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课件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9:58:11
高考化学课件范文(15篇)
时间:2023-11-19 09:58:11     小编:FS文字使者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思考,它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方向。在写总结之前,可以先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要点,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表达。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借鉴。

高考化学课件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大板块来给大家阐述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课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础上,由宏观的世界转向微观的世界的开端,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它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内容计划安排两课时,本节课完成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在前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物质的内在变化及其原因却很少接触,学生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学习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加之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了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的关键。《分子和原子》一节,通过模拟原子运动、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综合起来。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不同的感观,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2)智力水平: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的时期,认知能力和水平都比较高。这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智力支持。

3.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情况,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的特点。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理论解释日常现象。

(2)学习运用分析、归纳和模型化等方法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本课题是学生初次接触微观世界,从微观角度学习化学,认识世界的开端。所以对物质粒子性的认识决定着后面学习的成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1)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

(2)能用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利用多媒体技术、探究活动和评价反馈等方式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二、教法分析。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情景创设:创设一个与本节内容相关且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新课。

(2)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

(3)活动探究:组织学生完成几个活动,归纳、总结分子的'三个特点。

(4)评价反馈:设置课堂练习,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

三、学法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实验——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设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由于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微观概念,对分子和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容表象,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这节课我将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教学:创设情景——新知探究——课堂小结——巩固提高——课后练习。具体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这样的现象:放学回家后一踏进家门,“哇!今天吃****菜”,这是一个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生活场景,从情景入手,抓住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

明明没有看到桌子上的菜,却能隔很远就能闻到,为什么?

由追问将问题继续深化,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自然过渡到本节的主要内容——探究物质的构成。

(二)新知探究。

引导:物质表现出来的很多特征,都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有关系的。

通过引导明确宏观想象与微观构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宏观现象的分析,推测物质可能的微观组成。

1.此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教材中安排的探究实验操作有点复杂,用时较长,且不利于照顾学生的差异。所以对探究实验进行了调整——设计了三个操作更为简便的探究实验,节约操作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展开讨论。同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多媒体展示实验内容及主要操作步骤):

(1)碘加热升华。

(2)品红在冷水、热水中的扩散。

(3)氨水使试管内滤纸条上的酚酞变色。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物质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才会导致出现这样的实验现象。要求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汇报结论。

通过讨论,学生获得的探究结果不一定与事实相符,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苯分子和硅原子照片。让学生感受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如果前面学生的探究结果与事实出入有较大出入,这时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最终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结论。

[板书]一、物质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在确立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分子的特点。我设计了三个小活动引导学生对分子的三个特点进行探究。同时利用活动突破本节的难点。

介绍两幅图片的来历,引出分子很小的特点。为了能更直观的感受分子的小,继续引导学生活动。

(利用计算结果,加深学生对分子很小的印象)。

[板书]分子的特点。

2.活动二:分析实验。

(1)品红在冷水、热水中的扩散。

(2)氨水使试管内滤纸条上的酚酞变色。

从氨水使试管内滤纸条上的酚酞变色,品红在冷、热水中扩散,由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水到渠成的引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点。

[板书]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从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思想,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补充两个小实验:1体积的水和1体积酒精混合后为什么不是得到2体积溶液?利用1升黄豆和1升小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的生活实验,启发学生思维,得出:“分子间有间隔的”结论。

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然后吸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试一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气体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热胀冷缩的现象。

[板书]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有关分子的这些特点,在八年级物理第十单元中已经出现过,直接引用就可以了。补充这个实验目的是提示学生各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要学会整合各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课堂小结。

5.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后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

通过让学生自己小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可以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突出本节的重点。

(四)巩固提高。

6.引导: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生活现象。(多媒体展示)。

(1)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

(2)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3)25c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cm3的钢瓶中。

建构注意理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建构意义,即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设计练习的目的,第一,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反馈。第二,是让学生在解释——指正——再解释的过程中巩固提高对分子特点的认识,进一步对难点进行突破。

(五)课后练习。

1、p51习题1(1);2(2)、(6)。

2、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生活中与物质粒子性有关的例子。看哪些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题目1属于基础性题目,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完成。可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题目2属于活动性内容。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将知识带出课堂,引入生活。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五、板书设计。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特点。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板书设计体现的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展示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更清晰的印象。

高考化学课件篇二

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掌握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三阶段学习了一年的化学知识,对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懂得通过金属是否能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2、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关于物质知识”的方面具有一定能力。

