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读后感(实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3:57:39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实用20篇)
时间:2023-11-22 03:57:39     小编:书香墨

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发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有所欠缺或误解,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深度和思考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可以从整体结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视角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概括。其次,在表达个人感受时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和情感,用言简意赅、字正腔圆的语言进行倾述。最后,读后感也可以体现读者独特的品味和理解,所以要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以下是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帮助你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一

读完了《天朝的崩溃》,我感触很深,又重新了解了清王朝在那个时期的腐败与黑暗。历史学家茅海建对“鸦片战争的再研究”充分揭示了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在各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后期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导火索。

在《天朝的崩溃》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天朝”是怎样崩溃的,但书中对多个问题的解释与论述,我终结出了“天朝”崩溃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武器。在中国晚清时期,军事武器还是鸟枪等落后的武器,还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而侵略中国的英军的武器炮弹、长枪等,已经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从兵器上来说,中国就已经输了。

第二个原因是士兵与军官的问题。晚清时期,军队人数很多,在人数上占据很大优势,但清军驻防懒散,难以集中,调度非常困难,并且,大部分的军队都是用来维护治安,保护皇城的,没有较强的作战能力。晚清士兵与军官腐败,没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同时,军队也没有好的管理制度,这导致了军队懒散等问题的出现。

第三个原因是“天朝”在对待鸦片腐蚀民族的问题上认识不清楚,开始一直认为禁烟不成功是地方官僚腐败无能,没有把这个问题与英国商人联系起来。并且,在初期,没有禁烟的打算,直到皇室内部出现烟火,清政府才同意禁烟,这就反映出清政府没有一点危机意思,依据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还未清醒。

晚清时期的中国还是封建王朝,专制,黑暗,而此时的英国已经是资本主义,无论是在军事,经济上,都远远的超过中国,正在走向巅峰,这就决定了,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必败。

天朝的崩溃是必然的,无论有没有鸦片,有没有英军侵略,这种传统的落后腐朽的制度,如果不改变,中国永远都是挨打的,不可能强大。从这一角度来说,天朝崩溃帮助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现在,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的对待每一段历史,从那些错误的,荒谬的事件中获得信息,以便更好的发展。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二

曾听说过这样一段对话。

“你知道中国吗?”

“哦,是一个国家。”

“不,那是一个屹立东方五千年不倒的传奇。”

每看一次,心中炽热的火就沸腾燃烧一次。看今日雄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远走高飞,扶风而起,作为中华儿女心中必是骄傲自豪的。但在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中华人民同样需要致力于研究国家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求真、求准,才能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南怀瑾先生就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可见历史文明对于一个国家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绪论开篇茅海建教授就直切主题地剖析了见证并参与到鸦片战争中的天朝官员——琦善。纵观全书,琦善的思想代表的是清朝众多官员乃至道光帝的思想。从主观上来说,琦善就是整个清朝的代言人,他在鸦片战争中的作为,昭示着清朝官场的潜规则,侧面反映出清朝政府的统治和官僚机构的政治面貌。

琦善的行为个性是现象,大清王朝的统治形势是核心。透过这一表面,我们能看到的本质是:整个天朝对待“夷人”的傲慢态度,对待战争的疏忽大意,对待战败后的侥幸心理。

姑且抛开这些历史,我对于茅海建教授的这种辩证思维无不惊叹。琦善无论是卖国贼还是大英雄,从客观上来说都只是一个普通人,这种褒贬机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他的行为,但是我们从主观意识中却错误地夸大了个人的力量,从而忽视了历史进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伍,侧面看出同时期清朝官吏的无能、统治者昧于世界形势和行政机构的颓废。

对于军事力量,作者首先就一针见血地之初清军与英军兵器形式上的本质致命误区:冷兵器与热兵器混合。不仅如此,而且管理体制的不合理,使生产技艺水平停滞不前。其次是兵力与编制上的问题。清朝绿营兵主体是汉人,分散兵力实际上是为了兼顾经济上与政治上的考量。但兵力支出后,调兵速度缓慢则让清军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再论其编制。清朝的军队都不是纯粹的国防兵,却分为八旗和绿营两大系统,八旗又分为京营和驻防两部分。国力分散在全国,主体又以绿营汉人为多,部署在行省,省的军事体制又分为提、镇、协、营,营为基本单位。兵力过于分散,绿营兵重“社稷”而非“国家”,这又是导致清军战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清朝政府后期的统治漏洞百出,实际上已为战败埋下了最大的祸根。其实天朝官员或多或少都已经意识到了英军的强大、清军故偶顽抗的无畏挣扎和必然战败的事实。他们的意识已经开始麻木,战胜或战败对于他们来说已无太大意义。但是主剿和主和这一决定关乎民族道义。在明知会战败下主和似乎是最佳选择,但是道光帝又不能接受国家落后、个人懦弱无能的现实。只有亲临战场的人才会思考“主和”的问题。但是可悲的是,他们的思想被潜移默化,在封建制度的淫威下自欺欺人。

对于鸦片战争人们总会有许多的误解,这些误解形成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我认为战争的失败主要还是归因于清军作战的质量、政府的统治形势及机构体系化的程度。满族人在建立后金之前仍处于奴隶制度。其从奴隶制度转化为封建制度之际,却误入了许多因素。统治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集中中央集权的一些机构甚至名存实亡。过度集中则容易产生极端,这样整个天朝的兴衰就直接取决于一人。总体上来说,也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气质特征,造成了天平严重倾斜的形势。但是无论如何,统治者也是时代中踽踽独行的一个人。同理,看历史不能只看表象,也不不能过度夸大一个人的力量。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不会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人并不能称之为人。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的趋势,但是我们不能让民族文化被解构,不能让民族自信被涤荡。在探索历史时要用辩证的思维,不能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研究历史,不仅是民族发展的奠基,更要让历史深深扎根于我们的血液当中,让中国重新雄于地球!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三

中华文明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东方的中心,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0年的天朝上国,2000年的世界中心,让我们极其自信,慢慢的就演变成了极其骄傲。再加上游牧民族的衰落对我们的威胁大大降低,皇权、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华文明自我更新的能力极大削弱,固守传统,骄傲自满,蔑视其它所有文明。对西方文明的进步不屑一顾,满足于现状,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文明,和西方的发奋进取简直犹如天壤之别。

然而,正如上面所说中华文明此时已经落后了,军事上已经几乎不可能取胜。即使重用林则徐、裕谦、颜伯焘等人坚决抵抗,最终也只有一条路__妥协。为了维护大清王朝的自身统治,为了维护自身的性命与官位,不管换做谁来指挥抵抗,最终也只能走到谈判桌上,乖乖地签订合约。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主张办法都是雕虫小技,毫无用处。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似乎让我重新认识了鸦片战争,也重新认识了中国近代史:对比鸦片战争时的东西方文明,西强而我们弱。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皇帝,满朝文武,整个国家的精英士大夫群体对此一无所知,并不知道自己落后了。而第一次鸦片战争则给他们敲响了警钟,随后接踵而至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一次又一次用铁与血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华文明必须要更新了。促进了我们民族的觉醒,或者说是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中华文明,为我们中华文明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也要感激近代史,屈辱与挫折最能令人奋进,中日战争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点。

春秋战国之后有秦汉,五胡乱华之后有隋唐,辽、金、元之后有明清,同样的我坚信近代史之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必将重新走向另一个高峰。400年一个轮回,变的是王朝将相,历史人物;不变的是其中蕴涵着的厚重的中华文明。它源远流长、厚重坚实,让人自豪,令人骄傲。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四

沧海横流,社会进步大潮滚滚向前,我们每一个人或主动或被动的卷入了社会分工之中。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渺小如蚂蚁,卑弱似微尘,绝大多数人沦为了统计上的一个冰冷总数的组成部分。只有极少数“人中龙凤”历经考验脱颖而出,成为了发展史上的杰出英雄人物,深刻而又重要的影响了社会变迁进程。镁光灯的鲜花和掌声里,很多主角会满脸红光地谈论着昔日非凡的奋斗篇章,极少数才会诉说不可复制的真实。聆听者也企图从“成功史”中提炼前进的力量,用在磨砺自己的途中。

留校任教的俞敏洪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因为一个教学处分而被开除教职;更不会料到自己为了挣够出国的费用进行的英语补习会成为未来民办教育方面的一面旗帜;更不可推测出当自己通过培训挣够了出国费用的时候变了“初心”――在英语培训市场上找到了更大的人生奋斗意义。在命运之轮面前,即便是英雄人物,重大转折关头也是迷茫和微弱的。没有人有后视镜,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的一片漆黑里,靠着近处的微弱之光去探索未知,越过险滩暗河,才会走到远方高峰。

