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物志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5:48:09
家乡风物志范文(18篇)
时间:2023-11-23 15:48:09     小编:紫衣梦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次的经历都是实打实的。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但要保持独立思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创作活动,可以用于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感情。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多思考来不断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家乡风物志篇一

作为一个丽水人,谭宅对于我来说却是极其陌生的,还是因为这次的访谈任务,我才第一次听说并了解谭宅。

丽水谭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酱园弄,由谭宅和小谭宅两座院落构成,构造形式、工艺特征类同。建筑布局合理,工艺精湛,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谭宅是丽水城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为研究浙南清式住宅提供了典型实例。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去,我从来想过一座宅子会有这么大的用处。

谭宅之所以被称为谭宅,是因为清代中期一户姓谭的人家迁徙到丽水,逐渐成为名门望族,而这一户人家历代致力于教育事业,倡导办新学,而且这城内最早的女子学堂就创办于谭宅楼上。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三度攻克处州府城,二次驻扎谭宅。光绪末年,处州知府赵亮熙曾以谭宅为府第。新中国成立后,谭宅曾用作丽水县公安局、丽水县公社联合诊所。(1986年3月1日,xxx批准撤丽水县置丽水市)。

而谭宅最令我影响深刻还是它的建筑。谭宅建造法式规范严谨,细部装饰手法多变,显露了江南民居的纤丽和柔美。建筑总体布局在一条轴线上。厅堂、天井、厢房对称组合,四周围以墙垣,构成了封闭式院落;院内雕饰工艺精美、题材丰富、寓意祥和;院外门窗装饰简洁,墙垣、屋面用白、青灰色调,比较朴素淡雅,屏风山墙高耸错落,既稳重又富有轮廓之美。在实用功能上,筑台基使之高出外围地面,并在居室内铺设木板,起到了干燥防潮作用;天井较宽敞,通风采光好,可充分接纳日照;院内栽植花木,形成了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四周墙垣包绕,屏风式山墙高出屋面,起到了装饰和防火的效果,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丽水民居的建构文化特色。宅内居民告诉我们,那房梁连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都是用榫卯结构,由木头凹凸部分啮合而成的,十分讲究。还有屋檐上的瓦片,每个瓦片上都雕有花纹,做工非常细致。

谭宅是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为昔日处州府城首屈一指的豪宅。其实酱园弄中的几栋房屋都是谭家的,只不过这个挂着保护单位牌子的,是最大的一座。谭宅在建造完成后,历经多次战乱,在40年代日军空袭中甚至被燃烧弹命中,然而建筑始终被保存下来。

酱园弄谭宅于1988年7月19日公布为丽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山墙为界,整幢建筑。建筑控制地带北到环城河,东到文昌路口,西到大众街口,南侧30米。谭宅的整座梁架为穿斗式,牛腿、雀替有山水、花鸟、走兽等雕刻,隔扇门、窗格子均有精细的花鸟雕刻,二进后天井墙上绘有壁画,彩绘山水人物,旁题黑底白字行书。照壁前后植有各类盆景花木,原有假山,已毁。进门时,我们还看到两旁有凹槽,谭内居民告诉我们这原本是用来放门槛的,那门槛几乎比人的腰还高,以体现其身份和地位之高。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当时谭宅的辉煌。

虽然我们已看不到昔日的谭宅到底如何,但这次的访谈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我们要更多的去关注我们家乡古建筑,它们承载的是过去悠久的历史,传承的是古老的文明,值得我们永久铭记。

家乡风物志篇二

有别于大多数胡同的横平竖直,在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安平巷一带,胡同歪歪斜斜宽窄交错,却有着最浓郁的烟火气。这样一片鳞次栉比的矮矮房顶簇拥着的就是妙应寺白塔。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塔基由大城砖垒起,高出地面两米,塔基中心便为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足有810平方米,护墙与两层方形须弥座叠高达9米。塔身是硕大的白垩色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其上是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华盖顶部的花纹铜盘周围悬挂36个小铜钟,风吹铃铛,声音清脆悦耳,铜盘之上便是铜质的圆锥形小塔刹。

金与白的对比,在青灰色的天空下显得崇高、空灵而圣洁。生活在胡同里矮矮屋檐下的人,抬头便可看到白塔,在仰视中,白塔以一种匀称的姿态与雄浑阔大的气势在成为一种视觉上的绝对地标,也以其建筑空间的宗教记忆而拥有一种令人屏息凝神的神性。白塔,就这样成为胡同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事实上,对于北京城来说,白塔也承载着深刻城市记忆。元代由于西藏地区的佛教传入内地,在汉地出现了许多西藏式的瓶型塔,妙应寺白塔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处。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位于大都城西,从此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而北京的建都史自金为始,名中都,在元统一后成为名扬天下的元大都。因此正如北京人有句老话“先有白塔寺,后有北京城。”白塔与北京同生。

从元大都的大圣寿万安寺,到明清两代的妙应寺,白塔经历过繁盛香火,也遭遇过大火和掠夺,几次破败修缮,历尽沧桑。寺庙是中国传统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在过去不仅是祭祀的场所,还承载着文化活动交流与公共交往的功能,更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包容与繁荣,穿越百年后,便以一种默默的姿态将城市的传统文化记忆保存于、参与于市井的熙攘与沉静之中。生活在白塔脚下的人们,每每抬头看到那白色的塔身、金色的塔刹,总会触动一些悠远的思绪。绚烂而伟大的文明、繁荣与落寞的更迭、传统宗法的色彩、百年积淀的种种,凝固成白色的塔,形成一种感召的力量。即使不被常常提及,即使成为了胡同里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也深刻地交织于、扎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胡同里的人们,仿佛生命从未短暂过。

近年来,城市人口增多、经济迅速发展,在白塔寺这一片静谧的胡同街区隔壁,就是聚集着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工作节奏极快的金融街。白塔寺下的老城,并没有在现代化浪潮下执拗于古旧,而是以一种叛逆而温情的姿态,成为发展的一部分。

2015年,一群设计师发现了这个奇特的胡同街区,并开始了叫作“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有趣尝试。整个计划以白塔寺历史胡同街区为背景,对于胡同中的部分空间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以胡同微更新的方式,用设计思维改善居住环境。于是,在原本逼仄破旧的胡同夹道中出现了用红锈色钢板分割出的微空间与绿竹,焕发出复古的美感。原本单薄乏味的老旧院落经环形的几何框架结构与四合院主房连结起来,扩大了空间的纵深。迎接新生,保有温情,是老胡同在发展浪潮中的一种态度。包容创新与人文情怀,也是这座城给予北京人的一种气质。

白塔寺外围是一长段红墙,从南头一直伸到北端,平添了一种深邃的味道。在红墙斑驳墙皮另一侧,是东夹道,胡同里的居民经常把自己家的桌子摆出来坐着聊天休闲,孩子们扯着风筝在夹道里跑,路边,还有几处咖啡馆,在浓郁的咖啡香气笼罩下的人们透过玻璃正好可以仰望到庄严典雅的白塔。

家乡风物志篇三

记忆中的夏天,便是那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风清凉得赶走夏日的燥热;天湛蓝得仿佛会映出地上孩子稚嫩的笑颜;蝉鸣叫得似乎那郁郁葱葱的后山苦槠树林就是一片乐园。是的,这就是大山中一个安静祥和的村落,居住着一群质朴的劳动者。一个承载了我无数童年美好碎片的地方——雅宅,我的家乡。

寻一抹浅香,那是百年古树经日月沉淀、风雨洗礼而被微风卷入空气里的清香,抑或是山间的清泉、野花儿,还是那连绵的、充斥视线的绿草?答案或许并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贴切形容的吧。不经意一撇,却恰好看见这株古苦槠树。五百二十年,不禁令人感叹,这是几世的长相厮守,换得与天地作伴,永存于这寸土地;五百二十年,掉落过几次果实,又飘落过几次树叶;五百二十年,看一代代村人繁衍生息,看着孩儿从撒欢疯跑到落落大方,又从志在四方到衣锦还乡。它陪伴了多少人来又往。

唐葛岭古道,处于好溪和章溪的交汇处。古道上有一座三神殿,殿里供着唐宏、葛雍和周武。相传他们是周厉王时三位谏臣。至宋以后演变成仙俗,称“唐葛周庙”,古道因此而得名。据说这古道还见证过一场抗日战斗。台阶边的青石留下岁月的斑驳,阳光透过茂盛的树叶,洒下属于每一片叶子的影子。左右两只青石狮兽,从茫茫时间长河中,遗落自己伫立的身姿,即使青苔渐渐爬上身体爬上自己威武的毛发,炯炯的目光虽已石化,却毫无减少地流露了对雅宅,这个自己守护了一辈子的小村庄那浓浓的爱恋。时光悠悠,每天的日出日落,每次的狂风骤雨,好像都是在沉淀,一份专属于这儿的独家回忆录。

