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做出努力。写总结之前,我们可以先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再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总结样本,您可以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和技巧。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微课微型课培训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具有便捷、灵活、个性化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近期的一次微型课培训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微型课的优势和魅力,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我曾听说过微课微型的概念,但真正接触和体验微型课培训,是在最近参加的一次专题讲座中。这次讲座采用了微型课的形式,每个人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感兴趣的微课进行学习。我选择了如何提高个人效率的微课,通过观看短暂的视频,我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提高效率的方法和技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型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形式活的特点,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学习需求。
第二段:微型课的优势和特点。
微型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微型课具有便捷性,学习者只需要有一台电脑或手机,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方便快捷。其次,微型课内容精炼,通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视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将知识点简明扼要地呈现出来,易于消化和吸收。再次,微型课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时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段:微型课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微型课的学习方法主要通过短视频的观看和配套的学习资料的阅读来进行。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通过观看短视频可以迅速了解知识点的核心内容,而学习资料则提供了更为详细和深入的内容和实例。这种结合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的方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可行性。微型课学习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巩固和提高知识技能的能力。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我在提高个人效率的微型课中,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并成功应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微型课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对个人学习有积极影响,也对传统的培训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传统的培训模式通常需要学员前往培训机构或会议场所参与培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很多人无法参加或不愿参加。而微型课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限制,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兴趣选择微课,自主学习,提高了培训的效率和灵活性。
第五段:展望微型课的未来发展。
微型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职业培训、在线学习等。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增加,微型课将会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尤其是结合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微型课的交互性和体验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学习体验。
总结:
微课微型课培训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以其便捷、高效、个性化的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通过我的亲身体验和学习,我深深感受到了微型课的优势和魅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型课将会引领学习和培训的新潮流,为人们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提升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二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日益整合的今天,微课作为各类院校争相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始得到推广。以下本站小编为你带来微型课。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7月,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暨微课程与学科教学融合专题研修班”为期三天的专题研修和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聆听了老师对微课教学理念解读、微课如何与日常教学相融合、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交互性。
课件。
的设计与制作、现场观摩课《教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融入学科中教与学的应用》。微课程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技能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过程、实验、任务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
梁锡卿教授指出,“知识碎片”“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等,一股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其中,微课在两岸教育界迅速流行和普及。其实,“微课”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模式下,以8-10分钟的微型课程把某个“知识碎片”或者知识点以视频形式记录下来,供学生自主学习,并组织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互动、交流。但是,目前广大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制作微课,尤其是习惯于ppt课件制作的教师都面临着新的转型和新的挑战,力求把静态的课件变成动态的课件,实现拉动、收放、转动、翻页都十分自如的目标,让我们的课堂炫起来。
梁锡卿教授认为,只要具备平板电脑(电视)、多维摄像头和一套制作软件,在任何环境都可以制作微课。其中,软件具有超强功能,基本满足拍摄、录音、剪辑、合成、播放等需求。这样,任何一位教师就不需要科技人员的技术支持,就能够独立完成微课的制作。会上,梁锡卿现场演示了他的团队十几年来从事数字化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成果:“懿文德”线上交互学习软件,并就制作工具使用等问题与在座的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通过学习、培训和交流使我更新了理念,收获了思路,学到了方法,提升了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本次培训虽然结束,但需要做的才刚刚开始,总之,有思想就要有行动,有行动需要有指导,有指导才能有提高,我会在工作中作好引路人与教师共同成长。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原先我觉得挺困惑的。经过几天的研修学习,看了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
教案。
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技能等。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习者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我们的教学一直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之后出现了在线教学,但单纯的面对面教学是最低效的,在线学习会比面对面教学更有效,怎样能达到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呢?那就将这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形成混合学习模式。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校上新课,家里做作业,所有内容齐步走,只照顾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课后遇到问题怎么办呢?没办法解决就会到课外辅导班。而现在所推行的翻转课堂则是在家里看视频上新课,到学校来做作业参加讨论,家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随时在线与同学互动,回到课堂老师可以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个别讲解,也可对某知识点重点讲解。由此在课堂中可以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也可回到家中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学习。
