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教学设计(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0:35:49
国徽教学设计(实用16篇)
时间:2023-11-22 10:35:49     小编:FS文字使者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定期练习、反思和修改,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习他人的总结范文,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

国徽教学设计篇一

《圆圆的沙粒》是"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圆圆的沙粒》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1、在朗读中品味。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朗读训练为经,语言训练为纬,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随文学词学句,在读中理解课文,以读悟情,以读促思,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

课堂上,我准备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把多种读书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各个教学环节,获得独特的感受。

2、在想像中体会。

3、在对比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三维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本节课时,我注重抓住圆圆的沙粒和同伴们在情感、态度、生活场景、获得的结果等方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刻地感悟到:朝着预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第二课时。

一、导。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圆的沙粒),什么样的沙粒?(再读,突出圆圆的)。

2、师问:在什么地方见过沙粒?

二、品读课文。

(一)过渡: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颗沙粒并不寻常。

1、读课文1、2行。读读,想想,它不平常在哪里?

2、它是怎样说的呢?再去读课文,用读告诉老师。抽读--齐读。

3、是呀!变珍珠是它的梦想,成为有用之材是它的目标。它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引读沙粒说的话)板书:要变珍珠、(梦想)。

4、实现了吗?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二)过渡: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呢?(评价)。

1、读3-5段,从“坦然”你知道了什么?(说和读相结合)。

2、同伴们是怎样嘲笑的?男生读;面对嘲笑沙粒怎么做的?女生读。

板书:嘲笑--坦然。

3、面对嘲笑圆圆的沙粒是坦然的,不在乎的!对此,沙粒们议论纷纷。议论了什么往下读。

4、抓住“……”,思考沙粒们还会议论什么?认为沙粒还将失去什么?

(三)过渡:沙粒为了梦想坦然的面对了嘲笑,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舍去了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梦想在它的心里从来没动摇过,放弃过!

1、引读10--13自然段。(时光,各式各样的议论,圆圆的沙粒)。

2、问:13自然段“……”6个圆点,你知道了什么?

(四)。

1、引读14自然段。时间过去了多久?

2、瞧!它在这里。躺在贝壳温暖的怀里,美吗?读(多么美丽的珍珠啊!)用课件出示。

3、观看课件。

4、珠光闪闪、耀眼的它迎来了别人的赞美(多么美丽的珍珠啊!)。

5、同伴们怎样说的?(是他?)。

6、短短的一句话,读出了什么?

7、珍珠怎么回答的?一如往日的真诚,再读。

8、可是,愉快的背后是怎样的艰辛。读5自然段;愉快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不容易。读9自然段。

10、是呀!成功是钥匙在哪里呢?有了梦想还需要什么?(出示公式)。

小结: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想把这首歌连同这把成功的钥匙一并送给大家。

国徽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国徽的样子和自己对国徽的认识,《国徽》教学设计。

2.通过交流对国徽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交流对国徽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激发血色怀念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准备:5分硬币、国徽挂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硬币,观察一下它的背面是什么?

2.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国徽上都有什么图案,把你观察到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3.指名汇报、评议。

4.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你都在那些地方看见过国徽?学生汇报,自由发言。

5.学生汇报课前搜集有关国徽的有内容。

6.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怎样做才能为“国徽”增光添彩。

7.朗诵与国徽有关的诗。

8.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小组或同桌互说)指名汇报。

9.小结:

对国徽的尊敬与热爱表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希望同学们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

国徽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画,树叶等可以描述周长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非常高兴来到这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我带来了一些礼物送给今天认真听课的同学,先送2个礼物给2个同学,谁要?想要得到的同学有个条件,用剪刀把它从纸片上剪下来,并说说剪的过程。

二、讲授新课:理解周长。

(一)感知周长。

1、学生动手剪卡通动物头像。

2个依次展示出剪出来的卡通动物,并边说边示范剪的过程,再摸一摸它的边。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刚才这2位同学说的剪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在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

师:示范得真好。刚才我们看到这个同学剪图片时从这儿开始剪,我们给开始剪的地方叫起点,剪完后又回到这里,这里也是终点。

让这2个同学说说它的起点和终点。

师:象这样从起点绕一圈又回到起点,我们把这(手势表示)叫做一周。

让其他同学摸摸这2张卡片的一周,并告诉同学卡片的一周是什么?

师:老师手中的树叶表面的一周是什么?请同学上台指出。然后让同学找找自己周围的物件的一周。

师: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黑板的图形是这树叶的?(一周)。

再让一个同学把这个长方形描在黑板上。

师:描在黑板上的一长方形的图形是长方形的?(一周)。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封闭。

生:线不重复。

(二)描一描,感悟周长。

师:(让较慢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比较慢?