生活总是不停息的。沿着古道往上走,在转弯处,望城亭,矗立在古道上,似等候我们多时。几盏火红的灯笼迎接如期而至的国庆,四根柱子上的文字苍劲有力“路遥山阻难隔心,求应惠厚情意切”“夹道九州两都神地灵,孤岭三龙独庙仙天赐”。望城亭下,品一壶清茶,邀一位棋友;一壶茶,一盘棋,在亭下,就是岁月静好。功德碑上密密麻麻的素未相识的人名,也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小地方的故事,回味就似那热茶冉冉升起的白雾。

穿过阡陌小巷,走过袅袅炊烟,来到古民居。

门口,四个大字虽然泛白,却仍清晰可见。推开沉重的木门,仿佛是打开过往的世界。棕色的木门掉了些漆,房梁依旧笔直,撑起一个家的安宁。古民居坐落于村庄内部,市里县里的领导都会专门去参观。黑瓦盖住房子,隔绝了风吹雨打的折磨,给予下边的人们温馨之感。简简单单的四合院,简简单单的家居用品,简简单单的几户人家,眼前浮现出了幼时父亲常在耳边感叹的“夜晚纳凉新月下”。人们不被城市的杂乱所感迷惘,身前身后是大山土地,心中也是大自然,他们是纯粹朴实的。门上贴着大红纸,还有几副对联,在这夏末初秋,竟体会到了熟悉的年味。

去到三神殿,才真正感受到访谈时那位老伯伯说的“要建就建最好的大殿”是什么意思。雕梁画栋,宝珠璀璨,盘旋在头顶的龙头威严地俯视下面虔诚的人们,两旁的灯华丽地落下,满目缤纷,五彩的大殿,奉着文昌君、观音娘娘等等佛像,磅礴之气弥漫四周。

雅宅特色,不得不说的就是苦槠腐。那是用后山成片的苦槠树群结下的苦槠果磨成的苦槠粉所制的。在夏天,弹嫩的带点棕色的苦槠腐配上的山泉水冰冰凉凉,简直就是消暑“神器”。感受小块的苦槠腐携一点难以察觉的苦和酸甜的汤水,冲去你体内的来自盛夏的暑气。一饮这碗来自大自然的美食,这趟便无遗憾了。

山城的夏日很简单,看一看百年的古树,登一登唐葛岭古道,在望城亭远眺车水马;约起友人下一盘围棋,楚河汉界之间感情升温;君子之交淡如茶,在蜿蜒的小道中,总会通向那个四合院,院中央的石子拼成的缤纷鹿,一回眸便是惊艳时光;去佛前虔诚一拜,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对接下来努力拼搏的一个许诺;最后,村口长廊一品清凉的苦槠腐,便是一个夏天。

这就是雅宅,一个我从小就接触的地方,没有乱世纷扰,没有来去匆匆的人们,没有可笑的造化弄人。村民靠山依水,便是一生。

家乡风物志篇四

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有了远离集体的习惯。当大家都在欢愉的时候,我却在一个人读着散文;当大家都在游戏的时候,我面对着书本思绪万千;当大家都在给自己加油的时候,我却在心里自嘲;当大家都快活地在生活时,我却在心里,与世隔绝地,独居。

我喜欢美术,喜欢用素描铅描绘自己的心情。笔尖与纸张的距离,是我心尖最宽广的一片陆地,我喜欢画海,画那孤寂的沙滩和无边的海洋。画里的海有时阴雨绵绵,又时晴空万里;有时狂风大作,有时艳阳高照……但是,我的画,永远没有人的踪影!我笔下的沙滩永远都那么寂寥,空荡荡的沙堆里,有时候留下两行孤单的脚印,有时散落着几个残缺不齐的小贝壳,但,我绝不会在沙滩上面画人!原因嘛……我总觉得在沙滩上画人是一种多余,那一个个微笑的人儿,画在素描纸上,就是我眼中最最明亮的一颗太阳。照的我头晕脑胀。

是的,我是个自卑的女孩。像一块最平常不过的、灰暗的石头,习惯了被人遗忘。

但是,在见到小沫之后,这一切的自卑,都成了过去。

小沫是一个快乐的女孩,灿烂的笑容是小沫留给我的唯一印象。小沫总是扎着高高的马尾辫,跳起皮筋来一甩一甩的。她是个幽默健谈的女孩,和她在一起的人,半小时之内一定会被她的言行逗得笑出声来。我真的不知道小沫是怎么下定决心来接触我这样一个自闭症少女的,我只是清清楚楚的记得,那天,小沫甩着高高的马尾辫,走到正在画海的我旁边弯起一个露出八颗牙齿的标准微笑,对我说:“小茹,你这么喜欢海呀,每天都要趴在座位上画一遍。”她明朗的声音吓了我一大跳。

回过神来以后,我礼节性的笑了笑,浅浅的说了一句,是啊。她则是又问了一句:“不过小茹,你的画为什么没有人哎,好空荡好空荡的!”我又浅浅的说了一句:“加上人是不是很多余呢?”小沫再没有说话,只是挠挠头笑了笑,便走开了。

之后,小沫便经常来找我,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我说话。平常一直扮演自闭症少女角色的我,终于,在她那明朗的声音中,像她一样,灿烂地笑了。

渐渐地,我也开始觉得,我的画,有些空荡荡的了。

终于有一天,我在画架上挂起那张白纸后,流水般的画出那流畅的,熟悉的线条后,一片海洋和一片沙滩出现在纸张上了。望着空空的画面,我忽然,莫名其妙的,想起了小沫。

我咬咬牙,握起素描铅,勾出一张纤秀的瓜子脸,在瓜子脸的偏上方,画出一双清澈的大眼睛,下面是一张高鼻梁的鼻子,然后是一张向上弯起的淡粉色嘴唇。瘦弱的肩膀,纤细的双手抱起一束淡紫色的薰衣草,向里弯曲的腰,一件随风飘起的碎花连衣长裙,两条细细的腿并在一起。一个曼妙的小沫便跃然纸上。

画完这幅画,我忽然莫名觉得,比起窗台上那个镀着夕阳的鱼缸,画纸上那个曼妙的小沫,好像更加耀眼一些。

我好像记得自己曾经说过,笔尖与纸张的距离,是我心尖最宽广的一片陆地。而现在,小沫穿着一件小清新风格的碎花连衣裙,翩然走进了我“心间最宽广的一片陆地”。身后跟着的,还有她那银铃一般的笑声。

“是不是,小沫开始成为我唯一的挚友了呢?”

那一天,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没有猜错的话,我很快,就要像妈妈希望的那样,变得开朗起来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真的要感谢小沫了。

第二天,我把那幅画拿给小沫看,小沫有点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开心的说:“谢谢小茹,把我画的美美的!很喜欢哦,我抱走啦~~”说完便愉快的抱着那幅画跑开了。留下一个同样有点尴尬的我,站在原地傻笑了半天。

从那次以后,我变开始大量的在海上画出小沫的样子。画里的小沫有时忧郁,有时愉快,有时清新,有时童真,有时优雅,有时活泼。而我,却迟迟没有出现在海面上,陪伴小沫那有点孤独的身影。刚开始,满面微笑地捧着画跑走。后来呢,可能是因为我画的太多,看见了也只是笑笑,不再满怀喜悦的抱走了。

我知道,我的开朗也不过只是针对小沫。我毕竟还是我,还是以前那个自卑的我。因此,我的画里,始终都只有小沫一个人。

就在这时,不知是那位伟大的同学手机里忽然想起了一阵钢琴曲,让我想起了小沫的特长――钢琴。我兴奋地笑了一下,立即画了一个坐在长凳上弹钢琴。长凳上的小沫穿一件华丽的礼服,一双清澈的眼睛里,溢出了满满的自信。弯起的淡粉色嘴唇,也在诠释小沫内心的喜悦。小沫的指尖流出了一道彩虹一样的五线谱,上面还跳跃着几个彩色的音符,很美。

画好之后,我阴差阳错的跑去给小沫看,因为我知道,那幅画是我迄今为止,画的最曼妙的一幅了。

回过神来之后,我看到小沫睁着一双真诚的大眼睛望着我,在等待我的回答。我挠挠头,答道,是。

小沫摇摇头走了,她的背影烧伤了我的双眼,也刺痛了我那颗自卑的心。

之后的几节课,很多人一直莫名其妙的称呼我“公主”,我非常纳闷,就扯住一个女生的袖子,疑惑的问了一句:“我和公主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她苦笑了一声,不耐烦的说:“不都是小沫逼迫我们叫你‘公主’的吗,还说什么要消除你的自卑,真是的……”

接下来是一节数学课,数学老师讲的话我几乎是没听进去一个字,心猿意马的我只能百无聊赖的一页一页翻看着数学书。忽然,数学书第52页的一张纸条跃进了我的眼帘,我立刻把纸条拆开,只见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

“即使是最平凡的种子,也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是小沫的字迹。

我的心又是强烈的一怔,随即大脑一片空白。

……。

下课后,我在那幅画的沙滩上添上了我的模样。沙滩上的我端坐在画板前,手中握着一支画笔,画笔下面,一道油彩绘出的彩虹冲破纸张,飞向云霄,和小沫指尖那道五线谱彩虹一起,交织出一段美丽的梦想。画中的我微笑的眼睛里充满自信,正如现在的我一样,彻彻底底的脱离了自卑的阴影。

那天,我在日记中这样记载到:

“我知道,在小沫的帮助下,我已经彻底的游出了自卑的海洋,走向了自信的海岸!”

