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热门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5:50:13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热门22篇)
时间:2023-11-21 05:50:13     小编:梦幻泡

宠物是一种给人们带来快乐和陪伴的伙伴,它们能够减轻压力,增加幸福感。一个完美的总结应该包含对过去工作或学习的全面回顾。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一

高中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中既包括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包括了心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让高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够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能够为祖国培养更多有高尚素质的年轻人。为此,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在本文中阐述一些高中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管理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一、构建“以生为本”德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德育教育的创新。

我国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直到近十几年新课改的不断审核和素质教育与要求的不断提高,让中小学再次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德育工作方法的必要性。通过“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能够很好地契合当前社会形势,在把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中心之后,德育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更有针对性。“以生为本”是对传统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通过这一创新可以让高中德育工作水平获得较大提升,避免仍延续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成绩为标准的培养模式。由此可见,通过“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创新当前的教育模式,对教育工作改革能够带来更多的动力。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看到,人的价值的发挥和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仍在将成绩教育当做重点,对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学习能力比较强,创新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这些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会遇到较多的坎坷和挫折。笔者认为,通过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工作虽然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情感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这些精神层面的“能力”能够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提供更多的帮助,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适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对于学生的帮助也更加明显。

(三)有利于国家人才计划的实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才培养工作也更加成熟,但是,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出现了人才外流的情况,这些人才选择到其他发达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愿为自己的祖国而奋斗,这说明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人才德育水平较低,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度不够。而通过“以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个体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培养其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感,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只有在这种德育教育管理模式下,人才培养计划才能真正培养出人才、挽留住人才。

二、构建“以生为本”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点亮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应当将学生当做主体,这是因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重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提供成长和上升的阶梯,是为学生提供帮助的群体。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虽然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行为,但是,在当今形势下,并不能为德育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也应当得到较好的发展,“照亮”只是一种短暂的被动现象,而“点亮”才是一种主动的生命行为,教师只有先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点亮学生。未来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并不是要牺牲教师的利益,而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和进步,教师要将学生的发展当作教育的主要目的,要将自身内在的东西吸收转化,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个“德育发动机”,激励自己提升个人素质,然后推动学生向前发展。

(二)尊重学生心理,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

未来的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四个重点能力,分别是:培养学生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按规律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身心灵合一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负责任的能力。这四个方面的完成都需要先以尊重学生心理为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高中生的身体和心理正处在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能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成长观念,对学生的未来成长非常有帮助。在这段时期,应当尊重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心理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由于没有尊重学生的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较为激烈,学生因此会出现厌学和自卑的心理,这种情况并不是学校和教师愿意看到的。而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就是尊重学生的心理,在教师和学生出现矛盾时,要客观评价矛盾的根源,教师不能通过自身的地位去“欺负”学生,双方要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要积极进行沟通和协商,平等、友好地解决问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尊重学生心理的重要性,仍然在使用军事化、强硬化的教育理念,教师发出的命令学生一定要执行,这种方式除了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之外,并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对学生的心理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德育教育适得其反。在未来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更加理解学生,理解这时期学生群体的客观规律,要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校和教师要更加踏实和实际,要放下自身管理者的架子,真正体会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三)制度是守护学生顺利发展的保障。

在平时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依靠教师的监督作用,还应当发挥相应的制度监管作用,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就应结合一些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德育教育的实施。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进行约束,并且结合严格的奖惩方式对学生进行实时管理,并由各班的班主任将学校的制度给学生进行不断地讲解,进行制度教育的深化,指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体验中理解这些制度规定,进而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德育教育不能只在课堂上说教,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更应该从学生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上进行纠正,对学生平时的言行进行管理,学校的教务管理作为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平台,是通过学校制度集中反映出来的,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学校这片净土正在被现代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的思想的行为习惯不断地侵袭着,高中学生的思想处于十分敏感的阶段,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相关制度约束学生的言行,培养更具道德品质的高中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师注重自己的言行身教。

班主任教师在学校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学生在无意间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例如教师说话的方式、行为的方式等,为此,教师应当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一个素质较高的教师,在平时和课堂上会表现一致,会具备较高的修养,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即使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批评,学生也会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学习,这种精神层面的影响效果更加实用,也是每个班主任教师应当达到的目标。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做好引导、激励工作,从而使学生可以领悟到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可以师德服生,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

总之,在高中教育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由当前的社会形势和高中学生的思想基本情况决定的,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学会使用先进的教育模式,要注重锻炼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另外,学校和家长要联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到以生为本,以德服人。

参考文献:

[1]卢立涛.全球视野下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和功能[j].外国教育研究,2011(23):15.

[2]徐爱杰.论我国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35.

[3]胡立军.新时期高中生的时代特征及教育初探[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11):27.

[4]陆士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求真务实[j].北京教育研究,2013(10):22.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二

摘要:要让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互动的体育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培养兴趣,激活思维,实现新课堂教学的多维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体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面创新的教育,似缕缕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田,也让学生充满了渴盼与喜悦。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但拓宽了体育教学课堂,使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也使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提高。以新理念生成的课堂动态因素来看,体育教学正朝着人本化、人文化的方向发展,始终把学生主动学习、和谐互动探索、开拓创新、全面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也就是始终把“师生互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通过和谐交往、互动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过程的多维目标,使学生真正做到懂体育、会体育、爱体育。可见,创设和谐互动的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最近几年,我们能看到和谐互动式的娱乐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如“幸运52”、“快乐大本营”,它们通过主持人的引导、观众的参与的和谐互动,使整个节目始终处于欢乐、热烈的气氛当中,观众的兴趣甚浓。同样,我们体育课堂采用和谐互动式教学也使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它不但能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且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在现实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原本是有兴趣的,但迫于文化课学习繁重的压力,以及体育锻炼的手段与教法单一乏味,过于成人化、竞技化的招法,呆板而缺乏活力的课堂运作机制,造成学生喜欢体育而不爱上体育课。

而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促使和谐互动,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例如,在学习纵箱分腿腾越这个动作时,教师采取了和谐互动共同参与的问问、议议、答答、练练、比比的互动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急着去做示范,而是先提示,让学生观察面对的是什么器械、如何跳过、以前玩没玩过类似的游戏等等。然后,让各个小组带着这些问题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去练习?练习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讨论结束后,各小组自行学练,教师适时适度地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造性学习,看哪一组的动作舒展优美等等。最后,组织学生评委对各个小组的练习过程(如安全意识、认知程度、团结协作、创新动作等方面)进行评比。在这样的问、答、议、练、比的课堂上,学习气氛热烈奔放,沉闷的局面一扫而光,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习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和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极好。

和谐互动的课堂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妙方。教师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方法,展现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注入催化妙方促使互动,让学生展开思维去感知、质疑、探疑、解疑,去理性思考,这是有效的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如在学习“障碍跑”主题教学时,教师可设问:“你们平时走在乡村的小道上遇到过什么障碍?”同学们会马上回言:“有水沟、大坑、山洞、树木等等。”教师又直言发问:“你们会怎样通过这些障碍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遇到水沟就跨或跳过去,遇到山洞就钻或绕过去。”……“好,请同学们利用垫子、标杆自己设置各种障碍,并自选合适的方式通过障碍。”同学们立刻忙碌起来,开动脑筋,去质疑、探疑、解疑,自己设置起了各种形式的障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组的障碍设计得别具特色、既快又新颖。老师别具一格的问题情境创设,深深地激发学生全力以赴,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思维。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教学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新课标关注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多目标的过程。“和谐互动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是,在构建新知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和谐互动的过程。它能够有效地完成新课标对教学过程要求必须实现多目标育人过程的任务。

实践证明,和谐互动的体育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探究的心理,激活学生思维,使情、景、人在生活之中融为一体,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趣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锻炼,实现教学的多维目标。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三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围绕“互动”“高效”,我做了许多尝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下面对如何精心打造互动高效课堂做一些个人的分析、探索和思考。

一、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心理,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很大冲击。教师想教,可学生未必想学。对教师提出了更大地挑战。

文科班许多同学的数学基础较弱,认为数学难而惧怕数学,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只要能让同学们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把“教师教”变为“学生学”,提高成绩便会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课堂。

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闪光点积极评价及时表扬和鼓励。

学生没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就是课堂没有抓住,课堂学习效率低,因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最好的状态。这就要积极营造融洽的师生课堂。

三、培养学科追随者,以兵练兵,以兵强兵。

我们组织了学习小组,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科追随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体验会更相近,所以学科追随者的发言和讲解会比教师更有说服力。

四、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做忠实的倾听者和引领者。

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切记一讲到底。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敢对教师的解法提出质疑,有时间阐述他们不同的思考途径和解题方法,而教师要对他的每一步都要肯定,对的还要给予表扬,增强信心。

五、整合教材,课堂须凸显教学重点。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为了让学生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时更顺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可对课本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也可以对课本安排的顺序进行前后调换等。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重点处理,对学生都已经掌握的.内容不涉及或少涉及,把学生学习的效果作为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切实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六、课下的沟通有助于课堂的和谐高效。