此次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环节,包括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以及教学反思。制作微课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录屏软件、摄像工具、录播教室、智能笔、ipad和专用软件等。其中的一些方法对于我们是很适用的,而且所用工具我们也可以找到,我们现在缺乏的应该是技术。
以后当我们学会了微课并能很好制作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为微课而微课呢?会不会用微课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呢?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准备的,其存在的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用焦建利教授的话来说:“今天,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只要你愿意,你就和这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借助了网络,借助了微课。通过这一载体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看到了微课的发展趋势。今后,要努力钻研,让微课在教学中得到实践。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三
在我校张校长的带领下,我和我校其他几位有幸参加了省教科所组织的全省教师关于方面为期2天的培训,我感觉受益匪浅。
首先由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书记刘永和教授就《如何把教研、科研成果积极转化成教育行为》和《“教师教科研”的光荣与梦想》两个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其中刘教授提到基层教师需要个人课题、微型课题,课题要有“小、巧、实、新”的特点;并对课题申报的一般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具体的指导和培训。最后刘教授还就如何从别人的优秀课题中学到对我们自己有用的东西进行了解析和示范。通过刘教授的培训,使我真正从思想上愿意认识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通过培训学习到了一些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的、实用的方法,对以前自己做过的一些课题也有了新的认识,我更加坚定了今后要认真做课题研究的信心。
然后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旭东教授主要对以下三个主题做了培训:
1、教育研究的特点和要素;
2、教育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介绍;
3、课题的科学实施流程与方法。其中刘教授提到的“教育研究必须为学校工作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服务”、“要从学校和教师工作实际提出课题,开展研究”、“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改善我们的教育行为”“教育研究要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等观点使我茅塞顿开,获益良多。
紧接着由甘肃省第九届教育实践成果获奖者王俊莉校长用她自己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向我们说明了学会选题的重要性。同时让我体会出当一个人真正从工作中体验到到乐趣时,工作就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而且只有当人享受工作的时候才更有创造性。所以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做教师,就应该做快乐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自己喜欢的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要用我们充满爱的心和眼睛去发现教育生活中微小的、闪光的、感动我们的东西。并把它及时捕捉下来,细加分析。
最后由兰州市教科所教研员朱武兰老师跟大家分享她进行课题研究的一些体会。朱老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个方向。
研究的方法等。所以这次培训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一次极好的促进和指导。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以方便更多的一线老师更快地成长和进步!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四
课题研究?太高深了。那是专家的事,是学校集体做的,对我们一个普通的老师来说,真有点望尘莫及。虽然这几年,学校里先后做了几个课题,自己也跟在后面,美其名曰“实验教师”,但实际想想,自己都做过些什么呢?对什么是课题?怎么做研究的认识好像还很模糊。
上学期,教研室倡导教师做“小课题研究”,也跟着参加了两次相关的培训,对“小课题”有了一些浅显的理解,自己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模有样的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方面的研究内容。尽管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记着自己的“课题”,也会是不是的去做一做,潜意识中或多或少还有种“可做可不做”的想法。因此,现在看来,自己的研究从根本上讲也就谈不上研究了。
这学期,我们又把“小课题研究”提到了教师工作的重点,为了做好,学校组织了专题培训,并且有上学期做的比较好的三位青年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年轻老师的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撞击着我的心灵,正如陈文丽老师在交流中说“研究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张瑾老师的话也让我心生感慨“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以往的理论培训,让我觉得看课题如同隔着一座山,今天同事切身的体会,让我觉得做研究,我也能行。这次培训,对我而言在认识中理清了这么几个问题:
小课题具有“小、近、实、真”的特点。其中的“小”,就是指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实”则是指实实在在。“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从中我就明白了,平时我们做的很多工作,都很贴近小课题了。比如学生不写作业,自己想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学生计算总出错,自己就采取各种练习措施,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等等,这些实际上都能算的小课题,只要是自己真实的去做,真实的思考,解决了真实的问题,就是小课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学中的任何实践问题都能成为研究的对象,现在提倡的行动研究,就是我们做研究的主要方式,当然课题研究总的个案研究、经验总结、叙事研究等,也未尝不可。我的理解,只要我们能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能深入的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策略,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课题”。当然,要做成,做的有效,我觉得关键自己要把它当做回事儿,时时记在心里,时时探索,时时实践,时时思考,给自己的定位不仅仅局限在解决这个问题,还要让自己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让自己能在教育教学这个领域成长起来。
可能弱了些。他们在成长,我还能停止不前吗?让自己走出从凭“经验教学”的惯性思维,走向“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途径。
小课题培训,给我们指出了是一条专业成长的路。老师们,让我们走向小课题,一起做研究吧。
今天下午我怀着自责与迷茫的心情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小课题培训活动。在培训会上,学校三位年轻教师首先做了典型发言,他们的小课题研究已经初步成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坚强的理论依据、实实在在的教学实际,课题方案的撰写非常正规,从背景的提出,到现状的分析,再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整个研究过程也是按步骤进行,每一步联系紧密,整个流程非常清晰,着眼于教学中的小问题,认真分析,从中挖掘教学上的研究点,能够睿智的去思考问题。三位老师的发言令我着实佩服,我佩服他们的那份执着,那份热情,那份干劲,这些我做的远远不够,一种深深的自责感令我坐立不安,顿时感觉自己很渺小。记得刚开始听到小课题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就很茫然,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开始,由于自己思想上的惰性和实际中的繁忙,在第一次小课题研究中我就没有申报,这些都是理由,都是在为自己找借口。直到学校统一要求时才开始行动起来,这就比别人晚了一步。细想,作为年轻教师就应该无条件、无理由的做好每一项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学校李主任每次提到这事的时候,我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同事们,甚至感受到在会场上没有资格坐在那里。
