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6:54:03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精选17篇)
时间:2023-11-19 06:54:03     小编:琴心月

阅读能够培养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总结是提升学习成绩和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想我们需要重视总结的作用。这些总结范文是从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的视角来撰写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一

过去5年,老百姓年平均收入水平增长远远小于年医疗支出增长,医药支出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三大消费,因为经济原因,48.9%的老百姓看不起病,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医疗保障状况更差,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加大,中国医疗卫生体制陷入既不公平又效率低下的怪圈。十几年的医改,走入尴尬境地。所以,有必要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

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些腐败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之一是由于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完善,出现制度性的真空和漏洞造成的。

5.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过低、强制性不够、预防功能不强,医保费用难控制由于费用失控,许多地方财政和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医保水平与质量难提高。

1.改革偏离方向。这些年陆续推出了多项卫生体制改革政策,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远未形成根本性触动,因为改革的出发点在于减少负担,政府对医疗投入的下降,使医院希望增加收益来谋求发展,负担转嫁给了老百姓,这并不是改革的初衷。我们改革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二是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两个次序不能颠倒,不能在求得效益的同时,牺牲了公平。

2.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受市场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抓大放小”思路流行,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致使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失去了应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

3.目前实行的“以药养医”的政策和药品流通体系导致药价虚高。“以药养医”的政策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对医疗费用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导致医院或医生为了单位或个人私利给病人猛开高假药,使病人不堪承受之重。又由于目前药品流通体系不完善和政府对监管力度不够使医院、医生和药品经销商为了共同的利益相互勾结从而导致药假虚高。

4.管办不分。政府的投入使得政府对公有制医院具有双重身份:一是所有者的身份,二是管制者的身份。这就是所谓的“管办不分”,所以政府对这些卫生服务提供者的人、财、事都有一定的控制权,又由于管理不善,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环境。

5.医保医疗救助体系欠缺。在7亿人口的农村,大多数人没有医疗保险,医药费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收入的增长;城镇下岗人员、退休人员等低收入人群也因医保覆盖率较低,医保门诊起付标准等问题影响基本医疗服务的享受,只有健全和完善医保医疗救助体系才能为这些人群提供医疗保障。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二

教育是立国之本。高等教育是整体国民教育的重要支柱,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近年来,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时常有学生整体素质卜降和教学质量卜滑的感觉和担忧。及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且意义重大的研究课题。

毋庸置疑,目前高等教育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趋势,本科教学整体上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通过调查小难发现,本科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最典型的主要有:1.学生纪律较为涣散课堂出勤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高校课堂出勤率卜降明显。个别班级,必修课迟到率可以达到1/4至1启;选修课出勤率仅1八至1启。2.作业完成质量较差高质量完成作业,是课后巩固和吸收课堂讲授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时常出现70%至80%的学生,或抄袭已经出版的习题解答,或抄袭别的同学作业;只有20%至30%的同学能独立完成作业。3.试卷难度降低鉴于平时学生纪律较为涣散,作业完成质量较差,课程结业考试时,考虑到通过率等因素,教师小得小以降低试卷难度妥协,课程结业质量整体明显卜降。正视上述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将对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乃至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虽然本科生入学时大都年满}一八周岁,但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树立。经过至高等学校扩招,师生比卜降。辅导员队伍明显小足,绝大部分具体学生工作都是由研究生助管来完成。研究生助管在这方面明显经验小足。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是许多具体思想学习生活事务的第一联系人。对学生影响最大,作用也最明显。扩招之前,早操和就寝熄灯等均由辅导员监督完成。扩招之后,势必力小从心。解决目前学生纪律涣散的问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关键。必要时,可在业务课教师里,选择政治觉悟高、专业知识丰富和管理能力强的教师作为班主任,去行使辅导员的部分职责。

扩招之后,硬件条件也相对卜降,这对学校教学与管理造成诸多小便,成为学生纪律涣散、教学质量卜滑等的问接原因。扩招之前,每个班级都有固定教室,自习时问也都进行考勤。每门课每周都安排有教师固定自习时问进入教室,同学生面对面答疑。扩招后,每个班级基本上都没有固定教室,每门课也没有固定的面对面答疑时问。特别是,扩招后许多高校都兴建了新校区,如果教师教学和生活小在一个校区,师生在课外见面的机会将少之又少。学生和教师的联系只能通过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等工具来完成。时问地点分散,教师无法进行有效管理非。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相对硬件条件小能恢复到扩招前的状况卜,为了达到理想效果,也只有靠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素质来实现。

2.端正业绩评价体系。

创新是活力,是发展的源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但在高等教育中要处理好日常本科教学与创新之问的辩证关系。近年来,学校把学生论文、专利和作品获奖等创新成果,作为考核学生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业绩的重要指标。各级各行业的评比层出小穷,也为在此方面的业绩量化提供了可能性。相对来讲,日常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评比,小易量化,相对疲软。再加上前者见效快,后者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所以,学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若涉及到晋级升职等切身利益,难免会出现短期行为,舍本求末。同时,为了实现所求的创新业绩,就会制定相应的学生考核体系。把创新业绩和学生毕业、评优评先、以及保研等挂钩。严重颠倒了日常本科教学与创新之问的辩证关系,甚至出现学生弄虚作假发论文等现象,造成日常本科教学的混乱局面,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本科教学质量的明显卜滑。一般来说,加强本科教学,使学生扎实熟练地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基础。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学生创新的推动力。学生没能熟练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也将成为无本之源。相对于日常本科教学,学生学业完造能力,既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促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优化学生知识智能结构。这种做法,我们还会继续探索、完善,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创新、创造的良好平台。

4.成立自动化科技创新社团,开设创新第二课堂。

目前我们学院实现了以51单片机开发实验箱为载体,以学生自学、相互协作为主,专业老师指导为辅的社团培养模式,社团定期进行创新设计大赛,对于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制作研究出经济适用的小作品,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考虑问题,培养发散思维,保持思想的相对独立性。社团也经常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参加介入性研究计划,就是把身边的物品改造得更合理,通过讲座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其具有高度使命感、让学生自己学着去创新,自己去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5.以各类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为手段,以赛促学。

组织学生参加“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机器人大赛”等多项自动化技术技能大赛,通过大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这种载体,可以充分发现优秀人术分层次培养,促进个性职业化发展,将专业技能在科技创新中得以体现、检验、强化和完善,使学生在科技制作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

当前电气自动化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我们职教人决小可固步自封,应积极将电气行业先进设备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实践教学的现代化程度,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打破课程界限,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通过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环节、技能大赛、考试方式和手段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h}学习能力,小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也一定是可行的。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三

我国的财务管理制度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并且代代相传,已经形成了一个自有的体系。如今的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企业之间不在只是拼资金的时代,还要重视会计管理,我国的会计制度发展要更加的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回顾以前,许多的国际上市大公司,曾经是叱咤商场,最后因为会计制度的疏忽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会计制度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直接执行单位,也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对会计制度不断的开拓创新。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

1.会计制度不够规范。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企业多大还是机构多强都要有一套合理的管理方案,来约束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会计制度也是如此,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要按照一定的环节和步骤进行,这就需要完善的会计制度,来约束和明确财务管理中的一些细节规范。使快人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能够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减少错误的出现。目前我国的经济出现了信息的断层比较严重,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处理的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很多都是经过修饰的会计数据,国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有些公司为了能够上市,对于财务报表进行财务改造,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证券交易和市场竞争的健康发展。

2.会计制度不够严谨。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其责任很大,掌握着整个单位的经济命脉和经营状况,是企业负责人的左膀右臂,所以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每天跟金钱账务打交道,所面对的诱惑力是相当大的,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是不够完善,有的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钻会计制度不完善的空缺,和许多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在会计制度制定上还不够合理,总是存在着星星点点的漏洞,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设计也不够严谨,财务报表总是有所修饰,会计信息不真实,没有完善又严谨的审核手续,严重阻碍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

3.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不够专业。

就目前我国对于财务的教育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可操作性并不高,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人员大多数都不是会计出身,都是从别的岗位调过来的,虽然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后期培训没有跟上,事业单位的工作比较繁重,没有时间学习交流,业务能力也不够强,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错误频频出现,会计资料严重缺失,还有事业单位在会计人员的编排上比较混乱,一人多个岗位,记账、保管、经济业务没有很好的分离开,没有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这样就会导致现金收入公款被挪用,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质量。

