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优秀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2:55:06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优秀18篇)
时间:2023-11-21 02:55:06     小编:XY字客

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验进行整理和概括的方式。做好总结可以提高自身对工作的理解和把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鲜花盆栽推荐,希望大家能在家中享受花草的美好。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望着眼前丰收的庄稼,建平乡村民宫振平说:“我们能有今年的大丰收,要感谢宋加文,他虽然是个残疾人,可他打井非常讲信誉,讲质量,为我们打出了一口口好井,让我们的庄稼旱涝保收。这是镇赉县农民对宋加文创业成果的赞予和肯定。

没错,宋加文是镇赉县镇赉镇一名残疾人,但是他身残志不残,10几年来,他靠着坚强的毅力,不等不靠的精神,敢于开拓的勇气,走出了一条坎坷的创业之路。

宋加文出生在山东省博兴县曹王镇一个偏远的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只靠父亲做一些手工编织品卖些钱维生。但他从小聪明玲利,也格外懂事,父亲干活时,他总是帮这帮那,不知不觉,也学会了手工编织这门手艺。

18岁那年,为了改变家里贫困的状况,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他只身一人闯关东来到了镇赉。当时,正赶上镇赉县柳编厂招收技术工人,他自然被聘用了,从此,他成了柳编厂的一名正式工人。有了工作,他格外珍惜。在厂里他加倍工作,肯吃苦爱专研,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能手,很得领导的赏识。在厂里的几年,他干过销售,跑过采买,又当过技术员,然而,正当他要大显身手的时候,命运让他面临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1990年企业改制,他和妻子双双下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不但没有向困难屈服,而是用玩强的毅力面对不幸,迎接新生活的挑战。下岗后,他自谋出路,凭着自已在厂多年的工作经验,1991年,他干起了建材销售,而且一干就是8年,虽然没有太多的收入,但也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然而,生命的历程中,有阳光相伴,也有阴云密布,有一帆风顺,也有步履坎坷,有欢声笑语,也有以泪洗面。谁料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也许是多年的劳累奔波,他患上了双侧无菌性骨股头坏死,瘫在了床上,病痛时,他这个七尺男儿竞被折磨得号淘大哭。为了给他治病,妻子领他去过长春、北京等地各大医院,这次他花掉了家里全部积蓄,真可谓倾家荡产。两个孩子上学眼泪汪汪地管他要学费,他都无处去张罗,甚至连5角钱一斤的波菜都不敢买。面对生活的窘况和病残的躯体,他真的想一死了之。但是,妻子的鼓励,亲友的劝导,让他顿悟生命的可贵。生来倔强的他认为:“没有过不去的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过去我可以做的,以后仍然可以,我虽然残疾了,也一定要比别人强。”

20xx年,在残联和亲友的帮扶下,他借了1万多元,又干起了老本行。自已站不起来,他就让妻子用自行车把他推到商店,躺在床上卖货。客人来买货,都是自已到柜台里去拿,然后,算好钱再交给他。这样干了一年,年末他争了1600元钱,夫妻俩高兴的不得了,盘算着用这点钱好好地过个年。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辛辛苦苦争的1600元钱却突然有一天不翼而飞,趁他们不备,小偷把钱偷走了,过年的钱没有了,夫妻俩的心情暗淡到了极点,俩人抱头痛哭。然而,一时的打击似乎让宋加文的头脑更加清醒了。他说:“钱是没有了,但志气不能没有”。

随着做建材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建材生意维持不下去了,生活到的举步维艰的境地,他不得不另求生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农村看到农民都靠机井种地灌地,灵机一动,毅然决定办个打井队。但是,当时全县还没有一个个体井队,要打井,他即没资金,又没设备,也没有经验,能行吗?可只要他认准的就一定要干下去。此时,亲戚朋友们也并没有袖手旁观,帮他在银行贷了13万元,购置了一台打井设备和2台小四轮拖拉机,还安置了6名下岗职工。从此,他一瘸一拐地带着自已这个打井队,不分白天黑夜地穿梭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为农民打井。刚开始,由于不懂技术加之打井设备不行,他连打了10口井,就坏了6口,仅一两个月时间,他就赔了4万多元。但是,天生不服输的他请来了技术员一看,原来是钻机采用正循环行业,对本地的地理结构不适应。于是,他果断决定对钻机进行改造,花2万元对原来正循环作业的钻机改造成了反循环。改造后,他顺利地打出了一口口井。望着汩汩冒出的井水,宋加文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是历尽艰辛成功后的喜悦。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二

每周二下午两点,武汉市盲童学校的11位盲童将一起上两节竹笛演奏课。给他们讲课的是27岁的教师xxx。

这位被誉为“板凳女神”的美丽女老师,因幼年的一次车祸不幸高位截瘫,但她从未屈服于命运,凭借着自己演奏笛子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考取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竹笛硕士研究生。

现在,xxx一边教学,一边开办了自己的竹笛教学工作室,同时还是b站上一位拥有超高人气的up主。

xxx是湖北荆门人,3岁时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双腿高位截肢,靠轮椅和小方凳“行走”。9岁时,她偶然听见邻居吹奏葫芦丝,觉得非常动听,于是让父母买来葫芦丝自学。很快,父母发现她颇有天赋,开始报班学习。

20xx年,湖北省残疾人文艺汇演在荆门举行,xxx在这次汇演中获得三等奖。她的葫芦丝演奏激情而灵动,引起了湖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著名笛萧演奏家张红阳的注意。

在湖北省残联的支持下,xxx开始师从张红阳学习吹笛子。为了方便学习,xxx举家从荆门搬到武汉,课余时间由父母陪伴到张红阳老师家中上课。

张红阳家住2楼,xxx刚开始去学习时,都是爸爸抱着上楼。但张老师要求,xxx自己用板凳支撑上2楼。

张老师并不是有意刁难。“学笛子是很苦的,一般人都很难坚持下来,何况是一个残疾人?要弥补身体上的不足,只能比一般人更吃苦,这是对她意志的锻炼。”每次听到楼道传来板凳的声音,张老师都会心疼这个小姑娘,但他一直狠下心,等她自己“走”到门口。

为了学好笛子,xxx吃的苦难以计数。指法、气息、拿笛的姿势,反复训练,一遍又一遍吹练习曲,手指、舌头都麻了,但她坚持了下来。3个月后,不管是发音的稳定性、还是听力的灵敏性,xxx都达到了张老师的要求,而这3个月的课程量,普通学生要半年才能学完。

来武汉后,他进入湖北省残疾人艺术团,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器乐类一等奖。她梦想着能考上大学。

20xx年,xxx参加艺考,但她报考的5家高校中,4家直接将她拒绝。有的说她没有双腿,不能上形体课,修不满学分无法毕业;有的担心她无法生活自理。

回忆起报考大学时遭遇的挫折,xxx略有委屈。“其实我自理能力很强,上高中后家里给我配备了电动轮椅,基本上就是我自己出门了,现在我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上课,也不用家人帮忙,平时我自己买菜、做饭都没问题。”

在省残联的`争取下,xxx最终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器乐专业录取。在校园中,她乘坐着电动轮椅、带着小板凳穿行在教室、食堂和寝室之间,微笑着面对每一个路人好奇或惊讶的目光。开朗阳光的心态、自信甜美的微笑和优异的成绩让她被同学们称为“板凳女神”。

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毕业以后,xxx以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统招音乐类考生第一名的成绩如愿进入该校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师从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王溪老师。

为了xxx行动方便,民大将教室、宿舍楼、食堂等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将xxx的琴房安排在一层,她的日常生活、学习可以畅通无阻。

多年的学习中,xxx不断拓宽着自己演奏的领域。骨笛、洞箫、排笛全部信手拈来。张老师还把自己研究多年,也是演奏难度最大的“镇宅之宝”——龙笛传给了她。

龙笛是中国传统乐器,从春秋时流传至今。张老师传授给xxx的这根龙笛有碗口粗3.6米长,被称为“亚洲最长龙笛“。

“演奏龙笛的时候,因为比较重,我和另外两人要多次排练,表演的时候三人配合,另外两人在远端按动笛孔。”xxx说。在全国第八届艺术节残疾人专场演出上,xxx用龙笛演奏了老师专门为她编排的《竹吟》。低沉而悠扬的旋律回荡在音乐厅,让观众们如痴如醉。

20xx年,xxx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回到武汉。在省残联的支持下,她在中南路附近开办了自己的竹笛工作室,收了7个“徒弟”,都是健全人。每周还到武汉市盲童学校为孩子们上两次课,周一教授葫芦丝,周二教授竹笛。

教盲童们学习吹奏竹笛,是源自于xxx自己的心愿。“学习音乐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找到了一条路,所以我也希望能帮助和我有类似经历的孩子,陪他们找到另外一扇门。”

因为孩子们看不了曲谱,要正式开始学习演奏一首曲子前,xxx都要先教他们学会哼唱,再一次次地握着孩子们的手指,指引着他们一边触摸,一边吹奏,记住每个音调后,逐渐练习熟练。“其实孩子们对音乐很有悟性,一首乐曲只用教两三次就会唱,演奏竹笛也能很快上手。”

7岁的一年级小姑娘小珍(化名)很喜欢xxx的葫芦丝课,每次上课,一听到张老师的声音,都会主动抱抱她,大声地说“张老师,我很喜欢你!”吹奏葫芦丝时,小姑娘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特别喜悦的表情。这让xxx特别感动,觉得再次感受到了自己凭借吹奏竹笛改变命运的力量。

