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完一本书籍之后,对书中内容和情感的反馈和思考,是表达读者对所阅读书籍的理解、感受和评价的一种形式。读后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提高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还可以增进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我已经读完一本好书,不禁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了许多思考,我打算写一篇读后感来表达我的感受和思想。那么,如何写一篇具有较高水准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完整本书,全面了解其情节和主题。其次,我们需要及时记录下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可以通过摘抄、书写读书笔记或者进行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帮助我们整理和总结。另外,我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背景和人生经验,对于书中的主题和故事进行深度分析和思考。最后,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表达对于书中人物的评价、对于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于故事情节的感受,尽可能突出个人观点和独特见解。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相信我们能够写出一篇具有独特个性的读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一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四、要不要惩罚孩子?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二
在快乐的新年里读了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几句话让我觉得有莫大的触动,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个成长在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国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学美国的博士。
他对与美国与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与体会。我自己是一位美术新教师,有的时候作为艺术出身的我,崇尚的确实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开放与和谐,自然先进。但是有的时候再看看中国,确实是庞然大国,不但是国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时代差距与素质距离。所以美国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话也不适合中国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鉴,我们因该把他们好的地方运用,还需要带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鉴哪就是失败。国人啊国人,差距啊差距。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对与创造性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教育者,不能厄杀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分好坏的“爱”,应该加强适当的引导,这就取决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素质。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三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四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五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关注别国的教育状况,完全出自职业本能,实际上就是思考我们与国外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
一切为了学生。
在我访问过的所有美国学校中,没有任何地方会比图书馆更舒适。图书馆里有地毯有沙发,甚至散落着可爱的卡通靠垫。学生看书时可坐可卧、随心所欲。在这里,我们见过师生共读的温馨场面,也见过枕着书香入睡的学生。在初中和小学的图书馆,书架的高度一定与学生的身高相匹配,所有的书都是伸手可取。与图书馆相比,教室的布置要简朴得多,教学设备至多是一台普通的投影仪,即使名校也是如此。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用教室,老师可以自由地采用他认为有助于教学的形式来布置教室,以便彰显个性。华盛顿希德威尔学校的一间数学教室,三面都是黑板,学生可以随时起立到最近的黑板上演算。
尊重学生师生平等。
美国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概念,大家各自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去上课。课间时,学生们在各个教室之间匆忙奔走,根本没有在教室和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工夫。下课时,老师站在门内让学生们先走。楼道里,教师侧身给学生让路。不过我发现,学生们不会对此熟视无睹,一般都会轻声致谢,也会主动为过往的老师开门。生源不太好的学校里,学生们依然是那样彬彬有礼,很让我们惊讶和感动。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课堂上,也表现在对学生成就和能力的肯定上,许多学校的楼道里,可以被利用的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或记载着学生的荣誉。
重视体验和参与。
我们有幸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和美国的学生们一起听课。听课时,我一直在比较着中美两国课堂教学的异同。比起我们的课堂教学,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密度小得多,但是课堂活动往往丰富多彩。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例如讲某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老师便会想方设法营造类似的情境,以便让同学去设想和体会在特定情境下自己的反应,进而理解历史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另外,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动手又动脑,其中不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在社会教育机构如儿童博物馆的活动设置中也充分体现出这个特点。波士顿的儿童博物馆里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动手参与的`活动和游戏。
教学管理严格。
