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调研时,特地来到陕北考察了杨家沟革命旧址。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党和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革命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进入和平时期,我们要永远铭记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汲取红色资源中的精神“营养。读懂杨家沟发生的故事,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题,康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争先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光添彩。
从政治上看问题,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74年前,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此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用政治的眼光纵览全局,在此写就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向全党发出“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的伟大号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同志“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
用政治眼光分析复杂形势,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就是要提高政治判断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主动提高理论水平,坚持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培固政治品格,坚定政治操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要从全局的眼光看问题、从政治的高度想问题,提高明辨行为是非,真正做到忠诚使命、不忘初心。从斗争中谋胜利,答好永远敢于斗争的“问答题。从杨家沟东渡黄河到西柏坡,从解放东北到解放全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面对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敢二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面对新时代新的具有历史特点的斗争,我们要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姿态,要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魄力。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在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上锻炼胆魄、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要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一切不良习气说不;要敢于同自己做斗争,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剖析自我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改正,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在斗争中谋求胜利,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从言行中树形象,答好改进全党作风的“选择题。“十二月会议”召开次日,恰逢毛泽东同志寿诞,但他严词拒绝“祝寿活动”的请求,始终心怀老区人民衣食冷暖。“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救亡图存的时刻,党员中有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和平建设时期,有改革创新的模范、扶贫攻坚的模范、为民服务的模范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年轻干部肩负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发展的新重托、新使命,必须牢记总书记年轻干部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的嘱托,让好传统好作风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扬光大,去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9月22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言近旨远,特别是关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能源低碳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彰显了党的领袖对“两个大局”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贯要求,是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指导,为我们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提供了路径指引,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一体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三晋大地落地落实。
会议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解放思想抓转型,以更强担当推进高质量发展。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把提高能效作为能耗“双控”的主攻目标,持续调整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传统产业内涵式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有效支撑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培育强劲动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山西贡献。要改革创新再深化,以更优环境激发动力活力。对标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创新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完善生态环保市场化机制,推行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要抓实抓细“111”“1331”“136”工程,落实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团队建设支持政策,抓好省校合作,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持续培优创新生态,打造政策洼地、人才高地。要再接再厉保落实,以更大力度统筹各项工作任务。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战略战术结合,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抓好重大工作谋划、经济运行调度,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近日,通过参加委机关组织的“关于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专题教育”集中学习培训,以及围绕三个专题进行的研讨交流,我个人收获颇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鼓舞、激励着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结合我个人的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同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国内经济冲击严重、外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一年。在此情形之下,总书记来陕考察指导工作是对陕西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总书记对家乡人民的重视,尤其是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防控中来陕考察更体现了对三秦父老的厚爱。总书记来陕增强了三秦父老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取得“战疫”最后胜利的坚强信心。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考察内容广,指导、指示工作具体细微,均是涉及最切近的民生问题。总书记先后深入秦岭了解自然生态,走访陕南贫困县调研脱贫攻坚,关心复工复产等,体现了总书记始终关心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关心家乡父老生产生活以及陕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民生是人民的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最牵挂的就是老百姓,尤其是秦岭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这体现了新时代领袖诠释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执政理念,这次考察是对陕西父老乡亲和陕西工作的打气与鼓励。
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做好陕西新时代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对陕西工作明确提出的“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和“五项要求”,指明了陕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指导陕西新时代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总书记在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时强调,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这是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对我们监督执纪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为陕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同时也是在告诫我们,纪检监察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不折不扣地学习贯彻好总书记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论述,努力实现我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长期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摆在我们工作履职的首位,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榆林实际出发,坚决有力、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好总书记的各项治国理政方针政策。
一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治国理念。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陕考察足迹以及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仍然将人民幸福福祉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要高度重视,认真研判,依纪依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案件查办优劣的评判标准。
二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20年面临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又是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总书记来陕考察关心家乡经济发展并做重要指示。作为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纪检卫士,我们要结合榆林实际,聚焦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好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和土地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推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做站好纪检监察岗。
三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总书记先后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经济”,尤其是对秦岭北麓违建别墅的拆除,彰显了总书记致力生态环境建设的领袖魄力和责任担当,秦岭违建别墅查处重塑了陕西的政治生态。今后工作中,我们应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纪违法案件,对涉及污染环境、毁林开荒等破坏生态环境涉嫌违纪违法的案件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以强有力的执纪问责维护榆林生态环境建设。
四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理念。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贯彻落实中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官僚问题严肃查处。同时,要时刻以赵正永、冯新柱、权王军、胡传祥、胡志强等贪腐案为反面教材提醒自己,始终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纪法,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以实际行动证明纪检人的使命和担当,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
通过这两天的集中学习研讨,我个人获益匪浅,进一步坚定了政治定力,增强了为民情怀,感觉使命在身,唯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我将把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长期任务,用扎实学习推动工作高质量落实,做一名忠诚为名、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生产市场上有需要的产品,同时进一步做好新能源和煤化工的耦合,利用好清洁能源,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投入科研力量,做好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先松表示。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西安图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羽倍感振奋。“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服务,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煤炭使用有序减量替代,促进能源结构转型。”章羽说,“作为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们将积极发挥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作出科技贡献。”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90后”员工李鑫雨表示:“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动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为企业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西沟村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情况介绍,肯定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作为促进水土保持的先行者,如今的高西沟人吃上了“生态饭”,青山环绕中,小米、苹果等产业红火起来,乡村生态游也逐渐兴旺。
“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让我们60多年的坚守更有价值。”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牢记总书记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我们会坚定走下去。”
“七一勋章”获得者、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银说:“我一辈子就干了治沙造林这一件事。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接下来我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治沙造林与乡村振兴进一步融合起来,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宝鸡市千阳县是陕西优质苹果产区之一。2012年以来,当地依靠新技术、新品种,打出了千阳苹果品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现在,我们不光种苹果,还培育苹果树苗。依靠出售苗木,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在千阳县长期驻村提供技术指导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丙智表示。
在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卫国表示,“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思想政治课等渠道,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总书记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馆墙上的照片字迹醒目。“总书记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我要更加认真学习研究地方史,讲好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展馆讲解员马航说。
“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答好民生实事必答题。”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党委书记杨琦说,“我们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产业项目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让照金革命老区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在绥德实验中学,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进教室、操场,观看同学们书法练习和体育锻炼,同大家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全校师生深受教育。”绥德实验中学校长王军宁说,“我们要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将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贯穿于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我们一定牢记习爷爷的话,珍惜上学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锤炼意志,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绥德实验中学八年级8班学生马子涵说。
正在榆林市子洲县第一小学支教的陕西省特级教师安瑛说:“我们将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将提升教师教材处理、作业设计的能力,实现作业减量提质、课堂教学高效。”
20xx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十九大前非常重要的一次高层会议。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是各级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基层的同志也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自觉拥戴核心,坚定维护核心,绝对服从核心,始终紧跟核心,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结合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观看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等专题片,谈三点个人感受。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彻底革除“官本位”思想。
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限度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设计和具体落实,彻底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管控过严过细的状况,全面革除“官本位”思想,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机关,坚决落实该放的放,该管的管。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注重从宏观上进行监管和调控。要以服务人民为本位,深入开展各项改革试点,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努力革除不实作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实的作风只会让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会让人民群众对改革失去应有的耐心和信心。但改革就意味着对既得利益的改变,有些地方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改革没有迈出实质步伐。我们党要继续加大巡查力度,严查不实作风行为,通过强有力手段促进工作作风持续好转,为推动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党要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坚决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为改革的深入推进保驾护航。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紧紧围绕全局狠抓落实。
“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在认识论上要有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要学会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要学会‘十指弹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改革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也是人民群众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要围绕全局,狠抓落实,确保在改革的浪潮中始终保持步调一致,确保改革的各项目标和措施精准到位。在工作中,我们坚持重心下移,紧紧围绕省委及市县委扶贫攻坚的大局,积极参与,向社会公开干部结对帮扶情况,带动干部参与精准帮扶,为我县脱贫攻坚,建设殷实美丽和谐新**贡献力量。
“一切事物的趋于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我们国家今天取得的成绩和辉煌,正是过去近4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坚信我们党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高高举起改革大旗,限度凝聚社会共识、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信心勇气,汇聚改革合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4月20日至23日来陕考察工作,他先后深入商洛、安康、西安等地,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看望了广大干部群众。总书记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人来说,要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根据工作实际谈以下几个方面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在西交大考察时强调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更是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抛却个人利益和享受的精神信仰,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为基础,艰苦奋斗,务实实干,不断探索,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态度去发扬西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保护曾作出多次批示指示,其考察陕西的第一站仍然是视察生态保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保护之重视程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前在浙江考察时,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方式是发展路径选择,建设美丽中国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作为一名城市管理者,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基调,协调、管理、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在总书记在对脱贫攻坚、复工复产工作部署时强调,增强主动意识,服务要突出具体和准确,注重着眼重点、难点。一是要把握重点。如分析城市发展布局,布局合不合理,强在哪儿,弱在哪儿,预警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在哪,布局调整方向是否准确,能够给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一个非常明了的信息。二是强化反映问题导向。做好精准服务,不但要及时反映新常态成绩,更要全面反映新常态问题,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不放,在问题的症结点和关键点上做文章、出实招。三是调研分析要有深度。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深入挖掘数据背后隐含的重大社会问题,认真研究分析数据所隐藏的社会含义,透过现象揭示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四是要积极推进宣传倡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介手段,不断改进信息发布方式,增加公众关心的城市建设进度,增强发布时效,主动向社会公开变动情况。加强舆情监测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公众有关诉求,不断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我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于学,责于身,躬于行。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二
