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学习方法,找到提高效率的途径。写一篇完美的总结要注意语句通顺,段落衔接自然,以提升总结的流畅度。总结是我们回头观察前行的过程,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充分地了解所总结的内容,做到客观公正。接下来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示例,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一
我叫张月亮,今年57岁,是盐湖区王范乡下马村第四居民组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36年前嫁给本村村民马金良,自从踏进这个家门后,我就努力用我乐观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这个家打造成一个幸福和睦、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小康之家,期间有多少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孝”和“爱”的传统美德,展现着一个农村妇女的博爱仁慈、善良真诚的美丽形象。
36年前,当我来到这个家的时候,我就把公公婆婆当成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对待,只要公婆乐意和我们一起,我就让他们和我们一起生活。我始终认为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自己生前对我们做儿女的谆谆教诲。二十年前公公因病去世,剩下婆婆孤单一人,我就义不容辞的担起了赡养婆婆的义务。十几年来,我们婆媳互敬互爱、和睦相处,而婆婆现在年龄大了,正是需要我的时候,也是我报答她的最好时机。
婆婆今年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婆婆的饮食起居越来越不方便。我就坚持每天给她提尿盆、倒尿盆,吃饭的时候婆婆坐到哪里我们就把小桌子搬到哪里。婆婆患有多年的胆结石,牙齿也快掉光了,每天做饭我就专门至少给她做一道清淡的、煮的烂一点的饭菜,以便老人的咀嚼和消化。只要是在农闲的时候,我每天会为她做不同的饭菜,包子、饺子、菜卷、油饼、菜盒子,她想吃什么我就为她做什么。近几年,婆婆不仅腿脚不灵便,耳朵也很聋,经常是答非所问,你说东,她说西,有时候一句话要在她耳边说好几遍她才能听清楚,每次我都会不厌其烦地给她说好几遍。考虑到她的心里承受问题,对家里的事情我从来都是只报喜不报忧。婆婆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常给我发火,嗓门很大,我有时委屈的.趴在床上暗暗流泪,但一想起父母生前的教诲就一次次的原谅了老人。几十年来,我从未和她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因为我的心里始终装着一个大写的“孝”字。去年冬天,婆婆由于上火引起下半身深度炎症,我就亲自给她清洗和换药,还要配合电烤和输液,我坚持每天三次洗换,不厌其烦。看着病床上难受的婆婆,我心里也一样的心疼和难过,和丈夫守护在床边两天两夜。经过我们的精心照料,婆婆如今早已恢复了以前的阳光和开朗。
不知道多少年了,婆婆的头发都是我亲自给她清洗、修剪。婆婆一生身宽体胖,很难买下合身的衣服,我就从集市上扯下布料,有时自己做,有时送裁缝铺,常常一做就是两三件,便于老人替换。一年四季,婆婆从里到外的衣服都是由我一手打理。这么多年,我最喜欢看婆婆穿上新衣服的样子,她一穿上新衣服逢人就夸,布满皱纹的脸也能笑成一朵花。看着老人开心的生活,我的心里也十分高兴。
也不知道多少年了,为了让婆婆开心我们就开始为老人家过起了生日。从起初的一桌、两桌到现在的三桌、四桌,每年给她过生日我都要忙乎好几天,买菜备肉、清洗盘碗、准备桌椅。生日当天,婆婆所有的儿女晚辈都来给婆婆祝寿,这一天是老人最开心的一天,看着儿孙满堂,老人脸上常常笑成了一朵花。每次忙完老人的寿宴,尽管我都累的腰酸腿疼,但我从无怨言,看到婆婆脸上的那一朵花,我觉得什么都值了。我想对老人说:老娘,你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幸福,你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衷心祝福您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在多年的生活中,我不仅孝敬老人,也时刻和邻居们和睦相处。婆婆脾气特别不好,说话有时候很粗暴,常常得罪人,每次我都给对方赔礼道歉。由于我的诙谐幽默、诚恳热情,邻居们也都原谅了婆婆,常常化干戈为玉帛。
自从进入这个家,我不仅孝敬老人,也和丈夫的兄长姐妹搞好关系。尤其是我的二大姑姐,她出嫁到我的邻村上马村,丈夫好多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剩下孤儿寡母两个人相依为命,家境又特别贫寒。我们给庄稼买药时总会给她家买一份,有时候亲自送过去,有时候让别人捎过去。为了增加她家的收入,我还经常给她儿子找工作,听说哪里打井缺人,哪里盖房要工人我就迅速联系他。外甥有什么事不愿意给她舅舅说也会给我打电话沟通,孩子信任我把我当成他的亲人我心里也倍感欣慰。有时候,二大姑姐家里急用钱,我们手头不宽裕也常常资助他们,以帮他们度过难关。
多年来,我始终觉得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我老公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我也常常被他的孝心感动。我们夫妻俩几十年来相亲相爱、相敬如宾、互相关心、互相体贴、同心共建和谐家园。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用近40年的行动践行着孝道,我只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尽了自己应该尽的义务。我相信:爱是可以传递的,我的爱已经沉淀在已经去世多年的公公的灵魂里;沉淀在和我相伴厮守多年的丈夫心里;沉淀在深深爱我的三个子女的行动中;沉淀在我同胞姊妹六个的心坎上。今后,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为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孝心和爱心,让这种朴实无华、尊老敬老的精神在中国大地世世代代传扬下去。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二
王范乡下马村苏换弟。
当时她的女儿七岁,而儿子只有五岁,她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但她忍了下来。她决心自己好好干,一定可以养活得了两个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当时家里有十几亩地,她就辛辛苦苦种起地来,可是地里有的活是她一个女人家根本干不了的,而且一年下来,地里的收获也不大。她想,这样可不行,孩子们越来越大,也到该上学的年龄了,以后的开销会很大,就地里的一点点收入根本不够家里的平常开销。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立了集会,她就和婆婆商量“要不在集会上卖东西吧?”,可是至于卖什么呢?她就和婆婆在集会上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发现有一个老婆婆卖韭菜盒子,看着生意还特别的好,她就决定也卖菜盒子试一试。摆了几次摊之后,发现生意的确还可以,她就坚持了下来。家里的日子也逐步得到了改善,但孩子们正在上学,家里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所以她就又开始卖凉粉,凉皮,想把日子过得更好。在她出摊的日子里,婆婆在家也没闲着,每天为了择韭菜、洗韭菜、泡粉条,和面,搞好后勤服务。为了多赚点钱,风里来雨里去,她几乎每天都出摊,逢一四七去冯村赶集,二五八去王范赶集,三六十在本村赶集。每个月也只休息三天,就在这三天里,她也不能闲下来,给婆婆和孩子洗洗涮涮,收拾收拾家里,还要出去买点材料。
寒来暑往,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她的坚持努力下,家里盖起了五间新房子,女儿出嫁了,儿子也娶了媳妇,如今也当上奶奶了。她虽然挣了点钱,但身体也累垮了,腿关节疼得有时候都走不了路,手上的关节肿得像根香肠,不过她心里还是美美的,因为孩子们都长大了,也都成了家,婆婆也是红光满面的。婆婆看着她的身体状况,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婆婆和孩子们多次劝她不要再干了,再干身体就不行了,可是也说:“我没事,我坐在家里也没啥事,出去一天多少能挣点,也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年,一向身体很好的婆婆突然生病了,她看着婆婆难受的样子,她心痛得不得了。把婆婆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胆结石得做手术,婆婆说什么也不做,说:“就让我死了算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活几年呀!”可她却说:“我们母女俩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你比我亲妈还要亲,我不能失去你。”婆婆被她的话打动了,决定做手术了。手术后,她寸步不离的伺候着婆婆,端屎端尿,问寒虚暖的,就连同病房的病友都夸婆婆好福气,有这么好个儿媳妇。婆婆出院后,但因为年纪大,恢复得比较慢,而且术后还留了个腰疼的毛病,疼的厉害的时候躺着都翻不过身,她就帮着婆婆翻身,脱衣服,洗脚,洗脸,擦身体,慢慢的婆婆的腰疼病好了些。
从丈夫走后,她们婆媳俩就睡到了一个炕上。如今,她们早已情同母女,不是亲生胜亲生啊。
