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一生读后感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1:51:09
从容一生读后感范文(14篇)
时间:2023-11-23 11:51:09     小编:影墨

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的回应,是对作者思想和观点的思考和评论。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注意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优美。这些是一些我在网上收集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一

《从容一生》是我们所有新东方人的“老大”俞老师最近几年间的所思、所行、所说、所悟。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俞老师在生命本质、做人做事准则、年轻一代的希望与重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发人自省,催人奋进。同时我也了解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从容,在于从容之中眺望未来,在于从容之中成就人生,宠辱不惊,看天边风起云涌,闲庭信步,赏门前花开花落……。我们无法给“从容”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的思想品行为“从容”做了诠释。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都不失为“从容”的华章。

在这短短的一生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这样那样的困难。那么在这繁华的世界里,谁拥有着克服困难的勇气,那么他就能走得更远。每一次我们的进步,都是从困难中爬滚出来的,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任何本质的不同,但有的人一辈子了无痕迹,有的人一辈子灿若恒星,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不同,只有我们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才能更加的“从容‘。

从容是一种境界。宏大、久远、深邃,使这种境界深藏于宇宙和历史的不尽时空中。

从容是一种进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它的精髓。如果不争,便无所谓从容。

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从容能使我们临危不乱;从容能使我们化险为夷;从容将是人生最珍贵的礼物。

然而,从容的生活并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它是一种智慧的沉淀,是一种成熟的体现。读过从容一生感觉自己在烦乱的世间找到了一份澄明清澈,感觉自己也会有那样的幸福生活。

我们的人生常常忙乱不堪,但无论怎样只要我们自己有自己的目标,并且能够做到俞老师说得“定目标,沉住气,悄悄干”这九个字的真谛,并且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来掌握自己生命的航线。

当然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过安然的生活,想“从容”的过一生。俞老师的这本书就是指导人们修炼从容气度的智慧典籍。因为从容安然的生活是每个人内心的追求,为此,我们必须保持一份从容的心态。从容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平静和安定,也是通向健康的坦途,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以及事业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

当我们懂得人生每个阶段通过努力都能够精彩时,也许我们的少年就会像春天的桃花一样绚烂,青年就会像夏天的荷花一样清香,中年就会像秋天的菊花一样坚忍,老年就会像冬天的梅花一样昂扬。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二

从东北到江南,从哈尔滨到宁波,从学员,教室管理员,助教,到老师,我完成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与新东方的渊源,转眼已有五年。从《新东方精神》,《新东方精神期刊》,《永不言败》,《生命如一泓清水》到最新的《从容一生》,俞老师的书也随我走过五年。身份的转变,心态也发生改变,从讲台下到讲台上,从教室到办公室,再读俞老师的书,感受已经完全不同。这五年,是成长的五年,梦想从创建到实现,不断前进。

俞老师的新书,放在枕边半月,每天睡前读罢数篇,便会陷入沉思,思考自己的人生。《从容一生》,看到这个书名,便觉心头一颤。“从容”已不是时时刻刻可以做到,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世事,很多时候都难以从容面对。其实归根结底是过于计较得失,内心浮躁。每周一早上,打开集团邮箱,看到俞老师的群发邮件,看到俞老师的足迹遍布天下,同时也更看到俞老师时时刻刻不在感悟人生,我也往往从俞老师感性的文字中反省自己,感悟自己的人生。与俞老师相比,不禁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从未像俞老师这样肯花时间去认真思考,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从17年前的中关村二小,到现在分校遍布全国,新东方与从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可俞老师仍旧可以在百忙中保持内心从容地面对一切,不懈奋斗。俞老师的文字,时刻提醒我们需要从庸碌繁忙的日子里停下来,认真思考,努力生活,继续前行。新东方精神伴随我成长五年,五年间,绝望与希望,坚持与放弃,在选择中不断成长,不断前行。每次读到俞老师的文字,我都会认真审视自己,作为老师,自己着实太过年轻,人生路上,也缺少像他那样的感悟。真正加入东方,以一个老师的标准考量自己,才发现,自己要做的太多,欠缺的也太多。从前从别人处获得希望与鼓励,现在要给学生的,除了知识,还有希望与鼓励。在这方面,俞老师给了我诸多启示。对人生,不仅自己要时时思考,感悟,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从容一生》,提醒我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不但需要全速前进努力奋斗,同样也需要偶尔停下来,去认真思考,自己做了什么,意义如何,作用怎样,接下来该做什么。从从容容地走,才能走的更久,走的'更远,走好一生。