4.核算原则的问题。

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核算原则是收付实现制度,这样核算制度是以核算期内实际发生的收入和支出为计量基础,不考虑收入和支出的权责,最为直接的后果是造成核算期内收入和支出的不配比问题,不管是什么期间内应该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只要在当期实现都要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而在实务中一般情况下当期收入均包含以前年度应该实现而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的收入,同样支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而导致会计核算信息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该期的经济信息,也使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和一致性,横纵双向都不具备可比性,进而当年的实际收入和支出计算出来的事业结余就存在问题,导致事业单位收支结余的核算虚假性出现。

二、会计制度的改革办法和措施。

1.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采取的会计制度是收付实现制制度,由于国家的经济体制限制,以权责制为基础的会计改革还不能够大力推行,因为财政公共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还没有出台政策,我们不能过于着急,要一步一步稳稳前行,第一,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要能够准确的体现出来,要结合权责发生制核算制度,对于应该收入的还没有入账的,应该支出的还没有支付出去的费用,都要计入当天的损益里面,全部要登记入账,这样形成的结余才比较准确,第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要追寻会计制度的客观性和谨慎性,要能够真实的反映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的来龙去脉,在收付实现制度下,核算依据是资金实际的收入情况,反映出的会计信息也只是资金的流动情况,并不能够反映整个财务的资金状况,而采用权责发生制度呢,对于资金去向看起来就更加直观了,最后,要对要对整个的工作进行评价,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政情况和结果。

2.明确财务监督的控制范围,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中监督的主要内容如下,(1)事业单位要定期编制财务预算,根据单位近期的财务计划和方针目标,再进行编制预算报表的时候要进行财务监督。(2)对于事业单位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情况进行监督,对于每一笔款项的去向来龙去脉都要清楚明白。看单位的每一笔支出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讲究经济实惠,各项款项的支出是否符合国家的财务标准。(3)对于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的监督,包括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正确使用现金。(4)往来账项的监督,往来账项的内容是否合理,要做到及时清理。

3.定期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财务培训,提高专业。

素质。

4.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监督体系。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从财务管理的根本工作抓起,做好细节工作。对于财务的基本工作要加以重视,并且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不断的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把财务管理的层面提高一大截,事业单位一般是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主要是以资金控制为方向,对于财务收支严格监督,建立以会计核算为中心,一高效理财为方向,将所有的账户及会计业务处理,全部的集中起来,同意到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全面的核算和管理,努力做到核算、管理、监督成本最小、效率最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财政管理体制也在改革创新,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也一定是势在必行。我国目前事业单位大多数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足以反映现阶段的会计核算和财务信息了,所以要完善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就应该充分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通过完善的制度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体系。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正日益受到广大财会人员的欢迎。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推行会计电算化,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还处于生长期。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急需解决。

1、会计电算化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1.1会计软件开发模式的局限性。

财务软件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平台下的软件产品。目前,各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缺乏通用性和标准性,各会计软件开发公司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专门用来与其他财务软件进行区分,使企业在日常工作所用的财务软件混乱。

1.2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

近几年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实行电算化会计的单位仍需会计人员做大量的辅助工作,致使一些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应用替代传统的手工做账仍处于观望之中。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大,企业难以增加或删减自己所需要的功能,不同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数据接口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便,信息共享性极差,算出来的会计信息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发挥作用,而且在电算化使用过程中企业如果想更换另一个软件公司所开发的更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软件时,数据的导出就成为了棘手的问题,现阶段有些软件公司已经提供数据导出的业务,但多数是有偿服务,这势必会增加企业使用财务软件时的成本。

1.3财会专业人员计算机知识欠缺。

在人员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高中级应用人员缺乏。一般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理论仅能适应手工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等。

1.4重视账务功能,忽视管理功能。

一直以来,我国的会计工作主要是从事事后核算,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可以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加强财务管理、经营决策方面。然而,目前一些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却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使用软件的材料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内容功能较频繁,而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等模块却很少涉及或内容过于简单,企业对“管理会计”中所提及的事前分析预测和事中的控制并不是十分的重视,简单的把企业的盈利看作是企业管理层、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财务软件的一些管理、分析的模块很难充分发挥其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即使某些企业财务软件拥有管理、分析模块,其所提供的信息只作为企业管理层的参考依据,绝大多数还是由管理者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定夺,而且查询功能也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功能,使企业高价购买来的诸多财务管理、分析模块处于闲置状态。

2、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对策。

2.1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相关法规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作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颁布指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来进行的。只有用会计准则指导会计业务才能规范会计行为。另外,国家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意识到使用电算化的好处,提高企业领导人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仅有一套好的软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套与之密切结合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安全可靠,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作用。

2.2改变会计软件开发模式。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目标是应用企业财务会计原理和成本与管理会计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处理方法、流程及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报告方式进行改造后而建立的,事前有预测、决策,事中有规划、控制,事后有核算、分析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2.3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资料是由电子计算机按照规定的程序生成的。因此对会计人员人品的要求更加严格。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财务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法规,提高自身素质,保守单位商业秘密及财务秘密,不能随意泄漏密码以防他人随意进入自己的软件系统。另外为了加强数据的保密工作,可以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企业也可以制定相应的硬、软件管理制度,如:制定机房设备安全措施、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和监督制度等。从电算化软件的设计入手,建立完善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增强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所以除上述问题外,复合人才的短缺问题在21世纪初表现得比较突出。但随着高等教育和在职教育的广泛普及,这种人才短缺的问题在近些年中得到了明显的缓解。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政策的倾斜,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提高指日可待。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五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龙头老大可以带动一些产业的发展,如建筑、制造、设备、运输、化工、燃料动力等企业的发展,但是它也给我们生活的空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也是我们大家不可以回避的话题。

1、资源浪费极端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就是“粗放型"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业,因为它的发展主要是靠大量地消耗土地、地表与地下水、煤炭等地下资源与空间资源,其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与重视。如大量耕地被建筑成别墅、豪华小区、住宅楼,及大量的工厂建筑等,地表水与地下水已经被严重地抽干,导致附近居民生活用水困难或者附近庄稼绝产,严重的煤炭开采导致重大事故时常发生以及地表出现裂痕。这对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较低,资源相对不丰富的国家来说,空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这是不符合我国的国情的,那么资源的合理利用将成为我们重新考虑的话题。

2、对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

片面地追求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导致房地产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在“僧多米少”的情况下,建筑密度过高、容积率过高已经是城市居住的象征,“钢筋混凝土”包围着城市,绿化空间少了,居民居住密集了,市区的污染环境加重了,空气的质量下降了,雾霾天气时时笼罩了,现在人们出门戴口罩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居民不开门窗生活也极为普遍,诸如此类的状况带给人们的是精神的压抑和生活的不便不言自明。由于城市的空间有限,不少市区已经向县区发展和扩延,从而又导致我国大部分土地资源被占用,如耕地盖厂矿、湖泊被造田,这样严重违反大自然规律的开发方式值得人们去三思而后行。

3、金融机构体系尚不配套。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由于周期长,成本大,资金占用比例高,所以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外部融资,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这部分资金多数是来自银行的借贷,由于资产负债比例过高导致了企业资金流转稍有不适则无法生产,以至于破产,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一般都是银行的金融借贷,几乎没有其他渠道取得资金,这样使企业产生融资风险高,融资压力大,最终形成了企业无$钱找银行,银行无$钱找央行这种“三角债”,这种有了收益企业拿大头,有了风险国家承担大头,显然是失去公平的。

1、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首先要提高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将粗放式经济管理方式向资源集约利用的方向转变,尤其是对土地和空间的利用上杜绝那些乱砍乱伐、过渡开采地下、地表资源,将资源破坏到没有再生的可能,这样做法即对不起我们的祖先,也对不起我们的后代,在这方面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对违法者给予经济制裁及刑事处罚,绝不能手软,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生存发展问题,不能因今天眼前利益去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

2、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事物是在普遍联系中发展的,房地产的经济发展与我们城市居民居住的生态环境也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开发商在进行项目决策前认真地组织项目调研及有关各方面的专家评审,听取他们的意见,进行科学地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去设计、去开发,这样既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又保护了生态资源,同时又增加了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逐步完善相关的金融体系。