陕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省份,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本文将从风景名胜、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美食特色、人文素质五个方面,分享我的考察陕西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省份,陕西的风景名胜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无论是举世闻名的兵马俑,还是秦始皇陵、华山等景区,都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游览体验。在陕西的考察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些名胜之间的历史延绵和文化积淀,更加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第二段】
陕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在考察陕西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秦汉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深入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和对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此外,陕西的历史建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古老的古城墙,古老的回民街等等,这些见证了陕西丰富的历史传承。
【第三段】
陕西的民俗风情在考察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陕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了传统的舞蹈、音乐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我曾亲身参观了陕北的民间歌舞表演,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热情。此外,陕西的传统节日和庙会也给我带来了别样的视觉和感官享受,让我更好地融入了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
【第四段】
说起陕西,就不能不提到美食特色。陕西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菜品而闻名,如“酸汤水饺”、“油泼面”、“酥肉”等等。在陕西的考察中,我品尝了许多地道的特色菜肴,每一次都给了我惊喜和满足。陕西的美食文化体现了当地人淳朴的生活态度和对美食的独特追求,让我更加喜爱这个地方。
【第五段】
陕西的人文素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与当地人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热情友好、真诚待人的态度。无论是在旅游景区还是在市区,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游客的热情接待和细致服务。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文明素养和自信心。
【总结】
通过对陕西的考察,我对这个地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陕西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美食特色以及人文素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考察不仅丰富了我的旅游经历,还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我相信,在陕西的发展中,这些独特的魅力将持续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三
前段时间,单位组织我们认真学习了党的会议精神以及在参观《复兴之路》后作的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从而对精神和“中国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经几十年风雨同舟,经历了太多的考验与磨练,在摸索的道路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不断的改革中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新一代领导人的诞生,全新的执政理念、科学的领导思维,让我们耳目一新。目前反腐工作、大部制改革、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众多的民生问题,考验着新一代领导人。如何通过有效途径转变我们国家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这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国家领导人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中国梦包含的内容太多,有关乎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关乎民主与民生的,但终究是一个个小的梦想组成的。积小流成江海。若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想,让每一个梦想都成为现实,那么也就实现了中国梦。
作为中华民族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征程,我们是不是应该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贡献一份力量呢?我想是的!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每一项任务,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自己和家人做起,实现我们的梦想,中国的梦想。
【篇二】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近日,通过参加委机关组织的“关于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专题教育”集中学习培训,以及围绕三个专题进行的研讨交流,我个人收获颇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鼓舞、激励着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结合我个人的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同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国内经济冲击严重、外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一年。在此情形之下,总书记来陕考察指导工作是对陕西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总书记对家乡人民的重视,尤其是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防控中来陕考察更体现了对三秦父老的厚爱。总书记来陕增强了三秦父老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取得“战疫”最后胜利的坚强信心。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考察内容广,指导、指示工作具体细微,均是涉及最切近的民生问题。总书记先后深入秦岭了解自然生态,走访陕南贫困县调研脱贫攻坚,关心复工复产等,体现了总书记始终关心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关心家乡父老生产生活以及陕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民生是人民的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最牵挂的就是老百姓,尤其是秦岭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这体现了新时代领袖诠释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执政理念,这次考察是对陕西父老乡亲和陕西工作的打气与鼓励。
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做好陕西新时代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对陕西工作明确提出的“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和“五项要求”,指明了陕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指导陕西新时代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总书记在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时强调,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这是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对我们监督执纪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为陕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同时也是在告诫我们,纪检监察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不折不扣地学习贯彻好总书记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论述,努力实现我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长期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摆在我们工作履职的首位,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榆林实际出发,坚决有力、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好总书记的各项治国理政方针政策。
一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治国理念。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陕考察足迹以及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仍然将人民幸福福祉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要高度重视,认真研判,依纪依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案件查办优劣的评判标准。
二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20年面临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又是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总书记来陕考察关心家乡经济发展并做重要指示。作为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纪检卫士,我们要结合榆林实际,聚焦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好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和土地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推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做站好纪检监察岗。
三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总书记先后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经济”,尤其是对秦岭北麓违建别墅的拆除,彰显了总书记致力生态环境建设的领袖魄力和责任担当,秦岭违建别墅查处重塑了陕西的政治生态。今后工作中,我们应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纪违法案件,对涉及污染环境、毁林开荒等破坏生态环境涉嫌违纪违法的案件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以强有力的执纪问责维护榆林生态环境建设。
四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理念。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贯彻落实中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官僚问题严肃查处。同时,要时刻以赵正永、冯新柱、权王军、胡传祥、胡志强等贪腐案为反面教材提醒自己,始终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纪法,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以实际行动证明纪检人的使命和担当,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
通过这两天的集中学习研讨,我个人获益匪浅,进一步坚定了政治定力,增强了为民情怀,感觉使命在身,唯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我将把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长期任务,用扎实学习推动工作高质量落实,做一名忠诚为名、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篇三】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9月22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言近旨远,特别是关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能源低碳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彰显了党的领袖对“两个大局”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贯要求,是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指导,为我们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提供了路径指引,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一体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三晋大地落地落实。
会议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解放思想抓转型,以更强担当推进高质量发展。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把提高能效作为能耗“双控”的主攻目标,持续调整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传统产业内涵式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有效支撑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培育强劲动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山西贡献。要改革创新再深化,以更优环境激发动力活力。对标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创新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完善生态环保市场化机制,推行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要抓实抓细“111”“1331”“136”工程,落实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团队建设支持政策,抓好省校合作,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持续培优创新生态,打造政策洼地、人才高地。要再接再厉保落实,以更大力度统筹各项工作任务。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战略战术结合,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抓好重大工作谋划、经济运行调度,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篇四】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市深入企业、农村、学校、革命旧址等进行调研考察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示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语重心长,是对陕西精准的政治引领、深厚的政治关怀,凝结着对陕西工作的殷切期望,饱含着对陕西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亲切关怀,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各项检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们要自觉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党史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丰富内涵,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各项部署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严从细落实“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新时代检察工作总体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全力推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至上的重要性:“无论作决策还是抓工作、促落实,都要体现宗旨意识、人民立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期间更是提到:“要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再次宣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人民立场。当前,要强化为民司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不断提升检察为民服务实效。要牢牢把握检察机关宪法定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到做好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上,认真履行好新时代法律监督职能。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理念贯穿检察工作始终,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要持之以恒转理念、抓落实、求极致,一以贯之盯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找准检察工作与保障民生的结合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更多检察担当、更大检察作为、更硬检察作风,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奋进力量。要充分发扬延安精神,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学思践悟,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推动工作、解决问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恳为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愤图强,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担当作为,通过夯实理想信念来推动检察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后,要立足工作实际,忠实履职尽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服务全县工作大局,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三有”争创为抓手,扎实推进政治引领好、业务业绩好、队伍素质好、纪律作风好、智慧保障好的“五好”基层检察院建设,全面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志丹检察铁军,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篇五】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了主席的一系列讲话后,的一系列讲话令人振奋,我备受鼓舞。
一、要心系群众。与群众心相连、情相系,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这是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希望。经常做群众工作的同志都深有体会,群众很质朴,我们有时说了几句推心置腹的话、做了一点该做的事,群众就感动痛哭流泪。群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历就承受了太多的艰难辛苦。现在虽然政策好了,群众手头稍稍宽裕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背井离乡,为生计奔波,忍着的委屈,干着最脏最累的活计,拿着最少的报酬。讲群众最可畏,是说脱离群众最危险。党群关系恶化,大则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小则引发群体性事件。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等,都是极其深刻的教训。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始终把群众摆在衣食父母的位置,保持感恩之心来对待群众,深怀愧疚之心来回报群众。
二、要服务群众。执政为民是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坚强不坚强的重要标准。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反腐倡廉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以民为本、以民为主、以民为重,切实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造福一方。要树立强烈的百姓情怀,视百姓如父母、待百姓如亲人,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努力从灵魂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执政为民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向广大群众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要把化解矛盾作为我们的首要责任。当前,正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凸显期,但我们既不能因为矛盾多而害怕矛盾,也不能因此回避矛盾,甚至麻木不仁,更不能因为少数落后群众的存在而视群众为对立面,甚至视群众为“刁民”。一定要坚持把维护稳定、化解矛盾作为第一责任,高度重视源头预防,充分运用做群众工作这个传统手段,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司法手段,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深入群众。深入群众是掌握群众思想、预防矛盾纠纷的关键。做群众工作也是这个道理。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形成工作习惯和工作常态,经常到群众中去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深入矛盾纠纷调处现场,和群众一起调查了解矛盾纠纷发生的根源,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领导在一线指导、矛盾在一线排查、纠纷在一线化解、作风在一线转变、效果在一线体现”要宣传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重视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我们不仅要办好事、干实事,更要敢于管烂事,管难事,积极主动解决好信访稳定中涉及的实际问题。
【篇六】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调研时,特地来到陕北考察了杨家沟革命旧址。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党和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革命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进入和平时期,我们要永远铭记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汲取红色资源中的精神“营养。读懂杨家沟发生的故事,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题,康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争先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光添彩。