最深刻的是封面上的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在于从容,在于从容之中眺望未来,在于从容之中成就人生,宠辱不惊,看天边风起云涌,闲庭信步,赏门前花开花落”,让我感受到新东方的创始人以及这本书的作者俞敏洪老师之所以能从被北大处分后的痛苦、被美国大学拒收后的绝望中挺过来,靠的就是这句话中所透露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开朗的生活态度。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

“只要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就会变得简单明快,幸福永驻”,让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要抱怨生活,要感谢生活,感谢带给我生命的父母,感谢带给我知识的老师,感谢新东方给我展示的自我平台。

这让我想起了来自玉树的才仁旦周是地震时最小的志愿者,他没有陷入地震后的心理阴影中,而是以一个男子汉的从容加入了灾区志愿者的行列当中,就是因为他的从容中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那些来之祖国各地志愿者,感谢人民子弟兵,感谢生他养他的父母。尤其是从他稚嫩的笑容中让我感受到他的幸福。

书中用鹿与狼的自然生存法则让我更透彻的了解俞老师的这句话“一个人也只有经过持续不断充满危机感的岁月,才能够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在教育培训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新东方更是境况喜人,这正是得益于长存俞老师及新东方人的危机意识。

现在好多人都过于的安于现状,缺少几分“危机感”,这样会让人失去积极奋斗的精神,并且不思进取,一直消退。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让我时刻不忘危机,在危机感的驱使下,积累资本,强大自己。

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人生百态,酸甜苦辣,需要勇敢的去面对,要相信生活,协作支撑梦想。尤其是遇到困难时,少些抱怨,我们更需要面对,因为“人为克服困难而生”,当你克服困难时,就会发现生活到处充满了惊喜。

《从容一生》给了我坚持梦想的信念,给了我努力向上的动力,给了我敢于面对属于自己人生的勇气。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三

“每天都有让人不高兴的事情发生,每天也都有让人高兴的事情发生。如果我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让我们不高兴的事情上面,我们就永远快乐不起来了。”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天才,天才是由环境和经历历练出来的。所以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该轻言放弃,自暴自弃,我们应该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眼前的困难或麻烦。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生活。

每一个新老师初上讲台,都可能会状态百出,如果我们碰到挫折就放弃,那将永远都体会不到教与学的乐趣;但如果我们调整好心态,不断完善自己,那么通过我们的努力,再平凡再没有天赋的新老师也有可能成为新东方名师。当克服站在讲台上的恐惧后,突然发现讲课不是最难的事,难的是如何和家长有效地沟通。一个20出头刚毕业的“孩子”,如何能让已为人父母十几年的家长相信自己,愿意和自己交流。与人沟通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从年龄上来我们说是他们的晚辈,但从身份上来说是我们是他们孩子的老师。用怎样的心态和语气与家长沟通才是最好的呢?我想这是所有新老师都很困惑的问题。如果我们选择逃避,给自己找借口说“我的责任是教书不是陪家长聊天”,那么我们永远都不会成为家长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好老师;但如果我们选择面对,抓住每次和家长沟通的机会,抓住每次咨询的机会,那我们就会更深入地了解家长送孩子来学习的具体目的及孩子的个性,便于针对每个学生制定更合理的学习方案。第一次可能会紧张会结巴,但多参加实练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珍惜每一秒钟。

在时间的长河中获胜。

“我们的物理老师不但上课上的好而且很幽默,大家学习都很有效果。”“什么老师啊,根本不负责,一点都不会教,上他的课就想睡觉”。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两批学生对同一个老师的评价。第二个评价是3年前这个老师带的第一批学生对他的评价。一个被人否定的老师,三年后成为了优秀教师。这说明只要我们有付出,真正用心做了就一定能在时间的长河中获胜。不要怕被人否定,如果因此退缩就一辈子都会被人否定!所以一定要吸取教训,找到被否定的根源,不断完善自己。生命中要有真正的欢乐,就必须有所收获。

被爱和爱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焦点,只是程度不同。有的人喜欢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有的人虽然说自己不喜欢成为焦点,其实内心还是希望被人关注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被人关注呢?想要被人爱就先要有所付出,不能一直等着别人为你付出,围着你转。当自己无法成为焦点的时候要反思自己:我有为别人付出过吗。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四

