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培训总结(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09:20:10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通用17篇)
时间:2023-11-16 09:20:10     小编:JQ文豪

总结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总结要注意语法和逻辑的正确性,避免使用模糊、冗长或错误的表达方式。无论是写总结还是阅读范文,都需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一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四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和《关于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按照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开展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争当科技示范户的高潮。通过广泛培训,我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科技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xx年我市小麦、玉米平均单产达历史最好水平。

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主要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启动了20xx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全面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面搞好组织协调,促进了培训工程的顺利开展。一年多来共举办市级培训班21次,培训市镇技术人员xx人次;技术人员入村举办各种类型的村级培训班累计xx余次,入户咨询培训30000人次,重点培训了1000个科技示范农户,示范带动了10000个农户,接受培训的农民累计300000余人次。

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这项工程与“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业部“标准良田建设”及“科技书屋建设”等项目相结合,广泛组织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了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

主要做到“九个落实”:

1、组织领导落实。在兖州市农业局分别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和监督考核小组。

2、培训计划落实。农业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兖州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3、首席专家落实。确定了县域首席专家、小麦、玉米专家及项目区乡镇的区域首席指导专家,具体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4、技术人员落实。在农业系统选拔100名业务精通、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包村入户搞好培训。

5、培训对象落实。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择优推荐,公平合理"的原则,在主要粮食生产镇谷村镇、大安镇、小孟镇、漕河镇、新驿等镇选择100个村,由村民申请、村委会推荐、镇农技站审查、培训单位审定,确定1000个农户作为科技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并建立示范农户档案,统一管理;保证每户培训一个明白人,每个示范户示范带动5-10个农户。

6、培训技术资料的落实。一年来共发放农民培训卡10000份;科技光盘多套;《高油玉米生产技术》及《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教材13500本;特别是为农民发放了10000份科技挂历,把各个季节的主要生产技术、农业政策,印在挂历上,收到很好的效果。结合我市实际,在农时关键技术环节编印并发放《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夏玉米套种技术要点》等明白纸共30余万份。

7、培训设施落实。全市共协调镇、村培训教室215间,建设农民科技书屋16个,100个村全部配齐电教设备。

8、培训经费落实。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市农业局多方筹集培训资金,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9、配套政策落实。为鼓励农民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市农业局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先享受国家农业部优质小麦示范区建设中的每亩10元的良种补贴政策;每个核心示范农户年底发一套农民科技挂历;优先免费得到示范新品种和相关技术资料,在资金、物资、技术上支持他们开展科学试验、生产示范、科技攻关等活动;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主要培训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兼顾其它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以及农业高新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产销信息;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小麦玉米精播半精播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化学促控技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生物有机肥、标准化生产等技术以及党在农村的法律、法规、政策等。

三、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为加强培训工作,程局长多次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农民培训工作。农业局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各镇相应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协同作战,共同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培训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千方百计壮大自身服务功能,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强化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优选拔技术人员优选科技示范户在全市选拔了100名技术骨干和100个科技示范村,每个村明确一名包村技术人员,在每个村重点培养10个核心示范农户,以村为单位开展培训,全市重点培养1000名核心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10000个农户。同时鼓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攻关示范田,与本单位所承担的农业科技项目相结合,开展农业科技实验、示范、推广。通过对1000个科技核心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涌现出了一批农业科技致富能手,通过他们进一步示范带动,初步解决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满足了农民多层次的科技需求,使我市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更加完善、有效。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二

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xx〕6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政办发〔20xx〕46号)及省农业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xx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农联〔20xx〕27号)等文件精神,以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加强政策项目扶持,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上级分配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15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200人,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200人,职业技能水稻机插秧手100人,专项技术水稻集中育秧员1000人。截至目前为止,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培育任务及职业技能、专项技术培训任务全部完成,生产经营型完成培育任务185人,共计完成培育任务l485人。生产经营型黄花梨产业培育15人,正在实施过程中,生产经营型培育的后期跟踪服务也正在等待各项农业产业生产工作的开展加以跟进,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培育学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专业生产技能水平显著改善,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效果虽然还不能立竿见影,相信将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会得到具体体现。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

根据省农委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制定了培育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分类型分产业制定了培育计划。即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00人(其中水稻产业50人、葡萄产业40人、黄花梨产业18人、柑桔产业12人、蔬菜产业60人、生猪产业20人),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130人。培训水稻机插秧手100人,培训水稻集中育秧农民1000人。

(二)出台认定管理办法,认定培育对象。

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施方案,明确我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制订了认定标准、认定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原则,择优遴选了生产经营型农民200人,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130人,机插秧手100人作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三)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培育资源信息库。

通过组织各乡镇综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深入农业企业、村、组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情况调查摸底,把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产业及规模等信息登记造册,掌握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状况,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

(四)认定培育机构,分解培育任务。

按照培育机构四个认定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了适合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点的县农业广播学校、县职业中专学校、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蓝山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四个培育机构。根据各产业技术要求和各机构专业技术特点及跟踪服务能力,确立了以农广校为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分解了培育任务。即农广校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180人(水稻产业、蔬菜、水果),社会服务型农民5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员培训500人;县职业中专学校培育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3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员培训500人;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20人,专业技能型50人;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培训社会服务型20人,水稻机插秧手100人。

(五)认真开展培训、实训。

1.采取“分段式”模式开展培训。

各培育机构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按“一班一案”,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全县共开展理论培训51期,开展实训及参观交流39期。

2.选择合适的教材。

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教材,共选购《农业政策法律读本》、《新型职业农民读本》、《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教材2300本,制作教学课件67个,印发讲义1300份,印发技术资料1.2万份。

3.聘请优秀培训教师。

现代的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老师队伍,才能完成培训任务。各培育机构根据不同的产业要求,想方设法聘请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骨干、土专家组成讲师团队伍授课。农广校请进了省农广校刘文俊副校长、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董红霞教授、县工商管理局雷俊英股长、毛俊蔬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唐召旭及农业局郭生阳等多名农艺师讲课;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聘请了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黄武光教授、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李毛忠、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师郑孟生上课。农广校还请来了省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杨国顺教授、刘昆玉教授、省葡萄协会会长石雪辉教授到葡萄基地现场讲座。老师讲课形象生动,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4.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在培训过程中各培育机构,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和专业技能要求,采取了“分段式”、“集中式”、“分散式”的方式进行培训、实训及跟踪服务。职业中专学校采取“专业分班班分组”的方式,开展了实训;农广校、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采取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组织学员多次到各培育实训基地开展了学术交流考察活动;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学员到养殖场进行现场讲课,手把手教学员如何配饲料,如何防病治病。教学方式不枸一格,培训实训灵活多样。

5.加强教学管理。

按照“一班一案“的要求,培训班基本做到了一班一案开班。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因为请的老师是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专家,机会难得,加上生猪养殖与动物防疫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合并开班的,但后期培训与实训是分开的。各培训班选举成立了班委会,建立了请销假制度,进行了考勤登记。

6.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选聘优秀老师的前提下,各培训班采取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训的方式开展教学。课堂有多媒体教学、老师面授、老师答疑、学员交流、有文字、有图片、有专业设施、操作设备,课堂气氛活跃,内容通俗易懂。

三、主要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了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农业局、财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分管股站负责人及农业计财股负责人为成员的蓝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先后研究制定了《县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进行请示工作汇报。比如:向政府领导、政府汇报请示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政府名义向各乡镇下发培育工作方案通知,配套扶持政策等。组织各培育机构分管部门召开了协调工作会议和培育工作启动会议,对各培育机构培育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二)加强培育监管和业务指导。

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蓝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公示制度、三堂课制度、培训考核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台帐登记制度、跟踪服务制度、领导联系制度、技术员指导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各培训班开班典礼,农业局、财政局两家分管领导及办公室工作人员亲自到场清点人数、核实学员身份、检查办班实际情况并上第一堂课,讲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和要求,并进行手工和影像记录。培训班结束时,到场检查培训实际效果,检查培训实训资料、班级管理资料、学员档案资料、学员信息台帐、资金使用情况,出具检查验收报告单。途中不定期到培育机构了解学员学习、生产及思想状况,确保培训真实可靠,保证培育质量。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工作方案规定了资金使用范围,80%必须用于学员的培训、实训、考察交流等支出。补助资金由财政存入专帐,凭学员台帐、检查验收报告、补助资金申请批复拔付,由县财政直接拔付到各培育机构。严禁套取或滥用、挪用培育资金行为,各培育机构资金使用规范。

