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进而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更好的方向。怎样撰写一份详尽的历史总结?有什么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您对总结范文有兴趣,不妨看看以下筛选的一些案例,或许会有所启发。
传统中秋节篇一
大家早上好!
我们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中秋节——我们的节日。
秋意浓,月圆,我们又过了一个中秋节!上周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它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最圆、最亮、最美丽的月份,所以又叫“团圆节”。
金肉桂,满月花。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不管是什么形式,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寄托在上面。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过中秋节?”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中秋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一个民族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奇怪而神秘的艺术。作为中国人,我们欣赏她的丰富,她的宽广的胸怀和她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影响。年轻人肩负着延续古代文明的重任。中秋快乐,不忘本分,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我们用尽全力也学不到这么丰厚的财富。
这是家庭中秋节最棒的事情。家人聚在一起,说个不停,诉说不尽的感情,用同一个声音告诉人们: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沙漠中的绿洲,是雨后的彩虹。
错过中秋是最美的事。“每逢佳节,月亮最美,但美是不容错过的;月亮太高了,不能错过。中秋节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送给那些我们想念和关心的人,祝他们永远不要悲伤、快乐、烦恼和幸福!
“沧海桑田,明月当空,照亮了整个天堂”。此时此刻,我们也期待着祖国统一、民族繁荣、国泰民安。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传统中秋节篇二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北方过中秋节的习俗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民国年间,南京的月饼市场为广(帮)式、苏(帮)式和本地(帮)产“三分天下”,广式的馅料以火腿、枣泥、椰蓉等为主,厂商以冠生园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乐园等。它们以声势浩大的广告战为手段,在报上刊登巨幅广告,于橱窗布置霓虹灯。著名的苏帮厂商有小苏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广告制作上颇具海派特色,爱搞噱头;苏式月饼质量不逊于广帮,价格则较之便宜,故而节后盘点,财源滚滚胜于广帮。广帮的顾客是达官贵人、豪商巨贾;苏帮的顾客多为小康人家;而广大普通市民则乐趋本帮,虽然其馅料不过是荤五仁、素椒盐两种,全市100多家本帮点心铺的店容店貌亦老气横秋,既不布置橱窗,更不打广告,但都靠质量和诚信及价廉赢得顾客盈门,市场份额相对广帮、苏帮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一、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
二、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
三、嫦娥知道后为拯救苍生免受后羿永远的统治,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了仙女,往月宫飞去。
四、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传统中秋节篇三
近人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记述了一位叫荣儿的宫女讲述的故事。当时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太后慌乱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
故事说,晚饭后按着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这大概是沿袭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吧,“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请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街上有时偶然听到晋北人唱“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甜不过尕(妹妹的温柔。”可见,晋北的斗全是方的了。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上黄纸,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
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为祭兔时做的。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宫女荣儿说:“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我们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我们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点礼仪不周,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都是争着参加。”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宫廷中祭拜月兔的规矩,虽说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虔诚。
熬夜。
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长寿,但更多现代年轻人借此机会玩个通宵。
吃鸭。
我国西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什么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如果你什么都没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鸭回家吃,估计味道也不赖。
