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通过思考和沉淀对书籍中精髓和意义的体悟和领悟的表达。在写读后感时,可以展示对书中观点的思考和质疑,不拘泥于表面的解读。下面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读后感,供大家欣赏和借鉴。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我是刘翔》的书,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自传体作品,生动地记述了奥运冠军刘翔如何从一个顽皮的男孩成长为奥运冠军、世界飞人曲折而多彩的过程,也展示了一个追风少年在现实世界中慢慢成熟的心路历程。全书文风亲切、坦率、幽默,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和细节,展示了刘翔真实的想法,澄清了不少不实的误传和谣传,并配有近200幅精彩照片,其中大量为首次公开。可说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由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感情构成的中国式励志读物。
假期,我也怀着崇拜的心情读了《我是刘翔》这本书。原以为刘翔的成功有着辉煌的经历,但是通过书里刘翔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小故事使我看到刘翔其实原本是一个平凡的人,从他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没有谁生来就伟大,只要你不懈的努力,才能换来成功。刘翔小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顽皮的孩子,但是从小时侯打玻璃球开始,他的好胜心便十分的强。别人比他厉害,他就要比别人厉害,不知道这点是否影响了他以后的跨栏生涯。但他总是给他自己设立目标。他的训练十分枯燥,但他却一直以坚强的毅力刻苦地训练,比如,跨栏时的手臂挥摆练习,本来训练就很苦,师父孙海平还经常给他加大训练量,但无论训练有多苦,他都忍着。
刘翔还在书中提到:“我原本应该叫“刘吉”,显然,这个看似吉利的名字,因为与“留级”发音完全一样,被望我成龙的众亲戚一致否决……谁会知道,我的第一个全国冠军,是在手忙脚乱中诞生的……”
刘翔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我要向他学习,朝着目标,不懈地努力,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二
上体校时,我是寝室年纪最小的,加上平时不太爱说话,很快就沦为被欺负的对象。室友训练回来,总会叫一声:“来,给我放松放松。”我就得上前,帮他按肩捶腿。
我的成绩冒尖很快,又不怎么和别人一起疯玩,所以,大家都把矛头集中到我身上,以拿我“开涮”为乐。有人把我的自行车轮胎戳破,有人在我被子上浇水,最过分的一次,师兄竟然把我的牙刷浸到小便池里。
一个周日,父亲开车送我到体校。见我闷闷不乐,他问我:“刘翔,你老实告诉爸爸,你是不是不想去?”我眼含企盼地望着父亲,半晌才吱声:“你肯让我放弃训练吗?”
我不想待在市体校,但我知道,我的文化课已落下好多年,只有运动这条路了。爸爸如果坚持让我呆在体校,我也只能继续忍受。
没想到,父亲很快把我从体校转到宜川中学,父亲对母亲道出了良苦用心:“刘翔成材固然重要,但成人是前提。孩子继续在被压抑的环境中忍下去,会个他留下心理阴影。不如换换环境,让他缓一缓,去普通中学读书。”
父亲的开明让我很感激,我在心中暗暗鼓劲:一定要为父亲争气。
在宜川中学读书的日子,我的文化课没落下,体育专长也没有荒废,比赛成绩不降反升。这段岁月对十五六岁的我而言,可以说是成长途中的一处心灵港湾。也正是父亲的这次“曲线战术”,让我等到了孙海平教练的垂青。
在我成长境遇中最困难、最压抑时,父母无比体谅地“缓一缓”,让我拥有了“柳暗花明”的世界,让他们拥有了一个“先成人后成材”的儿子。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三
1.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决赛上,有一个身影让中国铭记,有一枚金牌改写了历史,一个让中国骄傲、让人们自豪的运动员,他就是刘翔!
2006、2007、2008年刘翔再创佳绩,甚至跑出了12.88的好成绩,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
就当人们沉浸在喜悦中,期盼着刘翔能在北京奥运上再夺金牌时,2008年6月13日古巴小将戴伦·罗伯斯竟跑出了12.87,就在这时刘翔的教练又说出他受伤的消息,这让很多中国人捏了一把汗。就在比赛的前几天,刘翔的跟腱又受伤了,一发力就站不稳。
2008年8月18号,上午11时45分,万众瞩目的刘翔终于出现在跑道上,全场沸腾,但刘翔的面部表情却格外难受,腿也总是踉踉跄跄的走来走去,这个景象让全场中国人的`心都揪起来了,在比赛前还在贴膏药。准备比赛了,刘翔正准备舍命一搏,谁能想到有人抢跑了,刘翔无奈的揭下了号码牌……。.