几乎没人能够在进入高中的时候知道自己能够考取哪个大学,也鲜有大学生进入校门的那一年知道毕业后会从事什么岗位,更不会有职场小白知道自己下一份工作会跳槽到哪里。是的,对个体命运而言,绝大多数人都需要面对偶然性的主宰。即便是你考入top2的名校顺利毕业进入非常优秀的行业和岗位,也一样无法获悉自己会遭受什么不确定性考验。从这一点来讲,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公平的。人生路是马拉松,一关过去还有下一关,你要尽可能地走好每一关;即便是你一关失误了,还有重新参与社会洗牌和反超的机会,当然,难度一定是增加的。好成绩、好单位、好老师、好前途、好履历、好业绩、好家庭,人人想要。但只有极少数人在人生关口的某一个环节得到自己想要的。

回头看我们优秀的企业家群体,都具有很不是“一帆风顺”的一面:39岁的任正非因为被骗走200万元、遭受了“离开岗位”“婚姻破裂”“生存危机”、不得不被迫走上华为创业路;35岁的单亲妈妈董明珠抚养压力日增,不得不南下珠海卖起了空调;35岁的马云已经经历了“中国黄页”等四次创业失败后一事无成,万幸没有一蹶不振,收拾心情在西湖畔开了一场描述梦想的“十八罗汉大会”;即便是一路开挂人生的黄峥在35岁的时候依然对自己的成就十分不满,几个不错的项目远远满足不了自己的胃口和需求,之后才有了拼多多。实际上,命运变革的时间没有早晚,风云人物也在无法预料到自己之后的成就与辉煌。曹德旺37岁承包玻璃厂41岁才成立福耀玻璃;柳传志40岁才离开中科院,参与创建联想;芒格38岁才踏足投资行业,54岁才正式加盟伯克希尔;宗庆后42岁才承包一家校办企业的经营部,44岁才成立娃哈哈。

如果把创业作为走向成功的起点来折算,这些商业风云人物几乎前半生都是为创业打基础。不过在打基础的途中,命运转折点到来之前,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明天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和考验。何况,创业走向高峰的这一段旅程,面对的压力和风险绝不是前半生的波折所能比拟的。创业者的人生有游戏的一面:后半段难度大幅增加,结局才会有大的成功和收获。

不要抱怨自己出身不好、家庭薄弱、学校无名、专业不强、履历单薄、业绩平庸了。拉长人生周期,放在命运的视角看待现在拥有的一切,你拥有的远远比很多人要丰富美满的多。“我等了多少个轮回,才有机会去享受一次的旅程。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是的,不妨大胆一些。很多事我都不了解,很多问题也没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给我们生命,一定是让我们创造奇迹。”《大鱼海棠》的这段话放在命运转折的关口最为合适,已经过去或者荒废了很多很多的时光,在余下不多的日子里,更要让自己过得精精彩彩。

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更是现在。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五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把它看完,因为一边要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本书毕竟不是教材,所以我是抽空余时间来看,前前后后看了有一个多月,才把这本五百多页的著作读完。当时只觉的自己对鸦片战争曾经的固定记忆完全被打破,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完全相同,但过程却是如此令人疑惑、不甘甚至愤恨的鸦片战争。但是我读罢此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今日再想写写感受,却已经记忆模糊,只能回忆起些许片段,还要再翻开书本才能唤起记忆。

虽说是名为读书感,其实我读的时候根本就没做笔记,只是在书上做些些不疼不痒的记号,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标识出来,日后若是再翻到,说不定就茅塞顿开了。

书的一开始,是从琦善卖国论说起的。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在坏人的队伍中,琦善大约可属“最坏”的一类,因为他犯有无论古今中外都视为不赦的罪行――卖国。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饶恕自己历史上的卖国贼。

关于琦善卖国论,由来已久,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大臣弹劾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穿鼻草约。琦善卖国论在近代百年几乎被做成了铁案,李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里,也是将琦善称之为主和派,虽未直接言明其为卖国贼,但暗指之意确有之。但茅海建老师在绪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后面的正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虽然茅海建老师自己说,这不是为琦善“翻案”,但从直接结果来说,说这是翻案也没什么不妥。

自古皇帝犯错,大臣担责,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命所归,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心中的完人,他又怎么能犯错误呢?所以这个责任,只能有臣下来承担,林则徐很不幸成为了第一个,而琦善很快就成了第二个。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蒋廷黻先生就为琦善翻过案了(详见《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并将其称之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评价之高似乎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而本书中茅海建老师利用中英双方的许多文档资料,证实了琦善不过是个能力平平的人,并非卖国贼,也并非所谓出色的外交家。琦善最先察觉中英军事实力差距,因此他主张“抚夷”,但是当时在朝中剿夷派正盛,而道光皇帝也雄心勃勃要向英夷展示天朝国威,现在上奏“抚夷”等于自寻死路。琦善纵横官场多年,科场文字(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一段关于所谓科场文字的论述,即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朝中官员的奏本开始趋于圆滑,常常避重就轻以迎合上意)、官场规矩自然谙熟于心,自然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而他又不敢直言英国人船坚炮利,怕触怒了皇帝天威,于是便开始扯谎奉承。当然了,此优良传统也被琦善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下来。

“体制问题”恐怕是最让人关注的点,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茅海建老师对于清朝体制的疑惑甚至可以说的愤慨,从军队编制,到战术战略,再到中央决策,皆是自说自话,判断不经实际调查,自恃“天朝国威”,认为英夷不值一提,却又在失败之后不肯承认英国人更胜一筹。当时的国家领袖道光帝资质平庸,茅评价其为:才华不如其祖父乾隆,精明不如其曾祖雍正,胆略不及其高祖康熙。从书中所描述来看,道光帝还是个善于推卸责任且摇摆不定,决策能力及其有限的皇帝。

而当时的清朝主力部队是八旗绿营,对抗英国的主力是绿营。而作为主力的绿营,军备废弛,军纪崩坏,平时不训练,一到训练师便雇人过去充数。而且很多部队还存在大量挂名的现象,即吃空饷。且绿营所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差的,而且鸦片战争期间从各地调兵至沿海,短需一月,长月三月或百日,兵还未到,战争就已经结束;且这些部队还在途中骚扰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莫说顽强抵抗击退敌人,只要不阵前溃逃就是军纪严整了。

再说战术战略,林则徐号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一口咬定,只要切断供应英国人的茶叶与大黄,英国人就会因为不消化而死;还说英国人绑腿太紧,因此难以弯曲,故不善陆战。(此想法可能来源于康熙时期马嘎尔尼来华以及嘉庆时期阿美士德来华不愿跪拜的事件,这完全是个人臆测,但奇怪的是当时无人质疑)且林则徐在虎门的布防,茅称之为“书生思维”,在用中国传统的防守思维对抗近代化的英国海军。而且林则徐去广州后首先查封了商馆,此做法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两广总督卢坤。律劳卑事件所造成的两个后果:一是是英国人明白了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擅自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开战;二是是天朝大吏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控制商馆即可扼助英夷的咽喉。(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这也间接使得英国人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英国人在广州得胜之后,便溯江而上想去京城面见皇帝,为琦善拦在天津,英国人递去“禀帖”要求惩办林则徐,开通商口岸,赔偿烟价等等要求。而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附属,他们要求与清朝大员平等交往,但大清官员不这么想,毕竟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别人平等交往,于是翻译便成了一副下人向皇帝乞求的姿态,这也使得道光帝开始由剿转为抚,琦善自然理所应当的上位。

之前说了,琦善因为“穿鼻草约”被弹劾而被列为“斩监侯”,其实他确实是在努力减伤清朝的损失并结束战争,而穿鼻草约中所谓的割让香港,在琦善的意识中应当属于让英国人暂住之意,而这也曾上奏过光绪帝并得到批准。所以,琦善被革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道光帝政策转变的牺牲品,在这之后,朝中主剿夷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之后的继任者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等人,完美展示了一个天朝大员炉火纯青的科场文字功力,他们可以将大溃败说成小胜仗,将不痛不痒的微小胜利描绘成惊天动地的大胜,道光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了解战场之上的真实情况,也当然不可能做出准确而正确的决策。

读完全书,还会觉得“天朝上国”的观念深入天朝大吏的心中,()所有官员都认为清朝是天朝,而英国不过是夷狄,即使战争输了,天朝的文化也是远远优于夷狄的。这就使得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中英之间的现实差距,而且有些官员即使认识到了也不敢说,一旦有这种声音出现,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卖国贼还好,弄不好触犯了圣上,乌纱帽都保不住。

当然在整个战争中,也有誓死力争并献出生命的烈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自不必说,主战派颜伯焘、裕谦,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保卫战中的守城将士与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壮烈殉国、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即便不论黑白忠奸,这些人保家卫国的气概也值得钦佩。

最后便是历史的反思。茅在最后一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研究鸦片战争史时,很快就得出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这当然是一种假设。可是,这么一来,我就遇到了来自内心的两项驳难: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域就立刻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鸦片战争后,朝中一片欢腾,似乎像打了胜仗一般弹冠相庆,没有人为这次战争做系统的总结。道光帝年事已高,只想得过且过,而参与在战争中的那些人:林则徐、琦善、伊里布、奕山、杨芳、颜伯焘、耆英,没有人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看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想要为其变革出一份力,相比于邻居日本,在被黑船叩开国门后,他们的反应又如何?仅仅四十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将曾经的老师按在地上摩擦。《南京条约》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标签,而《安政五国条约》成了日本近代成功之母。

