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小蝌蚪教案大班篇一
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看过小蝌蚪;
(材料准备)图片、故事录音。
活动重难点:
知道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活动过程:
一.宝宝和妈妈
1、提问:小鸡的妈妈是谁?那小鸭的妈妈又是谁呢?
小结:每个宝宝都有一位喜欢自己的妈妈。他们长得真想象。那小蝌蚪的妈妈又是谁呢?
2、师:我们都快乐地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是小蝌蚪却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这一天,他们决定去找妈妈。
二、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故事)
1、插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
小蝌蚪遇到了谁?是怎么问的?
青蛙妈妈到底长的怎么样?
2、玩表演游戏
幼儿扮演小蝌蚪,教师依次扮演其他角色,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表演中鼓励幼儿发问:妈妈在哪里?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三、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最新小蝌蚪教案大班篇二
活动目标
1、乐意探究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激发探究动物小时候的兴趣。
2、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积极参与儿歌表演,体会小蝌蚪的成长变化。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小蝌蚪图片、青蛙图片、小蝌蚪头饰、青蛙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体验。
——教师出示小蝌蚪的图片,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说说它的特点。
——师:这是小蝌蚪,它全身黑黑的,尾巴细细的,头大大的。
二、欣赏儿歌。
1、感知体验。
——师:大家知道小蝌蚪长大以后变成什么了?(青蛙)教师出示青蛙的图片,大家想不想知道小蝌蚪是怎么样变成青蛙的呀?
——出示电子大书,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小蝌蚪在水里游呀游,然后吃了一些水草和虫子,慢慢地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小蝌蚪继续游呀游,吃一些水草和虫子,慢慢地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退。小蝌蚪可高兴了,继续往前游呀游。不知道过了多久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长成了一只小青蛙,可以跳到岸上捉虫子吃了。
2、教师朗读儿歌《小蝌蚪》。
3、教师带领幼儿看图片念儿歌。
4、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三、表演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戴上小蝌蚪的头饰,边念儿歌边做故事表演。(把水草和虫子放在教室的不同位置,小蝌蚪游到水草和虫子那里的时候就吃一些。把小青蛙头饰放在最后,当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时候,让幼儿戴上青蛙的头饰)
活动应变
教师表演的环节也可以用动画片来代替。
活动延伸
1、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抓几只小蝌蚪养在教室内,让幼儿观察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可以将小蝌蚪变青蛙过程的图片打印出来装订成一本小书,放在图书角,供幼儿翻阅。
区角活动
表演区:投放小蝌蚪和青蛙的头饰,让幼儿分角色扮演,表演儿歌。
养殖区:饲养小蝌蚪,观察小蝌蚪的变化。
环境创设
将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图片贴在主题墙“池塘”里。
家园同步
请家长在家里和幼儿一起表演小蝌蚪变青蛙的游戏。
随机教育
日常看到小动物,引导幼儿思考它小时候的样子。
最新小蝌蚪教案大班篇三
一、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能充分展开想象,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并整首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中亲情对话的愉悦,体验美好的情感。