转变教育理念,巧打师生感情牌。加强自身修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真情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你这个老师,才会乐意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经验和道理。如何沟通,在何时沟通,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我认为,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甚至在校园里或在校外的偶遇时都是可以利用的时机。

一个好的课堂,用美国着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的话说,应该是“鼓舞人心的”。在《教学的革命》一书中,他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课堂中可以观察到五种品质:清晰的尊严感;流淌着轻松的活力;自主性;集体感;觉察。在课堂上,不管有没有天赋,让学生都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让他们相信自己,能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他们和教师一起共享合作、相互依赖、彼此支持。在这种课堂上,学生会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向上。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四

摘要:要让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互动的体育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培养兴趣,激活思维,实现新课堂教学的多维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体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面创新的教育,似缕缕春风,吹进了广大教师的心田,也让学生充满了渴盼与喜悦。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但拓宽了体育教学课堂,使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也使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提高。下面笔者就从师生和谐互动的视角来探讨其作用,阐述个人的肤浅之见。

最近几年,我们能看到和谐互动式的娱乐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如“幸运52”、“快乐大本营”,它们通过主持人的引导,观众的参与和谐互动,使整个节目始终处于欢乐、热烈的气氛当中,观众的兴趣甚浓。同样,我们体育课堂采用和谐互动式教学也使课堂深受学生的欢迎,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它不但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且能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在现实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原本是有兴趣的`。但迫于文化课学习繁重的压力,以及体育锻炼的手段与教法单一泛味,过于成人化、竞技化的招法,呆板而缺乏活力的课堂运作机制,造成学生喜欢体育而不爱上体育课。而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促使和谐互动,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例如,在学习纵箱分腿腾越这个动作时,教师采取了和谐互动共同参与的问问、议议、答答、练练、比比的互动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急着去做示范,而是先提示,让学生观察面对的是什么器械?如何跳过?以前玩没玩过类似的游戏等等。然后,让各个小组带着这些问题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去练习,练习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讨论结束后,各小组自行学练。教师审时适度地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造性学习,看哪一组的动作舒展优美等等。最后,组织学生评委对各个小组的练习过程(如安全意识、认知程度、团结协作、创新动作等方面)进行评比。在这样的问、答、议、练、比的课堂上,学习气氛热烈奔放,沉闷的局面一扫而光,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习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和调动起来。

体育课堂求思、求变、求新,而思、变、新的前提是“疑”。“疑”即学生的质疑、探疑、解疑,这种习惯要靠教师去培养。所以,教师要合理地把握学习内容,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注入催化妙方,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引导学生去质、探、解疑。如在学习“障碍跑”主题教学时,教师可设问同学:“你们平时走在乡村的小道上遇到过什么障碍?”同学们会马上回言:“有水沟、大坑、山洞、树木等等。”教师又直言发问:“你们会怎样通过这些障碍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遇到水沟就跨或跳过去,遇到山洞就钻或绕过去。”……“好,请同学们利用垫子、标杆自己设置各种障碍,并自选合适的方式通过障碍。”同学们立刻忙碌起来,开动脑筋,去质疑、探疑、解疑,自己设置起了各种形式的障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组的障碍设计别具特色,既快又新颖。老师别具一格的问题情景创设,深深地激发学生全力以赴,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思维。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教学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新课标关注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教学过程是个多目标的过程。“和谐互动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构建新知过程,教师侧重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和谐互动过程。它能够有效地完成新课标对教学过程要求必须实现多目标育人过程的任务。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体育和健康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健康”。其目标由传统单一变为多维,这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通过讨论、研究、练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互动式”教学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突出学生相互之间、互动学习资源的互补作用,以及重视学生各自经验方法的个性化介入,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和各抒已见,放开了学生思维的翅膀,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和创新意识有了发展的时空,有效地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维目标。

实践证明,和谐互动的体育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探究的心理,使情、景、人在生活之中融为一体,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趣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锻炼,实现教学的多维目标。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五

【内容摘要】在校园的建设和发展中,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本文简要列举学校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缺失的表现,分析以生为本教学管理的内涵,重点分析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建设,营造和谐共进的校风。

随着我国初中学校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开始涌现出各种教学管理模式,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在初中学校发展中,没有把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教学管理模式的运行受到限制。本文主要分析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建设。

一、以生为本理念缺失的表现。

当前,初中学校缺乏以生为本管理理念,表现在很多方面。受到高考制度的限制,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会受到分数的限制,不少学生表示所学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个别学生甚至放弃学业。在学习进程方面,我国大多数的初中学校都是在学生入学时安排好课程,学生自己控制不了,学生课外时间非常少,课外活动很多情况下是空谈。

以生为本就是教育人性化,满足学生的全面需求,充分尊重和关切学生,这是初中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需求。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需要本着培养人才的要求,宏观调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不断优化和重组教学信息资源,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需求的能力,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当前,我国教学管理模式存在很多的不足,通常采用行政手段来进行教学管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管理理念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发展目标与现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无法调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采用高强度集中管理,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非常狭窄,大部分初中学校对教学管理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

我国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和校园的长期发展,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性化管理,更是一种预防式管理模式。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建设。

1.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学生是学校的根本,若是缺乏学生,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初中学校必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初中学校的吸引力,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倡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等。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绝大多数初中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外在的制度管理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外在的制度管理主要包括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处罚条例等,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直存在的,具有强制性。以生为本的管理则是采用心理沟通等方式,管理方面更加具有人性化,以生为本的管理机制要求管理者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要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知识才能等。现阶段,绝大部分的学校的硬性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完善,以生为本管理则存在很大的欠缺,急需要完善。管理的对象是初中学生,文化程度不高,对友情的需求比较高,希望被尊重、被理解,因此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常见和谐的工作氛围,消除掉学生存在的戒备心理及逆反心理。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在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建设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需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关心学生,采用亲切的态度适当鼓励学生,转变学生的心境,实现用心交流和沟通,达到事半功半的效果。使学生产生非常浓厚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需要尽量让学生全部参与到班级的决策中,优化学生管理工作。

3.加强学生主体性教育。

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在学校教育者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保证学生以积极地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以及思想觉悟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初中学校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发展现状,有效结合制度管理和以生为本管理。

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从方式上分析可以分为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间接管理就是通过舆论宣传实现管理,这种管理针对性不强,直接管理则是根据人的需求加强管理的针对性,管理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管理方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者需要深入学生群体,关注学生的需求,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在实施以生为本管理模式中,需要加以疏导,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在实施中,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避免形式主义和教条化。初中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班干部及辅导员的实践能力比较强,因此在以生为本的管理中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管理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创建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培养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管理队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学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六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教书则是教师的首要职责。有人说“做老师容易,一本通书读到老。”意思是说只要备一次课,就可以长期使用有关的教案,就可以永远无忧。但是,笔者认为做一名教师不难,但做一名学生乐于听其上课的任课教师难上加难。

教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停留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灌输的主动者,学生是知识接受的被动者。但是,这种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时代要求。如今,中职生素质普遍不高,学习兴趣低,对教师的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挑战。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如何进行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值得每个任课教师去思考。

“师生互动”是一种教学观念,也是一种教学的行为方式。它与传统的单向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也对教学进行全新的诠释。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从形式上看,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个人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小组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内容上看,有情感上的互动、智力上的互动、思维上的互动、认知上的互动。教学课堂不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学生人文发展、潜能发挥的重要场所,更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不仅只是传道授业者,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协调者、解答疑惑的人,更是用人格魅力感动学生的言传身教者。这种强调教学的多功能教学方式,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方面要做到有的放矢。

事实上,不管任何的学科,都有其研究的重点,但一切的理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情感和觉悟的提升上,将别人研究成果消化为自我精神食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角色定位应该是多样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指导和促进者。而教师的教也不应是单向纯粹的教,而是有目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教不应该是教师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学才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安排教学时,教师关心的不仅仅是这节课要讲授什么,更应关注的是如何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变成实际的内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而且还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最新的社会发展角度出发,在学生的困惑点上设置问题,有目的地创设教与学的情境,把握好师生互动的切入点。通过特定的设置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从被动学习者到主动的参与者。而师生之间则围绕着教学内容有效地进行互动模式,让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促使教学变得更是生动性、科学性。

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书本上的知识?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满堂灌输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面对当前素质普遍不高的学生来说,再沿用过去的教法,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出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在课堂中有意识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通过活动课、演讲、游戏、问答比赛、讨论等活动环节的设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怀疑意识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大胆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评价等手段,更多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平等的学习和平等的合作。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另外,每一个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担负着课堂管理的任务。在课堂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这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解决学师生互动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调控教学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处理事物的能力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了直接关系到师生互动关系能否有效进行。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突发情况,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以理性的心态去面对。事实上,学生的突发情况,不能同一而论。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有特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好动、自我管束力弱都是这个年龄阶的特征。如果我们只是按一个标准来要求学生,强硬的管理学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不利于教学课堂的管理,也会破坏师生互动的进行。课堂的管理,如果能站在学生的立场,用一种真诚的行动来接纳、重视、关心每个学生,要比强硬的管理更加有效,也必然会对学生带来极大心理促动,从而有利于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真诚接纳学生,就是真诚的接纳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仔细倾听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观点,不要因为学生的缺点而忽视,因为观点错误而打断他。教师每一个真诚的表情、眼神、手势语言,都可以把认可和关心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在学生的心里种下彼此尊重的种子。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里,学生才会感到心灵的安全与自由,才敢充分释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实际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建立起一种信任、理解、真诚、尊重、宽容、接纳的关系氛围,就能使师生之间发生积极的情感互动。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会积极与教师沟通,与同伴交流,课堂上真正的互动才能发生。

总之,课堂是师生之间彼此交流、彼此尊重、彼此共享的重要场所。课堂需要师生之间进行维系,需要师生之间进行参与,只有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谐的课堂才能实现。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七

随着新课程的广泛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探究”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探究”也成为每位数学教师的追求。我们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竭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自主探索的时空”,但“变味的探究”、“走调的探究”仍经常出现。

问题一:这样的内容值得探究吗?

