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读后感(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8:49:16
孔子传读后感(精选15篇)
时间:2023-11-20 08:49:16     小编:影墨

读后感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于所读内容的喜怒哀乐和思考。写读后感时,可以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文章的文学性和逻辑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孔子传读后感篇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想必许多的人都懂吧,而这句至理名言就出自我国一位著名的大思想家,孔子。

孔子,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逝世,享年73岁。一直以来,他都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治国,充分的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26日那天,我们观看了电影《孔子》,再一次领略了这位伟人的一生,在这部电影中,有许多感人的场面,无不让我们为之所动,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孔子受到鲁定公的赏识,从一个普通的人不断晋升,这使他的理想抱负得以实现,可是,世事却没有那么顺利,独霸朝纲,一心想要谋权篡位的三桓认为他已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便处处与他对着干,最后终于被赶走了,鲁国举行郊祭那天,窗外下着大雨,当他一直靠在窗口,等待着给自己送祭肉时,祭肉却久久不来,也就意味着,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于是,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周游列国的漫漫长途,尽管他离开了鲁国,可心里却是时刻刻都在想着自己的国家,当知道鲁国遭遇危难时,他毫不犹豫,就让自己的弟子冉求回去了,冉求终于不负众望,成功的平定了叛乱,平定以后,他一心想着要把自己的师傅接回鲁国,终于在孔子68岁时,把他迎回了鲁国,但一直到他去世,也始终没有再被重用,最后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弟子身上。

在这部影片中,有许许多多的场景都让人很感动,尤其是孔子强烈的爱国之心和他的弟子们对他和儒学的忠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颜回,他是孔子的一面镜子,能客观的说出他的好与不好,只是,可惜的是,他还很年轻却与世长辞了,那天,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在到达一片冰川时,孔子和众弟子坐在前面的马车上,颜回拉了一车的竹木简紧跟在后面,突然,冰裂了开来,有人马上大喊一声:“快走啊。”众人都加快了速度,总算逃离了危险,可是,颜回还在后面,他没来得及逃走,便与一车的书一起落入了水中,大家都很着急,在上面不停的喊着他的名字,正在大家都以为他已经去世的时候,他突然从水中冒了出来,手里还抱着几本书,孔子见了欣喜若狂,急忙喊着:“回,你快上来。”可是,颜回却把手里的竹木简丢到了地上,自己又一次潜下水去,孔子撕心裂肺的吼叫起来:“回,你快回来啊!”终于,颜回又一次潜了上来,:“回,快,上来吧!”“不行,夫子,下面还有好多书呢!那都是你毕生的心血,怎么能丢了呢?我再去捡上来。”说完又不见了踪影,“不,回,那些书我不要了,你上来吧!”在水中,颜回不断的寻找着书籍,紧紧的抱在怀里,岸上的人还在继续呼喊,可是,他再也没有力气了,他沉入了水中,无论大家再怎么呼喊,他也没有再上岸。孔子在岸上悲痛欲绝,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失去了,可是,他的精神实在令每一个人敬佩,他爱学术胜过爱自己的生命,他是伟大的。还有他的弟子子路也是一位真正的大英雄,他为了救卫国幼小的皇子而丧失了性命可即使到了生命的垂死关头,他也还是要做一个君子,他坚定的说:“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整理好了自己的衣冠,英勇就义,他同样也让人敬佩。

这部电影,真的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尽管孔子到最后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用心,他的仁爱。并且,他的主张是十分正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思想后来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原因。

我们将永远的记得这位圣人!

孔子传读后感篇二

坐在窗前,桌子上放着一杯热茶,手中捧着一本书,这个有些诗意画面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是一个书虫,深信着高尔基所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一本好书就像是你的一个良师、一个益友,他开拓你的视野,增长你的智慧,洗涤你的心灵。我也喜欢把我所读的好书跟所有同样爱书的人分享!

最近读了一本自认为很好的书―《于丹《论语》心得》,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就很喜欢于丹。看到她才知道原来讲《论语》的不一定是老头子,喜欢听她讲的《论语》,因为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没有文邹邹的死板语言,有的只是生动的趣语。还记得于丹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在我心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多么精彩的一句话,还不成熟的我不太理解这句话,可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孔子是灰色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普通的,贴近人心的。我们不需要仰望他,只需平视。

之所以买这本书,一是因为于丹,二是因为孔子。孔子是家喻户晓的,自上学前我就对他有一定的了解,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自己,就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另一方面从“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以看出他不求富贵,只求道义,他认为行义是最重要的;同时孔子生性正直,老子曾这样评价他:“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他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作为一名学者,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也许就是同学所说的落伍的人吧,但是不知怎的,我对那些时尚的东西总是没什么兴趣,我可能更中意于古典的东西吧!其实谁说少年不能读《论语》,论语是我道德品质的教材,论语所代表的思想其实也是儒家的主张,从古至今,儒家思想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最早是汉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代则是,中国在各国所设立的孔子学院,论语是中国的一个标志,孔子是中国人的典范。

作为一名新中国的少年,我应该向孔子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不求名利,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正直,力争成为第二个孔子!

