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交流是实现人际关系和工作效果的关键。写总结时要注意遵循客观事实和真实情况,不夸大不缩小。总结是一种对问题和挑战的思考和总结,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理解。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品味的提高,在园林建筑及构筑物与植物景观设计中,对其功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就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首先对园林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园林设计的功能决定布局的综合性;起开结合,多样统一;构成要素的统一等等。
然后结合实践经验对几种类型的园林设计提出了一些设计概念和思路。
最后对园林设计中实现功用性与艺术性统一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园林设计既能美化生态环境,又能烘托人文环境;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有效促进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二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设计是以提高城市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为最终目的,而地被植物在绿化设计中体现出的综合性能,无疑证明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应满足这一要求。因为地被植物的生存特点,其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范围较广,应用效果显著。本文首先概述了地被植物,通过分析地被植物的特点,简要分析了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地被植物是指在自然界中低矮的覆盖在地面上的植物。通过分析地被植物,可将其分为观叶类、观花类和观果类,常见的地被植物有草坪、矮生灌木类以及蔓藤植物等。草坪因为其覆盖性能好、种植简单、效果美观等优点,在景观应用中范围较广,多用于大场地的绿化设计;而矮生灌木类因其生存能力较强,管理方便等优点,多用于道路绿化设计。蔓藤植物则因其攀爬的生长特点,多用于景观造型的应用之中。
(1)水土流失是园林养护最难解决的问题,所以杜绝水土流失是园林设计的重要要求,地被植物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因为地被植物不仅能够吸收地表水源,还能够保持地表水源和土壤厚度,而且起到净化水源、改善土壤环境的作用。(2)地被植物因其形态特点,多数以大数量作为一处景观的组成部分,因此覆盖面积大,由此一来,地被植物就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照射进行光合作用,良好的蒸腾效果有效地调节了空气湿度。对于气候干旱的北方,或者对于空气湿度有较高要求的特殊场地,地被植物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地被植物广泛应用于北方地区的重要原因[1]。(3)地被植物不仅种类多,且大都对环境的要求低,野生地被植物在全国各地都比较常见,换句话说,地被植物具备一个天然的、能够适应恶劣自然环境素质的植物库。这就大大降低了园林绿化设计的操作难度,也为绿化设计者在各种季节和环境提供了更多造型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绿化的投入成本,大大增加了绿化景观的经济效益。
2.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地被植物广泛上可分为观叶类、观花类和观果类;具体又可分为不同科属,有菊科、豆科、十字花科等;另从生态类型角度上又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可见地被植物的种类之多。据调查,地被植物景观设计中较为常见的就有300多种。此外,各地用于观赏的野生地被植物的种类数量也非常可观,例如北京地区,秋季观赏的野生地被植物有21科84种,杭州地区有54科143种,济南地区有73科349种,南京地区有139种,且尚有大量资源处于野生状态,并未开发利用。综上所述,地被植物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支持,为地被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天然保障。
2.2观赏性能佳。
地被植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多数生长快,花期又长,不仅能够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颜色、形态,具备颜色丰富、形态各异的特点,且群体效果非常好;地被植物能够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实现形态各异的景观,不仅在初期设计时丰富多彩、仪态万千,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能够随着植物的生长变化,颜色等自然形态发生改变,使景观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充分利用可实现一年四季都有其观赏价值,这对于季节变换显著、温度差异较大的区域来说是无可替代的。
2.3生存能力强。
由于地被植物多见于野生,因此具备野生植物强劲的生存能力,再恶劣的自然环境都有地被植物的存在,很多地被植物都具备耐寒、耐旱、耐高温的特点,可以说,不同环境、不同水质、不同土质甚至不同季节都有很多种类的地被植物可以作为景观设计的选择。
2.4生态效益显著。
地被植物的应用不仅能够满足视觉效果,而且在营造平衡的生态环境上起到重要作用。地被植物形成的植物群相互之间的非生物因子互相协调,不仅能够在颜色、层次和整体效果上达到造型要求,还能在对水、土、空气等自然因素的相互利用之下,达到生态环境的平衡。不仅如此,地被植物群还能起到降低噪音、吸收尾气等净化环境的作用,这无疑是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现代社会的福音。
2.5管理简单。
大多数草本地被植物都在30cm以下,而且具有良好的匍匐性和可塑性,不论是球形还是塔形,或是形成整体模型,都操作简单,而且不用搭设高架,增加安全系数。很多地被植物都是多年生,一经种植,经过严寒,来年也可重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养护即可,不必精心管理和定期灌溉。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三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等的原因,北方城市园林设计所采用的攀援植物的数量和种类比南方少很多,此外,北方生长的攀缘植物相对南方来说花期较短,而且花色比较单一。为了解决北方攀援植物比较缺乏的情况,一些相关的园林科研部门大力度地进行了许多引种实验和部分杂交育种研究,有些引种成功了,比如产自秦岭地区的盘叶忍冬以及杂交铁线莲等。以下是一些研究成果植物,在选择攀援植物进行园林设计时,要了解该植物的习性等,还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第一,爬山虎。爬山虎一般生长在阴湿的条件下,且耐寒、耐旱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低,对气候有很强的适应性。爬山虎不怎么挑环境,生性随和,生长速度快、占地面积少、绿化覆盖面积大是其最大的优点。一根直径2cm的爬山虎藤条,在2年时间内,可以使墙面的绿化面积达到30~50m2。而且,爬山虎不怎么需要修剪,怕积水,在阴暗潮湿的环境或向阳的地方都能够茁壮生长,最好选择阴湿、肥沃的土壤,其生长效果是最好的。第二,金银花。金银花也称忍冬,适宜生长在温和、湿润的环境下,温度在20~30℃最好,其生命力强,几乎不挑土壤,而且耐盐碱,比较适合生长在深厚、疏松的腐殖土中。金银花一般在4月种植,种植前要把种子放在35~40℃的温水泡上24个小时,然后在深16~18cm的土坑里插5~6根金银花枝条,露出地面的部分为7~10cm左右即可,然后用土将其压实,最后喷1遍水,大概半个月时间就能生根。种植时间选在夏秋的潮湿天气最好,而且,要注意选择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摘去叶子的枝条作为插条。第三,五叶地锦。该植物适应性强,不仅耐寒而且耐热。