案例回放:下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3页“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片段。

1、新课引入。

学生很听话地互相合作,分好桃子并相互交流分的过程。

点评:新课引入中“小组合作分桃子”的探究,显得多余无用。因为在前面学习的“除法初步认识”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平均分东西,许多学生根本不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就能分得非常迅速准确。这一点从上面镜头中学生的反应也可以看出来。

2、新知学习。

好多学生在下面早就按捺不住,纷纷举手,更有的在下面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三四十二。

师(依然装作没看到学生的反应):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一下,究竟用哪一句口诀?看哪个组的小朋友聪明、最先想出来。

好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讨论,依然高高地举着手喊:“我来,我来。”

点评:计算12÷3=4用哪句口诀,这个问题值得探究讨论吗?从学生的反应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此处的探究讨论显得苍白乏力、毫无意义。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样的知识适合让学生去探究、什么样的知识根本用不着学生去探究,对于一些学生能自主解决的浅显问题,是无须“兴师动众”组织探究实践活动的。教师不要为了体现课改精神,动不动就组织学生来个合作探究,滥用探究活动,营造表面“热热闹闹”的学习氛围。为探而“探”的课堂教学,不但会浪费有限而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问题二:探究为何没有进行到底?

案例回放:下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8页“整理复习”的教学片段。

师(图片出示各种小动物捉虫的数据):一只青蛙每天捕捉害虫大约35只,一只燕子每天捕捉害虫大约50只,一只螳螂每天捕捉害虫大约8只。根据这些信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算好后,再给这些算式分分类,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先是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问题,列出了不少算式,接着埋头苦算、校对答案……10分钟过去了,不少学生还只是刚刚算好,根本还没有涉及分类。

师(不停地看手表,焦急地在学生中间踱来踱去):请停下你们手中的笔。因为时间关系,还是听老师给你们讲。学生齐刷刷地停下手中的笔,抬头听老师讲解。

点评:这个内容确实值得小朋友合作探究。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学生有较大的思考空间和回味余地。但是,教师因为时间紧迫,怕影响自己的教学预设,没有让学生将合作探究进行到底。其实,上面合作探究中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对算式进行分类,在分类中掌握100以内加法的'几种类型和计算特点,而这最重要的地方,学生恰恰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涉及,岂不是一大遗憾。

我们知道现在的教材都是按课时划分的,不少教师往往被教材所束缚,怕完成不了规定的教学内容,不让学生将探究进行到底。其实,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深入体验数学活动,去合作探究一些数学知识,可能会完不成一些教学内容,影响教学进度,但学生却能从中获得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和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为学生探究提供保证。

问题三:探究需要教师怎样的点拨?

案例回放:下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性质”的教学片段。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12÷6=6÷3=2÷1=2这串除法算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三个问题:

(1)被除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除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商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逐个讨论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按照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一下。

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三个问题逐个逐个地回答。

师:谁能把上面三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遍?

生: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也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不变。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商不变性质。刚才小朋友们都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了商不变性质,很棒!

点评:这样的探究点拨,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来说,的确省时、高效,但“探究”活动由老师牵着鼻子走,大大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称不上是一次很好的点拨。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八

(浙江省兰溪市石渠初中)。

摘要: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进而为“健康第一”思想的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构建“以生为本”的初中体育课堂,促进学生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以生为本;思想;兴趣;活动。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以促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

一、转变思想,做好“以生为本”的保障工作。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是影响“以生为本”理念有效落实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方面。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转变工作呢?首先,转变“放羊式”教学模式。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常常呈现的是“放羊式”课堂模式,学生将体育课当作休息课,严重影响课堂价值的实现。其次,转变应试教育思想。随着体育纳入到中考成绩,课堂上学生都在不断、反复练习中考必考项目,根本没有兴趣或是全面发展可言。再次,转变单纯掌握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素质的意识。众所周知,在素质教育下,体育课程的价值远不止于掌握技能以应对考试,提高和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中明确表示,教师要借助体育教学来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比如: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水平的锻炼等,这些都是体育课价值的所在。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转变思想,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基本理念,进而为“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落实和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兴趣,做好“以生为本”的前提工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想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体育、自主锻炼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所有一切的前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示范”和“分层”两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概述。

1.教师示范。

众所周知,教师的一切言行都会在学生面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进行示范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体育精神,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800米/1000米”的时候,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仅是简单地教给学生动作,让学生进行练习的话,大部分学生都会以“应付”的心态进行锻炼,甚至还会在练习过程中出现走步的现象,这样是不利于800米/1000米的锻炼的。所以,在该体育项目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加入其中,在跑步过程中纠正学生的一些动作,帮助学生调整呼吸、给学生加油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作用下克服困难,完成训练。

2.分层教学。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进行分层教学,或者是说进行选项课,让学生从自身的喜好、特长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比如:可以自主选择篮球、健美操、武术、田径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带来的乐趣,进而也为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样活动,做好“以生为本”的中心工作。

1.竞赛活动。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好胜心较强,喜欢与人一较高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借助竞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比赛中掌握技能,找寻锻炼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篮球”“足球”等竞技类较强的项目时,笔者常常会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或以小组为单位或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基本的技能,同时,也让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竞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游戏活动。

游戏化课堂的构建是为了打破传统课堂中的简单灌输、机械训练的课堂模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游戏活动来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进而为“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做好基本性工作。

例如:在教学“三级蛙跳”时,为了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为了让学生以积极地心态走进体育课堂活动当中,在授课的时候,笔者组织了“猜拳”游戏,将学生从枯燥的沙坑练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猜拳比赛中进行锻炼。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比如:3~4人一组;然后,学生通过猜拳活动来决定谁进行跳,每次赢的.人要向前跳一次,看谁能第一个跳到终点。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在寓教于乐中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而也确保了“以生为本”理念的有效实现。

3.小老师活动。

小老师活动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小组长当“小老师”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锻炼,这样不仅将班级的范围缩小了,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健美操”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事先将本节课的知识教给他们,上课的时候,由他们做“小老师”来教给其他学生。笔者在这个过程中,则在各个小组中去发现问题,纠正动作,这样不仅能让课堂根据有针对性,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自主学习意识也会有大幅度提高。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小老师”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要依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轮流,这样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好课改下的转变工作,认真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为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辉。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以生为本[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03)。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九

在基础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现今,语文教学论学科的课堂应该跟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职前教育中习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我认为,变革传统的语文教学论课堂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授课形式,创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用互动的教学论课堂构建学生互动的理念。

新的学习理念认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是人的教育”,教学应该关注“人”,应该“以人为本”,学习不应当是学生被动无奈地接受知识,而应当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在语文教学论的授课中,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体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基础的活动――课堂活动中积极地“动”起来。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适时点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构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其实,在学生的脑海里,有许多教育的感性认识。他们十几年的小学中学学习经历,包括大学阶段已经走过的这一段历程。这些鲜活的经历使他们对教育有许多感触。教学论课堂上,教师不妨把再现和评价反思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感悟去分析语文教学现象,积极思考理解。让他们以一名曾经或正在遭遇者的身份去审视现今的教育模式,比照研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再理性地加以引导点拨。这样,学生就会从心灵深处去认识新的教育理念,让教学理论通过感性的介入内化成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知识、态度、信念和价值,从而把它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其效果要远远好于我们教师的单方面说教。

二、用互动的课堂锻炼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

语文教学论课堂的突出特点是,它不仅要求学生有理论的把握,还需要学生把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落实到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去。因此,理念是内隐的,不是师范生知道或理解就可以了,运用才是关键。师范生必须有一定的语文教学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实践中去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可以说,语文教学论的学习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去实践,然后反思升华,接着再实践,如此反复螺旋上升,最后把理念和能力有机融合起来。语文教学论的授课课时量相对比较少,要完成从理论讲述到实际操作的一系列训练时间比较紧张。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策划中来,师生一起研读教材,协商取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重点深入讲,难点分散讲,实用的多讲,自学的不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课上精上好。其次,要把互动贯穿在教学论学习的实践操作环节中。

