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公交线路调研报告篇一
察的一项重要内容,由黄和东副主任带领人大城环委、人事代表委、办公室和研究室的同志组织实施。法制委、侨台委和芗城区、龙文区人大会也派出领导、代表参加视察,建设局、公交公司、长运公司、漳州电视台、厦门日报驻漳记者站也派人参加学习、考察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视察活动已靠一段落。
为保证取得成效,这次视察采取了一些新的做法,主要是“一个发挥、三个结合”,即: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和整体优势,邀请16位代表参加视察。实行本地明察暗访与赴外地参观考察相结合,代表不亮身份全程搭乘公交车,对19条公交线路运营情况明察暗访,还赴厦门等地参观考察,着重了解公交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实行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邀请漳州电视台派出专题记者组参与调查视察,及时制作播放反映公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电视新闻,增强视察效果;实行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相结合,召开有13个政府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推动其形成共识,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公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整个视察工作坚持以实事求是、促进问题解决为指导思想,本着多研究探讨体制、机制问题,多提实质性、建设性建议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我市市区公交建设的现状
城市公交事业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城区范围的拓展,市区公交建设从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取得了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用改革的精神,探索城市公交运营机制。有别于外地的做法,我市市区公交事业是由长运集团公司和市公交公司按合作协议共同来运营,实行线路经营权和场、站、台等经营权“两权”分离,这种机制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对我市公交事业步入发展轨道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线路运营方式上,采取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做法,现有5线路承包给个体经营。二是城市公交初具规模,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交企业拥有公共汽车153部,开辟公交线路19条,线网总长278.5公里,线网密度4公里/平方公里;投入使用的公交候车亭35座,建有一个占地27亩、停车容量120部的公交综合停车场;积极提供良好的服务,实行月票、老人半价、离休干部免费等优惠政策吸引市民乘坐,办理月票从最初的200张发展到1800张,现每月约有50万人次乘坐公交车。三是积极制定公交规划,为公交建设提供依据。1986年制定了《市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在1995年和20xx年又先后进行调整、修编。四是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扶持公交事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如公路稽征部门每年为公交企业减免规费185.9万元。建设部门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又计划投建30座以上标准公交候车亭,计划投资160万建设回车场,投资620万元征地30亩建设公交停车场和附属用房800平方米。公安机关开展了“反扒”专项活动,促进了公交车治安情况的好转。20xx年10月至今,仅发案16起,比整治前下降了86.5。五是市区公交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良好的机遇。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区发展摆上政府工作议程,群众出行对公交服务的需求量在扩大,依存度在提高,迫切希望能建立一个“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的市区公交运输系统,这为进一步发展公交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
市区公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公交事业正步入发展轨道,但市区公交建设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公交建设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建设发展资金紧缺,场、站、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公交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筹资渠道不宽,融资能力不强,建设发展资金紧缺,影响到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公交规划,市区道路至少需建设200多对400多座停靠亭。而目前除胜利路、南昌路仅有的11对22个外,大多数的公交线路均无停靠亭。有的路段也只有个把站台,无任何线路标示牌。公交线路起点、终点的回车场严重不足,至今仍没有一条线路有政府明文认可的始、终站。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带来了许多弊病,如随地招手、随地停车,造成无法准点到站、准点发车和正常运行,失去了公交车的公信度和对市民的吸引力;在路边回车,既影响交通秩序又存在安全隐患。据统计,公交企业每月由于这方面原因给顾客带来不便而收到的投诉电话125个左右
、投诉信10封左右。
二是公交车数量不足,公交线路形不成网络,公交服务供需矛盾大。按照“畅通工程”评价标准(c类城市三等),每万人必须具备8.0标台,计算需有公交车辆400部;但目前漳州市区仅达5.2标台,仅有公交车辆153部,公交车台数严重不足。加上市区道路建设布局不合理,断头路多,老城区人口密度大、路面窄,公交车无法行使