一般在入冬前种植,在背风向阳处选择种植地,挖深度超过100cm的坑,要保持环境的潮润,以利于插穗在种植后顺利地生根、发芽。插穗要从粗壮无病的枝条中选取,将枝条剪成20~25cm的插穗,再把插穗蹲平基部,选择一定数目的插穗捆牢,种入坑中。种植时一定要保证基部朝下,而且插穗顶部不能露出,然后在插穗顶部盖上约5cm厚的潮润的土壤,在这之后直至1月份要根据气温的下降程度分次覆土,其覆土的厚度最后要达到50~70cm。经过5个月的时间,埋在土里的插穗会生长出乳白色嫩芽以及多条白根,然后对其进行细心的管理,不久就会长出一墙的五叶地锦。除以上介绍的攀植援物外,常用的攀援植物还有长春藤、南蛇藤、牵牛花、紫藤等等。在选择攀援植物时,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本地的气候条件,还要充分发挥其美化环境,提高绿化覆盖面的作用。攀援植物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弥补平地绿化的不足,在丰富绿化层次、提升园林建筑的艺术效果等方面也很有优势。攀援植物是园林植物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类型,由于茎较细软,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其它物体向上攀援。这个特性使园林绿化能够从平面向立体空间延伸,能够有效节省平面空间,大大增加绿化面积。
1.2园林设计中巧用攀援植物是关键环节。
在园林绿化中,攀援植物有多种应用形式,通过对植物的攀援能力、观赏特性及其与被绿化物的协调等的全面细致考虑,总结了园林设计中攀援植物的几种主要的设计方式:
1.2.1凉廊式。
凉廊式在园林设计中能起到过渡作用,利用攀援植物,使其覆盖在长廊的顶部或者侧面,从而有利于绿廊或花廊的形成,使园林更加美观。在使用这种设计方式时,要注意选择木质的缠绕类或卷须类的攀援植物,而且其生长力要强旺盛、分支的能力也要强、枝繁叶茂、花朵要秀美,例如紫藤、金银花等等。
1.2.2附壁式。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附壁式的应用极为广泛。依附物可以分为较为粗糙的墙面、石头墙、档土墙等,在该种设计方式中应用的攀援植物一般是吸附能力较强,而且绿色期较长的种类。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攀援植物与被绿化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统一以及协调,如爬山虎,常春藤等等。
1.2.3棚架式。
园林设计中,选择棚架式设计方式往往能起到点睛的作用。棚架式不仅能在园林中独立成景,而且有遮荫的.作用,棚架式的造型主要包括伞亭状、蘑菇状、花瓶状等,在设计搭配时要注意“随形而变,依势而曲”这一规律,此外,与周围环境在形体、色彩、风格等方面的协调统一也很重要。
1.2.4篱垣式。
篱垣式造景能体现园林设计的一种婉约风格,使园林具有浓厚的乡村风情。这种设计方式一般用于篱架、栅栏、矮墙等的绿化,利用篱架或围栏,使丝瓜、苦瓜等植物攀援在依附物上,再加上茅舍、流水等景物,能够有效营造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这种造景方式常采用卷须类、缠绕类攀援植物;还要根据篱垣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植物,如果将栅栏绿化作为透景,那么,种植植物时要注意植物间的间隔,以稀疏为佳,植物的枝叶要细小且观赏性强,如矮牵牛,铁线莲等。
1.2.5悬蔓式。
悬蔓式是攀援植物的逆反利用。一般使用容器种植,使藤蔓、软枝植物在空中悬挂,给人一种别具风味的感觉。比如在进行墙面绿化时,我们将墙顶作为种植墙,在种植墙上种小型蔓生植物,使植物细长的枝叶向下生长、蔓延,能够与墙面上的植物互相辉映。
2结语。
攀援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增加用地紧张城市的绿化范围、丰富绿化层次,而且能有效提升园林的艺术效果,使园林与环境两相宜。随着我国的绿化建设日益发展,攀援植物越来越成为我国园林设计中的重要资源。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四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在绿化建设中通常选择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不加论证就播种。虽然短期内这些树种在园林景观上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且易受到病虫害威胁。有的城市花费大量资金,盲目移植特大乔木,这些乔木成活率很低,且很难恢复原貌,同时生长不良会导致病虫害的出现。
1.2树种之间的配置不合理。
在园林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知识面有限,考虑得不周全,在设计前没有完全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每种植物间的关系,导致一些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其表现在一些相克的植物同时种植,比如核桃会造成周围松树和苹果树受害;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同时种植,如:红叶小檗和竹子同时种植会出现锈病;将不耐水湿植物种植在低洼处,易出现病害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病、蚜虫及白粉病等,大部分病虫因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进行有效控制。
1.3园林的设计模式单一。
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设计模式比较单一的现象:植物的种类、年龄以及层级趋向一致,植物生长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不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害,也不能够发挥出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最终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的加剧。如果大面积地种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将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大量进入城市草坪中,连年发生灾害。最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金丝柳,树皮金黄色而且光滑美丽,但是大量的单一种植没有伴生植物作为保护,十分容易感染腐烂病,引起皮层的溃烂以及叶片脱落,最终出现批量的死亡。
二、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解决的措施。
2.1注重种苗本地化以及苗本乡土化。
种苗本地化是指植物种子及苗木在选用时,尽可能在本地选取及培育。尽量减少长途调运植物种苗数量,跨地区采挖移植野生植物要严格控制。本地采收的种子及培育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经过耐性、抗性考验,播种及栽植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当地生态系统,对病虫害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城市园林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选择植物种类时,要注重乡土树种的推广和应用。
2.2适地适树。
配置树种时,一定要结合栽植地的具体情况,不仅要与环境条件相协调,还要与其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园林的整体美。要结合绿地的性质、功能,选择速生树种或者是慢生树种;结合光照的强弱选择阳性树种或者是阴性树种,结合地势以及地下水位这两者之间的高低,进一步选择抗旱或者抗涝树种;结合污染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抗污染树种;结合周围建筑群的性质、周围建筑群的高度和周围建筑群的朝向,选择不同形态及功能的树种;结合土层的厚薄选栽乔、灌、地被等相关的树种;根据风力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栽深根或浅根性树种。栽植过程中,其位置如果违背了树种的.生物学的特性,比较容易发生病虫害。一些边缘树种或者外来树种,应充分考虑对当地的适应性,栽植时一定要注意气候,如果气温突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甚至是死亡。
2.3设计时要品种多样化以及结构复层化。
