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临困难或遇到挑战时,制定一个明确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了解团队成员的职责和能力,以便为方案设计提供合适的任务分配。方案的实施需要有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以下是一些项目管理的实用工具和方法。
能源保障方案篇一
1)矿井洪涝灾害一般多发在夏季,夏季暴雨天气导致河流水位上涨。我矿坑口离神山沟较近,极有可能发生洪水泛滥而淹及采坑,给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在雨季雨水将会顺山而下,使采坑水量剧增;连续的降雨可能造成采场、排土场边坡发生滑坡事故,发生洪涝灾害会给正常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1.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神山地区连降大雨致使采坑附近神山沟水位上涨,河水通过支流涌入采坑。
1.1.3事故发生可能造成危害程度。
神山地区连续大雨,神山沟水位上涨至和坑口标高水平,河水不断涌入采坑。致使电铲、液压挖掘机、运输车、配电柜等设备被淹没,造成设备损坏从而引起采坑大面积停电,给矿井的生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1.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气象部门发出橙色降雨预警,连续降雨神山沟水位持续上涨。
1.2应急组织与职责。
组长:现场值班矿领导。
副组长:现场值班段领导。
成员:现场各个班组成员、现场工作人员。
职责:现场发生事故后,值班矿领导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处理突发灾变以及事故汇报,并启动相关的救援小组,进行救援行动。现场灾难矿内无法处置的向上级汇报,上级指挥部判断灾情大小并组织救援或向上一级汇报。如果现场符合级别时应简化报告程序,直接通知到救护大队。矿级指挥部及救援小组负责组织全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应急救援过程。
1.3应急处置。
1.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处理方案,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事故处理工作。
2)根据灾情区域,指派各地点抢险救灾负责人和救灾队伍,立即到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3)根据指挥部安排,立即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4)事故人员按矿调度通知精神,组织好人员撤离准备工作,重要岗位人员不得擅自撤离岗位。
5)供应站要组织好物资供应工作,按矿调度通知,立即将排水设备、设施,运、安到指定地点,生产指挥中心立即安排车辆进行物资调运工作。
6)生产指挥中心要做好供电系统的检查维修工作,保证抢险救灾正常、安全供电,并对有危险的地面架空线路进行排查,防止触电事故。
7)救护队按指挥部的命令,组织队员进行采坑人员的抢救和探查工作。
8)各单位,各抢险地点的进展情况,随时汇报指挥部。
1.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抢险救灾工作要本着先人后物、先采坑后其他的顺序,确保人员和采坑安全。
2)变电所等重要地点,在灾情发生时,要及时停止采坑正常生产保安电源以外的所有负荷用电,防止设施因进水而损坏,对有危险的地面架空线路进行排查,防止触电事故。
3)救援人员要穿戴齐全保护用具,以免在救援过程中发生意外。
1.3.3报警电话及报告内容。
按照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电话(见附件二),“三防”办公室设在矿生产指挥中心,联系电话:xx。汇报人员要汇报清楚灾情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自救情况和灾情扩大的趋势等重要信息。
1.4注意事项。
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应急抢险人员应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应采购符合国标的抢险救援器材,要严格采购、入库、存放过程及使用前的检查验收,并按规定使用。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制定的应急救援对策或措施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执行前有熟练的救援对策或措施。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现场人员要确定清楚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要在安全的区域内妥善避灾救灾。
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应急救援结束后,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能源保障方案篇二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认真落实《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系统谋划,强化分类施策,高效统筹客货运输,优化道路水路运输组织,以最大能力、最佳状态、最优服务,确保春运期间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有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公众出行优化保障政策。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政策规定,科学精准执行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和“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对乘客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测温。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及服务区、普通公路、航道船闸,不得随意暂停或限制客运服务,不得限制跨区域车辆和人员流动,加快恢复已暂停的道路水路客运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出行。当地疫情防控领导机构依法采取的临时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平抑疫情高峰的措施,道路水路客运及客运站经营者应予以积极配合,认真贯彻实施。
(二)切实做好道路客运组织。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出行预期,加强春运客流分析研判,统筹道路客运运力资源,按照充分准备、按需投入、及时响应的原则,强化道路客运组织,保障人民群众出行需要。加强与教育、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单位协同协作,准确把握春运探亲流、务工流、旅游流、学生流新特点,有针对性制定道路客运保障计划,增强运输组织弹性,合理安排班次计划,动态优化运力调配,服务乘客错峰出行。通过加密既有线路发班频次、开通定制客运班线等措施,满足乘客多样化出行需求。对于出行需求相对集中的务工人员、学生,积极开展团体服务、上门服务,具备条件的可组织“点对点”包车运输,保障务工人员有序返乡返岗、学生错峰离校返校。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组织实施好2023年春节期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春风行动。
(三)切实做好水路客运组织。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港航企业严格落实水路客运服务质量标准,加强水路运输组织管理,着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加强琼州海峡水路客运组织,认真落实班轮化运营模式。要督促重点水域客(滚)运输企业严格按照公布的班期、班次、票价营运,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要加强航道养护,做好航标、通航建筑物等航道设施的检查维护,通航建筑物运行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保障客运船舶优先过闸。长江干线航运的春运工作,由长江航务管理局会同沿江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四)切实做好城乡客运组织。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客运枢纽场站、火车站、渡口码头、机场、旅游景区景点等重点场所城市交通运力投放和组织调度,强化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运力与铁路列车、道路水路客运班线、民航班机等信息共享和衔接,加强在运营时刻、组织调度、运力安排等方面的协同衔接和应急响应,畅通出行最后“一公里”。指导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采取缩短发车间隔、开行区间车和快车、开通夜班公交、定制公交、接驳公交等措施,提高乘客集疏运能力,减少聚集和长时间等待。强化春运期间农村客运服务保障,加大运力投入力度,通过增开赶集班、增加定制线路、提供预约响应和包车服务等措施,切实保障农村地区群众出行需求。
(一)保障交通物流持续稳定运行。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严格落实交通物流保通保畅优化政策,确保交通物流畅通高效。不再查验货车司乘人员、船舶船员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对跨区域流动货车司乘人员开展落地检。严禁擅自关停关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严禁以防疫为由擅自限制货运服务,严禁擅自限制船员上岸流动。要督促重点港口、机场、铁路货站、物流园区、邮政快递分拨中心以及航道、通航建筑物、引航机构等运营单位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一线人员预备队,必要时可实施轮岗备岗制度,进行封闭管理,确保突发情况下重点物流枢纽运行稳定。
(二)保障医疗物资运输安全高效。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工业和信息化、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及时共享医疗物资生产供应、运输需求等信息,组织辖区内重点物流企业加强与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确定的`重点医疗物资保供企业的对接,“一企一策”制定运输保障方案,强化组织调度和运力储备,做好保供企业关键物料和产成品运输保障。指导大型骨干物流运输企业研究制定春节假期期间医疗物资运输保障方案,通过安排员工轮岗、错峰休假,以及发放稳岗补贴、加班费等措施,鼓励一线从业人员在春节假期期间继续开展物流运输服务,确保春节假期期间医疗物资运输服务不中断。持续落实新冠病毒疫苗货物运输车辆收费公路免费优先通行政策,确保疫苗、抗原检测试剂、药品、口罩等医疗物资运输高效顺畅。
(三)保障邮政快递末端服务畅通。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严格规范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关停关闭,按要求履行关停关闭审批程序。对于已经关停关闭的邮政快递营业网点,满足条件的要尽快恢复运行;对于符合防疫要求可以上岗的邮政快递从业人员,要尽快返岗复工。加大对邮政快递企业在人员调配、防疫物资配备、疫苗接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大型骨干邮政快递企业作用,指导企业健全完善春节假期期间应急运输保障预案,加强邮政快递人员、物资储备,切实畅通物流运输末端“微循环”,着力保障各类医疗物资、民生物资有序运输。
(四)保障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有序。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农业农村、能源、粮食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了解各类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强化统筹调度,完善保障预案,做好组织协调。保障重点物资运输车辆优先便捷通行,对重点物资运输船舶实行优先引航、优先过闸、优先锚泊、优先靠离泊,配合有关部门巩固公路及航道、船闸防疫检查点“应撤尽撤”成果,全力保障能源、粮食、农资农机、外贸,以及各类生活物资高效顺畅运输。统筹考虑大范围疫情感染、极端恶劣天气、长时间严重拥堵等对重点物资运输保障的影响,研究制定春节假期期间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专项演练,切实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五)强化交通物流从业人员服务保障。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属地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对货车司机、快递员、船员的生活保障,出现滞留的,为其提供必要的饮水、用餐、如厕等基本生活服务和基本医疗救助服务。高速公路和水上服务区确需关闭部分区域的,要保证加油、如厕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正常运转。严禁随意暂停或拒绝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保障国际海上物流供应链畅通和船员合法权益。
