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回顾过去,还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让自己过得更加幸福和满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文献资料,供大家参考。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一
一.半命题作文特点:
半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变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补充。其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 1.命前半题。如:“现代科技带来的 --- ”,“我不再 --- ”等 2.命后半题。如“--- 的滋味”,“---之间”等 3.命首尾部分。如“当我面对---的时候”。
一般来讲,半命题作文在三个方面给作者以“自由”: 1.重在让考生自由选材。如文题“---的乐趣”就是如此。做此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口子孝角度新”为原则,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容易写好的材料,完成题目进行写作。 2.重在让考生自由立意,如文题“做人要---”认真考虑立意角度,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心声 3.既重自由选材,又重自由立意,如文题“现代科技带来的---”。做此类题,要把它“当作”一篇自由拟题作文来写,把选材、立意构思放在一起,通盘考虑,反复比较之后才能落笔成文。
没有新奇的立意,作文是很难得高分的。而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正是立意独特的前提。比如2001年中考安徽题为“我渴望__”半命题作文,本来题材可写的很多,可是一位
同学
题为《我渴望有个后妈》的作文,真可谓“一鸣惊人”。小作者深知父亲生活
的不易,希望有个后妈能够关心父亲,为父亲分忧。这篇作文充分表达了自己与父亲的深情,而小作者懂事、乖巧、善良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 例题:题目:假如我是 【写作提示】写半命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补全文题。本题的空缺处,可以填写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一个人,如爸爸、妈妈、老师、校长、市长……;也可以是一种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一朵云、一棵树、一只小鸟……。补全文题也就有了写作的思路。需要注意的是文题中的“假如”,这个词寓含的意义需要仔细揣摩,才会使文章写得符合要求。二.习作欣赏:
题目:我渴望要求:补全文题,可供参考的词语:长大、读一本好书、
旅游
、考个好成绩
……【写作提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渴望,这种渴望应该是目前还不能实现但经过努力是可以或可能实现的,因此,从大的结构上说,可先写自己“渴望”什么
,再写为什么“渴望”。我渴望那一天
美,是所有人追求的,特别是对女孩子来说,美是不可缺少的。我
爱
美,但也恨美!因为我是一只丑小鸭。1986年10月,我出生了,我无忧无虑地成长着。但天有不测风云,我5岁那年,染上了一种慢性皮肤病,脸上起了许多小疙瘩,原先光洁的脸顿时变得疙疙瘩瘩的',我成了个丑八怪。妈妈为了给我治病,几乎跑遍了所有的皮肤病医院,但却总是失望而回。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任由这可恶的“魔鬼”继续“摧残”我的容貌,我越来越丑了。小伙伴们都不跟我玩儿,都怕我这种病会传染给他们。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人抛弃的丑小鸭,心里真难受!
我上学了,同学们都看不起我,这个骂我是“菜疙瘩”,那个骂我是“癞蛤-蟊……我幼小的
心灵
一次次受到伤害。同学们骂得倒很轻松,但他(她)们可曾想过,我的心里在流泪,在流血。每到夜晚,我就对着天上的星星祈祷,祈祷我的病快好,我的容貌快点儿恢复。晚上做梦,我总是梦见自己的病好了,变美丽了,同学们都在围着我跳舞,我幸福
极了!可梦醒之后却是一场空,事实毕竟是无法改变的。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二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当人们心中涌动爱时,心便因为爱而博大,而温柔,而美丽;当人们被爱的时候,便如坐春风,如沐冬阳,如饮琼浆。爱是理解,爱是宽容,爱是奉献;爱是严格,爱是鼓励,爱是鞭策;爱是舟楫,爱是桥梁,爱是彩虹……请根据你对爱的理解、爱或被爱的体验,以“爱是___”为题作文。
要求:(1)先补充题目再行文。(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补题指导】。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半命题作文写作的第一步,决定着作文质量优劣的关键。有时,补一个新颖而具体的题目,能够很快打开思路。而相反,如果补一个陈旧而宽泛的题目,使得作文无吸引力,甚至使写作走进死胡同。所以,在写作之前,一定要调动生活积累,深入思考,仔细斟酌。
本次作文交上来之后,我发现,补一个新颖而具体的题目的同学不多。而不少同学补的题目既陈旧又宽泛的很,例如,爱是无私、爱是责任、爱是奉献、爱是幸福......再看下面的一组补题:爱是一张漂亮的糖纸、爱是拥抱月亮的手臂、爱是奶奶凝聚的目光、爱是一把倾斜的雨伞。你发觉到了吗?这些题目新颖而具体得多,也好写得多。
因此,补这样的半命题作文有一个技巧,那就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爱是___”,已知的部分“爱”是一个很大也很虚的概念,如果所补得部分也是很大很虚的,那就很空泛,也不好写。而补成像“糖纸”“手臂”“目光”等就具体和新颖得多,也好写得多。
【佳作展示】。
爱是一个小小的动作。
泥河二中八6班王红婷。
片片泛黄的叶子,跳着优雅的舞蹈,柔柔地躺进大地母亲的怀抱。一叶落,知天下秋呀。
“秋季运功会将在下一周举办。”老师在班上宣布着这激动人心的消息。一霎时,班上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了。大家都在兴奋地讨论着。“这么热烈的活动,怎么能少了我呢?”我也兴高采烈地对着同桌说......
最后,我报了100米,她报了400米。我们约定:我跑100米,她在终点处接我;她跑400米,我在内圈陪着她跑。这是我们之间友谊的约定。
运动会开始了,一、二、三、四、五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我们步入了赛场。
刚一入赛场,就发现这里的气氛与秋季凄凉的情景完全不同。这里是强者的世界,充满着竞争。看着眼前环形的赛道,心里是莫名的紧张。就在这时,一双温暖的小手握紧了我那只微微颤抖的右手,温柔的声音传入耳畔:“不要紧啦,成败不重要。”同时,我也看到同桌灿烂的笑脸。
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话而已,却莫名地让我感动,心中的紧张感霎时减轻了不少。转头看看她,无声地将那双手握的更紧了。此时无声更胜有声。
到了八年级100米女子组了。怎么办?在赛道前,我心里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深吸口气,还是紧张。眼一闭,又一睁,看到赛场那边的终点处,她向我挥着手,嘴里似乎说着什么,但听不清。不过,这已不重要,因为我感觉到自己的心已不再那么紧张。
发令枪一响,我紧绷的身体便如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冲刺,那儿的她正等着我呢!我心里这样想道。不过,离弦的'箭的力度怎比得上那刚发射的炮弹,还是被人超了。一个、两个,怎么会呢?我猛的加快了脚步,却依旧落在她们后面。
以极度沮丧的心情来到了终点。她先是递给了我一瓶水,然后轻拍着我的背,说:“累坏了吧!”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话,但却令我鼻头一酸,心中一动,沮丧的心情也随之而去。是啊,成败又如何,只是这朋友的友爱是重于一切的,一生不变。我感受到了深深的爱。
爱,原来如此简单,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
【亮点透视】。
本文两次写到饱含关爱的动作,动作虽小,友爱至深。很好地表现了中心,做到了以小见大。另外,精心安排了开头与结尾。以景开头,反衬心情;画龙点睛的议论结尾,巧妙点题。中间的内容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陶海保。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三
聚焦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我们发现有一种作文题目叫“半命题作文”,在各类作文题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相对灵活,深受各地中考命题者青睐。掌握这种作文的写作技法,是备战语文中考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们就从审题和填题两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
【真题回放】。
题目:有一种叫(·北京燕山)。
【考题透视】。
半命题作文常常有两种形式,即“题目+要求”式和“题目+导语+要求”式。上面的作文题目是一道十分典型的半命题作文考题,题面包括题目、提示性导语和要求三个部分。对于这样的作文题目,我们在审题时要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审导语。
半命题作文的导语往往以精辟优美、蕴含深刻、情感浓郁的语句导入作文情境,或阐释,或举例,或提示,往往有着激发写作情思、界定选材范围的作用。我们细心研读上面的导语,可以梳理出如下的一些重要的信息:在作文内容方面,我们必须写有关“初中生活”的回忆;列举的几种感悟,即“有一种等待叫希望,有一种坚持叫执著,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感觉叫幸福”,既可以顺手拈来作为现成的题目,也可以当作我们重新拟题的借鉴。
第二步审题目。
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常常有以下几种结构:前空型,如《__________并没有结束》(2009·北京);后空型,如《尊重_______》(2009·福建厦门);中空型,如《像__那样生活》(2009·江苏宿迁);前后空型,如《的》(2009?四川达州);中后空型,如《我和_____一起________》。无论哪种形式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我们都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分析:。
第一,把握已有的那一半题目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定时”,即已限定的作文内容的时间;“定类”,即暗示作文适合写成怎样的体裁;“定质”,即限定考生应当表现怎样的主题,抒发怎样的感情;“定量”,即限定作文写人、事、物、理的数量。“有一种叫”这个题目,最为明显的就是关于“量”的限定:只能写“一种”感悟。