人的一生是要经历许多阶段的,少年时代是纯真无邪的,青春岁月是激情如火的,中年时期是厚重沉稳的,人生暮年是从容淡定的。俞老师在他的《从容一生》中已浮现出了一种做看云起云舒,我自心静如水的超然。想必这正是送给躁动激昂的新员工的最好的启示。

在《诗意的生活》中,俞老师告诉我们,如何发现身边的美,如何在繁杂的生活中解脱自己,寻找片刻的宁静,诗意的生活不是刻意去寻找的,不是为了摆脱一切俗务去浪迹天涯,而是一种能力,身处俗务不被此所累,总能在不经意间看一看天空,想一想远方,轻轻闭上眼睛,也许正听见风从耳边吹过,所有的植物都在微风中浅吟低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在《走在路上》,俞老师情感洋溢地写他小时候村庄的生活。从出生到18岁,一直都是踩着同一块土地;经历三年的高考,跨进北大的门槛;北大当了六年的老师,生活安逸,娶妻生子,创办了新东方;13年之后,新东方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创办至今已成为每年拥有150万学子的国内最大的培训机构。从北大学生到北大教师再到中国最大培训机构老板,这一切都是俞老师的成就,而他却仍然走在路上。走在路上,是一种境界,是谦虚的,是上进的,是有梦想的。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学生们走在了求知的路上,老师们走在了教研的路上。正像俞老师所说的那样,这就是人生,一年又一年我们不断走过,每一个生命走得如此不同。

成不骄败不馁,从容的面对人生。人生都要经历大起大落,就看我们怎么去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有多少人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冲昏头脑而迷失一生,又有多少人因为一时的低谷而从此失去自信萎靡一生。从容,那不是浮夸,不是张扬,不是失去理智。俞老师曾经也是从学生时期走过来的,他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得起大风大浪,正是这些风起云涌,让俞老师更加从容不迫,面对人生的高峰和低谷。成功的人为什么做任何事情都有条不紊,因为他们面对人生起起落落从容淡定,保持一颗从容的心,为自己创造一条从容的路,走过从容的一生。

“生命的意义在于从容,在于从容之中眺望未来,在于从容之中成就人生,宠辱不惊,看天边风起云涌,闲庭信步,赏门前花开花落”

短短几句话概括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我也会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握住人生的每一个新方向,在从容之中眺望未来,在从容之中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五

时至今日才把俞老师的《从容一生》看完,每当看到精彩之处,想一口气花一天一夜的时间把全书看完时,整本书都传达出的一种从容淡定的心态,又让我放慢了速度。全书包含了俞老师对企业运作、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以及从自身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和观点。全书文字风格朴实、思想深邃、发人自省、催人奋进。

我从书中也了解到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应该具有的,争取的,和梦想的到底是什么,还有就是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的灿烂。那答案就是“从容一生”。整本书以一种淡然平和的口吻叙述自己的人生和工作感悟,意在告诉我们人生是一个很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慢慢地积累,在积累中确定自己的目标,锻炼自己的心智,能力,在开心工作的同时愉快地享受生活,以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心态来超然地对待周围的一切。

俞老师开篇就概括了从容一生的真正含义。一个人一辈子如何活得更有意义,并不在于争得每一分钟,而在于生命作为一个整体内涵有多丰富,内涵的丰富来自于对生命的完整意义的追求,而不是每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匆忙。急功近利只会使我们远离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从容,在于从容之中成就人生。一个人能够闲庭信步般走完一生,进退自如,才是真正值得大家追求的境界。看了这本书后,感觉自己的心态很平静,以前老是很浮躁的工作,很迷茫地面对未来,不太确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样的生活,过什么样的人生,看了这本书后,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了,也进一步地明确了未来几年在新东方的发展目标,来到新东方对我来说是最明智的选择,身边有这么多一起奋斗的年轻人,想想都令人兴奋。

我刚刚走进新东方,可能短时间内还是挣不到太多的钱,可是至少,我在成长,在积累专业知识,在丰富自己的阅历。人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相信,有了更多的积淀,我的人生将会更加富足和辉煌。

