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工作和学习中的挑战。总结应该有条理和逻辑,遵循一个清晰的结构。不同的总结范文展示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总结方式和角度,给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思考模式。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一
黄瓜病害分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
凡是由气候影响和管理不当引起的症状均属生理性病害范畴。
在黄瓜生产中,生理性病害则往往难以识别。
对生理性病害菜农则是认不准、分不清、胡乱猜、蒙着治,有的造成了重大损失。
目前,生理性病害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能占总病害的50%以上。
以下按症状表现具体分析生理性病害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黄瓜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有哪些?
一
黄瓜幼苗异常。
1、黄瓜苗“戴帽”
黄瓜苗“戴帽”
症状:
在黄瓜育苗出土时,经常遇到有种皮夹在子叶上而不脱落的情况,俗称“戴帽”。
发病时轻者造成幼苗生长不良而形成弱苗、小苗,重者子叶烂掉,幼苗因饥饿而死亡。
致病原因:
(1)种子质量不好,生活力弱,出土时无力脱壳。
(2)苗床底水不足,种皮干燥变硬,夹住子叶而不易脱落。
(3)种子竖直插入土中,上部接触的土壤面积减少,种子出土过程中吸水不均匀。
(4)幼苗刚出土即撤掉塑料薄膜,种皮在脱落前变干,致使种皮不能顺利脱落。
防治方法:
(1)精选种子,挑选粒大饱满无虫的种子。
(2)播前浇足底墒水,播后用潮湿土覆盖。
(3)育苗床加盖塑料薄膜或草帘进行保温,使种子从发芽到出苗期间保持湿润状态。
(4)幼苗发生“戴帽”时,用喷壶先在幼苗上喷少许清水,在清晨种壳潮湿时人工辅助“摘帽”。
2、黄瓜幼苗子叶畸形。
黄瓜幼苗子叶畸形。
症状:
幼苗子叶畸形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两片子叶大小不一、不对称,有的子叶展开方向不在同一条线上,有的子叶抱合在一起,有的子叶开裂,有的子叶粘连在一起。
子叶是黄瓜幼苗生长初期的主要光合器官,子叶畸形会对幼苗生长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例如:粘连在一起的子叶会影响真叶的伸展,减少黄瓜幼苗的光合面积。
另外,子叶的质量是黄瓜种子质量和幼苗质量的标志,子叶畸形,往往说明种子质量差,将来这样的幼苗的产量和瓜的品质往往也较低。
致病原因:
子叶畸形主要是种子质量本身造成的,如种子不成熟,发育不完全,放置时间过长,留种时选择母株不当,母株不够健壮等。
防治方法:
栽培者自行留种时,要选择植株中部大瓜留种,而不要用下部瓜,甚至根瓜留种,因为下部瓜发育时植株幼小,环境条件差,授粉不良,种子质量差,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清选或漂洗,剔除瘪籽,残破籽,小籽。
二
黄瓜茎叶异常。
1、黄瓜的生理性萎蔫。
黄瓜的生理性萎蔫。
症状:
对产量影响较大。
早春栽培的黄瓜从定植到结瓜生长发育一直正常,但有时在中午特别是晴天中午,叶片会出现萎蔫现象,初期只是植株中下部叶片在白天萎蔫,到夜间尚可恢复,到后期整个植株叶片萎蔫且不能恢复,生长势减弱,结瓜能力降低,甚至整株枯死。
致病原因:
主要是由于种植黄瓜的地块低洼,雨后地面长期积水,或长期进行大水漫灌,使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缺氧,造成根部呼吸受阻,吸收功能降低所致,植株缺水,而叶片蒸腾量大,植株水分不能满足蒸腾需要,就会发生萎蔫。
土壤干旱,也会出现生理性萎蔫现象,在土壤氧气含量很低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微生物会产生有毒物质,使根系中毒,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露地栽培时,要选泽地势高燥,平整,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黄瓜,切忌选择低洼地。
例如:栽培过水稻的地块是不宜栽培黄瓜的,如果确实需要在低洼地种植黄瓜,则一定要采用高畦栽培的方式。
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和浇水后要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
2、黄瓜叶片边枯。
黄瓜叶片边枯。
症状:
枯边叶又称焦边叶,多发生在植株中部叶片上。
病叶叶缘发生干枯,深达叶内3~5mm。
致病原因:
(1)盐害,因大量施用化肥,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浓度过高。
失水,在棚室内高温,高湿的情况下,突然放风,致使叶片急速失水量过多。
衰老,植株下部叶片自然衰老。
(2)药害,喷农药时,因药液浓度;偏高或药液偏多,或药液积存在叶缘而造成药害,这类叶的坏死部分多呈白色。
防治方法:
(1)科学施肥,进行配方施肥,多施有机肥,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追施化肥要适量,均匀,尽量少施硫酸铵等有副成分残留的化肥,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洗盐,对于土表有白色盐类析出的盐渍化土壤,可在夏季浇大水,连续泡田15~20d,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淋溶到深层土壤中。
(2)科学放风,切记放风过急,过大,即使需要大放风,也要逐渐加大放风量。
三
黄瓜花果异常。
1、黄瓜花打顶。
黄瓜花打顶。
症状:
在早春、秋延后或冬春茬栽培的黄瓜,苗期至结瓜初期常会出现植株顶端不形成心叶而是出现花抱头现象,植株停止生长,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致病原因:
花打顶的成因大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1)定植时定植穴或沟内有机粗肥施用过量,定植后浇水不及时,土壤溶液浓度高,根系吸收困难,导致植株顶端发生花打顶。
(2)棚室地温长期低于10℃,田间持水量又高于25%,使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形成沤根而出现花打顶。
(3)是夜间温度偏低,白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同化物质在夜间转运缓慢,时间长久致使叶片变为深绿色,植株变得矮小出现营养障碍而形成花打顶。
(4)是少量瓜苗在移栽时植株根系受到伤害,养分吸收受抑而出现花打顶。
防治方法:
发生花打顶后,要针对各种成因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1)烧根所引起的花打顶,应及时浇水,浇水后及时中耕,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不久即可恢复正常。
(2)沤根出现花打顶时要停止浇水,及时中耕,设法提高地温达到10℃以上,等逐渐恢复正常发育后再转为平常管理。
(3)夜温过低时,要设法维持前半夜的室温度在15℃左右,下半夜室温降至10℃左右即可。
(4)采取地膜覆盖,避免中耕伤根。
追肥应采用施加液肥,避免挖坑引起伤根。
2、畸形瓜。
(1)黄瓜尖嘴瓜。
症状:瓜条未长成商品瓜,瓜的顶端停止生长,形成尖端细瘦。
病因:
(2)植株长势弱,叶片小,黄叶,生长点受抑,根系受到损伤;。
(3)植株生长后期表现衰老,或感病虫危害,或遇连阴天;一个叶节长出多条瓜,长势弱的易出现尖嘴瓜。
防治方法:
(2)合理建造温棚,采用高光效无滴棚膜,增加透光度;。
(3)合理密植,保证每个植株有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空间;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植株遭受病虫危害。
(2)黄瓜大肚瓜。
症状:瓜条基部和中部生长正常,瓜的顶端肥大。
病因:
瓜条细胞膨大时,温度高,水分大,根系吸收能力强,浇水过量,不均匀。
防治方法:
适时适量浇水,控制温度,避免出现大的温差。
(3)黄瓜细腰瓜(蜂腰瓜)。
症状:
瓜条中腰部分细,两端较肥大。
病因:
在温室后排,白天光照弱,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钾素供应不足;植株体内硼元素缺乏。
防治方法:
挂反光膜,增强光合作用,增加物质积累;增施微量元素肥料,亩施1公斤硼砂作基肥;亩施硫酸钾15公斤或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重施腐熟有机肥料,亩施5000斤以上。
(4)黄瓜曲形瓜。
症状:
在植株生长的过程中,瓜条逐渐呈弯曲状态,在最初和最后的果穗发生较多。
病因:
光照不足,营养不良,温度、水分管理不当。
高温、低温、昼夜温差过大或过小易发生。
此外,幼果被架材及茎蔓遮阴或夹长也易形成曲形瓜。
防治方法:
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及水肥管理,要避免温度过高过低,温差过大过小。
(5)黄瓜苦味瓜。
症状:
苦味黄瓜嫩瓜和正常的商品嫩瓜外观一致,但生食时口感涩麻,有苦味,花头和蒂头的苦味重于中间部分的苦味;切成片加调料后,稍有苦味,熟食时与正常黄瓜没明显差别。
黄瓜苦味的原因。
黄瓜苦味的发生,是由于瓜肉中积累了过多的苦味素所致。
造成瓜肉中苦味素过多的原因分以下几种:
(1)施磷钾肥过少或施氮肥过多,易形成苦味瓜。
(2)低温弱光照生长条件下,氮素化肥施量过多,结的嫩瓜不仅有苦味,而口感涩麻,因为大棚较低温度条件细胞透过性较低,致使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受到抑制。
(3)大棚内高温持续时间过长,使植株同化能力减弱,损耗增多,黄瓜果实中积累苦瓜素。
(4)湿度。
苦瓜素是在干燥条件下产生的,如大棚中空气湿度较大,而土壤湿度较小,就会使植株发生“生理干旱”。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苦瓜素会从茎叶转移到果实中,产生苦味。
黄瓜苦味瓜的防治方法。
(1)对多年种植黄瓜的棚室,栽植前先对土壤进行养分测定,然后按氮、磷、钾,三元素5∶2∶6的比例配方施肥。
(2)苦味具有遗传性,叶色深绿的苦味瓜多,因此对品种要有所选择。
(3)注意温度管理,当棚温高于30℃时要及时放风,使地温保持在13℃以上。
(4)叶面经常喷洒磷酸二氢钾、绿风95等营养调节剂也以可减少苦味瓜的出现。
(6)黄瓜化瓜。
瓜条长到2—5厘米长,停止生长,萎蔫。
黄瓜化瓜的主要原因:
(1)连阴天、光照弱、密度过大、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养分积累不足而化瓜;。
(2)水肥不足、肥料配比不合理、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受阻,造成营养不良而化瓜;。
(3)瓜条之间争夺营养而造成营养不良产生化瓜;。
(5)高温或低温下雌花发育不良。
黄瓜化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总的来说是因为小瓜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停止发育。
冬暖大棚育苗和生育前期昼夜温差大,形成的雌花多而雄花少,不进行人工授粉,主要为单性结实,单性结实弱的品种就易化瓜。
黄瓜化瓜的主要原因:
棚室内白天温度高于32℃,夜间温度高于18℃,黄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消耗增加,从而导致营养不良而化瓜。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二
第一条为了加强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工作,保障人体健康、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血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和人畜同步防治的原则,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实行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和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血防工作的方针政策,将血防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血防规划,部署防治工作任务,完善协调领导机制,解决血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考核本行政区域内的血防工作。
血防工作实行政府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
第四条血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含血防,下同)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血防综合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拟订本地区血防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和防治规划;(二)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对血吸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三)督促指导本地区血吸虫病的综合治理和科学防治工作;(四)监督检查本地区血吸虫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五)组织查螺和高危易感地带药物灭螺工作;(六)指导血防技术,普及和宣传血防知识;(七)其他血防综合监督管理工作。