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以金融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所以要逐步建立与房地产企业相匹配的金融体系,如要做好房地产贷款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加大住房消费信贷的比重,现在我国大多数房地产金融借贷都是在房地产的开发阶段,国外的借款比重一般都在消费信贷方面上,这也是导致如果房地产企业财务压力过大,一旦倒闭破产,最终损失大部分将由国家承担。国家应该鼓励房地产企业通过多渠道取得资金,如通过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等。这样既能减轻国家的风险也能降低国家的损失。

4、加强监管与宏观调控力度。

大家都知道,微观的市场调价与宏观的经济调控是一对孪生姐妹,房地产企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所以国家也在逐步完善现有房地产业法律法规政策,本着以人本,生态和谐、社会和谐的理念发展房地产经济。

三、结语。

总之,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紧密相关的,它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同时也是提高社会经济实力的基础,所以正确处理好房地产业经济发展与国家的各种资源以及生态结构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六

摘要:国际粮价的飞涨引发了对我国农业发展等问题的广泛讨论,而财政支农是国家对农业投入的最重要渠道,因此有必要对财政支农的情况进行研究。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加,但是财政支农结构不尽合理,从多方面来看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规模结构对策建议。

下半年以来,国际粮价的持续攀升引发了全球性通货膨胀,导致30多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并引起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而对于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来养活世界近22%人口的中国,粮食问题始终倍受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能否主要依靠自己生产的粮食养活自己?中国的粮食安全有保障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空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历来重视农业问题,近年来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思路,并不断增加财政支农力度。本文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财政支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对策。

一、规模:不断扩大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1、从自身规模看,规模不断增大,特别是近几年规模激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具体情况见图1(本文所有图表的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2007)》,相关数据由此计算而得)。1950—20我国财政支农总共投入23691.35亿元,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大,特别是近几年规模激增。年的财政支农规模是1980年的21.15倍,是1990年的10.31倍,是的4.53倍,是的2.58倍,是的1.81倍。财政支农从1978年的150.7亿元增加到200亿元用了时间,1988才达到214.1亿元;又用了五年达到400亿元,1993年为440.5亿元;突破1000亿元大关从1978年算起用了,达1154.8亿元;而突破2000亿元大关用了6年,达2337.6亿元;突破3000亿元大关只用2年,2006年达3173亿元。同时,从20的1232.5亿元激增到2006年的3173亿元,20净增值为583.1亿元,比1995年574.9亿元的规模还大;2006年净增值为722.7亿元,比19700.4亿元的规模还大。

2、从稳定性来看,增长速度经常大幅波动,财政支农稳定性比较差从图2可知,总体上我国财政支农增长速度常有大幅波动,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依据波动幅度的大小,我国财政支农的变化趋势可大致分为三阶段:1978—1982年的急剧波动时期,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政策多变有关;1982—1995年的相对稳定时期,与该期间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和经济政策相对稳定有关;—2006年的较大波动时期,该期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各种困难和压力,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就某年具体的波动幅度而言,在1978—2006年的29年中,有7年的波动幅度大于20%,其中有3年大于30%:1978年为39.3%、为37.98%、年为33.23%.其中,2006年也接近30%,为29.45%.波动幅度为10%~20%的有10年,幅度绝对值低于5%的只有(为4.82%)。其中有2年是负增长:1981年竟为-26.53%,为-5.98%.最大的波动幅度差距为65.8%(1978年39.7%与1981年-26.53%的差额)。

3、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呈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近几年有止跌上升趋势从图3可以看出,财政支农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的变化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急剧下降阶段,从1979年的13.6%降到1985年的7.7%.这一时期由于农村普遍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持续大发展,国家减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第二阶段:1985—1991年缓慢上升阶段,1991年达到10.26%.第三阶段:1991—2006年缓慢下降阶段,除19和2004年的小幅增加外,大致呈下降趋势。年的上升是由于19以来东南亚金融危机和1998年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大洪水泛滥,国家发行国债加大对长江和淮河的投资。2004年的上升是由于农业连续多年滑坡,国家重视“三农问题”。

4、从合法合规性来看,相关支农要求常得不到有效落实从国内的法律来看,《农业法》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落实。1993年《农业法》施行以来的有关情况见图1和图4.从图4可知,实施《农业法》以来,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总体水平的法律要求基本实现,只有19例外。1993—2006年的中,有9年是财政支农的增长幅度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没有达到法定要求,特别是年财政支农增长幅度为负,所占比例竟高达64.3%;只有5年达到法定要求,所占比例仅为35.7%.1996—1998年3年是在非正常状态下实现财政支农的增长幅度的:由于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长江与淮河流域洪水泛滥的特殊情况,国家通过发行大量国债大幅提高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长江和淮河治理的投资;2004年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2006年是20超低反弹,且财政支农增长幅度的稳定性也差一些。总体来看,《农业法》的一部分要求落实较好,而另外一部分要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从国际惯例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农措施远远没有达到wto协议的规定。在wto协议框架下,“黄箱”的支持比例可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而我们国家不到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没有很好利用“黄箱政策”的条款,更没有充分有效利用“绿箱政策”。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如对农业科技、农田水利、农业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投资,由于其不会对农产品的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因而协议根本不限制“绿箱政策”。因此,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完全不用担心与国际规则相矛盾,应大胆根据我国的农业实际需要和财力来安排支农资金。

二、结构:明显不尽合理,亟需较大改善。

1、从内部结构来看,一级结构及二级结构明显不合理目前财政支农一级结构及二级结构都明显不合理,2000—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结构的基本情况见图5.财政支农最大的一项是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为68%,所占比例太高。而其两个部分结构也极不合理,由于机构膨胀、行政经费支出刚性等原因,用于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经费比重大,增长速度很快;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如农业事业专项经费及为农业事业发展提供保护和服务的专项经费等支出比重较小,增长缓慢。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七

关于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仍然存在着一些相关问题,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论文吧。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金融有很强的依赖性。与房地产相联系的房地产金融是指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所进行的筹资、融资及相关金融服务的的总称。

摘要:房地产业与房地产金融存在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目前我国房地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正由以往的粗放型的经营模式逐步转移到精细化管理模式。房地产金融是促进我国房地产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同样也随着房地产一起进入改革创新之路。论文研究了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了解决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地产金融金融风险金融体系。

一、房地产金融的特征。

(1)房地产金融政策缺乏战略性、系统性。

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主要是因住房改革制度的需要。总体来说,没有具有长远、长效的`机制和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战略性目标,该这种仅相当于临时的、短期的种应急救援措施。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卓有成效的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形成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乱象现状。

(2)风险集中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发展缓慢。

在我国房地产金融一级市场,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消费者主要依靠信贷资金。而对房地金融市场来说,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行业体系只有银行才有能力支撑起来,我国的房地产二级市场的规模暂时还未成形,导致了在我国房地产二级市场当中,银行面临着住房抵押贷款在暂时无法抛售出去,使得银行的金融风险可控度不断在降低。

我国政府对房地产金融市场当中的二级市场还在进行摸索。12月15日,建设银行发行了30.17亿元外针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后,就暂没有发现其他银行发行类似的新产品。因而二级市场的融资担保严重缺乏有效机制,阻碍了房地产的融资渠道,二级市场中的资本的流动性无法得到提高,加重了一级市场的风险程度。

(3)尚未形成专业且独立、有效的房地产金融服务支持体系。

目前我国有不少政府部门从不同角度上,各自的职能上对房地产进行监管,如住房城乡建设部、银监局、保监局等。多部门的监管模式,其应变市场的能力滞后,监管体系效率十分低下。另外,我国房地产金融支持体系大部分是非专业性房地产金融机构,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和能对住房融资评级、担保和保险等独立机构严重缺乏。与美国、欧洲等成熟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比较起来,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和组织结构体系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

(1)坚持房地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实体经济是以生产或制造产品并直接服务于生产或生活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主要进行资本运作,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影子经济。我国房地产金融行业应借鉴欧债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始终要坚持以金融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杠杆,落实依靠房地产发展带动其转型升级,最终促进房地产健康、持续发展。

(2)实行我国双线并行的房地产政策。

建议政府执行双线并行的房地产政策,困难户、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主要通过政府部门的保障房进行解决,而由市场经济来解决其他群体的住房问题。对于中等收入的家庭,政府应调控商品市场的商品房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提高中产阶级的家庭的支付能力。对于高等收入者,应由市场根据供需平衡关系进行处理,政府可借助货币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供给平衡,逐步建立我国特色的商品房体系和保障性住房体系。

