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7:31:16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通用15篇)
时间:2023-11-18 17:31:16     小编:影墨

报告通常包括背景介绍、问题陈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部分。通过合理的段落划分和标题设置,使报告更易读和理解。在这里,我们为大家精选了一些精彩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一

(一)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制度要求将资金分配落实到位。

(二)各村和帮扶工作组按照计划认真组织,确保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到位。

(三)公告公示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各村对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情况按笔进行了公开公示,得到了全镇居民的监督,力争做到使扶贫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落到实处。

(四)财政资料及财政报账制度执行情况。

各村的扶贫资金实行专人报账,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镇级报账制。扶贫资金由镇经管站代理做账并进行原始凭证等会计档案的管理,所有账目及原始凭证等会计档案资料真实、准确、完善、全面。

(五)监管、检查制度。

为确保把扶贫资金使用落到实处,发挥最大效益。我镇财政所、经管站、扶贫办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通过查看账目、看现场等方式对我村扶贫资金进行监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居民的监督。县级审计、财政局、纪委等相关部门对我村的扶贫资金也定期或不定期的通缩查看账目等方式对扶贫资金进行监管。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二

根据省、市农民负担监督领导组《关于开展纠正损害涉农利益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促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农民负担的专项审计工作历时40多天,结合涉农资金的账务审计、走访农户和实地勘查等形式,对全县涉农利益的重点领域进行了一次专项治理活动。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一、专项治理情况。

(一)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1、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各项补贴均按照农户申请、逐级申报、审后直补的原则,由财政局通过国库集中支付“一卡通”拨付到农户。经我们每项随机对20家农户进行抽查,没有发现截留、抵扣、挪用现象。

3、通过财务审计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我们发现有极个别应由政府和部门承担的费用转嫁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如信访稳控费)。有的村自主性差,乡镇有挤占转移支付资金的问题。

(二)开展涉农“三乱”专项治理。

农民建房领域。国土部门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公布农民建房收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对依法利用本集体土地新建、翻建自用住房的农民,只按标准收取5元/户的土地证书工本费,农民新建、翻盖自用住房住建局没有超标准收费。

2、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县教育局严格能够落实运纪发[]7号《关于在教育工作中建立五项制度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乱办班补课、严禁各级各类学校和教师滥发教辅资料。学校和教育部门不得选用和推荐省教育厅或市教育局下发的《教辅材料参考书目》以外的教辅材料给学生使用。各中小学严格按照晋价费字[]98号《关于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标准的通知》的标准收取。服务性收费包括补办证卡费和小学生课后代管费。代收费包括教材费、作业本费、校服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春秋游费用、学生公寓床上用品。全县中小学能够严格执行收费政策,严格执行收费“收支两条线”政策,对学校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资金等内容都进行了公开、公示,除“一费制”规定内的收费外,无擅自改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现象发生。

3、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费在登记注册、税务登记等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办理机构代码和年检收费,银行开户及刻制公章属正常收取费用,无其他搭车收费现象。

4、对农户调查中没有发现有借修通村公路向农民乱摊派集资等问题。

5、通过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账务核查,发现有的村报刊征订款达到全乡村级转移支付的40-65%,人均达6元,有的超过了8元,超出限额,而且种类繁多,有的村达到了20多种,除党报党刊之外其他刊物所占的比例较。20村级报刊征订数量严格按农廉网上公示的村级报刊征订限额严格执行,目前正在实施中。

(三)检查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情况。

年,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面,我县严格按照“群众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共同受益、事前预算、上限控制、严格管理”的原则,没有超限额、超范围筹资筹劳的行为。一事一议所筹资金由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纳入村级财务统一管理,设立专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没有强行以资代劳。财政奖补资金由县财政采用国库直接支付,不存在截留、挪用现象。

二、主要做法:

(一)职能部门积极配合,认真落实。

我县严格按照专项治理的文件精神,明确工作思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工作责任,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确定专人,对涉农收费单位、村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社会化服务收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确保治理工作有序展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加强公开透明力度,接受监督。

今年,县减负办和物价局联合对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公示内容进行了审核把关,根据有关政策变化,及时更新和调整公示内容,创新公示形式,除在农廉网上公示外,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统一公示外,也在涉农收费现场公示,并把公示制与村级财务公开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真公示、常公示,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凡是按规定应公示而未公示的,农民有权拒绝缴纳。

三、治理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农民负担综合治理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借助阳光农廉网平台,构建农民负担预防和控制的制度体系。使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较好的落实,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形势总体平稳。

四、存在问题。

我县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一些社会负担和隐型负担仍然不容忽视,比如,村级报刊征订负担过重、一事一议筹劳筹资难,农民增收难、村级债务沉重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五、今后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完善减负目标责任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书。

(二)实行一票否决制。县委、政府明确规定对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一律不得评为先进,不得提拔重用。对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引发严重群众性事件、恶性案件或造成重大影响的乡村或部门主要领导,要取消两年内的晋职、晋级资格,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加大涉农收费监督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除在公示栏和公布墙上进行不定期的公示外,县减负办、物价局进行公示监督和“12358”价格电话举报,畅通群众上访绿色通道,维护农民利益。

(四)实行村务公开,加大监督力度。通过财务管理“2528”工程和会计电算化的推行,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的监督力度,增加农村财务透明度。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精神,从根本上制止农村干部的胡支乱花行为,保护集体财产和农民的利益。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三

为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促进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财发[20xx]125号文件精神,我公司对20xx年财政拨付企业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xx年至20xx年专项资金的收支基本情况。

20xx年度共收到财政拨付项目资金20万元,其中:20万元列入递延资产科目,分项细化支出,购置设备支出3.9万元,用于项目研发购原料16.1万元。

通过自查的情况来看,单位领导负总责,能认真组织实施项目规划设计编制工作,并用好管好规划专项资金的使用。专项资金的投入对企业的挖潜改造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逐步规范,规划项目得到实施,资金效益日益体现。

二、项目经费自查内容及情况如下。

1、对专项资金我公司认真执行财经法规及各项科技资金管理制度,针对我公司的财务制度及流程制定了符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的研究开发经费管理办法及内部控制制度。

2、按照财经法规和公司的“研究开发经费管理办法”和内部控制相应制度对研发经费的使用进行了专项的会计核算,专项资金单独核算,设置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内容确保了其真实、准确和完整性。对于用于专项研发的资金我公司实行先审批后付款,完善的审批程度能保证资金了手续的完备性,相关档案资料定期存档专人保管。

3、我们严格按照项目申报时的预算和支出范围,实行以项目负责人审批专款,项目负责人不审批不付款的制度。没有出现超值、超范围、挪用、占用、自行分解和擅自转拨科技专项资金的情况。

4、购入的用于研发项目的设备单独核算单独登记,如出现生产研发其他科技项目共享的情况单独核算摊销设备折旧。

5、我公司由会计人员和项目研发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小组按项目预算进度实行季度审计,对不符合该项目的研发费用作出调整,没有出现拖延财务结账、长期挂账的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促进专项资金规范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公司将继续严格管控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四

根据省粮食局、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粮食专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通知》(x粮财联〔20xx〕30号)文件精神,xx试验区粮食局、财政局对20xx-20xx年省财政下达的仓库维修、物流和园区建设、省储库(中心粮库)建设等粮食专项补助资金项目的投资和资金使用情况认真开展了绩效评价,现报告如下:

20xx-20xx年,省财政共下达我区粮食专项补助资金合计172万元。按资金使用方向分,仓库维修资金98万元,物流和园区建设资金44万元,省储库(中心粮库)建设资金30万元;按资金使用单位分,xx试验区建丰粮食储备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建丰省储库)20万元,xx试验区生源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生源公司)58万元;按下达年度分,20xx年23万元,20xx年65万元,20xx年84万元。

二、项目实施的内容和进展(完成)情况。

我区按照省粮食专项补助资金使用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粮食仓库维修,购置了粮油专项设备,实施了安徽xx粮食现代物流园项目,增添了部分基础设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项目管理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招投标程序,切实加强对整个项目的监管。为了确保省粮食专项补助资金专款专用,不发生挤占挪用现象,采取财政直拨方式,由区财政局直接将专项补助资金拨付给施工企业和专项设备供应单位。

(一)粮食仓库维修情况。3年来,我区执行政策性收购的2家企业利用省粮食专项补助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共维修仓库35幢,面积15349m2,修建道路和水泥晒场8408m2,购置设备65台(套),地上通风笼4600m。

(二)物流和园区建设情况。我区物流和园区建设主要突出xx独特的区位和地理优势,以建丰省储库为载体规划建设安徽xx粮食现代物流园项目,该项目规划占地xx亩,总建筑面积28600平方米,总投资8747.42万元,整个项目按仓储、加工和信息服务三个功能区进行规划,分两期完成。一期规划建设5万吨仓库,建设xx幢高大平房仓,配套建设年周转能力达20万吨的仓储物流区;二期规划建设加工区和物流信息服务区,建设年加工5万吨大米和2万吨米糠油生产线各一条,建成粮食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公共平台。目前已征地18.06亩,建成高大平房仓3幢,仓容1.5万吨,并且完成了已征土地的水、电、路、绿化和晒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完成投资xx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利用退城进郊政策继续实施后续工程。

三、资金筹措和使用情况。

几年来,我区仓库维修资金累计投入426万元,其中维修投入270万元,设备购置投入156万元。仓库维修资金投入中省财政下达资金98万元,占整个投入23%,区财政实际拨付资金98万元,拨付率百分之百。我区粮食物流园区由建丰省储库组织实施,预计投资8747.42万元,其中企业自筹7715.2万元,申请银行贷款xx万元,截止20xx年2月底,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xx万元,其中省下达粮食财政专项补助资金74万元(20xx年省储库新建仓库建设补助资金30万元,20xx年物流和园区建设资金44万元),区财政实际拨付74万元,拨付率百分之百。企业自筹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退城进郊和经营利润,由于退城进郊没有按期完成,目前整个项目进展缓慢,下一步我们将加大退城进郊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完工。