接下来的比赛,是让所有中国人为之心痛的一景:刘翔揭下号码牌,无奈的转身,踉踉跄跄的走向出口,脸上无奈的神情,走出场地,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一块挡板前,痛苦的坐下了,接着低下了头……然后只听见场内的广播说:“刘翔因伤退出比赛。”后来有一个特写是写观众看屏幕关注刘翔,很失落的神情“镶嵌”在他们脸上。
比赛结束后,有一个新闻发布会,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泪流满面,在交谈中,好几次因为伤心哽咽了,他说:“刘翔在进场前,有三个医生为他治疗,用冰冻、喷雾等等都不管用,最后……他都站不起来了,全身都在抖,因为跟腱是个发力点,一用力就发软,我……”
比赛后,有记者采访了刘翔,他这样说:“不是万不得已,我不会做出这个决定,我也不会退出!”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刘翔的生活》,读后,我真正体会到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汗水!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刘翔从小就不怕困难,也从不肯向困难低头,他始终相信“流泪不如流汗”这句话。所以他才能取得成功!在全世界一举成名。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流泪不如流汗”,“不如”在哪里?就在于前者一无所获,后者能取得成功。我们不妨想一想,当你滴下汗珠时,成功的果实一在萌芽,收获已在眼前了,就多下点儿功夫,多留点儿汗,开创自己的一番大事业吧!所以,我也认为刘翔所坚信的话是成功者必经之路。
我在生活中,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爸爸在暑假给我报了一个游泳班,一开始,我们先学憋气,我当时怎么也学不会,就失声大哭起来,那时,我妈妈走过来,对我说:“流泪不如流汗,你就算流再多的泪,又有什么用呢?它能让你学会游泳?”我听了,想了一会,觉得自己哭也没有用,不如多下些功夫。于是我又跑到老师那里,认真地学起来,尽管汗珠一滴滴流了下来,但是我也不去擦拭,因为我知道了“流泪不如流汗”的道理。
我想,大家都在农村看过农夫翻松泥土,虽然他们脸上都有汗水,但他们不在乎,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流血汗,就会有收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滴泪水和一滴汗水是不同的,经常动不动只会流泪的人,将来他必定一无所获,因为他没有付出汗水;相反,那些流出汗水的人,他们一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所收获!因为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五
最近,我读了一个叫《刘翔的故事》的文章,有所感想。
文章的大意是:刘翔从小酷爱跑步,十岁就到了城市体育学校去上学,他常常在其他同学都走-光了还在练跑步。有一次,他的教练要回家了,还看见刘翔在跑步,便劝他早点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可是,当教练来到学校时,却见刘翔早已开始练跑步了。后来,刘翔去练跨栏了,他还是像练跑步一样勤奋、刻苦的练习跨栏。由于刘翔练习的时间比别人多,再加上跑步的基础,刘翔很快就超越了学校里所有练跨栏的同学。后来,刘翔去参加奥林匹克跨栏比赛,得了世界第一,并打破了世界纪录,成了世界上一名伟大的跨栏运动员。
刘翔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成绩呢?就是以为他在平时用心、刻苦的练习,所以才能够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再有那么多高手的环境下得到冠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也应该学习刘翔这种刻苦、勤奋的精神,刻苦、努力的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真去在将来赚大钱,为世界做出贡献。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六
最近,我读了一个叫《刘翔的`故事》的文章,有所感想。
文章的大意是:刘翔从小酷
爱
跑步,十岁就到了城市体育学校去上学,他常常在其他
同学
都走-光了还在练跑步。有一次,他的教练要回家了,还看见刘翔在跑步,便劝他早点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可是,当教练来到学校时,却见刘翔早已开始练跑步了。后来,刘翔去练跨栏了,他还是像练跑步一样勤奋、刻苦的练习跨栏。由于刘翔练习的时间比别人多,再加上跑步的基础,刘翔很快就超越了学校里所有练跨栏的同学。后来,刘翔去参加奥林匹克跨栏比赛,得了世界第一,并打破了世界纪录,成了世界上一名伟大的跨栏运动员。刘翔为
什么
会有如此好的成绩呢?就是以为他在平时用心、刻苦的练习,所以才能够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再有那么多高手的环境下得到冠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也应该
学习
刘翔这种刻苦、勤奋的精神,刻苦、努力的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真去在将来赚大钱,为世界做出贡献。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七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刘翔的生活》,读后,我真正体会到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汗水!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刘翔从小就不怕困难,也从不肯向困难低头,他始终相信“流泪不如流汗”这句话。所以他才能取得成功!在全世界一举成名。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流泪不如流汗”,“不如”在哪里?就在于前者一无所获,后者能取得成功。我们不妨想一想,当你滴下汗珠时,成功的果实一在萌芽,收获已在眼前了,就多下点儿功夫,多留点儿汗,开创自己的一番大事业吧!所以,我也认为刘翔所坚信的话是成功者必经之路。
我在生活中,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爸爸在暑假给我报了一个游泳班,一开始,我们先学憋气,我当时怎么也学不会,就失声大哭起来,那时,我妈妈走过来,对我说:“流泪不如流汗,你就算流再多的泪,又有什么用呢?它能让你学会游泳?”我听了,想了一会,觉得自己哭也没有用,不如多下些功夫。于是我又跑到老师那里,认真地学起来,尽管汗珠一滴滴流了下来,但是我也不去擦拭,因为我知道了“流泪不如流汗”的道理。
我想,大家都在农村看过农夫翻松泥土,虽然他们脸上都有汗水,但他们不在乎,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流血汗,就会有收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滴泪水和一滴汗水是不同的,经常动不动只会流泪的人,将来他必定一无所获,因为他没有付出汗水;相反,那些流出汗水的人,他们一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所收获!因为他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八