[1][2]。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七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作者自称这是一本小册子,并不是什么学术巨著。确实,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
书中让我觉得感触最深的是黄全愈教师在对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的阐述。作者以儿子画画为例来阐述。作者把刚到美国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作者的美国教授常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像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这是营造培养创造性的环境的体现,从中也看出美国老师是很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本质就是把“教”混同于“训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而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它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八
本书在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讲述了儿子矿矿学画画的事: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地乱画。最终,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学校这样教孩子画画,同意儿子不再上这种“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一时间,作者发现,自己的儿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是“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由此,让他想到训练与教的问题。
我们集团开办的国际部也好,还是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也好,包括集团提出的三三四目标,都是在为此而努力地做着: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且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师一点点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最终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习惯、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知识也掌握了。我们现在做的,是在课堂上把本属于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书中第八章内容是“要不要惩罚孩子”中提到: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惩罚的制度。惩罚的形式多样:给父母打电话、罚站、不让参加课外活动甚至停课等,但不搞劳动惩罚。其中也提到了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在美国学校对孩子的惩罚也多是以遏制孩子的ego膨胀为目的的。
读完此书,我们明白,原来在美国学校,是有惩罚,而且惩罚是比较严厉的,并是形成一系列的制度的。其实,我们也制定有班规,但没有很好地操作运用。我们也可借鉴他们的做法,先要形成制度,学生犯错误,接受惩罚就按制度办。当然,制度形成的细节需注意,如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像停课这类的惩罚在中国可能是行不通的等等。
结合我们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我们需要明白惩罚的目的是教育,而不是教育的结果,惩罚要达到的效果是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改正错误。在学生已经认识错误所在并决定不再重犯时应免于惩罚。惩罚并不像奖励那样有效,教师在教育中应多用、巧用奖励,少用、慎用惩罚。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九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
2月19日至5月23日,我们浦东新区教育代表团一行8人,在美国马里兰州towson大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中等教育管理的学习和考察。期间我们参加旁听了马里兰州教育委员会的听政会议;深入了解和走访了harwad县教育委员会;并先后参观访问了howard县和baltimore县的八所公立学校,考察了教职员工发展支持中心(stuffsupportcertre)。期间了解了一些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教育寓于教育全过程。
霍华得县公立教育系统目标是确保在教学与学习方面的高质量,以使每一个学生能够负责地参与到这个多元而且变化的世界中去。霍华得县的教育哲学(部分)是:
我们相信。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有特殊的能力与兴趣。
这些是必须被重视与发展的。
他们的这一教育哲学是完全从人的角度出发的,也是我国心理教育遵循的一个原则。而在美国,他们的教育全程――课程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类学科各学段的具体目标都遵循着这样的教育哲学。
如霍华得县制定的总体目标:
a)学习技能目标-------学生控制、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制定并追求清晰、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计划。
b)思维技能目标-------学生创造性、批判性和战略性思维以作有效决策、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c)沟通技能目标-------学生计划、参与、控制、评价自己在各种境况下的沟通过程。
d)技术技能目标-------学生在快速多变的技术社会中理解、运用和评价各种技术手段。
e)团队协作目标-------学生有效地同别人协作,负责任地参与各种协作活动。
1.社交和理解能力。
美国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社交和理解能力,他们告诉孩子在社交中,理解是相互的。如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留意别人的感觉,看着讲话人的目光;给孩子更多的机会,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玩时不要抢,有先有后;游戏一定有输赢,生活也一样,启蒙他们对失败的平和心态;更重要的是,在别人赢时,自己要有君子风度,向对方表示祝贺。
2.情绪控制能力。
美国人的情绪非常自我,他们生气起来也非常公开。但是他们在大事上,面对诽谤,也会具有相当的幽默和风度。这些与他们在孩童时代不断被提醒和成长的环境不无关系。美国的教育家和学校的学生辅导老师,都非常强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生气是可以的,天下无完人,谁都有控制不住的时候,但是发火时,千万不要伤害对方,学会如何设身处地为他人想,对别人要有一份尊敬。
美国学校没有为全体学生开设的心理学课程,但一些学校在社会学科的选修课中开设了心理学课,如“心理学入门”、“文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这些选修课一般在11、级开设。