(3)改革房地产金融市场,创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我国应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加大直接和间接融资手段。使当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之间结构的不合理现象得到彻底改变,促进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非常有限。主要是受到如下两方面的影响:第一,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达不到上市的条件,第二受到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监管部门严格限制房地产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为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可尝试使用差别化政策措施,提高房地产融资资本比例。开拓其他的新的融资渠道,可以探讨引进保险资金进入房地产融资行列中。

(4)完善房地产金融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

首先,应从立法的角度上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国家要对房地产融资从法律层面上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法律来确立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功能和利益。其次,应形成分业监督管理的机制,形成具有实际效能的分业监督管理。各部门间政策的协调性应要加强,在办事流程上无缝对接,在政策上避免出现矛盾的情况和法律上的空白。最后,加强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一是对房地产的资产证券化的逐步构建风险预警系统。二是,加强对预警系统的风险的监管力度。三是,加强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的监管。

参考文献:

[2]杜光平.中国住房金融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

[3]董藩,王家庭.房地产金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宋鉴明.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08).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八

1.理论认知方面。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充足,只是简单地认为普及会计信息化只是让会计工作人员从繁重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并没有认识到实行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长远化发展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认为只要推崇会计电算化即可,忽略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起到的积极作用。缺少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自然会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滞后包括会计信息化要随着会计主体企业的延伸发展拓宽空间界限,会计信息化的完善发展使会计合算有了机会和时间,原始的会计合算的方式和用时就无法满足现在的会计信息化的要求。

2.技术操作方面。

企业要想有好的经营活动,就要完善生产、销售、监管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单要实现资金、物流、信息的和谐统一只依靠财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企业的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特别适将部门信息录入管理软件中,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相对应的情况,只有各部门相辅相成才会使会计人员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所了解。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并未实现企业信息一体化,会计信息的遗漏缺失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的推广。会计技术保障信息的完整有效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问题,虚假的会计信息屡见不鲜,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信任,在技术方面如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被嘿客等不法分子篡改拦截,无法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良好发展。

3.专业人才方面。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推动发展,然而专业化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对会计职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并不严苛,大部分会计人员只会会计的基本只是和操作,负责简单地会计处理,但会计信息跨级传递是建立在网络会计之上,因此,不仅要求会计相关人员有专业的基础认知和业务操作,还要懂得将会计信息与网络科技相结合,精通计算机的操作维护,能够完成会计信息化的任务,并能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操作落后于理论研究。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操作落后于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会计信息化最现实进入理论研究阶段,并且理论领域的发展明显比会计信息化实际操作更长远。这些因素就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化相关研究人员只理解剖析会计相关的理念。对于这些理解分析,我们会对会计核算等基础会计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对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认识分析及实际操控并没有实质上的作用。所以从相关研究调查来看,我国会计人员普遍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完整且超前花,但并没有很好地对信息化进行实际操作,没有彻底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点。

2.忽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是十分重要的,是组成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分。现在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都会简单地认为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甚至认为将会计进行简单地计算机操作就是会计信息化,而其作用就是加快工作效率,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企业领导认为只要懂得计算机操作,将财务数据简单的录入电脑中即可,并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将不会计电算化带入一个新的时代,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对提高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会计知识理论会严重制约会计信息与计算机网络。

3.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而言,我国己经公布部分会计信息化技术的标准规则,先后出台的重要文件促进了部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更多的使用网络计算机,进一步实现会计信息化,及时对企业会计工作起到进行监督规范,并且推进了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的完善。尽管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关会计核算软件数据对接国家标准,但与相比会计信息化的标准要求,仍然有很大的的差距,造成无法实现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统一。

4.缺乏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专业型人才。

企业具备丰富的人才才会竞争力,这于会计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尤其是企业在走向了会计信息化后,高素质精英是业务经营和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很多会计技术人员并不了解电子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他们未接受相关的训练,对于跨界的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处于消极态度,很多潜在的精英未被发掘利用。另外,即使一些会计人员精通现代信息科技,但对会计知识处于匮乏状态,简单来说就是无法将会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机结合。实践调查中发现,企业中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老员工,因为年龄较长,已经习惯运用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不愿意接受新的的技术知识,这就导致对会计信息化要求人才的进一步欠缺。

1.将理论研究落实于实践操作中。

加快会计信息的建设,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推广来制定合适的的研究理论,使得理论知识更加的深刻,同时有效落实于实践当中。详细来说,我国应加快建设相关理论,长时间就会形成较完整的,可供信息参考的会计信息化的理论管理体系。主要还是靠相关部门大力投资重视经营的子昂管配备,逐步制定出一部适应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管理体系。至于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推广,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内部的相关结构的治理和控制上。我们可以在对其他国家队会计计算机知识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取其精华,总结出适合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实际实践的理论,立足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以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会计信息化理论,有效合理的运用分析,来加快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想要企业管理者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教育,通过教育来转变其观念,充分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对当今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企业要想符合现代知识的要求,跟上经济时代的步伐,必须要迎合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就是适应经济市场的.要求,能使企业经济做出更加科学化的决策,促进会计信息化体系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3.逐步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不断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首先要根据我国复杂的国情作出判断,逐步制定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要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是普及会计信息共享和资源交换的基本保证。在会计信息化标准建立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我国标准的一致,同时也要体现相关会计行业标准的特点,不仅要制定新的标准,更要做好其与现有标准的融合对接。标准要具有准确性和公开性,特别是注意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确保会计信息不会外泄。

4.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因为人才精英是竞争力的核心,会计信息化管理是如此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会计和信息人才的有机结合才会使会计信息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相关的教育机构应逐步的培养出更具备会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熟知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加强高等学校的相关教学改革,设置更有针对性的会计课程,可以根据会计人员的不同层次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企业要做的是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根据本企业会计人员的实际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制定针对性的信息化的培训模式,培养出理论和计算机技术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完成现代会计工作的基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应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发展,从实际会计工作出发,将信息化的理念和会计工作更好地融合。。会计信息化的道路上还有许多不足,会计信息化的理论认知和安全保护尚未完善,会计信息没能全面共享,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不完整,仍存在着对会计信息化的误解,这些都会阻碍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所以要针问题进行思考,做到信息彻底共享,会计信息得到安全保障,并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会计信息化全面普及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2]朱一闻.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5,14:206+211.

[3]靳翠英.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07:170+172.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九

企业的成本核算就是在特定时期内,其生产经营所使用的费用,并且根据性质以及使用地点进行分类汇总与核算。对于企业内部的每种产品都进行成本核算,不仅能够为其后期生产经营提供有价值的成本数据,同时,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对企业的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进而在成本方面对企业生产经济的水平进行真实反映。由此可见,成本核算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成本核算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更是十分重要。

在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中,成本核算作用十分重要,因为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对于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合理控制,不仅能够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利益。

1.1是企业产品定价重要依据。

在企业产品生产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定价。若企业对产品定价相对较高,那么消费者就很难接受。但是,若企业对产品定价比较低,那么企业本身也会面临经济损失的问题。所以,在对产品定价的时候,企业本身也同样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像产品成本或者目标利润,以及消费者心理和产品自身竞争力等。但是,在上述因素当中,企业必然会首先对产品成本进行考虑。而企业成本核算可以将产品成本通过数据的形式来反映,而后将数据信息向决策者提供。若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准确,那么必然会对其决策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出现严重后果。[1]因此,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很重要,一定要精确,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如果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得以提高,那么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也会更顺利,进而为后期的成本分析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企业的管理者也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成本管理的具体环节,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1.3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

企业最终的经营效益就是将利润中的成本去除所得到的,通常,企业利润很容易进行核算,而且不会发生错误。但是,成本核算工作就相对复杂,具体表现在工作量巨大,并且流程十分烦琐。另外,成本核算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必须要配备计算机设备。同时,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时候还存在诸多人为因素,所以,使得企业成本核算的操作十分复杂。根据以上阐述可以发现,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成本核算的作用很重要,所以,企业一定要增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是离不开成本核算的,所以,成本核算工作的综合性特征十分明显,同时与企业内部员工和部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难度也较大。因此,企业领导者一定要对成本核算工作予以重视,并且全面深入地认识到成本信息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2强化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具体措施。