,难于有效构造覆盖整个市区的公交线路网络,造成市民出行想乘公交车不方便,从而抑制了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在一些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居民小区、市区附近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及旅游休闲景点,迫切需要开通公交线路,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一些地方尚未开通,已开通的地方车次少、候车时间长,限制了城市公交网络的扩大和公交服务的拓展。
三是发展环境不优,公交线路拓延受“摩的”的强行阻拦,公交车运营亏损严重,经营发展举步维艰。对市区公交事业的发展,政府政策扶持不到位,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与公交客运存在竞争关系的人力三轮车、二轮载客摩托车、无牌证“面的”和具有替代关系的私人摩托车、自行车的发展,在规划、引导、管理等方面都不到位,没有实施有效的管理限制政策。据有关部门统计,市区现有二轮摩托车12万多辆,而且每天以70辆左右的数量在增长,成了发展公交事业一个掣肘。公交路线延伸到蓝田开发区受“摩的”围堵,矛盾激化,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不得不停开。从公交企业内部环境看,无论是长运集团公司还是公交公司,都未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其管理经营很多方面还沿袭计划经济的做法和传统,务实创新、锐意改革的企业文化还没有形成。企业领导层还面临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应用市场经济手段开拓业务的新课题。而且驾乘人员多为临时招聘人员,流动性较大,加上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较低,影响到素质提高和服务优化。内外环境不优,加上公交行业的公益性,服务、定价要考虑老百姓承受能力,使公交车运营严重亏损。自20xx年至20xx年3年期间,我市公交企业亏损515万元,成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一大难题。
归结起来,当前我市公交存在“四个不到位”,即车辆配备不到位,线路站台设施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到位,服务环境不到位。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政府的外部原因,也有企业的内部原因。而最根本、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公交定性、定位有偏差、发展战略不明确和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未理顺。
一是公交定位不明确,公交优先不落实,政府扶持不到位。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并没有明确和牢固树立起来。在众多的城市交通工具中,各相关部门对是否把公交车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尚未形成共识,因此,就未能对其他交通工具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与公交优先相配套的管理政策。城市公交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具有双重性,作为公益性公用事业企业,其定性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切实保证,尤其是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往往把公交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和市场运营主体,在公益性与盈利性关系处理上片面强调后者,要求其实现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致使公交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帐多。
二是城市公交规划、建设滞后。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公交规划的依据。过去几年,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每五年进行一次调整,几经调整,而城市公交规划建设自1995年编制虽经二次修编,但都跟不上城区总体规划的调整,存在着公交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一些重要的公交基础设施未能纳入城市规划之中;有的虽然做了局部规划,却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仅停留在规划图上。目前,我市存在的公交基础设施滞后,公交线路网络不全,市民出行“望车兴叹”的问题与规划工作不无关系。
三是公交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发展制约因素多。从管理体制上看,一个突出问题是公交企业依然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企业经营活动被政府行政审批控制着,如新开公交线路及其延伸、票价制定、人事安排等,都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仍是政府附属物。同时,存在着多头交叉管理的现象,有权管理的部门多达10多个,许多问题难以协调和解决。如建设部门负责市区范围内的公交线路规划管理,而跨出城区的公交线路则由交通部门负责审核批准。目前在全市19条公交线路153部车辆中有9条、26部车辆属跨出城区运行的路线,归交通部门批准、管理。在我市公交线路已跨城区范围经营的情况下,建设、交通等部门的协调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在运营机制上,我市走的是独家垄断经营,实行集团化管理的发展模式,由市长运集团公司与市公交公司共同管理,实行线路经营权与场、站、台建设经营权“两权”分离,虽然这一模式在实现公交事业起步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城区扩展已暴露出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如人力资源无法综合使用,公交公司有人无事做,而长运集团公司每年要招聘200人;优势无法充分发挥,长运集团公司有资金优势,却无场、站、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权,公交公司有经营权却受到资金“瓶颈”制约。