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1:45:15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汇总19篇)
时间:2023-11-23 11:45:15     小编:书香墨

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我们要学会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写总结时,要避免主观臆断,要有客观事实支撑。以下是专家总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一

1.1曾有一位产妇说:“我在分娩时,自己很痛苦害怕,可两位助产实习护士说说笑笑,聊个没完,我怕她们不专心,误了我的事,说了她们几句,她们也很生气”。

1.2约12.5%的实习护士因为语言使用不当,惯用专业术语引起的,使患者困惑不解,产生交流障碍,甚至误解,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护士与病患的纠纷埋下隐患。

1.3由于现今我国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从而造成实习护士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健全,为医疗事故埋下了隐患。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反映出当今实习护士护理工作面临了许多的问题,也了解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2.1自身整体素质。

2.1.1缺乏同情心,态度冷漠。

同情心是人际沟通的基础,也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是在医院,实习护士良好的同情心对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2需要交流的相关信息量过少。

患者及家属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心情非常焦急,迫切想知道跟住院治疗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病情、用药、治疗措施、预后、责任医生及责任护士的姓名、业务水平等。

2.1.3缺乏过硬的专业技术。

由于实习护士刚从学校出来,所以很少面对面的接触病患。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在护理工作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我们态度和蔼,但对患者的疑问由于解释得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也引起患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影响护患关系。

2.2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全面。

2.2.1护理文书存在的法律问题。

实习护士初次使用护理文书时,还存在很多的不理解。如:医护记录不一,护理字迹潦草,陈述不详细,护理记录内容不准确,重点不突出以及延续性差。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一致,随意涂改,代签名,回顾性记录等,都使护理记录失去真实性,完整性。这种现象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造成无力举证而败诉。

2.2.2渎职的法律问题渎职。

实习护士在工作时严重不负责任,不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违法行为。如:不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患者给药途径不当,错换漏输液体。不执行巡视制度,氧气导管不通,患者液体外渗造成肢体肿胀,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使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2.3侵权的法律问题。

实习护士工作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技术水平低或工作不负责,忽视患者权益,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损害甚至死亡的差错事故,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力的侵犯。同时,患者有权利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患者。如:在未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就擅自进行医疗操作及某种检查,将构成侵犯知情同意权。假如广大医护人员对此还不引起警觉,其危害将大大增加。

3改进措施。

3.1进行岗前培训。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可以帮助她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引导新护士热爱护理专业,并按照专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护理实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

3.2提高护理服务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塑造护理人员的良好形象,注重仪表、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美化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把以“病人为中心”的具体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提高实习护士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不断加深对“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内涵的理解[4]。

3.3强化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请法律专业人员来院办讲座,把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具体案例相结合,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护理行为,对已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忠于未然,就能杜绝或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4加强学习,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护理记录属于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就是说,护理记录也将同病历一样,作为法庭证据加以采纳。护理人员应从执法的高度,提高对护理记录的认识,对护理文件书写遇到的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护理记录。

3.5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必须做到懂法,明法,遵法,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时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的各项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6履行告知义务。

患者同意是医疗护理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是医疗护理行为合法性的前提。因此,护士应将每项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力,也是护理自我保护的需要。

4小结。

护士工作任重道远,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患纠纷是我们每一个护士的责任和义务。护理人员有必要提高护理质量、更新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部门的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保障护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二

仲景通过对患者四诊资料的收集,及时掌握病机转化。如仲景重视阳气旺衰,细致观察阳亡及阳气回复征象。《伤寒论》第296条指出少阴病由吐利、四逆,发展至躁烦,为阳气亡散之象;317条指出少阴病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是阴盛格阳,治疗则在通脉四逆汤中加葱白以交通阴阳。288条指出少阴病,下利已止,手足转温,则代表里和阳气来复,为向愈之兆。《伤寒论厥阴病》篇中,仲景通过观察厥热胜复时厥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邪正消长、阴阳进退。为判断是否属于胃气衰败的除中证,“食以索饼”加以试探。仲景重视病情的观察,以掌握疾病的发展演变及预后,从而指导用药及抢救措施。现代护理学依然重视护士的病房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通知医师,其精神与仲景护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2重视药物煎前的处理。

仲景在临床用药时,重视对药物进行必要的处理,即“药前护理”。如桂枝茯苓丸方中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因麻黄节有止汗作用,不利于发散,用麻黄而多“去节”,且煎麻黄时上浮之沫易使人心烦,要“先煮去上沫”。对非用药部分净制,并去除影响药效的部分或成分。仲景对药物还经常使用液体进行洗涤浸渍。除用水洗涤浸渍为主之外,尚有用酒浸、醋渍之法。洗渍法可洗去药物的毒性副作用,如蜀漆洗去其腥味以防引起恶心呕吐。洗渍法还可改变药性及增强药效,如《金匮要略》抵当汤中大黄酒浸后可增强其活血之力。乌梅丸“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增加乌梅的酸性而增强效用。附子、皂荚、巴豆用炮制以减毒。为了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仲景又用釡咀、剉、切、擘、捣、杵、研等将药物破碎。这些均是根据所用药物的特点及所治疾病的需求而进行的用药前的护理内容。

3重视煎药用水及煎煮法。

仲景对煎药用水的选择非常讲究,书中煎药除用普通水外,还选用甘澜水、潦水、清浆水、米醋以及清酒等。《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脐下悸,欲作奔豚者,即以甘澜水煮药,意在取其洁净及轻清上浮之意。治疗脉结代、心悸动的炙甘草汤,以及《金匮要略》中鳖甲煎丸、防己地黄汤、栝蒌薤白白酒汤、下瘀血汤等皆用了清酒,能助药物温经散寒,活血通脉,同时,酒又有利于药物成分的煎出。苦酒有敛疮消肿之功效,用于苦酒汤中,加强半夏劫涎敛疮之功。仲景还使用了人尿、猪胆汁、泽漆汁、马通汁、蜜以及浆水等增强药物的疗效。仲景对煎药时间长短、先煎后下等均有要求。煎药时间的长短,与药物的性质、主治病证的性质、服用方法及用量等密切相关。含有有毒药物的半夏汤、蜀漆汤、乌头汤等久煎是为了破坏有毒物质,减轻其毒副作用;含有补益药的炙甘草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如理中汤、麦门冬汤等久煎,则是为了有效物质的充分溶出。解表方、清热类方或质轻疏松易于溶出挥发的药物,则宜轻煎,以免有效成分丢失,如桂枝汤、小建中汤及麻黄汤、葛根汤等,以当以煮沸为度。又如白虎汤煎药时间以米熟汤成为度。仲景因为药物性质的差异以及方药配伍、病情、性味的不同而有先煎、后下、包煎、去滓再煎,以及烊化、泡服、冲服等特殊的煎法。即使同一药物的先煎与后下,其效用亦有别,大黄在大陷胸汤中先煮则熟而行缓以治上,在大承气汤中后下则生而行急以治下。麻黄先煎去上沫,则能避免过汗亡阳及心烦、呕吐。大黄黄连泻心汤渍之以麻沸汤,取其轻清寒凉之气,以清泄中焦无形邪热而消痞。大、小柴胡汤,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柴胡桂枝干姜汤7方均去滓再煎,可使药性趋于协调和合,以助发挥调和脏腑、和解少阳枢机之功。阿胶、饴糖在诸方中皆去滓烊化,芒硝去滓后稍煎。其他如鸡子黄、猪胆汁等用分冲兑服法。后世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曾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亦云“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汤药的质量,这也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

4重视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

仲景在服药护理方面,依据病程长短、证候缓急、病邪性质以及患者体质强弱的不同选择最佳服药时间,服药方法灵活多变。服药时间主要有平旦服,饭前服,昼夜服3种。平旦服即空腹服,便于药力速行,如十枣汤宜平旦时服,以便迅速发挥峻下利水的作用。饭前服便于药物吸收。桃核承气汤逐瘀泻热、乌梅丸安蛔止痛等,要求饭前服。昼日、昼夜服为昼日、昼夜各服若干次,以保持药效。仲景大部分方剂是采用昼日、昼夜服法。服苦酒汤、半夏汤“少少含咽”,即不分时,少量多次频服。服药次数则根据病情需要及药性不同而各有特点。药性较缓和的药物,需要持久治疗者常用一煎分多次服用,如五苓散、黄芪桂枝汤,“日三服”。亦有病情急重或病情复杂者,为使药物在体内持续作用而昼夜兼服。病情严重,病势危急之症。为求解急救逆,迅速发挥药效,宜一煎大剂顿服。如干姜附子汤主治太阳病下后复汗致阳虚阴盛,阳气暴脱的危重证候,采用顿服集中药力,急救回阳。服药的温度因病证不同也有区别。无特殊情况,一般宜温服。使用生姜半夏汤时为防寒饮固结于胸中,格拒热药则取小冷服。桂枝汤为解肌祛风之剂,药汁不宜过温、过凉,则适寒温服。服药量则因人、因病制宜。体质强而病情重者,虽加大剂量,但可加快祛邪速度,缩短病期。体虚、孕妇及病势缓者,不可大剂峻攻,以免伤及正气,加重病情。如攻泻之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大乌头煎,主药为大毒的乌头,“微量渐加,以知为度”。

