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场读后感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7:37:16
冬牧场读后感大全(15篇)
时间:2023-11-18 17:37:16     小编:BW笔侠

读后感是读书之后对书中情节、人物、意义等内容的个人感受和思考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品味所读的书籍,并且加深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读完一本好书后,不妨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感受与观点进行整理和呈现。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和思路,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和分析书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这些范文以不同的角度和思路展开对作品的评价和感悟,有的着重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和寓意,有的评论了作品的语言表达和人物塑造,有的探讨了作品对自己的思考和启发。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读后感的写作要领,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所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分享和感受阅读的魅力吧。

冬牧场读后感篇一

xx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关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书,读《天鹅牧场》有感。这本书的作者是自然之子——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写的。这本书共收入了黑鹤7部中短篇小说,是他中短篇的精粹之作。这本书的名字叫:《天鹅牧场》,在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第一篇故事——《滑雪场的雪橇犬》中的一句话:“它已经跑过来了,无论我是否愿意,显然它都要发泄自己久别重逢时应有的激情。

”这句话深深的吸引着我。因为,这是一只名叫“哈克”的忠厚的雪橇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哈克是一只被抛弃的狗,它的主人抛弃了自己,可哈克却没有去忘记主人、恨主人,而是把主人铭记在心。可哈克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报答主人对它的养育之恩,也为了有一天能见到主人,与主人重逢。正如文中所说“它已经跑过来了,无论我是否愿意,显然它都要发泄自己久别重逢时应有的'激情。”

哈克见到一位和自己主人相像的人——作者,便不顾一切冲上去与“主人”重逢。这说明了哈克与主人多年没有在一起啊,也表现出哈克是多么的期盼与主人见一面啊!在哈克冲上来的那一瞬间,作者表现的非常自然,并没有想这只狗想要干什么。这里说明了作者养过狗,对犬类很了解。从中也表现出作者亲近与大自然,热爱动物。在《天鹅牧场》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知识:东北著名的四不像,喜欢睡床的熊……一切答案都在《天鹅牧场》!

冬牧场读后感篇二

提到牧场这个词,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蓝蓝的天,碧绿的草,洁白的羊群,旁边的牧人骑在马上悠闲自得。晚上回到蒙古包中,点起篝火,喝着马奶酒,拉起马头琴,跳起蒙古舞……一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冬牧场》却给我们描述了另一幅震撼的画面,该书描写了一群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的冬牧场生活。在冬牧场中更多的词汇是:

长途迁徙:牧场分春牧场、夏牧场和冬牧场。随着季节的转换,每次都要大迁徙,每次搬家的路程少则三四天,多则十几天。每年都要进行十几次或几十次的转场。

缺水:沙漠里,雪是唯一的水源。但不是天天都下雪,而且雪后往往是一场风,雪不知吹到哪里去了。人们每天要走上几公里外去找雪背雪,然后把雪化开当作饮用水用于烧茶煮饭。

寒冷:生活在冬牧场中的人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冰箱中,正午的最高气温零下三度,半夜的最低气温零下四十二度。牧归时,人的眼睫毛和眉毛结满粗重的冰霜。羊背盖满大雪,马浑身披满白霜,嘴角拖着长长的冰凌。

生活艰辛:羊是牧人的财富,羊是一天都不能饿着的。所以每天都要出去放羊,放羊时牧人要在外面冻一天而且还没有饭吃。

单调枯燥寂寞:牧场广阔而单独,黄沙漫漫,白雪斑驳。万里的牧场只有两家人,生活艰难且封闭,日子寂寞单调,每天的生活就是放羊,赶牛,背雪,清理羊粪,烤馕,绣花毡。

与世隔绝:冬窝子离最近的县城三百多公里,离最近的公路一百多公里。交通不便可想而知。没有手机信号。电话只有在晚上才有很弱的信号。难以收到电视信号。

病痛:牧民一年到头吃不了多少蔬菜和水果,常年缺乏维生素。寒冷使得周身都患上了关节炎,把止疼片当饭吃。常常半夜疼醒起来吃药。

《冬牧场》中有句话:我们哈萨克人受的苦还少吗?当时看这句话时,没有太明白。后来读完《冬牧场》之后,离交作业还有些时间,我于是拜读了李娟的另外几部作品:《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羊道—春牧场》、《养道—前山夏牧场》、《养道—深山夏牧场》。在这些书中了解到,原来牧民的生活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艰苦。

