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个人成就和不足的一种客观评价,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对于那些边界模糊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确定其分类?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从中寻找灵感,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译文1。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波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在安乐中衰亡。
译文2。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二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2课时。
自读提示法。
第一课时词句疏通与文段朗读。
一、教学导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三、词语点读:
1、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理解:
1、见。
a庄暴见孟子拜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接见。
c父子不相见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看见。
e居有日,扁鹊复见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来。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把。
c以啮人,无愈之者如果。
d无以,则王乎同“已”,停止。
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用来。
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同“只”,只是。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竟然。
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推荐,选用。
d举数人以训汝列举。
e举大计亦死发动。
f戊卒叫,函谷举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句首助词。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
五、判断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
1、王语暴以好乐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
六、自读自译全文,然后解译下面的文段。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3、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大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
4、为民父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
(这几段文字均较简单,容易翻译。翻译后,让学生说说每一段文字中,孟子的说理技巧。)。
七、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分析内容。
一、再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二、分析课文:
本文记述了两次有关齐王“好乐”的谈话,表现了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冶,也许是孟子根本没与庄暴详谈,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切有力。在下文孟子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下文中孟子向齐王阐述自己的观点,仍是用对话方式切入。
第二部分,孟子与齐王的谈话。这部分才是正文。这一部分又分为三层,前两层只是为了把齐王引入自己设计好的论题中,最后一层才是本文的重点。
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第二层(从“曰:‘可得闻与?’”至“不若与众”),孟子果然改变了齐王的情绪,激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向齐王进说的时机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开始阐发他的道理,而是再以两问进一步加重谈活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既然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那么自然也就容易接受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三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经过前两层的铺垫,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终于说出了“不若与众”时,谈话条件已完全具备,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但仍不是谈音乐本身,而是谈齐王的音乐和田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这里,孟子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两幅生动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来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造成人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人民对国君怨声载道。国君在享乐时,也能考虑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就会“欣欣然有喜色”,就会祝福国君身体健康。孟子在以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分别结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和“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说明了造成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三、分析写作特点。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1、循循导人,借题发挥。
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对比和重复。
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欣……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措……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完成课后练习一。(略)。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略)。
六、完成课后练习三。(略)。
七、结合当代我国社会实际,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这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关系?(讨论)。
八、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三
1、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平和思想境界。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一、导入:
同学们,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机会。一个人如果连生命也无法再拥有了,那么他将再也不可能做别的事情。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却宁愿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舍弃至高无上的生命,比如我们熟知的刘胡兰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还有岳飞的忠精报国,为什么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脑后呢?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与两千多年前孟子的“舍身取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是受了他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能影响两千多年,而且成为人们尊崇的道德准则,可见它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语录》之““舍身取义”。
二、孟子介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有没有同学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三 教师背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
四、理解字义,文意,试不看课文注解翻译。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五、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六、 试背课文
七、 想想,你知道哪些舍身取义的事迹?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没有践行舍身取义的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一些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叫千古罪人)
八、小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孟子语录的学习,知道了儒学大师孟子的重要观点即虽然生命和正义都是他所热爱的,但如果二者发生冲突时宁愿舍弃生命以求大义,也就是会“舍生取义”,他的这一思想一直影响到了现在,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同时我们还要知道也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义"。舍义取生那是苟且偷生,“舍生取义”则能让你的脊梁挺立。
九、积累(都要求掌握):
(1)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舍身取义的人物事迹;
(2)孟子的其它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崇人性本善的观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作业:背诵课文;
掌握"“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掌握孟子的其它名言。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四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1、学生个人识记;2、小组合作解疑;3、教师精炼点拨。
1、寻找例词,进行比较赏析,加深理解巩固。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1、选择性提问;2、运用展台默写并纠错;3、作学案上精选习题。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做到读,写,练结合,向45分钟要效率;。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饱满的兴致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
3、充分发挥小组作用,实现简单问题组内解决,难度问题充分讨论思考;。
4、教师要善于调动课堂气氛,把握学生情绪,精炼点评疑难问题,与学生做好互动。
1、古文教学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2、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学生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要驾驭课堂。
3、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4、课堂上可以倡导探究性学习,有一些发散性思维的习题,但不能无度开放,要控制学生,把握进程。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五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六
学习目标:
1、能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会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4、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5、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6、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第一课时鱼我所欲也。
一、自主学习。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不好解释或难以把握的词句,然后在小组之间交流解决,如果有凝难词句,全班共同解决。
二、合作交流。
1、教师和学生共同翻译下列几句话。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仿照上四句话的翻译,小组合作翻译下列各句,注意句与句的区别。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余下内容。
(着重掌握文中通假字、词性活用字及古今词义变化字及多义字。)。
三、探究学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层层展开论述的?