她的家是一个传统美德之家,遵循的是“敬老爱幼,勤俭自强,孝行天下,淡泊从容”的人生品格。这传统美德,给她们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让她们获得了精神的力量源泉,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们相持相扶,彼此关爱,淌过生活的难关;在漫长的生活长河里,她们宽容以对,互为慰籍,共享人生的平实和精彩,这细水长流般的爱,将会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体味真,弘扬善,享受美。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但认识她的人都会翘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她是孝媳、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三
张新秀,1972年8月8日出生在龙居镇罗义村一个普通从事农耕的家庭,由于受当时家庭生活限制,没有读过很多书,但是受到忠厚朴实真实的传统影响和耳闻目染及言传身教自小就养成懂得孝顺,勤奋劳动、勤俭持家的良好作风,做姑娘时就得到邻里们的认可,大家议论,将来谁把她娶走是谁家积下福了。
过门后,地里活因年青多干也就罢了,只要是从地里回来赶紧帮助婆婆做饭,吃完饭总是让婆婆休息自己洗刷,对待小姑子也是无微照顾,鼓励她好好上学,并给小姑子准备好书包,及学习用品,并在礼拜天给她洗衣服,为了改善家庭状况,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出外打工,经常打电话询问老人情况,一旦发现老人不舒服,立时请假回家,求诊就医不离床前,问寒问暖是家常便饭,直到痊愈再赶回上班,每年年终所需过年吃穿用度一切准备好,过年不让老人操心,在一次老人生病住院时,她对老人的照顾方面病友及医护人员认为是母女关系,直到出院前才知道她们原来是婆媳,公公婆婆心里甜丝丝的感到幸福,充分过着天伦之乐生活。
和睦乡邻,团结同伴,结婚数十载从未和邻居拌过嘴,和同龄的年青媳妇又说又笑,打成一片非常和谐。
乐于助人、不计回报只要村里有红白喜事,她都请假赶回,到了事主家不等分配,看见活就干,不管脏累,从不计较挑拣、总是有始有终等饭庄彻走后打扫卫生才离开回家。
能积极参加村里的集体文艺活动,能赶上就跳舞,锻炼了自己也给大家带来欢笑。
我叫李晓,今年34岁,是盐湖区龙居镇赎马村八组居民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前嫁到袁家庄村村民闫奇云家,自从嫁到这个家我就将公公、婆婆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去对待,百善孝为先,我不仅十几年如一日地孝敬公婆,同时还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尊敬老人,将我们的德孝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
百善孝为先,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善良。14年前我来到这个家时就每天起早贪黑的帮婆婆料理家务事,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去年,我们在地里摘桃子,摘完以后,我公婆他们去我们村的大棚下卖桃子,到那以后我婆婆她为了给别人挪三轮车,一不小心踩到了别人吃剩的桃核上给摔倒了,谁知就那样一摔,膝盖就摔骨折了,我丈夫立刻给她送到了盐湖区第三人民医院,到那里以后经过医生诊断就给做了手术,在医院里呆了几天就回来了。
我婆婆从医院回来后,不能下床了,医生让静养,我就先到超市给她买了一些有营养的并且无糖的纯牛奶先给她喝,接下来我每天早晨早早起床,先把洗脸水端到她跟前给她洗脸,洗完脸后再把她全身擦一遍。收拾院子后每天都会为她做不同的饭来增强她的营养,如:包子、饺子、煮点排骨……等等只要她想吃的,我都会为她做的,她不能下床,我就让她在床上大小便,完后我端到厕所冲干净了,闲了的时候我就给她按摩帮她翻身,做一些康复训练。到了晚上我就给她打洗脚水,给她洗脚。到睡觉时把被子铺好等她睡了以后我才睡觉。她头发脏了,我就让她趴在床边,给她洗头发,就这样反反复复了大半年直到现在。
自从我进了这个家后,我不仅孝敬老人,也和丈夫的弟弟妹妹们关系搞的特别好,尤其是我家的大姑子,她和她丈夫常年在北京打工,有时遇到礼拜天或者是放假的时候,她让我公公去接她孩子时,我就主动提出我去接,因为去运城的路上车太多了,我怕公公骑车去不安全,还有等等一些事。
自从我进了这个家后,我不仅孝敬老人,也时刻和邻居们和睦相处。
多年来,我始终觉得照顾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我老公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我也时时被他的孝心感动,我们夫妻俩十几年来相亲相爱,相敬如宾,互相关心,互相体贴,共同心共建和谐家园。
如果做儿女的不孝顺父母就脱离不了苦难的业海,不能登陆幸福和彼岸。老人家不贪什么,我们做儿女的经常孝顺孝顺,不要去惹老人生气,你给她说几句话买点东西,看到孩子很孝顺,父母就满足了。
都说婆媳关系是在世界上最微妙和难处理的关系,但是我就不这样认为,其实能和婆婆处理好关系,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今后,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为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孝心和爱心。让这种朴实无华、尊老爱幼的精神在中国大地世代地传扬下去。
婆婆:刘彩存。
我是美玉村第八居民组韩毛栓,为响应党和政府弘扬德孝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村风村貌的进一步提高发展,现将我大儿媳耿霞这二十余年从未和我们闹过意见,没有红过一次脸,上孝敬公婆,下教育子女,通情达理,和睦乡邻,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他用实际行动为我村的村风村貌画上了彩色的一页,现将她的一些好人好事,做一介绍:
那是九四年当时彩电还很少,大部分家里还是黑白电视大儿子结婚时买了台彩电,当时放在我屋,耿霞说:彩电清好看,就放老人屋吧,我们就看黑白的。
结婚时向别人借了些钱,说两年后归还,因收成不好,一下拿不出来,耿霞知道后将他们一年的收入两千元拿了出来,我才还了债,我说这钱我到下午还她,耿霞说:还是我们替老人还债,也是替家里还的,一家人没有还字,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那是女儿上学所需学费还差一千余元耿霞又送来了他说:“小妹是我丈夫的亲妹也是我的亲妹子我有责任和老人共同资助她完成学业。
我得心脏病住院,耿霞更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着我,病房的病友问这是我的女儿吗!我说:这是我的大女儿,我有三个女儿,病友说你真有福。
因为有耿霞这样的好媳妇,我的儿媳妇对我们也是十分孝敬,女儿对两个嫂子也像亲姐一样亲,一家人和和气气,互敬互爱,我们老两口也享受着天伦之乐,她用作为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所做的应做的平凡事情,带动我们的街邻,也都和睦相处,团结友好。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人,一个好儿媳。
巩丰娟今年43岁,家住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长江府村她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弟兄多,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富裕,婚事一切从简,她受到婆家好评,而后公婆住的很近努力的持家,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农忙之余,她也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
她虽然是农村妇女,却深深的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从小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爸爸不在家的日子,儿子总是会帮着她做些家务农活,学校组织给困难学生捐款,儿子捐得总要多些,如今读大二的儿子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是她最大的骄傲。
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儿媳更难,可是在她看来,并不是这样,她认为将心比心,你对婆婆好,婆婆自然也会对你好,婆婆和自己的亲妈一样,是自己的另一位母亲,自己的亲人。
几年前婆婆的一次摔倒,肩骨摔断了,住院期间她床前照顾,给婆婆换洗端茶倒水。
婚后和婆婆从来没有吵过架,这一点得益于我对老人思想的尊重我知道,老人对待事情自己形成了固定的思想观念,一时半会儿改不了因此我劝慰家人,认真听老人把话讲完,尊重她的想法,不要与他争吵,有什么事总是与婆婆好好商量,然后心平气和,他做事吵架即伤身体又伤和气,做晚辈的应多忍让一些,多替老人想一些,这么多年我和婆婆彼此尊重婆媳关系一直很好。
家和万事兴,从古至今这是不变的,都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们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和谐的家庭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尊重,这是千百年不变的守则,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她的家庭的和谐的原因,这恰恰也是平凡的人们都认同的平凡家庭和谐,她的.事迹是平淡的,但这一点一点的小细节却造就了一个好儿媳。