很久没有读过这样干净的一本书了。开始思考自己的读书品位了,是不是非要跟工作有关的'书才可以读,是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围绕工作展开,想了很久,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个人所有的工作中心都是工作的话,那他必然是个工作狂,而没有任何的人生乐趣,他本身也是一个没有情趣的人。从今以后,我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了。其实,读书的过程不仅是阅读作者观点的过程,更是吸收,转化,反思并为自己所用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发现别人的世界,挖掘别人的长处和观点为己所用,使自己的思想和品位都更上一层楼。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漆写了两字“奉水”,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奉水”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一只大茶壶,上面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棋诗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一是“有情”。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人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奉茶”正是人情义理最好的象征。记得我的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人活着,要像个人。”当时我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人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人的富有实则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家家都有明月清风,失去了清风明月才是最可悲的!

下山的时候,我想,让我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以及一直保持对生活从容的步履;让我永远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在热恼中得到清凉的人。

1.文章开头提到台北近郊“奉水(茶)”一事,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为什么说“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4分)。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家家有明月清风”的理解。(4分)。

4.文章倒数第三段说:“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请根据文意,结合现实,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七

“即使是出自内心需要的匆忙也并不可取。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应该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在书的右下角,如此一小段摘录便吸引了我。向来喜欢读周国平的作品,于是在闲暇的下午,在图书馆中安静地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在周国平的《内在的从容》中领悟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那么我的问题明朗了,在这一个阶段中,我的”热闹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在热闹的背后,除了欢声笑语,除了好闺蜜间的聚餐聊天,除了社团活动・・・・・・我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内心是否依旧在周遭的”热闹下偶尔如此的不安,当将这些问题一一地罗列出来时,才能够发现自己实质上做过了多少事,而其中又有多少事是值得那流逝的时光去纪念的。

追随着周国平笔下的文字,“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才明了“平凡二字的分量,明了什么是属于自己的”热闹“。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八

“每天都有让人不高兴的事情发生,每天也都有让人高兴的事情发生。如果我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让我们不高兴的事情上面,我们就永远快乐不起来了。”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天才,天才是由环境和经历历练出来的。所以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该轻言放弃,自暴自弃,我们应该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眼前的困难或麻烦。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生活。

每一个新老师初上讲台,都可能会状态百出,如果我们碰到挫折就放弃,那将永远都体会不到教与学的乐趣;但如果我们调整好心态,不断完善自己,那么通过我们的努力,再平凡再没有天赋的新老师也有可能成为新东方名师。当克服站在讲台上的恐惧后,突然发现讲课不是最难的事,难的是如何和家长有效地沟通。一个20出头刚毕业的“孩子”,如何能让已为人父母十几年的家长相信自己,愿意和自己交流。与人沟通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从年龄上来我们说是他们的晚辈,但从身份上来说是我们是他们孩子的老师。用怎样的心态和语气与家长沟通才是最好的呢?我想这是所有新老师都很困惑的问题。如果我们选择逃避,给自己找借口说“我的责任是教书不是陪家长聊天”,那么我们永远都不会成为家长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好老师;但如果我们选择面对,抓住每次和家长沟通的机会,抓住每次咨询的机会,那我们就会更深入地了解家长送孩子来学习的具体目的及孩子的个性,便于针对每个学生制定更合理的学习方案。第一次可能会紧张会结巴,但多参加实练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珍惜每一秒钟。

在时间的长河中获胜。

“我们的物理老师不但上课上的好而且很幽默,大家学习都很有效果。”“什么老师啊,根本不负责,一点都不会教,上他的课就想睡觉”。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两批学生对同一个老师的评价。第二个评价是3年前这个老师带的第一批学生对他的评价。一个被人否定的老师,三年后成为了优秀教师。这说明只要我们有付出,真正用心做了就一定能在时间的长河中获胜。不要怕被人否定,如果因此退缩就一辈子都会被人否定!所以一定要吸取教训,找到被否定的根源,不断完善自己。生命中要有真正的欢乐,就必须有所收获。