三、教学目标。

5、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

四、教学策略。

1.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出“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通过图表归纳出钠、铝、铁、铜与氧气反应的有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高考化学课件篇三

题目一:如何学习好中药化学【引言】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主要介绍了中药成分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结构测定的一般程序。

一、项目目标。

高考化学课件篇四

一、说教材。

该部分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中学化学学习中,贯穿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本节课内容承接初中所学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为之后学习金属的冶炼和防护、化学电源、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在课程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虽是相反的,但又是相依存的,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好题材。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学过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是只是局限在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中应该组织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逐渐形成正确、恰当地看待概念形成和发展的科学态度。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会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的深入研究,深刻体会自然现象中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树立辩证思想。(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由于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但是仅仅能从得失氧的角度来进行区分,因此我采用了温故知新的方式导入本节新课:

首先提问学生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并请学生举出几个具体的实例。通过学生举出的`实例,我会请学生观察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会从得失氧的角度得出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由此我会提出,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进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当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之后,我会请学生举出几个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学生目前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仅仅是停留在得失氧的层次上,那么我会请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就会发现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化合价降低。接着我会提出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只有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这就是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特征的讲解。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先请学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并且渗透双线桥法的应用,学生会发现在这一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钠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氯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课件篇五

通过分子中不同部分分别对于两相的亲和,使两相均将其看作本相的成分,分子排列在两相之间,使两相的表面相当于转入分子内部。从而降低表面张力。由于两相都将其看作本相的一个组分,就相当于两个相与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没有形成界面,就相当于通过这种方式部分的消灭了两个相的界面,就降低了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分类。

根据所需要的性质和具体应用场合不同,有时要求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亲水亲油结构和相对密度。通过变换亲水基或亲油基种类、所占份额及在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可以达到所需亲水亲油平衡的目的。经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已派生出许多表面活性剂种类,每一种类又包含众多品种,给识别和挑选某个具体品种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对成千上万种表面活性剂作一科学分类,才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生产新品种,并为筛选、应用表面活性剂提供便利。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疏水基结构进行分类,分直链、支链、芳。

高考化学课件篇六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化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化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化学知识;不同的人在化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化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面向全体性。复习阶段时间短,任务重,在此阶段要处理好全体和部分的关系,注重基础,从最后一名抓起,做到水涨船高。

2.强调复习的全面性。认真梳理知识体系,分清重点,合理分配时间,注意知识间的渗透,以点牵线,以线成面,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注重计划性。制定详细的计划,在复习阶段处理好三个阶段(章节、专题、综合)、课堂与练习、基础与能力、基础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4.注重能力的提高。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剖析考点,理清复习思路(四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章节复习(2.20——4.21),共计九周54课时。

依据教材梳理知识点,进行纵向复习,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图。近几年中考试题中许多题型源于课本,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所以复习时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这是基础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基础环节。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降低教学重点。通过章节复习达到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应用灵活的作用。记牢、记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特别是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在此阶段,要过好三关:记忆关、基本方法关、基本技能关。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22——5.19),共计四周24课时。

复习要突出重点,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进行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要求同学们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同时有针对性地总结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教师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相结合。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历年中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做题时,要求学生将自己不会的题标注出来,不同的错误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发现问题后,及时回到课本找相应知识点,强化记忆理解。此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关键环节,通过复习,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练兵(5.19——6.10),共计三周18课时。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做法是:从市、县、校采集回来的试题中选取一定题,拼接成质量较高的试题进行综合训练,每份试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同时攻破推断题,探究性实验、计算等综合性强的问题。查缺补漏,通过自我完善,掌握做综合题的能力,提高解题的准确性、灵活性、规范性。提高考试的应变能力。

第四阶段:回归课本(6.11——6.16),共计一周6课时。

在中考前一周,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让他们就综合阶段以及前面做过的试题中的错题来一个回头看,查找问题和课本上的相应知识点,最后扫清盲点。

四、复习方法与措施。

1.学习课标和考纲,统一认识。

认真研究课标、考纲和省中考研讨会精神,梳理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哪些方面有点整合提高,教师要对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才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2.加强教学研究,发挥群体优势。

(1)坚持集体备课,对重点单元和重点板块知识进行重点研讨,做到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2)集中集体智慧,精心自编模拟试题,强化复习内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各个复习阶段,责成专人负责出题,集体研讨,修改,定稿好再发放,做到精选试题,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3)探讨复习课模式,向课堂要质量。

