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和思想的碰撞,写下读后感能够使这种体验更加深刻。写读后感时要注意避免片面主观情感的流露,而要注重对作品内容的客观评价和分析。最后,请大家在写读后感时保持真实和独立,用心地表达自己与书籍对话的情感和思考。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一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学就看》这本书让我深深入迷,因为我从中学到了许的科学知识。里面大的天文地理,小的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一个科学的小道理。它帮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前,我一点都不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我知道了地球有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我们居住的地方只是地球的表面,它就像鸡蛋的鸡蛋皮一样那么薄。它也给我介绍了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风、雨、雷电、雪、雾是怎样形成的?火山喷发的道理和类型?海底的地貌是怎么样的?等等。
还有为什么会地震呢?这是因为地壳在运动中断裂发生碰撞,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见到的地震了,比如青海玉树地震、汶川地震。地震可以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山体滑坡,雪崩……这些答案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给了我无穷的知识,让我知道了自然的知识,生活的道理,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二
我小名叫丁丁。真巧,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丁丁上学记》,书中的小主人名儿也叫“丁丁”。丁丁是光明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他活泼、淘气,还有一个智慧的小脑瓜。刚入学的时候,他像很多新同学一样,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常常受到老师同学的`批评,丁丁感到很烦恼!
后来,在老师、父母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丁丁不断地努力,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升了各课的学习能力,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成了老师同学们喜爱的好学生。
我和丁丁一样,在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中懂得了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我好开心啊!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三
中国现代化教育,只会葬送了孩子。
小明当时还是个孩子,他爸妈都是作家,他的语文特别好,尤其是作文。
他爸妈心一横,不上学前班了。就去找萍城的夏莲,托她找个关系,把小明托进小学。结果顺水推舟,就进了北门小学,而"我"和老公却因为还有一个书稿,要匆匆赶了回去,把小明交给了母亲。
读到这里,我觉得,把孩子置于一个陌生之地,真的可以吗?再说了,孩子只有五岁半,还没懂事,到了学校那正规的地方,闯祸的次数不也就多了吗?这也是"我"的顾虑。
第一个星期,还是比较心顺的,母亲说小明表现很好,心头的那块石头落地了,但是第二个星期,反馈出来的都是小明闯祸的"事实",小明推倒了小龙,但是,母亲已经道过歉了,但小龙的妈妈还是不依不饶,直到听说到小明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时,才放了小明。他们一直以为,萍城这条街一直是文明的,都是善解人意的,可是,突然蹦出了那么个泼妇,让他们感觉很不自然。
更糟糕的事接踵不断地来到——小明全身长满了天疱疮,许多泡都被他抓破了,流水、还流脓。作为一个母亲,怎么能不担心呢?"我"惶恐不安,认为小明处在非常危险的地位。就是这书能得诺贝尔奖,我也不写了,此时,"我"恨不得插翅飞回去。于是,我放下手头的笔,订了车票,回去了。
母爱是最伟大的,但是,谁又能像这位母亲一样为了孩子能抛开一切呢?就是世界的最高荣誉,在母亲的眼里,也抵不过孩子的喜怒哀乐,可见母爱多么得伟大。
到了那,挪动矮柜,"我"一下子就看见了两寸厚的狗毛,赶紧喊来夏莲,夏莲说:"这一定是小狗茜茜掉的毛,放在这里七八年了,脏死了!"这时,突然传来一声惨叫,原来,小明拿着注射器,就对着小狗茜茜乱射,吓得小狗茜茜满屋乱窜,最后竟钻进了小明的床上。
