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教案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教学中的实际变化。教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认真对待教案的编写工作。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一
解析:“早晨”“和黄昏”两个词语,突出母狗舔小狗的时间之长,充分表达母狗的爱子之情。
2.结合语境说说“踉跄”一词表达了母狗怎样的心情。
解析:表达了母狗失去狗崽的极度悲痛之情。
3.母狗望着高空,发出悲鸣时,月牙儿有怎样的表现?
解析:细细的月牙儿“溜过天顶,偷偷躲进田野和丘陵”。
4.月牙儿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二
1.五读法:在五读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每一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2.对话法:创设问题情境和良好氛围,进行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3.探究法:对照序言、文本和注释资料,对本文的写作时间进行浅层次的探究式学习。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和“斑纹”的涵义。
2、探讨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的内涵。
3、品味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特色。
重难点:斑纹的涵义和议论性语句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作者简介:(见课下注释)。
三、读课文,回答:你认为这是一片什么文体的文章?并说说理由。
析:科学小品(介绍“斑纹”,展现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随笔散文(有很强的抒情性和议论成分,语言优美。)。
(两者皆可,体现了文体上的融合渗透趋势.)。
四、从“科学小品”的角度来分析:
1、斑纹是物之斑纹,斑纹之于物是毛与皮的关系。文章为了介绍斑纹列举了很多东西,请找出。
析:蛇蓑鲑鱼螺壳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奶牛毒蜂文身疱疹妊娠抓痕大地老趼冰花陶瓷蛋卵地球记忆(展示电子图案)。
讲: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依据所列事物的分类,以及所讲的详略程度,可以大致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5段6----1011---14。
2、请概括出第一部分介绍了蛇的哪些生活习性和特征?
析:简约的身体迷惑性的斑纹跑动的动作蛇的文化寓意蛇的'尾鳞和牙齿攻击的速度。
3、作家引用圣经传说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蛇的形象?
析:阴鸷诡秘凶险恶毒的蛇的形象。
析:斑纹产生于对简单图案的单一的大量的重复使用,从而量变而产生质变,最终产生斑纹。
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内涵及作用?
析:内涵:“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作用: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6、思考:“斑纹”是什么?
析:a、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b、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五、以散文随笔的文体角度入手分析:
1、文章在介绍斑纹时,往往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自然规律中引申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议论性语句。请以第二部分为例,找出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学生小组探讨)。
析:(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b九节“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2、文章在描绘动物和自然场景时非常优美。请选择一段文字,作一鉴赏。
例如:第一节;第八节中关于虎鹿的描绘。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四
我们在初中时曾背过陶潜的《桃花源记》,不知同学们是否还有印象?(师生一同背诵“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来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去解读他的归隐情结。(板书课题、作者)。
现在先让我们看一看同学们制作的“作者挡案”卡片,比一比谁与陶潜走得最近?(师生交流,选择的投放)。
(解说:解读文学作品,离不开知人论世,用师生同背和制作卡片的形式既可以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又可以督促学生关注文本尤其是注释,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谓一举三得。)。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五
诗人在构思本诗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时而记人写事,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回忆历史,进而直面现实;时而写保姆,时而写诗人自己;时而详写,时而略写,任意挥洒,无拘无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可作如下的归纳:
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由于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这是写本诗的导火线。在具体安排上,却一开始交代大堰河与我的关系,她没有姓,没有名,缺少独立的人格。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诗人强烈的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动下,回忆大堰河对我的抚爱。为了充分地表现这种爱,诗人不惜笔墨进行铺排,又写他在自己家里的陌生、忸怩之感衬托大堰河的可亲可敬。
第三部分,用叙述方法,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这是诗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缓的笔调,边叙述,边叹息,更显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诗中的感情推向-。诗人的感情到了极致,往往要抛弃具体的叙述或描写,借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火山喷发似的激情,第12、13节便是明证。第13节,感情烈,语句却最少。诗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语言罗嗦,就难以充分表现自己心中的强烈的激情。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六
朗读提示:
第一部分:第1、2节充满怀念和同情,语调舒缓。第3节,感情沉痛、悲哀,语调低沉、有力。
第二部分,着重写回忆,感情上时喜时悲,变化不定。朗读时也要随之节奏多变,构成变化多端的旋律。
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的凄凉,节奏应放慢。
第四部分,是献给大堰河的赞美诗,感情炽热,因而要节奏强烈,旋律加快。最后一节,诗人的感情已走向-,朗读时也应热情奔放,把火山喷发似的感情传达出来。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七
一、《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要脱离-、归隐田园的宣言书,可以看成是陶潜的思想总纲。领悟了本文,有助于正确理解陶潜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积淀一定的人文关怀。
二、《归去来兮辞》是魏晋文学的重要篇章,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决归隐田园的思想引起许多文人学士的共鸣,具有超时代意义。其为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今仍有不可磨灭的借鉴意义。
学生分析】。
一、学生在初中时曾经学过陶潜的《桃花源记》,对其人其事及其思想情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二、学生已初步具备思辩的能力,都有主动探究的天性,都潜藏着“自我实现的创造力”(马斯洛),可以据此作为解读本文的钥匙。
三、学生对古代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也有与他人平等交流的渴望,本教材的内容安排能在教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
教学目标】。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八
1、了解作者。
2、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3、把握文章主旨“人因有思想而伟大”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帕斯卡尔。
(1623—1662),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成果卓著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似的人物。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从之一。
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主要著作是《给外省人》和《思想录》,前者常常被看做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
帕斯卡尔有言:“我们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指引人的力量在于他的心灵。
读《帕斯卡尔思想录》,是一次走进大师的心灵之旅,能帮助人从精神的噩梦中苏醒。
二、关于《思想录》。
思想录》集中了帕斯卡尔对于人生和宗教等问题的沉思与感悟,以其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隽永已经成为思想文化史上的古典著作。本文节选自《思想录》的第六编“哲学家”,侧重于对思想之价值的体认。
世界上最伟大的随笔经典,畅销四百年,被译成几乎所有文字。帕斯卡尔以其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的对立悖反,论证了人既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这一悖论,天才地揭示了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一动人主题。
1、阅读课文,先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比作是苇草。所不同的是人能够思想。
2、理解第1节“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帕斯卡尔的一个核心观点)。
说明人的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3、读第2、3节,作者为什么把人比作是苇草呢?