农业(含畜牧兽医、农机、能源、水产,下同)、水利、国土资源、林业、交通、发展改革、财政、民政等其他主管部门共同配合,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血防工作,并实施监督管理。
凡与血防工作有关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将承担的血防工作任务列入工作计划,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血防工作。
血防地区的中央、省属单位以及驻鄂部队,应当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血防工作总体规划的要求,服从血防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同步开展防治工作。
第五条血防地区按规定设立的负责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的机构(以下简称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辖区血防业务技术工作。
血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县(市)、乡(镇)、村血防网络和队伍建设,血防重点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确保乡镇有必需的血防预防人员从事血防工作。
第六条血防地区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组织村(居)民积极参加当地人民政府开展的血防活动,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血防活动和捐赠资助血防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积极参与血防工作。
第七条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血防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血防意识。
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公益性血防宣传教育。血防重点地区的新闻媒体应当在血吸虫病易感季节、学校暑假期间和较大洪涝灾害时,集中开展公益性血防宣传教育。
血防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血防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中小学校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进行督促和检查;中小学校应当将血防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配合血防专业机构开展师生血吸虫病查治工作。
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经济组织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本单位、本辖区内人员和村(居)民学习、普及血防知识,增强科学防护意识。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和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采取以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联防联控,做好血吸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标准,将血防地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地区和一般防治地区,实行分类防治。在重点防治地区的血防工作和项目建设上,应当整合资源、综合防治,实施区(流)域治理,整体推进。在一般防治地区应当做好疫情巩固和监测工作,进一步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传播。
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制订血防技术规范,指导血防地区和有关部门血防项目的实施。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和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卫生等主管部门,应当优先安排和实施农村建沼气池、改厕、改厨、改圈和建无害化卫生厕所等项目,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
血防地区的单位和居民应当修建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和沼气池;有钉螺地带的港口、码头、渡口和渔(船)民集散地应当修建使用无害化公共厕所;在有钉螺的水道两岸已建厕所和牲畜圈栏未达到无害化标准的,应当予以拆除或者设置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卫生、农业等主管部门应当对单位和居民修建使用无害化厕所和沼气池予以指导和监督。
禁止向水体排放或者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
第十条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扶持血防地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有钉螺的水田应当逐步改种旱作物或者水旱轮作,不宜改种旱作物的,应当采取其他有效灭螺措施。
血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并落实耕牛查病、病牛淘汰及其资金补贴等措施,有计划地逐年减少和淘汰血防地区耕牛存栏数,分层推进农业机械代替耕牛作业,有效阻断血吸虫病传染源。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对以机代牛农机用户的免费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血吸虫病重点防治地区的农业主管部门应当推进牛、羊、猪等家畜的舍饲圈养,实行圈养家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模式,发展以禽代畜。
第十一条农业、水利等主管部门在血防地区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开挖鱼池、建设排灌渠道涵闸等项目时,必须落实防止钉螺扩散的措施。
水利主管部门在血防地区应当按照疫区优先治水、治水优先灭螺的原则,优先安排安全饮用水建设项目。实施江河湖泊治理工程、灌区改造和小流域治理等水利工程项目时,应当同步配套建设防螺、阻螺设施。
林业主管部门在血防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野生动物植物保护、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工程项目时,应当开展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对禁牧的洲(江、河、湖)滩,及时营造抑螺防螺林。
交通主管部门在血防地区实施道路建设、航道清淤、新建或者改建航道船闸、修建码头等项目时,应当落实血防措施。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优先在血防地区实施土地整理等项目,并落实血防设施。
科技主管部门应当将血防科研项目列入重点科研计划,组织、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社会各界开展血防研究,积极推广和引进血防新技术、新成果。
因工程项目需要从有钉螺地带向非疫区供土、供水时,必须落实防止钉螺扩散的措施,并告知供土、供水地和工程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予以监督。
第十二条血防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水利、林业主管部门,根据血吸虫病监测等流行病学资料,划定、变更有钉螺地带,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告并标明有钉螺地带。
第十三条禁止在有钉螺的洲滩等地带放养牛、羊、猪等家畜。禁止引种在有钉螺地带培育的芦苇等植物和农作物的种苗等。禁止在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游泳以及未采取防护措施从事接触疫水的活动。
血防地区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禁牧的具体管理办法,明确禁牧监督责任、监管人员、资金安排等事项,并组织实施。农业、卫生等主管部门负责落实禁牧措施,对靠近村庄和人畜活动频繁的有钉螺的洲滩等地带设立禁牧铁丝网等必要的'隔离设施,或者安排专人看管,并将禁牧情况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对设有警示标志的有钉螺的洲滩等地带和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应当协助做好保护警示标志和执行禁令的工作,劝阻违反禁令的行为。
因生产、生活需要进入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人员,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感染血吸虫病。
第十四条血防地区交通、卫生、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上流动人员的防治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开展血吸虫病检查、治疗和健康咨询,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
第十五条同一流域的血防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开展血吸虫病联防联控,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同步实施血防措施,整体推进血防工作。
血防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血吸虫病联防联控方案,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同步实施。不同行政区域间的联防联控工作,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制定联防联控方案,并组织同步实施。
省人民政府根据全省血防工作的需要,确定省级重点联防联控区域,制定联防联控方案,并督促实施。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因行政隶属关系不同等原因妨碍血防工作、推诿血防责任。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在血防地区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必须事先提请省级以上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血防卫生学评价。建设单位必须根据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措施。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设专人负责工程的血防工作,并接受当地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工程竣工后,应当告知当地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其对工程地区的血吸虫病进行监测。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三
6
月
25。
日,
**。
林业局。
2010。
年上半年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和检疫工作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防治站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春季病防检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我局有林地面积为。
178.9。
万亩,全年应施监测面积为。
212.58。
万亩,上半年共监测。
129.82。
万亩,监测覆盖率为。
60.61%。
;上半年发生病虫鼠害面积为。
20000。
亩,其中虫害发生面积为。
8000。
亩(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面积为。
4000。
亩、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为。
4000。