四、项目实施效果。

省粮食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从根本上调动了粮食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企业进一步改善储粮条件,降低保粮成本,提高科学保粮水平,对整个粮食行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撬动和导向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国家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有效掌握市场粮源。从我区两家企业项目实施情况看,省粮食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作用更加明显。

(一)建丰省储库。该库已建仓库全部为高大平房仓,业务程序处理全部实现了微机管理,所有粮食全部实现了双低保管、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微机测温,库内还配备了地磅、摄像头、消防器材和能够开展常规检化验活动的仪器设备,库区环境也非常亮丽。20xx年7月份,该库保管3年的5000吨省级储备粮需要轮换,如果按过去普通仓库常规保管的话,这批粮食肯定陈化不能食用了,但是通过检验,该库保管的5000吨省级储备粮各项品质指标仍然达到食用标准,完全可以食用,结果省里把它作为平抑市场粮价粮食定向销售给加工企业,仅此一笔销售,不仅有效调控了粮价,还为国家多创造了几百万元经济效益,资金的放大效应可见一斑。

(二)生源公司。该公司8个站点每站都配备有风机、地磅、清粮机和输送机,所有仓库全部都安装上了地上笼,全部实现了机械通风、双低保粮。有了这些专项设备,农民售粮无需肩背手提,经过清粮机除杂后直接通过输送机进仓,高水分粮食也无需整晒,可以直接通过机械通风降水,一方面可以大大方便售粮农民,更好地改善为农服务条件,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粮食质量,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五、问题和建议。

(一)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拨付方式。在资金拨付上,由于受财政拨付体制影响,无论是仓库维修资金,还是项目建设资金,承担项目实施的企业都无法入账,原因是我区财政在专项资金拨付过程中,直接将省财政下达的专项资金拨付给施工企业或设备销售单位,导致项目实施企业无法进行账务处理。建议进一步完善资金拨付方式。

(二)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前些年,粮食仓库维修资金直接下达到企业,像撒胡椒面,既不利于监管,也不利于发挥仓库维修资金的整体效益。建议把维修资金统一下达到各县(区),由各县(区)负责监督使用,这既可以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也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有利于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五

立项依据:《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亳州市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招商引资政策的通知》(亳政秘﹝2017﹞98号)、《亳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亳州市商贸发展专项政策资金实施细则〉的通知》(亳商﹝2020﹞5号)、《亳州市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等文件内容。实施主体:由政府直接组织实施。

一、高度重视,认真自查。

(一)项目实施单位认真开展自查。我局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根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认真进行自查,对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深入项目现场进行调查研究,认真。

总结。

并形成项目绩效报告,并要求限期报送自评报告。

(二)主管部门认真开展整体评价。各县区主管部门对各项目单位报送的情况认真进行了核查,按设定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绩效评价,最后形成绩效评价报告,并按规定的时间上报。

(三)市局认真开展综合评价。我局依据各县区上报的评价报告及各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核查,对全市商贸项目按设定的绩效评价指标做出绩效评价。

二、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一)规范项目申报条件和程序。2020年2月,市商务局印发《2020年市级商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亳商〔2020〕6号),对项目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申报材料等提出明确要求。在资金的申报上,做到严格按程序办事,所有项目由企业申报,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查把关上报、市商务局严格审核、录入财政涉企系统项目比对、集体研究,项目公示,制定《2020年市级商贸发展专项资金分配方案》,书面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税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人行亳州市中支等单位意见,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

(二)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加强市级商贸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我局根据《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亳州市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招商引资政策的通知》文件,制定《亳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亳州市商贸发展专项政策资金实施细则〉的通知》(亳商﹝2020﹞5号)。

(三)加强监督检查。为管好用好专项资金,更好地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我局加大监管力度,对专项资金的申报、使用和监管实行全程管理,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在资金使用监管上,及时及时掌握专项资金的到位和进展情况,确保专项资金全部全额用在项目上。在资金管理监管上,经常深入项目单位了解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三、

资金使用情况。

2020年市级商贸发展专项资金按预算、有关程序和要求进行申报、审批和使用,基本达到了预算安排、管理办法和领导所要求的目的和效果。支持内贸便民服务体系建设、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培育、限额以上个体企业培育、限上单位年度销售额高于本行业平均增速重点商贸流通业统计、商贸流通企业上台阶、获得荣誉称号奖、参加促进消费展会、开展扩消费活动、鼓励农产品网上销售、电商示范创建、电商主体培育等项目395个、支持资金2270.57万元。支持外贸外贸进出口突出贡献企业奖、进口机电设备、企业参加外向型展会、出口信用保险费补贴、企业扩大进出口、生产型企业稳外贸、孵化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资金等项目230个、支持资金2944.43万元。

四、取得成效。

(一)外贸发展实现新突破。

对外贸易出口稳定增长。2020年1-11月,外贸进出口总额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10.3亿美元,增长20.1%,进口1.4亿美元,下降26.9%。预计全年可实现外贸进出口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左右,预计增幅可居全省前8位。

全市超千万美元企业44家,实现进出口额6.6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1.7%。

市场开拓更加多元。深化贸易促进活动,已组织31家企业参加网上华交会、广交会;

1家企业参加安徽省商务厅组织的外贸产品转内销活动,13企业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云展示项目,4家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8家企业参加上海老字号产品展、上海农交会。进博会期间,全市共组织61个单位208位采购商参会,蒙城庄子进出口有限公司、亳州市红旭药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就食品、医疗器械、服装箱包等产品达成进口意向交易额2000万美元。

贸易风险有效规避。建立了中美贸易摩擦受影响重点企业跟踪帮扶机制,制定措施清单,准确掌握企业外贸运行情况,加强形势研判,指导企业通过与进口商共担关税和产品创新、拓展市场、投资合作等途径,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可能带来的影响。1-8月份,全市108家对美贸易企业实现进出口9302万美元,同比增长83%。(1-8月份对美贸易额已超过2019年全年893万美元。9-12月省商务厅没有提供到企业的数据)。

政策措施精准有力。为了贯彻落实“稳外贸”要求,及时修改完善全市外贸促进政策,充分发挥与中央、省外贸支持政策的叠加效应。2020年,我市共兑现国家、省、市外贸奖励扶持资金3406万元,惠及全市130多家外贸企业,充分调动了企业积极性,推动亳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二)消费提质汇聚新动能。

社消总额稳步增长。2020年我市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前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1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社消总额985亿元,同比增长3%左右,预计增幅可居全省前8位。

主体培育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对各县区商贸企业的摸排摸底工作,通过政策扶持、调度服务等多措并举,大力培育企业主体,优化限上企业结构。2020年全市新增限上单位265家,总数达1008家,1-11月份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1.7亿元,预计全年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可实208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

便民消费优化提升。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修编《亳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5-2030)》,重点完善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规划,印发《亳州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亳州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规范》,不断优化提升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建设水平。2020年新建或改造中心城区菜市场10家,新建或改造社区菜店42家。

全国绿色饭店委员会认定亳州富丽华君悦酒店为四叶级绿色饭店;

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认定古井慧升楼、金不换酒店、富丽华假日酒店为国家四钻级酒家,进一步提升商贸企业经营特色,促进消费升级。

(三)电商发展取得新成效。

电商网点调整优化。按照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功能覆盖的原则,我市农村电商网点不断优化调整。全市建成4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4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全市农村电商网点从783个优化调整至722个,又调整优化至740个。其中综合服务点从104个增加到230个。网点的上行能力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在拉动农村消费增长和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电商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电子商务交易,推动“电商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网点+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建设。2020年,我市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416家,培育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电商龙头企业12家,网销额超100万元的电商名优品牌8家。培育省级电商示范镇8个,省级电商示范村28个。

开展农网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上行实效。一是组织我市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与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对接,组织和引导更多的电商企业入驻平台,进行特色农产品网上展销、加强品牌农产品线上销售及宣传。二是鼓励县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加大对当地涉农电商企业的指导,对有特色产业的行政村进行一对一对接,形成产地直销、农超对接产业链。三是推动本地第三方电商平台建设,支持谯城电商、利辛羊乐购等县域电商平台建设,拓展我市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发和扩大农产品电商销售种类和规模,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2020年1-11月,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实现58.4亿元,预计全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65亿元。

专项资金使用过程公正、公平、公开、透明规范,资金总体使用效果较好,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益,提振了民营企业进行产品升级、技术改造、做大做强的信心,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促进了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资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亳州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六

中医院改建传染病区项目由中医院负责。经公益性论证分析,该项目符合项目公益性的条件,具体阐述如下:

1、法律对公益性的第一点基本要求,即非营利性。公益项目的非营利要求与项目收益并不矛盾,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经营活动获得收入,而主要看其是否将其经营所得进行利润分配。专项债券公益项目的收益应全部归属政府的财政收入,用于偿还债券本息及项目建设运营公共用途,不存在利润分配的可能性。该项目包含发热门诊、核酸实验室等医疗卫生建设,建成后存在运营收益,主要运营收入来源为医疗收入、药品收入等。该项目收益将全部归属于政府的财政收入,用于偿还债券本息及项目建设运营公共用途,不会进行利润分配。基于此,判断其满足公益性论证的第一点基本要求。