袁家庄村孝顺媳妇张婷。
我叫张婷,今年27岁,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今年的孝顺媳妇评选活动中,我非常荣幸的被评为孝顺媳妇,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下面我就把这几年的生活感悟和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1991年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从小衣食无忧,在上高中的时候认识了我老田伟,在的时候,我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从结婚起我便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了一起。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善良,我非常注重家庭关系的协调,因此我与公婆的关系也非常和谐,每逢佳节的时候,我都会为公婆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
自从我嫁过来这几年,我从未和公婆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每次婆婆说我时我总是一笑而过,结婚没多久我就检查怀有身孕,由于婆婆每天要去忙农活,公公要去干活,我所能做的就是每天给公婆做好饭菜,让他们在忙完后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我会尽我所能的给公婆整理房间,清洗衣服,晚上他们忙完回来后,我会弄好热水,给公公、婆婆端过去,让他们洗脸、洗脚,我会像孝敬亲生父母一样孝敬他们,尽管我怀有身孕,累的腰酸腿疼,但我从无怨言我想对老人说,你们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幸福,在多年的生活中,我也时刻和邻居们和睦相处,和丈夫的姐姐搞好关系,尤其我二大姑姐出嫁的远,丈夫在外地工作,留下他们母女俩在本地生活,我常常过去,帮她照看孩子,让二姑姐出去打工,增加她家的收入,孩子信任我,把我当最亲的人,我心里也倍感欣慰,没事时也常给公公剪指甲,谈谈心。
我们夫妻结婚这几年来,一直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相亲相爱,共同营造我们和谐的家庭,我用这几年的行动践行着孝道,我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尽了自己应该尽义务,我相信爱是可以传递的,今后我要用自己的行动继续奉献自己的孝心和爱心,婆媳相处在一起就是母女俩,作为媳妇,我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但我会用心做一个好媳妇、好女儿。凡是以”孝“为先,以家庭和睦为主,本着以家和万事兴的原则,处理好家庭关系,让这种朴实无华,尊老敬老的精神继续传扬下去。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四
1987年,兴化市钓鱼镇春景村三组的陈步先在县城一家饭店当掌勺厨师,姚爱英在饭店当服务员。相处中,陈步先觉得姚爱英心地善良,勤劳贤惠。姚爱英感到陈步先处事认真,吃苦耐劳。1990年2月,姚爱英与陈步先由相爱而结婚。第二年,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4年7月18日早晨,陈步先骑自行车到饭店上班,途中意外摔倒,当场昏迷不醒。姚爱英以为摔一下并不要紧,等到兴化市人民医院的诊断出来后,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陈步先脊椎中枢神经受伤,除头脑清醒外,颈部以下全都失去了知觉。当时,陈步先大小便失禁,正发着高烧,医生说,高位截瘫病人高烧不退,死亡率99%。医生让姚爱英尽快为丈夫准备后事。
医生的诊断和建议犹如晴天霹雳。姚爱英怎么也不能接受摔一下就无法治愈的事实。她跪在医生面前,请求医生再给丈夫治疗一段时间。=实在治不好再抬回去。十多天后,医生建议姚爱英将丈夫转到大医院治疗。
辗转于盐城、扬州等地医院,陈步先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不久,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就花光了。姚爱英含泪将丈夫带回家中。
陈步先回到家里后,邻居们都吓了一跳。以往身体健壮的陈步先,现在躺在床上连一个手指都不能动弹。不少村邻以为,姚爱英很可能离开这个家。姚爱英的父母见女儿瘦了一圈,十分心疼。劝女儿回娘家过一段时间。
姚爱英一筹莫展。一想到这个来之不易的家,特别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相亲相爱的丈夫,她就不忍离去。她想: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自己也要拼命努力,决不放弃。她要让自己的丈夫活下来,即使不能活下来,也要让他幸福地离开人世。从此,姚爱英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每到大忙时节,姚爱英就心慌。以往,重体力活都由丈夫做,自己仅配合丈夫干些较轻的体力活。现在丈夫瘫痪在床,大忙时节请工又特别难,所有的体力活,不论轻重只能由她一个人去做。
兴化河道纵横,庄稼收获后以船运为主。不会撑船的姚爱英学会了撑船。1995年夏收的一天,姚爱英把麦子装上了船。船刚动身,狂风大作。刚学会撑船的她,篙子一别掉到了水里,姚爱英拼命游上岸。儿子急着跑来喊她回家:爸爸把大便解在了床上。姚爱英落汤鸡一样跑回家,把丈夫身上收拾干净后,又急忙跑去挑麦把。电闪雷鸣中,姚爱英一边挑,一边哭,脸上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泪水。
也在这一年,姚爱英77岁的婆婆病危在床。想到媳妇为照顾儿子忙里忙外,婆婆坚决不让姚爱英服侍自己。但姚爱英仍抽空去照料。婆婆小便困难,姚爱英便按照顾丈夫的方法,到医院买来导尿管。婆婆在临终前老泪纵横,夸姚爱英是世上难得的好媳妇。
“绝不让丈夫在家中等死,要让他活下来。”从把丈夫带回家,姚爱英就有了这种想法。为此,她借债给丈夫买药治疗。
为了给丈夫补充营养,姚爱英经常到集镇上买回排骨、鱼、鸡,烧烂后用调羹一勺一勺地喂。丈夫吃不完的,留给儿子。邻居们说,除了过年,看不到姚爱英吃荤菜。
高位截瘫病人血流不畅,会导致身体溃烂。为恢复丈夫身体功能,姚爱英不分昼夜地为丈夫翻身、搓揉、捶打。夜里,她把丈夫毫无知觉的手和脚抱在自己怀里捂。
看着不分白天黑夜照料自己和儿子的妻子日渐消瘦,瘫痪在床的孙步先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认为即使自己活下来,也是个废人,活一天,就会拖累妻子一天,几次想寻短见,都被姚爱英开导通了。后来,陈步先又劝姚爱英改嫁。姚爱英说:我俩走到一起也是缘分,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离开你,于情于理都讲不通。况且,你的高烧已经退了,说明我对你的照料是有成效的。我要是走了,谁来照顾你?说不定医生说的百分之零点几的奇迹就会在你身上出现。
苦心人,天不负。在姚爱英悉心服侍、照料下,奇迹终于出现了。1996年夏天,陈步先的下肢渐渐有了一点知觉。姚爱英甭提多高兴了。她尝试着让丈夫自己用筷子吃饭,搀扶他在屋内走动。两年多后,陈步先已能拄着双拐在庭院内走动,有时还走出庭院与邻居聊天。
由于丈夫多年瘫痪在床,家中的支出,随着孩子上学而增加。1998年5月,姚爱英看到丈夫已能拄双拐在小范围内走动,决定外出打工。
姚爱英把丈夫托付给8岁的儿子和邻居,来到离家近30公里的兴化城郊一私营企业。为节省3元钱的车费,姚爱英早晨4点半就起床做饭,然后带着大米和咸菜往厂里赶。
打工期间,姚爱英牵挂着家中的丈夫和儿子。回家时,总要带点肉、鱼和水果给爷儿俩吃。每次出门前,她都要把爷儿俩的衣服洗好,叠整齐,拎满一缸水,留足一个星期吃的米、面、油,并把它们放到容易拿的地方,再多抱点草放到厨房里。临走还要特别叮嘱年幼的儿子,千万要照顾好爸爸。
7年多来,省吃俭用的姚爱英舍不得为自己添置新衣服,每月挣来的360元钱几乎都花在了丈夫和儿子身上。为给丈夫解闷,今年春节,她借了400元钱,加上家中仅有的300多元钱,买了一台旧彩电让丈夫看。
7年多来,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姚爱英都没有低头,没有退缩。在丈夫、儿子和村邻面前,她从不流泪。村邻们都说:姚爱英付出的太多了,她太辛苦了。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五
我有一个好媳妇,叫马斌霞,是龙居镇大张村人。
从结婚,到今天对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关系都搞的特别好。对我老两口更是没得说,从结婚到如今十几年如一日,对待我们两口和她姐姐的关系都特别好。从结婚到现在我们婆媳之间从来都没有吵过架、翻过脸。她总是勤勤恳恳、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在咱们曲庄头村有较好的口碑。
每件事都先把我两口想在前,天气热了、凉了该添置新衣服,就不用我们说,就提前都买好了。对我们全家无微不至的照顾,每件事都想的特别周全,家里的一切事物都打理的特别好,不让我这个婆婆操一点心。每次回来,总是给我们买好多吃的、喝的,给我讲这个东西好,这个东西有营养,这个东西好消化。从不惹我两口生气,她爸身体不好,总是劝说不让她爸太劳累,想去那逛就去哪逛,说你们都劳累了一辈子,应该享享福,好好休息休息。她把脑梗住院在新地区医院,离家袁,每天抱着我孙子来医院伺候她爸,送饭、买水,照顾吃药等等,不让她爸受一点委屈。