继三位教师发言之后,李主任对如何撰写小课题研究方案做了精细的解释,向老师清晰、条理的做了说明,我认真的听着,认真的记着,认真的思考着。曾经多想做一个有深度、会思考、会研究的教师,“小课题”无疑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此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扎实有效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这次培训对每个老师来说意义重大,每个老师从思想上都经历了对小课题从无知到有所知的过程,我也收获颇丰。做什么事情都不甘落后,可这项工作我却没有做好,会后我不断地反思着自己。一直这样认为:只要用心,没有什么困难;只要肯下功夫,没有什么不行。作为一名教师,就得学会研究,有一个睿智的头脑,因为我们的选择不会改变。力争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我工作上的一个信念,为了这个信念不断努力,不断奋进,迎头赶上。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五
微型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较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微型课题是课题研究的一种类型。
经过培训,我对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有以下认识:
1、小,即研究的问题小。微型课题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疑难,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授课导人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等。“小”还表现在研究的规模上,微型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因而规模小、投资少。“小”是微型课题研究最显著的特点。
2、活,即灵活首先,微型课题研究的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相对简便,没有省市规划课题研究那么复杂。其次,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单独研究,也可以合作研究。微型课题可以重复研究,不同学校的教师或课题组可以同时或先后研究同一个问题。我们在组织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课题申报时间也没有作统一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发现问题了,并且考虑成熟的,随时可以申报;正在思考的问题甚至可以先研究后申报。微型课题研究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
3、实,即实在首先是选题“务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实践中的问题还在实践中解决,微型课题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的活动。再次,研究成果“真实”,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也不同于省、市规划课题,注重在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从表达形式上看,它不需要编写专著,也不一定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和专业论文。它可以是教学案例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报告,沙龙材料。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作品,图表、教具等实物。这些成果是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
4、短,即周期短微型课题研究的时间视研究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一年。
5、平,即符合当地、当时教师的研究水平。第一,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一般不需要专业研究人员具备的有关研究设计和解释的高级技术,只要具有基本的研究知识;第二,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发展和检验理论而在于获得能够直接应用于眼前工作的知识,它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提高研究者本身的能力;第三,微型课题研究的问题都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话题,与当前工作无关的问题一般不去研究;第四,微型课题研究,不需要广泛的文献研究和原始资料,不需要彻底地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教师只需要对相关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五,微型课题研究在设计的程序上不需要那么严格,往往在比较自由的行动中做出调整。第六,微型课题研究不强调其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以及对后继研究的可能启示,关注的是研究结果所具有的实践意义,以及对研究者本身和他们同事的教育教学会不会有一些应用价值。
6、快,即见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人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六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学习需求。微课和微型课程的出现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在微课微型课程学习中的经历,我深切感受到了其带来的益处和便利。以下将从课程内容的精细化、学习的便利性、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互动与合作以及实践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一番总结和体会。
首先,微课和微型课程提供了更精细化的课程内容。相比传统的大班授课,微课能够将内容切分为更小的单元,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学习。同时,微型课程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使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
其次,微课和微型课程的学习方式更加便利灵活。传统的教育课程需要学生去到学校或培训机构进行学习,而微课和微型课程则可以在线上完成,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学生只需要拥有一个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就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学习进度也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进行自主调整,充分发挥自我学习的能力。
第三,微课和微型课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传统的教育课堂中,老师通常是给予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而微课程则更注重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同时也能够随时调整学习进度和深度。这种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微课和微型课程鼓励学生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和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与传统教育中学生间的竞争不同,微课和微型课程的互动与合作,更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和共同学习的意识。这种互动与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最后,微课和微型课程的实践应用相当广泛。不仅在学校课堂中,微课和微型课程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而且在企事业单位的培训和学习中也得到了推广。对于那些需要时时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人士来说,微课和微型课程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方式,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更加快速有效地学习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起来,微课和微型课程的出现给学习者带来了许多好处。其提供的精细化的课程内容、灵活便利的学习方式、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互动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以及广泛的实践应用,使学习变得更加高效、有趣、和便捷。未来,微课和微型课程必将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习者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培训方式开始被新的形式所替代。微课微型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培训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在我参与微课微型课培训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下面将分五个部分来分享我的体会。