去年,xxx还在b站上用真名注册了账号,发布一些自己吹奏竹笛的视频。她用竹笛演奏春节期间的祝福曲目《喜洋洋》;演绎经典古装剧目《新白娘子传奇》中的插曲;一人挑战四只竹笛演绎《哆啦a梦》,还发布了和男朋友在南京吃美食赏美景时期的甜蜜视频。她专业的竹笛演奏技艺和视频中传递出的积极乐观和幸福,深深打动了网友,短短几个月拥有了超过1.6万的粉丝。

xxx说,她想通过这些视频,向全社会展示自己的技艺,也想告诉更多人,虽然是一名残疾人,但只要不放弃,只要付出努力,人生就能有所收获,生命中也总会遇到自己的幸福。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三

二九一农场共有人口19000人,住户6900户,现有各类残疾人452人。20xx年农场残联作为垦区第一个单列的场级残联,在上级残联和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家”为阵地,努力提高为残疾人服务水平,保障了残疾人平等参与农场的各项生活,共享农场发展成果。

一、加强基础建设,建立以“残疾人之家”为中心的康复训练网络。

为提高“残疾人之家”服务功能基础建设,在农场职工医院和街道社区建立了为残疾人服务的康复训练中心。各管理区卫生院建立康复站,作业站卫生所建立康复室,帮助残疾人恢复身体机能,为不同残疾类型的朋友提供康复服务,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农场社区以“残疾人之家”康复训练中心为载体,加强“残疾人之家”服务功能基础建设,配备液晶电视、电脑、投影仪,建立图书室,制做宣传栏,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各项服务,使“残疾人之家”成为残疾人生活中的精神乐园。真正实现了“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目标,使残疾人在“家”中能够得到便捷的康复训练和服务,帮助处在社会边缘的残疾人回归生活主航道,让残疾人群体享有和谐社会的温暖。

二、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为“残疾人之家”服务保障机制。

农场从建立机制入手,把“残疾人之家”创建工作纳入到单位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为“残疾人之家”服务保障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建立残疾之家信息网络机制,建立上下联动、便捷有效的康复服务信息网络机制,在“家”中分类建立了康复服务档案,建档率达到了90%。二是建立服务运作机制。以农场职工医院、街道社区为中心,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三是建立合理利用资源机制。利用街道社区居民委中空置的场所,开设残疾人康复训练场所。四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农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卫生规划,列入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三、发挥“家”的作用,实施解困救助行动,保障和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农场残联发挥“残疾人之家”的作用,为解决残疾人生活、学习、就业、康复、维权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和实际困难做了以下工作。街道社区残疾人联合会安排8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清扫街道,年人均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为75名残疾人办理了低保。争取国家彩票公益金20万元,农场匹配20万元,为8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房屋修缮,如农场残联投入8000余元为二级精神残疾人申敏更换了塑钢窗,并对墙体和屋顶进行了维修。为一二类贫困残疾人承担网上评残费。为精残知青鲁月秋办理医疗保险。近年来农场共为各类残疾人承担医疗费用近15万元,如为精神患者李树森承担31725元的更换骨股头费用及护理费;为残疾人郭松联系安装假肢。农场各界组织助残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庭提供常年的生活服务,还经常到敬老院为残疾老人演出,让他们在心里上对生活有个积极的态度。

二九一农场“残疾人之家”的创建工作在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下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使残疾人的事业真正做到了有人管、有人帮、有人关心,“残疾人之家”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残疾人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社会也越来越和谐。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四

杨xx,男,1974年出生,肢体四级残疾,高中文化,中共党员,中级职业农民,太白县北川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他作为一名职业农民,在近几年的农业种植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经验,在致富发展的道路上,他始终想着同村及周边的相亲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是他最想做的。他总结经验结合农民群众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资模式,以农机入股、劳力入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致富道路。他于20xx年3月成立了太白县北川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7人。20xx年签订订单蔬菜375亩,建设漂浮育苗大棚2座,育苗4茬次160万株,实现种植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20xx年,他主动融入全县脱贫攻坚大盘子,在市、县残联的帮助指导下,将合作社成功建立为县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吸纳3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为合作社社员,安置12名残疾人就业,采用“辐射带动”模式,免费为残疾人发放化肥、种子、农药等种植物资,带动周边32户残疾人种植户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实现残疾人种植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300元以上。他个人20xx年被市科协授予宝鸡市优秀科普带头人,20xx年被市农业局认定为中级职业农民,20xx年获得优秀职业农民称号。20xx年投资10万元建设蔬菜漂浮育苗棚3座,年育漂浮育苗4茬次160万株,移栽大田400余亩,为贫困户免费发放20万株,带动周边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

面对今年蔬菜价格低,群众销售难、大量蔬菜坏在地里问题,他积极主动联系客商不辞辛苦各地奔走,想给每位种植户都能得到相对称的经济回报。通过和人关系和信誉与客商达成种植订单保护,让农户减少损失。今年与农户签订生菜、莴笋、洋葱等订单蔬菜380亩,代办蔬菜销售20xx余吨,销售面积700余亩,价值80万元,帮助周边100余户销售蔬菜。把“太白无公害蔬菜”品牌销售到湖南、南京、成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去,有力的确保了群众利益。

蔬菜根肿病严重问题是困扰本村及我县的蔬菜发展难题,他与县上农技人员联系,同时奔走在各地蔬菜种植大县,寻找解决跟重病问题的办法。共同研究如何降低蔬菜投入成本、提升蔬菜质量、衔接客商洽谈订单业务,这都是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农户的经济收入大事。他定期邀请镇农技站、县农技中心为农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并在拐里村每年引进抗病蔬菜新品种2-3个自己开展试种,大大提高了本村农民蔬菜种植水平,促进了太白县蔬菜根肿病防治工作,增加了农民收入。

多年来,他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科技、强能力、提素质,推进农业产业突破发展,农民增收奔小康。在生产中他一心扑在当地农业高山蔬菜主导产业发展上,舍小家为大家,从未放弃自己对农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追求,热爱农村、情系“三农”,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带头示范,为村民服务,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他的精心带动和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拐里村全体村民致富增收显著提升,他本人也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党委及政府的表彰。

今后,合作社将在更高起点上规划,推进蔬菜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计划20xx年新增育苗大棚10座,两年内力争实现“一户一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建立“产销果蔬网”,实现网上订购、网上销售;引进外资投建“蔬菜瓜果加工厂”,拓展工业化发展农业之路。在示范带动和合作社有效运转下,真正做到影响一批人,带动一班人,致富一群人。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五

每天中心一开门,就有患颈椎病的、患腰椎间盘突出的人跨进门来,连一名韩国客商也屡次前来求医,着实给这个小小的诊所带来了名声。

9岁那年,戴荣华突然双目失明,从此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永远在那双幼稚清纯的瞳孔里定格。他还是个充满梦想的孩子啊!命运无情的打击给他和家人带来的痛苦,是永远都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啊。

在命运面前,是顺从,还是抗争?戴荣华不想低头,不想成为父母的累赘。他被家里安排到南昌盲校学习。8年一晃就过去,他勤学苦练,掌握了推拿按摩的手艺,回到了德安。

盲人按摩中心开张了,戴荣华感到自己空无影像的世界丰富起来,生活变得有意义了。当人们解除了病痛,离开诊所前夸着他手上工夫好时,是他最高兴的时候。

从小就经历了那么一场磨难,使戴荣华内心充满了同情和善良。遇到前来救治的是残疾人或家境困难的人,他就主动减免治疗费用。从前年5月开张到现在,已为困难患者减免治疗费多元。

一天,一个被骨质增生困扰多年的农村盲人来到诊所。戴荣华一听到对方也是盲人,倍添同情和怜悯,热情地拉着他坐下,为他治病。一星期后,患者病痛消失了,戴荣华把他送出门,分文未收。去年,有个叫杨洋的小孩子,只有半岁,不幸患上了先天性斜颈,四处治疗空无效果,戴荣华为孩子做了6次按摩治疗,先天性斜颈竟神奇地痊愈了。

现在,为了带动残疾人就业,戴荣华正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学到的按摩技术教给别人,陈玉英、李宗春、王德华等6名盲人从他这里学到技术后,纷纷开起了自己的按摩中心。

有人问:你把技术传给了别人,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饭碗?戴荣华说:有饭大家一起吃。我一个盲人,还能给社会作点贡献,活得真有意义,太使人高兴了!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六