天有不测风云,9月,她爸骑摩托车不慎摔倒,大脑严重出血。在医院给她爸洗脸、洗脚、剪指甲。照顾的非常好,我很感动。7月,我因感冒住院,7月份天气特别热,每天领着孩子来医院照顾我,给我洗脚、擦背、送饭。十几天从来没有任何怨言,病房里的病人都问:这是女儿?你女儿对你可真好,我说:不是女儿是儿媳。病房的人赞不绝口,你可真有好福气,有这么一个好的儿媳妇。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媳妇的好说不完,总而言之,我有一个孝顺、漂亮、贤惠、大方的好媳妇,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我们一定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下去。
婆婆:曲竹莲。
孝顺媳妇雷娟霞,妇女战线一朵花。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六
---替婆尽孝的好孙媳杨迎春。
杨迎春是盐湖区龙居镇雷家坡村人,现年49岁,夫妻双方勤劳致富,儿女也听话,一家人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该婆婆雷桐花因患病去世,留下了杨迎春的奶奶(已八十六岁)无人照料,(当时杨迎春已和婆婆分开另过)。杨迎春妯娌三个人,杨迎春想我们雷家坡村多年来一直弘扬德孝文化,教育年青人要孝敬老人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现婆婆去世了,留下奶奶更需要人照料,不能让老人感到心寒。我是妯娌中最大的,应该尽这个责任,所以她毅然将奶奶接回家中,悉心照料、问寒问暖。冬日里,她同奶奶同住一屋,生怕老人冻着;夏日里,她为老人安装空调、电扇,只怕老人热着,老人生病了,她跑前跑后寻医买药、洗脚,喂饭是家常便饭,老奶奶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身体越来越好,八十多岁的人,每天身清气爽,整天总是乐呵呵的,逢人就说这晚年遇到这么一位好孙媳,真是我的福气,村里人一致夸赞杨迎春是一个有孝心,明事理的好媳妇,连续3年被评为雷家坡村孝顺媳妇,20、20两年被评为盐湖区百佳孝顺媳妇,为雷家坡村广大妇女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东辛庄村第四组村民杨彦芳同志,今年55岁,现家里上有婆婆赵景秀,今年81岁,下有儿子、儿媳、孙共五口人。
彦芳同志的家庭和睦,孝敬老人的事迹在这十几年的情况特别突出,事情十分感人。
彦芳的娘家在我们本村,他从小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因为父亲是国家干部,是个文化人,他从小就有道德、有礼貌,所以就嫁到了本村。早年刚嫁到婆家时,公公及丈夫都健在,彦芳还没有太大的负担,就在十几年前,公公患病,常年卧病在床,他这个儿媳就寻医问药,给公爹看病,照顾老人,他就像一个女儿一样照顾老人,年年公爹是为村里打井,发生意外,造成双腿骨折,卧病在床,后来又因进入老年身体虚弱常年重病在床,老年病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人来照顾,他不怕脏、又不怕累,一直为老人养老送终。就在老人去世后不久,丈夫又因为患病也相继去世,这一场意外对她打击很大,家里家外的一切事情全部落到他一人肩上,生活上的压力亲人的去世,让他在深深的悲伤中度过。向这样的事情巷道邻里都看在眼里,好多人都为她而心痛。有些人就想帮助他这样的好媳妇,后来就有媒人想给介绍个好人家,可是彦芳一口否决媒人,丈夫去世了我不能丢下婆婆不管,我不能离开这个家,老人年龄大了。儿子不在了,老人就很悲伤,我不能雪上加霜,我决对不能离开这个家,我走了,老人的生活怎么过,我一定要照顾好老人,一定要替儿子尽到这份孝。也才能对得起丈夫,这也是我的责任。
彦芳在这十几年中还要照顾娘家的两位父母,因为娘家两老人也八十多岁,时常身体也有个小毛病,时常他也是问寒问暖、无策不至,因在同村也比较方便,这样就是同时赡养三位老人。
另外为了家庭的生活也就要考虑经济收入。所以他还种好几亩地,如果地里没有经济收入,也不好赡养几位老人这样就忙上加忙,又要照顾家里的,还要耕种地里的。现实彦芳一个人的劳动量,每天的付出超过常人的一倍还多,可以说是地里农活他得干,家庭事情他得办,每天的劳动要干到很晚了才能休息,雨天他有雨天忙,刮风天也得忙活,可以说他是没有休息的最忙人。
上面所叙只是一部分的孝顺事情,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不便一一细说,他本人也不好意思向我们讲,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对干部及村民一致说把他上报成我们村的好媳妇。
我叫孙芳兰,现年57岁,家住盐湖区龙居镇东张耿村。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从我20岁嫁到东张耿,他家里也是农民也不富裕。兄妹5个、弟兄3个,我嫁给了老大,后来两个弟弟结婚没婚房,我把我的房让出来,我住到别人家的空院里,一住就住了好多年,后来我有了3个女儿,在亲人的帮助下,我盖了三间土坯房,就这样过着平凡的生活。
到了一九九六年,我家三弟得了心脏病,看不好不久去世了,这期间公公婆婆就受到了一次打击。
有到了我38岁的那一年,我丈夫也得了脑血栓病,半边不能动,老天爷对我这么不公平,这有是一次对公公婆婆的打击,当时几个女儿还小,正在读书,一切重担落在我身上,他每天都要喝药,哪城有钱买药,苦日难度,感谢政府给我办了低保,但这远远不够。这期间我学开手扶车,有让亲戚来帮忙,将就着把地里的庄稼干着,我没人的时候哭上一回又一回,总是前半年借钱,后半年庄稼收一点还人,到过年时又没钱了,就这样风风雨雨过了十年。我丈夫他离开了我们在亲朋好友的帮忙下,把他安葬了。
后来经别人介绍有了我现在的丈夫,当时小女儿还在上学,那两个女儿就停学打工,我丈夫到我家我就可以减轻负担,不断过了两年我婆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她一时承受不了,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伤心过度,有了病,每年最少住两次医院,都是我一直陪护着在医院。和两小姑黑夜白天轮流着,她不能行走,她的大便小便,我都去做,病房里病友说我是她的女儿,我丈夫在医院前后背上我婆婆检查,就像自己的亲妈一样,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现在的丈夫。
最后出院后,长年卧床不起,生活根本不能自理,我一如既往,无怨无悔的照顾着公公婆婆,当时我公公快80岁了,不管是吃饭、洗头、理发、接屎、接尿,都是我们去处理,老公公也能帮一点忙,一直都是这个样,又过了5年,我的婆婆也离开了我们,在姐妹的帮助下我把婆婆安葬了。
婆婆已经不在都4年过了,现在还有80岁的老公公,一直我还得照顾着,我对公公也是无微不至,但愿他身体健康。
我现在丈夫的爸爸、妈妈也就是我的公公婆婆我们把他们从陕西老家接来,好好对老人家,好好尽孝,孝是不能等的,希望老人家身体健康。
这上面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也没有感动天地的事迹,我们都以孝的朴实,用自己的言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叫田小荣,女,今年47岁,是盐湖区龙居镇杜甫村第一居民组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26岁前嫁给本村村民冯二狗,自从踏进这个家门后,我就努力用我乐观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这个家打造成一个幸福和睦、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小康之家,期间有多少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孝“和”爱“的传统美德,体现着一个农村妇女的博爱仁慈、善良真诚的美丽形象。
1992年前,当我来到这个家的时候,我就把公公婆婆当成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对待,只要公婆乐意和我们在一起,我就让他们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因为大哥大嫂在市区内生活,小弟在河津工作,家里只有我和丈夫在家,所以,平时照顾公平的责任就落在我和丈夫肩上,丈夫还要再外打工挣钱,家里一切负担只有我一人里里外外全部担起。我始终认为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年婆婆因病去世,剩下公公孤单一人,我就义不容辞的担起了照顾公公的义务。几年来,我们互敬互爱、和睦相处,而公公现在年龄大了,正需要我的时候,也是我报答他的最好时机。
公公今年已经七十九岁高龄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公公的饮食起居越来越不方便。我就坚持每天按时做饭,适合口味,按时就餐,以便老人的咀嚼和消化,忙完了家里,抓紧田间工作,丈夫因有腰间盘突出,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我就把家里十亩土地按时、按季,从播种到秋收,忙里往外,只要在农闲的时侯,我每天会为她做不同的饭菜,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同时,每天带他外出激励参观,()调剂生活。考虑到他的心里承受能力,他的.脾气不好,有时候也常给我发火,声音很大,说话难听,我有时也委屈,但想起父母生前的教诲就一次次的原谅老人。多少年来,我从来没和他超过一次嘴、红过一次脸,因为我的心里始终装着一个大写的”孝“字。从不耐其烦地照顾公公。经过我的精心照料,如今他早已恢复了阳光和开朗,看着老人开心生活,我的心里也十分高兴。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的好事。我问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我只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尽了自己应该尽的义务。我相信,爱是传递的,我用自己的行动教育我的下一代把”孝“和”爱“传递。今后,我要用自己的行动继续为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孝心和爱心,让这种朴实无华,尊老敬老的精神在中国大地世世代代传扬下去。
