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表达我们对作品内容的评价和赞赏,也是对作者思想的有力回应。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展示自己深入思考和品味作品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赞美或批评。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例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一
或许刚开始还在摇摆不定是否选这本书,最后还是决定阅读。《一座城池》承袭了韩寒以往黑色幽默的写作风格,可似乎,这部作品与他其他作品还是略有不同的。这部作品以其幽默、嘲讽、夸张、荒诞的修辞手法,揭示了社会百态、人们当“看客”成为当时的主流。
本部作品的作者是八零后代表作家韩寒,他不仅仅是作家这个身份,他同时是赛车手和歌手。其代表作品有《三重门》、《毒》、《零下一度》等。《一座城池》这部作品是他迄今最为满意的作品,一部代表他文学创作最高水准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一座城池》这部作品描述“我”、“健叔”和“王超”等一群不羁青年在大学时光里的光辉岁月。“我”和健叔因一次打架事件从上海逃到一个小城镇,我们住在旅馆里,整日在这座城镇晃荡。之后认识了一个大学生王超。从此,王超和他的桑塔纳就和我们混在一齐了。“我”和健叔跟着王超去他的学校看姑娘,无意中参与一次行为艺术,这让“我”回忆起以前的点滴。我们仍然整日在这座小城镇闲晃,这中间也遇到过许多奇怪迷离的事情。“我”不时做着“我”的奇特的梦,想着“我”以前的女朋友。
《一座城池》这部作品中,看上去诙谐幽默的语言,其中却蕴含着引人深思的大道理。行文一开头就写“我”刚踏入小镇就遇到电话亭的黑心老板;然后“我”与健叔在路上遇到几百人骑车冲向火灾现场围观;之后“我”和健叔、王超从销赃者那里买来的电器被警察查收,他们需要扣留或罚款,然而,扣留的费用竟然能够打折,其中包括要交食宿费、管理费和教育费等在内的费用;之后因雪天路滑看不到桥前方塌陷,车冲过桥顶掉进一大块为铺设不知名管道而挖开的壕沟。然而,许多人欢呼雀跃的数着掉进壕沟的车辆有多少;最后,这座小镇因爆炸而发生抢劫的恐慌。人们抢劫婚纱店、超市、银行,连昏迷中年人身上的东西也全部被扒光了。从以上的这些事例中我们能够看出,这座小城镇交通秩序的混乱和人们的疯狂。在这样的一座城池里,赤裸裸的表现了社会的现实与无奈。“我”和朋友在这座小镇里经历了人生百态,看到这座城池的黑暗。“美的反面不是丑恶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而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当一辆一辆车辆掉进壕沟,人们所作出的不是及时了解当时所发生的事,而是萌生邪恶的念头,进行疯狂的抢劫。作者用夸张、荒诞的手法表现出现实社会的扭曲。
《一座城池》这部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小说没有华丽的外表修饰,而是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叙写了这座城池里的百态人生。现实社会的扭曲,人们盲目从众的心理,社会财产的不均衡和官僚的腐败、司法的不公正。文章的结局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文章的最后会写“我”离开小城镇。然而,文章最后似乎有点小温馨。或许,每个人的理想会有所差异,从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座城池。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二
韩寒,最喜欢的一位作家,因为他叛逆、特立独行,活出自我,更重要的是他证明了自己,他很成功,无论头衔是作家还是赛车手还是导演,他在做着喜欢的事,影响着千万读者。
《一座城池》描写了一群放荡不羁的青年,在大学时光里的荒诞经历,他们目中无人,背叛与被人背叛,疯狂的生活,看起来活的很自由。
文中“我”因为一次打架事件,和“健叔”从上海逃到了一个城镇,住在长江旅馆里,后又认识了大学生王超,“健叔”是因为一次打架事件中不确定是不是伤到了别人而逃亡,两个“逃犯”和一个大学生加一辆车一起厮混、街头闲晃,“我”在跟他们一起经历生活的中间穿插回忆了以前的事情。
一起去王超的学校,无意中参与了一次行为艺术,与行为艺术的学生发生了争执,在梦中与警察讨价还价,工厂爆炸争相看热闹,女学生争相傍大款等一系列事件串联在一起,奇怪的情节,莫名其妙的对话,反映了社会的`混乱和腐败,韩寒的观点和表达手法独特犀利,不留情面。
戏虐和反叛的语言,扭曲的逻辑,都是为了达到讽刺效果,揭露社会的黑暗的一面,折射了青年人对这个社会的怀疑,对人生的迷茫,人们行尸走肉般生活,渐渐忘却了梦想,丢失了自己,我们又何尝不是,工作、吃饭、睡觉,日复一日,无论身处何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为自己而活,让日子富有意义和生气。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三
“我其实从来不相信鬼神,但是我从小就固执的认为,空间是固定的,而时间是抽象的。就是说,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有不同的事物和我们分享这不同的时间。我们是不能彼此看见的,在大部分的时间。而我们是不能和比我们更加未来的事物分享这时间,就如同在另外一个时间里,那批事物总是和过去的事物分享着这时间。
而时间其实是一个静止不动的东西。只是我们误解了时间的好处,让时间不断向前移动。空间的固定和时间的精致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静态。好比我在某个时间看见了之前发生的事情,而其实在我们看来,是因为那件事情留下了太多强烈的精神力量,让它能够长时间地停留在空间和时间的某个交叉里。而与此同时,在我们看见以前发生地事情正感觉到恐惧的时候,那件事情在那些事物的那个时间里,正在真切地发生着。无论是战争或是谋杀或是交通事故,因为一个人或者很多人的精神在瞬间释放了,也就是说,他们死了,但又不是正常死的,所以留下了强烈的讯号。
这些讯号有时候异常地强烈,但是他不能做出任何事情。就是说,他只能借助在他出现的那个无限个时间里的无限个事物中以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某些事情。这取决于那讯号是否强烈到能够控制在同一个空间里的不同的时间里的另外一个生物。
这样就很好解释很多恐怖的事情。那不是发生在同一个时间的事情,却在同一个空间里出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运作是那么复杂,你总要允许在这复杂的平衡里出现一点失误,就是你看到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一个正在发生的事情。”
我认为这就是这本书的中心,也就是作者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但这段冗长的理论,相信很多人都跳过了。我也是看过几遍后才重新理解这段话的。
小说一共写了三次爆炸。第一次是工业区化工厂的爆炸,第二次是大荣液化气站的爆炸,也就是大荣公寓的由来,第三次爆炸出此刻小说结尾的高潮部分,并且第二次和第三次商店都在混乱中被洗劫一空。
根据我的理解,这三次爆炸是同一场爆炸,只是这场爆炸发生在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里。由于这一爆炸蝉声了强烈的精神力量,导致了“我”和健叔等人在某个时间看见了之前发生的事情。
证据就是:三次爆炸都引发了人们争相出来围观,并造成了治安瘫痪,商店被洗劫一空,更重要的是,三次爆炸都遇到了一个女孩,虽然第一二次作者并没有说出,但她肯定就是永久妹妹。
而这一座城池,就是作者所说的时间和空间在运作中出现失误的那一点。在这座城池里,发生在不同时间里的事物在同一空间里交错地发生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永久妹妹和c的关系。其实,永久妹妹就是c。
证据就是:永久妹妹的男朋友阿雄,他是一个艺术家,他能做出将头插在操场上一个钟头然后自己爬出来,从内裤里掏出一条保护动物的横幅这样的惊人举动,你们有没有联想到什么呢?你们还记不记得“我”和c在英语提高班的时候的那个白痴英文老师所举行的结业考试吗?第一名是“我”而我做了什么呢?“我”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然后将里面的火柴拿走,将空盒子给了句老师。正是这白痴的举动,却引发了句老师的大加赞赏,而且给了一个a+,并说,这是老师一向想要的感觉。而那个用卫生巾做了一个沙发的家伙,也得到了老师的赞赏。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举动和那个白痴阿雄的举动是那样的相似。c当时正是因为这点才喜欢上了“我”,并且到达了近乎崇拜的地步。由此可见,永久妹妹喜欢上阿雄也是能够理解的。
而小说最后一句:“你是害怕了吗,还是别的什么?”
