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写总结时,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如提问、对比、归纳等等。这些范文反映了不同人不同时期的总结风格和方式。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一
本课是人教版第一册识字一的第二课。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的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拼音教学,学生已经初步适应小学的课堂教学。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要求表现的愿望较高。所以本课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猜字谜、画画、儿歌、游戏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启发学生发现汉字与图画的关系,感受我国的汉字文化。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2、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
3、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难点:通过12个象形字的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导入新课:同学们个个都是认字高手,现在识字王国里还有几位新朋友等着跟大家见面!瞧,他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了。(课件出示图片和象形字“口”)。
二、感悟汉字,提示课题。
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看出了什么?和我们以前认识的老朋友一样吗?(不一样)。
2、(课件出示“口”字)请小朋友睁开你们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个字。古代的这个字,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慢慢地就变成了今天的“口”字,你们觉得它和我们身上的哪个部位很像呢?(生答:嘴巴)。
3、同学们,像这样模仿一个东西造出来的字,就叫象形字。(跟读三次:“象形字”)。
4、你们还想认识更多这样有趣的朋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口耳目》,比一比谁能顺利闯关。现在,老师来写题目,看看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板书课题)。
三、识字大闯关。
闯关一:图文结合师生共同学习:口、耳、目、日、月、火。
课件出示:口、耳、目、日、月、火(带拼音)。
1、自由读。
2、开火车读(指导纠正)。
3、齐读。
4、游戏指“五官”认“口、耳、目”
5、猜字谜,画图画。
(1)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日)。
(2)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
(3)能取暖,能做饭,能照明。(火)。
猜出谜底后,请同学上讲台画“日、月、火”。师指画,学生读相应的字。
6、打开课本,再次图文结合观察6个字的演变过程。
闯关二:自主合作学习“羊、鸟、兔;木、禾、竹”
1、同桌一起学习,出示要求:
a、先自己读准字音,然后同桌互读。
b、观察图片,互相说说有你的小发现。
2、同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读字;说知识;说记字方法)。
4、师补充巩固(媒体出示儿歌,儿歌注有拼音)。
小朋友们表现好,山羊开口咩咩叫。
熊猫拍手直叫好,吃着竹子满地跑。
木禾相差只一撇,千万不要弄混淆。
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
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
闯关三:游戏巩固找朋友。
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巩固所学的12个生字。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三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对应的象形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
儿歌:(图片头饰的同学)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先找象形字),(两个人再一起找)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三个人一起)好朋友好朋友“羊羊羊”
闯关四:认识更多象形字(课件演示)。
同学们识字本领可真强!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象形字呢?(水、山、田)老师还给大家搜集了一些象形字,看看哪个聪明的小同学能猜对它们是什么字呢?(牛、果、弓、龟)。
四、认识三种笔画,指导书写。
出示笔画卡片“竖、撇、捺”
1、指认笔画的名称。
2、师范写三个生字“十、木、禾“,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
4、展示优秀作业。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练”
2、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看见我们本课认识的新朋友,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
3、用今天所认识的“新朋友”给家人讲一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
口耳目。
羊鸟兔。
木禾竹。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步入小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他们才适应了拼音教学,现在又要学习识字写字。所以说,这堂课不论是对于孩子们还是对于我这个从没涉足过低段的语文老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能让学生感受我国汉字的源远流长,快速牢记这12个象形字,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旧知激趣导入。
课前经过了解发现孩子们已经认识不少汉字,于是我从大家熟悉的几个字导入,一下子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接着通过课件演示把孩子们带进古时候的象形文字,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许多汉字是由一幅幅画演变而来的,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二、玩中学,学中乐。