1.高中的“心理学入门”是对所有11、12年级的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当代社会热点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该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以及提供更好地应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必要技能。学习内容主要是为解决心理学理论是如何创立的,学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变态心理学以及变态行为,通过观察社会精神健康机构,可以了解到它的政治的和合法的分支领域。
这门课主要为许多大学要求心理学课程的入门知识和为学生今后提供一个可能从事行为科学的职业或专业的工作机会而开设的,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要阅读所选的材料,写出调查计划、论文和进行实地的考察。
2.“文学心理学”则是运用心理学和文学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一方面启发学生研究对当代心理学有影响的小说、戏剧、诗歌和电影上,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主要的心理学理论如何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大致包括:爱和关系、创造性、骚扰、一体化、性的角色、种族问题、物欲泛滥和精神病等。
课程主要用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学生要去阅读分析综合和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去描绘文学作品。
3.普通心理学是一门大学预科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个性及其相互关系理论,考察遗传与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理论学习强调行为主义的方法,解决有关条件、感觉、动机、压力及情感问题。进行有关个性化心理概念影响学生对自我,尤其是态度、情感、价值认识方面的试验。
二、心理教育突出个体性质。
美国的学校教育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不同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他们认为“卓越来自于多种形式”,卓越就是人尽其才,就是每个人充分地发展他的潜能。
美国教育注意身心保健相结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并设立心理服务机构,而这些心理服务机构同样地突出学生的个体性质。心理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帮助学生和家长作出关于学习的决策并且提供咨询帮助。对于学生出现的典型的教育问题,心理专家通常通过测验来决定学生是否需要帮助,特殊教育以及改变课程计划等各种特殊帮助。如果家长、指导教师以及学生自己感到有必要,心理专家可为他们提供个别短期咨询或小集体咨询。”
我以霍华得县各中学的“学生服务中心”为例加以说明:
“学生服务中心”是“帮助学生架立通往成功的桥梁”。它的任务是:通过示范的服务,建立学生多方面的实力和才能,去强调学生的需要,来保证学生的成功。它的目标是广泛的及和谐的,包括:通过咨询、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学生自我服务等,来保证每一个学生学业的成功和培养良好的社会认知态度。学生服务项目和服务为每一个学生和教职工创设一种安全的、健康的、有益的和激励性的学习环境;学生服务也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去支持每一个学生的成功。总之,“学生服务中心”是通过认识提高和发掘每个学生特殊的能力,去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业成就;运用可以最好服务于所有学生不同需要的有效的实践是学生服务中心职员的任务;当学校、家长和社区协作和支持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成功;所有学生有权力在学校环境中拥有一个关心他们的成人的辩护人;学生、家长、学校职员有权力获得尊重和尊严的对待;学生有权力去享有一个综合的、广泛的学生服务项目。
值得提到的是“学生自我服务部门”中“学生服务中心”设有专职咨询教师,同时也有学生作为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是一种通向学业成功的、有价值的资源。学生自我服务部门与学校工作人员、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合作,共同定义和防止对教育成功不利的问题。(今年暑期我校协助华东师大接待了一批美国大中学校的心理学教授和专家,他们也重点关注了我校的“学生自我服务”。)。
“学生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致力于帮助所有学生的学习和成功。在霍华德县公立学校系统中,大概有40个学校心理学者获得了马里兰州教育局的证书,在儿童和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咨询、学习和行为评价方面有专门的训练和经验,使学校的心理学者成为对学校工作人员和家长有价值的来源。学校心理学者的主要任务,根据不同的需要,在每个校区都是不同的。学校心理学者给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提供实质性的服务,包括介入、主张防止学业、学习和行为的障碍的策略,他们提供危机的仲裁或调停,当需要帮助强调一个学生在校表现不好时,提供个人或小组的`咨询,学校心理学者参与整个系统的程序去防止自杀和学校暴力。更多的是,他们将社区和家长资源联系起来学校心理学者经常帮助老师和学校工作人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他们提供信息和实践策略,并提出有关典型的――不典型的儿童成长方面的行为和学习的论题。学校心理学者还参与各种以学校为基础的合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团队,包括:特殊教育、学生支援、提出有关学习和行为障碍,社会和心理的论点,组成授课性的咨询队,他们主动参与计划的发展和实践,这个计划包括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业成功的定义和评价问题。除此之外,学校心理学者还负责教职员工的培训任务,家长培训班等。
“学生服务中心”的部门职员以诚实的、正直的态度去实践专业的责任。他们尊重他们所服务和支持的对象的隐私,保护所有人的公民权和人权。应该承认,美国霍华德县高中的“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是有效而积极的。我们所到的每一所学校,“学生服务中心”总是出现在校门内最前沿、最醒目的位置。往来穿梭其中的,拿取资料的学生比较多。影响最深刻的一次是“riverhill”高中的一名学生在驾车回家途中因车祸身亡,“学生服务中心”的职员协同社区志愿人员和有关心理专家在学校内展开较大规模的心理疏导,缓解学生的紧张和悲痛的情绪。此外在我们考察的4月和5月正好是马里兰州和霍华德县的sat的考试季节,同时毕业升们也在准备填报和投递大学申请函,“学生服务中心”显得格外忙碌,工作人员在此时尽可能地给予必要的毕业及升学指导,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和服务。
