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案(专业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16:36:18
新课程教案(专业16篇)
时间:2023-11-16 16:36:18     小编:FS文字使者

编写教案是教师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过程,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看看以下这些教案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教学思路和灵感。

新课程教案篇一

教案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它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对“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的问题,在教育界已基本形成了一些共识,如“目的明确”,有“重、难点”“教学步骤”等。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尤其是进入新课程改革以后,这些传统的教案标准在实践中愈来愈显出其局限性,主要表现是备课内容存在“四重四轻”的现象即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轻能力和德育;在教学设计上重教法,轻学法;在教学内容及作业、测试等方面,重统一,轻差异,轻分层,在教学安排上,重教学,轻训练。

一、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去设计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求教师牢固树立“过程观”,也就是树立新的学习质量观、教学质量观,要精心设计能突出学生体验性特点的学习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也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维”之一,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从知识传授到以人为本,体现出对人的重视,从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关怀。这三个目标互成能动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认真备课程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备课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备“新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诸多的不同。从理论到结构都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它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时安排,只是指出原则性的教学和评价意见,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还在学生学业评价、教师使用教材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实用的建议。比如,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就提出了“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关于选修课的教学”的建议。教师应对此应了然于胸。

2、要备学生,新课程标准强调“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情感状态,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力求面向全体,高层教学目标则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所以,好的教案应体现针对性,即在学习目标制定上体现层次性,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在练习设计上要有选择性。只有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才能发挥每个学生之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要备教学方法,从实质来说,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积极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转变观念,多多关注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教师“独白”过渡到师生“对话”,实现我国教育家早就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要把他的功课表填满,要给他一些空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

4、要备学法,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角类旁通的能力,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学习方法。

5、要备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动口、动脑、动手,勤做练习,全身心地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才能吸收、消化所接收的信息,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训练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通道。所以,一切教学设计的实施,都必须有适度的训练量,使学生在训练中获得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备训练”。

6、要教学反思。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看)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教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教学中的`依据,作为教师教学思想轨迹的记录,教案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所以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从“一般型教师”向“骨干型教师”转变,由“学科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

那么,教师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呢?最易行的办法就是课后在教案的空白或结尾处写反思札记,及时、准确地记下课后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完善、修正原来的教案,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使自己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反思,实现业务素质的大幅度提升。

7、要备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助手”,它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所以,教师不能忽视教学手段的准备,应尽量改变过去“一张嘴,一支粉笔”的现象。

8、还要注意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优秀的理论品质。如在政治课教案中只有充分体现这一品质,才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特征。

总之,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全面考虑,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一定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规范备课。

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四中学教导处张洪祥。

邮编:255432。

联系电话:0533―7783944(7783941)。

新课程教案篇二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横折"和"横折钩"和3个偏旁"山、、"。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三、课前准备:

1.挂图(多媒体)。

2.生字词卡片。

3.一盒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和录音机。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

2.板书课题后提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画中游?)。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师范读课文,学生划出生字新词。

2.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读课文。

3.认识3个偏旁。

4.老师检查抽读字词读音,并正音。

三、放松操时间。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句。

(1)齐读。利用挂图理解"竹排"是什么?

(2)利用教具(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理解"顺。

水流"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看图,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生字新词。

2.背诵第一句课文。

二、创设情景,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播发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利用挂图理解"密"的意思,并能举例说明。

(2)认识"禾苗",知道"绿油油"是表示颜色的词。并能用"abb"的格式说词语,比比看谁说得多。

(3)指导朗读、背诵。

3.学习第三句。

(1)出示挂图(录象带),教师讲述:江南一。

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

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

排就像在画中游。

(3)指导朗读、背诵。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1)播发乐曲,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看图,背诵全文。

三、放松操时间。

四、指导写字。

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多种形式)。

2.认识两种笔画。

3.指导写3个生字。

(1)读字卡。(多种形式)(2)学生书空。

(3)字开花。(4)老师范写,边写边讲重要的笔画,并讲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写。

新课程教案篇三

一、导入激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今天我这位导游想向各位推荐一个特色旅游景点,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兴趣听我介绍一下。

2.用小黑板展示旅游介绍。(介绍中包含有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

3.导游展示旅游景点介绍(文字全部注音),游客阅读。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您阅读我们旅行社推出的江南游介绍。江南一带位于中国的东部,那里物产丰富,有“鱼米乡”之称;那里河流密布,两岸树木茂密,禾苗油绿。在那里,您可以乘坐“竹排”这种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领略如画美景。