根据象形字近于图画的特点,在学习时,我努力让学生发挥丰富的形象力,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指五官、猜字谜、画古字、读今字等多种活动一边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一边对汉字的各部位进行了形象的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认识了“口耳木日月火”。
“教是为了不教”,通过师生共同学习前6个字,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认字方法,所以后6个字我采取大胆放手,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心,释放出了巨大的学习潜能。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又通过儿歌再次巩固了对“羊鸟兔木禾竹”的理解运用。
三、游戏识字感受象形文字。
识字课本中“多读”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一味的反复练读,小朋友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识字课中总会运用许多游戏。为了巩固本课的12个象形字,我再次利用卡片分类(图片、古字、今字)三组来找朋友的游戏,不仅牢记了本课的生字,而且激起了认识更多象形字的欲望。因此在闯关四中拓展的几个象形字,学生就会轻松猜出。
汉字不仅仅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张张生动的图画,让孩子们在充满情趣的游戏中,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二
1.自主认识“日、月、火、木、禾、竹“6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2.学习新笔画“撇”和“捺”,会写“木”和“禾”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6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教学难点】。
学习新笔画“撇”和“捺”,会写“木”和“禾”两个生字。
一、复习、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汉字王国里面走了一圈,认识了6个生字朋友,你还记得它们吗?(翻牌抢读)。
二、看图认字。
(一)看图说字。
1.出示“日”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日”字的'演变过程,复习象形字)。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二课《口耳目》。
2.闯关一:看图找对应的古字宝宝。
闯关二:看古字宝宝找对应的方块汉字。
3.你在哪里地方还见过这些生字宝宝?(联系生活,扩词)。
4.翻开课本,齐读生字。
三、正音。
1.老师指学生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读。
4玩字卡(先是老师出图、出拼音,学生找字——同桌之间互认互读)。
四、欣赏音乐——小白船。
五、写字。
1.复习田字格歌曲。
引导学生发现“木”和“禾”之间的联系,引出新笔画撇和捺,认识撇和捺。
3指导书写“木”,边写边说要点。(撇由上而下,向左展开,起笔重,
然后稍轻,收笔稍快,形成尖状;撇尖朝向田字格的左下角。捺跟撇刚好是相反方向,对称展开,起点轻,由轻到重,收笔前更重,稍顿一下向右轻轻提起,也形成尖状。)。
4.教师范写“禾”,学生说、看,教师。
4.学生跟着ppt的描红书空。
5.复习写字规范。
拿笔,身正,脚放平。胸离课桌一拳宽,左手按,右手写。动笔。
6.学生描红,书写。
7.评议。
七.反馈、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啊,收获也不少哦,认识了6个象形字,会写了两个生字“木”和“禾”。其实呀,在中国的汉字里面,可不止这些象形字哦,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认识更多。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三
周五,语文教研组同上一节课的教研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我们终于可以选定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交流了,我们一年级语文组经过研讨决定把《口耳目》这节识字课作为目标课。在这次活动中我作为做课人直接参与,又在同事的讲课、评课当中获得了新的认识。张老师和陈老师的课都极为精彩,体现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风格,可谓各具特色,每节课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匪浅。
张老师的教学。
1、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教学中识记字形是难点,张老师采用了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的识字方法。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目”字,先让学生看图,点出“眼睛也叫目”,再书写象形字,说说象形字与图的相同之处,然后引出现代汉字“目”,最后加以总结,渗透了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识记其它几个生字,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并采用贴图,找朋友等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加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方法是多样的,无论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方式,张老师都给予了鼓励。学习中体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2、注意到了识字与生活的联系。如:在教学“耳”字的时候张老师注重了引导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挖耳朵;教学“口”字的时候教育学生要爱护牙齿,勤刷牙;教学“目”字的时候教育学生要保护自己的眼睛,注意读书姿势。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一举几得。
陈老师的教学。
1、课堂应变能力较强,处理问题方法得当。虽然陈老师刚刚踏进工作岗位却有着极强的应变能力。如:在找朋友的'游戏中有个学生把木字贴到了象形字竹的下边,陈老师没有当场点出错误,而是在集体讲解时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找出错误,并修改,表现出了新教师少有的“老练”。再如巩固识字部分同学们开火车读,有个学生把“禾”字读成了“竹”,陈老师不是简单的让其改正而是以图画引导学生区分,又给了我不小的震撼。陈老师的从容、淡定的应变能力,还体现在了课堂小结部分,本环节她的意图是问学生记住了什么,有个孩子又把“目”和“日”混淆了,陈老师并没有草草结束,又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让我们赞叹不已。不放掉一个问题,又怎么会忽视一个孩子,这样的老师一定是最有责任心的老师。
