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是对问题进行细致剖析和研究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在写总结时,要注重逻辑性,将所总结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组织和表达。总结范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在思路和表达上可以借鉴一些好的写作技巧。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三维目标呢卢雷老师《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使我收到了很大的启示。
卢雷老师将情境创设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如:在课一开始,他就板书: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北京开国大典……让学生在"开国大典"强加一个修饰词,又让他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样的情景创设,既是让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感知,又是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对课题了解,朗读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起到了多重效果。
又如:在学习"会场布置"这一部分,卢雷老师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当场在黑板上画出了方位图,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记忆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使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学生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
《开国大典》是一篇爱国主义的教育经典,但离现在甚远,学生感受。卢雷老师遵循这一特点,关注语言,加强朗读,引领学生层层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
如:在学习"会场布置"时,卢雷老师先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接着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加强指导,乃至复述课文,层层递进,引发激情。这不仅把会场布置清晰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而且训练了学生表达的顺序和逻辑思维能力。
又如:在学习"宣告成立"时,卢雷老师让学生通过聆听声音,观看两遍录像,多种形式的朗读,随手绘画地图等,把感官和文本自然,有力地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出感觉,读出内涵,读出激情,使朗读发挥到了及至。这是语言和思想的自然统一,是有效指导和主动学习的有效统一,水到渠成地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教师们就是要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去认识,体会,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评委:
从我的家乡浙江平湖小巧玲珑的东湖畔来到大都市武汉美丽大气的东湖边,是一种缘份;今天,在田汉大剧院,高唱国歌,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也是一种缘份;作为来自基层县市的一名教师,能有幸向来自全国各地小语届的精英、专家们学习,更是一种缘份!感谢这四十分钟,感谢长江水孕育着的江城的孩子们,这是我从教18年以来语文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经历!
老师们,《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在研读课文过程中,我感觉到文章很长,且当时的时代背景又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而文章又具有十分丰富的政治思想内涵,第一课时如何取舍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常态课中的精品课?这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
鉴于此,主要设计了二个板块的内容,在第一个板块中,着重强调梳理文章结构,强化整体感知,把理清开国大典的进行程序作为训练重点,以此帮助学生明了课文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努力真实地体现生成过程,以此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其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突出了整体感知,另一方面,强化了第一课时的重点,突出第一课时的特点。第二板块,从语文的本真目标出发,从语言学角度强化文字理解,促进情感感悟,抓住主席的动作及人民群众的反应来实现阅读理解,也就是采用了这样一个问题:哪一个场面深深打动了你的心?哪些语句拨动了你的情弦?以此来统领重点内容的理解。用选择性学习来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并努力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与多元感悟。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感悟的结合点,形成“情知交融、情语相谐”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语文课成为“语言”的课堂。让孩子亲近文本,以各种方式的读,默读、自由读、朗读、引读,以及体现自读自悟的个性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让孩子感受意象,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生发形象。
努力让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语言文字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在语言教学的生成过程中,形成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情感场,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我始终认为情感是文字的旋律,文字是情感的体操。教学中时时突现情感的魅力,师生撞击、音像刺激、气氛感染,以情促悟。
努力让语文课成为“艺术”的课堂。让感悟成为有支架的体验方式。如理解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这一场面,我刻意回避以录像代替理解,而辅之以图文阅读,在强烈的对比与认知冲突中促进孩子对语言的感悟,在课堂结束时才用主席宣布成立的视频冲击学生情感。这样的安排用意十分明显,旨在强化语文性,实现语言训练的有效性。在理解瞻仰和站字的含义时,同样采用了比较和替代的方法,以这样的训练载体实现了训练与感悟的有效统一,使教学过程更扎实、更丰实、更朴实。
简单地说,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今天的这节课也是我追求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站,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语文教学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恳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朋友批评指正!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三
各位老师、尊敬的评委:
从我的家乡浙江平湖小巧玲珑的东湖畔来到大都市武汉美丽大气的东湖边,是一种缘份;今天,在田汉大剧院,高唱国歌,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也是一种缘份;作为来自基层县市的一名教师,能有幸向来自全国各地小语届的精英、专家们学习,更是一种缘份!感谢这四十分钟,感谢长江水孕育着的江城的孩子们,这是我从教以来语文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经历!