(一)严格落实春运期间疫情防控措施。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运输、场站经营者及公路服务区等经营管理单位,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实施症状管理,出现发热等症状的,第一时间报告、停止作业,必要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加强个人防护,上岗期间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鼓励客流量大的客运场站一线从业人员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做好道路水路运输场站和城市公共交通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车辆(船舶)等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加强道路水路客运场站客流引导,组织乘客尽量分散候乘,减少人员聚集。积极推动地方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将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优先保障交通运输行业防疫物资供应和从业人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二)有效防范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运输企业加强从业人员防疫管理,必要时可对驾驶员等一线从业人员实施“两点一线”管理。加强对已感染从业人员的关心关爱和救助服务,帮助其早日康复和返岗。对出现症状超过7天或症状消失的从业人员,可在严格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恢复相关工作,其中对驾驶员上岗要坚持从严审慎原则,确保身体状况胜任安全行车要求。建立实施关键岗位轮岗备岗制度,一旦出现关键岗位人员感染,及时轮换,确保工作有效接续,减少疫情对行业运转的影响。
(三)精准实施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领导机构精准实施疫情防控处置,督促指导运输企业、枢纽场站、重点物流园区、港口码头、航道、通航建筑物、引航机构等运营单位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一般情况下不得对涉疫客货运输场站、车辆(船舶)等进行封控,同工作场所人员不进行隔离。在从业人员出现大面积感染的极端情况下,要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统筹建立本地从业人员、运力调配机制以及跨区域调配机制,加强人员、运力应急储备,确保一旦出现突发规模性疫情,及时调度投用储备力量,确保春运期间重点枢纽场站不关停、重要运输通道和线路服务不中断、重点物资运输不断链。
(四)着力加强防疫宣传引导。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创新宣传手段和形式,积极运用交通设施和服务窗口等载体,广泛宣传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乘客出行期间提高防护意识,进站乘车期间全程佩戴口罩、主动减少聚集、遵守咳嗽礼仪、保持人际距离、做好手卫生。引导乘客加强个人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倡导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人员健康理性出行,降低自身及家人感染风险。
(一)压紧压实经营者安全主体责任。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运输经营者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针对春运前运输工具长期停运或低频运行、驾驶员技能生疏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以及春运期间恶劣天气和客流大规模增长对运输安全带来的风险挑战,全面开展一次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交通运输工具技术状况检查维护。合理安排运输任务,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避免交通运输工具技术状况不良、带病运行,以及运输企业抢生产、抢进度、抢效益等带来的安全风险。督促800公里以上道路客运班线严格落实固定班次、固定车辆要求,依托动态监控强化重点监管。加强监督检查,督促长途客车严格落实凌晨2时至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规定,对接驳运输车辆虚假接驳、接驳点不规范运行等情况,通报车籍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成整改,相关车辆取消当季度接驳运输资格;除机场、高铁快线以及短途驳载线路外,不得安排凌晨2时至5时运行的加班车或包车。严格按规定执行道路水路乘客实名制管理制度,强化安检查危工作,加强航道及其设施设备运行监测,做好桥梁隧道、长大下坡、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安全保障。
(二)持续加强安全监督执法。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明查暗访与自检自查相结合的检查整改机制,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隐患,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处置并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围绕道路水路客运枢纽场站、危险货物运输及港口作业、农村客运、城市交通、农村渡口渡船、“六区一线”重点水域和四类重点船舶等重点环节,深入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合作,加大道路水路客运场站、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场所执法力量投入,依法从严查处春运期间非法营运、客车违规异地经营、违规涨价、货车违法载人及超限超载等违法违规行为。会同公安、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长途客车中途停靠就餐场所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宰客、强制交易和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勾结餐饮经营者宰客的,依法严肃处理,责令春运期间不得执行客运任务。
(三)强化安全应急保障。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强化与公安、卫生健康、气象等部门的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针对恶劣天气、安全生产事故和险情、运输受阻、乘客集中聚集等情况,建立完善应急预案,统筹做好春运应急运输组织、响应程序、应急措施等部署安排。科学部署应急力量,保持救助人员、车辆、船艇、直升机等处于应急待命状态,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迅速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多渠道及时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一旦出现强降温、大范围雨雪冰冻等预警,督促道路水路客运企业及时调整运输计划,严格落实限行、禁航规定,杜绝涉险运输、冒险作业,保障乘客安全有序出行。遇运力不足需跨区域调配运力的,从严检查维护交通运输工具,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确保驾驶员熟悉线路走向和运营环境,最大限度确保运输安全。
(四)有力维护行业稳定。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指导运输经营者用好用足助企纾困政策,深入推进免征公共交通服务增值税、免征客运场站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落地落实,发挥好中央农村客运补贴、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等作用,保障行业持续稳定运行。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将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保障道路货运、出租汽车、城市公交等平稳运行。重点针对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恶意压低运价、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等行为,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保障广大货车司机合法权益。
(一)加强路网通行保障。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公路养护检查,及时排查整治公路病害。合理安排干线公路养护施工计划,除保障公路安全运行开展的应急养护工程外,避免在春运出行高峰期间开展影响通行的公路养护作业。加强高速公路救援力量配备,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时快速处理,及时清理现场,尽早恢复交通。加强服务区停车管理和秩序维护,严防车辆倒灌主线引发事故。
(二)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春运高峰时段易受恶劣天气影响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城市周边等路网运行动态监测,多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实时路况等信息,引导公众合理安排出行。加强省际、市际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确保跨省通道等重要路段衔接顺畅。加强与公安等部门沟通合作,对重点路段制定疏堵和分流绕行预案。加强部省视频联网,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及时传输现场视频资源,确保部与现场协同会商。
(三)加强路网运行服务保障。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高速公路通行服务保障,严格落实春节假期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加强收费站通行管理,强化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车道运行监测,及时处置异常情况,避免造成车辆拥堵和人员聚集。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督促做好服务区加油、用餐、如厕等服务管理,必要时采取增设临时卫生间等措施,解决公众如厕难问题,确保商品供应充足、设施安全有效、环境卫生可靠、服务便捷高效。
(一)优化乘客票务服务。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指导客运经营者完善道路水路客运售票服务,多渠道及时发布客运服务信息,延长客票预售期,方便乘客错峰出行。根据客流变化及时增开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拓展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小程序等售票渠道,以及手机支付、扫码乘车船等应用范围,积极推广应用电子客票售票终端、实名检票终端、移动服务终端等智能设备,切实便捷乘客购票乘车乘船。根据需要适当保留人工售票窗口,便利老年人等群体购票。督促客运经营者严格实行明码标价,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班车客运等领域按照规定调整价格,至少提前7日向社会公布。因政策调整或运输经营者原因导致不能提供运输服务的,相关经营者应当为乘客免费退票或统筹解决乘客出行问题。
(二)提升乘客候乘体验。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客运站经营者严格落实环境卫生要求和客运服务标准。视客流情况,及时增开进出站和安检通道、增配服务人员和设施设备。加快推进铁路、民航和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流程优化,切实提升乘客换乘效率。督促道路水路客运站经营者加强口罩、发热药品等防疫物品储备。
(三)强化重点群体出行保障。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指导道路水路客运站和客运经营者积极关爱帮扶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乘客,开通快速通道,完善无障碍设施,提供必要帮助。加强军人、消防救援人员、“三属”出行优待和儿童客票优惠政策公示并依法落实,耐心细致向携带儿童出行的乘客加强政策解释,避免服务纠纷。鼓励会同当地工会、共青团组织等,在客运场站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多元化志愿服务。
(四)加大服务监督力度。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畅通12328等服务热线投诉举报渠道,解答乘客信息咨询,收集整理乘客利益诉求,采取有力措施协调解决,保障乘客合法权益。寓交通执法于服务之中,帮助司乘人员排忧解难,持续改善春运出行体验。
(一)引导乘客文明出行。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利用微博、微信、广播、电视、海报等多种方式,运用“车、船、路、港、站”交通设施和服务窗口等载体,及时发布出行服务信息,引导公众错峰避峰出行。加大安全文明乘车宣传力度,引导公众诚信文明出行。会同公安机关加强农村地区出行安全宣传,引导公众选择合规车、系好安全带。
(二)有序做好春运宣传。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按照部春运宣传工作方案部署,严格规范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报道。大力宣传一线干部职工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真情服务和交通运输企业全力保障公众出行和重点物资运输的感人事迹,积极营造春运工作良好氛围。
(一)加强春运值班值守。春运期间,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安排信息技术保障人员一并参与值班,确保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保障信息联络渠道畅通,全面掌握春运期间道路水路运输生产和稳定运行情况,妥善处置道路水路突发事件。