在晚上,让小明睡觉时,"我"突然发现床上有一大片水渣,很难闻。小明的裤子却是干的,猛地想起白天小狗钻被窝那一幕,这尿,不可否认只能是他的。自此,"我"的顾虑又加深了一步。
小明现在还不懂事,很容易操控,就是"我"骂他的话,他也能听进去,也能接受。但母亲去了二弟家,于是,接送小明成了"我"雷打不动的责任。
校园里的空气还不错,校风也很好,只是外面,人来人往,汽车在撕心裂肺地叫,让人头皮发麻。放学后,"我"问小明:你觉得这所学校怎么样,小明一口咬定,好!看来,小明对这所学校的热情还是有的,很容易吊起小明对学习的兴趣。在这,是个明智的选择。
但是,意外的事却发生了。
"我"一跨进校门,就有一群孩子涌上来,把我围住,向"我"告状,"我"气愤不已,刚要一巴掌拍过去,可是,又忍住了。"我"只好去哄他们,让小明向他们道歉,他们才善罢甘休。
"我"本以为,小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仍有小朋友过来告状。我只好这个哄哄,那个劝劝。当然,这段时间,小明没少挨揍,还挺坚强,揍了也还是直哼哼,可怜巴巴地望着你。
一天放学,"我"碰到了小明的班主任赵老师。她说她观察过小明,这孩子很好动,想帮别人,却又帮了倒忙,而小明又很喜欢和那些调皮的孩子混在一起,经常惹是生非,家长就要花时间调教了。
又是一次放学,"我"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小龙突然冲了过去,一下子,就给了小明一拳,小明当下就弯着腰,痛得大哭起来,哭了一小会儿,小明又还击,两个人扭打在了一起。放学了,小龙倒是恶人先告状,跑到"我"跟前,我那时还算温柔。那么,母亲说的小明推倒小龙也是有可能是由小龙引发的喽!而小龙的妈妈,她死死地护住小龙,接着,丝毫不讲理,就直接站在她儿子这边,要小明给小龙道歉。而"我"觉得这女人太不讲理了,拉着小明的手就要走。这是更吃惊的一幕——她居然还打了小龙一巴掌,分明是在指桑骂槐。有这样的泼妇,这"文化"街的气质就彻底支离破碎喽!
而后来,小明居然以高票当选学习委员。"我"当时也很意外,这么个爱闯祸的孩子,怎么可能当选呢?但"我"还是很高兴——这么说,小明在班上还是受欢迎的。可是,小明在一年级下册了后,作业量明显增多,连睡觉的时间都耽搁了。
"我"认为,小明明显可以减少一点,可是小明不肯,一定要拼了小命抄。连节假日陶冶一下性情的机会都没有。
在最后,老公看中了一条文化路上"文化"两个字,要求搬家,于是,也要转学,也就是说,小明又要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我们也像孟母一样,开始了第一迁。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四
我是穷光蛋。
爸爸是个演员。
我是大富翁。
花钱大王。
再见啦,同学们。
我出发啦。
初到山区小学。
山区第一天。
生气的第二天。
孙二娃不见了。
我们是好朋友。
时间过得真快。
依依不舍。
全新的姜小牙。
好毛病和坏毛病。
找哇找哇找朋友。
爱哭的同桌。
换同桌。
最喜欢的老师。
我也想当班长。
好可怕的班长。
气人的.体育课。
我的坏消息。
讨厌的米小圈。
你争我夺。
鹅鹅鹅。
我们还是好朋友。
针锋相对。
我是诗人。
好玩的新同学。
一起玩滑板。
不理米小圈。
好朋友三人组。
铁头不见了。
铁头很危险。
坏同桌。
不说谎的约定。
爱跳皮筋儿的铁头。
周末不愉快。
要把铁头夺回来。
女生联盟。
男生跳皮筋儿大赛。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五
很久没有去写读后感,之后一定要很快补上阅读的进度。
这一本,为数不多的读了第二遍的书,好书在不同的年龄段去读,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常读常新,直至现在,才算是真正明白了经典的意义。更像是生活的一个回顾,这样的回顾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下,变成了个人眼中的时代记忆,从众生的角度去看当时的世界,多了几分无可奈何,也少了几分动荡变幻的迷惘。最初看并没有太大的感悟,现在去看,结合自身的情境,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西南联大组建仅有短短的时间,却引得那么多人的怀念。
动荡的时代,似乎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似乎打乱了人们所有的生活,却还是会有一群人,潜心学术,潜心研究。思想上的交融,没有标准的讲授,每个教授讲出的都是自己的研究,多年来深刻感悟的东西,没有那么多的规划与标准,也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就好像只是思想上的冲突。会有学生与老师的辩论,会有老师之间相互的埋怨,会有言语上的冲突思想上的不一致,却也还是会成为很好的朋友,不因为思想观念相左就分离指责。
那样的生活,是现在达不到的,也是不敢去想的,自由,分散,或许不再会是当今大学所选择的目标了。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六