二、准备:
1、背景图、青蛙头饰、小蝌蚪头饰、录音磁带
2、自然角饲养小蝌蚪、认识过小蝌蚪
三、过程: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展开想象,去理解诗歌内容。
(1)理解第一句“小蝌蚪,细尾巴。”
师:“春天,小河边的柳树发芽了,河里长出了绿绿的水草,小朋友,你们看谁会来呢?”(出示背景图片)
师:“小蝌蚪来了,他们在河里玩的真开心,小蝌蚪的尾巴是什么样的?”(细细的,长长的)
“尾巴有什么用?”(游泳、扭来扭去)
师:“对了,小蝌蚪游泳就是靠细尾巴扭来扭去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在表演时,教师可提示:小蝌蚪,细尾巴,游呀游,扭呀扭,游来游去真开心)
(2)理解第二句“游来游去找妈妈”。
师:“小蝌蚪在小河里,游啊游的,真开心。忽然听到小鸭子在呷呷地叫‘妈妈,妈妈”。小蝌蚪听到也跟着小鸭子叫‘妈妈’,鸭子妈妈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鸭的妈妈”。小蝌蚪着急地说:“那我们的妈妈呢?我们快点去找吧”。(边出事图片边讲述)
师:“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东找找,西找找;东游游,西游游)
师:“小蝌蚪这里游游,那里游游,这里找找,那里找找,我们可以说‘游来游去找妈妈’”。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蝌蚪怎样找妈妈的。”
(师生一起表演,教师提示幼儿“东找找,西找找,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在哪里呢?”并引导幼儿很着急地在这里游游,那里游游,这里找找,那里找找)
(3)用对话的形式理解最后三句,体验母子亲情。
师:“小蝌蚪游来游去怎么也找不到妈妈,心理多着急,如果我们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你会怎么办?”(喊妈妈)
师:“是的,我们可以大声一点喊妈妈,谁来试一试你心里着急时喊妈妈的?”(引导幼儿注意表情和语气的变化,并做呼唤的动作,让幼儿知道声音可以传更远一点)
师:“我们来听一听,小蝌蚪是不是也是这样做的呢。”(录音:“妈妈,妈妈你在哪里?”)
师:“小蝌蚪和我们的办法是一样的,现在我们来帮小蝌蚪一起喊妈妈,喊的时候响一点,慢一点。(全体起立,做呼唤状一起喊“妈—妈,妈—妈,你在哪儿?”)
配班教师(幼儿喊第三遍时,带着青蛙头时跳出来)边跳边亲切地说:“来了,来了,我来了,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大青蛙”。(欢呼“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
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大青蛙)
2、幼儿通过看、听、表演学习整首诗歌。
(1)欣赏整首诗歌,幼儿安静、专心地听一遍。
师:“小朋友真能干,老师把你们刚才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编成了一首诗歌叫《小蝌蚪,找妈妈》。
我们来听一听。(教师有激情地朗诵一遍)
(2)幼儿整首念诗歌二遍(边看图片边念,注意引导对话时的语气和表情)
(3)以游戏的方式表演、复习巩固诗歌,体验母子亲情的愉悦。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你们做小蝌蚪,老师做妈妈。(戴上头饰)
师:“你们刚才念的很好,但是在喊妈妈的时候,可以稍微轻一点,再慢一点,这样的声音妈妈才喜欢。现在我们再来做一遍,看谁表演最好。”
师:“现在老师来做妈妈,你们做小蝌蚪。(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动作、语气、表情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在对话时,让配班教师引导喊得好听一点,这样妈妈就会很快出来的)
3、活动,教师扮青蛙妈妈的角色,自然结束活动。
师:“孩子们,你们刚才表演地真棒,以后妈妈再也不和你们分开了,现在我带你们到小鸭子家里去玩吗,去告诉小鸭子,你们也找到了妈妈。
(幼儿听歌曲《小蝌蚪找妈妈》模仿小蝌蚪游泳的动作,走出教室)
最新小蝌蚪教案大班篇四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学会图文结合理解图书的内容,在阅读中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与快乐。
2、通过阅读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过程。
3、懂得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大书本、插入图片小蝌蚪五张
2、活动前让幼儿饲养小蝌蚪,观察并记录小蝌蚪的生长变化、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引起幼儿观察封面引出主题
1、遮盖书名和青蛙提问:封面上有谁?猜猜它们的妈妈是谁?长得跟它们一样吗?