园林植物中,植物是病虫寄生的寄主,不同病虫会危害不同树种。选择不同树种搭配时,必须要了解病虫害的寄主范围及活动规律,防治病虫害的转主危害及交叉感染。根据不同环境选用不同树种,增加物种间的制约能力,以此来减少病虫害发生。尽量选择不同类树种,以丰富多样性来形成多层次绿色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功能及自我调节能力。这样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色,同时也能预防及减少病虫害出现。在具体配置时,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使不同树种都有适应的生长环境,组成一个稳定及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同时也增强树种自身调节能力及增加树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最终实现生态调控。实践证明:只有物种多样性才能有生态稳定性,只有生态系统稳定,才能更好地抵抗病虫害。例如在一些城市中,大批量种植杨树及国槐,导致杨树食叶害虫和槐树天牛类蛀干害虫的危害加剧。
三、结语。
总之,园林在绿化设计时,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以生态学理论为主要的指导。园林的植物要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把各种园林植物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不仅要构建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还要构建安全的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五
1.1生态原则在园林设计中,园林的生态性主要通过植物表现,植物是园林设计中具有生命价值的物种,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地被植物也不例外。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满足了生态原则的要求。地被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园林的绿色,起到防尘杀菌的作用,能够净化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在树种选择时一般都会选择乡土树种,增强其适应性,避免造成二次破坏。1.2目的性原则在园林设计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对地被植物进行配置选择。地被植物的应用,要结合配置空间的环境状况以及功能要求,对空间环境有衬托和突出的作用,同时在配置过程中要融入设计者的感情,根据空间环境的不同属性进行地被植物的搭配,使园林设计富有感情和美感。1.3美学原则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美的享受也不断的提高,因此在地被植物的应用过程中,要注重美学享受。地被植物的美感也是通过形态、颜色和质感进行传达,由于地被植物的'植株比较矮小,因此通常其美学价值都是通过群植表现出来。地被植物在一年四季中处于不同的生长状态,因此其美学价值还会通过动态变化表现出来[2]。
2.1能够覆盖地表在园林设计中,有些地方如大树的树坛内、林地的阴湿处等,需要矮小植被覆盖,同时对于其习性有喜阴的要求,因此,地被植物在其中就发挥了重大作用,例如玉簪、常青藤、长春蔓、玉竹、八仙花等都可以应用其中,能够对林下地表进行覆盖,同时还能够展现地被植物自身的美感,既美化了地表,又绿化了环境。2.2能够稳固土地表层地被植物最基本的园林设计应用就是稳固土表,尤其是在坡地的应用,许多地被植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景天、垂盆草、常春藤等,都是很好地应用于稳固坡地土地表层的地被植物,能够根据不同坡地的需求,进行地被植物形态、颜色上的选择和搭配,无需过多地修饰,生长力旺盛,能够均匀地覆盖在坡地上,既美化了坡地环境,又起到了固土的效果。2.3能够对空间边界进行区分在园林的空间划分设计中,应用地被植物能够对界限进行明确的界定,同时避免了分界线没有美感、生硬的现象,边界被地被植物覆盖,能够将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进行良好的界定,许多地被植物常年生长,开花季节较长,能够起到很好的修饰效果。地被植物应用于空间边界区分,不仅使空间的轮廓、区域界定更加清晰,还能够满足视觉效果。2.4提升美感,吸引注意相比草坪而言,地被植物的色彩更加绚丽,不仅包括绿色矮株植物,还包括不同花期的花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利用地被植物的色彩、形态和质感搭配,将地被植物连成整体,对空间进行烘托和渲染,吸引注意力。
3结语。
园林设计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丰富园林设计的内涵,地被植物应用于园林设计中就是重要的尝试。地被植物的广泛应用,需要设计者明确地被植物的搭配原则,生长习性以及空间环境需要,切实地将地被植物与园林设计的空间环境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加强园林设计的美学享受。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六
设计者可以在较为幽静的园林小道中独立栽种1株植物。植物的颜色应较鲜艳,可以赋予观赏者一种“唯我”的感觉,并满足基本的构图要求,充实园林的整体面积。
3.1.2丛植。
丛植的形态一般比较矮小,如果是同种植物,设计者可以将每4~6簇放在一起,2株丛植之间的距离不超过0.5mm,力求总体感觉上的统一化。在搭配上,可以将每2株植物划分为1组,并用同一颜色表现出来。反之,如果是不同类型的丛植,设计者应增加分布数量。例如,可以将每9株丛植分为1层,一共在园林中配置3层,由上到下进行排列,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3.1.3群植。
群植主要是指在园林中,购置大面积的灌木丛或乔木丛。设计人员应在合理安排的基础上优化组合方式。例如,能够在园林的边缘处构建“带状”图形,依照组合原则将乔木和灌丛进行穿插种植。
3.2规则性配置。
规则性配置的原理相对标准,设计人员要依照种植的位置进行总体规划。
3.2.1行植。
设计者可以在园林的边缘或者道路延伸的两旁种植植物。如果园林四周的开阔性较强,则利用多行配置的方式,这样不会使得园林过于空旷。反之,如果园林的紧凑性较强,则采用单行的配置方法,测量每行之间的距离,并将行距设定成相同的数值。
3.2.2构建正方形的格栅,通过总体布局的方式进行配置。
例如,根据植物行距设定网格数量,并找到其中的交叉点,从中心向两端进行延伸,固定植物的位置。同时,可以在网格中线处布置颜色鲜明的紫藤萝,在周边种植上一些淡绿色的草坪,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感。3.2.3环植。设计者将植物以半圆环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墙角、带状封闭区处设置1个顶点作为植物配置中心,在四个侧面分别加入相同类型的植物,在整体上带给人一种“散射”的感觉。同时,注重层次的搭配。由上到下逐渐降低植物的高度,改变树种。这样不仅能够体现植物的多层性,也在视觉上带给人一种新意。
3.3树种的选择。
在植物搭配的过程中,也要体现树种的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就树木而言,常青藤和木棉是比较常见的园林植物。二者受季节和温度的影响较小,并且整体会带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整个园林的主色调为绿色,在下端配置紫罗兰和红叶女贞,使得园林看起来更加多彩,并且给人带来一种开阔的感觉。就观赏类花朵来讲,由于广东省四季如春,设计人员可以选择一些四季海棠、紫罗兰、三色堇等颜色较为鲜明的花卉,吸引观赏者的目光。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体现园林设计的生态化,植物配置应该具有整体性、美观性、结构优化性等特点。设计人员要根据园林的总体布局设定标准化方案,促进我国园林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勇钢,毛桂英.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19)。
2赵金艳,梁胜利.探析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住宅与房地产,(12)。
3韩英超,张美祺.分析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绿色环保建材,(2).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七
数百年来,一直都是内蒙古地区大有名气的佛刹之一,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大召寺的园林植物群落以人工群落配置为主,人为干扰显著。
研究方法。