5重视多途径给药及护理操作技术。

仲景开创了多途径给药法,如洗身法、熏洗法、浸洗法(如治百合病的百合洗方)、药摩法(如治偏头风的头风摩散)、含咽法(如治咽喉肿痛生疮的苦参汤)等。以及矾石丸、蛇床子散作为治阴中病的坐药。再如以苦参水煎去滓,洗渍前阴,治前阴蚀烂且伴咽喉干燥之症。以雄黄置筒瓦中烧,熏肛调治肛门蚀烂之症。《伤寒论》中治大便难的蜜煎导而通之,或用土瓜根煎汤和猪胆汁灌入直肠导便,是有记载最早的药物灌肠术,也是当时比较成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这些都反映了当时药物护理的发展水平。

6重视药后观察。

服药之后,应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判断预后,如病不尽除则需审情度势而相应地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病方法。主要有药后观汗、观吐、观二便、观矢气等。凡服解表药后均宜“遍身着絷絷微似有汗”,其汗不可“如水流漓”。如服大青龙汤后,“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以免过汗伤阳。桂枝汤“一服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其文中“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等进一步处理方法都须以药后对汗的观察为准。药后出现呕吐,一般是拒药之象,而服涌吐剂后出现呕吐,则为导邪外出。如瓜蒂散服后不吐者即未见效,当“少少加,得快吐,乃止”。用利水渗湿药以小便通利为有效,如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服后,“小便利则愈,如不利而无效”。大小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等泻下剂以大便通畅为见效。还要观察服药后二便的特殊变化,如治百合病之百合地黄汤药后,大便当如漆;治女劳疸之硝石矾石散药后,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治肠痈之大黄牡丹汤药后,当下脓血等,都是服药后见效的正常表现。《伤寒论阳明病》篇中,腹满不大便者先试之以小承气汤,观察患者服药后是否有矢气,作为能否使用攻下峻剂的依据。仲景还细致观察患者服药后的一些貌似“不正常”的表现,如白术附子汤方“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柴胡桂姜汤方“初服微烦”,乌头桂枝汤“其知者如醉状,得呕者为中病”,治肾着之甘姜苓术汤,腰中当觉温,治风湿之防己黄芪汤,患者觉如虫行皮中,服苇茎汤后,当吐如脓等,是药后的各种正常情况,为药中病所。仲景注意服药后效果的观察,判断药物是否对证、药量是否失宜,掌握病情转机,予以相应处理,这也是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7重视药后调护。

药后调护是指服药后的调养与护理。仲景非常重视药后调护,如服桂枝汤,啜稀粥以资汗源、助药力。五苓散以白饮和服,多饮暖水,补充胃气,助阳发汗。三物白散亦以白饮和服,且药后“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药物疗效发挥与饮食寒热相关。理中丸服后“食顷”即饮温粥,以助温中之药力。服十枣汤,得快利,糜粥自养。解表剂如桂枝汤、麻黄汤、桂麻各半汤类,药后皆当温覆助汗。服防己黄芪汤后,注意患者若出现有似虫行皮中,且从腰以下冷如冰时,应让患者坐被上,并用一被绕腰以下,以保暖促汗。此外服药后还应观察不良反应,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如大青龙汤服后若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以止汗,防止大汗亡阳。白术散若“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若未能如此药后调护,则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8结语。

仲景围绕药物治疗的护理学思想就是能根据患者的病证情况和不同的实际需要,倡导医护合一,科学、准确、灵活、高效地将理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护理手段丰富多彩,方式、方法又简便实用,形成一个完善的中医护理体系。不同患者有不同护理方法,即使是同一患者的护理,也是随着病情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护理方法,体现了辨证施护与三因制宜的中医护理特色。笔者学习仲景著作相关护理学内容,主要学习其护理学的思想精神,与当今中西医学的先进护理理论及操作技术相结合,与方药相配,相辅相成,更好地治疗疾病。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三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以肺动脉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为特点,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的恶性进展性疾病。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好发于年轻女性,平均诊断年龄为36.4岁。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促、活动耐量下降,早期诊断困难,首发症状到确诊平均需要2.5年,54%的患者确诊时心功能已iii-iv级(世界卫生组织心功能分4级,iii级为中度心功能减退,iv级为重度心功能减退),死亡率高。

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时代的开启。

在应用靶向治疗药物前的时代,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非常差,我国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仅为68%、39%和21%。国外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开启于1990年“依前列醇”的使用,时至今日已有9种药物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应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而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时代则起始于“波生坦”的上市。虽然目前尚无一种药物治疗方案能治愈这种疾病,但靶向药物的使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

摸索出适合中国患者的用药经验。

目前国内应用比较成熟的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主要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前列环素类似物三大类。虽然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但随着这几年肺动脉高压学科在国内的兴起和发展,中国肺动脉高压治疗的临床队伍也开始摸索出适合中国患者的用药经验。

波生坦“波生坦”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研究显示,波生坦可明显提高各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另外,儿童应用也是安全有效的.。

安立生坦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型受体拮抗剂安立生坦(2.5毫克和5毫克,1次/天)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以及运动耐量。

马西替坦新型组织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马西替坦”因其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备受关注。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马西替坦低、高剂量(3毫克和10毫克,1次/天)在治疗阶段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分别降低30%和45%,且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均良好。

西地那非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由于起效快,价格相对低廉,在中国有广泛的前景。其中,西地那非是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最多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国内相关的证据也较多。研究显示,口服西地那非(25毫克,3次/天),12周后可以提高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肺动脉压及提高生存质量,而且耐受性良好。

伐地那非伐地那非是目前起效最快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他达那非他达那非是一种长效、可逆的选择性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有较长的半衰期,依从性更好。

静脉依前列醇静脉依前列醇是唯一证实可改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率的药物,很可惜其未进入中国市场。

伊洛前列素目前对于世界卫生组织心功能分级iv级或重症右心衰竭的肺动脉高压患者,首选吸入型伊洛前列素。研究证实,吸入小剂量伊洛前列素(2.5微克,6次/天)能显著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和心功能分级,并能改善心功能ii级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除伊洛前列素外,目前很多新型前列环素类似物正在中国进行临床研究或者即将进入中国市场。

由于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靶向药物的规范使用,肺动脉高压预后明显改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引入靶向治疗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3年生存率达到了78%和54%。肺动脉高压已摆脱了“无药可医”的窘境,未来一些充满前景的新药将会给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作者每周一上午有专家门诊,周三上午有特需门诊)。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四

护理学基础实操课要求每5~6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个组由一个组长负责对每个学生每项操作的练习进行监督和次数的统计。如果是要求真人练习的操作,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等操作,则每个小组又重新分组,每两个同学相互搭档为一小组,相互练习。

1.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小组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操作练习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有个别学生不练习的情况。小组教学的人数较少,每一个学生的练习都受到全组同学的相互监督和指导,避免了个人盲目练习而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情况。小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练习,避免了因为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焦虑。

2.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每个小组的学生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够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一个同学练习完了,她必须整理好用物给下一个同学练习,尤其是在真人练习的时候,一个学生模拟病人,一个学生模拟护士,相互之间的互动配合都非常的重要,小组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处理问题和应变的能力,比如静脉输液的.时候,一次排气不成功怎么处理,进针不见回血的时候又怎么处理。

3.激发学生的换位思考。

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实操的过程当中,会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练习肌肉注射的操作时,扮演护士的学生因为技术不娴熟没有掌握“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导致进针过慢或者拔针过慢都可能引起病人的疼痛,那么这个扮演病人的学生就能够体会到这种疼痛。只有当他们切身体会到病人的感受,他们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将来才能够更好地为病人去服务。通过小组练习,可以换位思考,理解病人的感受。

小组教学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操作课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指导,避免了大班教学不能顾及到所有同学的弊端。小组教学里,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对本组学生练习的情况非常的熟悉,可以重点观察在练习过程当中表现较差的同学以及该同学存在的问题,并把本组操作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给操作课老师,操作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1.分组可能不均衡。