2.1成本核算环境的有效优化。

对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改革,需要全面优化核算环境,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企业应该转变观念,增强成本意识,对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念进行转变,并且将市场经济当作工作出发点,树立全员意识;第二,重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作风,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且积极引进全新的观念与方法,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实效性;第三,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确保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熟悉掌握管理方面知识与计算机操作技能,拥有高尚职业道德,构建理想的成本核算环境;[2]第四,创立企业成本核算信息平台,更好地为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2.2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要想将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就需要构建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使得经营管理活动能够有法可依。而企业的支出费用需要经财务部门予以严格地审核,同时,积极地制定奖惩制度,不断激发企业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开展成本管理和核算工作,培养工作人员的意识,强化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得成本管理逐渐转变成激励型,并且实现成本管理的全员化。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来节省成本并深入挖掘成本控制的潜力,不断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2.3严格规范成本核算内容和范围。

因为企业的发展需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竞争当中占据绝对性的优势。因此,要想保证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就一定要与时俱进,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真实反映,不断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第一,应该对人力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进而获取智力支持,而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所花费的费用则被当作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这样就能够充分地体现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3]第二,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正确地核算,在形成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费用与成本,但是,需要对其进行客观地区分,而需要摊销的部分费用则应该利用管理费用的账户来开展摊销处理。如果需要计入成本中,则应该将其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内。第三,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重视社会环境成本支出,并且选择成本最低的自然资源来当作开采的对象,积极地开发没有污染的生产工艺和方法,更好地实现低碳经济目标。

2.4成本核算方法的合理选择。

在企业的生产费用方面,完工的产品与月末产品分配方法很多,所以,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与企业实际的发展状况和产品的特点相结合,进而不断提升成本核算方法本身的实用性与科学性。若企业当月生产的产品数量不多,那么月末对产品成本进行计算对于完工产品的影响就不大,可以不纳入月末产品的成本当中。若企业月末生产的产品数量较大,并且变化的范围较大,同时,材料费用所占比重也很大,那么,为了使程序更加简便,就可以在月末对产品成本材料项目进行直接计算。

2.5注重信息沟通作用。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成本核算工作量很大,而且所涉及的范围也相对较广,使用的方法十分复杂,其中有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中间费用等。[4]其中,大部分的成本核算数据由企业多个部门的努力来获取,所以,传统手工操作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并且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要想使得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更加准确与及时,就应该引进会计电算化方法,构建出健全的信息沟通体制,更好地为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开展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不断提升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成本核算是重要的分支,这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要采取的有效措施。因为成本核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一定要对这一工作提高重视的程度。文章对成本核算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详细地阐述了完善成本核算工作的具体措施,而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十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预算管理改革,其重点是将权责发生制作为预算会计的确认基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预算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实践给我国带来了启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筑,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入权责发生制己成为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以收付实现制作为预算会计确认基础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预算管理目标有了新的变化,预算管理的范围得到了扩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预算会计比较,不能全面反映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及成果。

于是,oecd成员国开始研究和探索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问题。从国外的实践来看,权责发生制在支持绩效导向的政府预算改革、加强政府资产和负债管理、鉴别与控制财政风险、提高政府预算及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以及改进政府对长期资产的管理等方面都比收付实现制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引入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确认基础己成为预算会计改革的一种国际新趋势。

1、适时引入权责发生制。以权责发生制作为预算会计确认基础,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为其提供保障;其次需要制定相应的准则、制度作为操作规范;最后需要有掌握了相应知识的人员与技术的支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完善,预算会计准则尚未制定,现有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这决定了我国现阶段还不能将预算会计确认基础由收付实现制直接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而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先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待时机成熟时再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

2、把握权责发生制运用的程度。权责发生制运用的程度是由政府的财政管理改革的.目标决定的。为解决现行预算会计确认基础下“年终结转”事项不合理等现象,我国财政部曾于颁布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确定了中央总预算会计的个别事项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基础。随着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若改革目标定位于加强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对其公共服务成本耗费和效率水平进行考核,就需要在服务费用和政府固定资产核算方面运用权责发生制,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若改革目标是充分揭示政府的隐性债务,以防范财政风险,则应选择在社会保障收支、国债收支、政府担保支出等方面运用权责发生制。

3、逐步推进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是预算管理的基础,能为预算的编制提供会计信息支持,预算会计与预算管理应协调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改革己明显落后于预算管理改革,出现了许多在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下无法处理的业务。对此,我们应区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对于因实施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而导致财政资金流向改变、行政事业单位出现收入增加且工资费用或非货币性资产同时增加的业务,可在现行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补充规定来解决现实中难以操作的问题;对于需要转换会计确认基础才能处理的业务(如跨期收支的业务),则应部分推行权责发生制;而对于那些涉及面广、影响较大且确认又不经济的事项,则应暂缓推行或不推行权责发生制,以保证预算会计核算和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

4、加快建立政府会计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会计标准也趋于国际化,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们应加快预算会计向政府会计转换的进程,构建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

第一,要合理界定政府会计的范围,可将是否由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作为划分的界限:凡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如总预算单位和行政单位涉及的业务)应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反之,非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则不属于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如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这样,事业单位会计就要从现行的预算会计中分离出来。

第二,要明确政府会计的目标,即确定政府会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在确定政府会计目标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以使政府提供的会计信息满足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首先要反映政府拥有的经济资源和承担的债务状况;其次要反映政府对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情况;再次要反映政府对所使用资源的受托责任、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最后要反映政府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效率、成本和业绩。

第三,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在不与我国法律规定相冲突的情况下,可借鉴《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己做出规定且已被广泛应用、效果较好的原则和方法;对于一些我国特有的业务,可制定相应的条款进行规范。第四,要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应考虑编制与国际相符的财务报表,如“财务状况表'“财务业绩表”、“现金流量表”等。

5、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从国外预算会计确认基础改革的实践来看,己在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没有一个全面抛弃收付实现制,均保留了“现金流量表”。实际上,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可以更好地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而收付实现制则能反映现金的流入、流出以及存量,以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财政收入政策以及确定债务规模。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反映政府经济活动的全貌。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来讲,其正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编制基础的。

6、坚持中国特色与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从国外预算会计确认基础改革的实践来看,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确认基础在加强政府资产和负债管理、控制财政风险、提高政府预算及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等方面都比收付实现制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借鉴国际通行做法、逐渐引入权责发生制均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国的政治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与国外差异较大,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国际经验,而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行。

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标志着我国完善政府治理结构、提高政府绩效、创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开始。健全而透明的预算会计体系将成为公共部门治理的基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借鉴国际范围的改革经验,在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与政府会计方面引入权责发生制,对于我国通过强化政府受托责任、提高财政透明度和政府效率以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要求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业务管理和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获取真实会计信息、政府审计和社会监督、加入wto以及与国际惯例相互协调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全的政府预算和会计体系,进而达到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控制财政支出、有效评价政府绩效、防范财政风险和实现政府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十一

学生是完成毕业论文的主体,经调查发现,学生的专业知识不牢固和统计知识缺乏是毕业论文写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专业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囿于这些问题,学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专业知识的传授主要依托于日常教学,而科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都需要贯穿整个硕士教学过程当中。在毕业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之前,提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具备相应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实训环节,增加实习见习环节的现场调查机会,为学生专门开设论文写作方法、文献检索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面的技能,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建立健全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做好毕业论文质量的制度保障。

在毕业论文工作实施前,学院必须建立健全毕业论文制度,使毕业论文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例如,建立毕业论文选题审批制度,实行教研室、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两级遴选制度、选题变更制度、毕业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制度,优秀毕业论文推荐评选制度,以及对指导教师激励奖励制度等等。根据各专业特点,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

2.3提高指导教师论文指导能力。

教师的科研基础和能力对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医学院校要创设科研条件,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特别是对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非重点学科、非医学专业教师予以一定的支持,帮助青年教师提升科研能力。

2.4毕业论文工作的前期管理。

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启动以及对毕业论文选题、开题的过程的管理。首先要让学生摆正心态,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启动会的机会,向学生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向学生宣读学院毕业论文各项管理规定,倡导学术诚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在毕业论文工作的初始阶段,组织选题遴选会审定选题质量,保证所有待选题目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选题后组织开题报告会,通过评论与指导,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及时纠正,保证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开展。