老师们,《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在研读课文过程中,我感觉到文章很长,且当时的时代背景又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而文章又具有十分丰富的政治思想内涵,第一课时如何取舍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常态课中的精品课?这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
鉴于此,主要设计了二个板块的内容,在第一个板块中,着重强调梳理文章结构,强化整体感知,把理清开国大典的进行程序作为训练重点,以此帮助学生明了课文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努力真实地体现生成过程,以此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其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突出了整体感知,另一方面,强化了第一课时的重点,突出第一课时的`特点。第二板块,从语文的本真目标出发,从语言学角度强化文字理解,促进情感感悟,抓住主席的动作及人民群众的反应来实现阅读理解,也就是采用了这样一个问题:哪一个场面深深打动了你的心?哪些语句拨动了你的情弦?以此来统领重点内容的理解。用选择性学习来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并努力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与多元感悟。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感悟的结合点,形成“情知交融、情语相谐”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语文课成为“语言”的课堂。让孩子亲近文本,以各种方式的读,默读、自由读、朗读、引读,以及体现自读自悟的个性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让孩子感受意象,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生发形象。
努力让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语言文字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在语言教学的生成过程中,形成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情感场,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我始终认为情感是文字的旋律,文字是情感的体操。教学中时时突现情感的魅力,师生撞击、音像刺激、气氛感染,以情促悟。
努力让语文课成为“艺术”的课堂。让感悟成为有支架的体验方式。如理解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这一场面,我刻意回避以录像代替理解,而辅之以图文阅读,在强烈的对比与认知冲突中促进孩子对语言的感悟,在课堂结束时才用主席宣布成立的视频冲击学生情感。这样的安排用意十分明显,旨在强化语文性,实现语言训练的有效性。在理解瞻仰和站字的含义时,同样采用了比较和替代的方法,以这样的训练载体实现了训练与感悟的有效统一,使教学过程更扎实、更丰实、更朴实。
简单地说,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今天的这节课也是我追求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站,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语文教学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恳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朋友批评指正!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四
(三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教学要求:
a.语文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b.语文学习过程方法习惯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c.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五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以回顾历史,感受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为主题。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主要写了“会场情况、典礼过程、阅兵式、群众游行”这四个部分,其中典礼过程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它是按奏国歌、宣告、升红旗、鸣礼炮、读公告这样的过程进行的。通过描写广场上人民群众的动作、神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领袖毛泽东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对新中国成立的无比自豪和激动的心情。
这节课我教学的是第二课时,精心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一、理清典礼进行的顺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其中第三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重点语句、重点段落来有感情的朗读则是本课的难点。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体会中心。同时通过让学生观看旧中国的百年屈辱史图片、观看大典盛况的录像来完成本课教学。五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的,而且前面一个单元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也曾提到过,学生有了这么好的历史背景作铺垫,应该已经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所了解,已具备了一定的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读、找、想、读、写”的方法学习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语文课成为“语言”的课堂。让孩子亲近文本,以各种方式的读,默读、自由读、朗读、引读,以及体现自读自悟的个性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让孩子感受意象,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生发形象。努力让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语言文字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在语言教学的生成过程中,形成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情感场,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我始终认为情感是文字的旋律,文字是情感的体操。教学中时时突现情感的魅力,师生撞击、音像刺激、气氛感染,以情促悟。
整堂课主要本着新课程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让学生自己说,通过自己找重点字词感悟体会,再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当时人民群众的激动、自豪,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实现语文性和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六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断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点句。
“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向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布置作业。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七
卢雷老师将情境创设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如:在课一开始,他就板书: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北京开国大典……让学生在"开国大典"强加一个修饰词,又让他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样的情景创设,既是让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感知,又是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对课题了解,朗读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起到了多重效果。