第二,仔细揣摩自己所填内容和已定部分的搭配,如果是后面的两种形式,还要注意自己所填内容的前后搭配问题。“有一种叫”属于“后中空”型的题目,我们在填题时要考虑到前后所填内容的搭配问题。透过“有一种”这三个字,我们可以领会到如下的信息:前面所填内容在逻辑上应该包括后者,而后者应该是前者的一种特殊形态。
第三步审要求。
作文的要求常常包括体裁、篇幅及表达等方面限制,我们也要仔细阅读,才能写出符合考场要求的作文来。
在经过以上三个步骤的严格审题后,我们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去补全作文题目了。
【技法点拨】。
“题目”者,作文的眼睛也。题好一半文,优美的作文题目常常会带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由于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已经有一半被限定住了,所以拟题很容易出现雷同的情况。我们如何才能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补出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呢?这里,就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补题技巧。
一、具体事物补题法。以事物入题,可以避免泛泛而谈,让作文变得充实生动起来。以这种方式命题,在写作中一定要注意画龙点睛,突出具体事物所蕴含着的深层含义。
【精彩片段】。
有一种艺术叫音乐,它用“1234567”抚摸我的.心灵,叩动我的心扉,让我为之痴醉。有一种艺术叫音乐,它可以使沉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浮燥的心情变得平静,干涸的心情变得湿润,平静的心情掀起阵阵波澜……(《有一种艺术叫音乐》)。
二、抽象事物补题法。这种补题思路与上一种方法相反,往往化具体为抽象,将复杂的情感生动化,深刻的哲理具体化。
【精彩片段】。
鸟儿吱吱喳喳,树儿婆娑作响。在平平淡淡、不知不觉中,你拥有了一个美丽的世界。伤口你可以抚平,懊悔你可以反省,烦恼你可以忘却,平淡中的美丽你会拥有。
平淡不是占有,不是刻意追求。在自然中,在生活里,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哪里有平淡,哪里就有美丽。(《有一种美丽叫平淡》)。
三、特定情境补题法。在补全题目的时候,设法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陶醉于作文的意境之中。
【精彩片段】。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四
现在是多元化社会。开放的社会、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观,促成广大中学生心连广宇、视野开阔、生活丰富多彩;而地域的不同、民俗的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与速率的不同,更使得每个中学生置身其间的生活场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由此,引发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变革,促使作文的命题由封闭向开放型演变,由机械式向机变式发展。半命题作文的兴起与流行,就是这种变革的一个标志。
半命题作文是常见的作文形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考北京、义乌、百色、无锡、扬州、盐城、莆田、常州、嘉兴、青岛、滨州、福州、宁德等地方用半命题作文,2008年威海、淄博、临沂、枣庄、义乌(连续两年)、德州、成都、吉林、泸州、江西、嘉兴(06年也是半命题)、贵阳、山东、泰安、东营、南昌、岳阳、郴州、苏州、武汉、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北、奉化、青岛(连续两年)、厦门等中考也是用半命题作文。近两年是中考作文来看,半命题占的比例是不小的,应该引起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半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填补前一部分空缺、填补后一部分空缺、填补中间部分空缺和填补前后空缺。
从内容来看,半命题作文关注学生的个体生活体验和发展,重视对人生的思索,聚焦社会现实和对历史的反思。
从形式上看,有两种命题模式:一是题目独立出现。如:2008年太原中考题:《我可以选择吗》。二是题目与提示(导语)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如:2008青岛中考题《这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_》,有这样的提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这些提示,使考生进一步扩大了创造的空间,实际上已经把半命题作文和全命题、话题作文的距离拉近了,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文章来。
半命题作文是全命题作文的“前奏”,因为半命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在半命题作文中,命题者留下了一半的“命题”空间,由考生发挥,而当考生补题完整后,即为“全命题作文”,一些要求与技巧亦与全命题无异了。
半命题作文介于全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既有“命题”部分所体现的限制,不能漫无边际地信手写来,如:《我们的名字叫》,原题中的“我们”即是一个限制,要求反映的是群体的共同特征,而不是个体特征;又具有话题作文的部分开放特征,横线上的内容完全可以由考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自我情感生发的需要来拟定,千人可有千面。半命题作文较之全命题作文是有优势的。
半命题作文体现了自由与束缚的统一,限制与开放的融合。这种命题形式的出现,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以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更便于发挥考生的个性。如:《美在身边》与《美在》相比较,后者不仅可以在横线上填写“身边”,也可以填写“心中、梦中、鬓边、书海、交流、竞争、奉献、绿叶、唐风宋韵、回忆、友谊、思考……”等词语,在可虚可实、可大可小、可近可远之中进行选材、立意、构思,作文自由的体现和个性的彰显不言即明,考场作文“千人一面”的困惑或许亦可避免。
半命题作文最大特点是:要把题目补完整才能开始写作,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放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学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半命题作文以限制性和灵活性兼具的特点,近几年来,一直是中考作文的主要命题题型之一。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而且还会先入为主,给读者留下良好印象。因而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补写一个恰当、鲜明、新颖的标题是写出好的半命题作文的前提条件。然而,现在的初中学生往往对补题随意性强,不够重视,作文是语文中考的“半片天”,为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指导。
一、要指导学生做到补题要“合格”。所谓“合格”,就是要求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汉语语法习惯。这是补题的最基本要求。
填补题目空缺时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学生要仔细琢磨缺的是哪部分内容,如果填补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学生要考虑是填中心词还是修饰部分,要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比如半命题中有副词“也”,那么“也”字前的主语的选择就必须符合这特定语境的逻辑要求。2006年浙江嘉兴中考题“______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停下”“绿叶”“小草”等都符合语境要求;如选用“奋斗”“追求”“创造”“理智”“成熟”“鲜花”“掌声”等就与“也”的语境意义不符,这样的补题就是不合格的。
二、补题要求立意正确,要积极、健康、向上,补题要考虑到立意方向。
补题要兼顾题目的“眼”或者“魂”。“写什么,怎样写”就是作文题的“题眼”,几乎每道作文题,都有一个“题眼”,也就是作文题中最关键最主要的词语,是写作内容的“重心”。它不仅反映着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的内容,而且也决定着文章的结构和深度。所补的词语未见得就一定是题眼,但是要兼顾题眼。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往往与构思立意是同步进行的。“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为此补题时一定要考虑文章的立意。比如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等,填题虽正确,但流于一般。《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等,填题就比较恰当,题旨积极向上。《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等等,这样的填题就不合适,立意错误。又如半命题《我这个迷》,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但一定要求健康向上的痴迷,不允许低级庸俗的迷恋。再如《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三、补题前要审清题意,要兼顾文章体裁。
半命题作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往往向学生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比如《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又如《之风不可长》,“不可长”这词,表明是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综上所述,半命题作文补题的基本原则是:1、内容要健康;2、搭配要正确;3、要符合生活;4、题旨要明确。
一、补题要充分发挥自己爱好特长,题目能确定选材范围。
