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门严谨而普适的学科,它的应用广泛且深入。思考是人类对于问题、现象和事物进行思维、思考和分析的过程。总结范文作为参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企业并购论文篇一
一家小公司的开创性行为,或许会为整个创业板市场的未来,打开一片巨大且充满想象力的天空。
11月8日,创业板市场推出一年后,首个换股并购案例出炉。立思辰[0.93%资金研报]公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以18.57元/股的价格向友网科技的股东定向发行不超过1605万股,收购该公司100%的股份,此举让其成为创业板中首家实施以市值支付方式进行并购扩张者。
经过对该公司的各项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立思辰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45亿元,超募1.69亿元,除去已使用的资金,截至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超募资金尚有1.3亿元,并不足以支付此次并购友网科技的金额。这或许是该公司在创业板首吃“螃蟹”的主要原因。
其实,自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以来,主板市场相关案例层出不穷。5年中,长江电力[2.79%资金研报]、上港集团[-0.39%资金研报]等134家上市公司通过换股收购、资产注入、吸收合并等方式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
企业并购论文篇二
签订地点:
甲方:
乙方:
鉴于:_________公司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于即日达成如下投资意向,双方共同遵守。
甲方与乙方已就乙方持有的_________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事宜进行了初步磋商,为进一步开展股权转让的相关调查,并完善转让手续,双方达成以下股权收购意向书,本意向书旨在就股权转让中有关工作沟通事项进行约定,其结果对双方是否最终进行股权转让没有约束力。
第一条本协议宗旨及地位。
1.1本协议旨在对截至本协议签署之日,甲、乙双方就股权转让事宜业已达成的全部意向作出概括性表述,及对有关交易原则和条件进行初步约定,同时,明确相关工作程序和步骤,以积极推动股权转让的实施。
1.2在股权转让时,甲、乙双方和/或相关各方应在本协议所作出的初步约定的基础上,分别就有关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资产移交、债务清偿及转移等具体事项签署一系列协议和/或其他法律文件。届时签署的该等协议和/或其他法律文件生效后将构成相关各方就有关具体事项达成的最终协议,并取代本协议的相应内容及本协议各方之间在此之前就相同议题所达成的口头的或书面的各种建议、陈述、保证、承诺、意向书、谅解备忘录、协议和合同。
第二条股权转让。
2.1目标股权数量:_________公司%股权。
2.2目标股权收购价格确定:以20__年月日经具有审计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后的目标股权净资产为基础确定。其中,由甲方来承担支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
第三条尽职调查。
3.1在本协议签署后,甲方安排其工作人员对乙方公司的资产、负债、或重大合同、诉讼、仲裁事项等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对此,乙方应予以充分的配合与协助,并促使目标公司亦予以充分的配合与协助。
3.2如果在尽职调查中,甲方发现存在对本协议下的交易有任何实质影响的任何事实(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公司未披露之对外担保、诉讼、不实资产、重大经营风险等),甲方应书面通知乙方,列明具体事项及其性质,甲、乙双方应当开会讨论并尽其努力善意地解决该事项。若在甲方上述书面通知发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乙方不能解决该事项至甲方(合理)满意的程度,甲方可于上述书面通知发出满十个工作日后,以给予乙方书面通知的方式终止本协议。
第四条股权转让协议。
4.1于下列先决条件全部获得满足之日起工作日内,双方应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2)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包括其附件)的内容与格式为双方所满意。
(3)甲方公司内部股东通过收购目标股权议案。
4.2除非双方协商同意修订或调整,股权转让协议的主要条款和条件应与本协议初步约定一致,并不得与本协议相关内容相抵触。
第五条本协议终止。
5.1协商终止:本协议签署后,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协议得终止。
5.2违约终止:本协议签署后,一方发生违约情形,另一方可依本协议规定单方终止本协议。
5.3自动终止:本协议签署后,得依第3.2款之规定自动终止。
第六条批准、授权和生效。
6.1本协议签署时应取得各方有权决策机构的批准和授权。
6.2本协议在甲方、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且加盖公章后始生效。
第七条保密。
7.1本协议双方同意,本协议所有条款、从本协议双方所获得的全部信息均属保密资料,惟如有关披露为法律所要求的义务与责任时则除外。
7.2本协议各方同意,不将保密资料用于下述情况以外的任何目的:法律所要求、本协议有明确规定、或任何就本协议所遭至之诉讼、仲裁、行政处罚;惟在该等情况下,也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程序使用保密资料。
第八条其他。
本协议正本一式贰份,各方各执壹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兹此为证,本协议当事方于文首书写的日期签署本协议。
甲方:
法人代表:盖章:
(签字):
乙方:
法人代表:盖章:
(签字):
企业并购论文篇三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速度放缓等多重挑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使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是必然选择。绿色建筑的推广应从项目投融资决策阶段进行,按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改进决策程序,提高绿色建筑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项目建成以后进行评价,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将给予相应奖励。但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是否建设绿色建筑,应从投资扫会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综合考虑,项目前期阶段就要进行项目绿色建筑的投资。绿色建筑投资在先,奖励在后,这就存在一个时问差的问题,不利于我国绿色建筑推广。目前,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主要集中在项目是否达到绿色建筑相应星级的评价,也有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效益的评价,但没有区分不同主体对项目的评价。从不同主体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通过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的对比分析,使投资者进行科学决策,政府也具有财政补贴的依据。同时,投资者具有是否建成绿色建筑的选择权,这种灵活性使绿色建筑项目具有实物期权的价值。引入实物期权法更有利于投资者对绿色建筑项目科学评价,将助推绿色建筑发展。
二、绿色建筑经济的外部性及其投资决策评价的特点。
绿色建筑以循环经济为理念设计、运营,运用可持续发展绿色节能技术。绿色建筑的巨大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原因。由于绿色建筑经济外部性,使私人与社会的成本和效益不一致。绿色建筑的初始成本要比传统建筑高,由于绿色建筑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绿色建筑的推广比较困难。推广绿色建筑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外部性问题。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推广绿色建筑,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需要将外部成本效益内部化。通过市场机制抑制外部不经济性,使绿色建筑有眼前的现实利益,而且更有利于存量的积累,对后人有利。这需要绿色建筑在决策评价时,政策导向明确、充分共享市场信息、价格信号合理、减少不确定的因素、增强投资者投资绿色建筑的信心。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直接投资和注入资本金的,政府从投资决策角度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易于推广绿色建筑。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如果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对政府投资项目主要是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项目,绿色建筑的经济外部性效果显著,推行绿色建筑目前主要是政府主导。用传统的经济评价方法,从增量成本效益分析项目可行即可投资。因此,绿色建筑的推广首先也易于从政府投资的项目开始。对于大量企业投资的项目,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企业将从绿色建筑带来的直接费用和直接效益进行决策分析。由于绿色建筑的经济外部性,这类项目还需进行经济评价,通过增量财务现金流量与增量经济费用流量的对比分析,判断二者出现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绿色建筑项目市场失灵原因,提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将评价结果作为政府进行财政补贴的依据,提高政策效率、弥补市场失灵叫。完善绿色建筑项目投融资决策机制,以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三、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识别。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识别涉及到直接成本和直接效益、外部成本和外部效益,按照“有无对比”原则,正确识别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为科学评价提供基础数据。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正确识别的前提是全面分析绿色建筑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明确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绿色建筑成本和效益,更有利于绿色建筑投融资科学决策。
绿色建筑的直接成本就是生产成本,包括为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成本。增量成本是为了满足绿色建筑特点的技术和运营要求而增加的成本,主要包括建造成本、咨询设计成本、运营成本、维修成本、报废拆除成本等。
绿色建筑的直接效益是绿色建筑给投资者带来效益,包括使用房产成本节约效益或房产售价和出租价格,政府对绿色建筑的财政激励政策奖励收入。增量效益是相对一般建筑使用房产费用节约或房产售价和出租价格的提高,政府对绿色建筑的财政激励政策奖励收入。绿色建筑的效益主要表现在外部效益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宏观经济影响。经济效益:应用新节能技术使能源节约、水节约、建筑运行费用的节省,应用新材料使建筑造价减低,产生成本降低。环境效益: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空气质量改善。社会效益:环境质量的改善、舒适度提高、健康、工作效率提高。绿色建筑对宏观经济影响主要是增量投资的带动效益。
四、结论。
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主要之一是要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载体建筑的质量,建筑质量直接决定着社会财富多少和持续性。节能、环保和舒适的`绿色建筑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因此,城镇化建设需优先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推广重在投融资决策阶段,考虑到现阶段绿色建筑项目开发的实际,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对绿色建筑项目科学评价,以采用市场机制和政府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绿色建筑。从投资项目前期审批制度和投资项目的投资主体看,以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政府投资项目应首先易于推进绿色建筑。文章对企业投资项目从投资者、国家等不同角度对绿色建筑进行科学评价,以“有无对比”的原则,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成本与费用进行了全面识别和计量,重点分析了绿色建筑项目增量成本和增量费用识别和计量。同时,通过案例将项目增量财务现金流量与增量经济费用流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从投资者的角度如果政府的财政补贴不到位,由于绿色建筑经济外部性等原因,企业投资者主动推动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不高;考虑绿色建筑外部效果和外部费用后再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得出需要政府干预,对绿色建筑进行相应的财政税收激励措施,并根据财务评价结果提出财政补贴的依据。同时,由于投资者对是否开发绿色建筑项目和开发绿色建筑项目的星级具有选择权,使项目具有实物期权价值。考虑到项目开发的实际,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绿色建筑认识的提高,政府的财政补贴的连续,人们对环境和健康支付意愿的提高。运用实物期权法对绿色建筑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反映绿色建筑项目的真实价值,更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由于绿色建筑外部性需要进一步对绿色建筑环境和社会效益定量分析,以期全而科学评价绿色建筑的价值。
企业并购论文篇四
实物期权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并购后的企业价值。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如账面价值法、折现现金流法等,都被用到了钢铁企业并购中,但没有认识到:任何的钢铁企业由于其拥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而拥有一些投资机会,这些投资机会无疑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利用期权思想进行识别,找出其中存在的期权,并且用期权方法进行评估,帮助企业行进行决策。因此,传统的方法忽略了钢铁企业拥有的实物期权价值,低估了企业的价值。从期权的角度看,一个投资机会是一个买方期权,投资额相当于约定价格,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总现值,相当于基础资产的当前价格。根据现有业务情况,我们可以估计其波动率(风险),再估计投资距离现在的时间和无风险利率之后,就可以利用期权方法估算投资机会的价值。