中秋节送礼一般送什么。
1.童子蟹:童子蟹壳软且薄,肚子是白色的很干净,肉嫩黄多,是中秋节的送礼佳品。
2.月饼礼盒: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因为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睦。
3.茶叶:中秋节吃完大餐后觉得油腻可以喝茶,是中秋送人的不错选择。
中秋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
1、中秋节在列为法定假期,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2、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中秋节,放假1天,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扩展资料:
1、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2、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
3、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4、法定节假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在日工资基础上除以8小时。
传统中秋节篇四
据现有记载,吃月饼的习俗最早源于唐代,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其美味可想而知。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月下,设大香案,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块。
赏月来源于祭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才盛行开来。待到宋时,便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宋人赏月多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可见,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观潮记载表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兔儿爷是一种泥塑玩具,人形而有兔嘴兔耳,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如今,很少在市面上见到兔儿爷了,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这种中秋活动称为“走月”。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这是说,中秋夜,如果未婚少女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
在八月十五这天,我国云南的仫佬族乡亲有买饼子、杀鸭子欢度中秋节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以游村卖糖动员乡亲杀番鬼佬的卖糖佬一家三人,同时以此教育后代不要忘记反抗侵略的斗争。此外,中秋前后,田螺肉质特别肥美,人们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因而,在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中秋节吃芋头有辟邪消灾的寓意。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在中秋佳节,民间自古有饮桂花酒的习俗。中秋之夜,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朝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传统中秋节篇五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灯谜,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智慧和结晶,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智力活动游戏。它吸引着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爱好者,使人在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又获得美妙的享受。
中秋节灯谜由来在我国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隐语”,这是灯谜的雏形。到了汉代“隐语”开始分化为两个方向。一类以描写特征为主的事物谜;另一类以文字形义为主的文义谜。到了魏代,则称为“谜语”。隋唐时期随着诗歌的兴盛,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之夜,将谜条张贴在各种花灯之上,吸引行人猜射,“灯谜”就是这样而来的。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
传统中秋节篇六
3、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字);谜底:崩。
4、二月平(打一字);谜底:朋。
5、一轮明月挂中天(打一四字股市术语);谜底:日涨盈亏。
6、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谜底:赏光。
7、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节日一);谜底:中秋。
8、嫦娥下凡(打一花名);谜底:月季。
9、中秋菊开(打一成语);谜底:花好月圆。
10、又是一年中秋月(打一历史名词);谜底:八一五光复。
11、十五的月亮(打成语);谜底:正大光明。
12、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谜底:当归。
13、九月初三月似弓(打饮料);谜底:珍珠露。
14、中秋别后重团圆(打一影片名);谜底:第二次握手。
15、中秋别后重团圆(影目一);谜底:火种。
16、中秋月夜座谈会(打一气象用语);谜底:明晚多云。
17、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成语一);谜底:喜出望外。
18、明月照我还(打一明代人名);谜底:归有光。
19、得月楼前先得月(打一字);谜底:棚。
20、寂寞嫦娥舒广袖(打一舞蹈术语);谜底:单人舞。
21、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宋诗目三);谜底:中秋湖上泛舟。
22、掬水月在手(打一成语);谜底:掌上明珠。
23、八月十五共清辉(五代诗目一);谜底:中秋月。
24、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圆,又甜又蜜。(打一食品);谜底:月饼。
25、明天日全食(打一字);谜底:月。
26、节日晚会露一手(打一字);谜底:挽。
27、中秋归来(打一词牌名);谜底:八归。
28、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语);谜底:明月清风。