最后的情节其实和“我”与c上到高楼的最顶层这一段相似。最顶层跳楼的窗口透过来的光芒温馨而又安详,暗示了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我”当时想要上前看看,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向前走到那窗户口,或者下楼,之后我感觉c紧紧的抱住我的后背,并最后把我从顶楼拉了下来。
而本书最后时,摆在“我”和永久妹妹面前的还是有两条路,一条是往城池外走的,一条是回到那一座城池的,“我”把选取的权利让给了永久妹妹,说:“明天一切都恢复正常了。”永久妹妹先是选取了向城外走的路,跑了大概二十步,她忽然又停下来,说:“转过来跑。”很显然,永久妹妹在私奔和回城池中两条路中,选取了后者,最后,她也是紧紧的抱住了我,于是我转身,在她耳边说:“你是害怕了吗,还是别的什么?”
这样的结局算是一种悲伤的结局吧,因为最终还是选取了妥协。因为无论如何,哪个方向,最终都是走不出这座城池的,因为你心中的那个围墙始终在包围着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池,当你想逃避时就会躲进去,有的人躲得时间长,有的人躲得时间短,而“我”好像一向都没有走出来。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四
韩寒的作品只看过《三重门》,所以是不是《一座城池》是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不明白,但作者自己觉得最喜欢,那就够了。我个人感觉《城池》比《三重门》还是成熟很多的,至少笔锋更加犀利,玩弄起文字来也更加顺畅,而且更贴近现实,更深刻地反映现代人的扭曲的生活。
看看韩寒的书让我想起另一位80后的少年作家郭敬明,只看过《梦里花落知多少》,也不记得《幻城》是看没看完了。还记得那会全班女生传阅《梦里》,因为个个都说熬夜看到三四点,抵不住诱惑也千辛万苦借来看,因为想尝尝彻夜读小说的滋味,所以尽管有很多时间,还是非得在一个晚上看完才睡。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口口声声说活在自己的世界,但是影响我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她们都说看得泪流满面,用掉好几包面纸,搞得几天眼睛浮肿,这点我倒真还学不来。觉得他笔下的故事比韩叙述的小人物的故事要惨烈很多,但是仅此而已,讲述很惨烈的故事并不就是显得青春很残酷,而叙述小人物的故事,也许就是我们每一天发生的故事,也许平淡无奇,但是犀利的笔锋写出来的就能让人赤裸裸地看见生活的残酷。一句话,故事的残酷没有文字的残酷来得直击人心。而且韩的文章更贴近我们,尽管看起来很多事情荒诞可笑,但是,其实生活就是上演着这些荒诞可笑的事,只是被放大了,才觉得好笑,然而这就是每一天真实发生着的,我们看着的经历着的。《一座城池》更贴近生活,医疗,教育,煤矿,工作,现代感情观,自杀,看热闹,哪一个不是我们每一天都在讨论的,只是换个角度换个语气叙述,但是一样的讽刺。
文章多次描述人们争着想去看热闹的情景,而且近乎荒谬近乎疯狂,那些人连命都不顾只为看一眼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别人的事情,并且恨不得事态发展地无可收拾,好看一场好戏。文章描述这群人近乎病态的心理,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当中多数人都是这样,每一天孜孜不倦地想明白别人怎样,最好比自己坏一百倍,自己就觉得特爽,尽管根本和自己无关,每一天都想看好戏上演,看到太平淡的结局会心有不甘,喜欢全部人为了同一件事而方向一致的感觉,尽管根本无法解释这到底有什么好处,害怕自己离群,害怕当异类,害怕赶不上潮流,就是这样不安,诚惶诚恐地过着每一天。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被这个社会戏弄了,所以我们就应继续戏弄这个社会的别人。”
个人觉得小说里数次叙述的梦境满搞笑,也许纯粹是胡扯,但是梦境的东西本来就是难以解释的,喜欢那些梦境是因为他确实把梦境描述的很梦境,能够说是虚无飘渺也能够说是乱七八糟。
原以为结尾是安排他们离开这座城池的,但是出乎意料,却描述这个城池又陷入一场极度荒谬的灾难中,疯狂的人们做出疯狂的行为,然而“我”明白经过这个晚上一切又会恢复原状的,生活还是原先那个样貌。我再次明白,所谓一座城池,但是是大中国大社会的缩影,不管多么荒谬,也不管我们自己是多么地可笑,我们还是逃离不了,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只能这样继续走下去,就算不明白是走向哪里。生活如此不牢靠,不明白会突然发生什么,但是我们也只能这样走着。
但是还是有一句话让我觉得是很感性很喜欢的:我们总是用一个瞬间很喜欢一样东西,然后用很多年的时间来拷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东西。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五
这些年,他在不断的成长,他的文字不华丽,却很能刺伤人,用幽默的笔法去讽刺这个世界的黑暗,世人的荒缪。
不断得做他想做的,让我们这些有着和他相同的叛逆,却没有勇气去背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父母,我们那些坚守着的原则的人对他羡慕不已。
可韩寒他有的并不只是这些,他一直在追求,追求他的梦想,在追求他的生活方式。正如他在《就这么漂来漂去》写的,人有喜欢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
他写作,他赛车,他一直在做他喜欢的事。
在他这本新书里,一座城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首先想起的是他一直崇拜的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钱老是韩寒喜欢的一位作家。有时候能在他的文章里看出一些钱老的影子,钱老号称过目不忘,是一位思维敏捷的作家。韩寒的思维也很敏捷。
一座城池看过来,韩寒所要表达的,我想他个人也不清楚,他只是写,把他这些年来的感悟写出来,这些感悟无法用言语来述说,只能把它们穿插在这个有些沉重的故事里面,人性中丑陋,中国现实社会中不均衡,一些年轻人的盲目,一些官员的腐败,一些社会的病态,在他的这部新书里都表露了出来。
看过了,明白了,很沉重,很沉重,像心里某个一直坚守的'东西一下坍塌,那个城堡垮了,像他书里最后那一声巨大的爆炸。将人性中所有的丑陋释放出来的爆炸,只剩下茫无目的的奔跑,想逃避,逃避生活,逃避这个病态的社会。
宣传时说这是他写作的一个里程碑,我想大概也是,这些年来他成熟了不少,他不会再那样赤露的去批判什么不好,什么好,毕竟他已经23岁了,不小的年纪了,更都是感悟,对生命的感悟。
他在书里描述的爱情,大多都是与金钱挂钩的,可是他并没有就这样认为所有的爱情都是不纯洁的。
在书中的主人公与c的那段的讲述中,他描述了一个单纯的小姑娘和一个有点傻的小子,故事是那样的单纯,读来让人感动。
还有他的同桌“男排”和“盘腔炎”的那段爱恋,也是一种纯洁的爱情。
韩寒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悲哀的,林雨翔,铁牛,还有那个小和尚,以及这本书里的建叔,“我”,王超,可以说整本书的人物都是带悲剧色彩的。
人的悲哀在于你处于悲哀之中,你还什么也不知道。
韩寒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这种样式的,其实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里,社会中有许多。他笔下的世界可以说就是一个缩影。
两个误认自己犯罪杀了人的“逃窜犯”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段生活,然后经历这个城市里的人生百态,看到这座城池里的黑暗。
整个故事大概就是这么简单的情节。
可是蕴涵着的那些是永远无法言诉的,幽默下的沉重,让人捧腹大笑的时候,更加多的是沉思。
尤其是结尾,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是对无政府主义的描写,也有些深刻.人是不能脱离规则而存立的,失去了束缚那么世界就会乱套.韩想表达的也许是,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可言,绝对的自由并不能存立,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本性里有这样适应自由的基因,如果给他们绝对的自由,那么他们所做的事情,所带来的后果是不能预计的.