针对我国的具体实际,在我国未来的钢铁企业并购中,目标钢铁企业的价值评估,应该包括两个层次:首先,把目标钢铁企业的价值划分为资产价值(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和期权价值两部分,分别进行价值评估。前者可以运用一般的资产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后者则利用期权思想对目标钢铁企业拥有的投资机会和期权进行识别,再用期权方法进行评估,两者之和即为目标钢铁企业的价值。其次,把并购附加价值也考虑在内,用实物期权理论方法计算,是该目标钢铁企业的一些选择。让我们在下面一桩实际的钢铁企业并购中,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分析。一般来说,目标钢铁企业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npv方法计算的钢铁企业价值,其表示方法为:
式中:表示公司并购现金流贴现值;cf表示计算期内第t年企业的现金净流量;n为并购投资期;i表示反映预期现金流风险的折现率,即资本成本率。
钢铁企业价值的第二部分,为收购所产生的增长期权的价值。我们假设收购成功后,目标钢铁企业将有新的投资,但并不一定发生,而只是收购钢铁企业所持有的一种投资的权利。因此,不能将投资后产生的现金流,折现作为钢铁企业价值,但根据实物期权原理,这种权利是有价值的,体现为一种收购钢铁企业持有的增长期权的价值,即并购附加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欧式看涨期权价格;s为标的资产价值;r为无风险利率;x为执行价格;t为到期日;n为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d、d则分别如下给出,为标的资产价值波动率。
我们在考虑了实物期权的基础上得出的并购钢铁企业的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并购的现状和未来。以往单纯应用账面价值法,或单纯应用折现现金流法,在进行银行或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时,往往忽略或无法计算由并购所产生的附加价值,从而会低估并购投资的价值,错过一些具有潜在成长机会的并购项目。
5案例分析。
例如,某钢铁企业要并购另一钢铁企业,报价为6000万元,预计并购4年后,被并购方原有项目a的效益开始下滑,但被并购方有项目b可以投资。并购成功后,被并购方原有项目的现金流量如表1所示。
6结束语。
本文对实物期权理论进行了,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并购中价值评估的不足,研究了该理论在钢铁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建立了钢铁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总体框架,并以具体案例为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忽视了并购隐含的期权价值。实物期权理论为钢铁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弥补了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无法计算企业持有的经营灵活性,以及并购产生的附加价值的不足。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用来做量化分析时,实物期权方法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期权定价本身要用到一些高深的数学知识,许多人难以理解,这也影响了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到钢铁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钢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全盘否定,而是在保留传统钢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合理内涵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更新,对其固有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和一定的突破,增加了钢铁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合理性。
企业并购论文篇五
长期以来对企业价值直接评估的经典方法是折现现金流(dcf)法,但是dcf法却存在很大的问题。
用dcf方法来对进行估价的前提假设是企业或项目经营持续稳定,未来现金流可预期。但是这样的分析方法往往隐含两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即企业决策不能延迟而且只能选择投资或不投资,同时项目在未来不会作任何调整。正是这些假设使dcf法在评价实物投资中忽略了许多重要的现实影响因素,因而在评价具有经营灵活性或战略成长性的项目投资决策中,就会导致这些项目价值的低估,甚至导致错误的决策。其次,dcf法只能估算公司已经公开的投资机会和现有业务未来的增长所能产生的现金流的价值,而忽略了企业潜在的投资机会可能在未来带来的投资收益,也忽略了企业管理者通过灵活的把握各种投资机会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增值。因此基于未来收益的dcf法对发掘企业把握不确定环境下的各种投资机会给企业带来的`新增价值无能为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经济学家开始寻找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真实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在期权定价理论的基础上,black、scholes、merton等学者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理论界逐步将金融期权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企业经营中来,并开创了一项新的领域实物期权,随着经济学者的不断研究开拓,实物期权已经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
实物期权(realoptions)的概念最初是由stewartmyer在mit时所提出的,他指出一个投资方案其产生的现金流量所创造的利润,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取得一个权利,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取得或出售一项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所以实物资产的投资可以应用类似评估一般期权的方式来进行评估。同时又因为其标的物为实物资产,故将此性质的期权称为实物期权。
企业并购论文篇六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秉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就甲方收购乙方持有东莞市______有限公司股权事宜,对本协议的条款及内容,双方均表示认可并自愿遵守。
1、甲方的___项目需要乙方的技术支持,甲乙双方须合作完成该项目后,本协议中关于股权收购的条款才生效。
2、项目完成标准:以甲方与客户签订合同中约定的标准为准;若合同中未约定项目标准,则以国家标准为准;若没有国家标准,则以行业标准为准;若没有行业标准,则以能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准。
3、在完成项目后,甲乙双方须于_____日内履行完毕本协议中关于股权收购的相关事宜。
东莞市______有限公司成立于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注册资本为__________人民币,统一信用代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股东为_____一人,持有_____%股权。
本次收购的标的股权,为乙方持有东莞市______有限公司51%的股权,乙方同意以本协议所确定的条件及价格转让标的股权,甲方同意以本协议所约定的条件及价格受让标的股权。
1、股权转让价格:________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方向乙方支付人民币____元,收购乙方持有东莞市______有限公司_____%的股权。
2、支付方式:________甲乙双方同意,甲方以银行转账的方式向乙方支付收购款,乙方的收款账户如下:
开户名: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
账号:________。
3、支付时间:在本协议第一条约定的项目完成后10日内,甲方须将收购款汇入乙方的收款账户内。
1、乙方收到甲方的收购款10日内,须到东莞市工商局将其持有东莞市______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甲方。
2、在工商变更过程中,甲乙双方要相互配合,不得故意拖延变更或制造阻碍。
1、收购完成后,甲方持有东莞市______有限公司51%的股权,东莞市______有限公司成为甲方的参股子公司。
2、收购完成后,乙方仍管理东莞市______有限公司的日常经营,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业务、生产、人员调配等,甲方对乙方的经营管理有监督、建议的权利,对于重大事项,双方协商确定。
3、收购完成后,甲乙双方依照对__________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享利润、承担风险。
1、甲乙双方违反本协议任一条款,均视为违约,违约方须向守约方支付不少于人民币100万元的违约金。
2、除上述违约金外,因违约方违约对守约方造成损害的,守约方有权向违约方赔偿相应损失。
1、本协议所指不可抗力,系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但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变动,虽非不可抗力,仍视为本协议当事人不可控制的客观情况,因而与不可抗力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本协议履行期间,因不可抗力、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变动,或因有权批准机关的审批等,导致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或使本协议目的无法实现,则任何一方均可通知对方解除本协议,在此情况下,通知方应在通知中说明解除协议的理由,并同时提供发生不可抗力、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变动,或有权批准机关未通过审批的依据。
双方若因本协议产生纠纷,应先友好协商,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费、律师费、保全费、担保费等由败诉方承担。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一式贰份,双方各执一份。对未约定事项,双方可签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_(盖章)乙方:________(盖章)。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企业并购论文篇七
9月30日,tcl通讯发布公告,宣称与控股股东tcl集团签署《合并协议》。至此,备受市场瞩目的tcl集团上市一事终于有了结果。控股股东tcl集团将以吸收合并方式合并tcl通讯并实现整体上市。
根据tcl集团发布的公告,本次合并的内容主要有四点:1.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集团公司以吸收合并方式合并tcl通讯。合并完成后以公司为存续公司,tcl通讯注销独立法人地位。2.公司在向公众投资人公开发行股票的同时,以同样价格作为合并对价向tcl通讯全体流通股股东定向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流通股),tcl通讯全体流通股东以所持tcl通讯流通股股票以一定比率换取公司发行的流通股股票。3.公司以人民币1元的价格受让公司全资子公司tcl通讯设备(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的tcl通讯25%的股票。根据《公司法》规定,这些股票连同集团公司现已持有的tcl通讯31.7%的股票在本次合并换股时一并予以注销。4.公司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及向tcl通讯流通股股东发行的全部流通股股票将在深交易所上市交易。
为了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tcl集团通过吸收合并实现公司整体上市,这一注销已经上市的子公司,换取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做法,是国内证券市场的有益尝试,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十分值得关注。
企业并购论文篇八
河北学刊05期。
在审计工作中,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会降低审计质量与审计效果,在特殊环境下还会败坏审计职业形象,危害审计事业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审计工作最终失败。按照信息经济学原理,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存在,容易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是审计风险产生的理论根源。在审计工作中,如果审计人员未能严格履行责任义务,受利害关系的影响,便有可能形成判断失误风险与道德风险。当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存在较多的层级,其管理体制并不健全,在这种内部约束机制下,审计道德风险会变得更加严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越来越明显的障碍。因此,有必要防范审计人员的道德风险,提升审计绩效。
一、道德风险与审计道德风险。
在公民社会中,社会和谐是社会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人的行为需要和社会秩序相契合,社会则要借助有效途径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要发挥调控作用。比如,为控制主体进行合法性辩护,对可能引起冲突的价值观念加以阐释和引导,借以形成良性的道德氛围。而当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对于社会发展的把握也就变得越来越清晰,公民社会或和谐社会的构建便会逐渐实现。但不可避免的是,道德会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陷入风险之中,给社会进步造成一定阻碍。
(一)道德风险及其成因。