2012年6~8月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大召寺庙内及周围区域的植物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按照植物分布的位置将其划分为寺庙内部植物群落、寺庙门前植物群落、寺庙南侧植物群落、寺庙东侧植物群落、寺庙北侧植物群落五部分(分别编为1、2、3、4、5号),进行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和配置模式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大召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大召寺庙内及周围区域共有园林植物25种,其中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20种,隶属于15科,20属。其中乔木类有10科,14属,17种,占乔灌总数的66%;灌木类有4科,5属,7种,占乔灌总数的34%;地被类有1科,1属,1种。植物种类较多的科有松科、柏科、蔷薇科、木犀科,这4科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共占植物总数的80%,而其它的大都为单科单种(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大召寺植物种类稀少,植物丰富度整体较低。寺院周围是以常绿松柏为主,其间搭配种植一些落叶乔木以及小灌木,栽植的植物多数是能够烘托寺庙空灵脱俗、高妙莫测的宗教氛围。另外由于受气候条件以及佛教教化的影响,庭院内的植物群落配置都比较简单,主要以乔木类树种为主,像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和大雄宝殿等各个院落内均以油松、樟子松、国槐、海棠树对植或者列植。
2植物群落结构配比分析。
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组成。经过调查大召寺植物群落,在每块样地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大召园林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以乔、灌、草3个基本层次为主,乔木层主要以常绿乔木为主,而且乔木种类较灌木层丰富,草本层植物较单一。植物群落的郁闭度整体比较低,其中寺庙周围环境中园林植物群落为中度郁闭,寺庙内植物群落郁闭度最低,由此可见寺庙内部空间大多数为硬化部分,这可能是由于庙内主要是供信徒及游人烧香供佛,参观游览,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五湖四海的人流,所以栽植的植物比较少。但是古树名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增强寺院佛教艺术的感染力,让人们更容易领略到一种庄严而神秘的佛国境界[4]。因此植物与寺庙之间既有美学关系又有宗教关系,大召寺庭院内应适当增加一些植物种类,以提高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使群落结构更加稳定。
乔灌种类及数量比分析。在调查的大召寺庙植物群落样地中,乔木17种,灌木7种,乔灌木树种平均比例约为1∶0.4,数量平均比例约为1∶0.5,均严重低于乔、灌木最佳效果的搭配比例为1∶3~5(种)[5]、1∶4~5(株)[6]。由此可知,大召寺园林植物中乔、灌比例不合理,整个群落中灌木数量远低于乔木,同时灌木层种类不丰富,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以提高寺庙内植物群落生态多样性。五处调查样地中乔灌木种类及数量的平均值均未达到乔灌木种类及数量的最佳配比,因此需要增加灌木数量和种类以优化群落结构(见表3)。3.2.3常绿、落叶植物数量比分析经调查统计,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样地中,常绿乔木共5种,落叶乔木共12种;而整个大召寺都无常绿灌木,落叶灌木也仅为7种。对每块样地的乔木层及灌木层常绿与落叶树种、数量进行的具体分析(见表4、表5)。由表4可以看出,五处样地中乔木层常绿落叶树种的平均比例为1∶1.37,数量的平均比例为1∶0.74,与常绿落叶乔木数量适宜比例1∶1.50相差甚远[7]。尽管常绿植物能够烘托佛教气氛,但是也应适当增加一些落叶乔木的数量,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才能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大召寺常绿乔木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种类较少,让人感到单调乏味,物种单一性较突出,树种较单调,达不到较高的观赏效果,群落结构有待优化。由表5可以看出,五处样地中灌木层常绿落叶树种的平均比例约为0∶5.6,数量的平均比例约为0∶36,由此可见大召寺没有种植常绿灌木,只有落叶灌木,造成冬季灌木层观赏性极差,季相景观不明显,从而降低其景观功能。
孤植。就是单株或几株同一树种合并栽于同一处,主要是为了表现树种的个体美,一般作为庭院园林中的主景,形成一个景观焦点[8]。寺庙大多采用孤植树的配置方法为寺庙园林构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孤植树种一般要求姿态优美,观赏价值高,寿命长,虫害少等特点。大召寺主院大雄宝殿东侧就栽植了一棵银杏,它不仅树形优美、枝叶奇特,而且寿命极长,寓示着佛法无边。对植。就是将两株或者多株树沿一定的轴线对称种植在轴线的两侧,在园林造景中起到陪衬和烘托主景的作用[8]。对称的种植方式往往可以营造出庄重的气氛。大召寺庙的入口以及大殿前的园林植物配置一般都采用对植的方式,这种规则式的种植方式看上去既整齐又不妨碍交通。列植。就是将乔木、灌木等距离地成行成排的栽植,可以单排或者多排种植。整齐划一,气势庞大[8]。这种种植形式可以起到划分空间,引导游人的作用。一般用于香道、寺前广场道路两侧。大召寺前广场四周植物的种植大都采用列植的方式,对空间流动起到一个控制作用。丛植。就是一株以上到十几株单一树种或是不同树种栽植在一起,它们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结构,可以营造出壮观的景观效果。在栽植过程中要求遵守外在形式多样、内在和谐统一的美学原则。大召寺周围的园林空间多采用丛植配置方式,乔木与灌木合理搭配,既可以展现出植物的群体美,又可以展现出植物的个体美,形成园林局部小空间内的主景,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幽雅环境,进一步坚定了信徒们追随佛教的决心。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八
摘要:要谈古典园林要谈古典园林,第一想到的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古典园林制造历史,它以丰富的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博得世界的眼球的眼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独具东方特色和魅力,在整个世界园林设计史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河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形成适宜现代人生存的生活空间和环境形式。并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由此延伸出更广泛的艺术形式的艺术形式。本文主要围绕古典园林中的空间美学运用,来具体分析古典园林制造中的布局以及空间美学关系,意在把握园林设计中建筑空间艺术呈现形式以及如何更好的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来展开说明计中建筑空间艺术呈现形式以及如何更好的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来展开说明。
关键词:园林艺术园林艺术;意境;美学。
1.1顺自然之势而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和中华几千年的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社会构造紧密相关和社会构造紧密相关。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明直延续到今天的文明,它有着完全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中国悠久的文明在历史演进的河流中从未和其他文明发生融合现象象,而是依靠传统代代传承,开发出了一条特立独行的道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环境美学的形成成。中国园林景观是通过围避和隔开建筑物,山脉,绿植来隔断不同空间的断不同空间的,从细节处窥全貌,小中有大,大中现小。试图通过这种布局分布来打破空间原有的限制通过这种布局分布来打破空间原有的限制,产生无限开阔的视觉效果视觉效果,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效果。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建筑物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走向走向,以自然雏形为前提辅以人工美化。古老的花园,亭子,宫殿宫殿,大厅,画廊,斎院,画舫等等的形态和走势都要同天空和地面地面,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且要自然连接园林的每个部分,同时为了使园林犹如天成般自然静谧时为了使园林犹如天成般自然静谧,优雅,体现素雅的艺术性性,使人在园林中漫步,有移步换景,越赏雅兴,景色引人入胜的极致效果的极致效果。在布置中国古典园中的一花一木时,注意顺应植物自然生长规律植物自然生长规律,依其势,松柏耸立直入云端,柳树倩影优雅雅,桃花都是争奇斗艳的开着,要将神与形都体现得自然而富有美感[[1]。
