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热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12:35:50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热门17篇)
时间:2023-11-16 12:35:50     小编:琉璃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字的清晰性,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理解和应用。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一些经典的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一

2、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

2、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兴趣。

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教师:实物投影仪,激光笔、玻璃砖、白胶板、水槽、空烧杯、纸杯。

(一)、复习提问:

(二)、新课教学。

投影出示:(1)汤姆大叔漫画系列;(2)水中的筷子怎么折断了?

学生思考为什么,带着问题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中又是怎么样传播的?

(3)光从空气进入水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画光路图,说明光的折射的几个概念(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折射角)。

2、概念:

两种介质的界面、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等。

信息快递: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如空气、水、玻璃真空等透明物质,通常叫做光的介质。

问题: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一样吗?(课本p81实验)。

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演示实验:使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玻璃中的路径及数据。

数据:光从玻璃入射到空气。

入射角。

a1。

a2。

a3。

折射角。

总结:(可以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作出以下的光路图)。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光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且光路可逆。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口诀: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不等,空气中的角大)。

2、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3、应用: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分析“弯折”原因。

2)、水中的鱼看上去比实际的位置要浅、

3)、隔着厚玻璃砖观察后面的尺子。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知道:

2、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的折射规律以及光从水或其它介质射入水中的折射规律。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二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光的折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教案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简单了解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1、课件-图示:光的折射

2、科学发现室光学区域。

1、教师同幼儿讨论什么光是怎样形

讨论后让幼儿知道,当物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我们就看到的热物质的发光。

如:火光、烛光、白炽灯的灯光,以及前述钢铁、玻璃、石头等烧红时的发光。

2、问题: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什么常见例子

给幼儿讲解:

第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三点一直线,在射击、射箭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线传播,再加上人的双眼效应,可判断物体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条,刨了二下就要检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用眼睛从木条的一端沿木条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队伍对齐:"向右看齐!"

3、幼儿在光学区域自由探索、发现光的折射。

(1)课件演示:光的折射

通过观看课件演示,让幼儿对光的折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实验:把筷子插到水里发现筷子在空气中和水中拐了个弯的原因。

(空气和水就是两种不同的介质)

(3)指导幼儿在光学区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实验,

在操作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光的折射。

(4、教师讲评活动情况,表扬鼓励探索中有发现的幼儿

让幼儿讲一讲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了什么?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三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

重点。

难点。

1、课前练习。

2、课前提问。

【新课导入】。

活动1:“刺鱼”活动(学生):

各组取小桶一只,加入适量的水,把数条“小鱼”(如图1)通过10cm左右的细线绑在石块上(小鱼容易从细线上拉落),浸入水中,使“鱼”潜入水中较深的位置。

(学生)各小组挑选一名代表,用细铁丝作鱼叉,快速向“鱼”刺去,把鱼刺出水面为成功,只准刺两次,看哪个小组能够成功。

教师问失败的同学,是否对准了“鱼”,学生点头。学生问:为什么刺不到“鱼”?

教师因势利导,指出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如图2)取塑料桶,把电筒安装在铁架台上,打开电筒,让光斜射入水中,从桶的侧面可以观察到一个光亮的点b,加入热水,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到光亮的点不再在原来的b点,而是下移到另一点b',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引出光的折射概念。

小组实验1。

学生:安装器材,再把刻度盘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下,盘的顶部略高出桶的边缘,加入热水,使水与水平方向的直径相平,用铁夹夹住电筒,使电筒通路,让电筒的光平行并贴近于刻度盘面,并使入射点在圆心(竖直方向的直径表示法线),(通过热水的水蒸气在水面液化的水雾)观察入射光线和在水中的折射光线。

教师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红色的粉笔画在白纸上。标上相应的字母。请一位同学把它画在黑板上。大致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光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三条线以及位置关系。

(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有困难学生做好实验)。

小组实验2:

把光垂直射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判断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

(甲、乙、丙三位同学板演)。

1、解释”刺鱼“失败原因。

a、让个别学生往更深的位置刺”鱼“。

b、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动画,得出”鱼“的位置变浅了的结论。

2、水池变浅。

3、硬币再现。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四

2、知道光从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重点。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难点。

折射现象的解释,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教具。

演示。

烧杯,筷子,水,全反射实验器,光具盘、玻璃砖,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1、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向上弯折)。

2、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让两个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时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币。(可以看到,好象碗底变浅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后就可解释了。

1、观察折射光路。

【演示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光路,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但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过程,让学生把光路画下来。引导学生和反射光路比较,得出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及位置关系。

2、斜射入两种介质的界面时才发生折射。

问: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一定发生折射现象吧?