“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中国人用了半个多世纪,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上,才忽然从梦中惊醒,惊醒之后却还想要睡个回笼觉。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六

《天朝的崩溃》,又名《鸦片战争再研究》,作者茅海建。

英国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很大程度提高了英国的生产效率,财富得到极大积累,同时带来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急需出口。

1793年,英国派出团长马科尔给乾隆60年祝贺大寿,同时想进行贸易通商,但乾隆一口回绝了,不得已只能走私。

刚开始走私布匹,骏马,但无法挣钱,因当时清政府处于小农自给自足经济,轻奢品无法给予农名带来足够的生活改变,不得已走私鸦片(又名福寿膏)。

英国是海上海盗起家,故此鸦片都是武装搬运,一方面是防止其他国家抢劫产品,一方面是鸦片属于走私且贵重,需要武器保护。

道光年间,清朝明面上开始执行禁止鸦片,但私底下,鸦片依旧长期流通,且明令禁止,使得鸦片使得物以稀为贵,英国人赚的更多。

1938年,提出“禁止吸烟,一年后不守规则则人头落地”,只是行政成本太高,不长久,且大臣可能抽烟,最后不了了之。

林则徐派往广东,英国人上书企图通过武力炫耀获得贩卖鸦片的权利,但因不懂国内规则及礼数,被大臣及皇帝忽视。

林则徐禁烟初期是禁止流入广东省内的鸦片,此方法费力不讨好,禁烟的整体效果不到中国的鸦片1%,后来直接海上的鸦片需要缴纳。

虎门销烟,273万斤,英国需要对外赔款,亏损严重。

1839年7月,英国发生了一起杀人事件,导致中国村名死亡,英方通过和稀泥私下解决了此事件,消息传到林则徐,要求英方主动交出杀人凶手,后续事件进一步扩大,林则徐讲英方在广东人员全部驱除出境,中止贸易,并停止一切补给。

英国远征军7000人,中国常备军80万。英国首相希望寄信给中国首相(不熟悉中国政治),中途因信件的原因打仗,双方在对内结果汇报,都说把对方打败(南辕北辙)。

经过上面战役,加上虎门销烟,英国决定出兵打仗,但中国不敌,战后结果上报到道光皇帝,在当时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下,所有消息(虎门销烟捷报,中方战败等)与事实刚好颠倒,导致道光皇帝判断受影响,除此之外,因中国翻译特殊要求(语气语境)在汇报时候必须恭敬,导致前面日本首相的控诉信件变成了哭诉信件,进一步影响到道光皇帝判断。

林则徐被外派到新疆,开始谈判,决定给予初步赔偿(香港岛被赔出去)。双方代表进行二次谈判,英方要求继续割让香港相关领土,奇善(道光代表)无法做决定,双方拖而不决,后英方再次发起战争,攻打虎门沙角(关天培壮烈牺牲)(英军无一伤亡,清军五百多人),无法继续拖延,奇善答应伊垏的全部要求,简称穿鼻草约。

奇善被定为“卖国贼”,但奇善实际上只要不签字,就不能成法律文件,但道光罢黜奇善,间接证明了此不平等条约,英军持续攻击以便获得条约承认。杨方接替奇善,对接伊垏,进行谈判,在英军的炮轰下,杨方欺上瞒下,接受了英军的条约。

艺杉接替杨方进行谈判,依旧战败,广州城失陷,赔偿600万白银。1841年英军大举进攻厦门,失守;定海交战,失守;镇海交战,失守。

艺禁接替艺杉进行谈判,1842年,宁波,厦门,镇海三地进行反攻,失败。

南京双方交战,失败后,奇英授权签订《南京条约》,后期奇英更签订了更丧权辱国的《虎门条约》。

鸦片战争之后,美国来袭,战败后签订条约,需要与英国一样的权力,签订《望厦条约》。法国来袭,进一步签订不平等条约。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七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今天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我看了之后觉得很气愤,因为颠地把英国,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1835年,中国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害得无数无家可归,妻离子散,沿街乞讨。

林则徐奉道光皇上指令: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中国恐怕没有能够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所以林则徐把收缴到的230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统统销毁,引起万众欢腾,山呼海啸。

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使我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这位禁毒英雄――林则徐,产生了无比的敬佩之情。他不为个人利益,不畏强权,不顾个人生死,坚决的打击毒品,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毒品对我们的危害,它会吞噬我们的肉体和灵魂,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因此我们要从小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人。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喜有忧、有悲有痛。而最让我难过、让我触动最深的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伤疤、是中国人的一场恶梦。那时,中国封建社会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让清王朝停滞不前、国势日下、萎靡不振,变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远隔重洋的西方列强看上了嘴边这块肥肉,通过各种手段向中国人倾销害人的鸦片,蚕食国人的身体和斗志,为武力征服做好准备。后来,果不其然的发动了鸦片战争,和无能的清zf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既赔钱又割地,我心情非常沉痛!

国土面积还不到我国十分之一的小日本,在1937年侵略我国,想把太阳旗插在我国的领土上。经过先辈英烈的英勇顽强抗战,小日本投降了。现在小日本又想侵略我国,痴心妄想地想把我国的钓鱼岛纳入他们的版图。我想:连我都不答应,全国人民能答应吗?现在的中国在gcd的领导下,无论是经济、军事,都以走在世界的前列。要枪有枪、要炮有炮,已经由羔羊变成了一头威武的雄狮。我不由开心地笑了!

我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克敌制胜的本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先烈的英勇斗志,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纵观鸦片战争,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清帝国,为何如此惨败?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全面分析了鸦片战争时期在遭到欧洲经济、军事和外交冲击时,中国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缺陷;并从史学家角度,以冷眼旁观的心态,介绍了清政府体系化的缺陷。

天朝的崩溃,以历史事实再次揭开失败的伤疤,引人深思。天朝之所以溃败,并不是某几个历史人物的责任,也不是领导者决策是否正确的问题。器不如人、民心不齐、朝政腐败,也都不过是表象。真正溃败的原因,是一个代表着相对落后生产力的农业文明对抗一个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工业文明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当时的清朝,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是一个从文化、军事、制度、思想都停留在数百年延续的农耕文化模式里。面对外敌铁甲战舰,清军战略战术仍停留在冷兵器时代;面对列强入侵,百姓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意识保留在皇帝家天下的时代;面对工业文明,从皇帝到百官,思想里仍自高自大,重文理而轻科技,鄙视蛮夷之奇技淫巧。

科技与意识形态共同进步,才能造就新时代文明。思想上的落后,不接受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文明,排斥新兴科技,导致了清朝军事、文化、制度脱离了世界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即使清军抛弃冷兵器,使用了火炮;即使清军将士奋勇抵抗,以身殉国,面对工业文明和现代意识武装的外敌,清军面对的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惨败,经历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悲怆。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一种新的文明面前,无论上一种文明多么庞大(据英国学者研究发现,18世纪的大清帝国的gdp占世界三分之一,是英国的8倍、日本的9倍),也会瞬间土崩瓦解。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下一个知识文明的脚步声也已时隐时现。只有思想上积极准备,充分重视,及早跟上知识文明的脚步,才是中国复兴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给我的最深切体会。

1842年的中国,仍处于落后的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中,面对已经步入君主立宪制的近代化英国,清朝统治者竟用冷兵器时代的思维及外交策略与当时已纵横四海的英国进行对抗,鸦片战争从一开始,便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斗争。这场战争,清朝不仅输在了科技与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朝统治者傲视“四夷”的“天下”观,部分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优越和外传的历史传统,部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并不低于西方水平的自信。

茅海建先生在书中,从为琦善卖国贼的平反到打破林则徐神话,从介绍清朝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到介绍英国的当时的船坚炮利,从战争的起始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看到的是腐朽制度的沦陷过程,是天朝崩溃的根本所在。但当时的统治阶级却完全没有觉醒,依旧沉沦于“天朝”的美梦,朝臣们关注自身利益,本来该为中国朝阳的年轻一代,也在延续着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昏暗时代,即便现在看来,我也止不住的颤栗。

仅仅到此,我已感慨万千。首先我羞于自己对历史的了解,犹记得高中时候历史课本中介绍的中国近现代史,我曾片面的认为林则徐是十足的名族英雄,琦善是恶劣的卖国败类,我曾“认真”的思考,如果当时的中国多出几个林则徐,关天培,斩尽所有的琦善跟耆英,林则除等人若不受到排挤,一心一意抗击英军,那么中国在鸦片战争之中的胜算有多大??当时的我在接受名族英雄们的熏陶之中,将战争之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制度,抛诸脑后。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不是多出几个林则徐,少几个琦善,耆英就能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厄运。天朝的崩溃,实质上是落后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在面对先进的君主立宪制时的整体的崩盘。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朝的统治者在国家被瓜分之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