对于我这样纯粹依靠自学的人来说,《形而上学》有些过于深奥了,。一部分原因在于,我缺乏对古希腊各家流派的了解,缺乏对于一些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另一部分在于,著作的翻译似乎是使用了半白话半文言,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抛开这些不说,我半年多的努力毕竟是有些收获的。
亚氏的《形而上学》影响深远。对于我个人来说,最主要的事体会其名学分析的思路。各派哲学分歧的一个重要来由,大都是对于同一名词涵义的不同理解。抽象名词虽然有着自己通俗的含义,但是大都非常模糊,在不同的范畴内讨论往往会有不同的意思。哲学家则可以赋予其特定的意义,从而用其构架自己的哲学体系。所以,在于意见不同的人讨论哲学问题时,应穷究其每个字词的含义,以理清其思想。在思考问题时,也要明确地界定每个词汇,这样也可以是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相比较于柏拉图的意式论哲学(抽象而具有普遍性的意式凌驾于个体之上,以一统多)与毕达哥拉斯的数论派哲学(以抽象的数为本体),亚氏以独立的抽象意式与抽象的数皆不能脱离具体物质而存在。譬如说“桌式”须结合具体的材料才能形成桌子,而数则需配合具体单位进行度量方有意义。
亚氏以“四因”来解释一切:物因、式因、动因、极因。
物因是构成具体事务的质料,如桌子的本因是木或大理石、铁球的本因是铁。
式因的含义是“一事物之所以该事物”,如,桌子之所以是桌子在于它的形状与功能、铁球之所以是球在于它是圆形的。式因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某张桌子的形状”或“某个球的形状”。特别地,灵魂是人的式因(本因是肉体),但亚氏认为灵魂同时也是本体。这种含混的说法也许来源于他的老师柏拉图,读后感《》。亚氏认为式因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
动因。“实体在亚氏那里是运动生成的结果,而不是某个现成的东西。而实体生成后也会发生运动和变化。运动的原因就是动因。”【引用傅正同学】这在《形而上学》中所述甚少,似乎在《物学》中更有详论。
极因。极因是世界的源动力,也是世界上全部变动、万物生灭的原因。极因是永恒的。只有至善至美方能永恒,故亚氏谓极因曰“本善”。终极的本善是“元一”,它本身没有原因,它是最早出现的原因,是一切的原因,本善推动着世界前行。
“亚氏将学术分为理论、实用、生产三类”【引用“译者附志”】,以理论为最高尚,理论又分为数学、物学、哲学,亚里士多德以哲学为“第一原理”(物学为“第二原理”),并且给出了哲学的若干主题,称此为“智慧”、为“哲学”。
“古希腊思想的发展渊源于‘神话’,故常含混地称神话学家为哲学家,含混地称‘神话’为哲学。使哲学脱离诗与神话而具有明晰的内容,成为庄严的名词,正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从事的学术研究方向。”【引用“译者附志”】后人也称“形而上学”为“第一哲学”。
这样一部宏伟巨著,又是与久远的年代写就,在我们今人看来难免会有些瑕疵。以我粗鄙的理解,目前只是提出三点怀疑:
一、亚氏以实体为研究范畴,在说明永恒实体时曾引用星辰为例。而星辰亦非永恒,则亚氏的例证不足。这还是由于当时的科学不发达所致。事实上,人类至今为能发现永恒的物质存在。就连人类自身都不是永恒的。
二、亚氏既说本善推动一切,“世上各物并非各自为业,实乃随处相关。一切悉被安排于一个目的”,又说“奴隶与牲畜却大部分蠢蠢而动,无所用心,并不转为某些共通的善业而一齐努力。”【引用“卷十二·章十”】这明显的矛盾我认为不像是一贯谨慎的亚氏所犯下的错误,但书中并未就此作出更多的说明。难道“共通的善业”并非“本善”?我不得而知。
三、也许是我理解的不够透彻,但我以为亚氏没能严格地证明出“本源”即为“元一、本善”。甚至,他对于各个学派的本源说作出的反驳,大都以“这说法将引起诸多疑难”而将其否定。就我读过的其余几部哲学著作(尽管寥寥无几)来说,也没有任何一部能够给出即为完善的关于世界本源的证明。
我认为本源说是无法证明的,一切本源说都只不过是哲学家所作出的阐述,有相对合理或不合理之分,却没有什么对错。
这里,我有一个也许是荒谬的想法:哲学的价值,不在于多么正确地解释世界,而在于对于世界的,合理的并且是美的阐释。哲学体系连接着现实(合理性)与终极(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当然,也许我现在的这个想法还很幼稚,将随着阅读和思考的增加而改变。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七
在寒假里,我想让大家看一本书,这一本书就是《上学就看》。因为,《上学就看》是一本百科全书。里面有:问题,图画,知识等。
比如:文类: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每种文字都有音行义。通过文字,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了解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也可以让以后的人知道我们正在做的`一件事情!