采取通过向各乡、村主要领导发送招生短信,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发工作信息,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公示培育机构、任务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极大提高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四)整合培育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新型农民培育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重要的是扶持他们发展壮大,辐射带动所有的农业从业者。我县各培育机构共整合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中农广校整合农业局农田有机质提升项目60万元、农技推广补助项目20万元、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20万元、“种三产四”项目20万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整合生猪养殖标准场建设项目60万元;农机化学校整合农机补贴项目20万元;这些项目资金强力地推动了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三、问题与建议。

(一)培育任务下达太迟,导致培训时间紧,效果打折。

今年的状况是项目县苦等任务下达,前期等,后期紧,前期事少,后期事多做不过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必须在农业生产进行时开展培育,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迫切希望上级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省实施方案下达以前,我们早就在做各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本来我们很想提高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级别,拟定了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名单和多项扶持政策,但县机要室以教育实践活动严格限制和对等上级文件为理由,没有同意以县长或分管副县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的请求,政府办在看过省实施方案后,也以没有必要向各乡镇下发实施方案为由,拒绝了实施方案下发乡镇,给培育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建议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的人员构成。

(三)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我县财政状况不好,政府财政无力拿出太多的资金扶持培育,目前扶持政策也只限于整合现有的项目资金,今后领导小组办公室争取更多地向县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三

中国农业社会正经历着全面深刻的现代化转型,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民由身份概念向职业化转型。在转型过程中,离不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上。

供您参考。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四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和《关于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按照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开展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争当科技示范户的高潮。通过广泛培训,我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科技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xx年我市小麦、玉米平均单产达历史最好水平。

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主要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启动了20xx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全面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面搞好组织协调,促进了培训工程的顺利开展。一年多来共举办市级培训班21次,培训市镇技术人员xx人次;技术人员入村举办各种类型的村级培训班累计xx余次,入户咨询培训30000人次,重点培训了1000个科技示范农户,示范带动了10000个农户,接受培训的农民累计300000余人次。

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这项工程与“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业部“标准良田建设”及“科技书屋建设”等项目相结合,广泛组织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了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

主要做到“九个落实”:

1、组织领导落实。在兖州市农业局分别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和监督考核小组。

2、培训计划落实。农业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兖州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3、首席专家落实。确定了县域首席专家、小麦、玉米专家及项目区乡镇的区域首席指导专家,具体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4、技术人员落实。在农业系统选拔100名业务精通、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包村入户搞好培训。

5、培训对象落实。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择优推荐,公平合理"的原则,在主要粮食生产镇谷村镇、大安镇、小孟镇、漕河镇、新驿等镇选择100个村,由村民申请、村委会推荐、镇农技站审查、培训单位审定,确定1000个农户作为科技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并建立示范农户档案,统一管理;保证每户培训一个明白人,每个示范户示范带动5-10个农户。

6、培训技术资料的落实。一年来共发放农民培训卡10000份;科技光盘多套;《高油玉米生产技术》及《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教材13500本;特别是为农民发放了10000份科技挂历,把各个季节的主要生产技术、农业政策,印在挂历上,收到很好的效果。结合我市实际,在农时关键技术环节编印并发放《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夏玉米套种技术要点》等明白纸共30余万份。

7、培训设施落实。全市共协调镇、村培训教室215间,建设农民科技书屋16个,100个村全部配齐电教设备。

8、培训经费落实。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市农业局多方筹集培训资金,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9、配套政策落实。为鼓励农民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市农业局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先享受国家农业部优质小麦示范区建设中的每亩10元的良种补贴政策;每个核心示范农户年底发一套农民科技挂历;优先免费得到示范新品种和相关技术资料,在资金、物资、技术上支持他们开展科学试验、生产示范、科技攻关等活动;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主要培训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兼顾其它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以及农业高新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产销信息;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小麦玉米精播半精播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化学促控技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生物有机肥、标准化生产等技术以及党在农村的法律、法规、政策等。

三、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为加强培训工作,程局长多次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农民培训工作。农业局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各镇相应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协同作战,共同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培训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千方百计壮大自身服务功能,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强化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优选拔技术人员优选科技示范户在全市选拔了100名技术骨干和100个科技示范村,每个村明确一名包村技术人员,在每个村重点培养10个核心示范农户,以村为单位开展培训,全市重点培养1000名核心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10000个农户。同时鼓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攻关示范田,与本单位所承担的农业科技项目相结合,开展农业科技实验、示范、推广。通过对1000个科技核心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涌现出了一批农业科技致富能手,通过他们进一步示范带动,初步解决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满足了农民多层次的科技需求,使我市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更加完善、有效。

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xx〕6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政办发〔20xx〕46号)及省农业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xx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农联〔20xx〕27号)等文件精神,以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加强政策项目扶持,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上级分配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15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200人,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200人,职业技能水稻机插秧手100人,专项技术水稻集中育秧员1000人。截至目前为止,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培育任务及职业技能、专项技术培训任务全部完成,生产经营型完成培育任务185人,共计完成培育任务l485人。生产经营型黄花梨产业培育15人,正在实施过程中,生产经营型培育的后期跟踪服务也正在等待各项农业产业生产工作的开展加以跟进,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培育学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专业生产技能水平显著改善,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效果虽然还不能立竿见影,相信将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会得到具体体现。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

根据省农委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制定了培育。

工作方案。

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分类型分产业制定了培育计划。即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00人(其中水稻产业50人、葡萄产业40人、黄花梨产业18人、柑桔产业12人、蔬菜产业60人、生猪产业20人)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130人。培训水稻机插秧手100人培训水稻集中育秧农民1000人。

(二)出台认定管理办法,认定培育对象。

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施方案,明确我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制订了认定标准、认定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原则,择优遴选了生产经营型农民200人,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130人,机插秧手100人作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三)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培育资源信息库。

通过组织各乡镇综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深入农业企业、村、组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情况调查摸底,把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产业及规模等信息登记造册,掌握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状况,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

(四)认定培育机构,分解培育任务。

按照培育机构四个认定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了适合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点的县农业广播学校、县职业中专学校、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蓝山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四个培育机构。根据各产业技术要求和各机构专业技术特点及跟踪服务能力,确立了以农广校为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分解了培育任务。即农广校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180人(水稻产业、蔬菜、水果),社会服务型农民5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员培训500人;县职业中专学校培育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3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员培训500人;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20人,专业技能型50人;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培训社会服务型20人,水稻机插秧手100人。

(五)认真开展培训、实训。

1.采取“分段式”模式开展培训。

各培育机构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按“一班一案”,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全县共开展理论培训51期,开展实训及参观交流39期。

2.选择合适的教材。

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教材,共选购《农业政策法律读本》、《新型职业农民读本》、《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教材2300本,制作教学。

课件。

67个,印发讲义1300份,印发技术资料1.2万份。

3.聘请优秀培训教师。

现代的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老师队伍,才能完成培训任务。各培育机构根据不同的产业要求,想方设法聘请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骨干、土专家组成讲师团队伍授课。农广校请进了省农广校刘文俊副校长、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董红霞教授、县工商管理局雷俊英股长、毛俊蔬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唐召旭及农业局郭生阳等多名农艺师讲课;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聘请了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黄武光教授、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李毛忠、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师郑孟生上课。农广校还请来了省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杨国顺教授、刘昆玉教授、省葡萄协会会长石雪辉教授到葡萄基地现场讲座。老师讲课形象生动,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4.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在培训过程中各培育机构,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和专业技能要求,采取了“分段式”、“集中式”、“分散式”的方式进行培训、实训及跟踪服务。职业中专学校采取“专业分班班分组”的方式,开展了实训;农广校、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采取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组织学员多次到各培育实训基地开展了学术交流考察活动;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学员到养殖场进行现场讲课,手把手教学员如何配饲料,如何防病治病。教学方式不枸一格,培训实训灵活多样。

5.加强教学管理。

按照“一班一案“的要求,培训班基本做到了一班一案开班。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因为请的老师是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专家,机会难得,加上生猪养殖与动物防疫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合并开班的,但后期培训与实训是分开的。各培训班选举成立了班委会,建立了请销假制度,进行了考勤登记。

