)
(4)讨论:为什么蚕豆排得最长,瓜子排得最短?(蚕豆最大,瓜子最小。)
(5)小结:相同数目的种子,颗粒越大排列越长,颗粒越小排列越短。
探索活动二:给大小不同的种子排一样长的队伍。
(1)出示记录表2:我们应该怎样给种子排队?
(3)交代探索要求:请幼儿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排好后数一数蚕豆、玉米、瓜子各用了几颗?并作记录。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用不同的种子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所用种子的数目。
(6)小结:队伍排一样长时:大种子用的少,小种子用得多。
总结:相同数目的种子,颗粒越大排列越长,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队伍排一样长时:大种子用的少,小种子用得多。
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线条上排队,看一看哪种线条用的种子多。(直线和曲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本次活动采用幼儿自己收集的种子开展活动,熟悉又亲切,幼儿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老师始终在后面引导幼儿主动去观察、去探索、去操作、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开始部分,教师通过两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给种子排队?怎样才能排得整齐?引导幼儿明确给种子排队的规则,为下面两次操作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接下来的两次操作活动中,幼儿通过两种方式给种子排队,总结出不同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幼儿创造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和思考空间,教师没有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在操作中通过观察、对比、讨论、得出结论:相同数目的种子,颗粒越大排列越长,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队伍排一样长时:大种子用得少,小种子用得多。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思维的活跃性和多向性得到了很好地培养,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类似的问题能多一些思考,能尝试透过一些表面现象去发现本质问题。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有部分幼儿不能按规则排队,如不能像种子标记一样站着排队;种子排队时没有一个紧挨着一个。这就给下面的探索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还是要不断强调给种子排队的规则。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三
1。认识公用边,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在操作活动中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1。白板课件、电脑、转换仪。
2。记录纸、小kt板、羊羊图片、彩色吸管每人一份。
一、看视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你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吗?一起来看一段动画吧!(幼儿欣赏动画)
师:灰太狼又来抓羊了。喜羊羊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用食人花消灭灰太狼)
师:慢羊羊村长答应了吗?它说了什么?(要留着食人花做保镖呢)它提出了什么要求?(想得到食人花就得闯过几道难关)
师:那我们一起去闯关吧!
二、闯关游戏。
1。第一关,认识图形,感知图形边的数量。
师:仔细听,村长出了什么题目?
村长:你认识什么图形,它有几根棒拼搭成的?
小结:你们认识的图形可真不少,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还知道了每种图形有几根棒拼搭成的。
教师点击按钮,出现鼓掌声。
师: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
2。第二关,认识公用边。
师:第二关,村长出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这是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共有几根小棒?(6根)拿掉一根小棒,还有几根?请你用5根小棒,拼出两个三角形。
师:谁愿意来试试呢?
幼儿操作白板。
小结:原来这根小棒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这两个图形合用了一条长短一样的边,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公用边。叫什么?(幼儿重复“公用边”)(教师边说说用笔划出来)什么叫公用边?(幼儿组织语言回答:两个图形合用的一条长短一样的边)
村长:那我来考考你们,下面的图形中,哪根小棒是公用边?
师:请你用蜡笔把公用边划出来!
幼儿独立操作。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公用边?(幼儿用白板笔操作)
幼儿操作时,教师引导其余幼儿讲述“这是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等。
师:你们都找到了吗?(点击课件)恭喜,闯关成功!
3。第三关,根据要求拼图形。
师:哇,这么快就到第三关了,听听村长又出了什么题目?
村长:请用六根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用笔点出课件中的数字和图形。)
师:我们先数数,这两个图形原来用了几根棒!(幼儿一起数)
师:听清楚村长的要求了吗?先数六根棒,再用公用边的方法拼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幼儿操作。
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时,找找不同的公用边。
师: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可以作为公用边,赶紧拼一拼吧!
师:来,请你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拼的?它们的公用边在哪里?