一般情况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以后,教学论老师就会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教学的模拟演练。但是,很多时候会有这样一种情形:每个学生都会非常关注自己所选择讲授的一篇课文的内容,而不关心其他同学所选择讲述的课文内容,大家都满足于完成一次演练过程。我们分析一下,拿一个班45名同学算,如果一名同学试讲用10分钟,全班同学讲一遍则需要用450分钟,即需要9个课时才可以完成,这还不能加上老师的指导点评。即使如此,绝大多数学生的收获仍然仅仅是自己所选择讲述的一篇文章而已,这样的高耗低效,不利于学生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在互动的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三个角色来参与试讲活动。第一个角色是听课的中学生,以中学生的眼光关注试讲教师的讲授,依照中学生年龄特点、接受能力进行审视,予以评价;第二个角色是语文教育同行,以语文教师的要求来衡量所讲课文,评析课文思路、详略安排等方面;第三个角色是教育专家,要求学生站在一个理论高度,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贯穿与否来评价试讲。这样,学生就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全方位的参与者,听课的积极性提高了,听课中的理性思维成分增多了。全班同学讲一篇,他们每个人的收获就是全班人所选语文教学内容的总和,甚至更多。因为在学生试讲以后,师生共同参与的评课讨论会使大家对试讲的认识评析更加深入。

三、用互动的课堂激发师生的创造欲望。

对于从事语文教学论的教师来说,互动的教学其实并不轻松。因为开放的课堂更难经营。如果是教师单方面的课堂讲授,那么,教师只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讲出来就可以了。可是,要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良性互动,而且恰当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做好互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对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和引导、要准确、切实把握互动的主题,要在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而不使互动流于形式。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互动成为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互动的课堂是活态的、运动的、生成的,它灵动着生命的气息,会随时出现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难以预设的教学情境。因此,上好这样的课程是有难度有挑战的,教师需要随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灵活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及应变课堂的能力。这样,课堂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重复,教师的创造性将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以应对课堂的变化。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经营,将会对学生起到感召鼓励的作用。

基础教育课改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作为突出问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关注人的发展。要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能够切实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营造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互动的课堂教学,把学生看作学习的第一主人,让学生在互动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成长,主动地、快乐地学习。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关键条件在于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我们必须转变教师教育系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未来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此,在语文教学论课堂上创设互动的教学模式将是培养师范生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十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是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学生的动手实践决不应该等同于简单的游戏活动。

请看案例:摸球。

布袋里放着红色和黄色小球,要求同桌合作,各选一种颜色小球,轮流着从布袋里摸球,摸出一个后放回搅匀再摸,各摸10次,谁摸到自己选择球的次数多谁就获胜,之后提问:为什么摸的次数都是10次而红球出现的次数这么多?让学生由此进行猜想和推测,再倒出布袋里所有的球进行验证。

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在摸球的操作活动中感受到“不确定性”,而由“红球出现次数多”的现象,让学生感知可能性的大小并对布袋里两种球的个数作出猜想。但是,由于学生不知晓老师的意图,摸球就变成了纯粹的`游戏。

二、互动的数学活动是互动的思维活动互动不是为求热闹,而应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能因课堂的动手实践而降低了思维的要求。

仍举“摸球”案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中间的活动更应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着的思维的活动。不让学生进行游戏比输赢,而是让学生思考这种方法是否公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以独立思考,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展开讨论,在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以求给学生正确的思维导向,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数学意识。我想,这种效果不是简单的动手所能产生的。

三、互动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又高于学生的思维。

所谓顺着学生的思维,就是要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认知冲突,产生新问题;而高于学生的思维,则是指让学生在与原先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自己纠正或完善先前的想法,进一步揭示知识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激发起求知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内驱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在省悟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一句话,学生惟有“悟”,才能把握知识的真谛。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十一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以人为本,热爱学生,真情实感地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使班级拥有无穷的凝聚力,真正成为宽松、和谐、融洽的乐园。本文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和谐班集体进行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和谐,班级管理。

构建和谐班级,是落实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班级作为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单位,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体成长,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而班级和谐又是校园和谐甚至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构建和谐班级,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班级管理中具体做到以下"四化"。

一、目标具体化。

目标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方向,是学生行动的依据,前进的动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学生有追求优越的天性,每个学生都不甘心止步不前,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有的学生之所以看起来没有上进心,是因为他们没有目标,或者说一时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因此,要改变学生,首先应从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目标做起,帮助学生找到心中的那个目标。在学生定目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首先帮助他们确定低要求,容易达到的近期目标,使他们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压力,使自己能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把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作为实现大目标的基础,使之有"奔头",有信心。

在操作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学生符合实际,避免空洞,要使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它,切实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有用,无论学生在那一科,那一方面,有一点成绩或提高,都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是构建和谐班级的重要因素。

二、管理民主化。

在班级管理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走班级管理民主化的道路。强调班级民主管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自主权力,引导他们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班主任需要在班级里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要建立一个民主开放的环境,必须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将一碗水端平,以平等的姿态真诚面对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使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通过开展"小主人"活动,多让学生走上台来,讲讲自己的经历、爱好、理想,提出对班集体建设的希望,打算为班集体做好那些贡献等,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集体建设融为一体,让学生明确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在班级中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班级管理只有实现民主化,学生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才能实现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教育情理化。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交融塑灵魂,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不应该板起面孔,精神上应朝气蓬勃,学识上应富有创造性和广泛性的知识,以发展的眼光,从多角度去看待学生的一切,即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朋友,作为班主任,只有关心、热爱学生,学生才会"敬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必须加大情感投资力度,做到以情育情,以情感人。

有一个学生上楼梯时,一步跨三个台阶,一下子摔了跤,我扶起他,引导他明白做事要依照规律,循序渐进,指出他平时学习不努力,指望到考试前几天的复习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时时以摔跤的事提醒他,使他改掉懒惰、耍小聪明的毛病。

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所以,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说起,在班级工作中,爱事业,爱学生,是师德之魂,是教育之根,班主任始终以一种饱满的热情和质朴的真情对待学生,以全身心投入的态度处理班内发生的每一件事,要积极地去创造条件,促进教育时机的到来,比如,师生关系紧张时,教师就应主动亲近学生,消除隔阂,使师生关系融洽,心理相容,形成宽松、和谐的班集体。

四、批评艺术化。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批评,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批评是使学生改正错误的一种有效而又不可缺少的方法,班主任只有正确地运用这种教育艺术,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如果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当,不仅不利于受批评者认识错误,而且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引发逆反心理和敌对意识,给以后的教育工作留下隐患,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以宽容为怀,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了解学生犯错误的态度,就事论事地进行批评,还要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替学生想一想,在遭到批评后,他会怎样想?这种批评方式适合他吗?他是否心服口服等,力求做到入情、入理、入心,即批评应具有情感性,以情感入心,批评应该讲理,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还要注意师生间心理的协调,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时,要先给他们一段认真反思的时间,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时,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只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育好班集体这块宽松、和谐的土壤,使学生的天性在这里得以舒展,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的学生。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十二

新课程教学目标改革开启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应试性灌输,而是要朝着互动交流、相互沟通的方向发展,打造活力、生动的高效课堂,这其中的互动不仅局限在话语沟通上,同时还包括情感、情境等方面的互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在互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和热情。

一、加强情感互动。

数学的教学需要注重情感力量,消除学生对数学抽象符号的厌倦感,因此,课前教师应该单独抽出几分钟组织情感互动交流,可以通过设置小游戏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鼓舞并振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出一连串数字510152025――让学生观察并找出隐含在字符串中的规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其中教师可以用一问一答的启发式引导方法来展开学生之间的互动,一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些学生认为:这些数字都是以0或5结尾的数字。给予这部分答案的学生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另一学生则反复思考得出了:他们都依次是“5”的倍数。同样给予这部分学生掌声。

这样的课前情感互动交流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会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主动接受数学这门课程,同时也能够拉近师生间的关系,防止单调的灌输模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获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和良好的教学效益。

在情感教学的基础上也要加强情境互动教学,鉴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发育期,更加倾向于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来加快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这样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上做排队游戏,让学生通过数队伍中的学生数来明确班长在第几排第几个,教师又在哪一排等。

通过情境的设置能够为学生营造形象的教学氛围,化抽象的知识为形象的感受,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必需的技能。

课堂互动教学还应该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了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互助,使学生养成讨论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分组,几名学生一组,共同致力于课堂问题、难题的相关讨论,这其中要注重小组成员的互补性搭配,各小组成员以承担小组整体成绩的职责进行合作互动,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就是为小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可以是一道数学难题,或者几个计算题等,让小组学生合作讨论数学难题的解决途径,相互研究数学的正确解决方法,接着设置几个计算题,让小组学生每人一道计算题,相互比拼谁的运算最快速、最精准等。

在任务驱动下,各小组成员都会积极努力,全力以赴地解决问题,而且其中会伴随着相互间的'讨论与沟通交流,这样就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