1.道德风险释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随着媒体、法律、制度等要素的介入,道德风险受到前所未有的制约,但即便如此,在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场景之中,道德风险仍有可能形成现实破坏力,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存在着大量“委托一代理”关系,用以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提高社会组织的运行效率。但是,无论是委托人还是代理人,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这样一来,道德风险就成为“委托一代理”关系的直接产物,当委托方处于信息劣势或疏于监管时,代理方就会围绕自身利益作出有损委托人的行为,伤害委托人的利益,道德风险由此产生。而基于“委托一代理”关系,道德风险具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代理人会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放大自身的效用。
2.道德风险的成因。首先,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错位。从辩证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前由市场经济所主导的经济文化也是如此,它一方面使当代大学生更加独立和开放,另一方面使道德人格更加多元。一些个体的道德心理出现了“分歧”,道德人格的矛盾与冲突时刻困扰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一方面对个人道德极度维护,一方面对社会公德逐渐漠视,在一味地构建服务于自身的道德体系之时,对公共道德的构建袖手旁观。其次,按照意识论的逻辑,认知指导行为,行为增长认知,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断裂也是需要关注的另一个事实。从原则上看,两者是对称、协同和一致的,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不对称性和矛盾性正日益凸显,两者的反差在部分大学生群体身上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再次,自我道德修养的“放任”和外部道德教化的缺位。这样一来,个人道德体系逐渐扭曲,其道德行为只为利益诉求服务。
(二)审计道德风险的表现。
审计是经济行为的一种,指的是依照经济原则和委托人的要求,为了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进行的专项活动,其职责在于完成受托任务、履行受托责任。从理论上讲,审计道德风险系指从事审计活动者(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等),在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的不利于他人(比如委托人)的行为。这些问题源于以下情况:在不确定性、不完全性或限制性的合同中,负有责任的一方(经济行为者)由于未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因此也不承担行为的所有后果,不获取行动的所有好处。在审计工作中,道德风险亦称“审计败德行为”,是审计人员的行为偏离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所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假陈述。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出来。但是,一些审计人员出于对非法利益的追求,在审计报告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主观上的隐瞒,以达到与利益相关者“合谋”的目的――这明显违反了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原则,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2.市场寻租。一些审计人员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会向被审计单位释放“特定信息”,被审计单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向其寻租,以便完成审计造假,出具一些应付性、包装性的审计报告以欺骗委托人――这种审计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强化了不正当竞争,而且严重降低了审计质量,增加了社会成本。
3.职业怠倦。在委托人监督缺位的情况下,审计人员会在审计工作中“偷懒”,比如,通过简化程序或省略必要的审计环节减少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消减审计精力,甚至因此获得额外收益――这种行为与审计职业道德直接相悖。
(三)审计工作中引入道德风险的必要性。
无论人类社会如何进步,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构建的法律体系都是不完备的。因此,社会规则的建立除了要强化法律的作用之外,还须注重道德的约束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特定案件时,依照法律和道德作出最小偏差的推断和研判。因此,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所采取的任何审计方法都要以职业道德为基础和支撑。也可以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是“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的二元函数,单纯依靠专业技术或职业道德进行审计都是不恰当的,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消除审计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审计失误。所以,有必要在审计活动中引入道德风险因素,在关注审计技术与审计程序之外,还要对审计主体的自身行为和因此而产生的审计主体的道德问题加以思考和度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对人的约束比制度更为深刻,这也是审计风险因道德而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若想降低审计风险,通常要寻找道德风险的成因和可能爆发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设计和审计行为取得良好效果,保证审计准则、审计方案和审计程序按照既定的路径推进。当然,在审计活动中,在审计管理和审计技术层面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但这些风险只会给审计工作带来部分影响。对于这些微观层面的事件,只要借助制度规范等对应措施就可以有效化解。相反,道德风险对审计绩效的影响是宏观的,由此而造成的不良后果通常会使社会信用陷入尴尬境地。从这个角度讲,在审计活动中引入道德风险变量,具有明显的检验意义。
二、审计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
在传统审计模型中,不道德行为产生的风险是难以描述的。所以,在研究审计风险时引入道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的成因是十分必要的。总体而言,审计道德风险的成因主要有违规得利大于惩罚成本、不正当竞争压价诱发审计道德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一)违规得利大于惩罚成本。
为了规范审计行为,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公开信息,防止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外,还应对因审计道德而造成的损失作出明确认定,并给予其极具威慑力的惩罚。但是,较长一段时间以来,虽然中国的审计环境不断向好,但与法律相关的约束机制却一直处于软化状态。比如,民事赔偿机制缺位,监管力度不足等。这种状况的存在直接推高了审计师行为失当发生的概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监管和惩处机制的缺位,使得这些行为被起诉的概率也越来越低。实际上,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低风险行为或高风险行为被容忍,极易诱发新的道德风险,风险的级别也会越来越高,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危害也会越来越大。比如,审计师会出于对“显著利益”和“隐性惩罚”的考虑,签发一些严重失实的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也可能为了“迎合法律”,对严重失实的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加以粉饰,以增加结果的模糊性。当然,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数量越来越多,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类人群和组织抗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如果不颠倒“违规得利大于惩罚成本”的状况,其道德风险就会不断提高,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损害。
(二)不正当竞争压价诱发审计道德风险。
按照行业要求,审计师在履行审计合同所规定的责任之后,会从委托人处收取约定的审计费用。这样一来,审计行为就成为一种典型的市场行为,审计质量、审计成本、审计收益三者之间就构成了制约关系。如果审计师追求较高质量的审计,就会因此增加审计成本,而审计成本的增加会“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审计收费不断走低、竞争环境不断激化的情况下,较高的审计质量势必会降低其收益。这样一来,对于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审计师来说,出于对既得利益的考虑,要么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其市场份额,要么放弃更高层次的审计独立性与职业道德,以换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当然,这种出于不正当竞争而出现的压价行为,一方面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审计主体被迫接受和履行审计合约责任不相称的收费条件,另一方面,也因这种“理性选择”而造成了“偷懒行为”,审计道德风险由此而产生。
(三)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紧密相关。在审计活动中,注册会计师承担主要的审计任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主体存在提供失真审计信息的可能,并以此提升自身效用,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此外,审计作为一种专家服务,审计事故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是否违背了审计准则、是否违背了审计道德、存在造假行为,是很难判定的。但是,一旦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高额回报,就有可能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用合法审计信息失真与非法审计信息失真,作出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审计行为。
三、审计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道德冲突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常见的矛盾表现形式,在社会发展处于复杂阶段时表现得尤为明显。道德冲突最终导致道德异化和道德选择,而在道德实践中,基于道德异化的道德选择又成为其他道德活动的前提与基础。由此可见,道德冲突是人类道德活动的根源,它关乎人类心理机制与社会机制的生成与规范。从这个角度讲,防范和治理审计道德风险需要按照这一逻辑进行:注重审计道德的内化教育――从规制上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道德风险成本――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
(一)注重审计道德的内化教育。
对道德教化主体而言,道德人格是其道德体系的.重要表征。在对审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进行道德教化的过程中,重塑教化主体的道德人格是提升其道德教化水准的基本维度。为此,在选择道德教化主体时,应注重其是否具备足以影响其道德人格的关键素质,比如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有效的沟通力和驾驭局面的引领力等。此外,还应进一步提升道德教化主体的人生价值系统,充分认识到与道德教化相关的工作是神圣的事业。当然,道德教化主体还须具备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教化客体表现出来的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应对其进行重塑和道德教化与内化,将道德教化多主体下的养成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化模式加以实施,使之能够自觉接受道德规范和遵循道德准则,将道德人格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心理诉求。
(二)从规制上确保审计的独立性。
严肃对待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认真落实审计意见与建议,对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从规制上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才能有效防范审计道德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审计活动中,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利益关联,严格按照审计原则和被审计客户的管理层或雇员的职能完成审计,在法律和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对被审计客户予以正面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投资者对审计师和审计活动的担心与质疑。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利润及经济利益,不能为了较多的咨询服务而降低审计服务收费,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审计师的独立性。
(三)提高审计道德风险成本。
经验表明,在违法现象普遍存在时,政府或当局即便再强大也难以控制住每一个人――这是管理学中“破窗理论”屡试不爽的定律。在审计活动中,为了降低因道德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除了提高法律本身的效力外,还要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加大惩处力度,通过提高审计道德风险成本,消除审计行为主体的违规意愿。为此,需要不断提高法律法规的社会认知度,让更多的审计师认识到审计道德缺位会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从而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此外,无论是审计师还是会计师事务所,都要熟悉和钻研审计法律法规,通过公平执法、公正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纠正,增加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赖与热情。比如,培养通晓审计业务的法律专业人才,加强对法官独立审判的教育,提升审计职业的社会公信力等。