师:这条公用边在上面,这个图形是向上的。
小结:(点击课件,出示四个方向的拼图。)小朋友们真聪明,使用不同的公用边,拼出的图形方向也不同。
师:咦,这张表是什么意思?(用九根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教师边说边用笔点着表格说。
师:我们先数数这个长方形和梯形用了几根小棒!(11根)梯形的这条长边用了两个小棒,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也都用了两根小棒!
师:现在,只给你9根小棒,怎样拼出这两个图形呢?动动脑筋哦!
幼儿操作。
师:请你再拿三根小棒,现在我们有9根小棒了,请你用这9根小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出一个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师:公用边是两个图形合用的一条长短一样的边哦!赶紧动手试一试吧!
师:看,我把你们拼的图形都请上来了。谁来找一找公用边呢?
小结:原来,这两个图形用到的公用边,是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你们成功了吗?(点击课件,鼓掌)
4。第四关,游戏“造房子”。
师:最后一关了,村长出的题目一定很难,你们有信心闯关吗?好,请听题!
村长:为了更好的抵御灰太狼,我们的羊村要改造了。请你用公用边的方法,把小样们的房子造在一起!
师:我们看看喜羊羊原来是什么形状的房子?(正方形)美羊羊的是一座三角形的房子,懒羊羊的是长方形的房子,沸羊羊的是梯形的房子。(说图形的时候,教师请幼儿一起说。)
师:这一关有点难,那请一组上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务吧!记住,使用公用边的方法把小羊的四座房子都造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可以先为一只小羊造房子,然后商量一下,再为谁造房子,怎样造就用到了公用边这个方法。
师:房子造好了,别忘了把小羊送回家!
教师观察每一组的操作情况。对比较快的组提出要求:把公用边的找出来,换上黄色的边。
师:你们快完成了,那请你们把公用边找出来,换上黄色的边!
师:已经完成的一组,小朋友可以和边上的朋友说说,谁和谁的房子用到了公用边!
幼儿基本完成。
幼儿说的时候,教师指出公用边是哪条。
三、看视频,唱歌退场。
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助羊羊闯过了难关。看!喜羊羊终于得到村长的食人花了!(播放视频)
师:灰太郎被消灭了,我们一起唱歌庆祝吧!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十四
目标:1.能自主找出图中的排列规律。
2.锻炼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能按规律正确完成练习。
难点:练习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找出规律。
准备:ppt课件、幼儿画册三p57、记录笔
过程:一、开始部分
1.
2.看数卡听指令拍手。听师指令,幼儿练习顺数和倒数。
二、新授部分:引导幼儿看ppt学习自主找出图中的排列规律,并讲述图意。
1.情境创设:ppt画面(一)森林联欢会即将举行
(2)幼儿讲述。
(3)师:你们说得对,它们的排列都有一定规律。先来看看小兔子是怎样排队的。
画面(二),师边操作ppt边提上述问题。
(1)指名幼儿讲述
幼儿讲,师肯定:是的,就是小灰兔。(同时点击
出小灰兔)
3.师逐个点击出画面(三)小花和画面(四)彩旗,用同样方法引导幼儿讲述出其规律。
4.师继续谈话:除了小兔们来参加联欢会,你们想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们也来了呢?一起来看看。
(1)师点击ppt画面(四):小老鼠和小狗,幼儿说出小动物名称。
(2)师:原来是小老鼠和小狗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场了,谁能发现他们的队伍排列有什么规律呢?和你的同伴讲一讲。
(3)幼儿互讲后,师指名幼儿讲,师小结:小狗和小老鼠是两个一间隔排队的。
(4)提问:现在你们知道后面的这两只小狗身后会有谁呢?有几只?