学生之间的分组,要考虑到他们之间是否配合,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各组员之间的特点。如果是由教师进行分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有可能由于有些组员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或者个性不合而使组员之间缺乏积极性。若是由学生自行分组,又容易出现相互之间包庇的情况,导致分组参差不齐。因此,分组很关键,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搭配,每一个组既要有性格外向的,又要有性格内向的,既要有操作较好的学生,又要搭配操作较差的学生,以好带差。其次,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如果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将不利于操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如果分组不当,则可能会使分组的效果更差。

2.管理可能不细致。

小组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教学,小组的管理者是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教师在小组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疏于对个别学生的管理。由于护理学基础实操课的课时有限,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的管理指导。比如,操作室卫生、纪律的管理,每个小组成员操作练习的监督和指导都是由小组长主要负责。性格开朗、积极的学生会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部分不认真的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会被教师忽略,由于操作课教师的管理不够细致,培养出的学生的操作技能就参差不齐。

3.进度可能不一致。

小组教学不同于因材施教的个别教学,每个小组的练习进度由于学生的努力程度、学习能力不同而不一致。有的小组,由于合作意识强、主动意识强而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而有些小组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这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这也要求操作课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判断哪些小组的成员有可能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要提前给予指导。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五

说到狐臭是很多人不陌生的,狐臭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但是有这样情况后,会造成身体有异味,狐臭的味道是很难闻的,而且不及时改善,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同时会影响到自身交际,使得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都会出现问题,那药物治疗狐臭是很好选择,能够控制这样情况。

狐易康以植物提取液、香精、甘油等为主要成分,产品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大量祛湿、抑菌因子,并添加大量细胞修复配方和多重营养润肤成分。根源调理失衡的汗腺组织及附属组织机能,恢复大汗腺管壁细胞间隙,令大汗腺生态趋于平衡,远离狐臭。同时狐易康可以杀灭腋下细菌,并抑制细菌再生。可以说集抑、治、调、养多重功效于一体!

除臭小常识:

1、要注意清洁,经常淋浴,勤换衣服。

2、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腋窝、乳房等部位的清洁。

3、每天用肥皂水清洗几次,甚至将腋毛剃除,不让细菌有藏身之处。

4、在治疗中,要保持心情开朗,情绪不要有大起大落,且不宜做剧烈活动。

5、戒烟酒、红肉,少吃味浓、油腻或强烈刺激的食物,如洋葱、蒜头等辛辣的食物。

6、多吃清淡以及蔬菜等食物,蔬菜富含较多的维生素,可以充分补充人体维生素,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狐臭味道。

7、多吃瓜果,瓜果富含水分,可以将肠胃内有机质排出体外,降低细菌在体内滋生,从而减轻狐臭症状,在夏季应多吃西瓜,多饮水。

8、注意心情进行调节,狐臭患者要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调解,因为心情激动或者是情绪的起伏都可以加速大汗腺的异常分泌,所以要对自己的心情进行调节。

在对药物治疗狐臭认识后,想要能够彻底的治疗狐臭,不单要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也是很好之选,在改善狐臭问题上有很好帮助,选择手术治疗方法,也需要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这样对自身健康才没有损害,狐臭患者也是要注意的。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六

(1)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最常见,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

(2)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并无肠腔狭窄,又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前者是因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或毒素刺激肠管而失去蠕动能力,以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后者系肠管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肠壁肌肉过度收缩所致。有时麻痹性和痉挛性可在同一患者不同肠段中并存,称为混合型动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2.按肠壁血循环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有肠梗阻存在而无肠管血循环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有肠梗阻存在同时发生肠壁血循环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3.按肠梗阻程度分类。

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

4.按梗阻部位分类。

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

5.按发病轻重缓急分类。

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6.闭襻型肠梗阻。

是指一段肠襻两端均受压且不通畅者,此种类型的肠梗阻最容易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

肠梗阻的分类是从不同角度来考虑的,但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如肠扭转可既是机械性、完全性,也是绞窄性、闭襻性。不同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单纯性肠梗阻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最后也可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时,由于炎症、水肿或治疗不及时,也可发展成完全性肠梗阻。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七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而临床工作中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则是我们探讨的新课题。为了适应围产医学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了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国际合作项目。因此,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安康已成为产科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分娩是妇女一个自然、正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常产生焦虑、恐惧,而这些心理反应可能影响分娩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分娩,我们对我院的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对象为201月6月初产妇,无严重的内科及产科并发症,孕周为37~41周,单胎、头位。年龄22~31岁,平均26.4岁,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无陪护分娩,一个或多个产妇有规律宫缩后,由值班护士负责观察和接生。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干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及产时、产后2h出血量。

1.3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对照组的剖宫产率比干预组大很多;两组产程及产时、产后2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程比较,干预组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比较,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2待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特征。

孕妇入院待产,心理状态是复杂的。由于环境的改变,有陌生感,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又害怕分娩,怕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希望被重视,渴望陪伴。诸多因素使产妇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2.1恐惧、焦虑心理。

首次经历分娩,害怕疼痛又缺乏相关知识,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担心难产,害怕畸形,怕胎儿会发生危险,都会使其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和焦虑。

2.2依赖心理。

许多待产妇因阵痛煎熬往往对其家属产生依赖心理,尤其是母亲和丈夫,特别是进入分娩室后仍希望家属陪在身边。如果对陪伴的助产士产生信任感,就会要求这名助产士陪伴其左右。

2.3择优心理。

待产妇入院后,希望医护人员对她认真负责,盼望有高超助产技术及助产士为其接生,对她不满意或不了解的医护人员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合作,不予配合。

2.4自尊心理。

待产妇往往希望医护人员和家人时刻关注自己,对医护人员的各项检查和治疗都非常敏感,稍不如意就表现为情绪激动或沉默不语。

3待产妇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医疗过程中通过对孕妇进行心理安慰、知识、劝解、疏导以及调节方法,保持孕产妇良好的身心环境,积极指导孕产妇配合助娩,增强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更好地帮助产妇顺利地完成分娩过程。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身体各系统发生生理变化同时,心理方面也会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孕产妇顺利分娩。因此,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护理,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产妇在这一特殊时期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是助产人员的主要职责,也是提高产时护理质量的主要环节。

3.1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

助产士微笑着使用尊重孕产妇人格的礼貌用语,可以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调节孕产妇的紧张情绪。要认真倾听,适时给予反馈,表示理解和肯定对方的意思。因此,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接触中应该用善意、亲切的语言,表现出更多的`关心,使其心情放松,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3.2营造温馨的分娩环境。

一个温馨而有利于产妇的环境非常重要,保持病室清洁整齐,使孕产妇感到舒适,处于最佳心理状态。设置家庭式的待产室和产房,适时的放些令人心悦的轻音乐使孕产妇心情舒畅,从而减轻产妇的心理负荷,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

3.3疏导产妇的焦虑心理。

助产人员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产妇,了解他们的心理要求,针对性向孕产妇讲解分娩知识及过程,减轻宫缩疼痛的方法,如何使用腹压配合助产人员顺利分娩,以消除孕产妇的恐惧、忧虑心理,以最佳心理状态愉快地度过分娩期。

3.4提高助产人员素质,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助产人员熟练正确的掌握助产技术,仔细观察产程,良好的工作技能给孕产妇带来安全感和责任感。

3.5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

产前要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分娩有关的心理卫生宣传,树立正确的生育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家庭人员的配合,允许丈夫和家人在分娩过程中陪伴产妇,使产妇心理上有所依靠。在分娩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尤其是丈夫提供的支持可唤起产妇积极的反应,缓解紧张、焦虑感。

3.6开展导乐陪伴分娩。

实行导乐分娩,对每位入院的孕产妇进行一对一的陪护,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

3.7开展分娩镇痛。

采取硬膜外注射麻药的方法进行分娩镇痛,让产妇减轻疼痛,并让产妇正确对待产痛,学会减轻疼痛的呼吸方法。另外,在产房内放轻松的音乐,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营造相对轻松的分娩环境。

综合来看,心理干预助产措施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待产妇的顺利生产,也有利于生产后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护理干预助产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妇产科的形象、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我院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八

在高职护理专业中,人体解剖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门课程作为护理专业的基本课程,能否顺利开展实施对以后护理专业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关系到以后临床护理专业的实际操作。并且由于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难度系数高、专业名词多,课时相对又比较少,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甚至容易产生灰心厌学的情绪。因此,分析高职护理人体解剖学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找到有效的学习办法,才能帮助学生学好《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课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几乎仍旧是“满堂灌”和“填鸭式”,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向学生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负责听讲,很难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并且由于人体解剖学中有些内容过于晦涩难懂,学生根本别无法真正理解,这就导致教学效果极差,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对人体解剖学学习的兴趣。