进科技改造自己,使得日本从落后的德川幕府时代进入了举世闻名的明治维新时代,最后到达了可以参与直至主导侵华战争的列强水平。其中原委,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或许我可以尝试说服自己,是因为日本没有悠久的历史文明,缺少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没有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体系,使得日本更好的率先的做出亚洲国家由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达到了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或许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段历史,用辩证的眼光去接受历史,以史为鉴,做出我国当代社会应有的改变,才能更好更快的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阅读完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历史永远没那么简单,对一个民族来说,如果将历史的优秀描述成神话,把错误粉饰得壮烈,那么这样,将会使历史成为一个民族前进的绊脚石,一个民族想要获得不断前行进步的力量与动力,必须正视历史,尽管这段历史可能无比的沉重。而我在书中的收获除了更全面更辩证的了解的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始末,认清历史之中“爱国”与“卖国”的道德评判标准,我更希望的是自己能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知行合一。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把它看完,因为一边要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本书毕竟不是教材,所以我是抽空余时间来看,前前后后看了有一个多月,才把这本五百多页的著作读完。当时只觉的自己对鸦片战争曾经的固定记忆完全被打破,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完全相同,但过程却是如此令人疑惑、不甘甚至愤恨的鸦片战争。但是我读罢此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今日再想写写感受,却已经记忆模糊,只能回忆起些许片段,还要再翻开书本才能唤起记忆。

虽说是名为读书感,其实我读的时候根本就没做笔记,只是在书上做些些不疼不痒的记号,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标识出来,日后若是再翻到,说不定就茅塞顿开了。

书的一开始,是从琦善卖国论说起的。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在坏人的队伍中,琦善大约可属"最坏"的一类,因为他犯有无论古今中外都视为不赦的罪行——卖国。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饶恕自己历史上的卖国贼。

关于琦善卖国论,由来已久,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大臣弹劾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穿鼻草约。琦善卖国论在近代百年几乎被做成了铁案,李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里,也是将琦善称之为主和派,虽未直接言明其为卖国贼,但暗指之意确有之。但茅海建老师在绪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后面的正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虽然茅海建老师自己说,这不是为琦善"翻案",但从直接结果来说,说这是翻案也没什么不妥。

自古皇帝犯错,大臣担责,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命所归,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心中的完人,他又怎么能犯错误呢?所以这个责任,只能有臣下来承担,林则徐很不幸成为了第一个,而琦善很快就成了第二个。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蒋廷黻先生就为琦善翻过案了(详见《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并将其称之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评价之高似乎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而本书中茅海建老师利用中英双方的许多文档资料,证实了琦善不过是个能力平平的人,并非卖国贼,也并非所谓出色的外交家。琦善最先察觉中英军事实力差距,因此他主张"抚夷",但是当时在朝中剿夷派正盛,而道光皇帝也雄心勃勃要向英夷展示天朝国威,现在上奏"抚夷"等于自寻死路。琦善纵横官场多年,科场文字(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一段关于所谓科场文字的论述,即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朝中官员的奏本开始趋于圆滑,常常避重就轻以迎合上意)、官场规矩自然谙熟于心,自然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而他又不敢直言英国人船坚炮利,怕触怒了皇帝天威,于是便开始扯谎奉承。当然了,此优良传统也被琦善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下来。

"体制问题"恐怕是最让人关注的点,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茅海建老师对于清朝体制的疑惑甚至可以说的愤慨,从军队编制,到战术战略,再到中央决策,皆是自说自话,判断不经实际调查,自恃"天朝国威",认为英夷不值一提,却又在失败之后不肯承认英国人更胜一筹。当时的国家领袖道光帝资质平庸,茅评价其为:才华不如其祖父乾隆,精明不如其曾祖雍正,胆略不及其高祖康熙。从书中所描述来看,道光帝还是个善于推卸责任且摇摆不定,决策能力及其有限的皇帝。

而当时的清朝主力部队是八旗绿营,对抗英国的主力是绿营。而作为主力的绿营,军备废弛,军纪崩坏,平时不训练,一到训练师便雇人过去充数。而且很多部队还存在大量挂名的现象,即吃空饷。且绿营所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差的,而且鸦片战争期间从各地调兵至沿海,短需一月,长月三月或百日,兵还未到,战争就已经结束;且这些部队还在途中骚扰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莫说顽强抵抗击退敌人,只要不阵前溃逃就是军纪严整了。

再说战术战略,林则徐号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一口咬定,只要切断供应英国人的茶叶与大黄,英国人就会因为不消化而死;还说英国人绑腿太紧,因此难以弯曲,故不善陆战。(此想法可能来源于康熙时期马嘎尔尼来华以及嘉庆时期阿美士德来华不愿跪拜的事件,这完全是个人臆测,但奇怪的是当时无人质疑)且林则徐在虎门的布防,茅称之为"书生思维",在用中国传统的防守思维对抗近代化的英国海军。而且林则徐去广州后首先查封了商馆,此做法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两广总督卢坤。律劳卑事件所造成的两个后果:一是是英国人明白了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擅自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开战;二是是天朝大吏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控制商馆即可扼助英夷的咽喉。(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这也间接使得英国人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英国人在广州得胜之后,便溯江而上想去京城面见皇帝,为琦善拦在天津,英国人递去"禀帖"要求惩办林则徐,开通商口岸,赔偿烟价等等要求。而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附属,他们要求与清朝大员平等交往,但大清官员不这么想,毕竟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别人平等交往,于是翻译便成了一副下人向皇帝乞求的姿态,这也使得道光帝开始由剿转为抚,琦善自然理所应当的上位。

之前说了,琦善因为"穿鼻草约"被弹劾而被列为"斩监侯",其实他确实是在努力减伤清朝的损失并结束战争,而穿鼻草约中所谓的割让香港,在琦善的意识中应当属于让英国人暂住之意,而这也曾上奏过光绪帝并得到批准。所以,琦善被革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道光帝政策转变的牺牲品,在这之后,朝中主剿夷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之后的`继任者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等人,完美展示了一个天朝大员炉火纯青的科场文字功力,他们可以将大溃败说成小胜仗,将不痛不痒的微小胜利描绘成惊天动地的大胜,道光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了解战场之上的真实情况,也当然不可能做出准确而正确的决策。

读完全书,还会觉得"天朝上国"的观念深入天朝大吏的心中,所有官员都认为清朝是天朝,而英国不过是夷狄,即使战争输了,天朝的文化也是远远优于夷狄的。这就使得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中英之间的现实差距,而且有些官员即使认识到了也不敢说,一旦有这种声音出现,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卖国贼还好,弄不好触犯了圣上,乌纱帽都保不住。

当然在整个战争中,也有誓死力争并献出生命的烈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自不必说,主战派颜伯焘、裕谦,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保卫战中的守城将士与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壮烈殉国、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即便不论黑白忠奸,这些人保家卫国的气概也值得钦佩。

最后便是历史的反思。茅在最后一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研究鸦片战争史时,很快就得出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这当然是一种假设。可是,这么一来,我就遇到了来自内心的两项驳难: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域就立刻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鸦片战争后,朝中一片欢腾,似乎像打了胜仗一般弹冠相庆,没有人为这次战争做系统的总结。道光帝年事已高,只想得过且过,而参与在战争中的那些人:林则徐、琦善、伊里布、奕山、杨芳、颜伯焘、耆英,没有人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看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想要为其变革出一份力,相比于邻居日本,在被黑船叩开国门后,他们的反应又如何?仅仅四十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将曾经的老师按在地上摩擦。《南京条约》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标签,而《安政五国条约》成了日本近代成功之母。

"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中国人用了半个多世纪,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上,才忽然从梦中惊醒,惊醒之后却还想要睡个回笼觉。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我早已久仰大名,但直到前一段时间才把它看完,因为一边要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这本书毕竟不是教材,所以我是抽空余时间来看,前前后后看了有一个多月,才把这本五百多页的著作读完。当时只觉的自己对鸦片战争曾经的固定记忆完全被打破,我看到的是一个结果完全相同,但过程却是如此令人疑惑、不甘甚至愤恨的鸦片战争。但是我读罢此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今日再想写写感受,却已经记忆模糊,只能回忆起些许片段,还要再翻开书本才能唤起记忆。

虽说是名为读书感,其实我读的时候根本就没做笔记,只是在书上做些些不疼不痒的记号,把自己觉得有意义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标识出来,日后若是再翻到,说不定就茅塞顿开了。

书的一开始,是从琦善卖国论说起的。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在坏人的队伍中,琦善大约可属"最坏"的一类,因为他犯有无论古今中外都视为不赦的罪行——卖国。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会饶恕自己历史上的卖国贼。

