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在阅读一本书之后,总结对书中内容和感受的一种表达方式。写读后感时,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读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讨论,加深对书籍的理解。读完书后,了解其他人的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的角度和意义。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一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心里感觉很充实。这种充实不仅是表现在时间上,还表现在思想上。当然,读完一本书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篇章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本书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篇章倒没有,但有一句话,我还是印象挺深刻的,那句话是这样说的:梦想是人们期望达到的一种高度、一种目标,是人们凝聚力量、不懈奋斗的动力。中国梦是当前中国建设道路中最火热的一个词,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有大有小。为什么会有梦想的存在?那是因为人们都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与美好憧憬,是对未来的渴望与要求。
我读的是军事卷,强军梦同样也是当代中国建设道路,绿色军营中的一个热词。强军梦,是中国梦的坚强保证。深刻认识军队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人民军队再出发。从严治军是建设强大军队的铁律,古语说的好:慈不掌兵。的确,如果一个国家军队稀稀拉拉、松松垮垮,就不成其为军队。就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当代军队的训练要求是什么?是要培养一支革命英雄人民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要为捍卫国家主权,守护国土完整时刻准备着。当代军队要追上世界前流军队的步伐,要建设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军队。一个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那是不行的,这个社会讲究的是合作,要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绿色军营当然要注重这些问题,小小的细节能决定一件事务的成败与否。这个观点我相信大家都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端正自己的心性、思想那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学习军人那样的刚强正直、无所畏惧的气质和品性,要勇于担当,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和困难,都一往无前、英勇奋斗。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性格、品性当然也就不同。就拿我来说吧,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但我又特别想和大家一起融入大集体,但这是很矛盾的。所以每次看着同学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都特别想走到他们的阵营里去。我没有军人那样的品质、心性,甚至就在今天我因为忘记交团员档案被助班骂,我感到生气。我觉得我做的是不对的,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第一次,我觉得我没有尊重助班的工作,她也是第一次做助班,我又有什么资格让她替我在辅导员面前受气,挨骂呢?但我有我的态度与姿态。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学习能够使一个人不断的成长,慢慢长大吧,不急不慢的那种。但我还是想对因为我而被罚的人说声:对不起!
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的周围都是学习的场所。从师,不一定是要有着高深学问的人,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长处。读后感而他们的长处就恰恰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个不起眼的农夫,他的身上的处事学问可能比在理论界获得一定声望的大师还要高深,所以切不可以貌取人。绿色军营里同样也是,战友与战友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要学其长处,补其短板。要在共同进步的道路中一个人的优秀不代表全军队的优秀。你们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家……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的班级,我的班级现在最缺的就是合作、竞争和集体荣誉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这当然是好的,因为即使你生活的很平凡,但你到底还是限量版,但人是会变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作为风电81班的一份子,我们是不是得为班级而改变了?一个班级就像一支军队一样,如果他稀稀拉拉,拖拖拉拉,那么这个班级就会犹如一盘散沙,禁不起风浪。
同学们,我们可以在平日里的生活里放松一下,但在做正事的时候是决不允许有松散的情况出现的,因为那样的班级是很危险的。一步错,步步错。就像一个王朝一样,等待的只有灭亡。提起你们的精神,端正你们的心性、姿态,展现出你们最好的一面吧。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二
央视一套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开播,40分钟不长不短,一集电视剧的容量,但为民二字却容纳了13亿百姓。向观众诠释了“一点一滴之初心”。古诗词经过岁月的沉淀,其背后的文化精髓弥久陈新。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综艺类和语言类的电视节目越来越精良,也越来越有中国特色,这才是中国文娱的正确打开方式。无论是制作宏大的记录片,还是展现传统文化的综艺类节目都蕴含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囊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观,时间的纵深,地域的横向让我们越来越接近梦想的彼岸,此次百家讲坛特别节目也包含其中。“一枝一叶总关情”,直指人民,开篇即是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充分体现了人民和官吏的关系。古有“一钱太守”刘宠殚精竭虑,为百姓造福,呕心沥血,堵住了恶吏搜刮民财。今有“政和速度”廖俊波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他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把他装进心里。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责任担当”精神已浸入骨髓、深烙于心。共产党人主动挑起肩上的责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责任”二字虽然笔画不多,但是要真正“书写”出这两个字的深刻意义,离不开党员干部们脚踏实地的态度,少不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也缺不得顽强拼搏的作风。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绿了荒山,白了头发”的杨善州等等,这些党员干部无不把责任扛在肩上,无时无刻不践行对人民的责任。我们今天的很多基层干部并不能够真的称为干部,他们吃住在基层,工作生活在田间,那里就是他们的根,人民群众是水,党的政策是光,他们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带领着老乡们长成一片片硕果累累的庄稼,收获满满谷仓的粮食。如果非要给他们一个称谓,他们就是拉犁在前的孺子牛,遍寻草地的领头羊,开山劈石的穿山甲,更是造福百姓的贴心人。
“国无德不兴”,重“德”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在经过殷周之际的变革后,周人就有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认识。近日,央视一套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开播,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综艺类和语言类的电视节目越来越精良,也越来越有中国特色,这才是中国文娱的正确打开方式。无论是制作宏大的记录片,还是展现传统文化的综艺类节目都蕴含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囊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观,时间的纵深,地域的横向让我们越来越接近梦想的彼岸,此次百家讲坛特别节目也包含其中。
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化就形成了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待人、要求人的思维方式,并把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归结为具有仁、义、礼、智等德性。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习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我们都以张青彬为榜样,争做一名有良知、有道德的中国人,这必将成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党员干部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自觉,持续发挥表率作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开展好各项工作。同时认真盘点年中各项基层党建工作,对照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努力补缺补差,确保全面完成2018年度各项基层党建目标任务。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三
陈忠实先生的《青海高原一株柳》,开头是这样两段文字:“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读这两段话,蓦地想起吴非老师的一席话,教学要学会在语言写作技巧点学会停留,让学生在课文这个例子中习得一点可以得到的东西。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有这样一段话:“镇上的人仍然叫她祥林嫂。”读到这里,老师如果停下来问学生,这里为什么单独作为一段,学生一定会感受单独段的硬朗,简洁,强调,这样的表达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样,《青海高原一株柳》开头两段文字也有这样的效果,值得让学生在这里驻足停留。
要让学生对作者这两段表达效果产生一些感悟,必须让学生认识青海高原,认识这样一株柳树。
要带着学生走近青海高原——体会青海高原的广袤、荒凉、干旱、寒冷,对生命的肃杀。
有了这样的认识,当我们引导学生再去读文章的第一第二段,一种强烈的反差,对比,语言表达的效果就出来了,学生自然会感受到这样的开头,仿佛是一个镜头,由远而近,最后它强烈地冲击着你的视觉,直到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四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平实中透着自信”——这是读罢《平易近人》第二篇俗文俚语后留给我的深刻印象。语言,确实有种神奇的力量,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写道:“‘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可见在习近平语言的背后蕴含着渊博学识和治国理念,才会在表面上打动人心,剖析后也深入人心。