1.2古典园林中的曲线美。
曲线美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曲线美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大自然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绝对的直线义上来说没有绝对的直线,流动的线条之所以赏心悦目,在于它富有动感它富有动感,能够直击人心打动观赏者,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享受。因此,“曲”在与自然亲和的中国园林建筑上到处都可以寻见以寻见,是古典园林设计布局的根本规则。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古典园林中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营造园林空间由蜿蜒小道通向一个僻静之地的空间氛围向一个僻静之地的空间氛围,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这一概念通过提炼再创新而广泛应用于实际的运用中通过提炼再创新而广泛应用于实际的运用中。运用“步移景异异”的形式造景是古典园林设计的常用手法。园景中的山水在其中穿插掩映在其中穿插掩映,不管从那个角度看过去,都别有一番景致。园林中的点缀景都在园中曲回婉转的出现在视野中园林中的点缀景都在园中曲回婉转的出现在视野中,各个点缀景与主景互相衬托缀景与主景互相衬托,各有各的看点。“曲径通幽”体现了自然界所特有的动感和曲线美界所特有的动感和曲线美,加深了空间的层次,使入园的一路风景都不单调风景都不单调,既集聚视觉美,又能亲临它的意境美,使园林景给人一种欣赏不完景给人一种欣赏不完,意蕴深远,等待着观者去探索的感受。观赏者可以调动自身的审美主动性和被动的参与性而感受到更高的视觉愉悦更高的视觉愉悦。
1.3叠山之美。
山水在人们的自然审美中举足轻重山水在人们的自然审美中举足轻重,山给人厚实之感,水给人宁静悠远之美给人宁静悠远之美。尊重自然,向大自然学习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不二法门林设计的不二法门。山水掩映两者互为衬托是山水园景的表达重点形式达重点形式。它将重叠的自然山谷,喷泉瀑布和自然植物通过人工再创造过人工再创造。由自然景观总结出的规律通过改进,使其源于自然而更甚于自然于自然而更甚于自然。汕头大学的公园湖,使用当地材料花岗岩岗岩,运用自然形式拼叠出山谷,水崖和悬崖岩。石头从几吨到几十吨都有到几十吨都有,堆叠在一起形成现代独特的陡峭的悬崖景观,借用美丽的自然风景借用美丽的自然风景,将它最真挚的美体现出来。从山上流泻下来的山泉泻下来的山泉,从山顶深深的缝隙中倾斜而下,击打在地下凹凸的崖石上凸的崖石上,落成串串水珠状,落入以卵石铺成的山谷里,汇入湖泊入湖泊。假山旁配植造型罗汉松,小叶紫薇及彩叶姜,山下临水处自然生长一片忽地笑水处自然生长一片忽地笑。山石、绿植、泉水的精巧组合,不仅可以使整个空间更加完整统一仅可以使整个空间更加完整统一,也可以起到隔开视线的作用作用。
2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与美学思想。
意境是美学追求到一定深度的体现意境是美学追求到一定深度的体现,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从哲学了从哲学,文学,绘画到景观的过程。中国传统美学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唐朝的美学艺术概念发展史穿了整个唐朝的美学艺术概念发展史,并从中逐步扩展到其他艺术形式中他艺术形式中,成为中国美学理念中最富有民族性特点的美学形式学形式。中国园林的意境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演进密不可分分,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所有的艺术品,包括园林艺术在内艺术在内,应该在艺术概念和艺术意境上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次,这个评判标准是由艺术所涵盖的文化深浅度决定的,作为艺术作品的最高水平体现形式的园林艺术更应该受到推崇艺术作品的最高水平体现形式的园林艺术更应该受到推崇。中国古典园林特殊的观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营造的意境境。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路,形成““有假为真,苑自天开”美学感受,反映在基于自然的具体形式式,而超越了自然形态的“天然画”。古典园林作为设计系统的一个完整展现的一个完整展现,所有的审美标准都体现在具体的设计方法中中,主要表现方式是在概念和布局的延伸,空间的营造上,又如蜿蜒的路径将人引导至一个僻静的地方如蜿蜒的路径将人引导至一个僻静的地方,场景神韵兼具,它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古代中国传统美学和环境设计的最高境界境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也是一种自然和人性的欲望的和谐统一的体现和谐统一的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国人对自然的强烈感受的总结受的总结,体现了中国一贯对自然规律和历史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化的尊重典文化的尊重,通过汲取天地精华来促进自身成长,同大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共处,天地万物相互影响,才是宇宙的本质。
3小结。
自然美自然美,生活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视觉美感林的视觉美感。古典园林的美取之于自然而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一般自然规律突破一般自然规律,这是意外之美,创新之美,也是大自然鬼斧赋予它的另一种美的体现方式斧赋予它的另一种美的体现方式。园林美是独立于其他形式美外的一种视觉艺术美外的一种视觉艺术,它与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完整的美学体系形式种完整的美学体系形式,是一种蕴含了自然和人文的艺术化美美。在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之下会园林设计中的美学运用会越来越纯熟越来越纯熟,为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创造更多更好的优质园林环境质园林环境。
参考文献:
[1]卢宇平.古典园林美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价值[j].河北农机,,2016(6):171.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九
画面的中心圆中,画着一只鸡、一条蛇和一头猪,分别代表贪、嗔、痴三毒,说明六道轮回的根本因缘在此。
在画面的右上方也有代表四圣谛的“图说”:道谛,有很多修行人驾着祥云走向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宏伟宫殿;灭谛,画着释迦牟尼佛用右手指着日、月,表示离苦得乐的灭谛清净。整个经堂面积共552平方米,高14米,由38根露明的柱子支撑,墙壁上绘有经典的佛教传说故事。中间正对着我们的便是喇嘛们诵经的地方。这些是喇嘛诵经时所用的器具,有大小鼓、大小号、铙、大小钹、锣、海螺、笙、管、唢呐、摇铃、碰铃、叮叮当、钹鱼共计16种。最北面既有靠背又有扶手的座位,在大召被改成“帝庙”前是呼图克图**的坐椅,以后就变成了空位,意思是为康熙或他之后的清朝皇帝准备的听经龙位。西边坐本召扎萨克喇嘛,东边坐达喇嘛。下边的绺子(最多时达到八绺)下也由固定职位的喇嘛就座,以后才是小喇嘛的座位。
游览了这么久,我想大家也一定发现:大召有好多的历史、文物、传说、故事都和康熙这位皇帝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呼和浩特地区流传最为广泛的“康熙微服敬香大召寺”的故事。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秋天,康熙再一次出塞西征,于是便利用这段时间对漠南蒙古各部进行视察。在他逗留呼和浩特期间,听说大召是此地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召庙,所以他决定要到大召敬香。