29、十里空山外,千行雁阵南(节日一);谜底:中秋。
30、同心改革为祖国(打一字);谜底:中。
31、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谜底:观光。
32、敢上九天揽月(打汽车名牌);谜底:凌志。
33、清风拂面中秋夜(四字常用语一);谜底:发扬光大。
34、中秋朗月,宾主共赏(成语二);谜底:正大光明。
35、月有阴晴圆缺(打经济学名词);谜底:自负盈亏。
36、长安一片月(打《水浒》人物名);谜底:秦明。
37、一弯月照枝头亮,两颗星悬天下明(打一字);谜底:秋。
38、时逢中秋产于沪(五言唐诗句一);谜底:海上生明月。
39、中秋月饼(打一电脑名词);谜底:软盘。
40、明月松间照(打摄影名词);谜底:黑白显影。
41、心已决断不宜迟(打一字);谜底:快。
42、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谜底:一节复一节。
43、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字);谜底:腥。
44、僧敲月下门(打外国地名);谜底:关岛。
45、休把旁人抬太高(打一字);谜底:乐。
46、云破眉月倚西楼(打一字);谜底:私。
47、月落日出雁阵业(打一字);谜底:胭。
48、月是故乡明(打一农业名词);谜底:光照。
49、中秋月饼(电脑名词一);谜底:节点。
50、中秋望月(打一《红楼梦》诗名);谜底:贾语村的,《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传统中秋节篇七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_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
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2、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3、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4、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7、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8、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
传统中秋节篇八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一、凤梨花。
凤梨花,水塔花属,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观花观叶植物,最适宜盆栽观赏。其叶片坚而细长,具波浪边缘,色泽有乳黄、红或紫红等,叶面有纵长条纹放射如蟹状,花白或浅绿色,生于叶簇群中,形成一圆盘。
二、石斛兰。
石斛,兰科植物之一,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随着花卉产业的兴起人们发现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而归入洋兰的范畴,逐渐从草药圃跨进到大花园中去,成为当今非常时兴的新花。石斛兰的植株由肉茎构成,粗如中指,棒状丛生,叶如竹叶,对生于茎节两旁。花葶从叶腋抽出,每葶有花七八朵,多的达20多朵,呈总状花序,每花6瓣,四面散开,中间的唇瓣略圆。许多品种的瓣边均为紫色,瓣心为白色,也有少数品种为黄色、橙色。
三、蝴蝶兰。
蝴蝶兰属是著名的切花种类,全属50多种,蝴蝶兰是单茎性附生兰,茎短,叶大,花茎一至数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优美,颜色华丽,为热带兰中的珍品,有“兰中皇后”之美誉。
四、玫瑰海棠。
玫瑰海棠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杂交种,茎为肉质多汁,根为须根系;茎枝肉质、多汁;单叶互生,心形,叶色多为绿色,也有的为棕色;花形多样,多为重瓣,花色有红、橙、黄、白等,变化繁复,令人叹为观止。
五、红掌。
红掌为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植物。叶革质丛生,长圆披针形,先端尖,基部圆形。根肉质,节间短;叶常绿,革质,长椭圆状心脏形。佛焰苞直立开展,肉穗花序无柄,圆柱形,先端黄色,下部白色,花两性,小浆果内有种子2-4粒,粉红色,密集于肉穗花序上它有如一只伸开的红色手掌,在掌心上竖起一小条金黄色的肉穗,故名红掌。
六、黄金宝玉。
别名亮丝草,其叶片宽阔光亮,四季翠绿,尤其是夏季观叶,有凉爽之感,是目前栽培比较广泛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亮丝草原产我国和东南亚一带。目前,亮丝草已成为重要的室内装饰植物之一。
七、一品红。
一品红又名圣诞花、老来娇等,是原产于中非的某种变色型观叶植物。其杯状聚伞花序很小并不容易被人注意,位于植株顶端的总苞片,全缘,绿色,12~15枚,开花时变为耀眼的红色,艳丽非凡,为主要观赏部位。
八、变叶木。
变叶木又名洒金榕,为大戟科变叶木属植物。变叶木叶形千变万化,叶色五彩缤纷,是观叶植物中叶色、叶形和叶斑变化最丰富的,也是最具形态美和色彩美的盆栽植物之一。
九、一帆风顺。
一帆风顺又名白鹤芋、白掌,为天南星科苞叶芋,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原产于哥伦比亚,生于热带雨林中,为欧洲最流行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一帆风顺因叶片与竹芋相似,花儿酷似鹤翘首,亭亭玉立,洁白无暇,故给人以纯洁平静、祥和安泰之美感,被视为清白之花。民间因觉得白鹤芋有一种吉祥的寓意,特按其花的形象美其名一帆凤顺。
十、秋菊。
秋菊是菊科所有花卉品种的总称,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因其花开于秋季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中秋节的四句古诗1: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注释】。
强饭:亦作“强饭”。努力加餐;勉强进食。狭衣:不宽阔的衣服。溪声:溪涧的流水声。
【译文】。
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每每到了晚上月亮(山中)就出来了,到了黎明也从没有看过一眼。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赏析】。
题为《中秋》,实是歌吟中秋月夜,着重描写的又是那一轮秋月。诗中写了明月的形如宝镜,写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写了它的平分秋色,写了它的云衢照明。后又用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作为素材,极写秋月明净圆满的形象。末二句,诗人进一步驰骋想象,打算约伴同游银河,更使诗中清辉漫空的月色显现出新的境界。
传统中秋节篇九
旧时汉族中秋节的拜月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秋节“惟供月时男子多不扣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俗谓月亮属于太阳,而月神嫦娥是女性,所以拜月活动只能又女性参加。