在春牧场中,天气变幻无定。几分钟前老天还是风和日丽,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马上可能就是大雨、沙尘暴或者寒流。在一次转场的途中,我们遇到了倾盆大雨。不管你穿得多厚,都给浇个湿透。走一会就要把手套和衣服拧一拧水。下马时整条腿都僵了。到了目的地根本顾不上换身上的湿衣服,先要卸掉骆驼身上的物资搭毡房、烧火……在下一次转场之前,作者特意进城买了几件宽大结实的雨衣送给大家。但对于李娟的好心,大家都拒绝了。我猛然想起冬牧场中的那句话,“如果不能忍受艰苦的劳动,会让人看不起的”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人不坚强,心不坚强如何生存下去?面对辛苦、疼痛、饥饿、寒冷、疲惫等种种生存的痛苦,不能绕过,只能坚持。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只是怨天尤人,是被人民鄙视的。能够在如此苦难的环境下,坚强而且体面地生存下去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据说这是全世界最后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沉寂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角落,栉风沐雨,顺天应地,逐水草而居。从南面的荒野沙漠到北方的森林草原,绵延千里的跋涉,他们坚韧、淳朴、热情、勤劳、好客、自尊、自信、爱美。

春天,阿尔泰山的积雪从南向北渐次融化,牧人们便追逐这融化的进程,追逐着水的痕迹,从干涸的荒原赶往湿润的深山。秋天,大雪又从北往南一路铺洒,牧人们被大雪驱赶着一路南下,从雪厚之处去往南方的戈壁沙漠地带的雪薄之处。在那里,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积雪,啃食被掩埋的枯草残根。在这条漫长寂静的南来北往之路上,能有多少真正的水草丰美之地呢?更多的是冬天,更多的是荒漠,更多的是忍耐和坚持。

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正在过去。这寒冷并不是晴天霹雳,不是莫名天灾,不是不知尽头的黑暗。它是这个行星的命运,是万物已然接受的规则。一切总会过去。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冬牧场读后感篇三

休假时,利用空闲时间读完了几本书,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李娟的《冬牧场》,这是李娟第一部长篇纪实散文,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的“荒野主人”在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该散文集讲述了李娟跟随新疆哈萨克斯坦牧民居麻一家深入冬牧场生活的经历。在荒野中,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冬窝子是唯一躲风避寒的地方。李娟所在的家深陷大地两米深,面积不到二十平米,里面集卧房、厨房、客厅所有功能于一体。主人依靠勤劳的双手,把这个温暖的小窝打造得干净、整洁,加上自创的独特的民族刺绣装饰,简直可以称得上赏心悦目了。在我看到后面作者附上的冬窝子照片时,深刻感受到身处一片荒野的生活环境中,作者与主人一家积极、乐观、向上而生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的内心在震撼中,久久不能平静。

读着作者描绘的在冬牧场的生活场景及生活细节,我时常会心一笑。恶劣的天气和物质的匮乏对冬窝子的人们并没有太大影响,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着欢乐、幽默、学习与分享,每个人都努力地参加劳动,尽力地维护整个牧场的正常运转,一切看似忙碌、充实近乎超能力的劳作,其实都是为了美好的`生活,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是希望之源!

冬牧场读后感篇四

这只叫做哈克的狗等到了最后,但是仍然没有等到他的主人”。这句话出自天鹅牧撤的一篇关于雪橇犬的故事。

读完这篇文章时,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到了我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忠犬小八》。一个教授喂养了一只流浪狗,并将它取名为小八,每天小八都会陪教授从家里走到车站,还经常在傍晚的时候到车站去迎接主人下班。后来教授因病去世,然而小八却依然每天到车站去等候主人的归来……等了10个春秋,等到主人的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了也没等到主人。这只秋田犬的寿命也到了尽头,就这样静静地死在了车站。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的东京大学教授上野英三郎身上的真实故事。

这些故事都在启示着人类,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是有感情的!它们的感情甚至比人类更真实、更细腻。人类却一直忽视他们的情感世界,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人们虐狗虐猫的新闻报道,也许在这些人的眼里,动物只是他们发泄情绪的工具,他们并不知道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人类的朋友——动物,真希望这些人都能有机会读到这本《天鹅牧场》,都能象本书的作者黑鹤一样温柔而小心翼翼地守护我们共同的朋友——动物。我想到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一定会因我们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而变得更加美好!

天鹅牧撤是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写得一部文集。《滑雪场的雪橇犬》说的是作者在天鹅牧场巧遇一头叫哈克的雄性雪橇犬的故事。

哈克是一头很漂亮的雪橇犬,骨骼高大、两耳直竖,有着一身银色的长毛和狼一样冷峻的眼神。

哈克是被主人遗弃在滑雪场的,一年来哈克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主人,作者就是这样被哈克误认为是主人而和这只雪橇犬初次相识的。

在和哈克的相处过程中,作者深深的感觉到这只雪橇犬的友好温顺和勇敢坚毅,有时候他简直就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

在滑雪场,作者认识了哈克的一群少年朋友,他们和哈克一样也是很勇敢很有忠义之风骨。看到作者描述的哈克,我对雪橇犬很感兴趣,真的想可以也养一头这样的好犬。

可惜这只可爱的哈克在一次意外中被一个小女孩撞成重伤,虽然少年们和作者想尽办法的救治,还是没有能够挽留住他的生命,哈克死了。

作者和少年们把哈克埋葬在高高的山坡上的一颗大树下,可以远远的看见滑雪场的大门。

唉,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哈克的主人忍心丢下他的呢?不知道哈克的主人是否可以看见作者写的这篇文章,我想如果看见他一定会后悔的、一定会去看望祭奠他的哈克的。