【演示2】让光垂直入水和空气界面时,不发生折射,只有斜射入时,才发生折射。

3、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演示3】让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使入射角增大和减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

【演示4】让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使入射角增大和减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归纳:当光在空气与其他介质发生折射时,不论时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总是大角。

4、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教学过程设计。

(1)渔民叉鱼时,总向看天的鱼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鱼为什么?画图6-4解释。

(2)参书p83图6-4,6-5,解释为什么。

(3)我们看到天上的星星的位置是它实际的位置吗?

6、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再射出来。

(2)光由空气斜射入三棱镜再射出来。(光会向玻璃较厚的一方偏折)。

课堂小结:

1、知道什么是折射现象,并能叙述折射规律,特别要注意斜射入的条件,不要记住在空气中角大的意义,叙述时要注意因果关系。

2、能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并能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知道折射时,光路可逆。

本节《课课通》。

1、什么叫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3、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光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是大角。

五说明。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难点:

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器材:

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

面发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3、作出反射光线。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六

1、知道当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折射现象。知道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及光的折射规律。认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知道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三个活动,发现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了解透镜对光的两种作用。

3、从对折射现象的好奇,诱发对求知欲望,进而积极参与探究折射现象的实验活动,并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共安排了4个活动和1个信息浏览。光的折射属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节也是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线索。这是的应用主要指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激光笔、水槽、铅笔、烧杯、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观察思考。

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以上都是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学习光的折射知识,上述问题都可以得到答案。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如课本p56图3-39(a)在水槽中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一半露出水面,水中滴入少许牛奶,搅拌均匀,让激光笔发出的光紧贴着光屏射向水面,让学生观察现象。

请同学说出所观察的现象。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7上面的内容,理解光的折射的含义,并把它与光的反射进行比较,找出异同。指出: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中。

教师画出图示,向学生介绍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几个名词。

教师:对光的折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各自的问题及猜想。

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提出一些必要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猜想是否正确,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仿照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实验,设计一个实验。

让学生交流讨论。

然后,教师指明一组,谈谈他们的设计。

根据他们的,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直到得到一个正确的。

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请各组交流实验得出的结论。

请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猜想。

让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教师说明:全反射)。

2、透镜对光的作用。

利用光的折射知识可以制成各种改变光路的器件,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其中重要的成员。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透镜,认识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二者分别对光路所起的作用。

活动3:用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上,观察两种透镜对光的折射有什么特点?

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把结果填在文中。

教师:为了研究不同的透镜对光的不同作用,先要了解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

(画图介绍: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结合图形,分别向学生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活动4: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指导学生学会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根据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并让学生把商量结果记录在文中的表格中。

仔细观察,比较两块凸透镜,你认为影响凸透镜焦距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让学生交流讨论。(凸透镜的材料及厚薄程度)。

让学生阅读p59的“信息浏览”――冰透镜向日取火。

三、归纳。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对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59的“自我与作业”。

2、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

五、反思。

1、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补充介绍入射角为零的情况。

2、光的折射中,要明确是光从从空气射入水中,还是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这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好指导工作,例如:逆向思维,究竟想象力的培养。

六、板书设计。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七

1.本课主要内容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应用它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2.让学生课内完成课文后的练习。请学生自己回答、订正。

3.回顾本课开始学生观察的第二个现象。组织学生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最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小结筷子向上弯折的道理。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八

教材分析: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理解由于折射而产生的现象基础是折射定律,而折射定律的学习历来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因而本节的重点是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光线偏折的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例如鱼在那里,池水变浅等。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光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学习,对光的折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迁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由于在光的反射时,垂直入射也会发生反射,学生容易产生垂直入射也会发生折射的错误观念,因此,在实验时,要学生注意观察,强调“斜射”。

知识与技能。

2.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

2.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器材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激光笔、玻璃砖、白胶板、水槽、空烧杯、纸杯。

(一)、复习提问:

(二)、新课教学。

投影出示:(1)汤姆大叔漫画系列;(2)水中的筷子怎么折断了?

学生思考为什么,带着问题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中又是怎么样传播的?