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的习近平在各个场合的20条关于俗文俚语引文引言,并附有简明扼要的阐述。其中,多数为百姓熟知的各类俗语,比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表明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来体现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强调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除了广为流传的俗语,习近平同时也继承历史,针对现实情况引用、化用俗语,进一步作出阐释。似乎自从孩提年代起,“小康”一词便存在于大众视野,改革开放初期时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理念能到宣扬。在《晋书·孙楚传》中有载:“山陵既固,中夏小康。”体现的使中国儒家理想中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而今天“小康”,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2000年我们实现的,不过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因此习近平结合现状,引用俗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其中老乡指的是广大农民人口,在中国人口结构中,农民仍占多数,而只有大力推进农民增加收入,补齐短板,平衡发展,才能惠及全民,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富强;毛泽东首次提出“本领恐慌”,旨在告诫党员干部抓紧学习,适应形势,而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本领恐慌”的具体问题——“新办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硬方法不敢用,软方法不顶用”,勉励众人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除了民间俗语,习近平还引用、化用各类语言,比如引用陈毅《感事书怀》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来诫勉领导干部,表明对贪污腐败的零容忍;化用齐秦的专辑名《痛并快乐着》谈及自己是“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其中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让人佩服;借用《舌尖上的中国》之名谈“舌尖上的安全”,形象地表达对食品安全社会问题的重视;当下流行的真人秀、脱口秀等盛行引出了“作秀一词”,习近平引用这一词,针对性地批判作秀官员,指出对待群众不能虚情假意。同时,习近平还简明直白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问题所在,比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直接指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
通俗的语言使干部和群众站在了同一水平面上,习近平引用的俗语不仅向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向外展示了中国特色文化风采,同时,其中不乏继承历史,借用历史上的词语句子深入剖析,也会跟随时代的步伐,化用流行语指出问题,表明立场。总的来说,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习近平平易近人的语言,也是一架桥梁,连接着领导者与群众,横越在过去与将来。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这是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国梦”一经提出,无论在学术殿堂,还是茶肆坊间;无论是国内社会,还是在国际舞台,都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中国银行做为现代化强国的金融重器,同样拥有自己的中行梦,中行梦是“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把中国银行建设成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新时代的中行梦是倡导担当、诚信、专业、创新、稳健、绩效的价值观,是传承和弘扬中行百年文化,是三十四万中行员工的共同盼望,更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民族伟大复兴的深沉力量。实现中行梦,必须坚持科技引领。个人金融业务要不断丰富拓客场景、协同线上线下双渠道,以手机银行为载体,打造综合金融移动门户,让客户一机在手、共享所有。
实现中行梦,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个人金融业务要紧盯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颠覆传统找方法、打破常规看问题,加快渠道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做行业先行者。
实现中行梦,必须坚持转型求实。个人金融业务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基础,深挖存量业务潜能。同时突破业务发展壁垒,全面转型拓市场,激发业务活力。
实现中行梦,必须坚持变革图强。个人金融业务要有忧患意识,力求走在时代最前沿,增强变革勇气,打破“牢笼”,深入适应全行思想变革、机制变革和组织变革。
我刚刚接棒个人金融部总经理,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我深知个人金融业务要想取得大发展,必须要有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决心,个金条线全体员工也必须努力拼搏、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新时期的个金业务应不仅致力于服务中国人民、更应该造福世界人民,不断凝聚中行力量、弘扬中行精神,始终贯彻全行“业务发展推进器、资产质量压舱石、创新转型增长点”的战略定位,坚持以“三个50%”战略目标为指引,做中行奋斗者、时代弄潮儿,为实现伟大中行梦贡献一份力量。
“平实中透着自信”——这是读罢《平易近人》第二篇俗文俚语后留给我的深刻印象。语言,确实有种神奇的力量,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写道:“‘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可见在习近平语言的背后蕴含着渊博学识和治国理念,才会在表面上打动人心,剖析后也深入人心。
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的习近平在各个场合的20条关于俗文俚语引文引言,并附有简明扼要的阐述。其中,多数为百姓熟知的各类俗语,比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表明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来体现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强调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除了广为流传的俗语,习近平同时也继承历史,针对现实情况引用、化用俗语,进一步作出阐释。似乎自从孩提年代起,“小康”一词便存在于大众视野,改革开放初期时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理念能到宣扬。在《晋书·孙楚传》中有载:“山陵既固,中夏小康。”体现的使中国儒家理想中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而今天“小康”,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2000年我们实现的,不过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因此习近平结合现状,引用俗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其中老乡指的是广大农民人口,在中国人口结构中,农民仍占多数,而只有大力推进农民增加收入,补齐短板,平衡发展,才能惠及全民,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富强;毛泽东首次提出“本领恐慌”,旨在告诫党员干部抓紧学习,适应形势,而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本领恐慌”的具体问题——“新办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硬方法不敢用,软方法不顶用”,勉励众人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除了民间俗语,习近平还引用、化用各类语言,比如引用陈毅《感事书怀》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来诫勉领导干部,表明对贪污腐败的零容忍;化用齐秦的专辑名《痛并快乐着》谈及自己是“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其中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让人佩服;借用《舌尖上的中国》之名谈“舌尖上的安全”,形象地表达对食品安全社会问题的重视;当下流行的真人秀、脱口秀等盛行引出了“作秀一词”,习近平引用这一词,针对性地批判作秀官员,指出对待群众不能虚情假意。同时,习近平还简明直白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问题所在,比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直接指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
通俗的语言使干部和群众站在了同一水平面上,习近平引用的俗语不仅向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向外展示了中国特色文化风采,同时,其中不乏继承历史,借用历史上的词语句子深入剖析,也会跟随时代的步伐,化用流行语指出问题,表明立场。总的来说,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习近平平易近人的语言,也是一架桥梁,连接着领导者与群众,横越在过去与将来。
“平实中透着自信”——这是读罢《平易近人》第二篇俗文俚语后留给我的深刻印象。语言,确实有种神奇的力量,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写道:“‘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可见在习近平语言的背后蕴含着渊博学识和治国理念,才会在表面上打动人心,剖析后也深入人心。
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的习近平在各个场合的20条关于俗文俚语引文引言,并附有简明扼要的阐述。其中,多数为百姓熟知的各类俗语,比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表明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来体现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强调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除了广为流传的俗语,习近平同时也继承历史,针对现实情况引用、化用俗语,进一步作出阐释。似乎自从孩提年代起,“小康”一词便存在于大众视野,改革开放初期时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理念能到宣扬。在《晋书·孙楚传》中有载:“山陵既固,中夏小康。”体现的使中国儒家理想中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而今天“小康”,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2000年我们实现的,不过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因此习近平结合现状,引用俗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其中老乡指的是广大农民人口,在中国人口结构中,农民仍占多数,而只有大力推进农民增加收入,补齐短板,平衡发展,才能惠及全民,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富强;毛泽东首次提出“本领恐慌”,旨在告诫党员干部抓紧学习,适应形势,而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本领恐慌”的具体问题——“新办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硬方法不敢用,软方法不顶用”,勉励众人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除了民间俗语,习近平还引用、化用各类语言,比如引用陈毅《感事书怀》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来诫勉领导干部,表明对贪污腐败的零容忍;化用齐秦的专辑名《痛并快乐着》谈及自己是“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其中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让人佩服;借用《舌尖上的中国》之名谈“舌尖上的安全”,形象地表达对食品安全社会问题的重视;当下流行的真人秀、脱口秀等盛行引出了“作秀一词”,习近平引用这一词,针对性地批判作秀官员,指出对待群众不能虚情假意。同时,习近平还简明直白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问题所在,比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直接指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