自从12秒91惊艳雅典以来,来自四面八方的荣誉与金钱飞向中国“飞人”刘翔,令他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刘翔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该拒绝就拒绝,该避让就避让,从容应对。
央视春晚是亿万中国人眼中的一道“饕餮盛宴”,为了上春晚,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又有多少演员、明星“打破头”挤着要上。按原定计划,刘翔将出现在200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组织者要求刘翔在晚会上献歌,刘翔表示,作为嘉宾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露面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定要唱歌,那么他将放弃这次机会,最后刘翔婉言谢绝了邀请。他说:“我是一名运动员,我的职业是跨栏,不是唱歌。”他的不俗之举,赢得了众多媒体和“翔迷”的赞叹。
早在2004年雅典归来,刘翔在“同一首歌——为奥运喝彩”晚会上一展歌喉后,各大唱片公司就趋之若鹜,要为其出专辑,有的开价竟达到了500万元人民币,让人好不眼热。但刘翔非常清醒,他没有为金钱所动,去灌制唱片。随后在9月4日上海各界庆祝奥运健儿凯旋的仪式上,他又立下誓言:“2008年正是我创造成绩的黄金年龄,我唯一的任务就是打破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续写中国田径辉煌。”结果,清醒的刘翔在2006年7月11日晚举行的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上,以12秒88的成绩提前打破了沉睡将近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的12秒91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
针对一些体育明星频频出场和走马灯似的作秀。有记者不厌其烦地问刘翔:“你会进入娱乐圈吗?”刘翔很清醒地回答道:“就算别人再怎么说我唱歌唱得好、人长得帅、广告拍得有型,我都不会加入娱乐圈。我很清楚。我只是一名运动员……”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换届改选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07年12月11日,国际奥委会传来消息,中国飞人刘翔的名字也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中。
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是运动员和国际奥委会官员之间交流的重要纽带,运动员一旦入选,任期将长达八年,等到任期结束后还有可能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难怪听到消息的刘翔父亲说:“成为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候选人是很大的荣誉,仅被提名也值得高兴。”父亲很想让刘翔今后往这个方向发展,争取在更高级别的体育舞台上,为中国体育多做一些事。但刘翔有自己的选择,面对提名,他宠辱不惊,在深深感谢国际奥委会厚爱的同时,表示一切荣誉都先放到一边,备战奥运会才是头等大事。
荣誉与金钱,曾让多少人迷失了自我,又让多少人忘记了自己的祖国。但刘翔,这个让全世界瞩目的飞人,却将一切荣誉与金钱都暂放到一边,而将备战奥运会看成头等大事,这种选择,无疑是一种大智慧。智慧的`选择来源于刘翔的清醒,因为他清楚,自己的价值在跑道上,哪怕未来光明一片,但现在自己只是在路上,甚至可以说,才刚刚上路。在奥运重压面前,刘翔坦然面对,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卫冕”呼声中,他说:“顺其自然。运动员没有必要自寻烦恼,还是要开心一点,我希望能享受更多快乐。”
在一片喧嚣纷扰之中,我们看到,夺得雅典奥运冠军之后的刘翔没有变,他的脑子一直很清醒,心态一直很平稳,而且变得更加从容淡定。刘翔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了解竞技运动的规律,善于自己给自己减压,他注重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注重日常训练和状态调整,注重自我发挥,顺其自然,对结果并不强求,他的确称得上是一个享受运动快乐的人。
刘翔的这份清醒,对其他奥运冠军以及各行各业做出点成绩的人们,都有很大的启示:淡看荣誉,淡看成败,拒绝诱惑,拒绝浮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搞好本职工作上,沉下心来,继续为祖国的荣誉、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九
对于企业来说,本来一切都很简单,把宝押在最有关注度的运动员身上,获取最大的传播效果。不过现实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8月7日预赛,刘翔在第一个栏就摔倒了。
此后的几个小时,就成了各个商家最忙碌的一段时间。
赛后不到5分钟,耐克做出了最迅速的反应,推出一则励志微博:“谁敢在巅峰从头来过,即使身体伤痛,内心不甘。让13亿人都用单脚陪你跳到终点。活出伟大!”这条微博因为切合群体悲痛情绪,肯定了失败者的价值,引起公众共鸣,3小时内被疯狂转发了10.5万人次。
紧接着,宝马中国接连发布了两条微博,虽然仅比耐克慢了5分钟,但宝马中国的传播效果一落千丈,转发量仅为800多次。随后,青岛啤酒、宝洁、伊利、联想、可口可乐也相继发微博祝福,但在铺天盖地的舆论潮中瞬问湮没无闻。
如大多数同友的猜测一样,这的确是耐克一次有备而来的营销活动,奥运开幕伊始,耐克的这支奥运营销分队就开始24小时工作,做了很多个预案,在此之前,当16岁的游泳选手叶诗文小小年纪打破世界纪录却饱受质疑时,耐克也发出微博:“他们能质疑你的成绩,但不能质疑你的伟大。”
这一系列得到广泛评论与转发的营销活动,使得耐克一跃成为sina微博上最受关注的企业微博。从社会化营销的角度看,耐克已然将刘翔摔倒后残存的.商业价值最大化。要知道,截至8月7日21点,微博刘翔话题讨论量为2724万;刘翔相关视频播放总量为2890万次。刘翔开赛1小时内,微博发送峰值达到了19183条每秒,创体育赛事最高纪录,远超孙杨、林丹夺冠。由此可见,从中国运动员的角度,刘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仍然一骑绝尘。
尽管广告文案再完美,但有些营销已经永久性失败了,比如耐克为刘翔打造的“最轻装备”,这款号称耐克历史上“最轻快”的战袍由于刘翔首轮出局,让刘翔穿着最轻战袍夺冠的方案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伊利、宝洁等品牌也选择了默默退出,仍然保持刘翔曝光度的只剩可口可乐和青岛啤酒。可口可乐公开表示:“他积极向上的形象与可口可乐所倡导的品牌精神相契合。虽然刘翔再次遭受挫折,但可口可乐和他的良好合作关系目前不会因此发生变化。”与可口可乐不同,青岛啤酒保持刘翔的曝光度很可能是一种无奈,因为今年其屡屡押宝失败,易建联每场必输,陈一冰、何姿、何雯娜最后都没拿到个人金牌,他们的关注度尚且不及伤退的刘翔。