四、经常开展讨论会,增进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不仅局限于知识本身的交流与讨论,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等的交流、互动与讨论,教师要意识到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而且要明确不同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不同知识内容的学习感受与学习体会,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专门的学习心得交流讨论会,让学生通过学术交流讨论说出自己在各个学习章节、各个知识项目中的感受,并鼓励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供全体学生交流和分享,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发言情况等给出评价和总结,让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正确、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明确科学的题目理解思路,从而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去解答问题,不断调整与转变自身在数学学习中的缺点和弊端,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和目标。

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情况等开展单独的师生交流讨论,让学生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数学学习难处,开展课后一对一辅导、一对一教学等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教师必须注重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互动交流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更加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陆卫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3(3)。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十三

1、字母书写传递:分成两组,每组同学坐成一排,老师把规定的字母写在一张纸上,而且只能给每排的最后一名同学看,然后由最后一名同学写在前一名同学的后背上,以此类推,直到第一名同学快速的把字母写到黑板上为止,最快最准确的一组获胜。

2、滚皮球:同学们站成一个圈,老师拿着皮球在中间,先由老师说出一个字母,然后把球扔给一名同学,接住球的同学就要说出下一个字母,也可以加深难度,老师说出两个字母,那么接住球的同学也要说出接下来的两个字母,说错或者没有接住球的同学都要淘汰。

二单词练习。

3、碰地雷:准备一些学过的单词,贴在黑板上,再准备一个地雷的小粘贴,贴在指定的单词后面,每次一名同学去读单词,如果被读到的单词背面没有地雷,那么就可以把单词在黑板上拿下来,直到有同学读到背面粘有地雷的单词游戏结束,然后准备几个小气球,大家拿着气球,一起数“onetwothreebomb”向他砸过去。

三句子操练。

4、双簧游戏:分两组进行比赛,每组派出两名同学,一前一后的站着,老师发出指令开始,前面的同学说出这句话的口型,后面的同学说出声音,最准确最标准的一组获胜。

四数字及颜色练习。

5、听声音说数字:学生闭上眼睛,由老师拍手(拍球),拍手时可以中间停。

顿,比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然后问“what’sthenumber?”同学快速站起来抢答,最快最准确的一组得分。此游戏也可以用于数字加减法的练习。

6、捡豆豆:首先准备几个圆形的东西,涂上不同的颜色,做豆豆,学生每人。

拿一个篮子之类的东西,听到指令后开始捡豆豆,边捡边说出颜色,听到指令或规定时间结束后停止,然后用英文数一数,并说出它们的颜色,豆豆最多的一组获胜。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十四

道具:托盘,disco音乐,讲品为精美的糖果或者果盘。主持人要求大家分组坐好(分组时一定要男女混开)游戏规则:每组先选出一名接收者,手持托盘站在舞台上。其他小组成员按照主持人的要求提供物品放在托盘中,最先集齐的小组获胜。

背景音乐起,主持人开始宣读物品,每一个相隔一段时间给队员时间准备,慢慢加快。

一般可以5人参加,所以人都是背向组织者的,组织者首先让第一个玩家转过来,然后给他一个词或句子,再由他表演给下一个玩家看,以此类推,看看最后一位玩家与第一位玩家所表达的会是怎样的天壤之别。

规则:众人围坐成一圈,规定只能对自己左边的人说“我爱你”,对右边的人说“不要脸”。两人之间只能连续对话3次。一旦有人说错,即受罚。

12.箩卜蹲。

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牵着手围成一圈,给每堆人以颜色或数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萝卜开始统一下蹲,同时还要念词,再指定别的萝卜堆做同样动作,目标要一致,依此类推但不能马上回指。

加以说明。有红、白、黄、紫四堆萝卜,白萝卜先蹲,蹲的时候念“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念完后所有白萝卜手指一致指向红萝卜堆。红萝卜们马上要开始蹲且口中一样要念念有词,之后他们可以再指定下一个但不能是白萝卜。13.一只青蛙参与者围成一圈,面朝中央。主持人念“一”,顺时针下一位念“只”,再“青”再“蛙”再“跳”再“进”再“水”再“中”再“扑通”;接着“两只青蛙跳进水中扑通扑通”……依此类推,跟不上节奏或出错者罚节目。

14.第一个人叫“0”和一个在座者的名字,被叫的再叫“0”和另一个在座者的名字,第二个被叫者叫“7”和第三个被叫者的名字,一旦听到第三个被叫者的名字后,他左右的两个人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可以挥挥手或模拟抚摩第三个被叫者,让他带点儿众星拱月的自豪感。反应慢的人只能服输。之所以说它“心口不一”,因为最后那一关要考验的其实并不是被叫者,而是被叫者身边的两个人。至于过程中任何人有什么不恰当的举动,都应判作错误而惩罚他们。游戏的最大乐趣除了最后那一关,还有过程中的互相叫嚷,气氛相当热烈,牵涉面也相当广。15.123*参与者围成一圈,伸出一只手,握竖拳,由一人开始,喊123~x(x是不大于参与人数的自然数),在他喊x时,所有人可以选择竖起大拇指或继续握拳,如果竖起大拇指的人数等于x,猜对数字的同学就可以退出了,猜错了就继续由顺(逆)时针的下一位同学猜,最后剩下的一位就输了,惩罚就随便大家定了。

16.这个游戏适合初次见面用来记住在座各位的名字。主持者等各人做好自我介绍之后说好规则:大家一起有节奏的拍掌(两拍接一响指),然后主持人说一个名字,此人不用动作,继续拍掌(两拍接一响指),左手边的人喊另外一个人的名字,继续拍掌,一直下去,错了受罚。

17.万里长城参加者侧身围成一个圈,尽量靠拢,主持人发命令后大家向下坐(即坐在后面一个人的腿上),如果大家足够信任自己的同伴,放心坐下去,则不会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否则支撑不了多久。

18.官兵捉贼用具:分别写着“官、兵、捉、贼”字样的四张小纸这个游戏最好是四个人来玩。将四张纸折叠起来,参加游戏的四个人分别抽出一张。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据其他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细节来猜出谁拿的是“贼”字,猜错的要罚,有猜到“官”字的人决定如何惩罚,由抽到“兵”字的人执行。

19.接字游戏,找8个人左右,由主持人说出头一个字,从第一个人开始接着连下去,每个人要以前面一个人说出的词的最后一个字开始说起,不能重复,读错或者忘记的就淘汰,一个个淘汰之后剩下的为胜者。例如主持人说“情”字,第一个人说“情人的人啊”,第二个说“情人的人啊,人民的民啊”第三个说“情人的人啊,人民的民啊,民生的生啊”第四个说“情人的人啊,人民的民啊,民生的生啊,生活的活啊”。

20.松鼠房子:(超过20人)全体人围成圈1、2、3报数,1和3搭房子,2做松鼠,蹲在中间,多余的人站在圈子中间。三种口令:猎人来了,失火了,地震了。猎人来了,松鼠离开房子,重新找新的房子,失火了房子塌了,重新找伴搭新房子,地震了松鼠和房子都重新组合。中间的人是松鼠,要趁机抢房子。没了房子的松鼠要有惩罚。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十五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意识到小学语文是语文整体教学中夯实基础的部分,对学生以后初中和高中语文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增加教学互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为了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如果整体课堂环境是压抑低沉的,那么学生身处其中,很难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反之,如果整体课堂氛围是活跃的、积极的,那么学生们也一定会受到良好氛围的影响,变得积极主动。所以,如何打造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比如说,在课前,老师要提前走进教室,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度,这样有利于帮助小学生从上一节课的思维拉到语文课堂中来,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老师要多用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当学生乐于回答问题,当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时,老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也有利于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回答错误以及表现不好的学生,老师不要用过于严厉的语言去批评学生,可以换一种方式,用积极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好好表现,或者是给学生一个眼神示意,一句话进行提醒,走到学生面前敲敲桌子,也可以是让学生站起来朗读一段课文作为提醒,这样的方式,都能够在达到提醒学生改正的基础上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外,在下课之后,老师不要立刻离开教室,要看看学生们有什么疑惑和不懂的地方,帮助学生解决,多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度,有利于为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学的展开,以及高效课堂的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在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忽略了对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总是以老师为主,讲完所有的课堂内容,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忽略了给学生们自我展现的机会,因此也就形成了很多学生语文课前不预习,过分依赖课堂、依赖老师的坏习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试着学会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们自我展示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利于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比如说,上课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的设置问题,并且不要自己讲解答案,要给学生思考回答的机会。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创造当小老师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学生就会提前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上台展示做好准备工作,有利于激发和鼓励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当前很多老师乐于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这对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有很大的吸引性,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把一些多媒体的操作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激励他们进步。这些方法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喜欢一起放学,一起写作业,在一起玩游戏等。这说明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喜欢集体活动学习。因此,根据小学生这样的特点,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竞争学习。在分组时,老师作为组织者和裁判,一定要均衡每个小组的实力,通过给每个小组在相同的时间内安排学习任务,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裁判。比如说,老师为了考察学生的默写情况,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记忆生词,然后时间结束后进行统一考察,综合成绩较高的小组获胜。这样,在同一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承担小组的一份任务,都会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有责任心的学生还会组织小组内部的互相提问默写。对于一些平时生活中积极性比较差的学生,处于小组之中,集体荣誉感会督促他们积极学习,其他组员也会互相帮助和监督,共同提高小组的综合实力。另外,不同小组之间,每个小组都希望自己获得胜利,因此就存在一定的竞争力,竞争意识能够更好地督促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全力以赴,为自己所在的小组贡献力量。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用于语文学习问题的讨论等,在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学习时,老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出现讨论瓶颈时进行一定的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还要给予一定的评价,以便下次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进行。总之,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新时代教学背景下,不仅要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教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加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永跃.对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2(15).