谢谢你,小沫。

六年级:耶莉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家乡风物志篇五

说起家乡,总会有一副幸福,纯洁,山清水秀的画面呈现,但说到家乡的人物,就会有淳朴,善良的感觉。

对于家乡的其他人我没有太多的记忆,但有一位老奶奶,她那慈祥和蔼的笑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当我回到家乡的时候,总会看到一副和蔼可亲而布满皱纹的脸,却常常带着笑容,时不时还会说起这个姑娘又回来了。这位老奶奶对人都很友好,热情,每次得知谁家有困难了,她总是回去询问,还会帮忙,也从来没说过想要什么回报。

她也特别的勤劳,每当我无聊的时候走在田间的路上,总会出现一个模糊疲惫的身影在田里劳作,不禁想起她那一双布满老茧粗糙的手。我想,对于那位老奶奶而言,青春时美好的岁月早已不在,留给她的.想必只有脸上的一道道皱纹了吧。

家乡风物志篇六

家乡的枸杞。

辅导教师贾亮。

枸杞生长在北方地区,我的家乡在河套平原上,是生长枸杞的好地方。朋友,如果你此时来到我的家乡,你一定随处都能看到生长茂密的枸杞:人们的院墙的四周,渠道两边、盐碱滩上、道路两旁……特别是六七月你如果来到我的家乡,你随便可以去摘红彤彤的鲜果……吃上一颗“红果”真会让你爽心悦目,流连忘返!

枸杞在灌木树中,我想她大概是北方报春最早的树,当大地还没有完全苏醒,春风还有些寒意料峭,枸杞就发出了新绿,寒风中,她为大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朋友,当春夏之际,你一定要到我的家乡做客!此时,那到处绿油油的枸杞树会陪伴着你。枸杞树无需修饰、也无需打扮却格外美丽。你瞧:那细长的绿叶长出后,形状犹如一柄柄绿伞,蜡质的叶子上时常有晶莹的水珠在滚动,粉红色漏斗状的枸杞花点缀其中,引来蜂飞蝶舞,每当有微风拂过枸杞树时,蜂蝶在绿叶间隐约有声,花蕊间发出的幽香便会弥漫在整个原野上空。此时,你定会情不自禁的叫出:啊!这里的枸杞格外美!当你远远地站在水池边,你的眼前是一排排整齐的绿墙,看不到一点点空隙,难怪老杜说,“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走到近处,凝视倒影的琼形,回首浓密的鲜杞,又密又整洁,绿茸茸,如绿色的烟雾,似微微蠕动的翠云,浮在碧波潋滟的水面。来到她的下面,她的主干弯弯曲曲,千姿百态,老态龙钟;小枝有纵横棱纹,还有许多不生叶的短刺,难怪古人有诗云:“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水中还有许多小鱼游来游去,好像在龙宫弯曲的仙柱间嬉戏。当你陶醉中回味刘禹锡、苏轼的诗句,你真的会感到像进入仙境。

尤其是六、七月份当你来到我的家乡,那是枸杞成熟的季节。六七月的枸杞的功效大的很,她不但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等功效;而且让人精力充沛!古人曾有枸杞树下听雨的诗句:“几点昨朝春尽雨,杞园珊瑚树树红。”还有“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不只宁安的枸杞到处都是,我的家乡药果依然“擅寰中”。红玛瑙般的枸杞挂满了枝头,像火,像花,像点缀的红色繁星。如果此时你站在高高的枸杞旁眺望,一串串仙果像葡萄似的挂满枝条,你定会情不自禁地走到枸杞树旁,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摘红果,犹如大豆大小椭圆形的鲜果摘到你的手心,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红彤彤、亮晶晶、鲜灵灵;你会不由自主的吃上一颗鲜果――啊!好甜哪!于是你开始不停的去摘果,手里拿不了,你定会去寻找一些盛鲜果的用具……也许你摘得满满的还不罢休……这时五颜六色的的彩蝶也来赶趟,翩翩起舞,婀娜多姿,与红色的海洋相映成趣。目光所及,犹如天女散花,美如天堂,一片繁荣景象。在这个季节里,枸杞树以一种姿态、一种骄傲站立,不知赢得了多少观光者的赞美与吟赋!

朋友,不仅如此,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也许你还会从枸杞中得到启示!

枸杞,以其独特的美来美化大地。他俨然、整洁,像一个文静的少女,她没有垂柳的`“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的骚动和妩媚,也不像松柏那样三九依翠,可她迎春最早,落叶最晚,霜打枸杞时,依然绿,称得上是灌木中的伟丈夫!

枸杞的生命力极强,极易成活。小小的鲜果无论落到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不只是种子能传宗,而且,插干埋条也能接代。砍下的枝干随意埋在地下,竟然长出新芽;垂下的枝干与土地只要一接触,便马上生根发芽,所以,只要你栽下一棵枸杞,用不了几年,你就能看到一大片。

枸杞到处都能繁衍,道路旁、渠道边、土丘上、河道旁……还有人们的院落四周,枸杞是很好的院墙。特别是她耐碱性强,许多作物不能生长的盐碱滩上,她能长得碧绿葳蕤。渠道边,她拼命的舒展着须根,犹如一根根粗细不等的钢筋,与渠道融为一体。在寸草不生的盐碱滩上,它紧紧地抓住泥土,水冲不走,风刮不动;狂风暴雨来临时它巍峨挺拔,悠然自得,更显示她的坚忍不拔。每每看到这些,我对家乡的枸杞充满敬佩之情!

天气一天天凉了起来,绿叶渐渐褪落,秋果竭力想挽留岁月,却被秋风无情吹落,红的、黄的、秋枸杞铺满了田野,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什么……直到冬季到来,枸杞树的叶、果全落了,她的叶、果毫不保留全部奉献给了自然。朋友,也许你此时认为这时枸杞该结束他的美丽,没有!不必说大雪纷飞中枸杞上的“梨花盛开”;也不必说雪后我们看到的犹如一顶顶帐篷,单看看餐桌上的一杯杯枸杞茶就会让你爽心悦目。朋友,冬天你要是来到我的家乡,家乡农民首先会给你沏上一杯热乎乎的枸杞茶,当你品上一杯枸杞泡的茶,你一定会被那晶莹剔透的液体,甘甜中带着清香和微苦滋味所打动!此时,你仿佛觉得血脉中缓缓注入一种激情,你像真的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你听到人们啧啧的赞誉时,你会在渐渐感受的温热中,体会到枸杞以她芳香的魅力正向人们昭示着她独特的魅力和精神境界。

朋友,这就是我家乡的枸杞!她外形美丽,却朴素无华;她多枝多干,却一生淡薄;她坚忍不拔,却从不骄傲自夸;她顽强的生长,却从不讲条件。不管是肥土沃地,还是盐碱皑皑;也不管是水源充足,还是干旱少雨,她都能茂盛的生长,她是堤坝的勇士,防沙固土的坚兵!

现在,又到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季节,我建议,在河套平原的广袤的盐碱滩上要多栽枸杞。让这多姿稳重的枸杞把腾飞征途中的西部地区装点的更加美丽吧!

家乡风物志篇七

林倩倩。

作为一个丽水人,谭宅对于我来说却是极其陌生的,还是因为这次的访谈任务,我才第一次听说并了解谭宅。

丽水谭宅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酱园弄,由谭宅和小谭宅两座院落构成,构造形式、工艺特征类同。建筑布局合理,工艺精湛,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谭宅是丽水城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为研究浙南清式住宅提供了典型实例。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去,我从来想过一座宅子会有这么大的用处。

谭宅之所以被称为谭宅,是因为清代中期一户姓谭的人家迁徙到丽水,逐渐成为名门望族,而这一户人家历代致力于教育事业,倡导办新学,而且这城内最早的女子学堂就创办于谭宅楼上。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三度攻克处州府城,二次驻扎谭宅。光绪末年,处州知府赵亮熙曾以谭宅为府第。新中国成立后,谭宅曾用作丽水县公安局、丽水县公社联合诊所。(1986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丽水县置丽水市)。