帕斯卡尔先把人放在阔大浩瀚的宇宙背只能在风中无力摇晃的苇草作喻,形象写出人本身的脆弱、渺小,在大自然中是不堪一击的,这是人悲剧性的一面。
“然而……一无所知”是什么关系的复句,主要表达什么意思?因果复句。
人是高贵的,因为他有思想。
4、第2节理解。
作者更看到人脆弱表象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人又是高贵的,比能毁灭他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他有思想。宇宙的阔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囊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这里,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主要标志。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于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
5、阅读第3节,文中的“它”指代什么?“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又该怎样理解?“它”指代人的思想。
首先从空间上看,人相对于整个宇宙是渺小的,其次,从时间看,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
“无法填充”是指这种空间上的渺小和时间上的短暂都是人无法改变的命运。
6、为什么说“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也正因为空间上人相对于整个宇宙是渺小的,其次,从时间看,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想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的使命。作者更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能努力思考,人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失却了人成为人的起码的条件。
概括第2、3段主要写什么?写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7、谈谈你对第4段的理解。
写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人,即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个显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知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些邪恶。
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往往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名之,也可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的罪恶都是借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因为思想伟大、独立、自由,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出奇的缺点”指什么?思想中的邪恶、欲念等。
第5、6、7段,写思想的“伟大”和“卑贱”。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1)使人由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2)使人高于万物,超越一切对手,成为万物灵长。(3)使人拥有尊严,形成了人的伟大。
思想又是卑贱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人们总是被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注,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
9、第9段为什么“认识自己是可悲的,认识自己之所以可悲却是伟大的”?
(1)因为人是渺小的,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认识自己是可悲的”。
(2)人又是有思想的,所以“认识自己之所以可悲却是伟大的”。
第8、9段,写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比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
帕斯卡尔可以说是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疾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了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浮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觉察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和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10、第10段“伟大君主”、“失了位的国王”
与“可悲”“伟大”有何关系?以“伟大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我们没有感觉就不会可悲;一栋破房子就不会可悲。只有人才会可悲。
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以致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在于这种尊敬。
人的最大的卑鄙就是追求光荣,然而这一点本身又正是他的优异性的最大的标志,因为无论他在世上享有多少东西,享有多少健康和最大的安适,但假如他不是受人尊敬,他就不会满足。他把人的理智尊崇得那么伟大,以致无论他在世上享有多大的优势,但假如他并没有在别人的理智中也占有优势地位,他就不会惬意的。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位,无论什么都不能转移他的这种愿望;而这就是人心之中最不可磨灭的品质。
而那些最鄙视人并把人等同于禽兽的人们,他们也还是愿望着被人羡慕与信仰的,于是他们就由于自己本身的情操而自相矛盾了;他们的天性来得比一切都更加有力,他们的天性之使他们信服人的伟大要比理智之使他们信服人的卑鄙更加有力得多。
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是那样地显而易见,甚至于从他的可悲里也可以得出这一点来。因为在动物是天性的东西,我们于人则称之为可悲;由此我们便可以认识到,人的天性现在既然有似于动物的天性,那末他就是从一种为他自己一度所固有的更美好的天性里面堕落下来的。
因为,若不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有谁会由于自己不是国王就觉得自己不幸呢?人们会觉得保罗哀米利乌斯不再任执政官就不幸了吗?正相反,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已经担任过了执政官乃是幸福的,因为他的情况就是不得永远担任执政官。然而人们觉得柏修斯不再作国王却是如此之不幸,——因为他的情况就是永远要作国王,——以致人们对于他居然能活下去感到惊异。谁会由于自己只有一张嘴而觉得自己不幸呢?谁又会由于自己只有一只眼睛而不觉得自己不幸呢?我们也许从不曾听说过由于没有三只眼睛便感到难过的,可是若连一只眼睛都没有,那就怎么也无法慰藉了。
11、本文想表达什么?你读完本文有何感想?