我读完这本书以后,让我喜欢上了语文因为文字真的很神奇。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八
《上学路上》,可邻的小女孩不仅受到当地习俗的阻挠,就连和她拥有相同际遇的妈妈也有些重男轻女。为了圆自己的上学梦,勤奋的小女孩总在不停地奔跑,一毛一毛的攒着那个希望。近了受感动的除了我们这些幸福生活着的人们山村淳朴的村民也为小女孩的确那份坚定和执着感染,当她终于凑齐学费,迈开疲惫的脚步,向学校奔去的时候,我们知道,坚持就会成功。
《上学路上》对于现代的许多人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看完《雷锋》让我更加直观地体会到雷锋那种为人民服务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同样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虽然不能做什么很有影响力的大事,却能从身边的许小事做起,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上学路上》这部电影反映一些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的教育问题。很多儿童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顺利的读书,而《上学路上》中的主人公在面临辍学时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挣钱,在面临许多问题时都尽力克服,最终挣到了自己的学费。其实,在我们坐在教室里安静的上课的时候,有很多想读书的人都面临着辍学的压力。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读书机会,努力充实自己,为以后的人生做好铺垫。
《上学路上》讲述了一位黄土高原上的小女孩积攒学费的故事。非常感人也很有教育意义。在我看来,该片给了我们至少两点思考:其一,在我们国家西部的贫困山区还有很多小孩,因为家庭的拮据而无法上学。相比之下,能够安心在大学校园学习的我们真是幸运太多。感恩,奉献,帮助,关怀……这是我们仅能为孩子们做的一点事,也是学习雷锋精神的体现;其二,虽然已进入21世纪,但在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女性要独立,自强,争取平等的权利,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知识改变命运,正如片中的小女孩所说:“为自己读书!”在困境面前决不低头,靠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能够实现内心的愿望。
积木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众人团结起来,共同出一份力,就会有星火燎原之势,学习雷锋精神,建设和谐家园,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九
做家教带的是语文和英语,因此常常有机会和小朋友们闲扯,免不了的就是扯到关于大学里的一切。
这就像每一次有即将要上大学的网络好友来问我一些建议一些描述时我总是不把话说得太全一样,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在这些年里发生的一切也足以让我自己变得更加悲观,我还是愿这些才读初三、高一的小朋友对于未来有一份憧憬,如果大学都对他们没有想象了的话,那么他们还要靠什么来撑过这暗无天日的三年呢?当然,如果他们想象的是无拘无束的打游戏的话,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时候我总看着他们说,都并不是说希望你考个好学校来光宗耀祖,你考好不好和我也没半毛钱关系,只是我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了,我好歹还是上了一个211,我不希望你以后真的对你的生活因为环境、因为周边的人、因为学校而觉得失望和迷茫,这些我都见多了。
我说一个选修课150人来个70人就不错了。辅导员点完了到,就有些学生当着教授的面冲出教室逃走了。然后教授带一点苦笑地说道,现在的学生是真的很自在啊,我们当时上课,有个学生调皮,趁着教授转过身子写粉笔字时从窗户跳出去,被教授瞥见了,摔了粉笔就走了。
我说上当代文学课,老师问看过这个没,一个人举手,看过那个没,没人举手,最后是阿城的棋王,看过这个没,两个人,老师停了一下,说,好吧,两个人也算是很多的了。
小朋友多半是当笑话听,听完也没什么感受,只觉得惊讶。我说,所以没觉得自己会出淤泥而不染,我是已经觉得很痛苦的麻木了,我也是不太希望你要继续走这条路下去。
所以,正如何老在书中一直提到的,“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一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当些年吃粗粮,天天躲飞机,可是为何就有人有这样的信念。如今倒是每天都活在恐惧、担忧之中,工作没落实、家庭没落实下来之前,谈不上更多对于幸福的期待。但是看《上学记》的整个过程,却又真切是幸福的。