而谭宅最令我影响深刻还是它的建筑。谭宅建造法式规范严谨,细部装饰手法多变,显露了江南民居的纤丽和柔美。建筑总体布局在一条轴线上。厅堂、天井、厢房对称组合,四周围以墙垣,构成了封闭式院落;院内雕饰工艺精美、题材丰富、寓意祥和;院外门窗装饰简洁,墙垣、屋面用白、青灰色调,比较朴素淡雅,屏风山墙高耸错落,既稳重又富有轮廓之美。在实用功能上,筑台基使之高出外围地面,并在居室内铺设木板,起到了干燥防潮作用;天井较宽敞,通风采光好,可充分接纳日照;院内栽植花木,形成了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四周墙垣包绕,屏风式山墙高出屋面,起到了装饰和防火的效果,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丽水民居的建构文化特色。宅内居民告诉我们,那房梁连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都是用榫卯结构,由木头凹凸部分啮合而成的,十分讲究。还有屋檐上的瓦片,每个瓦片上都雕有花纹,做工非常细致。

谭宅是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为昔日处州府城首屈一指的豪宅。其实酱园弄中的几栋房屋都是谭家的,只不过这个挂着保护单位牌子的,是最大的一座。谭宅在建造完成后,历经多次战乱,在40年代日军空袭中甚至被燃烧弹命中,然而建筑始终被保存下来。

酱园弄谭宅于1988年7月19日公布为丽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山墙为界,整幢建筑。建筑控制地带北到环城河,东到文昌路口,西到大众街口,南侧30米。谭宅的整座梁架为穿斗式,牛腿、雀替有山水、花鸟、走兽等雕刻,隔扇门、窗格子均有精细的花鸟雕刻,二进后天井墙上绘有壁画,彩绘山水人物,旁题黑底白字行书。照壁前后植有各类盆景花木,原有假山,已毁。进门时,我们还看到两旁有凹槽,谭内居民告诉我们这原本是用来放门槛的,那门槛几乎比人的腰还高,以体现其身份和地位之高。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当时谭宅的辉煌。

虽然我们已看不到昔日的谭宅到底如何,但这次的访谈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我们要更多的去关注我们家乡古建筑,它们承载的是过去悠久的历史,传承的是古老的文明,值得我们永久铭记。

遇见美丽——米炮糖。

林乐晨。

米炮糖,又称切白糖、切糖,是缙云县特产。

相传早在皇帝时期就有关于切白糖的故事,比如有。

本站https:///。

“黄帝时切白糖,夏官缙云好奇,观于侧,得其妙。切白糖,两两成四,四四以成二八,一冄毕,二倍四,四倍十六成四方,十六倍八八,四维八隅成焉。分则一为天,合则双为地,阴阳起合,卦象显焉。后,夏官每以白糖演阵法,得其趣,成其妙,分而天星为阵,合而歼敌其中,是名‘缙云白糖八卦阵’。继后孙膑推演承之,曰‘八阵’”。

过去传统,家家每年过年都会切好白糖,一般都要挑送到女婿家,表示娘家关心女儿、女婿,祝愿女儿家过好年。剩下的白糖则作为春节期间的待客茶点,待春节过后,日长夜短,白糖就又成了孩子们充饥的点心,为了切好糖,特别是当年新出嫁女儿的娘家,更是精心制作,日夜忙碌。

据说,米泡的制作,有新法和老法之分。

先说新法。新法制作,大约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是把已经“晒变”的糯谷(米粒从光亮变为亚光色,如此才能实现其糯性)先碾成糯米,然后用水浸透(大约需一天时间),再放到饭甑里蒸熟,并摊在竹篾席上,让冷风吹一吹冻一冻。然后在太阳底下晒干,最有再用大锅炒成米泡。这样的米泡,又脆又香。

老法炒米泡的制作,比新法还要复杂!主要区别在于,老法炒米泡的制作,在“发米”这道工序上与新法不同。它是在糯谷“晒变”后,在隆冬季节,直接将糯谷入水浸泡,所需时间比糯米入水浸泡要长很多,大约要一个星期。待浸好后,晾干糯谷表面,然后送到碾米厂加工,脱壳成米。这种“发米”就不需再蒸了,晒干后直接可以炒制。这样的米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就叫做“发米”。因此,发米既是一道工序,也是这种米粒的特有名称。

据说,仅从口感上说,老法制作的米泡,比新法制作的米泡,味道更佳,口感更纯。

一勺麦芽糖,两斤白砂糖和两碗水,正是制作一闸“米泡糖”糖水的用量。而熬糖油,最见功夫,也最关键。早一分出锅,糖油太嫩,做出的“米泡糖”容易发潮,甚至出现难堪的“倒闸事”;迟一分出锅,太老,卖相难看,容易散粒。熬糖油很快,在大铁锅熬了大约一分多钟,锅中的小泡变成了板栗大小的大泡。抄起铁锅,把糖油倒入另一口大铁锅。倒入早已炒制好的米泡、芝麻、花生等原料,搅拌,迅速将粘成团的“米泡糖”倒入案板上的木条框里,然后用“糖滚子”碾平压实,再操刀横竖切块切片。

在余光中看来,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也是海峡。而在我看来,乡愁就是外婆做的米泡糖。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通常已经不再自己制作米炮糖,只是买些回家充当年货。而我,永远不会忘记外婆亲手切的白糖,它是我吃过最甜的“糖”,也是我遇见的最美丽的乡村特产。

我如一个爱酒的人细致品评美酒一般,用心品味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也在不断地感受到祖国的进步、时代的变化。我想,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爱家乡的人最具幸福感的“甜”吧!

杨之靖。

2020年10月1日,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脱去负担,背上喜悦,南明湖畔,花明柳绿,湖面波光粼粼,悄然安静。锦鳞游泳,郁郁青青。

瓯江之边,应星楼,一段被遗忘的记忆,重拾,回味。

楼后面亭台水榭,每天都有很多人带着孩子喂鱼,这里的鲤鱼都又肥又大,成群结队。孩子们的欢笑声,小贩的叫卖声,夹杂着流水的哗哗声,苏醒,热闹,喜庆。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有所记载“少微山在浙江丽水东南十里,一名大栝山,以郡应少微处土星,故山名少微,州曰处州。”而清道光版《丽水县志》则明确“少微山在厦河之南,旧有少微星君祠,以郡应少微处士星也。”应星楼,因对应天上“少微处士星宿”得名,因见证千千万万丽水人民成长经历而成丽水之标志,因融合了处州百年来的传统文化而成处州之韵。

这座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的建筑是时任处州郡守寺丞王庭芝主持修建的。时任郡守寺丞王庭芝看到了处于危难之际家国,为振起士气,唤起民众为国效力的情怀,筹资兴建了应星楼。楼宇的命名一方面是寓意着呼应天上人才之星处士星之意,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人才之州之起源。应星楼的建造,新时代的开启,从此,风雨兼程有了见证。

水灾,大火,两建两毁。历经千年的风雨,应星楼最终毁于日寇飞机对丽水360多次轰炸之中。曾经的人才之源,应星之楼,被无情地炮弹毁于一旦,只剩一片废墟,与无尽的叹息。

2008年,为了再次传承丽水的历史文脉,丽水政府筹资重建见证历史千年历史的应星楼。2010年6月建成的新楼高达45。9米,共有九层,她在原有的古色古香之韵味上更添了雄伟与气派。如今,经过多年的规划,它成为丽水的一个文化地标建筑。

而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自然少不了对地方文化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这方面,应星楼则化身成了“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个遗产馆位于应星楼的1-2层,分为山高水长和之韵、春耕冬酿勤之韵、巧夺天工匠之韵、弦歌弄灯娱之韵、乡野绝艺奇之韵、千年山哈凤之韵六个部分。

春去秋来,许多个日夜,无数个四季,应星楼的历史见证着处州古城变成丽水现代都市,她一直默默伴随着丽水人民共度风雨丽水人民也一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捍卫她的那份神圣与庄严。

曾经,应星而名,遥对“处士星”,为古处州千年历史的见证。

而后,屡遭水患,又经战火,最后只剩下一片空寂和史书上的只言片语,似乎只能在记忆里寻得她的故事。

如今,应时再建,旧名新颜,成为今丽水耀古烁今的标志,它继续被刻入在一代一代丽水人民的记忆之中。

纵观千百年的处州历史,这座城市在应星楼的陪伴下成长。应星楼好似千万丽水人民的母亲,是记忆中的那雄伟印象,也是那颗思想之心的寄托之物。

对于不远万里来游玩的客人而言,应星楼是一座传承的桥梁,她无时不刻地展现着她的风采,告诉异乡之人,丽水之美,处州之韵,她大气而不张扬,她向千万人招手:这里,是丽水。

对于本地丽水居民而言,应星楼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明湖畔,蒙蒙细雨之中,蓝天白云之下,“风儿柔了轻纱雾,应星楼隐在朦胧处”。

对于身处他乡的游子而言,应星楼是记忆,是想念却不能去的地方。例如在异乡求学的我,也会时不时抬头看看那轮皎皎明月,拾起那片应星楼的印象,那从小便觉得高大雄伟的地方。看过千山万水,闲赏过他处风情,却忘却不了这牢牢锁在心里的应星楼印象。

处州之韵,贤才之地,应星之楼,瓯江之畔的应星楼,承载着丽水人民的记忆,寄托着丽水人民的厚望,千千万万的丽水人民,从这里走出,带着处州古韵,带着丽水特色,怀着丽水情怀,将丽水之声传遍世界,也将世界之美融于丽水。