首先,微课微型课培训具有时间灵活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培训方式,微课微型课培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无论是在办公室、家里,甚至是在交通工具上,只要有手机或电脑,都能够进行学习。这样的灵活性使得培训时间不再受限,能够更好地适应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工作安排。尤其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微课微型课培训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合理安排时间,我可以在工作间隙或闲暇时间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次,微课微型课培训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和能力都不尽相同,传统的培训往往没有办法很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而微课微型课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和目标,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计划。通过系统的评估和分析,我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不再受到统一的安排和要求的束缚。这样的个性化培训让我更加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微课微型课培训具有互动性强的优势。传统的培训往往以讲授为主,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互动和参与的机会。而微课微型课培训提供了在线学习的平台,学员可以与讲师和其他学员进行实时的互动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在线问答等形式,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与其他学员交流心得和经验,学到了更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这种互动性的培训形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还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微课微型课培训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微课微型课往往聚焦于具体的问题和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等形式,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了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我参与的微课微型课培训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各种挑战。这样的实用性培训让我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微课微型课培训具有持续学习的优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传统的培训无法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而微课微型课培训通过长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跟踪,使得学员能够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在我参与的培训中,我获得了一种持续学习的动力,通过学习心得和经验分享,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这种持续学习的优势让我感到非常充实和满足,也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微课微型课培训作为一种新兴的培训方式,具有时间灵活、个性化、互动性强、实用性强和持续学习的优势。在我参与微课微型课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优势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微课微型课培训,我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培训中,微课微型课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量。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八
思修慕课是一种全新的上课方式,给我们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上课体验。在我看来,这样的上课方式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的,有着许许多多的优越性。
首先,网络课程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能动性,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随时随地登陆慕课进行学习,这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可以重看、回放慕课,这是一个全新的突破。以往的上课方式学生可能会因为走神而忽略了老师上课所讲内容,但在慕课,学生可以对以往老师讲课的精彩之处进行重复观看,可以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讲课内容,再也不用为一不留神漏听老师所讲内容而懊悔了。
其次,慕课上的学习论坛,打破了专业、学校、纵向的年级区分,大家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多元融合。宽松的学习氛围使我们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启发、协作交流,学会交流与合作。
再者,网络背景下的学习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在获取不同的学习资源时可进行比较,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这有益于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最后,在上慕课的同时,教学中还掺插着周末的见面和平时的小组讨论。这弥补了慕课的一些缺憾,有利于师生间的即时互动与交流。这些见面课和讨论课提供了相互辅导协作的机会,方便老师为学生答疑和学生之间就某些疑难问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学术表现能力和培养对课程的满足感。
默多克指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教育是唯一有待开发的领地。微视频能够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在线学习素材,便于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教育背景如何,都能够借助网络分享优质课程资源。微视频的作用就是提供分解、嚼烂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当然学校提供的网络微视频一定要基于本校学生的心智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慕课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以微视频为载体的慕课,它将极大地提升知识传递的效率,翻转后的课堂使得学校有更多的时间探索“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模式。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紧密,两者都是个性化、自主、高效的教学新模式。但慕课立足于在线交流,课堂教学非必须;翻转课堂立足于课堂,解决课堂问题,在线学习(以微视频为主)+课堂教学。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们对信息化高效能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对我们的新式课堂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我会抓住一切受教育的机会,永不停止的学习。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九
3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呼盟教育研究学院主办的,呼盟片区子课题结题会,更难得的是还担任了结题的评委工作。通过参加这次课题结题会,学到了很多,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有人说,教育教学研究就是建构更为合理的教育意义和活动方式的过程(柳夕浪)。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选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还是改善教师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校里面,教师们往往既敬畏科研,又在敷衍科研,甚至反感科研;觉得科研很神秘,觉得科研离自己很远,觉得做不做科研没有什么关系,等等。具体说来,中小学教师科研或者说课题研究有如下几种令人堪忧的问题:
1、重申报,轻研究。很多教师很重视申报课题,但不重视研究,甚至没有研究,只是挂个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精力投入”。有的是有“两头”没“中间”(只有申报与结题),没有研究过程,结题的时候只是“匆忙间”整一篇文章;有的则是“有头无尾”,不了了之。 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他们申报课题原本就不是为了研究,只是为了职称评审或者应付任务,而非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
2、课题又大又空。教师课题“假、大、空”的现象比较严重,与教师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尤其缺乏对教育教学细小环节的研究。
3、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有些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没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有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缺乏课题研究的内驱力;有些教师则缺乏课题研究的兴趣,没有尝过科研能够改进教学、发展自我及提升生活质量的甜头;还有些教师则缺乏与他人分享教育智慧的愿望和胸怀。
4、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规划”课题,过分强调“集体”研究,所以,课题研究变成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学校领导和部分骨干的“专利”。于是,一部分人始终拥有着话语的“霸权”,而更多的人则长期“被压迫”着、被“边缘化”。事实上,个别化的课题研究,才是人人平等参与的,才是深刻的、有实效的和可行的。