(四)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审计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审计技术和审计经验对审计结果的准确和客观会产生直接影响。一般而言,较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会增加经济价值,否则,不仅会降低经济价值,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为了提高审计质量,降低道德风险,还需要在审计领域内部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号召社会或社会组织为增加价值的审计活动支付更多报酬或社会认可。如此一来,技术到位、经验丰富、道德水准较高的审计师就会拥有更好的声誉与审计收费,并会为其事务所带来更多未来收益。同时,审计师也会主动抵御那些“有利可图的诱惑”,自觉完成既定的审计程序,综合衡量审计成本和收益,服务于更多的客户。
(五)建立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审计行为能否有效防范道德风险,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能在多大程度上消除风险因素,还对被审计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运行状况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做好顶层设计,还要做好各项制度构建”,有必要建立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以经营管理权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为起点,构建更为严密的审计监督体系,防范审计道德风险的发生。现代企业内部存在着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层级的分支机构都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因此,认定代理行为是否合法和有效,必须借助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才能完成。从这个角度讲,在保证被审计企业独立性的同时,应以完全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制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处罚制度,合理利用和处理审计报告,以防“只审查、不处理”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消除违规、违纪等不道德审计行为。
审计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而存在的,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审计活动在对外经济往来、协调国内和国际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以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其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倾向、道德倾向对中国审计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借助各种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审计人员的道德教育、道德培训和道德约束,使之能够从职业道德出发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主动践行职业道德行为,为消除审计道德风险、规范审计市场作出更多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提升审计职业形象,促进整个审计事业的发展。
作者介绍:穆建亚,南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主攻思想政治教育。
企业并购论文篇九
锦西化机始建于1939年,是中国化工机械制造工业的摇篮。透平机械是其主导产品之一,在该领域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
锦西化机与西门子合资的主导者是葫芦岛市政府,起因于“国企改制”。西门子最初提出参与锦西化机改制,进行整体合作,之后却说:不整体合作,而要全资收购透平分厂。而此时锦西化机即使不同意也已挨不到谈判桌旁,即便参加谈判也没有多少发言权。
2005年4月签订了合资合同,合资公司随后就挂牌,合资公司股权比例70∶30,西门子控股。这意味着西门子彻底消除了中国本土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企业并购论文篇十
中国铝业发行11.48亿股用于换股吸收合并山东铝业和兰州铝业。山东铝业停牌前价格25.41元,换股价20.81元,较换股价溢价22.1%,兰州铝业停牌前价格14.61元,较换股价11.88元溢价23%。在申报现金选择权时候,山东铝业中的3540股居然选择了16.65元的现金选择权(远低于换股价和收盘价,不知道这些股票为何不以25.41元市场上抛出,难解之谜)。合并后中国铝业上市当天,涨幅居然将近200%。随后在涨幅200%股价20元的基础上,又一路上摸至60元,创造了一次股市奇迹。参与换股的股民们可以说一夜暴富,获得了超过100%的收益。要是开盘没有卖出,而在60元高点卖出的话,收益更是难以想象。这让停牌前抛出的股民失去了一次暴利机会。这也成为那一批股民心中永远的痛。
至于浙能电力涨幅如何,一介草民,不敢妄加猜测,只是抱着美好的希望。
要知道,中国铝业吸收合并时,怕股民不买账,怕跌破发行价,为此,当时中国铝业也特别承诺如果上市三个月内跌破发行价,将动用资金增持不超过三分之一的股份。市场就是这样,一切出乎意料,财富只属于勇敢的人。
企业并购论文篇十一
并购在现在商业活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公司被别人收购,同时又有很多公司去购买别的公司,这其中有大鱼吃小鱼,有强强联合,有互补求存,形式各种各样,但是其本质都是公司的购并。
麦肯锡是国际上著名的咨询公司,为很多大型企业做过购并的咨询和服务,他们对于如何开发购并企业的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方面的见解在国际上也是出于领先的地位的。
通过购并和重组,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在麦肯锡看来有七种比较普遍的模式。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型之一是扩大规模、获得经营综合效果以提高竞争力。该模型通常是通过规模经济以降低成本。例如:两个公司合并后能降低单位成本。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二是针对统一分散的行业进行的。该模式特别适合中国国情。以联合利华印度分公司为例,其企业目标是占领印度冰淇淋市场。但该市场在过去高度分散、以区域性为主,年增长率仅为10%左右。联合利华采取的战略是:首先,收购了三家最大的公司;其次,为获取价值,联合利华充分利用其产品创新,品牌效益和分销管理上的卓越技能,其结果是销售额和利润每年以70%的速度增长。目前,联合利华已占领印度冰淇淋市场的70%。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三是通过联盟达到扩展新产品和新地域市场的目的。例如salim于1992年和1995年收购了两家公司,随后进行了内部重组,整合其食品业务。salim于收购了另一家公司,并在此后卖掉了整合后业务的股份,并获取了很大的利润。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四是获得特别专有资产。除了获取技术,购并和重组还可以被用来获取其它具有较高价值的特别专有资产,例如品牌、管理技能或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域。此外,创造价值的关键不仅是购买资产,还必须对其进行更好的管理。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五是拥有卓越的管理技能,能够达到扭亏为盈。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六是能够提供特殊关系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保障。比如香港李嘉诚先生拥有的各种特殊关系网覆盖了政府、海外华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他充分利用了这些关系,在港口、电信和零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购并和重组,他的和记黄浦在过去1o年内销售额和利润增加了3倍多。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七是使用财务工程规划。有时,该种方法仅局限在财务方面。例如,以股权交换债务或利用税收体系的漏洞,但在使用财务工程规划的同时结合营运专长会创造更大的价值,通用电气金融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以上是麦肯锡咨询为公司购并提供的一些盈利手段或者说是方式的参考。购并的出发点是为了增加盈利,而以上的七点很好地了并购可能会带给企业双方的优势,企业可以利用或者扩大这些优势来为自己增加利益。
并购后如何重组关系到购并的成败。一旦完成购并交易,重组新收购或兼并公司的方法将决定交易的最终成功或失败。这其中的风险是新公司可能会进入一个“死亡循环”——新公司的整合比较缓慢或没有重点,忽视关键议题,组织结构混乱、分裂,不确定性增加。人们相互怀疑、耗费时间去争权夺利,结果引起更大混乱、矛盾和人才流失,以至错失目标,最终导致投资成本过高,使业绩下降。整合成功的经验教训十分明确。首先,要在三个方面使公司稳定下来,明确目标,加强沟通,减少大家的模糊认识。最初的计划是协调和实现各业务部门、市场、职能和地区的整合,并通过实施已批准的计划来达到整个公司的整合。
总之,购并和重组的成功需有:1、制定强有力的业务战略2、系统执行交易3、妥善重组新组织。
成功的执行一项购并和重组战略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了解为什么购并和重组对你来说是最佳途径。这个工作还要求有规则、决心和深厚的技能。而且,就像我们所讨论的那样,还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能创造价值的核心业务,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最后,还要十分谨慎,因为如果执行工作不利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威胁到公司的生存,性命攸关。但正如我们所知,如果购并和重组成功,就会带来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强劲发展势头。总之,购并和重组是企业战略实施手段。作为公司的管理层必须了解如何及在何时使用购并和重组的手段。这就如同和火打交道,如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谨慎从事。
对于公司购并的前景,我觉得是很明晰的问题,在目前市场化越来越推进的中国,优胜劣汰的趋势越演越烈,如今的市场就如千年前的战国,纵横捭阖,策略演绎的更加多样,购并将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企业并购论文篇十二
这是个为内部交流所准备的ppt,由于我不是专业人员,所以只能谈的上是浅见,也希望借此认识到更多投资专业人士和希望融资的朋友,一起学习探讨。
由于ppt是说而非写,所以我只简单归结重点,不再过多展开。
点此下载:
需要交流请进创业与投资qq群:10025450。
一、什么是风险投资和企业并购。
1、风险投资。
人们为什么需要风险投资?需要资本启动或壮大业务,风险投资是融资渠道的一种选择。
哪些行业/项目值得投资?市场规模大、成长迅速的行业或项目,符合高风险高回报特点。
风险投资家想要什么?财务回报!
企业为什么要做并购?快速拥有所需战略资源。
为什么企业愿意被并购?获得财务回报;消减竞争压力;拥有更好前景,发挥更大价值。
并购什么?团队、品牌、产品/技术、资产、客户资源等等都可按需部分或整体并购。
二、风险投资全景。
1、资金来源。
风险投资商从基金或个人那里获得资金,换个角度看他们也是被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企业)则利用自身拥有的或对外融资所获得的资金进行投资;
天使投资人用自己的钱进行投资。
2、进入时机。
天使投资人由于受到资金、精力、经验的限制,所以活跃于企业种子期、启动期;
风险投资商则从启动期到上市前期都会介入;
战略投资者会根据战略需要,侧重于企业自身而不是发展阶段来选择目标。
3、退出。
天使投资人可在风险投资商进入时或企业上市、被并购时获得财务回报退出;
风险投资商可从企业上市、被并购、被回购时退出;
战略投资者则将企业整合消化,或根据情况将企业再次对外出售。
三、风险投资流程。
风险投资与企业并购的一般流程都包括了发现、评估、意向、调查、交易结构、谈判、签署、执行等多个步骤,根据投资性质和项目本身有所差异。
1、发现。
根据企业战略/投资策略,确定相关投资领域;利用各种渠道,主动被动发现潜在投资项目。
2、评估。
基于经验、分析、交流接触做出评估,得到投资目标的价值判断、风险、未来预期等。
3、意向。
与投资目标形成投资意向,以termsheet(投资意向书)形式将重要投资条件达成约定。
termsheet(投资意向书)的重要条款包括公司估值、融资金额、投资者的特殊权利等。
4、调查。
进入duediligence(全面调查),从业务、财务、法律这几个重要方面展开全面详细的调查,其中财务、法律调查一般会用到专业的事务所协助处理。业务方面,除了获得企业各类核心信息和数据外,也需要对企业员工、用户/客户、业务关联伙伴进行访谈。
5、交易结构。
6、谈判&签署。
进行谈判,争取最佳投资条件。
基于termsheet(投资意向书)和谈判结果,形成spa(股权购买协议)、sa(股东协议)、m&a(公司章程)并签署。
7、执行&后期管理。
战略投资者则需要进行复杂的业务整合。
8、回顾。
个人认为,做完投资/并购后,需在未来几年内对整个过程和项目现状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以后的投资积累经验并作出修正。
四、投资人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
1、经验。
业务成功了,成功因素是什么?公司失败了,是为什么失败?
即便只做专项工作,也应对技术、产品、运营、营销、服务等有较全面的了解,知道一个公司如何运转。
2、眼光。
投资公司是投资未来,所以需要有极好的前瞻性,包括对公司及行业未来变化的想象;
公司并非独立存在,它的竞争对手、产业伙伴、用户/客户、内部外部相互连系;
3、基础。
了解投资知识,包括termsheet等业务条款细节,操作流程等;
由于国外投资完全使用英语,而且所接触的人也都是英语环境下工作,英语一定要过硬。
4、财务、法律。
了解财务报表、国内公司法是最基本的,更专业和深入的则可以交给事务所协助。
5、其他。
个人性格、沟通、交际能力等,让项目关联的人对你产生信任和好感是很有必要的。
五、从产品人到投资人。
1、成为投资人的好处。
不再局限于某一工作本身,而是可以全面深入了解全局、产业行业以及众多个体;
相比其他职业,个人的成长将更加迅速;
在财务回报、人脉资源等方面都将拥有理想收获。
2、可选路径。
跳槽加入风险投资公司;
内部转职进入公司投资部门,做战略投资者;
自己做天使投资人,或者担当天使投资人的投资顾问。
创业,创业成功后无论从经验还是资金上,都具有转型做投资的极好条件。
3、产品人去做投资的突出优势。
产品人员熟悉产品、技术、业务,乃至用户、市场,这是判断项目价值的重要优势;
具备运营经验、能够看懂相关信息、数据,乃至猫腻;
很多风险投资虽然是mba背景,但对产品完全是门外汉,所以易被忽悠,非常吃亏.