马里兰州的每一所学校都有不同形式的学生服务中心,就其名称本身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我们在与校长、教师交谈中感受到这样一点:就是对学生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交流、施教,精心呵护学生的自信。学生的言行自由度大,只要不影响他人,你做什么都很少有人干预。对学生也很少用“不对”、“不行”来回答,都是给以积极的鼓励。我们在gatewayschool考察时,准备看一下他们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评价的一张表,这时正好有一位同学在给我们拍照,这个教师就先征求该生的意见,是否可以拿她的测评表给我们看,该生同意后老师才拿给我们看。平时下发有关测评、考试的材料都是反过来放到书桌上。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普通初中里设置特殊教育的班级,在gatewayschool,就有专门对品行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非常现实的承认在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是有问题的,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就需要采取一种特别的方式、方法,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宏观体现。
三、心理教育的社会化。
美国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必须学习心理课程,掌握心理学知识,颁发资质证书,而且这是每个教师应聘的资格。心理行为是正常的行为,每个教师都有能力解决学生的简单的心理问题,通常,心理疏导多于行为矫治。
社区的力量在美国也是充分被利用的的,美国教师通常都参加由社区等组织的社会机构的培训,每两年有心理学知识的统一考试。
[1][2]下一页。
家长来校做义工完成的,这种形式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使家长们相信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今,要求家长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在美国已经发展成为一场运动。例如“家庭参与计划”:将家长们分为几个工作组,专门讨论诸如家庭作业、增强儿童自信心、弥补文化差异这样的问题。家长们甚至还到学校商店去服务。为了支持家长们的参与,当他们参加工作组活动的时候,一些学校教职员工帮助照顾孩子。“家庭代际阅读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提供给家长必要的技巧,如提供儿童早期教育、家教技巧方面的培训。在教室里都有家长自愿者,帮助共同学习。
要求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业和更多地参与学校事务是共同的趋势。关注孩子的学业是这些计划的重要目标,但仅仅理解为让家长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就失之偏颇了。家庭的参与还强调“如果儿童在家里培养了责任感,他们在学校里也会有责任感。同样,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毅力、关心他人、集体观念和做出正确的决定方面也是一样。”家长的责任是要学会怎样使孩子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作好准备。
四、心理教育的法律保障机制:
1.心理医生和教师的地位高,职业社会化程度高;
2.教师从教的基本能力高。由社会机构培训,社区教育等,颁发资质证书;
3.再培训机制好。学习心理课程,两年有考试,而且是每个教师应聘的资格。
美国教育的弊端:一是过分突出自我。因为美国是一个以“我”为轴心旋转的国家,“社会”要服从“我”,一切要听从“我”的安排。在美国,“个人主义”是指“自主、自决和自负其责”。美国的先哲们指出:个人主义就是“我的一切由我个人负责”。例如:学生妈妈的现象、校园暴力、毒品等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问题,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一种突出表现。
二是师生间交流少。由于美国以学科教学来编班,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没有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品行发展变化的了解、掌握不够,与我国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关爱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学生中出现的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容易发展成极端的问题。这是由他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所带来的问题。
上一页[1][2]。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一
在科学探究的产物触目皆是的世界,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需要。每个人每一天都有不少事情需要运用科学知识作出适当决策。每人都需要有能力有见地的参加就涉及科学技术的重大问题而举行的公开讨论和辩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领略一番因领悟和探明自然界的事理而可能产生的那种兴奋之情和自我满足感。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高的技能,因而要求人们得会学习,会推理,会创造性思维,会做决策,会解决问题。了解科学,了解科学中的种种过程是掌握这类高级技能的一种根本性的途径。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是向我们展示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一国国民应该是什么样子。它对学生们在不同的年级段上需要知道些什么,懂得些什么以及能够做些什么才算有科学素养,作了简单的阐述。
这部标准不仅仅要求把“学科学作为一种过程”,作为学生们学习诸如观察,推断和实验等诸种能力的过程。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中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教育采用的教学新方法必须能反映科学本身的实际搞法,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只有当学生们经常参与积极的探究活动时才能实现本标准的预期目标。在童年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通过观察和摆弄周围环境中的常见物体和材料来探究世界。当孩子们开始解释世界时,他们进行比较,描述和分类。要想为解释和自然世界奠定主题知识基础,就需要在漫长的时间积累丰富的经验。年幼的孩子们把他们的经历,理解和想法都带到学校,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继续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目标集中的环境下与其他孩子们一道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和测量装置)进行探究。
在参与探究时,学生们要能描述物体和事件,能提出问题,能作出解释,能根据现有科学知识对所作解释加以检验,并且能把自己的看法和意思传达给别人。学生们得会自己提出假设,会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会考虑可能的各种解释。这样做就可以把科学知识与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的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可以培养一些简单技能,例如如何观察,测量,切断,连接,开和关,倾倒液体,握持,打结和挂钩等。从一些简单的仪器开始,学生可以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和材料的长度,高度和深度,用温度计测量体温,用钟表测量时间,用天平和弹簧秤测量重量,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和生命体,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动物,岩石和其他材料的细部。孩子们还要为开展调查研究而学习使用计算机和计算器的技能。