从政治上看问题,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74年前,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此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用政治的眼光纵览全局,在此写就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向全党发出“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的伟大号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同志“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
用政治眼光分析复杂形势,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就是要提高政治判断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主动提高理论水平,坚持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培固政治品格,坚定政治操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要从全局的眼光看问题、从政治的高度想问题,提高明辨行为是非,真正做到忠诚使命、不忘初心。从斗争中谋胜利,答好永远敢于斗争的“问答题。从杨家沟东渡黄河到西柏坡,从解放东北到解放全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面对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敢二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面对新时代新的具有历史特点的斗争,我们要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姿态,要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魄力。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在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上锻炼胆魄、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要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一切不良习气说不;要敢于同自己做斗争,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剖析自我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改正,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在斗争中谋求胜利,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从言行中树形象,答好改进全党作风的“选择题。“十二月会议”召开次日,恰逢毛泽东同志寿诞,但他严词拒绝“祝寿活动”的请求,始终心怀老区人民衣食冷暖。“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救亡图存的时刻,党员中有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和平建设时期,有改革创新的模范、扶贫攻坚的模范、为民服务的模范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年轻干部肩负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发展的新重托、新使命,必须牢记总书记年轻干部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的嘱托,让好传统好作风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扬光大,去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篇七】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生产市场上有需要的产品,同时进一步做好新能源和煤化工的耦合,利用好清洁能源,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投入科研力量,做好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先松表示。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西安图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羽倍感振奋。“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服务,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煤炭使用有序减量替代,促进能源结构转型。”章羽说,“作为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们将积极发挥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作出科技贡献。”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90后”员工李鑫雨表示:“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动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为企业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西沟村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情况介绍,肯定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作为促进水土保持的先行者,如今的高西沟人吃上了“生态饭”,青山环绕中,小米、苹果等产业红火起来,乡村生态游也逐渐兴旺。
“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让我们60多年的坚守更有价值。”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牢记总书记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我们会坚定走下去。”
“七一勋章”获得者、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银说:“我一辈子就干了治沙造林这一件事。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接下来我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治沙造林与乡村振兴进一步融合起来,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宝鸡市千阳县是陕西优质苹果产区之一。2012年以来,当地依靠新技术、新品种,打出了千阳苹果品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现在,我们不光种苹果,还培育苹果树苗。依靠出售苗木,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在千阳县长期驻村提供技术指导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丙智表示。
在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卫国表示,“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思想政治课等渠道,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总书记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馆墙上的照片字迹醒目。“总书记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我要更加认真学习研究地方史,讲好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展馆讲解员马航说。
“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答好民生实事必答题。”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党委书记杨琦说,“我们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产业项目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让照金革命老区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在绥德实验中学,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进教室、操场,观看同学们书法练习和体育锻炼,同大家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全校师生深受教育。”绥德实验中学校长王军宁说,“我们要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将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贯穿于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我们一定牢记习爷爷的话,珍惜上学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锤炼意志,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绥德实验中学八年级8班学生马子涵说。
正在榆林市子洲县第一小学支教的陕西省特级教师安瑛说:“我们将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将提升教师教材处理、作业设计的能力,实现作业减量提质、课堂教学高效。”
【篇八】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感受颇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身上的重担是如此的厚重,在课堂上,我们时刻要把育人放在首位,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潮流;在对学生上,爱是首位,要有一颗爱心、热心、暖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更是站在了“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上,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双减”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带头模范作用,要时时刻刻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放在心上,承担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任务。
【篇九】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了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杨家沟革命旧址,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赓续红色血脉等情况。
随着习总书记的到来,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这里——这个曾经的红色革命圣地,这个曾经从歌声里飘出的黄土高坡。
镜头闪过,我们一起见证了它的变迁!
以生态变迁最为直观,伴随着生产、生活的全面变迁、根本变迁。“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首曾经风靡全国的流行歌曲就是对几十年前陕北的真实写照。那时,山是和尚头、水是黄泥沟,沟壑纵横、黄土满坡。那时,羊啃秃了草,人砍光了树,山扛不了风,地保不住水,田地成了“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那时,下一场山水褪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农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常常连播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如今,秋日里的米脂县高西沟村的沟沟峁峁仍满目绿色、生机盎然,俨然一副山川秀美的“好江南”。
“三生”变迁的背后,是退耕还林还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程的实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地、生根。如今,陕西省黄河流域内植被覆盖度达到60.68%,年均入黄泥沙量已从以前的8亿多吨降至约2.7亿吨;农民栽下的不仅是生态树,也是“摇钱树”。从苹果、核桃到红枣、花椒,因地制宜的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成为重要一招,还依托新育的绿色资源发展起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森林康养等新型业态,昔日上山放羊的村民,已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不仅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而且也创造了“地减粮增”的生产奇迹。如今的黄土高坡,已不再是单调的一种颜色,正展现着蓬勃的生动景象……
诗人卞之琳在《断章》中写道:“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是的,这一系列生动的变迁也正好有力地见证了三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我党的初心使命。革命老区边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革命胜利以后,建设好、发展好革命老区边区始终是党和国家牵挂在心的大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考察调研,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举全党全国之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成为新的庄重承诺,我们有足够理由和信心期待“陕北篇章”正方兴未艾!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世界观、方法论。把它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出来的中国化、时代化思想更是直接指导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继续奋进新征程的伟大旗帜、根本遵循。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们既是从历史篇章中总结出来的,也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篇章的抒写!
此番,习总书记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情况,就传达了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而来到高西沟村考察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等情况,则传达了心系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秋大计的坚定态度;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考察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等情况,则传达了要以史为鉴、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的深邃思想。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让我们团结一致、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吧!
【篇十】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时强调,“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我更关心的,就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就看这些基本的措施是不是稳定的、持续的。共产党人办事是求真务实的,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朴实的话语中尽显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
扶贫并不是一时的指标,今年收入达到了标准就万事大吉,要建立长效机制,来保证脱贫不再返贫,彻底消除困扰人类数千年的贫困问题,真正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首先要有“居”,要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为老百姓优化居住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居住的要求随之增高,脱贫攻坚不能只满足于解决群众的房屋不是危房这个初级阶段,还应该关注到用水、用电、用网等生活必需以及村内道路、人居环境等基础建设,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把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落地见效,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眼光放长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打折扣地扎实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及各项政策的落实,并建立发展长效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着力农村厕改、污水处理等重点难点,切实解决脱贫后乡村居住环境优化问题。
安居乐业还需要有“业”,要以“骏马扬蹄嫌路短,雄鹰展翅恨天低”的劲头为老百姓创造就业机会。“要住得下去就要靠稳定就业,务工是主要出路。”解决了老百姓居住问题,要“住得下”还要保证其有事做、稳就业。要积极培育创业土壤,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本地资源,发展扶贫产业,在“家门口”搭建创业平台,实现贫困户在家就业。做好宣传,鼓励当地企业为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开通绿色通道,解决就业之忧。要想方设法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产业,真正让贫困群众也端起“铁饭碗”。
安居乐业落脚点在“乐”,要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的胸怀为老百姓转变工作作风。“乐”即心情舒畅、愉快,乐于所业、生活欢愉是每一个人的终极追求。脱贫攻坚就是要让老百姓“乐”,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需要真落实,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要不得半点的形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脱贫攻坚不仅仅是让老百姓在物质上脱贫,还要在精神领域得到满足,首先就是要尊重,要和谐党群、干群关系,彻底转变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在群众面前趾高气扬,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让老百姓体会到“公仆情怀”。
【篇十一】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调研时,特地来到陕北考察了杨家沟革命旧址。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党和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革命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进入和平时期,我们要永远铭记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汲取红色资源中的精神“营养。读懂杨家沟发生的故事,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题,康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争先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光添彩。
从政治上看问题,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74年前,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此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用政治的眼光纵览全局,在此写就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向全党发出“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的伟大号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同志“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
用政治眼光分析复杂形势,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就是要提高政治判断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主动提高理论水平,坚持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培固政治品格,坚定政治操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要从全局的眼光看问题、从政治的高度想问题,提高明辨行为是非,真正做到忠诚使命、不忘初心。从斗争中谋胜利,答好永远敢于斗争的“问答题。从杨家沟东渡黄河到西柏坡,从解放东北到解放全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面对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敢二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面对新时代新的具有历史特点的斗争,我们要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姿态,要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魄力。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在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上锻炼胆魄、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要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一切不良习气说不;要敢于同自己做斗争,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剖析自我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改正,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在斗争中谋求胜利,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从言行中树形象,答好改进全党作风的“选择题。“十二月会议”召开次日,恰逢毛泽东同志寿诞,但他严词拒绝“祝寿活动”的请求,始终心怀老区人民衣食冷暖。“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救亡图存的时刻,党员中有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和平建设时期,有改革创新的模范、扶贫攻坚的模范、为民服务的模范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年轻干部肩负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发展的新重托、新使命,必须牢记总书记年轻干部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的嘱托,让好传统好作风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扬光大,去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篇十二】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了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杨家沟革命旧址,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赓续红色血脉等情况。
随着习总书记的到来,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这里——这个曾经的红色革命圣地,这个曾经从歌声里飘出的黄土高坡。
镜头闪过,我们一起见证了它的变迁!
以生态变迁最为直观,伴随着生产、生活的全面变迁、根本变迁。“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首曾经风靡全国的流行歌曲就是对几十年前陕北的真实写照。那时,山是和尚头、水是黄泥沟,沟壑纵横、黄土满坡。那时,羊啃秃了草,人砍光了树,山扛不了风,地保不住水,田地成了“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那时,下一场山水褪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农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常常连播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如今,秋日里的米脂县高西沟村的沟沟峁峁仍满目绿色、生机盎然,俨然一副山川秀美的“好江南”。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我党的初心使命。革命老区边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革命胜利以后,建设好、发展好革命老区边区始终是党和国家牵挂在心的大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考察调研,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举全党全国之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成为新的庄重承诺,我们有足够理由和信心期待“陕北篇章”正方兴未艾!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世界观、方法论。把它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出来的中国化、时代化思想更是直接指导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继续奋进新征程的伟大旗帜、根本遵循。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们既是从历史篇章中总结出来的,也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篇章的抒写!