又如:在学习"会场布置"这一部分,卢雷老师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当场在黑板上画出了方位图,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记忆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使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学生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
《开国大典》是一篇爱国主义的教育经典,但离现在甚远,学生感受。卢雷老师遵循这一特点,关注语言,加强朗读,引领学生层层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
如:在学习"会场布置"时,卢雷老师先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接着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加强指导,乃至复述课文,层层递进,引发激情。这不仅把会场布置清晰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而且训练了学生表达的顺序和逻辑思维能力。
又如:在学习"宣告成立"时,卢雷老师让学生通过聆听声音,观看两遍录像,多种形式的朗读,随手绘画地图等,把感官和文本自然,有力地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出感觉,读出内涵,读出激情,使朗读发挥到了及至。这是语言和思想的自然统一,是有效指导和主动学习的有效统一,水到渠成地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教师们就是要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去认识,体会,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词语。背诵、抄写第7自然段。
2.学习课文,通过文中的一个个场面描写,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通过一个个场面描写,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讲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全国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
(二)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集体正音。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请根据你以前阅读的书籍或文章,用一句话或者几个词语来说一说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丧权辱国。
外忧内患。
辛酸屈辱。
2.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_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_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3.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你有没有像1949年10月1日的人们那样激动过?
你能理解广场上的人们为何欢呼吗?
4.屈辱沧桑的历史终于一去不回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了!现在,你们就是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去抓拍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
四、理清文章脉络。
大典前、大典时、大典后。
五、重点讲解“典礼时”
1.学生自读典礼时这部分内容。
2.集体完成“典礼时”表格内容。
六、自主品读。
1.学生自读典礼前、阅兵式和典礼后部分。
2.完成表格内容。
七、重点句段理解。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删掉括号中的内容,对比体会。
两段(洪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换掉括号里的词,对比体会。
洪流_队伍。
流走。
光明光亮。
八、课文解析。
小组互相学习,把你还没有弄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1.“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红流”指_队伍,"流"这里指_队伍行走的样子,与"红流"相对应,"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更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乃至全中国永远摆脱了反动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中的光明。
“红”暗示了人民群众以后对生活会红红火火,展现出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和热爱。“掌声”、“欢呼声”表达了人民群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喜悦、激动的心情。还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表达了人民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
九、通读全文,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点。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地写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十、拓展提升。
同学们:你们知道54门大炮齐响28响的意义吗?
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54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想再看看雄壮的阅兵式吗?(图片展示)。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一天,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她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正象诗人何其芳在开国典上写下的诗篇中描述的:在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亿万人民欢欣鼓舞,因为伟大祖国将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九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
2、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在反复诵读,合理想象,
预设目标。
1、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诵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尝试通过诗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人热爱农村、关心农事的质朴情怀。
教学准备:结合课内外资料,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最早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之间的联系。
二、感知作者: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记一次夜行的经历,比较容易读懂。
三、合作探究。
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互动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长。因为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明月、清风,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还可以从词人找避雨地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互动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
明确:白日酷热,因为从鸣蝉、说丰年、骤雨等可以看出这时正值夏季。
互动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上片的内容?
明确: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的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清风吹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此时,词人和他的同伴们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他们都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的鸣叫,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好年成。
互动4: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明确:到了后夜,天边尚余几颗星。
互动5:“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吗?
明确:从下句看,他是着急的,因为这是骤雨将至的信号。
互动6: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吗?