生:我描的比他的长。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为周长。(板书课题:认识周长)刚才这2位同学在黑板上描出的长度就是周长。

(三)理解周长。

告诉学生前面2个图形的长度也是周长。(板书:长度)。

师:请同学们给周长下个定义?

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四)找一找,感受周长。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的周长?

学生可能指出尺子、课桌的表面、数学课本封面、黑板、黑板等周长。

师:老师也发现了周长,指尺子的周长的(指尺子的一周多)大学说对吗?为什么?

(五)量一量,体验周长。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观察、爱思考,找到了这么周长,其实我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周长,比如给小孩买帽子就得知道小孩子的头围,这就是头的周长,做衣服要量一量腰一周的长度即腰围,这就是腰的周长,谁来估计一下老师的腰围有多少厘米?谁来量一量?(生将软尺拉直,读出数据)。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量头围、腰围。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他画的周长较长,是不是呢?

让这二个同学说说是如何量出来的?方法是:

生1:这个长方形先用直尺量4条边,再把它加起来。

生2:用软尺沿周长量。

说出测量的结果,并证实刚才那个同学画的周长的确较长。

师:刚才二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了测量周长的方法,第一个同学是:第二个同学是:用“化曲为直”的方法。

师:老师请一个同学上台把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也测量出来,并和大家说说测量方法。

师:如果要测量出刚上课时的动物卡片周长,用什么方法?

小结:看来测量周长要根据物体形状的不同,灵活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归纳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周长有了怎样的认识?还有疑问吗?

板书设计: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国徽教学设计篇四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童诗,它用叙述的手法描述了三个不同的画面,写出了小作者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虽说本诗的内容较为严肃,主题也很大--爱国,但它的独到之处就是把大主题融入到了小事件中,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巧妙地告诉学生,庄严的国徽在生活中出现最多的是什么地方,让学生感受到国徽是那么的亲切,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会增光的思想感情。

本课内容短小易于朗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结合生活实际、边读边想像、评读、赛读等),感悟到诗歌的内容和诗句的意思。通过读出自己的感受,受到感染和教育,并能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

1、将听、说、读、写、观察及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丰富学生想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理解难句。

教具准备:

课件、有关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国徽)同学们,这是一枚神圣而庄严的国徽,面对着她,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肃然起敬,因为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你对国徽有哪些了解?请你结合你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资料、教师出示课件)。

真没有想到,一枚小小的国徽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含义,我想,当我们面对她时,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总会涌动着一些情感,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徽》这一课,一起去细细地感受和品味吧!

二、品味、体会情感。

一读: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反复地读一读,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

二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让我们将这份投入带到小组学习之中,请你将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给组内的小伙伴听,并相互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点评: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妙处,集思广益的智慧会使他受益匪浅。

三读:

过渡:同学们小组学习得十分专注,交流得也很热烈,我希望每个人能将这份热烈与大家共享,让我们也感受到你情感上的快乐!好,现在谁先来回报,你最喜欢哪一小节,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1、第一小节。

重点抓住:“擦掉”体会出对国徽的热爱之情。

“闪烁在我小小的温暖的手心里”体会出国徽在我心中,这是因为国徽在我心中,我才会如此的爱国徽。

评价:你让我们大家也感受到了你爱国徽的情感,你能把你的这种爱的感受读出来吗?自己试一试。

指名读。

评价:老师发现你的心也像一颗星,一样在闪烁。

你读得太好,老师也被你那深深的爱所打动,你真是好样的!

师生合作读书。

过渡:同学们,情到深处自然浓,让我们把这情延续下去,下面请喜欢其他小节的同学继续汇报,用你的情感然大家。

2、第二小节。

重点体会:助人为乐的行为为国会增光添彩。

(1)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后说一说你从他的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2)你也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3)指名读,评议。

(4)文中的小男孩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了光,添了彩,在我们班中也有许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可爱的男孩子,男孩子们我们能不能将我们的感受展现出来呢?(全体男生读第二小节)。

a.在小组中与小伙伴一起议一议。

b.全班交流。

点评:引导学生理解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应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来为国徽增添光彩,学生可能在这里想到的是很平凡的小事,不过只要是有益的事情,教师都应给予表扬,使学生明确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些细节上来约束自己,进而达到为国徽,为祖国争光的目的。

过渡:小事情反映大品格,你们的每一句话都打动着我的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添彩,让我们的国徽更加熠熠生辉的。

3、第三小节。

(1)一枚小小的硬币上有国徽,警察叔叔的帽子上有国徽,同学们,你还在哪儿见过国徽呢?(学生自由发言)。

(2)孩子们,你们去过天安门吗?当你站在天安门城楼下,仰着头,看到城楼上的国徽时,你的心情如何?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3)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4)师范读,你从老师的读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观看奥运会进行引导)。