2、缺乏专业的人体解剖课教材。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高职护理院校对于人体解剖学的教材,仍旧采用的是与其他专业共通的教材,没有针对护理专业选取专门设置的教材,因此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护理专业的教学中。

3、解剖学设备落后。在高职学校护理专业中,尤其是在进行人体解剖时,会发现实验室里既缺乏解剖的标本,还缺乏进行人体解剖的实验设备,导致人体家剖学的实践教学难以与护理专业有效结合在一起,无法达到护理专业所要求的标准。

4、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比较低。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教育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尤其是全国各所学校进行大量的扩招,这种大范围的招生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开始变低。因此,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积极性不强、实践操作能力弱等问题。在很多方面,大多数护理专业的学生都缺乏积极向上的态度,这就导致护理专业的学生常常逃课、挂科,甚至有一些学生很难接受上人体解剖课,不愿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1、创新教学理念。高职护理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力求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因此,高职护理院校必须创新教学理念,主要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学习与试讲有效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教学课程中过多纯理论的内容应稍作删减,而加大实践操作和临床教学的力度。同时,作为高职护理院校的教师,其必须在本专业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储备。教师不仅对于人体解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充分掌握和了解,还必须具备熟练的人体解剖经验,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改革课程内容。在进行人体解剖学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两点:一是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要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对传统教学内容中过于专业化、晦涩难懂的知识理论内容加以改革。尤其是对于繁杂的教材内容加以简化,删掉人体解剖学课程中一些无关紧要的或者重复性比较高的内容,多增加一些护理方面和人体解剖方面的内容。当然,在学习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时,还要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提供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让教学内容更优化。3.改进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想要改变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必须对教学加以改进。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其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其中必须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因为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形式将人体解剖的整个过程直观而又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直接地看到人体解剖的整个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可通过网络将解剖学课程教学软件发布出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论坛和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让学生与学生针对人体解剖学中的难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解惑。

4、选取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材。关于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教师在选取教材方面必须针对护理专业的特色,选取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材,并对教材结构进行规范和调整,尤其是对于整本教材的每一章节的开始,都要对每一张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在教材当中要选取合适的插图辅助教学,在每章节后面要增加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对习题的解答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5、完善实验设备,加强实践教学。在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实践。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在校内建立护理专业专有的实验室,并为实验室提供完整的实验标本和实验设备,以保证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熟练的临床操作。其次,学校要增加一定的人体解剖课实践操作的课时,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学习。最后,高校院校要与各大医院建立学生实践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人体解剖实践操作。

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现状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更好的人体解剖课课程的学习。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九

在教学当中,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具体的预先安排,教师只有充分认真准备,教学才会收到预期效果,在外科护理学的各章节教学中,应仔细剖析每章节内容,尤其是基本的概念及重难点等,将中医护理理论方面的知识有机融入其中,并尽量用最准确文字进行层次归纳整理,从生理解剖至健康教育、由浅入深、从理论至实践,逐层展开,让有关的中、西医理论点充分展示,并且条理清楚。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是项连续系统的资料记录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将西医学中的交谈法、观察法与护理检查等和中医护理中的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对外科护理学中的各章节进行护理评估,让护理资料收集更为客观全面。同时,可用中医学里的护理知识对外科护理进行内容补充,尤其是中医里的辨证护理及整体护理观念,可与现代护理观念相融合,便于护理诊断的确定。在护理计划当中,可把中医护理基本原则有效融入到护理计划中,其实中医西医的护理诊断排序原则大致相同,都是根据首中次优来设置先后顺序,把中医的急护其标,缓护其本,标本兼治等原则有效融入外科护理讲解中,对于患者现存生理心理及社会问题进行启发,采用中西医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并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护理措施进行充实。同时,依据外科疾病特征,将中医特色和现代护理理论的优势进行结合,如饮食调护中,可突出辨证膳食护理,尽量做到药食相辅,病食相宜,以提升疗效。

2.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中医护理理论。

在《外科护理学》的护理教学中,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及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对学生的护理认识起引导作用,教师可将中医里的整体观念与人本思想贯穿到外科护理工作中,将传统中医护理理念与外科护理理论进行结合,以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分析解决能力。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运用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及角色扮演等教学法,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护理知识,教学中,也可原文引用,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学习的兴趣,如说明饮食护理方面的重要性时,可引用中医著作《素问热论》中的原句进行说明。又如讲解脑卒中的护理知识时,可运用典型病例的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具体的病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对病例中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当中,能使学生的总结、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等能力达到综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4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理论。

外科护理学的见习与课堂教授大致是同步开展的,我校的见习医院师资力量是较为雄厚的,也是经国家相关教育部门进行过教学评估的,其临床实践也更为规范,在各科室当中,均有教学秘书、专职教师来带教,学校教师依据见习疾病特征与护理原则,对教学内容、目标与方法进行合理设计,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要合理贯穿中医护理方面的理论,如乳痈疾病,学生对病患实施评估、健康教育及查体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指导,尤其是中医里的`四诊八纲理论,教师要适当给予启发,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病情的辨证护理,把课堂理论知识应用至临床实践当中,以强化学生的护理知识,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给毕业生奠定良好基础。在学生毕业实习时,也强化中医护理方面的知识,为外科护理教学提供中医护理时间方面的可能,当学生在西医医院进行实习时,可侧重外科疾病手术前的准备与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并参与重症、急病患者的监测工作,积极参与腹腔引流管及胸腔闭引流管等管道护理工作。当在中医医院进行实践时,要突出中医方面的护理特点,如对于晚期的肿瘤患者,可用水针治疗法,这比镇痛剂注射效果好;对于肩周炎患者,可采取中药熏蒸的治疗法,让中医护理法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优势,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实践结束的时候,让学生用中医理论思维书写份外科护理病历,以巩固学生的护理知识。

3结语。

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合理融入中医护理理论,发挥中医护理的理论及技术优势,可强化中医、西医护理措施的有机结合,推动外科护理学的良好持续性发展,并且在外科护理学中,应用中医护理理论,还能拓展护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习热情,丰富护理学的内涵及护理内容,提升护理工作水平。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十

苦石莲是我国中医传统用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为进一步阐明其确切的药理作用,笔者对苦石莲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苦石莲乙醇和氯仿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苦石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1材料。

1.1实验动物。

nih小鼠,雌雄各半,18~22g,spf级,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6a017。sd大鼠,雄性,160~180g,spf级,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6a015。

1.2药物及试剂。

苦石莲药材,采自广西省南宁市,经广西药用植物园袁经权副研究员鉴定为caesalpiniaminaxhance的`种仁。苦石莲药材分别以8倍量乙醇和氯仿加热回流提取3次,1h/次,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即得供试样品,阿司匹林片: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生产,批号061114;罗通定片,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1001;二甲苯,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18;角叉菜胶,东京化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用生理盐水配成1%溶液;冰醋酸,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14。pv-200足趾容积测量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产品;yls-6a型智能热板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提供。

2方法。

2.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3]取nih小鼠9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22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按0.2ml/10g体重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30min后,各组小鼠于右耳正反面涂上二甲苯20μl致炎,1h后将小鼠颈部脱臼处死,用直径7mm的打孔器分别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分析天平称重,求左、右耳片重量差值为肿胀度,比较组间差异。

2.2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取sd雄性大鼠96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按0.2ml/10g体重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30min后,用1%角叉菜胶50μl/只皮下注射于左后足跖部致炎,于致炎后1,2,3,4h以鼠足容积测定装置分别测量肿胀足爪容积,计算肿胀率。

2.3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取nih小鼠96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22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阿司匹林)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按0.2ml/10g体质量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30min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记录小鼠15min内扭体反应次数(以小鼠出现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为扭体反应)。

2.4热板法取nih雌性小鼠,体质量18~22g,置于热板上,记录小鼠自热板上至出现舔后足反应所需的时间,即为痛阈值。凡小于5s或大于30s及跳跃者均淘汰。按上述方法筛选出96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苦石莲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罗通定)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小鼠按0.2ml/10g体质量灌胃给药,1次/d,共7d,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后45min、1h分别测定痛阈值。

3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苦石莲醇提取物高剂量组,氯仿提取物中剂量、高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肿胀抑制率随剂量递增而增强。苦石莲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苦石莲醇提取物高剂量对角叉菜胶致炎后2、3、4h时大鼠的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石莲氯仿提取物中剂量、高剂量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且高剂量作用从致炎后1h开始,可持续至4h。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十一