亩),鼠害发生面积为。
12000。
亩;防治面积为。
20000。
亩,其中虫害防治面积为。
8000。
亩(落叶松八齿小蠹防治面积为。
4000。
亩、落叶松毛虫防治面积为。
4000。
亩),鼠害防治面积为。
12000。
亩。有效防治率为。
100%。
综合防治效果。
85%。
检疫率。
100%。
1
重点宣传《植物检疫条例》和《。
**。
4500。
余份。这些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林区广大干部职工和进入林区的外来人员的植物检疫意思,为检疫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加强“三检”工作,确保林区生产安全。
(
1
296。
万株苗木的检疫工作;又在岭东贮木场对。
2010。
年春季生产的木材进行了产地检疫,共完成。
1.3。
万立方米木材的检疫工作,检疫合格率。
100%。
(
2
)严把调运检疫质量关。今春我站共完成木材调运检疫。
1.1。
万立方米,没有发生一起检疫事故。
(
3
)严把复检质量关。我站对今春调入本局的。
3.2105。
万株绿化苗木进行了严格的复检,其中柳树。
0.318。
万株,银中杨。
2.8925。
万株,经检疫未发现疫情。
1
圆满地完成了。
2010。
年上半年鼠害防治工作,根据上级的要求,我们按要求对鼠害按。
5m。
×
10m。
投放鼠药,鼠铗按。
10m。
×
20m。
进行安放。加强了防治作业质量的管理,逐步减少了化学防治的比例。
2
完成了虫害(落叶松八齿小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任务,采用生物措施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3
完成了。
2010。
年上半年苗木及木材产地检疫,木材调运检疫工作,完成了外调绿化苗木的复检工作。
4
加强了测报工作,对松毛虫舞毒蛾小蠹虫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栗山天牛的监测始终没有放松。
5
加强了检查验收制度,确保防治作业质量。
6
继续搞好无检疫对象苗圃的建设。
1
检疫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当前国家的检疫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2
检疫设备简陋,手段落后,部分实验检测设备是与种子站等单位共同使用。
3
经费不足,缺乏交通工具,影响一些植物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4
测报队伍的不稳定给测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测报数据的准确性。
5
防治设施设备不完善,给防治工作的机动性灵活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建立健全植物检疫队伍,加强植物检疫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对新的有害生物的识别能力,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严格把关热情服务,切实树立起我们植物检疫工作者的形象和提高我们的业务素质。
2
继续抓好本局造林苗木木材的产地检疫木材的调运检疫工作,及外调苗木的复检工作。
3
继续抓好标准站建设,为升级达标做准备。
4
继续抓好舞毒蛾松毛虫小蠹虫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的监测及预报工作。
5
继续抓好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及防治工作。
6
继续抓好无检疫对象苗圃的建设。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四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1970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79万亩,1981年上升到675万亩,1991年高达1165万亩。面对这一严重态势,1992年我省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到降低到453万亩。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病和国内检疫对象日本松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
(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五
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改变作物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以有机合成药剂为主的农药的发展,杀灭病虫害已比较容易,但同时,由于抗药性的增加和天敌的减少而使害虫再度增加以及原来并无危害的潜在害虫造成危害,同时由于这些农药直接危害人畜,或农药的残留及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浓缩而造成危害等,对这些问题已意识到,要进行综合防治或病虫害的控制,即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以不互相冲突的形式协调地使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手段,一般应在经济的容许范围内,维持病原或害虫的种群控制体系。以有效地利用病原和害虫种群的天然控制机制为基础,再辅以各种防治手段,这要以降低病原和害虫密度,并使其变动幅度维持在小范围内为目标,只有在病虫害密度超过容许水平时,才可使用喷洒药剂等临时性措施。
同时,除非是新侵染的病虫害或者是人类传染病的媒介,最好勿使其绝灭。根据这一主张,重要问题是确定合适的病原与害虫的密度,使它和作物可容许的受害临界值相适应。等(1959称此为经济的为害水平(economicinjurylevel,fil)但这个词常会和作物的被危害程度本身相混淆,所谓“经济的为害水平”一词也易被误解,俊一和桐谷圭治(1973)建议把着眼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规定的作物被危害程度称作“为害限制量(tol-erableinjurylevel)”、把与此相对应的病原或害虫密度称为“危害限制密度”(tolerablepestdensity)。此外,病虫害防治一词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有害鸟兽或杂草在内的有害生物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常规生产中多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打农药是常用的方法。物理防治比如黄板篮板,黑光灯、糖醋液引诱等农业防治:主要轮作、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科学管理,适合的栽培方法等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如赤眼蜂、丽蚜小蜂、一些生物菌类的应用技术等。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六
主要是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每年发生5-6代,两虫同时发生,同时危害,世代重叠,从5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上旬结束。杨扇舟蛾幼虫身体前后各有一个大枣红色瘤,叶丝卷叶,夜晚出来取食。杨小舟蛾幼虫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并身体前后肉瘤呈灰色,上生短的细毛,蚕食叶片,仅剩粗的叶脉和叶柄。受害轻时,叶片呈网状,有缺刻,杨树生长受阻,受害重时,叶片吃光,形成“光秆”,杨树生长量下降。其防治方法:(要掌握在幼虫3龄前进行,时间在5月底6月初)。
1、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
2、用3%高渗苯氧威1000倍液、吡虫啉100倍液、敌杀死1000倍液进行防治。
二、胡柚树脂病。
也称流胶病,该病主要为害枝、干,也为害叶、果,是胡柚冻害后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呈灰褐色,病部可产生流胶并有酒糟气味,导致枝、干枯死,甚至使整株树死亡。其防治方法:
1、小枝条发病,剪除烧毁。
2、主干、主枝发病,用刀刮除干净,用托布津涂刷。
3、50%多菌灵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喷雾。
三、梨树锈病。
又名赤星病,病害通常危害叶片、新梢,引起早期落叶,病斑在叶片反面形成黄褐色凸起,并着生5-7根刺状物,严重时引起叶片枯死,甚至幼苗枯死,果实受侵害后不但造成畸形,而且不能食用,每年5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结束。其防治方法:
1、梨园周围5公里范围内不能栽植柏树,因为梨胶锈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
2、加强水肥管理,增加树木抵抗力,幼树每株施尿素、硫酸钾复合肥1-3两,结果树0.5斤,沟施、穴施即可。
3、选育或栽植抗病品种。
四、梨蚜。
危害叶片,每年发生10多代,新梢顶端的叶片受害较重,被害叶片向正面卷成角状,皱缩,蚜虫潜伏其中为害。影响光合作用,梨树生长受阻。
剪除枯死枝条,摘除枯萎叶片,对剪口进行处理,用油漆、凡士林等涂抹伤口,整株用等量式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或1000倍多菌灵喷雾,防治病害感染。冻害轻的树,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根外追肥2-3次。冻害重的树,施足腐熟有机肥,追肥宜薄肥多施,特别要注意控制施肥时期,以促进春、夏稍而控秋稍,有利于树势恢复。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七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2)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虫口密度增大,则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地辅以其他防治措施。
(3)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八
20**年,我院血防工作在省和县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县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全省、全院、全镇血防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施《血吸虫病防治重点项目规划纲要》,认真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全面完成了省和县安排的年度血防项目工作。下辛店镇已通过县级考核重新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下辛店镇已申报重新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全镇有42个村和1个社区分别达到了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截至20**年底,全镇累计有42个村和1个社区达到或重新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为了巩固防治成果,力争实现20**年的防治目标,特制定20**年血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入,努力探索血防工作新思路,推进全镇血防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防治目标。
(一)总目标:力争到20**年底,全镇以村为单位达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二)具体目标。
1、同进、六合、彭李等7村力争达到或重新达到传播控制标准;
(三)具体要求。
1、同进、白水湖、坵湖、迎风4村,以村为单位,力争使居民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率降至1%以下,不出现急感病例,不出现阳性钉螺。
三、防治策略。
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健康教育为基础,以传染源控制为关键,以人畜同步防治为重点,以易感环境灭螺为必要手段,在三类以上流行村全面实施以有螺地带禁牧、改水、改厕、强化人畜同步查治,加大药物灭螺力度。在四类以下流行村进一步加大病情和螺情监测力度,以消灭钉螺为重点,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
四、工作重点。
止疫情回升,并努力向传播阻断迈进。对已达传播阻断的行政村,重点是按照监测方案加强螺情监测工作,保持查无活螺。
(二)20**年要重新达到传播阻断的村,工作重点就是加大灭螺力度,达到查无活螺。
五、具体要求。