李运平。
大家好,我是长江府村第四组居民李红玉,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位百善孝为先的好媳妇。
李运平,1969年出生在龙居镇长江府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9年21岁的李运平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我邻居李朝阳的家庭。20多年来他默默地为这个家庭任劳任怨奉献着。20她的公公突然得了老年痴呆病和胃病,她就把公公和婆婆从小叔家接到她家伺候,因为她小叔是个半哑巴,公公见儿子和媳妇二人没上过学,不懂得种地技术就一直住在半哑二儿子家,指导二儿子种地,她和丈夫一起把公公送到医院检查,最后确诊公公得了胃病。
胃癌,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晴空霹雳,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还要供两个大学生的家庭增添了困难。运平说:一定要尽其所能,给公公看病,哪怕砸锅卖铁以尽晚辈的孝心。就这样运平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又从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为公公治病,住院期间,运平隔三差五看望公公,每次看望都买上一些公公爱吃爱喝的营养品。一次运平到医院正赶上公公刚化疗完,把吃下去的东西全都吐在了身上,运平赶紧用毛巾为公公擦洗。同病房的病友说:这儿媳妇比闺女还孝顺。70岁的公公带着满足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公公埋葬花了两万元,她不但没有让小叔拿一分钱,而且埋葬后还给了小叔朝峰两千元。一位老人说埋葬老人朝峰不花钱还分钱,你真傻。她笑着说朝峰说话不清楚,我怕他心灵受创伤。
公公去世后,她怕婆婆寂寞,每天和婆婆在一起说说笑笑,婆婆有高血压腿有滑膜炎,走不动路。冬天她要去南扶工厂上班,早上五点钟就起床给婆婆的饭做好,菜盛好温在火炉上,让婆婆什么时候起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婆婆爱干净,她总是把婆婆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刚入秋她就用新棉花给婆婆缝了一套新的被子和褥子。去年冬天她的婆婆突然手麻,头晕,她放弃了每天去果库拾梨的工作,和丈夫一起去给婆婆到医院看病。因为她的丈夫耳朵有点笨,在医院跑前跑后全靠她,婆婆在医院住了半月,她为婆婆梳头、锤背、剪指甲,精心侍候,从不厌烦。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婆婆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我的亲闺女了“、”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婆婆出院后她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婆婆,因为怕婆婆受冻,虽然经济再紧张,但还是给家里按上了暖气。每天早上起来,先到婆婆房间给婆婆倒尿盆,晒被子烧炕。有一次婆婆吃多了,肚子不舒服,想上厕所,还没走到说时迟那时快,身上拉了很多屎,运平打工回来发现这一幕就开始收拾起来,她先给婆婆洗澡,擦洗身子、换衣、铺好床单,然后又去给婆婆洗衣服。她无论再忙再累,都要给老人做可口饭菜,晒晒被子。多年来从来没有和老人红过脸高声说话。
照顾婆婆,短暂的一天,在常人看来很平常,但是作为媳妇十年如一日地做到这些事真是不容易啊!应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的职责“明白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妻。
她在用自我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七
今年以来,鹿邑县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公民、诚信公民,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活动。一是组织发动。由鹿邑县文明办牵头,联合县妇联、县广播电视局,在全县范围内联合开展“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和“感动鹿邑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3月6日,鹿邑县召开了“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动员会,下发了《鹿邑县开展“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活动实施意见》,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安排,要求全县各单位严格按照爱国守法、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持家、文明卫生六条标准进行评选。
二是营造氛围。通过推荐评比、总结表彰、巡回报告等形式,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人人参与评选、户户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县电视台开辟“孝顺儿子、孝顺媳妇”事迹展播,将典型候选人的事迹制成专题片,每周播出3个,在电视台连续播出,接受全县人民的监督,目前正在播出。同时,在老子故里网上也开辟专题,发动广大网民投票。
评选。行政村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将评选推荐结果上报乡(镇)、办事处。对于各乡镇上报的候选人,县文明办、县妇联、县广电局抽出专人,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下去督查,实地调查,核实各乡镇所推荐人选是否具有代表性,然后再确定全县要表彰的'百名“孝顺儿子、孝顺媳妇”人选。
四是进行表彰。对各行政村推荐的“孝顺儿子、孝顺媳妇”优秀典型,各乡镇先进行表彰。8月下旬,县文明办、县妇联、县广播电视局将对全县产生的“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典型进行表彰。7月30日,鹿邑县观堂乡召开了“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表彰大会。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泽功、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康健及县文明办、妇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目前,该县已评选出“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典型136人,“感动鹿邑五好文明家庭”10个。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八
在xxxx县xxxx镇xxxx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这个家庭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这就是xxxx的家。xxxx,是xxxx镇xxxx村村民,现年60岁,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了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
一、她是家中的好媳妇。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她没有同婆婆“红过一次脸”,始终默默付出,没有怨言。老年人经常多病,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经常陪她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婆婆人老心不老,对这一切明记于心,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
二、她是丈夫的好妻子。
刚结婚时,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每逢春节才能回家,家庭重担自然落在她一个人肩上,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饭,种地收割等内内外外的活全靠她一个人挑着,她一不叫苦,二不埋怨,结婚时买的几件衣服穿了很多年,丈夫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每当给她买件新衣服,她总要报怨好一阵,平时也舍不得穿,只有逢年过节或走亲戚时才穿。多年来,她没有逢集上街的习惯,说是上街就得花钱,平时对用水、用电也十分节俭。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除了照顾老人、教育子女,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她也常劝丈夫不要回家,说她一人能行。就这样,她成了丈夫的贤内助,减少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丈夫疼她,她更体贴丈夫。在她得病以后,体力渐渐不支。为了能为家庭多出一份力,经常拖着疲惫的身子,依然坚持到地里干活。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面对着倔强不服输的她,毅然打消了外出了念头,留在家里悉心的照顾她。看着日渐瘦消,手上还始终不肯放下农活的她,丈夫说:“要安心陪在她身边,即使再困难,也要一起挺过去。”