本组236例病人均来自我院产科病房,其中初产妇158例,经产妇78例;年龄18~42岁,平均28.5岁;催产者134例,引产者102例;妊娠时间28~42周,平均32.8周。

2.1催产素静脉点滴在引产中的应用。

2.1.1适应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凡胎儿成熟,妊高征病程长或病情较重对母亲安全有威胁而宫颈条件又满意者;孕期过长或过期妊娠,其胎盘功能进行性减退,对母儿均有较大的潜在性威胁,因而对于一般没有其他高危因素存在的孕妇多主张在孕41周时引产;胎膜早破,且胎儿已成熟者,若24h仍未自然临产者,应予以催产素引产,以防止感染的发生;胎盘功能低下,胎儿宫内缺氧或慢性胎儿宫内缺氧。其他如死胎及胎儿严重畸形,母儿血型不合,若胎儿已成熟而抗体效价又逐渐升高的趋势者,均可行催产素引产。

2.1.2使用方法。

由于个体子宫平滑肌催产素受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不同个体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也有较大的差异,甚者可达7~8倍,因而催产素的用量也应个体化。

2.1.2.1单纯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

适用于某种原因不宜进行人工破膜的产妇。用药前听胎心,以林格氏液500ml加入催产素5u混匀后静脉点滴,8~10滴/min。每15min观察宫缩强度并调整点滴速度,以不超过40滴/min为宜。特殊病例(如羊水过多或多胎妊娠)引产者,先以林格氏液500ml加入催产素2.5u静滴,并依宫缩强度调整滴速。无效者改为林格氏液500ml+催产素5u静滴。用药2天仍未临产者,在第三天根据宫颈条件,尽量人工破膜并催产素静滴引产。催产素静滴3天仍未临产者为引产失败。

2.1.2.2人工破膜并催产素静滴引产。

适用于可行人工破膜引产的产妇。一般在上午行人工破膜后,观察1h无宫缩出现者,即以林格氏液500ml+催产素5u静滴,并根据宫缩强度调整滴速。破膜后出现不规则宫缩者,则以林格氏液500ml+催产素2.5u静滴调整滴速。无效者改林格氏液500ml+催产素5u静滴,并注意调整滴速。破膜后引产12~16h仍未进入产程者为引产失败。

2.2催产素静滴在催产中的应用。

2.2.1适应证。

主要用于无明显头盆不称或胎位正常的低张宫缩乏力引起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宫颈继发性停止扩张、活跃期延长、胎头下降缓慢等。一般用药前先行人工破膜,了解羊水形状,明确有无潜在性的胎儿宫内窘迫,同时破膜可以增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并可减少催产素的用量及其副作用的发生。

2.2.2使用方法。

基本与引产相同。但催产素用量宜少,一般采用持续性静脉滴注。但因个体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均从小量开始。使用催产素的浓度以0.5%为宜(相当于5%葡萄糖500ml+催产素2.5u)。也有模拟内源性催产素自然分泌,采用脉冲式给药的,也有较好的效果。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十二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许多教师都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和活动共同体,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围绕共同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经验、知识优势和思维特点,共同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寻求解决办法,形成共同的研究结果。

在素质教育环境中,小学体育教学除了达成基本的学习目标以外,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为重要。通过运用合作学习策略,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锻炼与讨论中,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并且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共同达成学习目标,树立了团队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的责任感,教师则在合作学习中起到引导与帮助作用,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1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学生自我价值的真正体现—体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体验体育课堂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同时,他们是在相互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统一在小组长得约束下,通过与组内成员之间的协作、帮助及自己的辛勤努力,最终完成了本组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实现了自我和团队的价值,渐渐地成长并从此壮大起来。比如在分组进行的往返接力赛中,真正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价值和团队的合作学习的价值。

1.2为学生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课堂中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都能得到体验。这就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体现,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交流,分工合作、相互交流,是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障碍跑的教学中,有的小组是先钻再跨后套,有的小组先跨再钻后套,有的小组先套再钻后跨,而有的小组先先套再跨后钻等等的方法,在活动中,及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能力,更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科学合理划分合作小组。

合理的分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遵循差异性分组原则,确保每一组的学生能力均衡化,都能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保证学习效果。首先,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差异等是进行分组的重要参考依据,教师要在课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各自的差异不同进行分组,每组约3-5名学生,每名学生都能在组内发挥作用;其次,各组需要投票选举组长,由组长带领开展各项体育锻炼或者参加体育竞赛,或者采取轮流组长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再有,各组为了激励士气,可以自行讨论设置小组称号,以激发组内成员的兴致,提高战斗力。

3促进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凭借参加工作以来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我感觉原来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大部分的小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老师“喂一口”,学生“吃”一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表现出极大的环境适应的困难。而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教学方法,因此,它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并会诱使小学生们产生轻松愉快心理状态,摆脱原来“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产生团结协作的内心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强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而合作学习恰恰有力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学生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提供了重要学习途径。

4树立合作的榜样。

小组成员是每个成员观察学习的榜样,同样作为教师也是学生的榜样对象我经常细细观察,不放过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当有学生有合作意识解决问题或者探讨问题时,我就大张旗鼓在众学生面前进行表扬,并且说明表扬原因。这样会激发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游戏这一环节时,我有意识创设合作性的游戏环节,这样就会发现更多的学生进行小组之间合作探讨,进行表扬,树立榜样。实践证明,有意识树立合作榜样会极大促进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效能。

科学、积极的评价手段,是保证合作学习策略顺利落实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保持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在小组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小组完成一个合作项目之后,可由组内学生进行自我点评和互相点评,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可由教师进行点评,从优势与不足两方面着手,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指明改进方向;其次,合理选择评价内容。评价内容除了集中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采取综合性评价模式;再有,合理选择评价对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评价小组中的个体,也可以对小组整体成绩进行评价,让学生树立“一荣俱荣”的意识,加强对团队协作的重视,更好地与团队成员交流与合作。最后,合理选择评价语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尽量使用激励性、赏识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形成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合作学习中树立合作意识与责任意识,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运动要领与技巧,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也让学生在小组中获得成长,提高了与他人交际、沟通的能力,实现了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推动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十三

目的:探析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儿科的患儿,随机性质的把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护理的方法,然后通过观察来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现象。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无论是在操作技能和并发症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应用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要好,有着很强的护理效果,能够更好的促进儿科的患儿的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儿科护理;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

静脉留置针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护理中,尤其是对于儿科的护理,静脉留置针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静脉留置针是让患者实现静脉输液的目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大多部分是需要实施长期治疗的、静脉补液、静脉穿刺比较困难的现象,能够有效的改善此类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更好的痊愈。静脉留置针相对于静脉穿刺有着多项的优势,包括操作流程简单、不容易穿破血管、套管较为柔软、在静脉中留置的实践较长等优势。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我院儿科患儿50例,其中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儿,其中男患儿有26例,女患儿有24例,年龄在5到11岁之间,患儿的住院时间都是在10到20天之间,两组患儿在性别、住院时间、年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对比的对象,完全符合规定。两组患者在进行穿刺治疗之前都要做好消毒工作,充分的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1.2方法。

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理过程中采用的是静脉留置针,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静脉穿刺治疗,常规静脉穿刺护理中首先是对患者实施皮试和体征的检测,最后在完成输液后进行拔针,而观察组的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的时候要充分的观察患者的药物皮试、静脉穿刺和体征检测等,两组的患者都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这样充分的保证患儿能够实现无菌的操作,减少发生感染的频率,防止发生并发症的现象出现。护理的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巡视工作,如果发现患儿出现不良的反映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做好预防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做好交接班和护理记录工作,按照三查七对的方法实施工作,最大程度的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在两组的患儿完成护理工作之后,要采用病情记录和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让两组患儿家属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做出评价。

2儿科护理中留置针的具体应用。

在进行留置针工作中,首先要以穿刺点消毒常规消毒皮肤,范围是在穿刺点为中心直径6-8厘米,然后在按照标准来实施穿刺工作,用食指与拇指把留置针的针柄握紧,让针柄和患者静脉之间的角度设置为十五度和三十度之间,然后把针刺入,在回血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后退针芯1-2mm再将外套管送入血管中,通过左手把留置针外套管固定住,在用右手把针心拔出来,最后用透明的敷贴规定留置针的时间,采用正确的封管操作能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封管工作中首先要注意一定是采用正压封管,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的处的输液针头内缓慢推注2-3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管腔呈现一个充满的状态。最后留置针保留的时间是4d左右。在留置针工作结束后,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关系着患儿是否会引起并发症和感染的现象发生,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使用无菌操作,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发生红肿、干燥、渗出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3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较好,最后通过患儿家属对两种护理方式进行评分,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得到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实验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节省成本,减少患儿的疼痛,并且穿刺的成功率较高,所以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4讨论。