如果看完了也只是一笑而过,那文学的意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就没有必要了。`。
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社会的弊端。
我们作为年轻人,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要怎样才不让这个社会不是病态的。
韩一直在揭露我们的社会,我们教育,我们的人生追求,我们这个社会上一些自私自利人的丑态,很形象的把它们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圈子,都生活在自己的城池里面.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发生,都有很多的问题去面对.人活着的方式都有所不同,那么我们该怎样活,混沌着,堕落着,亢奋着,还是前进着,我们需要不断的去询问自己.韩的这本书,他也许只是把他心里想写的都写下来,并没有想到要告诉我们什么.可是我们要从文学作品的本身看到我们自己的生活要怎样,那么这样一篇作品的意义才能更为深刻.
喜欢台湾导演,蔡明亮的一句话,说,一个导演要是知道自己拍的是什么,那么这部片子就不是好片子.
年轻的看到盛开,年老的看到衰败.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被误解,也是好的.
我相信大家看过这本书后,多少都会有些感想.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也许就是给了我们个机会去审查我们的内心,思考我们的世界和生活.
一座城池,这是怎样的一座城池,各种各式的人,自私是人的本性,在这个城池里,在韩寒的笔下都一丝不挂的裸露出来了,血淋淋的,让人心情沉重,这本书好笑的情节言语不少,可是怎么都让我沉重。一个畸形社会的缩影。
个人认为韩寒的这本书是他所有的书里内蕴最丰富的一本书。
我希望我爱的韩寒能在以后的写作和赛车方面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六
韩寒的作品只看过《三重门》,所以是不是《一座城池》是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不知道,但作者自己觉得最喜欢,那就够了。我个人感觉《城池》比《三重门》还是成熟很多的,至少笔锋更加犀利,玩弄起文字来也更加顺畅,而且更贴近现实,更深刻地反映现代人的扭曲的生活。
看看韩寒的书让我想起另一位80后的少年作家郭敬明,只看过《梦里花落知多少》,也不记得《幻城》是看没看完了。还记得那会全班女生传阅《梦里》,因为个个都说熬夜看到三四点,抵不住诱惑也千辛万苦借来看,因为想尝尝彻夜读小说的滋味,所以尽管有很多时间,还是非得在一个晚上看完才睡。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口口声声说活在自己的世界,可是影响我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她们都说看得泪流满面,用掉好几包面纸,搞得几天眼睛浮肿,这点我倒真还学不来。觉得他笔下的故事比韩叙述的小人物的故事要惨烈很多,可是仅此而已,讲述很惨烈的故事并不就是显得青春很残酷,而叙述小人物的故事,也许就是我们每天发生的故事,也许平淡无奇,但是犀利的笔锋写出来的就能让人赤裸裸地看见生活的残酷。一句话,故事的残酷没有文字的残酷来得直击人心。而且韩的文章更贴近我们,尽管看起来很多事情荒诞可笑,但是,其实生活就是上演着这些荒诞可笑的事,只是被放大了,才觉得好笑,然而这就是每天真实发生着的,我们看着的经历着的。《一座城池》更贴近生活,医疗,教育,煤矿,工作,现代爱情观,自杀,看热闹,哪一个不是我们每天都在讨论的,只是换个角度换个语气叙述,但是一样的讽刺。
文章多次描述人们争着想去看热闹的情景,而且近乎荒谬近乎疯狂,那些人连命都不顾只为看一眼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别人的事情,并且恨不得事态发展地无可收拾,好看一场好戏。文章描述这群人近乎病态的心理,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当中多数人都是这样,每天孜孜不倦地想知道别人怎样,最好比自己坏一百倍,自己就觉得特爽,尽管根本和自己无关,每天都想看好戏上演,看到太平淡的结局会心有不甘,喜欢全部人为了同一件事而方向一致的感觉,尽管根本无法解释这到底有什么好处,害怕自己离群,害怕当异类,害怕赶不上潮流,就是这样不安,诚惶诚恐地过着每一天。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被这个社会戏弄了,所以我们应该继续戏弄这个社会的别人。”
个人觉得小说里数次叙述的梦境满有趣,也许纯粹是胡扯,可是梦境的东西本来就是难以解释的,喜欢那些梦境是因为他确实把梦境描述的很梦境,可以说是虚无飘渺也可以说是乱七八糟。
原以为结尾是安排他们离开这座城池的,可是出乎意料,却描述这个城池又陷入一场极度荒谬的灾难中,疯狂的人们做出疯狂的行为,然而“我”知道经过这个晚上一切又会恢复原状的,生活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我再次明白,所谓一座城池,不过是大中国大社会的缩影,不管多么荒谬,也不管我们自己是多么地可笑,我们还是逃离不了,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只能这样继续走下去,就算不知道是走向哪里。生活如此不牢靠,不知道会突然发生什么,可是我们也只能这样走着。
不过还是有一句话让我觉得是很感性很喜欢的:我们总是用一个瞬间很喜欢一样东西,然后用很多年的时间来拷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东西。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七
一座城池是韩寒的作品,以下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一座城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韩寒的新作。边看边笑。
这位从新概念。
作文。
比赛中脱瘾而出的80年代实力+偶像的作家+车手,在书中,一如既往地嘲讽着。
那位自新概念作文比赛后大开眼界的80年代大俗+大雅的读者+学生,在书前,没头没脑地傻笑着。
听说过一些关于韩寒的绯闻,据其亲密同学的高中同学的大学同学的可靠情报。出于对名人的隐私保护以及对自己不八卦的作风的维护,我,将左耳听到的谣言从右耳倒出。
虽然书中还是和从前一样,带有一些敏感且开放话题的内容,但是,思维的缜密与发散、语言的直白与隐晦,诸如此类的光芒多少掩盖了前面的令人不是十分舒服的黑点。
小说的首页这样写道:“这部快速而缓慢的,幽默着忧伤的小说,纯粹的是不需多余的序言的”。同理可得,这部快速而缓慢的,幽默着忧伤的小说,纯粹的是不需多余的读后感的。
把韩寒的《一座城池》看完了,觉得有点没头没脑的,似乎他心中的城池只是一片废墟罢了。当然他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具有把美好的事物丑陋化甚至毁灭化的能力。
今天终于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将一座城池看完了,一直不太明白韩寒和郭敬明到底两个人的区别在哪里?读完此书,总算开始对他有了一点了解。
他,外表很帅很酷的年轻小伙子,爱开赛车,有着年轻人的放荡不羁和这个年纪的叛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男孩子,竟从他的笔下写出的文字,小说里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的手笔如此老练到位,在幽默了一把使读者发笑过后,留下的是讽刺二字……耐人寻味。可见他的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年龄。如果说高考是一部杀人的机器,那么这个说法我赞同。虽然不绝对,但至少将我们这样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压抑得快成神经病了。