[2]廖启群,刘朝群.小学语文活力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旬,2015(12).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十六

教与学是一种双向沟通、教导者与学习者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促进活动。互动应包含几层意思:相互主动、相互能动、相互促动。

2.1教学方式、原则。

将能够进行互动教学的内容尽量进行互动教学,同时强调学生的说、学、思、动能力培养,并使之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概念认识,养成一种正确的临床思维。对教学内容的主要采用:以临床疾患为主线,指导学生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然后进行系列教学,如1)课堂提问;2)课堂辩论;3)病例分析;4)课后设问小组讨论总结;5)设问自学课堂发言、老师点评;6)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医学网络平台讲解该疾患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等方式。

2.2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已经接受了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理论知识,但缺乏临床感性认识和应用临床思维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是连接临床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促使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际的转化。为贯彻临床实习的目的和任务,采用了“以病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课前尽可能选好比较典型的病例,简单讲解理论基础知识后,先让学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再由教师针对学生在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病病因,病变过程,具有专科体征的检查方法等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学生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正确信息的反馈,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了解,以此来启发学生对骨科疾病的记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实习的重要任务。所谓临床思维,即医生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感性材料(如病史、体征、实验室及各种器械检查结果等),结合理论课所学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法来综合、分析从而达到正确诊治疾病的理性思维过程。临床思维的出发点及终点都在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个体差异性。即使是同样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可以有不同表现这就可以用辩证法的精髓,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让学生把见习前所学的零散的、分散的知识点置于不同的病人身上进行体验。因此,对每个病人疾病的具体诊断和分析,是在学生自己询问病史,进行检查并得到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后,先由学生提出自己的诊断及诊断依据,如为骨肿瘤,还必需由学生通过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来推论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做到每一步都要有依据,为什么要考虑诊断该疾病,还需要作何检查进一步证实该诊断,为什么不诊断另一疾病,还需要作何检查进一步排除?从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培养了正确诊断疾病的逻辑思维。

2.3利用各种手段,使抽象知识具体化。

在骨科实习中,还充分利用教具如骨骼解剖模型,指出肌肉附着和神经血管的解剖位置,并通过分析骨折发生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提示根据骨折的位置不同由于肌肉的牵拉从而出现骨折的不同表现分型,根据骨折的位置从而判断有无神经血管的损伤,从而使学生对骨折疾病的发生机制有了具体的认识。在骨科急诊的教学中,体现了“现学现卖”的特点,例如:在处理急诊手腕切割伤的病人时,先教学生如何判断伤情,如何从症状体征推知损伤的部位和结构,如何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诊断,如何在短时间内作出病情简单处理、控制病情恶化等等,同时灌输外科无菌观念和示范清创步骤,从而使实践的传教职能与理论的精髓达到更深层次的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临床上有些少见的、疑难病例的诊治,实习时较难遇到或者超出实习范畴的病例,如关节置换的教学中,除了利用x线片的分析外,还应该具体示教如何对假体的选择、假体的安放、假体角度地调节等等,同时可以选择性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各种术中数码图片及各种手术过程的vcd光盘,让学生观看,从而可以深层次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方式、过程,关节周围结构,术中假体与肢体力线的关系等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理性认识,使疾病在脑海里系统化,形象化,具体化。

2.4使学生主动参与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

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从查房、开医嘱到手术中的消毒、铺巾、手术及术后处理等临床的全过程中去,在临床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外科手术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每天的临床早查房后,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下达医嘱,学生下达医嘱后,由带教老师修改及讲评下达医嘱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病历的特点,提出改进意见。在手术前的消毒、铺巾过程中,首先向学生提问该手术需要消毒、铺巾的范围及铺巾方法,然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讲授。这样,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2.5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互动模式的关键在于打破原有的单一的灌输式、验证式、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探索一套崭新的、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到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首先,我们始终将问题式、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教与学互动全程,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其次,我们采取小组式、临床示教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多环节多层次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再次,我们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在临床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科研思维,比如,在一次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教学中,在总结归纳临床特点后,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利用医学网络平台去更深层次的研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因,总结其特点,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的了解该类疾病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动性更好的发挥出来。

进行“互动”设计和设问,科学地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进行整理、归纳、补充完善和因材施教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促使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使其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变传统的授业解惑者为引路导航者。使学生从填鸭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思考这样一个自然的良性循环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及处理问题能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效果。“互动式”教学也转变了传统的“疾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教学模式,成为“症状、体征———病因分析———可能有的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达到了临床教学中二步教学法的自然结合,有利于学生从医学学生角色转换为临床住院医师。加强临床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业已成为医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无论在理论学习阶段还是临床实习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育理念。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十七

道具:凳子(若干)。

参加人员安排:8人或多人参加(其中一人为喊话员不参加比赛)。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先把凳子成圆形(按参加人数减一计算,即8人摆7张),然后,参加人员在凳子外面围成一圈,主持人敲鼓或放音乐时参加人员就沿着圆形顺时针或逆时针跑动(注意不能插队),当鼓声或音乐停下时参加人员要讯速找到一张凳子座下,因为凳子少一张,所以会有一人没凳子座,这个人就算是被淘汰了,这时要把凳子减少一张,其余的人继续玩,直到剩下最后一人为止,这人就算赢了。赢的人给予奖励。

2.心心相印,我来比你来猜。

道具:游戏题目(可以是具有可表演性的成语或词语)参加人员:两人一组,可多组参加。

参加人员: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多组参加。

道具:气球一个、绳子一条。

参加人员:两组对抗(每组一般为3人到7人)。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前先把绳子沿场地的正中间拉开(像网球网一样),然后双方排开用头顶球,哪方先落地为输,双方轮流发球。体现配合能力和竞争能力。(注意只能用头,不能用身体的其它部位)致游戏开场白,开场白示例如下:很久以前,有一个著名的魔术师,她非常善于解决各种难题。一个好事者颇不服气,便想出了一个古怪的问题来考她。他给魔术师一根绳子,问魔术师能否在两手抓住绳子的两端。不许松开的前提下,打出一个绳结。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助魔术师打出这个绳结。5.找到答案的小组可以开始课间休息。变通:这个游戏也可以作为个人游戏。

答案:一名队员折叠双臂,使之交叉于胸前,另一名队员将绳子穿过其双臂形成的环,然后将绳子的两端放在她的手上。这样,她打开双臂后会自动形成一个绳结。

将参与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牵着手围成一圈,给每堆人以颜色或数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萝卜开始统一下蹲,同时还要念词,再指定别的萝卜堆做同样动作,目标要一致,依此类推但不能马上回指。

以一实例加以说明。有红、白、黄、紫四堆萝卜,白萝卜先蹲,蹲的时候念“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念完后所有白萝卜手指一致指向红萝卜堆。红萝卜们马上要开始蹲且口中一样要念念有词,之后他们可以再指定下一个但不能是白萝卜。.正话反说规则:

1、主持人从每组学员中各请一位选手上台排成一列面对大家。

2、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选手须将主持人所念词句依照顺序反向大声念出,如主持人出题“江河日下”选手念“下日河江”,主持人出题“说曹操,曹操到”选手念“到操曹,操曹说”等等,反应迟钝或念错者直接罚下。

3、告知选手比赛共分三轮,采用淘汰制进行。难度可逐渐加大,第一轮出四字题,第二轮出五字题,第三轮出六字题。

4、三轮过后留存选手及其小组胜出。

5、主持人请领导颁奖。

19.松鼠房子:(超过20人)全体人围成圈1、2、3报数,1和3搭房子,2做松鼠,蹲在中间,多余的人站在圈子中间。三种口令:猎人来了,失火了,地震了。猎人来了,松鼠离开房子,重新找新的房子,失火了房子塌了,重新找伴搭新房子,地震了松鼠和房子都重新组合。中间的人是松鼠,要趁机抢房子。没了房子的松鼠要有惩罚。

九、“形象记忆”规则:

1、主持人先按顺序说出如下物品:树、鸭子、金字塔、汽车、手、勺子、枪、汽车跑道、啤酒。

2、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回忆并努力记住这些物品。

3、主持人提问二至三人,问他们是如何进行记忆的。

4、最后主持人告诉答案:所有的物品与数字1-9有关系,进行形象记忆。例如树像1,鸭子的简笔画像2,金字塔是个三角形,汽车有4个轮子,手有5个手指,勺子像6,枪的外型像7,汽车跑道像8,啤酒的谐音是9。