(这是全文的难点,学生讨论可能会无章可循,因此此环节建议教师采用讲授教学。)。
2、朗读背诵,体会语言特色。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背诵默写。
如:呼尔而与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导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文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更是千古名句,振聋发聩。
二、自主学习(文中许多语句已成为人们常用的名言警句,学生印象深刻,因此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讲课前先行背诵。)。
1.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认真翻译课文。
2.默写课文第二段。
三.合作交流。
(1)理清课文层次,说说文章是如何曾曾推理展开论证的。
第一层(§1—§2):
第二层(§3):
第三层(§4):
(2)归纳文章中心论点。
四、探究学习: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比较阅读两篇课文,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3)谈谈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4)完成课后探究练习第三题。
答案。
第一课时明确: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中心论点,接着进行逻辑推理,先进行因果论证,由因。
推出果:因为我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所以即使有导致死亡的祸患也就不避开它。然后进行假设推理,从犯面进行论证。通过比喻和推理,证明了“义”的存在。接着,再举行路人、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从正面加以证明,最后以对比方式从反面加以证明,从而(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此环节可放开第二课时三。让学生讨论,特别是理清层次环节,完全可以有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出答案。)第一层(§1—§2):阐述困境造就人才的道理。第二层(§3):正反论证困境造就人才原因。第三层(§4):归纳全文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先列举事例,提出担当重责的人才都必须先经过磨练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列举大量事实,层层推理的基础上,在结尾概括出来,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文章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样写,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章写法上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同时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充分利用文本材料,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证明了“舍生。
延伸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笔锋咄咄逼人。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教具:
预习指导:
1.自读两篇文章各2次以上,注意断句及个别字读音。
2.结合注释,粗识大意。
3.搜集有关孟子及《孟子》的简要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关于西路军胜利的原因的论述。
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2)。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二人接力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二遍,再由教师范读课文(5)。
正音:“夫”,fu,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u,谷子,与“栗”区别。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问题一二)(10)。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6人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5)。
5.齐读课文(1)。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问题三四五)(6)。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难度较大,教师可视情况作以讲解)。
2.教师巡视解疑,并进行调控。
3.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15)。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
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
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几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
1.a类:熟读并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a类:完成《掌握语文》p之。
教学目标: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提问(2)。
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2)。
三、检查预习:(1)。
指名概述本文所讲的大致意思(中下生)。
四、讲析课文。
1.范读课文,正音(2)。
畎亩(quan)傅说(yue)胶鬲(ge)拂士(bi):同“弼”空乏(kong)。
2.学生活动: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问题一)(2)。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教师讲解(1)。
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4.讨论第1段(6)。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独立思考后提问)(问题二)。
参考答案: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独立思考后提问)(问题三)。
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问题四)。
参考答案: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八
1、熟习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
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明事理的说理方法。
以寓言故事说理。
1课时。
迁移性阅读法。
一、教学导入:
复习前面课文中孟子的说理方法——设喻、对比、类比等——寓言说理。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瞷(jian)墦(fan)讪(shan)施(yi)从良人。
三、词语点读:
1、重点词语理解:
a、餍酒肉而后反餍:饱,动词,吃饱。
b、则尽富贵也富贵:名词,有钱有势的人。
c、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瞷:窥视。
d、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国:城。
e、所仰望而终身也终:使动词,使……完全度过。
f、与其讪其良人讪:讥讽,怨詈也。
2、一词多义现象:
a、之。
a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前一个是助词,后一个是动词,到、往。
(旧:吾欲之南海,何如)。
b此其为餍足之道也的。
(旧: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c而良人未之知也代词,这件事。
(旧: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d吾见师之出,不见师之入取消句子独立性。
(旧: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b、道。
a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方法。
(旧:策之不以其道)。
b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道路。
(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仁政”,或道义。
(旧:伐无道,诛暴秦)。
d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自然的规律。
(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e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旧:孔子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a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反”同“返”,回来。