关于琦善卖国论,由来已久,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有大臣弹劾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穿鼻草约。琦善卖国论在近代百年几乎被做成了铁案,李侃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里,也是将琦善称之为主和派,虽未直接言明其为卖国贼,但暗指之意确有之。但茅海建老师在绪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后面的正文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虽然茅海建老师自己说,这不是为琦善"翻案",但从直接结果来说,说这是翻案也没什么不妥。

自古皇帝犯错,大臣担责,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皇帝乃九五之尊,天命所归,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心中的完人,他又怎么能犯错误呢?所以这个责任,只能有臣下来承担,林则徐很不幸成为了第一个,而琦善很快就成了第二个。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蒋廷黻先生就为琦善翻过案了(详见《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并将其称之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家,评价之高似乎让人有点瞠目结舌。而本书中茅海建老师利用中英双方的许多文档资料,证实了琦善不过是个能力平平的人,并非卖国贼,也并非所谓出色的外交家。琦善最先察觉中英军事实力差距,因此他主张"抚夷",但是当时在朝中剿夷派正盛,而道光皇帝也雄心勃勃要向英夷展示天朝国威,现在上奏"抚夷"等于自寻死路。琦善纵横官场多年,科场文字(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有一段关于所谓科场文字的论述,即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朝中官员的奏本开始趋于圆滑,常常避重就轻以迎合上意)、官场规矩自然谙熟于心,自然不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而他又不敢直言英国人船坚炮利,怕触怒了皇帝天威,于是便开始扯谎奉承。当然了,此优良传统也被琦善的后继者们继承了下来。

"体制问题"恐怕是最让人关注的点,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茅海建老师对于清朝体制的疑惑甚至可以说的愤慨,从军队编制,到战术战略,再到中央决策,皆是自说自话,判断不经实际调查,自恃"天朝国威",认为英夷不值一提,却又在失败之后不肯承认英国人更胜一筹。当时的国家领袖道光帝资质平庸,茅评价其为:才华不如其祖父乾隆,精明不如其曾祖雍正,胆略不及其高祖康熙。从书中所描述来看,道光帝还是个善于推卸责任且摇摆不定,决策能力及其有限的皇帝。

而当时的清朝主力部队是八旗绿营,对抗英国的主力是绿营。而作为主力的绿营,军备废弛,军纪崩坏,平时不训练,一到训练师便雇人过去充数。而且很多部队还存在大量挂名的现象,即吃空饷。且绿营所配备的装备也是最差的,而且鸦片战争期间从各地调兵至沿海,短需一月,长月三月或百日,兵还未到,战争就已经结束;且这些部队还在途中骚扰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莫说顽强抵抗击退敌人,只要不阵前溃逃就是军纪严整了。

再说战术战略,林则徐号称"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却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一口咬定,只要切断供应英国人的茶叶与大黄,英国人就会因为不消化而死;还说英国人绑腿太紧,因此难以弯曲,故不善陆战。(此想法可能来源于康熙时期马嘎尔尼来华以及嘉庆时期阿美士德来华不愿跪拜的事件,这完全是个人臆测,但奇怪的是当时无人质疑)且林则徐在虎门的布防,茅称之为"书生思维",在用中国传统的防守思维对抗近代化的英国海军。而且林则徐去广州后首先查封了商馆,此做法很可能是借鉴之前的两广总督卢坤。律劳卑事件所造成的两个后果:一是是英国人明白了没有充分的准备不能擅自对这个古老的帝国开战;二是是天朝大吏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控制商馆即可扼助英夷的咽喉。(参见《剑桥中国晚清史》)这也间接使得英国人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一次英国人在广州得胜之后,便溯江而上想去京城面见皇帝,为琦善拦在天津,英国人递去"禀帖"要求惩办林则徐,开通商口岸,赔偿烟价等等要求。而翻译!!!翻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英国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清朝的附属,他们要求与清朝大员平等交往,但大清官员不这么想,毕竟是天朝上国,怎么能跟别人平等交往,于是翻译便成了一副下人向皇帝乞求的姿态,这也使得道光帝开始由剿转为抚,琦善自然理所应当的上位。

之前说了,琦善因为"穿鼻草约"被弹劾而被列为"斩监侯",其实他确实是在努力减伤清朝的损失并结束战争,而穿鼻草约中所谓的割让香港,在琦善的意识中应当属于让英国人暂住之意,而这也曾上奏过光绪帝并得到批准。所以,琦善被革职,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道光帝政策转变的牺牲品,在这之后,朝中主剿夷的声音又占据了上风。而之后的继任者杨芳、奕山、颜伯焘、裕谦、奕经等人,完美展示了一个天朝大员炉火纯青的科场文字功力,他们可以将大溃败说成小胜仗,将不痛不痒的微小胜利描绘成惊天动地的大胜,道光帝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根本不了解战场之上的真实情况,也当然不可能做出准确而正确的决策。

读完全书,还会觉得"天朝上国"的观念深入天朝大吏的心中,所有官员都认为清朝是天朝,而英国不过是夷狄,即使战争输了,天朝的文化也是远远优于夷狄的。这就使得国内几乎没有人能够正确的认识中英之间的现实差距,而且有些官员即使认识到了也不敢说,一旦有这种声音出现,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斥为卖国贼还好,弄不好触犯了圣上,乌纱帽都保不住。

当然在整个战争中,也有誓死力争并献出生命的烈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自不必说,主战派颜伯焘、裕谦,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水师提督关天培,定海保卫战中的守城将士与三总兵葛云飞、王锡鹏、郑国鸿壮烈殉国、福建水师提督陈化成等。即便不论黑白忠奸,这些人保家卫国的气概也值得钦佩。

最后便是历史的反思。茅在最后一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在研究鸦片战争史时,很快就得出结论:清朝迎战必败,应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自己有利的和约。这当然是一种假设。可是,这么一来,我就遇到了来自内心的两项驳难:

一、按照这一判断,清朝就不应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域就立刻投降?

二、按照这一判断,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都是白流的?

鸦片战争后,朝中一片欢腾,似乎像打了胜仗一般弹冠相庆,没有人为这次战争做系统的总结。道光帝年事已高,只想得过且过,而参与在战争中的那些人:林则徐、琦善、伊里布、奕山、杨芳、颜伯焘、耆英,没有人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看到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并想要为其变革出一份力,相比于邻居日本,在被黑船叩开国门后,他们的反应又如何?仅仅四十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将曾经的老师按在地上摩擦。《南京条约》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标签,而《安政五国条约》成了日本近代成功之母。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八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九

在这个假期,历史系主任给我们历史系学生推荐了很多经典书目,我选择了《天朝的崩溃》这本书,阅读后感想万千。

提起鸦片战争,每一位国人都能说出几句相关的历史,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有些事情并不清晰明了,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疑点。难道这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役真的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吗?而在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里,我们的疑问大部分都得到了答案。

这本书讲述了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们的历史思维的养成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的一开始,讲述的是有关琦善卖国的内容。作者从对琦善心理活动的探究、从琦善卖国的动机探究以及对琦善卖国罪名的深究,都向我们表明了琦善并非使人们口中的卖国贼。但那又是因为什么人们对琦善一直存在非议呢?茅海建先生提出了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并非是鸦片战争史独有的现象,而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常用方法。因为这种理论和模式具有掩护君主、掩护道统的特殊功能,因而屡屡被官僚士子们用来解释那些不能解释或不愿解释的历史现象。但是,这种理论的"局限性非常大,所以我们在阅读有关著作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究。

接下来,茅海建先生又从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士兵与军官方面为我们作了当时清政府军事力量和英国军事力量的对比。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当时清朝的军事力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落后,事实上,从明末开始,中国就已经接触到了西方的火器。换句话说,我们面对的并不是落后的兵器与先进的火器的对抗,而是枪的射击速度、炮的射击角度等细微差别带来的严重后果。

150多年过去了。19世纪是中国人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中国人饱尝人世间一切艰难困苦的世纪。21世纪呢?人们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呢?也有一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宣称,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可是,真正的要害在于中国人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中国人怎样才能赢得这一称号——中国人的世纪?”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

