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计划表 高一学习计划(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01:09:12
高一计划表 高一学习计划(优秀10篇)
时间:2023-11-17 01:09:12     小编:XY字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些变化和不确定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情况的变化。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高一计划表篇一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确定每天学习时间,看书,就要把能掌握的知识点搞清楚。

1、合理。制定自己能够完成的计划,不要使自己闲着,也不要使自己过于紧张。

2、循序渐进。隔一段时间,就要提高每天完成的学习任务的量和深度

转入正题,下面这些平时就可以开始练习了,到高三就一定要熟练了,还有平时就要注意考试心态的培养,哪也是一个得高分的关键!

关于理科的复习与练习,首先是公式,对公式要非常熟悉,公式中每个字母的含义,公式的推导,公式的使用对象,这些是很重要的,从现在开始,把各科所有公式分类并用一个本子整理一遍,做题的时候强化这些公式的记忆与使用,做到看到题目就知道要用到什么公式,以及清楚公式中字母对应的数字,在平时做练习题时,就要要求自己写出题目已知什么,未知什么,求什么,相关公式,这些都清楚了在解答。考试时当然不用写出来,但自己必须清楚。

关于化学:把整本书的所有化学方程式抄一遍到本子上,有时间就写一写,要能相当熟练的写出他们,记住并熟悉那几个特殊的,同时知道每个化学反应的现象,包括颜色,气味,形态等的变化,还有就是记住化学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比如哪些物质是固体,白色沉淀有哪些..

关于数学:整理方程,公式,不是整理出来就可以,主要是熟知如何使用他们,熟悉函数图像,能准确的画出图像,并灵活运用图像,有时不会计算画个图就能知道答案。

关于物理:分类整理公式,熟悉并能运用,做题时要理解题目描述的过程.

科学的、实际的个人学习计划。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

高一计划表篇二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学校课程改革办公室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体规划和协调课改办: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主要承担者,负责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策划与管理;负责对教师的培训;负责为组织成果展示提供资源保障;组织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协调与校外有关方面的联系。

2、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教务处: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教师调配、学校教学资源的组织、学分登录,负责对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政教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安全教育与安全保障,负责对班主任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它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总务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后勤保障。

3、教师职责

(1)班主任职责:

对全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负责。协助课改办进行培训,负责各个实践环节组织协调,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文档和评价材料整理归档,组织班内展示与评价。

(2)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由各科任课教师兼任。任务是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同学一起研讨提出课题、选定课题、指导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指导课题实施方案、记录整理材料、指导结题报告和参加结题答辩等。每学期指导任课班级的研究小组不少于2组,指导总数不超过6组。每位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在学期结束时要写出工作总结,其指导情况和成果将作为学期的考核依据之一。教师不得随意拒绝担任课题组的导师,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充当,必须向学生清楚地说明原因。教师一旦成为课题组的导师,就要全面担负起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导师要作好指导学生的原始记录。学校将组织班级研究性学习课程情况作为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学校将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评优和职称评聘及绩效工资评定条件之一。

研究性学习课程为高中生的必修课,共15个学分。

学生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符合规定的要求,完成一个课题可获得5个学分;每个学生高一、高二两个学年中必须参加三个课题的研究,才可获得15个学分。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1)研究前的知识准备

学生要接受学校提供的培训,自主学习并掌握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知识。

(2)课题的选择和课题组的形成

课题的确定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客观条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二是各备课组根据我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确定3—5个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在我校,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允许但不提倡个人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任课教师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实行分工合作制,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课题组的形成和课题的选择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进行协调,通过沟通和合并,将有共同志趣的人聚合在一起,组成课题组。

(3)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对课题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进行阐述和分析 ;

b、课题的意义分析、预设的结果;

c、分析自己小组的研究能力(各个组员的特长)、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

课题论证主要是学生自主论证,对于那些范围过大、没有具备研究条件或没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加以劝阻。如果学生坚持,准予立项。

课题论证要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反映出来。

(4)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课题经过论证,要共同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具体范围,课题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工具和器材,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以及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等。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分工,制订个人的研究计划。个人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条件、进程、方法设计、预期的贡献等。