明确:从下文“旧时”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
互动7: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
明确:词人用的是倒语,表现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
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学生创造性的表述下片内容(可参照上片的表达方式)。
四、总结。
凡双调的词,内容重点大多在下片。这首词也是如此:它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词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
此外,读词也要注意词中的关键性字眼,过去叫做“炼字”。这首词中“忽见”二字就炼的好,集中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
板书设计。
辛弃疾。
写景烘托: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香蛙声。
真情流露:热爱田园避雨惊喜兴趣盎然。
拓展阅读:课文分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上阕: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下阕: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这首词使用的是《西江月》这个词牌,该词牌要求:
(1)上阕和下阕分别都是四句,第1、2两句都是六字,且要求对仗。第三句是7字,第四句是6字。
(2)第2、3、4句的最末一字须押同一个韵。(幻灯片2中文字“蝉、年、片;前、边、见”中变换颜色。)。
三、鉴赏诗句。
1、诗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的景色、恬静宜人的气氛。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吧。
学生朗读全诗。
2、这首诗是诗人罢职闲居时的作品,辛弃疾的词以悲壮激昂、豪气奔放为主要风格。但他笔下也能呈现清丽幽美的景色,流露活泼自然的情调。这一首《西江月》就是别具清丽格调的词,宛如一首夏日小夜曲,给人以浪漫的享受。那么我们仔细来分析这首词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幻灯片5图片:山村月夜图,有树枝、鸟雀及鸣蝉。文字:如上)。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先以惊鹊写明月,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儿一见到光就惊飞不定。次写鸣蝉,半夜还有蝉鸣,可见天热,为下片写雨伏笔。本来摸黑走路,明月一出来,眼前一片光明,天气很闷热,起了阵阵清风,这时多么惬意!惊鹊,反衬词人的坦然,鸣蝉,使人越发感到乡村的幽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幻灯片6图片:池塘边稻花盛开,一片金黄,荷叶满池,池中有青蛙。文字如上)。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稻花飘香,沁人心脾,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息更浓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别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的叫声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欢唱了。
提问: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幻灯片6点击后出现文字:“侧面烘托”)。
分析: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把不识人情却识时节的蛙声,赋予人的感情,说它们也在为丰收而歌唱。蛙犹如此,人乐更甚!作者通过拟人和衬托的手法把农村人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之情传情地表达了出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幻灯片7图片:山中遇雨图,天空有数颗星,路上有一人散步)。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如果说上阕是夏夜之晴,着重在物;下阕就是写夏夜之雨,着重写人的思想感情。这两句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乌云几乎布满了天空,只在一角露着七八个星星,数也数得清。词人写明星而不写乌云,只用星星暗示乌云,反增画面的美感而不煞风景。“两三点雨”,雨点很大,不紧,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提问:这幅画面的组织有什么特色?(幻灯片8:用卡通画的形式表示以下构图)。
分析:这副画的构图是颇有特色的。前一句,由星星点点,散布云外,构成了一个面,写出了光线的若明若暗;后一句,由雨点形成线,而且使人似乎听到雨滴的落地声。前后两句,从天空到山前,构成了一幅浑然奇妙的立体图。这是词,又似画,有影像,有韵味,深邃的诗意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幻灯片9图片:溪流尽头,峰回路转又见茅店。文字如上)。
提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分析:词人在此将笔一跃,然后一扬,使文势起伏,感情摇曳。“忽见”二字,流露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样的惊喜之情。
4、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分析:这首词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数字”入诗,构成优美的意境。上片借数词“半”点明半夜时分。以“一”字描写到处是蛙声。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夏夜疏雨,确是传神笔致。天外之星七八个,乌云当中又留隙;山前之雨两三点,大雨欲下还敛住。(幻灯片2中以上提到的几个数词变换颜色)这几个数词用得巧妙之极。星一多,则不可能有雨;不见星,则可能雨大。唯独稀稀数星,疏疏小雨,才构成清朗恬静地境界,以烘托出丰收的景象和人的喜悦之情。由此可见,数字不但可以入词,而且与词的境界关系颇大。这首词在这方面也留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四、分析词内蕴的情感。
分析:因为辛弃疾是把和平宁静的农村同污浊倾轧的宦场对立起来的,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迫害,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幻灯片2中增加文字:词中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是辛弃疾向往和平宁静生活的精神寄托)。正如他的朋友陆游说的那样:“农家乐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正是在这种复杂情感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十