1983年,谷秀全怀着憧憬和梦想,顶替父亲来到了长江重庆航道局丰都处白沙坡信号台,成为川江航道一名信号工。偏僻的环境,单调的工作,拉信号、买米、买煤、挑水、煮饭一下就将她的梦想击得粉碎。原以为信号工很浪漫的她从憧憬中回到现实,面对的是比常人更多的障碍和困难,自幼患上小儿麻痹症使她行走不便,常人担一挑水约需20分钟,而她担半挑水就需1小时,买一次米几乎要耗去5个小时。生活的不便,个别人的冷嘲热讽,常使她夜不能寐,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反复地问着自己:我的选择对吗?残疾人能干好信号工作吗?在彷徨和犹豫之时,张海迪、吴运铎、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不行,绝不能让人瞧不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强者!她在心里发着誓。战胜自我的谷秀全,象换了个人似的,工作上她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向书本学习,很快就熟悉了信号工作。为了给行轮提供优质的服务,她仔细琢磨,细心观察辖区航道水流、态势、过往船舶吨位、航速,测算出各类船舶通过控制河段的时间,准确、及时地指挥着行轮安全通过控制河段,赢得了行轮的好评。生活上她深知自己是残疾人,要适应信号工作的生活,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劳动,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常常利用休假或空闲时间备好一段时间的生活用品。挑水,一次不行,就多挑几次,电瓶拿多了走不动,就提几个走几十米,又再返回提几个,往返数十次。白沙坡4年的信号工作,磨练出她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残疾人更需要爱,可是身有残疾的谷秀全却充满了对他人的爱,她十分珍爱与她朝夕相处的姐妹们。虽然她行动不便,为让其他同志能多休息,自己经常冒雨或顶酷热步行到3公里外的邮电所交本台的电话费,同志们都关心地说:你的脚不方便,以后就不要去了,让我们去吧。但她执意不肯。台上职工谯怀玉的父亲因病到重庆医治,需谯怀玉随行照料,谷秀全就连续当班一昼夜。女工熊德荣怀孕后,谷秀全数次跛着腿,陪她上医院作妇检。一次意外,怀有身孕的熊德荣险些流产,谷秀全与台上职工主动换下熊德荣,担负起值班任务。一段时间,信号台周围不安全,有的女工深夜值班不敢出值班室发信号和观察航道状况,谷秀全就陪着女工,为她们壮胆,一起出门发信号,观察辖区航道。李胜祥师傅刚来台时,由于炊具等生活用品没带来,她就主动拿出炊具、燃料给他。前年,丰都航道处维修站一女职工遭遇不幸,她带头捐款。社会发动给残疾人捐款,她也积极响应。在谷秀全的爱心感召下,台上职工亲如一家,塑造出了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四互班组团结精神。

峡江深处的航道产生了一位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消息传来,长江航道乃至长航全线职工精神振奋,而谷秀全知道自己作为一名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代表,要不辱使命,还要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在长江航道信号岗位上实践好好三个代表。因此,工作之余,巡回演讲途中,都可以看到她学习的身影,她所在的单位也从政治上关心她,生活上照顾她。谷秀全出差多,回到信号台,她心里总有一种对不起台上同志的感觉,认为自己出差在外,给台上其她同志增添了负担,虽然台上早已用上了照明电、安上了自来水,但她一回到台上,总是抢着搞清洁、做卫生,在信号台那蜿蜒的小路上,人们时常还可以看到她跛着脚前去交电话费的身影。台上的姐妹们都说谷秀全变了,变得观念更新了,责任心更强了,说话更在理、更让人信服了。谷秀全所在单位党组织的负责人说:谷秀全没有变,她质朴谦虚的品格、共产党员的本色没有变。

变的是观念,不变的是信念。谷秀全所在的忠县信号台,随着明年6月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将失去存在的功能,而仅重庆航道局就有近千人将失去岗位,现在谷秀全带着她的姐妹们坚守在信号台上,她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她的身后,是一串坚实的脚印。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七

我叫夏宗云,与共和国同龄,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出生在斋坛乡小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3岁那年,不幸被牛角撞瞎了右眼,从那时起,我就只能用左眼模糊地看世界了。从懂事时年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我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

我是农民的儿子,种过田。从19岁开始做木工,走村串户,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手艺,而且开阔了眼界。1987年,在乡政府的鼓励和父老乡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多年见识的我开始了创业之路。经过多年艰苦地耕耘,我办起了一个木制品加工厂——宏兴工艺品厂,终于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1997年,又逢村两委换届选举。我们小石村地处肥沃的松古平原,村民世世代代以种粮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其他村的人都逐步走上小康之路。而我们的小石村,由于交通不便,村两委班子思想不统一,集体经济为负数,光欠供电局电费就达3万多元,全村已被停电了。村里的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村民们都急切盼望有一个人能挑起这副重担。乡党委政府深入我村调查、座谈、了解情况,最后找到了我。乡领导对我说:“小石村至今还未脱贫,村里的工作很困难,你办过厂,见过世面,已率先走上了致富路,乡党委和小石的村民都希望你能回村担任书记,领着大伙儿走致富路。”乡领导的这番话,让我彻夜难眠,我深知创业的艰难,如果回村当书记的话,自己的厂肯定会受影响。同时,我的妻子、儿女也极力劝阻我,亲朋好友也规劝我,他们都认为回去当书记,影响家庭经济不说,弄不好还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经过反反复复的思量和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自己走上致富路离不开党的政策和村民的支持,带领村民致富应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软磨硬泡说服了妻子儿女,顶住了少数人的冷嘲热讽,义无返顾地把组织关系迁回了村里,并以全票当选了小石村的党支部书记,我被党员村民的信赖深深地感动了,从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小石村好好干出个样子来。

在我接手后,才真正发现小石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子村”。当时,村里共负债9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只有1020元,大多数村民依然没有脱贫。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村里因拖欠电缆而被供电局切断了电源,出现了“日间有阳光,夜间无灯光,白村变黑村,户户叫黄天”的现象,这一上任就遇上这么棘手的问题,我想这莫不是老天有意在考验我夏宗云吗?怎么办?村民在试目以待。“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困难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了”我心里一边这么想,一边带着两委一班人,一方面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稳定村民的情绪;一方面抓紧与供电局协调,并到处筹集资金,为了还款,我以自己的名义贷了款,先交清了村里所欠的3万多的电费,这下,灯亮了,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提在心头的石头才落下来:当村干部真不易呀!

经过此事,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是沉甸甸的,要想改变小石村的落后面貌,下一步的.路该如何走?就这个问题,我不知走了多少路,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夜,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筛选。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村外溪滩的一块荒芜了很久的乱石地,经过多方论证,争取县国土部门的支持,我就带着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一刨一锄硬是在这片乱石滩上开出100多亩土地,得到上补助资金10余万元,并将它承包给人搞开发,每年为村集体增加了1万余元的收入。然而,由于小石村地处平原,没有山可供开发,集体土地又少得可怜,切要壮大集体经济光靠农业开发显然不行。想到这点,我从自己办厂的经历中深要体会到发展村集体经济也要走发展工业的道路,自己没有资金、人才,就向外争取外地人来兴办企业。于是,我们研究规划了100余亩工业开发小区,引进了一外老板,投资100余万元在村里创办了一个“松阳县人和泵阀制造厂”和温州一家投资50万元左右的铁器铸件厂,引进企业后,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而且为村民增加了就业渠道。

村集体经济上去了,如何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呢?这是我上任后的第二个看点。我想到了一个根本点,那就是“要致富先修路”。小石村原只从一条小机耕路通向村外,而且路况很差,车进不了村,农副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别的村,村民心里有说不出的无奈和苦处。想着这些,我心里很急,千方百计,经历几多波折,终于开通了一条8米宽,2.5公里长,直通乡政府的公路。后又结合康庄工种浇筑了水泥路面,这样连大型的货车都能开进村了,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含金量。路修好了,小石村的祖祖辈辈都是靠种良田为主的,但农田因松荫溪古道冲击而成,烂田糊较多,而且高低不平,排水不畅,有许多田只能种两季水稻,效益低下。如何改造这700多亩烂糊田,成了村民们关注的又一个难点问题。是啊,这是村民的民生之本,我们作为村民父母官,怎么能袖手旁观呢?经过几番周折,才与县国土部门联系并争取到土地整理项目。经过半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土地整理,现在是田成方,路成网,排灌方便,用村民的话说:“现在的田是想干就干,想湿就湿,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有了良田好路,村民的农业经济效益自然也就上去了,村民的腰包渐渐地鼓起来了。

然而,毕竟富起来村民在少数,尤其是村中有10多户残疾人家庭,他们还是贫困不堪。想到他们,我这心里就泛酸。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残疾人,和他们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和他们有着同样的经历、感受和痛苦,就凭这点,如今,我自己又闯出来了,也富裕了,看着这些兄弟姐妹眼巴巴地指望着我,我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可又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呢?转念一想,我想到了自己办的厂,何不把厂办成一个福利企业呢?心潮澎湃的我坐不住了,立马放下手头的活,立刻赶到民政局咨询有关办福利企业的事宜,我的思路得到民政局领导的赞同,他们决心帮我这个忙。于是,我费尽心思着手搞规划,写申请,跑报批,一路折腾下来,总算如愿以偿了。接下来,我就把村里12位有劳动能力但干不了重体力活残疾人招进了自己的工厂,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这样他们的生活也就有着落了。

“要当好书记离不开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就必须深入村民,了解村民,和他们交朋友。”对于这点,我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我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走门串户,到村民们家中喝茶,拉拉家常,谁家的生活、生产碰上困难,谁家需要哪些帮助,我都把它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以便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逢年过年,我会带领村两委成员去慰问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孤寡老人、残疾人,送上一些慰问品和慰问金,以表我们党对群众的一点心意。村民们信赖我,愿把我当知心朋友,有事都找我商量,或是到家中,或是打手机,无事也好与我唠唠。

无论是为集体的事,还是为村民个人的事,工作做得多了,对外联系也多了,招待的客人也多了,开支自然也多了。起初,有少数村民认为我当老板大手大脚惯了,村开支肯定增多,甚至到村会计处查帐,村会计是摆出所有的招待帐目,村民们哑口无言了。其实,自打我上任以来,我从没有向村里报过一包香烟,招待客人多数时候也是自个掏腰包,甚至有几次涉及到一些经济问题,都是我自己出钱摆平的,事后也没有向集体报过帐。这点我是问心无愧的。