此番,习总书记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情况,就传达了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而来到高西沟村考察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等情况,则传达了心系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秋大计的坚定态度;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考察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等情况,则传达了要以史为鉴、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的深邃思想。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让我们团结一致、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吧!
【篇十三】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4月20日至23日来陕考察工作,他先后深入商洛、安康、西安等地,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看望了广大干部群众。总书记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人来说,要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根据工作实际谈以下几个方面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在西交大考察时强调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更是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抛却个人利益和享受的精神信仰,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为基础,艰苦奋斗,务实实干,不断探索,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态度去发扬西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保护曾作出多次批示指示,其考察陕西的第一站仍然是视察生态保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保护之重视程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前在浙江考察时,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方式是发展路径选择,建设美丽中国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作为一名城市管理者,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基调,协调、管理、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在总书记在对脱贫攻坚、复工复产工作部署时强调,增强主动意识,服务要突出具体和准确,注重着眼重点、难点。一是要把握重点。如分析城市发展布局,布局合不合理,强在哪儿,弱在哪儿,预警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在哪,布局调整方向是否准确,能够给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一个非常明了的信息。二是强化反映问题导向。做好精准服务,不但要及时反映新常态成绩,更要全面反映新常态问题,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不放,在问题的症结点和关键点上做文章、出实招。三是调研分析要有深度。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深入挖掘数据背后隐含的重大社会问题,认真研究分析数据所隐藏的社会含义,透过现象揭示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四是要积极推进宣传倡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介手段,不断改进信息发布方式,增加公众关心的城市建设进度,增强发布时效,主动向社会公开变动情况。加强舆情监测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公众有关诉求,不断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我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于学,责于身,躬于行。
【篇十四】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20xx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十九大前非常重要的一次高层会议。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是各级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基层的同志也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自觉拥戴核心,坚定维护核心,绝对服从核心,始终紧跟核心,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结合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观看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等专题片,谈三点个人感受。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彻底革除“官本位”思想。
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限度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设计和具体落实,彻底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管控过严过细的状况,全面革除“官本位”思想,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机关,坚决落实该放的放,该管的管。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注重从宏观上进行监管和调控。要以服务人民为本位,深入开展各项改革试点,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努力革除不实作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实的作风只会让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会让人民群众对改革失去应有的耐心和信心。但改革就意味着对既得利益的改变,有些地方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改革没有迈出实质步伐。我们党要继续加大巡查力度,严查不实作风行为,通过强有力手段促进工作作风持续好转,为推动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党要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坚决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为改革的深入推进保驾护航。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紧紧围绕全局狠抓落实。
“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在认识论上要有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要学会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要学会‘十指弹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改革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也是人民群众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要围绕全局,狠抓落实,确保在改革的浪潮中始终保持步调一致,确保改革的各项目标和措施精准到位。在工作中,我们坚持重心下移,紧紧围绕省委及市县委扶贫攻坚的大局,积极参与,向社会公开干部结对帮扶情况,带动干部参与精准帮扶,为我县脱贫攻坚,建设殷实美丽和谐新**贡献力量。
“一切事物的趋于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我们国家今天取得的成绩和辉煌,正是过去近4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坚信我们党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高高举起改革大旗,限度凝聚社会共识、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信心勇气,汇聚改革合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篇十五】陕西榆林考察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化工考察期间指出,能源产业要继续发展,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煤炭能源发展要转化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既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又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适应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把我们的地球家园呵护好。
碳达峰碳中和将对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我国能源矿产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推动了我国能源发展模式的变革,将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如何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作为世界单坑产能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方面,必须做好中央能源企业带头引领示范作用,要立足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思想,不仅要做好各类设备的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工作,更要加大碳回收力度,同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能源转型,在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初期,露天煤矿需从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技改创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碳吸收和提高职工低碳意识等方面开展工作。
能源结构转变势在必行。发展离不开能源,高质量发展更需要良好的能源结构来支撑,目前我国处在碳达峰的初期,必须控制好碳排放量,作为大型露天煤矿,须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和能源结构,采用新能源设备来替代内燃设备进行露天开采作业,减少尾气排放;加强清洁能源建设,利用露天煤矿排土场易采光、风力大等特点,大力开发光能、风能等,提高能源自给率和供给率,切实保障支持国家能源变革战略,推动露天煤矿绿色高质量发展。
清洁能源开发是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作为准格尔矿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修筑排土场,形成一批具备良好的光伏建设条件的排土场,准能集团2021年将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开发光伏项目建设,在矿区规模发展20mw光伏产业,形成碳中和能力,在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通过技改技革减少设备的碳排放量,露天煤矿生产工作已全部实现机械化,大功率的内燃设备运行在不停排放尾气,通过优化卡车和电铲匹配,实现最佳配合,减少卡车在待装空载时的等待时间,降低吨煤尾气排放量。卡车待令期间关闭发动机,充分发挥辅助电动暖风机和空调为司机提供良好操作环境,实现尾气零排放。加大精细化维修,设备小故障就地维修,降低返厂造成的消耗。加强与选煤厂协调配合,保障运煤量与选煤厂卸料口配合最优,缩短卡车在破碎站等待时间,降低运输设备柴油单耗。
稳步推进碳汇工作,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众多方式中,植树造林举足轻重。一方面,绿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另一方面,绿植固碳利用自然过程,不需要很高成本,同时又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性价比极高。国家通过出台矿山生态治理政策,制定对露天煤矿生态修复的资金投入标准,保证企业不折不扣地将费用投入到生态治理中。目前,在露天煤矿,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稳步运行。截至2021年,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累计复垦绿化630公顷,再造农田4000亩,复垦率达100%,工业广场绿化率89.5%,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为100%。
坚持智能化高效提升,建设智能矿山。需要在矿用卡车无人驾驶、电铲、钻机和辅助设备的智能化应用、智能一体化应用平台等方面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产业智能化进程,实现多机装备智能化协同、区域无人作业,提升设备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量的碳排放值,建成智能矿山。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将加快智能传感器、物联网、5g通信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大人员资金等投入,重点实施卡车、电铲、钻机等矿用大型设备的智能化建设项目,加快煤矿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并同步开展智能矿山建设标准、无人驾驶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2025年底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煤矿智能化技术引领行业智能化水平,最终达到煤炭全产业链智能高级排程和智慧联动管控,为“智慧国家能源”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四
陕西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块瑰宝,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风景名胜。不久前,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考察陕西的活动,深入了解了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城市。通过这次活动,我对陕西的历史文化、美食和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收获良多,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考察陕西使得我对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我们先后参观了华清宫、大雁塔等,这些历史景点无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华清宫,作为古代皇家园林,宫殿、园林与泉池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唐代文化之繁华和尊贵。在感受到庄严肃穆氛围的同时,我也更加体会到了古代文化之美和深厚。另外,大雁塔作为佛教文化的象征,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对佛教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陕西的美食让我印象深刻。陕西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肉夹馍、油泼面和羊肉泡馍。在品尝了陕西美食后,我深深陶醉于它们独特的味道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无论是咸香可口的肉夹馍,还是爽滑柔软的油泼面,亦或是香气四溢的羊肉泡馍,都让我流连忘返。通过品尝这些陕西特色美食,我对陕西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陕西人民的独特口味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外,陕西独特的风土人情也让我着迷。陕西人民热情好客、豪爽大方,在我考察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陕西人民对客人的热爱和友好。无论是在商店购物还是在民居里品茶,陕西人民总是亲切待客,让人倍感温暖。在与当地人交流中,我也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信仰,以及他们对陕西的热爱和自豪。陕西是一个朴实而开放的地方,人们热爱生活,珍视友情与亲情。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影响了我,让我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与激情。
最后,这次考察陕西还让我认识到了文化的力量。陕西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近距离接触历史遗迹和古代文化,我深深体会到了文化的魅力和力量。文化不仅可以净化心灵,还能激励人们努力向前,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考察让我深受教育,也让我对未来有了更远大的追求。
总之,这次考察陕西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近距离接触陕西的历史文化、美食和风土人情,我对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陕西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民俗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懂得了文化的力量。这次考察开拓了我的眼界,也丰富了我的知识,为我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深信,这次考察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记忆,并对我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五
在陕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这里留下了许多人类文明发展的印记。在这次陕西考察中,我深深领悟到文化对于一个地区的重要性,也彻底认识了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都让我久久难忘,也深深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珍贵。
二、陕西的历史文化
作为古代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陕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古代建筑,到文化艺术,每一处都描绘着此地的历史和发展的轨迹。其中,我特别喜欢的就是西安古城墙,这道圆弧形的城墙沿着城市四周围绕,走在上面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古代文明留下的痕迹,同时也让我惊叹中华古代文明的深厚底蕴。
三、陕西的景点
除了历史文化之外,陕西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点,让人流连忘返。大雁塔、唐苑宾阳,还有陕西特色的秦岭神树,每一个景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观赏每个景点的时候,可以对文化的演变有更直观的感受,同样的,这些景点也给了我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四、陕西的美食
陕西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小吃,这里的美食真正诠释了“汉字之乡”的精髓。美食之旅,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人文风情。从酥皮肉夹馍,到凉皮,再到油泼面、臊子面,每一样都赢得了我口腹之欲。更好的是,尝试当地美食还可以带着小伙伴来一场吃货之旅,让我们更加亲近彼此。
五、对于陕西深厚文化的思考
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深思: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保护好自己的历史文化是走向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更能够让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分开来、更有特色。例如,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近年来在旅游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充分体现出保护历史文化底蕴对于一个城市的影响。
总之,陕西考察之旅让我对于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旅游景点以及美食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重要的是,更加深入地思考了文化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繁荣的巨大作用。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六