2、实践体验阶段

(1)相关理论研究与文字信息资料搜集

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2)调查研究

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专家等。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

(3)实验

为了验证某种关系,为了获取某种数据,学生要进行各种实验。学生要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认真实施实验操作,并有完整、准确的实验记录。

学校也将为学生实验积极创造条件。

(4)分析、归纳与整理资料

这是培养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步骤。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或者实验,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料,下一步便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形成课题成果。这将是组员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和切磋的过程。

(5)设计或初步制作

这是就项目(活动)设计型研究性学习而言的。对于活动设计,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可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对于项目设计型研究性学习,也要获取全面的数据、确定需要购买器材,并完成项目设计方案。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研究者各人在研究过程中经历的一些故事以及研究者各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感受、心得和体会等。

3、表达和交流阶段

(1)研究成果的表达

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可以是文字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实物的;更多的是多种表达形式的结合。

文字表达包括:论文、研究报告,有一些课题组也可能没有形成最后的结论,写不出研究论文,但必须有结题报告。文字表达还包括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各成员的个人总结。

进行项目设计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组,要完成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或某一活动方案设计,还应包括为何这样设计的说明等等。

口头形式的表达包括报告会、辩论会和研讨会等。

实物形式的表达指完成科技作品(或模型)的设计和制作等。

(2)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如下几种交流的形式:

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组织班级内部各课题组之间的交流。在班级内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

组织全校性交流。学校提供展台,先进课题组要对展示的东西进行陈述;陈述时要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质询。

展示和交流结束后,学生进行组间互评;指导教师和课改办要对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终结评价,并对研究者个人进行学分认定和学分登记,还要对表现突出的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表彰。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报告一份或设计方案一个;课题组的自评材料;每个学生交一份个人研究小结;各人的自评材料。

1、评价的过程

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操作时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应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应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资料的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内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应包括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2、评价的方法

采取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根据评价表自评,并呈交个人研究工作的所有文本材料和电子稿(包括:课题组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研究者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的研究报告或设计方案一份、课题组的自评材料、个人研究小结、个人自评材料等)。

学生小组展开互评,依据参与课题研究中的贡献评出每个学生的分数等级。

班主任老师负责,与指导教师一起,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情况,将开题论证的成绩、学生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统一汇总,根据学校规定的不同权重,对每个学生作最后的成绩评价。班主任老师学年末对本班学生课题研究进行评价总结。

3、评价的内容

(1)指导教师的评价要点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重点在于学习经历与参与态度,或者说基于过程的表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但不能琐碎、过于具体、过于复杂。

指导教师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课题开题阶段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阶段的科学性指导与激励性帮助,课题结题阶段的评价性分析与建议性指导。字数不必太多,点到就行;内容不可太空,要言之有物。

(2)学生个人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500字的小结;一份完整的个人活动实录;在小组内交流个人小结。

(3)课题组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报告并交电子文本;归类收集的相关资料、实验数据或调查记录;在班级内展示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展示、交流至少要用powerpoint,或网页演示,或其他辅助手段。

高一备课组长:

各备课组长带领全组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确定3—5个课题。写出每个课题说明(500字左右),包括课题的研究方向、方法、要求等内容,以便学生了解与选择。此项工作务必在3月20日前完成,将课题说明的电子稿汇总至课改办(刘嫚主任处)。

高一班主任:

第4周(3月22--26日) 各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说明选择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每组3-6人)。

第5周-第6周(3月29-4月9日) 组织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并将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存档并上网。

第7周-第15周(4月12日—6月11日)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

第16周-第17周(6月14日-25日) 组织学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

第18周-第20周(6月28-7月16日) 组织班级展示交流,组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并将每个学生的评价材料存档并上网。

高一全体教师:

第4周(3月22--26日) 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说明选择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每组3-6人)。

第5周-第6周(3月29-4月9日) 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将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存档及网上指导评价。

第7周-第15周(4月12日—6月11日)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及网上指导与评价。