就像每一次看80年代的各种描述和访谈录或者看带相同内容《巨流河》一样,分明自己压根没有经历,可是看着就会从内心深处带着一种幸福感,一种期盼。这就是曾经在这片大地上发生过的事情,而且尚处不远之前。并不是盼望着能够重新回到那样的时代,只是看着,单纯地看到“自由”这样的词语,听到那些有个性的人,听到那些日常琐事,都觉得饶有趣味。
是真正觉得幸福的阅读时光。
也许还是要说回现状。那一日看去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一个人在宿舍里看了一晚上。那种幸福感和兴奋感与今日阅读无他。突然就想起小学的时候,和母亲每天早上守在电视机前看大专辩论会的转播,然后就觉得原来大学就应该长这个样子。就像高中时候窗外的那一柱高高的水塔,总觉得我把太多幻想都寄予在它身上。
然后才发现,写作学一年就写了一篇练笔,并不教授小说的写作技巧,而只是谈所谓的.“素材”“写作主体”“写作客体”“积累”“结构”“散文的特性”,以至于在那个看完大专辩论会后的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我开始慢慢回忆当初我曾经有过的,来中文系的幻想,想认识一些巨有个性、巨牛逼的人,想颠倒三观,想好好学习写小说。
然后我才发现,如果说有的人回忆起过去的梦想还会觉得遗憾和心痛的话,我四年后的处境,竟是麻木地再也想不起这些梦想,已经当回想起来丝毫不会觉得难过了。
我还记得从杭州回长沙的火车上,和几个人讨论到80年代。我总是不忍表达对那个年代的喜爱之情。但是几个岁数大一点的人马上打断了我,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只看到那些年的文艺气息,没看到物质生活的贫乏,没看到如今生活的便利,你要啥有啥。我深觉得他们说的特别对,于是之后在谈及民国或者是80年代,我都会收一笔,因为我确实也会开始想象如果我生活在那些年,一定也会抱怨生活的种种不方便和丑陋。
可是我还是在《上学记》里面看到了有人在谈论“幸福”,而且是心甘情愿从字里行间中提及到的那种幸福。即使是在承认物质条件不好、社会兵荒马乱的前提下的幸福。那种幸福真的是与现实无太多关联。
可能我又得好好再想想这个问题了。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十
暑假到了,我终于可以好好读书喽!妈妈给我买了四本《米小圈》,我一下子就看完了,又和我的好朋友借了8本,这下可以饱读一顿了。8本米小圈当中其中有一本是我最爱看的,名字叫做《班里有个小神童》。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叫王聪聪,他的年纪虽然才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可是他懂的知识非常多,又特别爱学习爱动脑筋,做数学题的时候还会举一反三,连四年级的题目都不在话下,所以学校的校长同意他跨年级上课。
可是有一次王聪聪咳嗽很厉害,生病了,还在房间里大哭大闹,他的`爸爸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原来啊,因为他特别爱看书爱学习而忽视了锻炼自己的身体,所以才导致身体抵抗力差,被病毒悄悄地攻击了。读了这个小神童的故事,让我有了自己学习的榜样,也懂得学习的一些方法,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像妈妈说的,我们要快乐地学习,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要劳逸结合,也要锻炼身体,这样才会全面发展,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十一
觉得王燕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小女孩。她非常喜欢上学,可是学杂费太贵了,她的妈妈没有那么多钱供应三个孩子读书,而且他们认为女孩子读书也是白读,所以就不让王燕读书。
王燕知道后觉得很不公平,就找她妈妈来问,她的妈妈却说女孩子读也是白读,要读就自己赚钱。于是王燕便开始为自己攒钱来交学杂费。
她首先把她们家的鸡蛋卖了,然后再卖出去一支笔,再买了一头小羊羔,可是她的弟弟却不配合她,还恶作剧,把王燕气个半死。后来经过王燕的努力,她终于有坐车去摘枸杞的钱了。
最后王燕终于攒到了学杂费了。
看完这篇电影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十二
这几天上班回来都会抽点时间看下《上学记》,没多久就看完了。这是一本小书,类似随笔,是何兆武老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主要是讲述何兆武老教授大学时代的一些人和事。书中谈论了许多东西,谈的最多的是关于幸福。