(一)继续抓好血防综合治理示范村试点项目。各村按照省、镇的统一部署,继续抓好血防综合治理示范村试点项目,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切实抓好血防综合治理示范村建设,协调有关部门,集中有关项目资金加强示范乡镇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五改”(改水、改厕、改厨、改路、改圈)“三建”(建沼气池、建园、建家),集山、水、田、林、路、螺的综合整治、使示区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得到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二)不折不扣地完成晚血病人救治任务。全力救治晚血病人是各级政府向人民的承诺。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一是必须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救治对象的确定、救治经费的使用、出院病人的转归等环节,都要公布,自觉接受监督;二是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标准,确保医疗质量,确保救治进度;三是严禁挪用救治经费,坚决杜绝向病人收取任何费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切实抓好晚血病人救治工作。
(三)大力开展血防健康教育。结合实际,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方式,大力开展血防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尤其是要对中小学生上好血防知识课,通过普及血防知识,形成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宣传家长、家长推动社会的健康教育格局,使血防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增强疫区中小学生和干部群众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血吸虫感染。
(四)提高血防专业人员素质,充分发挥血防专业机构作用。血防专业机构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主力军,要以提高防治质量为核心,确保防治质量,一是要认真组织血防专业人员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疫区群众服务的宗旨,大力发扬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二是要学习和撑握血防新知识、新技术,全面提高血防专业机构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及时向农、林、水、畜等相关部门提供疫情现状和对血防疫区环境改造灭螺工程建设的农业和水利部门提供技术指导。
(六)加强疫情信息管理,杜绝瞒报、慌报疫情。一是强化管理,落实专人负责,实行微机管理,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二是领导要把关,上报的疫情要认真审核,实行领导签字负责。对瞒报、慌报疫情、弄虚作假的要在全镇范围通报,认真落实和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确保政令畅通。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九
我国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的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害虫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病虫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是一种害虫或病害,但长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但仍有大面积的林木被吃光致死。究其原因是:。
(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4)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十
第一条为了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根据《_森林法》和_《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预防、除治、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检疫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构成危害或者威胁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是指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乔木、灌木、竹类、野生珍贵花卉和其他森林植物,木材、竹材、干果和其他林产品。
第三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科学防治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健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制,并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完成情况列入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宣传工作,组织本辖区的村(居)民委员会、林业经营者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其所属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林业防治机构)承担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验检疫、防治督查、技术服务、业务培训等具体工作,依法查处违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
发展改革、财政、农业、水利、科技、交通运输、旅游、环保、工商、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和电力、通信、邮政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有关工作。
基层林业工作站负责所辖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的具体工作,协助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检疫工作。
第六条林业经营者应当做好其所属或者经营管理的森林、林木的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增强公众防御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章预防。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每五年开展一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编制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划分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对松材线虫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定期开展专题调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交普查、专题调查报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专题调查结果,编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十一
银荆最容易的和最严重的病害就是枯萎病,这个病是为土传病害的,发病最强的`时期就是在6到8月分的时候,在土壤粘性太重,透气排水都不好或者地势也非常的低洼的时候,都会容易生这种病,而且还非常的严重,会直接导致好多的苗木直接死亡的,这时候用药的话也是很难控制的,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改善生长的环境,加强树势。这样子就可以很好的防治这种病害了。
2.羞木虱。
在生长的时候,危害银荆的枝干和叶子害虫很多,其中最普遍的害虫就是合欢的羞木虱,这种害虫主要是去吸收它的嫩枝和叶片,还会分泌出一种蜡丝,就会引起小叶子开始发还并且掉落,甚至还会发生煤污病,这样子就会直接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的景观,所以我们一定要进行防治,在每年的5到6月份的时候我们要加强药剂去防止,防治的越早就会让那个生病虫的几率也是非常小的。
3.流胶病。
生这种病一般都是因为受伤才引起的流胶。所以一定更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般可以在林地里面抚育修剪的时候要留下短桩,这样子就可以很好的减少机械的损伤,这样子就不容易生这种病了。
4.黑蚱。
有的时候还会容易生出来黑蚱这种害虫,它会吃掉银荆的枝叶,黑蚱一般都是产卵在枝梢内,这样子就会让枝梢开始枯死。所以这时候我们的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第一要把黑蚱产卵的枝条给它烧毁了,第二还要用一定的药剂进行喷洒,这样子就会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十二
摘要: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森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入手,重点介绍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近些年来,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三北工程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大幅度增加了对林业建设的投入,社会各行各业投资造林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对肇东市林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森林资源持续增加,绿化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生态肇东、和谐肇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在发展林业生产过程中,也一定程度存在重造轻管和对森林病虫害重视不够、防控不力等问题,造成了森林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面积的相应增加,给全市林业建设造成了重大影响,对全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保护造林绿化成果,促进肇东市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
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林业,林业也是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基础产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将直接导致林木生长和质量下降,甚至造成林木大面积死亡,特别是检疫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将会对森林资源造成毁灭性危害,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所以在认识上要充分提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
2在具体防治措施上进行强化,提高防治效果。
2.1加强宣传报道。
按照国家林业局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要“强化舆论宣传”的要求,制定出台了《肇东市有害生物防治宣传报道方案》,对宣传报道的指导思想、任务、宣传重点、途径与形式、奖励措施、组织领导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全市各级森防站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要一抓到底。
2.2认真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要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市、乡两级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及时掌握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和动态。要充分发挥测报站点的作用,及时对本地主要森林病虫害特别是危险性和突发性重大森林病虫害搞好调查,在查清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及时发布预测预报信息。落实森林病虫害测报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测报工作和主测对象,加强对测报人员技术培训管理,逐步提高测报水平,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内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发展趋势,为防治提供准确依据。同时,要进一步改善测报系统,完善测报方法,建立测报信息档案数据库,定期发布森林病虫害测报信息,努力提高测报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2.3突出重点环节,科学除治。