(5)把兴奋、激动、骄傲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点评:把朗读诗句、体会难句、展开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丰富学生的想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6)是呀,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我们的国徽就高高地悬挂在这里,更深深地埋藏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每每看到它,我们怎能不为之兴奋、不为之激动、不为之骄傲呢?孩子们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一读这一小节。(师生合作读书)。

三、赛读。

1、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真的有百听不厌的感觉,所以我提议,我们进行朗读比赛,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看谁读得最好。(自己练习)。

2、小组赛。

3、全班赛。

4、集体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四、写一写。

此时此刻,我们的情已记在心中,浓在心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让我们用我们手中的笔把我们最真切的感受记录下来,表达出我们对国会、对祖国的心声吧!

1、学生写感受。

2、展示,有感情地读出来。

点评:让学生自由想像、自由抒写,使学生乐于表达,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五、总结。

同学们的话一次又一次地扣动着我的心弦,震撼着我的心灵,(出示图)在庄严的国徽的照耀下,我们就像这盛开的万紫千红的花朵一样美丽,我们又像一颗颗小树在茁壮成长,同学们,我想无论我们走到天涯,还是海角,“祖国”二字必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间。

教学反思:

1、通过教师导语的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庄严、肃穆而又不失活跃的宽松的学习氛围。

2、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自由想像、自由抒写,使学生乐于表达,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3、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4、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发挥其智能优势。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使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另一方面,各种不同方式在课堂上的出现,也使学生不仅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

国徽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陌、屿、隧、锥、减、豪、输、牧、蠕、综、属、纯”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秘、陌、岛、屿、减、豪、输、牧、披、划、属、纯”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村庄的奇妙之处,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了解海底村庄的奇妙之处,体会作者对海底村庄的喜爱之情。

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句,体会村庄的奇妙之处;学习第六自然段,通过对海水综合加工厂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到海底物产丰富,人们要合理开发与利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课件,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村庄吗?你见过的村庄是什么样的?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海底村庄插图。

3、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4、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海底村庄去游览一番,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科幻作品《海底村庄》。

5、板书课题《海底村庄》。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你们想不想知道海底村庄是什么样的?赶快读读课文,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让其他学生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3、出示本课生字词。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5、这一课的生字你都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6、讨论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7、谁愿意当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些词语?

8、指名读,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1、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神秘”、“陌生”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找出海底村庄奇妙在哪儿?

(3)我们现在住什么房子?

(4)多媒体出示海底村庄图片。

(5)海底村庄的房子与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6)指导学生朗读本自然段,通过“透明、圆柱形的、圆锥形的、互相连接”读出奇妙之感。

3、引导学生学习3--5自然段。

(1)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演示海底的奇景和丰富的物产。

(2)学生朗读3--5自然段,思考:通过什么可看出海底物产丰富、景色奇异?

4、指导学生学习第6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动画,演示海水综合加工厂里的生产情况。

(2)学生自读本自然段。

(3)海底村庄的人们是怎样对海水进行开发和利用的?

(4)引导学生通过分读体会车间里忙碌的情景。

5、齐读第7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海底村庄的赞美之情。

6、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并鼓励学生背诵下来。

四、拓展延伸,激发想象。

1、你愿意去海底村庄吗?说说你的理由。

2、课后收集有关海底资源的资料,下节课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利用多媒体出示生词。

2、指名读。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书写这一课的生字词。

二、学写生字词。

1、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强调“隧”右边的写法,“牧”右边是反文,第二笔是横,不要写成横折。

(2)形近字比较:锥与推,牧与枚,披与被,豪与毫。

2、学生自由书写。

3、完成“语文天地”日积月累中第二项第二行词语的抄写。

三、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海底资源的资料。

1、小组交流。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四、说说你心目中的海底村庄是什么样的?

五、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海底村庄。

六、作品展示。

七、课堂小结。

海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希望同学们现在努力学习,将来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建设出你心目中美丽的海底村庄。

10月20日。

国徽教学设计篇六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儿童诗,它用叙述的手法描述了三个不同的画面,写出了小作者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虽说本诗的内容较为严肃,主题也很大――爱国,但它的独到之处就是把大主题融入到了小事件中,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巧妙地告诉学生,庄严的国徽在生活中出现最多的是什么地方,让学生感受到国徽是那么的亲切,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会增光的思想感情。

本课内容短小易于朗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结合生活实际、边读边想像、评读、赛读等),感悟到诗歌的内容和诗句的意思。通过读出自己的感受,受到感染和教育,并能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

1、将听、说、读、写、观察及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丰富学生想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理解难句。

教具准备:

课件、有关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国徽)同学们,这是一枚神圣而庄严的国徽,面对着她,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肃然起敬,因为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你对国徽有哪些了解?请你结合你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资料、教师出示课件)。

真没有想到,一枚小小的国徽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含义,我想,当我们面对她时,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总会涌动着一些情感,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徽》这一课,一起去细细地感受和品味吧!