什么是幸福?何兆武老教授是这样认为的: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是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在书的另外一处他又强调,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一个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越来越美好,一个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这就是他的幸福观。他的幸福观是把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起来,不光是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整个社会的前景也是更加美好的。当我把何兆斌老先生的幸福观与几个朋友分享后,他们有点不理解。
关于幸福,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个人人生观的一部分。以前,没有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只是简单的想过,幸福是一种状态,必须是现代式,而不是过去式,仅此而已。至于什么是幸福,我没有想过,甚至没有想过能找个好工作、可以买房买车,这就是幸福。
这些年,整个社会对幸福这个词也很关注,经常谈到幸福指数。前段时间一部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又引起社会对幸福这个词的热议。我们谈论着自己的幸福观,有人说幸福就是幸福就是猫吃老鼠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是一种网络说法,更多还是谈及自己的生活、事业、爱情、亲情等等。
我的幸福是什么呢?我想我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了。这是对自己的负责。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十三
你尝试过用什么方式去上学?坐车,还是走路?有这样一群孩子,每天都是“飞”着去上学,所谓“飞”就是溜索,这些孩子,就是出自于《走路上学》。
《走路上学》是彭臣、崔雨竹所写的一部短篇小说。故事主要讲述了生活在怒江边的一户人家,七岁的瓦娃看到姐姐娜香每天溜索过江上学,也偷偷溜索到向往的学校,引起了妈妈的大怒。娜香把唯一的红雨鞋送给弟弟,想把弟弟留在家里,但不忍心的瓦娃又把红雨鞋还给了姐姐。聂老师为瓦娃买了一双新鞋,娜香赶回家给弟弟送鞋时却因鞋子掉入湍急的江中,失手坠江。看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姐姐为了抓住弟弟的新鞋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从中感受到浓浓的姐弟之情。从那以后,瓦娃就没说过一句话。后来,聂老师用心引导瓦娃,瓦娃又变回了原来勇敢乐观的孩子。当家乡第一座桥建成,瓦娃似乎又看到了姐姐,姐弟俩手牵手实现了走路上学的梦。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好幸福啊!因为怒江边的孩子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上学,而我们都是坐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上学。我想:如果有一条溜索在我们面前,我们肯定有很多同学不敢溜过去,他们却为了能上学,再苦再难也要滑过去;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们却一年四季都只能拖鞋穿着,吃不饱穿不暖;我们中多数人都被父母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他们从小就开始干农活、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去做。我们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学习怒江边的孩子们那种坚强、独立、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
看完这本书,我不但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而且觉得我们要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因为这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十四
《上学记》是我进入大学以后读的第一本书,当时做了很多摘抄和笔记。我觉得虽然何兆武先生的大学生活与现今我们的生活之差很大,但是,有一些精神反而是岁月积淀越久,越显其光辉的。
本书是叙述体,分段铺叙的,所以我在这里简要列出我的一些摘抄和相应的想法。