韩寒,曾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杀入决赛。决赛时迟到的他竟以杯中窥人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我不能说他是个怪才,但至少是个奇才。
我们在一座城里做着这么一个梦,千万人在一座城里也做着这么一个梦,因为恐慌所以反而,然后反抗恰巧成为了遵从。人说,恨即是爱。我们最恨的是自相残杀。
某天我去拜访某领,他说,小朋友,不要总是打扰大人做事情。“啪”,我的博客被封了。因为我打扰了大人做事情,大人是权威,我打扰他就是我不好,必须受到惩罚,让我不能说话,以此附和我是小朋友。大家一起来封杀,就比“大家一起杀人”少了点暴力,多了份血腥。其实,这也不能怪大家,只是环境而已,很少有人能跳出来指责自己是个坏人。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八
这本书我是初三下半学期读的。
当时已经在一模什么的了,但是一想到就快要离开这个学校了,图书馆里的`书还没借过几本就会觉得很遗憾。而我本身很少看长篇小说,也觉得新鲜,就天天躲在被窝里看书,把手电筒钩在被子上,坐在床上躲在被窝里看书。
我的舍友比我先看,那段时间老听她闷在被子里笑,觉得好奇,就把这本书要了过来,后来这种情况自然而然的也就发生在我身上了。尤其是提到某女c的片段,关于蓝色的月经,我就差没从床上栽下来了(我睡上铺)。他们离奇的出租屋(楼),楼下卖包子的老太太(看热闹的人们),关于二手电视的种种。还有他们抢自行车,学校里的凤凰妹妹什么的,混乱,但却很有意思。
我们是鲜有这样荒诞的生活的,虽然内心也怀揣着这份渴望,但实现它离我们这一代(不说是90后)还是比较遥远的。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想要追求些什么,我们的追求又有什么用?只能给别人看罢了,摆设而已。世界末日总会到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加速世界的灭亡。可笑,好玩,但你难道不认为很可悲吗?所以,无论再怎么混乱,只要是为自己活着,活在自己的城里。
活出自己的岁月。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九
这个暑假难得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真是苦中有乐,苦读不懂书中的真谛,乐在边读边笑。
再读《一座城池》,有点疑惑,还有笑,笑以后,是一阵凄凉。
后读《一座城池》,尝到的,是酸味,还有羞愧。
《一座城池》也许我永远也不能完全读懂,也许韩寒也不懂。
贯穿着这本书的,是韩寒的幽默,与其说是幽默,不如说是黑色幽默,讽刺。
让我挑一些出来说说吧:
文章一开始,写了主人公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城市,主人公在这个城市里遇到看爆炸的人群,收费奇高的酒店,殴打顾客却放着《让世界充满爱》的日本料理店,puma等名牌的仿制品,中奖后玩文字游戏把奖金缩小十倍的工作人员,梦中抓住买了电视的“我”的那些以公谋私的警察,给健叔看病的医生,朴实单纯的同桌最终跳楼,在大荣公寓下的店铺着火时救火的老太太遭到人的鄙夷以及消防员说的话,呼唤和平友爱的行为艺术家阿雄被人们冷嘲热讽,“我”曾经在上海交的女友以及工业大学里的三个妹妹(不含永久妹妹)的拜金爱情观,路面结冰后在桥下欢欣鼓舞的人们和吊车师傅,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是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可是当事情都发生在作者身边,发生在同一个城市里面,便使我们觉得荒唐了,这个城市,也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缩影,而这个城市里面的人性的败坏,这个社会的病态到了哪个程度,也使我们不得不深思。
一场一盆水就能解决的“火灾”,居然引来了群众们的围观,偏要看消防队员们的表演,充分夸张地演示出了人情世故。
整本书,都在写社会,而我们发出的笑声,也是在笑这个社会,笑这个社会的荒唐,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也很荒诞呢?那是因为我们都习以为常了,这个习以为常也许是最恐怖了,因为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各种丑恶的现象都接受了,我们对这些东西都麻木了,该是多恐怖的事情。
书里面有一个片段,写的是作者住的公寓旁边的一个森林,都被围墙围住了,进不去,到后面,作者发梦,看见自己进去了,而且他本来就在里面,而且还出不来。其实这个森林,也是社会的缩影,写的是一个人在社会里面,看着这个社会,但也永远逃离不了,作者在森林里面不断地跑,不断地找出口,也写出了,社会里面的人,我们所有人的无助和无奈。
文章的结束,由一个爆炸开始,在爆炸里面,人们想到的不是怎样解决问题,而是不断地掠夺钱财,试问,在这个时候,钱财有什么用,但是贪婪的人性已经使人们想不到这些了,街道阻塞,法治管理瘫痪,道德约束不堪一击,人们自私的丑态,也跟随着这个爆炸,爆发了。主人公拉着女友c的手,不断奔跑,也跑不出困境,说明了人,无论怎样挣扎,无论怎样逃离,无论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多么的不满,也是不能摆脱这个社会对我们的束缚的,这使人多无助。
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写出了韩寒对社会的不满,虽然读起来的感觉觉得很轻松,但轻松之后有一种不能言语的沉重,这本书写出来的东西,我还不能完全弄明白,这个问题太沉重了,韩寒写出这么的一本书,批判社会的书,是他的个性所在,而我,作为一个处于这个混沌社会的一员,已经没有可以清晰地理解整本书的能力了。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十
刚开始看《一座城池》时,仅仅只是因为上课实在是太无聊了,找点事儿做而已。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记得高中时有一本韩寒的新书出版,有个同学买了之后,大家都疯狂的传阅。胆子小的下课后看,上课时就交给胆子大的同学看。当然,期间我也看了一点,就记得挺有意思的。我一直都以为是这本书,等我看完了才知道原来是《光荣日》,不过看了也还觉得不错,还是韩寒一贯的文笔幽默,言辞犀利。
老实说,读完了之后也没太大印象,因为总是断断续续的看着。总是在早上去上课的时候才打开手机,一点一点的看,而其它时间是不看的,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学期压根儿就没有下午的课。当然,这种少课的日子其实也是很难熬的,不上课也是很空虚的,尤其对于像我这样没什么自觉性的学生。断断续续的看到一半时,就认认真真的看起来了,两次就把剩下的一半看完了。大概也是因为最近突然觉醒,发现自己还是该多读点书的好。最近受了点打击,第二次参见日语二级的考试,结果发现自己这几个月以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体现在试卷上。这让我心情相当的低落,虽然我知道自己的的确确是有进步的。至于在什么方面,就不得而知了。我这个人是越接近考试越是放松,到快考试了基本上就不看书了。而当其他人考完都觉得轻松的时候,我却更加紧张了,因为不考试就不知道自己其实还差得远。