2、展示书名,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猜想故事内容。
二、阅读大书(先遮盖文字),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中动物妈妈们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好听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理解故事内容。再尝试图文结合用完整的一段话来讲述每一页画的主要内容。
1、图一:这是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卵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慢慢地变成了什么?(丰富词汇黑黑的、圆圆的)鼓历幼儿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2、图二:有一天小们蝌蚪碰到了谁?它们想起了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鸭妈妈与小鸭子体态动作感受它们的亲密与快乐。
3、图三:小蝌蚪看见谁?它长得怎样?小蝌蚪怎么想怎么说的?大鱼又是怎么说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想像它们是怎么说。(丰富词汇又宽又大)
4、同法出示图四、图五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它们的特征,大胆的想象它们的对话,并用连惯的语言描述。(丰富词汇一蹦一跳)
5、图六:小蝌蚪会找到妈妈吗?她长得怎么样的?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鼓励幼儿大胆预测故事的结局并与同伴轻声交流猜想。
三、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教育幼儿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四、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随音乐做动作,离开教室。
最新小蝌蚪教案大班篇五
设计意图: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游戏是儿童活动的中心。”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这则故事,在较长的故事篇幅中,最主要让幼儿了解的'就是青蛙妈妈的外貌特点,因此,我根据故事中的情景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小蝌蚪找妈妈”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让欣赏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2、学习安静的倾听故事,了解青蛙妈妈的外貌特征以及蝌蚪变青蛙的初浅知识。
活动准备:
1、幻灯片
2、图片:两只大眼睛;图片:嘴巴宽又大;图片:四条腿;图片:白肚子;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扮演小蝌蚪,游进活动室。
(播放背景音乐)你们是谁呀?那我是谁呀?咦,我们的妈妈呢?姐姐带你们去池塘里找找妈妈吧。
二、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1、幻灯片(鸭妈妈的形象)
(1)我们看谁来了?我们问问看鸭妈妈看见过我们妈妈吗?(鸭妈妈,鸭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
(播放鸭妈妈的话: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2)鸭妈妈说我们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
(3)出示图片:两只大眼睛,嘴巴宽又大。
2、幻灯片(大金鱼的形象)
(1) 游呀游,找呀找,这是谁呀?大金鱼长得怎么样?(两只大眼睛,嘴巴宽又大)。我们问问看它是我们的妈妈吗?(大金鱼,大金鱼,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播放大金鱼的话: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2) 大金鱼是我们的妈妈吗?它说我们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妈妈有四条腿)
(3) 出示图片:四条腿。
3、幻灯片(大乌龟的形象)
(1)游呀游,找呀找,你们看谁来了?大乌龟长了四条腿,我们问问看它是我们的妈妈吗?(大乌龟,大乌龟,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播放大乌龟的话: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2)大乌龟是我们的妈妈吗?它说我们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妈妈肚皮是白的)
(3)出示图片:白肚子
4、幻灯片(大白鹅的形象)
(1)游呀游,找呀找,你们看谁来了?白白的大白鹅我们问问看它是我们的妈妈吗?(大白鹅,大白鹅,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播放大白鹅的话: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快去找她吧。)
(2)大白鹅是我们的妈妈吗?它说我们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
(3)指出:绿衣裳。
5、幻灯片(青蛙的形象)
(1)游呀游,找呀找,我们看看青蛙长的怎么样?(她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绿衣裳。)
(2)我们问问看,它是不是我们的妈妈?(好孩子,我是你们的妈妈)
三、完整欣赏故事至唱起歌来呱呱呱……
1、噢,我们的妈妈终于找到啦!现在请小蝌蚪们回到池塘边的椅子上休息一下,听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边听边想,我们的妈妈到底长得什么样?