轻轻地合上书,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依然是孔子的形象和语言,睁开眼时忽然发现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细雨,论语何尝不是着春雨呢,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阅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是因为题目很吸引我,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很自由,很个性化地解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这种写法就是把孔子“人化”而非“神话”。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无论什么事情,当你投入了真情,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净化,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把教学当成恋爱来谈,可见对教育的深情。

梁启超第一次做研究生的导师,上课时,他走进教室,望着天花板,然后突然说:“兄弟我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之后,才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章太炎先生的开场白比梁启超自信的多:“你们来听我的课是你们的幸运。”但是国学大师不能没有学生,所以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也是我的幸运。”

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朱熹。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和“师生心灵的共鸣”

教育什么时候有最大的教育效能?我想答案同样是: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和“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认为孔子是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的,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是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难以把握的存在。孔子曾有堪于柏拉图媲美的坚定执着、不畏孤军作战的英雄本色以及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孔子“终身坚持一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柏拉图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我们将爱情寄托于求知、教学以外的人与事,也同样可能是失意而回。就内涵而言,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孔子以其一生的经历证明,教学,绝对有如“佳人”一般,可以让深爱着它的教师体验到人间的极致情感。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包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

学习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和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便是孔子的情怀之一,倘若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爱。圣人孔子亦是如此。但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而且倘若真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职业教育家”,那么孔子还是第一位体验教学之恋的教师,因为所谓“职业”乃是“事业”,是可以视之为生命,将生命寄托于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再倾下去,生命便要消失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有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理”他们彼此的关爱、尊重、理解与体贴正是这些人性力量构成了可以升华的“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人类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品质:勇敢、执着、仁慈、洁净……无论爱什么,在爱的过程中,只要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发挥出来,极可能成就并体验极致的爱情。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

周子曰:“圣人所以圣者,诚而已。”即教师只有虔诚地付出自己的一片仁心,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的学生曾点说的一段让孔子引为之音之言的人生理想。不是子路、冉有他们理解的“学而优则仕”,竟然是归于大自然。

归于大自然,身边是单纯年轻的笑脸,迎着春风,洗尽尘埃,畅游在春风和歌声里……天地开阔,师生之间可以畅谈嬉戏,也可以在山水之间明澈自己的心境。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某门知识或者某个技能,而是一种自动求知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有孔子那样的人生经历,甚至也很难有他那样的学问和人格。可是如果一个教师不爱他所从事的教学,无论深浅,都意味着他将承受多么可悲的职业生涯。其不幸程度,就像一个人从未爱过谁一样。教学也可以成为爱的对象,哪怕自己爱的教学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只是一个抽象的理想,也足以让我们留恋终生。

如此想来,在教学这旅程中,即使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只要将自己的文化和人生价值观影响了学生,便可以让学生永远留恋求学岁月,也可以让自己真正实现职业理想。那么,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孔子传读后感篇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中,我只知道孔子的这两句名言,但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话为什么能千古流传?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后,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事》一书从孔子的出生以及成长开始讲起,主要讲述他开创杏坛教育,招收弟子,广推“周礼、六艺”之道,周游列国14年,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暮年的孔子,因为抱负不能施展,开始编撰《春秋》,他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也被编写成《论语》一书,千古传诵。

孔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很多举止行为都值得我们学习。从他初习周礼,到下定决心学习圣贤,造福于民,孔子的虚心好学、求实上进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感受最深的是“寒窗学易”。由于孔子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渐渐地,母亲没有能力教导他了,就把他交给了外公。“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孔子在雪地里一会儿原地小跑、一会儿扎马凝神,一会儿又俯卧在地练双臂腕……”,读到这里,我想:“孔子才十岁呀!一个十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天气里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带着疑问,我继续往下读。原来是孔子是在看《周易》的时候,有一些疑问,见外公在休息,由于天气寒冷,于是就练武强身一下。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学好问,热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孔子。我想:“孔子真是勤奋啊!在这样冷的.天气里也不休息,仍然在学习,而且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外公,怕打扰外公,又挤时间来强身健体,他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回首前文,其实孔子从那次“庙宇祭祀”之后就已经在心中扎下了学习礼道的决心啊!他宣传礼道,就是希望所有的国君都能用仁义德心治理天下,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居然心怀天下,真让人佩服!

这篇故事中孔子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在生活中,我们也要从小树立人生的目标,遇到不懂的知识时,要虚心请教别人。另外,我们还要会利用时间,像孔子一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

孔子的一生很坎坷,但是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正所谓学无止境,我们也要像他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虚心求学;为了美好的明天,勇往直前!

成语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如: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又如:他习惯勤学好问,进步很快。

孔子传读后感篇四

客师歌“三问”较好地解决了人生意义在哲学高度的重大问题:人存在于天地间的意义是什么?时间之于人的意义是什么?为何有时间的存在?“三问”以客师与韘述先田猎迷路这件事为背景,通过一问一答一层一层解析先觉、先知、先机、后觉之间的关系;时间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人和万物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

“三问”前四句交待了这次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第一问韘述先以客师明天地为由,诘问此时为何迷于田、困于岵、又冷又饿的境地。客师以诗经“衡门”开头,这也尊循了古人把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作为说话的依据,逐层逐次地解析“先觉”“先知”“先机”“后觉”,提出“先觉何必求先知,先机有时从后觉”极具智慧性的观点。这里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很多人都具有先知的能力,先知在任何时候只有极少部分人才有的能力,既使有这种能力的人,也不必非得用这种能力去处理事情。且事物发展的先机,有时也在后觉中产生。这二句话解决了有先知能力的人价值问题:人的价值并不在于要运用自已先知的能力去证明自已,或者获取利益,而是要顺从事物演化中的轨迹,不参杂人为的因素去干扰、改变它的结果。特别是从事易学研究或爱好者,当具备一些先知的能力,在运用这些能力的时候,有时能断人的生死、有时能改变人生的轨迹时,怎样做到慎言?先圣有“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客师特意写下“三言”告诫子孙要“三言两语”。