2、法律对公益性的第二点基本要求,即注重社会整体目标和长远利益。专项债的公益性应体现在地方重大区域发展内容。地方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发行专项债的公益性项目一定是在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中有重大影响力的建设项目,项目的投资规模大,项目建设完成投入运营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往往能带来当地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较大提升,影响当地与该领域相关的产业和部门,甚至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机构的调整,乃至影响当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本项目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突发疾病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控制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和谐社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促进就业人口增加,带来了家庭人口的安置,使项目所在地文化、教育,卫生得以发展、提高。基于此,判断该项目符合公益性论证的第二点基本要求。

3、法律对公益性的第三点基本要求,即追求公共福利和公共价值。为公众平等地提供公共福利,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专项债券公益项目应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项目。医院的扩建有利于城市品位的提高和医疗环境改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对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该项目的建设必将产生大量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追求公共利益和价值。基于此,判断该项目符合公益性论证的第三点基本要求。

1、项目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党和国家始终把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内容,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卫生事业,而传染病控制工作是卫生工作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之一。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县传染病医疗体系的整体布局和硬件建设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控制等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为了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坚持以人为本,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普通百姓,只有加强传染病控制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传染病控制体系,提高传染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才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和谐社会。

2、项目建设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传染病预防控制是卫生工作的先锋,先锋作用发挥不好,传染病控制不住,四处流行蔓延,就会给其他方面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尽快解决目前县传染病医疗体系病房、设备设施等紧缺的问题,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3、项目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的需要。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传染病控制水平中医院是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县城内及周边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任务,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预检、分诊、筛查、防控等重要职责,但长期以来医院内一直缺乏规范标准的感染性疾病科设置,根据本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暴露出的短板和弱项,作为一所城区内的二甲医院,急需设置规范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留观室、隔离病区、核酸检测室及相应的救护、检查、检测设施,拟将现门诊楼按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和应急能力提升,并设置标准的感染性疾病科因此,对院内现有建筑物进行改扩建弥补疫情防控的空缺,加快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满足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就医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1、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是社会公益性项目,其本身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明显,但它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是巨大的,表现在:

(1)卫生事业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项目的建设,让当地人民就近就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可促进就业人口增加,带来了家庭人口的安置,使项目所在地文化、教育,卫生得以发展、提高。

(3)本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改善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加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2、社会效益分析。

(1)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项目建设为了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坚持以人为本,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普通百姓,只有加强突发疾病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控制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才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和谐社会。

(2)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扩建有利于城市品位的提高和医疗环境改善,以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要,该项目的建设可以说是一个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有利于社会和谐。本项目是一所综合性医疗服务机构,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住院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现在规范的医疗机构不多,且规模不大,而邯郸市区有几家医院聚集,现有的医疗布局情况阻碍了当地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用房功能布局不合理,现有条件不能满足需求。项目建成后,能改善医疗环境和布局,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满足居民群众的需要。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七

(一)项目概况。

按照“集中治理、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基础、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乡村为导向,通过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保洁员生活补助)扶贫项目,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全面解决我镇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由镇政府负责发放417名村级保洁员生活补贴,投入349.56万元,改善人居环境,20xx年已完成全部拨付工作。

(二)项目绩效目标。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保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使贫困户受益。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目的是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对象是村级保洁员417人,该项目涉及我镇14个村1个农场,用于发放村级保洁员生活补贴。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对项目资金投入、组织实施过程的管理和产出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项目总体完成情况良好,项目自评100分。

按照方案,我镇根据各村申报情况,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必要性及建设项目内容、资金保障和受益情况进行审核,经公示公告无异议后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三、

镇扶贫办对其进行全程监督,保证项目公开透明。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客观性。

(一)项目决策情况:

组织各村对项目开展申报工作,通过全面摸底排查和实地考查项目可行性,并结合贫困户自愿和贫困户参与的原则下,及时上报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会议中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必要性及建设项目内容、资金保障和受益情况进行审核,经公示公告无异议后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二)项目过程情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349.56万元,到位率100%,资金已全部用于村级保洁员岗位补贴。

严格按照县委指导以及相关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文件的使用要求,资金下达到本镇财政所后,镇财政所及时将资金拨付用于该项目工作,使用率100%。

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和公示制度建设和执行。镇和村在镇政府、村部政务公开栏进行公告、公示,确保村民了解扶贫资金项目的用途、受益对象及补助标准等情况。

资金监管制度建设和执行。成立扶贫专项资金检查领导小组,对专项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任务。

镇财政所为扶贫专项资金建立资金台账,资金拨付情况一目了然。村账镇代理建立专账,专人负责。

(三)项目产出情况:

涉及14个村委会和1个农场人数417人,该项目已完成,项目共349.56万元,全部用于村级保洁员岗位补贴。

(四)项目效益情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使贫困户受益有基本保障,有效保持村容村貌的干净整洁,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使受益人口满意率达到100%。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拓展资金来源。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逐年增长机制,合理分析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扶贫难度,根据实际情况及年度目标,适当加大上级财政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

(二)优化资金分配,提高使用效益。一是以脱贫工作计划为基础,优化资金分配,保证每个村年度扶贫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二是统筹管理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整合各种扶贫资金,依照扶贫规划,有步骤、分阶段、保重点,确定项目推进实施的优先顺序,资金投放时间安排与横向调配,以足项、足额地保障扶贫项目推进所需资金,全力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三)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一是要从思想上教育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激发他们通过勤奋劳动走向富裕。二是根据自身情况正确引导学习技术技能培训,有一技之长可激发内心动力.

(四)健全资金管理,规范使用支出。一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资金拨付制度。二是健全专账管理,明确资金来源和用途。建议按资金用途在专账科目下设明细科目,并注明资金来源,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建立资金台账,明晰资金支出。一方面财务人员对资金流向更加清晰,查找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也便于对资金的监管检查。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八

(一)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本项目建设一栋综合教学楼和一栋门卫房及室外运动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5209.35㎡,其中新建综合教学楼地上建筑面积为5182.03㎡,新建门卫房建筑面积为27.32㎡;室外配套工程包括200米标准环形塑胶运动场(含一座舞台、升旗台),田径场中间设一处7人制足球场,以及2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沙池等体育场地。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指跨年度项目总目标)。

20xx年9月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指跨年度项目当年度目标或经常性、一次性项目当年度目标)。

20xx年12月底计划完成投资210万元。

(一)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

20xx年下拨210万元经费,实际到位资金210万元,全部是地方财政资金。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三都学校综合教学楼建设总投资概算2884.79万元,20xx年下拨210万元经费,目前已支出约5.86万元。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及执行情况等)。

本项目的经费严格按照单位的财务制度和预算支出范围的使用。由开发区财政局和国库支付局统一核算,按照项目计划安排和实际工作情况开支,做到了专款专用,经费均按照海南省财政厅印发有关文件、通知精神执行。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包括项目招投标情况、调整情况、完成验收等)。

三都学校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自20xx年立项,20xx年完成施工招标,开始施工建设,并于20xx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检查监督管理等情况)。

该项目由洋浦建设公司代建,施工现场设有项目管理部,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监理单位负责对项目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管理。

1.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三都学校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由洋浦建设公司代建,严格按照工程量进行审核,成本预算控制良好,未发现有浪费现象。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三都学校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于20xx年进场施工,项目按照施工合同计划有序组织,未发现有质量问题。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项目建设是为保证、提升开发区社会公共配套,服务居民项目,是公益性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项目,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能从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的问题,能进一步改善洋浦开发区的整体教育水平,对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群众的教育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4.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

截至目前,三都学校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已完工,将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公共配套设施,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升洋浦经济开发区的社会服务功能。

项目进展顺利,按照计划完成了预定目标。

无。

无。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九

20xx年省下达我县2个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项目改造目标任务1021户、建设农村公厕6个,项目资金343.08万元,其中户厕224.08万元(20xx年上级补助183.7万元,20xx年厕所革命结余上级补助25万元,级县级配套15.38万元)、公厕119万元(县级配套资金)。重点补助农村户用厕所新(改)建、厕污共治、运管维护或农村公厕新(改)建,以及农村户厕粪污管网、粪污池等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建设。我县按照示范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基本实现农村厕污共治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总体要求,各项目村由所涉及镇人民政府以村为单位编制实施方案,报县农业农村局,经县农业农村局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批复后组织落实。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我县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项目与农村公厕项目建设资金343.08万元(县级配套134.38万元,其中户厕配套15.38、公厕县级配套资金119万元)。根据每户不同情况,具体建设内容分为仅室外改造、仅室内简单改造、仅室内复杂改造、室内简单改造+室外改造、室内复杂改造+室外改造五种不同的改造类型,所有建设内容已全面完成,项目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基本实现所改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厕所普及率达100%,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公厕建设通过验收符合相关标准。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该项目在申报、实施一系列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并对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项目前期通过精准摸排,按照“厕所革命”示范村厕所普及率达100%,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的要求,摸清每户需建内容,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代表一事一议大会,按照绝大部分村民意愿将此项目委托与该村村集体公司,由村集体公司代领项目补助资金,同时有劳动力的农户可投工投劳并领取相应部分报酬,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镇村全覆盖验收,验收合格后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公示,公示期届满后申请县级抽查验收,县级抽验合格后兑现补助资金。

(一)项目完成情况。

20xx年省下达我县2个农村“厕所革命”示范村项目改造目标任务1021户,实际所改村为6个(示范村2个、非示范村4个)我局按照示范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基本实现农村厕污共治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总体要求,全县6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新建、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030户,完成任务101%,其中胜天镇安和村174户、可久镇南红岩村264户、庆岭镇太源村197户、庆岭镇印田村124户、庆符镇小靖村235户、落润镇公益村36户。完成6个村的农村公厕6个,完成任务的100%。