(二)做好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值班值守。春运期间,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发挥好物流保通保畅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加强交通物流运行监测,继续做好7×24小时值班值守,强化督办转办,“一事一协调”解决各类交通物流不通不畅问题诉求,“一事一处理”保障各类重点物资运输需求,确保交通物流运行畅通高效,重要情况及时报部。联系电话:010-65292831。
(三)做好道路春运信息报送工作。春运期间,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依托全国道路客运接驳运输管理平台,每日9:00前在重点时段道路客运信息“春运期间客运信息”模块报送前一日道路客运运力、客运量等基本情况和应急情况。加强阻断信息报送工作,通过部“路况信息子系统”上报信息,确保公路突发事件及时上报。2023年1月12日前将春节假期公路网运行研判分析报告、值班表、值班电话等信息报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春节假期期间每日12:00前通过部“免通数据填报系统”完成数据报送。2023年1月28日、2月16日12:00前将春节假期、春运期间公路网运行保障工作总结报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联系电话:xx,传真:xxx。
(四)做好水路春运信息报送工作。春运开始前,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重点水域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将工作联系人信息通过部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报部(水运局)。请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京杭运河沿线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继续做好三峡船闸、长洲船闸、京杭运河船闸运行情况信息报送工作。联系电话:xxxxxx。
(五)做好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春运期间,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海上搜救中心要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如发生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及时视情提升等级报送,重要情况边核边报部(应急办)。联系电话:xxxx,传真:xxxx。
(六)做好值班信息和工作总结报送。2023年1月28日前,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直属海事局将春节期间行业运行情况、值班值守情况以值班信息形式简要报送部(应急办),电子邮箱:cnmrcc@。
铁路、民航、邮政领域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由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分别部署。
能源保障方案篇三
20xx年冬季,为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和杜绝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冬季正常供暖,特制定冬季取暖应急预案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教学楼燃气锅炉取暖。
1、根据本校情况,提前做好冬季取暖计划,并准备好充足的资金。
2、认真做好供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检修好取暖设备。
3、各班要认真执行冬季防火取暖工作方案的要求,做好带班领导和当值教师对所有教室和取暖锅炉定期进行防火、防电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天放学时要做好班级取暖安全检查。
5、值人员要对学校安全工作负全责,每天要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巡视制度,做好当天的防火、防盗和用电、用水安全工作。
6、值日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并报告带班领导或主要领导。
7、供暖期间要加强管理,增强责任意识,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处理,确保冬季取暖安全和不发生安全事故。
8、加强值班制度,加强巡视和检查,排除事故的隐患,确保师生安全,确保师生温暖过冬。
9、要通过校务会、校会、班会对师生进行安全防火、安全用电、预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10、当取暖锅炉出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及时修复,以保证正常供暖。
能源保障方案篇四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200x年春运从x日结束,历时x天为了圆满完成今年的春运工作任务,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客为主,快捷方便”的春运工作指导原则,扎实认真地做好春运的各项工作。总体要求:做到“三个确保”:确保春运期间不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确保春运期间广大旅客走得及时,走得安全,走得有序,走得满意;确保春运期间人民生活正常有序。
为了加强对春运工作的领导,区管委成立春运领导小组,由管委会副主任张铁光任组长,夏延山、余天顺、刘泽中为副组长,夏新力、周乃彬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交通局,由夏延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xxxxxxx。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全区春运工作,厂处理和调解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各种矛盾及问题。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春运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分管安全的负责同志要自始至终地站在第一线,把做好春运工作作为保“先”活动成果的具体体现,认真抓好抓落实。
1、认真贯彻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经验,为旅客提供一个文明卫生、秩序井然的乘车、乘船环境。
2、交通、交警、港航部门要对全部参运的客车、客船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严把客运车辆驾驶员的资格审查关,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要收回有关牌证和手续,严禁安全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车、船参加营运。
3、维护好车站、码头的社会治安和秩序,车站的进出口地段30米内不能停放任何车辆,严禁二、三轮摩托车进入站内接送客人,对肆意敲诈司乘人员的车匪、路霸和危及行人安全的犯罪活动,公安部门要予以坚决打击。
4、交警、运管部门要配合车站督促和抓好参运车辆的按序排班,严禁窜线、乱班经营、满街喊客,禁止旅客携带“三品”和各种危险物品上车。
6、要严厉打击客车和客船超载、超速违法行为,凡发现超时、超载运行的客车、客船,要按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并通知和督促运输企业组织转运卸载乘客。
7、交通、交警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在全区各危险路段设置安全警示牌、警示墩,对公路两旁有碍交通安全的障碍物要予以清除。
8、要高度重视疾病流行的防控工作,特别是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克服麻痹思想、松懈情绪和侥幸心理,克服春运期间客流量大而带来的各种困难,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各项措施,切实做到疾病流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9、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加大春运宣传报道力度,弘扬好人好事,揭露批评不正之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春运工作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1、各责任单位都要成立相应的春运领导小组,要实行部门负责制,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具体工作负责人。
2、区春运领导小组为全区春运工作指挥中心,春运期间的运行情况都要反馈于区春运领导小组。
4、建立春运值班制度,各相关部门在春运期间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做好交接纪录和电话通知记录,运管部门每天都要有2人以上在车站值班,协助车站维持车辆秩序。
能源保障方案篇五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措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那么相关的措施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司能源保障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成立能源保供应急小组,中心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能源组长、各口主管技术人员、生产调度、各生产班组长构成。
2、能源保供应急小组负责公司供能系统能源供应中断等突发事件组织人员、机具、材料,负责组织故障处理工作,及时消除故障。
3、建立能源保供络(如:微信群),成员由资产能源管理中心领导、能源保供应急小组成员、各分厂主管领导、设备员和停送电联系人构成。
1、针对110kv变电站新投运,对于新的电压等级、新设备,要实现熟练操作站内各种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加强值班人员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设备操作规程,掌握对设备操作方法,达到熟悉操作各种设备。
2、加强动能供应应急预案的学习,针对可能突发出现的各种故障,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实现一旦发生能源供应中断,站房值班人员那个根据不同故障,实施对应解决方案,实现将停供动能时间压缩到最短。
3、转变观念,牢记资产能源管理中心,树立全员为生产现场服务,提供优质、不间断的能源供应是我们的职责的意识。
1、针对各班组人员紧缺的现状,合理组织人员开展对各站房设备的巡视工作,在生产攻坚阶段加大巡视力度,保持每周2次的巡视频次。
2、根据现有供能设备,重新梳理各类站房设备巡视点检的内容,如有遗漏项点应进行补充。
3、根据故障发生的频次来确定不同项点的巡查频次,做到有的放矢。
4、根据日常点检情况,及时对查出的故障点进行排除,保证供能设施正常运行。
1、认真组织110kv变电站增容工作,力争在20xx年春节前完成新增变压器投运,为公司城轨车辆生产以及将来动车组检修提供坚实的保证。
2、配合做动调试验线扩容建设工作。
能源保障方案篇六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关于印发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建设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东莞市20xx年元旦春节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扎实做好春节假期全市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保持指挥体系有效运转。各园区、镇(街)住建局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节假日期间认真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做到组织不变、人员在岗、管理运行及时,始终保持指挥体系激活状态。
(二)落实各方责任。各园区、镇(街)住建局按照“管行业就要管防控、抓业务就要抓防控”原则,落实部门防控责任,制定春节期间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各项目责任主体要落实防控主体责任,按照行业防疫指引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至少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宣传防疫知识,落实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引导参建人员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
(一)严格参建人员出行要求。密切关注最新公布的全国疫情风险信息及中高风险地区名录,督促参建各方按照“两限制两避免两提倡”原则加强参建人员出行管理。
1.严格限制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参建人员出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参建人员非必要不跨省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严格限制参建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
3.尽量避免前往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跨省出行。