各地要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除治工作。对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下达限期除治通知书,依法督促责任单位和个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根据肇东市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森林植物种类分布状况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坚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大力推行生物制剂、仿生制剂等无公害防治技术,提高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比例,保证人畜安全,保护有益生物,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2.4加强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
各乡镇要积极采取有效办法加强防控,保护地方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安全。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引入渠道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检疫调入物品,严防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引入我市。二是要及时收集、掌握国内外林业有害生物信息和发生动态,积极开展专项调查和普查,加强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三是要制定本辖区《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实施方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发现疑似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等异常情况,要根据《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的规定及时报告和处理;一旦确认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要立即启动应急实施方案,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蔓延。
2.5加强检疫工作。
森林植物检疫是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的有效预防性措施,各地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规范检疫执法行为,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违规检疫等行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森林植物调运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的传播。二是建立和完善产地检疫合格证制度,特别是林木种苗的产地检疫要有新的突破,努力把检疫对象堵截在调运之前。三是开展调运进入我市的森林植物的复检工作。将结合种苗管理和木竹加工经营市场管理,采取集中检查和平时复查相结合的措施,重点加强调入我市的种苗和木制品的复检。四是严格执行“两证”(运输证、检疫证)查验制度,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检疫执法联合大检查活动,林业、农业、铁路、交通、邮政、商检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和技术交流,密切协作,共同做好检疫工作,严厉打击违反检疫规定的不法行为。
各乡镇要结合肇东市实际情况,加强对森林病虫害基础理论和防治应用技术的研究,重点研究主要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及生物制剂、仿生制剂和无公害防治应用技术。同时,要从规范引种管理、品种选育、林分抚育管理、营造混交林等方面加强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纯林、低效林进行全面改造,优化林种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系统自我抵御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要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制,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推广先进实用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手段,不断提高防治水平。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防治示范等形式,帮助各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和水平。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事关林业生产安全,关系到林业事业的成败和生态建设大局。各乡镇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组织机构建设,实施人才战略,把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上来,确保此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要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投入,提高防治能力。要明确防治的责任制度,解决好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三是要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任务,逐级落实防治责任,提高防治效果,确保肇东市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3]丁茂申.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12).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十三
近年来,我场造林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突显,得到了上级和有关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与此同时,我场森林资源保护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在__年上半年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在上级防检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在领导的坚强领导下,我场森防工作,秉着“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经森防人员和全场上下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场适应新形势,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深入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使全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取得了可喜成绩,起到了为我场林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今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测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入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了对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的监测与防控,圆满完成上级防检部门下达给我场的任务指标。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森防意识。
二、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搞好防治的基础,是确保森林植物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对这项工作我们明确专人负责,分别在_等地建立了病虫测报点,对全场常发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由技术人员负责各种数据、虫情、病情的搜集,并及时上报,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三、搞好产地和调运检疫,加强检疫管理,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
为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按照《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和赋予的职权,我们不定期地对调运木材、苗木等林产品的车辆进行了抽查。对非法调运苗木及木材的车辆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补检,签发了检疫证,同时向他们讲解了非法调运的危害性,使调运检疫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四、森林鼠害。
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紧紧围绕新时期林业发展大局,树立森林健康理念,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防治和检疫管理,严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坚决扼制林业有害生物高发势头,促进林业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减轻林业有害生物为害造成的损失。
五、病防工作存在问题:
1、对检疫法规宣传不到位,群众对防治检疫工作认识不够,给群防联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病防资金短缺,物资的贮备不够,防治不到位。
3、防治人员少,业务水平有限,指导不到位。
近年来,我镇的粮棉主要病虫发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一些新的病虫成为主要病虫(棉花盲蝽蟓、甜菜夜蛾),二是病虫的抗药性增强,造成危害日趋加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针对当前病虫防治难、成本高、效果差等突出问题,我镇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明确责任,加强组织,大力开展统一防治和植保机防,在防控病虫害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责任,完善病虫害防控体系。
一是建立病虫害防控工作专班。为保障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镇长和农技服务中心全体人员组成的病虫防治专班,负责指导和督办全镇病虫防治工作。村级由分管经济工作的副主任担任植保信息员,负责本村的病虫防治工作。二是分片负责,落实责任。对全镇30个村的病防治工作划分为四个责任区,分别由镇4位分管领导和4名农技人员负责,病虫防治效果和工资挂钩,把各村的病虫防治工作作为各村千分量化考核中一个重要指标来考核,防治效果直接影响包村镇干部和村干部的工作业绩。
二、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精心组织,确保病虫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在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我镇都要专门召开党委会和病虫防治专题会,安排布置全镇病虫防治工作,并同时作好病虫防治的动员和技术培训,对于棉花盲蝽蟓等重点病虫的防治,组织各村统一防治。并加强对病虫防治工作的检查督办,确保病虫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四、强化服务,确保病虫防治效果。