三、巩固练习:考考你
1.师继续操作ppt,问:他是谁?原来是喜羊羊,他可是羊村里最聪明和智慧的羊。喜羊羊出了几道题想考考小朋友,看谁的眼睛亮,小脑袋转得快。
3.幼儿讲述操作理由。
4.师用相同方法引导幼儿找出下一张ppt上所有图案的排列规律,完成问号部分的练习。(幼儿讲,师操作)
5师:你们今天的表现不错,喜羊羊送个掌声给你们。
四、经验拓展:通过观察ppt引导幼儿感知和讲述生活中事物的排列规律,感知规律的美。
1.师:小朋友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规律的影子,今天老师就给你们看看几张生活中的照片,看看是什么?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师边操作ppt边引导幼儿说。
3.师适当小结
五、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画册三p57“找规律”练习。
1.师在视频台上稍作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练习,师巡回观察并个别指导。
3.展示部分幼儿练习,集体点评。
4.幼儿收拾整理材料。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五
单数和双数是上学期大班作业本上的内容,但是当时只是让幼儿用点数表示相应的.数字而没有深入。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生活中一般叫做单数、双数),但在教材中只有很少的一点内容。单数和双数有哪些性质?学习单数和双数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为了让幼儿对单数和双数有更深的了解,扩大一下知识面,我想有必要进行一下补充。因此设计了《单数和双数》这一节数学活动课。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是本次活动设计的主导。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初步体验,感受单双数,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1、数卡1-10(大的两份,小的两份);单数、双数字卡一份。
2、分别画有1-10个花蜜桶的卡片20张;彩色花20朵。
3、小红旗标志20枚;花泥两块。
4、小蜜蜂的胸饰一个。
5、蜜蜂音乐、录音机。
一、情境导入。
1、蜜蜂采蜜。
师:小蜜蜂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让我们去花园里玩吧!(蜜蜂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蜜蜂飞舞的动作。)。
1、师: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让我们采些花蜜吧!记住每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哦!(幼儿分别采到花蜜后,教师带幼儿坐到位置上)。
二、介绍"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2、那么请采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这里来。一桶花蜜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将幼儿送上来的花蜜桶按1-10的顺序摆放成一排,同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置于上方,剩余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进行,可2-3个小朋友一起送。中间可请全体幼儿一起验证送的对不对,比如送5桶和8桶时。)。
3、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手指游戏,用手指来划花蜜桶,看看能不能通过,好吗?(教师从1-10依次用手指通过花蜜桶)。
4、教师把可以通过的数字往下移。
概念介绍:
--可以通过的都是一对一对好朋友,我们叫它双数。(同时出示字卡"双数")。
提问:双数有哪些呢?
5、小结:所以1-10中单数有:13579;双数有:246810(教师边指幼儿边念)。
6、现在考考你们,3是单数还是双数?(5、8、10)。
三、以比赛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师:小蜜蜂们真棒!采了这么多的花蜜,还认识了单数和双数。现在老师要跟你们玩一个游戏,把你们分成两队--a队和b队问题回答对的,那一队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看哪队得到的红旗最多,那队就是冠军,每人将会得到一份小礼物。现在比赛开始,小蜜蜂们加油了!
(一)第一轮:必答题。
请认真听题:
1、请两队的两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单数。
2、请两队的两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双数。
(注:对幼儿的回答及时面向全体进行验证)。
(二)第二轮:抢答题。
教师讲解规则:当我说:"预备,开始"后,看哪队的小蜜蜂先举手,就请哪队回答。回答错了,机会就给另一队。
1、请说出1-10中最大的单数。
2、请说出1-10中最大的双数。
3、请说出1-10中最小的单数和双数。
4、请说出比5大的单数。
5、请说出比8小的双数。
(注:对幼儿的回答及时面向全体进行验证)。
(三)第四轮:附加题。
规则:两队各派一位代表进行石头剪刀布,决定哪队先回答,答对加一面红旗。(进行两次)。
1、说出我们身体上哪些是单数的?(如一个头,一个鼻子,一张嘴等)。
2、说出身体上哪些是双数的?(如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等)。
(四)比赛结束,评出本次比赛的获胜方。
四、拓展幼儿的经验。
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到了数字。那你们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单数和双数呢?(门牌号、车牌)。
2、(出示门牌号车牌)提问:这是什么?