“智者只需明辩机,子时不问明朝疑”,有智慧的人只须辩明事物演化的规律和机会,从规律中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决定自己的言和行。子时不问明朝疑,是不须动用先知的能力来决定明天的所为。

二问,韘述先提出“一朝夕”的问题,客师针对“一朝夕”这个问题,论述在不同层次的人理解也不大一样。有人说人生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蒙童、妇人、老妪是属于看山是山的境界。偶人、在雷火中论长短的人、在芥子上竟雌雄的人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智者属于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朝夕之内大玄机,一物一换有分离。皆道天地一盈虚,吾道虚虚一朝夕”,每个人在自己的一朝夕中,都是用有别于其他人的唯一,换得自己的一朝夕,肯定与其他人有区别,映证后面的痴人、愚妇的一朝夕。世上万物(动物、植物)在这个大玄机中均有区别于其他万物的一朝夕。世人都说天地像风箱一样有盈有虚,而我的道却只有虚虚的一朝夕。

“天地不过一狎子,只布朝夕困人兹。”真正困人兹的并不是这个狎子,天地自有天地之道,而是人类自己不明白朝夕的道理,不懂得时间的内核而困于朝夕之中。

“海枯石烂光移影,千万人行将其定。痴人愚妇谋万年,自误今岁他年连。”在时间的这根长轴中留下一段一段的影像是千万人的人生轨迹共同形成的。痴人、愚妇谋划着万年大计,憧景着今年、明年以及年年岁岁。但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谁也不敢保证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人生的悲欢离合、妻离子散、突发的事故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只有真人能破得这个大迷津,抱着不争朝夕只在今的人生观,去感悟世界。

三问,以韘述先经历的战争中生死之间的事诘问客师:生命为何如此短暂且无可奈何,朝夕也好,只在今也罢,生命只存在短短的一瞬即灭。替众人也替天地间的万物问出生命的终极问题:为何来到这个世界?每一个生物来到世上不管存在的时间长短,都会面对死亡、毁灭。天地万物演化最终都逃不过死亡,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意义何在?客师以弓和箭的取用进而论述是否得情。人和万物来到世上,得情与否是人和万物存在的决定意义,来到世上得其情,就是人和万物最终的意义所在。不得情,那怕岁岁连连却只能空活一生。客师写到这里,悟出了人生真谛。

凡夫俗子的我们虽然境界不高,但只要找到正确的道路,努力修“四正”,处迷茫而不惑,在顺境而不娇。暂时无法达到“得情”的境界,即使智者、真人境界我们也还在修行的路上,但只要认准目标,不断修心、修身、修已,向智者学习明辩机遇,通过学习、领悟天罡遁的奥秘达到人生目标。

孔子传读后感篇五

读着《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经典,我顿时觉得自己是多少渺小。读着它,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思想和情怀。他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鼓励他们一试身手大展鸿图。

当读到第89页的这段话时,我深深地陷入了思考。这段话是这样说的“要使人的心灵表现美好或许并不难,无须反复教导与灌输,只要相信,人本性是善的,并按这一点对人给予尊重与信任,为人释放心灵中的美好创造”舞台“,就可以了。”“给予学生尊重与信任”,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但在这看到,感觉又完全不一样。

他说,给学生尊重与信任,就能引导学生释放出心灵中的“美好”。是的,“人之初,性本善”,“心灵中的美好”人人都会有,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创造“释放”这些美好的意愿与舞台。我想,给学生“优秀生”的感觉,也许他们真的会更优秀;给学生更多的信任与期待,不爱学习不爱劳动的学生,明天,也许,他们就会变得主动了。

怎样具体地给予学生更多“尊重与信任”,我还应该不断地思考。

孔子传读后感篇六

孔子是把活到老学到老完美实践的人,一辈子都在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最后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等各种名誉。从孔子学琴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了,孔子是一个好学的人,而且更好钻研,对于学问是孜孜不倦。

这故事历经几千年能保存在现在,可见这个故事影响了不知道多少人了,因为加入了咱们的团体才能够有机会来深入挖掘这个故事,也能理解这个故事。要是以往这个故事看了也就看了不留下任何记忆,更别说反思了。通过这个故事我体会到了几个方面:

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也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学一辈子也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掌握,能真正的把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内容学好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学习这块一定要抱有一颗谦卑的心,不然不能够找到你要学习的对象,只要是比你优秀的人都要去学习不管他是什么人。

这是句古语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大家都知道,通过今天课程我反思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也要运用好三大思维模式,学习的内容不能一把抓,不然就是往大海里撒盐。

学习是要带着目的性的去学,一定是自己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碰到了什么问题,模棱两可的,这个时候需要做深入的学习,对于有点基础的内容,只要运用好单点爆破,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定能学习很不错。对于必须掌握,还很陌生的内容就要真正的像孔子学琴一样。

所学的内容一定不能多,少就是多,只求学习一个掌握一个。

孔子学琴是把学习方法描述的淋漓尽致,对于所学的内容,要通过目标细分把,把学习的终极目标划分成每个小目标,每天就为一个个小小的目标而努力,精益求精,少就是都,不求太多的内容,只追求学习的一个个小目标,学一个掌握一个。