通俗的语言使干部和群众站在了同一水平面上,习近平引用的俗语不仅向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向外展示了中国特色文化风采,同时,其中不乏继承历史,借用历史上的词语句子深入剖析,也会跟随时代的步伐,化用流行语指出问题,表明立场。总的来说,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习近平平易近人的语言,也是一架桥梁,连接着领导者与群众,横越在过去与将来。
我来分享一下我最近读的一本书——《平易近人》。我在企业是负责培训的工作,那么作为培训师来说,语言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如何用你的言语来打动人心,这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语言不仅是人类沟通的载体,更有着影响人、说服人的功能,通过说服人心,来征服人性,最终才彰显了语言的力量。
我们习主席的语言既饱含大道之义,又不失风趣幽默,既有气吞山河之势,又如此平易近人。我分享书中一个例子,很多人理解“武”这个字,就是战斗,斗争的意思,而习主席用“以武止戈”这四个字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最佳战略目标。我在本科学习语言学的时候,发现《说文解字》这本书对“武”的解析是,止戈为武,武是由“止”和“戈”二字组成,意思是,武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动手打战,而是以武止戈,化干戈为玉帛。习主席也曾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实际上,这便是“以武止戈”的目的。我们中国始终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提倡和平地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也绝不允许、绝不容忍任何侵害到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行为发生。所以,我们要树立牢固的战斗队思想,时刻做好出征打仗的准备,才配谈国家安全问题。
“以武止戈”,这看似简单的语言文字,却展现我们的大国风范,既能鼓舞人心,团结全民上下万众一心,又向全世界表明我们不卑不亢的态度。
近期我阅读了《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本书,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书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巨大人格魅力和平易朴实的语言风格使我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真是感受良多,收获颇丰。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风格清新质朴、内涵深刻,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真心话、大实话,这也让“习式语言”风靡网络。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源自何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本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俗理论读本,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在看望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干部群众时说:“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的。今天就是来听听大家,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接地气”与“充充电”,多么生活化的语言,这需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像群众学习。这些语言使一些“高大上”的治国施政理念,恰恰最“接地气”,最直接明了的说出来,大家都想说都明白有又都通俗易懂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同频共振、凝聚共识;善于用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深入浅出、解惑释疑;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娓娓道来、触及心灵;善于用可亲可敬、平易和蔼又从容淡定、沉稳大气的肢体语言和语态眉宇传神、灵动善融。这种语言风格和特点,充满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现就读该书谈一下我个人的初浅感受。
一是我觉得这种语言力量是来源于基层实践和人民群众,很多俗文俚语就是向基层群众学习的。老百姓的话影响着总书记,他把这些平常话进行提炼,变成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语言和人民群众产生共鸣,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很多人都觉得习近平的讲话特别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要勇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错误与不足,并及时去改变它,进一步的完善自己,跟进时代的变化,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为小小的蚂蚁洞穴而崩溃。就此而言在反复倡廉这一重大任务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抓早抓小”很重要。并且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是“中国梦”,这是习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一个用语,一经提出便为全社会所热议。习总书记的论述,从人皆有之的“梦”入手,让老百姓对抽象的民族使命有了具体的代入感:“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2013年4月我通过面试来民委服务局工作,让我真正的接触到了民族工作,在为全国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服务中我感到非常荣幸。记得最深一次是新疆民族团结模范来我委演讲,从他们的个人事迹中让我重新认识了新疆民族的朋友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民族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的和平美好的时代,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兄弟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我们更是幸福的,感受着不同民族的文化。
2014年春节,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说: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力因素。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早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在民委机关工作有两年多的时间,虽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能为大家服务的满意是我的本职工作,尤其是能为王正伟主席服务我倍感光荣。
今年4月王主席到云南怒江独龙族调研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说少”,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表明了带领各族人民同步奔小康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我觉得王正伟主席跟着习总书记的步伐也特别接地气的走进独龙族群众,走进贫困山区,也为民族地区服务奠定了更好的基础。作为民族部门的工作人员我无比自豪,领导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我对民族的热情,也让我对党无比的尊敬和崇拜,今年初我郑重的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让我在不断的学习和感悟当中又离党组织更近一步了。
读完《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感觉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要勇于发现自己身上不足,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事会从小事做起,长期坚持,我想我的人生就会更加的完美。结合工作我能积极肯干,能在民委这么好的氛围中工作使我的个人素质修养也提升了很多,在周末的空余时间还可以去中央民族大学上课继续给自己充充电,在学习中勤思免进,加强自我修养,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清白做人,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做一名有理想的好青年。
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中华号”巨轮乘风破浪、顺利前行,关键靠党来掌舵,靠党来掌握方向。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靠“自身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愿我们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去实现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让世界拭目以待吧!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心里感觉很充实。这种充实不仅是表现在时间上,还表现在思想上。当然,读完一本书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篇章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本书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篇章倒没有,但有一句话,我还是印象挺深刻的,那句话是这样说的:梦想是人们期望达到的一种高度、一种目标,是人们凝聚力量、不懈奋斗的动力。中国梦是当前中国建设道路中最火热的一个词,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有大有小。为什么会有梦想的存在?那是因为人们都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与美好憧憬,是对未来的渴望与要求。
我读的是军事卷,强军梦同样也是当代中国建设道路,绿色军营中的一个热词。强军梦,是中国梦的坚强保证。深刻认识军队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人民军队再出发。从严治军是建设强大军队的铁律,古语说的好:慈不掌兵。的确,如果一个国家军队稀稀拉拉、松松垮垮,就不成其为军队。就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当代军队的训练要求是什么?是要培养一支革命英雄人民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要为捍卫国家主权,守护国土完整时刻准备着。当代军队要追上世界前流军队的步伐,要建设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军队。一个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那是不行的,这个社会讲究的是合作,要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绿色军营当然要注重这些问题,小小的细节能决定一件事务的成败与否。这个观点我相信大家都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端正自己的心性、思想那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学习军人那样的刚强正直、无所畏惧的气质和品性,要勇于担当,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和困难,都一往无前、英勇奋斗。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性格、品性当然也就不同。就拿我来说吧,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但我又特别想和大家一起融入大集体,但这是很矛盾的。所以每次看着同学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我都特别想走到他们的阵营里去。我没有军人那样的品质、心性,甚至就在今天我因为忘记交团员档案被助班骂,我感到生气。我觉得我做的是不对的,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第一次,我觉得我没有尊重助班的工作,她也是第一次做助班,我又有什么资格让她替我在辅导员面前受气,挨骂呢?但我有我的态度与姿态。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学习能够使一个人不断的成长,慢慢长大吧,不急不慢的那种。但我还是想对因为我而被罚的人说声:对不起!