b蚤起“蚤”同“早”,早晨。
c施从蒗人之所之“施”同“迤”,偷偷。
四、再次朗读课文,自行通译全文。
五、分析理解:
(提示:序幕——妻妾良人共处;发端——良人餍酒肉而后反;发展——妻子起疑和跟踪;高潮——坟间乞讨余食余酒;结局——妻妾相泣中庭。)。
2、在本段文字后,原文尚有一句话:“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试翻译这句话。
(提示:从有道德的君子来看,当今那些追求富贵的人,他们的妻子小妾见到他们的丑态,不感到羞愧而哭泣的恐怕很少吧!)。
3、从尾句看来,这篇寓言的寓意何在?
(提示: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
六、学习了这篇寓言,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讨论)。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批评卑鄙小人行为)。
七、阅读《文学读本》中《〈孟子〉短文四篇》,认真翻译并概括各篇大意。
(略,参看注释)。
八、作业:
熟读课文,认真翻译全文。
1、抓住本文的文体,即寓言,进行分析。
2、根据孟子的写作风格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3、明白孟子在本文所表达的寓意。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九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掌握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
:全文字、词含义,全文大意。
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一课时
: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
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近,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近、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5、练习背诵课文。
内容和孟子思想。
默写课文和练习册内容。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十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词句疏通与文段朗读。
一、教学导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三、词语点读:
1、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理解:
1、见。
a庄暴见孟子拜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接见。
c父子不相见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看见。
e居有日,扁鹊复见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来。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把。
c以啮人,无愈之者如果。
d无以,则王乎同“已”,停止。
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用来。
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同“只”,只是。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竟然。
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推荐,选用。
d举数人以训汝列举。
e举大计亦死发动。
f戊卒叫,函谷举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句首助词。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
五、判断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
1、王语暴以好乐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
六、自读自译全文,然后解译下面的文段。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3、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大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
4、为民父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
(这几段文字均较简单,容易翻译。翻译后,让学生说说每一段文字中,孟子的说理技巧。)。
七、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分析内容。
一、再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二、分析课文:
本文记述了两次有关齐王“好乐”的谈话,表现了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冶,也许是孟子根本没与庄暴详谈,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切有力。在下文孟子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下文中孟子向齐王阐述自己的观点,仍是用对话方式切入。
第二部分,孟子与齐王的谈话。这部分才是正文。这一部分又分为三层,前两层只是为了把齐王引入自己设计好的论题中,最后一层才是本文的重点。
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第二层(从“曰:‘可得闻与?’”至“不若与众”),孟子果然改变了齐王的情绪,激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向齐王进说的时机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开始阐发他的道理,而是再以两问进一步加重谈活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既然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那么自然也就容易接受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三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经过前两层的铺垫,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终于说出了“不若与众”时,谈话条件已完全具备,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但仍不是谈音乐本身,而是谈齐王的音乐和田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这里,孟子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两幅生动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来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造成人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人民对国君怨声载道。国君在享乐时,也能考虑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就会“欣欣然有喜色”,就会祝福国君身体健康。孟子在以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分别结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和“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说明了造成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三、分析写作特点。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1、循循导人,借题发挥。
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对比和重复。
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欣……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措……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完成课后练习一。(略)。
五、完成课后练习二。(略)。
六、完成课后练习三。(略)。
七、结合当代我国社会实际,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这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关系?(讨论)。
八、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十一