被爱和爱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焦点,只是程度不同。有的人喜欢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有的人虽然说自己不喜欢成为焦点,其实内心还是希望被人关注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被人关注呢?想要被人爱就先要有所付出,不能一直等着别人为你付出,围着你转。当自己无法成为焦点的时候要反思自己:我有为别人付出过吗?我有主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过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了。天上不会掉馅饼,每一步都得靠自己一步步扎实地走出来。不要为自己寻找任何做不好的理由,不要给自己太多退路。多一些感激,少一些抱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心存感激并尽可能帮助别人。我们要感激生活中的失败,它使我们懂得成功的不易;感激生活中的挫折,它使我们学会坚强;感激生活中的痛苦,它使我们品尝到了幸福的珍贵;感激生活中的绝望,它使我们尊敬希望的力量。

心灵的富足。

“把工作当做快乐的源泉,从工作中学习新的东西,迎接挑战为自己设计新的工作目标,达成目标后得到心灵的满足。”这是每个新东方人驻扎在新东方的原因。每天的工作让自己感觉快乐充实才能带来更大的动力,才会有更多的创新。所以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身心健康。

危机感。

“只有在充满危机感和紧迫感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生存,一个群体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险。如果一个人时时都有危机感,就比较容易付出努力和危险进行对抗。”没了危机感人就会变得懒惰,缺少上进心。只有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才能不断进步,不断逼自己前进。新东方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环境,优秀的人才不断地加入这个大家庭,每个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不会被淘汰,所以每天都很充实,每天都能给自己充电。

每当我烦躁不安,颓废懈怠的时候我就会拿起《从容一生》,翻阅里面一段又一段关于俞老师创立新东方的经历。这是一本很激励人的书籍,但它又和其他励志的书籍有所不同,没有大话和虚言,有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例。它让我远离尘嚣,使我静下心来完成每天的工作,憧憬美好的未来。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九

从东北到江南,从哈尔滨到宁波,从学员,教室管理员,助教,到老师,我完成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与新东方的渊源,转眼已有五年。从《新东方精神》,《新东方精神期刊》,《永不言败》,《生命如一泓清水》到最新的《从容一生》,俞老师的书也随我走过五年。身份的转变,心态也发生改变,从讲台下到讲台上,从教室到办公室,再读俞老师的书,感受已经完全不同。这五年,是成长的五年,梦想从创建到实现,不断前进。

俞老师的新书,放在枕边半月,每天睡前读罢数篇,便会陷入沉思,思考自己的人生。《从容一生》,看到这个书名,便觉心头一颤。“从容”已不是时时刻刻可以做到,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世事,很多时候都难以从容面对。其实归根结底是过于计较得失,内心浮躁。每周一早上,打开集团邮箱,看到俞老师的群发邮件,看到俞老师的足迹遍布天下,同时也更看到俞老师时时刻刻不在感悟人生,我也往往从俞老师感性的文字中反省自己,感悟自己的人生。与俞老师相比,不禁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从未像俞老师这样肯花时间去认真思考,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从17年前的中关村二小,到现在分校遍布全国,新东方与从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可俞老师仍旧可以在百忙中保持内心从容地面对一切,不懈奋斗。俞老师的文字,时刻提醒我们需要从庸碌繁忙的日子里停下来,认真思考,努力生活,继续前行。新东方精神伴随我成长五年,五年间,绝望与希望,坚持与放弃,在选择中不断成长,不断前行。每次读到俞老师的文字,我都会认真审视自己,作为老师,自己着实太过年轻,人生路上,也缺少像他那样的感悟。真正加入东方,以一个老师的标准考量自己,才发现,自己要做的太多,欠缺的也太多。从前从别人处获得希望与鼓励,现在要给学生的,除了知识,还有希望与鼓励。在这方面,俞老师给了我诸多启示。对人生,不仅自己要时时思考,感悟,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从容一生》,提醒我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不但需要全速前进努力奋斗,同样也需要偶尔停下来,去认真思考,自己做了什么,意义如何,作用怎样,接下来该做什么。从从容容地走,才能走的更久,走的更远,走好一生。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十

大学为每一个学子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浮躁中静下心来去充分把握、利用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仿佛从我们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意味着我们寒窗苦读十二年的目标实现。

我们应该学会在浮躁的世态中静下来,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只有认清了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我们才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大学赋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去认真思考怎样的一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所以我们不应该辜负这段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而是应该沉淀、丰富自己的内涵,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就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

我们要练就一种定力,无论外界多么喧嚣,我们的精神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是一种不搀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喜悦。

让我们找回自己曾经逝去、已经养成或正在培养塑造的兴趣,做一个真性情真兴趣的自我,告别过去盲目的生活方式。生命有限,不要把精力投错了地方,致使不再来得及做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120501135。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十一