(3)光从空气进入水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画光路图,说明光的折射的几个概念(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折射角)。

2、概念:

两种介质的界面、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等。

信息快递:能够传播光的物质,例如空气、水、玻璃真空等透明物质,通常叫做光的介质。

问题: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一样吗?(课本p81实验)。

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演示实验:使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玻璃中的路径及数据。

数据:光从玻璃入射到空气。

入射角。

a1。

a2。

a3。

折射角。

总结:(可以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作出以下的光路图)。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光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且光路可逆。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口诀: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不等,空气中的角大)。

2、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3、应用: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分析“弯折”原因。

2)、水中的鱼看上去比实际的位置要浅.。

3)、隔着厚玻璃砖观察后面的尺子。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知道:

2。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的折射规律以及光从水或其它介质射入水中的折射规律。

拓展:生活物理社会。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九

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

2.知道光从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重点。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难点。

折射现象的解释,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教具。

演示。

烧杯,筷子,水,全反射实验器,光具盘、玻璃砖,

学生。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1.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向上弯折)。

2.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让两个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时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币。(可以看到,好象碗底变浅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后就可解释了。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观察折射光路。

【演示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光路,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但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过程,让学生把光路画下来。引导学生和反射光路比较,得出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及位置关系。

2.斜射入两种介质的界面时才发生折射。

问: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一定发生折射现象吧?

【演示2】让光垂直入水和空气界面时,不发生折射,只有斜射入时,才发生折射。

3.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演示3】让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使入射角增大和减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

【演示4】让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使入射角增大和减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归纳:当光在空气与其他介质发生折射时,不论时入射角还是折射角,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总是大角。

4.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教学过程设计。

(1)渔民叉鱼时,总向看天的鱼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鱼为什么?画图6-4解释。

(2)参书p83图6-4,6-5,解释为什么。

(3)我们看到天上的.星星的位置是它实际的位置吗?

6.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再射出来。

(2)光由空气斜射入三棱镜再射出来。(光会向玻璃较厚的一方偏折)。

课堂小结:

1.知道什么是折射现象,并能叙述折射规律,特别要注意斜射入的条件,不要记住在空气中角大的意义,叙述时要注意因果关系。

2.能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并能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知道折射时,光路可逆。

三.思考与作业。

本节《课课通》。

四板书。

1.什么叫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3.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光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是大角。

五说明。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

1、知道当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折射现象。知道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及光的折射规律。认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知道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三个活动,发现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了解透镜对光的两种作用。

3、从对折射现象的好奇,诱发对求知欲望,进而积极参与探究折射现象的实验活动,并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本节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共安排了4个活动和1个信息浏览。光的折射属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节也是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线索。这是的应用主要指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1、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法、讲授法。

激光笔、水槽、铅笔、烧杯、硬币等。

让学生做两个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观察思考。

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以上都是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学习光的折射知识,上述问题都可以得到答案。

演示实验:如课本p56图3-39(a)在水槽中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一半露出水面,水中滴入少许牛奶,搅拌均匀,让激光笔发出的光紧贴着光屏射向水面,让学生观察现象。

请同学说出所观察的现象。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7上面的内容,理解光的折射的含义,并把它与光的反射进行比较,找出异同。指出: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中。

教师画出图示,向学生介绍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几个名词。

教师:对光的折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各自的问题及猜想。

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提出一些必要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猜想是否正确,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仿照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实验,设计一个实验。

让学生交流讨论。

然后,教师指明一组,谈谈他们的设计。

根据他们的,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直到得到一个正确的。

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请各组交流实验得出的结论。

请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猜想。

让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教师说明:全反射)。

利用光的折射知识可以制成各种改变光路的器件,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其中重要的成员。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透镜,认识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二者分别对光路所起的作用。

活动3:用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上,观察两种透镜对光的折射有什么特点?

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把结果填在文中。

教师:为了研究不同的透镜对光的不同作用,先要了解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

(画图介绍: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结合图形,分别向学生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活动4: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指导学生学会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根据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并让学生把商量结果记录在文中的表格中。

仔细观察,比较两块凸透镜,你认为影响凸透镜焦距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让学生交流讨论。(凸透镜的材料及厚薄程度)。

让学生阅读p59的“信息浏览”――冰透镜向日取火。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对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1、完成p59的“自我与作业”。

2、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

1、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补充介绍入射角为零的情况。

2、光的折射中,要明确是光从从空气射入水中,还是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这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好指导工作,例如:逆向思维,究竟想象力的培养。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一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

面发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3、作出反射光线。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二

1、通过活动了解光透过其他物体时的折射现象。

2、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透明水杯、相同大小玻璃球人手两颗、铅笔人手一支、水。

一、教师讲述生活趣事“小猫抓鱼”,引发幼儿兴趣。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并回答。

3、教师小结幼儿的答案。

二、教师介绍今天的实验材料,并操作示范,引发幼儿思考。

1、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小猫抓鱼”的有趣现象,小朋友们肯定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要做的小实验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3、幼儿猜测将会出现的现象。

4、教师小结:手指放入水中,会发现手指折弯了,手指在水中的位置跟我们眼中看到的不在同一位置,这是因为光在水中发生了折射现象。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光的折射现象吧。

三、教师带领幼儿做铅笔插入水中的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方法:透明水杯里倒入约2/3的清水,放入铅笔。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从杯子的侧面观察水中的铅笔会发现什么现象?