康熙在大召前买了哈达和香火等供品,便向大召走去。一位十几岁的小喇嘛见有香客进来,便上前施礼。随后,把香客引进天王殿,一边走一边介绍。
康熙敬完佛,小喇嘛便引他到东厢房里用茶。康熙走进厢房,只见一白发白须的老喇嘛盘坐屋内,二目微闭,手捻念珠,口中念念有词。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十
随着人与自然环境矛盾的加剧,生态园林城市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快速发展。园林设计中地被植物的运用,可以提高园林绿化覆盖率,完善生态系统,减少园林管理和养护成本。相关人员要积极探讨园林设计中地被植物的运用策略,充分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
园林设计中的地被植物一般是指草坪及可以覆盖地面的植物,其具有观赏价值,可以在裸露的平地、坡地进行大面积的铺设。地被植物种类繁多,按照生态环境划分,可分为阳性地被植物类、阴性地被植物类和半阴性地被植物类。阳性地被植物类的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例如洒金榕、半支莲等;阴性地被植物类的植物,例如冷水花、虎耳草等,在阴影密集区或者树丛下依然可以正常生长;银边山菅兰、蔓长春花等半阴性地被植物类植物,可在稀疏的林下或阳光不足的地方获得良好生长环境。按照地被植物种类划分,地被植物可以分为草本地被植物、藤本地被植物、蕨类地被植物、竹类地被植物以及矮灌木地被植物。草本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大范围使用,藤本地被植物主要运用于垂直绿化中,蕨类地被植物适合在郁闭度强的园林中运用,竹类地被植物主要适用于需要方便养护的园林中,矮灌木地被植物丛生性强,适用于需要大面积快速铺设的园林中。随着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地被植物以其独特的优势运用越来越广泛。地被植物绿色期比较长,拥有独特的株型和叶形,匍匐性和可塑性强,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在园林设计中运用地被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十一
1.植物种类过于单调。
水生植物因其观赏性与环保性的双重特色,在当今的城市园林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当然在发展的同时,水生植物在城市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在这里以的厦门市为例,本城市虽然水体丰富,但是在园林设计中水生植物的运用种类比较单一,栽种的植物都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荷花、芦苇等,厦门市气候适宜,降水量充足,为许多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在以后的园林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种类、欣赏价值更高的水生植物,比如梭鱼草、小浮莲等植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种类的水生植物没有得到使用,往往在冬季的时候,水体景观消失,只留存一些根茎在水面,影响城市的整体面貌。
2.水生植物与整体环境不匹配。
从总体上来说,植物配置还比较机械和简单,不外乎块状、带状及组合状等几种形式的运用。另外,这种运用上的简单化也给依靠水生存的动物带来了不便,让飞行的鸟类没有了停靠歇息的地方,水中的鱼类也没有了躲避或者觅食的场所。水生植物相对比较脆弱,需要细心的管理,而种植人员往往缺乏相关知识,对不同的水生植物进行统一的管理,修理和日常的防治病虫害都是不科学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城市中应用的水生植物的不良生长。比如挺水植物的管理,挺水植物因为其在欣赏性、水体美化性等方面的优势,常见于厦门市的`园林设计中,但是同时挺水植物对水深、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植物栽培人员没有注意到这些因素,很可能就会造成水生植物的枯萎或死亡。
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被广泛应用的水生植物一般都是生命力很强的,其中浮叶植物、沉水植物都比较容易存活,比如萍蓬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等。如何让这些水生植物在城市建设中发挥它的最大效力,成了我们现在要思考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增加水生植物品种的应用,结合城市内各地不同的环境主题,对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进行选择,使植物的花色、大小等特征,运用艺术审美的角度,在种植过程中与所在景区的整体风格一致,不能显得太突兀。其次,水生植物的管理人员在对植株进行管理之前,应该全面了解不同水生植物的习性特点,使植物有最佳的生长空间。最后需要注意的就是冬季水生植物的栽培,使城市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水生植物。
三、结束语。
建设生态型驳岸、改建水景的硬质化现象、对水的利用采用回用技术、探索新型栽培技术如无土栽培用于那些兼具景观和生态价值的水生植物。这些都是福州市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总结的宝贵经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对园林设计有益的措施运用到实际中去,将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十二
1.1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运用。
随着植物学的发展以及地理学研究的推进,搭配不同的植物品种成为指导现代园林发展的理念。
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的搭配组合成为最具普遍性的配置方式。
(1)乔木具备树干高大、枝繁叶茂的特点,而且主干的木质层和木质部十分突出,因此,其在消除噪音和净化空气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
根据乔木是否落叶的特征,生物学将乔木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2大类。
公园以及山地较为适宜云杉、迎客松等常绿乔木的生长。
(2)灌木的主干相较于乔木而言,并不明显,植株较为矮小。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的主要作用是装饰,而石榴、茶树等是较为常见的丛生灌木。
草本植物的根茎不发达,并未形成木质层和木质部,一般处于园林设计中的最底层。
1.2局部整体、环境色彩和建筑植物的搭配。
局部与整体相得益彰是整个设计最重要的理念。
园林设计工作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习性,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错落感,将美学特征发挥到极致。
植物的种类和密度影响着园林的氛围。
北方地区秋冬季节的水分少、温度低,一般而言,会呈现出一种落寞寂寥的氛围。
因此,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秋冬季节的色彩搭配问题。
绿色植物的运用,有益于营造一种青葱茂盛、生命力顽强的环境,因此,可将绿色作为北方园林的主色调。
环境与建筑融为一体是园林设计的最高境界。
建筑可以为园林提供依托,而园林可以为建筑增添点缀。
根据北方建筑的特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园林,是优秀园林设计不可忽视的逻辑。
2.1盲目引进外地树种。
不同的植物对环境、气候等要求不同,在其它地区生长得很好的植物物种,不一定适应本地区的气候。
北方城市盲目引进热带植物物种即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部分北方城市在引进外来植物物种前,未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
未经过驯化和培育的植物物种由于不能适应差异较大的生长环境,而遭受病虫害困扰的现象数不胜数。
部分城市急功近利,试图通过移植老树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改变城市的景观,但由于老树难以适应新环境而呈现出成活率特别低的现状。
2.2树种的配置不合理。
树种之间有抑制或者共生的复杂关系,植物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是园林设计的目标。