6.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选聘优秀老师的前提下,各培训班采取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训的方式开展教学。课堂有多媒体教学、老师面授、老师答疑、学员交流、有文字、有图片、有专业设施、操作设备,课堂气氛活跃,内容通俗易懂。

三、主要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了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农业局、财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分管股站负责人及农业计财股负责人为成员的蓝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先后研究制定了《县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进行请示工作汇报。比如:向政府领导、政府汇报请示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政府名义向各乡镇下发培育工作方案通知,配套扶持政策等。组织各培育机构分管部门召开了协调工作会议和培育工作启动会议,对各培育机构培育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二)加强培育监管和业务指导。

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蓝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公示制度、三堂课制度、培训考核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台帐登记制度、跟踪服务制度、领导联系制度、技术员指导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各培训班开班典礼,农业局、财政局两家分管领导及办公室工作人员亲自到场清点人数、核实学员身份、检查办班实际情况并上第一堂课,讲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和要求,并进行手工和影像记录。培训班结束时,到场检查培训实际效果,检查培训实训资料、班级管理资料、学员档案资料、学员信息台帐、资金使用情况,出具检查验收报告单。途中不定期到培育机构了解学员学习、生产及思想状况,确保培训真实可靠,保证培育质量。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工作方案规定了资金使用范围,80%必须用于学员的培训、实训、考察交流等支出。补助资金由财政存入专帐,凭学员台帐、检查验收报告、补助资金申请批复拔付,由县财政直接拔付到各培育机构。严禁套取或滥用、挪用培育资金行为,各培育机构资金使用规范。

采取通过向各乡、村主要领导发送招生短信,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发工作信息,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公示培育机构、任务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极大提高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四)整合培育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新型农民培育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重要的是扶持他们发展壮大,辐射带动所有的农业从业者。我县各培育机构共整合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中农广校整合农业局农田有机质提升项目60万元、农技推广补助项目20万元、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20万元、“种三产四”项目20万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整合生猪养殖标准场建设项目60万元;农机化学校整合农机补贴项目20万元;这些项目资金强力地推动了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三、问题与建议。

(一)培育任务下达太迟,导致培训时间紧,效果打折。

今年的状况是项目县苦等任务下达,前期等,后期紧,前期事少,后期事多做不过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必须在农业生产进行时开展培育,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迫切希望上级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省实施方案下达以前,我们早就在做各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本来我们很想提高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级别,拟定了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名单和多项扶持政策,但县机要室以教育实践活动严格限制和对等上级文件为理由,没有同意以县长或分管副县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的请求,政府办在看过省实施方案后,也以没有必要向各乡镇下发实施方案为由,拒绝了实施方案下发乡镇,给培育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建议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的人员构成。

(三)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我县财政状况不好,政府财政无力拿出太多的资金扶持培育,目前扶持政策也只限于整合现有的项目资金,今后领导小组办公室争取更多地向县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

2

页,当前第。

1

1

2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四

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四川省20xx年农民培训培育工作的通知》(川农业[20xx]40号)、《游仙区20xx年农民培育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我校通过制定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加强日常管理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今年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为85人,其中:社会服务型农家旅游服务员培训任务为40人,生产经营型专合组织与农场主经营管理培训任务为45人,我校通过调查摸底、宣传发动,组织实施,于20xx年12月25日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职业培训处处长任副组长,职业培训处、招生就业处、教学科研处、财会管理处、高教鉴定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办公室设在学校职业培训处。

2、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我校实际,制定符合游仙区实际的工作方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效机制,完善培训管理办法,着力打造绵阳旅游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色模式。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3、建立职业农民信息档案。我校10月份在游仙区逐乡逐村地开展规模经营职业农民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生产经营达到一定的规模,在游仙区境内从事农(林)业生产经营的种植大户、林业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等,调查工作完成后,建立规模经营职业农民信息库,以此作为我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择优推荐参加游仙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4、建立师资人才库。在充分发挥我校涉农教师作用的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吸纳聘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及技术能人,建立层次多样、专业齐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团队。以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专家、业务骨干和本地乡土人才为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涉及专业合作社与农场主、农村经济管理、农家旅游服务员、植保等近十个专业领域。

5、科学设置教学课程。根据今年我校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目标,围绕社会服务型农家旅游服务员,生产经营型专合组织与农场主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等内容设置教学课程。生产经营型每期培训时间为15天,其中集中课堂培训6天(48学时),实训5天(40学时),交流参观4天(32学时)。社会服务型培训时间7天,其中集中理论教学3天(24学时),实践教学及参观交流考察4天(32学时)。把一些能够代表游仙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体现游仙区农业产业特色的示范园、示范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作为实训基地,运用“学校授课+基地实习”、“田间培训+生产指导”等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外出考察学习重点选择到梓潼县许州镇、游仙区太平镇和柏林镇、游仙区万鸿、北川县、安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

6、规范培训制度。我校新兴职业农民培训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档案,配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建立了完整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记录和参训学员电子档案。建立相应的课堂纪律,参加培训的学员能按照培训作息时间,上好每堂课。

7、注重宣传总结。今年是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第一年,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我们及时总结典型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报道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良好氛围。

1、促进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拓宽了视野,给学员带来了全新体验,实地学习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让学员们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学员们充分利用培训平台,相互交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相互之间形成资源共享。

2、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学员们通过授课教师在销售渠道开拓、品牌塑造等培训内容知识引导帮助下,逐步认识到销售技巧的重要性,有的学员经过学习后,对产品进行重新改良包装后,增加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3、增强学员务农信心。学员们普遍认为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教师讲课水平高、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管理规范、服务到位。通过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体验式的农耕文化、社会责任等培训,把握了宏观形势。培训中还融入支农惠农政策、农业项目申报、合作社法、财务管理、合同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认定、农业金融等内容,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培训,建立了对农产品生鲜电商、渠道建立、品牌塑造等问题的深层次认识。通过产业趋势发展、五新技术的培训,掌握了产业动态,让学员对从事农业充满了希望。

1、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结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经验,加强和兄弟学校交流,做好来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为未来的培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做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设施设备建设,整合资源,改善条件,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

3、优化师资队伍。聘请一批农业专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遴选熟悉“三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的专家进入培训师资库,及时淘汰不合格人员,补充优秀师资,确保教师水平。

4、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后续跟踪服务。建立跟踪服务技术指导员制度,负责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咨询、解难释疑、技术指导服务和优惠扶持政策落实、知识更新培训等。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五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为关键,以村为基本实施单元,以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为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创业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1、农业科技大培训。以xx个行政村为单元,以农民技术员为主,利用农闲季节,并根据农民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集中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依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集中授课,共培训xx人次,xx期。

2、现场指导培训。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以xx村和xx村为重点,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培训。以xx个行政村xx户为单元,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以实际操作培训为主,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直观的、手把手的指导,根据生产季节进行现场培训,每周x次,主要生产季节天天下基层。现已培训xx期,共培训人员xx万人次。

3、外出重点实用人才培训。为更新技术,改变原生产理念,共组织农业骨干技术力量和农民科技示范户重点人才xx人,进行重点培训,带动一批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4、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结合专业技术培训和农业政策法规的宣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共培训x期,xx人次,增强了企业的自律观念和质量安全意识。

5、农业科普宣传。结合科技三下乡、放心农资下乡、科普宣传等活动,深入农村集市,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xx份,《农村实用技术手册》xx本。

以现场指导和集中学习理论实用技术为主,主要以农业技术员和农村示范户为主,根据生产季节,以及农民的需求,以实用生产技术培训为主,使每一户农民基本掌握xx门的'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1、分类培训原则。面向基层农村工作人员、农业生产骨干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创业者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民企业家等不同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培训。

2、服务产业原则。以设施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等产业需求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致富为目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围绕当地的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开展培训。

3、注重实效原则。紧密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开展灵活多样的技术培训,使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要加强案例和实践教学,切实增强培训效果。

4、创新机制原则。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注意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形成长效培训机制,构建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便捷渠道。

1、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结构偏低,在培训工作中因留守农业种植户文化程度不高,对科技的需求不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强。

2、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推进,促进了农民的增收,但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多以年轻力壮且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男性为主,使得留守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老龄化、妇女化、没文化的“三化”现象,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现象日益突出。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六