确立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蕴含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的深刻,就越是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四、帕斯卡尔的苇草(读后感)。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很脆弱的东西,但却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帕斯卡尔思想录》里最精彩的观点。
帕斯卡尔发现的不是人的渺小,他发现的是人的高贵。一个人,只要拥有了思想,遇见鬼神,鬼神畏惧你;遇见高山,高山就给你让路;遇见河流,河流会给你铺桥;遇见天空,天空会给你翅膀。思想的力量是无人能挡的。
苏格拉底赤足走在冰天雪地里,思想让他忘记什么是耻辱和刑罚,被捕之后,他拒绝弟子的营救,从容面对死亡。孔子怀着远大的抱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然而他的呼号却无人理睬。叔本华和尼采生前也把自己献给了哲学,死的时候却十分寂寞。
其实那些能够在苦难与困顿的时代不放弃思想的人,都是真正的大思想者。在他们死后,他们的思想大都征服了后世的人。然而,他们的思想魅力不在于生前死后的进攻和征服,而在于拯救。苏格拉底的思想拯救了古希腊青年,孔子的思想拯救了儒家社会,叔本华的思想拯救了战乱后迷茫的一代,尼采用思想拯救了弱者的灵魂。
弘忍在把衣钵传给慧能之前,对慧能说:“你是个贫贱的粗人,如何悟佛?”慧能答道:“人分南北,佛无分南北。”弘忍语塞,终授其衣钵。思想如佛,不分南北,不论贵贱。慧能一生贫贱,靠着高贵的思想,赢得了生前身后人们的喝彩与尊重。
有思想是一件相当幸福的事,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有思想,思想就会带你去飞翔。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得有多远。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九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第四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
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
(2)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4)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式。
练:翻译句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十
学习目标:
1、体会词的音律美,感受词的意境美。
2、探究学习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主,诵读、讨论、分析、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宋代杭州的繁华富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去过杭州吗?(我也没有去过.)我这里准备了两幅杭州风景的图片,大家欣赏一下。(展示课件)一千年前的杭州是什么样的?我这里没有图片了,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幅“文字图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望海潮》,作者是北宋的柳永。(展示课件,板书课题、作者)。
2、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展示课件)。
3、介绍作者、背景,复习关于词的知识,(展示课件)。
二、诵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意境。
1、初读课本,扫除字音障碍,词义、词的活用,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互相核查。
2、再读课文,体会词的音韵美。(本词押“a”韵)。(指导学生齐读)。
3、欣赏“文字图画”。(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能说出大体意思就要热情鼓励)。
(1)哪些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
形胜、繁华(板书)。
(2)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或场面表现这些特征?
(同学找出具体景物和场面,并作简要分析)景物场面。
(3)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一个词(字)概括(美)。
景------美(板书)(有类似的词语就可以)。
(4)生活场面呢?
民------乐官------愉(板书)。
(5)一个词概括“人间天堂”(板书)。
(6)探讨最后一句,帮助加深理解全词感情,照应投赠之作,“好景”值得夸耀----祝愿早日回到京城。
惊叹、赞美、羡慕的感情。(板书)。
(7)带着感情再次诵读课文。
小结文字图画:这些景物和场面,就是诗词当中的意象,本词借助意象所给人的美的情趣,所体现出来的欢乐愉快的情调,就是本词的意境。
嗅觉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词,虽不一定“摇头晃脑”,内心一定要倾情投入,把词所体现的情调读出来,感受词的意境美。(先自由读,再找一个同学范读)。
4、同学们读的已经相当不错了,换一种考查方式,前后四位同学一组,在词中找出一句你们最欣赏的句子,借助想象和联想,用语言文字描绘出来,一人执笔,合作完成。
(1)、找同学读。
(2)、小组之间交流。
(3)、贴到后黑板“合作探究展示台”上。
5、学习探究艺术特色。
作者为什么把这首词写得这么美?同学分析探讨,在课文中找到依据并分析。
(1)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2)先概括后具体,一句一景,从不同角度来写,写景有层次感。
(3)运用了比喻、夸张、铺排、点燃、动静结合等手法。
(4)用词特别准确。
作用:突出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6、情感态度价值观:宋代已如此富有(投赠之词,多少有点夸大),应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7、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找出二个用词准确的例句并分析。
《望海潮》原文和译文。
原文:
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望海潮》教学反思。
《望海潮》对于我来说,是新课文,是人教版必修四中宋词单元的作品,是柳永歌颂城市繁华富庶的代表作。这首词意象多,情感充沛,共一百零七字,属于长调慢词,难于理解的词句较多,对于学生来讲,鉴赏有一定难度。
在讲这节课之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但感觉这些资料教学内容千篇一律,问题设置极为平常,不能调动学生兴趣,探究的问题既没有广度也没有深度,就开始自己设计起来。
首先是导入,我从柳永入手,精要地讲他名字的由来、作者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本词的社会影响及本词诞生的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再加上我制作的精美课件和当堂现场朗诵,更是让这种学习气氛更加浓郁。
在讲课期间,我还让学生不断读课文,走进文本,小组合作探究。先从大局入手,宏观把握全篇文章,用原文词语概括杭州的富庶繁华,再结合我们的印象中的杭州,对之有一个总的把握,再分析概括上下片的内容,做到了整体上的心中有数。
在探究环节,我设置了三个问题,一个是内容上,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杭州的美丽繁华富庶,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一个是语言上,分小组起立讨论鉴赏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散文化并说出手法、效果;一个是在写景上,还是分小组起立探讨鉴赏其写景的方法。通过这三个探究题的设置,充分让学生享受课堂,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和大胆的表达。小组合作了,不再迷茫了,大家回答的时候也有的说了,学生更加自信了,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在探究环节,我也引进了小组竞争机制。课前,把学生分好小组,每个小组都给自己组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如“北冥鱼”、“怀瑾”等。我在课前就把这些小组的名字在黑板上写好,到探究的时候,学生开始回答问题,回答对一个加2分,起初是几个人举手,到后来就变成抢答了,场面极为火爆,也让讲台上的我和在场的老师感到震撼。原来,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这样调动。