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的周围都是学习的场所。从师,不一定是要有着高深学问的人,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长处。而他们的长处就恰恰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个不起眼的农夫,他的身上的处事学问可能比在理论界获得一定声望的大师还要高深,所以切不可以貌取人。绿色军营里同样也是,战友与战友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要学其长处,补其短板。要在共同进步的道路中一个人的优秀不代表全军队的优秀。你们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家……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的班级,我的班级现在最缺的就是合作、竞争和集体荣誉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这当然是好的,因为即使你生活的很平凡,但你到底还是限量版,但人是会变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作为风电81班的一份子,我们是不是得为班级而改变了?一个班级就像一支军队一样,如果他稀稀拉拉,拖拖拉拉,那么这个班级就会犹如一盘散沙,禁不起风浪。
同学们,我们可以在平日里的生活里放松一下,但在做正事的时候是决不允许有松散的情况出现的,因为那样的班级是很危险的。一步错,步步错。就像一个王朝一样,等待的只有灭亡。提起你们的精神,端正你们的心性、姿态,展现出你们最好的一面吧。
读《平易近人》一书后,最直接的感触就是总书记的语言通俗易懂,接地气,用最平实的语言让我们体会到很多难得的生活感悟、人生态度、做人道理和学习方法。
学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时就有深刻感触,习总书记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释深刻的道理;用白话、实话等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释疑解惑。习总书记的“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打铁还需自身硬”等表达,简洁到位,生动有力,既容易理解,又发人深省。
因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使习总书记与基层群众有着天然的感情,对“接接地气,充充电”有着强烈的认同。所以作为国企的基层管理人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扎根基层的重要性。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正是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成就了党的力量之源。不管是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还是西柏坡时期,党就在老百姓中间,“接地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接地气”,掌握基层实情,听取职工心声。同时,实践和创新的源泉在基层,通过深入基层,也可以为自己“充电”。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从而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同,推动部门工作顺利开展。
学习历史,以史为鉴。习总书记引用“鉴得失、知兴替”,鼓励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文化,汲取人类文明精华。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更是借鉴前人经验,指导当下工作的重要方法。当今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本国的历史文化,因为国际化的大环境决定了我们应该要有开放的眼光,要有理解、包容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宽阔胸怀,只有这样我们的视角才能更宽、更广,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之后的感慨;“夙夜在公,为民服务”,这是他就职之后对人民的承诺。一句“累并快乐着”,是习总书记在践行“实干兴邦”的诺言,更是他对执政为民的完美诠释。作为党的一名领导干部,不管什么级别、什么职务,根本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全身心付出辛劳,才能真正践行自己的职责。从生理层面上来说,“累”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实现了自己的岗位价值,“快乐”便会油然而生。
《平易近人》这本书为我们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我们透过语言之门感受到了习总书记的人格魅力,他的字里行间都给了我们一种自然而然的信心,使我们在工作与学习中坚持乐观的精神,从而更加努力工作与学习。相信在总书记的引领下,我们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有人常把你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说“蜡烛只能给我们驱逐黑暗,而您,是在用圣火点亮我们的心灵。
童老师,您代表聪明,温柔的象征。记得五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我刚转到这个学校,胆小得像一只老鼠,老是一个人待着,也不和同学们玩儿,有一天,你看见了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走过来问我:“你怎么了,谢崴,你怎么不和同学们玩儿呢?”我低声细语地说:“童老师,我太胆小了,不敢和她们玩儿,我怕我走过去,他们会说我是新来的学生,所以远离我。”
老师和蔼可亲地说:怎么会呢,我想她们一定很想和你玩,“我惊讶地说:“真的吗?童老师,她们真的和我玩儿?”老师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就走开了。老师走后,我跑过去其他同学那儿,她们看见我走来,连忙邀我一起玩儿。
当时,我的心里又是想法,又是感激。啊!老师,谢谢您的那句话,是您的那句让我学得开心,活得快乐。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五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富有竞争的社会环境中,而军队是一个有着特殊使命的组织。在和平年代,军队的存在更多时候是为了保卫国家、保障人民安全。此时,一个能让人民信赖、敬仰的军队便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我所在部队一直倡导“部队平易近人”的理念,注重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营造部队良好形象,从而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我的军旅生涯中,我也有着自己的心得感悟。
第二段:建立信任感。
部队平易近人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建立信任感。军队是一个有着很强等级制度的组织,而等级制度往往会导致军人之间的隔阂。因此,我所在部队注重将每个官兵的思想及生活状态尽可能的摆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官兵之间的隔阂得到缓解。比如,在值班期间,官兵之间不分级别轮流坐值,通过交流跟进解决问题,在实现使命和任务的同时,为部队内部的人际关系建立起了一种平等、开放、互信的氛围。
第三段:注重关心官兵。
部队平易近人的另一个体现是关心官兵。在军队生涯中,许多官兵需要面对摆脱朋友和家人的陪伴,生活上面临了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所在的部队将关心官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做。部队将定期的开展安排官兵走出营区,走进社区开展慰问活动,这些活动既拉近了官兵与民众的关系,也提升了官兵对军队的认同感。平时,值班官兵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关心官兵的健康状况,及时倾听和解决困难,全面关心关爱官兵,这样才能够切实维护军队的战斗力。
第四段:营造亲环境。
部队平易近人还需要营造一个亲密、舒适的环境。因此我们部队积极创造官兵间的热爱家和家一样的氛围。部队鼓励官兵发挥自己的特长、职业优势,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和活动,丰富官兵的业余生活。同时部队创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工作生活环境,优化营区配套设施:建设高质量的拆迁房,改善水、电、气的供应,塑料跑道等设施的修建促进了部队营区的亲和力,让官兵们乐于居住、安心工作。
第五段:总结。
部队平易近人,是部队在军事能力发展和建设的同时,注重官兵生活服务,塑造充满生机的官兵文化,打造一支有温度、有灵魂、有生命力的部队。这一点不仅要在理念上得到高度重视,更要在工作上落到实处。随着中国的崛起,军队的形象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我们希望通过部队平易近人,向公众展现我们更为友善、可爱的一面,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往往超越实力与装备,制胜利于战场,发挥出巨大的战斗潜能和凝聚力。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六
说到“务实”,什么是务实。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起点,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默默无闻努力干、群众在哪我在哪”。居委干部带头跑楼道,捡垃圾,高喊口号搞宣传,家长里短不用愁,居委全是老娘舅。居委干部累死累活,群众还不满意。为什么会造成如今这样的尴尬局面,如今想来主要还是没有做到务实。如今的实事求是是什么,就是时代变了,老一辈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照搬于现在的社区管理。居民的精神需求、法律意识,人口流动性大幅度增加。文化的多元化,物质生活的富足让居民的实际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新时代的社区工作不应该埋头干而是要抬头向前看。就像《实务》一书中第八章提到的“残废房遮挡居民楼采光”“钟鼓楼区拯救古迹活动”“日托儿童早餐供应问题”几个经典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很多问题需要有老百姓的共同参与,许多问题需要有多部门的配合,许多问题需要有高瞻远瞩的预见性。所以,社区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向前抬头看,让自己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当我们抬起头工作以后,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用三十几年的努力赶超他国几百年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出现是必然。社区工作的压力也是一天天加重,一杯茶一份报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的社区工作在是把茶放凉还没喝,报纸积灰没空看。上有新的方针政策,下有各种百姓诉求,居委会这个小团队,要撑起这蓝蓝的一片确实不易。想要减负,先学沟通,特别是代表政府形象和百姓沟通的过程中,语言的魅力至关重要。《语言》一书中,充分告诉我们无论表达什么,听的人能懂最重要。学会说什么?知道怎么说?才是实干口才。从十八大的“中国梦”到“中国人的梦”清晰的表达了国家对于每一个国民个体的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做“蛋糕”到分“蛋糕”形象了向老百姓解释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相辅相成。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多矛盾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说话,对于百姓不是不能说“不”,而是如何说“不”。让对方理解才是沟通的目的。
口才是沟通的工具,但仅有口才就成了巧舌如簧。我们不能只做说的那个人,也要是会做的那个人。前面说到老一辈的工作方法守旧,但辩证来看却是有他被人津津乐道的道理。这就是真心为民。事情的解决,问题的处理终究是要有人去亲力亲为,一把锄头,一道田。即便工业科技的发展可以取代锄头耕地收粮,但也要有人操作机器,有人砍柴做饭。所以,我们学会语言的技巧是为了事半功倍。而这剩下一半的工作就需要我们真心实意的做好做到位。之前一直说的社区工作“最后一公里”,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百姓在哪里,我们的心就在哪里。
通读两本书略有感悟,但消化两本书,真正读透读懂两本书,需要时间和实践。我作为新社区筹建工作的一员,在新的岗位上也在摸索和成长,从普通干事到责任人的转变,让我发现很多的不同。遇见问题“抬头看”,上情下达“聪明讲”,对待百姓“用真心”。我相信自己能做好,任重道远,却依旧勇往直前。同时我也相信我们居委会的全体工作人员一定能够“众人拾柴火焰高”。最后,用习主席的话勉励自己,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要“累并快乐着”。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七
近期我阅读了《平易近人——***的语言力量》这本书,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书中***总书记的巨大人格魅力和平易朴实的语言风格使我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真是感受良多,收获颇丰。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风格清新质朴、内涵深刻,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真心话、大实话,这也让“习式语言”风靡网络。***的语言力量源自何处?《平易近人—***的语言力量》一本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俗理论读本,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2013年7月11日,***在看望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干部群众时说:“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的。今天就是来听听大家,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接地气”与“充充电”,多么生活化的语言,这需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像群众学习。这些语言使一些“高大上”的治国施政理念,恰恰最“接地气”,最直接明了的说出来,大家都想说都明白有又都通俗易懂的道理。***总书记的讲话: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同频共振、凝聚共识;善于用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深入浅出、解惑释疑;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娓娓道来、触及心灵;善于用可亲可敬、平易和蔼又从容淡定、沉稳大气的肢体语言和语态眉宇传神、灵动善融。这种语言风格和特点,充满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现就读该书谈一下我个人的初浅感受。