南顿斗笠寻访记。

蔡雨珊。

九月三十号下午,我们在壶镇南顿村进行了一次访谈。南顿村,是一个以竹子制作为特色的村子。本次我们研究的是南顿村的一大特色竹具——斗笠。

斗笠,是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在古代,斗笠作为挡雨遮阳的器具,在山村水乡随处可见;到了现代,更有一些旅游景点,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在中国南方的很多家庭,也会在墙上挂上一个斗笠作为装饰。

漫步南顿村,目之所及最多的,除了鲜红的灯笼,就是斗笠了。就如右图所示,墙上挂着五彩的斗笠,前方还立着一个巨型斗笠。

接着我们对斗笠进行了深入了解。由于大家对斗笠方面都未作了解,我们诚邀了一位当地老人为我们讲解,以下为我们的对话内容:

珊:老奶奶,请问咱们村里这些挂着的斗笠是用什么做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

老奶奶:这个斗笠呢,要真正完完整整做出来,是非常麻烦的,要经过11道工序。首先啊,我们是要破竹剖篾,将数年生的老毛竹砍来,剔去竹枝,用篾刀将竹干破开,剖成筷状的竹条;然后呢,再给他慢慢剥离开青黄层,竹青层部分比较坚韧,竹黄层部分则较为松脆,我们在剖竹时啊就要特别注意分别对待了。把青黄篾细心地剖成很薄的竹篾,再用篾刀把篾条刮光滑,就能开始编斗笠了。我们在剖竹时,是要两眼盯着竹节,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竹篾的一头,右手拿住刀,将竹篾剖分开后,退一下刀,再用力把刀滑向箨环。刚开始做的时候呢一般很难把一大根竹干的竹篾从上到下一剖到底,这是个技术活,一下子不小心,不是竹箨环断裂,就是篾丝割破手或篾刀切到手。所以像我们编织斗笠师傅的手,总是布满伤疤。(说完还把手伸给我们看了看)我是年轻的时候做过这个,那个时候的疤啊,现在都还有呢,想想那个时候做这个,11道工序下来马虎不得,也就才卖一两毛一个,现在是涨价咯,好一点的要十几了呢。

珊:那斗笠本身有什么好处,对于我们生活又有什么用处呢?

老奶奶:斗笠是我们这些农民的必备品啊,每次去田里干活,都要带上它呢,轻便好用,可以遮阳又可以挡雨。你看斗笠外形宽大,其实摸起来顺滑一点都不扎手的,给我们干活的时候防晒、防雨、透气散热。最开始用斗笠的先是那些天天干活的农夫。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每日天刚亮,就抓起斗笠走进田里。这个时候,斗笠就可以保护他们的脸和脖子,方便耕作。

老奶奶:这些就是带起来的效果啊,质量之类的不一样,你看那些有白色夹在里面的,那些是纸或者是塑料膜,这样夹起来,戴起来的时候就会比那些粽叶的凉很多,更加遮阳光,还有的厚一点,那些质量就更好,可以用得更久。

珊:我明白了,那谢谢老奶奶了,今天麻烦你了!

最后,老奶奶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斗笠的故事,她说:“乾隆年间,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庭礼仪,他回乡省亲后返京,将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清朝贡品。”

至今,斗笠依然留存,南顿村民们也仍然保留着制作斗笠的手工技艺。他们想把自己的这项属于村里人独特的手工技术永久留存,把这项技术传给下一代。相信,制作斗笠的手工技艺会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

本次南顿村之旅,让我们小组感受到来自“竹文化”的浓厚冲击,体会到“竹传统”的工艺价值。但是,在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农民更多选择的是塑料制品而非竹制斗笠,青年人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创新而非传统工艺。在总体上我们对传统的关注愈来愈少,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失传。因而,当今社会下我们在关注创新的同时,也应多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让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更流长。

方泽慧。

历史简介。

淳熙八年(1181),朱熹讲学仙都;离开后,朱熹的学生建读书堂于仙都岩。宝庆三年(1228),在青田进士叶嗣昌提议下,人们在鼎湖峰对面的伏虎岩下创建礼殿,作为讲贯之所,以示纪念。咸淳丁卯(1267)缙云进士户部尚书潜说友拨款扩建,名为“独峰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缙云知县何乃容在好山脚下的“晦庵先生弥节于此”之处重建书院。

地理位置与周围环境。

书院位于初旸山南,月镜岩下。周围还有倪翁洞、问渔亭、仙女峰等景点。倪翁洞,由大小三个洞组成。洞前好溪蜿蜒,鼎湖在望。相传范蠡老师倪子助越灭吴后,嫉俗遁世,隐居于此。明代邑人御史樊献科、刑部尚书李志等曾读书于此。在倪翁洞附近,有一座雕梁画栋、以鱼为装饰的重檐八角亭——问渔亭。此亭建在一块形似莲瓣、四面临水的巨石上。传说鼎湖峰上有个湖,湖中长有大莲花。黄帝骑龙升天时,踩在莲花上腾空而起,然后刮起神风把莲花刮走。其中一瓣落到金华县变成金华山,另一瓣落到好溪旁的花瓣岩(这岩石又叫“青莲石”)。后来明朝有一个名叫濑仙的人来此,问询于渔而找到了他的主人御史樊献科。为了纪念这个“问渔得主人”的故事故造了“问渔亭”。

由此可见,书院不仅因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厚度而吸引古今中外的人们,还因其所带有的神话的神秘风情而吸引古代向往自由的仁人志士以及现世好奇的我们。当然也少不了这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内部结构。

独峰书院建筑属晚清风格,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核心部分为三间三进,左右厢房二十间,南北对称,由卷洞圆门和小门相连。其间花园、天井、围廊浑然一体。朱子及本县名人“禄位祠”三间,院门上石刻同治举人赵保滋书“独峰书院”匾额,书法秀丽。正厅大门上新悬匾额,上刻“晦翁遗迹”四字,为当代书法家沙孟海所书。文院内有椤木石楠、银杏、桂树、山茶、金钱松、芭蕉等名花名木。院内展览内容以纪念朱熹为中心,并陈列仙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以及仙都恐龙化石图片,供游客观赏、品味。

人文传承。

2015年12月6日,独峰书院举行了第一场公益性质的读书会,全民读经,论语一百;2017年9月9日,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独峰书院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别向全县读者征集独峰书院廊柱楹联,仙都胜境清清靓,独峰书院朗朗声。2019年,开展了七夕良辰,礼在仙都,“及笄礼”乞巧传统文化日活动,一直延续到2020年。这些活动的开展,让这幽静古朴的院落里多了一群怀揣着对传统和文化无比崇敬的人,也让书院变得多元、年轻起来。

余佳露。

宁波是我的家乡,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海滨城市。下面介绍宁波的古建筑。

一、天一阁·月湖。

天一阁是宁波的著名建筑,它坐落于月湖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古色古香的庭院,浓浓的古书气息,让人立刻对它悠久的历史产生敬仰。一进大门便看见藏书楼主人范钦的石像,他身后的壁画也栩栩如生。藏书楼里面陈列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书籍,这些书籍也上百年的历史。

天一阁防火藏书楼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也独具特色。楼上的通间大致上是用于存贮图书,布置书橱。用书橱将大通间划分开,井井有条。楼下为六间的布局。天一阁与范氏住宅之间还隔有一墙,用以防火。

月湖,又名西湖,位于宁波市城区的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南宋时期广建亭台楼阁,植树种花,形成“月湖十洲”。这十洲分别为湖东的“竹屿”,月岛的“菊花洲”,湖中的“花屿”、“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烟屿”、“雪汀”和“芙蓉洲”。

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的中心。唐朝贺知章、北宋王安石、南宋史浩、宋朝杨简、明末清初万斯同等都在月湖留下了痕迹,他们或隐居、或讲学,或做官,或著书。

二、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

相传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县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去世了。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接着坟中竟出现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三、南塘老街。

南塘老街曾是旧宁波商贸文化聚集地,叫“南门三市”。这条街上商铺林立,货品琳琅满目,全是宁波历史悠久的传统特色美食。“缸鸭狗”的汤圆,颗颗圆滑饱满,芝麻馅甜而不腻,汤圆上撒点桂花,清香扑鼻,混合糯米香,简直沁人心脾。“油赞子”有百年的历史。每家油赞子店铺门前都挤满了人。一根根油赞子拧成麻花状,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除了面香还有海苔的味道在口中回味,让人忍不住再来一根。“慈城年糕”洁白如玉,十分软糯,很有嚼劲。“年糕,年糕,年年高”,宁波人喜欢吃年糕,也会做年糕。在做好的年糕上印上“五福”“六宝”“金钱”等字,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三北豆酥糖”口感酥松,入口即化,不沾牙,吃完后,淡淡的黄豆香迟迟不会散去。