(一)关于自由。
——记者问道,为什么当时西南联大条件差,地不大,却培养出许多人才。
——回答:自由。
当时的学生,都有各自的政治立场,政治自由。但当遇到分歧时,最多也就是辩论,没有过多的隔阂,哪怕是不同“信仰”的同学在住同一个宿舍,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很融洽的。
同学之间都有自己的想法,且不会刻意去想要改变别人的想法,这种自由不仅是当局所给予的,更是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学生间相互的友谊给予的。而且,这同时也造就了属于当时联大的学术气氛。何兆武先生这里指出,人的创造力由求知自由、思想自由和个性发展组成,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正真的第一生产力。虽然绝对的自由实际上是达不到的,但是他希望自由越大越好。
谈及教育方法,何兆武先生引申到——还是认为不要标准好,包括自然科学。“如果大家都按一个思路,科学怎么进步?包括爱因斯坦也不应成为标准,否则就永远也不可能超越他。”联大的教授就讲得很自由,但可惜的是,到了解放后,我们学习了前苏联的“五节教学制”,某种程度上,统一了教学标准,但也同时是缺了自己本身具备的教学特色。学生也可以公开反对老师,只要写出小字报贴在外面即可。当年钱穆先生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好东西,而遭到中学生反对。
学术自由也非常重要。“学术的生命在自由。”有的教授怀有看似“惊人”的言论:周世逑认为孙中山对政治的定义不对;有些教授很会扯,甚于骂人:冯友兰在课上说胡适“沪市到二七年就完了,以后再没有东西”。但作为学生却喜欢听,因为这是他们的风格、兴趣之所在,有他们很多真正的思想。
有个小事件“政治系主任张奚若先生两门课我没选,不考试也不算学分,可我从头到尾听下来,非常受启发。”有些自由是很容易的,可以自己安排。学校中的课程不一定都是自己最喜欢的,这样,也许我们可以去选择一些我们想要的。
《上学记》中也有一段与图书馆相关的内容。联大有一个大图书馆,每个系也有自己的,这在战争时期相当难得。其实,就算是在现在,也不是能每个大学都实现的。那时联大的所有图书全部开架,学生可以自由的进入书库;对比解放后,即使做了研究员也不能进入书库,要看得在外边填条,且步骤繁琐。这里,可以对比一下美国的图书馆与中国现在的大部分图书馆,美国的可以直取所需,而中国的大多数图书馆对于重要书册不肯轻易外借。“书本来就是要看的,图书馆不是藏珍楼,完全没必要这样。”
(二)关于何兆武先生的学习的两大体会。
在何先生看来,读书最大的.乐趣在于自己精神的满足,这比什么都重要,而不在于是不是得到一件世俗的荣誉。假如不是很有兴趣,又要付出很大的牺牲,他觉得犯不上,或者说,太功利就烦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反而得不偿失。
最后,我想在这里写一下本书中的最后一小段,就像大家知道的,西南联大在1946年宣告结束,清华,北大回了北京。本来何先生应该跟着回北京,再写一篇论文,得以完成学业,但是当时国内的解放战争开始了,所以他的研究生念了三年,最终也没有拿到学位。
何兆武先生在书的最后,语气中明显的表露对于那时的深深遗憾、无限的怅惘。现在我们有安稳的时局,平静的生活,详细的学习计划。或许我们应当拿出自己的勇气与决心,表现出更佳的状态去奋斗,不至于使得国家再次受到欺凌,搬迁自己的首要学府,让后代的学习变得像何先生那样充满艰辛。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十五
何兆武的《上学记》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书,在于它是由何先生口述,由他人记录整理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形式的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由于何先生过世了,只能由旁人抄写。其实不然,我想何先生是有意而为之,这种写法有一种妙处,那就是有一种亲切感,平易近人,感觉就像是和作者本人面对面的交流,听老人讲着他独有的美好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何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的上学生活了,这也是《上学记》的核心、精华所在。西南联大的学习氛围非常好。
其一,是自由的学术氛围。当时的学生,各持己见,但是面对分歧,他们最多争辩,绝不会将情况恶化成吵架。然而,为什么会有如此自由自在的环境呢?我想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生之间的友谊良好。何兆武先生这里指出,人的创造力由求知自由、思想自由和个性发展组成,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正真的第一生产力。自由的环境造就了学术的多产!