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的穿刺要好的,但是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要加强预防和消毒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防止出现感染、堵管的现象发生,发生堵管的现象多数是因为血液把留置针堵塞了,最终药物没有办法进入到体内中,静脉炎很容以导致患者的血管脆弱,所以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对患儿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中,要选择和患儿符合的穿刺部位和型号,工作人员的手法尽量要熟练,这样能够充分的减少患儿的痛苦,在穿刺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保证针头无菌和对皮肤的消毒,在留置工作结束后要观察患者的病情现象,充分的预防并发症现象的发生,只有把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做好,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价值。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就导致家长对医院的要求更高,在穿刺治疗中多数要求一次性穿刺的成功,所以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能够实现穿刺成功率较高,并且比较容易固定,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患儿的疼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工作人员除了做好巡视工作,还要加大和患儿的沟通交流,减少患儿的心理压力。

5总结。

总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是非常理想的,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成本的支出,但是在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消毒工作,采取无菌的操作流程,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发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1]盛敬伊,史囯晶,苏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

[2]叶秋棠。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医学信息,2014,(24)。

[3]张爱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4)。

[5]黄长桂。大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

[6]闻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十四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culturalcompetence)并存,不同的文化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背景下产生的中西方护理在护理教育、护士职业态度、护理现实应用、护理科研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差异性,本文试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探讨比较,以期更深刻的理解护理学的内涵,提出了要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来提高我国的护理质量,培养现代化的护理人才。

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现象和学科。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从而逐步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护理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现探讨比较如下。

1.1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包括护理理念和护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持续发展和合作等综合性能力及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以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秉承人本关怀对待每1例患者;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教育理念西方国家护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关爱,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明显可见的是,西方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其课程设置出现短程化、小型化的`趋势,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很容易调动起来;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多数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未知,敢于理论实践创新的精神不足[2]。

2护士职业态度的异同。

2.1中国护士职业态度在中国,护士由于其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加之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损于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而且护理工作要求精细化、严谨化、科学化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与解决,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这些现存和潜在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因职业态度的缘故常常觉得很压抑,不能轻松应付工作上的冲突,不能正视自我职业价值,常有辞职不干的想法[3]。

2.2西方护士职业态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护士的职业态度倾向于较高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认可度。护理专业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毕业生中有9个相信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非常轻松或者是有些轻松,大学毕业生都是怀着同样的理想加入护理行业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临床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样积极,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前景的展望非常乐观。

3护理现实应用的异同。

3.1伦理道德医学护理伦理道德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体现的纷争,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主义、强调和谐共同的责任;而西方的生命伦理学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之上,强调个人权利。如在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张由家庭或者单位决定,而西方国家多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患者知情权上,在我国一般不将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单位[5],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则主张告知身患绝症的患者实情。

3.2护理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主体意识,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特点,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均同、轻个性的偏向,主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会出现不同职称、年资、学历的护士承担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责任等现象,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讲究科学、民主,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管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管理的弹性化和护理工作安排的层次化,不同职称、级别的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责任。

4护理科研中的思维差异。

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或顿悟)两种基本类型,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6]。由此,护理科研(论文)的设计上,中国人习惯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提出论据再作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一般则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看法、点明主题,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条件、原因、论据或分析。体现在护理研究中:国内的护理科研以把握整体性、方向性的研究为主,学术文章范围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则更注重细节,科研立足于实践、以实用为基础,多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讨论。

通过上述中西护理差异比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护理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短,可取长补短。因此,我国的现代护理事业,在护理教育方面,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具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临床护理方面,在发扬优势的前提下,应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科研上,要转变思维,及时了解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纵深化、前瞻性发展;在护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37.

[4]breimaierhelgae,halfensruudjg,lohrmann'wishes,knowledge,attitudesandperceivedbarriersonimplementingresearchfindingsintopracticeamonggraduatenursesinaustria[j].journalofclinicalnursing,,20(11-12):1744-1756.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十五

【内容摘要】在儿科学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和同学一起探究问题,利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一些问题,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儿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作学习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此来改进儿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儿科学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儿科学教学也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来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儿科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的必要性。

(一)落实了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在儿科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些儿科学方面的问题,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儿科学教学中的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就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知识。(二)创造了竞争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合作学习法的策略可以使学习氛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学生在这种具有竞争性的学习氛围之中,可以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中有一种压力感。这种压力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儿科学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解决儿科学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也会感受到儿科学并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而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他们对儿科学产生的这种兴趣,也能促进对儿科学的一个学习,也很容易让学生培养一种科学思维,提高创新意识。竞争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来说,还是对于课堂的学习效率来说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有效小组分工,实现高效合作。教师在开课之前应该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性别、成绩、认知能力等把学生分为6人异质小组。教师应该给学生设立一个自由的组合氛围,让学生寻找自己亲近和兴趣相投的伙伴,这对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儿科学和其它学科是不同的,除了理论学习就是实践操作,因为本身是缺乏趣味性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一种趣味性的学习模式的。教师可以使用合作学习法来增强儿科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实施时应该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也要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行合作探究等。教师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也应该深入其中,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和组长一起细化分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在小组探究中,只有具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学生才能够更好地针对目标来开展合作,才能以目标为基础,对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探究,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小儿一些常见的疾病自学三十分钟,然后给学生一些病例,让学生之间提出自己的诊断方案,然后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发言,各组之间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探索就能对方案不断完善,从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二)临床见习。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去医院和患儿以及家长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在课后,每个小组完成一份临床病例,在教师的指导之后改正一些错误。学生通过这种亲自实践可以真正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一些问题有深入、直观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三)模拟演示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新生儿护理的录像,然后让小组模拟演示护理的过程,对一些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有全面了解,最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一起完成学习的目标。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就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在给学生播放录像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的问题,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让学生能够在直观的录像之中,对操作过程有全面客观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四)操作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学生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演示一下儿科常用的操作技术,比如保密箱的使用,蓝光疗法,头皮静脉输液法等。教师在给学生演示完之后,要求小组课后操作,然后再对小组进行考核。教师通过这种操作的演练,可以让学生在观看演练中,对具体操作的一些步骤有全面了解,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考核中也能够使自己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以此促进学习。(五)分小组讨论及评价。小组讨论方式对教学很有帮助,比如关于小儿疾病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自学半个小时之后,教师提出相应的病例,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各小组选定治疗的方案,派一名代表发言,在各小组间探讨交流,各自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最后教师对各小组最终方案进行总结。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中,活动效果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在课后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学生是否适应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分析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还要参考学生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联合起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对于评价结果可以采取百分比的模式,其中65%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25%为学生只需熟悉的内容,而只需了解的内容只占到10%。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一开始就要将合作学习的目标确立下来,接着根据目标再来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包括技能、知识、态度等)。活动结束后对比标准来打分,将教师评议、自评和小组间互评结合起来。(六)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在活动开始前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可能会有一个好的效果。当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老师可以参与进来,适当给与一些指导,比如修改病历、辅导操作、听试讲等。再依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合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监控整个活动过程。教师要很清楚小组的活动进度,随时进行调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儿科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将会实现儿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合作学习法改变当前儿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动手能力强,护理水平高的学生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具备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医学卫生方面的人才。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十六

此模块主要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在解剖学中已经讲过,本模块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为后面各模块的学习提供一个逻辑思维的基础。根据教学设计,此模块的1+1模式是这样构建的:借助内外生殖器的同比例教学模型及多媒体图例和视频,教师讲解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使学生在感官上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逻辑思维上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是第一个1,即基本知识模块;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模型上说出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使学生在尝试中掌握所学知识点,这是第二个1,即基本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

2正常月经及月经失调护理模块构建。

月经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月经失调的护理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此模块构建的合理性关系到学生后面知识点的把握。基本知识讲解中以产生正常月经生理现象的机理作为主线,插入导致月经失调的因素,从而引入月经失调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问题,知识点的讲解利用多媒体及pbl教学方法。护理专业大部分是女生的特点,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对正常月经及月经失调知识点总体上有一个把握。对于基本技能方面最终的要求是学生学会月经失调的整体护理,以分组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月经失调的患者,从患者入院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几个方面,每一组讨论并写出完整的护理方案,把所学知识贯穿到每一个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3妊娠护理模块构建。