冬牧场读后感篇五

“干净”,是我读完这本书第一个想到的词。整本书都太干净了,仿佛眼前真的茫茫而白,大雪掩埋了远方。羊啊,牛啊,和人啊,生活在一起,如此和谐纯粹。李娟并不会刻意去擦拭,在她眼中,她心中的那片土地便真的是这般干净。读李娟的书,我想是需要沉淀的,包括你翻开书页时那一片刻的沉淀。

无论你到过阿勒泰与否,她想带你见的远不止眼前的苍茫景象。土地是有人情味的,即使天寒地冻,周遭的雪覆盖了所有去路,住宅里腾起的温热奶香和唠着的家长里短,都在温暖着那片土地,因为人,土地从不曾被放弃、被冰冻。冬天的阿勒泰是,他们听不懂汉语却听得出一声“李娟”,他们揽了所有重活累活只为了给你带来安逸的一夜,你赶着风雪去接一通远方来电,回过头会发现他们在盼你等你。

李娟的散文世界里,没有这个时代的焦虑,只有三样东西:极致的人性美、自然美与生存的底色,冬牧场像一个有浓烈色彩的童话世界,剥去明亮的部分,只留下大片的灰,那是草原人单调的生活,是一代一代人相同命运的重复,这种主题的文字,好像总易往灰暗的地方移了去,可李娟的世界,全没有寒凉与消沉,而是饱含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向上的力量,她真正懂得如何把别人看来艰难单调的生活过得有趣,写得有趣。

我们生活得其实有一些急躁,有时候会迫切地想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迫切地想要快速提升自己,甚至有时候读书是这样,阅读成为了一种工具,忘记了阅读的初心,忘记了我们是为什么而读。李娟的书则能令你慢下来,让你看到时间浓稠地流淌,让你有时间好好看一看,整理一下自己的生活。

《冬牧场》的最后写道:“冬牧场的荒寒之气渍透了这半年来的喧嚣世事,每当心气浮躁的时候,总算还有磐石镇放胸间,总算不至迷惘。为此我深深地感激。”——这也是我想对李娟说的话!

冬牧场读后感篇六

我这几天一直在看《天鹅牧场》这本动物文学的短篇小说合集,其中,第一篇故事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是一个冬天里的滑雪场发生的事情。

那是一只毛色漂亮,阳光下可以看出是银色的毛的雪橇犬。它总是在滑雪场门口,全神贯注地看着每一辆车里的人出来又失望地继续寻找自己的主人。我看到这里挺心疼那只雪橇犬的,它被自己主人抛弃了还在这里等待着再次回到这里。

主人公下车时便被这只雪橇犬扑了上来,当雪橇犬看清了他的模样后,又带着失望的眼神和疏离的.眼神看着他,过了一会儿它便带着失望的身影孤独地离开了。

直到雪橇犬的名字原来是叫“哈克”时,它与主人公越来越熟悉。有一天,滑雪场不准哈克在这里呆着了。主人公打算带着哈克一起离开,毕竟主人公了解到了哈克的故事后一直很在意它,哈克好像明白了自己会带走它一样。静静的在门口等着,因为他的弟弟还没开车来接他所以他便去滑雪,可是,回来时发现一个小女孩因为控制不好而撞上了哈克。哈克因为没有及时救治当场死亡,主人公把哈克埋在了滑雪场的一棵白桦树下用记号刻着。故事在这里告落,我记得最深的是“哈克死了,它最后还是没有再看到主人一眼。”

哈克的忠诚感动了我,它直到死都没有再见到自己的。也许,对于人来说哈克只是一直被人抛弃无用的雪橇犬。可对于哈克来说他愿意一直等,等到主人来的那天。给他一个最热情的拥抱。

冬牧场读后感篇七

燥热难耐的夏天,坐在房间里,我始终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写题,偶然一瞥,我看到了书架上的《冬牧场》。便抽下来开始阅读,想用凛冬的寒意驱散一丝盛夏的酷热、让心沉下来。

其实这本书的内容很简单,主要记录了作者李娟随牧民居麻一家来到冬牧场放牧的生活,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作者逼真地还原了那个冬天的所有寒冷但寒冷并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寒冷的反面。那就是人类在这种巨大寒冷中,在无际的荒野和漫长的冬天中,用双手撑开的一小团温暖与安字,虽然微弱,却足够与之抗衡。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中既充满希望又感到迷惘,并且这两种情感谁也无法说服谁。