4.提倡跨省流动参建人员抵粤后及时完成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5.提倡各园区、镇(街)住建局,各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带头在莞过节,做好本单位人员离莞审核管理。
6.有发热、健康码“黄码”等情况的参建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避免出行。
(二)强化参建人员动向排查。各参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和参建人员意愿,灵活安排休假,引导参建人员错峰返乡和返岗,安全有序流动。并做好春节期间参建人员动向摸底调查。
1.合理安排家乡未发生疫情或列为疫情低风险地区的参建人员提前错峰返乡过年,并安排专人动态跟踪参建人员返乡情况。参建人员返乡后,如家乡发生疫情或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应立即向所属参建企业报告,暂时不返回建设工地所属地区;参建人员所在地区疫情结束或列为疫情低风险地区后,可安排返回工作。
2.提前做好节后来(返)莞参建人员(含来(返)莞探亲家属)的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情况排查,完整记录返莞时间、车次(航班号、船次)、到达时间及在乡期间健康状况等信息。引导中高风险地区的参建人员待当地疫情结束或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再安排返回建设工地。对节后来(返)莞参建人员(含来(返)莞探亲家属)开展人员健康状况监测,对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急性症状的参建人员,要督促其自我隔离,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排查。节后来(返)粤参建人员应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三)强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返)莞参建人员管理。积极运用用工实名制系统,甄别重点防控人员,持续开展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返)莞参建人员全覆盖摸排。对所有来自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直辖市为区、县)的来(返)莞参建人员,督促其在抵莞后12小时之内向所在村(居)委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并严格落实“应隔尽隔、应检尽检”健康管理措施。
(四)强化人员进京管理。加强参建人员的进京管理,原则上不前往北京,如确需进京,须凭48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进京后按照首都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执行防控政策。
(一)加强工地现场管控。参建单位加强工地围闭管理,严格落实测温、佩戴口罩、实名扫码(亮码)、行程核查、新进工地人员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疫措施;加强重点区域定期消杀,做好宿舍、食堂、办公室、会议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卫生、通风消毒工作,坚持人物同防;整治卫生死角,特别是对建设工地公共厕所的大小便池、淋浴间、生活垃圾收集点、餐厨废物暂存点等要进行重点整治,确保无霉物无积水无异味。
(二)做好人员健康监测。落实健康管理员职责,对留守项目人员进行登记,并记录活动轨迹;每天查验健康码,并记录好绿、黄、红码情况;每天进行健康监测,督促厨师、采购、保安等重点人员落实每周一次核酸检测,同时做好个人防护。
(三)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规模性聚集活动。举办会议、聚会等活动要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以50人为上限,严格控制人数,尽量举办线上会议。确需举办50人以上活动的,必须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活动期间落实“体温必测、行程必查、口罩必戴、场所必消、突发必处”等要求。鼓励采用分时段用餐、分散式供餐等用餐模式。在食堂用餐的人员要保持间隔1米以上,取餐时应佩戴口罩,用餐时避免相互交谈。
(四)加强参建人员个人防护。参建单位要大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参建人员牢固树立个人是自己第一健康责任人的意识,时刻注意个人健康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密闭公共场所活动时)、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等良好卫生习惯,少聚餐、少聚集,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五)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参建单位继续加快疫苗接种进度,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60岁及以上参建人员以及未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参建人员尽快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积极推动参建人员接种加强针,尽快组织工地内厨师、配菜、采购、服务、保洁、安保等人员接种加强针。加强政策宣传,宣讲加快接种的意义和接种加强针的必要性,在坚持知情、同意、自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参建人员加强针接种率。
节日期间,工程参建单位要关爱留莞人员,组织开展“送关爱”“送温暖”等活动,及时回应和满足留守人员的合理需求,对节日期间坚守一线施工的作业人员,鼓励在法定务工补偿标准上,适当提高薪资补偿、补助标准。
(一)加强春节期间继续施工项目管理。参建单位严格落实项目负责人带班制度,项目负责人24小时在岗,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严格按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配备防疫物资,并设置应急隔离间。
(二)加强春节期间停工项目管理。参建单位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封闭工地大门及做好周边围挡,安排专人值守,确保施工现场视频监控设备正常使用。现场有留守人员的项目,参建单位落实人员流动管控措施,并提前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
(一)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参建单位提前确定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指挥人员、值班人员、应急处置人员,预置足量配置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严格落实春节假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联络渠道畅通,及时准确报送涉疫信息。
(二)强化应急处置工作。参建单位按照《广东省建设工地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方案(第二版)》,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出现疑似病例或确诊感染者,可按应急处置预案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快速有效处置建设工地突发情况,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
参建单位迅速开展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自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落实整改。节后须经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共同检查,并落实整改后才能复工复产。各园区、镇(街)住建局要加强日常监督执法检查力度,对春节期间继续开工项目进行全覆盖检查,持续进行日常巡查、明查暗访,认真排查参建人员实名登记、流动管控、健康排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以及工地全封闭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问题隐患及风险点,督促参建单位落实闭环整改,及时补齐短板漏洞。市住建局将在春节期间进行日常巡查和暗查暗访,对于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予以通报。
能源保障方案篇七
春运到来,结合《2022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邢临高速南和收费站多举措筑牢春运安全防线,全力做好为期40天的春运保畅工作。
召开春运工作专题会议,成立春运保畅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办公室结合该站实际工作完善春运安全保畅应急预案,按照各自职责,全力做好春运期间各项工作。
利用岗前动员时间,强调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各岗位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加强消毒工作,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筑牢收费站的防控工作,杜绝通过站口途径的传播。
由安监办主任带领当班机电员做好站内设备安全的排查工作,加强对食堂、风机房、岗亭等重点部位的排查,确保设备和用电的安全,从源头上彻底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各班组利用班组学习时间继续加强对文明服务的培训,为过往司乘提供优质的文明服务,在岗期间班股长及时观察车流量情况,如遇车辆增加,做好疏导并及时加开车道。
加强与高速交警、驻地公安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合力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组织开展演练活动,提高收费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站口的安全畅通。
能源保障方案篇八
20xx年春运将于1月24日开始,至3月3日结束,为期40天。为切实保障春运期间公交安全运营,公司近日制定出台了《20xx年春运工作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春运期间广大市民安全出行、便捷出行、满意出行。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成立公司两级春运领导小组,实现两级小组上下联动、快速响应。
二是科学调配运力,优化运能投放。利用gps监控智能调度系统,适时监控和预测高峰期客流变化,特别是针对矿区、恒安新区、御东新区出入市区的1路、6路、7路、10路、29路、31路、32路、36路、59路、60路、62路、64路、68路、70路等主要线路视客流情况,采取科学灵活调配车辆,适时延长运营时间,增开直达班次,缩短乘客滞站时间。同时,古城灯会期间,方便市民观灯,31路、32路在收车后,分别增开6--8个直达和阳门观灯现场的班次。临时增开文化产业园区(原煤气公司)经魏都大道、迎宾街、和阳门灯会现场的观灯路线。
三是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雨雪、冰冻、雾霾等恶劣天气和突发情况,做好车辆、人员应急运力储备,提高快速反应和科学处置能力。实行24小时领导带队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四是强化安全,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认真组织春运驾驶员安全培训并签订安全责任书,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力度,重点做好严禁携带“三品”上车的监管。
五是严明纪律、提升优质服务。全面推行服务标准化,切实落实《运营服务规范》,严格运营纪律,严禁甩客、越站,擅自变更行驶线路等违纪违章行为,认真使用报站器报站,规范使用标准文明用语。
六是深化机务管理,保障正常运营。突出车检,抓好车辆设施检查,集中力量对参运车辆进行全面的技术性检查、维修,重点加强车辆安全部位、“四漏”现象进行检查,确保运营车辆符合安全技术条件要求。
七是做好宣传报道,营造和谐舆论氛围。组织有关媒体、利用企业网站和内部报刊,积极报道公交备战春运、迎战客流高峰、改进提升服务等亮点。
能源保障方案篇九
为全面落实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和《新昌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行动方案(20xx-20xx)》,服务企业用工需求,落实重大项目全要素保障,为新昌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经县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工业企业用工保障工作提出如下安排:
充分认识“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深刻领会在新发展格局下做好企业用工保障工作的紧迫性,通过建立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平台、政策、环境等,构建完备的引人体系、厚重的育人体系、温情的留人体系,打造人力资源要素集聚地,为我县成为“重要窗口”中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提供有力保障。
围绕我县经济社会人力资源需求,实施“天姥雁栖”计划,聚焦企业用工“引、育、留”各环节,推出八大专项行动,着力搭平台、强服务、促匹配、提技能、优环境,健全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者就业能力强匹配,职工生活环境与发展环境双提升的用工保障机制,实现县外产业工人和人力资源服务业产值“翻一番”。到20xx年,全县工业企业稳岗率达到90%以上,外来产业工人住房保障达到70%以上,新增产业工人中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50%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亿元以上,新增产业工人3万人以上,基本满足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工需求。