对于这本书前半部分,我是真的记不大清楚了,后半部分倒是还算清晰。整体来说,全书都包含这无处不在的笑点,手法十分幽默搞笑,而对于社会现实及人性丑恶的批判又是十分犀利的。书中的搞笑情节虽然略显不合实际,例如大荣公寓外的杂货店着火时围观的群众的兴奋,以及大雪之后桥边看车滑进沟里的群众的娱乐心理。但正是这种夸张的表现,将群众的愚昧,社会的冷漠,以及人心的丑恶都表露无遗。
有一点,我一直都不明白,韩寒高中的都没毕业,而他书却写的都是大学的生活。大约他也收集了不少资料,或是进行过类似的考察吧!整个书中,我连主人公的名字也不记得,大概是因为他是以第一人称出现,感觉像是在讲故事一样,而往往听故事的人注意力都只是在故事本身。反而健叔这角色我是印象十分深刻,大概是因为整本书他都没有完整过,总是一瘸一拐的。而且有还真有点本事,至少懂点电脑方面的技术。再就是王超这个角色了,这也跟现在的大形势有关,因为至少他是个官二代。现在不就流行拼爹吗?我倒是觉得真没什么意思,也跟我拼不起有关。按照很多吃上葡萄的人话来说,这就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书里的笑点,让我突然明白,一件事纵然不搞笑,若是重复多次也就十分搞笑了。例如,健叔一行人吃过从行为艺术家那里弄来的鸡之后,去医院的情形。第一个人吐的时候,我没有笑,但是后来几个人接二连三的吐,甚至连医生都吐了,我实在就忍不住了。再就是,王超开车过桥那段儿,连续来了几个“不好意思,敲错门了”,的确是让人条件反射的笑出来。
而书中对女性的描写的确是有贬低的嫌疑,这也跟当今的实际情况分不开。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女生都是那样,但至少是有这种情况存在,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尤其是那段描写四大妹妹时,奔驰妹妹的奔驰车送去修了之后,饲主(我想可以这样表达)又送了辆桑塔纳20xx给她,而奔驰妹妹是很不情愿的开,也不好意思开进学校里。之后,就有了“养女人就像养狗一样,啃过骨头之后,就不愿再回去吃狗粮”的说法了。虽然,言辞略显歧视,我还是觉得说得有些道理。
从某一点来说,我是不得不佩服,韩寒的思维的确与常人不同。我知道那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他看问题的角度,的确让我有点自愧不如,或者说是太不是一个水平了。从那场火灾,就能充分说明问题。其中有这样的表述,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因为在不快点,火可能就要自己灭掉了。从任何角度来说,这都是直指当前国内各种部门的体制问题,以及面子工程。另外,在下雪的那天,健叔说了一句,如果不是冷的这么快,这将是多么大的一场雨。我看完就很震惊,因为我的的确确是从来没想到,汉语还能这样说。或者说,只是我自己的水平太低了。但韩寒迥异的思维方式,的确是让我佩服。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觉得韩寒算是一个成功人士,至少在他自己的生涯里。但是在当代文坛有何种作为,或者对后世有何种影响,我就不得而知了。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十一
我觉得可能是自己的审美能力越发下降了。
我看过这本书哈哈大笑之后,直至看到全书完的字眼,合上页子,再想想。我真的不明白他说了什么。
他好象说了很多,又好象什么也没有说。
荒诞的,黑色幽默的,悲伤的,某种意义上,感觉像百年孤独。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有段时间很清闲,买了套《王朔文集》一共四本,很喜欢他行文的风格,以至于受了些影响,当然也记忆深刻。这次很巧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象是王朔的风格,不过文笔当然比王朔差了些,不是很流畅。
我没看过韩寒别的作品,刚刚看过这个。感觉很悲哀。里面的每一段回忆,都透漏着凄凉感。读着这本书,我会觉得很冷,虽然总会出现搞笑的段子,但笑过之后,竟是无尽悲凉,有种要窒息的感觉。
他小说的主旨有些人接受不了,不过,他所表达的却是最本质的东西。我想,看他的书不能像看小说那样看,应该当成一个人的经历去体会,应该会等好些。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十二
韩寒是我在心中把他划为:就算是以后起了冲突,也绝对不要和他吵架的那种类型。他的文字实在是太犀利了,我不知道当面是不是如此?反正,从吵架这一点来说,他能文能武,既可以毫无顾及的骂娘,又可以很文化的引经据典,实在是文战的奇才。不过就在最近发生的争端中,我虽然喜欢看他骂人的文字,也觉得他并没有骂错人,但还是觉得在此之中最佩服的是高晓松,从仅有的一点接触看来,他实在是讲义气。
和认识的心理学家曾经谈起了这个问题,她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韩寒还在青春期,他所有上演的剧本,都是青春的`叛逆。从这一点来看一座城池,就不能算是他很成熟的作品。一开始很吸引我,因为我喜欢幽默的东西,而且里面的几个人物除了女人之外都塑造的不错。但里面有些幽默是专属上海的,也专属一些属于他的文字的人,比如说关于ok的描写,就未免有点味道,把文字当成了武器。我喜欢一座城池荒诞的调子,但觉得结尾仓促,显然符合他要赶快写好一本书好有钱赛车的个性,未免不够认真。陈村说:韩寒一定没有谈过一场真正的恋爱。应该是大意如此,如此八卦固然不好,不过韩寒在塑造女性上确实不如男性自如。当他把最后那个女人也写给了自己之后,我觉得就俗了,他本可以不这样,本可以写得更好。
全书韩寒个人性格的印记也很明显,有时候你觉得他就是在写自己,还挺有点魅力。我记得有一篇韩寒的作品曾经深深的打动了我,叫做一起沉默。如果他还是以前的那个他,故事会更好。
当然,现在他也活得自在,是为自己在活。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十三
韩寒在关于《一座城池》的授权声明中写道:“我的小说个人风格很重,改编成影视作品并不容易。希望孙渤涵导演的电影实验之路能够顺利。”其实在这句话中,已经包含了从小说到电影的最佳途径,那就是,对于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电影的改编也必须要具有实验精神,只有不走寻常路,才能看到不寻常的风景。从成片来看,《一座城池》运用了黑白写意式的动画片段、迷幻的摇滚音乐、回环型的章节叙事等手法,的确呈现出了与当下电影不一样的面貌,似有孟京辉当年的实验之作《象鸡毛一样飞》的影子。因此,即使我们无法从影片中获取一种或愉悦或哭泣或酣畅的充实感,但起码会激起灵魂深处那种欲说还休的惆怅。正是这种惆怅,让我们发现了自己也活在某座城池中,周围一片荒芜,内心惊恐无比。
关于“城池”这个意象,文学作品中常有出现,比较低级的方式是把它看成一个地理区域,描写某个城市的风俗人情,而较高级的方式是把其作为一个隐喻来处理,表达作者的思考和哲理。卡夫卡的《城堡》中,k先生费尽千辛万苦,也无法进入城里,暗示了等级森严的体制无法僭越。钱钟书的《围城》,意涵更加丰富,大体上是把城比作某种生活状态,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却想逃出来。也就是说,这类小说中的“城”往往超越了实体的意义,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人类的普遍困境。韩寒的《一座城池》在文学史上自然无法和前两者相比,而且他作为明星作家的争议性也很大,但是对于作品本身来说,能够用这个意象来展现时代颓丧下青年群体的生活迷惘,其讽刺意味还是很深刻的。而电影是很难用画面来传递这种“城池”的意蕴的,只能通过故事和人物来营造类似城池的被禁闭的氛围。