即:树(1)、鸭子(2)、金字塔(3)、汽车(4)、手(5)、勺子(6)、枪(7)、汽车跑道(8)、啤酒(9)。

五、游戏名称:循环相克令用具:无人数:两人。

方法:令词为“猎人、狗熊、枪”,两人同时说令词,在说最后一个字的同时做出一个动作——猎人的动作是双手叉腰;狗熊的动作是双手搭在胸前;枪的动作是双手举起呈手枪状。双方以此动作判定输赢,猎人赢枪、枪赢狗熊、狗熊赢猎人,动作相同则重新开始。

十七、游戏名称:圆球游戏游戏规则:

1、所有的人分成三组,每个小组约20人,分别配有1、2、3号球。

2、游戏要求将球按1、2、3号的顺序从发起者手里发出,最后按此顺序回到发起者手里。在传递过程中,每一人都必须触及到球,所需时间最少的获胜。

3、球掉在地上一次额外加10秒培训师必读:

1、游戏开始时,三组人一般会不约而同地围成了三个圈,一个接一个地传递,计下三组的成绩,例如分别为17秒、18秒和50秒。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时间变得顼短些?这个游戏的最好成绩为8秒。”培训师可以向所有小组提出挑战。(参考思路:用手围成一个圆筒状,让三个球分别从上面滑下,所用时间仅为4秒!这是一个绝妙的想法!当然可能还有更快的方法,培训师需要不断启发学员去思考新的方法。)、贴鼻子,在黑板上画个大脸,随便什么脸型,画上眼睛,嘴巴,让贴的人蒙上眼睛去贴,保证笑料百出!

15、天气预报:小雨拍肩,中雨拍腿,大雨鼓掌,狂风暴雨跺脚。先自己拍,再两三人一组互相拍。不同效果比较,30’思考,协作的作用。再做一遍。

1、你们玩过夹弹珠吗?就是用那种滑的筷子,把在水里的弹珠夹到边上另一个容器里,有一定难度哦!在一分钟之内,几人一起比赛,看谁夹的最多,给他一个棒棒糖!

2、贴鼻子,在黑板上画个大脸,随便什么脸型,画上眼睛,嘴巴,让贴的人蒙上眼睛去贴,保证笑料百出!

4、还有一种用筷子投入酒瓶中的游戏,当然,人在酒瓶的上方。

5、两人三足,两个人捆两只脚,一起走,谁先到谁赢。

11、牵手:一个队员被蒙上双眼,由同组另一队员牵着他的一只手走过平坦的路、坎坷的路„„解开眼罩后,每个同组队员握一下该队员的手,由他找出谁是刚才牵手的人。

12、风中劲草:由一位队员站在圆心位置,其他队员以半径1米面向圆心站成一圈,当中的队员身体绷直向后斜傾并以脚跟着地,周围的队员通过手上的推搡动作使其旋转起来。

13、超低空飞行:所有参加的人集体钻过不断降低水平高度的横竿,要求身体只能后仰、不能前倾,将横竿碰落的人被淘汰。

14、三人夹球跑:每组三人,每组以一支气球作为比赛器材,三人背靠背、手挽手,将气球夹在三人当中进行折返跑,过程中气球不许落地、不许挤破、也不许被吹走,通过计时计算成绩。

15、天气预报:小雨拍肩,中雨拍腿,大雨鼓掌,狂风暴雨跺脚。先自己拍,再两三人一组互相拍。不同效果比较,30’思考,协作的作用。再做一遍。

16、跑的快:所有人围坐一圈,伸出双手,左手食指和拇指握圈,右手食指放在旁边人的手指圈里。主持人喊123,每个人都一手抓,一手跑。

17、蹲起:“少说”—蹲,“多做”—起。“精神”—下蹲;“集中”—起来,一边蹲起,一边喊数字,做6次,2/5不喊,做8次,2/6不喊。

18、几条腿:所有人参与,要求说4只脚着地之前不能沟通。只能手、脚触地,身体其他部分不着地。主持人喊,9条腿,4条腿,0条腿。(想象力、创造力)。

19、棋盘:两队人对面站,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隔着对方的人跳过一格。

20、传递空水瓶:一个空的矿泉水瓶,所有人用头和脖颈夹住,传递一圈,不得用手接触。

21、警察抓小偷:两组人成两排,面对面站立,互相伸出手,交错,互击。喊1左边队拍右边队员的手、喊2右边队拍左边队、喊3停住不动。做错的做蹲起。

22、老鼠狮子大象:两组人成两排,面对面站立。排头第一人说一个代号,然后向自己的队员耳语传递,每个人都知道后,裁判喊开始,两队人一起大声喊出自己的代号,大象抓狮子,狮子抓老鼠,老鼠抓大象。

23、松鼠房子:(超过20人)全体人围成圈1、2、3报数,1和3搭房子,2做松鼠,蹲在中间,多余的人站在圈子中间。三种口令:猎人来了,失火了,地震了。猎人来了,松鼠离开房子,重新找新的房子,失火了房子塌了,重新找伴搭新房子,地震了松鼠和房子都重新组合。中间的人是松鼠,要趁机抢房子。没了房子的松鼠要有惩罚。

24、认识他吗:自我介绍的一种方式,第一个人报出自己的名字,第二个人说xx旁边的自己的名字,第三个人说xx旁边的xx旁边的自己,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说一直到自己,如此转一圈回到第一个人,第一个人再重复一遍全部的人,结束。还可以在名字之前加上一个形容词,一项特征,增加难度和印象。

二、杀人。

参加人数:8人以上为佳方式:围坐一圈步骤:1,按人数准备若干纸团,“裁判”一个、“杀手”两个,剩下的纸团是都写上“好人”,抽签,除了“裁判”,其他人都不能公开。

2,夜幕降临,大家沉沉入睡(在“裁判”的指挥下,大家闭上眼睛)。月黑风高下是杀人时(抽到的“坏人”睁开眼睛,互相悄悄使眼色做手势,决定哪一天个“好人”,裁判看在眼里)。3、天光大亮,众人从昏睡中醒来(裁判让大家睁开眼睛,告之某人被杀的噩耗)。

4、烈士发表临终遗言(被杀的好人伤感觉判断谁是“杀人凶手”)。众人表决(大家依次发表意见,凭对每个人的神情举止的推理判断,互相指证,判断谁最有可能是“凶手”)。

5、对凶手绳之以法(大家投票决定谁是凶手,该“凶手”出示他抽到的纸团,有可能错杀)。

6、不管错杀与否,凶手出局,游戏继续进行。短的一两轮就可以把杀手就地正法,长的要好几轮,经至于最后只剩一个好人、一个坏人、一个裁判。

补充说明:杀人游戏锻炼“好人”的推理能力,也锻炼“坏人”的表演才能。最初玩时,“坏人”通常会表现得不自然,但多玩几次后,局面会越来越扑朔迷离,游戏也就越来越有意思了。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十八

一、互动不等同于简单的游戏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是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学生的动手实践决不应该等同于简单的游戏活动。

请看案例:摸球。

布袋里放着红色和黄色小球,要求同桌合作,各选一种颜色小球,轮流着从布袋里摸球,摸出一个后放回搅匀再摸,各摸10次,谁摸到自己选择球的次数多谁就获胜,之后提问:为什么摸的次数都是10次而红球出现的次数这么多?让学生由此进行猜想和推测,再倒出布袋里所有的球进行验证。

老师的本意是:让学生在摸球的操作活动中感受到“不确定性”,而由“红球出现次数多”的现象,让学生感知可能性的大小并对布袋里两种球的个数作出猜想。但是,由于学生不知晓老师的意图,摸球就变成了纯粹的`游戏。

二、互动的数学活动是互动的思维活动互动不是为求热闹,而应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能因课堂的动手实践而降低了思维的要求。

仍举“摸球”案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中间的活动更应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着的思维的活动。不让学生进行游戏比输赢,而是让学生思考这种方法是否公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以独立思考,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展开讨论,在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以求给学生正确的思维导向,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数学意识。我想,这种效果不是简单的动手所能产生的。

三、互动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又高于学生的思维。

所谓顺着学生的思维,就是要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认知冲突,产生新问题;而高于学生的思维,则是指让学生在与原先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自己纠正或完善先前的想法,进一步揭示知识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激发起求知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内驱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在省悟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一句话,学生惟有“悟”,才能把握知识的真谛。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十九

课堂反馈环节是体育课堂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的自身身体机能的发育状态,导致一些体育项目也随之受到一些技能上的限制。因此,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和学生形成互动,亲身经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阻碍,总结教学反馈信息有助于老师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上更加完善。小学体育活动的比赛竞争形式居多,在竞争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成功与失败、自信与气馁的心理变化,有助于学生加强自身情绪化波动的承受能力,老师依照反馈信息,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忽视学生感性认知能力上的互动。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中,将课程学习定位在锻炼学生身体机能良好发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本理念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性认知能力的培养。任何一个教学学科的开展都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在体育教学课程上也是如此,文化认知素质教育是每个学生在任何学习阶段都要永无止境学习的内容。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过分注重体育活动项目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锻炼和课堂气氛的活跃效果,忽视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心理变化过程的素质教育,进而影响体育互动教学的目标既定效果。