5、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由于过分强调理论提升,过分强调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规范,很多教师缺乏教科研能力,又得不到适时的、有力的指导,觉得课题研究有点“高不可攀”,望而生畏。
6、课题研究的时效低。前面几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课题研究不能实时、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没有发展到能引起自我转变的层次,这往往会带来一种“恶性循环”。
1.课题的选择应具体、实在,研究范围宜小一些,适合教师个人(或同备课组的两到三人)开展研究。
2.加强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3.充分考虑选题的主客观条件,注意选择自己有较多经验积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4.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
5.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可以是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也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积累相关的过程材料,通过方案、计划、总结、教育叙事、案例、课例、研究日志、学习笔记、资料摘记、随笔和相关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翔实地记录研究过程。这些记录过程的资料也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展现课题成果的主要内容。
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同时,选择案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等适合教师开展的方法开展研究。由于所取样本小,其结果一般不用数量统计处理,只作定性的分析、比较。
在这次结题会上,我看到了自己的课题存在的大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题的选题可行性有些欠缺,选题不要求大,只求能真真正正的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行,研究的切入点要小,从小问题入手,研究过程要真实。
2.研究方法不够具体。就目前而言,我仅用了个案法,没有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特别是直观、形象的问卷调查法和图表法汇总等。
3.阅读的书籍不多不广。课题研究要看很多理论知识或资料,特别是在课题选题之前,这是必不可少的。
4.反思不够。遇到问题要及时不断地进行反思。在研究过程中忠实记录下自己的做法。 对于这次课题结题会,我感慨万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听了汇报才知道自己的浮浅。我要借这次结题的机会,提高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重新审视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过程,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研究精神的教师。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十
我和金文丽老师于20xx年3月3日参加了温州市课题培训,会议安排:上午:专题讲座《课题研究方法及选择》主讲者: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柯孔标副主任;《课题立项申报有关问题及具体工作布置》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陈素平 ,下午:专题发言《角色、目标、思路、方法——关于研究如何研修的一点设想》朱跃跃。
经过一天的培训,感觉收获很大:
首先,省教科所领导对教科研工作常规进行了重新学习,对以往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对照问题逐一指正,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进行了规范。自觉规范课题的申报、立项选题、研究方法、过程材料积累,成果呈现方式等。
其次,从其他课题研究人员和单位中受到启发:要想扎实开展课题研究,首要做到以下几条:
2、必要的组织保障和物质、经费保障
3、研究者要当成一项事业去做(一个人出名很难,特别是教师出名的更难,耐住寂寞,搞好科研,想不出名都难)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十一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自然天天与学生打交道,学生种种不良表现,总是让我焦虑不已。漠视学生当前的问题,必然导致过后更为严重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学生越来越难教的重要原因。
然而,面对学生身上层出不穷的问题,我天天找不同的学生谈话,做学生的工作,工作量极大,却没有收到多少成效,结果问题还是问题,我尝到的挫败感远远多于成就感,于是总觉身心俱疲,难以招架太多的问题。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可以让我集中精力,一段时间专注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我这类能力一般的教师提供了一种解决困惑的有效思路。
在一次校公开课后,同行们的评课意见,让我找到了我要研究的课题方向。公开课的前半节课,学生总体反应沉闷,中途我采用了小组抢答积分竞赛以巩固和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此环节学生反应特别热烈,参与积极性高涨。
后来,我作了几天的反思,查阅了一系列相关竞赛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文章,将我的微型课题名称拟定为《运用竞赛手段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研究》。接着,开始对照班级学生实际,设计出一系列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微调。朗读、默写、背诵、表演等等环节,大都贯穿于小组竞赛中进行操作,每个小组每周一次统计总体得分,评出周冠军组,并给予象征性奖励。
学生个人根据表现,比如背诵完成快的,作业完成质量好的,课堂积极参与的,按规定分值可以计入个人积分。一个学期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改观,而且还带来了副产品――师生关系更融洽了。
课题研究确实“麻烦”,比如积分的统计,奖品的准备等,但是它能有助我解决我的教学难题,所以,我愿意坚持。当然,我也在思考:怎么进一步改进?该课题研究结束后,我该如何传承或积累既得的成果?如果研究结束后,一切又回到原点,那就失去了研究的大半价值了。
微型课题研究,步子小,易操作,理论水平不丰富的也可以做起来,非常合适我们一线教师。然而,有时心里想好要记录的学生日志因为稍微忙了一些就搁浅了。几个学生的跟踪教育记录,也是以“忙”为藉口,漏记不少内容。一般情况,我习惯记录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对我有思想冲击的点点滴滴,可是主动及时进行深入研究的不多,我分析这是我成长缓慢的原因之一吧。我发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一定得投入、一定要学会通过问题研究给自己遇到的困惑找出路!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十二
炎炎赤日,把全体老师集中朱河镇中蒸笼般的教室里培训学习,心里开始还不大乐意,但听了几节课后,那种情绪荡然无存。尤其是江苏特级教师冯卫东讲的《以微型课题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
微型课题研究,也称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的细节。研究内容是教学中碰到的真问题,小问题。微型课题是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倡导每位教师“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这也是我们开展校本教育的前提。微型课题要求切口更小,选题更难,研究更实。
这样学生们就会很自然的关注作者及写作背景。张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明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被发入山不仕,安贫著书,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所以,这并不作者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到,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确实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他文人雅士的孤傲,表现他那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矛盾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直奔文章主旨,其它问题将迎刃而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为期十天的暑期培训,将让我们收获先进的教学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十三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微型班教学模式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各级学校。微型班会课作为微型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提供了与班主任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的机会,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和学生成长的能力。在参加微型班会课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悟。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微型班会课培训的意义非凡。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认识到微型班会课的重要性。对学生而言,微型班会课是增进班级友谊、凝聚师生感情的重要途径。通过班主任的引导,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得到及时的安慰和指导。对教师而言,微型班会课是发现学生问题和潜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观察和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微型班会课,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好准备。