纸上得来终觉浅啊,看在多的还是要落到实处,多实践几次,慢慢的锻炼,早入成为孔子的知音。这样就会养成各种好习惯了。

孔子传读后感篇七

拖拖拉拉的读书笔记终于来了,虽然姗姗来迟(这句话犯了语义重复的语病,最近比较关心小学语文、数学的问题)。

本来想在假期完成的,可是这个清明假期赶上春光正好,让人只想待在户外。这本书其实从2月份就开始看,可是整个3月都几乎没有多少进度,主要因为是实体书,不能像电子书那样可以见缝插针的来一段,可是实体书的阅读感又实在让我舍不得放弃,就这样整个三月放在书包里跟着我上班下班却没有机会出台,直到这个清明假期的最后一晚才看完了那一直没看的剩下一半。

少年时读书,多以求知为主。现在这个年龄读书求知的功能已不再重要,反正知道的更多,也用处不大——既不能用于升学,也不能用于升职。抛开了这种实用的功能,看书最大的功能是找乐。

不必是名著也不必出自权威,有趣就好。读书这个时候更像和一个有趣的作者不见面的交谈。

这本书其实来的偶然,是读库的赠阅书,之前也并不曾看到过这本书或者作者的.介绍。倒是某次等一个同学时拿出来看,她说看过作者的其他书,很不错。真是人有人缘,书有书缘。有读库的推荐,有朋友的认可,实际读下来感觉也是非常好,仿佛作者就在你的面前和你娓娓而谈。《史记》这样的书自己也尝试过,但可读性上毕竟比不得小说,有了这个有趣的作者的引荐,那些诘屈聱牙的古文也变得生动起来。

这本书打破了我的两个固有印象。

第一个是对于史记的固有印象。原以为不偏不倚、秉笔直书的太史公,其实下笔也没比我们普通人少多少个人倾向。比如作者就认为太史公对孔老夫子是真爱。因为普通的政治表态不论有多高,也都是说说就罢了,并不必如太史公这般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重复。

第二个是关于孔子的刻板印象。其实《论语》里的孔子已经比历史书里的可爱的多了。之前看过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里面的孔子已经很生活化了。而这本书的作者给我带来的感受又与《论语别裁》不同。他是用一种人之常情的方式去分析孔子的生平。作者讲孔子的出生、经历之时,就像在讨论自己一个认识的人,一个自己的同学,一个和你有同样缺点弱点的人,但他就是比你更优秀。作者说世俗感、常识性、包容心,是孔子“仁者爱人”的一面,还需要有“为仁由己”的另一面,才不致丧失原则和底线。作者还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就是孔子能够成为圣人的一大特质就在于他的自相矛盾,而不是黑格尔这般的博大精深、逻辑严谨。这和一句法谚倒是很能遥相呼应,那就是“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逻辑严密、全面完善的论证往往是速朽的,一地鸡毛、支离破碎的才是生活本身。

孔子传读后感篇八

今天,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孔子和学生》这篇课文,知道了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这篇文章真的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特别是孔子说的那段话: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宽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这段话让我深受启发,体现了孔子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同时,也能够指出学生的不足,告诫大家都需要不断地相互学习。

另外,大教育家孔子不仅能够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且觉得在这些方面自己比不上学生,还能够虚心向学生学习,这是多么好的老师啊!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我身上也是优点、缺点并存,爸爸妈妈经常告诫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可我一直都听不进去,现在想想真为自己的不谦虚而感到脸红。

为了让自己进步得更快,我总结了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优点是:认真对待学习,听话、爱好广泛,并且动手能力特别强;不足是:稍有些胆小,有时还爱撒娇。不过,我有信心改掉这些坏毛病,同时还要虚心地学习周围同学的长处,让自己身上的优点越来越多,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书是一朵朵永不凋零的鲜花,一颗颗华彩四射的瑰宝;书是一条条潺潺的流水,流淌过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涤荡人类的心灵;书是一块块彩色的卵石,铺起一条幽静的小路,让我们通往知识的殿堂。

我从小酷爱看书。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已养成了每天坚持看一小时书的好习惯、养成每天摘录精彩的开头、好词、好句。近几天我又看了一本《中华美德故事》,其中《孔子好学不倦》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受益颇深。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已经60多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一样,别人迫不及待的要学新曲子,而孔子总是刻苦的练习基本功,脚踏实地的练,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孔子是一个大学问家,知识丰富渊博,但他还要埋头苦练,埋头苦学,更何况我们还是没有毕业的小学生呢?如果生活中遇到了难题,我们应该去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会使知识更加渊博。

学习是成功的铺路石,是进步的阶梯,是一条让你变得知识渊博的`道路。只要你勤学、好学、博学、精学、乐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更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21世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长大以后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书就像一片知识的海洋,让我自由的畅游;书就像一块知识的草地,让我自由的奔跑;书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让我自由的攀爬。

孔子传读后感篇九

首先在封建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他们深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一开始都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是美好的人生道路并不都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的。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许多文人无法自保,因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情结”是大众化情结,即民众情结。文人出生的士人,更多的是考虑下层社会的利益,有着儒家“天下归仁”的情怀,但他们却不能找到或不能遵从于官场的定律,因此常常受到非议和排挤,在这种仕途不顺的处境,这时候他们的人生选择也就有所区别,但又无外乎三种,一种是归隐田园山林。尘世太流俗、官场太黑暗,这是他们归隐的原因或者借口。他们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们要坚守知识分子的原则和良心,他们要守候自己高贵的精神家园。于是,他们选择了归隐。他们的代表有安贫乐道、“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的五柳先生。但是陶渊明等人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远离政治,憎恨政治这便是与儒家哲学相反的隐士哲学。