中秋节的时候,身体很弱的人不建议去野外赏月,拜月。特别是最近流产过或者刚生育过宝宝的妇女,也不宜赏月,就算在自家阳台也最好不要看月亮。
如果最近的运势比较低落,情绪差,比较失意者,比如官场失利,情场不顺,工作不顺心,家庭不顺心,考试考砸,生意亏本的人等,最好不要赏月。
中秋节习俗禁忌4、忌刚刚搬家,而又没有“闹房”的人赏月。
最近刚刚搬家,而搬家后没有“闹房”的人最好不要赏月,或者感觉搬家后自己的身体,运势不好的人,最好谨慎赏月。
如果有刘海的女生最好把自己额前的头发捋向后边或者两侧,千万不要让额头被头发遮住,因为这是你的神灯所在。
中秋节出门前烧香可以保佑出行平安,回家后烧香则是表示答谢,为今后一年的出行平安而祈福。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从周代开始就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即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粗饼。魏晋时期,也有中秋赏月的活动,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传说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神话、传说故事中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唐朝的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玩月、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赏月、玩月开始盛行。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传统中秋节篇十
中秋节是一个花好月圆,全家团聚的好时节。你知道传统中秋节过法吗?今天本站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些传统中秋节过法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了“荷叶”、“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宋代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来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
燃灯。
古人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在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为兴盛,特别是广东地区,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出果品、鸟兽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偷葱偷菜。
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中国台湾地区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
谜语。
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之所以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是因为此时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准备美食:每个地方的中秋节都会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小编这里就是每家每户张罗一大桌的食物和装饰品(每家都有一个用食物砌成的小塔,比如水果糖或者饼干),摆在路边,音乐响起,祭拜月神,一条街看过去,很耀眼。那么,白天的时候,你就要帮父母准备好祭拜的东西,如果没有什么习俗的话,那就去超市挑选精美的月饼吧。
家庭聚餐:和家人吃饭,闲聊也好,工作以后,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珍惜每一次的聚餐,不要玩手机和电脑,就好好地陪伴家人一天。
朋友逛街:小编这里的中秋节比较热闹,骑着单车,迎着风,看看每家每户精心准备的东西,真是挺好的。城市的朋友可以去逛逛步行街,会有一些打折促销的活动。
吃月饼赏月:找个露天的地方,和朋友吃月饼聊天赏月,说说各自的近况,搞笑的事情都可以。
攻略一:重温传说,感受美丽爱情。
据史料中秋节最早是来祭祀土地神的,但是这些往往都不被人们记住,人们记住的还是跟月亮有关的传说。一个美丽的女子,一只可爱的玉兔。相传中秋节我们吃的月饼是嫦娥发明的。这个美丽的女人因为偷吃了仙丹而与自己的丈夫天地相隔,因为思恋,所以在月亮最圆的那天做起了丈夫喜欢吃的饼。然后这些饼子从月上降落人间,人们把她当做了月神,把她的饼起作月饼。看到这样,王母允许她下界与后羿团圆。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看看嫦娥和后羿的故乡“十日国”,位于今山东省日照市。那里有嫦娥墓和后羿陵,当地人在这一天也会有纪念他们的活动。与山东日照相比,江西宜春在这一天的活动就更多,明月山已连续举办五届月亮文化节,我想如果能置身其中,听传说故事,看新奇节目,品味当地美食,我想这个中秋一个人过也不错。
攻略二:星座大联盟,比比谁的月饼最好吃。
看吧,中秋节对于吃货党、星座迷们来说都是快乐的。中秋节还没到,网上就推出了星座与月饼的对应关系。如果你身边有很多朋友或同事也是一个人过中秋,那不妨你们聚在一起,买足材料和食材,亲自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属于自己星座的月饼。
网友们纷纷推出了各种星座对应的月饼,如狮子座的哈根达斯,水瓶座的韭菜,巨蟹座的米豆果,不得不提的就是处女座的五仁。真可谓是躺着也中枪,如果你是处女座你愿意朋友说你的饼不好吃吗?那就感觉自己做一个另类有特色又好吃的“五仁”来吧。
之所以让大家聚在一起,是因为中秋节与中国人的一个情结息息相关。这就是游子情结,我们都是在外的游子,看到天空的明月难免会想到故乡的亲人或者是心中的t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如让我们聚在一起,为远方的人祝福,也增加我们彼此之间的友谊。
传统中秋节篇十一
一轮明亮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样温顺。中秋节的月亮十分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
很长时间之前,母亲说嫌我房间的灯太暗了,在今天中秋节,母亲给我买了新灯。
中秋节本应该呆在家赏月的,为何要出去买灯,天这么热,我一点儿也不想出去。母亲真麻烦,我迫不能已答应了。
中午,我和母亲去了东明家居来买灯,我问母亲“为何要买灯啊,家的灯不是好好的吗?”家的灯太暗了,你天天晚上写作业都看不到,还要开两个小灯,加起来大大小小一共三个灯,你不感觉麻烦吗,直接换一个新的闪光点的灯就好了。母亲说道。一进门,一股清凉迎面而来,被人感到非常是舒适。来到了卖灯的地方,各种各样款式的都有,一眼望去,金碧辉煌的我一眼就看中了那款圆圆的灯,母亲也感觉很好,大家就买了它。这让我感觉非常是开心。
回到家,下面的事就交给大家在家的‘能手’——父亲来负责安装灯了,父亲先把所有电源全部关闭,然后把旧的取下来,接着再钻几个小洞在墙上,最后将灯安装上。大功告成,果然是能手!