这节课,我在为我学生精彩的表现鼓掌的同时我也在反思:多媒体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情势,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能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作为语文教师,我也充分认识到了多媒体的运用对语文教学带来的可喜变更,在教学实践中,我也多次运用多媒体来上课,然而这天我在品尝了多媒体带来的甜美滋味的同时,也确实感觉到了一些苦涩味道。多媒体教学手腕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有时也会无意抹杀课堂的活泼性及孩子们的想象力。
因此,我以为,多媒体教学的实行,要思考学科的张力和可发明性,任何手腕都是为更好地教学服务的,而此刻涌现了一种“怪”现象,有的老师要讲公开课,不是先想教案怎样写,而是先思考课件怎样找?怎样做?如果在语文课堂中这样使用多媒体,那么它带来的`丧失,绝非“东施效颦”一词能够了之的。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腕在语文学科带来的巨大作用,更不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拒绝多媒体。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是大势所趋,但对语文学科而言,它存在的弊端也是不可疏忽的,这需要我们选取性地运用,让多媒体能更好地施展他的作用。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十一
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a. 。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3课时。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 本第1、2题。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 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4、完成作业 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十二
林乃喜老师这一课是在三种模式下展开的一次公开活动。这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林老师能紧密的围绕着课题的研究方式展开教学,从情境法和联想法入手,完成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师课堂上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时的壮观场面,教师还根据录像场面让学生想象当时人们的心情。并且在上课的过程中,林老师的教学还同时体现着如下的优点:
教学中林老师能以学生为主体,具有开放教学的思想。特别是在资源的采用上,充分利用模式三的资源,进行挖掘、整合,较好的体现了课题的研究方向。
导入比较体现了层次性,从国庆日到北京,到开国大典,体现了词语的指向意义。传授课文的效果性还体现在能合理流畅的使用自己制作的课件。
教学方法上,教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师的基本功也体现在可以用平实清晰的语言进行讲解,能用熟练的操作进行演示、导读,能用简笔画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天安门的场景。还有教师能利用方位词,指导学生分清方位,且按照放方位词语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教学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商议的地方。
在教学思想上,课文的教授还没有完全从教师的权威走向学生的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完全的依靠学生的合作探究去达到目标,不少的地方是以教师的讲解作为过渡进行的。比如在教学“开国大典”这一个盛况部分时,教师提出了问题“那些自然段写出典礼部分的内容的?哪些内容写人们的激动的?”教师布置同学自由读书,然后回答。学生对于典礼的概念没有很明白,所以回答起来就有些乱,其来回答的同学各有其说。这时候,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由于同学对于“典礼”的概念没有弄清楚,而是采用了自己更正同学的做法,还说,是这里吗?然后就告诉同学们在哪段哪段。
教学目标上,也没有达到充分完成。这一节课,教师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原定的完成“典礼”部分的教学任务,由于问题的展开问题和教师的导入问题,还剩下最精彩的部分没有教学。
在教学程序的课堂结构安排方面,教师对于教学时间的掌控,存在一些疏漏,比如,教师与学生的活动的时间,我觉得教师的时间远远大于学生的活动时间,教师占用了学生的时间;还有学生个人的活动时间和整班学生的活动时间分配也不是很均匀,学生个人活动时间较少了些;还有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可能也是我们不少语文教师存在的课堂教学问题,就是优等生活动的时间过多,他们基本上包办了课堂上的读书和回答问题;由于结构上的安排,出现了教师教学前松后紧的局面。
本课的教学效果,没有预想的那样的好。体现在教学效率不是很高,学生的课堂气氛不热烈,参与的欲望不高,学生没有真正的兴奋起来。原因是教师没有突出对学生思考过程的安排。
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的受益面积没有充分的大,回答问题的就是那么几个学生,好的学生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少学生跟着教师和好的学生在被动的转。课堂的40分钟没有有效的被利用。
还有,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有个想法,就是教师是不是过分依赖了多媒体的技术,从而设想,只要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有了课件,就一定会上出一节好课来呢。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十三
我所讲授的是小学教科版语文无年级第八课的《开国大典》的写字教学部分。
课标对本学段写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依据要求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指导学生写好本课12个生字,要求写得正确、匀称、美观。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3、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4、引导学生懂得礼让,与同学和谐相处。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针对以上目标我这样设计本节写字课。