首先是希望。即使是在极端贫穷,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牧民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美充满了追求,你能感受到他们的生命正在野蛮而旺盛地生长,一刻不停,生生不息。如故事中居麻的小女儿加玛,一直戴着一对廉价又粗糙的红色假水钻的耳坏,其实如果是身处大都市,这样的耳环一定会让人觉得俗不可耐,可是在荒野中,它们的红色和它们的亮闪闪简直如月另外的太阳和月亮那样光华动人。还有许多年迈的、辛劳一生的哈萨克妇人,她来们枯老而扭曲的双手上戴满硕大耀眼的宝石戒指。这些夸强的饰物令她们黯淡的生命充满尊严,闪耀着她们朴素一生里全部的荣耀与傲慢—在广袤无垠的荒野中,单调、空旷、沉寂、艰辛,再微小的装饰物出现在这里,都忍不住用心浓烈,大放光彩。

又如文中一件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居麻的小女儿加玛在回乌河之畔前特地去背了两袋雪用来洗头,但其实当时旱情严重,水非常珍贵,并且乌河之畔水源充沛,因此加玛执意洗头的行为为作者所不解,她觉得这是虚荣的,可是后来作者有了新的想法,生活本来就够局促了,如果再潦草地应付那就是“破罐子破摔”,再窘迫的生命也需要尊严这个东西。而"尊严“须得从最小的细节上去呵护。哪怕就只在一名司机和两三名客面前体现短短几个小时的清洁和体面,也是马虎不得的。看完这段话,我感触良多,是啊,再粗砺的生命也有其精致之处,缺乏生命的地方,恰是生命最热烈的地方。在粗犷沉寂的荒野里,美的画面不仅给人以慰藉,还平添了欢乐和希望。

另一种与之对立的感受是迷惘。长达半年的冬季以及土地的贫瘠使哈萨克人的祖先不得不选择了“游牧"这种艰辛动荡的生产生活方式,年复一年恪守自然的规律在大地上穿梭。从阿尔泰深山一直到天山北部的开阔地带,牧人们每每年迁徙距离逾千里。在冬牧场安定下来后,生活也并没有轻松多少,凌晨三四点起床做准备,天亮出发去荒漠深处放羊,一直到天黑才能在小山丘上运运看到他们回来的渺小身影。漫长的一天里,荒凉沉寂的大地上,没有人烟,没有陪伴,只有觅食的羊群和耳边不时传来的风声。放羊归来后若能在地窝子里喝上一杯热奶茶,便是极好的了。牧人的生活是平实的,艰辛的。甚至有时候是残忍的。

但谁又有资格说都市里的生活不是令人无法忍受的呢?仔细想想,谁都没有资格去怜悯哈萨克牧民,谁都没有资格瞧不起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像书中所写,寒冷痛苦不堪,寒冷却理所当然,寒冷可以忍受,可是其实在这世上并不存在无法忍受的生活。漂泊不定的,只有无尽的欲望和不安的心。

正如李娟所说的,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生,可牧人的一生呢?或许就在那一次次的出发和告别中,在绵延千里的大地上深浅不一的脚印里。他们的梦与希望,全部渗透在每片雪花掉落的枯草上。那么细小微弱,却又坚硬沉重,如同放在奶茶中久久泡不开的馕。

冬牧场读后感篇八

《冬牧场》是李娟第一部长篇纪实散文,2010年她跟随熟识的牧民居麻一家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度过了近四个月的荒野生活。在书的后记里她提到本书的起因是因为参与了《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计划,也提到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曾经顺应天时、自律谨慎的游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亡。或许不久的将来,这块古老、贫瘠而又广阔的牧场也将会被抛弃。

阿勒泰应该记得李娟,冬窝子也记得她。她把风雪捏在手里攥成了故事,但在观察这一切时又坦诚得想个孩子。她的字句像是风吹过的沙地,有种干净粗糙而又真实的质地。她写新疆牧民就是诚实地与牧民一同生活、放羊、受冻,就是被戈壁滩上的风吹黑皮肤,诚实得让人感动。

阿勒泰之于李娟就像史铁生之于地坛。不同的是李娟在《冬牧场》里找到了一种生活和文学更加融为一体的方式,因为长时间身处阿勒泰的冬季牧场,在严苛的生活环境中她主观上已经把文学和生活的边界模糊化,书中所述就是生活的全部,我们所见就是荒野上风雪的声音、牛羊归圈的声音、煮奶茶的声音,就是这各种声音杂糅后的回响。这种回响带着生命沉重的呼吸、不应被任何华丽过分修饰的辞藻遮盖。

书中对牧民艰苦生活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牧民早上赶着羊群出发,在沙漠里不吃不喝,直到天快黑透才赶回来。最冷的时候离家还有百十米时像是走不动了一样,下了马就地躺倒,再慢慢坐起来,抬起腿碰一碰麻木的双脚。羊粪块垒成的地窝子也是后来才有的,以前的哈萨克牧民的冬天就住毡房,那里四面八方都是冬天。贫困的小孩没有衣裤,裹一张羊皮过冬。上了年纪的牧民因为关节炎不能安眠,夜里不时起来吃阿司匹林、卷莫合烟,即使在睡梦中也会因为病痛无意识地呻吟。