其次,微型班会课培训的内容丰富多样。在培训过程中,老师们向我们传授了许多班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介绍了微型班会课的基本原则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给出了丰富多样的班会课模板和课堂活动设计。同时,他们还分享了一些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技巧和经验,以及如何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这些培训内容,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微型班会课。特别是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我们更加了解到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更好地指导学生。
第三,微型班会课培训的过程充满思考与反思。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仅有机会学习知识,还有机会反思自己。老师们鼓励我们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他们还提醒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思考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其次,微型班会课培训的实施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微型班会课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培训中,老师们强调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我们利用新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开展班会课活动。他们还介绍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班会课的效果。
最后,微型班会课培训的收获丰富多样。通过这次培训,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都对微型班会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学会了如何制定合理的班会课计划,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同时,我也获得了许多与老师、同事的交流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微型班会课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微型班会课培训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帮助。我深深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而微型班会课是促进家庭和谐的纽带。只有加强班级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极开展微型班会课,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十四
在20xx年春季学期集体备课中,有幸参与微型课题“农村小学语文高年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在集体备课中,研究该课题我真是感慨颇多。
首先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智慧是无懈可击的。我们小学高年段语文组共9位老师,一接到微型课题研究的通知,我们马上九九归一:9位老师针对当前五六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情况,以往学期的考试情况,最让老师遗憾的是学生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这一环节丢分严重.课堂上理解词语意思这一环节的教学也举步维艰。
于是我们提出了研究主题“农村小学语文高年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大家一致认为这一主题值得我们研究。
其次是深深地认识到当前课堂形势的要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技能也要与时俱进。当前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在有限时间里做出有效之事。在课堂上,特别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短短时间里,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
再次是感受到学生方面的需要,学生在听课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他们借助字典来帮助理解本来无可厚非,但影响了听课,也给以后的作业和考试带来了依赖。对于这种种现象,我们教师研究这一主题有所必要性,能在这一环节轻松授课,让学生愉快学习,真令我深思。
再就是体会到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今天的教师已不再是上课上得怎样的神采飞扬了,而是怎样让学生去神采飞扬了。要做到“以小见大”,“高效低耗”是我每节课都要思考的。
更深地体会到备课的重要性,在这一研究活动中,我有幸集备课组教师的备课智慧上了一节课,从课堂的的得失中我深感备课力度需加强。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十五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微型班会课在中小学教育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新的教育模式,我参加了一次关于微型班会课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丰,深刻体会到了微型班会课的独特魅力。下面我将从培训的背景、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和个人感受等五个方面来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微型班会课培训是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教育部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微型班会课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教育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因此,这次培训的目的就是要向教师介绍微型班会课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其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对微型班会课的概念解读、微型班会课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微型班会课的教学方法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等。在概念解读方面,培训讲师详细介绍了微型班会课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方面,培训讲师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培训讲师具体讲解了微型班会课的具体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探究、资源分享等。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训讲师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型班会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第三,培训方法非常灵活多样,链接性强。这次培训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讲座、研讨、小组活动等,注重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的有机结合。其中,讲座环节是培训讲师详细介绍微型班会课的理论知识,为教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讨环节是培训讲师和教师共同探讨微型班会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小组活动则是教师们分成小组进行微型班会课的设计和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第四,这次培训的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微型班会课的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微型班会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微型班会课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从培训结束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微型班会课的反应非常积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丰富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