2.5毕业论文工作的中期进展管理。

毕业论文的中期管理是指毕业论文开题后到论文完成前的管理,主要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计划完成规定的研究内容,选题是否变更,是否完成文献综述部门的写作,工作量是否饱满,是否能按期完成毕业论文,以及课题研究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检查课题原始记录本填写的规范性,是否能反映出研究的真实性。指导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至少保证2周对学生做一次具体指导,要求指导教师保留指导记录。在检查中对教师的指导时间、指导内容、存在的具体问题、建议的解决方案等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进行调查对指导教师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了解,对态度不认真的指导教师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其认真履行指导职责。

2.6毕业论文工作的后期管理。

在毕业了撰写完成之后,学院要对学生的定稿毕业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学院认定存在学术作假行为的学生要坚决取消其答辩资格。论文检测合格后进入到论文函评阶段,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委派函评教师对毕业论文进行盲审。为体现成绩的严肃性,函评老师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执行,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函评成绩。函评合格后,進行论文答辩环节。为确保答辩过程的公正、公开,就必须使论文答辩从封闭走向开放,增加透明度。将答辩安排进行公开,鼓励低年级学生进行旁听,使低年级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论文准备状态。学校教务处应组织学校学位委员会成员到答辩现场进行检查和指导。

3结束语。

毕业论文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作,要想提高医学院毕业论文质量,必须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实现全过程的管理监督,通过对各项程序的合理制定,保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的科学合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十二

在我国许多行业许多的领域中都已经实行了预算会计制度,其中包括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也包括行政单位以及管理部门。总而言之,预算会计制度适用于各个领域的财政管理制度,早在20世纪末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从各个领域实行了预算会计制度,会计预算制度也随之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自我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始终都是以适应财政管理体制为中心进行不断地改革,但是财政管理体制总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有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无法与之相适应,迫切需要改革发展与进一步完善。

第一,从目前来看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财政部门真实的财务情况,预算会计的核算无法准确正确地反映出核算的业务情况。

第二,我国目前运用的预算会计制度无法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起不到预算应有的作用。

第三,在我国的行政单位,一些预算会计制度的预算不合理,有一定的疏漏,预算出来的财务信息无法真实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情况,预算结果缺少真实性。近期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地呈现对外开放的格局,我国中央政府发行了很多的国债,另外,政府也通过不同的渠道与路径从世界银行以及国外的一些货币金融组织贷借了大量的资金,这一系列的金融债务都应该算作政府的外债与所背负的债务情况,但是,在真实的财务报告分析中这一部分的债务情况却没有被列入到计算中去,不能提供准确的政府债务情况。

第四,虽然我国已经实行了许多年的预算会计制度,在行政单位与企业单位都有所作为,其中在各自的单位中都形成自己所独特的会计报表,但是这些财务会计报表普遍都存在同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正确地反映出各级政府或者说各级部门的债务信息情况,以及他们所拥有的总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多少。所以说财务会计报表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所形成的报告无法说明财务的状况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财务预算报告。

第五,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无法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相适应,无法符合国际竞争的要求。我国在加入了世界关贸总协定,从这时开始我国将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我国的政府更要积极地配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政府要变得企业化,要按着企业的发展规律去办事,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企业的会计核算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无法为政府的公共管理提供一定的保障,这样难以实现政府绩效为导向的管理作用。

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充实与发展,各部门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无法与之相适应,各种弊端以及制度的不足之处曰益的暴露了出来,所以,迫切需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发展道路的会计预算制度,也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预算会计体制的先进经验,健全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

2.1与国际发展规律接轨,完善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针对政府提供完整的预算信息,方便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体系的形成决定着我国的预算会计整体的构成。改革发展前提下的预算会计制度在近几年来为我国政府或者企业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预算会计管理,改革主要的针对对象就是在整个预算体系内部进行了一小部分的职责的重新划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总的预算会计制度保持原有的形态未发生什么变化,而各级不同的事业单位或者地方政府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规范化的预算会计制度,预算会计的运行机制不断的完善,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的利益,保护国家的公有财产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整个预算管理体制更加的规范化。

但是从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制度发展趋势来看由于预算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与改革,二者已经无法相适应,原有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无法准确地反映出预算信息。所以,预算会计必然面临着改革发展的难题,对于我国的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要根据国际发展的规律加以改革与完善,预算会计体系是由政府的财政部门以及企业的财务部门所构成的,随着预算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财务部门对财政的管理逐渐朝着全成本管理模式不断发展,各级的财务部门以及行政单位都是由国家统一进行管理的,其大部分资金都来自于国家的中央财务部门,他们所用的每一笔资金都需要通过国家中央政府的同意以及审批方可动用,所以,可以说预算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要以国际发展的规律来完善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

2.2建立权责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权责统一的责任制度是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发展与改革的必然手段。权责统一的管理模式为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提供了一个改革的整体方向,在世界上一些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基础好的国家也离不开权责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作为基础的保障,权责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简单地说就是政府的收入是在其为社会以及公民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才能确认下来,这是政府的责任,政府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服务,也有一定的权利从国家领取相应服务的费用作为提供服务的重要保障基础,其中政府所背负的一定的债务也应当列入到政府的总资产负债列表当中去,这样所形成的政府财务会计信息报告才具有真实的可靠性,才能够最真实地反映出政府的财务信息以及运营的情况,这样会使政府对每一笔资金的利用与管理更加的合理,认识到自身的债务负担信息,对于资金的收入与再分配做好合理的预算工作,权责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对于我国的财务管理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2.3完善会计信息报告,为政府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财务的会计体系主要的任务就是为政府、企业提供一个准确的财务信息状况,对于政府、企业的每一笔资金的进账与支出做好合理的预算工作,背负的债务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于政府的财务会计信息报告的设计上必须要真实地反映出每一笔财务的负债信息,这样才能满足政府的财务会计信息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现行的财务预算会计制度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他们的财务会计信息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都不够全面、缺少真实性与可靠性。应当进行改革,在对于政府的财务会计信息报告中应当涉及以下内容。第一,政府的资金支出与收入的准确信息,这样有利于政府的下一步财政分配与预算工作的进行;第二,政府的总资产、固定资产以及政府的负债情况,这样有利于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每个环节的资金管理。只有会计信息报告充分地体现出政府的每一笔资金的收支情况才能为政府的下一步财务信息状况提供最可靠的发展路径。

3结论。

预算会计制度在对于我国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不断地加以完善与改革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十三

毕业论文是硕士院校培养学生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对于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毕业论文也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1]。然而近年来,硕士毕业论文质量呈现普遍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能力不足、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而学院相关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执行不严。对医学院校来说,需完成毕业论文的专业大多都是与医学相关的专业,专业类别多,实践性强,这就为硕士毕业论文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2]。

1.1毕业论文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态度及能力,教师指导水平和责任心以及实施过程的管理监控等几个方面。从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医学院校经过多年运行,教学管理制度已逐步完善。从学校到二级学院针对毕业论文管理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在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学术不端检测、论文评阅和正式答辩、二次答辩等环节缺乏细化的管理制度,只侧重最终提交的论文材料格式是否正确、材料是否齐全、形式是否符合要求,而忽视毕业论文写作本身的质量,没有从指导教师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科研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上寻找解决途径。对指导教师指导态度和学生学习态度的监管上也比较乏力。对于管理的过程的中各环节缺少细化的制度规范,难以对毕业论文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监控[3]。

1.2从管理制度合理性和执行层面来看,一般医学院校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主要集中在最后一年进行,对于五年制专业在大五上学期进行选题,四年制专业在大四上学期进行选题。在最后的一年的实践时间中学生除了要完成毕业论文外,还需完成专业实习。基于这种浮躁和功利角度,学生很难静下心阅读大量文献、完成实验操作、现场调查以及撰写出高水平的论文[4]。加上学校管理层面往往出于对就业、考研的'支持鼓励,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不严、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毕业论文最终成绩评定要求不严格,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修改后几天就可以进行二次答辩,且没有真正因为论文答辩没有通过而不能毕业的学生。通过学生中“届届相传”,使得一些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不影响最终毕业获得学位,所以学生也就越来越轻视毕业论文过程[5]。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十四

摘要近几年,房地产经济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论述了房地产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从我国房地产经济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了应该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共同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