4、从现在开始做准备。
除了产品之外,了解公司技术、产品、运营、营销、服务等全面的运作情况;
学习熟悉投资知识,积极接触投资相关人士。
六、案例交流及部分建议。
1、案例交流。
领域:略。
具体:略。
2、对风险投资的建议。
拒绝盲目跟风——不了解,不瞎投;很清晰,坚决投;
数据以及解读——保证你获得的是关键、准确、有效的数据,并且能象看财务报表那样正确的解读出来。此外还要记着,类似艾瑞这样的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绝对没有腾讯百度这样业务公司的监测数据准确,虽然后者很难或取,但相信前者可能会直接毁了你。
辨别所需、整合第一——一定先搞清自己的企业战略是什么,以及真正需要什么,并非有价值的公司对自己也有价值,并非不赚钱的公司对就不值钱。投资/并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整合,不关注整合细节,只会毁了所并购的项目,钱打水漂,甚至拖累自己。
客观评估助力效果——战略投资者的价值,就是在于它能够在业务层面,最有效的帮助被投资公司成长。当战略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很可能会夸大其对被投资公司的帮助,而战略投资者考虑并购时,却往往过于低估自身对被投资目标的推动力量。
七、投资人与创业者。
1、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关系。
投资人与创业者是互利共生的,谁也离不开谁。
而投资人与创业者也会产生角色互换,比如在优势动景(ucweb)公司,就有一个从投资人到创业者的ceo俞永福,还有一个从创业者(金山)到投资人的雷军。
一位风险投资的朋友说,做风投,接触面广,会学很多不同的行业的东西,其中也会在几个行业会成为专家,想的会多过做的,最终会积累成判断力;做经营,做的会多过想的,有时候没时间判断就要去执行,但是会在做的过程当中学会如何以最快最有效率的方式达到目的,会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就是创造力和综合能力,当然也会有助于形成判断力,以后再去做风投的话,会很有帮助。
不过,从企业家转去做投资人的很多,反过来却是很少。投资人,应是职业的最后一站。
2、关于创业。
并不是写一份商业计划书就能拿到投资,而是借助商业计划书这个工具,可以将你的创业具体化现实化,让你自己清晰认识到一个点子如何才能变成一个切实可行的事业。如果面对商业计划书的种种问题你无从回答和应对解决,证明你还没有考虑清楚,操作起来风险极大;与之相反,认真利用商业计划书仔细筹划,则会帮你理清思路,使你的未来远景清晰可见。
个人认为,资源与执行,是创业成败的关键。除了主要的人、财、物,部分行业还需要其他特殊资源才能成功。kaixin001的前期成功,就与它拥有一个成熟的技术团队密不可分,它可以相对别人更加快速的实现、变化,而其他同类创业公司的技术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则很难追随模仿。执行层面除了强调执行力外,执行前的整体规划、阶段步骤做的好的话会更有效率。
最后,创业者看待投资,必须明白的硬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八、q&a。
略。
企业并购论文篇十三
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来扩大自身规模、增强竞争力,实现更多经济效益的战略性行为。相较于独立自主的发展,企业并购能够获得更加高效的资源配置、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技术及市场优势等诸多好处。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精心掌握并购的技巧和心得,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段:阐述并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企业并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慎重考虑并妥善安排。首先,企业应该对被收购的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以了解其企业资产、商业模式、市场竞争力等情况。其次,在谈判过程中,要注意合同细节,确保协议公平合理;随后,在合并完成后,要做好人员落实、财务改制、组织架构调整等工作,以确保平稳过度。此外,还需注意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以避开潜在的风险。
三段:总结并购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除了上述需注意的具体事项,企业并购还需要考虑与被收购企业的文化差异、核心价值观等管理方面的细节问题。企业并购要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需要考虑到并购对员工、客户及整个公司的影响,同时制定完善的后续计划,以避免出现退缩现象。同时,在考虑后续落地过程中,企业必须高度关注风险管理和并购的成本效益,以确保整个并购过程不仅成功地完成,还要为企业赢得可持续的发展。
四段:阐述并购中的经验教训及借鉴。
虽然并购能够带来丰厚的利益,但也存在风险。一些企业在并购中,因对被收购企业知识储备不足,或收购后未完善整合方案,最终导致收购失败、损失惨重的案例不在少数。为此,企业应该真正了解被收购企业的背景、战略方向和发展计划,同时制定完善整合方案,并实施绩效考核等机制以检验并购成果。
五段:提出并购的未来展望及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情势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将成为未来市场并购与重组的重要趋势之一。未来,企业应该更加注重行业内外交流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资本结构,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同时,也要关注未来市场竞争变化,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布局、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并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并购论文篇十四
10月,美的电器以5748万美元收购美国联合技术公司间接持有的埃及miraco公司32.5%股份。
miraco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及冷链产品,占据埃及家用空调、轻型商用空调与中央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分析师认为,通过此次股权收购,miraco公司将成为美的电器在非洲推广整合资源的优质平台,美的电器将坐地埃及,同时辐射非洲、中东和南欧,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埃及和周边地区的成本竞争力。
企业并购论文篇十五
第一段:引言-并购的定义与背景(约200字)。
企业并购是指通过购买或合并方式,将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成为一个实体的行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并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策略手段。企业并购的目标通常是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以及实现经济效益。然而,企业并购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并需要谨慎的策划与实施。在我多年从业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关于企业并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企业并购的优势和风险(约300字)。
企业并购可以带来许多优势,如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渠道、丰富产品线等。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获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从而提高竞争力。此外,通过合并资源和优化运营,企业还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成本节约。然而,企业并购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管理体系的整合以及工作流程的重构都是需要克服的困难。此外,合并过程中的政策法规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和财务风险也需要谨慎管理。
第三段:企业并购策略的制定(约300字)。
成功的企业并购需要有明确的策略和目标。在确定并购策略时,我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目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增长潜力。其次,两个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否相容。第三,合并后的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最后,财务和法律尽调的可行性和风险评估。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能够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并购策略,并增加并购成功的概率。
第四段:执行并购计划的关键因素(约300字)。
在执行并购计划时,我认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是组建一个专业、高效的并购团队。这个团队需要包括财务、法务、市场、运营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他们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和专业的建议。其次,沟通和协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合并过程中,不同部门和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是保证执行计划成功的关键,因此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流程至关重要。最后,我还意识到风险管理在并购中的重要性。通过合理评估和管理风险,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并购失败的风险。
第五段:结语-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约200字)。
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重要性。通过与不同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我不断积累经验和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了解市场的变化和行业的趋势也能帮助我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在未来,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以更好地应对企业并购中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常见的策略手段,在当今商业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企业并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但通过合理的策略制定、认真的执行和持续的学习,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并购成功的概率,并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企业并购论文篇十六
鉴于:
1、______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系甲方作为外方投资者投资,投资总额为______万美元,注册资本为______万美元,实收资本为______万美元。
2、甲方有意转让其所持有的沈阳星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______%的股权。
3、乙方为独立的`法人,且愿意受让甲方股权,承接经营______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现有业务。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现订立本股权转让协议,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一、转让标的。
1、甲方将其持有的______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______%股权转让给乙方。
2、乙方同意接受上述股权的转让。
二、股权转让价格及价款的支付方式。
1、甲方同意根据本合同所规定的条件,以______元将其在标的公司拥有的______股权转让给乙方,乙方同意以此价格受让该股权。
2、乙方同意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______日内与甲方就全部股权转让款以货币形式完成交割。
三、甲方声明。
1、甲方为本协议第一条所转让股权的唯一所有权人;
2、甲方作为标的公司股东已完全履行了公司注册资本的出资义务。
四、乙方声明。
1、乙方以出资额为限对标的公司承担责任;
2、乙方承认并履行标的公司修改后的章程;
3、乙方保证按本合同第二条所规定方式支付股权转让款。
五、股权转让有关费用和变更登记手续。
1、双方同意办理与本合同约定的股权转让手续所产生的有关费用由______方承担。
2、乙方支付全部股权转让款后,双方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
六、有关双方权利义务。
1、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甲方不再享有转让部分股权所对应的标的公司股东权利同时不再履行该部分股东义务。
2、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乙方享有标的公司持股部分的股东权利并履行股东义务。必要时,甲方应协助乙方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包括以甲方名义签署相关文件。
七、不可抗力。
1、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且自身无过错造成的不能履行或部分不能履行本协议的义务将不视为违约,但应在条件允许下采取一切必要的救济措施,以减少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
2、遇有不可抗力的一方,应尽快将事件的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其他各方,并在事件发生后十个工作日内,向其他各方提交不能履行或部分不能履行本协议义务以及需要延期履行的理由的报告。
3、不可抗力指任何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2)直接影响本次股权转让的国内骚乱;
(4)双方书面同意的其他直接影响本次股权转让的不可抗力事件。
八、协议的'变更和解除。
1、本协议获审批机关批准前,如需变更,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订立书面变更协议。
2、本协议获审批机关批准前,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经订立书面协议,本协议可以解除。
3、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变更或解除本协议,但甲乙双方需签订变更或解除协议书。
(1)由于不可抗力或由于一方当事人虽无过失但无法防止的外因,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
(2)一方当事人丧失实际履约能力;
(3)由于一方违约,严重影响了另一方的经济利益,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
(4)因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
(5)合同中约定的其它变更或解除协议的情况出现。
4、本协议获审批机关批准后,双方不得解除。
5、任何一方违约时,守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本协议。