学生在利用数据进行解释时要进行思考。即使是在低年级阶段,学生也应该学会什么可以作为证据,学会判断他们用来作出解释的那些数据和信息有什么优点。学生应该把他们的解释建立在观察结果的基础上;随着他们不断开发认知他们应能够把解释与描述区别开来,也就是说面对结果要找出原因,哟啊根据证据和逻辑论证确立因果关系,特别是,学生应该能够评价通过简单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试验重点因果关系形成一个逻辑论点。学生在作出解释之后,他们会求助于知识和所得到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解释。学生应该根据科学知识,经验和他人的观察结果对其解释进行检验。
学生应该开始培养交流,批评和分析自己和同学的工作的能力。交流可以采用口头方式,图示方式或书面方式。学生应该培养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提出的解释的能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参与讨论和辩论,最后修改其解释。
在探究的各个阶段上,教师的工作都是指导学生们的学习,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学习,激发和鼓励他们的学习。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问题创造机会去激发学生思考,推动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努力,共同营造一种能确保学生勇于发表的环境。教师要鼓励无拘无束的讨论,要组织各种科学活动,以使学生们在这类活动中都不能不去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阐释自己做这样或那样理解的理由,提出凿凿有据的论点,为自己的结论寻找理据,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学生在碰到新材料,新现象时,放开思想讨论虽然对学生很有益但教师还是要介入进去,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否则,这种讨论可能达不到透彻理解的目的。教师要给学生们以机会,让他们去提高他们评价和总结思考他们自己的科学成绩的能力。
学生们必须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同学一起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学生们需要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他们要把科学内容应用于新的问题里去;他们要参与解决问题,参与作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他们还要参与跟能动的学习方法在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评价活动。学习者共同参与可以增进学习;这有助于促进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研究能力,有助于提高对探究有导向作用的所提问题的质量,也有助于学生们总结经验。同学与同学的相互合作不仅能增进对科学的了解,而且也有助于对科学探究活动特别需要的技能,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方面培养训练。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二
《教育的十字路口》是张文质的新书,用教育札记的方式,记录了作者跳跃的思想。没有前言、后序,可是,饱含思想。这本随笔式的散文集不但表达了作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困惑、担忧,体现出了他对一线教师的理解,而且也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位父亲的无奈。
“生命化教育始终相信人,始终相信生命的意义,始终相信教育能不断战胜愚昧、粗暴、狭隘、卑俗,走向光明、慈祥、辽阔、和谐,教育以人性的方式,使人最终赢得解放。”“所有教育的发现都是人性的发现,所有教育的道理其实都很平实、浅近。教育的难处在于无所用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教育的难处还在于我们总要时不时偏离了人性的‘常态'”。“教育的对象是人、是生命。”这些是张文质的教育理念。
在如今,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人员,还应该是“求是、求真、求新”的教学研究人员。因此,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一些关于小学教学及课改的理论知识,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要积极探讨研究教学方式,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书中最让我欣赏的,是作者提出了基础教育中的10个人文关键词:自主、互动、开放、质疑、活力、宽容、同情、爱、觉悟、生命。人文精神是当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背景和追求目标,这些名词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被赋予了坚实、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爱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活力。
至于本书中作者所表露的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困惑,绝非是我们所能改变的,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所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当教师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一种不断的成熟,一种不断的进步。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我们只有在自己“打拼”的日子里才能感受得到这笔财富的不易。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三
我看了《遭遇美国教育》这本书,了解到在美国上小学,同一年级的各个班级上课的方式都不一样。同样是教美国历史,有的班级组织看电影,有的组织去博物馆,有的班级的作业是让孩子写文章,有的则是让孩子模仿历史人物进行演说,千奇百怪。学校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鼓励孩子的一切想像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中国的教育大不一样,我们中国,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把一个公认的标准放置在孩子眼前,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千差万异的孩子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被剪裁、被驯化。美国教育部门规定,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各学校执行统一的教育大纲,学生毕业时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情况。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他们也是有一个统一的原则标准的。但是,这个统一的教育大纲,实施起来却又十分灵活。美国并没有为七门主课编写全国统一教材,他们的中小学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专门公司编写的,市场上同样一门课程会有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学校及教师选择。这就使学生和教师都赢得了自由的空间:哪种教材更适应孩子的特点,同时也更适合教师的发挥,就去选择它。