整个探究环节用时近30分钟,主要是学生的尽情表达和老师的适时点拨引导,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受到了意象不到的成果。
在这节课的后8分钟,我做了一个知识迁移拓展,在给我自己班学生讲课的时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个学习小组完成一篇仿作,题目为《望海潮秦皇岛》,高一2班侯雨奇同学的作品写得最好,我就把它拿到这节课请大家赏析,一个16岁少年的作品,能写出这么有内容的诗词实属不易。全体19班学生对此进行了小组合作赏析,从内容、手法到语言、结构,学生们赏析得很好,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纵观这节课,我觉得自己上得比较成功有如下亮点:
1、学生有效活动较多,小组合作得很有效率感,讨论热烈,回答问题积极踊跃。
2、学生读书,教师要求明确具体,极富气势。
3、教学流程顺畅,教师语言简洁,教师的语言极富鼓励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十一
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
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关于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四、通读全文。
1.通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
2.对照注释,粗通文意,划下不理解的语句。
3.分段请同学在全班诵读,教师纠正字音,明确停顿。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明确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学明确立足文本运用想象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明确的艺术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2、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结合学明确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筝《渔舟唱晚》琵琶《琵琶语》二胡《二泉映月》洞箫《乱红》)。
可能大家的想象与语言还不足以表现音乐的高妙境界。但我们的先人却通过诗歌,把音乐的美妙用文字表现了出来。我们今天要一起品读的便是被清人方扶南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的白居易的《琵琶行》。
二、整体感受。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的河流,走过了3000年的曲折岁月。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位诗人就是唐朝的一张名片,千百年来,不断地接受一代又一代的诗歌朝圣者。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提问明确共同朗读上述诗歌)。
很显然这位诗人是白居易。那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明确: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诗。
提问: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明确: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提问: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明确:两个。琵琶女、诗人。
明确:琵琶声是两人情感的媒介。因为有了琵琶声,才会‘主人忘归客不发’;因为有了琵琶声,白居易才会‘移船相近邀相见’。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这可能也是大家看过的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里常用的一个桥段,佳人在不远处弹奏乐器,悠扬婉转,才子听得如痴如醉,于是便寻声而去,于是就有了之后的柔情蜜意。而乐天与这位琵琶女在浔阳江上相遇,一曲琵琶让他们找到了共同的身世,共同的话题。我们且看这曲琵琶是怎样的。
三、品味琵琶。
提问:全诗写琵琶写了几个回合?最生动的是第几回合?
明确: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第二回合。
(学明确诵读第二回合。)。
提问:哪些地方应该怎么读,才能准确的传达诗人的情感?
提问:“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明确:说明了诗人迫切的想知道答案,却又怕惊扰了琵琶女的雅兴,断了琴弦,他想一听为快。但这是琵琶声却中止了,作者想分辨却无从而得了,因此这里应该读出这种疑惑的味道。
明确:江南小调所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流畅的感情。若是如此白居易大可不必哭得稀里哗啦的。琵琶女当时弹的应是《霓裳》和《六幺》,诗人在京城过惯了宫廷明确活,在宫廷经常听到这样的曲子。琵琶女所弹的(曲子)容易勾起他对往日明确活的思念。因此,他听到《霓裳》和《六幺》才会比较感伤一些。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明确了共鸣。因此对这首曲子很有感情。
提问:琵琶女所演奏的《霓裳》《六幺》是唐代宫廷名曲,易引起诗人的许多联想。那么,大家认为最能刺激他敏感的神经,拨动他那脆弱的心弦的是什么?是因为地域的东西,还是因为音乐本身所代表的什么?从小序中找最能反映诗人受音乐影响而导致情感波动的句子。
明确:铮铮然有京都声。
明确:诗人有着抱负和理想,而诗人被贬之后,开始不适应那种落魄的生活,但是他觉得可以慢慢适应,但是琵琶女所演奏的京都声又勾起了他对往日奢华生活的回忆,让他想起了以前在京城施展自己的才华,被皇帝重用,被群臣所仰慕的生活,又让他有了一种在江湖间落魄飘零的感觉。琵琶女正是用一首曲子释放了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
明确:“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写的音乐有一种质感,如裂帛,不仅说琵琶女的心碎,而且说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都被撕裂了。四弦一声如裂帛,岂止是帛裂,简直是心裂。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得非常好,因为诗人是从这里开始描写音乐的,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他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能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从而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既漂泊流浪之恨,又有高山流水之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虽然说音乐已经停息,浔阳江上微波荡漾,水面落花慢慢流,琵琶女的演奏已经停息了,但是,东船西舫却悄然无声,觥筹交错,饮酒作乐的场面已经不再了,而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和苦痛,令人感慨万千,在茫茫的江水上,只看到江水中倒映得又圆又亮的月亮,像一只盛满忧愁的银盘,轻轻一碰就会溢出来,而这个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琵琶声(并没有直接抒发)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和悲凉的意境。人们首先是沉浸在琵琶女的悲凉中,后来,人们是沉浸在自己的思想的悲凉中。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几句。这里可以读出一种生命搏发的气息,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一种搏发,“铁骑突出刀枪鸣”让人想起了项羽在垓下突围的一个场景。那是对明确命的最后一个寄托,至少他是一个英雄。然后呢?“曲终收拔当心画”就好像项羽在乌江自刎的一个场面,一代英雄跟乌江向远方长流,而且流到现在,还会一直流下去。生命就是一种凤凰涅磐。