刘翔的摔倒甚至拖累了“刘翔概念股”,在比赛数小时后,其代言过的伊利、青岛啤酒、奥康、联想等公司的股票大都应声下跌。在世界上,结束运动员生涯仍然能保持高人气的只有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贝克汉姆的成功是团队营销的成功,即便在绿茵场外,贝克汉姆的相貌、文身、衣着、发型乃至家庭等,仍然都是媒体追逐的热点。对于巅峰不再的刘翔,以及与刘翔签了长约的商家来说,如何继续保持其关注度,也许贝克汉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
在2008年之前,我崇拜的是刘翔。在2008年之后,我依然崇拜刘翔。应为刘翔在2008年前带来的胜利,在2008年后带来的崇尚。
2004年的雅典运动会,刘翔以12:91的成绩夺冠。在2008年他虽然退出比赛,给我们留下啦遗憾,但那是因为他受拉伤,而且很严重,严重到他不得不满怀遗憾的退出比赛,严重到他不得不为啦下一届奥运会退出。我想他退出的那一霎那心里的痛苦。纠结。以及伤痕累累,恐怕没有人知道有多深吧。
我并不理解他内心的想法,但我知道一点,他很痛苦很哀伤,毕竟是一百年的奥运,百年难得一次。在奥运会之前,我们经历啦雪灾。地震,终于盼来啦奥运,刘翔的退出,必定是下拉很大的决心,很大的勇气的。刘翔的退出,使他的很多fans都对他失望,对他厌恶,可是我没有,因为刘翔他坚持啦,他已经战胜拉自己,做出这个决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在奥运会之前,我们都在紧张着,希望运动员们取道一个好成绩,期盼他们不要退出比赛,期盼他们不要受伤。可是老天似乎没有听到,奥运会开始啦,我们的心提到拉嗓子眼,好不容易松啦口气,却传来一个噩耗——刘翔因腿伤退出比赛,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我开始也很气愤,后来看啦刘翔召开的新闻会,才站在他那里想想他的心情,是啊!是该替他想想,他是努力啦,却没有成功。
刘翔——坚持不懈,却没用成功的人。哀伤是他退出比赛的唯一心情,祝福是他对国家的唯一方法,他没办法参加比赛,为这个哀伤的人,默默的祝福。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一
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决赛上,有一个身影让中国铭记,有一枚金牌改写了历史,一个让中国骄傲、让人们自豪的运动员,他就是刘翔!
2006、2007、2008年刘翔再创佳绩,甚至跑出了12。88的好成绩,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
就当人们沉浸在喜悦中,期盼着刘翔能在北京奥运上再夺金牌时,2008年6月13日古巴小将戴伦·罗伯斯竟跑出了12。87,就在这时刘翔的教练又说出他受伤的消息,这让很多中国人捏了一把汗。就在比赛的前几天,刘翔的跟腱又受伤了,一发力就站不稳。
接下来的`比赛,是让所有中国人为之心痛的一景:刘翔揭下号码牌,无奈的转身,踉踉跄跄的走向出口,脸上无奈的神情,走出场地,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一块挡板前,痛苦的坐下了,接着低下了头……然后只听见场内的广播说:“刘翔因伤退出比赛。”后来有一个特写是写观众看屏幕关注刘翔,很失落的神情“镶嵌”在他们脸上。
比赛结束后,有一个新闻发布会,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泪流满面,在交谈中,好几次因为伤心哽咽了,他说:“刘翔在进场前,有三个医生为他治疗,用冰冻、喷雾等等都不管用,最后……他都站不起来了,全身都在抖,因为跟腱是个发力点,一用力就发软,我……”
比赛后,有记者采访了刘翔,他这样说:“不是万不得已,我不会做出这个决定,我也不会退出!”
再回顾一下吧当央视动用直升飞机转播刘翔的比赛,当鸟巢座无虚席地等待中国飞人像他的名字一样轻灵地飞翔,当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亿万双眼睛目睹刘翔因伤退出比赛,让我们一起祈祷,祈祷刘翔早日康复,期望他在不久的将来再次站在110米栏的跑道上,向世界彰显自己的力量。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二
奥运退赛和13个月的疗伤,让刘翔从聚光灯下回到一个真实简单的运动员身份,经过一年的蛰伏,他想清楚了自己需要的是找回做自己的心态和勇气,可他身后的人们却未必这么想。
在央视田径专项记者冬日娜眼里,复出后的刘翔有很大的变化。“我能感觉到刘翔是真的放下了,”冬日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从对他的赛前采访看,以前不大敢多打扰他,会有意识地保持距离;但18日对他的赛前采访,我觉得他的谈话欲望特别强烈,一个问题抛出去他可以说一堆。”这位刘翔最“贴身”的记者感觉是“经过这一年,他现在放松、自信,也淡定了很多。”
过去这一年,刘翔的生活变得很安静,他最主要做的是疗伤和恢复训练。他和师傅孙海平几乎阻绝(或被阻绝)了所有媒体和各种活动的“骚扰”,成为一个普通的正在治疗的运动员;而另一方面,公众对他的期待,以及因期待失落的不满一直包围着他,正在恢复中的刘翔,需要承担的不仅是来自身体和心理的信心重建,同时还必须对抗外界的`各种声音,让自己不受干扰。
安静的幸福夹杂着重生的痛苦,大概刘翔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年。这或许是他最坏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
最难熬的日子。
2008年8月18日,刘翔退赛一个小时后,《解放日报》记者张玮拨通了刘翔爸爸刘学根的电话,想安慰他一下,电话却被对方挂断了。
张玮是刘翔个人传记《我是刘翔》的整理者,也是刘翔一家的好朋友。他给刘学根打过很多次电话,从来没有被挂断过。过了一分钟,刘学根回电过来,这时张玮反倒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气氛一度很僵。“后来还是他先开口说,‘没关系的,下次再来嘛’。”张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刘翔的父亲在赛后当天就哭得一塌糊涂。“那段时间他很痛苦,每天晚上都会一个人哭。”
至于好友刘翔,张玮根本就没有打电话给他——因为肯定关机。他只是发了一条短信过去,大概内容是“大家一样会支持你”。
第二天,刘学根去运动员公寓看刘翔,儿子正趴在那里接受按摩。看见爸爸进来,刘翔抬头看了一眼,又脸朝地趴下了。刘学根没跟他说话,隔了一会儿,忽然发现儿子头下的地板湿了,他的眼泪正在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从北京回到上海,刘翔拒绝了所有的媒体和活动。电视里反复重放奥运的精彩画面,他从来都不看。家里基本不敢开电视,所有人都有意地避开“奥运”“08”这样的字眼。10月,张玮和同事去刘翔家问候,那时候他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刘妈妈在家里开玩笑地说,“哎呀,瘸子来啦,瘸子来啦。”刘翔跟平常一样乐呵呵地同他们聊天,但午饭时,大家还都是心照不宣地岔开了有关北京奥运的话题。
“刘翔是那种嘴硬的人,有压力他不会说出来。”张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是,退赛之后,拖着一只伤腿的刘翔只怕还来不及调整情绪,就必须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