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收获和感触很多,结合个人两年来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实际,现仅就习近平总书记记视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关心生态保护工作,谈一点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记对秦岭保护曾作出多次批示指示,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重点推进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其考察陕西的第一站仍然是视察生态保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记对生态保护之重视程度,这一考察行动与习近平总书记记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前在浙江考察时,总书记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方式是发展路径选择,建设美丽中国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记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对于生活、工作在秦岭腹地的一名政法战线工作者,我们应当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精神,如何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记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打好脱贫攻坚战。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始终是人们考虑的首要问题,贫困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谈得上对更美好的生活环境的追求。秦巴山区属于集中连片经济落后地区,解决地区落后问题是落实秦岭生态保护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记强调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守好司法保护防线。秦岭生态保护涉及到水土、环境、资源、森林、湿地、河流、野生动植物等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各尽其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人们常说,司法是最后一道防线,所以我们更要认真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使命,严厉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生态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守好法律防线,当好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海华)4月26日下午,共青团陕西省委召开全省各界青年庆祝五四青年节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及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来自抗疫、扶贫、教育、志愿公益、生产建设一线和基层团组织的20名青年代表结合所在行业领域及各自工作,畅谈学习感受。
“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西安交通大学团委书记苏翔表示,这既是对老一辈知识分子为了中华民族和西部发展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新时代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具体要求。交大校团委将不断深化共青团改革,引领青年学子们做爱国奉献的排头兵。
回忆起总书记参观自己所在的内饰生产线时的场景,陕汽控股汽车总装配厂车间主任权晓鹏至今激动不已。“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在总书记亲切、温和的语言和关怀中,我感受到了总书记的亲民、爱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权晓鹏表示,作为一名陕汽青年,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饱满的激情投身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陕西省追赶超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李斌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时强调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作为一名青年文物工作者,将以更高标准增强文物保护的科学性,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讲好中国故事。
“总书记来陕视察明确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团陕西省委驻吴堡县慕家塬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张忠辉说,驻村工作队将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为慕家塬村如期实现全面小康、顺利迈向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团委副书记、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罗花南感触最深的,是总书记提到的“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无论是参加陕西省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还是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我们都始终坚决做到听党指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扎根柞水木耳扶贫产业的中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少康谈到,“总书记对我们‘小木耳、大产业’的肯定,让大家的干劲更足了!我们将继续推进木耳产品向多样高端转变,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将‘柞水木耳’打造成为国家名牌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陕西经济社会发展,5年后再次来陕考察,调研期间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饱含对陕西人民的深情厚爱,体现了党中央对陕西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也为新时期陕西追赶超越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团陕西省委书记段小龙总结指出,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的重要意义,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武装头脑,确保学深悟透,用实际行动奋力开创陕西共青团事业新局面。
段小龙要求,全省青年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鸿鹄之志、汲取信仰之力、胸怀绿色之梦、勇担社会之责,以勇立潮头的志向和气魄,在奋斗中追逐青春理想,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福建考察,对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十四五开局、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要求,对全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深入学习理解,结合xx的实际实施,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的发展格局中取得更大的成就。第一,努力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将新的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过程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长期做出贡献,一体化治理保护景观、森林、湖泊、海草,不断推进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第二,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加强对运河、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精心完善保护方案,保留古风古韵,保护恢复历史文化风貌。第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优化创新生态,落实科技创新揭牌制度,激发创新创造潜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快科技自力更生。第四,引导市民树立大健康理念。有力有序地组织实施新冠肺炎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各区主体责任,提高接种能力,加强疫苗保障,加强监督检查,为构筑免疫屏障做出贡献。第五,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习历史原则,深刻理解原则是增强信任、崇德、实践的前提,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创新理论的真理,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力量,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理解力和政治执行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始、教育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开始的一年。坚持以德育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体现学科体系、教育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和思想政治课主渠道的作用,将党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实践。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重点建设优质教育体系,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均等,建设标准化,努力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时代要求,这是对全区2500万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内蒙古自治区的根本指针。我们要自觉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内蒙古自治区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重要讲话精神,是引领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做好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作,办好内蒙古自治区的事情,必须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对讲话精神进行再学习再研究,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力再出发,推动学习贯彻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重要讲话精神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守望相助”重要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深化对“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殷切希望的理解和把握,深化对“四个着力”重点任务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深化对“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蒙古马精神”的理解和把握。
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丰富阅历、调动工作热情、激发工作干劲,同时为了亲身感受国内发达城市的名牌学校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及管理经验,开始了上海学习之旅。
旅途中,我们途径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最后到达上海,从车窗中感受了各地繁荣的经济和独特的人文气息。闲暇时间我们领略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高速电梯,闻名海外的东方明珠,繁荣的南京路步行街,悠久的城隍庙等,所到之处经济发展快、城市建设气势恢宏、全市文明程度极高、生活节奏快、学习气氛浓厚,在视觉和心灵上给我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真正体会到国际大都市的风采。本着团结互助,求真务实,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既考察、又学习的有原则,圆满完成了这次内地学习考察的全部任务,回顾学习考察的经历,让我感慨万千。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下面我就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归宿。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现,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考察的鞍山中学,市八中学等三所学校,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科学的探究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爱是教育的灵魂。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期间,我们参观了鞍山中学,市八中学等三所著名学校,并听课交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的灌输,因此我们要改变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仅是我个人考察学习的一点体会,并不能展现此次参观考察的全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做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争做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时刻做保持定力、坚定不移的“引领者”,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先行者”,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生力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
突出“定”字,做保持定力、坚定不移的“引领者”。“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中全会前召开的七次座谈会到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到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再到此次江苏考察时强调的“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处处彰显着战略定力。当今世界正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对正确道路的坚定不移,保持战略定力,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转机,在保持定力中育先机、开新局。
突出“新”字,做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先行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不畏失败、敢闯敢试”的干劲,才能走出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超越自我、再创佳绩。纵观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江苏考察之旅,无论是在南通滨江片区对“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的要求,还是在扬州“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的嘱托,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要求、新提法、新举措,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新”字。党员干部要主动做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先行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思想上认识到大胆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愿意突破常规、突破藩篱,行动上创字为先、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在改革创新中创出新绩。
突出“实”字,做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生力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空口白牙”喊出来的,而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稳扎稳打干出来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永葆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担当作为的奋斗精神,践行埋头苦干、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以“滚石上山”的拼劲、“钉钉子”的韧劲、“啃硬骨头”的闯劲,涉险滩、闯关隘,迎难不畏难、克难勇攻坚,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与挑战。
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收获和感触很多,结合个人两年来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实际,现仅就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关心生态保护工作,谈一点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保护曾作出多次批示指示,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重点推进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其考察陕西的第一站仍然是视察生态保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保护之重视程度,这一考察行动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前在浙江考察时,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方式是发展路径选择,建设美丽中国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对于生活、工作在秦岭腹地的一名政法战线工作者,我们应当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精神,如何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只有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打好脱贫攻坚战。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始终是人们考虑的首要问题,贫困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谈得上对更美好的生活环境的追求。秦巴山区属于集中连片经济落后地区,解决地区落后问题是落实秦岭生态保护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必须守好司法保护防线。秦岭生态保护涉及到水土、环境、资源、森林、湿地、河流、野生动植物等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各尽其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人们常说,司法是最后一道防线,所以我们更要认真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使命,严厉打击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好生态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守好法律防线,当好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战疫题正在加速作答,战贫题一定要按时交卷。深入社区、走进茶园,与农户拉家常,关心脱贫致富情况,亲切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回眸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安康市考察的一处处、一幕幕,无不体现出党中央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靶向性。越到最后越关键,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仍需各级党员干部紧盯目标任务,以“稳就业、促教育、护健康”为抓手,着力解决“棘手难”、祛除“困身疾”、力治“蒙心愚”,保证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郑重兑现庄严承诺。坚持以产业促就业,解决脱贫“棘手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与搬迁户汪显平一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指出“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才能安居乐业。”朴实的话语中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贫困群众深深的牵挂。要想扶贫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还需要广大扶贫干部在发展持续良性的产业上动脑经,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提高收入、以收入改善生活,贫困户的钱袋子鼓了,获得感强了,生活自然而然就更加幸福充实。