“别有幽愁暗恨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可以有两个理解,一是音乐,此前说“凝绝不通声暂歇”,“无声”是对“声暂歇”的高度赞赏,这就说明诗人白居易能理解琵琶女的那种遭遇。还有就是从感情方面,“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说明这时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都处在一种激昂澎湃的时刻,而且它后边说“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说明这也是一个基点,他们的感情也必须从这个基点才能喷泄出来,“无声”处应该是他们的一种思考,笛卡尔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经历了一个高峰,一个低谷,他们一定有满腔的愁绪,所以“无声”处就能表现出这里面的感情。
明确:“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可能想到那婉转流利的琵琶声从琵琶女纤细而微微颤抖的指间滑过,像花朵的露珠,光滑透明,一颗颗从叶面滑过,从叶间滴下,滴入听者的心中,激起阵阵的涟漪,又像黄莺(在)花下的啼鸣,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精致而优美。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不再快乐,它被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舒婷说过“音乐把我卷走,在它明亮的激流中”,我觉得是音乐把白居易和我们卷走,在他善感而优美的韵律之中。
明确: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都能用比喻,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第二个就是其中用“嘈嘈切切”叠字,还有“幽咽”,有双关的意思的词就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其三是对比,动静结合的方法就如诗中有声与无声的对比。其四,衬托。最后一句,用秋月衬托琵琶声。
四、小结。
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无边的秋月与清风伴着白居易聆听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歌女的琵琶。于是一首《琵琶行》让人们吟诵至今。今天我们了解了诗人如何化无形为有形,下节课,我们再来走入这两位陌路之人的内心世界。
五、布置作业。
背诵前两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自古以来关于音乐的故事,关于知音的故事不胜枚举,每每留为佳话。《诗经》中就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句子,后世更有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美谈,再往后便是嵇康悲奏《广陵散》。似乎每一个时代,都会流传下一个与音乐有关的动人故事,而唐代,《琵琶行》当之无愧是第一。
二、情感分析。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明确:xx原来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后来的境况是“年老色衰、委身商人”;诗人早年的境况是“位至谏官、名动京城”,后来的境况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他们相同的经历都是由“盛”而“衰”。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明确,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诵读诗歌的第三小节。
提问:琵琶女自叙身世与上段的音乐描写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对应关系。“描写音乐”一“自叙身世”。描写音乐一段,虽然没有写琵琶女的身世,但那动人的乐曲实际上就是在叙述琵琶女凄凉的身世。自叙身世这一段,虽然没有描写音乐,实际上就是一首悲凉的乐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提问:这位琵琶女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明确: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明确:琵琶女的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怎样折射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美好人格;重要的是琵琶曲丰富的内涵如何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酸甜苦辣;重要的是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如何映现了诗人遭受挫折的人生经历。诗人少年得志,才华横溢,满腔报效国家的热情,不料遭到打击,从天上落到地下,长期以来压抑在内心的悲痛、愤怒、伤感之情无处宣泄,即便有人倾听也可能无法理解,更谈不上产生共鸣了。琵琶女的悲惨遭遇无疑和诗人的坎坷人生非常相似。琵琶女的琴声早就勾起了诗人痛苦的回忆,当听了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后,诗人仿佛找到了能够理解自己的知音,他再也抑制不住长久以来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感情——“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像是一个饱受了委屈的孩子见到了久别的妈妈,倾诉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我从去年辞帝京,呕哑嘲哳难为听。”对京城的事情,诗人一笔带过,重点表现的是贬谪之后的生活境况:凄凉落寞,孤独压抑,听不到美好的音乐。他如同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如同一个行走在茫茫黑夜里的过客,突然看到了一线光明——“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他激动万分,似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欣喜若狂,忘记了这种快乐转瞬即逝;琵琶女也被诗人感动了,她无法想象眼前这位名满天下的诗人竟然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良久立”三个字把琵琶女内心翻江倒海般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想象,琵琶女眼中满含泪水,因为诗人,也因为自己。弹吧,为了诗人,也为了自己,再尽情地弹一曲。至此我们明白了: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同的命运构成了同一个艺术典型。这就是《琵琶行(并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悲剧美之所在,也是它千古传唱的根本原因。
三、拓展延伸。
明确:明月。
提问:《琵琶行》里对月的描写有几次?,
明确:凡三见:江边送别时“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琵琶再奏后“东船西船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自叙身世间“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讨论:三轮月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有什么不同?