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已成了公交事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四是公交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公交企业是公益性的公用事业单位,可以亏损经营,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但它毕竟还是企业,还得讲求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效益,不能因为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赋予的任务,在发展问题上就一味地诉求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的公交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情况,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微观经济主体等、靠、要的思想较浓,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运用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手段,通过改革来打破发展制约瓶颈。在政府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不到位的情况下,企业陷于严重的亏损经营中。这种运行机制所产生的问题暴露无遗,亟待解决。
进一步推进我市市区公交建设的建议
市区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窗口,是城市的动态形象工程,是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与先导性行业,对发展城市经济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必须站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市区公交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意工程切实抓好。为此,我们建议:
(一)牢固树立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明确公交定位,为公交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公交优先是克服市区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拥挤堵塞等矛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首选,是各地在城市发展过程形成的一条经验性共识。公交优先包括政策优先,投资优先,规划用地优先,通行时间优先。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在公交企业起步阶段,政府要从公用事业的角度更多给予政策倾斜,企业一旦走上了自我发展的轨道,则要以市场经营主体的身份,更多地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壮大。鉴于我市公交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在资金支持上要加大投入,在条件允许下,设立城市公交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列入今年工作计划的建设项目,要狠抓落实;抓住市区道路改造建设已完成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公交停靠亭、线路牌等的修建、调整。对郊区已开通的公交线路要尽快建设简易的停靠点和线路牌。在政策扶持上,要加大市区对人力三轮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整治力度,按照市区严禁摩托车载人,逐步取缔人力三轮车载人、限制摩托车报牌数、减少自行车“三步走”的工作思路,把“限制”摆上工作日程,适时实施规范、取缔的政策。在目前情况下,建议对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开辟公交专用线,形成公交绿色通道。
(二)要加强规划工作,提高城市公交规划建设水平。处理好公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关系,研究、界定城区范围,要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水平,以科学、权威的城市总体规划来指导和规范公交规划建设。在新区规划建设中,要吸取老城区的经验教训,把城市公交建设的发展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克服公交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公交建设滞后于规划的情况,把公交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做到城市规划建设到哪里,公交规划建设到哪里。
(三)理顺关系,创新体制,推动“大公交”的建设。我市城市公交建设所涉及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要理顺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公交事业的发展。建议政府首先从全局的高度,理顺职能部门与公交企业之间关系,促进当前困扰公交发展的一些具体问题能够早日解决。如公交线路和公交旅游专线的开通、延伸,公交建设税费的减免,给予限制性优惠,城市公交车辆运行范围的界定等等。其次是促进、指导公交企业创新经营机制。实践证明,“两权”分离的运营机制已形成公交事业进一步拓展的制约因素,适应城市建设和群众需要,发展“大公交”,就必须积极推进更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合理资源配置。当前公交企业经营上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即独家垄断、集团化经营,成立新兴公交公司参与市场竞争,个体承包经营,实行市场准入、政府授权经营,拍卖线路、行业主管监督等。对此,要在借鉴厦门等地做法的基础上,采用一套适合我市实际的运营机制和发展模式。