3.处理好课内与课外,讲与练的关系。

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切忌以讲代学,以练代学,顾高不顾低。课外练习要精心设计,要有利于消化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要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对知识与方法的领会和提高,练习量适中。

4.加强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困生个别辅导,注意心理训练,考前要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使学生发挥出最佳水平。

高考化学课件篇七

1.对学习问题保持一种积极的和进取的态度:

2.迅速地开始学习;。

4.带着学习和记忆的意图进行学习;。

5.建立学习的分目标,把这些目标牢记在心。

6.使学习越有意义越好:

7.想象新学习的概念、术语的意义;。

9.在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学习之前,对新作业做一次迅速的初步概观;。

10.尽力探索新作业的一般模式、全面结构和重要的规律;。

11.尽力编写所学内容的提纲,并使用提纲;。

12.自行举出关于一般规律和原理的具体丰富的实例;。

13.强调学习的理由和学习的用途(为何目的而学习这些知识)。

14.当需要复习时,把复习分开几次进行:

16.紧张学习以后,在转向学习新材料之前给予一段休息的时间;。

17.第一天预习,第二天精习,第三天复习,这种方法大大优于在一天中三者连续并举。

18.注意获取关于学习进步情况的信息:

19.养成内心复习的习惯,学完每一段或一节后立即复习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考化学课件篇八

活动主题:

奔腾年代。

——高三(2)百日冲刺班会。

活动时间:。

20xx、2、27下午第三节课。

设计意图:

高三(2)是文科教改班,学风好,成绩优秀,集体凝聚力较强。设计这次班会,意在唤起大家对以往优秀学长来班演讲的美好回忆,感受家长、老师的真诚期盼,激发大家在众多的鼓励和支持中,感觉到是一支团队在奋斗,而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活动目标:

激发同学百日冲刺高考的斗志,交流经验,坚定意志作好心理准备,并且形成互励互助的班级奋斗氛围。

活动过程:

(由两位班长主持)。

1.主持人以一幅对联开头。(配合ppt)。

2.主持人讲一个江苏高考生失利的经历,并保留结局待最后揭示。

3.主持人合作讲三个哲理小故事,分别关于意志、团结、自助,并请同学交流对高考的思想准备。

4.播放奥巴马竞选演讲片断激励士气。

5.ppt上作出名人名言等提示,并问同学们:100天可以创造什么?同学们讨论交流,并发言。

6.打开封存的.“梦想宝瓶”,分发两年前分班后同学们写在纸条上的梦想,让同学们比较此时彼时的个人奋斗方向。

7.各学科老师对同学祝福。(配合ppt)。

8.读四位优秀学长对同学的祝福。

9.家长发言,现场激励指导。

10.主持人宣布开始讲的那位江苏考生最后的结局:考上了清华大学,以此勉励,并作结。

活动点评:

班长金洁:此次活动高潮迭起,同学发言精彩,加上配乐恰到好处,老师、学长、家长的祝福都令人感动,起到了很好的备战效果。

活动反思:

本活动能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有悬念,有高潮,环环相扣,较引人入胜。互动比较充分,参与投入度较高。整个活动过程有激情,有惊喜,有感动,有思考,但是震撼力还不是最大。

比较成功的一个环节是“分发梦想”。梦想宝瓶打开后,五颜六色的小小折纸,在每个学生手里展开曾经的梦想,他们惊讶的神情(他们差不多都忘记了)说明被感动被震撼了一下。我感到自己的有心没有白费,也很安慰,同时更感到班主任工作的确需要有完整的长远的计划,这样任何时候都能左右逢源。

高考化学课件篇九

2.能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3.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3.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会聚、发散。

教学工具。

凸、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展示透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与透镜有关的内容,老师现在手里拿的是透镜,透镜一般是玻璃或树脂制成的、透明的镜子,我们学习的透镜至少有一面是球面,或者两面都是球面。球面透镜只是透镜中的一种,例如散光眼眼镜的镜片就是柱面镜。光透过透镜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有什么规律没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透镜。

二、新课讲授。

(一)透镜的种类。

[活动1]。

下面大家垫面巾纸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师给的两个透镜,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刚才的交流,得出透镜分两种: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