优秀的书籍组成了一个伟大宝库,它就在那里,属于一切人而又不属于任何人。必须走进去,自己去占有适合于你的那一份宝藏,而阅读就是占有的唯一方式。读了周国平的《内在的从容》我收获以下优美的句子。

攀登大自然的高峰,我们才能俯视大千,一览众山小。阅读好书的效果与此相似,伟大的灵魂引领我们登上精神的高峰,超越凡俗生活,领略人生天地的辽阔。

让我们走进优秀书籍的宝库,去寻找自己的精神知己,因为它在那里。

美是生活,生活高于艺术,艺术只是生活的再现或得不到原物时的替代物。他还把生活等同于“现实生活”。这个贫乏的人应该活得真实。真实不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是我们终于为自己找到的一种生活信念和准则。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与对象处在一种最佳关系之中。但是,心静又是强求不来的,它是一种境界,是世界观导致的结果。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总是处在心猿意马的状态。

人生真的能做到这两件事真的幸福。

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让自己满意,另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给他(她)们带来快乐。人生的幸福主要不在于各种外在条件,而在于你是否善于享受生活乐趣。

光,真理,善,一切美好的价值,它们的存在原不是为了惩罚什么人,而是为了造福于人,使人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光照进人的心,心被精神之光照亮了,人就有了一个灵魂。有的人拒绝光,心始终是黑暗的,活了一世而未尝有灵魂。用不着上帝来另加审判,这本身即已是最可怕的惩罚了。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十二

人应该活得真实。真实不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是我们终于为自己找到的一种生活信念和准则。

(真实是人的一种生存状况,可人往往在这种真实中迷失了自我,把自己交给了世界,自己成为了虚无。)。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那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他们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暴露无遗。照我的理解,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掺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喜悦。当然,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已经超越于社会的评价,而人生最珍贵的价值和最美好的享受恰恰就寓于这样的成功之中。

(其实,想想自己近来的状态,恰恰是因为自己没有内在的丰富,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老是觉得自己在为别人服务,在工作上生活上没有了自己。这是我的性情使然。我随遇而安,我没有自己的主见,我随波逐流,这让自己没有丰富的内在,没有自己。这是以后要切忌的。)。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界上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或许,现在的我就是这个样子,只是一个事务的机器罢了。)。

童年无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因为写在白纸上而格外鲜明,旁人觉得琐碎的细节很可能对本人性格的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

(是的,童年无小事,教育无小事,你与孩子的每一句话或者每一个动作都对孩子有影响,孩子越小影响越大。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孩子,为着孩子发展考虑,做好我们自己。)。

我一再发现,孩子对于荣誉极其敏感,那是他们最看重的东西。可是,由于尚未建立起内心的尺度,他们就只能根据外部的标志来判断荣誉。在孩子面前,老师不论智愚都能够成为权威,靠的就是分配荣誉的权力。

成长是人生最重要而奇妙的经历之一,我们在一生中有两次机会来体验这个经历,一次是为人子女,在父母的抚育下长大,另一次是为人父母,抚育孩子长大。然而,我们所经历过的事情,未必就是我们所了解的.。事实上,在这两种情形下,我们的处境都带有某种不可避免的盲目性。因此,孩子怎样长大――这始终是一个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题目。

(其实人永远是一个未长大的孩子,即使是已经头发苍白,她也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体验着成长着自己的未来,而所有的成长只有在回过头来时也能进行反思,因此,所有的行为所有的言行都是成长的一个过程,人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坚持不懈地为孩子写日记,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在我看来,凡是有文化的父母都应该这样做,这是他们能够为孩子、也为自己做的一件极有价值的事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不易,能够坚持不懈更不容易。从怀孕时起,我就写胎儿的成长日记,写到孩子一岁左右,我终于没有坚持,由于自己的惰性。现在想来,有些遗憾。后来又给孩子建博客,隔三差五地记录孩子的表现。做起来容易,坚持难。希望这次我能克服自己的惰性,坚持给孩子的成长做一个完整的记录。

做起来往往由于热情与激情所致,坚持下来就是个人品格使然。)。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十三

最近读了周国平写的《愿生命从容》一书,感觉很安静。挺喜欢周国平写的书,语言并不深奥,不会让人读来头昏脑涨、不知其然。相反,文字干练、浅显,却很容易让人进入境界,一瞬间安静下来,认真享受时光,思考人生。