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保守疗法和手术。
其实,刘翔的脚伤已经积累了好几年,但迫于比赛压力,他一直选择保守疗法,根本没有办法像普通运动员那样停下来根治。
“刘翔是特别爱惜身体的一个人,”央视田径专项记者冬日娜说。跨栏是最容易摔倒的体育项目之一,几乎所有的职业选手膝盖上都有疤,但刘翔很注意身体的协调性,极少摔跤,身上从来没有动过一个小手术。
与刘翔相熟的冬日娜曾在那时给他发短信说:“你可千万别开刀”。刘翔的回复是:“我才不开刀,开刀就完了,人就伤了元气了。”动过好几次手术的姚明也劝他认真考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手术:“就算做得再成功,一旦开刀,你的脚就不再会像你原来的脚了!”
但是,保守疗法意味着,情况还会跟北京奥运之前一样,只能继续“”。“如果不开刀的话,熬着、养着也可以,但是说不定哪天又崩溃了。”张玮说。
究竟做不做手术?国内没有治疗跟腱病的专科,“会诊的时候,北京上海各处的医生都吵翻了,足足争了三个月,”冬日娜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他一直跟他爸说‘你们别担心,我挺好的’,但其实等待的那段日子他挺不开心的,也有过退役的念头。”
10月底,刘翔决定去美国休斯敦做一个检查。专家们发现他右脚的几个钙化物已经很大了,靠中药敷是消不掉的。经过跟教练组、田管中心的商议,刘翔终于忐忑不安地做出了手术的决定。
2008年12月5日上午,刘翔在休斯敦接受了跟腱手术。1小时20分钟后,医生成功地从刘翔的脚中一共取出来3个钙化物和1个骨刺。而他迷迷糊糊地醒来时,却问周围的人:“我在哪啊?”
手术顺利结束。但那只是他康复万里长征路上的第一步。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三
很多人都知道刘翔成长在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这些造就了他善良亲切的性格。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刘翔的。
供大家参阅!
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是很多大人对他的评价。正是因为看到他别的孩子更顽皮,家人把他送到了少体校。体校的道路并不是很顺利,由于年龄小,刘翔经常受到同校大孩子的欺负,刘翔说这是全国少体校的惯例。这样的遭遇让他几乎决定放弃少体校,但有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
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去哪儿都方便。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现在回忆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的这个行动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那一次刻骨铭心的比赛。
刘翔是个跨栏奇才。要知道1996的时候,他还在练跳高,当时刘翔很。
自信。
他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但是就是那一年现在他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用孙海平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让很多国际田径界的人士都没有想到,再加上中国人甚至亚洲人在直道项目上很少有人能进入决赛,所以造就了那次让他和教练刻骨铭心的比赛。
那是20xx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6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道,其中有3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也是一名美国选手。发令枪响过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这样的兴奋仅仅保持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同时宣布,第五道中国刘翔没有成绩,怎么会这样呢?刘翔和他的教练感到很气愤,找裁判理论。原来裁判误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那是一次没有电视转播的比赛,幸好刘翔的教练用自己的微型摄像机将全部过程拍下,这是孙海平的习惯,刘翔的每一次比赛他都会用摄像机拍下的,而这成了那次证明刘翔没有摔倒的惟一证据,录像十分清楚地显示,中国刘翔第三。终于还了刘翔一个清白,也给国际田径界裁判提了个醒,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距离的项目上有所作为的。
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故,给了刘翔师徒二人很大的刺激,也让他们的训练更加有了动力。
他兴奋得三天没睡着觉。
真正让世界知道刘翔的是20xx年7月份,瑞士洛桑的一次国际田联大奖赛。那个时候19岁的他跑出了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了美国人保持了20xx年之久的世界青年纪录和中国人李彤保持了8年的亚洲纪录。
刘翔说,这一切来得很快,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当时通过终点时,回头看了一下,竟然把第二名甩得很远。有人告诉他破了世界青年纪录,他不相信,但确实是事实,他足足兴奋了三天,他说那三天睡不着觉,也没心思训练,只想笑,只想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破纪录的每一个画面。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感到当初选择跨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是从那个时候,刘翔发现自己是一个比赛型的选手,越到比赛越兴奋,越有强手,越兴奋。他说:"当看到自己跨过一个又一个栏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在超越,这种兴奋是无法比拟的。"。
为奶奶拿了第一块金牌。
那是20xx年11月广东的九运会,刘翔的奶奶因为胰腺癌在那个时候已经快不行了,但老人家因为一桩心事未了,她要等着孙子刘翔拿全运会金牌。在决赛的那天,刘翔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一直在祈祷,能够以一块金牌献给奶奶。但那个时候刘翔并没有绝对的实力,他的师兄陈雁浩是他最强大的对手,但刘翔最终以0.06秒的微弱优势获得了冠军,他跪倒在终点,头向地磕了三次,他是在告诉奶奶自己获得了金牌。而他的奶奶没有等着他回到上海就去世了,但让老人家高兴的是已经知道刘翔获得冠军。
又是一个四年的等待,又是一次伤心的关注,倒下的你,失望的我们,原来那一份期待只能属于八年前地中海之畔的雅典,而不能跟随我们到别处!可是我们不遗憾,不抱怨,更不记恨,毕竟这一切,这所有的期待都是因为你的横空出世而随之到来的!