第16周-第17周(6月14日-25日) 协助班主任指导学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研究报告,网上指导与评价。

第18周-第20周(6月28-7月16日) 与班主任一起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网上指导与评价及书面评价。

高一计划表篇三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提高的需要。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理解性等,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活力。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经过不一样数学资料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本事,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资料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到达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经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梦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应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本事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忙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齐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提高。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本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提高学生的自学本事,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本事。

5、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本事的培养。

高一计划表篇四

很多高一学生都不是很注重预习,认为上课老师是要讲的,即使自己不预习也没有什么。但是因为步入高中之后,学习的知识也会越来越难,提前预习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养成预习的习惯,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很多高一学生都不会记笔记,一般的笔记就是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如果全部的东西都记下来,往往会让学生来不及思考,如果上课的过程中一直是在死记硬背,那么,学习成绩是不会提高多少的。所以,高一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要学会记自己没有理解和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点。

很多高一学生往往回到家,做完作业就去玩了。要知道人的大脑是有一个遗忘的过程的,如果课后不及时复习,就会慢慢的'遗忘自己学过的知识点。高一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主要是复习上课学过的内容,包括笔记、定义和一些练习。

高一计划表篇五

我是一名从聋教转岗到培智教育的,虽然已经有三年整,但在日常工作中,常感到力不从心,千头万绪的教育教学工作摆在眼前却无从下手。为了增强专业理论修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学习迫在眉睫。为此,特制定本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加强专业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及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全面了解培智教育的大政方针,掌握培智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个人的知识修养,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培智教育的有用之才。

二、任务目标

1、深入学习、研究《教学艺术》。

2、深入学习、研究《教学方法》。

3、深入学习、研究《教学策略》。

4、多读社会人文书籍,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5、练习钢笔字,提升自我书写能力。

三、实施步骤

1、在暑假中利用白天时间,学完《教学艺术》,并将之运用实践中。

2、在上班的课余、晚上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并在教育教学中尽可能使用。

3、每天坚持20分钟的钢笔练字,练习时做到沉稳,不非心浮躁。

四、保证措施

加强监督制约,认真自律自省。检查以自我检查为主,辅以学校教导处的抽查。每天对照学习计划中的个人学习开展情况,查找不足之处,认真钻研,切实运用。

高一计划表篇六

遵循“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提高的需要。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理解性等,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活力。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经过不一样数学资料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本事,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1、选取与资料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到达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经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梦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应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本事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忙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齐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提高。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本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提高学生的自学本事,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本事。

5、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本事的培养。

高一计划表篇七

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特制定以下计划。希望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建议》,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教学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课程观。

1、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重点,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倡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使教学工作课题化。教师要努力提高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讨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实验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开拓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活动中,要把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3、做好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一文、理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对不同类学校和不同类学生的教学要求,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提倡向45分钟要质量,反对加班加点磨学生的低劣教学方法。

4、注重知识的落实,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5、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教师实验基本功培训,倡导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要发挥群体优势,发挥教研备课组的作用,依靠集体力量,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3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3课时

第三节化学键2课时

机动和复习2课时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

机动和复习2课时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2课时

机动和复习2课时

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

高一计划表篇八

教学方面1.教师刚刚接触新教材,对于三年教材的整体把握还不到位,在教学设计中还不够充分体现学生的探究精神。

2.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不够丰富。

3.辅导差生方面的措施不够灵活。

4.教师所具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如物理、化学政治学科等。

学生:

1.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难。现在的高中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而历史由于不是初中学生必考科目,所以学生基础知识不牢。

2.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网络知识的欠缺或资源有限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使学生具备自己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3.对学科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

教材:

1.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对于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来说,掌握较难。

2.教材有些内容偏难,如第二、第三单元的知识,而且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

3.教材编排每一课内容含量过大,课上时间过紧。

1、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及基本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

4、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具有世界眼光,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的文化传统。

1.在课改中充分认识课程标准的重要地位,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托,每一课都要依照课程标准进行备课。