有的人喜欢世界杯,有的人钟情nba,有的人对乒乓情有独钟,有的人痴迷网球、赛车、田径等等,有的人喜欢历史,有的人喜欢文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而补题。也就是说,补题时可以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使所补题目利于我们选用自己熟悉的、有感情、有特色的题材。具体说来,就是充分挖掘第二资源,展示自己的文化积淀,历史风云、名人轶事、体育赛事、政治文化、文学形象、传媒信息等等都可以打开我们补题的思路。例如2006年上海题《我们的名字叫》,你若填入“中华民族”、“龙的传人”一类概念,抒写爱国情怀,能显出大气和亮色,但这样写则未免单调。有位学生别出心裁,拟题“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文章写的是后进生,但笔调并不消极,调侃中不乏活泼、自强和进取,全文洋溢着这种极具个性的“黑色幽默”,新意迭出,引人注目。
平时要关注时事,观看“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如果把这些“热点”引入自己的作文,文章肯定能够出彩。比如,2005金华中考半命题作文《想起了___________》,有的学生积累了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的材料,以“想起了任长霞”为题目,谈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这篇文章抓住了热点,因而获得了满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充分利用好这一半命题权,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二、科学做到词类活用,力争脱俗出新。
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例如江苏常州《告别》,一般学生把“告别”理解为陈述性动词,带”自卑”“懦弱”“自我封闭”等宾语,构成动宾短语,这类文章都含有自我审视和校正的色彩。有的学生却能避开这一般模式,机智地将“告别”看成充当主语的名词,补成别具一格的描写句或判断句,闪烁出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哲理色彩,如《告别如虹》《告别是一种胆魄》等。2006年荆州市中考作文是半命题作文《,是》和《是》,一考生的题目是《诗意的散步,是心灵的享受》,该考生对古诗词十分熟悉,把他熟稔的春夏秋冬的诗文逐一倾泻在文章中,倍增了文章的文化含量,是脱俗出新的一个典范。
三、补题要兼顾选材新颖性,做到扬长避短。
就是对半命题的补题从多个角度考虑,按照通常道理本该填写“人”的试试填“物”。比如《_____,我想对你说》半命题作文,一位学生补成《汶川,我想对你说》。比如《阅读》,有一位同学的补题是《阅读“苹果”》,写他坐在书桌前,但他的思想却早已飞出了躯壳,他的思想正在阅读自古以来的苹果:第一个苹果是夏娃和亚当吃的“禁果”,正是这个苹果,使人类告别蒙昧,走向文明;第二个苹果是落向大地正好砸在牛顿肩上的苹果,它砸开了一个新的时代——万有引力的时代;第三个苹果是比尔?盖茨的“苹果”电脑,它引领人类走向了信息新时代。这样的补题就是新颖别致的,构思也是巧妙的。例如“那一次,我尝到了______的滋味”,你若补“川菜”,则文章成了就滋味写滋味,未免肤浅;你若补“获奖”,这比“川菜”可能要好一些,但容易撞车,流于一般。其实“滋味”可实可虚,你只要大胆发挥想象,草木山水、琴棋书画等等都能有“滋味”,关键在于你能否赋予它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学生拟题“那一次,我尝到了池水的滋味”,作者从池水的宁静、清澈、融洽和从容中感悟到“人如池水,水如人生”,领悟到和谐、大度和宽容的人生哲理,平中见奇,一般中见深刻。
半命题作文考题《,请听我倾诉》,大部分考生写的无非是“爸爸、妈妈、班主任、同桌请听我倾诉”之类的,尽是一些普通的题材。可有的考生在立意补题方面很有新意。如《孔子,请听我倾诉》,他却另辟蹊径,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作为倾诉的对象,感谢孔子他那充满哲理意味的的话语挽救几近悬崖边的自己。题目醒,立意新,这样的作文自然会引起阅卷者的极大兴趣。还有的考生补了这样的题目:《温总理,请听我倾诉》,以当前国务院出台的“两免一补”为题材,对比了“两免一补”前后农家学生上学的境况反差,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温总理的感谢之情!立意新,标题大,自然也能获得高分。
四、尝试补题的个性化,努力实现脱胎换骨。文章贵在新,补题也一样。千人一面难免给读者雷同之感。如果能补出个性化的题目,写出个性化的文章,就会显得难能可贵,使人耳目一样。比如半命题作文《感受》,很多同学补成《感受亲情》、《感受温暖》、《感受幸福》等等,而有一位学生却补成《感受8—18》写体育锻炼的好处,每天抽出一小时进行体育锻炼比连续学习8小时效果还要好。《我们的名字叫水》《我们的名字叫标点》等等,这样的补题构思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总之,写好半命题作文,补题很关键。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题目小”为上策。当然,补题不能追求新而新,尤其是考场作文,要告知学生不能片面追求,更不能走向极端,先要“合格”,在遵循补题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力争出彩,讲究“优化”。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五
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常常有以下几种结构:前空型,如《__________并没有结束》(2009·北京);后空型,如《尊重_______》(2009·福建厦门);中空型,如《像__那样生活》(2009·江苏宿迁);前后空型,如《的》(2009·四川达州);中后空型,如《我和_____一起________》。无论哪种形式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我们都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分析:
第一,把握已有的那一半题目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定时”,即已限定的作文内容的时间;“定类”,即暗示作文适合写成怎样的体裁;“定质”,即限定考生应当表现怎样的主题,抒发怎样的感情;“定量”,即限定作文写人、事、物、理的数量。“有一种叫”这个题目,最为明显的就是关于“量”的限定:只能写“一种”感悟。
第二,仔细揣摩自己所填内容和已定部分的搭配,如果是后面的两种形式,还要注意自己所填内容的前后搭配问题。“有一种叫”属于“后中空”型的题目,我们在填题时要考虑到前后所填内容的搭配问题。透过“有一种”这三个字,我们可以领会到如下的信息:前面所填内容在逻辑上应该包括后者,而后者应该是前者的一种特殊形态。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六
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是补题,而有些同学不会补题,补题,不审要求。如写《,我的快乐之源》一题,要求“横线上可填: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可有的同学另起炉灶,填上了与题意相悖的词,如“烦恼、睡觉”等。补题,不审自己。如《感受》,有的同学填了“网上生活”,其实自己对“网上生活”,一知半解,不仅写不好,还闹出不少笑话来。补题,不审材料。选择的材料粗糙,致使文章缺乏新意,少真情实感。其实“补题”正是半命题作文给我们提供的优势,我们为什么不发挥这样的优势,去开阔视野,选择那些自己感受最深的来写呢?只有补上一个好题目,才有望思路顺畅,写出情文并茂的作文来。
补题千万不可仓促草率,而要反复斟酌,仔细琢磨。
反复琢磨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已命好的半个题目往往对我们作文的选材、主题、文体等有所提示或限制。读懂了这半个命题的含义,我们才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成一个自己有话可说且能说好的题目。比如《永远的》一题,题眼是“永远”,补题前我们就要斟酌一番,自己心头够得上一生铭记的到底是什么。将自己头脑中储存的素材作一番细致的排列、筛选,看看自己最难以忘却的人、事、物到底是什么?再追问一下自己,这些人、事、物为什么深深地烙在了记忆深处?经过这样反复琢磨,就能够准确把握题意,补上自己最熟悉的半个题目,补上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那半个题目了。
考同一道题,全靠补出称心题。中考作文与平时作文不同,其中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同题写作的'人数众寡悬殊。由于全市考生一道题,就必然造成“补题”上的严重“疑似雷同”的现象。而这一现象会给阅卷老师带来“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势必影响到作文的得分。怎样避免这种现象?前人曾说过:“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者,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者,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之“第三番来者”就是根据题意反复挑选的“精语”。具体做法就是:在考场上,当你读完半个题目,马上就能想到的“题目”,或稍加思索后想到的那个“题目”,都必须毫不吝惜的去之不用。而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个三、五分钟,自我掂量一下,自我估测一下,自己要写的“题目”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选择最能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精彩的题目,补题时还要考虑自己最擅长写的文体。
当然,要求中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如果是“文体不限”的,就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如《告诉你》为题,能补出记叙类、说明类、甚至是议论类文体的题目。至于补上哪一类则是半命题作文灵活性的体现,是题目赋予你的“选择权”,但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必然要接受该文体的制约。
作为考生必须有文体意识,选择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作文。如果你的形象思维发达,善于记叙描写,可选择记叙文;如果你的有关知识比较丰富,长于说明事物事理,可选择说明文;如果你的逻辑思维见长,善于说理议论,可选择写议论文。要注意的是,记叙文当以叙述描写为主,那精当的议论,只是点睛之笔;说明文当以介绍为准,必须把说明对象的特征介绍准确,还要正确使用说明方法,议论文当以论证为要,以叙代议的毛病必须革除。
半命题作文能补上一个好题目,不仅能使思路顺畅,加快作文速度,而且能使全文增色,提高作文质量。补题能思前想后,煞费一番苦心。那成功女神就会手捧鲜花向你走来。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七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相关的技巧点,欢迎阅读!