(一)实施内拓外引以人强产行动。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主推,推动优化人力资源流动配置,对为新昌企业招用首次来新县外产业工人的企业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招工奖励。大力引进外地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壮大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贡献突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经济贡献奖励,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发服务产品、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全力提升“一站式、个性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力争到20xx年,实现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30家,其中规上企业15家,服务规上企业覆盖率达到100%,确保每年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引外来产业工人3000人以上。
(二)实施扩展布局深度协作行动。
积极拓宽招用工渠道,深化劳务协作机制,强化劳务协作力度,实施“310”工程,即在10个劳务输出大市(县)设立劳务协作工作站,与10所全国职业技术院校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办学,在10所全国工科类大学建立引才联络站,多渠道、全方位畅通人员定向输入渠道。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劳务协作站、职业技术院校和引才联络站给予一定工作经费奖励。确保每年招引外来产业工人、职业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以上。
牵头单位:县人力社保局;配合单位:县教体局、县财政局。
(三)实施智慧就业智联招聘行动。
以智慧就业为抓手,建立线上智能匹配对接、线下精准高效就业的`招聘机制,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和推广“天姥雁栖云平台”,推进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转型赋能,通过对企业招聘和劳动者求职供需双方进行精准画像、自动匹配、智能推送,实现“人找岗位”与“岗位找人”的双向互动服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拓宽企业招聘信息发布渠道,在继续开展好县人力资源市场“周六招聘会”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灵活招聘形式,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系列专场招聘活动,探索开展人力资源招聘“夜市”等,积极为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牵线搭桥,实现人岗有效对接,每年组织各类招聘会不少于100场。
牵头单位:县人力社保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四)实施以老带新亲情招工行动。
充分发挥“亲缘”“地缘”在招工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拓展劳务输入渠道,加大招工队伍建设力度,大力引导企业、商(协)会采取“以亲带亲”“以老乡带老乡”等行之有效的“以老带新”招工方式,形成“招一个带一批”的招工倍增效应。以地域为单位选聘“招工大师”,定期返乡开展招工活动。对招工工作突出的“招工大师”予以奖励,并对首次来新就业人员给予交通和就业补贴。充分挖掘典型,每年召开全县产业工人工作推进大会,开展“十佳招工大师”“十佳产业工人”(“十佳‘金蓝领’”)等评选活动,对评出的各类先进进行表彰奖励。确保每年通过“以老带新”招引外来产业工人2000人以上。
牵头单位:县人力社保局;配合单位:县总工会。
(五)实施校企合作精准对接行动。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促进职业教育新发展。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与省内外职业技术院校合作,扩建或新建职业院校校区,进一步扩大新昌职业院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通过留新补助、生活补助、招生补助及外地学生留新过渡性宿舍分配等支持政策,大力实施“来新实习计划”“联合办班计划”“直接招生计划”,吸引省内外学生来新就读就业,不断扩大我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我县职业院校招生数量每年递增10%,到20xx年达到2000人以上。
牵头单位:县教体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技师学院。
(六)实施工匠培育技能提升行动。
聚焦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领域,扎实推进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大规模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我县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加大对“金蓝领”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力争每年培训10000人次以上;支持企业积极开展“百企万岗大练兵”、岗前培训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每年培训2000人次以上;加大产教融合力度每年吸引县外技工院校学生500人到企业实践、顶岗、就业、实习、见习;发挥技师学院办学优势,加大高级工、技师培养培训力度,每年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800人次以上。
(七)实施安居保障稳岗乐业行动。
加快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统筹解决外来产业工人过渡性住宿问题,打造让外来产业工人在新昌“安心、安身、安业”的“浙里新安”社区36万平方米,围绕社区生活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邻里、教育、交通等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其中,高新园区在东西区块新建职工之家16万平方米;通过回购、返租、改造低效厂房和鼓励新供地或已供地企业内部通过自建、改造、改建增加宿舍楼20万平方米,打造让外来产业工人更具归属感、舒适感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落实外来产业工人租房补贴政策。
牵头单位:高新园区、县建设局。
(八)实施公共服务同城共享行动。
建立外来产业工人同城化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外来产业工人关心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景区游览、交通出行、在新落户待遇同城化,切实增强外来产业工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强产业工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切实维护好产业工人的劳动报酬权益,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适当增加参与协商的外来产业工人代表占比。不断丰富外来产业工人的文化生活,向外来产业工人免费开放职工活动场所,举办外来产业工人专属节日活动、婚恋专场及趣味运动会。加强省、市、县各级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的创建评比和典型宣传,每年开展“十佳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评选活动,并给予优秀示范性企业相应奖励。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工业企业用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人力社保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并在县人力社保局成立产业工人服务中心,协调开展外来产业工人引、育、留工作,持续做好企业用工保障服务。
2.强化政策创新。梳理整合现有用工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财政补贴、人才引进、技能培训、劳务协作、房租减免等条款,加快完善竞争力强、惠及面广、吸引力大的用工保障“新政”。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工业企业用工保障工作专项资金,建立经费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倍数增加。明确政策兑现实施细则,优化政策落实机制。
3.注重宣传引导。加强企业用工保障工作宣传报道,构思好的宣传载体,塑造城市用工品牌,喊响“乐业新昌职等你来”城市口号。制作专题宣传片,联动县内和省外劳务输出地,同步宣传我县服务保障企业用工的政策措施、企业优化用工环境的先进做法,营造良好的用工氛围。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能源保障方案篇十
为深入贯彻“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切实做好重点企业和重特大项目用工服务保障工作,缓解部分企业“招工难”“技工荒”问题,助推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制定本措施。
(一)加强企业用工监测。建立完善基于企业用工需求、市场招聘、社会保险缴纳、失业登记于一体的企业用工监测机制,动态进行用工监测分析和调度保障。对重点企业、重特大项目以及紧急缺工100人以上的企业,安排专人帮办服务,通过余缺调剂、本地挖潜、劳务输入等方式解决用工缺口。
(二)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对接。分析把握城乡劳动力供给状况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外埠来淮务工人员等基本信息,统计发布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信息和企业工资市场指导价位,促进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返乡人员等各类求职者与用工需求企业有效对接。
(三)优化公共招聘服务。常态化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适时组织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市外招聘,按省内不高于1000元/场/家、省外不高于3000元/场/家的标准给予经费支持,由招聘活动组织单位统一列支,用于招聘期间交通、食宿、展位、宣传等支出。
(四)鼓励社会力量荐工。各类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其他就业服务社会组织介绍劳动者在我市企业(用人企业不得为劳务派遣公司)就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3个月以上(不含补缴)的,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介绍客籍劳动者初次在我市企业就业的,给予荐工组织1000元/人的一次性补贴;介绍我市户籍外出务工劳动者返回市内企业就业的,分别给予荐工组织1000元/人、返乡就业人员1000元/人的一次性补贴。
(五)拓展区域劳务协作。深化与外省市劳务协作,对接当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技院校开展劳务合作,开发一批劳务合作基地,设立一批省外招工服务站,通过驻点招工、委托招工等方式引进省外劳动力资源。“十四五”期间,全市劳务合作基地新增20个。根据年度劳动力引进活动开展情况及实际工作成效,给予劳务合作基地5-10万元/年的运行补贴。
(六)推进在校生顶岗实习。支持在淮高校、职技院校根据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满3个月并与企业签订工作意向合同(协议)的,从顶岗实习之月算起,按50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学校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补贴。
(七)支持企业开展共享用工。将企业共享用工服务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畴,帮助开展共享用工的企业发布供需信息、组织对接活动、提供政策咨询等。企业间开展共享用工的,给予输出员工企业500元/人/月标准的补贴,每年不超过3个月。