一是我觉得这种语言力量是来源于基层实践和人民群众,很多俗文俚语就是向基层群众学习的。老百姓的话影响着总书记,他把这些平常话进行提炼,变成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语言和人民群众产生共鸣,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很多人都觉得***的讲话特别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要勇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错误与不足,并及时去改变它,进一步的完善自己,跟进时代的变化,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为小小的蚂蚁洞穴而崩溃。就此而言在反复倡廉这一重大任务上,***总书记提出的“抓早抓小”很重要。并且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是“中国梦”,这是习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一个用语,一经提出便为全社会所热议。习总书记的论述,从人皆有之的“梦”入手,让老百姓对抽象的民族使命有了具体的代入感:“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2013年4月我通过面试来民委服务局工作,让我真正的接触到了民族工作,在为全国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服务中我感到非常荣幸。记得最深一次是新疆民族团结模范来我委演讲,从他们的个人事迹中让我重新认识了新疆民族的朋友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民族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的和平美好的时代,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兄弟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我们更是幸福的,感受着不同民族的文化。
2014年春节,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说: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力因素。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早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在民委机关工作有两年多的时间,虽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能为大家服务的满意是我的本职工作,尤其是能为王正伟**服务我倍感光荣。
让我在不断的学习和感悟当中又离党组织更近一步了。
读完《平易近人--***的语言力量》,感觉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要勇于发现自己身上不足,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事会从小事做起,长期坚持,我想我的人生就会更加的完美。结合工作我能积极肯干,能在民委这么好的氛围中工作使我的个人素质修养也提升了很多,在周末的空余时间还可以去中央民族大学上课继续给自己充充电,在学习中勤思免进,加强自我修养,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清白做人,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做一名有理想的好青年。
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中华号”巨轮乘风破浪、顺利前行,关键靠党来掌舵,靠党来掌握方向。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靠“自身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愿我们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去实现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让世界拭目以待吧!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八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平易近人读后感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来分享一下我最近读的一本书——《平易近人》。我在企业是负责培训的工作,那么作为培训师来说,语言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如何用你的言语来打动人心,这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语言不仅是人类沟通的载体,更有着影响人、说服人的功能,通过说服人心,来征服人性,最终才彰显了语言的力量。
我们习主席的语言既饱含大道之义,又不失风趣幽默,既有气吞山河之势,又如此平易近人。我分享书中一个例子,很多人理解“武”这个字,就是战斗,斗争的意思,而习主席用“以武止戈”这四个字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最佳战略目标。我在本科学习语言学的时候,发现《说文解字》这本书对“武”的解析是,止戈为武,武是由“止”和“戈”二字组成,意思是,武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动手打战,而是以武止戈,化干戈为玉帛。习主席也曾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实际上,这便是“以武止戈”的目的。我们中国始终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提倡和平地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也绝不允许、绝不容忍任何侵害到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行为发生。所以,我们要树立牢固的战斗队思想,时刻做好出征打仗的准备,才配谈国家安全问题。
“以武止戈”,这看似简单的语言文字,却展现我们的大国风范,既能鼓舞人心,团结全民上下万众一心,又向全世界表明我们不卑不亢的态度。
“平实中透着自信”——这是读罢《平易近人》第二篇俗文俚语后留给我的深刻印象。语言,确实有种神奇的力量,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写道:“‘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可见在习近平语言的背后蕴含着渊博学识和治国理念,才会在表面上打动人心,剖析后也深入人心。
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的习近平在各个场合的20条关于俗文俚语引文引言,并附有简明扼要的阐述。其中,多数为百姓熟知的各类俗语,比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表明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来体现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强调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除了广为流传的俗语,习近平同时也继承历史,针对现实情况引用、化用俗语,进一步作出阐释。似乎自从孩提年代起,“小康”一词便存在于大众视野,改革开放初期时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理念能到宣扬。在《晋书·孙楚传》中有载:“山陵既固,中夏小康。”体现的使中国儒家理想中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而今天“小康”,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2000年我们实现的,不过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因此习近平结合现状,引用俗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其中老乡指的是广大农民人口,在中国人口结构中,农民仍占多数,而只有大力推进农民增加收入,补齐短板,平衡发展,才能惠及全民,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富强;毛泽东首次提出“本领恐慌”,旨在告诫党员干部抓紧学习,适应形势,而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本领恐慌”的具体问题——“新办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硬方法不敢用,软方法不顶用”,勉励众人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除了民间俗语,习近平还引用、化用各类语言,比如引用陈毅《感事书怀》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来诫勉领导干部,表明对贪污腐败的零容忍;化用齐秦的专辑名《痛并快乐着》谈及自己是“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其中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让人佩服;借用《舌尖上的中国》之名谈“舌尖上的安全”,形象地表达对食品安全社会问题的重视;当下流行的真人秀、脱口秀等盛行引出了“作秀一词”,习近平引用这一词,针对性地批判作秀官员,指出对待群众不能虚情假意。同时,习近平还简明直白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问题所在,比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直接指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
通俗的语言使干部和群众站在了同一水平面上,习近平引用的俗语不仅向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向外展示了中国特色文化风采,同时,其中不乏继承历史,借用历史上的词语句子深入剖析,也会跟随时代的步伐,化用流行语指出问题,表明立场。总的来说,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习近平平易近人的语言,也是一架桥梁,连接着领导者与群众,横越在过去与将来。
读《平易近人》一书后,最直接的感触就是总书记的语言通俗易懂,接地气,用最平实的语言让我们体会到很多难得的生活感悟、人生态度、做人道理和学习方法。
学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时就有深刻感触,习总书记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释深刻的道理;用白话、实话等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释疑解惑。习总书记的“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打铁还需自身硬”等表达,简洁到位,生动有力,既容易理解,又发人深省。
因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使习总书记与基层群众有着天然的感情,对“接接地气,充充电”有着强烈的认同。所以作为国企的基层管理人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扎根基层的重要性。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正是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成就了党的力量之源。不管是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还是西柏坡时期,党就在老百姓中间,“接地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接地气”,掌握基层实情,听取职工心声。同时,实践和创新的源泉在基层,通过深入基层,也可以为自己“充电”。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从而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同,推动部门工作顺利开展。
学习历史,以史为鉴。习总书记引用“鉴得失、知兴替”,鼓励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文化,汲取人类文明精华。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更是借鉴前人经验,指导当下工作的重要方法。当今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本国的历史文化,因为国际化的大环境决定了我们应该要有开放的眼光,要有理解、包容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宽阔胸怀,只有这样我们的视角才能更宽、更广,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之后的感慨;“夙夜在公,为民服务”,这是他就职之后对人民的承诺。一句“累并快乐着”,是习总书记在践行“实干兴邦”的诺言,更是他对执政为民的完美诠释。作为党的一名领导干部,不管什么级别、什么职务,根本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全身心付出辛劳,才能真正践行自己的职责。从生理层面上来说,“累”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实现了自己的岗位价值,“快乐”便会油然而生。
《平易近人》这本书为我们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我们透过语言之门感受到了习总书记的人格魅力,他的字里行间都给了我们一种自然而然的信心,使我们在工作与学习中坚持乐观的精神,从而更加努力工作与学习。相信在总书记的引领下,我们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近期我阅读了《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本书,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书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巨大人格魅力和平易朴实的语言风格使我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真是感受良多,收获颇丰。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风格清新质朴、内涵深刻,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真心话、大实话,这也让“习式语言”风靡网络。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源自何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本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俗理论读本,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在看望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干部群众时说:“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的。今天就是来听听大家,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接地气”与“充充电”,多么生活化的语言,这需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像群众学习。这些语言使一些“高大上”的治国施政理念,恰恰最“接地气”,最直接明了的说出来,大家都想说都明白有又都通俗易懂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同频共振、凝聚共识;善于用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深入浅出、解惑释疑;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娓娓道来、触及心灵;善于用可亲可敬、平易和蔼又从容淡定、沉稳大气的肢体语言和语态眉宇传神、灵动善融。这种语言风格和特点,充满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现就读该书谈一下我个人的初浅感受。