宁波,有它别有风味的一面。时代在发展,宁波人的生活也越变越好。

家乡风物志篇八

乌云缓缓地覆盖了天空,密密的,宛如巨大的伞面,环绕在城市的上空。天也顺势暗了下来。慢慢的,光线变得恰到好处,没有昼的刺亮,亦没有夜的昏暗,仿佛与这里的一切合为一体。雨,飘零了,有的顺着蜿蜒的黛瓦曲折滴下,好似茶艺人手中的功夫茶,自然,亦不失优美;有的坠入绸带般细长的小河里,溶入这座城市古老的血脉。

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嗒,嗒,嗒......”雨滴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弹起的乐章,是这座古城永恒的配乐。逐渐的,规律的雨声走向急促,宛如歌剧院内奏起的狂想曲,响彻着古朴的街衢,响彻着幽静的古刹,响彻着沉睡在此的,昔日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的错综院落。像是哭泣的婴孩又被逗乐了,青石板上的滴答声再度变得清脆,路上的行人纷纷收起了伞,享受着此刻雨水所带来的芬芳。

乌云终究还是散去了,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空。突如其来的雨似乎并没有给这座古城留下些什么,城市又回归了它的繁华,亦如先前那两千多年的岁月。

家乡风物志篇九

我的家乡是一个充满故事和让我印象深的地方,然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人却是一位抗战英雄。那里是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战役的主战场,当时马将军受到鬼子的猛烈炮击的时候就是从我们的江里大杀敌军的威风,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这就是著名的江桥战役。

几年前为了纪念马占山领导江桥战役当地建了一座江桥抗战纪念馆,在纪念馆内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都被完美复原。这更是让我深受震撼的是马将军的抗战决心,即使在最糟糕的自然环境下还与鬼子在顽强抗战。在江桥抗战遗址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纪念碑,背面八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勿忘国耻,居安思危。”这八个字更是提醒我们后入要牢记使命。

家乡风物志篇十

“江南竹核雕艺术创作基地”位于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汪坑村,该基地由中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核雕雕刻家之一——邹丽青先生建立。

这是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安静又祥和的院落。面朝着秀丽的山水美景,有一丝桃花源的韵味。进门没走几步,便进入到了邹丽青大师的一个小型核雕博物馆,这也是他平时进行创作的地方。虽说是核雕基地,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什么核雕作品了,邹丽青大师将他全部的核雕作品都捐献给了政府。因此,这儿只有他较后期的作品——竹雕和石雕。

展厅里的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表现出的不仅是高超的技艺也有生活的哲理。例如这件叫“轮回”的作品,第一眼看去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环形艺术品。仅由几个经过简单雕刻的竹节构成,每个竹节上有形态各异的小人。这哪算是一件大师的作品呢!后来,在邹丽青大师的讲解下,我才明白这一个个排列有规律的小人——从蹒跚学步的小人到俯首静坐的老者,是雕刻者借以表达人的生死轮回。没有理解雕刻者的心境,就很难体会其中深远的含义。正如邹大师所说的那样,艺术品不在写实而在于写意。只有真正懂得一件作品的内涵,就会发觉这件作品是多么精妙绝伦。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大师徒弟们的创作基地。这里是汪坑小学旧址,后来小学搬迁,邹丽青大师便将这作为雕刻技术的交流基地,促进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徒弟们在这里练习核雕技术。这些核雕作品虽算不上特别精巧,但也足以令人不禁发出赞叹。只见一个橄榄核上雕着圆形凸起的果实,旁边有几朵花相映衬,花儿有尽情绽放的,也有含羞半开的,又衬托了几片枝叶,极富有诗情画意。我们想到了初中所学过的《核舟记》。这么一件小小的不起眼的作品,花费的却是手艺人几周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从获取灵感、挑选材料,到长时间的雕刻打磨,一个手艺人可能为此废寝忘食,但是到头来却得不到更多人的赏识,难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所以,核雕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逐渐消失。在浮躁的社会中,能真正静下心来去花上几个月,几年去完成一个作品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我们了解到,邹老师的基地原本建在温溪镇里,近几年搬到了山上。“原因有很多,”邹老师说道,“一个是空气好,地方大,放材料方便;一个是这里是我老家,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也方便创作。还有就是能提供一种安静的心态,少一些人打扰。”邹大师表示,现在这个社会太急躁,大多数人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安静的心态。在一小段时间内没有看到收成便会选择放弃,因此真正坚守下来的人很少,邹丽青大师便是很少能坚持下来的其中一位。

艺术家是孤独的。他也曾迷茫过,他说:“学雕刻的人心一定要很静,少和外人接触,如果压力无处释放,就很容易得病。”甚至他为此两次患上抑郁症,有过自杀的念头。

邹老师还自己取了艺名叫“秋人”。当我们问及邹老师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艺名时,他回答到:“因为我喜欢秋天,秋天既是丰收的季节,又是落叶的季节。只有落叶肥沃了土壤,来年才有更大的丰收。还有就是秋天安静,像我们这些搞艺术的都是喜欢寂寞的,秋天就能给人这样一个安静的心态。”从邹先生对自己艺名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窥见他对人生的舍与得的见解。如今,他同他的艺名——秋人一样,做到了如秋天般的安静,也同秋天一般有了最好的收成。

去访问邹丽青大师让我收获颇丰,远超我的想象,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生活诗人。他将诗意放在他的作品之中,更放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之中。

如今,邹丽青大师作为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人让竹核雕,让温溪这个小镇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家乡风物志篇十一

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它就是我的家乡赤峰这里有辽阔的草原,悠久的历史,奇特的山峰和令人垂涎的小吃,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在一个破旧的屋子里,他只靠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课堂提问,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有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这便是我的老师。

家乡风物志篇十二

一、狗尾草。

在家乡田野的沟沟坎坎上,长着许多无名的野花野草。在这些花花草草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狗尾草了。

也不知是谁给它取了这么个形象而又拙趣的名字。狗尾草长的确实有些像狗的的尾巴,那毛茸茸的脑袋自叶子间憨态可掬的探出来。有时低着头,有时弯着腰,很有谦谦君子的风度。每当轻风吹过,它们就像顽皮捣蛋的孩子,开始摇头晃脑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在田野里疯玩,玩累了便坐在田埂上采些狗尾草来编花环。男孩子负责采狗尾草,将狗尾草编织成花环的形状。女孩子负责采野花,再将所采的野花按花朵的大小及颜色深浅的不同再别在花环上。不一会儿,一个布满鲜花香气四溢的花环就做好了。然后我们还会玩丢手绢和老鹰做小鸡的游戏,谁赢了才可以戴狗尾草花环。那时在我和小伙伴眼里,狗尾草花环是有着迷人诱惑的。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也让年幼的我们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有了狗尾草的陪伴,我们孤寂的童年却也多了几份快乐。

前几年回家,在田间地头又见到了它们那熟悉的身影。只是觉得它也落寂了很多。在身边陪伴它的还是有很多野花野草,只是不再有野小子和疯丫头们的身影。现在的孩子,童年时光不是被一部接一部动画片占据,就是在无休止的电子游戏里沉迷着。他们基本上已不知道狗尾草为何物。随着当年我们那些野小子和疯丫头们的长大,狗尾草们也只能在田野里随风摇摆,看光阴流转日月轮回了。

身在异乡,到处是林立的高楼和宽阔的马路,很难见到狗尾草的踪影。有一次在网上看到狗尾草的图片,就把它放在電腦上做屏幕,一放就是一年多。同事们都觉得奇怪,这株草有啥好看的?她们怎会明白,狗尾草于我,就是位童年的闺蜜挚友。在漫漫岁月旅途里,哪怕只是图片,能再次相遇相依也是多么的难得。正如这世间有些情意,若不亲身经历,不管是温暖还是凄冷,别人是很难理解和有同感的。

有次在爬旗峰山时遇到一株狗尾草,便连忙跑上前去采了回来。置放在案头,从葱绿至枯萎,都不愿把它拿走。看着它,就仿佛看到岁月深处那一双双温情的眼,一幅幅素雅的画,一张张纯净的脸。

在许多有意无意里,总忘不了家乡田埂上的狗尾草,一起玩耍过的小伙伴。在那用狗尾草编花环的纯净时光里,天上浮动着的云朵,河里流淌着的溪水,田野上散发淡香的花朵,小伙伴们银铃般的笑声,犹如一幕幕慢镜头在我脑海里呈现,在无眠的雨夜涌上心头。

若童年是我记忆的源泉,狗尾草则是这源泉中最纯美的涟漪。那笨拙而童趣的模样,不择土壤默默奉献的品格,是点缀往事的绝美风景。也是人风雨路上的人生榜样。心中梦里,总会触动那些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

二、石碾。

在村子中央,有一座泥墙灰瓦的碾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只是从我记事起,它就一直屹立在那里。它很特别,有窗而无门。大概是修建时为了方便人们使用时不受限制和约束吧,只在该安装门的位置用青砖砌了个门的框架。