(四)积极推进公交企业积累机制的形成,努力实现自我发展,营造企业内良性循环。政府在加大对公交企业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的同时,还要引导和鼓励其按市场规律办事,形成滚动积累,实现自我发展,做到公益性和效益性的有机结合。要积极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向内部管理要效益。要积极开展公交行业文明创建,通过实施文明公交车、站、点整治规划,提高驾乘人员的素质,发挥其在公交车上文明建设的劝导、辅导、倡导的作用,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公交运输的公信度和吸引力,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抓好公交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形成一个务实创新、锐意改革的领导层,带领员工艰苦创业。市政府要研究探讨灵活的投入机制,为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注入开辟渠道,提供平台,集社会、政府和企业三方面的力量推进公交建设。要利用现有的企业资产,按市场化经营的改革取向,加大资产、资本经营的力度,特别在线路经营权、场站建设经营权、广告使用权等方面多做文章,以经营城市的理念促进效益的提高。鉴于目前公交企业依靠主业进行自我积累的能力还不强,建议市政府借鉴厦门市的做法,允许公交公司拓展经济范围,增强其积累和发展的能力,实现我市公交事业建设的新突破。
公交线路调研报告篇二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部分代表向大会提出了《关于将漳州市城市公交建设列为20__年为民办实事工程的建议书》,强烈要求加强我市市区公交建设。人大作为民意机关,人民的呼声就是其工作指向。会主任会议决定将这项工作列为今年视
察的一项重要内容,由黄和东副主任带领人大城环委、人事代表委、办公室和研究室的同志组织实施。法制委、侨台委和芗城区、龙文区人大会也派出领导、代表参加视察,建设局、公交公司、长运公司、漳州电视台、厦门日报驻漳记者站也派人参加学习、考察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视察活动已靠一段落。
为保证取得成效,这次视察采取了一些新的做法,主要是“一个发挥、三个结合”,即: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和整体优势,邀请16位代表参加视察。实行本地明察暗访与赴外地参观考察相结合,代表不亮身份全程搭乘公交车,对19条公交线路运营情况明察暗访,还赴厦门等地参观考察,着重了解公交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实行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邀请漳州电视台派出专题记者组参与调查视察,及时制作播放反映公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电视新闻,增强视察效果;实行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相结合,召开有13个政府职能部门参加的座谈会,推动其形成共识,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公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整个视察工作坚持以实事求是、促进问题解决为指导思想,本着多研究探讨体制、机制问题,多提实质性、建设性建议的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我市市区公交建设的现状
城市公交事业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城区范围的拓展,市区公交建设从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取得了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用改革的精神,探索城市公交运营机制。有别于外地的做法,我市市区公交事业是由长运集团公司和市公交公司按合作协议共同来运营,实行线路经营权和场、站、台等经营权“两权”分离,这种机制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对我市公交事业步入发展轨道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线路运营方式上,采取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做法,现有5线路承包给个体经营。二是城市公交初具规模,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交企业拥有公共汽车153部,开辟公交线路19条,线网总长278.5公里,线网密度4公里/平方公里;投入使用的公交候车亭35座,建有一个占地27亩、停车容量120部的公交综合停车场;积极提供良好的服务,实行月票、老人半价、离休干部免费等优惠政策吸引市民乘坐,办理月票从最初的200张发展到1800张,现每月约有50万人次乘坐公交车。三是积极制定公交规划,为公交建设提供依据。1986年制定了《市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在1995年和20__年又先后进行调整、修编。四是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扶持公交事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如公路稽征部门每年为公交企业减免规费185.9万元。建设部门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又计划投建30座以上标准公交候车亭,计划投资160万建设回车场,投资620万元征地30亩建设公交停车场和附属用房800平方米。公安机关开展了“反扒”专项活动,促进了公交车治安情况的好转。20__年10月至今,仅发案16起,比整治前下降了86.5。五是市区公交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良好的机遇。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区发展摆上政府工作议程,群众出行对公交服务的需求量在扩大,依存度在提高,迫切希望能建立一个“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的市区公交运输系统,这为进一步发展公交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