这只小竹排在水里游的时候,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很美的文章:小小竹排画中游。(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圈字、读课文。

(1)在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回家读了,现在请你把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然后认真地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格外留意一下你圈出的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刚才小朋友们学习的很认真,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找生读课文,师:你读得很流利并且很有感情。你读出了诗歌中的美。

2.认字。

(1)给生字加拼音。

这首儿歌美吗?喜欢吗?我们不光要学习儿歌,还要学习儿歌中的生字。老师已经把生字写在黑板上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拼一拼。

(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带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真是一个称职的小老师。

3.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下面咱们开火车读一读。小火车开起来,嘟嘟嘟嘟嘟嘟,火车头尹佳怡。这列小火车开得真快。

“排”可以组成一排排队。

“唱”我们都喜欢唱歌的唱。

“游流江”都是三点水旁,对,三点水旁的字都跟水有关。

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偏旁就是草字头,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个字有这个偏旁?对是“苗”,你能用苗组个词吗?能再用禾苗说一句画吗?你是一个有表达力的孩子。

5.接下来咱们男女同学比赛楷书读得正确、响亮,同学们读得都不错。

5.小朋友们,你们爱做游戏吗,这些调皮的字宝宝又跑到了老师的卡片上,咱们来做一个抢读生字的游戏,看谁读的最快,小朋友们仔细看。

三、图中感悟,随文识字。

2.小竹排,顺水流。

小竹排,顺水流,(板画水流)谁来说说,什么是顺水流?在水流中板书“流”字。

谁来说说,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鸟儿唱,鱼儿游。

板画鸟、鱼,并板书“唱、游”。(小鸟)是怎样的小鸟呢?(唱着歌的小鸟)。

这么美的景色,吸引了小鸟,还小鱼也吸引来了?(小鱼)江南那的水里生长着很多很多鱼,我们把盛产鱼的地方叫鱼乡。(板书鱼乡)。

谁能把它们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指导朗读。

4.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

哎呀,小竹排游啊游,还看到什么了?

树在哪儿?(两岸)两岸是哪儿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生指)。

是的,河的两边就叫两岸。齐读两岸。

苗呀,看到这么绿的禾苗,相信农民伯伯一定高兴极了。

5.在小竹排上看到的美丽景色被我们画出来了。现在,让我们看着图,说一说诗歌的内容。

6学习“江南鱼米乡”。

绿油油的禾苗,长大后该会有多么多的稻谷呀,那加工后碾出来的米肯定也会很多很多。像这种鱼很多的地方,我们叫它米乡。(板书:米乡)。

而像这种鱼又多,米又多的地方就叫鱼米乡。(师板书:鱼米乡)。

江南这地方真是太美了,我都很想来说一说,可以给个机会我说一说吗?

师读课文,故意读错“小小竹排水中游。”(生指出画中)。

因为那里的景色十分美,人在其中就像走进画中一样,所以就说“小小竹排画中游”。

生活在这个地方真是太美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赞美之情来读一读这一句。老师感受到了这儿的美。

8读整首诗。

江南是一个好地方,让我们一起带着热爱之情再来读一下课文,感受她的美。

四、指导写字。

1.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个新的笔画提,在写时,起笔重,收笔轻,逐渐向右上提笔,伸出小手书空一下。

2.“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工厂的工,写时左窄右宽,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下。

3.再伸出手书空一下江字。

4.请同学们拿起笔在书上描红,再写一写这个字,写时注意每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左右两部分写匀称、美观。

5、评价学生写的作业。

五、小结。

新课程教案篇四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租船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和优化的数学思想。

3、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租船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老师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他们想去划船,遇到了租船问题,请帮他们想一想,怎样租船最省钱?(板书:租船问题)。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出示问题:人数:32人。

小船租金:24元/艘大船租金:30元/艘。

小船人数:4人/艘大船人数:6人/艘。

2.师:怎样租船最省钱?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先独立思考后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合作交流:

提示:大船和小船的租金不一样,坐的人数不一样,每人付的钱??大船:30÷6=5(元)小船:24÷4=6(元)。

大船便宜,尽量多租大船。

(三)逐步调整,深入研究。

1.生:租5条大船,1条小船,小船上还会空出两个座位,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

2.师:小组合作,再调整试试,看看能否说明5条大船和1条小船是最省钱的?小组合作,再次调整试一试。

3.反馈交流,上台展示:

(四)总结过程,形成方法。

1.师: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生:先假设,再调整。

2.介绍假设策略: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出示题目:p11练习三春游问题:怎样租车更省钱?