那么它是单数还是双数呢?
教师小结:我来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一个数不管它有多大多长,只要它的尾数(最后一个数)是单数,那么它就是单数。如果它的尾数是双数,那么这一整个数就是双数。
五、幼儿操作联系:停车场。
2、幼儿操作。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十六
通过动手操作,能将长方形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初步建立等分的概念。
绳子,用报纸剪出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美工用具。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2、请一位幼儿表演把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然后再请一位幼儿表演把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
3、请刚才表演的幼儿说一说是怎样变的?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4、出示长方形的报纸,请幼儿操作探索长方形的二等分、四等分。
把一张报纸变成两份一样大的。
把另一张报纸变成四份一样大的。
5、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其中一份哪个大?哪个小?
6、老师总结:两份一样的叫二等分,四份一样的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能将长方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七
1、在操作中感知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时会变成一个个新图案,并获得遮挡现象的经验。
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空间目测、空间方位、想象组合、分析判断等能力。
课件、操作板、示范教具
数学是考验思维的一种形式。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动脑、挑战的激情,激发幼儿喜欢探究的兴趣,正是3-6指南所提示的。然而,重叠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将其转化为我们今天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操作中获得空间目测、空间组合、判断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数学又是枯燥的,单纯的讲述重叠会使幼儿对数学更没有兴趣,《3-6指南》提出,幼儿的思维培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科学学习,不应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所以我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设计了这次的活动。通过游戏导入,使他们对后面的内容充满好奇,并且结合大班幼儿特有的挑战心理、冒险精神,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流程】游戏导入―观察讨论―操作感知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透明的图形,这上面有什么?
2.展示魔术、初感重叠
(1)我现在要变一个神奇的魔术给大家看,你们仔细看哦!
(2)变成了什么?猜猜怎么变成的呢?
小结:你们太厉害了,这么神奇的魔术都被看穿了。像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地重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叠,这两个图形重叠出来就变成了一幢房子。
1.观察讨论
(2)你们的回答都不一样,那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一个朋友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3)在你们身后也有这两个图形,请你们分成5组,一起合作实验证明一下,找出正确的图案。比一比哪一组小眼睛最厉害,速度最快。
2.目测想像
(2)答案有好多种,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怎么想的。
3.幼儿操作
大家都很聪明,知道通过观察图案的位置来找出正确的答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尝试一下?每组每位伙伴都有一份操作板,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仔细看,仔细重叠,看看会变成什么图案,找出来后,把正确的图案用红笔圈出来。把你们重叠在一起的图案也放在旁边。并且,这次要看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准确哦!
4.交流分享
(1)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做的怎么样呢?