2、温和的语气,和蔼的微笑是我应该学习的。也许是从事多年低年级教育的原因,自己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的真理,脸上的肌肉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时,不自觉地变得僵硬,语气自然而然的也“硬”了起来。课堂陈老师温暖的微笑,和润物细无声的语气,在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中显得那么和谐,那么亲切。我不仅暗下决心:让笑容走进我的课堂。
1、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象形字是在图形中表意到符号表意,再到音形义为一体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在教学中我们都一味的追求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达到认字的目的,却忽略的欣赏汉字优美的造型,特别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及审美能力。象形字在小学课本上是唯一一次出现,我们却只为达到目标,而错过了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象形字韵味美、构字美的教育。如果能够让学生一笔一划的体会汉字的演变过程,综合地欣赏本课的象形字,让学生爱看汉字、爱学汉字的情感得到升华,就不会为此而遗憾了。
2、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课堂上我只注重了课堂环节的设置以及每一个字、每一张卡片的细致讲解,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又让孩子往自己预设的圈圈里跳。主要体现在丛士轩几次没有举手大声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始我还耐心地教育他做个文明孩子,举手得到老师的认可才能回答问题,后来发现时间不足采用了置之不理的方法。课后我想如果删除一些环节,把最后的几个字教给学生讨论交流,也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深信只有这样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互相的学习,才有可能在课堂上激起朵朵绚丽的浪花。感谢此次活动带给我的诸多收获!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四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丨丿丶”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十木禾”。
“目”和“木”的区分,“丿”“丶”的写法。
多媒体教学设备或生字图片。
游戏中认字。
2~3课时。
1、做游戏。老师说五官学生指。
1、教师画图并介绍象形字的来历。
2、学生自学十二个生字,可同位讨论学习。
1、出示图片,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
2、出示生字卡片,请同学认一认是什么字,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表扬好的认字方法。
3、做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识字记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齐读生字。
2、请一个学生带领大家读,找出翘舌音“竹、日”重点指导读。
3、圈出文中的生字,在课后的生字上注上拼音。
1、认识生字“十、木、禾”。
2、教师示范书写过程,重点指导笔画所占位置及“丿”“丶”的写法。
3、学生在书上描红、书写。
4、作业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表扬。
1、把你学会的生字念给爸爸、妈妈听。
2、做生字卡片,贴到教室墙上。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坐上时光机呀,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就跟着考古学家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看,因为古时候的人写的字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要考察考察中国的汉字是怎么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直接切入,感知象形字的特点。
1、出示古文字“日”和“月”的图片。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古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他们看到的事物的。这就是古文字。那你们能不能猜猜看,这两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字?(你为什么这么说?)。
2、课件出示古文字“日”和“月”的演变过程。
在远古时代最早出现的文字就是古人对照事物用符号画下来的,这种用符号描摹事物形状,后来几千年里逐渐变化成的方块字,我们称为象形字。
3、大家知道吗?像“日”“月”这样很像事物外形的字还有很多,(出示课件)这些字都表示什么?你快猜猜看。
4、到底是什么字呢?答案就在书上,快打开书找找吧!
5、(看书时的要求:)。
仔细看图验证你猜得对不对。
看音节把字读准确。
出示课件,分四组识记汉字。
第一组:日月火。
第二组:口耳目。
第三组:羊鸟兔。
第四组:木禾竹。
三、自主观察发现。
1、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然后老师把这些卡片贴在黑板上。
2、谁向同学们大声介绍你认识的字宝宝?(生上前指读卡片并组词)。
四、指导、领悟象形字的特点。
区别“目”和“木”:
认读“目”,并知道“目”即“眼睛”(指导学生发现把眼睛的图片转过来,就是现在的“目”)。
“木”就是树。口诀:木是一棵树。
两个字表示的意思完全不同。
2、还有两个字发音不同,但长得很像,是哪两个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出示课件区分“木”“禾”)学生试着发言。对,“木”字是棵树,禾苗低下头是“木”字加小撇,也叫上撇或平撇。
如:“鸟”点是眼睛,横是尾巴;“兔”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
五、课中休息。
六、准确读字、指导写字。
指读卡片(带音节)。
2、教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
师出示课件指导“木”字的写法。
写“木”出示两笔这是什么字?他和“十”哪里不一样?接着写什么?先撇后捺;动笔描红、写一个字;你是怎样记这个字的?(按笔画记、用十字加两笔)。
2)观察你怎样记“禾”?生汇报两种方法出示课件;学生书写。
七、用游戏强化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自己读读;
教师打乱顺序开火车指读;
这些生字也能连成一首儿歌呢!听--师拍手范读;生练习。
八、总结:今天的活动真有趣,想对同学、老师还有考古专家说说你今天最大的收获吗?