不一会儿到了晚上,到了中秋节最开心的时光了。母亲端上了一桌子的好菜,我拿来了无敌美味的咸蛋黄月饼,父亲打开了电视机。看着头顶的新灯,父亲十分得意。看着眼前的中秋晚会,主会场是在淮安,我感到非常是骄傲,中秋主场会在我们的家乡。往下看一桌的美味佳肴,母亲笑容满面。我左一口右一口地吃着月饼,把我们的脸吃的活像一个包子!
吃完晚饭了,来点饭后甜点—咸蛋黄月饼。大家拿小刀切开月饼,月饼流出了金黄的蛋黄油,看着就十分有食欲。看看外面的月亮,又大又圆。像头顶上的灯一样明亮。
吃完晚饭,我自己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明月,看着头顶的灯,心中是满满的温暖。
这个中秋,我的家也多了个小月亮。
传统中秋节篇十二
1、祭月(拜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2、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5、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6、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8、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9、竖中秋。
在广东一些地方,中秋节有一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所以也叫“竖中秋”。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举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
10、耍禄仔。
“耍禄仔”是过去中秋节十分流行的儿童游戏,以柚子壳刻通花,中可悬灯,儿童提着成群结队游乐,或提着各种动物、瓜果形状的灯色,沿街踏歌而行,一边唱着“耍禄歌”:“耍禄仔,耍禄儿,点明灯。识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读书为第一,莫谓文章无用处,古云一字值千金,自有书中出贵人……”儿童们在尽情游乐之后散去,各自回家吃月饼果品之类。
11、扎灯笼。
古时在广东,中秋临近时,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此外,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用水果皮扎灯笼。另外,还有木瓜灯、香蕉灯等,最简便的是“柚皮灯”,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能做。扎好的灯笼除了用来“树中秋”,更有情侣提着灯笼依偎赏月。
12、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如今两广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13、烧斗香。
江苏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间还有烧香斗的风俗。
14、拜祖先。
广东潮汕地区中秋节习俗。中秋节当天下午,各家厅里就摆台设祭,置祖先神主牌,献上各色供品。祭毕,把祭品逐样烹调,合家同食一次丰盛晚餐。
15、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16、听香。
听香是古代流传在台地区的中秋习俗。古时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烧香祭拜,诉说心事,祈求神明指示听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在路上无意间或偷听到的第一句话,牢记在心,回家再掷茭,判断来解释所占卜事情的吉凶。例如卜占终身大事,而听到的话是吃甜饼或花开、月圆,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17、烧塔。
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18、中秋宴俗。
古时中国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19、玩兔爷。
玩兔爷的起始约在明末,流行于北京一带。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燕京岁时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北京百姓们称它为兔儿爷。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
传统中秋节篇十三
今天是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在一起,可以吃月饼,还可以赏月!
傍晚,夜色渐渐黑了,我们一家人开始吃团圆饭了,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大家坐在一起,说说笑笑,非常热闹!
吃完团圆饭,我们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她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绺一绺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间,月儿的颜色变了,变浅了,变白了,她高傲的升起了。她圆圆的,像我们手中的月饼,我看了看月亮,又看了看月饼,不经让我想起了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嫦娥奔月,有吴刚折桂每一个传说,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过了一会儿,妈妈提议:我们来一场有关月亮的诗句接龙比赛,怎么样?大家都觉得妈妈的主意好,就都同意了。于是,比赛开始了!爸爸摇头晃脑的说: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妈妈不甘示弱地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得意洋洋地说: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大家一个接一个说个不停,比赛十分激烈!最后我脱口而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其他人绞尽脑汁也没有接下去,就这样,我获胜了!我一蹦三尺高,心里甜津津的,像喝了蜜一样甜!
中秋节真是一个团圆的、美好的`、有意义的节日。我家的中秋节充盈了满满的爱!
传统中秋节篇十四
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去外公外婆家过节,因为外公说一家人聚在一起才会有过节的意义。
中秋节这天,我兴致勃勃地带上做月饼的材料来到外婆家。外婆乐呵呵地烧好水,我把黑枸杞泡到开水里,水一下子变成好看的蓝色,妈妈把面粉和蓝色的`开水搅拌后揉成面团放在一旁。我跑到院子里摘了一大把香气浓郁的桂花,随手又摘了几朵娇艳的玫瑰花。我先用一碗开水把桂花泡出香味,用泡桂花的开水揉了个面团,然后跟蓝色面团混在一起,做成冰皮,接着把冰皮捏成一个个小团包,将玫瑰花瓣揉圆后按一按,最后放入模具中按压出月饼的花纹,一个好看的月饼就成型了。
我把做好的月饼捧到外公外婆手里,他们一尝到月饼就开心的说:“孙女真能干,没想到月饼还能自己亲手做着吃,况且好吃又好看,还是桂花月饼和玫瑰月饼呢!”晚上,看着天上的圆月,品尝着美味的月饼,我望着外公外婆幸福的笑脸,心想: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真好!