小结:其实生活中重叠和遮挡的现象很多,我们只要用眼睛仔细去看,去找一找就会有很多的发现。
5.感知多变的重叠
(1)老师还带了一个更难的问题,想不想来挑战一下?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十八
1、愿意参与操作活动,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2、初步感知4的分解规律,认识分合号。
3、通过游戏、操作,学习4的分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1、教学图片--帽子、分合号、1-4数字。
2、纽扣、纸盘、ppt。
一、集体游戏:撒纽扣,学习4的分合。
1、教师:请每位小朋友数出4颗纽扣,小手放在盘子的上方。松开手后把钮扣撒下去,仔细看看盘子里有几颗纽扣,盘子外有几颗纽扣。
2、幼儿进行游戏,大胆的讲出自己的操作结果。请老师帮助记录数字。(结果相同不重复记录)
3、学习记录4的分解,认识分合号。
记录444
221331
4、教师出示分合号,幼儿观察。
二、出示教学图片―帽子,学习分类,进一步学习4的分解。
教师:羊妈妈给羊宝宝们织了好多顶漂亮的帽子,请你帮助羊宝宝把相同颜色的帽子整理在一起吧。
整理4
13
22
31
三、引导幼儿观察4的分解规律。
教师总结:左边的数字从小到大,右边的数字从大到小。
四、游戏---拍手打节奏。
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可以分成1和3
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可以分成2和2
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可以分成3和1
活动延伸
在区域提供相应材料,供幼儿操作。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十九
1.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习4的分解和组成。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2、3数字卡片每人一份,数学练习册,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3的组成和分解,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导入,“我们来看这是数字几呢?”(3) 我们将数字3分解,可以有几种分法?(有两种) 分别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可以用3的分解来玩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请你也说一个数字,我和你们的数字合起来是“3”。如:“我说1”、幼儿答出“我说2”。
1、教师:“小兔有四条金鱼,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鱼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谁想来试一试?”“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儿我就忘了。”
2、教师:“教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请小朋友们都来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记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操作并记录。
3、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记着方便,不容易漏掉,为什么?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儿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片,要求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换卡片重新进行游戏。
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普遍偏小,对数的概念不是很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本节课我将5的组合与分解分成了两课时,先学习4的分解,我在设计《4的分解》时是在幼儿已掌握了4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后,注重幼儿从感知入手、由具体到抽象、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的目的。
1、通过这节课,幼儿了解了4的分解。知道了4的4种分法。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很积极的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本节课教师遵循了新纲要提出的以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为主体的新授课方法。
3、幼儿在小组协作方面还有待加强。
4、如果重上本节课,我会根据听课的各位老师提出的建议:加强孩子从物到数的转换方面要多一些练习;数的递增递减环节须多演示。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二十
1.以同伴10个手指的“藏起”为情境进行10的减法算式的记录,体会减法算式在记录数量变化中的简单、便捷。
2.比较同伴间10的减法算式记录条目的多、少、一样多,体会“有顺序”的操作活动给记录带来的帮助。
3.在游戏活动反复进行中,增进幼儿对“一”、“一”等符号的理解。
4.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幼儿有过两两结伴进行合作运算和记录的经验。
2.教师自制10只手指分别藏起1个到9个的图片,以及对应的10的减法算式ppt课件。
3.记录纸,记号笔。
1.导入活动——手指游戏。
和幼儿一起玩他们所喜欢的手指游戏。
师:你有几个手指头?你喜欢它们吗?你会用手指头摆造型吗?这个造型要用几个手指头?
(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从对手指游戏、手指造型的自由表现中’,丰富和加深幼儿有关手指和数量的特殊表象,为接下来的数的运算活动建立“跳板”。)
2.看“图”玩游戏——手指头,藏起来!
(1)介绍游戏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老师喜欢一个“藏起来”的手指游戏。我来藏,你来猜,看看能不能猜出老师藏了几个手指头。
(2)教师演示,幼儿猜测。幼儿猜测后,教师追问:你怎么猜得这么准的呢?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观察、思考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知道少掉了××,它们一共是4个,所以藏起了4个”。
(5)幼儿自主看“图”游戏。