三、她是孩子的好妈妈。
xxxx有二个孩子,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全校前茅。当时小学生的功课重作业多,大量作业要拿回家完成。她坚持每天晚上手里的针线活,按时和孩子们“做功课”,陪着孩子读书,她经常对村里人说:“自己没有文化,吃了亏,一定要让孩子有出息”。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除了逢年过节给孩子们买些新衣裳,她一直亲手把大人穿过的衣服裁剪做给孩子穿,衣服虽旧,但很合体,经常勤换洗,孩子们也非常乐意。而她也一直默默的履行着一个做母亲的义务,深深的爱着她的孩子们。
四、她是村民眼中的好公民。
生活中的xxxx,尊老爱幼,心态阳光。xxxx倡导一家人都勤劳吃苦。同时,热心帮助邻里,见到有人出去没有把门锁上,她就主动在那里帮助看守;冬天下雪后,她立即带头扫雪,方便大家安全行走。前几年,村上推广种植了全膜玉米,她积极响应村中号召,第一个带头种植,并说服周围邻里,一同响应。第二年,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带动了全村群众的种植热情。在一个小小社中,邻里之间通过xxxx这个好邻居而团结、凝聚在一起,拧成了一股绳。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她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为邻里热心帮忙,赢得了家人的一致称道,更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九
**是居住在xx市**区**街道**社区荷花庄的一个普通居民。她1961年师专毕业后,在当时的*县一所小学从教。在执教为师的同时**也收获了“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天伦之乐。然天有不测风云,1979年,家庭“顶梁柱”的丈夫因病撒手西归,只留下老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和孤苦无依的妻子,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的身上,让她饱尝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滋味,但困境没有让**退却,却激发起她掌舵家庭之船在风雨中前进,和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力量。三十年来,她辛苦持家,抚育儿女长大成人;三十年来,她侍奉婆婆,端水送羹,洗脚擦身,无微不至;三十年来,她对婆婆和言细语,依顺细腻,体贴入微。她的事迹就象小巷里的更声,平淡而悠深,诉说的是绵绵延延的亲情历经岁月锤炼后的厚朴和甘醇。
在婆婆的眼里,**是“贴心棉袄”;。
在儿女们的眼里,**是“了不起的妈妈”;。
在邻居们的眼里,**是“翘大拇指的好媳妇”;。
在社区居民的眼里,**是“孝心献给长辈”的模范;。
在许多人眼里,**是“我身边的文明之星”……。
**说,侍奉婆婆,抚育儿女,是我该做的份内事,这世上没有趟不过去的关,有苦才有甜,现在我每天都是好日子。
一点一滴凝往昔。
走进**社区荷花庄新村的**家,她正在给刚起床的的耄耋婆婆梳洗。一大早,**给婆婆饨好了白木耳百合羹,盛好端到小桌上,招呼婆婆吃早餐。这婆媳俩非常有缘,婆婆名叫周美英,名字与媳妇只有一字之差,听上去象是姐俩,实际上她们亲如母女。婆婆今年93岁了,身体硬朗,生活基本自理。看得出来,多年的婆媳生活使得两人亲昵无间,婆婆周美英对媳妇**非常依赖,她对美娣说:“我不爱吃甜的,我要吃泡饭”。**和声细语地对婆婆说:“这两天,你感冒,我煮点白木耳,让你补补身体,配点百合,给你润润肺,吃一点吧”!婆婆在媳妇的相劝下一勺勺地吃起了早餐。**在一旁一点也没有闲着,她细心地替婆婆擦拭嘴角,不让一颗饭粒、一滴汤水落到她脖子和衣服上。等婆婆用完早饭,她把婆婆睡过的被褥晾晒到阳台上,为了防潮保暖;还把婆婆治感冒的口服药碾磨成粉,为了方便吞咽;婆婆方便后,她用温水把婆婆清洗得干干净净……这一切的一切,**做得信手拈来,仿佛孀居的漫长岁月里与婆婆相厮相守的日子就在弹指一挥间。近距离地接触**,看到的是她斑白的两鬓,那是发梢滑过青春的印痕,听到的是她温和的话语,那是历经沧桑的安宁,感受到她脸上淡定的容光,那是她禀持孝老美德的聚现,在她的述说中,往事一幕幕地浮现眼前:
一声霹雳起晴天。
47年前,家住鄞县章水镇大皎村的周美英为独子娶了一房媳妇,名叫**,时年22岁的**在乡里乡亲的眼里可谓喝过墨水的人,李家坑小学(后更名为下严小学)任教。婚后,婆婆和小夫妇俩住在一起,一块儿过居家日子,婆婆体恤儿媳,烧菜、操持家务、帮带孙辈;媳妇教书育人,和丈夫相敬如宾,勤俭持家,一家人生活俭朴,和和美美。天有不测风云,病魔夺走了相濡以沫的丈夫,家中栋梁尽失。当时**39岁,上有63岁的婆婆,下有四个未成年的孩子,繁重的家务,拮据的经济,一下压在**身上。
一副弱肩挑重担。
**擦干眼泪,挑起家庭的重担,掌舵家庭之船在风雨中前进,一路上,婆婆就是她的“大副”,给她力量,帮她分担,下课回到家,饭桌上已有热菜热饭,婆婆和孩子们等着她一块儿吃饭。四个年龄相差无几的孩子,同同上学,家里负担更重,为了帮补家里,婆婆组织孩子们在课余的时候编织凉帽,孩子们是“小工匠”,婆婆是“贩子”,每当集市,婆婆挑着几十顶叠摞得象小山一样的凉帽换成现钱,补贴家用,而这钱,婆婆从来是放在抽屉里,谁用谁取。美娣在铺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婆婆虽然不识字,但默默地坐在一旁,满心喜欢地听着美娣教育孩子,虽然手上忙着活,但脸上挂着笑,笑中带着一种自豪的味道。渐渐地,孩子们出息了,老大考上了大学,老二、老三也工作了,小女儿也考上了大专,接下来,一个个成家立业了,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独当一面了,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一生一世相厮守。
从望春小学退休后,和婆婆一辈子没分家的**把家从鄞州望春搬到了**社区,方便年迈的婆婆在市中心就医和出行。已做婆婆的**在她的婆婆周美英眼里永远是那个知冷知热的好媳妇。已是花甲老人的**经常搀扶着满头白发的耄耋婆婆在里弄、公园散步,让老人行健、开怀;一日三餐,**为婆婆做适合口味的饭菜,每逢初一十五,老人要吃观音素,美娣就切切心记,专门为她买素菜做素斋;冬天天临的时候,婆婆腰酸,**端来热水,侍奉旁边,焐在婆婆的腰处,减其疼痛;婆婆爱看电视剧,但因视觉衰退,看不大清楚,又因记忆力、理解力退化,常常搞不清楚剧情,她总是陪在身旁,细心解说;有一次婆婆感冒,**也应腿伤在床上休养,她坚持认为高龄老人耽误不得,支撑着拄着拐杖下床,摸到电话机旁,叫来儿子开车把奶奶送到医院治疗,自己才放下一颗心;有时候,**到儿子女儿家去住上几天,总要带上婆婆同行,以免其孤单寂寥……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也对祖母十分孝顺,不但经常带着礼物上门探望,还时时要求祖母到他们家里去住上一阵。前段日子,老人家刚刚在二孙女家住了二十多天,这二十多天里,这边,**一天三个电话,早晚问安,吁寒问暖。那边,孙女一家把祖母当成“镇家之宝“,烧好饭菜,铺新被褥,听戏曲演唱,读报纸新闻,一心一意要祖母高兴,连16岁的曾玄外孙都抢着倒痰孟,老人家在孙女家才住了一阵,惦念着婆婆的**就把老人接回了家,亲为侍奉。
在和**话家常的时候,老婆婆用完了早餐,脚上套着**专门用毛线为她编织的厚绒鞋,坐在媳妇为她铺就厚绵垫的太师椅上,闭目养神,时不时对我们的讲话表上两句,足可见她的耳聪心明,整理老人的话语,发现她的话完全出自肺腑,她说:“我是贫苦农民出身,老伴早亡,又失去儿子,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碰上这么一个好媳妇和好孙辈,真是晚福非浅”。听了此翻出自内心的话语,我们真的为之感动和赞叹。是的,**的家是一个传统美德之家,遵循的是“敬老爱幼、勤俭自强、孝行天下、淡泊从容”的人生品格。这传统美德给她们一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让她们获得了精神的力量源泉,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们相持相扶,彼此关爱,淌过生活的难关;在漫长的生活长河里,她们宽容以对,互为慰籍,共享人生的平实和精彩,这细水长流般的爱,将会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体味真、弘扬善、享受美。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十
孝顺媳妇王桂莲先进事迹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二十年如一日服侍公公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事迹传遍全村,她就是轩庄村孝顺媳妇王桂莲。
回家给老人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忙碌几个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立的儿子,很是辛苦。有人还说”你家婆婆生了好几个子女,你干嘛不让他们轮流照顾老人,你一个人多辛苦.”她告诉他们,“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年老的时候?在我们家。孝道是最靠前的。没有孝心,家里就和睦不了。我伺候老人,只是做了天下儿女最应该做的事情”.