成人:40元学生:20元团体(30人及30以上)30元4、某公园门票售价有两种方案:

(六)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板书设计:

租船问题。

先假设,再调整。

一、32÷6=5(条)??2(人)。

30×5+24×1=174(元)。

二、30×4=120(元)24×2=48(元)120+48=168(元)。

新课程教案篇五

新课程下的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本宣科。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的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教材知识。因此,要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我们老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案。现就新课程下教案改革的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教案改革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多年来教案一直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存在于教师的意识和行为里,格式统一,内容为教材知识点的再现,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无变化、更无个人特色。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在这种模式化的教学中一点点消失。因此,传统的教案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而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课程标准已取代了教学大纲,而与课程标准相对应的备课形式是教学设计,它更能突出教师对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分析、加工和处理,而不是不经思考地照抄照搬,使课程改革对教师备课这一环节的要求更明晰。以“教学设计”代替“教案”,更能体现备课的创造性。

二、教学设计应注重人文性。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人为本,改变过去备教案从应试需要出发,仅重视传授书本知识的做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备课都以教材作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考虑的是“我讲什么”“我怎么讲”,很少顾及到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新课改对我们的要求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等方面的特点,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思索、寻求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案。

四、教学设计加强对重点、难点的突破。

由于对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理解不到位,目前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走入了误区,以为课改就意味着放弃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要求。而实际上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之一就是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是培养能力和正确态度的基础,“无知即无能”。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到“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知识,找出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这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

五、教学设计中要有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学生情况这个环节是大多数教师以前备课时忽略了的。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不符合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六、教学设计中要有作业设置。

新课程的作业应遵循课程标准的精神,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课程意义。就形式而言,不必拘泥于书面作业,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收集资料、阅读、参加社会实践、制作小作品、搞小发明等;就内容而言,应减少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和机械训练,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必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开放性作业。

七、教学设计中要有课后反思。

教师在课后应该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在课后及时总结该节课的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记录下课堂上发生的意料之外的情形以及教师的处理方法,并进行评价与反思。

以上是自己对教案改革的几点看法,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同行们多提意见。

如何带好小学科学课。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小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总之:上好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去精心备课和设计教学思路,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自主性得到发展,如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活动、表现、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在发展中能体现培养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新课程教案篇六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小竹排画中游》,我将分成七个版块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学内容。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短短三句,描绘了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讲的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观赏两岸美丽风光,如同在画中游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感情线索,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十分欢快的心情。课文中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包含着赞美的感情。

二、说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五、说教学准备:演示课件。

备课时我点开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查阅《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演示课件,我发现资源有限,仅仅表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江南水乡风韵,但演示课件没有表现出江南物产丰富,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于是我就在演示课件的基础上作了些修改,添加了一些描述江南物产丰富的画面。(课件演示)。

六、说教学策略:关注兴趣,创设情境。

由于孩子生活经验少,对江南没有感性认识,仅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江南的“情”是很难激发起来的。所以教学中要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让他们了解江南,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1、一年级学生擅长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词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看图理解,听音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

2、学生的个性能力不同,所以在指导学生认记字形时,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字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学生喜欢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和背,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七、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指导看图。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江南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就会兴致盎然。然后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眼睛。(演示课件)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让学生真的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江南。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江南的美丽景色:江南的树真多啊,江南的水真清啊,江南真美啊……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它以视觉为主,视听并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心中就会不由自主地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我在这里运用远程资源,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过程,找准远程资源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是我们应用远程资源的关键。

看来大家非常喜欢江南的景色,我也和你们一样喜欢,《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首诗把江南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你们想读读吗?赶快打开书读读第3课。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课件演示朗读,然后请学生试着读一读,先把不认识的字圈下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动脑筋想一想,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组交流识字情况,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初读课文,读通顺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谁能把整首儿歌连起来念,用你的朗读,把江南的美传递给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