市区公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公交事业正步入发展轨道,但市区公交建设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尚未形成,公交建设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建设发展资金紧缺,场、站、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公交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筹资渠道不宽,融资能力不强,建设发展资金紧缺,影响到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公交规划,市区道路至少需建设200多对400多座停靠亭。而目前除胜利路、南昌路仅有的11对22个外,大多数的公交线路均无停靠亭。有的路段也只有个把站台,无任何线路标示牌。公交线路起点、终点的回车场严重不足,至今仍没有一条线路有政府明文认可的始、终站。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带来了许多弊病,如随地招手、随地停车,造成无法准点到站、准点发车和正常运行,失去了公交车的公信度和对市民的吸引力;在路边回车,既影响交通秩序又存在安全隐患。据统计,公交企业每月由于这方面原因给顾客带来不便而收到的投诉电话125个左右
、投诉信10封左右。
二是公交车数量不足,公交线路形不成网络,公交服务供需矛盾大。按照“畅通工程”评价标准(c类城市三等),每万人必须具备8.0标台,计算需有公交车辆400部;但目前漳州市区仅达5.2标台,仅有公交车辆153部,公交车台数严重不足。加上市区道路建设布局不合理,断头路多,老城区人口密度大、路面窄,公交车无法行使
,难于有效构造覆盖整个市区的公交线路网络,造成市民出行想乘公交车不方便,从而抑制了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在一些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居民小区、市区附近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及旅游休闲景点,迫切需要开通公交线路,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一些地方尚未开通,已开通的地方车次少、候车时间长,限制了城市公交网络的扩大和公交服务的拓展。
三是发展环境不优,公交线路拓延受“摩的”的强行阻拦,公交车运营亏损严重,经营发展举步维艰。对市区公交事业的发展,政府政策扶持不到位,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与公交客运存在竞争关系的人力三轮车、二轮载客摩托车、无牌证“面的”和具有替代关系的私人摩托车、自行车的发展,在规划、引导、管理等方面都不到位,没有实施有效的管理限制政策。据有关部门统计,市区现有二轮摩托车12万多辆,而且每天以70辆左右的数量在增长,成了发展公交事业一个掣肘。公交路线延伸到蓝田开发区受“摩的”围堵,矛盾激化,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不得不停开。从公交企业内部环境看,无论是长运集团公司还是公交公司,都未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其管理经营很多方面还沿袭计划经济的做法和传统,务实创新、锐意改革的企业文化还没有形成。企业领导层还面临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应用市场经济手段开拓业务的新课题。而且驾乘人员多为临时招聘人员,流动性较大,加上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较低,影响到素质提高和服务优化。内外环境不优,加上公交行业的公益性,服务、定价要考虑老百姓承受能力,使公交车运营严重亏损。自20__年至20__年3年期间,我市公交企业亏损515万元,成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一大难题。
归结起来,当前我市公交存在“四个不到位”,即车辆配备不到位,线路站台设施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到位,服务环境不到位。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政府的外部原因,也有企业的内部原因。而最根本、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公交定性、定位有偏差、发展战略不明确和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未理顺。
一是公交定位不明确,公交优先不落实,政府扶持不到位。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并没有明确和牢固树立起来。在众多的城市交通工具中,各相关部门对是否把公交车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尚未形成共识,因此,就未能对其他交通工具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与公交优先相配套的管理政策。城市公交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具有双重性,作为公益性公用事业企业,其定性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切实保证,尤其是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往往把公交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和市场运营主体,在公益性与盈利性关系处理上片面强调后者,要求其实现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致使公交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帐多。