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__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__〕6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政办发〔20__〕46号)及省农业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__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农联〔20__〕27号)等文件精神,以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加强政策项目扶持,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上级分配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15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200人,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200人,职业技能水稻机插秧手100人,专项技术水稻集中育秧员1000人。截至目前为止,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培育任务及职业技能、专项技术培训任务全部完成,生产经营型完成培育任务185人,共计完成培育任务l485人。生产经营型黄花梨产业培育15人,正在实施过程中,生产经营型培育的后期跟踪服务也正在等待各项农业产业生产工作的开展加以跟进,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培育学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专业生产技能水平显著改善,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效果虽然还不能立竿见影,相信将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会得到具体体现。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

根据省农委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制定了培育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分类型分产业制定了培育计划。即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00人(其中水稻产业50人、葡萄产业40人、黄花梨产业18人、柑桔产业12人、蔬菜产业60人、生猪产业20人),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130人。培训水稻机插秧手100人,培训水稻集中育秧农民1000人。

(二)出台认定管理办法,认定培育对象。

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施方案,明确我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制订了认定标准、认定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原则,择优遴选了生产经营型农民200人,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130人,机插秧手100人作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三)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培育资源信息库。

通过组织各乡镇综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深入农业企业、村、组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情况调查摸底,把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产业及规模等信息登记造册,掌握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状况,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

(四)认定培育机构,分解培育任务。

按照培育机构四个认定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了适合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点的县农业广播学校、县职业中专学校、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蓝山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四个培育机构。根据各产业技术要求和各机构专业技术特点及跟踪服务能力,确立了以农广校为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分解了培育任务。即农广校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180人(水稻产业、蔬菜、水果),社会服务型农民5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员培训500人;县职业中专学校培育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3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员培训500人;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20人,专业技能型50人;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培训社会服务型20人,水稻机插秧手100人。

(五)认真开展培训、实训。

1.采取“分段式”模式开展培训。

各培育机构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按“一班一案”,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全县共开展理论培训51期,开展实训及参观交流39期。

2.选择合适的教材。

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教材,共选购《农业政策法律读本》、《新型职业农民读本》、《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教材2300本,制作教学课件67个,印发讲义1300份,印发技术资料1.2万份。

3.聘请优秀培训教师。

现代的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老师队伍,才能完成培训任务。各培育机构根据不同的产业要求,想方设法聘请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骨干、土专家组成讲师团队伍授课。农广校请进了省农广校刘文俊副校长、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董红霞教授、县工商管理局雷俊英股长、毛俊蔬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唐召旭及农业局郭生阳等多名农艺师讲课;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聘请了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黄武光教授、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李毛忠、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师郑孟生上课。农广校还请来了省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杨国顺教授、刘昆玉教授、省葡萄协会会长石雪辉教授到葡萄基地现场讲座。老师讲课形象生动,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4.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在培训过程中各培育机构,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和专业技能要求,采取了“分段式”、“集中式”、“分散式”的方式进行培训、实训及跟踪服务。职业中专学校采取“专业分班班分组”的方式,开展了实训;农广校、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采取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组织学员多次到各培育实训基地开展了学术交流考察活动;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学员到养殖场进行现场讲课,手把手教学员如何配饲料,如何防病治病。教学方式不枸一格,培训实训灵活多样。

5.加强教学管理。

按照“一班一案“的要求,培训班基本做到了一班一案开班。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因为请的老师是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专家,机会难得,加上生猪养殖与动物防疫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合并开班的,但后期培训与实训是分开的。各培训班选举成立了班委会,建立了请销假制度,进行了考勤登记。

6.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选聘优秀老师的前提下,各培训班采取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训的方式开展教学。课堂有多媒体教学、老师面授、老师答疑、学员交流、有文字、有图片、有专业设施、操作设备,课堂气氛活跃,内容通俗易懂。

三、主要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了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农业局、财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分管股站负责人及农业计财股负责人为成员的蓝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先后研究制定了《县20__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进行请示工作汇报。比如:向政府领导、政府汇报请示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政府名义向各乡镇下发培育工作方案通知,配套扶持政策等。组织各培育机构分管部门召开了协调工作会议和培育工作启动会议,对各培育机构培育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二)加强培育监管和业务指导。

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蓝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公示制度、三堂课制度、培训考核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台帐登记制度、跟踪服务制度、领导联系制度、技术员指导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各培训班开班典礼,农业局、财政局两家分管领导及办公室工作人员亲自到场清点人数、核实学员身份、检查办班实际情况并上第一堂课,讲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和要求,并进行手工和影像记录。培训班结束时,到场检查培训实际效果,检查培训实训资料、班级管理资料、学员档案资料、学员信息台帐、资金使用情况,出具检查验收报告单。途中不定期到培育机构了解学员学习、生产及思想状况,确保培训真实可靠,保证培育质量。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工作方案规定了资金使用范围,80%必须用于学员的培训、实训、考察交流等支出。补助资金由财政存入专帐,凭学员台帐、检查验收报告、补助资金申请批复拔付,由县财政直接拔付到各培育机构。严禁套取或滥用、挪用培育资金行为,各培育机构资金使用规范。

采取通过向各乡、村主要领导发送招生短信,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发工作信息,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公示培育机构、任务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极大提高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四)整合培育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新型农民培育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重要的是扶持他们发展壮大,辐射带动所有的农业从业者。我县各培育机构共整合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中农广校整合农业局农田有机质提升项目60万元、农技推广补助项目20万元、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20万元、“种三产四”项目20万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整合生猪养殖标准场建设项目60万元;农机化学校整合农机补贴项目20万元;这些项目资金强力地推动了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三、问题与建议。

(一)培育任务下达太迟,导致培训时间紧,效果打折。

今年的状况是项目县苦等任务下达,前期等,后期紧,前期事少,后期事多做不过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必须在农业生产进行时开展培育,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迫切希望上级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省实施方案下达以前,我们早就在做各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本来我们很想提高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级别,拟定了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名单和多项扶持政策,但县机要室以教育实践活动严格限制和对等上级文件为理由,没有同意以县长或分管副县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的请求,政府办在看过省实施方案后,也以没有必要向各乡镇下发实施方案为由,拒绝了实施方案下发乡镇,给培育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建议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的人员构成。

(三)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我县财政状况不好,政府财政无力拿出太多的资金扶持培育,目前扶持政策也只限于整合现有的项目资金,今后领导小组办公室争取更多地向县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七

根据20xx年常德市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德市农民教育办公室《关于举办我市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训班的通知》文件要求,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第二次青年农民创业培训时,认真总结了第一次培训工作的经验,结合本次培训要求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本次培训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是按学员要求结合实际调整培训时间。进入年终,参加培训学员工作繁忙,根据学员要求和实际情况,本次采取白天与晚上授课相结合方式。既保证学员授课时间,又没有因临时学习计划的改变而影响授课质量和效果。二是适度调整授课内容,提高学员学习热情,满足学员需求。本次培训授课内容是由农办根据国家农民创业培训内容确定的。在授课时,授课教师根据学员要求和参训学员结构,适度调整了授课内容,使授课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受到学员普片欢迎。学员对授课教师给予了较高评价。

为了使培训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在第一次青年农民创业培训讲义基础上,授课老师结合国家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政策,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重新编写了《常德市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训资料》,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完整、更加实用。该资料在实际使用中,受到了参训学员的高度评价,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让农民从炕头、地头迈进桌头,是一个难题,让他们安心地坐下来学习,更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在授课时依据农民的特点,在趣味式教学、乐趣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上下功夫。在集中培训期间突出抓好“听”、“议”、“动”三项工作。在前一次培训基础上,使互动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

“听”。就是组织学员集中听老师讲课。授课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有关农村的政策和法规的要求,以编写的教材为基础,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定义问题趣味化、枯燥问题乐趣化为授课原则,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把学员的人和心都留在课堂上。如向成干老师在讲解如何提高创业自信心时,就以“秀才赶考”故事融入到教学中,让每个学员在笑声中了解自信心重要性。陈桂平老师在讲课时风趣幽默,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积极性,刘军棋老师能够结合常德本地情况授课、既幽默又有针对性。教师授课深入浅出,深受学员欢迎。

“议”。就是授课完后给学员一个交流的平台,有兴趣的学员可以说出自己目前创业情况及打算。展示自我,增进学员之间的了解,为以后交流、沟通提供更多信息。如桃源的敬友勇、武陵区印惠英等几位学员就谈了自己的创业和创业计划。这种交流既给学员提供了交流平台,也为学员展示自己提供了舞台,深受学员欢迎。