路过的牧民曾对李娟说:“你觉得我们哈萨克受的罪还不够吗?”虽然如此艰辛,人民依然坚忍又快乐地生活,或者说唯有这样坚忍又快乐地生活才能抵御这样的艰辛,才能度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寒冬。现代生活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古老的游牧民族,戈壁的地窝子里有了太阳能电视,年轻人抱着手机不放,孩子们想着继续学习以后去城里生活,到房子里干活。

自然是否能够补充人类取得的进展?是否完成了人类半途而废或苦苦坚持的工作?当看到牧民随着季节流转、作家随着时代流转,在尘土里成为卑微而伟大的存在,自然应该是得意的。李娟孤独地在戈壁上寻找写作答案,读者孤独地在她的叙述里寻找人生答案,寻找一个寄托来分享情感,实现完成自我认知的梦想。

“像往常一样”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希望这片牧场上的一切在今后的时日里能够一直“像往常一样”,流动不息。

冬牧场读后感篇九

茫茫的原野上,雪像羊毛被似的,把大地捂得严严实实的。在这寒冷的大地上,有无数的牛、羊、马,以及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

李娟跟随一家哈萨克牧民去了冬牧场。《冬牧场》讲的是她以自述的方式,在冬牧场度过一段荒野生活。

李娟的文字很平实,不愧为文坛清新之风。一开头,李娟就说明了自己不是那种严谨,举止优雅的作家。“我正趿着拖鞋,沿着水渠大呼小叫的跑,边跑边回挥棍子。”感觉一点也不像个作家。

在沙漠中即使是很廉价的东西也是宝贵的,在荒野中,加玛带着的一对土里土气又廉价的耳环在荒野的映衬下显得光彩动人。

还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水。一望无际的沙漠,沙漠里哪来的水呢,只能把地上的雪融化以后用,而且还是要把地上的雪渣一点一点收集起来,而雪水是有点,或者说非常脏,融化以后还要沉淀好几遍,而沉淀后的水也看不下去,但这就是他们的生活用水,而煮一下就成了饮用水了。

在冬牧场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牲蓄们了。人们对牲蓄们也是十分关心。关爱的在李娟的笔下,由许多动物,但她都以仿佛跟一个和一个人说话的口吻写他们。有因为生病而住进住院部地窝子的少先队员,小羊。天天被居麻打的嗷嗷乱叫的梅花猫,能吃好喝好假装努力守护地窝子的熊猫狗刚生完小狗就被人抱走了,连叫都不叫。还有到处乱跑找吃的骆驼。。。这些动物陪伴牧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天。

在李娟他们的冬窝子里有一台电视机。这玩意儿在荒野上得有多稀罕啊!虽然信号十分不好,充一次电需要很久,而看不了多久,又得充电。但是有了一个电视,她们就很满足了,他们能接受到外面世界的信息了,他们为了看电视,晚上也不点灯,大家在黑暗中一起注视着电视屏幕。

在书中有一句话出自李娟之口。“因为从小生活动荡,才更贪恋宁静与一成不变,因为历经暴力才更愿意描述平安与温柔,因为悲伤才敏感与喜悦”正如李娟所言,在荒野中并非没有痛苦,只是将目光转向了快乐。在平凡的生活中写出不一样的瞬间。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

第一次接触《冬牧场》这本书是我高三时在学校的阅览室翻看《课堂内外》时发现的,那杂志节选了几段此书的内容。其中一段我印象很是深刻,《冬牧场》的作者把三遍洗衣服的混浊程度比喻成家常调料,她说衣服洗的第一遍是大酱色,第二遍是老抽色,第三遍是酱油色。我当时看到这一段就觉得这比喻得也太巧妙了吧,忍不住为之叫好。于是我毫不犹豫的下单了这本书。

这本书有两版,第一版的封面为冷色调茫茫大雪中伴有生灵的漫画景,而第二版则为暖色调雪景的实景。李娟的书,正如她名字一般,给人以一种涓涓细流,细水长流之感,书的内容会慢慢的就流进了你的心里。

李娟为了向我们呈现哈萨克民族放牧转场时最真实的景象,她跟随一家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他们一起赶着牛,羊,马群和骆驼在沙漠中走了四五天,在草原上住由经验丰富的牧民挖出来的冬窝子,吃的是奶疙瘩,喝的是大自然的雪水。李娟前几天的吃穿住行很是艰难啊,虽然后面也没好到那里去。但是李娟没有抱怨,她用她温柔细腻的文笔记录下了这一切。她把奶疙瘩的硬说成是陈年奶酪,硬的不近人情,转悲为欢。

这本书里的每个人,每只动物的形象都活灵活现,居麻大哥的破口大骂和责任心,嫂子的勤劳善良,加玛的俏皮爱美,还有邻居家牙牙学语的小婴儿和一只听话的小狗,在荒无人烟的冬牧场只有这两家人挨在一起,大家相互串门,谁家做美食都会相邀共享,逗逗小婴儿,看看因太阳能电量不足所以只能看一会的电视。