九、适用的法律及争议的解决。
1、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2、凡因履行本协议所发生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当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都有权提交______仲裁委员会于______裁决。
十、生效条款及其他。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之日起生效。
2、本协议生效后,如一方需修改本协议的,须提前十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并经双方书面协商一致后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3、本协议______式______份,甲乙双方各执______份,其余送有关部门审批或备案,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本协议于______年____月____日订立于______。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企业并购论文篇十七
经过20世纪90年代产量的扩张后,2000年中国啤酒的年产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啤酒产销国,并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然而,由于过去中国地域辽阔但缺乏高效的交通系统和运输设备,啤酒市场因此是惊人的零散。全国大约有500家左右的啤酒厂,并且当地品牌基本上都得到了当地人的拥护。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尽管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2002年的产量达到了250万吨,销售额5.7亿美元,但仍只占这个市场11%的份额。而欧美国家多是两三个企业的产量就占总量的70%到80%,如美国第一大啤酒企业anheuser-busch年产量就占全国总量的48%,第二大企业年产量占总量的22%。青啤的对手,排行老二的燕京啤酒和排行老三的华润啤酒两者共占有15%的市场份额。青啤现在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这11%的市场份额,还是在短短5年时间里共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40余家较小的啤酒厂后的结果。1996年青啤的市场份额只有2%。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03年,由当时的德国商人酿造,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生产厂。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共募集了7.87亿人民币,成为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资本市场备受注目。上市之后,青啤集团凭借政策、品牌、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大名牌”战略,坚持走“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道路,在中国啤酒业掀起并购浪潮。至此,青啤并购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拿下附近3个小厂,作为提高产量的基地,并依靠上市的资金实力,分别进行了内部的技术改造,生产线扩张,仓库大规模扩建等工作。而1995至1997年的盲目产量扩张,使青啤走入低谷。1999年,青啤进入购并高峰期。在连续拿下北京的五星、三环,陕西的汉斯、渭南、汉中等6个企业后,2000年7月收购廊坊啤酒厂,8月初收购上海嘉士伯,8月18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又拿出2250万美元,成立了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青啤集团通过承债、破产或控股等多种形式,收购了17个省市的47家啤酒生产企业,形成了东有上海,西有西安,南有深圳、珠海,北有黑龙江兴凯湖,中有安徽的马鞍山、湖北的黄石等众多子公司的企业集团。
一。自1954年进入海外市场,青啤一直占有国内啤酒70%以上的外销份额,欧洲、北美和港澳、东南亚是其传统的三大海外市场,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稳定增长。在海外市场推进中,“青啤”始终被作为主推品牌。在进行品牌整合的同时,青啤还着力在被并购公司内部推行青啤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以青啤的企业文化来统一改造。收购完成后,青啤派出三个小组深入到企业:一个是“推模组”,即青啤管理模式推广组,有一位副总专司此事,由他带头到这些企业中去灌输青啤的管理模式,提出具体实施要求,半年以后再检查效果;一个是质量组,由总工负责,到这些子公司去先将必要的生产硬件补齐,然后再培训“软件”——企业的技术人员;第三是贯标组,就是贯彻iso9000标准的小组。从几个方面对并购企业彻底推广“青啤”文化。
案例分析:
从本质上说,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并购后的整合与并购前的战略规划应该是一致的,并购战略决定了并购整合的策略和思路;另一方面,并购的具体整合过程也是为并购战略服务,并能够保证并购战略的最终实现。从青岛啤酒的并购整合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在并购过程中,应把并购整合放在整个并购战略的重要位置。由青啤案例知道,解决降低啤酒企业规模扩张风险问题的最好办法还是量力而行,内部整合为先,扩张速度为后。具体说就是:内部整合重于规模扩张速度。因为高效的内部整合是扩张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大部分啤酒企业在规模扩张中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市场的客观原因,而是主观上虽然形式上完成上并购,但被并购企业的内部整合工作却未能到位,造成有规模无效益,大而不强,甚至是一盘散沙的局面,亏损当然不可避免。金志国总经理所提出的“购并是手段,整合是本质”的论断对其他企业的并购重组很有指导意义。
二、并购企业必须具备足够的整合能力。并购企业要在设备和技术更新改造、产品结构组合与市场定位、区域市场开发和培育、企业品牌形象塑造、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内部整合,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并购企业不但要有充足的资金和人才,还要有充分的精力。并购企业所具备的整合能力是决定被并购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必要前提。青啤在这方面显然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所以能够取得并购整合的成功。
三、被并购企业必须具备快速的接受能力。由于被并购企业软硬件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由于区域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性的存在,使内部整合未必能按并购者的意愿顺利进行,被并购企业的接受能力是决定被并购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又一前提。在内部整合过程中会打破原来的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人员配置、利益分配等机制,出现一些矛盾、阻力甚至磨擦是很正常的,但这些不良现象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对内部整合进程带来严重影响。并购企业要平等地对待被并购企业,形成你我一家,共同发展,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要使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尤其是领导层充分认识内部整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能够最大限度在理解和支持内部整合,积极主动地接受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思想和模式,能够忍受内部整合带来的阵痛,顾全大局,支持配合内部整合的顺利实施。对于少数被并购企业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接受整合,且不能明显转变经营状况的,要当机立断,实行关闭破产等处理措施。
四、加强企业品牌和文化整合。价格经营、产品经营、品牌经营和文化经营是企业经营的四个层次和境界。我国啤酒企业的经营还处于价格经营、产品经营普遍存在,品牌经营初露倪端的较低层次,离文化经营这一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很遥远,然而百威、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著名品牌的文化经营水平已经炉火纯青了,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迅速成长对中国啤酒企业的经营观念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啤的经营观念。享誉海内外的百年品牌青岛啤酒虽然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品牌的文化内涵还非常单薄,文化经营还欠火候,这是青啤与国际著名啤酒品牌竞争的一个差距。在今后的并购整合中,青啤应在文化经营、文化整合方面下一番大功夫,努力提高企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经营水平。缩短差距,消灭差距,最终超越是青啤挑战国际啤酒品牌的战略要求。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一直是沿用传统的通道模式,其收入主要来自于一级市场的承销业务与二级市场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从1998年至2001年7月间,我国的股市交易行情不断攀升,股民的投资热情也不断高涨,到2001年7月上证指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的2223点。然而,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证券市场行情持续低迷,2002年,整个证券市场发行速度放缓,证券公司承销收入减少;自营业务在持续低迷不振的市场行情中,盈利能力大打折扣;证券公司最大的利润来源——交易佣金的大幅度下调,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缺乏有效的避险和盈利手段,证券公司的经营和资产状况急剧恶化,2002年至2012年,我国的整个证券业出现了持续的亏损。特别是在2002至2005年,行业的亏损面积达到了45.4%,48.36%,50%和54%,证券公司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而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变革己呈加速之势,制度的变革以及全流通时代的来临,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证券公司的监管环境、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无论是从市场供求还是从竞争态势来看,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国外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早已突破传统业务框架,企业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咨询、资产及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等都己成为其核心业务和盈利来源。加入wto后国外金融企业的进入,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定位将会发生变化。
研究意义。
盈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慢慢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企业的经营业务的结构反映了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合理科学的经营业务结构代表着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与此对应的商务结构是内部资源整合的对象及其目的,代表着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益。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目的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模式,企业盈利来源的多样化、稳定性以及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及效益。
一直以来,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保守以及落后,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业务范围狭窄,业务结构雷同,盈利模式趋于一致。当前,我国券商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有的盈利模式己不能适应时代的改变。为了保持持续有力的竞争以及长期稳定的利润,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传统落后而且粗放的盈利模式。敢于创新,转变盈利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摆脱对于四大传统业务的过度依赖,丰富收入来源,重构新盈利模式成为整个证券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综合类证券公司占据了我国证券公司的半壁江山,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研究综合类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相对于研究经纪类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更具重要性和有代表性。
因此,对综合类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问题进行研究,无论对于维持我国证券公司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与提高竞争力,还是对于整个证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回顾国外证券公司如何选择盈利模式之后,分析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根据市场需要,摆脱对传统业务的过度依赖,积极学习国外证券公司的优秀经营模式,全面重构新盈利模式,为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选择提供一个思路。
摘要:企业并购是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企业走外部成长道路的主要途径。与新设企业、走内部成长道路的传统途径相比,并购能够迅速扩大企业规模,节省开拓市场、培养人才的时间,形成生产、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本文就我国企业的并购状况浅谈几点作者自己的理解。
关键字:并购历史、企业并购现状、发展、风险、建议。
引言。
企业并购(mergersand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曾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积累成长起来的。”在市场经济国家,大公司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的企业并购和重组的过程。为了控制市场,要做并购。为了取得技术,要做并购。为了转型,也要做并购。进入新产业或新市场一般也要从并购开始。当代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大财团都是在不断并购其他企业的过程中成长、发展、壮大的。