二、品味、体会情感。

一读: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反复地读一读,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

二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让我们将这份投入带到小组学习之中,请你将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读给组内的小伙伴听,并相互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点评: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妙处,集思广益的智慧会使他受益匪浅。

三读:

过渡:同学们小组学习得十分专注,交流得也很热烈,我希望每个人能将这份热烈与大家共享,让我们也感受到你情感上的快乐!好,现在谁先来回报,你最喜欢哪一小节,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1、第一小节。

重点抓住:“擦掉”体会出对国徽的热爱之情。

“闪烁在我小小的温暖的手心里”体会出国徽在我心中,这是因为国徽在我心中,我才会如此的爱国徽。

评价:你让我们大家也感受到了你爱国徽的情感,你能把你的这种爱的感受读出来吗?自己试一试。

指名读。

评价:老师发现你的心也像一颗星,一样在闪烁。

你读得太好,老师也被你那深深的爱所打动,你真是好样的!

师生合作读书。

过渡:同学们,情到深处自然浓,让我们把这情延续下去,下面请喜欢其他小节的同学继续汇报,用你的情感然大家。

2、第二小节。

重点体会:助人为乐的行为为国会增光添彩。

(1)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后说一说你从他的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2)你也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3)指名读,评议。

(4)文中的小男孩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了光,添了彩,在我们班中也有许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可爱的男孩子,男孩子们我们能不能将我们的感受展现出来呢?(全体男生读第二小节)。

a.在小组中与小伙伴一起议一议。

b.全班交流。

点评:引导学生理解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应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来为国徽增添光彩,学生可能在这里想到的是很平凡的小事,不过只要是有益的事情,教师都应给予表扬,使学生明确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些细节上来约束自己,进而达到为国徽,为祖国争光的目的。

过渡:小事情反映大品格,你们的每一句话都打动着我的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徽增光添彩,让我们的国徽更加熠熠生辉的。

3、第三小节。

(1)一枚小小的硬币上有国徽,警察叔叔的帽子上有国徽,同学们,你还在哪儿见过国徽呢?(学生自由发言)。

(2)孩子们,你们去过天安门吗?当你站在天安门城楼下,仰着头,看到城楼上的国徽时,你的心情如何?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3)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4)师范读,你从老师的读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观看奥运会进行引导)。

(5)把兴奋、激动、骄傲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国徽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要求:1、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有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本课适合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有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国徽图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出示一枚硬币,请学生观察背面是什么图案?说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它?

二、初读课文安排充分的自读时间。

1、首先利用汉语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将诗歌读通读顺.通过自读自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在自读基础上也可以同桌互读或小组读,指明读,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内容有所知,有所感;初步了解”我”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国徽,又这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

三、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书长句中停顿。可通过重点句进行指导,让学生听老师范读,注意句子中怎样停顿,初步体会为什么要停顿。

2、充分利用插图边读边想像。

课文中的插图显示了第二小节中”我”在街上扶起摔倒的小弟弟的场景.第一小节擦净硬币上的国徽和第三小节走过天安门,仰望国徽的场景,可启发同学们边读边想象。注意要把朗读诗句、观察画面和展开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情感。

3、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容和语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要重视字词教学.首先,要注意引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的意思.

二、学习生字词。

1、要注意以下字形的指导。

“帽”字共12笔,右上是”曰”不是”日”下边是”目”不是”日”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三、思考交流。

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争光?

板书设计:

国徽。

拾起硬币扶起小弟弟……。

为国徽争光添彩。

课后小结:

国徽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6个。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国徽、硬币。

课型:诗歌。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硬币,说说背面是什么图案?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它?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国徽。

3、板书课题:《国徽》(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数数有几个小节。

(2)出示6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徽、币、擦、污、倒、帽。

(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国徽硬币擦掉污泥摔倒帽子。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指名3位同学接读,并指名当“小小医生”,纠正错误。

(2)小组合作学习:

*指名读第一节。

*指名说说硬币上的国徽是什么样的?

*指名读,并指名评价。(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节。

*指名读第二节。

*指名说说警察叔叔帽子上的国徽是什么样?

*指名读,并指名评价。(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节。

*指名读第三节。

*指名说说天安门上的国徽是什么样的?