2、咦!你们发现了吗?我们的妈妈怎么跟我们一点也不像呢?我们来问问看,(妈妈,妈妈,我们怎么一点也不像你呢?)(播放青蛙的话:好孩子,你们会慢慢的长大,会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你们的小尾巴呢也会不见的,还会穿上绿衣裳)
四、结束部分。
1、游戏:小蝌蚪的转变:在池塘里,小蝌蚪们一天天长大,慢慢的伸出后退,伸出前腿,穿上绿衣服,呱呱呱的叫。
2、呱呱呱跳出活动室,去草地上玩。,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最新小蝌蚪教案大班篇六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节自发地随歌曲和乐曲自由创编简单的动作。
2、尝试用多种道具、材料表现音乐,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在活动中能积极地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体验音乐剧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能与同伴合作创编出角色动作造型。
活动准备
荷花道具(4个)、荷叶道具(4个)、绿丝带(2条)、螃蟹头饰(4个人)、金鱼头饰(5个)、小蝌蚪头饰(5个)、青蛙头饰(1个)、大树头饰(1个)、音乐mp3、大荷叶道具(2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阶段
播放《哈喽歌》
二.动作模仿阶段
1、听音乐模仿小鱼游泳的动作。(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先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在熟悉后知识迁移幼儿自行创编蝌蚪游得动作。
指导语: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池塘的小鱼是怎么游的吗?(模仿)
上游游下游游左游游右游游
游得快游得慢游得轻游得重
师:小朋友在池里小蝌蚪是怎么游得呢?(创编)
2、合作与变化
听鼓声与同伴合作用肢体创编场景中蝌蚪、荷花、螃蟹角色的动作特点。
指导语:
师: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2个为一组变成小蝌蚪游动。
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3个为一组变成荷花随风摆动。
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4个为一组变成螃蟹在池塘里走来走去。
3、熟悉完角色动作后引出故事绘本。《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分段演示完整故事。
4、听故事音乐分段清楚每段音乐的特点讨论音乐中适合角色扮演?
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共同讨论,回忆我们故事中的角色。
5、教师和幼儿分组讨论,分工在故事中幼儿自己想扮演什么角色按角色场景分类。
幼儿:说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清楚自己在那段音乐出场。讨论场景中需要什么道具。
6、幼儿自由选取道具,听音乐表演。设计一些简单的对白。
7、讨论成熟后尝试让孩子们自己表演音乐故事并展示,结束。
活动总结
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在音乐剧有了基本的认识,共同探讨了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有些什么角色。在角色的创设,音乐的节奏感知以及律动感知和同伴愉快地合作。让孩子们都获得了深刻的经验体验。提高了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大胆展现自己,丰富了自己故事阅读的形式。
最新小蝌蚪教案大班篇七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活动,感受探究小蝌蚪生长过程的乐趣。
2、学习围绕故事的名字来观察、思考画面内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3、能大胆想像故事情节,并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本(自制);故事磁带、录音机。
2、小蝌蚪、小青蛙图片各一;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教师:小蝌蚪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1)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
教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请幼儿凭以往经验先自由讨论,再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愿望。
(1)结合自制大书,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从开始到“小蝌蚪们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了”),一边用手指着相应的画面,帮助幼儿建立图画和口语的关系,理解故事的内容。
(2)设疑,创设自主探究的阅读环境。
教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上遇到了谁?它们会相互说些什么话?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请你们快去看看书吧!
3、幼儿分组自主阅读小书,教师巡回观察,并根据幼儿阅读情况分层指导。
对于能基本正确读懂内容的幼儿,建议他们想像角色的对话,把故事连起来,完整地讲一讲;对于不明白个别地方的幼儿,建议他们看看前后的画面,推断故事的内容。
4、引导幼儿围绕重点开展讨论。
(1)结合鸭妈妈与小蝌蚪对话的这张图画,帮助幼儿归纳观察画面的策略:依据后面的图画,推测前面的内容。
(2)引导幼儿学习鸭妈妈的语言。
(3)用同样的方法推测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的话。
教师:你们知道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了什么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结合大书,师幼共同看图讲述故事。
教师先讲故事的开始部分,再分别请幼儿轮流讲述故事后面的情节(找到鱼妈妈,找到龟妈妈,找到鹅妈妈,找到青蛙妈妈),最后部分由教师讲。
6、集体欣赏配乐故事,进一步感受故事语言的优美与生动。
播放语言磁带,师幼共同欣赏配乐故事。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摆放故事中动物头饰,分区活动中可以让孩子自由表演故事。
2、引导幼儿绘制《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8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