截止到2000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企业共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发展的脚步,也揭开了几乎涉及所有行业的兼并活动,商业开始由自由竞争时期走向垄断时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控股公司大量的出现,一些反垄断法的出台促使了纵向收购的出现。二战之后科技快速发展,多元化经营逐渐涌现,使得兼并活动开始走向混合并购。之后,随着经济的繁荣与衰退,敌意并购、杠杆收购、战略并购、全球性并购等并购方式渐渐发展起来,又形成了两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伊始,就揭开了上市公司并购的序幕。据统计,自1993年宝安收购延中以来,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已发生过并购活动上千次,重大股权转让几百次。伴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中国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政府鼓励外资和先进技术流入本土企业,更是激发了大规模的合并及收购活动。在2005年,金融服务业备受外资青睐,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吸引了97亿美元的完成并购。其次是高科技行业包括电脑,然后是工业。同年,在本地对本地企业的并购中,最热门的行业为工业、能源、物料、高科技及房地产。交易主要是国营企业购买自己的子公司或其互相并购。2005年的本地对外资的并购中,能源占所有对外投资的46%,而高科技则占第二位有33%。从长达十多年企业并购历史来看,并购活动对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并购还处于探索期。
较成熟的理论框架,而中国市场化条件下的并购只不过才短短十多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基本上还是引用西方的理论并结合中国国情,应用于中国企业的并购。在实践上,我国企业并购常常是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之下进行的,企业产权界定不清是一大问题,也是影响并购的重要障碍。因而我国企业并购还不成熟,很多方面有待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
(2)以协议收购为主。
协议收购是收购者在证券交易所之外以协商的方式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签订收购其股份的协议,从而达到控制该上市公司的目的。收购人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权转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自己的国情和一套行事的法律法规。相对于收购环节较多,操作程序较繁杂,收购方的收购成本较高的要约收购,协议收购更为大收购方采用。
(3)并购多由政府主导。
我国企业的并购从发生到发展一直是处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环境之中的,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企业购并的直接背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国有资产存在严重固化的现象,国有企业改革早已势在必行,企业并购作为对国有企业资产调整的主要形式之一,政府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重视和推动。同时,面对世界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政府也颇为重视企业集团的组建。另外,为了帮助国企脱困,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之间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运作。所有这些,政府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4)绩效差的公司最易成为收购对象。
从收购的历史来看,绩效差的公司实力较弱,很容易就会成为收购的目标。收购方公司多为实力强,且有明确发展方向的公司,对外并够多出于战略的考虑。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在并购后绩效都会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从提高的程度来说,收购公司要显著高于目标公司。
(5)壳资源效应明显。
壳资源是指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资格,该公司也同时享有上市公司的相应权利和义务。一般经营较好的公司是不会随意放弃这一资格的,只有经营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场。其他想上市而无法获批的公司,此时可通过股权收购等手段成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这就是所谓的“借壳上市”。在现今,经济飞速,而企业直接上市的条件很高,且所需要的时间长,程序复杂,为了利用时间争取最大的利润,许多企业常采取“借壳上市”的方法,壳资源效益日益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资本集中已经是企业进行外延扩大规模的内在要求,并购正是达到这种目的的一种选择。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活动,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追求资本最大增值的动机,以及源于竞争压力等因素,但是就单个企业的并购行为而言,又会有不同的动机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并购的动因。
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因有两个:一是最大化现有股东持有股权的市场价值;二是最大化现有管理者的财富。而增加企业价值是实现这两个目的的根本,一般来说企业并购的原因主要是:
(1)为了获取战略机会,购买未来的发展机会。
(2)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为企业谋取利益。
(3)提高管理效率,以使管理者更好的集中精力于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4)为了获得规模效益。
(5)买壳上市,降低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障碍。
成功的企业并购可以搞活一些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素质和扩大证券市场对全体企业和整体经济的辐射力;并且能强化政府和企业家的市场意识,明确双方责任和发挥其能动性,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还能为投资者创造盈利机会,活跃证券市场;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另外,在法律方面,我国现已颁布实施的《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通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并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1.从经济学角度来划分,可将企业并购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是指横向并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和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公司之间的并购行为。这些公司具有竞争关系,且经营领域相同或生产同质产品。这种并购方式是企业获取自己不具备的优势资产、削减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进入新的市场领域的一种快捷方式。但容易破坏自由竞争,形成高度垄断的局面。
混合并购是指一个企业对那些与自己生产的产品不同性质和种类的企业进行的并购行为,其中目标公司与并购企业既不是同一行业,又没有纵向关系。混合并购有利于实现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降低经营风险和进入新经营领域的困难以及进入新行业的成功率等。
2.从并购的形式划分,有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两大类。
要约收购包括强制要约和自愿要约两种。全面强制要约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一定比例,依法向该公司提出要约,获得股权。如英国的法律规定全面强制要约的一方股份必须达到33%以上。我国的全面要约则要求股份高于30%。
协议要约则是指私下协议收购,不通过证券交易所,直接与目标公司股东达成协议和收购约定。我国企业常常采用的是协议收购。
此外,根据收购的动机还可以分做善意收购和敌意收购;根据收购资金的来源则可以分作杠杆收购和非杠杆收购,等等。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并购行为从仅有一个模糊的并购意向到成功地完成并购需要经历下面四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的要求制定并购策略,初步勾画出拟并购的目标企业的轮廓,制定出对目标企业的预期标准,如所属的行业、规模大小、市场占有率等。据此在产权交易市场搜寻捕捉并购对象,或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发布并购意向,征集企业出售方,再对各个目标企业进行初步比较,筛选出一个或少数几个侯选目标,并进一步就目标企业的资产、财务、税务、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关键信息深入调查。
2.并购策略设计阶段。
基于上一阶段调查所得的一手资料,设计出针对目标企业的并购模式和相应的融资、支付、财税、法律等方面的事务安排。
3.谈判签约阶段。
确定并购方案之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并购意向书,作为双方谈判的基础,并就并购价格和方式等核心内容展开协商与谈判,最后签订并购合同。
4.交割和整合阶段。
双方签约后,进行产权交割,并在业务、人员、技术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整合,整合时要充分考虑原目标企业的组织文化和适应性。整合是整个并购程序的最后环节,也是决定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1.产业风险和市场风险。
首先,在并购准备过程中,信息的获取无疑非常重要。信息涉及了收购与被收购公司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对于收购行为的评估等一系列重要环节,真实准确的息会大大提高企业收购行为的成功率。由于市场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政策和信用风险等因素,往往企业在信息的获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样大大影响了企业收购的成功率。
其次,当企业完成并购进入目标企业所在的环境时,该目标企业的相关产业和市场就是并购企业所要面临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有关目标企业的产业政策、面临的行业竞争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等差异的整合都会影响其并购的效益。
2.经营管理整合风险。
并购之后管理人员、管理队伍能否的得到合适配备,能否找到并采用得当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能否具有一致性、协调性,管理水平能否因企业发展而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存在不确定性,处理不当便会造成管理风险。
为了实现经济上的互补性,达到规模经营,谋求经营协同效应,并购后的企业还必须改善经营方式,甚至生产结构,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严格控制产品质量,调整资源配置,以避免出现经营风险。
3.政府政策与法规以及文化风险。
虽然在中国,现如今政府积极出台了许多鼓励和促进企业投资发展的政策,但是不同的区域也有其不同的政策法规以保护其本地产业,所以在被收购企业的地区,收购方企业仍然要面临该区域政策法规的挑战。
而并购之后双方能否达成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共同的经营理念、团队精神、工作作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会带来风险。企业文化是否相近,能否融合,对并购成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特别是在跨国、跨地区的并购案中。
1.正确选择并购投资的重点。要有畅通的渠道来获取目标企业的信息,通过全面的外部调查了解,然后进行综合评估。
2.把握好并购的时机。了解国家和有关地区的产业政策法规,遵守其游戏规则,充分了解目标市场,减少其不确定性。
3.国家加大对企业并购的政策支持。积极推进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实现企业内外部战略改革。
4.加强企业自身的整合能力。通过整合有效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预期目标。
5.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将自己做强做大,累积必要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要客观。
的分析自身的能力是否能够进行目前的并购行为,切忌盲目并购。
6.重视文化整合,加强对企业并购策略的研究。
7.注意保护中小企业、中小股东的利益,争取实现多赢局面。
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
9.适应世界并购潮流,发展“强强联合”,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们知道,在经济周期中,当经济经历繁荣期时,企业对市场前景普遍看好,会扩大投资,扩张生产线,市场上的资金借贷更为频繁;反之,当经济经历衰退期时,企业的表现相对低迷,往往会缩减生产,裁剪员工数量等。同样这种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并购决策。一般来讲,经济增长促进的并购的活跃,经济繁荣会带动起企业扩张的欲望,作为企业扩张的主要方式之一的并购重组则会经历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反之,经济衰退则会抑制并购行为的扩张。然而,规则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并购数量是否会随着经济衰退而减少,也要看引起经济变化的原因。因此面对当前不利的经济条件,我国企业将如何做出并购决策,则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量。
第一个驱动力是协同效应,企业并购后竞争力增强,导致净现金流量超过两家公司预期现金流量之和,或者合并后公司业绩比两个公司独立存在时的预期业绩高。如何通过并购获得协同效应?一般是企业进行同行业并购,或者是具有相同市场、交叉业务的并购。完全跨界的并购很难产生协同效应。
第二个驱动力是企业需要获得增长。大部分中国企业的营收增长靠的是经济大势的增长,极少数企业靠的核心竞争力。当大部分企业靠的是大势来发展的时候,增长就显得非常重要,当中国gdp是6%~7%增幅的时候,如果企业不增长,过了十年企业会彻底消失。你现在的一亿营收、两千万的净利是不可持续的,这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業把增长看成是很重要的战略布局。但是,我们要明白收益和风险是始终伴随的,并购能够获得高速的增长,也伴随着更大的风险。
并购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买错了。例如当年的惠普公司,在2012年花了110亿美元大手笔收购了英国的软件公司autonomy,结果一年之后公布一年前的并购实际上是买错了,现在这家公司值20亿美元,所以不得不减值90亿美元,一下子冲抵了当年的盈利。这种失误非常的致命。