碾房很小,也就十平米左右。房子中间放置着那个平整而又浑圆的大碾盘,上面是一个比碾盘稍小一点的碾滚。碾盘和碾滚在一起那么合适。大一寸你会觉得它大,小一寸你又会觉得小。“绝配”两字用在它们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在那些交通不便利的年代,真不知道乡亲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这个“体重”严重超标的家伙运回来的。除了石碾自已也就早就无人知晓了。在碾盘和碾滚上,凿有很多纵向的碾痕。一条挨着一条,粗细均匀。小时候听奶奶说,那都是请方圆几十里手艺最精湛的老石匠用铁錾一点一点打凿出来。只是我已无缘再听那些叮叮当当的凿碾声了。稍懂事后我才知道,碾痕就是石碾的牙齿,若没有那一条条的碾痕,石碾是无法将粮食碾碎的。除了碾痕外,它浅灰色的身上还隐约点缀着淡青色的花纹。只是质感较为粗糙,否则还真有几份青花瓷的清雅。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给它的馈赠吧。

每到腊月,碾房便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去处。乡亲们将要碾的糯米用水轻泡后,盛在盆里,端到碾房去碾。那时也早已有机器可用,但村里人却喜欢在石碾上碾,都说机器上打出来的糯米做汤圆或餈粑吃起来味不正。如果碾得多,也有人家会套上老黄牛。只是在进碾房之前,主人家会拿旧衣服蒙住牛眼睛,以防它趁人不备回头偷吃碾盘上的粮食。碾糯米粉时,要带上筛子。碾过一遍后,需把碾碎的糯米面用筛子过滤一遍,选出粗片大块的倒在石碾上再碾。这样来回重复两三遍后,碾出的糯米面才会又白又细,做出的汤圆和餈粑吃起来会粘而不腻,软绵可口。记得那时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人们会提前准备过年需用的食物。碾房就开始热闹了,张家碾了王家碾,王家碾了李家碾。也有个别等不及的,会带上糯米到邻村机器上去打。

除了腊月,平时我们也会在石碾上碾玉米,碾碎后煮粥吃。因白天农活忙,母亲一般都会选择在晚饭后去碾房碾玉米。去时定会叫上我和妹妹。因碾房没通电,去时都会带根蜡烛。点燃放在碾房的墙洞里,烛光忽明忽暗的摇曳着,石碾吱吱哑哑的转动着,我和妹妹手扶碾棍用力向前推。一圈圈的走下来,等到玉米粒碾碎,已是汗流夹背了。碾回家后的碎玉米,也是要经过母亲手中筛子的滤选,去掉碎的细末和大的.粗皮都当了家禽的饲料,剩下颗粒状的碎玉米粒就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粥。

后来因机器的普及村庄青壮年人的大量外出,石碾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碾房一日比一日冷清,里面不是东家堆几把稻草,就是西家放几捆玉米杆。石碾一天比一天沉默,很难再听到它吱吱哑哑的歌唱声。时间一久,碾房到处都弥漫着落寂破败的气息。在我离开家乡那年,已很少有人使用石碾了。前年回去,再路過碾房时,发现它被以前更加茺凉和破旧。屋顶长着蓬乱的蒿草,泥墙斑驳脱落,墙角布满蜘蛛网,碾盘上栖息着鸟雀,碾滚上木架子也早已四零五散。几只鸟雀看我们走来,都惊慌失措的飞向窗外的洋槐树上。母亲说早在几年前都没人用了,现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也已推不动石碾,就算是逢年过节要打糯米粉,也都是去邻村的机器上打。

石碾就像位进入暮年的耄耄老人,孤独而又落魄的样子,看着让人觉得很是心疼。听了母亲的一席话后,我良久无语。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心头却又是这样酸楚。回头望着沉默中的石碾,耳边依稀响起往昔石匠凿碾痕时的叮当声。时光飞逝,如今那些石匠或许早已不在人世。也没有人会用錾子和石碾叮当夜话,共诉心语了。

三、山。

山是沉默的,在尘世的风雨中,它用博大的胸怀迎接着人间的悲喜。山是跳跃的,在岁月的沧桑里,它用伟岸的身躯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漫步在山间小路上,耳边传来的是鸟雀的啁啾声和山溪潺潺的流水声,清风拂面,淡淡的花香四处飘散,隐约还能听到农人们耕做时的吆喝声,除此之外,山,是宁静的。

薄雾在山顶和山腰飘荡,此时的山像位害羞的村姑,健美的身姿在轻纱般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它从山背后偷偷露出半边笑脸,乐呵呵地看着整个山林,薄雾开始悄然无声的散去,宁静此刻仿佛成了流动的液体,清澈的溪流边,烂漫的山花旁,嶙峋的山石下,葱茏的山林里,它们忽而溜达在山脚,忽儿漫步在山腰,一会儿又转悠到了山顶,清风在它的轻抚下,更轻柔了,野花在它的亲吻下,更娇艳了,阳光在它的拥簇下,更明媚了。

山路的尽头,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竹林深处住着几户山里人家,白墙灰瓦的房屋在连绵起伏的群山掩映下,古朴而又静谧,屋檐下挂着的是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和成串火红的辣椒,一只花猫慵懒的晒着太阳,突然几声犬吠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原来是春耕的主人回来了,灰褐色的屋顶上升起了缕缕炊烟,随之,饭菜的香味便在四周飘散开来。

屋后向阳处有几畦菜地,碧绿的蔬菜们正生机勃勃的生长着,几只小鸡在菜地里嬉戏着捉虫子,菜地边上,有一眼山泉,清澈的泉水正的缓缓向外流淌着。

菜地上面,是一条羊肠小道。小道是通向后面山林的。山林里,是一片培育黑木耳和香菇的向阳坡地。在这片比较开阔的草坡上,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呈“人”字形的木架。当几场透雨下过后,一家老少便会全体出动给木架子翻身。先将晒足太阳的那一面翻过去,再将潮湿的那一面转过来。等木架子们全都喝饱晒足后,香菇木耳们就要大展身手拔着节生长了。只要雨水足光照强人勤快,收成就会好。这里的香菇木耳晒干后质量好水份少不掺假,很多生意人都闻风而来高价收购。渐渐的,这木耳和香茹也便成了山里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几个散学归来的孩童正从山下走来,一路嬉哈打闹着,他们的出现,给寂静的山林带来了几份生机,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一只乖巧的小黑狗摇着尾巴撒着欢,迎接它的小主人去了。

渐渐的,暮色浓了,从竹林深处透出了明亮的灯光,山里的夜晚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来临了。

家乡风物志篇十三

晚风轻轻吹动了思绪,拨动了内心深处的一根心弦,我又想起了远在家乡那一张熟悉的脸,我的太太。

小时候,在我的记忆中太太是热心的,忙碌的。我总喜欢去她家里,依偎在她身边,那里好想可以容下我所有的稚气和无知,父母那时候很忙碌,总是把我送到太太家,这个时候,太太又好像我的避风港。我可以肆意的笑,也可以肆意的.哭,对于那个时候的我,太太就是我的一切。我总以为她有超能力,因为只要去她家,我就舍不得走。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上了大学,现在连见她一面都需要半年的时间。

太太今年已经92岁了,满头白发,头发长了不舍得花钱去理发店,就自己在家修剪,眼角的皱纹是岁月留给她的痕迹,瘦小的身躯有着大大的能量,一双巧手会织毛衣、会编竹篮、会搓端午节戴的五线绳。在太太那里,冰箱永远是满的,饺子永远是素馅的,唠叨也是幸福的。

北纬的思念被季风吹远,每一份的爱都弥足珍贵,我的太太给我了比别人多的爱和温暖。太太,我很想你,大学生活很好,是我期待的样子,下一次回家的时候,再听听我的快乐。

家乡风物志篇十四

“此景只应天上有……”也许,这里说的就是我的家乡:那苍茫的田园、潺潺的小溪、寂静的小路,总让我觉得家乡是最美的!

沿着弯弯的小路,总会看见旁边那些五颜六色的小野花,轻轻蹲下,一股清香会让你神清气爽!站在石头桥上往下看,多么清澈的小溪!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水里还有许多细小的水草,随着流水扭着小蛮腰翩翩起舞。

这是什么声音?不约而同地汇成震撼的旋律:“咕——呱——”“咕——呱——”那歌声直上云霄萦绕村庄,使人深深陶醉在这田园小调的旋律中,就像有支看不见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提醒着每一个小巧可爱的演员,使他们的唱鸣趋向于协调统一。哦,看到了,那位指挥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她的名字叫做“自然”。

与之相映成趣的画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苍劲如黛的远山、广阔无垠的田野、绿盈盈的菜地……但这画面并不静止而单调:麦苗在相互打招呼,摇动舞身;露出笑意的农民伯伯,喊出一声声劳动的号子;叽叽喳喳飞鸟的身影,从碧空中划过……这唯美的画卷,不得不让人赞叹。

家乡,多么质朴的名字,多么壮丽的画卷!