一、转变教学理念夯实写字基础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在学写新字前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在田字格的位置等内容使学生在观察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也对写字方法得到潜移默化的引导。
二、书写指导要到位、训练落到实处。
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强但学生实际动手写字的能力还是有待教师继续培养,特别是一些班级中不爱写字的学生。所以教师的示范指导尤为重要。所以我在教学中对写字进行了充分的指导。我边演示书写的同时边介绍字的结构、每一笔在田字格哪一个位置落笔、每一笔的`名称是什么、运笔的顺序是什么、结构的安排等方面进行详细地指导。
本课的十二个字有四种结构。对于同类的字我就重点讲其中的一个两个,把其他的字留给学生写这样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索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使学生充分地投入学习,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让学生自主写字的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熟练写字技能。
三、重视学生的评价,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
对高年级学生的书写评价,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应该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借助激励性评价语言来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在对自己写字的评价与对他人的写字评价中知道写字不仅要求写的对还要求写得好。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之中实现了真正的教学民主,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初步设想。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十四
各位老师、尊敬的评委:
从我的家乡浙江平湖小巧玲珑的东湖畔来到大都市武汉美丽大气的东湖边,是一种缘份;今天,在田汉大剧院,高唱国歌,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也是一种缘份;作为来自基层县市的一名教师,能有幸向来自全国各地小语届的精英、专家们学习,更是一种缘份!感谢这四十分钟,感谢长江水孕育着的江城的孩子们,这是我从教18年以来语文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经历!
老师们,《开国大典》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在研读课文过程中,我感觉到文章很长,且当时的时代背景又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而文章又具有十分丰富的政治思想内涵,第一课时如何取舍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常态课中的精品课?这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
鉴于此,主要设计了二个板块的内容,在第一个板块中,着重强调梳理文章结构,强化整体感知,把理清开国大典的进行程序作为训练重点,以此帮助学生明了课文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努力真实地体现生成过程,以此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其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突出了整体感知,另一方面,强化了第一课时的重点,突出第一课时的特点。第二板块,从语文的本真目标出发,从语言学角度强化文字理解,促进情感感悟,抓住主席的动作及人民群众的反应来实现阅读理解,也就是采用了这样一个问题:哪一个场面深深打动了你的心?哪些语句拨动了你的情弦?以此来统领重点内容的理解。用选择性学习来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并努力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与多元感悟。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感悟的结合点,形成“情知交融、情语相谐”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语文课成为“语言”的课堂。让孩子亲近文本,以各种方式的读,默读、自由读、朗读、引读,以及体现自读自悟的个性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让孩子感受意象,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生发形象。
努力让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语言文字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在语言教学的生成过程中,形成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情感场,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我始终认为情感是文字的旋律,文字是情感的体操。教学中时时突现情感的魅力,师生撞击、音像刺激、气氛感染,以情促悟。
努力让语文课成为“艺术”的课堂。让感悟成为有支架的体验方式。如理解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这一场面,我刻意回避以录像代替理解,而辅之以图文阅读,在强烈的对比与认知冲突中促进孩子对语言的感悟,在课堂结束时才用主席宣布成立的视频冲击学生情感。这样的安排用意十分明显,旨在强化语文性,实现语言训练的有效性。在理解瞻仰和站字的含义时,同样采用了比较和替代的方法,以这样的训练载体实现了训练与感悟的有效统一,使教学过程更扎实、更丰实、更朴实。
简单地说,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今天的这节课也是我追求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站,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语文教学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恳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朋友批评指正!