*指名第三节读,并指名评价。(有感情)。

*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节。

(3)小组学习: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小组讨论:

(1)说说: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2)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国徽?

(3)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三、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小作文本上写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四、板书设计:

3、祖国在我心中。

闪烁。

国徽温暖。

美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难点:

1、书写“币、擦、污、泥、烁、扶、摔、帽”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课型:写字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背诵课文《国徽》。

2、出示6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徽、币、擦、污、倒、帽。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币、擦、污、泥、烁、扶、摔、帽。

2、学生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污泥闪烁摔倒照耀祖国。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四、板书设计:

3、祖国在我心中。

国徽。

五、教学后记:

国徽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查资料,了解沙粒变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过程和方法。

(1)抓住文中两处省略号,合理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重难点与关键:

1.理解两个省略号的意思。

2.通过朗读,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盒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师:这是什么?

生:珍珠项链。

师:你们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下珍珠?

生反馈。

4.我们课文中也有一粒圆圆的沙粒。(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念出它的名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去看看它吧!

二、复习:

1.师:昨天,大家都在家读了课文么?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们可以一下子就认出来么?

那么,老师请坐得最好的一排来认读。

2.师:那这篇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2.其实,这粒圆圆的沙粒的愿望就是--(变珍珠)。

(1)那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听一听它是怎么说出自己的愿望的?

(2)生反馈。(真诚)。

(3)比赛读,看谁读得更真诚。

3.当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愿望时,其他沙粒是什么反应?

(1)生反馈(嘲笑、不理解)。根据回答,指导朗读。

(2)让我们带着感情一起来读读同伴们的这句话。

(3)“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

4.珍珠的形成可真不容易啊!同伴们又不理解它,甚至海嘲笑它。那它有没有改变自己的愿望?(没有)哪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第3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自然段。

(1)齐读。

(2)你们从哪些地方知道圆圆的沙粒没有改变自己的愿望?(下定决心,坦然)。

(3)从这个自然段,你们知道了圆圆的沙粒是一颗怎样的沙粒?(有决心)随机板书。

(4)现在请你们就是一群有决心的沙粒,请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5.面对圆圆的沙粒的行为,沙粒们却--议论纷纷。它们到底议论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读一读第4自然段。

(1)沙粒们议论了些什么?

6.看来,你们都挺担心圆圆的沙粒的。现在我想请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同伴们的话,女生读沙粒的话和做法。

7.圆圆的沙粒听了它们的话,有没有放再心里,有没有想从蚌壳里爬出来,让我们一起到课文5~8自然段中寻找答案!

(1)齐读。

(2)反馈(逝去、冲走、遗忘)。

8.圆圆的沙粒都被同伴们遗忘了,因为它一呆就是--几十年。最后,它变成珍珠了么?那我们赶紧去看看沙粒变成珍珠后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一起读读10~12自然段。

(1)沙粒变成珍珠后是什么样的?

(4)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5)师小结: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知道,圆圆的沙粒变成珍珠可真是历尽千辛万苦。

三.小结,拓展延伸:

1.你从今天的学习中懂得了什么?

2.你们能说一说有哪些有关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的的格言警句。

国徽教学设计篇十

1、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有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本课适合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

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有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课时

国徽图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出示一枚硬币,请学生观察背面是什么图案?说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它?

二、初读课文

安排充分的自渎时间。

1、首先利用汉语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将诗歌读通读顺.通过自读自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在自读基础上也可以同桌互读或小组读,指明读,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内容有所知,有所感;初步了解”我”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国徽,又这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

三、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书长句中停顿。

可通过重点句进行指导,让学生听老师范读,注意句子中怎样停顿,初步体会为什么要停顿。

2、充分利用插图边读边想像。

课文中的插图显示了第二小节中”我”在街上扶起摔倒的小弟弟的场景.第一小节擦净硬币上的国徽和第三小节走过天安门,仰望国徽的场景,可启发同学们边读边想象。

注意要把朗读诗句、观察画面和展开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情感。

3、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容和语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要重视字词教学.首先,要注意引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的意思.

二、学习生字词

1、要注意以下字形的指导

“帽”字共12笔,右上是”曰”不是”日”下边是”目”不是”日”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三、思考交流

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争光?

板书设计:

国徽

拾起硬币

扶起小弟弟……

为国徽争光添彩

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许多关于国徽的.资料,学生通过小组间互相交流资料认识了国徽的图案,了解了国徽的意义,爱国之情也就油然而升。

国徽教学设计篇十一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国徽》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1、了解小作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国徽,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联系自己,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国徽更美丽。

两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有关国徽的相关知识。

1、有关国徽的录像片。

2、各种硬币,分组观察时用。

1、谈话,引导学生观察:硬币背面印着什么?