8年的时间过去了,这8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回忆这8年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虽然觉得有点累,但更多的还是欣慰。如今,我们小石村面貌已大有改观了,村集体经济从负数到有存款20余万元,人均收入从1020元到3440元,并且成了小康村、县级文明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我本人也连续两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两届当选为县残疾人代表,连续三年被授予县优秀人大代表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我所办的宏兴工艺品厂受到了县残联的热切关注,如今我厂年产值已达500多万元,年上缴税收10多万元,全厂40名职工中就安置了本村和外村的残疾人20多名。残疾朋友们在我这儿越干越有劲,越过越开心,我自己也倍感欣慰。在人生的里程中,我成功地翻越了一座大山,今天,我要大声说:“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同样能够驾驭命运,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在今后的路程中,我会继续努力,奋力拼搏,能多为乡亲们干点事,就多为乡亲们干点事吧!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八

纪台镇尧河店子村的苏金明今年45岁,自幼患小儿瘫。20xx年,他靠着邻居家的一头病猪崽“创业”,而今,他有了自己的生猪养殖场,还经营着一家熟食店,事业小有成就。

苏金明初中毕业后想在家务农,但是一条腿不方便,几乎做不了田里的活儿,那时候他就萌生了做点小买卖的想法。1991年,苏金明靠哥哥给的150元钱起家,开了一家熟食店,勉强度日。“我那时候什么手艺都没有,熟食店也仅能勉强糊口,后来又借钱经营饭店,结果又赔了,从那以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意志都很消沉。”

20xx年,邻居家一头小猪崽生病了想丢弃,苏金明就把病猪崽抱回了家。“我以前开店的时候跟兽医站的医生关系很好,他教过我很多病理知识。我就自己琢磨着给猪崽治病,谁知真的治好了。后来猪崽喂大了卖了,用这些钱又买了头将要下崽的母猪,慢慢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因为我行动不便,就琢磨着用新设备实现自动化喂养。虽然成本高些,但是对我来说很方便。”苏金明说,10年过去了,养猪场现在扩大到5亩,年售出商品猪100多头。

有了一定的资金后,苏金明的熟食店又重整旗鼓,在吸取了历次失败的教训后,现在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交谈过程中,苏金明始终面带笑容。他说:“心态很关键,身体的残疾不能成为消沉的借口。经过了那么多的失败,我很庆幸自己创业的激情还在,失败的时候又坚持了一次,总有一次会成功。”

纪台镇尧河店子村的苏金明今年45岁,自幼患小儿瘫。20xx年,他靠着邻居家的一头病猪崽“创业”,而今,他有了自己的生猪养殖场,还经营着一家熟食店,事业小有成就。

苏金明初中毕业后想在家务农,但是一条腿不方便,几乎做不了田里的活儿,

那时候他就萌生了做点小买卖的想法。1991年,苏金明靠哥哥给的150元钱起家,开了一家熟食店,勉强度日。“我那时候什么手艺都没有,熟食店也仅能勉强糊口,后来又借钱经营饭店,结果又赔了,从那以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意志都很消沉。”

20xx年,邻居家一头小猪崽生病了想丢弃,苏金明就把病猪崽抱回了家。“我以前开店的时候跟兽医站的医生关系很好,他教过我很多病理知识。我就自己琢磨着给猪崽治病,谁知真的治好了。后来猪崽喂大了卖了,用这些钱又买了头将要下崽的母猪,慢慢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因为我行动不便,就琢磨着用新设备实现自动化喂养。虽然成本高些,但是对我来说很方便。”苏金明说,10年过去了,养猪场现在扩大到5亩,年售出商品猪100多头。

有了一定的资金后,苏金明的熟食店又重整旗鼓,在吸取了历次失败的教训后,现在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交谈过程中,苏金明始终面带笑容。他说:“心态很关键,身体的残疾不能成为消沉的借口。经过了那么多的失败,我很庆幸自己创业的激情还在,失败的时候又坚持了一次,总有一次会成功。”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九

我叫xx,今年43岁。幼儿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下肢萎缩干瘪,开始只能靠一张小木凳挪步,后来靠双拐行走,从此我每天都在痛苦中挣扎。长大后,我勉强上完了初中就因为身体原因辍学在家中,为了自食其力生活下去,我不得不四处求事。有一句话叫做“阳光总在风雨后,事业成功靠奋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从亲戚那里学会了服装设计和制造的手艺。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学习时,我格外卖力,在满师后凭着扎实的手艺功底,在镇江市区一家服装厂一干就是好多年。九十年代初,这家服装厂倒闭了,遭受双重打击的我并没有退却,靠着厂里给予的一笔很少的经济补偿,加上向亲戚朋友借的钱买了一辆残疾车,用辛辛苦苦拉客的微薄收入作为启动资金,想自谋出路,开一家服装加工厂。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我任劳任怨,历尽艰苦,光是拉客就翻车过好几次,命都差点丢掉。

20xx年底,我在丹徒区政府和区残联的大力帮助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找到了地皮,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厂,盖起了新厂房,还购进了三十多台新自动缝纫机,在上党镇附近招收了二十多名有缝纫技术的女工和部分残疾人,一方面完善了服装厂的人员配备,搭起了框架,同时也解决了一批和我一样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的就业问题。经过各方筹备,我的“国方”制衣厂开张了。可“万事开头难”,创办之初举步维艰,由于对进货渠道的陌生,对顾客需求的不了解,我真是吃够了苦头,甚至一段时间入不敷出,但我并没有气馁,凭着自己精湛的服装设计手艺,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下,渡过了难关。我的生意日渐红火,客户也越来越多,甚至一些边远地区和国外加工的客户也慕名而来。

20xx年7月,我厂生产的第一批出口到日本的服装就赢得了对方的好评和称赞,10月初,又有一批出厂服装全部达标合格。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一个人常常需要兼顾里外的事情,忙起来一天只吃两顿饭,从早到晚,常常累得直不起腰,为的只是能够把厂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服装厂效益很差,工人的工资都发不起,我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人活一口气,我要为残疾人这个群体争那么一口气!最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今年,服装厂的效益稳步回升,难关最终度过了,实实在在让我松了一口气。如今,面临发展的良机,我迫切地希望能够将厂发展壮大,我打算今年把服装厂申报福利企业,再招一批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到自己的厂里来就业。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残疾人地位和尊严,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省委省政府和镇江市,丹徒区的领导都来慰问过我,鼓励我自强自立,将服装厂办好。我的心里暖和和的,下定决心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不辜负大伙的期望。

服装厂创办至今,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经济方面,虽然我渴望扩大规模,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相应的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跘脚石。在这个节骨眼上,恳切希望各级领导能在百忙中关心一下,帮我解决一点实际困难,好让我这个展翅跃飞的小鸟不折翅夭折。有道是“天时、地利、人和”。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通过我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度过困难,走出一条残疾人创业的阳关大道。

天道酬勤,我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风雨相随、寒暑奔波,唯有爽朗一笑。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有志向,一样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十

xxx,女,现为双滦区元宝山街道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残联理事长。她始终把做好残疾人工作作为分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折不扣落实残疾人在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时调整完善了9个社区残协组织,配备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实现了街道社区残疾人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几年来,走访慰问困难残疾家庭120余户,帮助残疾人家庭解决问题10余件;通过举办法律知识、残疾人素质教育、月嫂等培训班,先后培训残疾人72人次,使残疾人或者残疾人家属掌握了一技之长,为摆脱残疾人家庭贫困奠定了基础。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政策保障,组织开展各类助残政策集中宣传20余次,张贴标语1000余条,举办宣传专栏100余期,宣传表扬助残和残疾人典型10余人次,并与区残联共同组织开展了“你是我的眼、带你去旅行”宣传旅行活动,传承爱残助残优良传统,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残疾人的一致好评。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十一

本文目录。

为确保社区残疾人工作有效、有序开展,根据市、区残联要求及社区残疾人工作实际,社区及时调整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社区主任为主席,残协委员为副主席,广大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为成员的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具体负责残疾人工作。社区残协建立健全了《残疾人协会主席工作职责》、《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制度》等20项职责和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表》、《重度残疾人基本情况表》等10项基本信息台账,切实加强了社区与残疾人及其监护人的联系,确保残疾人及时、有效的得到帮助。

能否营造一个良好的扶残助残氛围是顺利开展残疾人工作的必要条件。近两年,社区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一是利用。

黑板报。

宣传栏横幅等方式对残疾人工作制度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二是组织演出宣讲观看专题影片等宣传活动,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累计组织专场宣传活动9次;三是利用元旦春节“妇女节”等节假日在社区游园辖区市场等人口聚集区开展宣传动员,截止目前,共发放助残日历xx张,宣传书籍800余本。累计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残疾人康复读物600余本。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使扶残助残理念深入人心,使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人人知晓。

我社区积极推进残疾人工作“两个体系”建设,以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作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集中解决了一批残疾人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身体缺陷,导致无法就业或难就业,从而直接影响其生活状态。社区残协本着急残疾人之所急、想残疾人之所想的服务理念,及时掌握残疾人生活状况,了解残疾人需求,将辖区符合条件的58户、61名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为5名重度和特困残疾人办理了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缓解其经济压力。常年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帮一”、“众帮一”助残活动,累计帮扶慰问残疾人34户,发放慰问金5000余元。社区重度和困难残疾人与市、区单位结成帮扶对子12对,帮扶救助20余次。社区5户残疾人家庭分到廉租住房,1户精神残疾人享受政府临时救助,1户残疾儿童享受为期三年的残疾儿童教育助学救助。