4、集体朗读。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在朗读感悟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读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先同学之间答疑,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作指导。本课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我就充分发挥远程资源的作用。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竹排”,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乡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动状况,让学生知道“顺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导学生看电视,让学生懂得“密”是树木很多,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枝叶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绿油油”是形容禾苗颜色浓绿,而且有光泽,说明禾苗茁壮,长势喜人。江南一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鱼米乡”。演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我在这里运用远程资源,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总之,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远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新课程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租船)课题:租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肃宁镇西街小学李素琴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多么明媚的春光呀!老师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去稠州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现在我们先来好好安排一下这次活动。(联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划船一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1、出示投影,找数学信息师:这是租船处提供的资料,哪位同学来学着管理员的样子,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每只船限乘4人每只船每时3元2、提出数学问题师:根据管理员提供的情况,我们要考虑哪些问题呢?师生共同讨论,确定问题:(1)、37名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只船?(2)、10元钱最多能划几时?(根据本班实际有37名学生,对例题进行改编,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课堂充满生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解决问题(1)(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计算。37÷4=9(只)-------1(人)(2)、至少要租几只船呢?(理解“至少”。)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3)、指名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4)、得出结论:至少要租10只船。(5)、师:37名同学10只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比较合理?(请学生分组)(6)、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解决了租船的大问题,还帮老师分好了组。谢谢你们。但是我们身上带的钱不多,到时可以划多久而又不超支呢?4、独立解决问题(2)试一试:每只船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划几时?计算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最多”。5、构造问题(3),应用所学知识。稠州公园离我们这里较远,老师打算带同学们坐车去。我去恒丰集团打听了,一辆面包车限坐8人,一辆小汽车限坐3人,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结合实际,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既检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训练,培养学生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三、课间休息,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四、课堂总结,情知共融1、引导学生总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都考虑到了哪些问题,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2、揭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实现情知共融。)五、练一练完成书本第7页中的四道应用题。题,促进学生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课后反思: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它在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少”和“最多”这两个问题,在计算出余数后,还要进一步思考,要求更高了。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条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新课程教案篇八

1、一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优美的课文。现在请同学一起把课文读一读。(课件出现课文内容)。

1、(课件出现生字)同学们书背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生字,注意读准生字读音。

2、开小火车认读生字。

3、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起读带有生字的词语。(课件出示)。

4、今天我们来学习几个新的偏旁部首。“木字旁”“草花头”“绞丝旁”(先板书)这几个偏旁你认识吗?你想跟它交朋友吗?指名说。

5、老师正音后全班跟老师齐读。

1、今天,我们除了学习新的部首还要学会新的笔画。“横折、横折钩”(先板书)你知道这笔画名称吗?指名后齐读。

2、我们还要学习写三个生字,谁能带读这三个生字的读音?小老师谁来当?

3、请小老师带读。

4、现在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生字?(小组汇报)。

5、你能为这三个生字组词吗?

6、好,现在看这三个字的笔顺,注意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课件出示)。

7、跟老师书空。

8、写在语文书上。

9、投影生字评议。

让学生自己拍到的风景照投影出来,学生当小导游,其他同学跟着导游在画中游。

新课程教案篇九

2022年7月xx日,在xx附中领导团队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很荣幸能够参加xx师范大学举办的“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班。

上午场是汪xx老师的课堂管理课。汪老师深扎教学一线,经验充沛,颇具幽默的授课风格让我们收获满满。尤其是开头的视频分享让我们深刻反思教学实践,去思索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一匹马儿深陷泥潭,发现它的养马三兄弟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反应方式,其中最后一位建议驱赶马群,让马儿被马群的生命力感染,自我激励,自己找回生的希望,最后马儿不断挣扎着跳出泥潭,重获新生。视频中所展现的问题,正像我们每个教师会遇到的教学困境,不责备,不埋怨,不轻易放弃,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具体的困难所在,找到合适的方法激励,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地方。接下来,汪老师就课堂管理及其基本任务,课堂管理会遇到的一般性问题,课堂管理的调节技巧等方面向我们做了深入的分享。在课堂任务管理方面,教师可谓身兼多职,不仅需要构建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还要组织好课堂的物理、心理、情感环境等,制定班级口号和班规班约。在舆论环境方面,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评价,其次要引导学生有正确地自我评价,还要对外部的评价环境做出适当的反应。

下午场翟洪明老师以强大的专业素养和广博的知识带领我们深入分析分享了新高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明晰了新高考改革中的突出问题。比如,中学教学资源重新配置的问题,教学管理带来的问题,考试过多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的问题,以及等级赋分的科学性问题等。翟老师层层分析,拨云见日,让我们明白了新高考改革问题急切而复杂,任重而道远。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比如3+3和3+1+2哪种模式好?五种赋分制度哪种更科学?哪种走班制更科学等。在翟老师的分析授课中,我才意识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所要面临的具体困难,每个角色所要做的努力和突破。

总之,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培训讲座,在场的所有教师无不被汪老师的热情幽默、翟老师的专业分析所感染,无一不收获满满。

新课程教案篇十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实际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教学、教育技能。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把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办学思路。为了加强对校本培训的工作成立了以李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吸纳学校务实能干的骨干教师为成员。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了总体目标,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发展,成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还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了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另外建立健全了有效合理的工作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2、条件保障。