板书:国徽

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国徽?

学生:在公安局。

在法院也可以看到它。

在人民大会堂前也能看见它……

2、观察国徽图案里有什么。

(国徽图案里有天安门、五星、麦穗、齿轮)

1、自学。(自己查字典学习,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全班交流,一起突破难点。

“你已经认识了那些字词?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难记难写?”

(1)读准字音。

shuo dao

闪烁摔倒

(2)记住字形。

擦:右边中间是“”

摔:右边的笔顺是:

帽:右上部是“曰”,右下部是“目”。

(3)理解词义。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辽阔:宽广;空旷。

1、自由读课文,数一数全诗共几个小节。(三节)

2、听读课文,思考:每一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我”爱护硬币上的国徽。

第二节:“我”扶起了一个摔倒的小弟弟,从小助人为乐,为国徽增了光,添了彩。

第三节:“我”和祖国一起在国徽的照耀下成长。

国徽

五星天安门麦穗齿轮

(简图)

1、了解“我”在平时怎样爱护国徽,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便国徽更美丽。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1、国徽上有什么图案?

2、国徽是国家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自由读第一节,思考:“我”是怎样爱护国徽的?

学生甲:“我”把拾到的硬币交给老师。

学生乙:“我”擦掉硬币上面的污泥。

2、为什么“我”要这样做?

(因为硬币上有国徽……)

3、自由读。

4、分大组比赛,评读。(注意停顿)

1、自由读,思考: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

(“我”扶起一个摔倒的小弟弟)

2、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

(“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爱祖国)

3、让学生充分读。

4、指名读,评读。

1、你见过天安门前的国徽吗?放课件,看后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练习朗读第三节。

3、指名读,评读。

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

学生甲: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知识。

学生乙:我们热爱集体,关心同学。

学生丙:我们孝敬父母。

ying bi zi shan shuo shuai dao

( )( )( )( )

zhao yao jing cha wu ni wen nuan

( )( )( )( )

( )的大地( )的阳光

( )的微笑( )的硬币

国徽上有( )、( )、( )、( )这四种图案。

国徽教学设计篇十二

“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本节课的教学我特别注意为学生提供“读”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

《国徽》这篇课文,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我这节课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主导,以多种方法地读(自由读、接读、配乐朗读)为主要凭借,从而引导学生把对祖国的爱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尽量发挥创造潜能。学生动脑、动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收获,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就与成功。

”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语文学语文的热情。

当然,我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遗憾,在整个教学过程,虽然我注意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但是我的评价还不够及时、到位,还欠缺启发性,在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朗读指导虽然方式较多,但学生情感的激发还不够细致。

《课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一学习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读”语文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我所执教的《国徽》这篇课文,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我这节课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危险导,以多种方法地读(自由读、接读、配乐朗读)为主要凭借,从而引导学生把对祖国的爱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有一试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尽量发挥创造潜能,学生动脑、动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收获,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就与成功。语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比如,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做才能为国徽添光彩,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语文学语文的热情。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遗憾,在整个教学过程,虽然老师注意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但是老师的评价还不够及时、到位,还欠缺启发性,在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继续努力。

国徽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有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本课适合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有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出示一枚硬币,请学生观察背面是什么图案?说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它?

二、初读课文。

安排充分的自渎时间。

1、首先利用汉语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将诗歌读通读顺.通过自读自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在自读基础上也可以同桌互读或小组读,指明读,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内容有所知,有所感;初步了解”我”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国徽,又这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

三、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书长句中停顿。

可通过重点句进行指导,让学生听老师范读,注意句子中怎样停顿,初步体会为什么要停顿。

2、充分利用插图边读边想像。

课文中的插图显示了第二小节中”我”在街上扶起摔倒的小弟弟的场景.第一小节擦净硬币上的国徽和第三小节走过天安门,仰望国徽的场景,可启发同学们边读边想象。

注意要把朗读诗句、观察画面和展开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情感。

3、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容和语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要重视字词教学.首先,要注意引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的意思.

二、学习生字词。

1、要注意以下字形的指导。

“帽”字共12笔,右上是”曰”不是”日”下边是”目”不是”日”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三、思考交流。

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争光?

国徽。

拾起硬币。

扶起小弟弟……。

为国徽争光添彩。

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许多关于国徽的资料,学生通过小组间互相交流资料认识了国徽的图案,了解了国徽的意义,爱国之情也就油然而升。

国徽教学设计篇十四

1、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有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本课适合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

学习本诗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有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国徽图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出示一枚硬币,请学生观察背面是什么图案?说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它?