在成为预备党员之后,我抽空阅读了茅海建先生写的《天朝的崩溃》一书,这本书带我重新认识了鸦片战争,给了我不少思考。

这本书如同茅海建先生自己所说一样“我选择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理应发生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试图回答一些问题”。它以皇帝与诸位官员之间发生的故事为脉络,带我们认识了大清的政治环境,揭示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茅海建先生写的这本书的内容带我们设身处地地感受了那一段历史,那些在现代人看来很荒谬的事情,在茅海建先生联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之后变得非常直观,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有研读价值的历史书籍。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茅海建先生对琦善和伊里布等人的看法,在传统的主流观点中,琦善与伊里布是卖国贼,而林则徐则是大家公认的精度英雄,但是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茅海建先生从各种文献以及当时的情境出发,他设身处地地用当时的道德观念思考问题,将琦善卖国的证据一一驳倒,作者认为,琦善在促成道光帝“清缴鸦片”这一决定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琦善的卖国说其实来源于他对待英国入侵的态度,琦善其实主张妥协,但是事情在口口相传中必定会变味,由妥协变为投降,再由投降变为卖国,这一步步的深入,使得琦善被戴上了卖国的帽子。林则徐确实值得称赞,但是林则徐致力于研究英国的历史,了解对手的实力和战术,这在当时有着极其先进的思想,这值得百年后的我们去缅怀和尊敬他,但是作为一代大师,他也不能逃出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最终还是无法阻止英军用坚船利炮打开我们中国的大门,使我们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看完这本书,我有以下思考。首先是表面上的一些思考,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必须要带着思考看历史,有时候要辅助以必要的历史文献来说事,否则有些东西可能会被歪曲。就比如:现在日本教材中有些体现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情况。这个就是歪曲历史,历史永远存在,而史学家有些东西可能是错的或者具有认识的局限性。

第二,我认为在看待一个问题或者事件的时候一定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以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去看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轻物谁下落快这一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亚里士多德脑子一拍就得出答案了,但是我们换到那个时代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还是为历史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再结合测量工具的局限,我们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之处。

第三,每一个人都有功过是非,我们评价一个人要采取客观的态度,更多时候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尤其是在这个多媒体时代,在这个炒作横飞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多思考消息的真假,不能一拍脑子就充当看客,传播负能量,没有一个世俗的人能超脱世俗,每个人都会受到某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正所谓“明哲保身”与“令为玉碎,不为瓦全”两者的区别,有句话讲得好,那就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最后一点就是: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我觉得这句话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尤其是在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句话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真理性。

以上就是我看《天朝的崩溃》这本书的感想,看完此书,我最大的想法是:我成为预备党员之后,要多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学会科技创新,为我们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一

当读完本书后,我对这段距今已近二百年的发生于"天朝上国"的耻辱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无疑在这段历史中应当有很多的罪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受无数后人的唾弃与辱骂,但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在天朝体制下,这种于制度,器物,士兵上面的差距,又岂是一两个人可以弥补的。"。

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主要从鸦片战争出发,以历史人物的变化为主线,又从各种角度上分析了战争失败的原因,最终完整的论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结果。我对作者清晰的思路以及他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可观的角度上去冷静的分析整个事件和活跃在这个舞台上的每一个人物感到钦佩。不论是主和派的琦善、伊布里或者主战派的林则徐、奕经,作者都能从人物的性格、经历等出发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纵观本书,作者对各个名词以及历史事件的注解是最令我钦佩的,这是我看过注释最多的一本书,相信作者肯定在上面花了不小的功夫。而且本书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到了晚清的一个官场环境,从京城到地方,一个七品甚至八品的小吏到了地方甚至比一省督抚还要厉害,主政一方的总督巡抚之间粉饰之风盛行,说之为胡编乱造都不为过。就拿奉旨剿匪的"靖逆将军"奕山来说,在道光帝不低于六道圣旨的催促下,这位深受皇恩的康熙帝的五世孙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到达广东,而后手握数万大兵的奕山在对英的作战中被打的落花流水,英军一直逼到广州城下,开出了数条条约。最终交出了六百万的"赎城费"后英军才撤去。但是他是怎么汇报的呢?完全颠倒了历史舞台上的正反角色,英军反而成了祈和的一方,还借段永福之口说出一段自我表白的话"大将军奉命而来,唯知有战,"一何壮哉!再说整个战争的决策者——道光帝,这位以勤俭而著称的皇帝光是其自身对战争的态度就已经令人难以琢磨了。在英军已经进驻长江时他还不了解"英吉利"到底为何物,且其本身又在战与和之间反复,没有丝毫的坚决性。在这样的皇帝与大臣之间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大清王朝的余晖,而道光帝自己如果知道仅仅在十四年之后他的儿媳慈喜将带着一家老小匆匆逃出紫禁城奔向热河,不知又将作何感想。

在读完本书后,我不禁也要有同作者一样的问题:中国大陆与西方的差距比起一百五十年前鸦片战争时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我相信时间终会给我们答案。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二

转而想到,天朝是很喜欢树立道德楷模的。而天朝每有贪腐,即认为是道德约束不够。可是,人本质是自私的,怎么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圣人的标准?结果只能是所有人都带着伪善的面具,却在背地里做见不得人的勾当。戴面纱的历史看过之后,会大呼原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有种被历史课本欺骗的感觉。记得有人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知道的或读到的历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历史,所有流传下来的史籍其实都是别人所记录的,到底当时是什么情况,我们也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去观察。

尤其是作为宣传工具的历史教科书,更是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或厚此薄彼,或被选择性遮盖。实事求是抗英战争中,对战双方在武器装备和军事制度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天朝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事情。那除了奋战到死,是否还有其他的道路?或者说明白些,是否议和就是真的是卖国?有时候,说出实话真得很难。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三

这诸多疑惑,在阅读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后大都得到了解答。本书又名《鸦片战争再研究》,是茅海建先生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与之前所读文献不同,茅先生除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海量史实外,更致力于站在当时的情景下,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解读历史,使得许多在今人看来荒谬的行为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他用鸦片战争中决策的皇帝与诸位官员构建书的脉络,在官员们的决策做法中窥探大清国的政治军事环境,评价清王朝在此历史转折点的所作所为,揭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如作者自己所言:“我选择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理应发生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试图回答一些问题。”可谓推陈出新,别树一帜。

“历史学家可以说谎,但历史不会说谎。”本书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作者对待历史极为认真的态度,这从书中丰富详尽的引用和注释便可见一斑,更难得的是其坚持事实、力图还原历史真相的努力。

在之前的认知中,琦善、伊里布等人就是“汉奸”、“卖国贼”,林则徐则是能救国于危亡却被构陷而壮志难酬的民族英雄。但在此书中,作者通过严格分析,将有关琦善“卖国”的证据一条条驳倒,告诉我们是琦善而非林则徐促成了道光帝“查剿鸦片”的决定,琦善“卖国说”的根由在于他不主张用武力对抗的方式制止英国的军事侵略,而是去企图用妥协的方式达到中英和解。于是,“妥协”便被视为“投降”,“投降”又被提升为“卖国”,帽子便这样一顶一顶加在了琦善头上。他同样告诉我们,林则徐固然有着值得称颂的业绩与精神,却绝不是大厦将倾时可支的那根“独木”,与同时期其他官员相比,他肯致力于新知的努力,了解了英国殖民的历史,做着当时官僚士子们不屑于做的事情,实为难能可贵。但他的见识水平、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使他未能准确了解对手的实力、战术,亦未能对战争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是一个寻求进步的人,但再伟大的人也有其局限性,作为个人,总是无法彻底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而当时人们对林则徐的盛赞和期许,更多是因为那是当时他们所能抓住的难得的希望;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对林公的敬仰与怀念,多的是对那段苦难历史的侥幸与不甘。

历史学家与我们普通大众一样,生来俱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不应当演化为历史研究中对本民族的袒护。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分析错误,从而避免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学本应当提供这种力量。中华民族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但我们不能忽视几千年历史沉淀所积累的民族缺陷,正视缺陷是消除缺陷的必要条件。这便是历史应当给予我们的价值。

回到书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我不合时宜的想起了另一本似乎毫无关联的书——《三体》,脑海中总会浮现“歌者文明”对太阳系文明实行的“降维打击”。鸦片战争中的英国与中国似乎就可以贴切的对应这两个文明。就像《三体》中面对“黑暗森林”法则自以为已做好准备沾沾自喜的太阳系文明一样,当时的清王朝也仍然沉浸在“天朝”的美梦里,以为泱泱中华根本不必将区区“岛夷”放在眼里。于是,英国的“坚船利炮”和先进的军事理念就如一块二相箔,使得清王朝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这不是两个国家的交战,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对旧时代无情的全面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下,忠臣良将、义理仁心都不过是蚍蜉撼树而已,更何况这个旧时代已是千疮百孔、根枯叶烂。

在长期领先于世界背景下,“天朝上国”成为了我们的定位,清王朝的强盛也使周边地区的各国君主,出于种种动机,纷纷臣属于中国,向清王朝纳贡,受清王朝册封。至于藩属国以外的国家,包括西方各国,清王朝一般皆视之为“化外蛮夷之邦”,在他们的心目中,通商是“天朝”施于“蛮夷”的一种恩惠,是“怀柔远人”的一种策略。因此,清王朝在对外关系上,自以为是居于他国之上的“天朝”,不承认与之平等的国家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天朝”的对外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茅先生所说,“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而当这个梦被强行打破时,我们才恍然发现自己的落后与无能为力。