为确保工作实效,我镇本着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切实加强服务意识,把工作抓实抓细,确保将病虫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搞好了病虫的监测工作。根据上级业务部门预测的病虫害的发生及发展动态,要求农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必须在每周定时进行田间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县和镇汇报,及时准确指导农户施药,坚持病虫不达防治指标不开单、不用药的原则;坚持病虫相结合的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坚持严禁高、剧毒、高残留农药下田原则,有效的防止了乱用药、盲目施药等现象的出现。
2、建立统防统治示范片。为大力推广科学的病虫防治技术,保证病虫防治效果,我镇在聂畈村和群力村建立了两个统防统治的示范点。示范片内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施药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施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引导各村病虫专业化机械防治服务。针对近两年我镇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病虫防治不及时、病虫防治效果难以保证的现状,我镇积极引导各村和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化机械防治病虫,抓住了防治最佳时期,保证了病虫防治的效果。
响塘乡农技站。
今年我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强化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紧紧围绕产业化农业、市场化农业的推进,从适应市场农业要求着眼,增强服务职能,提升防治档次。整体工作按照防治指导可视化、用药无害化、服务市场化、测报、检疫、防治协调一致化的工作目标,结合今年病虫发生实况,重点开展了水稻病虫、蔬菜病虫等项防治工作,有效保证了我乡农业生产安全,对保障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今年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防治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我乡病虫发生总体呈中等发生年份,全年病虫草鼠累计发生面积达10万亩次,完成防治面积10万亩次,其中实施统防统治面积8万亩次,完成水稻病虫防治面积10万亩次,蔬菜病虫1万亩次,化学除草5万亩次,其它病虫3万亩次。
在防治工作中,我们瞄准重大病虫实施了三个战役。
1、稻田除草战役:今年我乡分冬闲田、直播田、抛秧田、移栽田,分类指导、组织针对性非常强的有效药剂,做到了安全高效地防除杂草。并在《响塘农业技术资料》上详细介绍了除草剂使用技术,直接推动了全乡的科学除草工作。全乡水田化除面积达到9万亩次,防效达到90%以上,没有出现草荒和药害现象。
2、水稻病虫防治战役:我乡害虫应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防治。
为重点,兼治二化螟、三化螟,加强稻水象甲和稻螟蛉害虫防治;病害应以稻瘟病、纹枯病为重点,兼治稻粒稻曲病、黑粉病等后期综合性病害。在秧田带药下田的基础上,一般依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遵照上级主管业务部门发布《病虫防治通知》进行防治。
针对我乡水稻病虫发生规律,提出。
稻纵卷叶螟:迁飞性害虫,要因地制宜、适期防治,特别要抓住幼虫初孵蚁螟期进行防治,选择氯虫苯甲酰胺类、甲维盐类、阿维?毒类、灭幼脲类等高效低残毒化学药剂,注意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交替使用杀螟杆菌、青虫菌等生物农药和充分利用自然天敌防治。
稻飞虱:迁飞性害虫,由于世代重叠、且发展快、危害大,因此要选择药效期较长的农药,推荐使用吡蚜酮、噻嗪酮、烯啶虫胺、吡虫啉、阿克泰等交替或混配,以节约成本。特别提出一定要在防治好纹枯病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防治好稻飞虱。当虫量爆发时推广敌敌畏乳油和速灭威粉剂拌毒土防治。
水稻稻瘟病:稻瘟病是目前很难治理的一种病害,除品种本身抗性外,不良气候、栽培因素有利于病害发生,一是高温高湿、多雨少日照、雾大露水大,二是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特别是后期氮肥施用过多)、冷水灌溉等。必须以预防为主。水稻健身栽培能有效预防。主要药剂有三环唑、春雷霉素单剂或13%三环唑?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复配剂);稻瘟病一旦发生流行,可用40%富土一号乳油或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
水稻纹枯病:目前防效较好的有1%申嗪霉素、噻呋酰胺悬浮剂、
苯醚甲?丙环乳油等,并能同时兼防稻曲病。
全乡今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达10万亩。我乡及时发布了虫情预报,并认真安排进行了防治。同时,考虑到近年来在用药方面,重防效、轻残留,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等问题,今年选用了毒性小、效果好,价格适中的农药品种进行推广。今年发生的病虫均全面进行了防治,由于防治及时,挽回粮食损失0.6万吨。
为生产安全无公害的蔬菜我们采用了设置防虫网、物理诱杀或驱避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同时我们还大力推广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如用农用链霉素防治大白菜软腐病、黄瓜角斑病,用抗毒素i号防治番茄病毒病等)。
谨慎使用化学防治蔬菜的病虫害,优先选用植物源农药和低毒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控制施药浓度和剂量,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安全间隔期,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应选择高效、低(无)毒、低残留的农药,如杀虫剂有bt系列,阿维菌素系列、除虫菊酯类、植物提取素等;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加瑞农、克露等;除草剂有氟乐灵、都尔、施田补等。在进行化学防治时,首先应注意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浓度、次数及采取合理的施药方法;其次,应严格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一般生物农药为3—5天,菊酯类农药为5—7天。
政府领导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各种病虫害发生之初,各级领导亲临现场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研究布置查治方案,实行汇报制度,即发现发病虫害发生中心要及时汇报,及时封锁扑灭。
(二)加强病虫监测,当好领导参谋。
乡农技站固定了专职测报员,负责主要病虫害的监测工作,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病虫监测和预报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虫情信息,发布病虫预报,为各级领导制定防治策略、部署防治战役,当好得力的技术参谋。据统计,今年共发布《病虫情报》12期,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为指导大面积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在病虫发生防治关键时期,农技站及时口头或书面向主管领导汇报,及时发出防治意见、并到田间地头指导防治。
(三)加强宣传,大造声势,推动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状况,乡政府办公室向各村发出了各种病虫防治__。要求迅速组织人员,抓好病虫普查和防治工作,同时利用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大造声势;乡农技站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将病虫防治技术传送到农民手中,使病虫防治技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据统计,全乡共召开现场会4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近20万份,培训人员达2000人次。
(四)大办样板,以点带面,将综防措施落到实处。
在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几年来的基础上,今年,全乡制定了主。
要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可行。通过以点带面,进一步促进了我乡主要作物综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落到了实处。
今年,在主要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期间,全乡共投入劳力30多万人次,使用农药近20吨,抓住了有利时机,适时开展防治,较好地控制了各种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和为害。统防统治工作中,主要采取了抓重发区,抓大面积区,抓高产区的防治策略,组织机防队,由村级统一组织、统一供药、统一时间、统一技术规程开展防治,乡农技站派出技术人员蹲点,解决防治中的技术问题,并跟踪调查防治效果。据统计,全乡重点区域累计防治面积6万亩次,占重发面积56.6%,累计用药13吨,出动手动机械10000台,机动器械80台。重点地区的有效控制,很大程度控制了其扩散,同时带动整个防治工作的开展。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十四
一年来,我乡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在区爱卫办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我乡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组长,城管所全体成员和各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我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保证了各项措施、人员、资金能够落实到位。
二、健全制度,保证各项创建工作到位。
制度是创建的重要保证之一,为了能够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从制度上加以保证。我乡制定了病媒生物防治计划,卫生检查评比、考评、奖惩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保证了创建的实施。
三、制定方案,严格标准,稳步推进。
我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考核标准,制定了各项创建工作方案,使我们的思路和标准更加明确,更加清晰,更有方可循。
四、抓基础建设,促创建工作。
今年,我乡加大投入,抓硬件建设,建立了标准化、上档次的宣传栏,在地庄村种植了绿树,提高绿化覆盖率,乡机关楼道内更换了新的垃圾桶;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有力促进了我乡的病媒防治工作,对改变职工卫生习惯、提高卫生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主要成绩。
1、宣传到位。全乡干部职工卫生、健康、防制、控烟意识大大增强,已形成讲卫生、比卫生的良好氛围。
2、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面貌大大改观。同时大大提高了我乡的'文明程度。
3、卫生死角已在我乡消失。“四害”已减少到最低程度,环境已整洁亮绿起来了。
4、广大职工已逐步远离陋习,同时健康意识也已增强,职工注重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文体活动丰富多采了。
六、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有了健全的卫生组织及卫生制度,有了明确的清洁卫生责任制,积极参加社会卫生活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卫生检查评比,做到了卫生工作经常化。
2、办公室、会议室、楼梯、走廊、储藏室等,做到了门窗、墙壁、天花板无积尘及蛛网;地面无垃圾、纸屑、烟头、痰迹;墙壁整洁无乱贴乱画。
3、外环境规划合理,因地制宜地植树、栽花、种草、美化绿化环境;路面硬化、地面无垃圾、粪便、污水及杂物,无不卫生死角;垃圾箱密闭,垃圾日产日清;设有果皮箱等必要的卫生设施;各种车辆定点存放,整齐有序。