为了丰富老师们的校本培训内容,学校为老师订阅了期刊杂志,供老师们学习,教师可以随时借阅图书室藏书。同时为了使教师们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学校专门购买或征订了新课程方面的书籍及有关音像资料等。教师每学期计划、总结、论文、教后感及自学笔记等文字资料收集,定期检查。

3、计划制定。

校本培训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如何使得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长期而有序的进行,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发展,我校在学期初按照校本培训的要求,结合分析本校现状制定学校教师培训五年规划、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年度计划和月活动安排,确定了培训内容。我校每位教师根据个人所需,制定了自我培训计划。校长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认真布置了校本培训的自修内容,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进行校本培训的重要性,不把培训当成一种负担,应付了事,真正从中学到教学理论和能力。

4、制度健全。

为促进和激励校本培训顺利开展,并富有实效性,学校不断完善各项培训制度,将教师的校本培训的态度和业绩与奖励性绩效考核挂钩,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细化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加强对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对培训工作的各环节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校本培训考核小组每年六月下旬进行考核。由于制度落实,全体老师都能主动参加教师培训。

5、管理规范。

学校为每位老师建立了档案,将教师培训和学习的相关资料进行统一的管理,登记审核。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学习,从而使每位教师每学年的继续教育学时都达到或超过了规定要求,真正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我们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调动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校本培训中,我校特别针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不仅要求青年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而且加强了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的培养,开展了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具体要求为:

(2)每学期做好自学笔记。

(4)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2、举办教育、教研理论专题讲座,加强理论学习。

“课堂教学艺术”等有关专著。我们重视抓好各科教师的课程培训工作,以点带面,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培训,使我校教师对一些前沿教育理论知识及时进行吸取和消化,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形成了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等,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们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参加培训、研讨、交流活动。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昆山市相应学科的新课程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教师都有了很深的感受和启示,活跃了思路。

3、开展学科研讨活动。

我校的教育专题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新课程实施来,我校组织教师进行了学习与初步的实践。至本学期末,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我们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实践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更是充满是新的气象,教研组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反复地进行说课、切磋、交流,相互间听课的老师也进一步增多。

4、进行教、研、训结合。

围绕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使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实践,主动地、创造性地理解、应用新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验证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培训,使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的自我反思,实现认识上的升华与飞跃,从而为开展教育实践创新奠定基础。一学期来,我们认真落实听、说、评“三课”制度,共开设了20多个教学研讨活动公开课。教师们能根据教研组的安排,遵循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地上好每一节教学研讨活动实践课。在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能够本着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指导思想,比较恰当地评好每一节课。通过活动,开展反思性学习,对教学的实际情境做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在反思教学中学会教学,每位上课教师课后都要在备课不上写好教学反思。

5、搞好课题研究。

为促使教师更加系统地进行教改,我们将教育科研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相结合,逐步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原动力的时间。在课题实验中,人人参与,全体合作,充分显示了校本培训的全员性和主体性原则。通过培训,我校教师群体素质教育观念得到强化,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有了改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师队伍在逐步实现“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化,教师群体素质明显提高。

6、采取新老教师结对。

快熟悉业务,步入正轨。

7、师德师风养成教育。

结合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教师礼仪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以自身良好的教师形象去感染学生。继续开展四比(比师德、比作风、比敬业、比奉献)活动,树立五种精神(终生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爱生护生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通过全校集中学习的形式完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教科室的认真组织下,我校的校本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教师通过培训,师德养成和教师礼仪得到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中,各个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很多教师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多经验可操作性强。同时通过同伴互训,一批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已经尽快成长了起来。

其次,通过这一年度的校本培训,全校教师收获颇丰,教师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新理论,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运用,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成绩,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而且一批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了起来。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虽取得了成绩,但还存在着不足。

1、在校本培训工作展开当中,极个别的项目从时间规划上来说还考虑的不够全面,结果造成了一些工作的滞后。

2、虽然在这次的校本培训当中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但是因为条件所限和准备得不够充分,没有把一些培训项目规模化和系列化。这是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改进的地方。

3、在教师基本功训练上,过于重视教学工作,忽视校本培训。

4、有些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

5、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对于校本培训的管理工作、档案建设工作有了一定认识,但需加强电子档案建设工作。

新课程教案篇十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浓浓的春意,浴创新教育链的阳光、雨水和年轻的园丁微笑气应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感到生活的教学过程新课改心得体会。

一、注重学习、改变概念,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是老师。

一种新形式的课堂教学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数学教学采用提出的话题——实验探索指导实验教学方法的观察,分析,推理的结论。老师的注意力从学习的单一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的方法是:

1、建立一个思想,即“准备”的发展学生生活和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张应该是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学生的一部分,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不是重精神轻,应该发展个性和不一样的模式,新课改心得体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但并不局限于目前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必须从每个部分。这是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的起点。

2、两个关键的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将大脑,开始做。

3、三个变化。

(1)教师的角色的变化;

(2)改变学生的状态;

(3)改变教学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课程教案篇十二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可谓“春风已绿江南岸”。但不可否认,在不少教师的教育心脉中,流的仍不是“新课程的血”,这从各级组织的公开课教学现状就可见一斑。我们的教师仍在“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体系”大作文章,仍在挖空心思,巧设连环,引学生“入吾毂中”。孩子们在课堂上还是可怜的羔羊,还在教鞭的指挥下为教师奔忙。即便是那些参与新课改实验、手里拿着“新教材”的教师,也不能脱离这些陈旧的樊篱,至于手里捧着“老教材”的教师就更不必说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说法一:用的是“新教材”,考的是“老内容”,戴着镣铐跳舞,怎能潇洒起来?

说法三:改革需要在摸索中前进,一下子是不能改得那么彻底的。

说法四:我手里用的是“老教材”,“新标准”那是实验区的事。

……。

有句老话说“观念一变,一切都会变!”我认为,教师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其实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出了问题,根本无需找那么多的客观原因。

试想一下,魏书生、姚竹青……他们在改革之初所面临的'教育环境,比得上现在吗(最起码现在看起来是一片改革的艳阳天)?他们所拥有的教学条件,比得上现在吗(声音图像多媒体)?然而,他们却硬是戴着沉重的镣铐跳出了优美的舞蹈!并且一跳就声震大江南北!靠的是什么?是他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他们“育人成才”的奋斗目标,是他们心中装着振兴祖国教育的大计!是他们为了达成神圣的心愿而永不言败、始终不渝的开拓精神和顽强意志……而不是斤斤计较一己之私!

再看一下李镇西、窦桂梅……他们的成功,有哪一点是靠“推脱”和“抱怨”造就?

尽管他们用的是“老教材”,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智慧之泉浇开了“新课程标准”下的灿烂之花!他们的学生都成了“小能人”、“小人精”!

如此上溯,叶圣陶、徐特立、陶行知、于漪……他们的手里,又有谁捧的是“新教材”呢?

“老教材”中也有“新课程”,“新教材”下也有“老观念”!

深化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我们这些战斗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手中,而阻碍其前进的根本原因也正是积淀在我们心底的“利己的、保守的陈旧观念”。

[1][2]。

新课程教案篇十三

城北中学  政治科   李兰艳。

时下,新课程改革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很多学校都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但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有些教师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了一味追求升学率,以一张试卷定高低。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记忆,轻思考;重知识,轻技能;重接受,轻创造;重讲授,轻自学;重共性,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它的缺陷是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把知识与能力、觉悟割裂开来,忽视过程、方法,更难谈得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采取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一个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贮存式的仓库。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学生总感觉枯燥无味。在他们的心目中,思想政治课就是“催眠课”,仅有教师在讲台上演“独角戏”。我们的教师应该好好地自我反思一下,怎样才能把学生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课变成他们喜爱、受欢迎的课呢?怎样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呢?据此,我浅谈几点体会,以求教同行。

一、要更新观念,重新定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走进新课程,意味着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从本质上看,课堂教学意味着师生的交往,要求人人参与,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巨大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道之尊”。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应该是学生求知途中的富有经验的组织者,学生的求知伙伴。

其次,要转变角色,敢做学生的“学生”。新课改下,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整个教学应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怎样做学生的“学生”呢?(1)“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教师应该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台上互动,成为“平等中的首席”。(2)“弯下腰来与学生探讨”。教师要相信现在的孩子知识面较宽,有的方面比我们懂得多,我们自己在某些领域也有不懂之处,我们应与学生互学。(3)“竖起拇指给学生奖赏”。教师要由课堂的裁判者变为课堂学生的激励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二、要转变教学方式,正确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新课程的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过去“往容器内灌水”转变成学生“取水”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积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大观园”内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积极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四点看法。

1、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将自己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动口,去思考、质疑、猜测、探索、实践、评价,提出独创的见解。同时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把学生当作朋友,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认真地聆听他们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奇思异想,质疑问难。