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那么,我为什么会在这节课上不在状态呢?其实每一周的开始上课的状态都不是太好。这可能与双休日的休息有关。在家还没有休息够,又要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了,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情愿。我了解到有不少老师也有这种表现。其次课前的注意力没有在备课上。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
还有,在课堂开始时导语没有做好。开头很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上课时我说:“在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深受战争之苦。继孔子之后,一位儒家大师出现了。大家说他是谁?”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是出孟子。“他有什么政治主张呢?”我接着问。这下学生没有回答上来。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学生在七年级时学过中国古代史,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70多个学生中就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令我比较失望,影响了接下来的上课心情。
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善于调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调节教学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是教学机智,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养成。我串讲了课文以后,让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3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4孟子的政治主张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十二
1、学习《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听老师朗读课文。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习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十三
多年以前,孟子为他的“性善说”奔走呼告,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对手,他笑傲王侯,轻身赴险,把权势、财富、美色看得一文不值,把理想、正义、人格看得高于一切;2000多年过去了,孟老先生已离我们远去,但今天,人们依然在吟颂着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仍然在称道着他“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常用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勉励自己;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是否有许多话想说给大家听,那就请放飞心声吧!
有三个小题目可供参考:《我心中的孟子》、《孟子,请听我说》、《孟子,我们呼唤你》。
九、结束语。
同学们,回顾这篇充满浩然正气的散文,你学到了什么?
巧妙的比喻,严密的逻辑,善辩的文采,舍生取义的精神……(让学生归纳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仅仅是打开了学习孟子的一页篇章,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发现孟子,研究孟子,学习孟子,因为他会让我们终生受益!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总认为文言文深奥难懂,学生自己几乎不能自主学习,所以大多采用串讲的方式。一字一句,从来不敢有所怠慢,希望这样能使学生对课文不再有疑惑,。但我发现,无论怎样尽力,学习效果都很难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我屏弃串讲的模式,贯彻新课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当学习的主人。另外文言文教学不仅承载传授文言知识的任务,其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渐染,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进而创造出新的思想、文化。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鱼我所欲也》一文时调整了教学重心:既注重文言基础的积累,又注重学生的文化积淀,厚实学生文化底蕴,让学生真正品位到孟子的魅力,内化其高尚的人文精神。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我感觉有以下收获:
1.重点文言词语用法,可以在文言文单元学习前教给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方法,让学生自行归纳梳理,能举一反三;2.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力求人人尽享成功的喜悦。改变单一的老师提问,点名叫学生回答的模式,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自己得到自主学习的权利,积极性很高;3.美读吟诵是学习本文的秘诀。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师生一起去品味孟子散文的意蕴美,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理解,从而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目标;4.把时间还给学生。文言文学习可在课前给学生一节预习或自学时间,课上精讲少析,给学生充分的理解、体悟时间,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也能走出文本,联系社会,有自己的真知灼见;5.链接传统文化,丰富人文素养。教学中把知识相互贯通,让学生既认识战国时的孟子又感悟“舍生取义”在今天的伟大意义;帮助学生积淀中国古典文化,培养学生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意志,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
本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部分同学基础较差,理解课文较为吃力,学习节奏较慢,个别学生质疑讨论时有点无所适从。另外由于教师的执教水平有限,部分环节没有完全放开,主动性积极性还有待继续提高。通过这节课,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进一步提高自我,完善课堂。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十四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了解孟子及《孟子》(多媒体显示)。
三、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再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例: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结合注解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以天下之所顺(用)。
三里之城(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地利不如人和(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四)、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的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把握思想内容,理清论证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4、尝试背诵。
五、总结升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
六、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七、布置作业。
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板书设计:略。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十五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我们读《孟子见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一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见过梁襄王之后,向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在此并见到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既鲜明地表明了他的观点,又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
本文特点。
善辩。