最后,我个人对这次微型班会课培训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首先,课堂氛围的积极与否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微型班会课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讨论,营造了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其次,教师的角色转变至关重要。微型班会课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潜力。因此,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总之,这次微型班会课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微型班会课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微型班会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微型班会课也要求教师以新的理念和方法来指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我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微型班会课将会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十六
第一段:引言(150字)。
微型课题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活动。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研究中,我选择了一个与学生学习效果相关的微型课题,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以期寻找解决方案。通过这个过程,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增加了对该课题的了解,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问题的定义和背景(250字)。
在开始研究之前,我首先需要明确课题的背景和定义。通过调查和研究,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效果不佳的情况。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开始了进一步的调查。我发现学生学习效果差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教学环境等。在我的微型课题中,我选择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段:研究方法和结果(350字)。
在研究过程中,我运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发放问卷,我得到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初步了解。接着,我选择了其中一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更加深入地探讨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根据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我发现了学生学习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缺乏学习计划,不合理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四段:解决方案和实施步骤(350字)。
基于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我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首先,学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其次,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最后,学校和家长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合适的学习场所和学习资源等。为了实施这些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开展学习指导课程,组织学习小组和改进学习环境等。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300字)。
通过这次微型课题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学生学习效果与其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只有当学生调整好学习习惯和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当然,这也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在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和研究这个课题,并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结尾(50字)。
综上所述,微型课题的研究帮助我在学术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和研究的能力。我期待未来能够继续探索更多与学生学习效果相关的问题,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十七
由于我校课题研究已接近尾声,本学期我们将要结题,特在本周对课题组的教师有关结题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进行了专门的培训,课题组老师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他们了解了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由问题的提出、研究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与思考、参考文献及附录五部分组成。知道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需要注意哪些等等。
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研究的全面。
总结。
通过阅读研究报告,使人们对该研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为他们评判、接受或应用这一研究成果提供依据因此,研究报告的撰写对该研究的总结与推广起着重要作用。
一、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引言)。
这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头部分,这一部分应表达以下几层意思: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注意这一部分内容的表述应开门见山,文字要简洁明了,字数不宜太多。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这部分是课题研究报告的主题部分,这一部分的介绍一般按照课题研究过程的时间顺序和进展情况一一展开,主要内容包括:1、主要概念的界定和有关名词的解释;2、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立、实施措施及变量的控制等;3、概述研究过程及主要做法;4、研究的主要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条理清楚,交代明确,要让别人了解课题研究成果是在什么情况下,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得来的,以便于别人借鉴。
(三)研究结果(成效)分析。
这一部分是课题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它是对研究所取得的实际工作成效经统计、分析处理后的结果,以及由此而推导出的结论。这部分的撰写要注意以下要求:
1、注意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要以陈述事实为主,以准确无误的数据资料说明问题,不应夹杂前人或他人的工作成果,也不应外加研究者的主观议论和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真实可靠。
2、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数据资料,不仅要严格核实,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而且要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技术,从数量变化中揭示出所研究的事物的内在必然联系,而不是事实的罗列。
3、资料详实,层次清晰,前后连贯,文字准确简明。结论是建立在对研究所收集事实材料的客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基础上,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论证,切忌夸夸其谈、任意引伸扩大。
(四)讨论(对研究的思考)。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评价。这一栏是研究者充分表达自己学术观点的地方,如果说“研究结果分析”所回答的“是什么”,那么“讨论”部分则是回答“为什么”。研究者根据实验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经验与认识,讨论与研究结果有关的问题,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也可以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和设想。
(五)参考文献与附录。
在研究报告正文的后面,应附有参考文献与附录,使读者明确报告中直接提到的或引用的资料来源。所列文献目录应写明:作者姓名、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名称或杂志名称、出版时间或期号。
附录主要是本课题研究中关键的原始资料,如测试表格、课题研究方案等,让读者对整篇报告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课题研究报告是以告知科研工作的经过和结果为目的的一类科研文章,是研究者在对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回忆、反思的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将研究过程、所得结果以及自己的认识明确地表达出来,同别人进行交流。因此,在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时,重点要把“研究过程”、“研究结果分析”、“讨论”等内容详写,而对“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方面略写,以便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2、不要只讲事实,不揭示规律。