产业如何搞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条新路子,“电商作为新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发掘产业优势,利用“互联网+”模式,“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积极带动产业经济,拓宽致富途径,增强贫困户“主人翁”意识,参与其中,切实提高家庭收入。坚持以健康惠民生,祛除脱贫“困身疾”。全面小康,全民健康是重中之重。“医疗保障”已经基本惠及贫困户,但要稳定住、巩固好仍是一件不易之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是脱贫攻坚之路上的“路障”。
早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相关惠民医疗政策的出台有效改善了看病中的一系列难题,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脱贫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各地应继续精准施策,以“健康小康”为有力抓手,有效推动医疗救助政策落地落实。要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农村贫困人口,让群众“看得起病”。要因地制宜,出台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医疗政策,有效衔接医疗机构与农村贫困人口,“精准”医疗救助,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在县域范围内积极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及时结算,实现先就诊后支付,方便群众看病,切实解决好“健康扶贫”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以教育扶智,力治脱贫“蒙心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扶贫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仅仅是解决当前收入问题、温饱问题,要想做到“源远流长”,还需要在“源头”上下功夫。脱贫之路不仅要“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全民文化水平提高了、科学素养增强了才能有效杜绝贫困,从思想上拔除“穷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指出“西部地区要彻底拔除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手段与重头戏,只有保障普及好义务教育,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知识文化水平,才能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来源。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各级党委政府应继续加强教育保障,提高硬件设施条件,保证“软件服务”质量,让孩子们能够真正“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成为祖国繁荣富强的建设者。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七
作为一名学生,每年的暑假都会参加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假,我和几位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陕西考察”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入了解了陕西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深刻感受到了这个古老的省份的魅力和活力。以下是我的关于“陕西考察”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背景,陕西的历史文化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秦始皇陵、华清池、大雁塔等。在陕西考察活动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了解到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意义。例如,在参观秦始皇陵时,我们了解到秦始皇兵马俑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而它的发现、保护和复制都是需要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的。
第二段:陕西的经济发展
除了历史文化遗产,陕西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省份。我们参观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的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技术研究院,了解到陕西重视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们参观了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看到了许多高科技设备和研究成果,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段:陕西的旅游资源
陕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世界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和马蜂窝,以及秦岭、华山等自然风光。我们在陕西考察活动中,也有机会参观了这些景点。在华山上,我们攀爬了峰顶,感受到了壮观的自然风光和自然资源的珍贵。在敦煌莫高窟和马蜂窝,我们了解到这些古代艺术珍品的意义和价值,也了解到如何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措施。
第四段:纪念意义,寓意和感悟
陕西考察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个省份的魅力和活力。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的了解,我们更加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身作为青年学子的责任和担当,要以学生的身份为动力,以强烈的文化自觉为指引,投身到文化传承和社会建设中。
第五段:结束语
总之,陕西考察活动让我们得到了很多收获和体验,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担当。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和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见识。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八
9月22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言近旨远,特别是关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能源低碳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彰显了党的领袖对“两个大局”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贯要求,是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指导,为我们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提供了路径指引,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一体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三晋大地落地落实。
会议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解放思想抓转型,以更强担当推进高质量发展。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把提高能效作为能耗“双控”的主攻目标,持续调整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传统产业内涵式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有效支撑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培育强劲动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山西贡献。要改革创新再深化,以更优环境激发动力活力。对标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创新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完善生态环保市场化机制,推行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要抓实抓细“111”“1331”“136”工程,落实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团队建设支持政策,抓好省校合作,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持续培优创新生态,打造政策洼地、人才高地。要再接再厉保落实,以更大力度统筹各项工作任务。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战略战术结合,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抓好重大工作谋划、经济运行调度,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通过学习了主席的一系列讲话后,的一系列讲话令人振奋,我备受鼓舞。
一、要心系群众。与群众心相连、情相系,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这是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希望。经常做群众工作的同志都深有体会,群众很质朴,我们有时说了几句推心置腹的话、做了一点该做的事,群众就感动痛哭流泪。群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历就承受了太多的艰难辛苦。现在虽然政策好了,群众手头稍稍宽裕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背井离乡,为生计奔波,忍着的委屈,干着最脏最累的活计,拿着最少的报酬。讲群众最可畏,是说脱离群众最危险。党群关系恶化,大则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小则引发群体性事件。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等,都是极其深刻的教训。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始终把群众摆在衣食父母的位置,保持感恩之心来对待群众,深怀愧疚之心来回报群众。
二、要服务群众。执政为民是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坚强不坚强的重要标准。为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反腐倡廉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以民为本、以民为主、以民为重,切实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造福一方。要树立强烈的百姓情怀,视百姓如父母、待百姓如亲人,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努力从灵魂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执政为民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向广大群众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要把化解矛盾作为我们的首要责任。当前,正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凸显期,但我们既不能因为矛盾多而害怕矛盾,也不能因此回避矛盾,甚至麻木不仁,更不能因为少数落后群众的存在而视群众为对立面,甚至视群众为“刁民”。一定要坚持把维护稳定、化解矛盾作为第一责任,高度重视源头预防,充分运用做群众工作这个传统手段,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司法手段,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深入群众。深入群众是掌握群众思想、预防矛盾纠纷的关键。做群众工作也是这个道理。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形成工作习惯和工作常态,经常到群众中去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深入矛盾纠纷调处现场,和群众一起调查了解矛盾纠纷发生的根源,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领导在一线指导、矛盾在一线排查、纠纷在一线化解、作风在一线转变、效果在一线体现”要宣传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重视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我们不仅要办好事、干实事,更要敢于管烂事,管难事,积极主动解决好信访稳定中涉及的实际问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调研时,特地来到陕北考察了杨家沟革命旧址。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党和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革命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进入和平时期,我们要永远铭记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汲取红色资源中的精神“营养。读懂杨家沟发生的故事,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题,康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争先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光添彩。
从政治上看问题,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74年前,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此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用政治的眼光纵览全局,在此写就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向全党发出“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的伟大号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同志“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
用政治眼光分析复杂形势,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就是要提高政治判断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主动提高理论水平,坚持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培固政治品格,坚定政治操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要从全局的眼光看问题、从政治的高度想问题,提高明辨行为是非,真正做到忠诚使命、不忘初心。从斗争中谋胜利,答好永远敢于斗争的“问答题。从杨家沟东渡黄河到西柏坡,从解放东北到解放全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面对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敢二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面对新时代新的具有历史特点的斗争,我们要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姿态,要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魄力。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在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上锻炼胆魄、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要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一切不良习气说不;要敢于同自己做斗争,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剖析自我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改正,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在斗争中谋求胜利,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从言行中树形象,答好改进全党作风的“选择题。“十二月会议”召开次日,恰逢毛泽东同志寿诞,但他严词拒绝“祝寿活动”的请求,始终心怀老区人民衣食冷暖。“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救亡图存的时刻,党员中有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和平建设时期,有改革创新的模范、扶贫攻坚的模范、为民服务的模范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年轻干部肩负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发展的新重托、新使命,必须牢记总书记年轻干部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的嘱托,让好传统好作风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扬光大,去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了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杨家沟革命旧址,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赓续红色血脉等情况。
随着习总书记的到来,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这里——这个曾经的红色革命圣地,这个曾经从歌声里飘出的黄土高坡。
镜头闪过,我们一起见证了它的变迁!
以生态变迁最为直观,伴随着生产、生活的全面变迁、根本变迁。“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首曾经风靡全国的流行歌曲就是对几十年前陕北的真实写照。那时,山是和尚头、水是黄泥沟,沟壑纵横、黄土满坡。那时,羊啃秃了草,人砍光了树,山扛不了风,地保不住水,田地成了“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那时,下一场山水褪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农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常常连播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如今,秋日里的米脂县高西沟村的沟沟峁峁仍满目绿色、生机盎然,俨然一副山川秀美的“好江南”。
“三生”变迁的背后,是退耕还林还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程的实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地、生根。如今,陕西省黄河流域内植被覆盖度达到60.68%,年均入黄泥沙量已从以前的8亿多吨降至约2.7亿吨;农民栽下的不仅是生态树,也是“摇钱树”。从苹果、核桃到红枣、花椒,因地制宜的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成为重要一招,还依托新育的绿色资源发展起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森林康养等新型业态,昔日上山放羊的村民,已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不仅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而且也创造了“地减粮增”的生产奇迹。如今的黄土高坡,已不再是单调的一种颜色,正展现着蓬勃的生动景象……
诗人卞之琳在《断章》中写道:“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是的,这一系列生动的变迁也正好有力地见证了三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我党的初心使命。革命老区边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革命胜利以后,建设好、发展好革命老区边区始终是党和国家牵挂在心的大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考察调研,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举全党全国之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成为新的庄重承诺,我们有足够理由和信心期待“陕北篇章”正方兴未艾!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世界观、方法论。把它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出来的中国化、时代化思想更是直接指导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继续奋进新征程的伟大旗帜、根本遵循。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们既是从历史篇章中总结出来的,也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篇章的抒写!
此番,习总书记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情况,就传达了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而来到高西沟村考察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等情况,则传达了心系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秋大计的坚定态度;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考察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等情况,则传达了要以史为鉴、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的深邃思想。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让我们团结一致、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吧!