3、教师小结:可以发现水面外地部分没有任何变化,但是被放入到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像是被折断一样,这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四、引导幼儿观察投入到水杯中的玻璃球和水杯外的玻璃球。

1、教师介绍试验方法:将一个玻璃球放到水杯里,并将另一颗玻璃球放在杯子的旁边,幼儿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接着再从杯子的上下左右等不同的方向观察水中的玻璃球。

2、幼儿自由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积极讨论探索。

3、教师小结:从侧面观察水杯中的玻璃球时会显得较大,而水杯旁边的玻璃球为正常的大小。当从上或从下观察水中的玻璃球,将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三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

(2)通过探究,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透镜对光线作用。

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关系。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性学习。

(1)发现问题:夏天我们去游泳时,双脚进入水中发现腿好象“短”了一节。

(2)提出问题:为什么脚进到水中和陆地上观察不一样呢?

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3)猜想与假设:这可能光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对学生设计的实验加以改进,并让其上来演示完成)。

现象: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得出结论: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1)提出问题:那么光由空气射向透明固体的现象是否也一样呢?

(2)猜想:应该也是一样的。

(3)设计实验:由学生讨论并得出实验方案。

可将激光束通过一玻璃,观察其现象。

(5)现象:当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是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从玻璃射出时偏离法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1)发现问题:当我用激光束射向三棱镜,观察到出射光线将向底面偏折。

(2)提出问题:那么我将两块三棱镜放成如图所示,射出光线会怎样呢?

(3)猜想:光线会向三棱镜底面偏折。

(4)进行实验:将两束光通过如图所示三棱镜。

(5)实验结果:光向底部偏折。

(6)联想:上述两个形状就如同凸透镜吧。

所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说说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是否有新的问题和想法?

2.谈谈你学了这一课的收获。

课堂练习:书上www1—5。

课后收集:从课外书籍上了解一些光折射的现象,和凹、凸透镜的应用。

回家作业:课课练1—13。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四

我们都知道渔民捕鱼有很多方法,如:用网网鱼、用鱼叉叉鱼等。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出示塑料泡沫上画有鱼和玻璃水缸)进行叉鱼比赛。当学生在比赛时,发现钢针都叉在鱼的上方后,惊奇之余,告诉学生,要知道为什么,等我们学完后,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从而引入课题。(电脑显示标题)。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五

1、通过活动了解光透过其他物体时的折射现象。

2、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透明水杯、相同大小玻璃球人手两颗、铅笔人手一支、水。

一、教师讲述生活趣事“小猫抓鱼”,引发幼儿兴趣。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并回答。

3、教师小结幼儿的答案。

二、教师介绍今天的实验材料,并操作示范,引发幼儿思考。

1、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小猫抓鱼”的有趣现象,小朋友们肯定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要做的小实验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3、幼儿猜测将会出现的现象。

4、教师小结:手指放入水中,会发现手指折弯了,手指在水中的位置跟我们眼中看到的不在同一位置,这是因为光在水中发生了折射现象。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光的折射现象吧。

三、教师带领幼儿做铅笔插入水中的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方法:透明水杯里倒入约2/3的清水,放入铅笔。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从杯子的侧面观察水中的铅笔会发现什么现象?

3、教师小结:可以发现水面外地部分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入到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像是被折断一样,这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四、引导幼儿观察投入到水杯中的玻璃球和水杯外的玻璃球。

1、教师介绍试验方法:将一个玻璃球放到水杯里,并将另一颗玻璃球放在杯子的旁边,幼儿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接着再从杯子的上下左右等不同的方向观察水中的玻璃球。

2、幼儿自由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积极讨论探索。

3、教师小结:从侧面观察水杯中的玻璃球时会显得较大,而水杯旁边的玻璃球为正常的大小。当从上或从下观察水中的玻璃球,将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六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现象叫做。

2、规律:

内容: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注意:弄清一点、二角、三线的涵义。

中班光的折射教案篇十七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44933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