2、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例:在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春天的故事》的歌曲录音,随后给出问题:1978年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是谁?1992年中国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1992又是一个春天呢?受歌曲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会被激发,他们会纷纷举手发言,并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时教师可适当地进行一些穿针引线。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而且升华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善于启发,因势利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创设一定的情境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然后因势利导。如,在进行“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时,安排学生进行《由电子游戏机引起的忧虑》这类学生感兴趣的调查活动,提出如下问题:第一,当前对学生上网要忧虑什么,为何忧虑?第二,如何才能摆脱忧虑?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教师有意识地和现实情况联系,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勇于“下水”,强化指导。在让学生写文章的同时,教师不妨亲自“下水”尝试一下,尤其是难度较大的文章。如,学生写“总结”时,教师可以先把自己的阶段工作总结成文,然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品头论足,之后,教师做总结性发言,自然导入对学生写作的指导。

三、要努力开发教学资源,尽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走进课堂,它的时代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广大政治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详实,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展示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教学境界:它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象、声音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进虚拟的世界,这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

因此,广大政治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必须探索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实现群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教学信息反馈、分析、计算机决策相结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确实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使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如果能自己设计和编写课件或尽可能多地参与设计和编写课件的全过程,所制作的课件就会比较适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展示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使用时熟练操作,教态自然,控制自如,课件的时代性与艺术性也会得到充分地表达和传递。从而真正调动学生的眼、耳、脑,让他们兴奋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从而使我们思想政治课“活”起来。

新课改是一个新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碰到种种困难的,只要我们敢于克服困难,主动适应,大胆探索,稳步推进,新课改实验,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以上所说的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是我在反复学习和实践新课程中所获得的一些个人体会。我谈这些看法,是希望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于新教材的教法研究。

新课程教案篇十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粗浅地谈谈新课程的点滴感受:。

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鼓励学生想象,展开创造的翅膀。想象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形式,在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想象力帮助人类探索新路、预示未来,补偿各个思维环节上的不足。科学家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才可能提出新的'设想、从事发明和创造。在数学教学中,应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有两个盘子,有5只小鸡,想象一下,小鸡来吃米可能有几种情况。教师做了实物图片,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得出了这样几种结论:5=2+3,5=3+2,5=4+1,5=1+4,5-2=3,5-3=2,5-1=4,5-4=1。结论得出后,又有学生举手说:可能这5只小鸡都到一个盘子吃米,另一个盘子里没有鸡吃米,所以还可以写成5=0+5或5=5+0,5-0=5,5-5=0。学生回答的太精彩了。在教学中,只要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只要回答的有道理,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赏,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意识。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新的理念打造新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主张学生大胆实践,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敢于把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向伙伴交流。我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同桌间、小组间、班级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探索过程,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帮助,增加了合作意识,提高了他们之间的交往能力。学生在合作中,懂得了尊重别人,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没。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兴趣及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应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就十分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当把学习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激发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学会比较、学会分析、善于创新。如在学习“6、7的加减法”一课中,教材就建议同桌两人共同完成“试一试”。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中,新教材建议学生“动手操作,自己探索9+3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新课程的教学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群言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数学课堂成了“百花斗妍,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天地。

四、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向全班汇报,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创设了“购物”的问题情境。小刚先买了9瓶牛奶,后来又买来5瓶牛奶,现在一共有多少瓶牛奶?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列出算式“9+5”,然后让学生两人合作,用小棒代替牛奶,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同学们各抒已见,踊跃发言。有的说:“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10加上4等于14。”有的说:“把9分成5和4,5和5凑成10,10加4等于14。”还有的说:“只要将一个加数分成两个数,有一个数与另一个数能凑成10,再进行计算。”虽说得不太清楚,但孩子们通过独立操作,动手实践,在自己的探索中发现算法策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为了培养学生迁移、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本课还设计了“8+6,7+4,6+5,5+7,4+8”等习题,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凑十法自己“创造”出8加几,7加几,6加几,5加几,4加几的算法,这样使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积极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新课程教案篇十五

此文借以杭州市烹饪教研大组新课改新教材新教法背景下沉淀后的一些想法。

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新教师以教材为本的意识十分顽固,他们认为写进教材的内容都是正确的,把自己束缚在教材中,对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掰开揉碎,详细讲解,认为只要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就即可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如学生所说的越上越要睡觉,最终导致学生对专业兴趣大幅度降低。

我校开始使用新教材,前几天通过对学生的座谈会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后一致认为新教材课程内容简洁明了,插图丰富并且更加贴近行业,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与插图并重,对学生直观了解知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内容注重行业实际操作需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专业基本功。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教材深受年轻教师的喜爱。但这个喜爱之心是我的担忧,新教材增加了插图的质量、整合了专业知识。以教学项目形式出现,以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学习。一般由任务要求、案例导入、具体内容、任务拓展、任务收获等组成,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像教师的教案。