习近平总书记4月20日至23日来陕考察工作,他先后深入商洛、安康、西安等地,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看望了广大干部群众。总书记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人来说,要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根据工作实际谈以下几个方面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在西交大考察时强调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被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更是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抛却个人利益和享受的精神信仰,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为基础,艰苦奋斗,务实实干,不断探索,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态度去发扬西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对秦岭保护曾作出多次批示指示,其考察陕西的第一站仍然是视察生态保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保护之重视程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前在浙江考察时,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方式是发展路径选择,建设美丽中国是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作为一名城市管理者,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基调,协调、管理、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在总书记在对脱贫攻坚、复工复产工作部署时强调,增强主动意识,服务要突出具体和准确,注重着眼重点、难点。一是要把握重点。如分析城市发展布局,布局合不合理,强在哪儿,弱在哪儿,预警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在哪,布局调整方向是否准确,能够给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一个非常明了的信息。二是强化反映问题导向。做好精准服务,不但要及时反映新常态成绩,更要全面反映新常态问题,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不放,在问题的症结点和关键点上做文章、出实招。三是调研分析要有深度。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深入挖掘数据背后隐含的重大社会问题,认真研究分析数据所隐藏的社会含义,透过现象揭示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四是要积极推进宣传倡导。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介手段,不断改进信息发布方式,增加公众关心的城市建设进度,增强发布时效,主动向社会公开变动情况。加强舆情监测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公众有关诉求,不断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我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于学,责于身,躬于行。
前段时间,单位组织我们认真学习了党的会议精神以及在参观《复兴之路》后作的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从而对精神和“中国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经几十年风雨同舟,经历了太多的考验与磨练,在摸索的道路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不断的改革中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新一代领导人的诞生,全新的执政理念、科学的领导思维,让我们耳目一新。目前反腐工作、大部制改革、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众多的民生问题,考验着新一代领导人。如何通过有效途径转变我们国家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这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国家领导人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中国梦包含的内容太多,有关乎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关乎民主与民生的,但终究是一个个小的梦想组成的。积小流成江海。若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想,让每一个梦想都成为现实,那么也就实现了中国梦。
作为中华民族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征程,我们是不是应该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贡献一份力量呢?我想是的!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每一项任务,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自己和家人做起,实现我们的梦想,中国的梦想。
近日,通过参加委机关组织的“关于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专题教育”集中学习培训,以及围绕三个专题进行的研讨交流,我个人收获颇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鼓舞、激励着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更多力量。结合我个人的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同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国内经济冲击严重、外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一年。在此情形之下,总书记来陕考察指导工作是对陕西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总书记对家乡人民的重视,尤其是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防控中来陕考察更体现了对三秦父老的厚爱。总书记来陕增强了三秦父老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取得“战疫”最后胜利的坚强信心。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考察内容广,指导、指示工作具体细微,均是涉及最切近的民生问题。总书记先后深入秦岭了解自然生态,走访陕南贫困县调研脱贫攻坚,关心复工复产等,体现了总书记始终关心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关心家乡父老生产生活以及陕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民生是人民的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最牵挂的就是老百姓,尤其是秦岭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这体现了新时代领袖诠释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执政理念,这次考察是对陕西父老乡亲和陕西工作的打气与鼓励。
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做好陕西新时代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对陕西工作明确提出的“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和“五项要求”,指明了陕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指导陕西新时代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总书记在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时强调,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这是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对我们监督执纪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为陕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同时也是在告诫我们,纪检监察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不折不扣地学习贯彻好总书记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论述,努力实现我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长期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摆在我们工作履职的首位,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榆林实际出发,坚决有力、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好总书记的各项治国理政方针政策。
一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治国理念。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陕考察足迹以及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仍然将人民幸福福祉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要高度重视,认真研判,依纪依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案件查办优劣的评判标准。
二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20年面临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又是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总书记来陕考察关心家乡经济发展并做重要指示。作为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纪检卫士,我们要结合榆林实际,聚焦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好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和土地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推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做站好纪检监察岗。
三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总书记先后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经济”,尤其是对秦岭北麓违建别墅的拆除,彰显了总书记致力生态环境建设的领袖魄力和责任担当,秦岭违建别墅查处重塑了陕西的政治生态。今后工作中,我们应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纪违法案件,对涉及污染环境、毁林开荒等破坏生态环境涉嫌违纪违法的案件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以强有力的执纪问责维护榆林生态环境建设。
四是贯彻执行好总书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理念。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教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贯彻落实中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官僚问题严肃查处。同时,要时刻以赵正永、冯新柱、权王军、胡传祥、胡志强等贪腐案为反面教材提醒自己,始终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纪法,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以实际行动证明纪检人的使命和担当,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
通过这两天的集中学习研讨,我个人获益匪浅,进一步坚定了政治定力,增强了为民情怀,感觉使命在身,唯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我将把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长期任务,用扎实学习推动工作高质量落实,做一名忠诚为名、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他先后考察了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杨家沟革命旧址,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赓续红色血脉等情况。
随着习总书记的到来,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这里——这个曾经的红色革命圣地,这个曾经从歌声里飘出的黄土高坡。
镜头闪过,我们一起见证了它的变迁!
以生态变迁最为直观,伴随着生产、生活的全面变迁、根本变迁。“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首曾经风靡全国的流行歌曲就是对几十年前陕北的真实写照。那时,山是和尚头、水是黄泥沟,沟壑纵横、黄土满坡。那时,羊啃秃了草,人砍光了树,山扛不了风,地保不住水,田地成了“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那时,下一场山水褪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农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常常连播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如今,秋日里的米脂县高西沟村的沟沟峁峁仍满目绿色、生机盎然,俨然一副山川秀美的“好江南”。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我党的初心使命。革命老区边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革命胜利以后,建设好、发展好革命老区边区始终是党和国家牵挂在心的大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考察调研,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举全党全国之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成为新的庄重承诺,我们有足够理由和信心期待“陕北篇章”正方兴未艾!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世界观、方法论。把它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出来的中国化、时代化思想更是直接指导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继续奋进新征程的伟大旗帜、根本遵循。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们既是从历史篇章中总结出来的,也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篇章的抒写!
此番,习总书记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情况,就传达了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而来到高西沟村考察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等情况,则传达了心系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秋大计的坚定态度;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考察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等情况,则传达了要以史为鉴、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的深邃思想。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让我们团结一致、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吧!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感受颇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身上的重担是如此的厚重,在课堂上,我们时刻要把育人放在首位,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潮流;在对学生上,爱是首位,要有一颗爱心、热心、暖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更是站在了“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上,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双减”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带头模范作用,要时时刻刻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放在心上,承担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任务。
20xx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十九大前非常重要的一次高层会议。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是各级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基层的同志也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自觉拥戴核心,坚定维护核心,绝对服从核心,始终紧跟核心,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结合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观看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等专题片,谈三点个人感受。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彻底革除“官本位”思想。
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限度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设计和具体落实,彻底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管控过严过细的状况,全面革除“官本位”思想,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党、服务型政府机关,坚决落实该放的放,该管的管。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注重从宏观上进行监管和调控。要以服务人民为本位,深入开展各项改革试点,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努力革除不实作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实的作风只会让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会让人民群众对改革失去应有的耐心和信心。但改革就意味着对既得利益的改变,有些地方出于地方保护主义,改革没有迈出实质步伐。我们党要继续加大巡查力度,严查不实作风行为,通过强有力手段促进工作作风持续好转,为推动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党要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坚决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为改革的深入推进保驾护航。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紧紧围绕全局狠抓落实。
“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在认识论上要有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要学会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要学会‘十指弹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改革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也是人民群众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要围绕全局,狠抓落实,确保在改革的浪潮中始终保持步调一致,确保改革的各项目标和措施精准到位。在工作中,我们坚持重心下移,紧紧围绕省委及市县委扶贫攻坚的大局,积极参与,向社会公开干部结对帮扶情况,带动干部参与精准帮扶,为我县脱贫攻坚,建设殷实美丽和谐新**贡献力量。
“一切事物的趋于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我们国家今天取得的成绩和辉煌,正是过去近4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坚信我们党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高高举起改革大旗,限度凝聚社会共识、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信心勇气,汇聚改革合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调研时,特地来到陕北考察了杨家沟革命旧址。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党和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革命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进入和平时期,我们要永远铭记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汲取红色资源中的精神“营养。读懂杨家沟发生的故事,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之题,康续红色血脉,在新时代争先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光添彩。
从政治上看问题,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74年前,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此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同志用政治的眼光纵览全局,在此写就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向全党发出“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的伟大号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同志“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
用政治眼光分析复杂形势,答好把握政治大局的“判断题,就是要提高政治判断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主动提高理论水平,坚持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培固政治品格,坚定政治操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要从全局的眼光看问题、从政治的高度想问题,提高明辨行为是非,真正做到忠诚使命、不忘初心。从斗争中谋胜利,答好永远敢于斗争的“问答题。从杨家沟东渡黄河到西柏坡,从解放东北到解放全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面对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敢二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面对新时代新的具有历史特点的斗争,我们要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奋斗姿态,要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魄力。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在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上锻炼胆魄、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要敢于同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一切不良习气说不;要敢于同自己做斗争,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剖析自我存在的种种问题,加以改正,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在斗争中谋求胜利,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从言行中树形象,答好改进全党作风的“选择题。“十二月会议”召开次日,恰逢毛泽东同志寿诞,但他严词拒绝“祝寿活动”的请求,始终心怀老区人民衣食冷暖。“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救亡图存的时刻,党员中有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和平建设时期,有改革创新的模范、扶贫攻坚的模范、为民服务的模范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年轻干部肩负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发展的新重托、新使命,必须牢记总书记年轻干部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的嘱托,让好传统好作风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扬光大,去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加大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生产市场上有需要的产品,同时进一步做好新能源和煤化工的耦合,利用好清洁能源,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投入科研力量,做好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先松表示。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西安图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章羽倍感振奋。“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服务,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煤炭使用有序减量替代,促进能源结构转型。”章羽说,“作为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我们将积极发挥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作出科技贡献。”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90后”员工李鑫雨表示:“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动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为企业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西沟村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综合治理情况介绍,肯定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作为促进水土保持的先行者,如今的高西沟人吃上了“生态饭”,青山环绕中,小米、苹果等产业红火起来,乡村生态游也逐渐兴旺。