1、去俗取新辟蹊径。贵在出新,关健是题材出新。如果人云亦云,取“陈芝麻、烂谷子”来写,就犹如吃别人的残羹剩菜,没有味道,只有避俗取新,另辟蹊径,才能夺魁。
如《 请听我倾诉 》,大部分考生写的无非是“爸爸、妈妈、班主任、同桌请听我倾诉”之类的,尽是一些普通的题材。可有的考生在立意补题方面很有新意。如《孔子,请听我倾诉》,他去俗取新辟蹊径,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作为倾诉的对象,感谢孔子他那充满哲理意味的的话语挽救几近悬崖边的自己。题目醒,立意新,这样的作文自然会引起阅卷者的极大兴趣。还有的考生补了这样的题目:《温总理,请听我倾诉》,以当前国务院出台的“两免一补”为题材,对比了“两免一补”前后农家娃上学的境况反差,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温总理的感谢之情!立意新,标题大,自然也能获得高分。再如,有这么一个作文题《把 带给 》,一位学生补题为《把我的良言带给你》,就突破把微笑、鲜花带给某某之类的常规材料,锁定“良言”这一内容,令人耳目一新。
《 给我带来欢乐》,有一位学生就补题为《失败给我带来了欢乐》,
3、具体事物拟题法:以具体的事物入题,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难忘的那道彩虹》)
4、抽象事物拟题法: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特定情景拟题:创设一种特定的氛围,给人一个让人思绪飘逸、遐想的空间极容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想再看你一眼》)
6、特殊符号拟题法: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生动形象,给人耳目一新。(如《失败+失败=成功》)
7、条块分割拟题法:将所写内容“裁”成几个小块,择一来写。(如《昨天的思念》)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八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要而言之,有两种类型:或命题中不作提示,由考生自由拟题,如20济南卷文题一“拥抱____”;或命题中列出几个词语,提供考生参考,如河南卷文题一“我找回了____(自尊、自信、友谊、母爱等)”;总的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六种类型:
(1)补前半部分。如“____之乐”(2005年舟山卷文题二)、“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20南昌题)、“____让我陶醉”(2004年盐城题)、“____需要我”(2004年北京题)、“____(懂得、学会)感谢”(2004年随州卷文题一)。
(2)补后半部分。如“十六岁,我多了一份____”(2005年温州题)、“家庭的____”(2005年重庆非课改区卷文题一)、“想起了____”(2005年金华卷文题二)、“精彩____”(2005年无锡题)、“学会____”(2005年兰州卷文题二)、“分享____”(2005年烟台题)。
(3)补中间部分。如“我与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生活因____(音乐、读书、挫折、爱等)更精彩”(湛江卷文题一)、“当____的时候”(20临沂卷文题一)、“发生在____的纠纷”(广州题)、“我与____交朋友”(20北京宣武区题)。
(4)补前后两部分。如“____夸我____”(2004年宁德题)。
(5)补前、中或中、后部分。如“我想让____(自己、家庭、江河等)更____(成熟、和睦、洁净等)”(2000年北京海淀区题)。
(6)补正、副标题。如“请以‘——读xxx有感’为副标题,自拟题目,就自己读过的课外名著(或文章)谈一点体会和感想”(2003年无锡题)。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九
1、具体事物拟题法:以具体的事物入题,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难忘的那道彩虹》)
2、抽象事物拟题法: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如《感悟春天》)
3、特定情景拟题:创设一种特定的氛围,给人一个让人思绪飘逸、遐想的空间,极容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想再看你一眼》)
4、特殊符号拟题法:借用语文、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生动形象,给人耳目一新。(如《失败+失败=成功》)
5、条块分割拟题法:将所写内容“裁”成几个小块,择一来写。(如《昨天的思念》)?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十
我拭了拭泪水,抬起头来:啊,我看见了像阳光一样灿烂的微笑!那是我们的班主任,是我们的雷老师在对着我微笑!一阵暖流涌上了我的心田,我忽然有说不出的感动。我仿佛从沼泽地忽然飞入了花丛中,在阳光的照射下,花儿显得格外地娇媚迷人。多么神奇的微笑啊,在我濒临绝望的时刻,让我又听到了自己心灵的律动。这微笑,就像是黑暗中的一座灯塔,引领着我从迷途中重新走向希望……(《有一种关爱叫微笑》)。
四、故意矛盾补题法。这种补题方法通过看似自相矛盾的说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去阅读作文的具体内容。
【精彩片段】。
雏鹰放弃母亲的怀抱,获得了搏击长空的自信;山涧放弃山峦的挽留,获得了汇聚成海的壮阔;幼苗放弃泥土的呵护,获得了屹立天地的伟岸。朋友你放弃安逸与舒适,将会收获灿烂的未来!
五、特殊符号补题法。这种方法借用标点符号或数学等学科的符号公式来补全题目,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精彩片段】。
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具有怀疑精神。因为有“疑”,所以才会去思索解决疑难的方法;因为思索,我们的才智才会得以提高。请记住:有一种精神叫“?”。(《有一种精神叫“?”》)。
【佳作工坊】。
有一种魅力叫野蛮。
夏祖建。
什么样的女孩才有魅力?当然是温柔、文静而又聪明的女孩了。我多希望同桌就是这样一个魅力四射的女孩子啊,可惜这只是痴心妄想。我的同桌是一个野蛮的女孩子,毫无魅力可言。她泼辣放肆,而且经常犯错,作业不是没完成就是找不着了,一天总是在办公室和教室之间跑来跑去的。
有一天,她在朝读课上赶作业,我说要告诉老师。她一拍桌子,喝道:“废话少说,把你的作业拿我参考!”我不答应,她就将作业本扔了过来:“本姑娘不做得了!”我没有理她。上课时,她不知怎的又和老师争论起来了,结果被请到了办公室。我开始还有些幸灾乐祸的,可是看见她许久还没回来,不禁有点担心了。唉,谁叫她是我的同桌呢!看来我还是应该劝劝她了。等她回到教室,我说:“你还是改改脾气吧……”
她眼睛一瞪,指着我鼻子说:“欠揍!”瞧,她嘴巴上还这么凶狠。
下一节课是体育,我们检测50米跑。满脸气愤的她被分在了女生实力最强的一组,只听见枪声一响,这个野蛮姑娘就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她身子向前倾斜着,脚步很有弹性,双臂前后摆动,步子越迈越快。到了终点线,她头一抬,胸一挺,取得了第一名。我正在鼓掌,她冲我一笑,早已忘记了挨批评的烦恼。
有一天,我四处借笔,听见的都是:“我只有一支……”这时,我的同桌也过来了,我勉强问道:“你也只有一支笔吧?”
“我很穷,连一支笔也没有!”她凶巴巴地说。
“你怎么这么说话?”我豁出去了。
这次她居然没理我。她在书包里摸了又摸,看了又看,一遍又一遍地,终于找到了一支中性笔,伸手就扔给了我。笔里的墨并不多了,可我一下午都没写完,似乎那点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不过,这个野蛮的女孩也有害羞的时候。那天老师说要请几个细心的女生去布置书画展,她也举手了,可是老师看了她一眼,有意无意地摇了摇头,没有叫她。我以为她又要发脾气了,谁知她的手无力地垂下了,脸上流下两行泪水:“我就不是女孩子吗?”
我说:“不,你是女孩子,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孩子!”
“你骗我!大家都说我太野蛮了……”她望了我一眼,居然有些脸红了。
我笑了。我可真的没有骗她:魅力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她的魅力就源于她那特有的“野蛮”个性。这种“野蛮”,充满着个性,焕发着活力,包含着善良,所以显得魅力无限。
点评:。
小作者首先将作文题目补充为“有一种魅力叫野蛮”,在看似矛盾中设下了悬念;然后精选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泼辣、乐于助人而不失温柔的女孩子形象。在具体描写中,小作者还特别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特定的心理,如“她的手无力地垂下了”就写出了同桌内心的沮丧和失落,从而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神韵”十足。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十一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王辉4日表示,目前增加使用高考全国卷省份的任务基本完成。安徽、福建等8省份已申请2016年起使用全国卷。全国卷使用省份将从2014年的15个增加到2016年的26个。
4日,教育部举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高等教育专题报告发布会。据了解,2014年,使用全 国统一命题高考试卷的省份为15个,2015年起增加了江西、辽宁和山东3个省份。一些专家表示,“全国一张卷”将为后续很多改革奠定基础,如异地高考问 题,打破分省录取、打破录取批次、实现一档多投等。
省教育厅发布消息称,我省不再编印“鄂版高考大纲”,全国卷以教育部编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当年编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及其说明为命题依据。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要组织好2016年普通高考适应性训练,并相应做好评卷软件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教学研究部门要认真研究近年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全国卷和湖北卷的异同,并作出全面、细致、深入的比较分析,指导中学及时调整教学和复习备考方案,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学习和备考。
2016年起,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使用全国卷。应对“全国卷”,目前的学科内容会怎么变?教学侧重点有哪些调整?昨日,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针对我省教学实际,形成了《福建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语文等九个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更好地服务和指导2016届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
语文学科,今年的阅读教学更讲求深度,着重提高学生的读解能力;语用和写作教学讲求实用,着重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普教室专家提醒学生和老师要关注“新题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主要包括文言文断句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名篇名句语境补写题、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事件类材料写作题等。
数学学科,要适时调整相关教学内容及要求,特别是调整选考内容及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数学能力的训练,全国卷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运算能力的训练,培养合理、准确的运算能力等。