韩寒的小说常常采用的是“公路体”,具有美国“垮掉的一代”的风格,迥异于传统戏剧叙事的起承转合,而是以人物自在萌发的行为来贯穿全文。因此,其作品中情节的分量要大于故事的完整度,很多单个段落或句子非常精彩,但是组合起来却又不知所云。这样一来,电影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弄成笑话段子堆砌的形式,节奏无法把握,情节也难有连贯性。《一座城池》以林夕(房祖名)的延绵不断而又沉稳不惊的旁白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向我们解说画面中所呈现的人物的状态和内在的缘由,其实是不想忽视小说的存在,而是力图将小说语言和影像语言进行融合,通过旁白的张力来弥补极简画面的无力。这种手法在改编类电影中也常用到,最精彩的是特吕弗的《朱尔与吉姆》,通篇的旁白与流畅的画面相结合,形成一种迷人的魔力。《一座城池》的'处理还算合格,因为对于文艺片来说,要么就是话唠型,比如昆汀和王家卫,要么就是语穷型,比如金基德和蔡明亮。
从内在来看,《一座城池》其实是一个“唐吉坷德”式的故事。片中的健叔(王太利)便是那个满怀理想却总是处处撞壁的唐吉坷德,他帮助同学修理中毒的电脑,在困顿时带着林夕寻求工作机会,即使身体残疾也不忘追求美人,并从电脑游戏中看到商机。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与生活现实格格不入的,这让他的形象显得可笑、可叹又可悲。而林夕看起来精神要正常很多,他就像唐吉坷德身边的桑丘,虽然没有什么主见,但是一直跟随着主人,并表现出了处事的冷静。这两人因为一场打群架伤人事件,逃亡另一个城市躲避追捕,在经历了困苦和失败之后,重回故乡,却发现原来所谓的犯罪只不过是他们内心臆想出来的。这个故事本身的设置是非常荒唐的,像一个从0开始又归于0的幻觉,但是它与健叔、艺术家阿雄等性格怪诞的人物组合起来,便营造出一种荒诞的风格,对生活的纹理进行了逆向的透视,这也与塞万提斯的小说是相通的。
小说《一座城池》的语言是风趣幽默的,尤其是对一些大场景的描写,比如救火,表现了各种人的形态,期间还夹杂着对体制的讽刺,很有阅读的快感。但是电影并没有将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导演也意识到自己无法做到,所以每到大场面或动作场面时,影片便用动画来代替,将冲突激烈的东西化解成简单的笔触,让人感到有些薄弱无力,但又流露出另一种形态的冷幽默。而在某些情节的取舍上,电影也有待商榷,“十只鸡代表七大洲”的情节是最精彩的,但健叔说只有下大雨才能浇灭这场火,于是天上立刻就下雨了,却显得造作,尽管读文字时很好笑。此外,左小祖咒为电影所配的音乐充满了一种民谣穿西装的味道,很是独特华丽,中间还选用了谢天笑的歌,文艺气息十足。但这也让电影《一座城池》看起来不像是改编自韩寒小说的影片,倒像是左小祖咒为自己的音乐所拍的mv。
尽管电影《一座城池》并不是韩寒自导的,但是对观众来说,不可避免要与郭敬明的《小时代》相比较(两位当事人恐怕会觉得任何比较都是对自己的侮辱)。在我看来,《小时代》是一朵温室中的花,美丽而精致,能卖出好价钱,而《一座城池》却是长在荒原中的野花,粗糙而怪异,四处张望着寻找生存的机会。《小时代》中的世界看起来很近,其实很远;而《一座城池》中的生活看起来很远,其实就在身边。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十四
“我其实从来不相信鬼神,但是我从小就固执的认为,空间是固定的,而时间是抽象的。就是说,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有不同的事物和我们分享这不同的时间。我们是不能彼此看见的,在大部分的时间。而我们是不能和比我们更加未来的事物分享这时间,就如同在另外一个时间里,那批事物总是和过去的事物分享着这时间。
而时间其实是一个静止不动的东西。只是我们误解了时间的好处,让时间不断向前移动。空间的固定和时间的精致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静态。好比我在某个时间看见了之前发生的事情,而其实在我们看来,是因为那件事情留下了太多强烈的精神力量,让它能够长时间地停留在空间和时间的某个交叉里。而与此同时,在我们看见以前发生地事情正感觉到恐惧的时候,那件事情在那些事物的那个时间里,正在真切地发生着。无论是战争或是谋杀或是交通事故,因为一个人或者很多人的精神在瞬间释放了,也就是说,他们死了,但又不是正常死的,所以留下了强烈的讯号。
这些讯号有时候异常地强烈,但是他不能做出任何事情。就是说,他只能借助在他出现的那个无限个时间里的无限个事物中以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某些事情。这取决于那讯号是否强烈到能够控制在同一个空间里的不同的时间里的另外一个生物。
这样就很好解释很多恐怖的事情。那不是发生在同一个时间的事情,却在同一个空间里出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运作是那么复杂,你总要允许在这复杂的平衡里出现一点失误,就是你看到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一个正在发生的事情。”
我认为这就是这本书的中心,也就是作者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但这段冗长的理论,相信很多人都跳过了。我也是看过几遍后才重新理解这段话的。
小说一共写了三次爆炸。第一次是工业区化工厂的爆炸,第二次是大荣液化气站的爆炸,也就是大荣公寓的由来,第三次爆炸出此刻小说结尾的高潮部分,并且第二次和第三次商店都在混乱中被洗劫一空。
根据我的理解,这三次爆炸是同一场爆炸,只是这场爆炸发生在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里。由于这一爆炸蝉声了强烈的精神力量,导致了“我”和健叔等人在某个时间看见了之前发生的事情。
证据就是:三次爆炸都引发了人们争相出来围观,并造成了治安瘫痪,商店被洗劫一空,更重要的是,三次爆炸都遇到了一个女孩,虽然第一二次作者并没有说出,但她肯定就是永久妹妹。
而这一座城池,就是作者所说的时间和空间在运作中出现失误的那一点。在这座城池里,发生在不同时间里的事物在同一空间里交错地发生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永久妹妹和c的关系。其实,永久妹妹就是c。
证据就是:永久妹妹的男朋友阿雄,他是一个艺术家,他能做出将头插在操场上一个钟头然后自己爬出来,从内裤里掏出一条保护动物的横幅这样的惊人举动,你们有没有联想到什么呢?你们还记不记得“我”和c在英语提高班的时候的那个白痴英文老师所举行的结业考试吗?第一名是“我”而我做了什么呢?“我”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然后将里面的火柴拿走,将空盒子给了句老师。正是这白痴的举动,却引发了句老师的大加赞赏,而且给了一个a+,并说,这是老师一向想要的感觉。而那个用卫生巾做了一个沙发的家伙,也得到了老师的赞赏。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举动和那个白痴阿雄的举动是那样的相似。c当时正是因为这点才喜欢上了“我”,并且到达了近乎崇拜的地步。由此可见,永久妹妹喜欢上阿雄也是能够理解的。
而小说最后一句:“你是害怕了吗,还是别的什么?”
最后的情节其实和“我”与c上到高楼的最顶层这一段相似。最顶层跳楼的窗口透过来的光芒温馨而又安详,暗示了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我”当时想要上前看看,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向前走到那窗户口,或者下楼,之后我感觉c紧紧的抱住我的后背,并最后把我从顶楼拉了下来。
而本书最后时,摆在“我”和永久妹妹面前的还是有两条路,一条是往城池外走的,一条是回到那一座城池的,“我”把选取的权利让给了永久妹妹,说:“明天一切都恢复正常了。”永久妹妹先是选取了向城外走的路,跑了大概二十步,她忽然又停下来,说:“转过来跑。”很显然,永久妹妹在私奔和回城池中两条路中,选取了后者,最后,她也是紧紧的抱住了我,于是我转身,在她耳边说:“你是害怕了吗,还是别的什么?”