九、作业:
1、书写汉字;
2、到生活中寻找今天学过的字,下节课带到课堂。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六
一、选好课文,激发识字的兴趣。
《口耳目》这一课共十二幅漂亮的图,十二个生字,那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象形字会不仅让孩子们感到快乐,同时会激发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记住十二个生字。
二、了解学情,掌握第一手资料。
这课要求孩子们认识的字虽多,但是并不难,并且这些字是和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今家长对孩子们的智力早期开发了,说不定许多字都认识。果然,不出所料,十二个字孩子们几乎都认识。于是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由最初的强化识字为激发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喜爱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以及识字的方法上。
三、大胆尝试,培养自学的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课完全可以放手大胆的让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让孩子们自己感受到独立学习的快乐,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三项准备,我在课堂上大胆的进行生字教学。我重点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目”字,先看图说目,一方面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则培养了说话能力;接着看图比字,告诉学生这是古代人写的字,进而比较古字和图的相似处,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由来:古人根据图画画出来的,因而字和图画很像;最后出示演变到现在的目字,比较目和目图的相似处。
“目”教学完后,我让学生回忆学习的步骤:一看图说意认字二看字比形识记生字。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五个象形字:口耳鸟兔羊。当学生感受到了象形字的奇妙后,为了更加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我又给学生讲仓颉造字的传说。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渴望---去认识、了解更多的语言文字。
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节课学生虽说学习积极性较高,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不错。尤其是口头组词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的。但是这节课离自己设想的预期效果相差甚远,留下了许多的遗憾。
1、设计自学的程序死板。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这种教学理念是对的,学生利用老师交给的方法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自学过后让五个小老师说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五个孩子想象力丰富,都能看图记形。对于鸟字与图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小老师谭子杰找出了很多。比如:说一点像鸟眼睛,横像鸟停的树枝,钩像鸟的爪子,鸟字上面部分像鸟头。在不断的交流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象形字的由来,理解了它的字义,更懂得了象形字最简单的记忆方法,就是象形字与它表示的物体是相象的,由图识字。
可是自己安排学生在自己学习的时候,教学设计缺乏灵活性。当教完生字“目”,让学生自己学习其余的象形字的时候,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学习。好多学生都处于观望的状态。作为自己没有及时的调控。所采取的仅仅是发一张小小的笑脸来激发学生学习。学生为什么没有动起来,那是因为自己给学生定的模式过死,没有正确地估量学生的实际。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有共性,但更多的是个性,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反馈生字,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这个环节里,正是自己给自己设了个圈套,导致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后来时间的紧迫,生字巩固游戏,拓展识字及把这些字归类,甚至书写“十”这个字的的时间都来不及上。
2、自己的教学机智有待提高。其实在反馈生字的识记这一环节,自己已意识到这样会使后面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可却没有想到应该马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其实给生字组词是记住字的方法之一。因而不必让孩子们给每个生字组词,花去了许多的时间,应该马上让学生说其它识记生字的方法。(编顺口溜,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等)。
3、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够。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本课的象形字充分的体现了这点。可是自己在引导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将图字进行了剥离。尤其是将义与形分开了。当看图学完一个汉字的时候,为了巩固汉字,应该在记住形后就让学生给生字组词记住字义,可是自己在教学中却对音形义进行了分离。自己对语文知识体系的把握有待及时加强。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字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复习: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真不少啊!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吧?出示:鱼飞雨风土云马牛山水下大田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有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来了,正焦急地等着跟小朋友们见面呢!瞧,他们来了(出示12个生字及彩图)。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已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2.了解学情: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3.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记得更牢,有信心吗?三.揭示课题,教学“目”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2.图,字对照,识记“目”a看图识字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卡片,学生说:图上画着什么?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就是“眼睛”b比形认字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方和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c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3.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四.学习生字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生字,教师巡视,点拔指导。五.汇报交流。1.各组选择一个字,再派出一名小老师上台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这个字。2.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3.新偏旁“角字头”教学时随“兔”的教学进行,并拓展,你还认识哪些“角字头”的字?4.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他们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数量词。六.巩固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齐读2.做“登山”游戏,复习12个生字。七.指导书写“十”1.认识新笔画“竖”2.书写“十”分析笔画--介绍笔画规则--学生观察课本上下的范字--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议,继续连写八.布置作业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认识的新朋友2.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八