(二)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方面:一是改厕可以改善旅游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村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是提供优质高效的有机肥,可提高农作物的收益,通过无害化处理的粪污对于农作物肥效更好,利用价值较高,其次可以减少农民对有机肥采购的支出。

2、社会效益方面:一是增强群众卫生意识,提高健康水平。二是提高了农户家庭生活质量。

3、生态效益方面:一是环境得以美化,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得以改善。二是控制粪污乱排乱放的.情况,控制污染源,减少疾病传播。

4、可持续效益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小厕所涉及大民生,实施“厕所革命”是推进乡村振兴大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推进厕所改造、环境整治为人民群众打造美丽宜居环境,获得广大农户一致好评。

(一)存在问题。

1、农民改厕积极性不强。一是农户对新修建无害化设施(三格化粪池)接受度较低,认为有储粪池就不应该修建化粪池;二是部分农户受传统思想和落后生活习惯影响,卫生意识差,不能完全理解“厕所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愿意接受改造。

2、改厕经费投入不足。一是现有补助经费较少,各农户情况不一,需因户施策;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户要求各样,个性化需求增大,导致改造经费尚显不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政策影响。“厕所革命”是一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消除农户心中疑虑,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农户转变观念,让农户真正愿意去接受厕所改造,打造整洁舒适人居环境。

2、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资金要素。一是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将示范村厕所改造项目化,充分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项目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同时发动群众自筹,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九开管办字【20xx】61号)和《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财政局文件关于开展20xx年度预算项目、部门整体支出及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九开财字〔20xx〕10号)文件,我单位组成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预算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20xx年我单位财政资金安排预算项目有11个,本次纳入自评范围的项目有8个,分别是农产品常态监测费(全年)、森林防火经费、20xx年河长制公示制作费、调区后堤防日常管护委托费用、畜牧兽医专项经费、林地变更调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经费、生态护林员全年工资(5人)、脱贫攻坚工作经费,项目自评综合得分93.75分,现将绩效自评工作总结如下: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展农林水利事业。

本次评价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分析评价三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

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了解各项目基本情况,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布置绩效评价工作。

(二)组织实施。

评价小组于20xx年4月开始展开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2.根据评价体系指标的要求,从不同来源收集的资料中选取与验证包括定性的文字描述与定量的统计数据,确保资料来源的客观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三)分析评价。

根据评价体系,对项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价分值。

20xx年我单位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一)资金投入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当年实际下达农产品常态监测费(全年)18万元、森林防火经费5万元、20xx年河长制公示制作费15万元、调区后堤防日常管护委托费用135万元、畜牧兽医专项经费7万元、林地变更调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经费10万元、生态护林员全年工资(5人)9万元、脱贫攻坚工作经费34万元。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20xx年农产品常态监测费(全年)使用资金18万元、森林防火经费使用资金1.77万元、20xx年河长制公示制作费使用资金0.353万元、调区后堤防日常管护委托费用使用资金115.5万元、畜牧兽医专项经费使用资金2.64万元、林地变更调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经费使用资金6.6528万元、生态护林员全年工资(5人)使用资金9万元、脱贫攻坚工作经费使用资金5.8297万元。

森林防火经费资金结余3.23万元、20xx年河长制公示制作费资金结余14.647万元、调区后堤防日常管护委托费用资金结余19.5万元、畜牧兽医专项经费资金结余4.36万元、林地变更调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经费资金结余3.3472万元、脱贫攻坚工作经费资金结余28.1703万元。

(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我单位紧紧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落实政策,做好农业工作;注重生态,做好林业工作;科学部署,做好水利工作;统筹推进,做好扶贫工作。

农产品常态监测: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农产品检测,按时按质完成了检测任务。20xx年开展20xx年棉花种植面积核实工作、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核实工作及20水稻种植面积核实工作,共核实棉花种植面积310.7亩、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5658.6亩,水稻种植面积210.8亩。

林业工作方面:依托联通公司巡护信息系统开展护林行动,加强林长制信息化建设,并督促5名护林员、4名监管员在线使用,我区护林员及监管员巡护系统使用率均为100%。通过开展培训、加强督查、兑现奖惩等形式,加强巡山员队伍管理。张贴宣传标语36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制定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在重点防火期严密防控,严格管控野外火源。

水土保持方面:委托九江市河道湖泊管理局对经开区管辖的长江赤心堤、长江永安堤、八里湖堤、赛城湖堤、向阳堤五个堤坝进行日常管护,提高了河堤湖堤防护质量,美化了河堤湖堤周边环境。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设立界桩155块,通过定位测量实现河湖管理范围一张图。深入推进河长制,调整全区河(湖)长人员名单,制定“清河行动”方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处理了2件涉河问题。

畜牧兽医专项:配合城区养犬管理整治行动,2家犬只狂犬病免疫注射点已获批,今年共累计办理犬牌738个。

脱贫攻坚:结合贫困户实际按户因人施策,精准实施扶贫工程:实施教育扶贫,补助贫困学生13名,为2名非建档立卡学生送教上门;实施就业扶贫,安排1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到公益岗位工作,聘请5名暂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就业;实施健康扶贫,开展水质检测确保水质达标,做好贫困户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体检;实施基础扶贫,对贫困户侯帮兴家入户道路进行硬化,对吴从木、高传兵家进行水冲式厕所改造。目前,通过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我区26户78人已全面脱贫并办理防贫保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之战。

20xx年多个预算项目年末资金有结余,且资金结余较大,预算安排不太合理。

20xx年,我单位加强项目预算资金管理;将继续做好水利工作,加强防汛防洪,加强水土保持;推进“林长制”,落实森林防火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现象;巩固脱贫成果,推动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

一是通过绩效自评结果,对指标完成好的工作要在下一年度继续巩固和加强,对未完成的指标要深入剖析原因,找出症结,在以后工作中完善和改进;二是利用绩效自评结果,促进部门(单位)增强责任和效益观念,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十一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和《天津市市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津财绩效〔20xx〕12号)等文件要求,天津市财政局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成立了绩效评价组,于20xx年9月-12月,对“区级公路养护资金”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该项目评价结果为67.58分,评价等级为“中”,有关情况如下。

(一)项目概况。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为改善公路使用质量,确保国民出行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处于良好状态”。

为加快建立天津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天津市人民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我市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津政发〔20xx〕24号)、《天津市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函〔20xx〕97号),前者明确提出由市公路主管部门根据各区近三年平均资金使用水平和设施量核对区级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和大中修资金后,市财政部门将专项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下达至各区的公路养管资金分配方法;后者明确提出“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

为贯彻落实国家、天津市相关政策文件要求,20xx年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交通运输委”)延续申请设立“区级公路养护资金项目”,用于东丽、津南、西青、北辰、滨海、蓟州、宝坻、武清、宁河和静海10个区的县道、桥梁及附属设施等养护维修和大中修工程支出,提升区级公路路域环境优美整洁水平,增强交通保障能力。

2.主要内容。

根据东丽、津南等10个区的县道、桥梁、绿化及附属设施等设施量,按照“津政发〔20xx〕24号”规定的“路面日常养护4.2元/平方米、桥梁日常养护16元/平方米、道路中修55元/平方米、道路大修188元/平方米”等补助标准,将专项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下达至各区,用于县道、桥梁、绿化及附属设施的养护管理。

市交通运输委为项目主管单位,负责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其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天津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为项目组织单位,负责编制农村公路年度养护资金补助计划,监督检查养护计划执行情况,做好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东丽、津南等10个区的交通运输部门为项目实施单位,具体负责区级匹配资金申报,县道、桥梁、绿地及附属设施等养护、维修和管理工作。

4.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1)资金投入情况。20xx年市财政局安排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3244万元用于区级公路养护资金项目。根据“津政办函〔20xx〕97号”规定的区级配套资金要求,各区配套资金合计应不低于23244万元。

(2)资金到位情况。截至20xx年12月31日,市级转移支付资金和区级配套资金实际到位至各区末级资金使用单位的资金分别为11523.03万元、0万元,资金到位率分别为49.57%、0%。

(3)资金使用情况。截至20xx年12月31日,市级转移支付资金实际支出9288.48万元,预算执行率为80.61%。

通过对县道、桥梁、绿地及附属设施定期巡视、养护、维修,改善区域内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降低行驶车辆的保养成本,节约运输过程中消耗的金钱与时间。

结合项目具体情况,本次绩效评价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及因素分析法等方法,从项目决策、项目过程、项目产出以及项目效益四个方面开展评价,并对6个涉农区进行了现场评价、对4个涉农区进行了非现场评价。

经过综合评价,区级公路养护资金项目得分67.58分,评价等级为“中”。其中,项目决策14.35分,项目过程13.06分,项目产出24.22分,项目效益15.95分。

评价结论:本项目立项符合政策要求,市级层面立项程序较规范,业务和财务管理制度较健全,公路和桥梁日常养护面积达到预期目标,居民满意度较高。但存在以下方面问题:决策方面,部分区大中修工程立项前期未进行路面技术状况检测、部分预算测算内容不够合规、测算数据不够准确、绩效目标设置质量不高等;过程方面,资金到位率低、资金使用不够合规、制度执行有效性不足;产出方面,公路大中修面积产出较低、部分工程存在延期、部分区养护巡查频次不达标、成本控制不够有效;项目效益在降低运输成本、改善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等方面需进一步提升。

(一)项目产出情况。

1.养护公路面积。根据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提供《县道明细及设施统计表》,20xx年度计划养护公路面积为1204.8万平方米。根据抽查各区日常养护巡查记录和各区提供的数据,20xx年度各区养护公路面积实际完成率均达到100%。