这样的结局算是一种悲伤的结局吧,因为最终还是选取了妥协。因为无论如何,哪个方向,最终都是走不出这座城池的,因为你心中的那个围墙始终在包围着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池,当你想逃避时就会躲进去,有的人躲得时间长,有的人躲得时间短,而“我”好像一向都没有走出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十五
从他出道一向到此刻都是喜欢的,喜欢他的叛逆,他思想的天马行空。从他的文字中不难发觉,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对这个世界有他独到的领悟。
这些年,他在不断的成长,他的文字不华丽,却很能刺伤人,用幽默的笔法去讽刺这个世界的黑暗,世人的荒缪。
不断得做他想做的,让我们这些有着和他相同的叛逆,却没有勇气去背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父母,我们那些坚守着的原则的人对他羡慕不已。
可韩寒他有的并不只是这些,他一向在追求,追求他的梦想,在追求他的生活方式。正如他在《就这么漂来漂去》写的,人有喜欢做的事就必须要去做。
他写作,他赛车,他一向在做他喜欢的事。
在他这本新书里,一座城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首先想起的是他一向崇拜的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钱老是韩寒喜欢的一位作家。有时候能在他的文章里看出一些钱老的影子,钱老号称过目不忘,是一位思维敏捷的作家。韩寒的思维也很敏捷。
一座城池看过来,韩寒所要表达的,我想他个人也不清楚,他只是写,把他这些年来的感悟写出来,这些感悟无法用言语来述说,只能把它们穿插在这个有些沉重的故事里面,人性中丑陋,中国现实社会中不均衡,一些年轻人的盲目,一些官员的腐败,一些社会的病态,在他的这部新书里都表露了出来。
看过了,明白了,很沉重,很沉重,像心里某个一向坚守的东西一下坍塌,那个城堡垮了,像他书里最后那一声巨大的爆炸。将人性中所有的丑陋释放出来的爆,只剩下茫无目的的奔跑,想逃避,逃避生活,逃避这个病态的社会。
宣传时说这是他写作的一个里程碑,我想大概也是,这些年来他成熟了不少,他不会再那样赤露的去批判什么不好,什么好,毕竟他已经23岁了,不小的年纪了,更都是感悟,对生命的感悟。
他在书里描述的感情,大多都是与金钱挂钩的,但是他并没有就这样认为所有的感情都是不纯洁的。
在书中的主人公与c的那段的讲述中,他描述了一个单纯的小姑娘和一个有点傻的小子,故事是那样的单纯,读来让人感动。
还有他的同桌“男排”和“盘腔炎”的那段爱恋,也是一种纯洁的感情。
韩寒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悲哀的,林雨翔,铁牛,还有那个小和尚,以及这本书里的建叔,“我”,王超,能够说整本书的人物都是带杯具色彩的。
人的悲哀在于你处于悲哀之中,你还什么也不明白。
韩寒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这种样式的,其实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里,社会中有许多。他笔下的世界能够说就是一个缩影。
一座城池,大概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两个误认自己犯罪杀了人的“逃窜犯”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段生活,然后经历这个城市里的人生百态,看到这座城池里的黑暗。
整个故事大概就是这么简单的情节。
但是蕴涵着的那些是永远无法言诉的,幽默下的沉重,让人捧腹大笑的时候,更加多的是沉思。
尤其是结尾,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是对无政府主义的描述,也有些深刻。人是不能脱离规则而存立的,失去了束缚那么世界就会乱套。韩想表达的也许是,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可言,绝对的自由并不能存立,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本性里有这样适应自由的基因,如果给他们绝对的自由,那么他们所做的事情,所带来的后果是不能预计的。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十六
从他出道一向到此刻都是喜欢的,喜欢他的叛逆,他思想的天马行空。从他的文字中不难发觉,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对这个世界有他独到的领悟。
这些年,他在不断的成长,他的文字不华丽,却很能刺伤人,用幽默的笔法去讽刺这个世界的黑暗,世人的荒缪。
不断得做他想做的,让我们这些有着和他相同的叛逆,却没有勇气去背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父母,我们那些坚守着的原则的人对他羡慕不已。
可韩寒他有的并不只是这些,他一向在追求,追求他的梦想,在追求他的生活方式。正如他在《就这么漂来漂去》写的,人有喜欢做的事就必须要去做。
他写作,他赛车,他一向在做他喜欢的事。
在他这本新书里,一座城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首先想起的是他一向崇拜的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钱老是韩寒喜欢的一位作家。有时候能在他的文章里看出一些钱老的影子,钱老号称过目不忘,是一位思维敏捷的作家。韩寒的思维也很敏捷。
一座城池看过来,韩寒所要表达的,我想他个人也不清楚,他只是写,把他这些年来的感悟写出来,这些感悟无法用言语来述说,只能把它们穿插在这个有些沉重的故事里面,人性中丑陋,中国现实社会中不均衡,一些年轻人的盲目,一些官员的腐败,一些社会的病态,在他的这部新书里都表露了出来。
看过了,明白了,很沉重,很沉重,像心里某个一向坚守的东西一下坍塌,那个城堡垮了,像他书里最后那一声巨大的爆炸。将人性中所有的丑陋释放出来的爆炸,只剩下茫无目的的奔跑,想逃避,逃避生活,逃避这个病态的社会。
宣传时说这是他写作的一个里程碑,我想大概也是,这些年来他成熟了不少,他不会再那样赤露的去批判什么不好,什么好,毕竟他已经23岁了,不小的年纪了,更都是感悟,对生命的感悟。他在书里描述的感情,大多都是与金钱挂钩的,但是他并没有就这样认为所有的感情都是不纯洁的。
在书中的主人公与c的那段的讲述中,他描述了一个单纯的小姑娘和一个有点傻的小子,故事是那样的单纯,读来让人感动。
还有他的同桌“男排”和“盘腔炎”的那段爱恋,也是一种纯洁的感情。
韩寒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悲哀的,林雨翔,铁牛,还有那个小和尚,以及这本书里的建叔,“我”,王超,能够说整本书的人物都是带杯具色彩的。
人的悲哀在于你处于悲哀之中,你还什么也不明白。
韩寒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这种样式的,其实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里,社会中有许多。他笔下的世界能够说就是一个缩影。
一座城池,大概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两个误认自己犯罪杀了人的“逃窜犯”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段生活,然后经历这个城市里的人生百态,看到这座城池里的黑暗。
整个故事大概就是这么简单的情节。
但是蕴涵着的那些是永远无法言诉的,幽默下的沉重,让人捧腹大笑的时候,更加多的是沉思。
尤其是结尾,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是对无政府主义的描述,也有些深刻.人是不能脱离规则而存立的,失去了束缚那么世界就会乱套.韩想表达的也许是,人没有绝对的自由可言,绝对的自由并不能存立,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本性里有这样适应自由的基因,如果给他们绝对的自由,那么他们所做的事情,所带来的后果是不能预计的.
如果看完了也只是一笑而过,那文学的好处,精神礼貌的建设也就没有必要了。`。
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社会的弊端。
我们作为年轻人,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要怎样才不让这个社会不是病态的。
韩一向在揭露我们的社会,我们教育,我们的人生追求,我们这个社会上一些自私自利人的丑态,很形象的把它们展此刻我们面前了。
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圈子,都生活在自己的城池里面.每一天都有许多的事情发生,都有很多的问题去应对.人活着的方式都有所不同,那么我们该怎样活,混沌着,堕落着,亢奋着,还是前进着,我们需要不断的去询问自己.韩的这本书,他也许只是把他心里想写的都写下来,并没有想到要告诉我们什么.但是我们要从文学作品的本身看到我们自己的生活要怎样,那么这样一篇作品的好处才能更为深刻.
喜欢台湾导演,蔡明亮的一句话,说,一个导演要是明白自己拍的是什么,那么这部片子就不是好片子.
年轻的看到盛开,年老的看到衰败.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被误解,也是好的.
我相信大家看过这本书后,多少都会有些感想.这本书,最大的好处也许就是给了我们个机会去审查我们的内心,思考我们的世界和生活.
一座城池,这是怎样的一座城池,各种各式的人,自私是人的本性,在这个城池里,在韩寒的笔下都一丝不挂的裸露出来了,血淋淋的,让人情绪沉重,这本书好笑的情节言语不少,但是怎样都让我沉重。一个畸形社会的缩影。
个人认为韩寒的这本书是他所有的书里内蕴最丰富的一本书。
我期望我爱的韩寒能在以后的写作和赛车方面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期望每个看过这篇文章的萌友,能够在自己的生活里,做出更好的事情.不要混沌的过日子.不要过于自私,有些奉献精神.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十七
我觉得可能是自己的审美能力越发下降了。
我看过这本书哈哈大笑之后,直至看到全书完的字眼,合上页子,再想想。我真的不明白他说了什么。
他好像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说。
荒诞的,黑色幽默的',悲伤的,某种意义上,感觉像百年孤独。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十八
晚上有同事请吃饭,但是买单的人得晚点才能到所以我们去逛了趟超市,发现超市里居然还有几排书架索性浏览一番,竟然有韩寒的两本新书,《就这么漂来漂去》和《一座城池》,随便翻了一下觉得前者比较疑似写真集,而后者有着极其简约的封面,于是我拿下了那座城池!
吃饱喝足鸟兽散之后之后看了会儿碟,不得要领,索性连电脑都没关就蒙头睡去,当时大概还不到八点,一觉醒来之后还不到十点,期间似乎接过一个电话,于是用键盘关闭电脑之后开始攻克城池!说一句题外话,我的鼠标已经瘫痪了大约两个月,其后我一直用键盘做着各种有限的操作,如今早已到了人键合一的境界了,我怀疑billgates现在知道的快捷键都没我多,可以无论我知道多少快捷键都快捷不出一套简单实用少耗资源的操作系统来!