指导学生把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在教材上画出来。

结合凸透镜、凹透镜实物,指出哪是透镜的中间,哪是透镜的边缘,强调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关键就是比较透镜的中间和边缘的薄厚。

指导学生练习区分凸透镜、凹透镜:见导学案。

(二)主光轴和光心。

[活动2]阅读教材,理解主光轴、光心。

什么是光心?光心在哪?强调光心在透镜上。两个表面对称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正中心。

透镜的光心有什么重要的性质?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呢?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

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呢?请画出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

教师巡视指导。

多媒体展示,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咱班有戴眼镜的同学,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

那么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找戴眼镜的同学摸自己的眼镜并说出是哪种透镜。

许多器材上用的透镜是不能用手摸的,那有没有其它办法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呢?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我们先来研究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观察导学案图中的入射光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位置关系。

猜想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沿什么方向传播,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怎么才知道我们的猜想对不对,用实验验证。

演示实验1: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再放凸透镜。

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我们把凸透镜对光线的这种作用就叫会聚。

板书: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实验中的折射光线在导学案中画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向中间偏折,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因此,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活动3]结合上述实验,阅读教材:

在学生在教材上找到焦点的基础上,提问凸透镜的焦点在哪?老师边指着演示实验中的焦点,边强调透镜的焦点在主光轴上,在透镜外。

由于这个焦点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我们叫它实焦点。

指导学生在导学案上画出焦点。

凸透镜有几个焦点呢?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从凸透镜的右面射向左面,它是否也能会聚于一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实验。

演示实验2:用激光笔和凸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激光从凸透镜右边射向左边。

ppt演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谁能最快说出谁到谁的距离是焦距,用什么表示?

强调焦距是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请在导学案对应的图上标出焦距。

小结:(1)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另侧通过焦点。

讨论: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是否会聚?让我们一起来验证。

演示实验3:利用激光笔和凸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教师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

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是否会聚?引导学生判断是否会聚的标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否靠近主光轴。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会聚作用。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实验4: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再放凹透镜。

引导学生类比凸透镜,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的实验画出来。

结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发散:

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

4.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

[活动4]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

结合上述实验,阅读教材92页焦点和焦距。

提问:折射光线相交吗?那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呢?教师利用演示实验,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哪。

ppt演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引导学生小结: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讨论:不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是否发散?

演示实验5:利用激光笔和凹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不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是否发散?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靠近主光轴还是远离主光轴。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散作用。

提问:如何解决活动4的问题,哪条是折射光线?

(四)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焦距是凸透镜的重要参数,不同的凸透镜可能焦距不同。

1、我们可以把太阳光看做平行光。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呢?

小组讨论后说明你的测量方法。

2、视频: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3、提出问题:

能否利用凸透镜获得平行光呢?说出你的具体做法。

高考化学课件篇十

知识目标:

1.了解过滤是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2.了解过滤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操作,了解利用结晶方法,在提纯物质时的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

1.学习过滤操作和结晶操作;。

2.溶解度曲线与结晶的关系讨论。

情感目标:

通过粗盐提纯和硝酸钾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渗透科学素质和事实求事精神的培养。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注意区分过滤和结晶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不要混淆。

2.在讲过滤的操作方法时,注意强调:

(1)主要仪器包括哪些。

(2)操作注意事项。

3.应明确在操作的各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

4.对于学生素质较好的.学校,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后,可结合上节所学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适当补充在温度改变时,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另加一课时)。

(1)高温的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

例:71℃时的溶解度是140g,9℃时是20g,将71℃时的饱和溶液200g降温至9℃时,问能析出多少g晶体?(100g)。

(2)低温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需加入一定量的固体溶质,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

例:将20℃时250g饱和溶液,加热至8℃时,需加入多少g晶体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已知20℃时的溶解度11.1g,80℃时为21.4g)。

关于过滤和结晶的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内容较少,也比较简单,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两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除应用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知识外,并不做深入的分析和更多的要求。重结晶属选学内容,可根据当地化工生产情况作适当处理。

在学法上,从如何得到粗盐,又如何精制为精盐这样的问题引入课题,提出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