荒芜的原野,屈指可数的娱乐活动让雪地里的生活很是乏味。但这样的情况下,一点点小快乐都会被无限的放大,比如采到一袋干净没有泥沙的雪啦,再比如夜晚起夜抬头一望,满眼星河。冬窝子有人来拜访时,那快乐简直直接加倍,每个人都会开心的像过年一样,因为大多数时候的冬窝子是平静而有序的。

我最敬佩李娟的一点就是她能从很小很细微的事情中发掘出很多有趣有智慧的东西,好比如她在书里所这样形容哈萨克妇人饰品“她们枯老而扭曲的双手上戴满硕大耀眼的宝石戒指,这些夸张的饰物令她们黯淡的生命充满尊严,闪耀着他们朴素的一生里全部的荣耀与傲慢”这段话给了我一种茫茫大漠中出现一点绿的生机感和一种对生活的仪式感、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感。

合上这本书时,感觉整个人都刚从书里描写的场景抽离出来,仿佛刚把羊群赶回羊圈,仿佛刚吃完酥油茶,仿佛刚捡完最重要的燃料――羊粪。实不相瞒,当时看完这本书,我真想直接就买票冲进阿勒泰冲进冬牧场去看看这个静谧而美好的地方。

读李娟的书是一种无上的享受,本为消磨时光而来,却无意间真正消磨了时光。李娟把散文写出了诗,却又不像诗那样一本正经。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冬牧场,可娱乐,可休憩,可抬头一望,满眼星河。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一

“我说:‘家里不是有狗了吗?’他说。‘谁知道能活多久?’居麻给梅花猫吃肉时,嫂子反对:‘豁切!’嫂子给猫吃肉时,加玛反对:‘行啦行啦!’加玛给猫吃肉时,我反对:‘它已经吃了不少了!’我给猫吃肉时,居麻反对:‘它吃得比你还多!’总之一家人就这样互相宠溺着它。”

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总会想起七岁时,我在一个电话亭旁看到一个大哥哥,他背着一个书包,你做梦也不会想到那里面究竟有什么?那里面有猫,不是一只猫,也不是普通的猫,而是两只全身金黄,刚生下来没几天的小奶猫!

怎么才能说出《冬牧场》的有趣之处呢?如果说《雪域豹影》是一幅漫天大雪与一座山的水彩画;《红豺》是一幅青青草原地上一只兔子与一只鹿地相遇,那么《冬牧场》则是一个人与一群马、一群牛、一群骆驼的合影。

在李娟笔下,如此凛冽的环境都能有着如此快乐的气氛。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远离快乐的人。

是的,寒冷的冬天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它依旧在我的心中,告诉我没有风雨地吹打就不会存活。

“每当我独自走在暮色四合的荒野里,看着轻飘飘的月越来越坚硬,成为银白锋利的月亮”。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二

慢慢悠悠,夏牧场一直看到了冬牧场,这一本终于还是看到了李娟表现出对自己作为外人的无能为力和无所适从,正因此读下来才觉得孤寂。

这一次李娟没有继续和扎克拜妈妈一家,原因使人啼笑皆非,李娟和斯马胡里是一对的谣言不胫而走,自然是要避嫌的了。李娟跟居麻一家进入冬窝子,没有料到的是居麻和嫂子居然是能够将爱表达出来的人,那么温馨浪漫,老夫老妻竟也会抱着彼此,吧唧亲一口,这么外放的爱,我好向往。

李娟每天似乎没有在夏牧场那么忙碌了,只是更加古老地放羊喝茶做家务,时不时看电视学哈语。但这时严酷的环境本就令人难受,也就难做更多事情了。在遥远的冬牧场,孤独的牧羊人放羊面对一片白茫茫辽阔的大地,羊簌簌吃草,人只能听着手机播放的音乐抑或是唱几首歌消遣。似乎有点开始理解为什么山歌存在了,当人面临无垠无限时,为了证明甚至确认自己的存在,驱赶内心的恐惧,一支高昂激荡人心的山歌响彻空气中,紧紧攥住一丝慰藉。

最好笑的一章是大家喜欢聚集在居麻家一起看电视,电视信号奇差无比,雪花和模糊也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牧民们看到不用心的导演安排马儿腿受伤,另一匹来救主角的情节时用了同一匹马,牧民们竟然都认出来了,太好笑了,我都想说一句豁切。我其实看到这一本我才惊觉,其实这生活也不过是十年前,十年前我小学六年级,当时家里用的也是厚厚的电视,手机播放长视频也得连上电脑下载下来,我才意识到这十年科技发展太快了,回忆起以前用的电子产品居然会有隔了一世纪的时间错觉。我现在好想知道牧民是否依旧转场,科技的发展是否给他们带去些许便利。我事实上和李娟有些惋惜这样古老的生活方式消散,但这生活太艰苦了,哪能这么自私呢。