房地产经济管理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房地产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带动性大,是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增强国家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现在房地产业繁荣表面的背后,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为我国特殊的社会背景,房地产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不仅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承担着难以推卸的社会责任。

如何引导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是我们首先考虑直接关系国际民生的问题。

近几年,针对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国房地产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制定出许多政策,受关注程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高。

然而,从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情况来看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即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和纠正,房价仍然持续上涨得不到有效的抑制,甚至出现政府越管问题越多的现象。

(一)机制不完善,管理流于形式。

在近几年政府对房地产的管理可谓重拳出击,政策短时间里密集推行。

但效果不佳,许多政策规定只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执行不到位,甚至不乏失真、变形例子。

实施细则的制定颁布远远跟不上实施原则的制定颁布,我国相关经济管理的措施落实大。

部分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房地产两级监督管理调控职责范围未划分清晰和明确的定位。

导致我国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出台都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非合作博弈。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渡阶段,房地产业高收益与低成本的特点使其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地方财政重要来源,也成为地方政府推高地价,拉高房价的原动力。

公权力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极易导致内部交易,权钱交易,导致宏观经济管理操作明显存在失范现象,房地产市场中官商结合的链条若无真正打破。

加上在房地产市场中最为关键的金融、企业、土地、地方政府等多个环节上在日常运行中各自为政、协调不足、各自决策、决策间相互脱节也导致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流于形式。

(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

在我国,由于房地产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始阶段,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有待加强。

房地产市场管理应是一个从最初的开发、建设、交易到后期管理的完整体系,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部覆盖整个房地产市场管理法。

我国房地产市场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明显落后于当明我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需求,导致法律真空现象越来越多,其次我国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权威对房地产经济进行管理。

缺乏法律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特点,即使在特定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初步建立。

但与此相配套的条例,实施细则不完备造成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土地市场上政令不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陷入恶性循环中。

二、解决措施。

(一)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指导短期实践。

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时期。

要深刻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解决普通民众的居住条件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重大作用及其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独特地位。

在把握住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前提下,明确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总体思路。

在追求短期效应的同时更应确立长期发展目标。

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的实际居住需求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以促进和保障我国社会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和谐良性发展。

在对我国房地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做充分实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出台房地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这才是确保房地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保障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

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单纯依靠简单的行政命令调控难以有效解决。

改革房地产管理体制是解决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不良局面的有效途径。

要正确认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调整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正视市场失灵的存在,但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自身调节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度的干预,最终建立起有利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合理,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为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社会环境。

理顺中央与地方在房地产管理的关系,明确责任主体,确立双方的职责范围,并做好监督工作。

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真把握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精髓,在房地产业的经济管理价值取向上要与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从本地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措施。

避免一刀切的做法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对财税体制进行索性改革,遏制土地财政,降低地方财政收入,对于房地产业的依赖。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实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需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法律法规。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房地产法律体系。

实现房地产市场运行的规范化和房地产经济管理行为的合理法和合法化。

首先,应以法律来有效制约政府的经济管理作用的发挥,避免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对房地产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以法律切实保障我国房地产综合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继续完善《土地管理法》《建筑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尽快出台各相关的实施细则,促成《房地产法》的出台,将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交易管理、中介服务管理、及相关的后期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完全纳入法律规范体系。

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相关规范政策的层次性,稳定性和严肃性。

结束语:房地产经济能有效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走势进行思考,可有效促进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颜,李莹.对房地产经济的思考.商业经济.(7).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房地产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飞速提高,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依附能力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就国内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方向提出几点想法和观点。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管理;内部经济管理;外部经济管理;未来走向。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十五

1.一些新业务不能在预算会计中真实完整的反映出来。

这些新业务都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政策、新问题,例如正在实施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等。我国政府的财政资金的流向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实施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常见的资金流动包括预算单位发放工资、购建固定资产、购买材料等,在以往的预算会计制度中这些事项所需资金都是由财政通过主管部门向用款单位拨付。但是现在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财政部门从单一账户或采购专户直接拨付给相关人员。例如职工工资,直接由财政部门拨入相关职工的个人账户,对于那些采购供应商,用人单位等也都是有财政直接拨入供应商账户。这样便减少了中间单位的参与。行政、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资金也不再由本单位经手,而是直接划入相关财政账户。

2.编制部门预算所需的会计信息无法满足。

预算会计应当为编制部门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但是现行预算会计还不能做到这一点。编制部门预算在形式上虽然与预算会计的联系不是十分密切,但就事实而言,编制部门预算时需要大量的精确的会计信息作为支撑,这些会计信息是他们开展预算的基础。我国的预算编制在以往实行的是“基数法”,但是这种制度随着会计工作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预算编制的需求。它按照基期年的支出基数与增长比例的简单相加来确定各部门的支出指标,这种简单的相加模式对会计信息没有太大需求。因而在以往的预算会计制度中也没有相关的为这一工作提供会计信息的机制。但是这种核算制度随着会计工作的发展已经不能在适应预算编制对精确性的要求。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零基法”的预算编制制度,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对部门内部的人员情况,固定资产状况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就需要预算会计制度提供大量的会计信息。但是,就目前预算会计的运行状况而言,仍然还是针对以往的“基数法”核算模式而设立的。这就使得这一制度相对滞后。

3.政府债务的'真实信息在预算会计中没有反映。

近几年我国为维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一直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大量发行国债的同时还从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和其他国家引入了大量外债。与此同期的会计报告中应当包含这些具体的债务信息。但是,就当前的预算会计来说,尚未形成提供这方面完整信息的制度和机制。现行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因此当期实际的还本付息数是财政收支的主要内容,但在计提利息支出方面还没有完整的记录,因此我们也只能看到政府负债的当期本金数,而对于本期负担、以后年度偿付的利息数等都没有完整的呈现出来。这种现象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或者市县级地方政府中大量存在。

4.政府会计信息在现行预算会计中还不能做到完全的透明与完整。

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财政的监督体制也逐渐完善起来。近几年审计署公布的财政审计报告中涉及的政府预算信息广为关注。但是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度更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虽然我国各种预算会计各有自身的会计报表,但大都是分别编报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不能通过汇总生成政府整体负债信息,因此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性还不是十分满意。究其根源还是预算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的。

5.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受到现行预算会计的制约。

近年来,现行预算会计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很紧密。我国参与世界市场的前提是政府首先实现与世界市场的对接,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政府的最大影响便是,政府企业化的转变,简单的说就是政府是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出现在市场上,为其如此才能带动国内企业和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既然是企业,就要按照企业的规律和要求来运作。这对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非常关键和重要。而权责发生制又是企业会计核算确认的基础,因此,当前的以收付实现制,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预算会计尚不能满足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公共管理要求。

1.重构条件下的预算会计体系。

当前我国的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三部分。在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正在成为我国预算会计的重点发展方向。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分类方式值得我国借鉴,在单位活动指引下对不同的管理目标实施分类。对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可以根据各自的核算重点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这样预算会计制度便实现与当前我国财政体制的顺利对接。并且在内部体系中也建立起了更加符合他们发展规律的基础依据。

2.向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转变。

相关单位或者个人评价政府的财政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主要是依据债权发生制这一制度展开的,这一制度的缺位直接限制了政府投融资体系完善和发展。同时政府若要建立新型公共管理体制必须明确政府会计改革方向,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且他们也不同程度地采纳了这种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对政府的财政工作将产生重大影响,政府收入只有在其提供服务时才能最终确定,并且在服务发生之后,政府才能将履行义务的成本列入当期费用,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债务列表中反映相关的债务。这样,政府的财务报告方能将政府的会计信息完整、透明的呈现在公众面前。另外,政府所有的经济资源都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上呈现出来,这是权责发生制的根本要求,也是规范政府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挪威政府将自身投资建成的高速公路和相关基础设施确认为政府资产,并对折旧费用做出了详细列举,这样就能引起政府和公众更加注意维护相关资产和更加高效的管理这些资产。

3.政府会计信息体系应当发挥对预算会计的支撑作用。

会计系统的根本使命就是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财务报告也要发挥这种作用,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因此应当改进现行会计报表结构。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逐步扩大会计信息公开的力度,增加编制现金流量表等措施,将一份更加完整和规范的合并会计报表公之于众。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十六

[摘要]高校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政治、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强有力地冲击着德育理论问题的研究,而且深刻地影响着“3-前德育改革的实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德育管理工作,是所有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文就是围绕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进而提出了加强高校德育管理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校德育问题对策。