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汗水经营,刘翔出现了,就像是在宣告我们黄种人同样可以在田径赛场耀武扬威一般的出现了,你们能赢,我们为什么不能赢?你们究竟比我们有多少优越性?我们不服输,我们不放弃,因为这个赛场没有了我们,注定会变的不精彩。那一刻,刘翔身披五星红旗昂首挺胸站在了颁奖台的最上方;那一刻,多少代人期待的一个梦想终于在刘翔的身上得以实现;那一刻,我们这个泱泱大国、体育强国,终于有了引以为傲的新招牌项目!
所以刘翔很努力的进行着每一次受伤后的康复训练,更是相当谨慎的安排着自己每个赛季的赛程,只要能时不时的出现在赛场上,只要保持好自己的竞技状态,只要让大家认为他还可以跑,那就心满意足了。只可惜无情的病魔就仿佛每夜都会出现在你面前的梦魇一般,让人厌恶的挥之不去,。
因此,这一刻的刘翔咬紧牙关,踏上跑道,就算是摔倒了,也要再度爬起,就算是没有了晋级的可能,也要。
坚持。
到终点!这一跑或许就是他在奥运赛场的最后一刻了,但是这一跑却远远要比20xx年的金牌加身时刻更加荣耀,他将永远都是我们的骄傲,他更将永远都是田径赛场上的骄傲!他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成功的谱写了一曲“20xx刘翔决不放弃”的励志故事!
雅典,爱琴海的夜风轻拂古老的阿提卡平原。夜色中,灯光骤然聚焦在一张年轻的黄皮肤的脸上——中国的刘翔。
今天,他站在了奥运会短距离径赛决赛的起跑线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因为在120xx年的奥运会历史上,他是第一位站在这里的中国人。
少年之星险夭折。
刘翔走上田径场是非常偶然的。20xx年前,少年刘翔就读于上海市普陀区的管弄新村小学,因为他个子比同龄的学生高,手大,力强,扳手腕从来不吃亏,而且脑子活络。教体育的钟老师让刘翔参加跑步训练,由此成了他田径生涯的起点。
一开始的那段日子并不顺利,少体校录取了他,家里的长辈都不同意。妈妈说:“我们翔翔是要。
读书。
上大学的。”
唯有父亲刘学根是刘翔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的理由是,小时候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有好处。父亲年轻时喜欢体育,玩耍石锁、石担,知道好身体的重要性。
最初的几年里,刘翔练的是跳高。现在想来,那段“歧途”使少年刘翔对田径的栏架有了初步的感觉。一直到四五年级,刘翔赢得了市“跳高小能手”的荣誉,长辈们方才转变了态度。
初一时,刘翔的身高窜到了1.70米以上,在上海市的中学生比赛中100米拿了亚军。有人说,刘翔是跑步的料,他的爆发力强,冲刺好。这样他又进入了市体校,开始练跨栏,一年多就进入了全国少年前3名,然而这时的刘翔心理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排斥期”,少年星途差一点就此夭折。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四
今天,我们全家兴奋极了,因为今晚要进行110米的跨栏决赛,中外闻名的刘翔叔叔是代表中国参赛的选手。
刘翔叔叔刚上场的时候,我觉得他有点紧张,但他看到现场那么多观众为他加油,他轻松多了。只听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刘翔叔叔象一支离弦的箭射了出去。他抿着嘴、咬着牙、奋力摆动着手臂,腿有节奏地跨着栏。在前三个栏,刘翔叔叔和其他对手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我着急地大声喊:“刘翔叔叔快超过他们啊!”刘翔叔叔好象听到了我的加油声,跑得更快了,一下子把其他选手远远甩在了后面。结果刘翔叔叔第一个冲过了终点。我兴奋得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大声叫道:“刘翔叔叔你真棒!”
我知道在2008年奥运会刘翔叔叔因腿伤退出比赛,但是由于他不气馁,继续练习,终于在这次亚运会取得了金牌。我觉得他能战胜自己很了不起,我要向他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五
2011年4月13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有关活动的“飞人”刘翔,向外界透露了他的一个惊人动向:起跑技术已经从原先的“八步”改为“七步”上栏,并且将在5月15日的黄金大奖赛上海站采用这一新技术。
所谓“七步上栏”或者“八步上栏”指的是从起跑到第一个栏架之间13。72米的距离中,选手所跑的步数。目前世界110米栏最快的两人:美国的奥利弗、古巴的罗伯斯,采用的都是七步跑———那是一种对选手身体素质及爆发力要求很高的技术。
刘翔小时候,他的爷爷为了接送他上学,在70岁的年纪去学骑自行车。这件事给刘翔的触动很大,他一直记得爷爷的教诲:“没有什么事是不可以改变的',如果你决定改变,就一定要做好。”
在去年亚运会夺冠后,尤其是今年2月参加完德国两站室内赛后,刘翔的感觉还不错,认为自己还是行的,但他同时认识到,要想突破和超越,光有这点感觉可能还不行。所以,在从德国比赛回来后,刘翔主动找到了师傅孙海平,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想从起跑上做文章,我觉得‘七步上栏’是一门技术,罗伯斯和奥利弗都掌握了,我也应该去尝试一下,通过‘八步’改‘七步’,去掌握新技术,去缩小前半程与他们之间的差距。”
孙海平一听,内心非常高兴,不过,孙海平十分清楚其中的难度,十几年的习惯,突然要改,能做到吗?他提醒刘翔说:“因为这个改变涉及神经系统,很多形成了条件反射,要改变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不料,刘翔回答说:“罗伯斯和奥利弗都能改成功,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最近我又发现一名身高只有180cm的跨栏运动员也可以采取7步上栏,那么我刘翔为什么不可以呢?”