美国中小学的其他辅课更是由各学校甚至教师自行决定其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课程的原则只有一个:贴近生活,务求实用。美国中小学会为孩子们开设园艺、电脑、驾驶、缝纫、烹饪、木工、机械、摄影、绘画、乐器等丰富多彩的实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通过对孩子实行各种基础的技术培训,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谋生,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去生活,怎么去谋生的一般知识,也从中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对千行百业的兴趣。
美国没有统一的大学升学考试,学生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时只需参加一个“学业能力考试”,这项测验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水平。在一年中,学生可参加几次这样的.考试,哪一次的成绩最好,就以哪一次的成绩为准,从而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性。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看“学业能力考试”的成绩以外,主要看学生平日各学科成绩,看学生的品行、兴趣爱好、特长、个人自传、老师推荐信以及参加社区服务的情况,这时他们看重的是一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并不是一次考试的成绩。如果美国大学像我们这样“一考定终身”,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也不会有现在这种自由开放的景观了。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四
读了高钢写的《遭遇美国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我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的差别,也毫无保留的说我国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美国,无论是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其方式都与我国截然不同。
比如说:在美国,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而在中国,老师却要求学生完成他们布置的沉重而繁多的作业,如何去死记硬背知识点以及如何在考试中拿高分。在美国,学生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而在中国,学生就只学会了如何去死记硬背和如何在考试中拿得较高的分数。
在我国,学校教师的年终考核是以成绩而论,虽然期间也有了其他方面的.色彩,比如班级文化成绩等,但依然郑重声明,成绩占大部分比例。政策如此,教师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去管学生要成绩,有时候真的想大胆尝试一下,把课堂大胆放手给孩子们,让他们发挥兴趣,大胆尝试。但又怕万一失败,一切都会毁于一旦。于是,又开始按部就班的啃课本。
出现这种现状是有原因的,我国有史以来一直是推行应试教育,虽然现在中国的教育方针有所改善,从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转变,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素质教育想要取代应试教育,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比高考更合适的选拔的教育机制,所以虽然高考大家都觉得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却依然存在。那么教育就没有办法完全脱离应试教育,因为有分数的要求,就离不开考试。
美国教育虽好,但我国国情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完全取之,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一种新的教育制度,既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又能加强他们认识到道德观念的重要性。当然这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改变的,而且还需要时间,需要每一位教育者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汗水。
谈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篇十五
读了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么触着一样,惊诧地发觉美国的素质教育原来是这样,于是又饶有兴趣地翻看一些有关于中美教育差别的文章,对美国教育总的印象是: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而在美国的学校的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这使作者甚为不满,竟然让儿子退出了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上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练混为一谈,结果使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创造力。“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显而易见,缺少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者认为,教与练是不同的,“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另外,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上多组织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是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增加活动时间,并让他们来组织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官半职,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查找资料等;利用电脑网络设计图画、个人介绍、数学小报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21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