接着教材分两段,分别介绍过滤法分离固态物质和结晶法分离可溶性固体的道理。

2.为了使学生了解结晶法,可以分离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利用热饱和溶液冷却的方法,使硝酸钾从它与氯化钠的混合液中结晶出来,经过滤达到使硝酸钾晶体与氯化钠母液分离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从温度变化对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的不同,讲解应用这种方法的道理,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3.本节内容不但要以前面学习的溶液、溶解度及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等相应知识为基础,还与过滤等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相联系,如过滤法要跟物质的溶解性及过滤实验操作相联系,结晶法(或重结晶法)跟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知识相联系。

总结分离、提纯物质的两种方法,可用下表表示:

方法。

过滤。

结晶。

适用范围。

除去液体中固体杂质,或使纯净结晶与母液分离。

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依据原理。

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或过滤层,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或过滤层。

利用固体物质溶解性不同,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主要操作。

制过滤器、过滤。

浓缩结晶,降温结晶。

课堂引入指导。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高考化学课件篇十一

2:a。

3:d。

4:a。

5:c。

6:d。

7:b。

8:c。

9:b。

10:d。

11:b。

12:c。

13:b。

14:a。

15:d。

16:c。

17:c。

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

1:a,d。

2:b,c,d。

3:a,b,e。

4:a,b,c,e。

5:a,b,c,d,e。

6:a,b,d,e。

7:b,c,e。

8:a,b,c,e。

9:b,c,e。

10:b,c,d。

11:c,d。

12:a,b,d,e。

13:b,c,e。

14:a,b,c,e。

15:b,d。

16:a,c,e。

17:a,b,c,e。

18:b,c,d,e。

19:b,c,d。

20:a,b,c,d。

21:b,c,d,e。

22:a,b,c,d,e。

23:a,b,c,d。

24:a,b,c,d。

25:a,c,d。

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

1: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2分),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1分)与社会效益(1分)的因素和条件,就是旅游资源。

2:旅游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1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1分),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1分),碰撞产生的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1分)。

3:艺术审美文化是指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艺术品发生“同构”(2分)关系而产生的文化形态(2分)。

4:家国同构是指家庭(1分)、家族(1分)和国家(1分)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1分)。

5:宗法制度是一种庞大、复杂(1分)但却井然有序的血缘(1分)一政治(1分)社会构造体系(1分)。

6:人文旅游资源是相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言,(1分)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又可分为历史的人造资源(2分)和今人有意识建造的当代旅游资源两种。(2分)。

7:人类的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的过程,也是美的创造过程。(1分)这些美普遍存在与人类的道德伦理、习俗利益、婚姻家庭、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产品中,(2分)并以人类自身的存在状态和活动状态显示出来。(2分)。

第四大题:简答题。

1:答:(1)旅游是人们求知的课堂;(1.5分)(2)旅游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文化活动;(1.5分)(3)旅游是个体审美和个体人格的一种升华;(1.5分)(4)旅游是文化交融的一种需要。(1.5分)。

2:答:(1)人们的价值观;(2分)(2)人们的思维方式;(2分)(3)人们的审美心理。(2分)。

3:答:(1)探新求异的需要;(1.5分)(2)谋求知识和发展的需要;(1.5分)(3)逃避紧张现实的需要;(1.5分)(4)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5分)。

4:答:(1)自身年龄、性别;(1.5分)(2)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1.5分)(3)个人心理特征;(1.5分)(4)观念因素。(1.5分)。

5:

答:(1)旅游文化的地域性;(1分)(2)旅游文化的延续性;(2分)(3)旅游文化的民族性;(1分)(4)旅游文化的实用性;(1分)(5)旅游文化的多样性。(1分)。

6:答:(1)吃;(2)住;(3)行;(4)购;(5)娱。(每小点1分)。

7:答:(1)散客旅游、组合旅游成为大趋势(1分);(2)旅游需求多样化、细分化,参与意识增强(2分);(3)文化动机和回归自然的强化(2分)。

第五大题:论述题。

1:

答:中国旅游文化具有封闭性特点。这种封闭性并不是单一的,在中国旅游文化的'外部与内部都有其特殊性。

确切地讲,中国旅游文化是一种半封闭、内封闭的文化,也就是说,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1分),半封闭特点具体表现为:(1)旅游文化传播的被动性与乏力性(1分);(2)旅游出少人多的单流现象和旅游线路的时断时续(1分)。

内封闭特点具体表现为:(1)贵族旅游文化(1分);(2)禁止旅游和小农本土(1分);(3)地域间封闭性(1分)。

(例证和阐述占4分)。

2:

答:(1)中国宗法——专制社会结构,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伦理型范式。所谓伦理型范式是指作用于中华文化深层次的意识形态领域在旅游文化中的体现,大多是在宗法制度影响下的那一部分传统伦理。例如,中华民族表现出浓烈的“孝亲”情感的社会心理、对土地的深深眷念。(2分)。

(2)中国宗法结构下的社会心理还表现在对传统的极端尊重。如果从深层次的角度去看,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实际上阻碍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分)。

(3)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对传统的极端尊重大大强化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这反过来加强了游客对中国传统事物的尊崇,使得许多名胜古迹在经历了世代的造访之后,有焕发出一种新的生机与活力。(2分)。

(4)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对传统的极端尊重又造成了中华民族惯于向后看的积习和因循守旧的倾向,保守知足、厚古薄今,消磨了进取、创新精神。迷恋于传统和故去的东西,必然使我们的眼光局限在—个狭小的空间范围之内。(2分)(例证占2分)。

3:答:首先,旅游文化具有强大的宣传作用。由于旅游文化具有地域、历史和民族方面的差异,所以,它往往成为—个旅游区独特的“商标”乃至“产品说明书”。(3分)(举例,2分)。

其次,旅游文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帮助,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旅游交流开发是旅游业的一项重大任务,如果没有旅游文化的介入,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无从谈起。无视旅游文化的指导作用,旅游资源开发就仅仅意味着破坏。(3分)(举例,2分)。

4:答:宗法一专制社会结构,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伦理型范式。所谓伦理型范式,是指作用于中华文化深层次的意识形态领域在旅游文化中的体现,大多是在宗法制度影响下的那一部分传统伦理。(3分)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孝道被视作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目的就是要劝导人们格守孝道,善待父母。因此,漫无目的的游历是不可取的。(3分)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使中华民族自古养成了“固土重迁”的习惯(2分)。除非极端严重的灾荒或战乱,他们是决计不愿离乡背井、远走他乡的。即使是为了躲避一时的灾祸而出走的农民,只要条件可能,也总会迫不及待地回归家园。(2分)。

高考化学课件篇十二

1.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三的化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一方面要上完下册,另一方面要进行中考总复习,而且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2.有的学生对化学课有较大兴趣,但有的同学思维较慢,题目一但灵活变通,就束手无策。对这种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本期的教学要注意加大督查力度和辅导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本学期完成下册的学习,有计划地复习。(1)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几种常见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知识,(3)化学实验(4)化学计算。使学生基本上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通过系统地,全面的复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综合、归纳能力及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为升入高中在本学科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中考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1、开学前1个多月学完下册内容,随时进行巩固练习。

2、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复习,将首先进行引导、归纳总结出每一部分的知识网络,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最好以练习的方法进行巩固。

3、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我将结合大纲,指出复习重点,然后让学生进行复习,并用列表的办法,把性质、用途、制取进行归纳总结。

4、对于化学实验,仪器的用途采用讨论相互检查法进行复习;化学实验操作及物质的制取主要以具体实验题进行练习来复习巩固。

5、化学计算的复习将采用典型例题讨论分析,然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再辅以强化练习的方法来解决。

1、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

2、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

3、注意心理训练。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二。

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4、在最后阶段,主要回归课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基础复习并安排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完善。由学生自己阅读、消化整理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教师则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

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二、三周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四、五周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六、七周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复习与检测。

第七、八、九周上册各单元重点内容。

第九、十、十一周下册个单元重点内容。

第十二周专题训练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第十三周专题训练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第十五周专题训练四化学计算。

专题训练五实验基本操作。

第十六周专题训练六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推断。

高考化学课件篇十三

重点:提袋的造型设计。难点:提袋的结构。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阶段:

与全班同学展示课前师生收集的手提袋。

抢答课前自己准备的手提袋的来历和用途。

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第22页教材中的那一件手提袋设计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分别从图案、色彩、用途、造型设计等方面谈个人的感受。

板书课题:

提袋的设计。

三、交流、研究阶段:

请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

步骤:

1、根据用途设计手提袋设计长、宽、高,色彩及图案等。

2、折出基本形,在提手处可双折并内加卡纸增加强度。

3、牢固黏合底部、边部,底部也可加衬卡纸。

4、打孔穿提绳,提绳内侧可加一短横小棒,增加提重。

手提袋在生活中的用途?