英语学科,建议老师和考生多研读《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正确把握复习总体方向。高三教学不宜过早进入复习,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要结合本校学情、校情,在完成必修模块1~5、顺序选修模块6~8的教学内容后,继续学习9~11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增加学生语言输入量,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也能增加高三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文科综合方面,政治学科全国卷试题经常会考查到一些“冷门”的考点,甚至将其作为大题来考,考生应牢记考点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掌握好每个考点,做到逐点过关。历史学科的学习应加强通史与专题知识的梳理和整合,教师应梳理历史知识,揭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以及中外历史之间的联系等,形成简约而清晰的历史线索。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关注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及时收集多种媒体上的信息资料,关注世界与国家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生也需注意联系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和解释这些地理现象和问题。
理科综合方面,物理学科的全国卷试题常以生活、科技、社会、环境为背景,关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关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复习教学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引导考生关注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化学新课程大幅度地增加了实验探究活动,《考试说明》特地补充22个学生必做化学实验内容,以强调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复习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重新走进实验室,重做典型的动手实验。生物学科在命题的依据上,福建卷与全国卷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改用全国卷后,以往成功的复习教学经验依然适用。
11月6日至7日,由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主办、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承办的“高考新视野——海珠为明教育论坛”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分别讲解了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等科目全国卷的备考经验。
数学全国卷最大的特色是“稳定”,每年80%的试题内容都是稳定的,只有20%的内容是创新的。所以,你会发现2015年的试题与2014年的试题差别不大,但2015年的试题与2010年的试题就有很大差别。
北京东城教师研修中心数学教研员,北京东城首届名师工作室成员雷晓莉老师分享了数学全国卷的备考经验。她认为,数学全国卷试题的四大变化值得关注。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渗透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强调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传统特色。二是加强逻辑内容的考查。三是加强应用能力的考查。四是加强对数学本质的考查。
通过分析从2007年到2015年高考全国卷的学科比例,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在全国卷中,代数有10个小题,2个大题;立体几何有2个小题,1个大题;解析几何有2个小题,1个大题;算法有1个小题;概率统计有1个小题,1个大题。
通过分析从2007年到2015年高考全国卷题型与内容的关系,也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在全国卷中,数列考查的要求低了,概率统计考查更深入了。
2016届广东高考考生使用全国卷进行考试已然是定局。
和广东卷相比,全国卷难度是否增加,各科目会有哪些变化与调整?进入新学年,如何根据全国卷进行备考策略的调整,将成为新高三生们面临的第一道挑战。
“考试大纲和现在广东省出题参照的考试大纲是一样的,难度也不会变”,高考政策研究专家、卓越教育研究院骨干易南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在继续“3+文综/理综”模式的同时,变化也不小,除英语听说部分保留现行广东省自主命题方式和分值不变外,2016年开始广东高考其余科目都将使用全国卷。其中,语文考卷名句名篇默写范围从33篇大幅增加至64篇古诗文,增幅近半。化学、生物两个科目的双选题将被取消,而物理则将增加不定选项。
面对如此大幅度的变动,此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题目难度不会大变”。易南兵则分析称,虽然用全国卷,但没有发行新的教材,现有的粤教版教材已经包含了所要考试的所有内容,“面对全国卷,考生不需要学习很多新内容,难度也是与广东卷差不多”。
招生计划会否受到影响也是关注重点。实际上,招生计划是由各省份自主确定,与是否使用全国卷并无关联。易南兵给记者列了一份数据,假设广东省 2016年有70万考生,第一批本科8%,那么广东省第一批本科5.6万考生将根据广东省内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这也意味着,全国卷实际上对于广东高考的录取并没有影响,分数线也不会因全国卷与否而发生变化。
卓越教育集团产品中心贾志婧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届迎来全国卷的新高三生们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贾志婧分析指出,考纲并无变化,只不过是出题单位做了调整,建议备考时应“尽快做一下近3年新课标卷,找找全国卷出题人的口味,在后面的复习中也有所侧重”。
与此同时,由于录取过程不变,考生在省内排名并不会受到过多影响。“从现在起,保持原有的好的学习习惯,保证每道做过的题、老师讲过的题真正掌握才是最重要的”,贾志婧说。
从备考重点来看,加强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不容忽视。“学生要认真学好每一个知识点”,在龙文教育副总裁、广州执行校长郑炎看来,无论是语文的名句名篇范围从33篇变为64篇,还是数学的降低数列难度和增加立体几何难度等调整,实际上都是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运用能力,“不能再延续一味只读圣贤书或专攻难题的思路去备考了”。
再者,从优势科目着手拉开和其他考生的差距也是不错的选择。明师教育高考研究院政治科主任朱才建指出,和全国考生水平相比,广东考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有不小的优势,应当集中精力,发挥英语的整体优势水平,拉开分数差距,弥补相对薄弱的语文、文综、理综成绩。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十二
从结构的角度看,标题(话题)的类型不外乎单个字、词语型、短语(词组)型、句子型几种,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从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准确把握题意。
(1)单个字。适合运用内涵外延分析法。如2004年上海卷的话题“忙”,它的意思是“事情多,没有空闲”,或指“急着去做(某事)”,抓住它的这个意义,可以议论,可以抒情,也可以编故事。如2005年江西卷的话题“脸”,可以联想到洗脸,引申出改正自己的缺点;可以联想到人造美女的脸,批判造假现象,或肯定爱美之心,等等。
(2)并列式。并列式词语,无论是相对或相反,一般都是合成一个意思,不必拆开来分析。如“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的意思;如“规则”,指的是强制的或约定俗成的规矩。并列式短语,则要注意讲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如2003年全国卷的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广东卷的话题“语言与沟通”,都必须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3)偏正式。中心在于“正”的方面,但也要注意“偏”的部分,因为它往往起到修饰或限制的作用。如2002年全国卷的话题“心灵的选择”,“选择”指挑选,这是中心;但关键在于“心灵”,必须重点写出心理活动的具体经过。
(4)主谓式。重心应该在“谓”的部分。如“生活多姿多彩”,就应该重点写出“生活”是如何的“多姿多彩”。
(5)动宾式。重心应该在“动”的部分。如“战胜脆弱”,固然要写到怎么样“脆弱”,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具体写出“战胜(脆弱)”的过程。如2006年广东卷的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在讲“天使”的前提下应突出“雕琢”。
(6)句子型。一般说来,如果是主谓宾式,重点应在谓语部分;如果是判断句,重点应在宾语部分。如2005年辽宁卷的命题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其重心就应落在谓语部分,即要写出是怎么样的“胜去年红”。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十三
要认真研究文题中提示语的要求,吃透已经出示的半命题中词语的含义,明确半命题已有内容和自己待填内容的关系,从而补出合乎语法的词语或短语,与已有半命题构成完整题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要忘了填写文章题目这一关键步骤。文题选择好了,在起点上你就高人一筹。确定文题时,本着以下几个原则:(1)熟悉性。选自己熟悉的,你才能顺利地写下来。(2)个性化。选自己能感受到的东西,而不是从。
作文。
选中借来的东西。(3)新视角。当你看到题目想到的第一个构思,而大多数人可能也会想到时,就应回避这个构思。运用发散思维,将你想到的新视角、新构思罗列出来,再选择。确定构思之后,运用纵向思维,对题材开掘深一点。
二.扬长避短,掌握主动。
填题时要明确所填内容与自己特长的关系,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熟悉的半命题,感悟最深的半命题,自己最有把握的半命题,最容易写出新意的半命题。
[立意指导]。
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那么补充的内容应该着眼于哪些呢?关键点就在于一个“也”字。“也”字表现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也就是说前面所要补充的材料与“美丽”之间不可能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所以在补充题目中除了那些公认的美丽的事物美丽的精神之外,需要我们换个角度,逆向思考,比如:人们往往对失败、分手、放弃、遗憾、等没有好感,甚至讨厌,由此我们也可逆向立意为“失败也美丽”“分手也美丽”“遗憾也美丽”……其次,需要明确的是“美丽”是本题的题眼,也是文眼。需要深入理解“美丽”—词,那是一种内涵:坚强、胆识、恒心、宽容、大气、尊重等,并非单纯的表象的“美丽”。
补充题目后,接下来就需要认真构思,建议考生能够冷静的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宽想。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首先要进行辐射性思维,多角度地联想、想象,并将与话题有关的思想、具体材料大致罗列下来,从而找到源头活水。
(2)精思。面对罗列的材料要根据中心进行精心选择,多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
(3)实写。写“实实在在”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在文体的选择上,可以写成议论文,根据补充的关键词选择相应的论据进行写作。也可以写成抒情。
散文。
采用排比段落横向选材进行抒情或从历史长河中起步进行纵向构思气势磅礴的抒发情感。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把自己亲历之事或耳闻目睹之事用细致的笔墨表达出来。总之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加以分析选定最适合自己的文体。
[审题误区]。
1、“-----也美丽”为题作文。
上文说过,这个半命题作文,审题关键点就在于“也”字。有的学生不去理解“也”包含着一种逆向思维,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命题:“春天也美丽”“勤奋也美丽”……这就属于错误命题了。同时这种反弹式的命题,还容易给学生造成另外一种误解,以为只要是反面的事物反面的精神都可以拿来写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例如:“自卑也美丽”“醉酒也美丽”……这样的命题也属于错误命题。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反弹”也要成曲调,切不可“乱弹”一气。
[拟题示例]。
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平凡也美丽、挫折也美丽、简单也美丽……。