茅海建先生从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士兵和军官三个方面将中英军事力量进行了对比,使我们看到了二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和清军当时的种种乱象。当权力与金钱一样上市流通之后,即刻产生威力无比的社会腐蚀剂,当军队将财神像奉为战旗时,腐败已不可逆转,执法者犯法的罪恶足以致命。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本是一个难得见到光明的黑暗世界。但当下流行的各种鸦片战争的论著中,一方面承认清军已经腐败,一方面却又只是利用一小部分在抵抗中牺牲的将士讲述“广大爱国官兵英勇奋战”云云。这种以偏概全的论调,难免让人觉得有“阿q精神”的味道。

除去军事上的种种问题,鸦片战争暴露出的君臣关系问题更令人深思。天朝的落败,打破了当时的史料作者和著作家们固有的“天朝不可战胜,岛夷不自量力”的思想,他们虽然疑惑,却并不能从世界大趋势和中国社会本身去看问题,因而不可能看出问题的症结正在他们津津乐道的天朝文物制度上。他们认为剿灭才是天朝对待这些蛮夷之邦唯一正确的方法,而以此类推,败仗的责任自然不能推给皇上,就只能由不主战的大臣承担,而给他们带上“奸臣”的帽子,并且逐渐由“奸臣”变为“卖国贼”。对于在文化专制主义和儒家学说千年的影响之中形成的“君臣是非善恶忠奸”的理念,著作家和史料研究者们的行为不仅不是对当时社会忠奸理论的反思和改变,反而是为了使其更加稳固。于是我们看到:皇帝独断专制却又漫不经心,大臣战战兢兢却又谎话连篇。“知识给人力量,愚昧也给人力量,甚至是更大的力量。”在战争开始相当长时间之后,清朝自道光皇帝至各位大臣对英军的实力仍然模糊不清,以至于多次战争后清军的防御和战法都无创新。这又如何能不败呢?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本应看到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抵抗侵略,实际上却是上下欺瞒得过且过,实在令人扼腕。

其实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就有完成军事现代化的组织,也就是全面进入热武器时代。但没有成功,因为社会组织和生产方式不支持。而皇帝和大臣互相不信任就更是自古以来的问题了。这倒可以解释另一个我本不理解的问题:在当时的文献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对“汉奸”的指责?结合后来的“三元里抗英”中劝解三元里民众的余保纯成为了众人心中的“汉奸”一事,我想,在鸦片战争时期,“汉奸”可算是一个最不确定的称谓,一切不便解释、难以解释的是由、责任、后果,便可以被转移到“汉奸”身上。

在本书的最后,茅先生将清王朝与当时同样遭受列强侵略的日本做了对比,我们看到“黑船事件”之后的日本,是如何以与清王朝截然不同的态度开始奋斗与发展,终在“明治维新”后突飞猛进,甚至在鸦片战争结束52年后由当初的被侵略者成为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的苦难。我思考着与作者相同的问题: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的血如何才算没有白流?以鲜血换来的成功是荣耀的,而以鲜血换来的失败更应当被重视。唯有牢记“血的教训”,认真思过,直至奋发图强重振辉煌,方可称作不辜负。一百余年前是如此,一百余年后更是如此。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也当如此吧。

鸦片战争,这是一段伤痛而屈辱的历史,但也正因为经历过这落后、蒙昧、痛苦的历史,我们才更能体会到,五十年后这个民族的觉醒,是多么的不易,又是多么的伟大。世界仍是百年前那个世界,幸而中国已不是百年前那个中国。茅海建先生在全书最末问道:“中国人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中国人怎样才能赢得这一称号——中国人的世纪?”我想,百年屈辱过后,重新在世界舞台上显现自己无可阻挡的实力的中国,定不会令我们每一个国人失望,不会令百年前在一片黑暗中仍能以血为烛的先辈们失望。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四

关于经验的书籍,比如创业经验、人生经验等,我总是很乐意看,写得越真实就越有价值,这本书就是一本真实的关于俞敏洪创业经历的书籍。我不仅学习了如何创办一家公司,也理解了目前新东方的发展和问题的原因。

他最开始是通过免费上课的方式来做广告,只有小部分的学生付了学费,中途会有旁听生,他不会赶走他们,而是让他们蹭课,这些学生蹭课久了不好意思就也付了学费。这是第一批学生,由于教学好,这些学员成了他的品牌宣传员。口口相传,新东方就办起来了。实际上,学而思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起家的,最初,学而思创始人教奥数,家长看孩子学的好,就给他推荐了学生,口口相传,后来学生越来越多,才有了如今的上市公司。

在办公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一件事你做不了,那么一定要找几个人同时帮你做,让他们在获利的同时互相制衡,如果只是让一个人做,这就相当于开饭馆的老板不会做饭,找了一个大厨,这是很危险的,除非你给足利益,但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你不能确保你给的利益是否可以永远满足他。

创业路上,利益分配是随着阶段而变化的,最初俞敏洪是给老师固定工资+奖金;后来徐小平、王强来了以后,采取合伙人机制;2000年后有了长久合作伙伴,变成股份制;上市后是利益分配机制。

和同学朋友创业,一定要注意:1.利益结构一定要清晰分明,明确每个人占多少股份;2.利益分配结构一定要是动态的,因为未来发展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是不确定的;3.要有清晰的上下级结构,得有最终决策权机制。

一个坦诚、让人不需要防范的人,他获得资源的效率是最高的,成本是最低的。一个人只要拥有诚信、坦诚和信任,那么别人就会对你非常放心。当然,要讲究技巧,如果做事不给别人留情面,那么就算你诚信、坦诚、l可信,别人以后做事情也不会给你留情面。

聊聊天,只要不过分奢侈。很多官员本身也是非常有想法的人,有很好的品格的人,跟他们打交道,让他们对你的人品人格予以认可,这种事情叫作友情相交,最后对方把你视为朋友。但这绝对不是利益相交,比如遇到事情拎一大捆钱跑到官员家里说,你帮我把这个事干了。即使官员帮你干了,这种事最后也会带来比较大的后遗症。如果遇到就是要钱的官员,不给就不办的官员,那么宁可放弃利益,也不要走这条路,因为风险很大,因为越是这样的人,越有可能被抓起来,遇到这样的人你就避开。跟好的官员打交道,这样既有了友情,又有了交情,互相之间还能学到东西,而且还可以把自己的业务放在一个非常安全的范围之内。

好书带给人成长,拓宽你认识世界的边界,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确实是本真诚的好书。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五

可怕的不是活在梦里,做梦总有被叫醒的一天,而是一直活在谎言编织的世界中,永远看不清世界的真相。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鸦片战争再研究”,作者茅海建是一位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教授,本书是对鸦片战争的整段历史做了全面的回顾,从战争的肇始到整个进行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束。

作者的视角是全新的,并不像以往的论述一样,落在“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屈辱史的开始”这样的论调上。而是“以求真的态度”从许多被忽略的鸦片战争的细节中挖掘出一直以“天朝”的自称的清王朝为何从这场战争开始走向崩溃的原因所在。作者的论述重点落在了参与战争的包括道光皇帝、林则徐、琦善在内的共12位清王朝的关键人物上,他们被后世史学家或被称为昏君,或称为英雄,或称为汉奸,而在作者的笔下充分体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对待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的态度,力图使他们的各自形象变得立体,摒弃只做单方面道德的评判,充分挖掘这些人在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上在当时背景下的表现。

正如作者文中所言:“历史的述说中夹杂着悲痛”。当然以上帝的视角去看待和批判历史人物,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从这些悲情人物的表现中我们却能吸取许多教训,这正是治史和读史的最大意义所在。

鸦片战争的肇始,在于当时工业革命后的已步入工业社会的英国需要将清王朝纳入世界贸易的体系中,他们通过输入鸦片换取白银和茶叶,获得商业上的利益。而此时的清王朝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从皇帝到臣民仍处于天朝世界观中:中国就是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其他要么藩属,要么是蛮夷。英国在清王朝的眼中只不过是蛮夷,在整个战争过程中都是以蛮夷对待,清王朝秉持的是,要么“剿夷”,要么“抚夷”。

从今天的视角看,农业社会的清王朝面对近代社会的英国,是落后的制度与先进的制度之间的抗争,无论在武器还是制度上,都是无法战胜的,鸦片战争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走向失败的战争。

这种后世看起来非常可笑的天朝的世界观可以追溯到儒家最早的“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世界观中,这种观念已经延续了两年多年可谓根深蒂固,因此鸦片战争的`惨败的教训一点也不曾引起清王朝的反思,从天朝梦中被唤醒。而相邻的日本,“黑船事件”之后同样被打破国门,却能从此走向革新的道路,最后甚至成了侵略天朝的列强之一。

而可怕的不是活在梦里,做梦总有被叫醒的一天,而是一直活在谎言编织的世界中,永远看不清世界的真相。而清王朝的真正腐败正在于除了皇帝外的所有的人都在撒谎,而皇帝是整个国家机器的中枢,所有的决断都来自于他。