另一种则是无论顺境逆境,也无论在朝在野,都秉承着书生报国的基本信念。在他们看来,一个读书人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就体现在家国天下之中。书生报国,是一种人生使命,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精神支撑。这里先看看儒家先贤孔子,一开始孔子在鲁国为官,这也是孔子一生比较顺风顺水的时候,与鲁国政坛更善于权谋的季孙斯等权势相比,孔子这个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天真了点儿,知其不可而为之,最终也是吃力不讨好,只好背井离乡在春秋列国之间流浪了14年,当时孔子还不是后世那样的国际巨星级的圣人大腕,衣食尚不得周全,所以流浪过程肯定狼狈不堪。但是过着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孔子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宣传自己的理念,希望社会能够恢复秩序(周礼),人们能够各自安守本分,社会物质比较丰富,民风淳朴,人与人之间讲究同情心互相爱护(仁爱),也即实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可以说像孔子这种知识分子并不少见,他们都想入世为官,身居要职,他们想为民请愿,为国出力,但他们几乎都是政治文盲。他们秉天而行的性格,只能让他们在政治纷争中步履维艰,进退维谷,他们不懂得左右逢源,于是处处碰壁。

在后世的儒家思想中,形成了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它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求现实生活的人们面对生活的艰难和坎坷的时候,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诸如屈原的上下求索,李白的自信人生,苏轼的豪迈奔放,孔明的死而后已??都是这种思想的最好表现。它包含了孔子和隐士们的积极人生观,告诉我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仅是一种心态,而且更是一种智慧,命运与机会常常青睐于那些积极乐观向上的人。同时它又摒弃了那种自暴自弃和不知道“退一步则海阔天空”的人的思想。其实这种思想才应该是古代知识分子的追求。拥有这种思想的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同时又不忘了明哲保身。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使远离朝野,退隐山林,仍然心系着天下黎民。

现在让我们把问题拉回现实,时代在变迁,古代的知识分子先进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在我们现代社会可能不管用。那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可算是现代的知识分子了,那么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是像周恩来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这个目标很可贵,但是太大了。让我们说点更实际的吧,我们现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毕业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但是我们现在的学习就仅仅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吗?这听起来会很悲哀,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大学的课程为什么还要那么多,我们直接学我们的专业课不久行了嘛。不是的,看一下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学马克思,在学近代史,在学??的原因。一门优秀的课程,不止是在让我们学知识,更是在塑造我们的人格。大学不是技校,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专业,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我们不能再拘泥书本,而是要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才会不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与非大学生区别开来,才不愧为一名大学生!

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也许我们只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但我们一样可以在学习中了解、喜欢、热爱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它成为你成功的桥梁!

所以我们要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四年,一晃即过。记得有个师兄跟我说,他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大赛是很不屑的,他说现在突变因素很多,你现在所规划好的人生道路可能跟你以后真正的人生相差很大。但是我想问的是,你现在都不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你又怎么去走好它呢?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选好自己的目标,然后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孔子传读后感篇十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句话是孔子读书的名言。其实我很早就知道孔子这个人了,就是对他不够了解,只是学习过程中,一直没有学到这个人,眼看就要上六年级就要毕业,我还以为我再也学不到孔子的文章了,出乎意料的是6b23课学到了孔子这个人。

我们学到孔子的文章是《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孔子带弟子们支游赏泗水河畔迷人的景色,孔子借水谈志向。其实这篇文章表面写孔子和弟子游赏,实际是写孔子借水和弟子们谈怎样做人。其中,孔子说的话令我映象最深的是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民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这句话表达了四层意思。1、水仁厚无私;2、水温文尔雅;3、水百折不挠;4、水求真求善求美。这句话并不是孔子在正直赞美水,而是孔子借水的品质希望弟子们能做一个像水这样的人,做一个真君子。

通过我学这篇课文,我了解了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肖479)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从《两个小儿辩日》我知道了孔子是位待人平等的人。

通过学习《孔子游春》这篇课文知道了孔子是位富有智慧,善施教化的人,其中富有智慧我是从孔子带弟子们游玩,教育弟子们看出来的,他把自己想教的东西通过实践来表现出来,陆游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孔子也是这样想的,他想要在特殊的情况下,弟子们才会记得更牢。

真不愧说孔子是“千古圣人,万世师矣”呀!

孔子传读后感篇十一

这几天,我读了《孔子传》,毫不虚假地说,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这个在世人眼中伟大的人物。

《孔子传》这本书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这本书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了孔子的思想以及孔子对一些事情真正的见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这位伟人。他不似人们眼中的那样神奇,在我看来,他只是对于一些道德上的问题更加敏感罢了。无论什么事情,孔子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而这些看似奇怪的想法却总能让我在困惑迷茫时茅塞顿开。如果你不了解孔子,你会说他很伟大,是中国主流思想的创始者。当你真正了解了孔子,就会懂得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开创了儒学思想,他更是一个有温度的人。