(由“藏起”的游戏,自然引发到对“少掉”的直观理解,再分别与数学符号“10”、“一”、 “4”等之间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系,引发幼儿自主建构“10一4”这一算式中所隐藏的数学运算意义,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也来玩“藏起”游戏,在动作表现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减号以及减号前后数字的理解认识。这个过程必须以孩子自身的反复动作为基础建构,孩子的理解认识才能深入透彻,日后的应用也才有可能自如流畅。)
3.“示意图”大变身——看看“?”来回答。
(2)结合情境小结“10—1=9”所表达的完整意思:原来是10个手指头,藏起了一个手指头,还剩下9个手指头。
(4)出示图片“10一4=?”,引导幼儿思考:你会回答吗?你怎么回答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5)请幼儿自主出题进行运算:让你来出“题目”考考大家,你还会出些什么题目?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书写算式,并引导集体中的其他幼儿及时回答。
小结:如果让你给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取个名字,你说是什么游戏? (10的减法)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就是“减法算式”。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篇二十一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2、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来源:一次益智区活动中,孩子们进行穿珠活动,大部分小朋友只是随意串珠,其中有一个小朋友是按照颜色串珠的,一个颜色的珠子串一串,在区域讲评时孩子们非常喜欢那串漂亮的珠子,之后孩子们对串珠非常感兴趣,为了帮助孩子们串出更漂亮的珠子,并强化幼儿按规律排列的能力,进行了此次活动。
活动名称:按顺序排列活动目标:1。练习按物体大小、颜色、形状间隔排序,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间隔排列方法并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
2。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帮助别人以及成功的快乐。
按物体大小、颜色、数量间隔排序。鼓励幼儿想出不同间隔排序的方法,并乐意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精神准备:幼儿已有的数学经验。
布置小鸡的家、门帘照片。各种操作材料:大小颜色各异圆形、小花卡片。
一、开始部分师幼一起玩游戏《开火车》,导入主题。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鸡妈妈家做客,我们一起乘火车去,好吗?火车应该有很多车厢的,那我们小朋友来做车厢好吗?我们用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的好办法来做火车车厢。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后面是谁呀?感知男女间隔排列。
二、基础部分:
1。教师创设情景:游戏《做客》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到鸡妈妈家做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鸡妈妈,你们家真漂亮!我们能参观参观吗?
(2)创设问题,让幼儿帮助解决问题。
鸡妈妈说:都是我的宝贝们吵的呀!我家有三个宝贝,最近他们的好朋友小猫搬家了,他有了自己的新房间,它的房间还装了一个新门帘,他们觉得很漂亮,非要我也帮他们装,可我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的宝贝就生气的离开家去外婆家了,呜呜呜。
师:鸡妈妈,不要伤心了,我们来帮你!小猫的门帘是怎么样的呢?
鸡妈妈:我把他的门帘拍成了照片,你们帮我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门帘?(出示小猫的门帘照片)2。欣赏讨论,找出物体排序的规律。
(1)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看照片,找出规律,为后面操作做好准备。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猫的门帘吧!你们看看小猫的门帘是怎么穿的?(幼儿欣赏讨论,师引导幼儿发现按物体大小、颜色、形状间隔排序方法)(2)幼儿帮助三个鸡宝宝做门帘。
师:三个鸡宝宝都有自己喜欢的门帘,快来帮助小鸡们制作漂亮的门帘吧!
3。幼儿亲身操作,体验按规律排序。
在活动过程中,启发幼儿尝试着用各种材料,用间隔模式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活动(颜色间隔、数量间隔、大小间隔),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模式排列方法,根据幼儿各个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指导。
4。欣赏交流幼儿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师:你做的门帘真漂亮,你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排序规律,对幼儿新创造的排序规律及作品给予高度赞扬。最后将所有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体验到成功。
三、结束部分宝宝,今天你们真能干!鸡妈妈非常感谢我们。今天来鸡妈妈家做客已经好久了,我们也该回家了,下次再来做客吧!我们回去也开火车好吗?请幼儿按照男女规律排队,开火车回家,活动自然结束。
我本来想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孩子主动发现abab和abbabb的排序规律,于是我依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以“小动物召开运动会”为线索,巧妙地渗透各种具有规律排序的事物,让孩子在运动会布置的会场和动物排队进场的规律,让孩子去发现其中的规律,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时,发现孩子们对今天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这可能利用课件与情境的设置和层层递进的环节有关系,而且孩子们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但在让孩子操作这个环节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孩子操作”的环节,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要根据项链上的'规律继续往下穿。
2、老师提供的材料过于单一,都是穿的,可以是贴的等。
我想这节课的教案是比较完整的,在材料上在加以调整,活动效果一定会更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31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