我很喜欢这样的文字,在如今这快餐文化的世界,在各种"口味"的心灵鸡汤层出不穷的时代,这种文字显得很干净,让人毫不犹豫地停下匆忙的脚步来享受阅读的时光。正如这本书写的——愿生命从容。

周国平先生在书中讲述的都是寻常道理,一种秉持真性情的价值观取向,一种趋于平和、温柔、从容的生活态度。

他的文章很理性,表达很感性。他对精神世界有很高的追求,对自由和自我有一种骄傲的执着,对孤独和爱有毫不吝啬的赞美。他一点一点地用心叙述,以一种与读者探讨的态度,却又恰恰在不经意间感染了读者,让人渴望生命的从容,在这繁世中种出一朵涤尘不染的花。

本文的题目还是几天前在妹妹那里获得的灵感。小姑娘在一篇作文的题记中写了一句很不错的话:你是上帝种下的花,那么芬芳又可爱。我一瞬间被感动。我真的很感叹这个上初中的小姑娘的心灵,是那么的可爱!这句话与周国平的这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淡定,那么从容,又那么动人。我们是上帝种下的花,芬芳又可爱。

周国平先生的文字着重于对人心灵上的挖掘,强调真性情的美好。很喜欢他的一句话: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灵魂的丰富。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而我们赋予了它意义。

建苑风杂志社。

钟丽雯。

从容一生读后感篇十四

最近在读周国平的书,单单看到《内在的从容》这个书名就很喜欢。在序言中,作者对书名做了解释:“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很忙。但是对于忙,应该有一种警惕。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保持一种内在的从容,唯有如此,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作者正是以这样从容不迫的心态,或随感,或短章,把自己对人生、情欲、哲学、文化等的理解娓娓道来。

很喜欢文中的这一句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所以,安静是是内心的丰富,是精神的丰富。泰然处之,谦卑地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安静中,反思自己的不足、缺点;在安静中,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人生境界宁静简单而又丰富充实,有人说“读书就是读己”。我看到了“残缺”的自己:处在浮躁的名誉、利益的漩涡中。我渴望这样的安静。

在安静中阅读。周国平认为读书是人生的一种享受,读书的快乐一是在求知欲的满足;二是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是在自我精神的丰富和生长,读后感《内在的从容读后感》。通过阅读过一种心智生活,使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在活泼的状态。有人问一位登山运动员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他答道:“因为它在那里。”回答得简单而又令人深思。他把阅读好书比作攀登珠穆朗玛峰,优秀的书籍好比宝库,它就在那里,而阅读是占有的唯一方式。

作者认为领略读书的快乐,必须摆脱功利的考虑,有从容的心境。想来,我很惭愧。近年来,我读的大部分是教育教学类书籍,刚参加工作之初,教学理念的贫乏、教学观点的陈旧,都迫使我不得不从专业书籍中汲取营养,应该说读书的功利性太强。在胜任工作之余,我也准备阅读一些哲学、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著作,只为在安静中丰富精神世界。

在安静中思索。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每个人都要为成为怎样的人负责。作为教师,虽远离官权利诱,但职称晋级、荣誉表彰等也使自己身心俱疲。我总问自己:自己究竟还能做点什么?每天的忙碌只为一些荣誉吗?不,不是的。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关心孩子的成长。把孩子当做朋友,基于信任和尊重,凡属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去越俎代庖,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商量。教师更需要一种从容的心态。教师是“慢”的教育,不仅是因为周期长,更是教育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地显现。工作中,我为学生之间的差异烦心过,因学生屡教屡犯的错误懊恼过……急功近利,最终只会揠苗助长。

文中写道:“无论多么重要、多么喜欢的事情,都要忙得愉快,忙得从容、有分寸;始终保持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内在是从容而闲适的。”做一个从容的教师,享受职业那份特有的幸福。这,也许才是教师最应该拥有的生命底色。

作者在书中还强调,拥有“自我”。他认为每个人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还有一个内在的精神性的自我。这个内在的自我能够健康成长,必须给它充足的营养,而读好书、沉思、欣赏艺术都是拥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途径。生活不正是这样细水长流吗?我们不妨在教育之路上从容些,再从容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37191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