高校德育承担着直接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合格人才的重任,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事业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影响和推动下,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同样,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和发展,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高校德育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因此,全面了解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转变德育观念,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进一步深化高校德育改革,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尽管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德育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始终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认真反思这些问题,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德育过程。当前高校德育过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首位”思想落实不到位以及德育内容失范。

“德育首位”的教育是指在教育整体中,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而德育居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德育首位并非德育唯一,健康全面的教育应是诸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和谐发展。其他方面教育中有德育,德育的提高又促进其他方面教育的发展。把德育标准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确保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社会文明素质。要从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和不同层次的道德特点出发,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注重个体思想道德发展需求,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性意义,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切实落实“德育首位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受西方国家轻视道德伦理教育、推崇所谓“无导向教育”的影响,人们把市场原则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加速形成一个非伦理化的社会环境,形成德育实效低下的恶性循环。定位的偏移导致德育生活的缺乏。德育目标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片面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忽略了作为基本义务的道德要求,脱离了现实生活。传统的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对大部分学生疏于教导或放任自流,造成学生德育状况极不均衡。

(二)高校德育队伍力量薄弱。

新形势下,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部分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育人观念淡漠、奉献精神淡化、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缺乏,无心教学。对改革开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不够,不能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对问题的讲授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更无法解学生之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及道德修养p}待提高。

(三)德育工作实效性低、教学主渠道不畅。

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德育目标笼统模糊,德育内容空泛、脱离实际,德育方法单一和进程断裂,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内容缺乏针对性。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人,现实情况和形势政策发生了改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中的参考数据更新不及时,甚至某些理论观点与现行政策导向相背离。德育过程过于简单化、形式化,过于强调灌输,忽视道德培养的自觉性,缺乏学生的主体参与,脱离现实的空洞说教,难以吸引学生,学生不感兴趣,老师勉强应付,德育一l-作实效性低,主渠道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德育体系中,普遍存在德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规划不实、队伍不稳、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呆板的德育管理体制,把学生置于一张无形的网中,只注重抓行为规范和学校规范的教育,缺乏教育的力度和深度,使德育的.生命力日趋萎缩。

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等都发生相应变化,高校德育丁一作也需与时俱进,探索新形势下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明确的德育新观念。

首先,必须全面地理解高校德育的价值。高校德育需要向学生传授社会的道德准则,但更根本的是要培养德性,塑造完善人格,改善大学生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作用,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其次,要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我国高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也是道德本身的困境,是某种道德理念、道德精神的困境,是道德合理性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由于没有理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真实关系,或者过于强调集体利益却轻视乃至忽视个人利益而发生的,它表现为大学生对高校德育所力倡的那种道德理念缺乏认同。由于对这种道德理念缺乏认同,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就会出现内外冲突、言行不一甚至道德虚伪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塑体现时代精神的、合理的道德理念。它应以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为核心内容,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崇尚贴近生活的道德。这种道德既不是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又不是以群体为本位的道德,而是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是正确地解决了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问题的道德。只有这种道德,才能真正地立足于现在,同时又着眼于未来,才能被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内化,从而达到提高其道德素质的目的。

(二)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升德育教师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经济生活出现重大变化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也在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高校德育队伍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建设,增强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所赋予的重大责任。一是要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二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从专职政工干部的实际出发,按照他们的专业发展方向,解决好他们的职务聘任问题,并逐步形成老中青、高中初等结构合理的梯队。三要增强专职政工干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学科建设、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德育一「作者甚或可以专兼职结合实践证明,专兼职相结合是适合我国大学德育需要和大学教育实际的最佳形式。

(三)创立科学化的德育方式、拓宽和完善网时代的教育途径。

大学德育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说理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由强制式的教育向民主式教育转变,要从原有的灌输式、封闭式方法转变到启发式、开发式和自我教育式方法上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和教师平等地双向交流,把道德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律的品质。在德育过程中应始终贯穿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要处理好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应建立起一种平等、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关系,以交流的方式传播德育思想。要加强实践环节,使德育教育由内容型向过程型的教育方式转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自我教育,实现由传授式模式转向体验式模式的转变。

互联网上内容的丰富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拓展新的载体。要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相互沟通,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视野。互联网上信息的交互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掌握主动权,积极利用网络开展正面宣传活动。互联网还存在着斗争的复杂性,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他们利用网络资源传播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占领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积极吸取网络文化中不断创新求变的活力因素,又要坚定地担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重任。要发挥网络信息的辅助作用,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拓宽和完善网络时代的教育途径,营造出真正健康文明的思想文化环境,向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迈进。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论文篇十七

摘要: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城市需要有新的的经济增长点,而体育产业因其绿色环保等特点而极具发展价值。如何发展我国的城市体育产业,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体育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体育产业;问题;对策;

产业化发展之道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这一背景之下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所需努力的方向。体育产业作为促进当代城市人群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正在被城市中的各群体所高度关注。为此,很有必要对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以作抛砖引玉。

(一)城市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额超过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但是,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依然偏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二)城市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因为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作用,我国体育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但呈现出以体育服务业为中心,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合力支撑的体育产业结构特点,而体育健身休闲、体育中介活动等比例极低,因而影响到了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

(三)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够平衡。

因为我国当前所实行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差异,而中国的城市体育产业发展亦是如此。东部地区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数量、经济效益等均存在显著差别,总的来说是东部优于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国的城市体育产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部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市。

二、发展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对策。

(一)注重立法机制建设。

因为城市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一十分活跃的市场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比如,体育产品侵权及体育服务欺榨等负面现象,均对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良性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有鉴于此,应当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让体育产业在区域建设之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体育无形资产就需要加以依法规范、开发与保护。目前,我国在城市体育赛事的承办权、冠名权、广告经营权及特许经营权、明星形象权等各类无形资产经营上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与尝试,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尽管我国在城市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中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就全国总体形势来说,体育无形资产运作的动作不够规范,无形资产开发尚处在初加工阶段上。所以,必须加快健全完善体育无形资产方面的法律与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体育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

(二)积极培育体育中介组织。

为了培育体育中介组织,应当着力抓好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大批不仅懂经济,而且又精通体育,能够活跃在体育产业之中的专业体育经纪人。要充分研究体育市场的需求与广大群众的体育消费心理,切实整合目前现有的体育资源,进行种类繁多的活动,从而将有休闲的市民吸引到各类健身、娱乐等体育活动之中。积极鼓励各所城市建设体育健身场所,大力鼓励各家单位、各所学校的体育设施能够免费对外开放,并给城市中的各类公园广场增加体育健身功能,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充分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要坚持不断拓展各项体育项目,满足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差异化需要。要分别面向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需要,分别开设各种适合和不同需要的体育培训班,从而提升广大群众的健身技能。要高度重视提升城市中各项体育竞赛的商业化、市场化程度,积极鼓励有远见的企业来承办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赛事,或者运用冠名、特许及专营等形式来赞助体育赛事,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好地树立与宣传自身形象的新途径,进而带动传媒业、广告业及商业赞助等多个行业的新发展。

(三)不断加大对体育产业的帮扶力度。

鉴于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偏小,且发展不够平衡,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出现了行业垄断以及项目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大量优质体育资源主要集中以政府主管部门和部分大型国有企业的手中,因而资源的利用率十分低下。例如,要举办好一个体育赛事,就需要协调众多的政府职能部门,直接造成了举办赛事的成本居高不高。可见,要想更好地发展城市体育产业,应当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帮助体育产业打破行业垄断以及项目垄断,鼓励更加多的民间中介组织积极参与其中。

(四)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

体育消费是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广大市民的意识、行为和消费水平等将直接影响到体育产业之发展。所以,一定要深刻把握当前的市场脉络,大力挖掘发展潜力,运用合适的价格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之需求,从而开发出具有更多特色、更多项目和更多形式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三、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意识始终是保持城市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城市体育产业刚刚进入到市场化早期阶段。面对着不断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体育产业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立法保障、培育中介组织、加大帮扶力度、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等途径,不断提升城市体育产业的实力,让城市体育产业真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苏华.奥运后江西省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14).

[2]沈新宇.我国体育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考试周刊,(5).

[3]周波.略论体育产业发展与城市现代化[j].商场现代化,(1).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21391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