二是城市公交规划、建设滞后。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公交规划的依据。过去几年,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每五年进行一次调整,几经调整,而城市公交规划建设自1995年编制虽经二次修编,但都跟不上城区总体规划的调整,存在着公交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一些重要的公交基础设施未能纳入城市规划之中;有的虽然做了局部规划,却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仅停留在规划图上。目前,我市存在的公交基础设施滞后,公交线路网络不全,市民出行“望车兴叹”的问题与规划工作不无关系。
三是公交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发展制约因素多。从管理体制上看,一个突出问题是公交企业依然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企业经营活动被政府行政审批控制着,如新开公交线路及其延伸、票价制定、人事安排等,都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仍是政府附属物。同时,存在着多头交叉管理的现象,有权管理的部门多达10多个,许多问题难以协调和解决。如建设部门负责市区范围内的公交线路规划管理,而跨出城区的公交线路则由交通部门负责审核批准。目前在全市19条公交线路153部车辆中有9条、26部车辆属跨出城区运行的路线,归交通部门批准、管理。在我市公交线路已跨城区范围经营的情况下,建设、交通等部门的协调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在运营机制上,我市走的是独家垄断经营,实行集团化管理的发展模式,由市长运集团公司与市公交公司共同管理,实行线路经营权与场、站、台建设经营权“两权”分离,虽然这一模式在实现公交事业起步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城区扩展已暴露出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如人力资源无法综合使用,公交公司有人无事做,而长运集团公司每年要招聘200人;优势无法充分发挥,长运集团公司有资金优势,却无场、站、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权,公交公司有经营权却受到资金“瓶颈”制约。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不顺已成了公交事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四是公交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公交企业是公益性的公用事业单位,可以亏损经营,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但它毕竟还是企业,还得讲求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效益,不能因为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赋予的任务,在发展问题上就一味地诉求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的公交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情况,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微观经济主体等、靠、要的思想较浓,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运用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手段,通过改革来打破发展制约瓶颈。在政府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不到位的情况下,企业陷于严重的亏损经营中。这种运行机制所产生的问题暴露无遗,亟待解决。
进一步推进我市市区公交建设的建议
市区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窗口,是城市的动态形象工程,是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与先导性行业,对发展城市经济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必须站在贯彻落实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市区公交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意工程切实抓好。为此,我们建议:
(一)牢固树立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明确公交定位,为公交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公交优先是克服市区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拥挤堵塞等矛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首选,是各地在城市发展过程形成的一条经验性共识。公交优先包括政策优先,投资优先,规划用地优先,通行时间优先。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在公交企业起步阶段,政府要从公用事业的角度更多给予政策倾斜,企业一旦走上了自我发展的轨道,则要以市场经营主体的身份,更多地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壮大。鉴于我市公交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在资金支持上要加大投入,在条件允许下,设立城市公交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列入今年工作计划的建设项目,要狠抓落实;抓住市区道路改造建设已完成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公交停靠亭、线路牌等的修建、调整。对郊区已开通的公交线路要尽快建设简易的停靠点和线路牌。在政策扶持上,要加大市区对人力三轮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整治力度,按照市区严禁摩托车载人,逐步取缔人力三轮车载人、限制摩托车报牌数、减少自行车“三步走”的工作思路,把“限制”摆上工作日程,适时实施规范、取缔的政策。在目前情况下,建议对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开辟公交专用线,形成公交绿色通道。