2.公路大修面积。项目20xx年度各区计划公路大修面积为60.26万平方米(20xx年计划养护公路面积*5%)。根据各区提交大修工程资料及数据,20xx年度全市实际公路大修面积为33.08万平方米,全市大修完成率为54.9%,仅西青和武清2个区公路大修面积实际完成率达到100%,津南、北辰、滨海、宝坻、宁河5个区均未开展大修,实际完成率为0%。

3.公路中修面积。项目20xx年度计划公路中修面积为96.4万平方米(20xx年计划养护公路面积*8%)。根据各区提交中修工程资料及数据,20xx年度全市实际公路中修面积为32.2万平方米,全市中修完成率为33.40%,仅北辰区公路中修面积实际完成率达到100%,东丽、津南、西青、宝坻、宁河5个区均未开展中修,实际完成率为0%。

4.养护桥梁面积。根据《县道明细及设施统计表》,20xx年度项目计划养护桥梁面积为27万平方米。根据抽查各区日常养护巡查记录日志和各区提供数据,实际养护桥梁面积为25.3万平方米,各区养护桥梁面积实际完成率均达到100%。

5.路面技术状况。《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函〔20xx〕49号)中规定“优、良、中等路的比例不低于80%”,根据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20xx年对各区区级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定报告显示,仅蓟州区和宁河区优、良、中等路的比例低于80%,分别为74.9%、64.8%。

6.养护质量达标率。各区针对检查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均及时进行了整改。评价组对武清、西青、北辰、津南、宝坻、蓟州等6个区养护设施查看,养护设施状况良好,达到规定的养护标准,但部分区路面存在坑槽、裂缝,积水和保洁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如北辰区。

7.工程验收合格率。通过对开展大中修养护工程的7个区的验收材料进行抽查审核,凡是组织了验收的养护工程均验收合格,验收合格率100%。

8.成本管控有效性。项目主体业务为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工程。通过抽查各区基础资料发现,各区基本能够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通过公开招投标、市场询价等方式,确定性价比最优的服务商,较好地实现了源头成本控制。但各区在机械设备租赁方面的定价方式、定价标准上有一定差异,如津南区水车、装载机、双排等设备租赁单价高于北辰区。项目总体层面缺乏行业统一规范标准,不利于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9.养护巡查频次。根据抽查各区基础资料发现,部分区未达到规定的养护巡查频次。如静海区20xx年8月巡查记录表中显示每月仅对辖区列养公路设施开展了3次巡查、宝坻区20xx年8月巡查记录表中显示对部分列养公路设施每周开展了2次巡查,均未达到制度规定的每周完成2次辖区列养公路设施的全覆盖巡查的要求。

10.工程完工及时率。通过对开展大中修养护工程的7个区资料进行抽查发现,部分工程完工不够及时。如静海区唐王路修复工程计划工期45天,实际工期168天;蓟州区马营路大修工程合同工期为45天,实际工期141天;西青区津静复线修复工程合同工期20xx年11月20日至20xx年1月18日,实际工期为20xx年2月19日至4月18日。

1.经济效益情况。

日常养护公路的车辆行驶环境必然比不进行养护的更优良,实际上在隐形条件下降低了车辆的保养成本,节约了运输过程中消耗的金钱与时间,能够为不同地区经济的互动与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起到助益,形成社会性的经济效益。但从市对区开展路况检查结果看,尚有2个区路面技术状况(pqi)不达标,说明路面技术状况未达到最优状态,进而导致车辆运输损耗成本不能实现最大化节约,降低运输成本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2.社会效益情况。

通过开展县道、桥梁及附属设施养护工作,能够及时发现路面坑槽、裂缝、拥包等病害并及时整治,提高公路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也能够间接提升人们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20xx年度,各区未发生因公路安全隐患整治不及时所产生的重大交通事故,但评价组针对县道行驶舒适、安全性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津南区5%、蓟州区10%、宝坻区18.75%的居民评价为一般,宝坻区12.5%的居民甚至表示不满意,说明相关工作尚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3.服务对象满意度情况。

评价组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津南、西青、北辰、蓟州、宝坻、武清6个区,共120位居民开展了区级公路养护方面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述6个区的居民满意度分别为98.13%、97.74%、98.75%、79.38%、80.19%、95%,综合平均满意度为91.53%,说明居民对整体工作满意。

(一)市级层面统筹管理不足。

资金分配计量数据采集和应用在市区两级层面未实现有效同步,信息不够对称。调研发现,市级层面用于制定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案的县道桥梁及附属设施养护量基础数据来源于始建移交后的养护投资台账及后续年度发生等级或数量等变更后的上报文件,但各区填报的数据采集表(评价组设计)中计划任务量与投资台账不一致。初步了解的原因有:从区到市经手台账数据(含年度变动)上报工作的责任人不清晰,从市到区下拨切块资金时也未明确统计确认的投资台账数据,各区在制定养护计划任务量时未能与投资台账数据进行有效对标;当年新接收或原道路降级为县道产生的新增,原道路升级不再按县道标准养护产生的减少等。该问题导致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结果与实际需求不够匹配。

(二)大中修切块资金分配方式欠合理。

大中修切块资金按因素分配法进行分配欠合理。其一,通过分析开展大中修区近5年的数据发现,切块划拨大中修资金采用的计量数据大修为5%、中修8%,跟各区实际差异较大,如蓟州、武清区大中修面积占比明显不足5%、8%,北辰区的大中修(20xx和20xx年大修、20xx年中修)明显超5%、8%,滨海新区20xx年仅有1项中修(以前年度数据因机构改革、人员变动等无法获取),占比为6.29%,低于8%。总体上,全市每年大中修的量未达5%、8%。其二,各区同一类型维修的单价因工程结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但均价明显高于市级补贴标准188元/平方米、55元/平方米,特别是在各区财政资金无法按要求配套的情况下,不足资金由后续年度市级转移支付资金补齐。其三,在当年没有实施大中修的情况下,各区将切块下拨的大中修资金用于管理人员经费分摊。因素分配法得出的资金分配结果与各区实际需求情况差异较大,分配方式有待改进。

(三)区级配套资金未按政策要求落实到位。

各区未按照“津政办函〔20xx〕97号”规定的“区财政资金投入标准不得低于市级补助标准”落实区级配套资金,区级配套资金到位率0%。

(四)部分资金使用不合规。

1.部分资金支出方向不合理。津南区在20xx年度没有实施大中修工程的情况下,将市级转移支付资金531.85万元用于人员和各项公用经费支出;静海区将市级转移支付资金432.37万元用于后勤管理人员工资和各项公用经费;东丽区将市级转移支付资金238.55万元用于机关管理人员绩效工资、公积金等;宁河区将市级转移支付资金4.88万元用于支付帮扶沿河路社区建设楼新建自行车棚及晾衣架;武清区将市级转移支付资金1.14万元用于购置大米、油、食品类等。

2.部分资金拨付未按合同约定条款执行。北辰区养护合同中明确全年养护费用的80%分4个季度进行支付,北辰区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实际于20xx年7月一次性将四个季度的80%款项支付给乙方。西青区津静复线修复性养护工程合同中明确按照40%、40%、20%的支付比例分三批进行合同款支付,西青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实际于20xx年12月16日一次性支付合同款的86.64%给乙方。

3.资金支出时间早于经办审批时间。西青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20xx年12月129#、132#凭证支付设计费和养护工程款时,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显示支付日期均早于支付审批单经办日期。

4.部分项目资金支出审批手续不够完整。西青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20xx年4月16#凭证支付农村公路(区县级)运营阶段安全生命防护情况评价费用时,资金支付审批单的审核人和单位负责人未签订审核日期。津南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20xx年7月94#、107#、108#凭证后附的《津南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资金支付审批单》中无分管领导意见,《津南区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票据审批单》无业务分管领导意见及签字。

5.财务记账不够合理。部分材料费、机械费未按养护公路类型(国省干线、县道)、项目来源(上级主管部门委托、自营创收)等进行费用分配,如蓟州区。

(五)制度建设和执行有效性不足。

1.制度建设滞后。津南区路产路权保护“三员”人员虽已在各区、乡、村中配备,但区级路产路权保护“三员”管理制度尚未正式发布。

2.调整手续不完备。调研发现,蓟州区未对计划开展而实际未开展的“军蓟路边沟整治工程”履行内部备案手续。

3.部分工作组织实施未严格按照制度或合同执行。蓟州区公路管理所与5个公路站签订《县级设施养护协议书》中明确实行日抽查、百分制月考核等检查考核办法,但实际未制定与该协议内容相匹配的奖励办法,也未见百分制考核落实相关材料。津南区未按照机械租赁合同中规定“承租前,乙方提供设备必须保证性能良好,并填写设备进场验收表,经双方签字确认”开展相应工作。津南区20xx年区级公路养护项目年度资金使用预算未经中心党总支会或领导班子办公会讨论批准,与《“三重一大”决策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大额资金使用(年度资金的使用预算)应通过三重一大讨论决定”不符。西青区未按照《天津市西青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细则》中规定的“区公路管理机构每年开展路面技术状况评定”去开展相应工作。武清区青上路、河大路和梅石公路修复性养护工程的验收报告中设计单位均未参与验收工作,与《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中规定“项目法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接管养护等单位参加竣工验收工作”不符。

4.支付资金来源与合同内容未保持一致。蓟州区交通局塘承高速延长线综合整治合同协议中明确的资金来源为“自筹”,实际结算时将3项合同总金额166.01万元全部在市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