我老莫名觉得李娟的乐观坚强下埋着很深的忧郁,正因为如此她疼惜所有生命,折腾着把小熊猫狗带回家,她说在冬天经历的苦难要加倍补偿它。但对牧民呢,好似还有许许多多个这样的寂寞的日子,好似电视的雪花滋滋地逐渐占据一生。在这样苦难的日子磨耗下,牧民的样貌都普遍显老,也都因为营养问题多病多痛。五十岁左右的居麻居然会感叹自己和嫂子六七年后是否还活着,苦难下谁觉得自己能长命百岁,或许是谁又愿意长命百岁长久受难呢?又扯远了,其实我是想说李娟少有的在大年三十显示出来的些许愁绪。

她意识到自己在走马观花,那几个月她参与了冬牧场的转场,但只是参与了,生活又不是比赛,参与了一小个生活刻度又算什么呢。我身为读者我想为她辩解。借助她的作品更多人了解牧民的`转场生活,不必借实体的苟延残喘,而是借助文字的记载,这样的生活方式会更为人所知;并且牧民的生活现状会受到关注,也会对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大年三十,居麻不断切歌为了找首汉语歌播放,算是给李娟恭贺新年。我有点悲观地认为,这些哈萨克人其实没有把李娟看作他们中的一份子,他们或多或少有些疏离,李娟好孤单。一个汉族人跌跌撞撞一样闯进哈萨克牧民里,大家都知道裁缝女儿,都知道李娟家开小卖部,但仅此而已没有深入了解。而李娟则不止于此,她希望走入哈萨克牧民里,她想要了解他们依存的古老的生活方式,并且纪录保存下来。她明白,孩子们接受义务教育后了解世界并不止草原不止牛羊,孩子知道转场生活的艰苦,随着青年普遍接受教育走出草原,这样的生活总会消失。她有种无力感。

但那些虔诚那些信仰都会作为一种力量存在于哈萨克民族精神里,那些坚强不屈都会在岁月长河里延展。了解到这一点,那些转场的生活方式的消亡并不代表民族精神的消散,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对这个古老生活方式的消失确实没什么可感到难过的。

绵长的冬牧场经历随着颠簸的车途的结束抛诸脑后,恍惚间自家的黄房子赫然在面前,一切都匆忙草率地结束了。看到后记我也有些落寞,牧场转场生活对我来说也算结束了。还能从哪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呢?没有了,我和这些人都断了联系,那么迅速那么令我愕然。那就五颗星来祝书里的所有生命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度过余生吧。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三

然而这个故事里木有喀纳斯的颜色、木有喀纳斯的湖怪,木有成片的白桦林让你去感受禾木村的原始,哦,对了,他们在赴冬窝子的行李中有带着桦树皮,用来引火。

新疆的美景让人流连,但恐怕大多数人的记忆是夏秋的色彩,而慢漫冬季长达半年(十月底十一月初下雪,山区更早,二三月才会开始化雪,山顶上常年会有积雪)。放牧,一种原始的生态链生活,逐水草而居,带上你的牛羊,赶上你的骆驼,我们一起去沙漠、去草场。赶上了春天的青翠,踏过了夏天的碧绿,奔跑在秋天的金黄,坚挺在冬季的枯黄。想象不出的艰难,可是哈萨克牧民把它作为毕生的事业,继承者、维持着。勇敢的向自然而生,那么积极、那么乐观,有水草的地方有牛羊,有牛羊的地方有毡房,有毡房的地方有居麻和他的家。

我在新疆出生、长大,故事中的场景再熟悉不过,但是赶冬牧场住地窝子还真是第一次细致的了解到。只知道每年的春秋两季时,沿山的公路都得减速慢行,更甚禁行,为的是这些生灵能够顺利的转场、迁移。路上,你遇到了羊群,打喇叭都是不管用的,因为它们习以为常的听着,更甚站在车前呆呆的望着你。你只能默默的看着、等着,等着、看着。

近些年,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号召并落实安居政策,为牧民在各村镇规划定居点,帮助建造安居房,希望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无奈这样的生活祖祖辈辈,基因里都烙着“流浪的”印记,没几月,该出走的还是出走,该迁移的还是迁移,没有办法,工作还得慢慢做。

哈萨克族牧民,很淳朴。宽阔的脸型,纯净的眼神,尤其是孩子。

感慨,好的作品源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李娟四个月的深入“卧底”,向我们揭开了冬窝子的神秘,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还有爱。

面对困境,哭喊与无奈是无用的,需要自己去突破,没有房子我们找地窝子,挖挖修修,没有水源我们有雪,没有富裕的粮食我们就“节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协作、帮助、相爱相惜绝对一点儿也不少,老祖先的生存智慧更甚光辉。