妊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而且神秘的现象。此模块基本知识的讲解利用视频动态演变,从卵子的形成、受精、发育与输送到着床,以及胚胎在子宫里逐月发育的特点,妊娠后子宫的变化,以及妊娠后母体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对正常妊娠全过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讨论的形式,教师总结正常妊娠的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如果妊娠过程的某一个环节发生改变后,结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串讲异常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问题。本模块的基本技能包括能够辨别正常妊娠与异常妊娠以及异常妊娠诊断中常用检查的配合。本环节教师精心设计异常妊娠的病例,分组让学生在不同病例中找寻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不同的护理方案,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护理病例中,既巩固了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实际应用的能力。同时各种异常妊娠检查的配合如b超、后穹窿穿刺等在护理实训室中结合病例分析一并完成,学生主要掌握器械的准备及术中配合。

4分娩护理模块构建。

分娩是妇产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人对分娩的认识越来越高,这就对妇产科专科护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模块是这样构建的:基本知识的讲解结合正常分娩的vcd光盘,从分娩的影响因素、分娩前的准备到分娩全过程,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cai课件,串讲正常分娩的知识点及观察产程的要点,关于异常分娩结合影响分娩的因素及正常产程的特点串讲异常分娩的知识点。教师合理组织内容,把分娩相关并发症知识点穿插在异常分娩中讲,使学生容易掌握。基本技能要求比较高,产前护理管理及分娩护理管理结合异常分娩的知识点在护理实训室完成,学生在正常女性骨盆模型、不同孕周孕妇模型、正常分娩模型及难产模型上完成产科专科检查及分娩接生程序,主要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学生按照正常产妇入院的程序做一个完整的护理管理,教师指导总结。

5产褥护理模块构建。

基本知识点的讲解采用pbl教学法,把正常产褥及异常产褥的知识点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正常妊娠母体的生理变化,提出问题即产后母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作为一个主线,讲解正常产褥及异常产褥的知识点,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主要是产后会阴及乳房的护理。学生在护理实训室针对会阴切开模型及孕妇模型进行这两部分的护理,要求每人进行操作并考核,实训考核过程中复习基本知识点。

6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护理模块构建。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是妇产科常见病,也是多发病。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主要在于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和生理特点。教师把正常内外生殖器的生理特点和内环境改变时的特点,结合常见病原菌的生存条件讲解各类炎症的知识点,通过对比讲解使学生把握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主要掌握炎症外治法中阴道冲洗法和冲洗液的配置及阴道和宫颈塞药,这一部分内容在护理实训室配合常见护理操作技术配套光盘,借助模型实际操作,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炎症患者配置不同的冲洗液冲洗,并选择不同的药物阴道和宫颈塞药。

7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护理模块构建。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是妇产科的难点,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放化疗和手术,而手术主要是腹部手术和外阴阴道手术。对于学生来说这一模块基本知识主要讲解各类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确诊的方法。教师组织内容时抓住学生的特点,通俗易懂是掌握知识点的前提,借助多媒体课件中形象的图片,使学生针对各类肿瘤的特点,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会腹部手术、外阴阴道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本技能需结合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中的.内容,配合腹部手术及外阴阴道手术的操作光盘,使学生掌握术前及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模型上完成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程序,巩固基本知识。

8计划生育护理模块构建。

计划生育是妇产科学的一个分支,本模块在构建时考虑到计划生育的特殊性,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和基本技能配合,主要在护理实训室完成。各种避孕方式配合避孕模型边操作边讲解各种避孕方式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优点和缺点;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主要配合人工流产的光盘等讲解不同孕周选择不同终止妊娠的方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及所见总结基本知识点,教师补充。学生学会计划生育各种手术的器械准备。教师按照模块形式授课,授课结束后,分基本知识点和护理技能操作及知识应用能力两方面考核,基本知识点主要通过笔试,占50%,护理技能操作及临床应用能力占50%,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给出一个综合评价。模块式教学法是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专业方向调整的一种教学方法[1]。模块式教学法是传统教学的补充,形式上灵活,内容上前沿,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灵活性,开创学生的创造力[2]。根据专业设计需要,妇产科护理学构建了八个教学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是护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基础,此模块的构建能使护生在形象直观的学习中扎实掌握知识点;月经模块构建以护生本身生理现象为主线,不仅轻松掌握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妊娠模块的构建采用动画演示,培养了护生的想象力;分娩及产褥模块的构建采用教学光盘实例演示,能够培养护生的爱心;妇科炎症及肿瘤模块的构建培养了护生的灵活性,开创了护生创造力;计划生育模块的构建培养了护生动手操作能力。八大模块构建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避免了对某些知识的重复教学,然后按照职业能力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样使护生能够按照相应的模块来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技能,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与护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模块教学既给护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又给了护生自由学习、主动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了“以护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既拓宽了护生的思路,又发挥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的个性化能力[3]。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护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4]。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十七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网络教学在传统教学上应用的越来越广范,网络资源弥补了传统教学内容的陈旧、缺乏新鲜感、信息量不足的情况,结合多媒体可以让传统教学更加生动,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护理学上结合多媒体教学,让教学手段更加新颖,从多方位、全方面、多角度上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尽可能的使学生记得住、记得牢,进一步加深印象,从而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的到更好的运用。

二、多媒体教学的灵活性。

护理学教育是现代医学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学是一个学科的总成,其中还包括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等等学科,现有的护理学教育体制是以传统教学体制为主,它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缺陷,缺乏灵活性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满足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长久学习的需求。多媒体教学在实际应用上弥补了传统护理学教学所缺乏的灵活性,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对护理学不同的分科要进行不同的多媒体教学,例如,外科护理学知识点与基础医学知识联系紧密,一些知识学生忘得快、记不住,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就应该把相关的知识点及时展示出来,添加一些动画、插图让学生们增加学习兴趣,从而更好更准确的记住相关的知识点。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内容过于抽象、难以描述,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可以更有趣,更生动的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首先,无论是传统的护理学教学,还是先进的多媒体教育,其共同目的都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是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技能,很好的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但是、不是在老师没改变自己的传统教观念上,只要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教学就可以行的通。运用多媒体提教学,首先就要把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创新、做出相对的调整,优化教学方式,让二者可以有效地结合。其次,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护理教学,教师还是应该占据到主导位置,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生动的补充多媒体课件可能遗漏的知识点以及事例,穿插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具体、更形象的记住所学的知识。

四、多媒体教学的优化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依旧喜欢传统方式,喜欢写板书,而不喜欢用电脑课件,针对护理学学生不仅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接触过临床,没见过真正意义上的病人,传统护理教学中教授的知识,都是老师的口头叙述,即枯燥学生又不感兴趣,应该加入一定量的实践课程。多媒体教学中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一些相关的图片、图像、病例、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直观的显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尽可能轻松有深刻的理解中学习内容。运用良好、适当的护理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树立良好的工作和服务态度,传统护理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素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市场需求。多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二者有效的结合、相辅相成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何有效的、正确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护理学教学,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就离不开多媒体教学及传统教学的使用,这样就要不断的加强理论的学习,数量的掌握运用多媒体工具及技术特点,打破传统教学的理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找寻新的教学方式及手段,让学生在轻松不拘谨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五、结语。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完善的,在实际教学中不要死板的、机械的运用,要把各种教学手段灵活的运用,发挥各自的优点,让各种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的护理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护理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运用多媒体教学,取长补短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达到提到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十八

随着用人单位对本科护理毕业生的要求愈来愈高,提高护理本科生职业角色胜任力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大学护理专业以职业角色化理论为指导,从角色人格发展、职业态度形成、角色行为适应三方面探索基于职业角色化的本科护理教育模式改革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职业角色化本科护理教育模式改革。

护理本科生职业角色胜任与否直接关系到职业的选择和适应[1],因而“职业角色胜任力”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用人单位重视。据文献报道[2],某三级医院两年内本科学历离职护士占离职总数的84%,护龄低于1年的离职护士占离职总数的49%,从侧面反映出新护士的角色胜任存在困难,与心理素质不强、专业技能缺乏、工作环境适应不良密切相关。本科护理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护理人才的摇篮,如何帮助护理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毕业上岗后能迅速适应护士角色成为广大护理教育者共同思考的问题。江苏大学护理专业从20xx年至今开展了职业角色化的本科护理教育模式改革,现将改革措施作如下介绍。

职业角色,是指社会和职业规范对从事相应职业活动的人所形成的一种期望行为模式,职业角色化,则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该职业的角色人格,掌握足以胜任该职业的角色行为,它是个体社会化的表现,也是个体完成角色转换的过程。护士职业角色化,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个体所应具备的角色人格和职业行为模式。对护生而言,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护理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是踏入护理职业生涯的起始点。职业角色化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需通过与工作环境相互作用来实现,护生的角色学习必须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不断的实践结合并贯穿教育之中。职业角色化的形成有赖于角色人格的发展、职业态度的形成和角色行为的适应[3],因此,护生的职业角色化培养可从这三方面着手。