5.资料或审批手续不完备。西青区津静复线修复性养护工程监理合同中未约定计划开竣工时间、投资额,缺少委托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章和签订日期等内容,同时该工程施工合同未签署日期且工程最终支付证书等资料缺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签字和盖章。东丽区津汉支路维修工程(大修)施工、设计、造价咨询等合同盖章处均未签署日期。

6.合同签订时间晚于服务开始时间。如津南区机械租赁合同和劳务用工合同。

7.资料归档管理不够规范,部分资料缺失。宝坻区公路养护服务中心由于人员调整,未见相关资金支出相关“三重一大”会议纪要或记录。

(六)项目产出及效益实现尚有不足。

除因缺少大中修计划采取切块下达资金时核定的大中修工程量对标实际完成量导致的`产出数量完成率的评价结果较低外,项目其他产出及效益实现尚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北辰区路面养护不达标;津南区设备租赁单价高于北辰区;静海区、宝坻区列养公路设施养护巡查频次未达到规定要求;静海区唐王路修复养护工程、蓟州区马营路大修工程、西青区津静复线修复性工程未及时完工;蓟州区和宁河区路面技术状况未达到最优状态,导致车辆运输损耗成本不能实现最大化节约;市民对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以及整个项目实施满意度等的调查数据显示养护服务工作尚有改进空间。

(七)绩效目标表整体填报质量较差。

各区绩效目标表填报质量整体较差。一是西青区和宁河区未编制区域绩效目标。二是部分区指标设置不够清晰、量化,如东丽区数量指标值设置不够明确具体;滨海新区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和静海区数量指标的指标值可衡量性不足。三是部分区效益指标概念混淆,如津南区和静海区经济效益指标中出现社会效益相关的内容描述等。四是部分区绩效指标与项目目标任务或计划数不够对应,如蓟州区、静海区、滨海新区、武清区、北辰区未体现大中修工程的目标任务数或计划数。五是部分区绩效目标未体现产出或效益,如蓟州区、东丽区、津南区、宝坻区、静海区、武清区。

(一)加强市级层面统筹管理,完善项目顶层部署。

一是建议市级主管部门后续年度严格按照《天津市市对区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津财绩效〔20xx〕17号)中相关要求,落实全市绩效目标编制工作,指导区级部门和具体项目实施单位开展分区目标和项目目标编制工作,并保障区级目标、项目目标与全市绩效目标有效衔接。

二是建议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完善资金分配计量数据采集和应用的动态更新机制,实现市区两级数据高效同步。在此基础上,建立市区两级数据变更信息统计、系统上传的工作责任落实机制,明确到人、落实到岗,形成上下联动、责任明晰的工作汇报和管理机制。

三是建议在“津财绩效〔20xx〕17号”基础上,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和财务监控制度,明确专项资金支出方向,加强对区级部门资金使用的指导;另一方面针对专项资金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及时跟踪资金使用,促进监管工作常态化。

(二)调整优化大中修资金分配方案,提升分配结果的合理性。

建议将大中修切块下拨资金由因素分配法调整为项目分配法,在市财政承受范围内,多干多补,少干少补。“津政办函〔20xx〕97号”已明确“到20xx年,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区人民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比例达到100%”。采用项目分配法一方面能够避免因素分配法得出的资金分配结果与各区实际需求差异较大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区将切块资金用于管理人员支出,同时又从区财政获得管理经费导致的多渠道重复收入情况。

(三)严格落实区级配套责任,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

建议各区在市级层面调整优化资金分配方案后,严格落实“津政办函〔20xx〕97号”规定的“区级财政投入标准不得低于市级补助标准”资金配套要求,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保障,确保各区财政支出责任落实到位,避免因预算经费不足影响公路养护质量,无法实现市级补助资金和区级配套资金的联动效益。在区级落实支出责任确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多渠道投融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的作用,促进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增强资金使用合规意识,提升区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效能。

建议各区级资金使用单位增强财务管理规范和资金使用合规意识。一是正视合同条款的法律效力,杜绝资金拨付不按合同条款执行,随意更改支付方式或支付额度的现象。二是加强资金支出审批手续管理,做到审批单据必须要素齐全、填写清楚,避免资金支出时间早于经办审批时间。三是专款专用、单独记账,杜绝国省干线和县道养护,上级主管部门委托和自营创收项目材料费、机械费等混用。

(五)完善养护相关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有效性。

一是建议市区两级主管部门或养管单位,结合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和机构改革所带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变革,及时修订或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为相关改革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确保改革工作任务顺利高效完成。

二是建议各区养护主管部门或养管机构严格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养护管理制度或合同约定条款等组织项目实施,严格履行项目内容或预算金额调整备案手续;加强资料和审批手续完整性、合规性审核,做到凡签字必审核、凡审核必签字,涉及重要节点事项落实的资料签署具体日期等。

(六)加强绩效管理学习和培训,提升项目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建议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和养管机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学习和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项目支出绩效管理中目标设置、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环节关注重点以及对应环节的成果输出,并做好及时归档整理。针对此类多层级服务下放代办的项目,建立自上而下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通过逐级管理、层层把关的方式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xx年7月,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我市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津政发〔20xx〕24号),明确路面、桥梁、附属设施、道路大中修养护单价标准,提出“今后,将根据市财力状况相应调整公路养护单价”,以及“以20xx年6月底公路设施等级台账为依据,综合考虑道路技术等级、交通流量、重载交通影响等因素,参照公路养护平均单价,计算资金分配数额”的养管资金分配方式。20xx年12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函〔20xx〕97号),提出“市区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与农村公路养护成本变化因素相关联的农村公路养护投入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评价发现,市交通运输委一直采用“津政发〔20xx〕24号”规定的县道路面、桥梁及附属设施养护单价标准,且在分配各区养管资金时仅将路面、桥梁等设施量作为唯一分配因素。对于已持续使用10年的标准,建议相关部门强化调研分析,适时完善相关政策文件,推动建立与农村公路养护成本变化因素相关联的农村公路养护投入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十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加强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管理,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全面规范政府债务“借、用、管、还”行为,切实提高政府债务项目综合效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的底线,根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xx〕155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财预〔20xx〕61号)、《湖南省政府债务项目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湘财绩〔20xx〕12号)和《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xx—20xx年度市县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的通知》的有关规定,通道侗族自治县财政局(以下简称“县财政局”)对通道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通道县”)20xx—20xx年度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进行了现场评价,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金情况。

20xx—20xx年,怀化市通道县累计新增政府专项债券4.33亿元,拨至6个项目单位,共计4.33亿元,分别是通道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通道侗族自治县工业发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通道侗族自治县住房和城市建设局、通道侗族自治县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政局、通道侗族自治县水利局。各项目单位使用4.33亿元。

1、资金安排。20xx—20xx年,上级财政拨入我县专项债券资金4.33亿元,其中20xx年新增0.47亿元,20xx年新增1、26亿元,同比增长0、79亿元,20xx年新增2.6亿元,同比增长1.34亿元。

2、资金拨付。县财政局拨付至各项目单位专项债券资金4.33亿元,其中20xx年拨付0.47亿元,20xx年拨付1、26亿元,20xx年拨付2.6亿元。

3、结构分析。县政府将资金安排至7个不同项目类型,分别为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园区建设、两供两治、水务建设、社会事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体结构如下:(见附件)。

(二)项目情况。

1、项目单位资金使用情况。根据现场评价情况及汇总项目实施单位上交基础数据表的相关数据,截至绩效评价日,6个项目单位实际到位专项债券资金4.33亿元,累计已使用4.33亿元,其中20xx年发行债券0.47亿元,20xx年发行的债券项目使用1、26亿元,20xx年发行的债券项目使用2.6亿元。项目单位资金收支及结余情况如下:(见附件)。

按照《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xx—20xx年度市县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的通知》及《关于做好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xx—20xx年政府专项债务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通道县财政局提请通道县政府组织相关项目单位、财政相关管理股室和中介机构召开20xx—20xx年市政府专项债务绩效评价工作布置会,组织财政相关管理股室和中介机构对各项目单位逐一进行财务检查和资料核查,走访项目现场,并审核各项目单位上报的基础数据表、绩效评分表和自评报告。根据项目单位上报的基础数据表、绩效自评表和提交的绩效自评报告,分析汇总全区基础数据表和绩效自评表,组织撰写全区20xx—20xx年专项债务绩效评价报告。

专项债券资金投入,有效地缓解了我县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对稳投资,扩内需,促消费、补短板和促进我县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同时,通过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确保了我县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和可持续性发展。

(一)项目主要产出成果。

(二)盘活土地资源,拉动产业发展。

20xx年—20xx年通道县共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0、77亿元,截至目前实现土地出让收益0、25亿元。通过推项目片区进行整体开发,统一管理,充分利用项目片区有事,优化盘活了土地资源,促进土地整合和集约化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拉动建筑业、建材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改善住房条件,带动经济发展。

20xx年—20xx年通道县共发行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0.80亿元,棚户区改造项目区域许多房屋陈旧破败,电线老化、危楼危房等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该区域居民的生活。通过棚户区改造,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较为优质的企业进行土地开发,排除电线老化等安全隐患,将小区旧宅换新房,并完备周边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了百姓居住环境,提升通道县整体城市形象。同时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增强了片区的土地利用价值,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完善园区功能,助力招商引资。

20xx年—20xx年通道县共发行园区建设专项债券0.93亿元,主要承接精深加工和低污染、低能耗类企业。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大力加强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治理,不断规范部门行为,优化政务服务,同时大力改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使工业发展的软硬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极大地促动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进程。同时完善的环保设施,高标准生产厂房为入驻园区的其他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便利,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是企业能够有更充足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增大了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加快形成工业产业集聚区。