“动”。就是采取互动教学的方式活跃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让学员根据老师提问回答一些问题。如:为了激发学员创业激情向成干老师举例猴子摘香蕉的故事,为了增强学员对管理的认识举了和尚分粥的故事,刘军棋、陈桂林老师在授课中也穿插了许多故事,通过学员参与,锻炼和提高了学员的表述能力、思维能力。从故事中、娱乐中深刻领会管理重要性。

总之,在集中培训过程阶段,我们充分地考虑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接受能力,通过大量的事实佐证,向广大的农民朋友展示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完全可以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创业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过上富裕的日子。

本次参加培训的学员比上一次人数多,年龄结构更复杂。有90年代出生的也有60年代出生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的需求等都不一样。在交谈中得知,很多学员不是主动报名参训、而是“被参训”的。这部份学员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来的。但我们为了让每个学员来有所成、学有所获,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去学员房间与他们进行了广泛接触与交流,听取他们意见与建议。鼓励他们去听课,当他们坐下来认真听课以后,怀疑的态度消失了,学习的热情上来了。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大家改变了原先态度,都说培训真的很有用,这样的培训要多办,以后他们一定主动参加。

在与学员交流沟通中也碰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他们都参加了第一次创业培训如安乡的王俊、桃源敬友勇等。问他们为什么还参加,他们都认为这种培训开拓了思维、拓展了视野、改变了观念,非常值得。虽然,耽搁了时间,但收获更大、更划算,对以后把企业做大做强更有用。

由于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学员们听课认真、积极性更高、互动更多。下课了还围绕老师问问题、互相探讨。很多学员都说,时间虽短,但通过培训改变了很多固有观点,创业的激情更高了,自信心更强了,争取想办法早点创业,通过创业自己致富,也带动相亲近邻致富。

1、在广大的农村和农民中间,很多农民朋友都有创业的想法和原始冲动。只要加以培训引导,加以呵护、挖掘和扶持,他们就会奋力拼搏,成就事业。参加培训的学员,有的很年轻、学历高、思想新,如:临澧的刘立,本科毕业,1986年出生,安乡王俊,大学生村官,也是80后,石门向军,本科毕业88年出生等等,这样例子很多;有的有了自己的实体企业,如桃源的莫茂林,就有一个家具厂,;桃源敬友勇,创办了生态渔业已有一定规模;桃源黄俊超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就开始创业,目前承包了山林搞综合养殖业,还有很多朋友准备创业。

2、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通过创业培训,可以使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再由体能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的基础上,实现向创业型就业的方向迈进。

3、通过鼓励农民创办和经营企业,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就地深加工。

4、如何加强政府、学校与农民创业交流与沟通,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培训中,许多学员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政府多深入基层了解创业者需求,开展切合实际的培训,希望有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教师做企业的技术顾问、管理顾问。

在创业培训实施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根据农民需要灵活应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教学与技术指导、编写通俗实用的资料,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学员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知识存在较大差距,给授课带来较大困难;学员对讲故事等比较有兴趣,对有参考价值的专业知识认识不够。

二是个别区县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组织工作不力,给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1、在培训学员选择上,应该有一个标准,让参与培训的学员的情况基本一致,这样更能保证培训效果。让想学习的朋友参加。

2、加强培训学员组织工作,确保参培学员数量和质量。

3、政府提供更好的创业平台,在资金、技术、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

4、加强学校、主办单位和农民朋友的沟通,在讲义编写、课件准备等方面更能满足学员需要。

5、在鼓励银行贷款适当向有创业意识的农民倾斜的同时,建议在扶贫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创业基金,通过周转使用,解决创业者创业初期遇到的资金问题。

5、政府搭台,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农民创业,为他们提供经营管理、销售、技术指导。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八

近一年来,泸沽湖镇科技工作在县科技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了“经济建设必须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进步,就没有社会进步。以扩大科技应用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途径,以发展经济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全镇.版权所有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我镇今年成立了专业科技工作领导组,组长由镇长亲自担任,副组长由镇政府主要副职担任,成员吸收了教育、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了有23人组成的专业科技领导组。各村相应成立了专抓机构,配备了以科技副村长负责的主管人员、分管人员。镇党委多次专题研究、布署科技工作,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措施,主要领导科技意识普遍提高,对科技工作十分重视,积极支持。

重视宣传工作,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科技下镇、科技赶集、制作标语、举办讲座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宣传科技,普及种植、养殖和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各村都订有科技报,组织外出学习参观,加强科技宣传工作,营造了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全年各种培训次数累计30余次,参加培训人数达1230余人次,培训内容涉及蔬菜种植,温室大棚的前、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计算机信息技术,信息搜集与发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全镇开了大量的一系列的生态农业的建设工作。利用泸沽湖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搭温室大棚种植大棚蔬菜。泸沽湖水源充足村民大量养殖生态鱼。泸沽湖合理利用退耕还林的耕地养殖生态鸡。通过这一系列的建设工作,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

我们注册成立了“泸沽湖镇农科信息交流协会“,吸收了各村的科技情报信息员、运输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为会员,召开例会,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推广、科技服务、信息交流业务培训,更好地为农民兄弟提供了服务。

完善了“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组织建设,召开了专门会议,明确了领导、成员及其分工,制定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

现代社会电脑和网络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接收与发送工具。我们与各镇网通经过协商,达成协议。为部分村村委会配备了电脑,并接通了宽带。让电脑真正为科技工作服务,真正成为农村科技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

推广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我镇是全区的示范户。几年来,我们一直对此项工作比较重视,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讲课,现各村已普遍有骨干人员掌握了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特别是查找防病治病的方法、专家讲座、专家咨询等。为农民技术需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今年我们把各村科技副村长定为科技情报信息员,对各村农副产品、林业、畜牧等信息,比如供、求、防、治等农民所需收集起来,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民实际存在的问题。

利用远程教育推广了蔬菜种植、温室大棚的前、中、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批农业科技实用技术。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九

按照县委《关于今冬明春开展提高农民素质大培训暨种养结构大讨论实施意见》有关要求,我局结合部门工作实,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素质这一主题,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真抓实干,通过重点开展林业科技普及、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得到了有序有效推进。

为全面完成开展提高农民素质大培训工作任务,我局成立了由局长穆飞云任组长,韩凯、宫淑景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林政、造林、林调队、场圃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林业系统培训工作,确保农民素质大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我局面对培训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结合部门工作职能与业务范围,确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专题,在业务工作忙,科技人员少的情况下,确定了具有林业工程师以上职称的3名林业技术干部和5名专业技术人员任培训讲师,将培训任务落实到人,组成了较庞大的讲师队伍,保证了培训师资水平。

围绕以退耕还、防沙治沙等林业生态工程和村庄绿化、道路绿化等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林业科技培训。同时,注重与农村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使培训活动思路明确,组织有序,上下连动,保证了培训工作扎实有序的顺利进行。

培训实施中,突出“四个结合”:一是结合把张北建成京津周围绿色屏障目标,认真宣讲林业科技培训在提高农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认真宣讲《退耕还林条例》和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三是结合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农民进行抗旱造林技术、育苗技术及造林模式等培训;四是结合森林资源保护,对农民进行《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及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提高农民护林防火意识。

在培训期间,组织林业科技人员深入到单晶河、白庙滩、公会、大囫囵、三号等乡镇和造林工程重点村对农民进行集中培训,举办科技培训会10次,使受训人数达到5万人次。发放林业科技材料10万份。局内18名科技人员直接送科技下乡56次,为群众解决营林生产和果树栽植与管理疑难问题30多个,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这次培训活动中,我局十分重视群众观念的转变和思路的更新,通过林业科技人员、退耕大户、育苗能手现身说法,使农民找到了差距,增强了依靠发展林业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广大农民通过参与科技培训,提高了自身文化科技素质,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从培训中得到了实惠,得到了收益,提高了学科技、用科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林业科技人员,深入到林业生产第一线,在课堂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授科技知识,到老百姓的炕头上与群众促膝相谈,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示范,和广大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从不叫苦、不讲报酬,使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好处,真正感受到了党的关怀,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为农村稳定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十

20xx年我县在龙口镇、长冈乡、高兴镇等地开展了农民培训工作,现将近年来所进行的农民培训工作小结如下:

1、培训涉及的乡村:龙口镇来溪村、龙口镇睦埠村、长冈乡上社村、长冈乡塘石村、高兴镇高兴村。

2、培训次数和农民人数:全年共计举办5次培训班,共计培训农民256人,其中睦埠村55人,来溪村58人,上社村41人,塘石村40人和高兴村62人。

通过培训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科学种田的必要性,知道如何科学施肥、如何选择良种、如何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训所在村的粮食单产比培训前提高了15公斤,平均增收30元。

1、有针对性的安排讲课内容和时间。如在农民选购种子、肥料的时候安排水稻良种介绍、肥料简易识别的授课内容。针对农民的劳作习惯尽可能的把培训时间安排在晚上和雨天。

2、针对粮食生产涉及良种、施肥、植保等多方面的内容,我站在20xx年的农民科技培训中增加了良种和植保内容的培训。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十一

龙溪乡辖14个行政村,有青壮年总人口4198人。全乡农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个私业为主。乡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构建和谐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目标和任务,结合乡村实际,坚定不移地走经济发展之路,依托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围绕市场需求,围绕三大产业,切实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培训,努力探索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打造绿色精品农业,争创农业新优势,提升发展新水平,壮大村级经济综合实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本年在农民培训中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成立了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制定了工作方案,为本年度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确保制定的培训计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满足农民所需,符合广大农户愿望,乡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一是发放《农民知识需求调查表》做到户均一份,对农户家庭收入状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从调查的情况看,需要开展西瓜.甜瓜.花卉种植技术培训的53户,占被调查农户的21%。通过调查摸底,掌握了开展培训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召开座谈会。邀请了本乡部分种养户、个私业主进行座谈,对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进行了认真的传达贯彻,广泛听取了他们对此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综合分析了调查结果和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全村产业发展重点,提出了全年初步计划,并在公示公开栏内张榜公布,让广大群众知晓,请群众参与监督实施。

结合“农民培训方案”的实施,对全乡20xx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从分析对比中看出,第一产业中大西瓜、柑子、新世纪梨等种植技术发展迅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产业随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以上分析,乡党委政府经过讨论,确立了围绕“三大产业”,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一是围绕发展种殖业,开展技术培训,以现有的竹笋、桃、梨、柑、李、梅和养鹅、鸭、猪、羊等10多个项目的管理与加工为依托,全年计划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同时围绕用工需求,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培训服务和健康保健,重点对禽流感有关知识的培训与宣传。

全村75%以上的农民掌握一门农村实用技术,40%以上的农民掌握1-2门致富本领。逐步把全乡广大群众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牢固的群基础。到目前为止,全乡已举办了百姓课堂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1场,水稻技术培训2场,培训的农民250多人次。

通过系统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广大农民不仅学科技、用科技,提高科学种田的技术和能力;而且还学到了经营管理知识和现代文明观念,特别是农户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的培训,开阔农民的视野,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观念,有利于克服小农经济、因循守旧等落后的传统观念,树立科技致富、奋发向上的信心。据统计,参加学习的年收入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民平均高出10%。

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新创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按照稳粮扩经调结构,引优建特色,发展绿色精品农产品,主功效益农业为方向。一抓稳定粮食生产给,以优良品种生产基地为优势,采用订单农业方式,给农民更多的实惠,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粮食亩产 503公斤;二抓发展效益农业,坚持以品质取胜,加快发展绿色精品农产品,着力发展新世纪梨、食用笋、西瓜种植。让农民偿到了甜头,收益可观。广大农民是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随着“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行动计划”的开展,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和市场意识会得到提高,能学会一定的农业产业开发的知识和本领,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意识和市场判断能力,从而可以科学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许多农民通过学习和培训,将成为了农村专业户、示范户,如:在科技示范户,食用笋示范户林声恒、新世纪梨示范户谭观源、养鹅示范户凌淑玉、竹木加工示范户张新民的带动下使全乡经济作物面积上千亩,生猪出栏上万头,炎陵白鹅上十万只。并能带动、辐射周边农民,有力地促进了各类基地的建设和主导产业的形成,将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十二

为了提高xx乡贫困村人口素质和科技水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我乡于20xx年12月9日在那钱村居委会与浦利村居委会开展了关于甘蔗种植技术与家禽饲养技术的专题技术培训。

针对农业生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发现农村许多农民的观念和技术相对落后,在农业种植上、家禽饲养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栽培方式上的误区;施肥上的误区,有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肥料;在家禽病害防治上的误区,有的`胡乱用药,不及时用药等,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因此,我乡就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农民培训工程,要让农民真正地学到农业技术知识。通过培训,结合农业技术资料和明白纸的发放,大力掀起科技入户、科技兴农的高潮,普及和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种蔗与家畜饲养的技术水平,为我乡夺取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逐村进行技术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我们举行了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会,分头布置和落实农民培训工作。农作物的生长期里要经过许多次病虫草害的危害,轻则影响其产量,严重则导致绝收;家禽饲养中,各种瘟疫不断,防止瘟疫是饲养家禽的重要步骤;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农作物的病虫草害的防治。

在培训讲解过程中,专家讲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用的上、易掌握的实用技术。讲解中专家把甘蔗发病的蔗苗带到现场进行实物介绍,做到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在家禽饲养讲解中,专家深入浅出,介绍了家禽防疫的措施,以及家禽疫病的防治措施。通过对农民培训,我们发现农民们都非常认真听讲,并且都踊跃向专家提问,还有部分农民拉着专家培训讲课人员到自己的田间地头去现场指导。

我们一定要熟悉掌握所分工村的农业基础情况、生产形势以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到心中有农,手中有方,不怕脏苦,苦中有乐。农业科技为载体,各种农业技术材料,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

综合上述,我们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是不可或缺的,面对农民迫切的需要,我们要多开展类似的宣讲活动,让农民在宣讲过程中真正受益。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十三

磐安县双峰乡位于磐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40.24平方公里,因境内的双峰山而得名,与盘峰、仁川、新渥和深泽接壤,诸永高速穿境而过,村口设有互通口,南下温州,北上杭州,交通便捷。全乡辖9个行政村,2003户,5190人,2013年底人均纯收入6990元,山林面积5万亩,耕地面积1543亩,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乡,也是革命老区乡。

二、培训内容。

近几年,双峰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致力于培育地方产业,通过开展视频。

教学。

专家讲课现场指导产学研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民培训,确实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丰富群众生活。

一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农业增效。我乡致力于“一乡一品一园”建设,加大中药材、香菇种植、油茶低产林改造、毛竹低产林改造、土鸡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已初步形成风景线内种杨梅,高山谷地种毛竹,山坡地种桑养蚕,平地种植中药材、香菇,家中发展养殖业的立体农业发展体系,现有毛竹林10212亩,油茶650亩,大棚蔬菜200亩,中药材1600亩,建有30亩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食用菌年产500万袋。

二是开展妇女老人技能培训,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充分依托长三角经济圈、义乌国际市场和诸永高速公路对本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打造“绿色生态无烟工厂”基地为载体,以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大来料加工行业扶持力度。2013年,全乡从事来料加工人员958人,其中妇女663人,全年发放来料加工费1216万元,完成县下达任务数,带动低收入农户166户。三是专注非遗传承人培训,丰富群众生活。2005年磐安炼火文化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为了使“炼火”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双峰乡得到世代传承,进一步做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促进旅游开发,吸引更多地游客来双峰观光旅游。双峰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出资5万多元举办了炼火技能培训班,学员39名,聘请专家讲解炼火文化,内容由炼火渊源、程序步骤、注意事项、仪式等,并购买120箩筐、木炭1200公斤木材、40套练火道具等材料进行了实践演示,学员们鼓足勇气,不怕700度的高温踩入火海,通过5天的学习实践,学员们学到了所有的培训要点,掌握了炼火技能。为传承双峰炼火文化打下了基础。2014年度双峰乡将投入200多万在胡公庙前建设炼火广场,使这项非物质文化源源流长。

三、

下一步工作目标。

我们将结合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盛产毛竹、油茶、香菇、中药材等优势,继续抓好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的劳动技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十四

xx年我县开展的“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按照《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管理办法》和《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项目操作规程》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实施培训工作,竭诚为我县农村青年的成才创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通过和农业局、人事局、各相关部门、各乡镇通力合作,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努力开拓,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具体做法如下:。