传统中秋节篇十五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这个古老而盛大的团圆日中,家家户户吃着月饼,都沉浸在团聚的喜悦里。看上去格外高兴、快乐。中秋这天舅舅一家也来了,大家全家也团聚在一块吃团圆餐,还有一个要紧的事情就是全家一块帮外婆搬家。
我和哥哥拿起抹布先擦床头,接着母亲铺床垫,然后外婆拿出了床单铺床,只见外婆先将床单展开,双手拿着床单的一边站在床尾使劲的抖我们的胳膊,床单就十分均匀的平铺在了一张床上,仅剩下了少许的褶皱,外婆的这个操作令我十分震撼。随后让大家一块将床单拉的愈加平整,并将床单的四周全部押在了床垫底下。随后母亲非常熟练的把被子套好,此时的母亲脸上已经出现了豆大的汗珠,甚至把挨近脸颊的那左右两撮头发都浸湿了。随及我为母亲拿了两张餐巾纸为母亲擦汗。
舅妈先把洗衣机消毒液全部倒入洗衣机里,打开洗衣机的清洗模式,让洗衣机里面充满了泡泡,用热水浸泡了一会儿,然后洗衣机就清洗干净了。舅舅则负责外婆房间的所有窗帘,他把窗帘一个个都卸下扔进了刚刚洗好的洗衣机里,进行清洗,等窗帘洗好将来再一个个的挂起来。
然后大家又一块打扫了客厅厨房厕所,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一个崭新、温馨、好看的家就整理好了。
下午大家又一块吃了大伙一块做的团圆饭,这个团团圆圆劳动的中秋节就愉快的结束了。在这个节日里我感觉到了家庭的和睦和团圆的幸福,祝愿所有些家庭就像这圆月一样和和美美。
传统中秋节篇十六
今天是月亮最圆的日子,今天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今天是吃月饼的日子。没错,今天我们迎来的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的保留节目,就是一边欣赏美丽的月亮,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月饼的品种多样,味道各异。今年,我特地挑选了一个“空心月”来吃。“空心月”看起来像个胖胖的圆月亮,但实际上就是薄薄的一层,里面空空的,什么馅儿也没有,惟独一点点红糖附在里层。外层有一面上密密麻麻地撒满了白芝麻,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脆脆的香香的,别有一番滋味。
今天的广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小摊上的物品琳琅满目,舞台上的魔术出色纷呈,广场上的行人流连忘返。但,美中不足的是,广场上居然看不到月亮。所以,玩了一会儿,我们就决定回家,到阳台上继续看月亮。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偶然回头,发明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爬上了天空,正在身后默默地凝视着我们呢!它原来的那层轻纱似的黄晕已经褪去,比先前白了许多,也亮了许多,就像一个亮晶晶的白玉盘嵌在天幕上。那温柔悠远的清辉,宛如在祝福天下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就算中秋节过去了,这轮光彩夺目的明月也会久久地刻在我的心里。
传统中秋节篇十七
是一个美好的日子!这是什么日子?它就是中秋节!
在中秋节那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月光下,花园里的一张小圆桌上,吃着月饼赏月亮。在这么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我的爷爷开始回忆四十年前的中秋节:“那天,我买了一盒‘广式’月饼去孝敬老丈人。那时候,能吃上一口月饼,可是不容易呢!”“还好意思说呢!”奶奶一顿抢白:“那天,自己去打篮球,小伙子,食量又来得大,结果倒好,自己把月饼全吃光了吧!”爷爷也不好意思了,急忙打岔:“哈哈,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还是快赏月吧!”