她不但教育子女孝敬老人,以身作则,婆媳、妯娌、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夫妻平等、互帮、互助、互爱,关爱子女,既管又教,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还十分关心、帮助邻居,礼貌待邻,以邻为友,从不干扰邻居的正常生活,不挑起事端,不搬弄是非。邻居轩家东家庭条件不太好,她就经常照顾他家,大人不在家,小孩们就会经常在她家吃饭,有时她不但把一些旧衣服送给别人,还会买些新衣服送给那些困难的邻居家,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她有信心把她的家庭经营的越来越美好.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十一
她,一个传统的农村妇女,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在丈夫去世后10年如一日的照顾着93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公婆。在村民眼里,她是个孝顺的好媳妇,在公婆心中,她是个值得信赖的好儿女;在孩子眼里,她是善良的母亲,是家中的顶梁柱;在亲朋好友之中,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没有人不肃然起敬。她的的确确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敬老孝亲、和睦邻里的好榜样。她用真爱勾勒了倾注与付予的光环,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家住陕西省镇巴县黎坝镇春生社区街上小组村民席xx。
中国有古语,百善孝为先。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基本要素。
席xx有一位双93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公婆,得了老年痴呆症,不管平时自已家活有多忙,席xx每一天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每当天气突变的时候,她都会尽早提醒老人多加衣服,当老人有些头痛感冒时,她总能第一时间到老人身边问寒问暖,端水递药;老年人需要多休息,她就时常嘱咐老人要早睡,保证良好的睡眠时间。有时农活实在忙得抽不开身,她就会提前为母亲准备好一天的生活用品,委托亲戚、邻居帮忙带管那么几个小时,每周她都会帮公婆洗一次澡,陪她玩,搀扶着她在街边散散步、说说话,如同对待幼儿一样地哄着、照顾着。为了使老人的生活更丰富一点,前几年她还带老人到县城的黑虎梁、革命烈士纪念塔等地游玩。“父母把我们养大,此刻他们老了,孝敬他们是我的职责和义务,我只是做了我的本份。”席xx说。
这一本份,让看在眼里的外人都直夸她实在是孝顺。老人眼睛看不到,自理本事差,时间长了身上难免有气味,可席xx不嫌弃,还时常陪着公婆一齐入眠;老人头发长了,她就请来理发师为老人理发;天气冷了,她及时为老人加衣添被;天气热了,傍晚她就背公婆去广场乘凉。看到老人乐了,她心里比蜜还甜。
如果说席xx对自我的父母尽孝道是理所当然,那么她对周边的老人也一视同仁,这不能不说是她对孝文化的又一种诠释和理解。
在席xx周围,有的老人儿女常年在外务工无人照看,有的年迈多病,行动不便,她就像对待自我的公婆一样,经常去走动、去看望。有的老人身体不好需要住院时,席xx就主动帮忙办理住院手续,并垫付医疗费。逢年过节又送去补品看望老人。左邻右舍、社区里的老人,在她眼里,个个都是亲人,也如父母。
在幸福院,社区每周都组织老人们开展活动,只要一有活动,她就做服务,扶老人上台阶、为老人端茶递水……。每年重阳节,党委、政府,社区都要组织老人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有的老人拄拐杖,有的老人因生病腰间挂着尿袋,她就就跑前跑后,给老人们供给方便。
扶人上车、为老人代购生活用品、送老人回家、帮老人解决家庭纠纷……席xx关爱老人的行动简单而实在。“其实孝顺不用惊天动地,一个微笑,一声问候,或一个举手之劳的行为,就能让老人们倍感欣慰和满足,关键是我们要能换位思考,多想想老人们最需要什么。”席xx说得简单而真诚。席xx的真情实意,打动了所有跟她接触过的老人,但凡明白她的人,一提起她就会竖起大拇指说:“她是个大好人。”
“此刻社会上有种不良风气,很多人不敢去做好事,如果有一天你也刚好碰到一位老人在你面前摔倒了,你敢不敢去扶”应对群众的问话,席xx回答得肯定而干脆。“敢”。“那要是她所以冤枉你呢”席xx笑得有点腼腆,“那我也心甘愿过,我相信社会上还是有公平正义、还是好人多。”
2016年席xx被镇巴县老龄办评为“孝亲敬老之星”。席xx就是这样,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去感召、去触动周围的人。以自我的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用自我微薄的力量做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十二
周晓霞是红安县国土资源局财务股副股长兼会计,1971年2月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国土资源管理事业。20xx年来,她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也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单位,她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周晓霞的丈夫是县财政局干部,事情多又杂,整天在外奔走。他是一个有极强事业心的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恪尽职守。他每天全心全意地工作,工作出色,但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孩子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基本都落在周晓霞一个人肩上。为让丈夫安心工作,她的生活基本是两点一线,上班时间忙完单位工作就急忙往家赶,回到家里做家务。为了让女儿有饭吃,每天清早起来,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饭菜做好,用电饭煲煲着,以备她回家有饭吃。对此,女儿很不理解,非屈地说:“别的孩子放学回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香喷喷的饭菜,而我每天只一个人在家吃饭。”她回答说:“孩子,妈妈现在单位忙,等有空我一定陪你在家吃饭!”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周晓霞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周晓霞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她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生。
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是她们二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她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周晓霞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在生活中,她自觉做到不插手丈夫的日常工作,不干涉丈夫手中权力的正确行使,不利用丈夫的职权和影响办私事,搞特殊化。
别人的星期天一般是调养精神,吃喝玩乐的一天。而周晓霞的星期天却是七天中最“忙火”的一天。尽管平时她也不着闲地干,可一个星期全家的衣服,还有两三个星期要给老人拆洗一次被褥,这些她就要洗上大半天。在生活上,她对老人精心照料,在精神上给老人以最大的安慰。她婆婆患了胃病,有时烦燥不安,哭闹不休,吵骂不止。遇到这种情况,她丈夫不免也要发一通脾气。这时,她总是安慰老人,同时劝丈夫:“我们要是老了,孩子们这样对待我们,你心里能好受吗?”一句话,丈夫的火消了,老人也不闹了。每个周未再忙,她都要随夫携子看望公婆,一起吃顿饭,陪老人聊聊天。她丈夫曾深有感触地说:“是媳子给了他家人的温暖和幸福,为家里付出的实在太多了!”而周晓霞总是乐呵呵的,深感知足和欣慰,她总是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家作为一个主妇、长媳,家兴、人旺、工作顺就是自已最大的幸福。
在这次“十佳好媳妇”评选中,虽然全局干部职工都推荐周晓霞参加全县“十佳好媳妇”评选,但她本人却认为自己在很多地方也存在不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她会更加努力地去做一名“好媳妇”,做一名“好国土干部”。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十三
今年36岁的王亚,是陇县东城社区一名普通妇女,她十几年如一日,热心伺候公公的感人事迹,深受街坊邻居的赞扬,社区里的人提起她,没有一个不夸她是孝敬公公的好媳妇。
今年84岁高龄的公公原是一名乡镇干部,因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而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卧床在家。为看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生活一直很困难,15年前未嫌弃赵家父子家境贫寒的她,嫁给了丈夫赵江海,嫁到赵家公公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和蔼善良品德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进门那天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片真情投入到这个并不富裕的家中,用她那瘦弱的身体,一刻也不停地忙碌着,全心照顾着久病的公公。