人们通常认为孔子是一个道德主义者,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孔子都是人们眼中对礼的要求最为详细规范的学者,孔子对于不道德的人,不道德的行为,的确是非常痛恨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一直认为孔子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但是,在作者鲍鹏山的笔下,孔子并不是一个道德主义者。他觉得孔子并不认为单一的道德可以解决社会问题,更不认为对人做严格的道德要求就可以改变人的品行。同时,孔子坚决拒绝绝对道德主义。我非常赞同作者在这一方面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一个国家不可能仅仅通过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否则法律岂不是虚无的存在了么?因此,孔子并非是一个完全的道德主义者,从他对于绝对道德主义所持的反对态度就可以看出。

说到道德,孔子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世人皆知的。道德,即礼法。鲁国大夫孟僖子曾因在外交时被人嘲笑不懂礼仪而下定决心学习“礼”。他临终时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还嘱咐两个儿子要向孔子学习“礼”,可见,孔子对于“礼”的见解是被世人所肯定的.。

孔子对老子的评价也是非常独到。大家都熟知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实际上,这还是老子“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的思想。当孔子的学生问到老师对老子的评价时,孔子这样说:“天上的鸟会飞,地上的兽会跑,水中的鱼会游。飞的鸟,我知道怎么办,用箭射;游的鱼,我知道怎么办,用钩钓;跑的野兽,我也知道怎么办,用网抓。可是对老子,我真的没办法,因为他既不是天上的飞鸟,又不是地上的走兽,还不是水中的游鱼。他是什么呢?他是一条龙。”这还真是颇有味道的评价,也让我从中感受到了孔子对老子的欣赏。

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忧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君子享有终生的快乐,而没有一日的忧愁。小人则不然。他在没有得到所求之物时,为不能得到而苦恼;等到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担心会失去所有,所以,小人有终生的忧愁,却没有一日的快乐。这番言论让我对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差别有了重新的认识。君子从不会因为害怕失去而忧愁,所以君子终生快乐,小人的患得患失让他们永远处在愁苦的困境里,无法得到救赎。不得不说,孔子的言论和思想总能让我对不解的事物豁然开朗。

孔子的眼光总能欣赏到真正有趣的灵魂。孔子欣赏曾皙逍遥自在的情怀,可见孔子并不是一个板正严肃的学者,他崇尚快乐,这让我觉得孔子内心是个有童心的小孩子。

这本书确实让我获益匪浅,或者说,在我心中重塑了孔子的形象。实际上,让我敬佩的,不是孔子的伟大,而是孔子超越凡人的人生智慧。它会让我懂得如何去生,如何去追求。

孔子传读后感篇十二

关于《孔子》,之前在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有过了解,但是并没有去看。因为在得知孔子的扮演者为周润发的时候,我直觉认为发哥饰演的孔子无法达到我的期盼值,所以当初我没有去关注这部电影。

这次,因为老师的作业要求,我去看了这部电影。观看后的第一感想是,发哥果然演不出我心中的孔子,但是,他已经演得很好了。孔子,作为对后世影响深远、广泛的历史人物,他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他的著作,更是他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这样的一个对于我们来说神一般的人物,发哥将他饰演的贴近我们凡人,已经足见他的演技了得。《孔子》这部电影主要从孔子年轻时期受到鲁公重视担任大司寇讲起。正在孔子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之时,受鲁国“三桓”排挤驱逐,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终于晚年返乡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孔子在失意中逝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但是,礼崩乐坏终促成万世师表!殁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谥"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有很多,例如齐鲁会盟时,孔子势单力薄与齐大夫黎鉏谈判;以少胜多平息公山狃叛乱;“子见南子”,孔子以一句“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决然斩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而南子的一句“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成为了我在整部电影里面记得最清楚的台词;等等。

其中,让我记得最深刻的片段是颜回舍身跳入冰水中捞书,最终死于非命。在书籍泛滥的.21世纪,我们或许不能理解颜回的举动,但在春秋时期,书籍是一种很稀少很珍贵的财富,落入冰湖中的书籍,更是孔子当时穷困潦倒的现状中的精神支柱,可想而知为什么颜回会拼了命去挽救书籍。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孔子待他更甚亲生儿子,视他为最终的衣钵传承人,但最后却是英年早逝。当看到孔子在湖上痛哭着让颜回上岸,孔子抱着他的遗体四个时辰不动时,心里也有一种沉甸甸的哀伤。

《孔子》这部电影不能说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它的后半部分故事情节平缓,人物光彩尽失,节奏相对拖沓,视听语言相对混乱,观众很难清楚电影最后到底讲的是什么。不过至少完整地表达了中心思想——孔子思想:礼仪之道、为人处事之策、为官之德,为师之道,正是当今中国社会所缺失的。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儒家思想,引发观众的反思。

孔子传读后感篇十三

昨晚携全家去看了场电影《孔子》,离场时已经23点了,看到还有很多年轻人在等候入场。在看电影之前,我问女儿,你知道孔子吗?她说:知道,可又不知道。孔子在很多国人的心目中是个圣人,但却又是非常的模糊。

一部电影,家国天下,短短2小时,一个20xx多年前栩栩如生的孔子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电影也将孔子所通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在电影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再现,一气呵成,感谢曾执导过《雍正王朝》、《乔家大院》、《汉武大帝》、《芬妮的微笑》等着名影视剧片的中国第五代导演胡玫,她果然不负众望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率真可爱的孔子形象。

孔子的电影是非常的难拍,弄得不好,难免说教,孔子是个圣人,但同时也是个普通人,他是圣人,巍峨耸立,为万世师表,但在观看电影之前最担心的是电影流于说教,幸好导演的功力加上几位大牌明星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电影尽可能的'逾越了此类古装片的“台词槛”,既未戏说,又轻松诙谐。