……。
我抬头望着月亮,它就像一个娇羞的淑女,刚才躲在云层后面,露出半张脸,这会儿又和吗混熟了,钻出云层,把银白色的月光洒向大地,作为礼物馈赠给我们。月光像轻柔的银纱,罩着圆桌,罩着我们,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美好!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我的心像月饼一样,甜甜的……传统节日之“中秋佳节”。
传统中秋节篇十八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到了,今年我们可以到海盐祖父家里去过中秋节,我格外高兴。今年中秋,我们不止是在思念中度过了。
一大早,我就听到妈妈在叫喊:“快点起床,今天是中秋节,我们要去海盐啦,赶紧和爸爸去超市买些东西!”我一听要去海盐祖父家,高兴得从床上跳了起来,冲出房间,飞快地漱了口、洗了脸,吃了一点早饭就兴高采烈地和爸爸出去购物。我在路上想:以前过中秋节,因为没有放假,所以只能在电话里和爷爷、奶奶问好祝福。我想爷爷奶奶一定会说:“要是孙女在我们身边,那该多好呀!哪怕只有一分钟。”
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准备了三盒月饼,我想:我也给爷爷奶奶准备一份礼物,什么礼物最好呢?我想了想,终于有了主意了。
下午4:00,我们出发了。将近1小时,我们就到了爷爷家,等爸爸妈妈把礼物送上以后,我跑到爷爷奶奶的房间里说:“我也要送礼物。”爷爷奶奶等着我的礼物,我突然双手叉腰,对爷爷奶奶说:“我就是你们最珍贵的礼物呀!”爷爷奶奶边笑边说:“好,好,好!真是太好了!你就是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年的中秋节就是不一样,我们全家团聚在一起,幸福极了!希望明年的中秋还会团聚在一起,让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
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我们全家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真好!
传统中秋节篇十九
每年一次的中秋节似乎成了我们中国华人最欢庆的节日之一,吃着金黄的月饼,赏着圆月,聊着家常,一起吃团圆饭都必不可少,我们也不例外。
中秋节那天,我格外兴奋,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在中午来到奶奶家。时间一点点流逝,到了晚上,我们开始吃团圆饭。还没开饭,我的小肚子已经“咕咕”直叫,望着桌上的“饕鬄大宴”我的口水早就飞流直下三千尺。原先五花大绑的螃蟹变得黄澄澄的,香味十足的老鸭煲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诱人,香菜拌海蜇头散发出一阵阵清香……看了这些谁不会垂涎欲滴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漫长的等待下,终于开饭了!家人个个都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吃,一边聊天。我可顾不了那不多,立马狼吞虎咽,美味佳肴一一送入我的口中,变成了我的腹中之食。
传统中秋节篇二十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中秋,感恩》。
秋渐渐浓了,月渐渐圆了,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快到了!都说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说到这,我就想考考同学们了,有人知道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吗?
没错,嫦娥奔月。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除了赏月、走亲访友,还能做些什么呢?没错还有大家最为期待的就是吃月饼。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月饼不宜粥相配、吃月饼宜早不宜晚、月饼宜少不宜多。月饼宜鲜不宜陈、先吃咸后吃甜。尤其是女性朋友吃月饼更要注意,特别是妊娠,产后因为孕育胎儿或哺乳特殊生理情况。吃月饼、赏月、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
中秋,是一个洋溢着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着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中秋节快乐。
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所有老师同学们中秋节快乐。
传统节日中秋节演讲稿7
尊敬的各位导领、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三(2)班的许睿,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中秋已伴随着秋天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曾经,多少文人墨客流落他乡,写下了多少思乡念亲的诗词佳作,而大多都写在秋天,写在中秋。是呢,“愁”本是秋天的心境啊。而中秋节,却在这样令人忧愁、感伤的日子里,带给人别样的心情。
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或许会有“不知思落谁家”的伤感;但也许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与旷达。抬头望天时,那一轮圆月是多么地明亮。是啊,毕竟她的身上寄托了多少对亲人的祝福,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啊。然而对于我们,对于可以与家人团聚的人们,中秋无疑是美好的,虽不及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但那份宁静、安详与温馨却令人向往。
每年中秋,我总习惯与家人围坐在庭院里,品着月饼,看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还可以听长辈们讲诉月亮的故事。似乎有太多的东西隐含于被古今之人所仰视的这轮明月中了。那嫦娥奔月,久居广寒宫的故事,至今也听不厌烦,它代表了圣洁与美丽。我更爱独自矗立于阳台上,感受那如水的月色,穿透过层层阻碍,从身上滑过,向更远处伸展蔓延。小时候听老人们说天上有道银河,雨是银河决了堤,倾泻下的天水。可我觉得,这水色的月光,更似那银河里的天水,清澈、凉爽,不含一丝杂质。儿时的我总爱凝视月亮,总是望眼欲穿地寻找嫦娥、玉兔的踪迹。却史见那皎洁的月光溢满人间,将游子的思绪与祝福送到千里之外,送回家中。
中秋节,总有众多来来往往的文人骚客将它留于笔下,抒发胸臆、感悟人生。中秋月,沉淀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说,一过中秋,一年就要过去了;每月过了十五,这个月也即将过去。是啊,中秋的脚步将至,年关也快来临了。不禁令人感叹时光易逝,不觉地回忆起往事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间要慢许多,但是,同学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要将时光虚度。每一天本都有它的价值所在,将时光握紧,用分分秒秒来创造充实的时光。将目光着手书本,而不是漫画。因为我们已经长大。将身心专注学习,而不是玩耍。因为我们不再幼小,时光的虚度,只会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实的学习,则会让人领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阴也不禁放慢了脚步,多少轮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又有多少圆月,将在不久来临? 我们已入高中,我们已渐渐成熟,我们已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挫折在所难免,面对着失败,我们不可以被打败。高中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纠正,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断完美自己,使自己渐渐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满月。中秋将近,同学们或许已经闻到八月桂的浓香,尝到了月饼的可口。
中秋将近,象征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 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
春华秋实:春因繁花而美丽,秋因收获而充实,花好月圆:则映射出人们对人和事吉祥的美好祈盼。
老师们、同学们: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让我们为创建和谐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起努力吧 !