(二)在互动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新教改目标要求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知识内容进行一定的抛砖引玉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遵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老师指令式与学生服从式的教学状态开展知识内容上的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学科探索的积极性。以教师为主体导向作用的互动形式,不利于课堂互动效果的实现。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互动形式下体育课堂教学多元化的探索方向,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积极进取。

(一)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在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中开展课堂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讲求完善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在师生互相合作交流中,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活动上的启迪,对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加以引导。老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跟学生形成良好互动关系的同时,与学生一起探索新知、发现问题。在体育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选取两种活动方案,让学生们再次根据兴趣进行自主选择,投票相对较多的方案获胜。充分抓住学生的学习胃口,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为导向,进行教学方案的选取和实施,为课堂互动模式的有效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学评价机制适用于任何一门教学学科中,在其教学效果上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构建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的评价机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以鼓励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促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在体育课程的教学环节中,体育活动表现互动模式,根据小学生的运动特点,团体体育活动项目居多。老师可以建立评奖制度,在体育比赛中分出胜负,对胜出的'团队给予奖励,给学生们竞争的动力是完美完成任务的前提。老师对学生的情感评价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老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进行情感评价。构建互动课堂评价机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识,端正学习态度。综上所述,通过对引导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的方法的相关探讨,详尽分析了互动教学模式下存在的不足之处、开展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针对小学生的自身发育特点和年龄阶段的学习状态,制定有效的沟通互动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无压力的互动环境。恰当利用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加以培养。注重体育课程活动项目的制定上,贴近实际生活。让小学生在身体机能协调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健康发展。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二十

教与学是一种双向沟通、教导者与学习者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促进活动。互动应包含几层意思:相互主动、相互能动、相互促动。

2.1教学方式、原则。

将能够进行互动教学的内容尽量进行互动教学,同时强调学生的说、学、思、动能力培养,并使之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概念认识,养成一种正确的临床思维。对教学内容的主要采用:以临床疾患为主线,指导学生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然后进行系列教学,如1)课堂提问;2)课堂辩论;3)病例分析;4)课后设问小组讨论总结;5)设问自学课堂发言、老师点评;6)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医学网络平台讲解该疾患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等方式。

2.2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已经接受了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理论知识,但缺乏临床感性认识和应用临床思维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是连接临床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促使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际的转化。为贯彻临床实习的目的和任务,采用了“以病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课前尽可能选好比较典型的病例,简单讲解理论基础知识后,先让学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再由教师针对学生在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病病因,病变过程,具有专科体征的检查方法等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学生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正确信息的反馈,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了解,以此来启发学生对骨科疾病的记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实习的重要任务。所谓临床思维,即医生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感性材料(如病史、体征、实验室及各种器械检查结果等),结合理论课所学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法来综合、分析从而达到正确诊治疾病的理性思维过程。临床思维的出发点及终点都在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个体差异性。即使是同样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可以有不同表现这就可以用辩证法的精髓,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让学生把见习前所学的零散的、分散的知识点置于不同的病人身上进行体验。因此,对每个病人疾病的具体诊断和分析,是在学生自己询问病史,进行检查并得到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后,先由学生提出自己的诊断及诊断依据,如为骨肿瘤,还必需由学生通过病理生理方面的改变来推论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做到每一步都要有依据,为什么要考虑诊断该疾病,还需要作何检查进一步证实该诊断,为什么不诊断另一疾病,还需要作何检查进一步排除?从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培养了正确诊断疾病的逻辑思维。

2.3利用各种手段,使抽象知识具体化。

在骨科实习中,还充分利用教具如骨骼解剖模型,指出肌肉附着和神经血管的解剖位置,并通过分析骨折发生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提示根据骨折的位置不同由于肌肉的牵拉从而出现骨折的不同表现分型,根据骨折的位置从而判断有无神经血管的损伤,从而使学生对骨折疾病的发生机制有了具体的认识。在骨科急诊的教学中,体现了“现学现卖”的特点,例如:在处理急诊手腕切割伤的病人时,先教学生如何判断伤情,如何从症状体征推知损伤的部位和结构,如何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诊断,如何在短时间内作出病情简单处理、控制病情恶化等等,同时灌输外科无菌观念和示范清创步骤,从而使实践的传教职能与理论的精髓达到更深层次的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临床上有些少见的、疑难病例的诊治,实习时较难遇到或者超出实习范畴的病例,如关节置换的教学中,除了利用x线片的分析外,还应该具体示教如何对假体的选择、假体的安放、假体角度地调节等等,同时可以选择性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各种术中数码图片及各种手术过程的vcd光盘,让学生观看,从而可以深层次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方式、过程,关节周围结构,术中假体与肢体力线的关系等等。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理性认识,使疾病在脑海里系统化,形象化,具体化。

2.4使学生主动参与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

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从查房、开医嘱到手术中的消毒、铺巾、手术及术后处理等临床的全过程中去,在临床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外科手术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每天的临床早查房后,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下达医嘱,学生下达医嘱后,由带教老师修改及讲评下达医嘱中出现的.问题,并总结病历的特点,提出改进意见。在手术前的消毒、铺巾过程中,首先向学生提问该手术需要消毒、铺巾的范围及铺巾方法,然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讲授。这样,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2.5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互动模式的关键在于打破原有的单一的灌输式、验证式、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探索一套崭新的、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到理论和临床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首先,我们始终将问题式、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教与学互动全程,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其次,我们采取小组式、临床示教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多环节多层次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再次,我们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在临床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科研思维,比如,在一次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教学中,在总结归纳临床特点后,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利用医学网络平台去更深层次的研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因,总结其特点,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的了解该类疾病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动性更好的发挥出来。

进行“互动”设计和设问,科学地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进行整理、归纳、补充完善和因材施教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促使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使其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变传统的授业解惑者为引路导航者。使学生从填鸭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思考这样一个自然的良性循环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及处理问题能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效果。“互动式”教学也转变了传统的“疾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教学模式,成为“症状、体征———病因分析———可能有的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达到了临床教学中二步教学法的自然结合,有利于学生从医学学生角色转换为临床住院医师。加强临床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业已成为医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无论在理论学习阶段还是临床实习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育理念。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二十一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意识到小学语文是语文整体教学中夯实基础的部分,对学生以后初中和高中语文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如何增加教学互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为了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如果整体课堂环境是压抑低沉的,那么学生身处其中,很难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反之,如果整体课堂氛围是活跃的、积极的,那么学生们也一定会受到良好氛围的影响,变得积极主动。所以,如何打造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比如说,在课前,老师要提前走进教室,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度,这样有利于帮助小学生从上一节课的思维拉到语文课堂中来,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老师要多用积极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当学生乐于回答问题,当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时,老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也有利于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回答错误以及表现不好的学生,老师不要用过于严厉的语言去批评学生,可以换一种方式,用积极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好好表现,或者是给学生一个眼神示意,一句话进行提醒,走到学生面前敲敲桌子,也可以是让学生站起来朗读一段课文作为提醒,这样的方式,都能够在达到提醒学生改正的基础上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外,在下课之后,老师不要立刻离开教室,要看看学生们有什么疑惑和不懂的地方,帮助学生解决,多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度,有利于为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学的展开,以及高效课堂的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在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忽略了对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总是以老师为主,讲完所有的课堂内容,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忽略了给学生们自我展现的机会,因此也就形成了很多学生语文课前不预习,过分依赖课堂、依赖老师的坏习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试着学会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们自我展示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利于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比如说,上课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的设置问题,并且不要自己讲解答案,要给学生思考回答的机会。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创造当小老师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学生就会提前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上台展示做好准备工作,有利于激发和鼓励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当前很多老师乐于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这对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有很大的吸引性,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把一些多媒体的操作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激励他们进步。这些方法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学生喜欢一起放学,一起写作业,在一起玩游戏等。这说明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喜欢集体活动学习。因此,根据小学生这样的特点,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竞争学习。在分组时,老师作为组织者和裁判,一定要均衡每个小组的实力,通过给每个小组在相同的时间内安排学习任务,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裁判。比如说,老师为了考察学生的默写情况,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记忆生词,然后时间结束后进行统一考察,综合成绩较高的小组获胜。这样,在同一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承担小组的一份任务,都会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有责任心的学生还会组织小组内部的互相提问默写。对于一些平时生活中积极性比较差的学生,处于小组之中,集体荣誉感会督促他们积极学习,其他组员也会互相帮助和监督,共同提高小组的综合实力。另外,不同小组之间,每个小组都希望自己获得胜利,因此就存在一定的竞争力,竞争意识能够更好地督促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全力以赴,为自己所在的小组贡献力量。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用于语文学习问题的讨论等,在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学习时,老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出现讨论瓶颈时进行一定的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还要给予一定的评价,以便下次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进行。总之,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新时代教学背景下,不仅要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教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加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永跃.对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15).

[2]廖启群,刘朝群.小学语文活力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旬,2015(12).

课堂互动教学论文篇二十二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9658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