社区始终把维护残疾人权益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每年5月份社区都会邀请金川路司法所所长向残疾人讲解《残疾人就业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相关法律,并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发放各类法律法规宣传资料。xx年8月,社区调解委员会会同八冶二公司物业管理科、金川路司法所等单位对10区20栋一起涉及残疾人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社区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认真进行排查摸底,为社区35名白内障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和白内障患者数据库。为社区14户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发放“阳光家园”居家托养补助金8000余元。为2名残疾人赠送轮椅。社区参加医疗保险残疾人102名,其中83名(低保户64名,重残19名)残疾人属免费办理。社区整合现有资源,开办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中心依照残疾人身体状况编排了残疾人健身操,不定期进行培训、锻炼,为残疾人康复提供了极大帮助。社区还与卫生服务所联系发放连心服务卡66张,不定期对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建立康复档案,免费进行体检。

社区按照省、市、区有关部门的要求,依托金川区养老服务金芝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认真组织实施建设金川区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面对重重困难,社区领导多方联系,积极协调,努力争取,在xx年10月,完成了该项目的土地审批、办理完毕规划、建设、发改等部门手续,并于xx年7月开工建设金川区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当社区残疾人听到这个好消息时感动地说:社区真的为我们这些人办了一件大好事,虽然我们给政府带来了这么多麻烦,但是政府还是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残疾人。

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社区完善了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为残疾人开设专门服务窗口,规范办事流程,全方位提供就业服务。社区残协及时掌握辖区内未就业大中专残疾毕业生情况,及时对辖区内登记失业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配合社保开展好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针对残疾人特殊情况,社区利用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定期邀请专业人员教授适合残疾人学习的十绣、绢花、珠绣等手工制作,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信心,改善家庭经济环境。推荐有技能有需求的残疾人参加省、市、区残联举办的各类残疾人培训班40余人次,使他们掌握了计算机、插花、烹饪等多种实用技能,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自社区成立以来,每年三八、残疾人日、爱耳日、助残日、盲人节等残疾人节日社区都组织干部职工同辖区残疾人一同联欢、演节目,以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xx年社区组织辖区残疾妇女开展了十绣展、绢花展活动,共收展品20多件;xx年开展了扑克比赛、书法绘画比赛、居民花卉展等多项活动;每年五、六月份,社区的都会组织残疾人及其家属同社区职工开展“趣味运动会”。辖区共有室外健身器材50多件,残疾人日常锻炼有去处,秧歌队、健身操队每天坚持锻炼,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经过几年的建设,我社区残疾人工作已进入稳步发展轨道,但经验还不很成熟,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特别是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上还要加大服务力度,使残疾人康复、劳动就业、扶贫、宣传、维权和组织建设等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为xx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返回目录。

我叫夏宗云,与共和国同龄,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出生在斋坛乡小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3岁那年,不幸被牛角撞瞎了右眼,从那时起,我就只能用左眼模糊地看世界了。从懂事时年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我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

我是农民的儿子,种过田。从19岁开始做木工,走村串户,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手艺,而且开阔了眼界。1987年,在乡政府的鼓励和父老乡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多年见识的我开始了创业之路。经过多年艰苦地耕耘,我办起了一个木制品加工厂——宏兴工艺品厂,终于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1997年,又逢村两委换届选举。我们小石村地处肥沃的松古平原,村民世世代代以种粮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其他村的人都逐步走上小康之路。而我们的小石村,由于交通不便,村两委班子思想不统一,集体经济为负数,光欠供电局电费就达3万多元,全村已被停电了。村里的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村民们都急切盼望有一个人能挑起这副重担。乡党委政府深入我村调查、座谈、了解情况,最后找到了我。乡领导对我说:“小石村至今还未脱贫,村里的工作很困难,你办过厂,见过世面,已率先走上了致富路,乡党委和小石的村民都希望你能回村担任书记,领着大伙儿走致富路。”乡领导的这番话,让我彻夜难眠,我深知创业的艰难,如果回村当书记的话,自己的厂肯定会受影响。同时,我的妻子、儿女也极力劝阻我,亲朋好友也规劝我,他们都认为回去当书记,影响家庭经济不说,弄不好还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经过反反复复的思量和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自己走上致富路离不开党的政策和村民的支持,带领村民致富应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软磨硬泡说服了妻子儿女,顶住了少数人的冷嘲热讽,义无返顾地把组织关系迁回了村里,并以全票当选了小石村的党支部书记,我被党员村民的信赖深深地感动了,从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小石村好好干出个样子来。

在我接手后,才真正发现小石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子村”。当时,村里共负债9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只有1020元,大多数村民依然没有脱贫。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村里因拖欠电缆而被供电局切断了电源,出现了“日间有阳光,夜间无灯光,白村变黑村,户户叫黄天”的现象,这一上任就遇上这么棘手的问题,我想这莫不是老天有意在考验我夏宗云吗?怎么办?村民在试目以待。“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困难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了”我心里一边这么想,一边带着两委一班人,一方面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稳定村民的情绪;一方面抓紧与供电局协调,并到处筹集资金,为了还款,我以自己的名义贷了款,先交清了村里所欠的3万多的电费,这下,灯亮了,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提在心头的石头才落下来:当村干部真不易呀!

经过此事,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是沉甸甸的,要想改变小石村的落后面貌,下一步的路该如何走?就这个问题,我不知走了多少路,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夜,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筛选。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村外溪滩的一块荒芜了很久的乱石地,经过多方论证,争取县国土部门的支持,我就带着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一刨一锄硬是在这片乱石滩上开出100多亩土地,得到上补助资金10余万元,并将它承包给人搞开发,每年为村集体增加了1万余元的收入。然而,由于小石村地处平原,没有山可供开发,集体土地又少得可怜,切要壮大集体经济光靠农业开发显然不行。想到这点,我从自己办厂的经历中深要体会到发展村集体经济也要走发展工业的道路,自己没有资金、人才,就向外争取外地人来兴办企业。于是,我们研究规划了100余亩工业开发小区,引进了一外老板,投资100余万元在村里创办了一个“松阳县人和泵阀制造厂”和温州一家投资50万元左右的铁器铸件厂,引进企业后,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而且为村民增加了就业渠道。

村集体经济上去了,如何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呢?这是我上任后的第二个看点。我想到了一个根本点,那就是“要致富先修路”。小石村原只从一条小机耕路通向村外,而且路况很差,车进不了村,农副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别的村,村民心里有说不出的无奈和苦处。想着这些,我心里很急,千方百计,经历几多波折,终于开通了一条8米宽,2.5公里长,直通乡政府的公路。后又结合康庄工种浇筑了水泥路面,这样连大型的货车都能开进村了,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含金量。路修好了,小石村的祖祖辈辈都是靠种良田为主的,但农田因松荫溪古道冲击而成,烂田糊较多,而且高低不平,排水不畅,有许多田只能种两季水稻,效益低下。如何改造这700多亩烂糊田,成了村民们关注的又一个难点问题。是啊,这是村民的民生之本,我们作为村民父母官,怎么能袖手旁观呢?经过几番周折,才与县国土部门联系并争取到土地整理项目。经过半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土地整理,现在是田成方,路成网,排灌方便,用村民的话说:“现在的田是想干就干,想湿就湿,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有了良田好路,村民的农业经济效益自然也就上去了,村民的腰包渐渐地鼓起来了。

然而,毕竟富起来村民在少数,尤其是村中有10多户残疾人家庭,他们还是贫困不堪。想到他们,我这心里就泛酸。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残疾人,和他们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和他们有着同样的经历、感受和痛苦,就凭这点,如今,我自己又闯出来了,也富裕了,看着这些兄弟姐妹眼巴巴地指望着我,我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可又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呢?转念一想,我想到了自己办的厂,何不把厂办成一个福利企业呢?心潮澎湃的我坐不住了,立马放下手头的活,立刻赶到民政局咨询有关办福利企业的事宜,我的思路得到民政局领导的赞同,他们决心帮我这个忙。于是,我费尽心思着手搞规划,写申请,跑报批,一路折腾下来,总算如愿以偿了。接下来,我就把村里12位有劳动能力但干不了重体力活残疾人招进了自己的工厂,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这样他们的生活也就有着落了。

“要当好书记离不开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就必须深入村民,了解村民,和他们交朋友。”对于这点,我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我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走门串户,到村民们家中喝茶,拉拉家常,谁家的生活、生产碰上困难,谁家需要哪些帮助,我都把它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以便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逢年过年,我会带领村两委成员去慰问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孤寡老人、残疾人,送上一些慰问品和慰问金,以表我们党对群众的一点心意。村民们信赖我,愿把我当知心朋友,有事都找我商量,或是到家中,或是打手机,无事也好与我唠唠。

无论是为集体的事,还是为村民个人的事,工作做得多了,对外联系也多了,招待的客人也多了,开支自然也多了。起初,有少数村民认为我当老板大手大脚惯了,村开支肯定增多,甚至到村会计处查帐,村会计是摆出所有的招待帐目,村民们哑口无言了。其实,自打我上任以来,我从没有向村里报过一包香烟,招待客人多数时候也是自个掏腰包,甚至有几次涉及到一些经济问题,都是我自己出钱摆平的,事后也没有向集体报过帐。这点我是问心无愧的。

8年的时间过去了,这8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回忆这8年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虽然觉得有点累,但更多的还是欣慰。如今,我们小石村面貌已大有改观了,村集体经济从负数到有存款20余万元,人均收入从1020元到3440元,并且成了小康村、县级文明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我本人也连续两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两届当选为县残疾人代表,连续三年被授予县优秀人大代表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我所办的宏兴工艺品厂受到了县残联的热切关注,如今我厂年产值已达500多万元,年上缴税收10多万元,全厂40名职工中就安置了本村和外村的残疾人20多名。残疾朋友们在我这儿越干越有劲,越过越开心,我自己也倍感欣慰。在人生的里程中,我成功地翻越了一座大山,今天,我要大声说:“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同样能够驾驭命运,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在今后的路程中,我会继续努力,奋力拼搏,能多为乡亲们干点事,就多为乡亲们干点事吧!