二、初读课文

安排充分的自渎时间。

1、首先利用汉语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将诗歌读通读顺。通过自读自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在自读基础上也可以同桌互读或小组读,指明读,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内容有所知,有所感;初步了解”我”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国徽,又这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

三、理解课文

1、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书长句中停顿。

可通过重点句进行指导,让学生听老师范读,注意句子中怎样停顿,初步体会为什么要停顿。

2、 充分利用插图边读边想像。

课文中的插图显示了第二小节中”我”在街上扶起摔倒的小弟弟的场景。第一小节擦净硬币上的国徽和第三小节走过天安门,仰望国徽的场景,可启发同学们边读边想象。

注意要把朗读诗句、观察画面和展开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情感。

3、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容和语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要重视字词教学。首先,要注意引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的意思。

二、 学习生字词

1、要注意以下字形的指导

“帽”字共12笔,右上是”曰”不是”日”下边是”目”不是”日”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三、 思考交流

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争光?

板书设计:

国徽

拾起硬币 扶起小弟弟……

为国徽争光添彩

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许多关于国徽的资料,学生通过小组间互相交流资料认识了国徽的图案,了解了国徽的意义,爱国之情也就油然而升。

国徽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国徽、愿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爱护国徽,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难点:

联系自己,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国徽更美丽。

教具准备:

1.国徽的图片。

2.硬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预习课文,鼓励他们查阅有关国徽的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教师本着大语文的教育观点,把课内、外阅读融为一体,注意学生在知识广度上的积累。)。

二、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国徽。

2、出示国徽插图。(认识国徽的样子)。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指导学生观察:硬币背面印着什么?

4、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国徽?

(课标强调,要尽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的互动性。)。

三、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同桌互读,互相帮助,把读不准、不认识的字消灭掉。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a.齐认读生字卡片。

b.开火车读,试着读出后组词或练习说话。

c.利用学具,进行识字游戏。

(由于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性学习。)。

3、默读课文后,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这些方面回答:

a.拾到钱要交给老师。

b.钱币脏了要擦洗干净。

c.要帮助别人,小弟弟不小心摔倒了要主动把他扶起来。

d.当我主动把小弟弟扶起来时,我看见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把他帽子上的国徽映照的更美丽。

e.国徽和太阳在一起,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

(通过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预测和诊断出学生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以便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5、展示读,共同评价。

6、老师读,学生提建议,做评价。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在读得连贯、顺畅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

四、细读课文,促进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师: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把它们写在问题卡上。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问题。

a.国徽图案里有什么?我们在哪里可以看见国徽?

b.我们做什么可以使国徽更美丽?

c.为什么国徽和太阳在一起,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祖国辽阔的大地?

e.为什么要把钱币擦洗干净?

……。

3、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记下阅读中的问题,认真思考,是一种值得培养的阅读习惯,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还想知道哪些,及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携手确定教学目标,也为教师下一步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

五、训练口语能力。

联系自己,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能使国徽更美丽。

六、提出希望,进行思想教育。

七、拓展练习:

(一)完成下列活动之一即可:

1.个人:读读你喜欢的诗句。

画画你喜欢的情节。

2.同桌之间:背诵这首诗。

3.四人活动: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4.自由组合:根据课文内容再试着写几句诗,可添加在课文中的任何地方。

(二)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拓展练习活动有层次,针对不同程度、不同爱好的学生学习及提高并注意了家校联系。)。

擦污泥。

喜爱。

扶弟弟。

增光。

和祖国一同成长。

国徽教学设计篇十六

我校处在城乡结合地带,位置比较偏,大局部学生来自农村,学生的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接受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开始试验至今,大局部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能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学习生字,进行课外阅读,并且阅读量逐渐增多。由于多数小朋友是独生子女,因此合作意识和合作的氛围不够浓厚;再就是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在搜集资料方面,学生搜集的资料还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老师在教学中,还是设计了小组合作活动和搜集资料的活动,目的是逐步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让他们明白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不时实践的过程。

1.认识6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闪烁”的含义。

2.把朗读诗句、观察画面、展开想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一)导课。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国徽的资料,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吧。

生1:我知道了齿轮代表工人阶级,麦穗代表农民阶级。

生2:我搜集到了国徽的图片。

师:大家做的很不错,想一想,在哪些地方能见到国徽呢?

生:天an门城楼、警察叔叔的帽子上……。

师:请大家仔细看,(出示国徽实物图)问:国徽的图案里有什么?想好了再举手回答。

生:国徽的图案里有天an门、五星、齿轮、谷穗。

师:国徽的中央是五星和天an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徽》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国徽)这个“徽”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多读几遍。

请同学们再仔细看一看,这个字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模样很相近?