(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制定《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引进,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到“十四五”末,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稳定在100家以上,其中大中华区100强1家,省级品牌3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不少于10家。常态化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人力资源竞赛,优胜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认定为市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的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九)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淮安”行动,促进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相互补充,大规模多层次培训技能人才。实施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充分挖掘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每年开展返乡人员、新生代农民工、城乡“两后生”、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技能培训2.5万人次以上。动态调整补贴目录和标准,深化“劳动者选单、政府买单”培训机制,支持企业、在淮院校、培训机构开展岗前、转岗、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
(十)支持校企融合培养。建立校企合作成本补偿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与在淮高校、职技院校合作建设混合所有制院校。“十四五”期间,全市每年新建成不少于1所混合所有制院校,为企业定向输送技能人才20xx人。经认定达标的混合所有制院校,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用于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和培训资源开发等。混合所有制院校含产教融合型二级学院。
(十一)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培养输送方式。支持企业每年与在淮高校、职技院校新开设“订单班”“冠名班”不少于20个,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不少于600人。经人社、教育部门认定的“订单班”“冠名班”,按每年每班1万元的标准给予在淮高校、职技院校补助。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促进招生招工有效衔接,年培养学徒20xx人以上。
(十二)发挥人社部门牵头作用。人社部门牵头负责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推进工作。负责落实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各项政策、组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专班”、搭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平台。负责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情况进行研判分析,按月调度督办。负责编撰“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专报。
(十三)发挥联席会议调度作用。人社、财政、教育、工信等部门加强协作联动,统筹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用工,推进企业应急招工与在淮高校、职技院校学生实(见)习联动。建立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企业用工服务保障重大和难点问题,研究制定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目标,创优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方式。
(十四)发挥企业用工主体作用。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劳动法规,通过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薪酬待遇、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等措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员工归属感,降低员工流失率,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十五)发挥企业属地兜底作用。加大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段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公共交通、物流配送、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生活配套,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转学,努力给予外来务工人员同城化待遇、均等化服务。各地要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专项资金。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能源保障方案篇十一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工业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工作,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技能人才,全力保障重点工业企业用工需求,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就重点工业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工作提出如下安排: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招工引劳工作,加大用工保障服务力度,提升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水平,为重点工业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1.20xx年度内完成招引普通劳动力20xx人以上,以后每年递增10%以上;
3.20xx年度内建立市外劳务合作基地3个,以后每年增加1家以上;
4.20xx年度内引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家,以后每年增加1家以上。
1.完善日常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日常招聘机制、用工保障服务应急解决机制、联动服务机制、校园招聘及校企合作机制,推进用工保障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2.突出服务重点。将一次缺工50人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招商引资新开工投产项目作为服务重点,加强镇(街道、园区)和部门联席会商,实施重点交办,做到“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快速反应”,确保企业缺工难题及时得到有效缓解。
3.激发市场功能。完善每周三、周六日常招聘机制,推行“2+n”常态化招聘活动,全年举办各类招聘会不少于100场,定期举办重点缺工企业专场招聘会。充分发挥桐城市人力资源市场网、“桐城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作用,为招聘单位和求职者架设便利沟通桥梁。
4.鼓励返乡就业。各镇(街道、园区)要紧紧抓住春节期间外出人员返乡契机,通过逐一走访、座谈交流、组织参观、举办招聘会等形式,积极动员和组织在外工作的人员返乡就业创业;要认真组织外出返乡人员参加“春风行动”招聘活动。市人社局、市融媒体中心要精心策划好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企业推介等,积极营造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
5.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各镇(街道、园区)要组织开展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状况“两项调查”,组织举办“招本土、引周边”专场招聘活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发挥村级基层组织作用,跟踪服务、多措并举鼓励和吸引本村在外大学生及其他优秀人才回乡就业创业。
6.扩大劳务合作成果。充分利用“两皖”劳务对接中桐城与萧县之间的合作机制,强化劳务合作密度,提升劳务合作效能。同时,各镇(街道、园区)也要积极走出去,探索新建劳务合作基地,组织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赴劳务合作基地开展招聘活动,大力招引企业急需的技能员工。
7.引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针对企业用工形式多元化和用工需求的差异性,大力引进市外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积极鼓励本市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发展壮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在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人员输送、技能培训、后续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1.落实招引人才岗位补贴。
(1)企业聘用的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的高校毕业生或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才(含技师),签订三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工作满一年的,从聘用之日起按每人每月700元标准发放补贴(最多三年)。
(2)企业新引进的在县(市、区)(本市以外)级技能大赛获前3名、在市级技能大赛获前5名、在省级技能大赛获前10名的技能型人才,在对口岗位工作满一年的,从聘用之日起按每人每年1万元标准发放补贴(最多三年)。
(3)企业引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人才(含高级技师),在我市企业关键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的,从引进之日起按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发放补贴(最多三年)。
(4)企业引进的博士生或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称并在对口岗位工作一年以上的人才,从引进之日起按每人每年5万元标准发放补贴(最多三年)。
2.激励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按高级技师5000元/人、技师3500元/人、高级工20xx元/人标准,给予培养单位或职工个人研修提升补助。推行“名师带高徒”“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新型学徒制,给予市级以上认定的每位名师2万元一次性带徒津贴、技能大师工作室3万元一次性补助。(就业补助资金项目)。
3.提升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将企业新招聘人员全部纳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紧紧围绕企业技能需求,加强对紧缺工种的技能培训,突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按每人不低于800元的标准直补企业,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省人社厅工种目录公布的标准直补企业。(就业补助资金项目)。
4.奖励招引人才机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职业中介机构、职业经纪人招引返乡或市外人员来桐就业,按照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助。其中,服务期满6个月的按40%补助;服务期满一年以上的按100%补助。已经在市内就业流动的人员不列入补助范围,返乡就业人员的认定须在市人力资源信息库中比对,或本人提供上年度外地工作相关材料证明,市外户籍的人员以身份证为申报凭证。(就业补助资金承担每人200元)。
5.启动超龄人员的商业保险补贴。对企业生产一线岗位中女性超过50周岁、男性超过60周岁的,同时又是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由于无法参加社会保险,只能由企业参加商业超龄人员留用意外伤残险的,按50%的比例给予最多每人每年1000元的补助。
以上扶持政策执行范围暂仅限:重点工业类规上企业和效益评价中a类、b类工业企业(由科经局认定),以及重点招商企业(由招商中心认定)。
以上扶持政策属于《桐城市人才引进与培育工作的政策措施》(桐发〔20xx〕17号)措施的细化与延伸,执行期限同步,但不重复享受。
补助资金申报及招工工作联系窗口: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窗口,联系人:汪锋,联系电话:6205347。
1.明确责任,强化认识。各地、市直相关单位要强化“招工与招商并重”的理念,把用工保障服务作为重要工作来完成,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要强化全局意识,服务范围覆盖全市,要坚持重点导向,服务中枢着力经开区。
2.落实经费,优先保障。以上政策中符合就业补助资金使用范围的由就业补助资金支出,其他部分由市财政依托人才基金统筹解决。下达到各镇(街道、园区)的招工任务,按每人50元的标准,由市财政配套工作经费。
3.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各镇(街道、园区)要高度重视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工作,加强与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协作与联动,及时了解劳动力就业信息及企业用工需求,帮助返乡人员尽快就业。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各地进行考评,按50%的权重计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就业创业工作”考评分值中,并将用工服务成效纳入招商工作考核指标中。