其二,就是西南联大的教学状况了。何先生对此有否定,但大体上是肯定的。这些教授们表现的也比较“自由”,很多教授上课不像现在的老师一样兢兢业业,讲义都不带,高兴讲到哪就到哪,更有甚者,像现在的学生一样,来上课还得看心情。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教授的个性不应该在讲台上发挥的这么淋漓尽致。
西南联大出了很多大家,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其原因,我想有这么几点。首先,西南联大的生源较之其他大学,不能说最好,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其次,西南联大的周边环境比较偏僻,学生们除了在学校一心向学,毫无其他去处。然后,教授们虽然有点喜欢耍性子,但他们的水平非常不错,他们能传给学生知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认知水平高了,在学术上才能有更高的造诣。最后,西南联大的教学规模属于小班教育,众所周知,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利,学生和老师能处于更活跃的互动之中,很多新创意、新想法也随之迸发而出。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十六
《上学路上》这并不是出自作家之手,也不是名著,只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同学的作文。但读了这篇作文后,真的觉得世界很美丽,让人觉得很欣慰。
一个多么简朴的故事,一个多么平凡的举动,一个多么触动人心的一刻。这个世界因人而美丽。在这篇作文中,有三个值得人敬佩的人。老奶奶人穷而志不穷,能够抵制诱惑。小作者和老板娘就更值得人尊敬,为了一个毫不认识的人,能过帮助她,无论事情有多小,那都是可贵的,是品德的升华!是伟大的!真的让人觉得很感动,很欣慰。
真的希望所有人都能有善心,那么地球会由于我们而放光!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十七
今天,我和妈妈共读《米小圈上学记》之——魏老师的仇人。魏老师还有仇人?是谁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原来故事是这样的:最近铁头一直在补习功课,他要争取第一批加入少先队,所以没时间陪米小圈玩耍。今天魏老师说,她已经选好了第三位加入少先队的同学是谁。魏老师把手指向了铁头,铁头开心的差点儿晕过去。谁知道,魏老师竟然说,是邢铁的'同桌郝静,铁头听完彻底晕倒。魏老师表扬郝静的助人为乐,而米小圈也觉得自己可以加入少先队,却遭到魏老师的打击。
我知道了,同学之间,助人为乐是不求回报的。
成语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如:清·《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又如:他迫不及待地推开门,走进屋去。
成语助人为乐:帮助人就是快乐。如: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又如:他一向都是助人为乐。
姜小牙上学记读后感篇十八
《上学路上》其实是一部很多年前公映的电影了,我在初三便看过了。但它曾多次获得了国内外电影大奖,已经被教育部列为小学生必看的影片之一。这次我有机会又重新看了一遍。一句话,确实感人。它揭示了中国教育的辛酸和苦难。
在这里,我以文章中的一个线索为题,来表达我的感想,那就是:《二十四块八…》:
宁夏小学生王燕面临着交不上学费而辍学,她不想像好友三花一样早早嫁人,为了24.8元的学杂费,王燕开始了挣钱交学杂费的旅程:她要到几百里远的地方去帮人摘枸杞挣钱,摘一斤枸杞可以有两毛钱的报酬。可是到摘枸杞的地方需要的十元钱路费家里也没有,为了这笔路费,王燕从家里拿出10个鸡蛋,开始了一系列交易:她偷偷卖了家里的鸡蛋,买了因相亲而认识的小男孩的元珠笔,高价“卖”给了喜欢王燕的老师,然后又租了相亲小男孩的羊羔来养……最后王燕终于到了枸杞园,经过努力挣回了学杂费。
小演员吴旭的表演真实无华,当王燕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摊开手里被汗水浸湿的二十四块八毛钱的时候,全片最后的一句台词“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可以说赚尽了观众的掌声和泪水。
这是一个很沉重很有震撼力的故事,一个孩子的绿色梦想与快乐王国竟然是在如此贫瘠的黄土地上开始生根发芽,也同时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窘迫。
记得一名记者曾前往贫困地区采访基础教育现状,感受最深的就是城乡差异变得越来越大了。城市的教育自不用说,虽然我们也在天天的不满意,但比较起来已经“相当的好”。拔尖的学校,如我采访过的北京四中,大学升学率100%,重点大学85%,清华北大50-60%。
而在贫困的地区,象王燕家供不起孩子上学的情况比比皆是。贫穷,让不少孩子的梦想早早地夭折。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报道,()在湘西记者曾遇到过一个全家五口只有一条不穿孔的“好”裤子的家庭,通常是谁出门谁穿这条裤子,两个光屁股的娃娃自然就没法上学。在黄土高原上,一个靠高粱秆子遮窗门的土窑洞里,居然养了6个孩子,当然揭不开锅。记者当时无意中问了一句,超生这么多没人管吗?结果随行的当地记者告诉他:“罚款呀,超生一个罚款30元!”老天,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因此很多贫困地区实际上已经走上了一条恶性循环的路:贫困---无知---更贫困---更无知,这势必进一步拉大地区间的差异。所以,教育的问题,他不止是教育的问题,也不是希望工程、社会捐助和志愿者们所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天天办教育,我们也天天骂教育,但我们是一个真正的缺乏教育的国度。希望能有更多贫穷的孩子加入到上学的路上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64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