书籍、服装、食品、陶瓷器具等多种小商品的包装。

综合校园生活,我们可以设计那些手提袋?

展览会、艺术节、画展等艺术、文化活动的广告宣传品。

四、创作、实践阶段:

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确定创作题材。

根据个人选择:

1、用挂历纸制作。

2、把旧手提袋拆开后从新装饰。

3、用有色图画卡纸以剪贴或绘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阶段:

布置学生展示作品,评选最佳创意,最佳设计,新颖、时尚的手提袋作品。

学习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互相提出修改建议。

高考化学课件篇十四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干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日常生活中,幼儿对于水有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喜欢玩它。受此启发,我选择了水这一来自孩子生活的、熟悉的、好玩的事物作为切入点,让孩子自己探究水与油之间的相互倾倒、搅拌、静止时的三种不同现象。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针对问题进一步的探究,培养孩子反复实践、不断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品质。在尝试、猜测、记录、验证中,使孩子真正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得”。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动手实验,并能始终专心投入观察活动中。

2、能用语言和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3、通过操作能仔细观察和感知油和水在相互倾倒、搅拌静止时的分离现象,了解油不溶于水的科学原理。

三、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水、食用油、透明一次性杯子人手2只、搅拌棍、幼儿个人记录表;记录用的笔。

2、教具准备:积木、盒子若干;记录笔;大记录表,标有油水标记的`杯子。

四、活动过程:

(一)、积木、纸盒层层叠游戏——引出本活动主题,理解层叠的含义。

(教师出示木头积木、纸盒子等拼搭材料),提问:

(1)这里有几样东西,看看是什么?这些材料能像楼房一样一层一层叠起来吗?谁来试一试?(个别幼儿拼搭)(2)数一数有几层?(和幼儿用从下到上的顺序共同点数)用了几块就有几层。

(3)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这些材料适合玩层层叠的游戏?这些材料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4)教师归纳并小结:扁扁的、平平的、硬硬的材料都很适合玩层层叠的游戏。

(二)、流动的材料能玩层层叠吗?——发现固态与液态物品的不同,并进行猜测。

1、熟悉材料:(教师出示食用油和水)教师:老师还带来了几样材料,认识它们吗?

3、引导猜测:刚才我们用这些平平、硬硬地积木、纸盒成功地叠了起来,那这些会流动的材料能叠起来吗?猜一猜,能还是不能?(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教师统计两者的数量)认为能的小朋友,你们觉得他们倒在一起会怎样层叠呢?(猜测一,油在上面,水在下面;猜测二,油在下面,水在上面。教师进行相应的猜测记录)三、亲身体验层叠乐——探索发现油和水放在一起产生的层叠现象。

1、教师:刚刚小朋友进行了几种猜测,不过他们倒在一起结果到底会是怎样呢?还是需要我们亲手试一试,亲眼看一看。我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杯水和一杯油,还有一根搅拌棍,一张记录纸,小朋友可以将水倒进油里,也可以将油倒进水里,还可以用搅拌棍搅动他们,看看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可以用自己的符号方式进行记录。

2、幼儿亲身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实验方法:提醒小朋友缓慢倾倒。

指导幼儿观察角度:提醒幼儿蹲下来,与杯子平视。

指导幼儿记录方式:提醒幼儿仔细看清楚后,选用自己的符号进行记录。

3、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请大家先找你的朋友说说你的实验。(每组选择一个有代表的记录贴在记录统计单的结果一栏里)。

教师:你刚刚是怎样做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呢?他们是怎么排队的?(幼儿自由表达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小结:原来不论是把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还是用筷子搅动,最后结果都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他们都是分离的,油是不溶于水的。那么为什么油不溶于水呢?因为水重一些,它沉在了下面一层;二油稍微轻一些,所以就浮在了水面上。

高考化学课件篇十五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专注听讲,做好听课笔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及时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筛选试卷,收集经典好题以及建立错题本。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做到善于质疑。学习新课时要敢于询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

2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化学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学们应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做实验时聚精会神、勤于动手、认真观察、善于动脑、练习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3自我归纳总结。

首先,及时总结。做到每课总结,每周总结,每单元总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总结单元重要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存在、制取方法和鉴别等(如元素化合物各单元的学习)。自行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推导相关变化规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行推导,对重点、主干知识体系将有深刻认识,会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知识。

其次,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如常见物质的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常见的化学计算题也可集中在一起,体会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27512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