明确:三轮月,共作氛围、情节、情感的纽扣、枢纽和纽带,诗意画面的布景和诗歌形象的主观观照。同时又各具特色、各尽其用,让人赞叹诗人移来造化富辞色的高超艺术。
1、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秋夜江边,寒风蒹葭,失意人又遭离别。伤心的条件越多,离愁别绪就越浓。谪居卧病的诗人,遭逢这样一次短暂的相聚却极可能是长长的离别,会真切感受到夜来风袭,寒意砭骨吧!多情感伤的他,泪堕秋江水,化作水中月。此时,天上月正悄然在云中穿行,水中月恰如愁心,被江水浸沁得冰凉。诗的开头景物描写均为渲染烘托气氛而来,而月的描写是其中的点睛之笔。水月如寒冰,释放深秋凉意,感受离情凛冽。
那里丘峦无言,静静地起伏,默默地绵延。
三轮月,在诗中不仅仅是单纯的写景,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陪衬,它已成为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到渲染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2、推动情节发展、弥合开阈痕迹《琵琶行》里故事情节有:浔阳江边闻琵琶、江心聆听琵琶曲、江上听诉说身世、同病相怜起感慨、重闻琵琶湿青衫。叙事繁复,极易事冗情淡,合榫之迹易显。a居易却能巧借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的结合,避免上述的毛病,而其中绝胜者,当属三轮月,不知是苦心经营,还是妙手偶得。三轮月,绾结景、事、论、情,且让情节流转,开阖无痕。
许多人相对无言,不成欢,惨将别,天地无言,江流有声,江中一轮明月在浮沉。船上众人默然举酒,心事浩莽,一如眼前这万顷之茫然。在这种愁情难以自拔、情节难以为继的时候,“忽闻水上琵琶声”,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情节又显生机,流转到移船邀见上去。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间,明月弥合了情节开阖之痕迹。
致处。诗人也不再用言语惊扰,只让人同览那江心秋月,看它染得一江银白。“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与琵琶女,虽是初逢,但因均曾在心路上跋涉过千山万水,只须琵琶一曲.顿成旧识。音乐是多么奇妙啊.月色是多么神奇!奏者与听众的交流在这种氛围里十分酣畅,江流和时光都忘了流动,似乎定格在这美丽的瞬间。月亮在这一部分成为一个快门。
3、联结奏者与听众的感情,作知音知己的见证。如果说乍闻琵琶时,诗人是充当一名妙解音律的知音的角色,那么在听完琵琶女自叙身世后,诗人与琵琶女就颇有知己的感觉。知音者,既能知曲调,又能赏指法,更能听出弦外之音,曲中之情,甚到胜过有声的无声。而知已呢,则有相似的经历、相通的情感、相同的感慨,能相互从对方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知己之慨,形诸笔端,跃然纸上。诗人甚至会觉着自己就是琵琶女。自屈原始,诗人们时以美人喻己,自矜自赏,自伤自怜,其中尤以杜甫的《绝代有佳人》为最。“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多么敏感、细腻的形象!自居易从“名属教坊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妒”的琵琶女身上,不是分明看见了才美德洁、心比天高的自己么?当琵琶女凄切自诉:“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时,诗人“始有迁谪意”,仿佛被人遗弃在明月下的沧海,四顾唯茫茫,谛听而瑟瑟,一种闲愁对一轮明月,此思也无涯,此恨也绵绵。身世之悲,际遇之慨.被青天绾系,绾成一个心结叫明月。
三轮月,或清冷,或沉默,或孤单寂寞,让我们觉得除舟中诸人外,还若有人在焉。谁呢?月呀。月可以是我,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谁注目寄情于月,月就是谁。月可以说她冷心,也可以说她热肠;可以说她无言,也可以说她言无尽;可以说她寂寞孤独,也可以说她邀人把酒。总之,如果把月单看成一个客观事物,甚或是一个涵义丰富的意象,都是不够的,她是一个人(特别是诗人)主观的外化,是秋江琵琶图里不可或缺的一员。有秋风明月为伴.此夜必定富有诗意。
四、总结。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正如史君同学所说的——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十三
《雷雨》是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名作,也是我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它作于1932年,至今已有70多年,但它依然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因此,从备课到上课,我都感到要上好此课确实不容易,感到自己收获颇多。
收获:
一、课堂教学思路清晰。
在备课时,我主要是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因此,我主要设计了两个大问题:一是“三十年前的周朴园是怎样的一个人?”二是“三十年后的周朴园是怎样的一个人?”围绕这两个大问题又设计了若干个小问题,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二、导入切合情景。
在本次的教学过程中,我用雷雨的故事框架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课堂气氛较活跃。
在上第二课时前,我已经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学生对人物对话较为熟悉,因而本节课的课堂上,对于我的提问,学生能够迅速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段,积极回答问题。如:我提问:“从哪些细节能够看得出三十年前周朴园和鲁侍萍曾在无锡度过一段美好的生活?”学生迅速找到文中的的原话“无锡是个好地方”,“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不足:
一、教学设计较常规。
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设计围绕人物的语言做细致的分析,借助对人物语言的把握,最后分析人物形象。但这样的教学思路较常规,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够理解周朴园的人物形象,但这是在老师一系列问题的牵引下获得的。课后,我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我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发言权,尊重他们个性化的解读。而《雷雨》这出戏剧有很多可供学生探讨的话题,比如人物形象的`讨论。周朴园是话剧的男主人公,在他身上有很多矛盾、有争议的地方,把他作为讨论的中心,学生也会有话可说。如果我抛出一个看似简单大问题: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容易找出剧本中的对话,来说明人物。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把握剧本的基本内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他对鲁侍萍的爱情上。接着,我就可以把“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的爱是真情流露还是虚伪?”这个问题摆出来,给学生充分的争辩时间,借助这个问题,深入挖掘人物性格,从而再对性格成因进行研究。
二、教态不够轻松自然。
因为上的是名家名篇,又是公开课,因而自己心态没调整好,心理有些紧张。在上课时我没能做到像平时那样轻松自然。以后讲课前要调整好心态,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使自己和学生都能有更好的发挥。
三、课堂中对学生的点评不到位。
这一点是和自己的课堂反应能力以及语言功底有关,自己一直想改进,并且能够在课堂上注意这一点,但还是不够好希望日后在在平时的课堂中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收获了很多,有对教学设计方面的,有对课堂实施方面的,也有对个人能力方面的。希望日后能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能力。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十四
这个学期我们学xx的第一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无数像“桥边的老人”一样的无辜的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那些经历了战争又有幸能活下来的人,特别是那些在战火中九死一生的战士,在战后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有人关注呢?让我们走近伯尔,走进《在桥边》。
二、作者简介。
他早期的作品是以这段经历为主要题材,着重反映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一、整体感知。