另外一个风险则是买贵的问题。当你去买一家公司的时候,如果这是一个控制权转移并购,我要买对方51%,一个绝对控股权,基本上要付30%的溢价,因为控制权是有价值的,你要当一个新的控股股东要付出这个价。另外一点,很多企业喜欢竞价战。在博弈论里,公开拍卖中,最后的买家出价一定高于标的的真实价值。最后,a股市场现在有一个现象,收购轻资产的企业一般会产生大量的商誉,商誉直接会导致1+1小于2,并购后的roe一定是这种情况,在并购轻资产公司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最后一个可能面临的风险就是整合失败,特别是跨界并购。我们经常会看到a股上市公司,在收购非上市标的的时候会签所谓的对赌协议,对赌协议实际上是用来解决整合失败的风险的办法。但对赌协议当中也蕴含风险,因为对赌协议的存在,本质上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企业对行业不了解,担心买错了、买贵了,需要一些保护措施,就会要求接下来三年标的企业要给什么样的业绩。标的企业为保护自己,会过高地承诺未来的业绩,把过去的业绩做得非常高。由于我们的收购估值模型,一般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根据企业过去的财务表现,预测未来的增长,这就会导致收购企业付出更高的收购金额,也就推高企业的商誉。这时候,如果标的企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我们的商誉已经非常高,业绩暴跌风险就会显现出来,导致整合失败。
(一)首先要谨慎做与主营业务不相干的跨界并购。
之所以信息不对称,是因为我们对这个行业不了解。商业模式不了解,估值模型不了解,必然会导致要签一个高业绩的对赌,进而导致上文出现的整合失败的风险。如果我们熟悉产业,就不必采取这种高业绩对赌的模式,从而避免这类风险的出现。
(二)并购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资产的轻资产公司时注意商誉减值的风险。
对方走之前肯定要把业绩做得非常好,走的时候把有价值的东西全部带走,公司就垮掉了,人的流动比重资产的流动更容易。留住核心人员避免对赌结束后的同业竞争是整合成功的关键,比如标的公司大概有10个关键岗位,交割协议签订的条件是这10个关键岗位的人必须留下来,留多少年,如果达不到这个条件交易不成立。对赌协议结束之后还要避免事情发生,要出台一个新的激励措施,把人留下来。
(三)可尝试换股交易,不一定非要现金收购。
若是用现金收购,则以为着和该公司没了关系,因此可以采用换股,用上市公司的股票换自己的股票,买下来之后自己还是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就要考虑你的行为对于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因此这是一个利益绑定,风险将分散和共担,即可以降低整合失败的风险。
企业并购是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方式,也是资本运营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战略性投资。企业并购是否成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成功的并购,能够获得巨大的收益,失败的并购会带来严重的风险。因此企业决定并购决策时,应结合市场经济,做出合理的并购规划,降低风险,增强协同效应,帮助企业企业稳定持久的发展。
企业并购论文篇十八
从中航工业收购的首家海外航空制造企业奥地利facc公司获悉,归于中航工业西飞旗下之后,facc公司财务状况迅速好转,业务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实现扭亏,而且再获波音、空客总额3亿美元的续约合同。中航工业首家海外并购企业平稳度过“磨合期”。
企业并购论文篇十九
案例简介: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和ibm历经13个月的谈判之后,双方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根据此项协议,联想集团通过现金、股票支付以及偿债方式,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pcd),其中包括ibm在全球范围的笔记本及台式机业务,并获得think系列品牌,从而诞生了世界pc行业第三大企业。中方股东、联想控股将拥有新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新联想集团将会成为一家拥有强大品牌、丰富产品组合和领先研发能力的国际化大型企业。作为国内知名的it企业,联想正在走出国门,向着国际化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身处激烈动荡的商业经营环境之中的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掌握并购这一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利器,及时做出理性明智的并购抉择,尽快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竞争力,才能经受无情竞争的洗礼和冲击,达到增强企业实力的目的。全球已经进入了第五次跨国并购的浪潮,而中国在这次浪潮中将占据重要位置。跨国并购将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联想公司,并购的动因分析如下:。
(一)两公司通过合作,扩大pc制造销售的规模,获得竞争优势。
联想虽然是国内pc界的老大,国内市场份额远高于戴尔、惠普等公司。但是戴尔通过广泛采用行业标准技术和高效率的直销方式获得了低成本的优势,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给联想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联想在全球市场中份额却远远不及戴尔和惠普。作为个人电脑的创造者ibm在pc市场的份额虽然排在第三位,但该公司同前两名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规模不大就降低不了成本,得不到竞争的优势,所以此次并购联想和ibm可以达到共同的目的—扩大pc制造销售的规模,获得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以应对戴尔、惠普等同行的竞争。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也曾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两边的目标是共同的,我们希望把领先产品跟品牌,世界一流的服务跟知识立足全球,让大家有新的成长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行业里有足够的经济规模。
(二)联想与ibm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能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
首先,联想和ibm在地域、产品和客户群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互补的,联想公司是中国第一的pc品牌,在中国知名度很高,市场占有率最高,它具有在个人消费者跟小型企业领域装专业技能,与有一个效率很高的营运团队,拥有非常完善的国内销售网络是其优势所在。而ibm公司拥有全球顶级品牌,作为it领域的缔造者,其品牌就是产品质量和潮流的保证。ibm主要面向大型客户、中型客户,尤其是在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支持方面有强大的优势。同时,ibm公司拥有完善的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有利于产品的推广,正因为联想和ibm有这些独特的优势,所以两者联合就可以覆盖所有的客户群,进一步扩大生产销售规模。
(三)联想做强核心业务,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联想收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收缩战线,回归pc核心业务,并且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发展。自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联想虽然在国内个人电脑市场排名首位,但并不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且除pc制造外其他业务刚刚起步,这就必然决定了联想将要重新考虑调整战略。在确认了以pc制造销售为核心业务后,联想在国内份额已经接近饱和,消费者的认可度也已经很高,而且面对国际知名度企业的强大竞争,开拓国内市场的难度非常大,联想做大做强pc业务唯有拓展海外市场,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并购之后,ibm的品牌及面向企业客户的全球销售、服务和客户的融资能力都将为新公司提供支持。新联想将获得许多独特优势。联想将拥有“think”品牌,同时根据合约在5年内有权使用ibm品牌。更多元化的客户基础,全球最大的商业和技术服务提供商igs将成为联想首选保修和维修服务提供商,全球最大的it融资公司igf将成为联想首选的客户租赁、渠道融资和资产处理服务提供商。联想成为ibm首选的pc供应商,并且可以利用ibm的商业伙伴、分销商和在线网络等其他渠道实现全球市场覆盖。同时获得世界级的领先科技,提高核心竞争力,拥有更丰富的产品组合,并且结合双方在台式机及笔记本的优势,为全球个人客户及企业客户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
此外,跨国并购是fdi流动的主导方式,而联想并购ibm之pc业务可以算得上是我国企业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在这次我国it业史无前例的并购中,联想得到的创造性资产是ibm的品牌价值、pc业务核心技术、海外市场、极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同样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联想将面临资产负债率的升高,此次并购联想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27%,资产负债率较高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管理,增加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文化整合也是最具挑战的并购问题,虽然并购双方都认为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核存在某些共性,比如创新精神、客户至上、讲究诚信等,但双方毕竟是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企业,联想是东方文化的代表,ibm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在具体的执行和操作层面上,在具体的流程设置和组织结构上,以及在具体考核方法上两家公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联想雷厉风行的执行力与ibm制度化、标准化的行事风格等等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是联想与ibm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ibm个人电脑业务部门有近万名员工,分别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如何管理这些海外员工,对联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启示。
跨国并购是fdi流动的主导方式,各行业大量的海外投资为我国企业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联想集团对ibmpc分部的巨额收购对我国企业的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产生了新的启示:
(1)寻求高附加值的创造性资产。
(2)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发挥我国企业的后发优势。
(3)并购适合我国的创造性资产寻求模式。
以并购的方式寻求创造性资产有利于我国企业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进入国际化经营的轨道,以规模效应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以寻求到的创造性资产发挥企业的后发优势,增加我国企业与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
界。
企业并购论文篇二十
收购方(甲方):
转让方(乙方):
转让标的(丙方):
鉴于:
1.乙方系丙方独资股东,拥有丙方100%的股权。
2.乙方愿意将其持有的丙方公司的所有股权全部转让给甲方,甲方愿意受让。
为了明确各方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形成合作框架,促进企业并购顺利进行,有利各方并购目的实现,甲、乙、丙三方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意向协议。
一、转让标的
乙方将合法持有的丙方10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甲方,股权所附带的权利和义务、资产和资料均一并转让。
二、转让价款及支付
经各方协商一致后,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确定。
三、排他协商条款
在本协议有效期内,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与第三方以任何方式再行协商出让或出售目标公司股权或资产,否则乙方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元。
四、提供资料及信息条款
1.乙方应向甲方提供其所需的企业信息和资料,尤其是丙方公司尚未向公众公开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并保证其所提供信息和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全面性,以利于甲方更全面地了解丙方的债权债务情况。
2.乙方应当对有关合同义务的履行情况向甲方作出书面说明。若因乙方隐瞒真实情况导致甲方遭受损失的,乙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五、费用分摊条款
无论并购是否成功,在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评估费由甲乙双方各自承担半,其他费用由各自承担。
六、保证条款
1.乙方保证丙方为依照中国法律设定并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具有按其营业执照进行正常合法经营所需的全部有效的政府批文、证件和许可。
2.乙方承诺,丙方在《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前所负的一切债务由乙方承担;有关行政、司法部门对丙方在此次收购之前所作出的任何提议、通知、命令、裁定、判决、决定等所确定的义务,均由乙方承担。
七、进度安排条款
1.乙方应当于本协议生效后5日内,以丙方名义在报纸上进行公共,要求丙方债权人前来申报债权。
2.甲乙双方应当在本协议生效后5日内,共同委托评估机构对丙方公司进行资产评估,乙方保证向评估机构提供的资料真实、准确、全面。
4.乙方协助甲方办理股权转让的相关登记手续。
八、保密条款
1.各方在共同公开宣布并购前,未经其他方同意,应对本意向书的内容保密,且除了并购各方及其雇员、律师、会计师和并购方的贷款方之外,不得向任何其他第三方透露。
2.各方在收购活动中得到的`其他方的各种资料及知悉的各种商业秘密,仅能用于对本次收购项目的可行性和收购对价进行评估,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3.各方对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书面资料、有关的商业机密负有保密责任,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透露给协议外的其他方。
4.如收购项目未能完成,各方负有相互返还或销毁对方提供之信息资料的义务。
任何一方如有违约,给其他合作方造成的所有经济损失,均由该责任方负责赔偿。
九、终止条款
各方应当在本意向协议签订后的5个月内签订正式的《股权转让协议》,否则本意向书丧失效力。
十、因本意向协议发生的纠纷由各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法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十一、本协议经各方盖章生效。
十二、本协议一式三份,各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授权代表签字:授权代表签字:
签订日期:签订日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83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