生:是“微笑”的“微”。

师:板书“微”,并指导学生区别认识,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22页,听一听课文录音,要注意生字的读音。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读得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生字条等等)。

生:自由读课文。

师:现在同桌进行合作,一人读一遍,互相协助一下,把字音读准确,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三)精读、品味。

师: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自身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用笔画出来,我们一块解决。

学习第一小节。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这些词语你能读下来吗?(大屏幕出示:硬币、擦掉、污泥、闪烁)。

生:齐读(老师指哪一个,就读那一个词语。)。

师:生词大家都读下来了,我们再来交流一下自身的读书体会,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生1:从“我要先擦掉它上面的污泥”这句话中,我知道了文中的小朋友非常热爱国徽。

生2:“闪烁”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帮帮他?

生3:“闪烁”是一闪一闪的意思,就像天空中的星星那样,眼睛一眨一眨的。

师:你说得真好,能联系生活理解词语的意思。谁还想接着谈?

生4:读了这一小节,我知道了拾到东西,哪怕是一分钱也要交公,也是热爱国徽的表示。

师:是啊,歌曲《一分钱》中的小朋友也是这样做的,你们喜欢听这首歌吗?

生:喜欢。

师:听的时候,可以跟着一起唱。(放歌曲录音)。

生:认真听,同时跟着一起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歌中的小朋友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样,捡到了一分钱,交给了警察叔叔,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小朋友,都为国徽增添了光彩,心里是多么的高兴!那么,你能不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和对国徽的热爱之情读出来呢?先自由练习读一读,然后指名读,我们大家一块评议。指名朗读。

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声音很高,特别是最后一句,读得很有感情。

师:那就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遍好吗?

生:齐读。

学习第二小节。

师:通过学习第一小节,我们知道了文中的小朋友为了给国徽添光彩,做了一件拾金不昧的事,他还做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二小节。(出示课文内容)。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用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来学习第二小节。

生:自由学习。

师:课文读完了,下面的词语你都认识了吗?(扶起、摔倒、帽子)。

生:指名读这三个生词。

师:你是怎样记住“扶、摔”的?

生:因为“扶、摔”都有提手旁,都与手有关系。

师:“倒”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谁能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生1:倒水。

生2:倒茶。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再来交流一下自身的读书体会。

生1:我知道了警察叔叔对小朋友的做法很满意,因为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生2:我们也要乐于助人,为国徽增光添彩。

师:谁能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进行评议。指名读。

生:按要求读课文。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声音很高,可是,没有感情。

师: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让第一个站起来的同学读)。

生:读课文。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有停顿,特别是“甜甜的微笑”,读得很有感情。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警察叔叔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1:警察叔叔这时心里会想,这真是一个好小朋友。

生2:警察叔叔会想,这个小朋友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小朋友。

学习第三小节。

生:齐读课文第三小节。

(四)配乐朗读。

师:我们现在进行配乐朗读,看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出自身对国徽的热爱,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像画面。

生:(三名学生)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像画面。

(五)拓展延伸。

生1:看到地上有废纸,随手捡起来,是为国徽添光彩的表示。

生2:看到小朋友摔倒了,把他扶起来,也是热爱国徽的表示。

生3:……。

(六)背诵积累师:这篇课文写得很美,同学们读得也很有感情,那么,能不能背诵下来呢?可以背诵自身喜欢的一个小节。

生:进行背诵。

师:谁能背诵下来?大胆的试一试,你才干胜利。

生:背诵自身喜欢的一个小节。

(七)写字。

师:课文里的生字你认为哪一个最难写,比较容易出错?

生:我认为“摔”最难写。

师:谁来帮帮他?

生:“摔”的右边是“率”,中间局部是“撇折撇折点,一共是三笔”。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请大家看黑板,认真看老师写,然后自身写一遍。

生:认真看,认真书写。

师:请大家认真写一写其他的生字,看谁写得最漂亮。

生:自由写。

师:同学们都写完了,我们组织一次作业展评,怎么样啊?

生:指名上台展示自身的作业,集体评议。

师:通过作业展评,可以看出大家写得很认真,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又有了提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八)安排作业。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国歌和国旗也是我们国家的象征,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国歌和国旗的资料,和你的小伙伴一起交流。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读”语文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我所执教的《国徽》这篇课文,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动身,引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我这节课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为先导,以多种方法地读(自由读、接读、配乐朗读)为主要凭借,从而引导学生把对祖国的爱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整个教学过程,充沛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进行想像,让学生尽量发挥发明潜能,学生动脑、动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绩与胜利。

语文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比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做才干为国徽添光彩,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语文学语文的热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20836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