天有不测风云,公公在19xx年又不幸患上了心脏病、前列腺病,王亚和丈夫多次寻医给公公治疗,但效果都不太好,面对病情,公公感到打击很大,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王亚看出了公公的心事,就天天搀扶着公公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陪她聊天,开导公公坚强起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给公公打比方,还常对公公说“你一定要战胜病魔,有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照顾你,陪伴你”王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执着地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担。她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在忙里忙外的同时,她抱着治好公公疾病的希望,四外投医问药给老人治病。公公住院期间她亲自护理,平时按时给公公服药,合理安排公公的生活,饮食起居精心照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亲自扶公公上厕所大、小便,亲自给公公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计让公公吃好、住好、使公公生活的开心,每周她定期给公公洗头、洗脚、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换、即使遇到工作繁忙,她仍抽空推着公公出门散步谈心,就这样,她热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为了更好的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婚后第4年,她毅然辞掉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在家照顾。为了能让公公早日康复,王亚咨询了很多医务人员,掌握了不少护理知识,通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目前公公病情和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来探视公公的亲属都说:多亏了王亚的细心照顾,王亚每次都腼腆的笑着说:“孝敬公公是我份内的事”,公公也时常激动地说:“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媳妇照顾我、鼓励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很多,不少人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孝敬公公”?王亚回答说:“公公早年丧妻,为教育丈夫成人受尽了苦,我们晚辈应当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家多活几年,才能对得起她,我心里才觉得踏实些,好受些”,这就是质朴、善良的王亚。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十四
马xx,王范乡刘村庄德孝文化苑义务管理员,也是医疗志愿服务队成员,日常生活中免费为老人体检,平时还帮老年日间照料买菜,为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种服务。
在她20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她的先生。他和她比起来,简直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奶奶宠爱他,父亲母亲呵护他,还有懂事的弟弟,一大家子在一起的幸福不正是她想要的吗?拥有这样的家庭,让她觉得很满足、很知足。在谈恋爱的时候,她就给自己许了个诺言:上苍给了她一个梦寐以求的美满家庭,她所能回报的,就是全心对待所有的家庭成员,为了自己的多年的心愿,也是为了做儿媳的那份责任。
经营好自己的事业是对家庭成员负责的第一步,有了经济基础的保障,才能让家长安心、脸上增光。她经营的诊所从最初的一个小单间扩展成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四季舒适的门面房。农忙之余,不断进修、学习,参加市里的辅导班,掌握日渐更新的医学知识,将最新的医疗技术相关信息带回村里,既方便了村民就医,又在医疗保障方面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一点贡献。公婆经常说,邻里乡亲们挣点钱都不容易,能照顾就多照顾点。只要资金周转的开,街坊邻里来看病,手头上的钱暂时比较紧张的,都可以在这里先就医,等钱宽裕了再结账。公婆淳朴的善心时刻提醒着她,做人要厚道,要换位思考,急病人之所急,像对待亲朋一样对待每一位病人。她的小诊所在大家的关爱下逐渐成长,也希望以后能为大家提更多的保障。
在大家的称呼里,她家先生的父母是她的公婆,但是在她心里,早已将他们当成是她的父母来看待,他们也把她当成是家里的姑娘。嫁入仝家以来,一直喊的都是爸、妈,老两口听起来也很开心。在她眼里,孝顺其实很简单。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东西就是“孝”,不让老人生气、担心那就是“顺”。公婆衣服的尺寸早就熟记在心,只要看到合适的,自己省点,也要先紧着公婆买。春夏秋冬的衣服,全由她来包办。公婆每次试穿的时候,嘴上总说她乱花钱,但是看到他们眼里的喜悦,她知道,公婆是心疼她。老人年纪大了,一般的手机老人家看不清、听不到,特地托人在市场上给公婆买来大铃声和大按键的手机,这样也方便了家里人的联系。奶奶是全家人的宝贝疙瘩,经常给奶奶洗澡、洗头,剪脚趾甲,买新衣裳,吃新鲜玩意,带奶奶电脑视频,定时给奶奶检查身体,陪奶奶打麻将,唠嗑,逗奶奶开心,奶奶心情好了,身体健健康康,那就是她们全家人的福气。公婆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本着这个简单的理念,她们一家和和美美的度过了十几个春秋。
当然,两代人在一起总有“代沟”,有时候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不一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遇到公婆无法理解的事情,本着宽容的心,慢慢和老人家讲解、沟通。如果暂时无法理解的,就先放一放,给老人一些考虑和体会的时间,这也是尊重家长的表现。
寒来暑往,转眼家里的小叔也到了适婚年龄。给小叔找对象成为家里的头等大事。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四处张罗好姑娘,小叔去相亲,当然要先配备一套好行头,这个事不用考虑,做嫂子的一定要先忙在前面,让小叔在硬件方面不输给别人。在她的撮合下,小叔找了个好姑娘,她也有了个好妯娌。大家像姐妹一样相处,共同孝敬长辈,关爱晚辈。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十五
我是马雪梅,高青县建设局一名普通职工,阳历1973年1月出生,1993年9月参加工作,1996年4月结婚。以往是第一届高青建委团委委员、第二、三届高青建委团委副书记,对共青团工作情有独钟。1999年11月共荣加入共产党,入党介绍人为张卫军、刘保吉同志。领导为张鲁平同志等。
有人说70年代生人是没有梦想的一代,其实我们内心深处有渴望,因为就像说得,我们与开放后的新中国一齐成长,一齐经历,一齐痛苦,属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不算走运,也很幸运,以后的路还要慢慢走好,毕竟我们是最终一批理解革命教育的一代,那时老一辈革命家毕竟都在我们身边,对他们的历史也如数家珍。还有个特点,就是我们70年代的人都还相信感情,都向往那种自然而然心意相通的感情,都期望慢慢变老的浪漫,都渴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情。下头把我为人妇后的所作所为简要做个介绍。
百善孝为先,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品质应当是善良。这些年我先后送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公公,深感人生短暂,生活完美,人活着,必须要珍爱生命,享受生活。公公2004年患上癌症,这期间,我除了尽其所能让他吃好、穿好以外,还以“同理心”体会在家族中有威望的公公的心事,常常与他聊天,并做好记录。他曾对在村里担任村书记的叔伯二哥说:“不管以前和别人发生过什么恩怨,你任村书记后,要向前看,全村要没有进不去的门才行。”他的一些话,激励着我们成长,并过好以后的日子。2008年公公去世后,我把对公公的敬意转给了婆婆。婆婆幼年父母离异,没机会上学,不识字。思想传统,勤俭持家,孝敬老人,爱护小辈。近来,在我生病期间,婆婆搬来和我们同住,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我也尽我所能给她买合体、漂亮的衣服,丈夫见我们婆媳和睦相处,心境也格外好,一家人生活的其乐融融。
每位妇女在一生中处于女儿、职工、妻子、母亲等众多的主角之中,十分不易,其中妈妈的主角最不易,亦最重要。妈妈教育观的正确与否,不但直接影响家庭的稳固和子女的成长,并且间接影响社区两个礼貌的建设,乃至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那么妈妈如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呢我也认为要从良师益友、鼓励为主、尊重选择三个方面去努力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经过亲身实践,我们的孩子得到了教师和邻居同事的喜欢。欢乐学习、欢乐生活,用真心多交朋友,培养孩子有爱心、讲礼貌,这就是我和丈夫在孩子现阶段她7岁时的教育理念。
丈夫家。一段时间以来公公曾是这个大家庭的核心,公公去世后,这个大家庭曾因种种原因,出现过不团结、不和睦。对这种情景,我和丈夫做到了不穿坏话传好话,压事不挑事,不搞纷争,以大局为重,尊重长辈和伯嫂,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家族必须会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至于邻居之间,因为我们住的是高青县最终一批福利分房,邻居素质相对较高,我们大多时候是在受大家的照顾,我们就仅有感恩的份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距离“好媳妇”的标准还很远,我还要在知书、达礼、有思想、有品位等诸多方面加强努力。最终让我以歌曲《国家》的几句歌词作为我参选材料的总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孝顺媳妇事迹材料篇十六
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她用十几年的真情,谱写了和谐的美好画卷,她用浓浓的关爱,真诚地守卫着矿工的平安,她就是增子坊矿综采队队长谢妻子----周继萍。
周继萍,今年42岁,1987年与谢结婚,从此成为一名矿工的妻子。十几年来,她把丈夫视为家中的顶梁柱,默默地操持家务,伺候老人,照顾孩子,积极参加各种安全协管活动,和矿区的姐妹们一起为矿区的安全生产托起了半边天,被矿工们称为好矿嫂。
甘做矿工贤内助。
“既然做了矿工的妻子,不论多难,都要把这个家操持好,绝不让丈夫分心。”因为她深知,安全生产是煤矿“天”字号大事,是矿工家庭的命根子,维护好丈夫的安全是妻子的责任。丈夫每次上班前,她总是千叮万嘱:“下井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俺和孩子在家等你。”一句平凡的话语,道出了自己内心的那份深深的眷恋与牵挂。
20xx年4月,谢担任坡矿运输队书记一职。丈夫肩上的担子重了,工作更忙了,经常是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为了丈夫能在煤矿平平安安地工作,她任劳任怨,辛勤持家,养老抚小,将家中的重担独自挑起来,既要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还要工作,非常辛苦,但每次丈夫来电话她都说:“家里没事,有我呢,你放心吧,只要你平平安安的……”每次丈夫休班回家,她就换着花样的做他最喜欢吃的饭菜,听他说说矿上的事情,讲讲职工们的趣事,温馨和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39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