但在实践中,由于园林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再加上工作中考虑不够周到,不了解植物的习性,导致植物相克的.问题十分严重。
例如,核桃树、刺槐会抑制果树的生长,红叶小檗和竹子的结合会加大锈病的出现几率。
2.3栽培的理念不科学。
由于植物树种可能相生也可能相克,因此,利用植物的习性科学地种植和栽培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出现的几率。
在园林设计实践中,过度追求物种的一致性,不可避免地导致生物群落结构不够复杂,不仅不能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反而致使病虫害更加猖獗。
除此之外,植物栽培需要保持合适的密度,密度过大容易引发植物之间的过度竞争,不利于植物的健康成长。
通过高科技的运用,拓宽园林设计思路,寻找园林设计的灵感,成为设计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将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充分组合,通过维护植物品种的多样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频率。
本地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而成活率较高、经济成本较低。
外来植物可以增加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丰富人们的审美。
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的充分搭配,形成错落有致的观感,层次分明的景观可以营造一种整齐利落的印象。
从生物学角度讲,提高植物的多样性,不同植物的科学搭配,可以有效防范病虫害的发生。
养护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植物的肥水管理、树形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针对乔木而言,在种植的前3年内,每年施肥的频率控制在2次即可,春季植物生长迅速期,需要施肥1次。
秋季植物进入衰败期,需要施肥1次,为植物来年的生长积累能量。
施肥时需要注意肥料的种类,复合肥对于大树而言效果较为明显。
4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对于居住环境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城市园林设计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复杂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在改进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尊重原有的生态环境,体现出城市的独特性和传承性。
为满足市民对于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需要,园林设计工作需要注意搭配原则、树种引进和栽培理念问题等。
作者:刘颖邬振江单位: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璐,叶明,牛庆生等.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3)。
2张欢.基于园林设计与植物保护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十三
摘要:园林设计包括植被配置、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等,科学的园林设计,能为我们营造舒适、美丽的生态环境。城市园林设计和园林知识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园林养护,养护的工作完成的到位,就可以大大减少植被的损害,从而增加绿化面积,长期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绿色、健康生活。
1引言。
园林设计艺术分园林工程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两个方面,现如今城市园林艺术与园林知识保护已经是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和体现艺术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利用科学的生态理论学,结合现实地理情况、植物特性、天气等多种因素,合理保护植物、科学管理,最终达到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绿色文明的休息娱乐天地的目的。使人们了解到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园林设计工程要体现一个整体性,根据地理、地貌、人文风貌设计,园林设计的整体性,主要是强调植物、布局、环境的协调性,使发挥各个要素之间真正的艺术价值。再次考虑其环保的原则,不能一味地考虑独特、华丽。还要考虑其实用性,因为园林的设计就是为了带给人们心灵放松、心情舒畅的`美好感受。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方方面面考虑这些诸多因素,趋利避害,节省园林设计的成本,发挥更多实用的价值。
现在对于园林植物保护这方面,有很多不足,其一是病虫害,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加快步伐,但是遇到了不少问题,例如外来树种,胡乱的播种,不同的生长环境,造成病虫害泛滥,还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其二是树种的不良配置,人们局限的认识,使得园林物种与物种之间,植物属性相生相克,会诱发多种病虫害发生发多种植物疾病等。其三园林设计的理念单一,理念单一的结果就造成了设计出来的园林艺术效果不佳,植物种类单一,趋向同类化,没有多大的欣赏价值,也难以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害。
(1)提高园林工程设计的质量。园林工程设计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紧密相连,争取最优的配置,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在数据的掌握和把控上面要力求精准,再次考虑在施工的同时,不影响方案的执行。争取使园林里的每一个因素都能完美体现,体现园林至高艺术性和美感。(2)丰富园林的文化底蕴。一个真正的园林,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它还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知识。目前丰富园林的文化底蕴,是保证园林质量的有效途径,这将会成为园林设计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它影响园林艺术水平的高低。(3)利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园林植配置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植物的优势,不能一味设计单一的植物类别,要在同中求异,根据不同的植物属性和季节变化设计,这样在不同的季节,就会体现不同的美景,对整个园林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丰富了它的观赏价值。熟练掌握每个树种之间的特性,也对它们的植物保护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十四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草低见牛羊”的绿色世界。现在我们要游览的大召,则会让大家走向另一种深沉、古典、神秘与悠久。