4.强化督查,务求实效。市政府督办室牵头实行定期督查,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对用工保障服务工作情况好的镇(街道、园区)进行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奖励。
能源保障方案篇十二
供货方案项目实施过程概述签订货物储存合同、现场环境调查和货物到达后,买方对货物进行检验,买方对现场安装调试、全面验收和技术培训、交货情况满意。为加强对我公司供应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方案。
所有采购和供应人员应根据本计划工作。
采购经理职责。
1)负责组织本项目公司产物的采购。
2)做好销售人员和供应商的联系工作。
3)负责本部门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
4)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计划的实施和完成。
2.流程。
1)采购流程a接收订单b,批准并确认c,查询价格d,签署采购合同。
3.采购管理系统。
1)建立供应商和用户档案并做好工作记录。
2)建立、全价比较制度,确保采购商品的质量和低价。
3)建立客户数据办理表、新客户开展表、竞争对手趋向表和售后效劳办理表。
4)在每周例会上总结上周的付款情况、欠款、未付账单,并提出本周的付款计划。
5签订采购合同后,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交货情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供货,我们应该提前十天通知销售部原因。
6所有货物应开箱验收。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及时联系供应商,尽快解决。
4.供应计划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应制定详细的产品质量控制计划和供应管理措施,并制成表格。
5.供应流程。
(1)货物采购根据合同,项目经理组织货物采购。
(2)到货检验货物到达后,甲方和我方将在交货地址参与货物的到货检验。
检查前,我们将提前通知甲方派人员参加。
(3)开箱检验在仓库或现场进行的开箱检验应由甲方、我公司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参加,以检验货物的包装和质量外观。如果发现货物短缺或不合格,我公司将及时处理。
6.货物验收货物验收是我公司和采购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质量和技术要求进行的货物验收。
验收合格后,双方签署相关验收证书。
(3)交货时间(包括安装、调试)保证措施1交货时间质量控制流程图(2)产品生产的质量控制供应商严格控制产品生产各阶段的产品选择和采购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选择知名厂商的产品;选择具有优秀资质和声誉的公司作为供应商;设备到货后,我公司将首先进行外观检查,然后安排技术人员到买方现场检查设备的型号参数、并清点数量,对设备进行所有功能测试。
项目技术职员应对设备采购和调试、验收和设备交付、安装进行跟踪和检查。不合格出厂检验记录的问题点应严厉按照现场设置并修改,直至所有试验项目通过检验和出厂检验。安装用户对产物不满意,听取用户看法。设备的.重新安装符合用户培训场所的要求。安装后,不合格出厂检验记录的问题点应重新安装。在所有试验项目通过检验并安装完毕之前,试验项目通过检验并返回给经销商,以及在生产加工阶段保证设备质量的措施,更换优良产物和设备。所有参与生产的技术职员都经过公司的严厉培训,通过了基础实际考试,并有很多于3年的生产经验。
生产中利用的配件和消耗品为名牌产物,根据国家标准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3)安装调试质量控制我公司安排技术熟练程度、且在设备拆卸和调试方面有丰富经验和坚实理论基础的项目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安装,安装过程应严格按照招标方的要求进行。
对于设备的安装,首先要确保选定的设备制造商具有优秀的资质。
要求设备制造商出具证明公司实力的资信证明及相关文件,并选择与我公司合作实力最强或长期稳定的供应商。
安装产品时,要求生产厂家派往现场施工的人员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特种设备应有岗位证书。同时,我公司将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并及时与采购方沟通每一步的进度,以确保良好的质量。
(4)技术支持质量控制我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效劳团队,负责从项目实施的一开始就向用户供给技术支持。
技术效劳职员涵盖电器、电子、、硬件和机械等各种专业,具有丰富的实际知识和现场经验,确保为用户供给第一次技术效劳。
我们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形成了一套高效的效劳体系。通过售后效劳电话、互联网、到达网站等。我们可以快速解决用户在设备利用、配置、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公司所有的技术支持职员都经过了严厉的培训。每次我们供给技术支持时,我们都必须做一个书面记录来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
(4)项目实施时间进度流水号工作项目工作进度安排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一次进货、第二次到货检查、第三次现场查询拜访、第四次设备安装、调试、第五次设备验收、第六次技术培训共五个日历日(详见培训计划)(5)、xxx职员培训计划及技术培训计划说明1。培训目标使买方技术职员能够了解设备、组的工作原理,了解各部门组件、测试的工作原理和利用方法,掌握本项目测试和检测体系的操纵程序,能够进行设备维护、设备配置和教学等。
2.培训对象、科研职员和培训室教师及设备的网络电路研发测试中心相关办理员安装调试完成后,现场专业技术职员将免费供给5人3天的现场培训,同时根据未来情况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课程。
(1).具有相关认证资格的技术人员在设备安装调试现场解释设备的工作原理、组成和组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用法,使用户能够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熟悉设备的使用(1天)。
(2).技术员带领教师掌握整个体系的操纵程序,并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对每个或某个实训项目(1天)进行实训。
(3).安排技术人员解释每台设备的简单维护,并教会用户解决简单的硬件和软件问题(1天)。
(4).供给其他相关培训。
对于每个薄弱环节,向需方的具体人员提交设备的性能和日常维护文件。
并确保需方人员能够明确相关设施的性能和维护知识,并能进行正常的简单自检。
4.在用户所在地向用户提供的培训天数不得少于3天,用户应完全掌握所有设备的使用。
5.如果买方有其他培训要求,双方可另行协商培训内容和计划。
6.我们培训期间技术培训人员的费用(人工费用、培训费用、其他税费)包含在合同总价中。
(6)售后(技术)服务计划。
1)、售后技术服务部人员配置,序列号、姓名、职务、学历、身份证号、售后热线、手机1号,售后主管xxx,主管大专xxxx年,提供三年免费现场保修服务(非人为故障)。该软件供给三年免费升级效劳。保修期过后,我们将继续承担技术支持和维修备件的优先供应责任。从安装之日起,更换的部件将保修12个月。终身供给维护配件。
2、在保修期内,我公司负责所有产品的维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更换有缺陷的部件和更新软件。所有售出的产物都在维护范围内,用户不再收费。如果因质量问题造成任何损坏,我们将修理或更换产品。所有服务费和更换产品或附件的费用应由我们承担。如果我们不能修理或更换产品,我们将补偿产品的原价。
3、设备故障修复的响应时间在每天800到1800之间。电话、电子邮件、传真、软件和其他服务随时提供。紧急情况下到达现场不得超过2小时。每次故障的首次现场问题解决率超过100。
4、如果设备故障经过8小时的维护仍不能消除,我公司将在24小时内提供不低于故障设备规格、型号和等级的备用设备供项目单位使用,直至故障设备修复。
5、所有设备保修服务方式均为我公司总部人员及办公室现场保修,即我公司将派人员到用户设备现场维修。由此产生的所有费用应由我公司承担。
6、当不清楚是否存在硬件故障时,我公司将尽力配合用户进行检查,必要时,我们将在上述响应时间内到达现场,协助排除故障。
7、电话技术支持主要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小故障,当问题不复杂、或买方维护人员对某些技术问题有疑问时使用。通过电、传真、电子邮件的指导来解决问题。
8、对于通过电话指导解决的系统问题或故障,根据问题的类型和条件安排相应的专业技术工程师到现场排除故障,故障、解决问题。
1)服务响应时间为即时电话响应和24小时现场服务。2)解决问题的时间;普通故障在2小时内解决,不包括数据反演和数据恢复时间。
9、我公司定期派人进行质量检查、维护、维护,并征求用户意见以改进产品。
10、确保教学实验设备的质量,确保所供给的教学实验设备是完整的、未利用过的全新的,确保教学实验设备不利用假冒伪劣元件,产物不合格且不出厂,确保合格率达到100。
11、如果用户使用我公司的教学实验设备进行技能竞赛、公开课教学、教学改革、实验课示范教学、公开课等重要活动,为了保证教学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重要活动的顺利进行,应提前2天通知我公司,我公司将派熟练技术人员、熟练技术人员、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在活动现场待命。
13.与我公司提供的设备相关的技术支持、操作培训、免费现场培训(不限人数的简单操作培训和至少5人3天的维护人员培训)及其他相关培训。本项目的培训计划详见(5)职员培训计划和说明。
14.成立一个专家小组,在项目实施期间提供全天候技术支持和现场问题解决。
15.我们与很多知名一线制造商有着长期的、和谐的合作关系,通过培训、研究、为客户供给参观和检验类似产物的机会。
能源保障方案篇十三
为进一步规范全县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及经营秩序,维护广大菜农和经销商利益,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提升蔬菜供给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特制定本方案。
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20万亩,年产450万吨,蔬菜批发市场126家,其中年交易1000万斤以上的约50家,主要分布在向城、尚岩、兰陵、车辋、下村、磨山、庄坞、南桥、芦柞等乡镇,产品主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大中城市,形成了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但由于我县蔬菜批发市场建设起步早,建设初期缺乏相关标准约束,造成市场建设起点低、硬件设施落后,市场分散、布局不合理,冷链仓储、加工配送、信息发布等功能不完善。在销地市场入市门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亟需倒逼我县蔬菜批发市场改造升级、规范管理。
(一)已建市场。
1.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做到证照齐全,合法经营。
2.配备检验检测设备。配备与交易规模相适应的检测设备,对市场内蔬菜质量进行抽检。或与有资质的检验中心签订送检协议进行抽检,或将检验机构引入市场。
3.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交易厅棚、结算中心、预冷库、商品化处理间、贮藏库、行政管理区等各功能区,加强安全用电和防火管理,满足雪灾、风灾、洪灾等防御要求,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
4.配备垃圾处理设备。严格环保要求,与环卫公司签订合同,对市场内固体废弃物、有机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统一处理,尾菜还田利用,做到市散场净。
5.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应配置污水收集和过滤设施,对生产污水进行处理,宜采用暗管排入污水处理设施或市政排水管网。对市场内餐饮等服务性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产生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理。
6.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信息中心,实时发布市场内各类蔬菜价格信息,实现公平交易。有条件的市场可以发布销地市场产品及价格信息,引导菜农种植中高端市场适销品种。
7.推行电商平台销售。在做好传统销售的'基础上,以“苍山蔬菜”为统一价值品牌,加大在电商环节营销力度。
8.产品商品化处理。配置分级包装车间或区域,以销地市场为导向对蔬菜进行分级包装,标明产品品名、品牌、产地、生产者、采收期、保质期等,采用条形码或二维码实现可追溯,提高品牌效益。
9.符合用地要求。市场用地应为非违占用地。
(二)新建市场。
市场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约土地、节能减排的原则,避免近距离同类市场重复建设。在办理规划、土地等项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建成后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方可运营。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22日前)。
县政府组织召开会议,对全县蔬菜批发市场整改提升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二)调查摸底阶段(7月23日—7月25日)。