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孟子确实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付那班见利忘义、嗜杀不仁的统治者,才施展他的辩才的。孟子对付梁襄王,首先在于善于察言观色而择言。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的样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佳,因而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婉转曲折。其次在于围绕中心,逐步展开论述。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怎样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善喻。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比喻即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直观性,又含意丰富,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孟子见梁襄王》,同样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天下莫不与也的道理。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苗槁,久旱要枯死,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乌云像油一样的漫延,泛着光泽,大雨像满溢样哗哗倾泻,那么禾苗自然然兴之,蓬蓬勃勃地生长,更为茂盛。孟子以苗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态度。孟子形容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犹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也貌合神契。槁苗望雨孰能御之,民之归附,沛然谁能御之,反诘得让人毋庸置疑。要天下与之,都跟随君王,关键在君不嗜杀人,如甘霖惠旱苗,则民便如水归沟壑,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衔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雨润禾苗,水向低处,生活中习见之事,易明之理,既为人熟知又深感贴切。
犀利。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荀子的批判》)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也是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没有一个君王不好杀人,概括战国时广阔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且连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杀者之列。孟子看出梁襄王也属于嗜杀图霸的一类角色,也就乘机痛下针砭。他对梁惠王还申述了一番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仁者无敌的道理,而对梁襄王则劝之仍恐其愚,讥之则不畏其恼,言言作声,语语中的。孟子对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没有任何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由梁到齐,加齐之卿相。
孟子见梁襄王时,已是七十岁左右,先前已经游历了好多国家,到梁后先和惠王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是他思想很成熟的时期,也是经验很丰富的时候。他与梁襄王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亦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讲话艺术。就此,对于我们了解孟子的主张以及散文艺术,是有意义的。
(选自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十六
学习目标:1、学会12个字,认识7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高低不平、崎岖、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2、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唱歌的小河》。
3、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书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唱歌的小河》,体会作者读诗的感受。
教学难点:了解日记的格式,学写读书笔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名好读书的孩子潭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书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老师和好朋友。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指名学生谈。)。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它让我们获得知识,受到启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小朋友在日记中写下了他读书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出示生字卡片或小黑板,指名学生领读生字并扩词,教师提示重点。
3、再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出示句子练读。
5、分组齐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流利。
6、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说说生字书写的难点。
2、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提示写字姿势和占格、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读书我们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和捷克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我们发现的问题。
二、品读课文。
(一)品读《唱歌的小河》。
1、自由选择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思考相关的问题;同桌交流。
第一节为什么此事歌声会更加嘹亮?
第二节为什么小河喜欢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放开喉咙歌唱?
第三节为什么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唱出的歌声更雄壮?
2、反馈学生自学情况,通过引导学生想像小河会想些什么、会唱些什么;理解“崎岖”等重点词语来指导朗读,体会小河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3、尝试背诵《唱歌的小河》。
(二)“我”为什么喜欢《唱歌的小河》这首诗?
抓住“昼夜不息”等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懂得读好书使人受益的道理。
(三)“我”为什么谢谢丁伯伯?
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明确一是丁伯伯送我这么好的书,二是读书使我受益,三是我好读书。
三、结语。
1、学了这篇课文,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上作为你的读书格言。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从书中获得财富。得靠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和书交朋友。
四、拓展。
借鉴本文的写法,介绍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勇往直前。
读书好。
读好书。
好读书。
孟子一则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提问(2)。
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2)。
三、检查预习:(1)。
指名概述本文所讲的大致意思(中下生)。
四、讲析课文。
1.范读课文,正音(2)。
畎亩(quan)傅说(yue)胶鬲(ge)拂士(bi):同“弼”空乏(kong)。
2.学生活动: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问题一)(2)。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教师讲解(1)。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4.讨论第1段(6)。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独立思考后提问)(问题二)。
参考答案: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独立思考后提问)(问题三)。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问题四)。
参考答案: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78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