2.1角色人格发展与人文素质教育改革。

角色人格是护理心理学中一个特定的概念,是在个性心理学关于人格以及社会心理学关于角色人格二者概念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指从事特定职业的个体所应具备的角色适应行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良好的角色人格发展是决定个体是否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复杂社会环境的关键因素。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角色人格的核心环节,包括专业角色认知、心理教育和人文思想渗透[4],因此,护理专业可通过这三方面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建立护生良好的角色人格。

2.1.1引导护生专业角色认知。

护生刚踏入大学校园,学校就给予角色引导。护理专业在开学初期即开设了“医学导论”课程,让护生熟悉古今中外医学的发展,了解医学的科学性质、学科领域、分支结构和研究范畴。接着开设“护理学导论”课程,让护生进一步了解在医学方向中护理学独立的专业领域,明确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框架及其发展趋势。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将护生视角从大学生转向医学生,最终定位于护理学生,另一方面引领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工作性质、工作要求、服务对象有初步的认识。

2.1.2协助护生领会心理护理职责。

欲完成对他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自身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专业首先开设“大学生健康心理”选修课程和“基础心理学”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护生了解正常人的心理及变化规律,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随后开设“心理护理学”课程,指导护生在了解心理护理内涵的基础上,将心理护理转化为一种护理能力,教授护生为患者心理护理的技巧。

2.1.3人文教育融入护理专业课程。

人文教育贯穿护理教育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开设“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等基础人文课程,辅以“护理礼仪学”、“护理美学”、“人际沟通学”等选修课程,丰富护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时,要求专业授课老师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过程,通过教师言行、教学内容等方式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将人文精神传递给护生。

2.2职业态度形成与临床见习实践改革。

职业态度,又可称为专业态度,是指个人对某种特定职业的评价和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倾向。职业态度教育是职业角色化的灵魂,了解自身的价值,对树立正确职业态度,塑造正确职业角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职业态度的形成基础是职业认知[6],护士的职业认知开始于专业教育阶段,及早进行职业认知干预对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有积极的促进作用[6]。因此,护理专业组织护生早期接触临床并持续临床实践,让护生深入了解护理职业,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

2.2.1及早接触临床,培养职业情感。

为帮助护生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在第一学年期间,护理专业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护生到附属医院门诊部开展志愿者活动,护生担任门诊志愿者,以团组织形式见习,见习任务是观察医院建筑布局,了解护士工作环境、基本工作内容和相关医疗制度。这学年共需完成两周的志愿者活动,学年结束后,护生书写见习心得并小组汇报。

2.2.2“十日良师”见习,培养职业态度。

护生往往是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来认识护理专业,因此,护理专业制订并实施了“十日良师”见习计划。见习计划分内、外科两部分,确定见习目标,并据此目标确定反思性任务。第二学年结束前,组织护生内科“十日良师”见习,选定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4个科室轮转,每个科室2-3天。遴选各科室具有高度专业认同的带教老师和专科护士,对遴选的教师和护生进行集中培训,解读见习目标和具体任务。见习过程中,带教老师负责一对一或一对二带教,鼓励并引导护生反思内省;护生通过摄像、拍照、笔记等方式观察并记录良师工作表现,感受带教老师专业和学术上的精深,体会护理专业的价值感。见习结束后,举行师生见习交流会分享见习心得。第三学年结束前,组织护生外科“十日良师”见习,轮转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4个科室,见习方式同第二学年。

2.3角色行为适应与护理技能教学改革。

角色行为是指人们按照特定的社会角色,即与特定的社会地位相适应的社会的规范,以及期待与他人发生联系的行为[7],其适应程度直接关系到个体能否顺利进入职业角色。护生在角色行为适应过程中往往面临社会适应差、角色转变跨度大等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将会妨碍护生进入实习护生甚至护士的角色。角色行为以角色技能为核心,因此,护理专业通过基础护理技能训练-校内综合护理技能训练-临床综合护理技能训练三阶段进行护理技能教学,帮助护生逐渐适应护士角色行为[8]。

2.3.1基础护理技能训练。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由附属医院护理技能教学组教师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教学,包括各种铺床法、无菌与隔离技术、口腔护理、导尿术、鼻饲法、灌肠法、各种给药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等。平时开放护理操作训练室,期末进行一周全面训练,要求护生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各项技能,并学会将护理程序贯穿整个操作过程,强调整体护理与护理操作的有机结合。

2.3.2校内护理技能综合运用训练。

实习前,护生进行一周的校内综合技能训练。此阶段在回顾基础护理操作的基础上,结合情景模拟教学、病例教学及规范化病人等教学形式,将操作与临床衔接,操作过程中注重护生与患者沟通能力、发现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临床实习做好充分准备,有利于护生顺利完成从在校护生到实习护生的角色转变。

2.3.3临床护理技能综合运用训练。

实习结束后护生参加一周的综合技能训练和毕业技能考核。训练融合人文关怀的应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将护理操作与满足患者需求结合在一起,强化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注重护生仪表、仪态的规范,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精神,满足医院对实用性护理人才的需要。

2.4整体护理理念与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护理理念是护士对护理的信念及其所认同的价值观[9],现代护理理念认为,人是各系统相互作用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系统彼此相关并相互作用,因此护士应具备整体护理的理念。为突出整体护理,护理专业课程教师反复讨论,组合各系统内、外科任课教师按照人体系统授课,各系统选出一名课程负责人负责该系统授课的协调;选择一名专业课总负责人,统筹各系统的备课、授课、临床见习与考核安排。按照人体系统将所有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后,打破一种疾病分割成内、外科治疗和护理的局面,避免内容重复的同时节约了课时,减轻学生负担。每学年与专业课总负责人、各系统负责人、任课教师开展2-3次教学研讨会,听取负责人和任课教师的反馈意见。

2.5构建本科护理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5.1教学过程评价。

成立由护理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任课老师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下设人文素质评价组、护理技能评价组、护理实践评价组。人文素质评价组由护理专职教师组成,负责设计人文案例,考核护生如何从病人实际需求出发为病人服务;护理技能评价组由附属医院的技能考核组成员组成,负责考核护生三阶段护理操作;护理实践评价组由临床带教老师组成,通过访谈研究护生的见习心得。

2.5.2教学终末评价。

教学终末考核分每学期的期末考核和毕业考核。期末的理论考核实行教考分开制,理论考核由护理系主任负责,试题从题库随机抽取;操作技能考核由附院技能考核组成员负责。毕业考核从科研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三方面对护生进行评价。护生在实习期间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科研角度进行研究,实行双导师(学院导师与临床导师)科研论文指导,最终独立撰写1篇科研型论文。护生毕业前参加全国护士资格考试,并通过本校组织的毕业护理技能考核。

通过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尽早并持续临床实践、渐进性护理技能训练、优化护理专业课程、建立完整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措施,逐渐建立护生健全的角色人格,培养稳定的职业态度,形成良好的角色行为,树立整体护理理念,最终达成护士职业角色的内化。通过四年的实施,江苏大学本科护理教育改革得到了护生和教学老师的一致好评,其中集中见习模式很受护生欢迎,经调查显示,经历临床集中见习的护生其专业认同感显著高于未经历临床集中见习的护生。本次改革还在进行中,需多届实践结果的反复验证。

药物治疗护理学的论文篇十九

西医学与中医学分属不同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治疗方法与医学思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过中、西医学所面对的对象与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恰当引入中医护理理论,将中西医优点相结合,可有效拓宽医学学生知识面,养成中西医相结合的逻辑思维,如胆结石、肠梗阻等病症的治疗措施讲解时,可在西医学病理讲解的前提下,引用中医里不通则痛,而通则不痛的医学理论进行解释。又如肿瘤治疗措施讲解中,可强调中医的治疗措施,同时结合西医中的放化疗及手术治疗,这样能有效减轻患者放化疗中的毒副作用,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2中西医优势结合,更利于患者护理。

在现代护理学中,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主要内容,外科护理教学中,将中医护理理论引入护理程序当中,让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更好地结合渗透,可为患者解除病痛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我国中医里的四诊合参,可融入现代护理的评估环节,运用健康评估方法获取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资料,并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获取患者资料,便于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病患问题。在护理方法上,可把大量简便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引入到外科护理教学当中,例如,乳痈可应用大剂量的炒麦芽水进行煎服,也可运用芒硝进行局部外敷,以终止患者乳汁的分泌。又如为了促进患者外科腹部术之后,恢复肠蠕动,除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外,还可用针刺患者的足三里穴位,以缓解患者的腹胀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37045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