“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让我们60多年的坚守更有价值。”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牢记总书记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我们会坚定走下去。”
“七一勋章”获得者、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银说:“我一辈子就干了治沙造林这一件事。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接下来我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治沙造林与乡村振兴进一步融合起来,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宝鸡市千阳县是陕西优质苹果产区之一。2012年以来,当地依靠新技术、新品种,打出了千阳苹果品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现在,我们不光种苹果,还培育苹果树苗。依靠出售苗木,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在千阳县长期驻村提供技术指导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丙智表示。
在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卫国表示,“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思想政治课等渠道,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总书记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馆墙上的照片字迹醒目。“总书记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我要更加认真学习研究地方史,讲好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展馆讲解员马航说。
“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答好民生实事必答题。”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党委书记杨琦说,“我们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产业项目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让照金革命老区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在绥德实验中学,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进教室、操场,观看同学们书法练习和体育锻炼,同大家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全校师生深受教育。”绥德实验中学校长王军宁说,“我们要坚定传承红色基因,将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贯穿于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我们一定牢记习爷爷的话,珍惜上学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锤炼意志,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绥德实验中学八年级8班学生马子涵说。
正在榆林市子洲县第一小学支教的陕西省特级教师安瑛说:“我们将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将提升教师教材处理、作业设计的能力,实现作业减量提质、课堂教学高效。”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九
4月30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广东省贯彻落实意见。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并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从严治党等重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工作成效上。
会议强调,要按照***总书记要求,聚焦“双统筹”重点工作,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完善“十个千方百计”等工作举措,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二要坚持创新引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发展壮大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扎实推进新型基建和传统基建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塑优势上的综合作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抓住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契机和“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推动战役战略性改革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深化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做好稳外资稳外贸各项工作。三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更加有效推进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稳定达标,推进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深刻吸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牢守住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四要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千方百计稳就业,扎实抓好“促进就业九条”等民生保障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作用,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切实做好各方面民生保障工作。五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自觉讲政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坚定理想信念,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完善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闭环落实机制。要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基层党组织锻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十
作为一名素有严谨治学之称的本科生,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陕西考察,对于这次考察,我深有感触、收获颇丰,从而也敲响了我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警钟。
第一段:深感参加考察的意义
从一开始参与这次考察,我就深深感受到了它的意义。首先,此次考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旅游业、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知识。其次,与参观人群不同的是,我能够去深入地了解陕西的地方文化,更好的认识陕西的特色风景,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第二段:造访陕西名胜风景
在参观名胜古迹的过程中,我着重体会了其所具备的反映社会历史、人文风貌、地理景观和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价值。相较于抽象的文化概念,这些优美而真实的景色,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之美。
第三段:感受到先进的现代化建筑
陕西的发展经济史从唐朝开始贡献极大。如今,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提升,陕西也在积极搭建现代化基建。从现代科技、商业经济更新到文化建筑,沉浸其中,我深切领略到陕西正在行走与社会发展的前沿。作为未来的巨擘,自然而然也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掌握当今发展局势的内容,提高我们的问题思维能力。
第四段:与同伴间的互动
成为小组成员之后,我通过每天的交谈和讨论,认识到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之处,了解到如何在不同个体之间协商合作,培养个人团队协同能力。这一点在未来备战就业,开展合作研究时将会非常有帮助。
第五段:结语
在此次陕西考察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经济等丰富的内容。同时,在这条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例行探索、跟进沟通以及团队互动,也是我们的必修课。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认真的探索,才能更好地了解自我和社会,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未来。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十一
近日,我和同事一起到陕西考察学习,这五天的经历让我尤其受益匪浅。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和感受。
第一段:领悟了文化魅力
在陕西的旅途中,我们深受文化的熏陶。首先,陕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古代历史和文化陈列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景点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同时,陕西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如杨凌农民电影院等,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西部乡村生活的文化特点。陕西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的体验是我们发现新大陆的关键。
第二段:获得行业的新思考
参加了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珠山科学考察和喜马拉雅高山区综合治理技术的现场考察,我们深地领悟到了目前国家行业发展的最新情况,同时也真实地领悟到了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难点,新思考点。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我们对行业的认识,也找到了新的品牌发展的路子。
第三段:体验了异地文化的交流
在陕西的这几天,我和同事一起住在了一家酒店中,早晚都可以交流文化。经常与酒店里的工作人员聊天,我们互相了解了彼此的文化,并获得了很多新的见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交汇,增进了异地文化交流的体验。
第四段:学习了领导能力、组织协调和团队精神
领队对于这次考察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和组织,让我们的行程逐渐丰富。我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各个景点,领队要协调路线和行程,让我们顺利参观完所有的地点。这过程中,领队不仅通过自身示范体现了领导力,同时通过组织协调和团队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第五段:对自身的提升
这次考察带给了我许多有益的体验和启示。通过与不同的行业同仁交流, 获得多元思想的碰撞, 开阔了文化视野,获得了新的兴趣爱好和情感支持。同时,我更加珍惜了身边的人,如领队、同事、工作人员、当地人民以及自己,这些都对我的成长和未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这次陕西之行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旅途,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西部文化的了解,也推进了行业的交流和学习。这次考察也让我们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启示,更懂得以开放的心态去获得更多。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十二
5月6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会议,专题学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这一总体目标,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推动陕西新时代各项工作取得新气象新作为。
省委书记胡和平主持学习。省委常委会组成人员逐一发言。
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提出的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要求,与2015年来陕视察提出的追赶超越要求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指明了陕西新时代发展的总体目标。陕西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强劲的势能,拥有良好的发展条件,面临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大有可为。大家一致表示,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增强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大家一致认为,学习贯彻***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新时代追赶超越不是简单追求gdp的增长、不是单纯追求总量的增加,而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内涵式发展,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必须落实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五项要求。大家一致表示,要紧盯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上持续用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不断把陕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坚持稳字当头,严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使各项工作平稳健康运行;又在“进”上用力,善于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执行好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支持政策,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深学细学、入心入脑、落地落实上下功夫,深刻领会***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彰显的强大真理和实践力量,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效。要涵养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砥砺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精气神,保持陕西人民那股“拧劲儿”,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十三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陕西的考察活动。此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陕西省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我们前往了西安、咸阳和延安等地,并参观了历史名胜、博物馆和企业等。通过此次考察,我对陕西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段: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
首先让我深刻印象的是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参观了西安的明城墙、大雁塔等古迹,还去了华清池、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地,目睹了中华文明的辉煌。特别是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让我对中国古代工艺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陕西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国家深厚的底蕴。
第三段:陕西独特的地理环境
除了历史文化,陕西还有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我们参观了咸阳的华夏文明影视城,这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在延安,我们登上了华山,欣赏了壮丽的山景。陕西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资源禀赋。比如延安的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华山的壮丽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陕西的地理环境既给予了陕西发展的机遇,也给予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感受。
第四段:陕西的经济发展
很显然,陕西的经济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们参观了延安的大学科技园区和当地的企业,深刻感受到了陕西的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延安的核工业和航天技术,让我对中国在核能和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咸阳的机电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陕西的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和思考,如何将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良好结合,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段:结论和展望
通过这次陕西之行,我不仅了解到了陕西的丰富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亲眼目睹了陕西的经济发展成果。陕西以其较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近些年来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保护还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我相信,陕西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克服困难、继续前行。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类似的考察中,不断开拓眼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十四
陕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在近期的一次考察过程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陕西省的许多地方和风土人情,让我对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第二段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的是陕西省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在西安市参观的大唐芙蓉园、大雁塔、钟楼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陕西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其中,大唐芙蓉园不仅包含了中华传统建筑特色,还有着艺术雕刻、园林美景、亲子活动等多种元素,将历史和现代文化完美结合,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参观之旅。
第三段
其次,我对陕西山水之美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在考察期间,我参观了华山、咸阳等多个旅游景点,感受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和陕西人在环境保护上的努力,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
第四段
此外,我在考察中还体验到了陕西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无论是在餐厅、商场、旅游景点等任何地方,都感受到了当地人热情友好的待遇,享受到了优质的服务和美味的美食。这让我对陕西的印象更加深刻,也从侧面反映出陕西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发展水平。
第五段
最后,我认为通过这次考察,我不仅对陕西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了解了陕西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特点,更加坚定了我为促进地方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决心。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传承并发扬中华文化,为实现祖国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多价值。
考察陕西心得体会篇十五
陕西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陕西考察活动,深入了解了陕西的文化和历史。在这次考察中,我不仅欣赏到了陕西的壮丽风景,还了解了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风貌。
第二段:壮丽的自然景色
陕西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华山、泾渭平原和渭河景区的壮丽景色。在华山上,我登上北峰,俯瞰整个华山山脉,山川起伏,云雾缭绕,美不胜收。在泾渭平原上,我欣赏到了大片金黄的麦田,犹如一幅幅油画,美丽动人。而渭河景区,则以清澈的水流和宜人的环境吸引着游客,这里犹如一幅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
第三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陕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令人深感震撼。作为中国的古都,陕西的历史遗迹遍布各地,其中以长安城、秦始皇陵和大雁塔最为著名。我参观了位于西安市的秦始皇陵,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了秦始皇的壮举和他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而大雁塔则是佛教文化的代表,它以其巍峨庄严的建筑风格和珍贵的文物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第四段: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陕西的考察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陕西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参观文化街区时,我欣赏到了陕西的传统手工艺品和民族文化,感受到了陕西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我还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了陕西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五段:人文风貌和现代发展
陕西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色,还展示了现代城市的发展和人文风貌。参观西安市的钟楼和城墙后,我感受到了西安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的独特魅力。在现代城市区域,高楼大厦和繁忙的市中心展示了陕西的现代化发展,让我深感陕西的魅力不仅来自于过去的历史,还来自于现代城市的活力和发展。
总结
在陕西的考察中,我不仅欣赏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还了解了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陕西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令人叹为观止,而现代城市的发展和人文风貌则展示了陕西的独特魅力。通过这次考察,我深深被陕西的历史和文化所吸引,对中国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14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