《火烧云》教学详案(一课时)。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火烧云》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教学时应该把学生尽快带入到这种情境之中。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天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设好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就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好情景,以富有激情的语言,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以“一石击水”之势,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边读边想象画面,在阅读中感受火烧云的奇异景象,引导学生产生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体会火烧云的变化。难点:学习作者的写法,学会与文本对话。课前准备。
一、观片激趣,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火烧云。)谈话导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多美的火烧云啊!它让人入迷,让人陶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现代女作家萧红到天空中遨游,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受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吧!(板书课题。)。
1/4。
2.火烧云如此美丽!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看看作家萧红是怎样把这些神奇的景象描绘出来的吧!
设计意图:开篇以多媒体课件中的火烧云美景引入新课,让学生调动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指名读文,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2.师生共同梳理出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段):火烧云上来了。第二部分(3~7段):火烧云的变化和颜色。3.分组读全文,边读边想象火烧云的神奇景象。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为下面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精读课文,品文赏“云”
1.通过刚才的分组读文,看看作者主要抓住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变化?2.交流学习:
(1)课文第一部分写火烧云上来时,地面和天空的景象。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是夏季傍晚时候的火烧云。)作者描绘了火烧云神奇美妙的霞光,令人心驰神往。通过阅读,你找到火烧云的霞光有哪些奇妙的地方了吗?人们的心情怎样?(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霞光映照万物)什么是火烧云?为什么用“烧”而不用“红”?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交流。
指导朗读,读出惊奇、高兴之情,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丽。(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课文的第3自然段主要描写火烧云的颜色纷繁艳丽,变化万千。请同学们思考: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说出来吗?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的色彩?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品读情况。
交流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教师相机板书:颜色丰富多彩)。
2/4。
教师小结:(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景象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师: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主要写了火烧云的万千姿态。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儿感悟到的?小组合作探究,想象体会。
学生汇报:
a.比较句子,哪句写得好?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马是跪着的。
(第一句写得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教师相机板书:形状变幻万千)。
b.其实火烧云就像一幅幅抽象画,只要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天空中就什么都有。(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想象一下,它们像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绘美丽的火烧云。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课文,让学生练习说火烧云还有哪些变化,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
四、再读课文,学习写法。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说说作者都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表现了火烧云的千变万化。
交流:
1.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来表现火烧云美丽奇幻的特点,如霞光的“红”,颜色的“多”,变化的“快”,真实生动。
3/4。
2.运用合理的想象。在描写云时,作者展开想象,把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写得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回文朗读领悟作者的习作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为小练笔作好铺垫。
五、深读课文,感悟主题。
2.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用自己的笔写下来。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说出火烧云的美丽,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后要求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设计小练笔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把课文中学习的写作方法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4/4。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九
1、正确认读生字,会写“旗”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读中想想画面、体会欢乐、喜庆的气氛。
3、愿意通过朗读表达对祖国的爱,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1在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欢乐、喜庆的气氛。
2读出感情,读出层次。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
一直入课题,复习旧知。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欢庆。
师:大家把右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写题目,师板书。
“欢”字注意“又”字的捺变成了一个长点。
“庆”字最后一捺写出笔锋。
生:书空。
师:欢庆的心情是怎样?