[立意指导]。
看到这一题目,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等词语,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刻内涵,掘而深之,那文章的立意就会高人一筹。如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求新的愿望当然值得鼓励,但不能为求新而求新,那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另外,要明确“滋味”是这个题目的。
的中心词,是文眼,它并非指简单的味觉,而是指一个人做某事的内心感受。因此,写作文时,一定要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突出“滋味”这个中心。
[拟题示例]。
近视的滋味、得奖的滋味、挨批的滋味、被人误解的滋味、作弊的滋味……。
[解题指津]。
半命题作文,有了提示语既可能开拓思路,也可圈囿思维。如果没有任何提示或可供选择的项,反而更加自由。
“那一次”既有指向的限定,次数的限定,甚至还有环境氛围的限定。“读懂了”最有可能就是书,还可能有人、生活什么的。“书”的范围很广,教科书、各类名著,但是“想说读懂了,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书”看来最直接,但恰是最不好写的。而且,写“书”很容易忽略题目的前半截“那一次”。再说,写“书”很难在立意上出新。所以“书”不宜写。
“书”不宜写了,那么还能读懂什么?像“书”一样的事物,需人用心品读的东西。如有一首老歌叫《懂你》,那么不《读你》(也是一首老歌)怎么《懂你》呢?所以读懂的应该是“人”。
确定了写作对象,再来构建氛围,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有了“新”的认识、判断、评价等。文体的选择以记叙为主,辅以其他手段。
[解题指津]。
“我眼中的”确定了视角,必须是来自“我”的判断与认识,感受与体会。要填的是对象,可以是人:自己、父母、老师、朋友、伟人、明星等;可以是物:鲸鱼、沙漠、香格里拉、世界杯等;可以是事:齐达内“顶”人、丛飞之死、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等。选材的新颖、有趣是成功的第一步。
[误区警示]。
忽略了“我”的存在。
[思路指导]。
思路一:紧扣“随想”二字,毫无疑问,选择散文文体最为合适。生活中,许多小事物都会触发我们无穷的联想。花草树木、风雷雨电、鸟兽虫鱼、笔墨纸砚、锅碗瓢盆,无不是我们选择的对象。写这类文章,首先要对横线上所选的事物给予描叙,这描叙要尽量做到细致形象、生动传神,同时还必须将自己融入事物中去思考,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才具备感人的魅力,也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反之就好比眼睛缺少眼珠一样,没有神韵。切记,“随想”的事物要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感受,因为越是个性化的东西越能给人以新意。
思路二:这个题目,同样能写成议论文,如当你看到乱扔纸屑的现象时,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联想到社会上许多不文明的现象,然后进行分析、挖掘,阐明其危害,得出自己的观点。切记不能空发议论,不然读者不会心悦诚服。总之,求真、求新、求美,方能显出较高的思想性,展现较高的文学性,这就是我们作文应追求的目标。
[思路分析]。
“我关注”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你认为值得关注的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因此,它有话题作文一样的自由。
本命题中,关键词是“关注”,“关注”意味着“关心重视”,这要求你对写作对象了解并有一定的思考,否则难以写出较好的文章。不管你使用什么文体,都要先选择、确定关注的对象,然后再写作文。文章中要反映关注这个对象的哪些方面,以及为何关注,才能将你想说的话表达清楚。
可以“关注”生活中的小事;还可以“关注”生活中的大事;“关注”可以是对美好的人、事的关心。“关注”也可以是对消极、丑恶的现象的重视。长在江边的“你”,对汉江很关注,你发现汉江变得浑浊了。你呼吁人们要保护汉江。
总之,考题范围宽泛,选材自由,题材不以大小正反论优劣,只要有真实的感受,有一定的思考,就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十四
一、要指导学生做到补题要“合格”。
所谓“合格”,就是要求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汉语语法习惯。这是补题的最基本要求。
填补题目空缺时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学生要仔细琢磨缺的是哪部分内容,如果填补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学生要考虑是填中心词还是修饰部分,要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比如半命题中有副词“也”,那么“也”字前的主语的选择就必须符合这特定语境的逻辑要求。浙江嘉兴中考题“______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停下”“绿叶”“小草”等都符合语境要求;如选用“奋斗”“追求”“创造”“理智”“成熟”“鲜花”“掌声”等就与“也”的语境意义不符,这样的补题就是不合格的。
二、补题要求立意正确,要积极、健康、向上,补题要考虑到立意方向。
补题要兼顾题目的“眼”或者“魂”。“写什么,怎样写”就是作文题的“题眼”,几乎每道作文题,都有一个“题眼”,也就是作文题中最关键最主要的词语,是写作内容的“重心”。它不仅反映着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的内容,而且也决定着文章的结构和深度。所补的词语未见得就一定是题眼,但是要兼顾题眼。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往往与构思立意是同步进行的。“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为此补题时一定要考虑文章的立意。比如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
三、补题前要审清题意,要兼顾文章体裁。
半命题作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往往向学生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比如《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又如《之风不可长》,“不可长”这词,表明是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十五
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具体来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扬长避短,熟悉为先。
每个考生所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扬长避短,方能奏凯考场。近年来各地的考场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补题时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运营文思。
考场作文是一种“速成”作文,很难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选择的词语,应与自己平时库存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契合;所确定的内容,须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如河南题“我深深感受到了____”,题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选填的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很显然,任何一位考生对上述诸种情感体验不可能有着同样程度的感知、拥有同样深刻的感受,这时他们就必须“趋熟避生”。
(2)创新求异,独树一帜。
为半命题作文补题,最易题目雷同、题材“撞车”,为避免这一点,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作求异思维。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或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为此,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果考题没有强制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如河南卷文题一“我与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多数考生从提示语中选择“春天”、“智者”、“母亲”等词,但有一位考生却自出机杼,将文题补为“我和崇高的对话”,抒写自己一次真实而独特的心路历程,呼唤崇高人格的回归,充满情趣、理趣。
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而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运动思维。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像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
(3)力避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又一高发的“写作事故”。中考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左右。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因此补题时就应“就实避空”,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地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也就越大。半命题作文命题中设置的思维空白,为考生展开自由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可补入空白处的词语很多很多,一些考生往往就拿捏不准,如无锡市作文题“精彩____(一幕、瞬间、人生等)”,按说以提示语中的“一幕”、“瞬间”入题,也非常不错,然而却有考生为了“创新”,将文题补成“精彩世界”、“精彩世纪”之类,范围越扩越大,文题越变越虚,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大而空、虚而浮,事与愿违。
因此,要写好半命题作文,最好“小口径切入”,题目不要补得过大。如20济南卷文题一“拥抱____”,很多考生如此补题——“拥抱地球”、“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等。不是说这样的题目不可以写,而是说因为它们涵盖范围过大,写起来较难把握,容易流于泛泛而谈。如果将“地球”缩小为“绿地”、将“美德”缩小为“宽容”、将“生命”缩小为“青春”之类,经营起来,可能难度会变得小一些。有一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补题方法,可有效地缩小写作范围。如昆明题“我好想_____”,很多考生就采用此法,拟出了“我好想栽一棵苹果树”、“我好想去草原”、“我好想拥有一间书房”等范围具体的题目,降低了写作的难度系数。
(4)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逻辑。首先,要合乎生活逻辑。如写作半命题作文“我第一次_____”,若补填“哭”、“淘气”、“做梦”之类,就不符合生活事理。因为这些事情大都发生在人的婴幼儿时期,是难以界定“第一”的;而如果换成“领奖”、“说谎”、“远行”等词,则因为其在考生脑海留下的深刻印象,情理皆通。
其次,补题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20唐山题“____谢谢你”,揣摩题旨,横线上所填内容当与“你”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等。然而却有考生没有看出题目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填成了“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相反,年厦门题“那一次,我读懂了____”,考场上一篇满分作文补的词语是“坦然”,文章写自己在与历经坎坷却豪迈依旧的大文豪李白、苏轼的对话中,领悟到笑对挫折的人生真谛。作者显然非常准确地破译出了命题者隐含在文题空白处的命题意图,所补词语,既切中题旨,又与文题中的修饰语“那一次”和动词谓语“读懂了”形成了和谐的搭配关系。
(5)思想健康,拓深主题。