家乡风物志篇十五

我从小生长在大山的怀抱里,还记得屋近处的山布满了松衫和毛竹,还有千万种杂树,山风吹,片浓绿,棵棵树像扭动身体在跳舞呢!

屋远处的山,苍黑似铁,如巨人、如铁塔、如宝剑,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十分壮观。

山下还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奔腾着、跳跃着,叮叮咚咚地唱起歌儿,真可以比得上“林中小河,野花夹岸”了。溪水从高处流下来,撞击着路旁的岩石,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般。山里还有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如:石和尚念经、狗指远路,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石头正等着你去给它取名儿呢!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风物志篇十六

自从离开了家乡,上了大学以后,每年只能节假日回家,家乡的好些风物也就逐渐变成了记忆中的东西,甚是怀念。比如家乡的冬晨,踩上去带有露珠的软软的草,可以做成洒水筒的竹,比如三四月份竞相开放的桃花和李花,比如院子里嫩绿的葱,以及秋天田野里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穗,微风吹过,传来的那一阵阵稻香。

当然,最想念的还是奶奶做的饭,我向来对集市上的肉类缺乏好感,而对奶奶种在菜园子里的蔬菜却情有独钟。大概就是因为一直跟在爷爷奶奶身边,所以格外喜欢爷爷奶奶自己种的菜,茄子,辣椒,包菜,小青菜,都是那样的新鲜,美味,富有独特的'香味。虽然现在仍然喜欢吃蔬菜,但总感觉外面的蔬菜都比不上奶奶种的那么香,那么甜,那么美味。很多常见的食物都能在奶奶的手下变成美味且形式多样,*子,饺子,煎米果,芋*子,辣椒酱,无论在哪个季节,都可享受不一样的美味。一到放假的时候,挑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风也轻,云也淡,全村的孩子都奔向后山,仅是在后山奔跑着,笑着,闹着,也足以让人心情愉悦。

我家的屋后便是后山,山上长满了坚韧挺拔的松树,一片竹林,还有一棵三四个人才能合抱的老樟树,每年初一,都可以看到爷爷在那棵树边,摆上*烛和家里的板鸭或腊肉,至今我也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最开心的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在后山游戏,一般我们都是通过口哨召集大家,然后便会有一大批的小屁孩跑过来,脸上洋溢着笑容,那么纯,那么真,特别是夏天的午后,看见小伙伴们额头上的细汗,红通通的脸颊,尤其可爱。当然,我对后山的记忆不仅于此,后山有一个属于我的秘密基地,几乎不会有人发觉并闯入里面,而我只带哥哥进去过。我喜欢一个人在秘密基地,靠着树干看我喜欢的书,或是眯着眼睛仰望蓝天,亦或是美美的睡一觉。夏天的清晨,总是习惯早早的起床,跑到后山看一场日出,即便是错过了,也并不觉得是一件遗憾的事,呼吸道新鲜的空气,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踩在散发出芳香的泥土上,没有刺耳的喇叭声,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这些时候都是有意思的,反正比我去学数学要好得多。

到了秋收的时候,也是人们繁忙的时候,我们要去割稻子,帮大人们干农活,但唯有一件事成了亘古不变的习惯,我们总是在割完稻子的那个上午去村里的小河里游泳,作为一个女孩子,我自然是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穿着一条四角短裤在河里奔跑,于是我每每只能和几个女孩子在石桥边给他们望风,用小脚丫拍打着河水,听着他们在河里游泳嬉戏发出的欢笑声,拍打着水的声音。那时候我心里可不爽了,真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只可惜,那都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又要回家了,可是还是看不到这些东西,吃不到这些美味。五六年了,早已经“曲未终,人已散”,等我有了男朋友,我一定带他去我小时候的乐园。让他看看我走过的风景,看看我小时候的影子,看看我静静的亲近大自然陶醉的模样,尝尝奶奶做的芋*子,煎米果,说不定我还可以为他做一次竹筒饭,烤一次地瓜,让他和我一起体味这幸福的感觉。

家乡风物志篇十七

自从离开了家乡,上了大学以后,每年只能节假日回家,家乡的好些风物也就逐渐变成了记忆中的东西,甚是怀念。比如家乡的冬晨,踩上去带有露珠的软软的草,可以做成洒水筒的竹,比如三四月份竞相开放的桃花和李花,比如院子里嫩绿的葱,以及秋天田野里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穗,微风吹过,传来的那一阵阵稻香。

当然,最想念的还是奶奶做的饭,我向来对集市上的肉类缺乏好感,而对奶奶种在菜园子里的蔬菜却情有独钟。大概就是因为一直跟在爷爷奶奶身边,所以格外喜欢爷爷奶奶自己种的菜,茄子,辣椒,包菜,小青菜,都是那样的新鲜,美味,富有独特的香味。虽然现在仍然喜欢吃蔬菜,但总感觉外面的蔬菜都比不上奶奶种的那么香,那么甜,那么美味。很多常见的食物都能在奶奶的手下变成美味且形式多样,包子,饺子,煎米果,芋包子,辣椒酱,无论在哪个季节,都可享受不一样的美味。一到放假的时候,挑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风也轻,云也淡,全村的孩子都奔向后山,仅是在后山奔跑着,笑着,闹着,也足以让人心情愉悦。

我家的屋后便是后山,山上长满了坚韧挺拔的松树,一片竹林,还有一棵三四个人才能合抱的老樟树,每年初一,都可以看到爷爷在那棵树边,摆上蜡烛和家里的板鸭或腊肉,至今我也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最开心的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在后山游戏,一般我们都是通过口哨召集大家,然后便会有一大批的小屁孩跑过来,脸上洋溢着笑容,那么纯,那么真,特别是夏天的'午后,看见小伙伴们额头上的细汗,红通通的脸颊,尤其可爱。当然,我对后山的记忆不仅于此,后山有一个属于我的秘密基地,几乎不会有人发觉并闯入里面,而我只带哥哥进去过。我喜欢一个人在秘密基地,靠着树干看我喜欢的书,或是眯着眼睛仰望蓝天,亦或是美美的睡一觉。夏天的清晨,总是习惯早早的起床,跑到后山看一场日出,即便是错过了,也并不觉得是一件遗憾的事,呼吸道新鲜的空气,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踩在散发出芳香的泥土上,没有刺耳的喇叭声,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这些时候都是有意思的,反正比我去学数学要好得多。

到了秋收的时候,也是人们繁忙的时候,我们要去割稻子,帮大人们干农活,但唯有一件事成了亘古不变的习惯,我们总是在割完稻子的那个上午去村里的小河里游泳,作为一个女孩子,我自然是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穿着一条四角短裤在河里奔跑,于是我每每只能和几个女孩子在石桥边给他们望风,用小脚丫拍打着河水,听着他们在河里游泳嬉戏发出的欢笑声,拍打着水的声音。那时候我心里可不爽了,真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只可惜,那都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又要回家了,可是还是看不到这些东西,吃不到这些美味。五六年了,早已经“曲未终,人已散”,等我有了男朋友,我一定带他去我小时候的乐园。让他看看我走过的风景,看看我小时候的影子,看看我静静的亲近大自然陶醉的模样,尝尝奶奶做的芋包子,煎米果,说不定我还可以为他做一次竹筒饭,烤一次地瓜,让他和我一起体味这幸福的感觉。

家乡风物志篇十八

在我家乡,每年的春末夏初,冷淘就占据了街面摊位上,尤其是卖早点的摊位。通常,它们会藏在一个沥水筐里,上面盖一块白色食品纱布或者是白色毛巾。客人点单的时候,伙计就会掀起这层遮盖物,它们一团团或一撮撮地紧挨着,当地唤作粉干,它们比龙口粉丝粗,又比桂林米粉更有劲道。可是,吃法大不一样哦!瞧瞧筐子边上的配料,那才是精要所在。传统配料中得有经过熬制的黄豆酱汤(郫县豆瓣酱可不行)、老酱油、青红相间爽口中辣的辣椒丁、葱花、蒜末、味精、麻油(花生油都不行),现在的吃法中,还常常看到香菜段、辣椒油、榨菜丝、黄瓜丝、雪菜、鸡精等,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diy,搅拌好后,就可以好好享用了。

我曾有几年离开家乡到了杭州。除了交通不便利以外,还有个不适应的地方,就是每到春末夏初一直到夏末秋初,我就遍寻杭城,希望找到来自故乡的美食冷淘,可每每悻悻而归。有时候,想到那滋溜滋溜又香又辣清爽可口的独特美食,还会不自觉地吞咽口水呢。

现在,我又回到了故乡。季节到了,味蕾就会散发出独特的味觉记忆,牵引着我一次次地走向那些摊位,大快朵颐起来。而如果可以慢慢咀嚼、静静品尝时,我的思绪就会飘远,放佛回到童年,我和弟弟从田间务农回来,妈妈拿出早就沥在竹筐里的.冷淘,再用冰冷的井水洗上一道,再淋上深稠的酱油,洒上葱花,一天的疲惫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有冷淘的地方,才是故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297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