一是我觉得这种语言力量是来源于基层实践和人民群众,很多俗文俚语就是向基层群众学习的。老百姓的话影响着总书记,他把这些平常话进行提炼,变成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语言和人民群众产生共鸣,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很多人都觉得习近平的讲话特别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要勇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错误与不足,并及时去改变它,进一步的完善自己,跟进时代的变化,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为小小的蚂蚁洞穴而崩溃。就此而言在反复倡廉这一重大任务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抓早抓小”很重要。并且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是“中国梦”,这是习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一个用语,一经提出便为全社会所热议。习总书记的论述,从人皆有之的“梦”入手,让老百姓对抽象的民族使命有了具体的代入感:“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2013年4月我通过面试来民委服务局工作,让我真正的接触到了民族工作,在为全国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服务中我感到非常荣幸。记得最深一次是新疆民族团结模范来我委演讲,从他们的个人事迹中让我重新认识了新疆民族的朋友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民族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的和平美好的时代,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兄弟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我们更是幸福的,感受着不同民族的文化。
2014年春节,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说: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力因素。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早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在民委机关工作有两年多的时间,虽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能为大家服务的满意是我的本职工作,尤其是能为王正伟主席服务我倍感光荣。
今年4月王主席到云南怒江独龙族调研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说少”,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表明了带领各族人民同步奔小康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我觉得王正伟主席跟着习总书记的步伐也特别接地气的走进独龙族群众,走进贫困山区,也为民族地区服务奠定了更好的基础。作为民族部门的工作人员我无比自豪,领导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我对民族的热情,也让我对党无比的尊敬和崇拜,今年初我郑重的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让我在不断的学习和感悟当中又离党组织更近一步了。
读完《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感觉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要勇于发现自己身上不足,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事会从小事做起,长期坚持,我想我的人生就会更加的完美。结合工作我能积极肯干,能在民委这么好的氛围中工作使我的个人素质修养也提升了很多,在周末的空余时间还可以去中央民族大学上课继续给自己充充电,在学习中勤思免进,加强自我修养,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清白做人,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做一名有理想的好青年。
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中华号”巨轮乘风破浪、顺利前行,关键靠党来掌舵,靠党来掌握方向。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靠“自身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愿我们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去实现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让世界拭目以待吧!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九
“平实中透着自信”——这是读罢《平易近人》第二篇俗文俚语后留给我的深刻印象。语言,确实有种神奇的力量,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写道:“‘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可见在***语言的背后蕴含着渊博学识和治国理念,才会在表面上打动人心,剖析后也深入人心。
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的***在各个场合的20条关于俗文俚语引文引言,并附有简明扼要的阐述。其中,多数为百姓熟知的各类俗语,比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表明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来体现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强调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除了广为流传的俗语,***同时也继承历史,针对现实情况引用、化用俗语,进一步作出阐释。似乎自从孩提年代起,“小康”一词便存在于大众视野,改革开放初期时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理念能到宣扬。在《晋书·孙楚传》中有载:“山陵既固,中夏小康。”体现的使中国儒家理想中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而今天“小康”,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2000年我们实现的,不过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因此***结合现状,引用俗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其中老乡指的是广大农民人口,在中国人口结构中,农民仍占多数,而只有大力推进农民增加收入,补齐短板,平衡发展,才能惠及全民,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富强;毛泽东首次提出“本领恐慌”,旨在告诫党员干部抓紧学习,适应形势,而***进一步指出“本领恐慌”的具体问题——“新办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硬方法不敢用,软方法不顶用”,勉励众人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除了民间俗语,***还引用、化用各类语言,比如引用陈毅《感事书怀》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来诫勉领导干部,表明对****的零容忍;化用齐秦的专辑名《痛并快乐着》谈及自己是“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其中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让人佩服;借用《舌尖上的中国》之名谈“舌尖上的安全”,形象地表达对食品安全社会问题的重视;当下流行的真人秀、脱口秀等盛行引出了“作秀一词”,***引用这一词,针对性地批判作秀官员,指出对待群众不能虚情假意。同时,***还简明直白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问题所在,比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直接指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
通俗的语言使干部和群众站在了同一水平面上,***引用的俗语不仅向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向外展示了中国特色文化风采,同时,其中不乏继承历史,借用历史上的词语句子深入剖析,也会跟随时代的步伐,化用流行语指出问题,表明立场。总的来说,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平易近人的语言,也是一架桥梁,连接着领导者与群众,横越在过去与将来。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十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这是*****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国梦”一经提出,无论在学术殿堂,还是茶肆坊间;无论是国内社会,还是在国际舞台,都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中国银行做为现代化强国的金融重器,同样拥有自己的中行梦,中行梦是“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把中国银行建设成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新时代的中行梦是倡导担当、诚信、专业、创新、稳健、绩效的价值观,是传承和弘扬中行百年文化,是三十四万中行员工的共同盼望,更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民族伟大复兴的深沉力量。实现中行梦,必须坚持科技引领。个人金融业务要不断丰富拓客场景、协同线上线下双渠道,以手机银行为载体,打造综合金融移动门户,让客户一机在手、共享所有。
实现中行梦,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个人金融业务要紧盯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颠覆传统找方法、打破常规看问题,加快渠道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做行业先行者。
实现中行梦,必须坚持转型求实。个人金融业务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基础,深挖存量业务潜能。同时突破业务发展壁垒,全面转型拓市场,激发业务活力。
实现中行梦,必须坚持变革图强。个人金融业务要有忧患意识,力求走在时代最前沿,增强变革勇气,打破“牢笼”,深入适应全行思想变革、机制变革和组织变革。
我刚刚接棒个人金融部总经理,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我深知个人金融业务要想取得大发展,必须要有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决心,个金条线全体员工也必须努力拼搏、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新时期的个金业务应不仅致力于服务中国人民、更应该造福世界人民,不断凝聚中行力量、弘扬中行精神,始终贯彻全行“业务发展推进器、资产质量压舱石、创新转型增长点”的战略定位,坚持以“三个50%”战略目标为指引,做中行奋斗者、时代弄潮儿,为实现伟大中行梦贡献一份力量。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十一
最近看了《平易近人——***的语言力量》这本书,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的阅读经历。***总书记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平易朴实的语言风格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真的感受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风格清新简约,内涵深刻。这是普通人喜欢看到和听到的真诚的话。说实话,这也使得习语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语言力量来自哪里?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俗理论读本《平易近人-***的语言力量》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2013年7月11日,***在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看望干部群众时说:这里我很熟悉,下乡骑自行车。今日就是来听听大家,看看村民们,接地气,充电。接地气和充电,多么生活化的语言,需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像群众一样学习。这些语言使一些高大上的治国理念,恰恰是最接地气的,最直接、最清晰的说出来,大家都想说出有又通俗易懂的道理。***总书记的讲话:善于以讲故事、举例、摆事实的方式同频共鸣,凝聚共识;善于用白话、实话、群众语言简单,解惑解惑;善于用聊天、谈心的语气说话,触动灵魂;善于用可亲可敬、平易和蔼、从容淡定、沉稳大气的肢体语言和语态,生动善良。这种语言风格和特点充满吸引力、感染力和感染力。现在看这本书,谈谈我个人的初浅感受。