(二)要加强规划工作,提高城市公交规划建设水平。处理好公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关系,研究、界定城区范围,要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水平,以科学、权威的城市总体规划来指导和规范公交规划建设。在新区规划建设中,要吸取老城区的经验教训,把城市公交建设的发展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克服公交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公交建设滞后于规划的情况,把公交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做到城市规划建设到哪里,公交规划建设到哪里。
(三)理顺关系,创新体制,推动“大公交”的建设。我市城市公交建设所涉及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要理顺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公交事业的发展。建议政府首先从全局的高度,理顺职能部门与公交企业之间关系,促进当前困扰公交发展的一些具体问题能够早日解决。如公交线路和公交旅游专线的开通、延伸,公交建设税费的减免,给予限制性优惠,城市公交车辆运行范围的界定等等。其次是促进、指导公交企业创新经营机制。实践证明,“两权”分离的运营机制已形成公交事业进一步拓展的制约因素,适应城市建设和群众需要,发展“大公交”,就必须积极推进更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合理资源配置。当前公交企业经营上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即独家垄断、集团化经营,成立新兴公交公司参与市场竞争,个体承包经营,实行市场准入、政府授权经营,拍卖线路、行业主管监督等。对此,要在借鉴厦门等地做法的基础上,采用一套适合我市实际的运营机制和发展模式。
(四)积极推进公交企业积累机制的形成,努力实现自我发展,营造企业内良性循环。政府在加大对公交企业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的同时,还要引导和鼓励其按市场规律办事,形成滚动积累,实现自我发展,做到公益性和效益性的有机结合。要积极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向内部管理要效益。要积极开展公交行业文明创建,通过实施文明公交车、站、点整治规划,提高驾乘人员的素质,发挥其在公交车上文明建设的劝导、辅导、倡导的作用,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公交运输的公信度和吸引力,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抓好公交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形成一个务实创新、锐意改革的领导层,带领员工艰苦创业。市政府要研究探讨灵活的投入机制,为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注入开辟渠道,提供平台,集社会、政府和企业三方面的力量推进公交建设。要利用现有的企业资产,按市场化经营的改革取向,加大资产、资本经营的力度,特别在线路经营权、场站建设经营权、广告使用权等方面多做文章,以经营城市的理念促进效益的提高。鉴于目前公交企业依靠主业进行自我积累的能力还不强,建议市政府借鉴厦门市的做法,允许公交公司拓展经济范围,增强其积累和发展的能力,实现我市公交事业建设的新突破。
公交线路调研报告篇三
摘要 本文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以人性关怀的视角调查常州快速公交——brt,发现常州brt存在不宜人的问题,特别是在人们坐车过程中。我们主要从将brt与城市公共空间结合的和站台改造两方面对常州brt提出建议,力求对常州brt的发展有所帮助,改善公共交通,创造人性化的环保城市。
关键词常州快速公交宜人人性化
前言
出行交通对于拥有庞大人口的我国来说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中国各个城市都在努力解决。brt——快速交通,最早在巴西的库里蒂巴成功的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并且给这座城市带来世界“环保之都”的荣誉称号。目前中国少数城市也引进了快速交通,对于常州一个二级城市来说,brt已基本解决常州人的出行问题。但是,由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brt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满足出行要求,还要遵循人本设计,满足人们舒适出行的要求。因此,我们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针对常州brt进行调查,希望乘坐brt能成为人们如逛公园一样的享受。
1.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1.1调研的意义:
快速公交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势,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对于注重环境的今天,鼓励人们乘坐公共公交是减少交通污染的一种方法。高效而可靠的快速公交系统可以大容量地集散乘客,节省乘客出行时间,改善混合交通情况,减少小汽车使用率。而提高brt
的舒适性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共
交通。
1.2调研的方法及调研的范围:
(1)文献调查法:在前期阅读大量文献,从国内外成功例子汲取经验。《国内外快速公交系统发展实践》《快速公交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
(2)实地观察法:对b1,b2路段进行调研,我们以b2线为主,快速公交二号线从西林公交中心始发,途径中吴大道,怀德南路,怀德中路,延陵西路,延陵中路,丽华北路,东方西路,东方东路至戚区公交中心站,走访各个公交站台以及站台周围建筑群。
(3)问卷调查法:对站台里等待车的人人,学生,工人,白领进行问卷调查。
(4)访谈法:与常州公交机务处,常州规划局,常州设计院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1.3调研时间和思路:
本次调查历时两周,我们本着严谨的态度,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从站台,车道,与周边建筑联系三个方面研究常州快速公交——brt,然后分析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得到最后的结论。
2.现状调研分析
2.1初步调查
自从我们来到常州,经常会选择brt出行,但没有仔细研究过,确定brt 研究课题后,我们开始深入研究它。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常州快速公交——brt比普通公交在站台和车道上已改善许多,但还有些地方不尽人意。
2.1.1站台
站台外观没有特色,并且缺少景观设计。站台在遮阳,遮蔽风雨和抵御寒暑上有很大缺陷,站台设施不够完善。
2.1.2 车道
brt专用车道布置于道路中央,双向行驶,专用道与其它车道间只设一道地面标记隔离。
2.1.3 与周边建筑联系
站台与周边建筑联系方式有天桥,地下通道,路面设置红绿灯。站台周边建筑没有特色,很无趣。
brt沿线与城市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商业区联系不够紧密。
2.2 深入调查
初步进行了实地观察后,我们对乘客和常州brt公司有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我们发放了120份问卷,有效份数为115。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知:
绝大多数人对常州快速公交——brt是满意的;
大部分人觉得坐车过程中最不宜人; 38.9﹪的人认为brt应与城市公共空间结合;
43.4﹪的人认为站台设施需改进。
2.2.1 关于造成brt不宜人的主要原因调查
问卷第四题:4.您觉得在乘坐brt过程中什么时候最不舒适?□ 在站台等车时□坐车过程中□进入或离开站台过程中
坐车过程中(44.3﹪)
①由于车子密闭,车内的人很多,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车内环境非常糟糕,因此不宜人。现在常州市内的brt车辆一年四季都开空调,窗户密闭。人一多,车内的空气质量很差,又拥挤,很容易晕车。因此,目前有能力买小轿车的还是会选择自己家的小轿车。
②车道两侧建筑单调,缺少公共空间和景观,给车内人的视觉带来疲乏。以常州快速公交二号线——b2线为例,b2线共有26对站台,从公交一公司开往戚区公交中心站。途径龙江路,谭墅,花园公交中心站,金谷花园,马公桥,会馆浜桥,怀德桥,瞿秋白纪念馆,人民公园,文化宫,天宁寺,文笔塔,朝阳桥,五角场,红梅新村,横塘河,紫云居,青洋中路,湾城路,毓秀园,华丰路,戚墅堰区政府,革新桥,五一路,戚区公交中心站。我们把这些路段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周边有广场或公园的:人民公园到文笔塔一段公交车道与公园相距较远,在车内的人不能很好的欣赏到公园的景观,只能匆匆一瞥。
第二类是周边是商业区的:瞿秋白纪念馆到文化宫一段店铺的空间比较呆板,不活跃,缺少公共交流的空间。
第三类是周围没有公共建筑的:其余路段金谷花园,马公桥等缺少景观绿化,视觉效果不好。比较偏僻的毓秀园、华丰路地段虽有景观绿化,但没有与车站结合。
③路面绿化少,近地面层空气质量差,温度高,特别是在夏天在站台等车时(38.3﹪)
①站台设施不够完善,不能遮风避雨,不能隔热御寒。brt车站主要以钢和玻璃为结构,由于高度和出挑长度限制,不能有效遮蔽太阳光也不能遮风避雨,b2 线路在站台上已经有了改善,在正对乘务员作为的地方增加了铁质的”百叶“。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的改善,也是只针对长期工作的乘务员而设计的。乘客还认为如果站台能隔热御寒就更好了。
②站内功能不完善,在站台除了等车没有其它事可做,不能在站台内买报刊和点心。站内只能等车,比较无聊。并且买过票进入车站就不能再出去了,如果等车时间比较长,也不能买报刊来打发时间。
③外观无特色。
一号线站台造型模仿动车外形,浅蓝色的表面经过风水日晒已经显色陈旧。二号线虽然改变了站台设计,提高了利用率,但是没有突出常州特色。并且站台无景观,不能舒缓等车人的心情。
进入或离开站台过程中(17.4﹪)
①地下通道或天桥出入口不明显,经常找不到。
②无景观。
2.2.2 对具体路段的调查
地点1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站位于常州商业中心南大街东,南侧是人民公园,北侧是新建成的仿古商业区。西侧是南大街和莱蒙商业街。由于用地紧张,站台通过地下通道与周边建筑连接,地下通道未设置商业店铺,不同于南大街地下通道,人民公园站台未设置直接去周边建筑地下层连接的通道。
地点2 毓秀园
毓秀园位于b2线路东侧,离末站戚区公交中心站四站路。处于市郊,周边建筑密度低,以新建的住宅小区和厂房为主,有零散的商业小铺。
3.建议
3.1站台改造:
安装百叶窗,空气可以自由流通;在车站上加建雨篷,在避免外面的雨水打入车站内;挡住下雨天时避免雨水落在人身上。夏日强烈阳光。将特殊站点如公交换乘站和首末站装点以鲜花、树木、商店、玻璃墙、特色建筑,并在建筑风格上尽量保持通透性。乘客可以在这些站点内随意散布、购物、交谈、打电话、卖报纸。
3.2车道改造:①城市道路除了该备良好的交通功能,同时还应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考虑到常州有些路段并不宽阔,不能种植高大阔叶乔木,我们建议将专用道路中央改成草坪。草坪可以吸收热量,吸纳粉尘,减少扬尘污染,并且增加视觉效果。
3.3与周边建筑联系:
①brt车道沿线与周边建筑的联系
第一类是周边有广场或公园的:人民公园到文笔塔一段广场设计可设置深夜酒吧、咖啡厅、零售店等商业设施,能提供最新的
brt系统交通信息。广场中心位置的告示牌上要有易懂的地图和指引。舒适的座椅、长凳,同时还应该配备报纸书刊、花坛。公园空间内部应该设置能够贯穿整个公园的休闲景观路线,甚至延伸进附近的居民社区。公园还应适合于多类型的体育锻炼,创造足够多的树荫和风雨棚,使其成为居民多彩户外活动场所。
第二类是周边是商业区的:瞿秋白纪念馆到文化宫一段赋予沿街的店铺更多自主创造空间,例如店铺门前留出一部分空地开放,布置茶座,咖啡座等有特色的公共场地。
第三类是周围没有公共建筑的:其余路段整个道路两边种上茂密的阔叶乔木,形成与周边居民区的绿色缓冲带,隔离噪声和空气污染,改善小气候,改善车内人的视觉感受。
4.结语
从20xx年brt一号线开通到现在,常州brt已经慢慢完善,这个过程中是会凸显出一系列问题。而我们现在调研所能发现的问题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何让常州brt更加人性化,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有心,总有一天,brt会成为常州人的骄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0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