2.教师认真学习,努力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改并不只是教材的变化,还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注重探索在课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打开思维,体会学习的快乐,同时根据不同的问题设置不同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解答出问题,从而真正的理解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终生学习的素质。

要坚持做到每节课前,都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提出具体的问题,学生自己通过看书预习,解决部分知识性的问题,把不懂的知识找出来,第二天课上教师着重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相应给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对学生的评价放在平时。

4.教师注重积累,使综合素质提高。

就历史学科而言,知识编排较难,所以对于教师也在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仅是史学最新动态,还是涉及其他学科如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我们也不断的在积累和学习。

5.加强集体的力量,优化备课。

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设计效果较好,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课上效率;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怎样做到精讲精练,编写哪些类型的题等。

6.课堂教学中精讲精练,落实笔头,突破重难点,提高上课效率。

高一计划表篇九

一转眼两个月的高一学习生活已经过去,同学们即将迎来了进入高中的第一次正规考试——期中考试。作为缺乏考试经验的高一学生,不仅需要在知识上进行系统的复习,还要在心理上、方法上做好一定的准备。

考前认真复习是能考出好成绩的前提,而有针对性的复习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建议同学们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考前几天的学习作出详细、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便心中有数。

首先要把书本通读一遍,学到哪读到哪。别以为书本简单没用,在你读一遍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有很多东西已经忘记了。然后就要看看平时的试卷了,特别是不会的和错了的,这是必要的。至于练习册适当看看里面的例题吧,能弄懂的话也没什么大问题了。

考前十天复习日程安排(供参考):

第一天:集合、集合的运算,掌握概念,用30分钟做10道针对性练习题。

第二天: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其单调性和奇偶性,掌握概念,用30分钟做10道针对性练习题。

第三天:针对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内容来一个小测试。(题目控制在20道左右,14个填空,6个大题)

第四天:指数函数的复习,默写相关概念并能够画出图像。

第五天:对数函数的复习,也是默写相关概念并能够画出图像。

第六天:做一些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练习题。

第七天:模拟一次测验

第八天:分析试卷

第九天:把前面复习过程中的一些错题整理在错题集上

(我认为高中数学集错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第十天:给学生看错题,同时进行考前辅导。

高一计划表篇十

看书,就要把能掌握的'知识点搞清楚。

制定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

前提是: 晚上10:30点睡,早上6:30起。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刚进入高二不用太苛求自己,因为还有一些课程还没有学完,不用急于转入复习阶段,高二上学期要做的是把新学的东西学会学牢。另外就是巩固基础,有空就看看以前学过的东西,积少成多,并且在这一学期中,对自己进行一个查漏,看看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是不牢靠的,自己心里要明白,复习与学习才有一个方向和方法,转入正题,下面这些平时就可以开始练习了,到高三就一定要熟练了,还有平时就要注意考试心态的培养,哪也是一个得高分的关键!

关于理科的复习与练习,首先是公式,对公式要非常熟悉,公式中每个字母的含义,公式的推导,公式的使用对象,这些是很重要的,从现在开始,把各科所有公式分类并用一个本子整理一遍,做题的时候强化这些公式的记忆与使用,做到看到题目就知道要用到什么公式,以及清楚公式中字母对应的数字,在平时做练习题时,就要要求自己写出题目已知什么,未知什么,求什么,相关公式,这些都清楚了在解答。考试时当然不用写出来,但自己必须清楚。

关于化学:把整本书的所有化学方程式抄一遍到本子上,有时间就写一写,要能相当熟练的写出他们,记住并熟悉那几个特殊的,同时知道每个化学反应的现象,包括颜色,气味,形态等的变化,还有就是记住化学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比如哪些物质是固体,白色沉淀有哪些..

关于数学:整理方程,公式,不是整理出来就可以,主要是熟知如何使用他们,熟悉函数图像,能准确的画出图像,并灵活运用图像,有时不会计算画个图就能知道答案。

关于物理:分类整理公式,熟悉并能运用,做题时要理解题目描述的过程.

科学的、实际的个人学习计划。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56870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