各蔬菜主产乡镇(含街道,下同)对辖区内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调查摸底,调查内容包括:市场业主姓名及联系方式、详细地址、占地面积、用地性质、设立时间、是否工商注册、是否配备检测设备、主营蔬菜品种、主销市场名称、整改时限等。调查摸底表经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审阅后,连同电子版报县商务局。
(三)上报整改方案阶段。(7月26日—7月28日)。
各蔬菜主产乡镇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整改方案,经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审阅后,连同电子版报县商务局。整改方案内容包括:符合标准条件的市场名称、拟整改保留市场名称及整改时限、拟取缔市场名称、整改措施等。具体整改标准为:
1.对于符合前述第1—9项监管标准的,经验收合格,发放《经营许可证》,准予经营。
2.对于不符合前述第1—5项监管标准的,发放《临时经营许可证》,准予临时经营,限期3个月内整改完毕;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取缔经营资格。
3.对于不符合前述第6—9项监管标准的,发放《临时经营许可证》,准予临时经营,限期半年内整改完毕;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取缔经营资格。
4.对于占道经营、露天经营的,取缔经营资格。
(四)督促指导阶段(7月29日—8月5日)。
县政府安排各职能部门赴各蔬菜主产乡镇对调查摸底情况及整改方案逐一落实,出具合格或不合格证明,对不合格的下达整改通知书,督导整改提升。建立周报告制度,各蔬菜主产乡镇在市场整改期间,于每周五下午5点前将整改推进情况通过协同办公系统报县商务局,县商务局汇总后报县政府,县政府召开职能部门会议进行研判部署。对于取缔经营资格的,县政府安排协调县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符合条件的市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为其提供经营摊位;或将其作为蔬菜批发市场在合作社、种植基地的收购点,实现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五)建立长效机制阶段(8月6日起)。
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全县蔬菜批发市场登记造册、实时监管、认真履责,对职能范围内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整改。及时总结整改经验,完善监管标准,改进监管措施,提升监管水平,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工作开展,县政府从商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兰陵县蔬菜批发市场规范化管理工作专班,研究确定市场的准予建设、准予运营以及依法取缔等事宜,重点发挥在市场规划布局、检验检测、尾菜处理、资源整合、品牌创建等方面的规范引导作用,统筹推进全县蔬菜批发市场整体改造升级。
(二)严格规划选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商务局、属地乡镇负责编制蔬菜批发市场商业网点规划并监督实施,实现市场布局、建设规模与区域内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上市时间及周围交通状况等相适应,推动市场良性竞争。对重点蔬菜产区,根据商业网点规划,保留一定数量的蔬菜批发市场。
(三)提升品牌建设。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蔬菜发展中心负责引导菜农、合作社、经销商开展分选分级、统一包装等,打造“苍山蔬菜”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县农业农村局、县蔬菜发展中心、属地乡镇负责规划布局“一村一品”,引导菜农、合作社按照市场导向调整蔬菜品类、品种,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蔬菜供应基地。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对市场内交易的蔬菜进行抽检,对不合格蔬菜实施销毁,确保产品质量。
(四)强化产品销售。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负责对接江浙沪等销地市场,构建紧密型产销关系,鼓励发展品牌化、标准化、包装规范化、运输冷链化运销模式,直供超市和中高端市场,提升“苍山蔬菜”附加值和影响力。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蔬菜发展中心负责指导市场采集、分析、发布交易信息,与销地市场开展信息共享,共建蔬菜价格指数发布平台。县市场监管局负责办理市场工商注册;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实现场内公平交易;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县税务局对涉及经营的市场主体、商户按照国家现行税收政策开展相应的税费征缴工作。
(五)加强安全管理。县应急管理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蔬菜发展中心、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问题整改,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发出预警,组织应急救援。县交警大队、属地乡镇负责场外交通信号灯设置、路标设置等项工作,维护场外交通秩序。
(六)注重环境保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属地乡镇负责监督市场主体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对市场内固体废弃物、有机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统一处理,尾菜还田利用,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县生态环境局负责市场排污口管理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
能源保障方案篇十四
针对全市今冬采暖煤炭保供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今冬供热保障工作的监管、服务,统筹协调解决好涉企服务保障问题,保证重要民生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二道区供热保障驻企工作专班,特制定本方案。
按照“政府牵头、分工管控、两级联动、属地负责”的总体工作原则,通过开展进驻供热企业行动,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强化行业监管服务,做到“三个强化”:供热企业能源保障责任落实得到强化,供热服务质量得到强化,供热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得到强化,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协调解决供热企业供热保障工作中煤炭采购、运输等困难问题,监督企业保证供应服务质量,确保今冬供热服务保障安全平稳。
(一)专班组成。
组长:刘江代区长。
副组长:魏东岩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郭志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宏来区委常委、副区长。
王喜东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
李勋副区长。
耿立春物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成员单志刚信访局局长。
闫冬发改局局长。
杜硌工信局局长。
朱楠住建局局长。
杨青宇城市管理局局长。
邹建东应急管理局局长。
郑连国交警大队长。
杨彤生态环境分局。
李洪全市场监督局。
王星英俊镇镇长。
段岩松东盛街道主任。
邹俊峰东站街道主任。
陈克然荣光街道主任。
刘冰洁吉林街道主任。
许亚君八里堡街道主任。
张雪松长青街道主任。
桂华平远达街道主任。
(二)工作职责。
专班负责统筹推进全区冬季供热保障和驻企服务总体工作,组织和协调供热企业煤炭储备、供热质量、交通运输、突发情况处理、应急储备、资金保障、信访等重大问题研究、重点任务部署、推进等工作。
刘江代区长负责统筹调度专班总体工作,魏东岩副区长、耿立春主任负责调度各街镇、物流开发区做好保供和驻企服务工作,郭志刚部长负责冬季供热舆情管控工作,王宏来副区长负责冬季应急资金保障,王喜东副区长负责调度交警大队,保障供热运煤运输通畅,李勋副区长负责组织和协调供热企业煤炭储备、突发情况处理、重点任务布置、推进工作。
专班下设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由朱楠局长担任,成员为刘志敏、刘志刚、徐鹏、曲海龙。
(一)建立驻企服务制度。
针对当前煤炭供应紧张形势,为保证我区本采暖期煤炭供应保障,燃煤供热企业属地街道由主管主任牵头,深入供热企业做好对接工作,及时掌握企业具体情况、工作进展,协调辖区资源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街道安排专人进驻企业,掌握储煤情况和供热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
原则上二道区内各储煤场全部用于本区供应,本区煤源不得出区。同鑫热力腾达储煤点为同鑫集团统一储煤点,如需外运,应提前向属地街道报备,保证煤场剩余煤量不得低于本企业采暖期煤炭需求总量。(英俊镇、相关街道办事处负责监督煤场储存情况,区交警大队负责设卡截留)。
(二)建立煤炭储备日报制度。
区住建局每日调度辖区供热企业储煤情况,每天将供热企业现地储煤量、日增量、库存量上报专班。(区住建局负责)。
(三)保证应急煤炭储备资金。
为保证我区供热安全,区内准备应急煤15000吨,另设供热应急资金500万元。(区住建局、区财政局负责)。
(四)努力开拓购煤渠道。
应积极协调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拓展购煤渠道,帮助供热企业与煤源产地对接,增加我区采暖用煤外供总量,缓解购煤压力。(区工信局负责)。
(五)保障区内热企倒运煤炭专用线路畅通。
保证我区外购煤炭及时落地储备,帮助供热企业确定倒运煤炭专用路线并协力保障路线畅通,对运煤车辆及供热抢修车辆一律放行,不得阻挠供热抢修施工。(区城管局、区交警大队负责)。
(六)全力打击劣质煤流入区域。
出现动荡。(区市场监管局负责)。
(七)全力保障居民取暖燃煤。
开展全面排查居民自行取暖燃煤需求,开辟街道保障困难群众冬季采暖应急煤、柴火绊子存储场地及来源渠道,并积极组织燃煤经营单位与属地居民对接,准备各单位及老旧散小区入户单元门防寒帘子、塑料布等装备,做好各项保暖措施。(物流开发区、英俊镇、各街道办事处负责)。
(八)全力做好困难家庭供热保障。
开展全面排查辖区内低收入家庭、低保家庭、特困家庭是否存在因无力采购散煤、无力承担采暖费等原因,导致冬季影响供热的情况,采取各类救助措施,做好困难家庭的冬季供热保障工作。(区民政局负责)。
(九)全力做好中小学校、幼儿园供热保障。
开展全面排查辖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供热情况,未纳入集中供热的学校、幼儿园是否存在供热燃料紧缺及断供风险,做到提前预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区教育局负责)。
(十)加强监管、合力化解信访问题。
今冬采暖期冬季公用保障及信访维稳工作实行行管部门、各街镇、供热企业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各社区“三长”要做好居民与供热企业的.对接工作,第一时间将各类供热投诉反馈至供热企业进行处理,督促企业及时处理,并进行跟踪回访。各部门快速联动,保障出现各类突发事件和信访隐患后,各部门能够快速响应、形成合力,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区信访局、区住建局、英俊镇、各街道办事处负责)。
(十一)建立应急信息快速反应机制。
在已建立的区级供热抢险队伍(经开供热集团)基础上,再建立一支应急接管队伍(长热集团)。完善冬季供热应急事故处理的通讯联络网,街、镇、社区成立联动应急小队、准备应急物资,第一时间上报突发事件,各部门值班值守人员对各项事故做出快速反应,协调相关单位迅速处理。(区应急局、区住建局、英俊镇、各街道办事处负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专班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会商机制。各专班成员单位按照分工负责原则,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并指派专人负责。
(二)做好协作配合。驻企服务人员发现供热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后,及时反馈专班办公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各相关单位之间要加强配合,形成各负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督促指导。压实各燃煤供热企业的主体责任,指导各成员单位围绕工作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分解各项重点任务。
能源保障方案篇十五
1、我公司承诺严格按照买方的交货时间和产品质量要求保证及时供货,并交付至指定地点。产品到达指定地点后,用户将组织设备验收。货物运输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应由我方承担。
2、根据国家标准的产品验收、行业法规或其他相关标准、根据企业产品规格的产品验收。
3、根据合同要求,装箱单、产品配置清单与产品组件一致,并附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数据,如产品规格、产品出厂合格证、用户手册等。
4、中标后,我们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工作组,以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按质完成、按量完成。
5、如果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你愿意承担给购买者造成的所有损失和费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69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