“说改就改,必须完成!”刘翔给自己下达了死命令,马上付诸行动。除了按照师傅制定的“一整套改造计划”认真训练外,刘翔还非常注意从一些生活细节上来配合调整,他以前穿裤子是先伸右脚,然后左脚,而自从改七步上栏后,他现在则是先左脚,再右脚。
八步变七步,也许只有千分之一秒的差别,但是对于十几秒的110米栏来说,它却关乎最后的成败。孙海平在介绍这一新技术的“亮点”时说:“以前,刘翔八步上栏,中间要调整一步,就好比中间有个小碎步,不能太发力,否则就直接冲到栏架前了,那第一个栏就不是跨了,而是跳栏了,而现在改成七步后,就不用倒脚了,可以比较顺脚地跨第一个栏。这样一来,就可以相应缩短起跑到上栏的时间,起跑尤其是前3个栏好起来后,就可以更好地衔接后面7个栏,会越跑越快!这就是新技术的优势所在。”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目前,经过两个月来的艰苦训练,刘翔的“七步上栏”技术已经初步练成,经过多次测试,效果不错,成功率已达到了80%。这也标志着,刘翔从此成为了中国第一、世界第四能够使用该技术的运动员。
得知刘翔“七上八下”的成功,人们无不为他这种敢于挑战、勇于超越自己的精神所感动。一位翔迷说:“刘翔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在面临瓶颈的情况下,勇于转型,积极寻求突破,他的这种自信、敬业和不服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相信刘翔一定能重回世界巅峰,夺取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胜利!”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六
4月15日,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在上海举行,最吸引我目光的不是获奖的李娜、姚明,而是刚刚退役的刘翔。怎样评价一个公众人物才比较公正?也许,是站在未来的立场上去看。对待刘翔,就该如此。
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91秒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并且喊出“中国有我”“亚洲有我”。他面对电视镜头挥泪竖起大拇指的情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然后是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他以12。88秒超越自我。此后,纽约锐步大奖赛、大阪田径大奖赛……刘翔把冠军统统收入囊中,所向披靡。此后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退赛;4年后伦敦奥运会上因伤未能完成比赛;2015年4月,宣布退役。这期间大部分时间,刘翔都在顶着各种非议乃至辱骂,被冠以“演员”“刘跑跑”等骂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曾提出“近因效应”,它的核心是“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一个总是守时的人,会因为最近的一次迟到,导致人们的印象改写;一个总是勤勉的人,会因为一次疏懒,而导致人们的评价改变,刘翔正是这种效应的例证,体育评论员杨华曾说:“对于跨栏运动来说,刘翔是百年不遇的天才,是史上对于突破黄种人极限贡献最大的运动员,刘翔之后再无刘翔。”但对急功近利的'国人来说,他曾经的贡献都会被奥运的两次失利覆盖了。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或许能消减人们心中的急躁。因为距离过近而格外触目的各种瑕疵,也都可以忽略不见。一站在未来,我们才可以“见好”,不只看到才华、能量这些具象的东西,更可看到他们在整个时代中的位置,对我们精神生活的贡献。
而对于当下来说,这并不容易。一个现实是,我们很难看见同时代人的好,很难领会同时代人的贡献,我们的神话,往往都投向从前的人和事。像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巨翅老人》中的坠落天使,落到人间之后,待遇非常糟糕,一直要到他振翅飞走,人们才怅然若失。同时代人的重要性,往往在他们告别舞台后才显现出来,比如《速度与激情》里的保罗·沃克,比如刘翔。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中国,不能善待同时代的人类精英,是一种世界通病。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总是懒惰,更愿意盯着那些已经完结的神话,去附和已经有了共同结论的事;另一方面,是因为鉴赏力欠缺,不懂得鉴赏那些尚没定论的人和事,而热爱、膜拜,却一定要有个去处,那就投向以前的时代、以前的人站在未来看刘翔,不只意味着,看到他过去的贡献,肯定这种贡献;更意味着,要期待他的可能性,期待他转身之后依然会有无限的可能性。刘翔的未来,甚至对他过去、现在的评价,都会被这种可能性刷新。我们也在等待另一个刘翔的到来。
人生如江河奔流,在江河汇入大海之前,一切都没有定论,没有哪段江河,就是最后的江河。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七
1.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的决赛上,有一个身影让中国铭记,有一枚金牌改写了历史,一个让中国骄傲、让人们自豪的运动员,他就是刘翔!
2006、2007、2008年刘翔再创佳绩,甚至跑出了12.88的好
成绩
,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就当人们沉浸在喜悦中,期盼着刘翔能在北京奥运上再夺金牌时,2008年6月13日古巴小将戴伦·罗伯斯竟跑出了12.87,就在这时刘翔的教练又说出他受伤的消息,这让很多中国人捏了一把汗。就在比赛的前几天,刘翔的跟腱又受伤了,一发力就站不稳。
2008年8月18号,上午11时45分,万众瞩目的刘翔终于出现在跑道上,全场沸腾,但刘翔的面部表情却格外难受,腿也总是踉踉跄跄的走来走去,这个景象让全场中国人的心都揪起来了,在比赛前还在贴膏药。准备比赛了,刘翔正准备舍命一搏,谁能想到有人抢跑了,刘翔无奈的揭下了号码牌……。.