返回目录。

张峰是*社区一名残疾人员,1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从懂事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他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父母盼着男孩成家立业,撑起张家一方天!从小在农村的孩子吃的苦多,懂事早。每一次看着父母悲戚的眼神,他心里就颤动一次:不能让父母为我伤心痛苦一辈子,我要做一个争气的孩子,我要给父母一个奇迹。他利用自己以前所学的技术,开办了一家电器修理。由于他的技术过硬和他的服务态度优质,现在找他的人越来越多,真是生意兴隆,这使他深深感到,只要肯转变择业观念,改变过去的想法,对自己有信心,勤奋肯干,就能开辟一片新天地。自学电器维修技术,摆摊设点,生活也算过得去,虽然行走不便,但张峰却是个不甘于现状的人。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在维修电器的同时,他悉心钻研养殖和鸡病防治技术,开始养殖蛋鸡。起初小打小闹,只圈养了三四百羽。后来逐渐扩大规模,赚了一些钱,生活也过的美满幸福。张峰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许多优惠政策的照顾下,会有更多的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重新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走上好的生活道路。

张峰一家三口人,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生活其乐融融。他在创业期间不忘党的关怀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认真学习党的xx大会议精神,努力钻研各种科学技术,时刻不忘社区对他们家庭的关怀。作为一名残疾人,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各项工作,大力向辖区居民宣传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情;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的婚育新观念,生动地诠释美满婚姻、和谐家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计生协会组织中能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周围居民和社区残疾人。

学习计划。

生育政策,并向她们宣传居民自治章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逐步实现居民自治、实现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目标。

张峰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残疾虽不幸,但并不可怕,只要去拚搏,同样可创造人间奇迹,同样可成为生活的强者"!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十二

在砚台镇汪家社区,提起方xx,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

方xx,一个因车祸被夺去健全人生的不幸女人,一个肢体有残缺、行动有障碍的残疾女人,一个面对重大变故,自强不息的坚强女人。她,从社区群众那里得到的不是同情、怜悯,而是尊重、钦佩,是作为奋斗、拼搏的学习榜样。

最初那段日子,身体的痛苦、精神的压力,曾一度让方xx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几乎有了天塌下来的绝望和悲痛,那年她刚刚37岁。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的关爱下,她乐观起来、坚强起来,自信、坦然地面对发生的一切。“没有了劳力,那就用技能改变生活,日子不还得照样过吗?”方xx坚定了信心、在党和政府支持以及亲友、邻居的关心下,开始了求学技能的道路。

在培训老师的理论面授、实践指导下,方xx付出比健全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凭借凡事爱思考的性格和特别灵巧的双手,很快掌握了摩托车故障排检、维修的技能技巧。学成归来,方xx蒙发了在社区开办一间摩托车维修小店铺的想法,但即使一间小店铺,也要有资金啊。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党和政府、邻里乡亲又一次送来了援助。就这样,2007年,她在汪家社区街面租赁了一间门市部,开办起了摩托车维修店,一家完全属于方xx的摩托车修理行挂牌了。由于诚信经营物美价廉,生意逐渐好了起来。

同时她积极为残疾人在自主创业方面出谋划策,先后带动10余名残疾人走上了自立自强的人生道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人生最强音。作为一名残疾人,方xx深知残疾人生活的痛苦,为了让那些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能够自立自强,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当问起方xx这一生最难忘的是什么时,她总是激动地说:“当一个人身处困境,孤单无助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一双温暖友爱的手!当一个人绝望消沉,万念俱灰的时候,最期盼的是什么?是一颗炙热滚烫的心!这些,在我遭遇车祸的那些年,拥有的太多太多了,多到我终身受用。我唯能做的是把自己所学的维修技术无偿的传授乡亲、服务乡亲。”方xx是一名残疾人,可她从来没有主动向党委政府提过什么要求,却总是怀揣感恩的心,默默地奉献着爱心,感染着别人。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十三

对于高xx来说,“每天,都忙得四脚朝天的。”她要抓紧时间在上班的8小时内,把所负责社区的残疾人事务处理妥当;下班后又争分夺秒把硕士毕业论文初稿写好交给导师;然而,即便再忙,高xx都不会忘记每天清晨和妈妈一起做顿热乎乎的早餐,帮着重残的姐姐穿衣、吃饭……“忙碌吧……但我觉得特幸福!”高xx揉了揉疲倦而微肿的双眼,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这个小红,不简单。

高xx有记笔记的好习惯。

采访高xx约在了她工作的什刹海街道护国寺社区服务站。这里距离繁华的护国寺小吃一条街很近,由于工作的原因,高xx经常一天要往返那里好几趟,却很少有时间细细品味街中的美食。

“咱们采访得抓紧时间,我一会儿还得去花店填一个调查表,马上要交……”刚见面,高xx快人快语,对采访提出了“要求”,“这段时间,我都快忙晕了,所以……”站在记者眼前的高xx,比想象中的高一些,有些微胖,眼睛里透着一股机灵劲。高xx,1981年4月出生,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典型的白羊座,性格火热但善良、真诚……”

高xx,出生时因缺氧导致脑瘫,右手无法握笔,走路也不利索,“感谢老天给了我一个还算聪明的大脑,”高xx嘿嘿地笑起来,她的发音有些模糊,但语速很快。

高xx因患脑瘫,只能左手拿笔写字。

高xx是护国寺社区的名人,办事效率高人缘又好,无论是社区的同事还是残友们,大伙儿都喜欢喊她“小红”。这个小红,实在不简单,可以称得上是“学霸”。当年参加高考,她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毕业后又过五关斩六将成为社区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20xx年,高xx轻松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初级)考试;20xx年获得中级资格证书。20xx年,残联组织心理咨询师培训,她又取得了全国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20xx年9月,高xx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一名在职研究生。“上中国人民大学,一直是我的心愿,现在也算是梦想成真了!”一谈到学校和老师,高xx立刻笑得像朵花儿似的,她特别珍惜再次进入校园学习的机会,还特意选择了社会学专业,就是希望可以学以致用。

“学历再高,最终还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高xx一字一顿地说。

再多点耐心和责任心。

办公桌的一角摆放着各种宣传资料,高xx喜欢站在这里,因为前来咨询的人总是先走过这里。

做为护国寺社区的残疾人专职委员,高xx入职至今已有6年的时间,社区里近150个残疾人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归她管。高xx爱动脑筋,在她看来,社区工作虽然简单却繁琐异常,“涉及到残疾人相关政策的落实问题,常常是一人一个样儿,不总结经验,肯定事半功倍。”

首先,要有好的心态。高xx说她能够成为一名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感觉特知足,也特幸福!”虽然是大学本科毕业,但高xx并没有因此而眼高手低,“对于残疾人来说,能够就业实属不易。进入社区,从一个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他人,很多考验是前所未有的,谦虚求教是必不可少的。”

护国寺社区是高xx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对于这里的残友们有种与生俱来的特殊情结,“都是老街坊,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特亲切。”但最初,也有个别残友对她不理解,“她自己还是个残疾人,能为残疾人服务好吗……”高xx说,那会儿经常一转身就能听到类似的质疑声,可她就是不认输,“我不能因此,就放弃努力。”此后,高xx认真向同事和领导求教,从一点一滴做起。

此外,要想做好残疾人专职委员,高xx总结的经验就是要再多点耐心和责任心。基层残疾人工作免不了处理繁琐的事务和矛盾。和所有残疾人专职委员一样,高xx在进入社区,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对社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走访、调研、统计数据、制表……护国寺社区100多人的数据统计,各种表格整理下来也有上千份,高xx说没有耐心是做不好这些表格的,她也有烦躁的时候,但静下心来休息一会儿,很快就可以恢复状态。而工作的责任心则体现在只要有时间,高xx就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常常做工作笔记做总结。“特别感谢20xx年残疾人换证的机会,让我在短时间内,和社区的残友们打成一片。”

50多岁的高大爷是保福寺社区的老街坊,因为人户分离好几年,换证时遗漏了他。高大爷火气冲冲地找到了社区服务中心,冲着高xx就发起脾气来。“劝说了好几次,都不管用,”高xx说,有段时间一到单位她就感觉压力很大,“但回避不是办法,只能想办法应对困难。”没过多久,高大爷就搬回了护国寺社区。于是,高xx开始抽时间就上门和高大爷谈心,及时了解老爷子的处境和困难。日久见人心,经过两三年的沟通,高大爷最终接受了高xx,逢人便夸“小红这孩子办事靠谱着哪……”