一、充分做好先期准备工作。

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真正成为服务青年的实事工程,在年初,专门召开培训工程工作会议,在全县范围内宣传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的重要意义,营造培训工程的强大声势,并主动征求各乡镇团委的意见。同时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调查摸底工作。以乡镇、村团组织为基本单位,把农村青年的基本情况摸清摸细,建立数据资源库全面掌握我县青年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要求和转移就业动态,并建立和完善跟踪服务机制。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参加培训的学员原则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相应服务技能,有外出务工意向的青年农民。

2、做好培训项目申报。团县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符合本地区农村青年需求,又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农村青年人才培训项目,并积极向团省委申报。

3、制订培训制度和计划。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是培训工程开展的保证,为确保培训工程有制度可依,有措施可循,团县委还制订了一系列培训制度和措施,并预先对每个乡镇开展内容进行了计划和部署,确保培训工程顺利圆满的'完成。

4、做好培训资金筹措工作。为确保培训工程开展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团县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向上级部门、相关部门争取培训资金支持,同时还主动寻求、联系愿意为农村青年提供能培训、就业帮助的企业、机构,以双赢的原则积极与他们进行合作,为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开展提供便利。

二、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xx年一共办班8期,培训青年612人。其中农村职业技能培训8期490人(其中订单培训157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2期122人。发放各类培训证书320本,通过培训转移就业325人。在今年的“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中,我们结合**实际,探索四种培训模式,即直接办班、订单培训、联合办班、长期办班。

1、团县委直接主办培训。利用天天青少年活动中心、**农村青年中心的场地、大学生志愿者人才优势,举办计算机培训班。xx年一共自主办班两期,培训学员70人,所有培训学员都通过人事局组织的考试。

2、订单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培训。通过订单培训,切实加强工岗信息匹配,使广大青年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xx年,和**万客隆超市、金根超市联合一共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170人,采用的教材既体现为超市输送员工的客观实际,有体现提高员工劳动技能社会要求,所有学员经人事局组织考试合格后全部到企业工作。

3、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办。为了提高培训的面和增强培训效果,和新世纪电脑培训学校、壶镇职业高中联合举办电脑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250人。大部分学员经培训后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找到满意的工作。

4、长期办班。和**技工学校、**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一起,联合举办蓝色希望爱心助学班。根据浙江**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所下定单培养人才,学生培训期为三年,第一年上有关公共课,第二年企业派出师资上专业课,第三年到企业实习。学生毕业后考试合格可获得职高文凭,并可安排到浙江**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工作。目前共有学员37人。

在培训中我们做到四结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不但提高了培训数量、质量和效益,而且增强了团组织的影响力,大大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1、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除了团省委下拨的经费以外,还有很大的缺口。我们积极和县人事局沟通,将我们的培训纳入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今年共争取培训经费46680元。

2、与青年创业行动相结合。通过农村青年中心的人力资源中心,帮助培训过的青年优先实现就业,共安排就业325人。此外进行一系列后续服务,如进行劳动维权等,切实维护青年的权益。

3、与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我们专门举办了一期团支部书记培训班,不但进行计算机培训,而且专门请人上团课,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在团员青年比较集中的培训班中,我们建立了临时团支部,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培训学员实现就业以后,我们积极帮助进行团员关系的转接。在原来没有团组织的万客隆超市,学员经培训到超市工作后,我们指导建立了团支部。

4、与爱心助学行动相结合。我们举办的“蓝色希望”爱心助学扶贫班以解决农村贫困学生就业,减轻农村贫困学生经济负担,培养技术性人才,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为目的,探索爱心助学的新形式。扶贫班学费采取“四个一点”(企业出一点、学校减免一点、社会力量资助一点、学生自己出一点)的办法解决。团县委对每一个学生从爱心助学款项中补助300元/年,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拿出4万元设立奖学经和助学经,技工学校每学年减免学费300元。

总之,通过一年多来的农村青年培训工程的开展,培训工作初显成效。**县农村青年的就业难题也得到一定缓解,并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十五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农工部、农果局、扶贫办、劳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配合,依托xx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科技优势,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县农广校、职教中心、农民技校、杨凌职院彬县培训基地的作用,合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以及与相关院校联合办学等形式,不断创新农民培训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农民培训,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三年来,全县累计培训农民5.3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民技术员4500名,农村党员860名,对外输出农村劳动力1.1万人,劳务收入达到2.3亿元,促进了全县粮、果、畜、沼、菜及劳务输出等产业快速发展。x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8亿元,较上年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8元,同比增长13.4%。

一是在培训理念上求“新”。树立“六大培训新理念”,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1)树立党建优先的理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党的建设这杆旗,要始终让农民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党的思想、党的政策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

(6)树立创业培训的理念。对农村青壮年农民要教育其树立艰苦创业的决心,以在外创业的先进成功典型为榜样,教育广大农村青年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要有苦尽甘来的思想。

二是在培训内容上求“全”。在内容上我们力求做到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1)把xx大精神、郭孝义等先进模范事迹、党的有关理论作为第一培训内容,使广大农民生活不能忘本,懂得美好的生活来自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党。

(2)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一是围绕现有产业进行培训。主要培训蔬菜、果业、畜牧养殖、花卉、药材、农产品加工、农机使用保养维修等农业科技实用知识。二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生产、现代设施农业、工业化管理经营农业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3)就业技能培训。针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富裕的现状以及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了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培训了电脑、电工、焊工、钳工、电子装配、制衣电车工、针织工、缝纫、家电维修、烹调、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专业技能。

(4)市场经济知识培训。主要培训市场营销知识、民法、劳动法、经济合同法、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内容。

(5)对农民工进行城市生活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他们自觉培养起对城市文明的认同感和对城市生活的责任感,适应现代生活。(6)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维权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提高他们在多元化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发言能力、对话能力、组织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

三是培训方式上求“活”。为确保培训效果,不走过场,我们在培训方式上力求灵活,在采取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实行,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有不同需求的农民使用不同的培训办法和内容。

(1)菜单式培训。对那些长期忙于农活,很少有时间走出去的农民,通过建立专家库,方便农民根据需要以点菜单的方式选择专家,将省市委党校、西农大、杨凌职院教授,省、市、县管专家、高级农艺师等约30名知名专家统一进行入库,根据需要进行点聘进行授课,每月累计讲课都在10小时以上,培训农民1000人次。

(2)载体式培训。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彬县小章培训基地、县委党校、县农广校、职业教育中心、扶贫技校、乡镇农民夜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为阵地,利用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阳光工程、一村一品培训工程、《彬县党建论坛》系列讲座、开展各种形式文娱活动等载体,年培训农民15000人次。xx年县委组织开办的《彬县党建论坛》系列讲座(每月一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做理论辅导,目前已经举办2期培训党员、干部和农民600余人。

(3)巡回式培训。针对一些乡村居住分散偏远,利用逢集或走村的形式,建立了省市、县、乡三级专家服务队深入各地开展培训,每年春、冬季县上都要组织果树专家巡回乡村讲课,指导果树生产。

(4)娱乐式培训。主要是对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因地制宜选择秦腔戏、快板、有奖知识竟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5)保姆式培训。针对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技术较慢的情况,在培训的基础上配送技术方案、生产规划、市场信息等系统的资讯服务,一包到底,确保受训农民学得实,用得准。

(6)带动式培训。对那些有思想、没胆量,想干事业的人,通过龙头企业、支部+协会等形式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示范。xx年5月开始,由彬县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组织,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分3期),由知名教授、理论专家授课,使300名农村基层干部能坐在大学的课堂里,学习****新农村建设基本理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管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与突破口、农村科技推广与农业实用技术等课程,接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现场体验农业高新技术的氛围,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增强素质,使他们真正做好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由县农果局负责,每年对科技增收典型、党员致富典型,经过回访调查,总结编印《彬县农村致富典型经验汇编》,县劳务中心、县电视台负责调查开办《彬州之子》栏目,播出彬县在外创业成功人员的先进经验,通过科技示范户、能人大户的成功事例带动周边农民,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带动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7)会诊式培训。对关键性的瓶颈问题组织各方专家联合咨询,同献良策。

(8)网络式培训。即利用县乡农业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党员电化教育、农业信息服务等网络阵地,开办各种专题技术讲座。