(五)保障水源稳定,提升用水质量。

万佛山镇集中供水工程供水范围北至万佛山景区,南至原下乡乡政府沿线的村落、临口集镇和企业,日供水规模2000m,服务人口12000人。该区域供水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通道县城自来水管网改造及县城自来水厂扩容提质和配套设施工程有效提高县城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整个水厂的生产能力达3.5万立方米/天。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地区用水紧张的矛盾,改善通道县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六)完备基础设施,满足社会需求。

为改善通道县的停车和交通的环境,缓解旅游旺季停车车位不足的问题,提高通道县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通道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通道县旅游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旅游停车场为通道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发通道县旅游业,提升县城及景区新面貌;推动通道县红色旅游区建设意识,大力发展通道县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主体力量。

本次绩效评价着重于从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借、用、管、还、产出绩效、偿债能力等重要指标入手,对项目决策、项目过程、项目产出及效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设置完善了绩效评价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合理赋分,并根据评价情况进行了量化打分。指标总分为100分,总得分为93分:

产出40分,得分37分,扣分原因为存在部分项目未达到预期实施数量,扣3分;

效益30分,得分28分,扣分原因存在部分项目未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扣2分。

(一)项目决策方面。

1、绩效目标明确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单位和被评价单位客观讨论、监控和评估绩效的标准,是实行有效绩效管理的基石。清晰的绩效目标能为项目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方向,防止评价过程中发生误解。但各项目单位提交的绩效目标表存在部分绩效目标未能全面反映项目建设内容,或未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体现绩效指标的现象,给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力。

(二)项目过程方面。

1、未对资金专账核算。

专账核算能将政府专项债的资金与单位日常核算分离,以单独反映政府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情况,准确核算资金的收支,保证资金安全运行,防止挤占挪用现象发生。但经查看各项目单位财务资料,发现大部分项目单位未对政府专项债资金实行专项核算,无法准确核算评估专项债券资金的支出成本及收益。

(三)项目产出及效益方面。

1、存在部分项目进度较慢现象。

经查看项目建设现场,发现部分项目因为涉及土地变更、空间规划以及疫情原因导致施工进展慢等原因,导致项目难以有效推进,整体项目开展进度较缓慢。

2、存在项目未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现象。

社会资本的投入一是可以补充项目建设资本金,二是能够更多的带动社会化的运作方式,有效降低项目建设的成本,三是社会资本具有透明性,有利于项目阳光化发展。但经现场查看和沟通了解,整体项目暂未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一)项目决策方面。

1、加强绩效管理意识。

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预算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对绩效目标的填报负责,并将绩效责任明确到人。按照“谁分配资金,谁审核目标”的原则,建立预算部门和财政部门“双审核”机制,确保政府债项目绩效目标填报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可考核性。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跟进项目进度,做好项目绩效监控,对于不能按目标完成的项目建设内容,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保证项目按时达成既定目标。

(二)项目过程方面。

1、设立专账核算。

为保证资金安全运行,防止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建议参照《湖南省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第五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设立专账核算,以单独反映资金的使用情况,准确反映项目全周期收支及经营收益实现情况。

(三)项目产出及效益方面。

1、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针对存在征拆困难的现象,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深入宣传政策。要积极整合资源,征地拆迁工作是政策性、敏感性、群众性很强的系统工作,特别是大宗征地拆迁项目尤为突出。仅靠个别职能部门或乡镇的力量和资源是很难做到既快速又和谐的完成。要成立征地拆迁为民工作队,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调配、整合各涉及部门资源,明确分工目标职责,强化督查督办和纪律保证,促使参与单位对工作、对矛盾不拖、不推,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要深入宣传政策,在宣传发动、政策解释,安置补偿、信访稳定、统一拆迁等各个工作环节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坚持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接触矛盾,零距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争取最多数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促进征地拆迁和谐稳定。二是征地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被征地拆迁农民提出的热点问题,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后顾之忧,既要及时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临过渡住房、子女上学等眼前困难,又要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出路和社会保障等长远利益问题。只有解决好拆迁问题,才能有效的加快项目的实施进度,提高专项债券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出项目应有的效益。

2、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社会资本是推动棚户区改造的重要力量,可以带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管理等进入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对于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要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一是优化社会投资服务机制方面,推进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清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审批手续,规范中介服务行为,推动项目核准与其他相关行政审批并联办理,构建纵横联动的投资服务体系;加强与社会专业服务机构、产业联盟的业务合作,公平择优开展招商工作,并协调、组织项目实施。二是加强规划统筹方面,结合项目建设要求,细化规划条件,方便社会资本参与。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十三

20xx年,我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指导下,以扩大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面、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目标,经过努力,全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有序推进,救助效果日益显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皖政〔20xx〕6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56号)、《安徽省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皖民社救字〔20xx〕112号)和《宿州市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宿医保秘【20xx】21号)等文件精神,我县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该项目实施主管部门为灵璧县医疗保障局。

(二)项目绩效目标。

20xx年,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资助困难群众参保,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应救尽救,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看病贵”问题。

经综合评分,该项目总得分100分,评价绩效等级为“优”。

(一)投入(满分20分,实得20分)。

1、项目立项(满分10分,自评10分)。

(1)绩效目标合理性。(满分6分,自评6分)。

根据《宿州市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设定的绩效目标合理。

(2)绩效指标明确性。(满分4分,自评4分)。

我县目前执行《宿州市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设定了清晰、细化、可衡量的绩效指标,有效地保证了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2、资金落实(满分10分,自评10分)。

(1)资金到位率。(满分6分,自评6分)。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的实际到位资金总额与规定补助资金总额相一致。

20xx年,医疗救助资金实际到位4011、64万元,其中:中央配套3367、00万元、省财政配套235、00万元、市财政配套72、80万元、县财政配套336、84万元。

(2)补贴资金到位及时率。(满分4分,自评4分)。

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到位率为100%。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将中央和省级资金按规定拨付,同时及时拨付县级补贴资金。

(二)过程(满分30分,自评30分)。

1、项目管理(满分20分,自评20分)。

(1)政策宣传。(满分3分,自评3分)。

我县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图文详解、知识问答、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医保政策咨询热线、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及各级政务公开栏、发放宣传单、明白纸等方式,加大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了解社会救助相关政策,使党的政策惠及千家万户。

(2)救助管理。(满分6分,自评6分)。

我县严格按照《宿州市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规定,对救助对象属性严格把关,补助标准、比例计算准确,救助范围与城乡医疗救助规定相符,申请材料齐全,救助及时,拨款手续及档案管理规范。基金的筹集使用能定期通过一定方式向社会公布。

截止20xx年10月份医疗救助累计受益208689人次,其中资助参保94672人、住院救助16789人次、门诊救助97228人次;资金共支出4490、62万元,其中:资助参保支出2386、72万元、住院补偿支出1753、45万元、门诊补偿支出350、45万元。

20xx年11—12月份医疗救助支出缺口资金根据民生工程考核规定将由县财政统筹解决。

(3)信息平台管理。(满分4分,自评4分)。

我县以脱贫人口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基础信息数据平台;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基础信息数据平台,与脱贫退出机制相衔接,实行对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日常动态管理,实时进行调整;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贫困人口综合医保、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等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

(4)档案管理。(满分3分,自评3分)。

我县根据《宿州市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规定档案管理方面严加管理,对通过一站式系统进行结报的医院,要求他们按月把结报材料装订成册,并盖章签字;对于在非定点医院回乡手工进行报销的材料,我们严格按照《宿州市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规定,要求农户提供相关材料、民政部门出具相关核查证明等,并按规定装订成册。

(5)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满分4分,自评4分)。

我县20xx年初根据《宿州市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与定点医疗机构重新签订了城乡医疗救助协议书。城乡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是在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内,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确定的,并实行了委托合作协议管理;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收费、诊疗费用优惠减免等严格按合同要求执行,无违规现象。

2、财务管理(满分10分,自评10分)。

(1)资金使用合规性。(满分6分,自评6分)。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账管理,资金拨付有完善的手续和严格的审批程序。项目配套资金纳入年初预算管理,对于在非定点医院回乡手工进行报销的材料,能及时兑现,不存在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贪污浪费、截留、挤占、挪用等情况以及重大违法违纪行为。

(2)监督检查有效性。(满分4分,自评4分)。

我县针对脱贫人口涉及医疗助资金的大额材料,每月组织县财政局、抽调部分医院审核人员,由二个医共体牵头进行集中汇审,保证了资金支出的合规性。另外我县对部分民营医院进行了医疗救助资金专项检查,同时,要求被查医院要严格按照协议进行规范收治病人,严禁私拉病人、小病大治、冒名顶替等现象发生。

(三)产出(满分25分,实得25分)。

1、项目产出(满分25分,实得25分)。

(1)目标任务完成率。(满分9分,自评9分)。

按年度目标任务,20xx年我县城乡医疗救助各项任务目前均已完成。

(2)救助覆盖率。(满分9分,自评9分)。

我县20xx年脱贫人口全部纳入了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并为他们代缴了参保资金。同时,按要求将全县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救助对象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了应救尽救,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看病贵”问题。

截止20xx年10月份医疗救助累计受益208689人次,其中资助参保94672人、住院救助16789人次、门诊救助97228人次;资金共支出4490、62万元,其中:资助参保支出2386、72万元、住院补偿支出1753、45万元、门诊补偿支出350、45万元。

20xx年11—12月份医疗救助支出缺口资金根据民生工程考核规定将由县财政统筹解决。

(3)完成及时性。(满分7分,自评7分)。

20xx年,对符合医疗救助对象,我县做到了应救尽救,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按规定资助了参保,并按时间及时拨付及兑现了医疗救助款。