最后,我诚挚地向大家邀请,欢迎来浙江,欢迎来嘉兴,欢迎来到美丽的西瓜之乡——金平湖!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十五
1、用好教材,挖掘文本。如本课中场面描写的方法在课文教学分析中就要渗透。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就构成了场面。如果在学习典礼前的会场再铺垫,在下工夫,可能场面的概念学生就清晰明白了。其次,场面描写的方法(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写出气氛;层次清楚,写出气氛)在学习典礼仪式时也要点明:毛主席的宣告和升国旗就是一点一面的结合。把方法讲清楚了,在本单元作文训练中“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才不会盲目的迁移。
2、加强学习而不盲目模仿,探索一条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之路。语文的课改一浪又一浪,专家名师众说纷纭,可谓是百家争鸣。有时课听多了,竟不知自己要怎么上了。怎样用他山之石来攻玉,怎样把新课标中“语用”的理念具体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中,让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与情感态度的结合恰到好处还得再摸索。
3、抓住学生学情,找准起点,努力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如本课在导入新课后,我检查了预习的情况,问学生课文读熟了吗?学生说三遍。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了,却还言不由衷地鼓励学生们肯定读得滚瓜烂熟。浏览课文成了无效的过场,如果在这里给学生再多一点读书的时间,学习的效果可能就会好得多。而不是一味的背着自己的教案走。
4、情感朗读的指导要紧扣文本特点,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我往往是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忽略了文本的特点,叙述平淡的`语言也加以了有感情朗读的指导。情感态度的泛滥,冲淡了课文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收到的却是一种做作、无病呻吟的效果。
虽然说没有完美的课,但提高课堂效率,打造有效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有心,把课后的反思运用到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百尺竿头一定会更近一步。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十六
《开国大典》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盛况的记叙,表达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时间:第三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而_____;为____而____;为____而______。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热爱、激动、自豪。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
重点突出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有详有略。
教学反思: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只顾得“授人以鱼”,忘记了“授人以渔”,只引导学生写出梗概,没有告诉学生概括的方法以及要求,所以有部分学生在写时,各部分之间缺少连接的语言。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十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三维目标呢卢雷老师《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使我收到了很大的启示.
一,创设情景,落实目标,培养能力。
卢雷老师将情境创设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如:在课一开始,他就板书: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北京开国大典……让学生在“开国大典”强加一个修饰词,又让他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样的情景创设,既是让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感知,又是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对课题了解,朗读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起到了多重效果.
又如:在学习“会场布置”这一部分,卢雷老师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当场在黑板上画出了方位图,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记忆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使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学生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
二,加强朗读,体验感悟,激发情感。
《开国大典》是一篇爱国主义的教育经典,但离现在甚远,学生感受.卢雷老师遵循这一特点,关注语言,加强朗读,引领学生层层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
如:在学习“会场布置”时,卢雷老师先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接着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加强指导,乃至复述课文,层层递进,引发激情.这不仅把会场布置清晰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而且训练了学生表达的顺序和逻辑思维能力.