四是在培训效果上求“实”。培训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好环境。为了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我们把技术培训与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培训作为带动群众科技致富的主要手段,把事关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优势产业发展等重要问题作为培训的重点,把解决广大农民党员和群众的关注热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解决实际问题,使大多数农民掌握1-2门实用新技术,增强了致富本领,提高了整体素质。为了使培训真正取得实效,我们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农民想什么、急什么、缺什么,想知道什么东西,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农民培训,怎样才容易听懂,根据调查结果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和方式。xx年,全县累计举办各类涉农培训班33次,累计受训农民2500人次,有63名获得了农民技术员、农民技师等技术职称,有300多人取得了电工、钳工、车工、驾驶等资格证书,6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全县发展100个科技示范户,北极镇衡家坳村地膜玉米高产示范户马忠存,经过培训引导,种植的3.5亩地膜玉米获得亩产902公斤的高产纪录,受到省农业厅表彰奖励,在周围影响很大。小章镇卧龙村科技示范户李爱民,通过培训建起沼气池2口,引进良种猪6头,常年养猪在30头以上,应用沼肥作务高产优质苹果园3亩,年农牧业总收入3万元以上,被农业部表彰为农业科技入户先进个人。小章镇东新村科技示范户刘建平,科学利用培训成果,大胆采用礼品西瓜二次剪蔓技术,单棚年收入4万元。通过培训,全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改善明显,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十六

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及省农业委员会、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以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跟踪服务指导、加强政策项目扶持,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今年上级分配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15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200人,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200人,职业技能水稻机插秧手100人,专项技术水稻集中育秧员1000人。截至目前为止,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培育任务及职业技能、专项技术培训任务全部完成,生产经营型完成培育任务185人,共计完成培育任务l485人。生产经营型黄花梨产业培育15人,正在实施过程中,生产经营型培育的后期跟踪服务也正在等待各项农业产业生产工作的开展加以跟进,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培育学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专业生产技能水平显著改善,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效果虽然还不能立竿见影,相信将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会得到具体体现。

根据省农委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制定了培育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分类型分产业制定了培育计划。即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00人(其中水稻产业50人、葡萄产业40人、黄花梨产业18人、柑桔产业12人、蔬菜产业60人、生猪产业20人),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130人。培训水稻机插秧手100人,培训水稻集中育秧农民1000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施方案,明确我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制订了认定标准、认定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原则,择优遴选了生产经营型农民200人,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130人,机插秧手100人作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通过组织各乡镇综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深入农业企业、村、组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情况调查摸底,把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产业及规模等信息登记造册,掌握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状况,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

按照培育机构四个认定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了适合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特点的县农业广播学校、县职业中专学校、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蓝山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四个培育机构。根据各产业技术要求和各机构专业技术特点及跟踪服务能力,确立了以农广校为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分解了培育任务。即农广校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180人(水稻产业、蔬菜、水果),社会服务型农民5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员培训500人;县职业中专学校培育专业技能型农民70人,社会服务型农民30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员培训500人;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20人,专业技能型50人;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培训社会服务型20人,水稻机插秧手100人。

1、采取“分段式”模式开展培训

各培育机构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按“一班一案”,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全县共开展理论培训51期,开展实训及参观交流39期。

2、选择合适的教材

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农民特点的培训教材,共选购《农业政策法律读本》、《新型职业农民读本》、《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教材2300本,制作教学课件67个,印发讲义1300份,印发技术资料1、2万份。

3、聘请优秀培训教师

现代的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老师队伍,才能完成培训任务。各培育机构根据不同的产业要求,想方设法聘请素质高、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骨干、土专家组成讲师团队伍授课。农广校请进了省农广校刘文俊副校长、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董红霞教授、县工商管理局雷俊英股长、毛俊蔬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唐召旭及农业局郭生阳等多名农艺师讲课;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聘请了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黄武光教授、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李毛忠、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师郑孟生上课。农广校还请来了省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杨国顺教授、刘昆玉教授、省葡萄协会会长石雪辉教授到葡萄基地现场讲座。老师讲课形象生动,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4、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在培训过程中各培育机构,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和专业技能要求,采取了“分段式”、“集中式”、“分散式”的方式进行培训、实训及跟踪服务。职业中专学校采取“专业分班班分组”的方式,开展了实训;农广校、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采取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组织学员多次到各培育实训基地开展了学术交流考察活动;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学员到养殖场进行现场讲课,手把手教学员如何配饲料,如何防病治病。教学方式不枸一格,培训实训灵活多样。

5、加强教学管理

按照“一班一案“的要求,培训班基本做到了一班一案开班。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因为请的老师是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和永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专家,机会难得,加上生猪养殖与动物防疫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合并开班的,但后期培训与实训是分开的。各培训班选举成立了班委会,建立了请销假制度,进行了考勤登记。

6、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选聘优秀老师的前提下,各培训班采取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训的方式开展教学。课堂有多媒体教学、老师面授、老师答疑、学员交流、有文字、有图片、有专业设施、操作设备,课堂气氛活跃,内容通俗易懂。

成立了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农业局、财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分管股站负责人及农业计财股负责人为成员的蓝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先后研究制定了《县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进行请示工作汇报。比如:向政府领导、政府汇报请示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政府名义向各乡镇下发培育工作方案通知,配套扶持政策等。组织各培育机构分管部门召开了协调工作会议和培育工作启动会议,对各培育机构培育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蓝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公示制度、三堂课制度、培训考核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台帐登记制度、跟踪服务制度、领导联系制度、技术员指导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各培训班开班典礼,农业局、财政局两家分管领导及办公室工作人员亲自到场清点人数、核实学员身份、检查办班实际情况并上第一堂课,讲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和要求,并进行手工和影像记录。培训班结束时,到场检查培训实际效果,检查培训实训资料、班级管理资料、学员档案资料、学员信息台帐、资金使用情况,出具检查验收报告单。途中不定期到培育机构了解学员学习、生产及思想状况,确保培训真实可靠,保证培育质量。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工作方案规定了资金使用范围,80%必须用于学员的培训、实训、考察交流等支出。补助资金由财政存入专帐,凭学员台帐、检查验收报告、补助资金申请批复拔付,由县财政直接拔付到各培育机构。严禁套取或滥用、挪用培育资金行为,各培育机构资金使用规范。

采取通过向各乡、村主要领导发送招生短信,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发工作信息,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公示培育机构、任务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的、意义、政策,极大提高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新型农民培育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重要的是扶持他们发展壮大,辐射带动所有的农业从业者。我县各培育机构共整合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中农广校整合农业局农田有机质提升项目60万元、农技推广补助项目20万元、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20万元、“种三产四”项目20万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整合生猪养殖标准场建设项目60万元;农机化学校整合农机补贴项目20万元;这些项目资金强力地推动了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今年的状况是项目县苦等任务下达,前期等,后期紧,前期事少,后期事多做不过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必须在农业生产进行时开展培育,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迫切希望上级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省实施方案下达以前,我们早就在做各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本来我们很想提高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级别,拟定了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名单和多项扶持政策,但县机要室以教育实践活动严格限制和对等上级文件为理由,没有同意以县长或分管副县长为领导小组组长的请求,政府办在看过省实施方案后,也以没有必要向各乡镇下发实施方案为由,拒绝了实施方案下发乡镇,给培育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建议省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的人员构成。

我县财政状况不好,政府的财政无力拿出太多的资金扶持培育,目前扶持政策也只限于整合现有的项目资金,今后领导小组办公室争取更多地向县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

职业农民培训总结篇十七

xx年我县在龙口镇、长冈乡、高兴镇等地开展了农民培训工作,现将近年来所进行的农民培训工作小结如下:

1、培训涉及的乡村:龙口镇来溪村、龙口镇睦埠村、长冈乡上社村、长冈乡塘石村、高兴镇高兴村。

2、培训次数和农民人数:全年共计举办5次培训班,共计培训农民256人,其中睦埠村55人,来溪村58人,上社村41人,塘石村40人和高兴村62人。

通过培训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科学种田的必要性,知道如何科学施肥、如何选择良种、如何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训所在村的粮食单产比培训前提高了15公斤,平均增收30元。

1、有针对性的安排讲课内容和时间。如在农民选购种子、肥料的时候安排水稻良种介绍、肥料简易识别的授课内容。针对农民的劳作习惯尽可能的把培训时间安排在晚上和雨天。

2、针对粮食生产涉及良种、施肥、植保等多方面的内容,我站在20xx年的农民科技培训中增加了良种和植保内容的培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38305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