中考作文,对文章思想的健康性和主题的.深刻性也有着相当的要求。考生在文章中,应该尽量展现当代青年积极进取、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所说的思想健康,并不是要考生喊口号、说大话、唱高调,而是说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必须体现文化和文明的正确走向,符合健康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反映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力避消极、颓废、暴力和享乐主义思想。如2005年深圳题“_____的味道”,应该说这是一个蕴涵很深的半命题,完全可以补出夺人眼球的好题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竟有考生补填“打麻将”、“抽烟”、“自杀”等词语,显而易见,这样的题目,内容是消极的,思想是不健康的,与正确的主题背道而驰,犯了方向性错误。
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填的词语不同,主题揭示的深刻度也会有所不同。考生要想从作文考场上披锦而归,还必须学会开动真情和想像的钻头,向思维深处钻探、挖掘。大凡文章的主题,都可分为浅、中、深三个不同的层次,开挖时切忌浅尝辄止。仍以深圳题“_____的味道”为例,此文补题若停留在“物”的层次或“感官”的层次,补填“西瓜”、“咖啡”、“冰激凌”之类,就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若紧扣“味道”的涵义,往深处开掘,进入“事”的层次或“体悟”的层次,补填“得奖”、“挨批”、“失败”等词,虽仍然平淡无奇,毕竟深刻多了;若再掘一锄,进入“情”的层次或“想像”的层次,补填“母爱”、“阳光”、“飞翔”等内容,兴许就能别开洞天,胜人一筹。
文题补写好了,文章也就变成命题作文了,这时同学们就可以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动笔写作了。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十六
作文。
为文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巧妙补题。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生活体验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熟悉的内容作为写作对象。如“我的幸福,源于微笑”“我的幸福,源于读书”“我的幸福,源于父母的关爱”等中心词。
二要根据这些中心词,巧妙构思。如“我的幸福,源于微笑”为题,作者要抓住几个关键词。即“幸福”“微笑”“我”“源于”,讲清楚为什么“微笑”能使我“幸福”,理清“微笑”与“幸福”的因果关系。再如“我的幸福,源于读书”为题,作者同样要抓住几个关键词。即“幸福”“读书”“我”“源于”,讲清“读书”能使我“幸福”的道理,如读书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启迪智慧,改变命运等。
我的幸福,源于读书。
卢佳慧。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博览群书,品味人生,享受幸福,思索未来。
——题记。
感悟、理解书中的深刻内涵,你会发现许多秘密。从中,一定会体会到幸福和满足,便会逐渐爱上读书。再渐渐地,读书便多了一份平和,无论什么都喜欢顺手翻翻,细细品味。
书中的世界是无穷的,是奇妙的,我可以欣赏书中的各种景致,体会不同情感。我看到黑奴们的苦难与悲痛,看到英雄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迹,看见家人、朋友的生离死别,看到作家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
在沿途众多的景致中,其实,我读懂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寂寞,读懂了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人的思想是随着书改变的,书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它始终保持着原初的思想,去感染下一代人。
书,时刻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它在任何地方都能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使世界充满书香和芬芳,它的魅力就在于即使它悠然自得地藏在世界某一个角落里,它也不会被人遗忘,即使它消亡了,也会永远留在你的内心深处,永远不能忘怀。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我站在历史长河边,细观河岸的细沙,发现每一颗都是那么闪耀,每一缕光芒都刺痛我的眼睛,我在感悟它那神奇的光芒,愿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
书,香气浓郁,你是我的知音,我桃园结义的姐妹,我欣赏不同景致的情感,一生的伴侣。我为你销魂,为你自豪,与你相伴,知道万物的图画,知道世界的伟大,知道人生原来是一首诗。
我,在书香中漫步,感受书带给我的幸福。
角度与众不同。说到幸福,大部分考生容易想到家庭的温暖,想到校园的快乐,可本文偏偏摒弃这些耳熟能详的内容,将视野放到了“读书”之上。这一角度不仅新颖独特,还为语言出彩打下了基础。
语言异彩纷呈。无论是文首的题记,还是开篇的比喻、排比,或是引入的。
诗词。
均有笔墨动人之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语言不仅仅展示出深厚的文学底蕴还饱含了自己的一片深情。
我的幸福,源于珍惜。
薛业。
一个风吹得很轻很柔的春日晌午,独自漫步于屋顶。观朵朵白云于无垠的天边荡漾,看片片白帆在海上漂浮,听鸟儿在耳边欢唱,享受独处的快乐……这就是幸福。
觅一处洒满阳光的绿茵地,盘腿坐下。闻着泥土与空气的味道,呼吸着由百花酝酿而成的芬芳,悠闲地欣赏着身边的人来人往……这就是幸福。
一个月圆的夜晚,关掉台灯,轻轻推开窗棂,让清幽的月光洒进屋里,涌入心田。倚着窗棂,品一杯清香的绿茶,忆一个遥远的故事,吟一首浪漫的小诗……这就是幸福。
幸福无处不在。
如果你听到母亲在吃饭时无意中讲起你小时候所发生的一件琐事时,你不必惊讶于母亲超凡的记忆力——你只要懂得这便是幸福就够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一个如此爱你的人。
幸福无处不在。
如果在你泣不成声的时候,有人递上一块洁白的手帕,对你说上几句安慰的话语,你不必感到羞涩——你只要懂得这便是幸福就够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一个如此关心你的伙伴。
幸福无处不在。
如果你正处于一条荆棘丛生的阡陌小道,虽然艰辛无比,你却仍坚信“希望在前方”时——你只要懂得这便是幸福就够了。因为拥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你便拥有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
幸福无处不在。
只要用心去发现,我们便拥有着许多幸福,所以,当你埋怨上帝不公时请想想,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福——困难也是上帝给予你人生的考验。当你勇敢地克服困难之后,蓦然回首,你会欣然一笑,因为从前充满荆棘的小路已被自己的勇气与信念征服了,成为一条平坦大道。
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吧,让岁月将过往的时光收藏起来。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当你打开记忆之门,伴随着天籁般的钟声细细品味往事时,你会庆幸地感叹——自己是那么的幸福。
立意独特。本文呼唤一种惜福的心态,作者以温柔的笔触,写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幸福,这些诗情画意的片段构成了生活的美好。
我的幸福,源于微笑。
李治。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
微微笑。
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
斟一杯清茶,尝两瓣月饼,赏一轮明月,耳畔忽然传来了这支曲子,我的思绪又飞回童年。是啊,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还记得小时候,最惬意的事情就是醒来的时候看见爸爸妈妈在身边,再愉快地伸个懒腰,将床单搅得一团糟,等着爸爸妈妈去收拾。每天早上醒来,只要看不见爸爸妈妈,我就会大声地叫唤,直到听到了爸爸妈妈的回音,然后是微微一笑。听到爸爸妈妈舒心的微笑,我的心境,也为之惬意了。
曾记否,月上东山,华灯初放,我回到温馨的家。推门进屋,扑面而来的,是亲情,是问候,更有殷殷关爱:“饿了吧,快吃吧,已经热过好几回了。”感动的泪花在积攒,幸福的感慨驻心头,我笑了,我们全家也都笑了。
安享家的温馨,我时时感知微笑的魅力在绽放。回望昨天,我有过失败,有过荣耀。但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家的温馨,是微笑的魅力,幸福的甘醇,在勃发。
月考成绩公布了。这次,我真的考砸了。泪水模糊了我的记忆。回家的路很漫长,我没脸见爸爸妈妈。远远地,我看见家里那盏灯亮了,门前有个人在徘徊。渐行渐近,我看清楚了,是妈妈在翘首盼望,盼望她的孩子归巢。
依偎在妈妈身边,我半是娇嗔半认真道:“妈,这次我考砸了,你为什么不生气呢?”
您笑了,对我说:“失败了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勇敢地站起来。站起来,你就看见整个世界,为你敞开。那里,有你存在的地方。”
是的,站起来,就能看见幸福的筹码在积聚,希望的曙光在喷薄。
诗人汪国真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是啊!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当你遭受打击的时候,就笑一个吧!重温那小时候的梦,用微笑去面对世界。
线索精美。细读本文,我们不难发现两条鲜明的线索。具体而言,一条线索是精美的诗句,另一条线索则是自我生活的细节。两者交错出现,有诗意的文采,也有生活的真情,读来美不胜收。
细节精彩。写作这类佳作,总是离不开细节的雕琢。文章中,无论是听到爸爸妈妈回音的那“微微一笑”,还是“我”考试失利时“妈妈鼓励的话语”等情景,虽然笔墨不多,但却极为传神。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十七
魅力指自然流露出来的令人喜欢的感觉,是极能吸引人的力量。美国女诗人普拉斯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像银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 ________ 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悟心剔透,升华主旨。魅力,该是所有情愫的触发点,自然衍生而释放出来的一种能量,让人不知不觉就为之吸引:内化为一种感觉、一种个性、一种品质、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可以是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可以是对生活滋味的咀嚼、可以是对时间流逝的喟叹、可以是对某种情感的顿悟……唯有扣紧题材,自然升华,螺旋升腾,才能将“魅力”的主旨内涵挖掘到位。
龚子欣
夜,渐渐深沉,白天的喧闹变为宁静,世间万物沉寂在独具魅力的夜。而我,却依旧在挑灯夜读,为即将到来的中考不懈努力。
美丽的睡神悄然而至,无声地催我快快入梦。确实,疲惫让我无心再徜徉书海,但心中的目标却使我无暇休息。无奈起身,为自己泡一杯最爱的枸杞茶。
沸腾的水倒入杯中,冲击着杯底的枸杞:水滋润着枸杞,枸杞美丽着水。在这小小的杯中,完美地融合,释放出独特的清香气息,勾起我无限遐思。我迅速盖上盖子,不忍让一丝清香逃逸,将它们包围在这狭小的空间,让香气慢慢沉淀、酝酿,然后浓郁在这激情的水中。
透过玻璃,端详杯中的枸杞,有的浮在水间,有的沉在水底,还有的随着表面析出的气泡在水中忽上忽下,各具情态。看着杯中的枸杞,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微缩的世界:黄里透红的茶便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沉浮不定、位置不同的枸杞,不正是社会的各色人?沉在水底的枸杞,是那些安于本职岗位、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忽上忽下的枸杞,正是那些为生活疲于奔波、努力进取的人儿——他们可能不满足现状或许曾经坎坷,心中却装着理想;浮在水面的枸杞,他们拥有了辉煌,可能名利双收了吧!细细想来,就像这杯中的枸杞,少了谁都不行,它们都在浓着茶的色,淳着茶的香。社会之于人,不就是分工不同吗?他们都在奉献着自己,都在装扮着社会。
枸杞的香气,从盖与杯的缝隙间溢出,将我从遐思中拉回。我忍不住诱惑,捧起杯子,轻轻抿上一口,含在口中,不舍咽下,让那清香驻留在唇齿间。再慢慢蠕动喉咙,甜香轻轻滑下,如丝般缠绕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或许,有人认为人生如龙井,需要一次次的冲泡后才会更清香;有人认为人生如咖啡,越浓越苦才是真生活;还有人认为人生如烈酒,精彩纷呈才有力度。而我,却有着与年龄可能不相称的想法。人生要像枸杞茶,第一次与水融合就能香气四溢:生命只有一次,绝不能虚度人生,应把握当下,一气呵成!