新课改的精神告诉我们,教材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反思等。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如果直接把教材当成教案来使用,慢慢的就会形成固步自封。

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就应该具备改革的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对于新教材上课难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课外资料(素材)的收集。

1.增加跟行业师傅的交流。

学校现每年有一个实习班,虽然烹饪实习班的班主任因为师资紧缺的原因不由烹饪教师担当,但烹饪老师可以协助实训部协调好企业与学生的关系。增加专业教师跟行业师傅的交流途径。

2.参加行业比赛或者厨艺沙龙。

学校对于行业比赛一直持中立态度,不鼓励、不强求、不负责。我们应该加强与行业交流,学校应该积极鼓励我们参加行业比赛,与企业建立桥梁纽带关系。拓展专业教师学习之路。

3.各校烹饪教师之间的交流。

现每校烹饪教师都有紧缺之感,我今年有幸参加企业实训,也认识了省内另外学校的教师,通过网络、电话、聚会的形式交流教学和厨艺。开拓我们的视野。我们应该鼓励年轻教师走出去参加教研活动、各类培训等。使他们更快的融入烹饪教师这个大团队。

4.利用网络收集素材。

现社会网络、微信等运用较多,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特别是微信平台实时了解现在餐饮企业现状,企业管理方法、菜肴创新等等。使我们对于企业的某些概念进行不断革新,而不局限于教材的死内容。

(二)关于日常教学。

1.融入大量日常教学素材。

比如:《基础厨房》厨师职业能力标准这个任务,其包含厨师专业能力、技能等级要求、综合能力。我们在上课前准备了浙江省烹饪大师素材的收集,上课时挑选2位大师的成长之路展示给学生。通过25分钟的`了解,明白了大师成长之路的艰辛,成长的阶段性、时间性、成就性。在学生心目中建立了奋斗的学习榜样,然后返回来讲解厨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学生马上就会通过刚才的大师成长之路联系起来。而厨师的技能等级要求作为自学内容,通过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来巩固本堂课的内容。

2.整合与调整了项目的内容。

《基础厨房》之中的厨房“5s”管理作为项目六,而在我们教学中,把这章提前到项目二,就是了解厨师标准之后,马上了解厨房“5s”管理。这样的好处就是:开学之初,学校烹饪工场必定进行系统的大扫除,在高一新生中,虽然对于烹饪工场完全陌生,但是根据教师的安排,高二学生的引领。结合“5s”管理,马上有个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使学生明白了以后日常实训课的卫生要求,也使学生明白了脏乱差与洁净美的区别。为以后实训课打下基础。

3.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炉台实战技艺》这门课,我校教师以实践操作结合理论为主。但是内容基本以学生自学为主。做法是:本堂课布置下堂课作业,通过做作业的形式了解下堂课的知识点,到上课时直接进行实践操作。后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再进行知识点讲解。这虽然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效果较好。

做为教师,只要我们抛弃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观念,增加留意生活、收集素材的意识。就一定能化平庸为神奇。

新课程教案篇十六

2022年xx月xx日下午,我们伴着天公赠予的热情,心怀豫西汤汤洛水般的积极之情来到了豫北卫水之滨求知问道,开启“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的学习之旅,首日的学习便感果硕维宽!

带着付耙牯校长“认清形势、换道超车”的目标指引,通过瞿洪明教授“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解读我即随之所思:

首先,我们该做什么?

为国育人、为党育才,为实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站好教育岗位。同时在瞿教授对新高考改革的历程、背景、意义、问题、挑战、思考以及我们xx新高考改革七个方面的报告中,进一步使我感到方向的明确,更令我感到“高改也是对教师的革新!”面对机遇与挑战这把双刃利剑,我们该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与时俱进。

然而,扪心自问:我们想做什么?我们当然都不想被时所弃,而是乘着高考改革的风在破浪中超越自我,赢得未来。

那么,为此我们能做什么?学习中受到了大大的启发:教师、学生、家长,课程、选择、赋分,报考、政策、利弊,我们能做学生发展的导师。汪才安老师“基于学生的课堂管理”也为我们从课堂这一关的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良方技法。

两节课,数十页的笔记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和明天的样子和需要,带动的思考也不只如此。

总之学校永远都不是“封闭地带”,恰恰是改革的前沿阵地、前进的云梯平台,我们要把握机遇,做好“人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5317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