在高xx负责护国寺社区残疾人工作六年的时间里,该社区的残疾人工作一直受到大家一致地好评,但对于所取得的成绩,高xx却表现得十分淡然:“成绩只代表过去,今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有走……”

没有理由不幸福。

如今,高xx是妈妈和姐姐的主心骨。

聊完工作,高xx说她近期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摇到车号,“这样我就可以开车带着妈妈和姐姐出去玩了!”看着记者开着车,高xx羡慕不已,坐在副驾上啧啧称赞。

一谈到家,高xx的眼眶不由地湿润起来,她的声音也有些哽咽:“我爸爸两年前去世的,哎,说实在的,特别想他。”高xx说如今自己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取得成绩,多亏了疼爱她的家人。

高xx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母亲是北京工艺美术厂的高级技师,完美的婚姻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1973年,高xx的姐姐出生了。也许与父亲所从事的化学相关工作有关,也许与母亲生产时间过长有关,姐姐出生后便被医生诊断为重度脑瘫,情况十分严重。“我的出生就是一个意外,”他感慨万千:“要不是因为姐姐的缘故,也许就没有我了。”

1981年带着全家人的期待,高xx呱呱坠地。父母总觉得第二个孩子的到来必定会分散对姐姐的照顾和爱,妹妹的成长注定以姐姐的青春年华为代价,所以为她取名为蕴华。

高xx说自己的成长是幸福的,因为有父母和家人的包容。特别是父亲,对她倾入了全部的心血,磨练了她坚毅刚强的性格,“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甚至比别人家的教育方式还要苛刻。当时会觉得好委屈,现在想想,这些都是财富啊!”

父亲的去世好比釜底抽薪,高xx说看着年迈的母亲和重残的姐姐,她顿时感觉自己一夜之间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高xx的眼中闪烁着泪花,“也许我的家庭看起来负重累累,但每天下班后想着还有两个人等着我回家,那种温暖的感觉,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幸福呢?”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十四

小明是xxx社区一名残疾人员,1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从懂事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他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父母盼着男孩成家立业,撑起张家一方天!从小在农村的孩子吃的苦多,懂事早。每一次看着父母悲戚的眼神,他心里就颤动一次:不能让父母为我伤心痛苦一辈子,我要做一个争气的孩子,我要给父母一个奇迹。他利用自己以前所学的技术,开办了一家电器修理。由于他的技术过硬和他的服务态度优质,现在找他的人越来越多,真是生意兴隆,这使他深深感到,只要肯转变择业观念,改变过去的想法,对自己有信心,勤奋肯干,就能开辟一片新天地。自学电器维修技术,摆摊设点,生活也算过得去,虽然行走不便,但小明却是个不甘于现状的人。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在维修电器的同时,他悉心钻研养殖和鸡病防治技术,开始养殖蛋鸡。起初小打小闹,只圈养了三四百羽。后来逐渐扩大规模,赚了一些钱,生活也过的美满幸福。小明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许多优惠政策的照顾下,会有更多的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重新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走上好的生活道路。

小明一家三口人,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生活其乐融融。他在创业期间不忘党的关怀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努力钻研各种科学技术,时刻不忘社区对他们家庭的关怀。作为一名残疾人,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各项工作,大力向辖区居民宣传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情;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的婚育新观念,生动地诠释美满婚姻、和谐家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计生协会组织中能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周围居民和社区残疾人学习计划生育政策,并向她们宣传居民自治章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逐步实现居民自治、实现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目标。

小明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残疾虽不幸,但并不可怕,只要去拼搏,同样可创造人间奇迹,同样可成为生活的强者”!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十五

在河曲县刘家塔崔家第一村有个叫老秦的残疾人。他身残志坚,用坚强的意志拼出了一条致富路——办起了自己的养羊场。

1963年,老秦出生在崔家第一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4岁那年,由于家庭困难,他外出去宁武一带煤矿打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下井时,他的腿不幸受伤,限于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他落下个终身残疾。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过了几年,家里人开始给他张罗亲事,由于残疾,加上家贫,不久,他与一个智力残疾的女人结为夫妻,但是“屋漏偏遭连阴雨”,婚后,一儿一女均为智力低下的残疾人,生活的磨难、家庭的贫穷,简直快要把这个七尺男儿摧垮了。

然而,性格倔犟的他不愿意向命运低头,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20xx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老秦发现,全村现在养鸡户、种地户非常多,但养羊户几乎没有,是个致富门路。随即,老秦和村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商议着自己养羊,想借助这场精准扶贫的东风,彻底改变这个贫穷、落后的家庭现状。

随后,通过村里的大力支持,帮扶人的.联系帮助,老秦跛着腿跑扶贫办、跑银行、跑乡政府。经过1个月的奔波,在扶贫办的支持下,加上自己多年种地的积蓄,以及向朋友亲戚筹借,共集资了两万元,买回了60多只羊。他看着活蹦乱跳的羊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老秦的精心管理下,他的母羊繁殖良好,到现在,每年出栏羊羔10多只,存栏100多只。凭着诚信经营理念及精明的头脑,年可获纯利润6000元以上,基本保证了脱贫的目标。

他平时一边养羊一边自学养殖技术和营销方法,多次请专业技术人员和饲料厂家技术员进行指导,严格执行防疫、消毒措施,羊场内外定期消毒,杜绝传染病发生,减少了羊的死亡率。

谈到未来,老秦计划扩大经营场所,多养一些种羊,不仅自己致富,还要带动一批残疾人一起致富。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十六

80后养羊达人、全国优秀农民工、致富带头人……在老刘的身上,闪耀着诸多光环,但人们大多会忘记他是一名残疾人。猴年春节,当人们陶醉在阖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幸福与快乐中时,博白青年老刘选择了坚守在羊圈里,用辛勤的劳动,把春节过得更有意义。

今年春节,天气格外好,每当太阳升起,老刘便很自然地重复8年来形成的工作程序:检查羊圈、割草、打草、混合饲料、打扫卫生、放水、观察羊吃饲料。

对于养殖户来说,最怕的就是羊生病。前两个星期天气寒冷,羊容易感冒、发烧,在喂食时他仔细观察每一头羊的进食情况,生怕出现一点点问题。“你看我这几头母羊长得特别好,过几天就产仔了,还有这边的这20多头毛色油亮的小羊羔,都已经被预订了。”老刘向客人介绍。

据了解,许多返乡农民工和客商利用春节期间来到老刘的养羊基地参观学习、洽谈业务,大年初一至初四基地就接待了60多人,卖出种羊20多对。

今年33岁的老刘出生在博白县江宁镇长江村茅坡组。1999年的一场意外,让他永远失去了右手,但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20xx年10月,他多方筹集资金3.5万元,利用当地农村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家乡创办了当时博白县第一个种羊场——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

如今,老刘的羊场已发展为集研究开发山羊品种改良、生产、繁殖及供销一体化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大型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300多亩,拥有6个品系的努比亚种羊800多头、标准化羊舍7间共2800多平方米、生态草场200多亩,实现年产值500多万元,带动养殖户100多户,解决了近10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去年以来,不少村民瞄准了老刘“把羊当猪养,把草当粮种”这一套脱贫致富的法宝,成群结队来取致富经,甚至还有来自广东、贵州、湖南、重庆等地的1000多名养殖户前来学习山羊圈养术。

去年年底,老刘还承接了一个自治区级的残疾人阳光扶贫项目,作为江宁镇残联副主席的他,要负责带领100名残疾人脱贫致富,任务一点儿也不轻。就连春节期间,晚上仍有养殖户打电话来咨询,即便是跟他没有业务往来的陌生养殖户,他都一律倾囊相授。

就在春节前一周,老刘从玉林市人社局获悉,他获得了度“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玉林市只有两人获得这项殊荣。

目前,落户在该公司占地40多亩、总投资600多万元的“自治区标准化种羊示范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老刘表示,基地建成后,他将在该基地投入20xx头种羊,不断促进养羊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今后还会发展羊肉深加工,发展卫生、安全、健康的食品,将羊产业做大做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十七

我叫夏,与共和国同龄,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出生在斋坛乡xx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3岁那年,不幸被牛角撞瞎了右眼,从那时起,我就只能用左眼模糊地看世界了。从懂事时年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我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

我是农民的儿子,种过田。从19岁开始做木工,走村串户,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手艺,而且开阔了眼界。1987年,在乡政府的鼓励和父老乡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多年见识的我开始了创业之路。经过多年艰苦地耕耘,我办起了一个木制品加工厂——宏兴工艺品厂,终于有了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19xx年,又逢村两委换届选举。我们xx村地处肥沃的松古平原,村民世世代代以种粮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其他村的人都逐步走上小康之路。而我们的xx村,由于交通不便,村两委班子思想不统一,集体经济为负数,光欠供电局电费就达3万多元,全村已被停电了。村里的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村民们都急切盼望有一个人能挑起这副重担。乡党委政府深入我村调查、座谈、了解情况,最后找到了我。乡领导对我说:“xx村至今还未脱贫,村里的工作很困难,你办过厂,见过世面,已率先走上了致富路,乡党委和村民都希望你能回村担任书记,领着大伙儿走致富路。”乡领导的这番话,让我彻夜难眠,我深知创业的艰难,如果回村当书记的话,自己的厂肯定会受影响。同时,我的妻子、儿女也极力劝阻我,亲朋好友也规劝我,他们都认为回去当书记,影响家庭经济不说,弄不好还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经过反反复复的思量和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自己走上致富路离不开党的政策和村民的支持,带领村民致富应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软磨硬泡说服了妻子儿女,顶住了少数人的冷嘲热讽,义无返顾地把组织关系迁回了村里,并以全票当选了xx村的党支部书记,我被党员村民的信赖深深地感动了,从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xx村好好干出个样子来。

在我接手后,才真正发现xx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子村”。当时,村里共负债9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只有1020元,大多数村民依然没有脱贫。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村里因拖欠电缆而被供电局切断了电源,出现了“日间有阳光,夜间无灯光,白村变黑村,户户叫黄天”的现象,这一上任就遇上这么棘手的问题,我想这莫不是老天有意在考验我夏吗?怎么办?村民在试目以待。“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困难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了”我心里一边这么想,一边带着两委一班人,一方面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稳定村民的情绪;一方面抓紧与供电局协调,并到处筹集资金,为了还款,我以自己的名义贷了款,先交清了村里所欠的3万多的电费,这下,灯亮了,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提在心头的石头才落下来:当村干部真不易呀!