接下来的比赛,是让所有中国人为之心痛的一景:刘翔揭下号码牌,无奈的转身,踉踉跄跄的走向出口,脸上无奈的神情,走出场地,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一块挡板前,痛苦的坐下了,接着低下了头……然后只听见场内的广播说:“刘翔因伤退出比赛。”后来有一个特写是写观众看屏幕关注刘翔,很失落的神情“镶嵌”在他们脸上。
比赛结束后,有一个新闻发布会,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泪流满面,在交谈中,好几次因为伤心哽咽了,他说:“刘翔在进场前,有三个医生为他治疗,用冰冻、喷雾等等都不管用,最后……他都站不起来了,全身都在抖,因为跟腱是个发力点,一用力就发软,我……。”
比赛后,有记者采访了刘翔,他这样说:“不是万不得已,我不会做出这个决定,我也不会退出!”
2.
刘翔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位英雄背后的坚辛呢?
最近,我读了《我是刘翔》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是讲刘翔从一个二年级的小孩进入了区少体,后来又进入市里二少体的故事,书里有说他是如何结缘体育,有讲他小时侯故事的,还有他是如何接触师傅孙海平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由得赞叹刘翔的吃苦耐劳精神。刘翔可以说是一个天才---不管是100米 60米 跳高还是110米跨栏,他的成绩都比别人出色,一旦遇到较强的对手,他就会加倍练习,别的师兄师弟都出去玩了,而他却还在跑道上拼死拼活的加强训练。再加上后来又遇上了一位优秀的孙海平老师,使刘翔更加出色。刚开始进孙老师队的.时候,刘翔的韧带还很紧,可他在压韧带的时候经常是强韧着疼痛,从不吭声,很配合师傅的教学,时常是一个人忍着直掉的眼泪默默的继续训练。孙老师也在书中说道:“很少有遇到象这样自觉又用功的队员”。(而我,正缺少这样的自觉性,有一次,我答应妈妈给我看半个小时电视的时间,后来我却足足看了一个小时。哎!想想自己真的觉得很惭愧,往后我一定要
学习
刘翔的这种十分自觉的精神!)刘翔还有一个优点很值得我学习,就是认准了的事就一定会做到。那年在与当时的“亚洲栏王”——陈雁浩。第一次与他交锋时,刘翔虽然超过了他的大师兄沈真声,他又开始留意起另外一个名字,那次大奖赛的第一名——陈雁浩,因为刘翔只比他慢了0.03秒。直觉告诉他,“我一定能超过陈雁浩”。果然,在后来的比赛中,刘翔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而且 还是永远地。如果没有刘翔的拼劲,他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哦!
刘翔,我一定要把你的拼搏精神用在我的学习上。
刘翔的故事读后感篇十八
通过翻阅史籍,发现一个在跑步方面能与刘翔有一拼的人物,此人名叫杨大眼,生活的时代是北魏。
杨大眼,人如其名,给人第一感觉就是眼睛比较大。三国时期张飞的眼睛也不过大如铜铃,而他的却是“大如车轮”。除了眼睛大之外,杨大眼还有一项绝技,那就是跑步快,这一点和刘翔的特长一样。遗憾的是,杨大眼没有赶上好时候,当时正值封建社会初期,统治者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田径比赛,自然也没有奖金。普通人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去跑步——吃饱撑的人除外。
杨大眼家境很好,祖父杨难当,在南朝宋,先后被封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后来投靠了北魏,拜征南大将军,秦、梁二州牧、南秦王等职务。总之,杨大眼的家族算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豪门。
跑步快不能用来吃饭,杨大眼就利用这项特长当敲门砖,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当时正值乱世,北魏孝文帝准备南伐,兵蛋子可以随便抓来一些充数,领兵打仗的人却不能这么做。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所以很多人都来应聘,竞争十分激烈。然而选了一大圈,李冲发现,人虽不少,但合格的并不多。杨大眼知道后,认为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就前去毛遂自荐。
杨大眼没有利用家族的影响托关系走后门,在面试的时候,他除了眼睛大些之外,长得也不比别人粗壮,根本不被重视,尤其是负责这件事的李冲。但杨大眼并不气馁,恳求李冲给他一次机会来展示绝技。李冲很好奇就答应了。杨大眼的绝技就是跑步,但不是绕操场转圈圈,而是从腰里抽出一个三丈多长的绳子,系在发髻上,向前奔跑,竟然“绳直如矢,马驰不及”。李冲看完后大喜说:“自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者也。”(《魏书·杨大眼列传》)遂以杨大眼为将官。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知道,身怀绝技有时候并不能直接转换成生产力。比如刘翔,如果他不通过比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即使跑得再快十倍也没有什么意义。杨大眼依靠自己的特长当上了将官,但真正领兵打仗的时候他的绝技对胜利的作用不大。杨大眼利用自己的特长当上了将官,刘翔自然也可以借助自己的优势成为教练。
杨大眼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这一点与刘翔在体坛取得的成绩很相似。然而,杨大眼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弱点——文化水平不高,基本上是目不识丁。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也为了甩掉大老粗的帽子,他努力学习。利用战争间隙,“遣人读书,坐而听之”,日积月累,倒也听会了不少字,后人称他的读书方式为“耳读法”。别小看他只认得几个字,在文盲普及率极高的古代,他已经算是正宗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杨大眼作为一名将官,十分够格。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72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