电影所选取的一些故事单元也比较吸引人,孔子由中都宰而大司寇,进而代国相;夹谷会盟,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叛将陷都,镇定自若,救大厦之将倾;堕三都,三桓掣肘,功亏一篑。比射艺夺兵符,守周礼以身作则,机智辩勇救家奴,一把古琴弹得如痴如醉;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弟子颜回、子贡、子路、冉有性格各异……,影片中有东周诸侯争霸的宏大战争场面,也有子见南子时说的“爱德如爱色”的观众笑声,让我们有幸对两千年前的这位君夫人想象一番,周游列国,或许也只有这位君夫人才算得上是知己,因此对君夫人的离去心中不禁惋叹,也客观上调节了下半场故事的节奏。

孔子最初的形象是我小学一二年级时批林批孔运动中铺天盖地的孔老二漫画,小时候连环画中的孔老二如“丧家之犬”到处周游列国。电影在下半场表现孔子十几年食不裹腹,衣不蔽体,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虽然狼狈,却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始终不渝追求、坚持、宣扬信念的精神,这也是电影比较感人的地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在看完影片后评论到:“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这个世界不应该是一个成王败寇的世界,不是说谁成功了,我们就去颂扬他,我们颂扬一个在他活着的时候没有实现自己理想的人,我活着的时候没有胜利我不要紧,我相信我的思想在以后会穿越宇宙会让后人感动。”

孔子在70岁的时候才回到故乡鲁国。开始整理文献,言传身教,他一生培养了3000弟子,更深深地影响了20xx多年中华的思想和文化,从这点说孔子是个成功者。

其实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去了解一点孔子的思想。

孔子传读后感篇十四

初读孔子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平常而偏狭的道德说教者。后来读《论语》,觉得他是乱世中清醒的智者,是饱含人生智慧的思想导师。再后来读井上靖的《孔子》,在经历了一个由“圣”到“凡”又由“凡”到“圣”的过程后,孔子的形象终于立体起来dd一个生逢乱世、颠沛流离却不甘沉沦、孜孜以求的志士,一个宽厚博爱、推己及人、体恤民瘼、有教无类的仁人,一个集过去思想之大成,创立儒学并泽及后世的学者,一个面对乱世却保持着淡然心境的冷静的灵魂,一个有笑、有怒、有喜、有憎、好乐、好歌甚至好哭的多情人。

我读《孔子》,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的力量,耳边回响着孔子对乱世发出的地动山摇般的呐喊。尽管井上先生只是淡淡地、不加修饰地把孔子的风貌与学说勾勒出来,却让我从时间的缝隙中似乎窥见了孔子波澜壮阔的生涯,那些淡然的心境和凝重的感叹,那些明慧的达观和温和的嘲讽。还有更深切的,几欲将我埋葬其中的执着和爱。

孔子认为自己生活的春秋时代是天下无道的时代,礼崩乐坏的渐积达到了“臣弑其君者有之,子杀其父者有之”的历史灾难的深渊;而他心向往之的则是尧舜之理想化的、有道的黄金时代,他的理想是要使现实政治回到过去时代的那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轨道上去。“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至梦不到他敬仰追慕的圣人周公,便为之感伤不已。

为此,他不得不以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刻意行动而“放逐”自我,一生穷途奔波并屡遭劫难。大司寇只不过是倏忽昙花一现而已,十四年周游列国的漂泊中有蒙难匡蒲、彷徨与卫的经历,也有伐树于宋、绝粮陈蔡的遭遇,但孔子依然坚定执着,不改其道。“知其不可”是孔子对现实的明察、对人生的彻悟;“为之”则是孔子对现实的负责、对人生的热诚。孔子相信治理乱世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所以尽管随时都有艰难险阻,但也不能因之而懈怠退缩。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效果,但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必须坚持对理想的固执的态度。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不能成事,却可以成人。我想起加缪的《西绪福斯神话》。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顶,又滚下来,如此反复,永无休止。也许更多的人会把西绪福斯的这种无功之劳看作人生苦役,然而,加缪却认为这种行动本身已隐藏着人生幸福。诚如鲁迅所说,在体育竞赛中那跑在最后却坚持始终的,正是人类的脊梁。

孔子与隐者不同。隐者是“无为”,而孔子是“为而无所求”。隐者以逃避来表达他们对时代的反抗,而孔子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以改良社会的行动诠释自己的立场,绝不轻视任何微小的努力。在居蔡游楚期间与隐者的遭遇中,无论是讥讽与奚落,还是同情的忠告,都未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理想;而为了理想他选择的是流放自己的命运。这既是身体意义上的四处奔波,更是精神意义上的学道不倦、乐以忘忧。知天命使得孔子在尽了一切努力之后,就是平静安然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最后结果,而不是耿耿于怀,患得患失。他闭上了专注世俗功利的眼睛,从而获得了坦荡快乐的人生。在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甚至屡遭陷害和磨难。对此,孔子也曾产生过困惑和苦恼,但从来都不会绝望,而是看作天命对自己的考验,因此他仰首对天、坚忍痛苦。即使是在发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时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以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始终坚信“天下归仁”的至境必将到来,微小努力的积累会产生人类社会光辉的明天。