首先,我认为这种语言力量来源于基层实践和人民群众,许多俗文俚语都是向基层学习的。普通百姓的话影响了总书记,他把这些普通话提炼出来,变成了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语言,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很多人都觉得***的讲话特别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要勇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错误与不足,并及时去改变它,进一步的完善自己,跟进时代的变化,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为小小的蚂蚁洞穴而崩溃。就此而言在反复倡廉这一重大任务上,***总书记提出的“抓早抓小”很重要。并且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是“中国梦”,这是习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一个用语,一经提出便为全社会所热议。习总书记的论述,从人皆有之的“梦”入手,让老百姓对抽象的民族使命有了具体的代入感:“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2013年4月我通过面试来民委服务局工作,让我真正的接触到了民族工作,在为全国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服务中我感到非常荣幸。记得最深一次是新疆民族团结模范来我委演讲,从他们的个人事迹中让我重新认识了新疆民族的朋友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民族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的和平美好的时代,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兄弟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我们更是幸福的,感受着不同民族的文化。
2014年春节,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说: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力因素。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早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在民委机关工作有两年多的时间,虽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能为大家服务的满意是我的本职工作,尤其是能为王正伟**服务我倍感光荣。
让我在不断的学习和感悟当中又离党组织更近一步了。
读完《平易近人--***的语言力量》,感觉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要勇于发现自己身上不足,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事会从小事做起,长期坚持,我想我的人生就会更加的完美。结合工作我能积极肯干,能在民委这么好的氛围中工作使我的个人素质修养也提升了很多,在周末的空余时间还可以去中央民族大学上课继续给自己充充电,在学习中勤思免进,加强自我修养,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清白做人,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做一名有理想的好青年。
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中华号”巨轮乘风破浪、顺利前行,关键靠党来掌舵,靠党来掌握方向。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靠“自身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愿我们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去实现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让世界拭目以待吧!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十二
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执行国家决策,是国之利器。但同时,大家对军队有着一些固有的印象,如高大威猛、严厉冷酷等等。然而,在接触过程中,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部队平易近人,军人也是普通人,他们有丰富的心灵和生命,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
在部队中,部队领导是一个核心群体,他们既是榜样也是引领之人。通过我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大部分部队领导都非常平易近人,他们平常与士兵交流、沟通非常融洽,不过分追求权威和等级制度。特别是在军事训练后,他们会主动走到士兵中间,与士兵一同享用军营生活、聊聊天,使他们有效地释放疲劳和压力。
第三段:平易近人的战友。
在接触了许多军人后,我发现他们都非常亲切、友善,拥有一片善良的心。在共同生活的那一刻,战友们会相互协助、照顾,对新人尤其友好,带新人参观军营、一同参加各种活动,让新人很快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有一种家的温馨感。
第四段:平易近人的生活。
通过我在部队的观察和了解,我惊讶地发现,部队生活非常地有情调。士兵们不仅有着丰富的业余生活,还充满着文化气息。例如,他们的生活起居都很讲究,床角整齐、蜡烛照明、餐食丰盛精致、卫生也是一流,各种娱乐活动也是琳琅满目。值得一提的是,在军需库房里还有许多绘画作品,让军营营区,变得特别地美丽。
第五段:平易近人的情感。
部队平易近人的文化,也充满了深刻的人文情感。部队中,人们互相信任、关心、关爱,建立起了一种家庭式的感情,这种情感保障了一种强大的团结力量,是一支优秀的部队所必须拥有的情感根基。
总结:通过这些观察和了解,我从心底产生了对于部队平易近人文化的一种认识,这种文化要求所有军人在尊重基础上建立起友好的相互关系,通过这样的和谐相处,在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梦想、感受成功的快乐和成就感。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十三
阅读后的感觉是指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文章、几句名言和一首音乐,然后将这种感觉和启示写进一篇文章,称为阅读后的感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我来分享一下我最近读的一本书——《平易近人》。我在企业是负责培训的工作,那么作为培训师来说,语言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如何用你的言语来打动人心,这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语言不仅是人类沟通的载体,更有着影响人、说服人的功能,通过说服人心,来征服人性,最终才彰显了语言的力量。
我们习主席的语言既饱含大道之义,又不失风趣幽默,既有气吞山河之势,又如此平易近人。我分享书中一个例子,很多人理解“武”这个字,就是战斗,斗争的意思,而习主席用“以武止戈”这四个字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最佳战略目标。我在本科学习语言学的时候,发现《说文解字》这本书对“武”的解析是,止戈为武,武是由“止”和“戈”二字组成,意思是,武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动手打战,而是以武止戈,化干戈为玉帛。习主席也曾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实际上,这便是“以武止戈”的目的。我们中国始终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提倡和平地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也绝不允许、绝不容忍任何侵害到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的行为发生。所以,我们要树立牢固的战斗队思想,时刻做好出征打仗的准备,才配谈国家安全问题。
“以武止戈”,这看似简单的语言文字,却展现我们的大国风范,既能鼓舞人心,团结全民上下万众一心,又向全世界表明我们不卑不亢的态度。
读《平易近人》一书后,最直接的感触就是总书记的语言通俗易懂,接地气,用最平实的语言让我们体会到很多难得的生活感悟、人生态度、做人道理和学习方法。
学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时就有深刻感触,习总书记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释深刻的道理;用白话、实话等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释疑解惑。习总书记的“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打铁还需自身硬”等表达,简洁到位,生动有力,既容易理解,又发人深省。
因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使习总书记与基层群众有着天然的感情,对“接接地气,充充电”有着强烈的认同。所以作为国企的基层管理人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扎根基层的重要性。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正是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成就了党的力量之源。不管是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还是西柏坡时期,党就在老百姓中间,“接地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接地气”,掌握基层实情,听取职工心声。同时,实践和创新的源泉在基层,通过深入基层,也可以为自己“充电”。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从而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同,推动部门工作顺利开展。
学习历史,以史为鉴。习总书记引用“鉴得失、知兴替”,鼓励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文化,汲取人类文明精华。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更是借鉴前人经验,指导当下工作的重要方法。当今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在全球化背景之下,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本国的历史文化,因为国际化的大环境决定了我们应该要有开放的眼光,要有理解、包容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宽阔胸怀,只有这样我们的视角才能更宽、更广,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之后的感慨;“夙夜在公,为民服务”,这是他就职之后对人民的承诺。一句“累并快乐着”,是习总书记在践行“实干兴邦”的诺言,更是他对执政为民的完美诠释。作为党的一名领导干部,不管什么级别、什么职务,根本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全身心付出辛劳,才能真正践行自己的职责。从生理层面上来说,“累”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实现了自己的岗位价值,“快乐”便会油然而生。
《平易近人》这本书为我们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我们透过语言之门感受到了习总书记的人格魅力,他的字里行间都给了我们一种自然而然的信心,使我们在工作与学习中坚持乐观的精神,从而更加努力工作与学习。相信在总书记的引领下,我们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平实中透着自信”——这是读罢《平易近人》第二篇俗文俚语后留给我的深刻印象。语言,确实有种神奇的力量,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写道:“‘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可见在习近平语言的背后蕴含着渊博学识和治国理念,才会在表面上打动人心,剖析后也深入人心。
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的习近平在各个场合的20条关于俗文俚语引文引言,并附有简明扼要的阐述。其中,多数为百姓熟知的各类俗语,比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表明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来体现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强调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除了广为流传的俗语,习近平同时也继承历史,针对现实情况引用、化用俗语,进一步作出阐释。似乎自从孩提年代起,“小康”一词便存在于大众视野,改革开放初期时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理念能到宣扬。在《晋书·孙楚传》中有载:“山陵既固,中夏小康。”体现的使中国儒家理想中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而今天“小康”,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2000年我们实现的,不过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因此习近平结合现状,引用俗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其中老乡指的是广大农民人口,在中国人口结构中,农民仍占多数,而只有大力推进农民增加收入,补齐短板,平衡发展,才能惠及全民,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富强;毛泽东首次提出“本领恐慌”,旨在告诫党员干部抓紧学习,适应形势,而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本领恐慌”的具体问题——“新办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硬方法不敢用,软方法不顶用”,勉励众人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除了民间俗语,习近平还引用、化用各类语言,比如引用陈毅《感事书怀》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来诫勉领导干部,表明对贪污腐败的零容忍;化用齐秦的专辑名《痛并快乐着》谈及自己是“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其中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让人佩服;借用《舌尖上的中国》之名谈“舌尖上的安全”,形象地表达对食品安全社会问题的重视;当下流行的真人秀、脱口秀等盛行引出了“作秀一词”,习近平引用这一词,针对性地批判作秀官员,指出对待群众不能虚情假意。同时,习近平还简明直白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问题所在,比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直接指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
通俗的语言使干部和群众站在了同一水平面上,习近平引用的俗语不仅向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向外展示了中国特色文化风采,同时,其中不乏继承历史,借用历史上的词语句子深入剖析,也会跟随时代的步伐,化用流行语指出问题,表明立场。总的来说,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习近平平易近人的语言,也是一架桥梁,连接着领导者与群众,横越在过去与将来。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十四