(四)效果(满分25分,自评25分)。

1、项目效益(满分25分,自评25分)。

(1)社会效益。(满分9分,自评9分)。

近年来,通过实施城乡医疗救助民生工程,对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及对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有了很大的'改善,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该项目的实施得到了救助对象的肯定和好评。

(2)可持续影响。(满分8分,自评8分)。

我县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脱贫人口的一致好评。单位制度建设健全、人员分工明确、工作程序规范。项目实施过程中未出现过影响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不良事件。

(3)社会公众和受益对象满意度。(满分8分,自评8分)。

为提高群众对城乡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度、满意度,我县安排工作人员随机对城乡医疗救助进行了民意调查,切实掌握各乡镇政策落实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为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提供了指导。

(一)、健全领导机制,组织保障到位。

我县在设立医疗保障局后,在局机关专门成立了城乡医疗救助领导小组,明确了专人进行城乡医疗救助日常工作,确保了我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制度,政策保障到位。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我县先后出台了《灵璧县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监管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完善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规范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严格执行方案,规范实施救助。

我县严格按照《宿州市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规定,明确将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脱贫人口作为城乡医疗救助的重点救助对象,同时兼顾低收入家庭、困病致贫重病患者以及其他困难人群。同时,根据患者所患病情及人员性质,严格执行救助标准,既保证救助对象享受最优惠的救助政策,又使资金合理均衡使用。

(四)、进一步推行“一站式”管理服务工作。

我县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在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方面,着重推进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扩大联网医院,全面推行网络化管理,定期与医院结算,及时足额将救助资金拨付定点医疗机构,极大方便了救助对象就医。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工作的监管,会同卫健部门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一站式”即时结算流程、救助对象住院情况、费用清单和档案建设等进行全方位零距离的监督。

1、目前手工审核材料较多,手工审核压力较大。

2、城乡医疗救助政策需加大宣传力度。

1、加强巩因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与财政、民政、卫健、乡村振兴、人社等部门协作配合,加大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监测人口的资助、救助力度,切实做到应助尽助、应救尽救。

2、规范程序,强化城乡医疗救助。一是优化和完善即时结算申报审核程序,加强对医疗救助“一站式”定点医院的监督和管理,巩固和提升一站式服务成果。二是继续抓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规范开展,简化救助程序,提升救助质量。三是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

3、加强对城乡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及各级政务公开栏、发放宣传单、明白纸等方式,加大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了解社会救助相关政策,使党的政策惠及千家万户。

1、《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

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皖政〔20xx〕68号);

4、《安徽省农村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方案》(皖卫财〔20xx〕22号)。

5、《宿州市20xx年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宿医保秘[20xx]21号)。

6、市政府与各县政府签订的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

7、《安徽省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9、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民生工程的通知;

10、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的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十四

我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正20xx年春学期开始制定,并于当年九月一日正式实施,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中考核项目主要是达标考核(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60%),单项考核(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5%),期终综合考核(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25%),实施五年来,总体运作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先将学校绩效考核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绩效考核注重拉开差距,体现一定的激励作用。

学校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根据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重点强化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将绩效工资比重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实绩显著教师倾斜,拉开差距,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20xx年春学期绩效工资高低相差4600多元,秋学期绩效工资高低相差4200多元。

2、绩效考核内容全面细实,涵盖多方面重点工作。

绩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德、能、勤、绩等方面。“德”的考核重点是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等情况;“能”的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勤”的考核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工作量、教学常规、出勤以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德情况;“绩”的考核重在教育效果、教学效果、教研业绩等方面。

3、考核方案经教代会通过,方案实施有群众基础。

学校考核方案制定依据是《扬州市邗江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方案在广大教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初稿。然后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初步方案。最后将方案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因此,我们认为绩效方案实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考核方案几经修改完善,凸显重点工作的考核。

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补充相关内容,使方案更绩效考核工作总结成熟。20xx年10月,学校从强化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安全责任等方面制定了《方巷小学关于教师绩效考核的补充规定》,并与11月执行。20xx年2月学校从10个方面修订完善班主任工作月考核方案和教师考勤工作制度。

1、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考核激励作用不够明显。

绩效方案实施五年来,学校领导班子绩效津贴标准较低,与班主任津贴相比由一定的差距。从20xx年绩效分析表上可以看出中层与班主任绩效平均数每学期相差430元左右。这已经影响了中层班子积极性。建议教育局统一制定不低于班主任津贴的标准。

2、对教师绩效考核的综合考评档次未能细化。

学校将期终综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划分过于宽泛,不够体现出教师之间的实际绩效差别。例如同轨年级教学质量获得第一名的教师,绩效考核中因某种原因未获得优秀等次,在综合考评时与其他教师一样获得合格等次,那么这位教师实际教学绩效在同学科中未能体现。

3、对工作量的确定没有进行全面细致地量化。

现行绩效工资考核项目一般由几块构成:主要包括教师所带班的学生学业成绩、课时、教研情况、参加活动及获奖情况、出勤率、备课、作业批改及辅导等方面,但是不同学科之间、行政人员与教师之间、后勤与教师之间的工作量应该怎样换算颇有争议。虽然区局在宏观政策上出台了明确规定,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细化的标准。作为基层学校,不太好平衡,而且也会因各校所实行的方案侧重点不同造成同等条件的教师,却因在不同的学校任教,导致工资收入产生很大差别,这样反而不利于激励教师。

4、对教师绩效单项奖励的考核力度相对弱化。

在绩效单项奖励中,学校对教师教科研、辅导学生等方面考核力度相对薄弱。《方巷镇中心小学教师参加或辅导竞赛获奖奖励细则》还是五年前制定的,其要求与奖励标准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如细则中明确教师辅导学生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奖励标准,每篇文章50元。)。

1、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绩效工资改革。

区人社局、教育局编制核定学校用编,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全力营造能者上,庸者让,不能干者靠边站的氛围,做到按劳取酬,按绩分配,真正破除不劳而获的现象。

2、促进学校平衡,体现社会公平。

财政上尽可能提高绩效发放标准,使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得以体现。区人社局、教育局要统一设定学校各类津补贴标准,以缩小学校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更好地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

专项债绩效评价报告篇十五

(一)项目概况。

淮阴区委、区政府把聚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淮阴教育作为补齐发展短板中的重大民生实事,以新建续建教育项目为抓手,全面提高区内优质资源供给率和覆盖面。

20xx—20xx年淮阴区在原渔沟中学校址整体新建渔沟高级中学。按10轨30班高中规模建设,实际可容纳12轨36个班。总用地面积50592㎡,总建筑面积40338.4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6862、73㎡,包括教学楼9690.18㎡,综合楼5904㎡,学生宿舍9373.03㎡,教师周转公寓2820㎡,食堂3411.97㎡,报告厅1099.16㎡,科技楼3245.55㎡,传达室100、26㎡,陈列室334㎡(保留建筑),半地下车库1041、26㎡,地下车库2434.42㎡;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给排水、消防、供配电、等附属实施。

项目立项总投资约1.6亿元,epc中标合同价1.4157亿元。20xx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6月基本完工。财政资金3457万元已到位。本专项债6900万元已到位,并已支付。

(二)绩效目标。

项目总体目标:完善教育资源,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重要决策部署,优化淮阴区普通高中的资源布局,较好满足当地普通高中学龄人口快速增长和事业发展需求。

项目阶段性目标:20xx年底项目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餐厅完工,2022年上半年综合楼和科技楼完工。

(一)项目特点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我区教育资源,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在建设过程中实施严格的动态管理,整个项目建设的目标做到细化、量化、清晰、合理。整个项目现已交付使用,债券资金已使用完毕。故本年绩效评价重点在“产出”和“效益”指标评价上,主要从资金的使用、制度的建立、资金使用及时性、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评价。

(二)评价思路方法。

项目资金管理评价主要依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对专项债券资金进行管理要求设置细化指标,进行考核。本次绩效评价依照“决策—过程—产出—效益”的逻辑路径,从财政支出专项资金角度对项目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分析项目主管单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模式、项目成果、社会服务满意度。

(三)评价工作情况。

专项债券的使用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项目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餐厅于2022年1月底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综合楼和科技楼于5月14日竣工,债券资金已使用完毕,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的相关管理要求执行,严格资金使用范围,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根据江苏省预算项目支出绩效指标体系,对淮州中学分校—渔沟高级中学专项债券资金从过程、产出、效益、满意度四个维度进行自评价,重点评价产出、效益,满意度,自评价得分98分,绩效等级为“优”。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出口”,又是高等教育的“入口”,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承上启下”、承载“家庭希望”的重要阶段。近年来,随着高中阶段招生结构的调整,我区普通高中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渔沟镇作为国家重点中心镇,区域副中心,特色小城市,区位优势、办学优势明显。渔沟中学三百年校史,声名远播,育英才无数。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重要决策部署,优化淮阴区普通高中的资源布局,较好满足当地普通高中学龄人口快速增长和事业发展需求。可以使当地学生就近接受高水平教育,成为新世纪所需的人才,为自己和国家创造价值。项目投入使用,能够吸引生源、在教育教学的同时,也会带动学校周边经济发展,使该地域环境周边获得社会效益。受教育者的言行与品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生活在其周边的人群,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由于疫情的影响,项目部分工程进度滞后。绩效理念有待强化,绩效目标设置不够清晰,绩效评价指标不够细化。

一是完善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财经纪律,加强项目管理,按项目完成进度付款。

二是健全项目监管制度。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做深做细,从技术经济方面综合评价拟建项目建设方案。投资概算一经批准,即作为建设项目总投资计划控制额,不得随意改变。增强风险责任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积极防范债务风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1286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