有的教师初次搞课题研究,所撰写的研究报告虽然也符合基本格式,但是只讲做法和研究结果,没有揭示规律。这样的研究报告给人的感觉就比较肤浅。作为一份研究报告,不但要讲其“是什么”,而且要讲其“为什么”,要对研究结果作深入的分析,从中揭示出一般规律。
3、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要有严谨的写作态度,以课题研究为前提,以事实材料为依据,实事求是地阐述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不要主观武断地就某一现象进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把自己的研究结果绝对化,似乎好得没有一丝缺点,这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又不符合研究报告遣词造句的要求。
三、
课题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1、要理清思路。
课题研究报告的写作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最关键和首要的工作就是要理清思路。要了解研究报告所要求的思路并将格式的各个项目与自己的研究工作建立对应关系,回顾和确立课题研究的假设和依据、措施和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两个关系的确立能有效的帮助作者迅速地理清思路。
2、要占有材料。
在写作课题研究报告之前,要尽可能地了解和占有材料,这些材料包括: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材料、课题研究的效果材料、课题研究的参考材料以及原来写作的课题研究的文件材料等。能否全面地占有材料,关系到课题研究报告在多大程度上能反映出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3、要加强思考。
在理清思路和占有材料之后,在动笔写作之前还要做一项工作,那就是加强思考。这一步不同于理清思路,它的重点是对研究过程的资料进行条分缕析、抽象概括和提炼,将一些好的做法原则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深化原有的理论认识。
4、要有技巧。
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有一定的技巧,如数据的处理可以图表形式、有关的内容可以用图示或表格形式加以简化等。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十八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课题研究和课题培训是我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近期,我参加了一次针对课题研究的培训,此次培训让我领悟到了很多东西,感触颇为深刻。在此,我将分享我对于《课题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课题目标。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带动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需要清晰的刻画自己的课题目标,因为这将是我们整个研究过程的指引。仅有一个模糊的方向,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够有效率地研究,同时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而且,我们对于课题的研究可能会偏离最初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在研究开始时,明确课题目标,然后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和调整。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确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我们的研究不应该仅仅满足教学过程,更应该关注到教育的整个生态环境。我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应该分享给整个教育系统,从而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因此,我们的研究既是关于我们自己的问题,更是关于我们所服务的社会。
再次,我们需要倾听别人的声音。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课题研究中固定在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中,很难跳出去思考,这时我们需要倾听别人的声音,借鉴别人的思想启发。我们需要结伴研究,讨论我们的课题,和其他教师、同事们沟通,试图获得他们对课题的不同观点。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对我们的研究更立体,看到不同角度的问题,也可以更好地贯彻我们的课题目标。
接下来是要整合资源。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研究必须要建立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开展我们的研究。因此从机制上来看,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需要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从而能够搜集集体的课题,把研究集合到一个平台上,更好地协调研究的资源。这样我们就能够把有限的资源转化为无限的智慧和能量。
总的来说,在课题研究的培训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于自己的课题,更要关注于它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我们需要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并整合资源,和他人构建合理的沟通桥梁,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我们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倡导教育系统中应该更多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高整个平台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微型课题培训心得篇十九
近年来,微型课题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微型课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最近,我有幸听了一堂关于微型课题的讲座,深受启发。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次讲座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微型课题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信息的传递和吸收,而微型课题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微型课题中,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室内的知识,而是能够主动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这种在实际应用中掌握知识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微型课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微型课题中,学生需要组成小组,共同完成研究和实践任务。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解决冲突和合理分工。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和提高,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我在课题中亲身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与队友共同努力,我学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此外,微型课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学生们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境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微型课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与此同时,微型课题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微型课题中,学生是自己制定课题和研究方案的主导者,他们需要自主搜索资料、总结归纳、展示成果。通过这样的独立学习过程,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微型课题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最后,我认为微型课题还可以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提升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微型课题可以针对社会热点和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们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解决方案。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综上所述,微型课题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通过微型课题,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尽管微型课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度,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45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