4、坚持开展病媒生物防治、控烟活动,定期对厕所、垃圾(果皮)箱、下水道等蚊蝇孳生地实施药物消杀;有防蝇、防鼠设施;蚊蝇孳生地,“四害”密度低。
5、经常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因地制宜设置卫生宣传专栏。
6、加强创建的档案工作。档案的主要内容有:单位爱国卫生或创建领导小组名单,卫生工作制度,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爱国卫生月活动计划及总结,定期开展的内部卫生检查评比记录等内容,各项管理规范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十五
根据《莒县美国白蛾防控方案》、《莒县20美国白蛾飞防方案》和上级统一安排,6月3日-21日,全县利用19天时间,对21个乡镇(街道)和城区采取飞机施药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共计飞防736个架次,飞防面积102.084万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飞防工作前期准备情况。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县委十二届103次常委会议、县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分别对今年美国白蛾防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明确要求切实抓好飞防工作。4月27日,全县森林防火、美国白蛾防控暨林改档案管理工作会议上,林洪鹏副县长对防治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要求抓紧做好飞防准备工作,确保实现“重防第一代,一役控全年”的目标,会上还邀请飞防公司技术人员对与会有关人员进行了技术指导培训。今年省林业局组织飞防招标结束后,县林业局及早与中标的飞防公司联系协调,分别就飞防用药、质量保证、具体规划、组织实施等事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洽谈,为飞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年我县美国白蛾发生情况。通过对越冬代成虫监测,全县设立的66处监测点截至5月31日共计诱捕成虫14378只,比去年同期偏重,同时通过对幼虫网幕调查,与去年同期相比,网幕株率也比去年同期增大,有全面暴发的趋势。据监测记录,4月25日,我县在东莞镇和城区首次监测到越冬代成虫,5月19日出现幼虫网幕。根据美国白蛾生长发育规律,可推算5月底为我县飞防最佳时间。为有效保护蚕农利益,最大限度解决飞防和桑蚕生产之间的矛盾,经全面权衡后,将飞防时间推迟到从6月3日开始。
3、飞防情况。根据我县实际,借鉴去年的飞防经验,依据不同地形飞防采用运5b型、直升机、“蜜蜂”三种机型施药。自2011年6月3日-21日,共19天,对21个乡镇(街道)内所有片林、村庄、道路、河流及城区适时开展飞防,共动用飞机8架,飞防736个架次,实际飞防面积102.084万亩。为抓住当时防治时机,缩短飞防时间,经与飞防公司协商,分区域同时开展飞防作业。其中,2架运五b型飞机共飞防96架次,飞防面积为38.4万亩;2架直升机贝尔b-7738、300c,飞防291架次,飞防面积为51.18万亩;4架“蜜蜂”飞机共飞防349架次,飞防面积为12.504万亩。
4、药剂使用情况。根据虫情发生情况,确定使用药剂为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沉降剂为尿素和食盐,配比以机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运5b:药剂150公斤+水620公斤+食盐10公斤+尿素20公斤;直升机贝尔b-7738:药剂75公斤+水310公斤+食盐5公斤+尿素10公斤;直升机300c:药剂37.5公斤+水154.5公斤+食盐3公斤+尿素5公斤;蜜蜂a:药剂25公斤+水92公斤+食盐1公斤+尿素2公斤;蜜蜂b:药剂16.7公斤+水80公斤+食盐1公斤+尿素2公斤。达到每亩用原药30-40克,符合规定要求。
5、飞防质量和效果调查。(1)飞防雾滴密度调查:在飞防区域地面布设红色纸张,统计各张纸上的施药雾滴数,计算单位面积上的雾滴数。通过对多个监测点的观察,基本达到了10-30个/平方厘米药滴的合同规定要求。(2)虫口死亡率调查:根据飞防使用的无公害药剂情况,飞防后20天内分3次进行了防治效果检查。总体效果较为理想。有些标准地网幕内幼虫死亡率达98%以上。
二、实施飞防的做法。
1、认真筹备,选择合适机型。及早与中标的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常州通用航空公司联合体联系,进一步了解飞防的技术环节、组织形式和有关注意事项。根据飞防区域地形特点,经与飞防公司现场查看、协商,确定在地势比较平缓的地带使用运5b型和蜜蜂飞机、山丘区使用直升机贝尔b-7738、300c,这四种机型药剂雾化效果好,飞防效率高。
2、合理选择药剂配方。为确保防控效果,在药剂选择上使用了药效期长、杀虫效果好的`5.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并随着虫龄增大,增加亩用药量。每亩用原药为30-40克,添加沉降剂,增强防治效果。
3、科学组织,周密安排。为切实做好飞防工作,县林业局邀请飞防公司技术人员对林业局参与飞防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蚕茧站及电力、电信、联通等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了解工作开展流程,飞防过程注意事项等;指导协助各飞防乡镇(街道)搞好现场规划,准确标注信号基站、高压线路及高大建筑物等禁避点位置。县林业局先后拟定起草了《莒县2011年美国白蛾飞防方案》、《飞防通告》等有关文件材料,并制定了《莒县2011年飞机防控美国白蛾具体要求》、《林业局参与飞防工作各组责任明细》、《飞防通知单》、《飞防告知书》,在飞防前《飞防通告》通过莒州报、电视台进行广泛宣传,将对飞防区域内的养蚕、养蜂、养虾、养蚂蚱等养殖业户提前告知,要求做好相应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县政府与乡镇(街道)签订了《飞防承诺书》,要求乡镇必须保证不能因为飞防出现任何问题。同时与周边县区市加强了协调沟通,提前进行了告知。整个飞防工作中,宣传、公安、广电、气象、丝绸等飞防指挥部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积极配合,确保了飞防工作科学有序推进。特别是气象局根据防指安排,在飞防期间制定发布了《防治美国白蛾气象专报》37期,为飞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准确可靠天气预报。截止目前,没有出现因飞防造成损失、产生纠纷、引起上访等问题。
4、严把质量关,确保飞防效果。一是县林业局选调了30余名综合素质好、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成立了7个工作组,负责飞机起降点质量检查,主要任务是记录架次,监督配药质量,必须按规定的配方加足药量和药液,并保证飞机每架次加足药液量。其中,5个组出动机动车配备1-2人与乡镇人员组成流动质量检查组,对飞防后的监测纸张进行抽样检查。二是各乡镇(街道)要求机关干部包村,各村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分别布设5个以上监测点,飞机过后10分钟,记录落滴数。对飞机没有到位的和达不到规定要求,及时通知飞防公司采取补防措施。5个现场检查组会同乡镇工作人员,根据天气状况,每早4点30前赶到飞防现场,共同检查药剂喷洒均匀程度和是否漏喷等,并负责及时将现场情况反馈给机场督导组,对未飞区域及时进行了补飞。21个乡镇(街道)共设立现场监测点6300个,铺设监测红纸6300块,有效地保证了飞防质量。同时,通过质量检查,增强了飞防公司的责任心,确保了飞防质量。
三、实施飞防的主要体会。
开展飞机施药防治第一代美国白蛾的实际效果,我们主要体会到以下四个特点:
1、防治效果好。通过监测,截止到7月4日,平均杀虫率达到98%以上,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虫株。
2、防治费用低。全县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费用大约800万元,与去年人工施药防治费用多万元相比,降低80%。
3、防治效率高。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的具体工作只有林业局的不足40人承担,20天之内全县所有树木普防一遍。与“家家户户齐动手,男女老幼齐上阵”的人工药物防治相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特别是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各乡镇、街道的防治工作压力,使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各项工作。
4、对生态安全。由于飞防用药容易控制,药物统一,用药均匀、用药量少,且符合无公害标准,从而有效保证了全县生态安全,全县以养蚕、养蜂为代表的养殖业在防治美国白蛾中没有受到丝毫损失。
虽然出于保护桑蚕生产的原因,全县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稍作推迟,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但由于事先做了充分准备,与“飞防”公司共同拟定了防治药物配方,在防治工作中起到了“高低龄虫皆宜、大小虫子同杀”的效果,既防治了美国白蛾,又保护了全县桑蚕生产。
四、存在问题及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风向、风速对飞防影响较大。在无风的条件下,航线与航线之间有重叠,基本没有漏喷;但当风速较大、风向不稳进行飞防时,药液雾滴随风飘移,着药效果较差,可能造成技术漏喷。二是零星树木漏防现象存在。通过监督,结合各乡镇(街道)上报的飞防监测调查发现,飞防过的区域存在漏防树木,以零星树木居多。三是由于飞机施药喷幅固定,在对农田林网,行道树、村庄、零星树木防治作业时,无效作业面积增大,造成浪费,是造成作业面积加大、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
几点打算:
一是查清漏防区域。飞防结束后,县防指办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单位要抓紧组织人员对飞防区域逐地块展开调查,进一步摸清漏防地块,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人工补防。
二是进行药物补防。根据调查结果,利用一周时间,及时对漏防区域迅速开展人工药物防治,用最短时间完成了人工补防工作。
三是开展生物防治。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在老熟幼虫下树时,及时足量释放周氏啮小蜂,以蜂治虫,走自然控制的路子。6月27日,在市局的统一安排下,释放周氏啮小蜂2亿头,确保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控效果。
莒县林业局。
201x年7月4日。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十六
近年来,我县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突显,得到了省、市、县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与此同时,县域林业资源保护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站适应新形势,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深入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使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取得了可喜成绩,起到了为我县林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20__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测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入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强化林业植物检疫,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确保了林果生产的安全,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指标。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23.85万亩,全年预测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5.5万亩,实际发生6.1万亩,发生率4.93%,防治面积5.9万亩,防治率达到96.72%,测报准确率90.16%。产地检疫种苗面积2000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24%,检疫木材150立方米,检疫苗木40万株,林木种子5吨。应施调查监测面积96万亩,调查监测面积96万亩,监测覆盖率100%。
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壮大技术队伍。