孔子立志救世,但终其一生,他却仅仅只有四、五年的时间是在政治舞台的中心,其他的时间则最多仅仅只是一个政治舞台的“边缘人”。尽管孔子充满“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的自信,洋溢着“天生德于予”与“文不在兹乎”的历史使命感,也的确既具高远的理想亦具超常的政治才能,但却只能是有德而无位,这是孔子的悲剧。然而孔子却建立了一个阔大的精神境界,创立了一套与现实抗衡的学说,视富贵若浮云,过着一种无忧无惧、坦荡荡乐陶陶的生活,把悲剧变成了正剧。

孔子爱人,因此把“仁”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仁只是一种人与人彼此间痛痒相关、息息相通的心情,孔子安人,是为了让全人类过幸福生活所必须的人与人的关系,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孔子把“仁”区分为“大仁”和“小仁”:“小仁”是平民在生活中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而“大仁”则是教导政治家要拯救千千万万不幸的人民,企望一个凤鸟自由翱翔的升平的天地。而无论是“大仁”还是“小仁”,其核心都是对人类的爱。从始至终,孔子考虑的都是关于人的一切dd人的幸福或者不幸。在孔子看来,即使生活在乱世,每个人也都有获得幸福的权利,至少构筑一个“爱”的环境,让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都觉得生命是有价值的,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以达到各得其所,各安其处的安顺和乐之境。

孔子强调个体人格的修养,这是让人受用自己生命价值的学说,人自己精神生活的质量就是他的精神本身的质量。因此,不息地充实自己,追求自我完善,以内在的质量屹立于人世,才能有种自满、自足的感觉,才能有一份博大包容的心境,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但是,孔子的学说,决不止于独善其身的心性修养,个人修养的目的在兼善天下、造福人群。这是孔子真正伟大的地方。爱人就是把自身一己的人道修养推广开来,在每一个人身上加以实现,使每一个人都得到提高和升华,把人类从痛苦、不幸、矛盾和灾难的相克中拯救出来。他之所以对齐桓公主持缔结的葵丘盟约赞赏不已,是因为盟约使得黄河之水没有一次用于战争,也就使得千千万万无辜百姓免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孔子日日苦心焦虑、努力弘扬自己的主张,就是为着社会上遭受不幸的人越来越少,确保人起码的幸福。

孔子是爱人的,他以一个圣哲的胸怀表现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珍惜,只要看见遭遇不幸者,就会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当他从朝廷回来得知马棚失火时,便急切问人而不是马,其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溢于言表。而孔子最慎重的三件事dd“斋、乱、疾”,无一不与生命息息相关。正因为孔子的博爱,使其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使人倾慕的力量。

孔子的人性爱是孔子最大的魅力。《孔子》的主人公蔫姜因为其宽阔的胸襟而一辈子离不开他。而孔子叱责子路、照拂颜回、不理子贡,其实都是孔子独特的爱的表达方式。孔子师徒相交情真意笃,言谈笑语坦荡无忌,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相濡以道而生死不悔。而这一切皆是以老师的人性爱作支撑的。

王国维说,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孔子即是如此,他对人类的永恒的爱是因为其人是一多情人。惟其能喜能怒、能哀能乐,故其七情备;惟其七情备,故足为万世师表。《孔子》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孔子,一个作为“人”的孔子。他的思想是深刻的、丰富的,他的经历是坎坷的、复杂的,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染指他的灵魂,他永远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他的言行是自然由其德性的流露,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其道理也并不酸腐偏激,只是随之自然,合乎人情。他爱乐,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对于美的事物竟有如此敏锐而深刻的会心。他是诗人,在他那深厚博大的心灵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迷人的诗意。郭沫若说,我们所见的孔子,是兼有康德与歌德那样的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永远有生命的巨人。他把自己的个性发展到极度dd在深度如在广度。

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筑在明慧的悟性上的达观的人。这种达观产生了宽怀,使人能够带着宽容的嘲讽度其一生,逃开功名利禄的诱惑,而且终于使他接受命运给他的一切东西。这种达观也使他产生了自由的意识,放浪的爱好,与他的.傲骨和淡漠的态度。一个人只有具着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人生的乐趣。这是孔子,这是孔子的魅力。他爱人,他有着人情的温暖,他时刻想的是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他把济世化民看作天赋的使命,怀才不遇而不慷慨悲歌,尽管他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刻意行动演出的一幕幕剧,没能真正打动他的同时代人,但他依然做一个称职的演员,即使是悲剧也演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是为我读《孔子》之后的一些感想。

孔子传读后感篇十五

孔子,每当看到这两个字眼,我心中总会涌起深深敬佩之情。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人民称为孔圣人,万世师表,即使到如今这发达的时代,孔子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十分深远的,他的话语仍令我们受益匪浅。《孔子的故事》让我两次深刻地领会到孔子的思想。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在62岁时已带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险,但却曾未受到重用,但孔子却未因此而退缩,仍是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

“安贫乐道”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之间,他宁可承受贫穷的生活也不会放弃道义,他的高尚品德依旧深深打动首我们。然而孔子也并非完全不求富贵,只求道义,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才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人生之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任何知识都十分有兴趣,因此他博学多才。孔子不仅勤奋好学还十分谦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名句都是孔子授予我们宝贵的学习经验。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常常帮别人改正错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这都是孔子做人的准责,而我们做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也应学习孔子的精神。

在《孔子的故事》中我学会待人善良,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引领我从一个幼稚的孩童成为一个明理的学生。孔子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孔子的故事》真是一本受益匪浅的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58459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