1、根据第一段文字,你能猜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战争之后(二战之后)。
2、“我”是谁?“我”为什么坐在桥边?
明确:猜测——“我”是负伤的战士或百姓。
他们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二、重点研读[ks5u]。
1、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我”满意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明确:不满意。
这份工作单调、枯燥、乏味。(找出原文)。
“我”虽然对现状不满,但为了生存,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数错,“乱数”,使得数字不准确。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我就用五位数来表示我的慷慨。”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明确:对“他们”的不满。
3、“他们”是谁?“我”为什么对他们感到不满?
明确:这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第一段“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即便这些是虚假的数字,他们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图作出些“政绩”,并不真正关心人的生存状况。
4、“我”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意,那么,“我”想要怎样的生活?找出相关语段。
明确:想要爱情。(心爱的姑娘)。
5、当心爱的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课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6、师: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齐读,感受“我”的欢乐。
7、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三、齐读课文,感受情节的“摇摆”。
1、在小说中,即使故事的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不愿意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疙疙瘩瘩”“吞吞吐吐”,最后才抵达胜利的彼岸,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说越是精彩,这就是小说情节摇摆所产生的魅力。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情节在短短的篇幅中几经摇摆,“我”的内心情绪也随之起起落落。
2、请同学们说说故事的发生、发展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绪起伏。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4、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
5、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6、小结: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四、主题探究。
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揭示了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小结1: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或小结2: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明确: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
b)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回顾相关的语句。
c)“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明确: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等细节。
d)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这些细节的充实,让我们对主人公生存的空间有了深切的了解。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e)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十五
首先谈一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人教版高中必修4第三单元第10课的一篇文章。本组课文的专题是杂文、随笔等。《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虽然是零星无序的但真实而细致,处处洋溢着理性的光芒,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
二、学情。
高中生已经接触过一些随笔和杂文,对于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对于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的理解,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设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正确筛选文章信息,抓住表达作者思想的语句。
2.正确解读作者思想,品味其中所蕴含的生命哲理。
3.培养崇高的生命意识,学会享受健康人生,和谐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解读文中的生命理念,并能由此深化对生命的认识。难点则为提炼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作者的生命理念。
五、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本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我我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本文的核心思想,接下来顺势导入本堂课的课题《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播放配乐音频朗诵,学生欣赏。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帕斯卡尔认为“人”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概括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的核心观点,为接下来研读重点语句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研读赏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接下来让学生分组朗读,分段朗读课文,找到本文关键词句,进行圈画讨论。预设学生会找到:“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指名学生分析圈画出的语句,教师只做引导。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掌握本文富有哲理的语句,这些语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明白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生命理念。
接下来,我会继续提问学生: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学生能够深化对生命的认识,了解思想的伟大,并突出本堂课的重点内容。
(四)作业布置。
1.可见,社会环境的影响几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它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个人一旦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环境对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为学生归纳出本文的核心思想,高度概括学习本文的意义。)。
2.预习《信条》。
(设计意图:为下堂课教学做好铺垫。)。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十六
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屈原到曹雪芹,历代都有不少优秀杰出的文学家。他们灿若星辰,名垂青史。
请同学们猜猜看,这其中我最钦佩的会是谁?