喜欢居麻一家,喜爱那片冰冻的热土。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四

《冬牧场》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李娟在2010年到2011年的冬天跟随一个叫做局麻的牧民一家子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沙漠中为期三个月的游牧生活,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这种生活中去,与牧民一家子愉快地度过了三个月的游牧生活。

书中很详细地向读者们讲述了他们如何搭建冬窝子、如何放羊、杀马、嫂子如何泡茶等等生活的细节,这是我觉得整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它让我们领略到了草原生活和城市生活的不同之处,同时也知道了草原生活的艰苦以及牧民们的艰辛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热爱冬天牧场的生活。

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笔下栩栩如生、描写极为细致的大自然。作者在书中曾经数次提到自己有个照相机,并且写自己会不停地拍照。在书的最后还附上了自己所拍摄的照片。大部分拍的都是雪地的景色以及局麻一家和自己搭建的冬窝子。体现了作者对冬天的牧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在描写冬宰之后,李娟对羊的一生做了一个很经典的注解:“你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因挨饿而生。"虽然她说自己不忍心看冬宰的场面,但还是想看并且鼓起勇气去看。从宰杀前的准备工作,到宰杀时牧人的祷告,到“一匹清晨还在旷野中自在奔跑的马儿,中午见散成堆骨肉”,“这是马儿留给我们最后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长冬的力量”。这种笔触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敬和赞颂。

在《冬牧场》一书中,作者用诙谐而平实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向读者们表达了自己对游牧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这个世界没有变动,人们仍然往人多的地方挤,没有几个人走在旷野里,除非自己甘愿。

冬牧场读后感篇十五

2010年冬,女作家李娟一路跟随哈萨克族牧民居麻一家亲身体验游牧民族的冬牧转场、冬季放牧生活,并以35篇散文真实地纪录下了3个多月在转场和荒漠深处牧场上生活的点点滴滴,结集而成《冬牧场》。本书没有严格的行文构思,没有新奇入胜的故事,也没有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作者本真地描写牧民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甚至显得琐碎繁冗,但透视性地展现了牧民的生存境遇。

作家对这些易被忘却,易被忽视的冻土、冷点和微弱群体投射了人文关怀和饱满热情,将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中沉默无声的青春、爱情、生命和希望呈现给了大众,让我们看到各异的社会、生活,领略到多彩的生态和顽强的生命力量,是值得赞许和夸耀的,这可能也源自“非虚构写作计划”的初衷。头戴钢盔走天涯,四海为家的物探人与牧民何其的相似,看到书友们中讲述的工地“小搬家”故事,五味杂陈,同路人之感尤盛,希望能有更多像李娟一样的作家,去深入,去挖掘,去展现物探行业有骨有肉、有笑有泪、有血有汗的生活,为物探人而写、而歌、而呼,或许我们都有去作“李娟”的潜在机会,更需要有“李娟”的责任感和情怀。

千百年来,游牧民族靠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的社会形态逐步造就了草原文明,放牧转场也成为草原文明的文化遗产。如果没有转场,草原文明不会像今天一样形态化,地球上养育人类的草原等不到农耕和城市文明的来临。游牧民族依赖于自然,受制于自然,想存活于天地之间,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停更换牧场,寒暑更替,南迁北返。转场是牧人生存的必然,也是游牧民族繁盛的必须。

没有一块土地永远地鲜花长开、水草常丰。万千生灵,莫不存于自然,囿于自然。北雁南飞、鲑鱼回巡莫不是为生命存续,不得不转战、迁徙。循此理,人生转场也不可避免,常言说,树挪死,人挪活,无不是这个道理。面对人生转场,有惊慌,存恐惧,是无奈被动,还是主动豪迈?人之常情,均可理解。

转场是寻求一种崭新鲜绿的出路,牛羊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只要我们明白:人生转场不是等死或瞎折腾,而是为了存活、更好生活的本质。我们将会坦然、淡然。因而,需要转场的时候,万万不能自以为是,自我圈禁,自我封闭,一条路走到天黑,这时的守始如终并不值得击节赞叹,实为不可取的愚钝、固执。态度决定结果,如视转场为机遇,主动出击,理性思考,则转场是生命之积极,是超越,是充满自信,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否则,怕转场,充满恐惧,就会丧失创造新生的勇气,只能是无所作为,坐等衰亡。究其本质,转场与坚守并不相悖。相反,转场就是在坚守一种生命的规律,进取的规律。在转场中,获取生命更多的希冀和新的支撑力量。

当然,放牧转场对牧民来说是艰辛的、痛苦的经历,特别是冬季转场,寒冷令人痛苦不堪,甚至是生命极限的挑战。但寒冷却理所应当,因为,寒冬孕育春暖。在人生转场中,我们要有应变而生的勇气,逐光而行的坚持,也要有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万千得失,不过一段烛光消逝的淡然,我们终会熬过寒冬,面朝大海,迎来春暖花开,我们也将因寻得了生活希望而享受幸福和快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13070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