近期我阅读了《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本书,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书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巨大人格魅力和平易朴实的语言风格使我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真是感受良多,收获颇丰。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风格清新质朴、内涵深刻,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真心话、大实话,这也让“习式语言”风靡网络。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源自何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本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俗理论读本,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在看望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干部群众时说:“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的。今天就是来听听大家,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接地气”与“充充电”,多么生活化的语言,这需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像群众学习。这些语言使一些“高大上”的治国施政理念,恰恰最“接地气”,最直接明了的说出来,大家都想说都明白有又都通俗易懂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同频共振、凝聚共识;善于用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深入浅出、解惑释疑;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娓娓道来、触及心灵;善于用可亲可敬、平易和蔼又从容淡定、沉稳大气的肢体语言和语态眉宇传神、灵动善融。这种语言风格和特点,充满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现就读该书谈一下我个人的初浅感受。
一是我觉得这种语言力量是来源于基层实践和人民群众,很多俗文俚语就是向基层群众学习的。老百姓的话影响着总书记,他把这些平常话进行提炼,变成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语言和人民群众产生共鸣,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很多人都觉得习近平的讲话特别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要勇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错误与不足,并及时去改变它,进一步的完善自己,跟进时代的变化,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为小小的蚂蚁洞穴而崩溃。就此而言在反复倡廉这一重大任务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抓早抓小”很重要。并且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是“中国梦”,这是习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一个用语,一经提出便为全社会所热议。习总书记的论述,从人皆有之的“梦”入手,让老百姓对抽象的民族使命有了具体的代入感:“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2013年4月我通过面试来民委服务局工作,让我真正的接触到了民族工作,在为全国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服务中我感到非常荣幸。记得最深一次是新疆民族团结模范来我委演讲,从他们的个人事迹中让我重新认识了新疆民族的朋友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民族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的和平美好的时代,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兄弟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我们更是幸福的,感受着不同民族的文化。
2014年春节,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说: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力因素。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早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在民委机关工作有两年多的时间,虽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能为大家服务的满意是我的本职工作,尤其是能为王正伟主席服务我倍感光荣。
今年4月王主席到云南怒江独龙族调研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说少”,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表明了带领各族人民同步奔小康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我觉得王正伟主席跟着习总书记的步伐也特别接地气的走进独龙族群众,走进贫困山区,也为民族地区服务奠定了更好的基础。作为民族部门的工作人员我无比自豪,领导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我对民族的热情,也让我对党无比的尊敬和崇拜,今年初我郑重的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让我在不断的学习和感悟当中又离党组织更近一步了。
读完《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感觉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要勇于发现自己身上不足,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事会从小事做起,长期坚持,我想我的人生就会更加的完美。结合工作我能积极肯干,能在民委这么好的氛围中工作使我的个人素质修养也提升了很多,在周末的空余时间还可以去中央民族大学上课继续给自己充充电,在学习中勤思免进,加强自我修养,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清白做人,从思想、品德,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做一名有理想的好青年。
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中华号”巨轮乘风破浪、顺利前行,关键靠党来掌舵,靠党来掌握方向。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靠“自身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愿我们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去实现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让世界拭目以待吧!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十五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转载请保留出处。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启示三:教师每天的必修课“五个一工程”
我最欣赏的是李老师无论多忙,每天都要进行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在我们看来,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然而,李老师却不觉得需要什么“毅力”,他把这样艰巨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脸的习惯。这一切的一切,李老师做得有滋有味,做出了成绩,并乐在其中,实在让人佩服!
同为教师的我们都清楚,这“五个一”做一天两天还可以,但要长年坚持却实在是不易。这其中的前两个一即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倒还容易,因为作为教师每天都会上课,批改作业并与学生接触,只要存心上好课就可以把每节课的水平提高,至少在原有基础上有长进,只要认真解决学生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学生,找学生谈话,教育帮助学生。而后三个一即读一万字的书,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和写一篇教育日记要每天坚持的话,非一般毅力的人可以做到,特别是每天一篇教育日记(他一般都是几千字),要坚持则非常人可以想象,所以李镇西老师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我感觉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勤奋”,会挤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去挤,总是有的。”其实,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去挤的问题。有时,我们太浮躁,不能安心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时,我们太拖拉,总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有时,我们也雄心勃勃,但总难坚持。
启示四:做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李老师书的第二章便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最欣赏里面的三篇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师》、《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启示五: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这么做的。“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我相信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可以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不会都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一定会桃李满天下的!
部队平易近人读后感篇十六
《平语近人》观看以后受益匪浅,感受深刻。通过观看节目,既学习了***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又学习了中华文化的经典。可以说***同志既是人民领袖,又是我们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的良师。通过思想解读人的解读和现场访谈、互动问答以及经典诵读等环节,生动阐释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通过经典释义人的解释,使我们对经典的出处、含义有了明确的认识。既是一堂政治课,又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观看节目,使人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些古典名句仿佛就是古人对今人的教诲和告诫;这些因习总书记引用而广为人知的典故或者诗文,有的出自较为生僻古奥的典籍。总书记古为今用,且用典准确,赋予古典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可见总书记博观而约取的智慧和匠心。一部古典就是一座文化富矿,阅读之阐释之引用之,就是在“不忘本来”中体现“不忘初心”,就是在“古风犹存”中彰显“文化自信”,就是在“精神家园”中凝聚“力量源泉”,总之,《平语近人》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弘扬文化传统的最美的“中国声音”。
视频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主持人问观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说的?观众回答是唐太宗李世民说的。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之前一致的认识。然而,经典释义人则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最早是出自《荀子·王制》,其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个细节告诉我们,广为人知的典故,只是文化之“流”,倘若追根溯源,则能翻出更为厚重的典籍。中华文化烟波浩渺,洋洋大观。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思想,与数千年前“君民舟水观”一脉相承;“不忘本来”即是“不忘初心”,扎根传统文化,汲取历史智慧和文化营养,推动文化复兴即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观看《平语近人》,有一种浓浓的古典风韵。诸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都凝聚着历史的智慧和箴言。结合总书记引用古语典故的语境,通过经典释义人的讲解和思想解读人的阐述,会发现这些古语典故又充满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能够在新时代充满生命力,正是“古风犹存”彰显出的“文化自信”。古典文化能净风化俗,润物无声。
“精神家园”凝聚“力量源泉”。当今社会,人们常常为物质摄取而疲于奔波,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精神的家园。而古典文化便是难得的丰富的精神家园。纵观“平语近人”,无论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无论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还是“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精神,均流露出精神家园的精神魅力与情感的张力。
古典文化是古人学习与实践的经典表达,经过几千年文明长河的淘洗和积淀,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由这些古典构筑的精神家园,足以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就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领袖,必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21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