经过此事,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是沉甸甸的,要想改变xx村的落后面貌,下一步的路该如何走?就这个问题,我不知走了多少路,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夜,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筛选。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村外溪滩的一块荒芜了很久的乱石地,经过多方论证,争取县国土部门的支持,我就带着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一刨一锄硬是在这片乱石滩上开出100多亩土地,得到上补助资金10余万元,并将它承包给人搞开发,每年为村集体增加了1万余元的收入。然而,由于xx村地处平原,没有山可供开发,集体土地又少得可怜,切要壮大集体经济光靠农业开发显然不行。想到这点,我从自己办厂的经历中深要体会到发展村集体经济也要走发展工业的道路,自己没有资金、人才,就向外争取外地人来兴办企业。于是,我们研究规划了100余亩工业开发小区,引进了一外老板,投资100余万元在村里创办了一个“松阳县人和泵阀制造厂”和温州一家投资50万元左右的铁器铸件厂,引进企业后,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而且为村民增加了就业渠道。

村集体经济上去了,如何使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呢?这是我上任后的第二个看点。我想到了一个根本点,那就是“要致富先修路”。xx村原只从一条小机耕路通向村外,而且路况很差,车进不了村,农副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别的村,村民心里有说不出的无奈和苦处。想着这些,我心里很急,千方百计,经历几多波折,终于开通了一条8米宽,2.5公里长,直通乡政府的公路。后又结合康庄工种浇筑了水泥路面,这样连大型的货车都能开进村了,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含金量。路修好了,xx村的祖祖辈辈都是靠种良田为主的,但农田因松荫溪古道冲击而成,烂田糊较多,而且高低不平,排水不畅,有许多田只能种两季水稻,效益低下。如何改造这700多亩烂糊田,成了村民们关注的又一个难点问题。是啊,这是村民的民生之本,我们作为村民父母官,怎么能袖手旁观呢?经过几番周折,才与县国土部门联系并争取到土地整理项目。经过半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土地整理,现在是田成方,路成网,排灌方便,用村民的话说:“现在的田是想干就干,想湿就湿,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有了良田好路,村民的农业经济效益自然也就上去了,村民的腰包渐渐地鼓起来了。

然而,毕竟富起来村民在少数,尤其是村中有10多户残疾人家庭,他们还是贫困不堪。想到他们,我这心里就泛酸。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残疾人,和他们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和他们有着同样的经历、感受和痛苦,就凭这点,如今,我自己又闯出来了,也富裕了,看着这些兄弟姐妹眼巴巴地指望着我,我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可又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呢?转念一想,我想到了自己办的厂,何不把厂办成一个福利企业呢?心潮澎湃的我坐不住了,立马放下手头的活,立刻赶到民政局咨询有关办福利企业的事宜,我的思路得到民政局领导的赞同,他们决心帮我这个忙。于是,我费尽心思着手搞规划,写申请,跑报批,一路折腾下来,总算如愿以偿了。接下来,我就把村里12位有劳动能力但干不了重体力活残疾人招进了自己的工厂,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这样他们的生活也就有着落了。

“要当好书记离不开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要得到村民的支持,就必须深入村民,了解村民,和他们交朋友。”对于这点,我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我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走门串户,到村民们家中喝茶,拉拉家常,谁家的生活、生产碰上困难,谁家需要哪些帮助,我都把它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以便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逢年过年,我会带领村两委成员去慰问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困难户、孤寡老人、残疾人,送上一些慰问品和慰问金,以表我们党对群众的一点心意。村民们信赖我,愿把我当知心朋友,有事都找我商量,或是到家中,或是打手机,无事也好与我唠唠。

无论是为集体的事,还是为村民个人的事,工作做得多了,对外联系也多了,招待的客人也多了,开支自然也多了。起初,有少数村民认为我当老板大手大脚惯了,村开支肯定增多,甚至到村会计处查帐,村会计是摆出所有的招待帐目,村民们哑口无言了。其实,自打我上任以来,我从没有向村里报过一包香烟,招待客人多数时候也是自个掏腰包,甚至有几次涉及到一些经济问题,都是我自己出钱摆平的,事后也没有向集体报过帐。这点我是问心无愧的。

8年的时间过去了,这8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回忆这8年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虽然觉得有点累,但更多的还是欣慰。如今,我们xx村面貌已大有改观了,村集体经济从负数到有存款20余万元,人均收入从1020元到3440元,并且成了小康村、县级文明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我本人也连续两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两届当选为县残疾人代表,连续三年被授予县优秀人大代表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我所办的宏兴工艺品厂受到了县残联的热切关注,如今我厂年产值已达500多万元,年上缴税收10多万元,全厂40名职工中就安置了本村和外村的残疾人20多名。残疾朋友们在我这儿越干越有劲,越过越开心,我自己也倍感欣慰。在人生的里程中,我成功地翻越了一座大山,今天,我要大声说:“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同样能够驾驭命运,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在今后的路程中,我会继续努力,奋力拼搏,能多为乡亲们干点事,就多为乡亲们干点事吧!

为残疾人服务事迹材料篇十八

弋阳县漆工镇烈桥村委会位于县城北面,东面毗邻横峰葛源。弋阳县考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就位于这里,负责人xxx的衣服上、裤腿上到处都是泥土和草,他正在给他的500多头羊喂草料。

xxx家养的是湖羊和山羊,毛色油亮,动作灵巧,每只羊的耳朵上都有“标记”,是打“预防针”留下的。羊儿们住的是“楼房“,类似于吊脚楼,粪便通过”楼板“的空隙排到“吊脚楼”下。“有五百多只哟,喂不赢,一天没得闲!”xxx从他的草莓基地到葡萄基地再到养羊基地,每一处都已熟络,忙得不亦乐乎。

冬季正是吃羊肉的好时候。这些羊儿可是宝贝,xxx介绍,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他的一只成年羊可卖1000多元,这还是平均价,品相好的价格更高。粗略地算下来,今年冬天羊儿卖个10来万不是难事。xxx养羊的时间不算长,也就2年,曾经因为养牛他栽了跟头,2年就损失了45万元,对于一个山里的农民来说,攒点钱不容易,这可能意味着再不能翻身。可后来,靠着养羊,不服输的xxx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养羊的.启动资金来自于弋阳县残联的无息贷款。xxx用这笔钱第一批买了60只羊。“羊的品种好,售价也比较稳定,去年把母羊都留了下来,又买了羊种和饲料,现在一共500多头羊。”xxx一边说一边用锹将饲草放入食槽。

xxx出生在偏僻的乡村,一场意外,导致他的双手不像平常人那样灵活。从小xxx就感受到生活的艰辛,由于父母和全家人的关爱,使得xxx性格热情、开朗。他坚信,依靠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改变命运,像健康人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

“人的一生可能会遭遇很多不幸,面对挫折和困难,依然要选择坚强”,这是xxx的人生信念。这些年,凭借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和吃苦耐劳的精神,xxx已经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户,还成立了弋阳县考良养殖合作社。

年轻的时候,xxx外出务工四处碰壁,由于残疾,用人单位都很少录用。城市生活让他对自身有了重新的认识,在外打工8年之后,xxx返乡创业xxx。回到村里,xxx发现曾经生活过的小山村,原来这么美,村里有人搞的种养殖项目,吸引了城里人专程来购买。那一刻,xxx决定要把绿色农产品端上更多人的餐桌。

xxx在家人的支持下,凑了5万元作为种植葡萄的启动资金。从种植葡萄到种植草莓,从养牛再到养羊,xxx走出了一条种养殖特色之路。与此同时,xxx千方百计想法子打开销路。只要有人来问询,他就积极与人对接。品尝过他家水果和羊肉的人都说好吃,口感纯正。一传十,十传百,前来找xxx买农产品的人越来越多。

养羊第二年,xxx买来更多的羊,扩大了养殖规模,而且租赁了土地,栽种了油茶林、玉米、草莓、葡萄、绿色蔬菜和水产养殖,搞起了农产品产业链。随着顾客增多,他的各种农产品认可度逐步得到提高,回头客和新客户也越来越多,农产品销量开始供不应求。

短短两年时间,xxx的养殖场见到了成效,这就更坚定了他养殖创业的信心。眼下,xxx养的羊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他不仅还清自己养牛亏损的45万元,还带动村里其他人走上致富路、过上了幸福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91854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