一口气攻下这座城池之后窗外的马路已经停止了喧嚣,偶尔驶过的车辆总是会不合时宜的打破这种难得的平静,马路注定就不是用来平静的,就好像这部小说一样!首先我得说我非常喜欢书中提到的那几个梦境,如果这些梦境确有其事的话那么我会更加高兴,至少我不是唯一一个自曝梦境的人!
语言的风格仍然是一如既往的调侃,在我的词典里调侃就是以调戏的口吻侃大山的意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词典,其中定义因人而异,有的人会认为你讲黄色笑话是下流的,有的人会认为你想牵她或他的手是下流的,而有的人认为只要自己没有去扒你的衣服那就都不能算是下流的,这些又是题外话了!小说中有三个专职无业人员,生活在一座荒唐而又平凡的无名城市,由此可见,如今荒唐已经堕落为一种没什么个性的属性了!三人中总是很残疾的健叔无疑是其中核心,这是一个单纯得也有些荒唐的年轻人,也就是说单纯到了一种平凡的地步,跟很多人一样,只是很多人都不会有像他那样的齐豫,哦,应该是奇遇。
单纯的人总是会让我有由衷的亲切感,比如文中的那个“我”回忆里的同桌和c,该同桌是男的,擅长跳远,死于自杀;c是女的,擅长单纯,死于回忆!关于死亡,我如今的要求已经越来越低了,以前巴不得自己最好能有个国葬或者联合国降半旗的待遇,但是现在觉得那几乎可以作为我曾经单纯的证明,我现在只希望在我死去的时候不要受到太多的折磨最好是在不知不觉中停止心跳,而且没有人会因为我的死感到悲伤,这样显得比较有始有终首尾呼应!在这座城池里大多数人和死人也没有太多区别,今天跟昨天一样,明天也会跟今天一样,尸体就是这样,昨天会比今天新鲜一点,而明天会比今天更腐烂,多么绝望的论调!绝望就像是“我”时常会去光顾一下的那片意识流般的树林和围墙,充满着若即若离的不确定性,你想了解但是永远都做不到!越是做不到的事情往往越是让人向往,就好像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找一个校花做女朋友,所以绝大多数人会向往校花,于是他们的幸运之处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的绝望!好了,不想再这样东拉西扯了,没完没了那就成了葛优,我还是省省吧!
最后要说的是书中仍然会有一些能让我发笑的好玩情节,我感激一切能让我真正发笑的人和物,而且我仍然要故作清高的把这种小快乐跟所谓的娱乐划清界限!全民娱乐的社会其实是一个全民sm的社会,不管是s还是m,都是在用一些并非自己想要的东西去表达一些并非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来满足一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欲望来达到一个并非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但是浑然不觉,这让我感觉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了,美好得连sm这种事情都这么有礼有节!
一座城池小说读后感篇十九
昨天下午翻开一座城池准备看一会,一般的书我只会看上两三页,要是没什么特色可以抓住我得,我就不会继续读下去,但是这本书还不错,至少我觉得有点特色,于是就一直读了下去。
黑色幽默的言语,基本上是用人物对话来叙述故事的,小说对时下社会有所反映和揭示,社会的各色人物,在小说中都有:黑心的电话亭老板,敲诈人的出租车司机,经营小旅馆的苛刻又心地善良的老板娘,为找不到工作为生而彷徨的大学生等。
大学校园生活和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大部分都是调侃的故事,比较荒.唐,人物形象比较夸张,大学生都是很多自己有趣的绰号,每一个有趣的绰号都能迁出一个极富有幽默的故事,许多故事的结局都是偶然或者巧合,所谓歪打正着,行成了幽默的效果,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的婚恋,行为艺术,还有大学生内心的失落感和无奈,彷徨等等,在小数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小说对当代大学生的描写,让人感到这些象牙塔立的天之骄子的人生是灰色的,他们为了生存,为了赚钱,不惜一切代价,升值出卖自己的灵魂,他们散布电脑病毒,替人报仇,打群架……我对当代大学生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是如果这些都是真实的话,那么这就是一个社会现象,应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婚恋观念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正在走向虚伪,浮躁的路子。
小说表现了对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的工作行为的嘲讽和戏虐,他们欺压百姓,玩忽职守,愚蠢而无能!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消防部门,交通,治安管理等等,居然拘留还能打折,刷卡,都是另人缺乏信心的表现,愚蠢地另人发笑。
什么都没有!
我认为,一座城池并不算是一本严肃意义的文学作品,因为首先从小说的思想上,它带有很多的调侃和嘲讽的成分,小说中的城市,市容很乱,环境污染严重,敲诈,勒索和偷盗等社会现象大量存在,最为要命的是,这里的人们都是那样的爱看热闹,那样的幸灾乐祸,一旦灾难发生,他们就争先恐后的凑上去围观,那种趋之若鹜的情态令人生畏。
其次,从小说的叙述方式上来说,几乎全部是用人物的对话来构造的故事,讲故事也不是正正经经,原原本本,就像调侃,朋友之间的闲聊,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随便拉开一段故事,想到哪就说哪,突破了传统的讲述方式,讲故事还讲的忒有特点,比较夸张,不断的甩包袱,卖关子,情节就像和读者捉迷藏一样,总想出乎你得意料,来点意想不到的结局,时不时的幽默一把,读得多了,就感觉这些故事都是作者瞎编出来的,是那样的随意和轻率,荒诞不经。偶尔,在阅读过程中,我都提作者捏一把汗,乍一看情节是这样发展的,但一会指不定有来点什么,但是肯定不会是好事情,也不会是好结果,因为他没必要调侃主人公,结局确实果然不出所料。
还有,有的时候作者的调侃和幽默,不经有点低级趣味,还有点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不是很自然的幽默,纯粹是为了幽默而幽默。
最后,就是语言风格,那是一种带有强烈的嘲讽和戏虐色彩的语言,肆意的夸张,正话反说,外发正着,不断的用反语的手法叙述,还有许多黑色的幽默,让人即使在伤感中也能感到一丝的笑意。
一个时代大众的文化消费倾向,决定了这个时代的艺术水平,当我们的时代大众喜欢调侃和嬉戏的时候,我们艺术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这些东西,因为大家喜欢什么,作者就写什么,这样必然会有回报,会有收益,带来轰动,带来卖点,小说这样写的优势,无非就是取悦读者,给作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虽然这样写小说会对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上有一定的突破,但是他有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调侃,嬉戏,嘲讽,游戏,荒.唐等内容的讲述必然会带来低层次的感受,它以玩笑式的叙述,在博各位看官一笑的同时,正在失去许多,这样必然回事他缺乏震撼人心灵的力量和气度。
还有,你如果解析丫的小说,就会发现,他故事的结构模式是由情节支持的,而情节又全部依赖于人物对话,对话又全部是荒.唐不经的调侃和玩笑,这样读者从中会发现什么?就像某些电视连续剧一样,观众一口气看完了几十集,但是一句声明就会让他们后悔不以,那就是“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因此,在读完之后,也很快就忘记了,总之,我认为它能算是一种快餐文学。
因为小说中的大学校园是“禽兽遍地走”,大学女生们都乐意傍大款,叫什么“宝马妹妹”,“奔驰妹妹”等,男生们都想着赚钱,甚至在主人公关于安全感的调查中,他们说“只有安全套才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他们对人生的认识是“人生无常吖”除此之外,小说还多次写到了自杀时间,写同我的自杀行为,写作者自杀的倾向和自杀潜意识心理,其实我看这事对人生虚无思想的表现。
这样的书,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什么影响,会有什么后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716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