恐怕只有靠良心了,这也正是道光皇帝对臣民的要求,在道光的眼中,只要符合良心就一定能办好事,办事不利肯定是良心出了问题,因此道德的评判成了解释一切问题的标准。而且最大的弊端就是,皇帝永远都是正确的,错误永远都是在办事的大臣,因此随便给大臣一个汉奸的罪名,便可以把失利的原因推给了他们,大臣们就永远都是皇帝的替罪羊。

这也恐怕是我们中国文化里最可怕的一点,我们对事实的客观原因分析往往是忽略的,而是从人的善恶与忠奸等主观原因去寻找原因,因为我们有“诚心正意”的要求,而且我们还相信人定胜天。过分强调主观原因,无疑是盲目的。这正是整个清王朝的人犯的错误,同样的错误在今天还在不断的犯。

让清王朝走向崩溃的那些制度上或者文化上的问题是否已经完全解决了?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六

《大崩溃》这本书是都梁继《家国四部曲》后的又一力作,整体格局较大,主要以豫湘桂战役为大的历史背景,将国名党少将蔡继刚,飞行员蔡继恒,士兵佟满堂兄弟等人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文章沿袭了都梁抒写人物的一贯作风,永远维持着那个稳定的三角架构,佟氏兄弟应该出生在花园口决堤之后黄泛区,是普普通通的传统农民形象,自始自终他们可能都没弄懂国家是怎样一个概念,他们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时候劫持国名党高级将领,也可以在日本人给他们发粮食之后点头哈腰,处于有奶就是娘的一种状态,就算在日本人扫荡之后,他们想的更多也是报仇,而不是为国效力。文中提到“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大夫失职,行事不公;以我为贤,却派遣不停”,明显是作者对于传统帝制剖析。佟氏兄弟类似《狼烟北平》的文三,国家的概念,自始至终都未清晰,他们能理解到的,更多的事水浒中的那种义气。

蔡氏兄弟皆为高材生,蔡继刚美国知名军校毕业,比黄埔还要黄埔,军事理论素养扎实,可能是文中综合素养最高的将官了,他在豫中会战失败后对战略格局的剖析,以及衡阳保卫战之前的预判,都可证明他的理论素养,从他不可为而为之,可以与守城将士共存亡,家国情怀显露无疑。蔡继恒曾是西南联大学生,就像无问西东中的力宏一般,风流倜傥,因俊潇洒,撩妹系数爆表,但作为飞行员,每次出机,可能都是永别,他也曾克制,营养师沈星云一曲《梅娘》将其拿下。

文章在描写战争场面惨烈的同时,也在不断分析着战争,从日本人山田圭一,蔡继刚,蔡继恒,沈星云……多角度描写,刻画人物有血有肉,日本也有好人,中国也有坏人,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我们要学的还有好多。文中也提到驼峰,陈纳德,缅甸,等词,有空再说。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七

读研之后,你会发现连玩耍都会有很大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在研一的时候最为强烈。前天我和室友一起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关于经济和政治的书籍,今天才有机会打开来看一下。

在我借阅的四本书中,我首先打开的便是这本安德鲁·j·希夫和彼得·d·希夫所撰写的《经济为什么会崩溃》,除去我本身对经济原本的兴趣外,这本书所用的以讲故事的文风说经济也使得我想要最先阅读它。我的确很好奇要怎么用一个连贯而且又寓意深远的故事讲述经济这么一个复杂的概念,当然,这本书也的确做到了,用了一个我意想不到的故事。

这本书也使我了解到我以前不曾了解的经济,毕竟我只是个经济的爱好者,而不是专研者。看完这本书我也了解到,其实储蓄是一切资本开始的源头,虽然现在政府都大力倡导消费甚至超前消费,但我们所消费的东西都是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属于享受型消费,这样的消费除了能增加一点好看的gdp外,没有增加任何的生产力。消费拉动经济,指的是我们的需求被生产者更好的满足,生产者制作出了更多更有利于人类自身需求的产品,而不是原有产品的无限循环。储蓄除了可以产生资本,还可以作为应急使用,我们每个人乃至每个国家都无法保证不会受到灾害,当灾害降临,你所拥有的储蓄便会成为你的救命稻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是否会再次崛起。

而且,一旦储蓄减少,银行所可以借贷出去的款项就会减少,会有更多应该发展的企业死在创业途中,虽然这也属于大自然优胜劣汰的一种,但我们也要明白,过度的消费并不会促进经济增长,它只会给我们一个好看的数据,事实上,是我们口袋里的钱没了,甚至负债累累,这种超期消费是透支我们未来的收入,把经济危机的风险转移给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好像搞错了因果关系,不是因为消费带动了经济增长,而是因为经济增长带动了消费。

这些好像都不能很好的解决目前的金融泡沫,而且作者写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凭借其世界货币的地位都可以让美国即使不生产几年仍旧不破产。这是美国独特的优势,但其他国家不会这么幸运,它们在发展经济时需要比美国更谨慎也更如履薄冰,毕竟很少有国家能够有美国那样的支持力。

是不是资本主义一定为爆发经济危机,目前来说是的,只是经济危机的周期会随着人为而延长或缩短。社会主义是否不会有经济危机,谁也说不清楚,这是关于经济的实验,我们只能一路走一路摸索。

世界经济最终会如何,我想谁也预想不到,不过也正如书中所说,经济泡沫亟待解决,如果再用通货膨胀的手段,整个国家可能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震荡。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八

一、禁烟只是鸦片战争的起源表象,战争实质是文明的较量。

对中国而言,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文明落后的必然结果。大清统治阶层的“天朝”思维逻辑,使得他们自始至终都把来犯者视为桀骜不驯的蛮夷。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够从世界大趋势和中国社会本身去看问题,因而不可能看出问题的症结正在于他们津津乐道的天朝文明制度上。朝廷的“剿”“抚”摇摆不定,以冷兵器和战士的血肉之躯对付洋枪洋炮,天朝大败而归,他们口不服输,心亦不服输。战败后的天朝居然没有吸取一点教训,继续活在天朝上国的梦里。

二、林则徐等先驱睁开了眼睛,但可惜没有真正看清世界。

林则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在视这些为“奇巧淫技”的当时儒林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但林则徐等人对西方认识还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只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并没有如日本的维新三杰那样认识到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差距。他们以及他们在洋务运动中的接班人把战争的失败归因于在军事方面的技不如人,并没有率先从“天朝”的迷梦中真正醒来。

这不能怪林则徐,他在两千年儒家道统的浸润、几百年闭关锁国的封锁和“天朝朝贡”制度的自满下,依旧跳不出历史的大框架。

三、只有深化改革、政治昌明,才能有真正的现代化强国。

《天朝的崩溃》一书以大量的史料,揭示鸦片战争所暴露的当时中国人特别是清朝统治阶层的愚昧昏聩。

无数史实证明:鸦片战争及以后的失败,原因不在于主和的奸臣作祟,甚至不在于西方的船坚炮利,在于文明的落后以及缺乏对这种落后的认识,在于不了解这个世界以及缺乏追求科学进步的向往,在于当时的社会精英囿于儒家道统、不思改革进取,在于小农社会的散漫和缺乏紧跟世界进步潮流的有力领导。

180年后,在经历无数次血的教训与洗礼后,我们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开始重新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我们民族需要真正的“开眼看世界”,深化对世界的了解。与180年前不同的是,我们不再闭关锁国,在世界舞台上已经有中国频道,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

唯此,才能真正解脱鸦片战争给我们民族带来的苦难。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十九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超级大国的崩溃》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国的.兴起,起于经济和社会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扩张。大国之衰,直至葬送整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的苏联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制度当然是主要原因,然而最终给予其重大一击的却是其民族情况。苏联国内大清洗、劳动营制度等历史悲剧中,都有民族情况牵涉其中,并在苏联民族关系上不断留下伤疤。书中对这些问题也做了总结:苏联从加盟共和国,到民族自治州,其民族情况复杂性和难度都超出其自己预料,苏共认为民族情况早已解决,却不断制造一次次民族惨剧。从斯大林的高压政策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一些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相继宣告独立使苏维埃成为一具空壳,特别叶利钦带领苏联最核心联邦俄罗斯的独立,更让戈尔巴乔夫无力执掌大局,并在一次“宫廷政变”后,伤心的宣布苏共“解散”,宣告了一段沉重历史的结束。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0多年,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多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中国的崛起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世界历史就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一个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二十

1、创造真实物质的生产力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根基。

2、满足人们需求的新产品的出现,才能增加总体社会的消费。

结论很有价值:美国目前的经济和货币政策,被政客绑架,走在毁灭的路上,目前还看不到停止的迹象====最终会有美元的崩溃,金银大涨。

中国目前也一样,就看谁拖的更久,美元先崩溃,中国就没事。

人类社会一直在向文明程度更高的层次发展。我们用更加宏观的思维===自生长的自组织体系,人类社会也是自然产物,一定会有分形几何式的结构,也一定会有阴阳的转换。我们个人活在世界上,其实只需要做好每时每刻需要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ps:对于我们操作者来说,使用最高思维的`操作体系,是最终获利的正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10396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