首先搞好专职和兼职检疫员的培训工作,对一些危险性病虫害的识别及发生规律、扑灭措施进行系统讲解,掌握我县重点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专、兼职检疫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将培训的专、兼职检疫员分成四组由他们亲自担任培训教师奔赴我县的各个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对林农、果农进行现场讲解,使他们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了林农、果农的技术水平,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一年来共培训专、兼职检疫员20人,培训林农、果农达1800人次,为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确保森林植物的安全。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搞好防治的基础,是确保森林植物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对这项工作我们明确专人负责,分别在常宁乡、柏树乡、北水泉镇各建立了一个林果病虫测报点,对全县常发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对越冬前的虫口基数进行了样方调查,由技术人员负责各种数据、虫情、病情的搜集,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宏观趋势并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并编写印发虫情简报,发送到全县各乡镇,指导果农、林农搞好病虫害防治,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根据市林业局关于加强草地螟监测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我站于六月份组织实施了草地螟在林区的调查检测工作,并协同植保站搞好技术指导。
三、加强森防法律法规宣传。
根据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林防总[20__]18号和省森防站(_森防字[20__]5号及市森防站下发关于开展“森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站于7月份组织了森防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进行普法宣传6次,技术培训3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张,为扩大宣传面,我们还在“_县森防网”开辟宣传栏目,上传了宣传视频供大家分享学习。通过宣传,提高了全县人民对森防工作的认识,同时也提过了森防工作的社会地位。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搞好服务。
为了使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真正见到实效,在搞好病虫害测报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督促检查防治方案的执行,落实防治措施,为果农、林农排忧解难,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条件上网的我们也使用网络进行远程指导。
五、搞好产地和调运检疫,加强检疫管理,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
为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按照《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和赋予的职权,我们不定期地对调运木材、苗木等林产品的车辆进行了抽查。对非法调运苗木及木材的车辆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补检,签发了检疫证,同时向他们讲解了非法调运的危害性,使调运检疫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六、切实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严防美国白蛾传入我县。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提高了对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工作。按照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县20__年度美国白蛾监控方案》的通知,各乡(镇)都成立了美国白蛾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了防控责任,加大了监测力度,制定了上报制度。
八月十六日接到市美国白蛾调查的紧急通知后,我们意识到美国白蛾对我县的威胁日趋严重。尽管是在与北京相邻的怀来县东花园发现的,但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张家口已经出现美国白蛾,发生地已逐渐逼近我县。为此,我们及时组织本站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重点监测点,进行督导检查,重新明确了检测任务,要求各监测点查防员必须恪尽职守,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同时,我们协同各检测点查防员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重点调查了交通道路和村镇周边的树木,到目前为止,未在我县境内发现美国白蛾。
在监测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防美国白蛾入侵,保护我县生态安全。
今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明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开拓进取,为我县林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七、20__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搞好科技培训。在森防检疫工作现阶段,原有的防治、检疫措施和技术环节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此,我们从明年开始将下大力狠抓科技培训,重点培训我县常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委派专兼职检疫员深入各乡镇重点林区、果区进行现场培训与指导。
(二)、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设立病虫测报点,明确专人负责,认真调查并收集相关信息,对全县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以专兼职检疫员为依托,成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对全县病虫害的预防和除治工作进行全面指导,按照“四率”指标,严格目标管理,圆满完成省、市核定的指标任务。
(四)、加强美国白蛾和红脂大小蠹的防控监测工作。两虫已分别在周边县怀来和涿鹿被发现,如果蔓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对造林绿化成果的破坏将是致命的,对我们来说,20_年的防控任务将非常艰巨,这也是我们森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需要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积极配合。
(五)、加强检疫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从明年开始,我们将不定期地对各种林木、果品等调运行为进行突击检查,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调运行为,进一步抓好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的检疫封锁,重点作好防范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等重要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加强检疫封锁,严格市场检疫管理,促进森检工作逐步走上正规。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篇十七
为了更好地发挥林业部门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兴林抑螺的重要作用,xx县林业局紧紧围绕绿美xx行动,结合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以特色发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为指导,做到三个重点安排疫区乡镇,即:建设任务重点安排疫区乡镇,工程技术力量重点安排疫区乡镇,资金帮扶支持重点安排疫区乡镇,大力营建抑螺防病林,林业血防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局20xx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县林业局血防工作重点是培育抑螺防病林。为保质保量建设抑螺防病林基地,我局一是加强已建抑螺防病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措施,促进抑螺防病林尽快成林见效,切实巩固建设成果;二是抓住《xx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奖励办法》机遇,大力宣传动员,迅速掀起了笋用竹产业基地建设热潮,利用春季义务植树的大好时机,20xx年春季新建4549亩,栽植品种为黄柏73亩、刺梨982亩、刺黑竹(方竹)等笋用竹606亩、藤椒264亩、茶叶20xx亩、樱花等彩色树种624亩。
二、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县林业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血防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专职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将血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考核内容,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目标责任制,增加对血防工作的投入,确保血防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和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深入发动,广泛宣传。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得以实施,因此,我局20xx年把宣传动员作为血防工作的第一道重点工序来抓,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展科技宣讲、业务培训等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兴林抑螺的重要性,把防治工作变成自觉行动。
(三)政策扶持,促进发展。
为推进笋用竹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践行“全方位开展绿美雅安行动”,县政府制定了《xx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对新建连片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的笋用竹种植在验收合格后按350元/亩进行奖励。借助《xx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的.东风,全县迅速掀起了笋用竹产业基地建设热潮。
(四)落实资金,确保质量。
抑螺防病林建设的成败,资金是保障,质量是关键。我县抑螺防病林建设资金的筹措方式,努力加大县级财政的投资力度,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实行国家拨一点,地方财政投一点,农户筹一点的办法,整合灾后重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等资金,确保资金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造林后期抚育、补植、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措施,确保“造一片、成活一片、见效一片。”
2、加强档案管理,收集完善设计验收等相关资料,做到现场有实物,室内有资料。
3、认真实施“十三五”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林建设项目,对还有未栽植的沟边、路旁进行补植,使血吸虫无生存之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76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