那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由于中国文坛几千年来都由男性统治,这位女中豪杰就更加光彩夺目!
现在我先讲一个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的夫君叫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心,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并再加以精选。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1首词。商议毕,便推举某名士讲评。该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老兄真是奇才!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平庸,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可喜可贺啊!”那赵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
找一个学生诵读克洛岱的《绝望》。(读得别扭,只因写得别扭_确实远不如中国古诗词的音韵)。
然后全班齐背(学生已会背)李清照的《声声慢》。
问:1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痛苦、绝望、(至)愁(“至”字空出)。
明确:《绝望》直露,号叫,直抒胸臆,声嘶力竭。未选取任何意象。
小结:改写的诗,完全抛开了原作所有的自然意象而只剩下抽象概念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显得直白浅露,并显得情感“泛滥成灾”。尽管痛苦绝望的情感(愁绪)是相同的,但已面目全非了。倘若李清照知道了,一定不会承认这是自己作品的改写。
3这是词里的哪一句?
明确:最末一句。
师结:这句也算得上是此词的关键句、主旨句。这一“愁”字算得上此词的.词眼。
(需要插入背景――了解词人满腹愁绪的原因)。
4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意象的艺术。为写“愁”,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学生齐找——。
秋风,淡酒,征雁,黄花,梧桐,细雨。
5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
学生作答——。
秋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淡酒: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伤心”泪。
雁:相思,想丈夫,丈夫已逝,飘零金陵。人不如雁!
黄花:繁盛,无心赏,无人一起赏。
(人):衬人憔悴,不止是“为伊(丈夫)消得人憔悴”,还有家亡,国破呢。
梧桐、细雨:“噼哩啪啦,虽细不断,落在叶上,打在心上......(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_温庭筠《更漏子》)。
小结: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征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这份愁思已浓得化不开。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比之克洛岱声嘶力竭的呐喊,能带给人更多的艺术想象、艺术享受!
学生齐答:早晨(起床),傍晚?__黄昏(采用纠错学习法——我觉得该从早晨开始,有道理吗?)。
师问:怎么看的出是早晨?
明确:学生难答时,作提示“乍暖还寒”。
设疑引导学生辩识:不同版本:教材作“晚”字。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作“晓”字,哪个恰切?为什么?
(讨论:不求一致,但求自圆其说)。
师个人认为:“乍暖还寒”表明是“晨”;下片有“黄昏”,上片当有与之对应的时间,“晚”则重复,“晓”则呼应;古人有早晨饮酒的习俗(扶头酒);若是“晓”,则从早到晚,词人“傻愣愣”守着窗子,捱至天黑,加重加深了愁苦的表达!
7这首词中,有一句形式很特别,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齐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描述词人起床后的情状。
点明:依次写及动作、结果、感受,词人尚未从梦中走出,含有双重的哀愁!(寻寻觅觅——词人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东张西望,要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凄凄惨惨戚戚——是“寻寻觅觅”的感受。)。
奠定了全词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与末句呼应)。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列入婉约体。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我以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这又是一个可争论的焦点。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注云: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这个说法是对的。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其说是也。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句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别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逐件事一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真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又确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难能可贵之作了。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十七
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2、通过文本分析,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娜塔莎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4、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对作为圆形人物的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个性的理解。
一、文学常识:
1、作家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有人评价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是大师中的大师。
代表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2、作品简介:
《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它长达一百三十多万字,是列夫·托尔斯泰历经7年艰辛创作的鸿篇巨制,被列宁称为“了不起的巨著”。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素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来·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
安德来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安德来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
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
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两位主人公的关系使她成为小说中重要的连缀人物,而这一形象本身又是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的。小说充分展开了娜塔莎热烈而丰富的情感,她与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民族气质,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选文内容为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娜达莎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小说的最后一卷,彼埃尔回到莫斯科。他把自己在战争中的历险经过讲给娜塔莎听。他们互相爱慕起来。1813年,他们结了婚,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十八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阅读题目。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诗歌开篇四句写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前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
c.诗歌中间四句中“掇”“捋”两个字不但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使人想象出忙碌的场景以及人们采摘芣苢时娴熟的技巧。
d.诗歌最后四句具体描写人们采摘的芣苢越来越多,于是用衣襟兜芣苢,“袺”“襭”两个字直接写出了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
13.诗中“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字能够调换顺序?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2.d“两个字直接写出了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错误,“袺”“襭”两个字直接写出了人们盛放芣苢的动作,间接突出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
13.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首先是“采”,采摘之后才“有”,这是概略地叙述采集劳动;然后是“掇”“捋”,是对采芣苢动作的具体描写,或采摘,或捋取,真切又生动;最后是“袺”“襭”,或是手提起衣襟兜着,或是一腰带掖起衣襟来兜着,都是对盛放芣苢的具体描写。切合劳动过程,既是源自生活,又深具艺术匠心。
必修五语文斑纹教案篇十九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答复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地方,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缘由。)。
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润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因此”。)。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29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