〔前往大召的途中〕对于呼和浩特市“青城”的别称,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它遍布绿色,满目青翠,风景秀丽;但是对于塞外名城的呼和浩特来说,召庙更是到处可见,虽然比不上号称“庙宇之都”的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那样多,但我们呼和浩特也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的说法。清朝时期有人用“庙宇林立”、“殿宇雄壮”、“比拟佛国”来形容这里的召庙之多。所以,美丽的呼和浩特又有了“召城”之美誉。而其中建立最早,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就当数大召,它甚至可与呼和浩特的前身“归化城”相提并论。十六世纪时,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阿勒坦汗信奉格鲁派藏传佛教(即黄教)。为了迎接三世到内蒙古地区传播宗教,根据1578年在青海仰华寺大法会上的许愿,阿勒坦汗于1579年(明万历七年)在呼和浩特修建起了当时蒙古地区第一座黄教召庙,蒙古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召(蒙古语称藏传佛教寺庙为召),明朝万历皇帝赐名“弘慈寺”;又因为寺内供奉银制的释迦牟尼坐像,民间也曾俗称银佛寺,也就是我们现在汉语所说的大召。1586年,三世索南嘉措曾在这里传法讲经。大召是格鲁派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第一座正规寺庙,一度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1632年,后金大汗皇太极率军追击蒙古林丹汗到达呼和浩特地区时曾驻跸大召。1640年(清崇德五年)清太宗皇太极下令扩建大召,并赐给大召满、汉、蒙三种文字的“无量寺”寺额。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宗教和政治地位都极高的召庙里,却没有**,原因是什么呢?在接下来的游览中,大家可以细心地寻找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召在历史上既有无比的辉煌和灿烂,也经历过可怕的灾难和破坏。清光绪四年(1878年),大召的喇嘛曾经在召中的粉壁上添绘佛像,由于绘工粗劣,破坏了它原有的朴素的建筑风格。据呼和浩特史书记载,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时,大召已经日益破旧,连佛像壁画都已经剥落不全。后经过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日伪沦陷时期,大召又连续遭到了几次大的破坏,到解放前夕已经变得残破不堪!解放后的1959年,为迎接十世**大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大召,给召内安装了电灯,并且把大召正殿前与召庙无关的设置一律迁置别处,此后召内才恢复了昔日的风貌,后来又经过几次大型的修葺和整理,这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大型召庙,才能够以今天这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游客的面前。
号之一大盛魁的帐房先生、山西榆次人王用桢用棉花绑在木棍上蘸墨而书,这种写法称为棉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匾内共书大字5个,半大字4个,小字长达149字,史料价值也很高,是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说到这“九边第一泉”,是就大召牌楼南边的玉(御)泉井而言。历史上,明朝以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北方九处军事重镇为“九边”。这“九边第一泉”的意思也就是说归化城之玉泉井,在九边一线众多的泉水中是居于首位的。据说“九边”其它地区的饮用水,矾含量较高,喝来苦涩难咽,走遍“九边”,唯有玉(御)泉井水清冽甘美。因此,城中百姓争相来取水饮用,民间甚至有该井水能去百病之说。该井共有井孔九眼,由南向北排列,南为井神庙,把井区分为两部分:内一眼,外八眼。井神庙北端现存的一对青石旗杆上刻有“源泉常混混”的字样。过去在归化城的景致当中,有“石头旗杆木头庙”一则,就是指此处而言。关于此泉,民间也曾有这样的传说:清康熙帝亲征噶尔丹,途经呼和浩特大召南边。当时正值炎炎夏日,康熙的大军人困马乏,找不到水源解渴。正在此时,康熙的坐骑突然振鬃长鸣,奋蹄刨地,顿时一股泉水奔涌而出,解了康熙大军之急。于是,此泉便被称为“御泉”,解放后才更名为玉泉。
〔天王殿〕四大天王在民间俗称四大金刚,是佛教王国里名气最大的神将。他们四位居天王殿中享受供奉,其名称及形象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门。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增长”指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保持佛法。手持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穿甲胄,手中缠一龙,“广目”意为随时观察世界,保护人民。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持神鼠—银鼠,“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北方多闻天王在印度神话中又是财富之神,故其在四大天王中信徒最多。在中国的寺庙里,四大天王不仅形象被彻底汉化,且都是中国古代武将打扮,并被赋予独特的寓意,即“风调雨顺”,暗示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反映了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来,便上前施礼。随后,把香客引进天王殿,一边走一边介绍。康熙敬完佛,小喇嘛便引他到东厢房里用茶。康熙走进厢房,只见一白发白须的老喇嘛盘坐屋内,二目微闭,手捻念珠,口中念念有词。小喇嘛上前施礼,说:“师父,有香客来了!”老喇嘛睁眼观看,只见香客年过四旬,一表人才,五官端正,双目有神,神韵十足,举止大方,更显得庄重威严,便对客人说:“老衲自幼学得少许本领:能够前算五百祖,后测三代亲。打卦算命不偏点滴,测字兆祥没差分厘,不信,客官你可写上一字让我一测。”康熙一听也来了兴趣,心想:“我倒要看看这老喇嘛有多大的本事。”于是手指蘸着茶水,在小桌上写了一个“卜”字。老喇嘛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个卜字不寻常,听我细细说端详:竖笔上边粗来下边长,像把令箭有力量;这一点儿,很吉祥,一颗金印镇四方——莫非你是安北将军来禅房?”康熙微微一笑,摆手否认。老喇嘛又说:“请客官再写一字,让我猜猜。”康熙随手在小桌上又写了一个大大的“一”字。不料,老喇嘛立马就地跪倒,连声请罪说:“老衲一时眼拙,没有认出圣上驾到,请我主恕罪!”康熙不禁一愣,急忙问道:“老佛爷,你怎么知道我是皇上呢?”老喇嘛说道:“此一字,真宏大:人有它大,天没它大;竖起来顶天立地,横过来一统天下。万众归一心,一字千斤价。起笔收笔含神韵,不是天子是陛下。”康熙哈哈大笑,称老**是得道的高僧!并解下身上的一块银质的腰牌作为赏赐。从此,大召里有了康熙皇帝的腰牌——皇帝“万岁龙牌”供奉于大殿之上。于是,大召便一跃成为“帝庙”。大召的经堂和佛殿是连为一体的,中间设有隔扇和木门槛,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佛的圣殿,聆听佛的心语,来洗涤我们世俗的心灵!
袭到清末。正是因为大召供奉有四世、五世达赖和康熙老佛爷的牌位,所以从此以后便不再设**。此外,大召内喇嘛的成分除蒙古族和藏族外,还有满族。这也是大召与其它召庙的不同之处。到这里我们的游览活动已近尾声,就让我从艺术价值和建筑结构方面再为大家进行一个小结:大召无论从雕塑、绘画还是建筑艺术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真实地记载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银制释迦牟尼坐像高2.55米,平放在膝上的一只手从中指到手腕长60公分,头顶上部的伞是孔雀羽毛制成,称为“孔雀伞”。银佛坐的莲花台,为纯银制成,高33公分,宽两米,整个佛像栩栩如生,堪称大召一绝;银佛前两根露明柱上盘绕的“二龙戏珠”雕塑,高约10米,相传是用纸浆、黏土、料浆石为原料精制而成,工艺精湛考究,也为大召一绝;描绘诸神佛传说故事的壁画,形象生动,光彩照人,技法高超,瑰丽无比,又为大召一绝。说到大召的建筑格局,是分为纵向三列,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宏大巍峨,布局别具一格。它建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上几经沧桑,但大殿内的木制结构仍保持明代的原样,结构也完好无损,殿内采用减柱方法,以扩大空间,使其有宏伟之感。因此大召这座明代木结构建筑,作为呼和浩特最大、最完整的带有鲜明、浓郁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召庙,引来了中外游客的青睐。好了,女士们、先生们,下边大家可以自由参观,40分钟后我们在山门口集合,希望大家积极配合。谢谢!
园林植物论文题目篇十五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大召寺是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大召寺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
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的转世规定。
大召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辉煌的召庙建筑、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52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