又如:在学习“宣告成立”时,卢雷老师让学生通过聆听声音,观看两遍录像,多种形式的朗读,随手绘画地图等,把感官和文本自然,有力地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出感觉,读出内涵,读出激情,使朗读发挥到了及至.这是语言和思想的自然统一,是有效指导和主动学习的有效统一,水到渠成地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教师们就是要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去认识,体会,尝试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今天,在网上观看了一堂语文课《开国大典》,整节课中卢老师能娴熟地驾御课堂,做到师生互动,情感交融,充满了感染力和亲和力。在这节课中最大的亮点是:卢老师的板书和关注学生的朗读训练,让每一位学生满怀激情走进本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
一、卢老师教学文章的第二大段——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天安门城楼的布置和前来参加典礼的群众队伍云集“丁”字形广场的情况。老师要求用“合作朗读”的方法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在读时注意老师的演示。此时,老师注重对学生读的语气及理解上的引导,读出、读好关键词句,同时画出方位。让学生对说明的会场布置一下子有了感性的认识,老师通过简笔画把这段课文的重点显示出来了,从整体到部分,又回到整体。形象直观地把学生带入了情境,然后让学生高声朗读,使学生自然深刻地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而后老师又指导学生复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复述能力。最后大家齐读,帮助理解记忆,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是句子教学。“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是《开国大典》中的重点句子,它集中表现了获得了新生的中国人民无比激动、无比欢乐的思想感情,也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值得学生熟读成诵。老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再一次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幅中国地图,同时在图上示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等位置,,让学生融语言的蕴涵、形象内涵、情感内涵于一起,理解了全中国人民热切的期待和快乐,通过反复朗读,不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排比句的感染力,而且引领学生理解了语言,体味了语言的蕴涵。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卢老师利用直观的板书,突出了重点,攻破了难点,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而且课上师生互动自然有效,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看了之后感觉受益匪浅。
林乃喜老师这一课是在三种模式下展开的一次公开活动。这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林老师能紧密的围绕着课题的研究方式展开教学,从情境法和联想法入手,完成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师课堂上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时的壮观场面,教师还根据录像场面让学生想象当时人们的心情。并且在上课的过程中,林老师的教学还同时体现着如下的'优点:
教学中林老师能以学生为主体,具有开放教学的思想。特别是在资源的采用上,充分利用模式三的资源,进行挖掘、整合,较好的体现了课题的研究方向。
导入比较体现了层次性,从国庆日到北京,到开国大典,体现了词语的指向意义。传授课文的效果性还体现在能合理流畅的使用自己制作的课件。
教学方法上,教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师的基本功也体现在可以用平实清晰的语言进行讲解,能用熟练的操作进行演示、导读,能用简笔画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天安门的场景。还有教师能利用方位词,指导学生分清方位,且按照放方位词语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教学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商议的地方。
在教学思想上,课文的教授还没有完全从教师的权威走向学生的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完全的依靠学生的合作探究去达到目标,不少的地方是以教师的讲解作为过渡进行的。比如在教学“开国大典”这一个盛况部分时,教师提出了问题“那些自然段写出典礼部分的内容的?哪些内容写人们的激动的?”教师布置同学自由读书,然后回答。学生对于典礼的概念没有很明白,所以回答起来就有些乱,其来回答的同学各有其说。这时候,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由于同学对于“典礼”的概念没有弄清楚,而是采用了自己更正同学的做法,还说,是这里吗?然后就告诉同学们在哪段哪段。
教学目标上,也没有达到充分完成。这一节课,教师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原定的完成“典礼”部分的教学任务,由于问题的展开问题和教师的导入问题,还剩下最精彩的部分没有教学。
在教学程序的课堂结构安排方面,教师对于教学时间的掌控,存在一些疏漏,比如,教师与学生的活动的时间,我觉得教师的时间远远大于学生的活动时间,教师占用了学生的时间;还有学生个人的活动时间和整班学生的活动时间分配也不是很均匀,学生个人活动时间较少了些;还有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可能也是我们不少语文教师存在的课堂教学问题,就是优等生活动的时间过多,他们基本上包办了课堂上的读书和回答问题;由于结构上的安排,出现了教师教学前松后紧的局面。
本课的教学效果,没有预想的那样的好。体现在教学效率不是很高,学生的课堂气氛不热烈,参与的欲望不高,学生没有真正的兴奋起来。原因是教师没有突出对学生思考过程的安排。
从课堂上来看,学生的受益面积没有充分的大,回答问题的就是那么几个学生,好的学生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少学生跟着教师和好的学生在被动的转。课堂的40分钟没有有效的被利用。
还有,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有个想法,就是教师是不是过分依赖了多媒体的技术,从而设想,只要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有了课件,就一定会上出一节好课来呢。
语文开国大典说课稿篇十八
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a.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b.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3课时。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4、完成作业本6、7题,交流。
5、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作业。
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13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