选材独特。小作者并没有把视角放在一些大而虚的话题上,诸如“知识,善良,爱”等,而是把眼光投向小小的枸杞茶,通过自己细心的观察写出了枸杞茶独特的魅力。
主旨突出。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从枸杞茶的特征联想到生活中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实为不易。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十八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而且还会先入为主,给读者留下或好或坏的第一印象。半命题作文成功写作的关键在补题。下面,我就给同学们介绍几种补题的.新技法。
一、反向思考。这种思考方式能突破常规思维,创立一种跟原意相反的新意。如作文题《我渴望――》,一般同学补“幸福…‘欢乐”“上月球”等,而一位同学补为《我渴望吃苦》写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想在吃苦中锻炼意志和毅力。
二、另辟蹊径。补充题目,如果人云亦云,就没有味道,不能吸引读者了。如作文题《_______,谢谢你》,一般同学补“妈妈”“老师”“同桌”等,而一位学生补为《格林,谢谢你》,他写格林的童话故事充实了他的生活,(写作技巧)启迪他如何作文,这样的题目别具一格,对读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小中见大。就是补题时从小角度切入,用心写出最大意义来。如作文题《_______,我最需要的》,一般同学补“幸福”“欢乐”“文具”等。而一位同学补为《绿色,我最需要的》,他呼吁人们不要破坏环境,应重视环保,绿化家园。
四、袒露真情。就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如作文题《当我被______的时候》,一般同学补“表扬”“批评”等。而一位同学补为《当我被妈妈撵的时候》。他写了自己连续两次考试没上80分而被妈妈赶出家门的事,反映了家长过分重视成绩的现象。
五、聚焦社会。就是把社会上的新事件、新现象、新话题引入作文,使文章出新彩。如作文题《我最希望______》,一般同学可能会补类似于“考100分”“妈妈早日回家”“老师早点儿放学”的题目,而两位同学补了两个题目《我最希望地球母亲不再流泪》《我最希望地球上没有战争》,它们抓住了“环境问题”和“渴望世界和平”这两个热点,写出了新意。
六、立足高远。结合实际,立足点要高。如作文题《我学会了_____》,一般同学可能会补“骑车”“写作文”“洗碗”等,而一位同学补了个《我学会了异想天开》的题目,他举例说明了异想天开才能创新,才能改变现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十九
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即对作文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作全面审视。对于命题作文,其中心要依据对题目的分析来确定,因此,审题至关重要,写作前一定要“瞻前顾后”,审清其中的内涵,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来确立要表现的中心。否则,一旦“跑题”,即使语言非常生动精炼,内容新颖精彩,该文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得分更难以提高。
审题通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命题作文,审题准确,选材得当,至关重要。对于题目来说,范围有大小之分,对于所写的事件来说,意义有深浅之分。一般情况下,小题应该“大作”,大题应该“小作”。
“小题大作”是指题目比较具体,涉及的范围较小,涉及的人数较少的作文,对这样的事件如果作深入地思考和挖掘,往往包含着普遍的、深刻的、给人启发和教育的道理。“大作”就是要在事件的意义、道理、说明的问题上下功夫,动脑筋,细思考、深挖掘;“大作”就是要“平中见奇”“化腐朽为神奇”,就是要言人所未言之言,道人所想道之理。许多经典作品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就是小题大作的典范。作者由人力车夫毅然扶起一位老女人的事件,深入思考车夫的行为,赞美车夫勇于负责的精神,对自己的那种自私的心理进行深刻的解剖和自我批评,进而把这件平常的小事儿与所谓的“国家大事”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正是像车夫这样勇于负责的人,才是民族的希望之所在的主题思想。由此可见“小题大作”的意义。再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等等,这些题目表面看都很具体,范围都很小,但经作者的细思考、深挖掘、广联系,都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当然,“小题大作”不是生拉硬扯,不是生搬硬套,不是随意拔高,不是牵强附会。有些同学在作文时学常犯以上毛病,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就事件本身所包含的道理作认真细致的分析,只是为点明所谓事件意义硬加一句而缺少必要的分析,“拔”得突然,“拔”得生硬,这只是为“大作”而“大作”,不是真正的“大作”——挖掘事件本身蕴含的深刻道理和真正内涵,这样看来,小题要“大作”却不可强“大作”,硬“大作”。适合大作的题目中考题目比比皆是:20太原“倾心一爱”,年四川眉山“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浙江金华“这就是幸福”,20四川乐山“我的收藏”等等。
“大题小作”是指题目涉及的范围大、时间长、地点多、人物多、关系复杂的作文,要从小处、某一高度、某一两个人物来具体反映面上的问题,即所谓的“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滴水而见太阳的光辉”。因此,这样的题目选材一定具体,角度一定小而巧。比如:《在迎奥运的日子里》就是一个大题目,涉及的时间可以是一周、一个月或几个月,人物可能成百上千,但作文仅要求作者有“大题小作”的能力。比如可加副标题进一步将范围缩小到某一单位、某一场所,然后选一两件事具体写怎样迎奥运的,最后指出这种人,这种事还有许多,上面所说的仅是全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样文章写得既具体又全面。可见“大题小作”的好处之大。适合大题小作的题目一般是范围、关系类题目,如2006浙江绍兴“十六岁的天空”,2006年辽宁大连“印象”,年浙江湖州“生活,因变化而精彩”等。这样的题目就要求具体分析它涉及哪些人、哪些事、多长时间。而要把它写得有立体感,又具体、又全面,最好的办法就是“点面结合,即把某一两件事(点)写具体了,再一笔点及其它方面的人、事,将其置于全面貌之中,这样就能写好这类文章。当然“大题小作”不是只写一两件事就完了,还应在开头和结尾就全面、整体有个概括的交代,全局的点拨。
半命题爱是补题指导篇二十
句子式命题作文,宜采取分析结构法审题。即通过分析题目的文字含义和句中的语言关系,了解写作该题的范围和重点。如果一时对一个题目的写作重点把握不准,不妨把另一个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中明辨各自不同的议论重点,进而审清题意。要善于比较命题中概念之间的关系。有的是要阐述一个概念,有的则要论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有的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比较题目的文体特征。通过比较,辨明评议型、引申型、考证型、感想型等命题的细微差别。如评议型要求评事议理,引申型要求借题发挥,考证型要求查核证实,感想型要求夹叙夹议。审题时如把握住这些细微的差别,议论时就能精确地体现命题意图。比较命题的类型。如比喻类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像《赏花・育花・护花》等。象征型则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求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如《路标》等。对相似题目的比较辨析,可以帮助我们懂得怎样排斥写那些不合题意的内容或材料,而且启发我们避开“相似题目”的雷同构思,把握住写作重点,并有可能在文章中议论出别人未觉察出的新意来。比如作文题“我终于笑了”,可以划分为“我”、“终于”、“笑”和“了”四个部分。“我”表明这篇文章应是第一人称,也只能写有关考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写“他”或者某人,则是偏题。“终于”是最后的意思,表明写的文章要有一个结局,有一个交代,要具有完整性。“笑”表明文章内容的性质是高兴的,我的心情是开心的,没有写出这种高兴和开心,则是不符合题意。“了”是一个过去时态的标志词,表明我的开心不是以后的事情,而是经历过了的。进一步分析这几个词,会发现,最为关键的词是“终于”,它隐含了我的笑来之不易,文章没有写出这层含意,就难获取高分。
再如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为“我能”,是个主谓短语,角度极其宽泛,只须从自身出发,选择“能”的内容,将“我”摆进去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脱离自身的生活体验去写“能”,因为题中的“我”是对话题的限制;还要知道,在客观现实中,个人的心愿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他人、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或决定的。而这种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和谐与冲突,就是展开思路、深化立意的空间。明白了这一点,立意就更深一层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26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