传统节日中秋节演讲稿8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快到了!再过几天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了。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的月最圆,最明,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甚。
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节之后就是国庆长假,所以,我们在喜迎中秋的同时,别忘了感恩祖国。
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源。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感恩祖国,做一个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好学生。发扬中华美德,学会宽容,学会以礼待人,学会遵纪守法,学会孝敬父母长辈,见了老师问声好,见了垃圾主动捡,多用礼貌用语,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回报祖国母亲。
感恩祖国,做一个关爱自己,热爱生命的好学生。特别在国庆长假期间,注意防火、防电、防溺水,注意交通安全,在意外事故来临之时要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及时正确逃生。
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最后我衷心地向所有辛勤工作的全体老师,向所有勤奋学习的同学提前道一声:中秋快乐!国庆快乐!假日快乐!谢谢大家!
传统节日中秋节演讲稿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秋,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古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传说,给这个节日又增添了美丽神秘的色彩。
中秋,更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一大早,我便早早起床,趴在窗户前眼巴巴地望着楼下,盼望着奶奶的到来。9点左右,远远地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小区门口走过来。“呀,奶奶来了!”我大叫一声,立刻从窗户那儿跑到房间去叫爸爸。爸爸听了,高兴地说:“那我去接奶奶上来!”说完,爸爸便下楼去了。只听见“叮咚”一声,我急忙开门,“奶奶,你来啦!”还没等我说完,奶奶一把搂我入怀,脸上洋溢着笑容:“小宝贝,可想死奶奶了!”“奶奶,您快坐,我去给您倒杯茶!”说完,我便去厨房拿水杯。爸爸在一旁吃醋说道:“哎,我怎么从来没有这待遇呀!”我笑着跟爸爸说:“奶奶好不容易来一次,当然要好好对待她!”妈妈笑了笑:“你爸这是吃醋啦,快给他也倒杯水!”“好勒,马上来!”我又麻溜地跑到厨房拿了杯水,可把爸爸乐坏了!还没等水喝完,奶奶便开始在厨房忙活开了,又是切菜又是炒菜,妈妈则在一旁打下手,不一会儿,丰盛的菜肴便上桌了。有香喷喷的烤鸭,有金灿灿的螃蟹,还有甜滋滋的糖藕,都是我喜欢吃的菜,最了解我的还是奶奶!我狼吞虎咽,吃的满嘴都是,奶奶一边给我擦嘴,一边说:“慢点儿,慢点儿!”我们一边聊天一边享用这佳肴,开心极了!
开心的时刻总是短暂的,一会就到下午了,奶奶要回乡下了,真舍不得!我抱着奶奶:“奶奶,过几天你再来哦!”奶奶笑着回答道:“好,过几天我再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真希望天天都是中秋节!
传统节日中秋节演讲稿10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初二[9]班的李佳辉。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传统节日。
同学们,你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也许,你能早已经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父亲节”送给爸爸小礼物,习惯了在“母亲节”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每当皓月当空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每一项中秋习俗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而今天,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当我们的邻邦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他国的文化遗产,并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我们真的被震动了,这难道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吗?这是中国文化丰富内涵的得失,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就是和谐社会亲情与友爱的主旋律的高凑与倡导。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要有所了解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价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团聚的日子里,让我们将感恩与幸福传递下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34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