生:快乐,高兴的。
师:带着快乐、高兴的心情再读一遍课题。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和生字词交上了朋友,还认识它们吗?(认识)。
自己读读,准备开火车。
(自由读)。
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我的火车就要开……”
出示词语:献上洁白祖国奏起乐曲欢乐旗帜十三亿。
师:大家发现没有,有个字是多音字,是———乐。
出示词卡:欢乐读。乐还可以组什么词?(欢乐、快乐……)。
乐曲读。乐可以组哪些词?(音乐、乐章……)。
师:孩子们把词语读得真准,字也一定能读准。是不是?(是)。
每个字读两遍。(齐读)上节课我们写了七个生字,这节课我们学写——“旗”
课件把“旗”字变色。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注意“方”的笔顺,怎么写?让生说。“其”是两横、卧人不要写掉。)。
现在看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个字的,右手食指竖起来,和老师一起写。
师板书。师说笔顺,生跟说。
生:书空。
师:现在大家翻开课堂本。把字写两遍,注上拼音。写字的时候做到“三个一”。
生:书写。
师:巡视,注意学生坐姿、写字姿势是否正确。
评价语:这个同学写完了,手举得端端正正。
展示学生作业。
评价语:字迹清晰、工整、写到田字格的正中。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这么好?暗示举手。
这么多同学都写得好,你们的进步真大!
相信你们也能把课文读好。
2、看图片,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从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一就成了祖国妈妈的生日。59年来,每年的这一天,祖国妈妈的孩子,都会共同欢庆这个美好的日子,现在,让我们共同去重温一下这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
多媒体展示: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载舞的场面。
师:人们扭起秧歌、舞起长龙,迎接祖国妈妈的生日。
天安门前人如潮、花如海,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北京的夜晚灯火辉煌、流光溢彩。
全国人民共同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这些图片怎么样?
(很美、很热闹)。
师:从你们的欢呼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国庆的热情,现在,大家把这热情带到课文里去,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比比谁读得最流利。
二、理解、朗读课文。
1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师:抽学生读,检测朗读情况。(评价,正音)。
师:想听老师读吗?
生:想。
师:好,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诗中都写了谁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师朗读。
生: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孩子。
师:相机板书。
师:对,她们都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现在请你们齐读课文,看看你还能读懂些什么?
(生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又读懂了什么?
模拟回答:
(1)我读懂了十三亿孩子在欢庆十月一日——国庆节。
(2)我读懂了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3)我读懂了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这是一个比喻句。
(4)我读懂了旗帜就是旗子。
(5)我读懂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6)我读懂了十三亿孩子是指全国人民。
2、理解第一句,指导朗读。
a师:你们说得真好!孩子们,诗的第一句写了田野、枫林、蓝天、大海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场景。老师还找了些图片呢,想看吗?(想)这些图片怎样?(很美)。
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美美的读一读,把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自由读)。
b模拟教学:
a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师:哪些孩子喜欢第一句?(举手)请一个孩子来读一读,展示展示他朗读的本领。
师:你读的时候眼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丰收的果实,看到了稻谷、高粱、梨子……)。
师:能用我们学过的诗句来描述一下吗?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师:听到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来到了这丰收的田野,老师都想和你们一起读了,好吗?(好)。
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还联想到以前学过的诗句,读得非常有感情!老师相信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朗读好后面的诗句。
b枫叶举起火红的旗帜。
师:哪个孩子想来读第二句诗?
(生读)。
师:你读这句诗看到了什么?
(火红的枫叶)。
读这一句你们想到了哪句古诗?
(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被霜打过的枫叶漫山遍野,火红火红的,这就是枫林举起的——(旗帜)。
师:一起读读这句诗。起——。
c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师:谁愿意来读读第三句?
(生读)。
师:蓝天里白鸽自由地飞翔,像一支动人的舞蹈,白鸽象征着什么?
生:和平。
师:这和平的使者在蓝天里自由飞翔,它们会给祖国妈妈送上什么祝福呢?
预设一:生直接说出来。
(祝福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祝福国庆节快乐。
祝妈妈繁荣昌盛,更加美丽。
……)。
预设二:生说不出来。
教师引导:祝福妈妈生日快乐……。
师:祝福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带着对祖国的祝福齐读这句诗,可以加上动作。
女生准备——。
读得太有感情了。
男生读——。
读得很棒!
d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师:谁愿意向第四句发出挑战?
(多抽几名生读)。
评价语:声音真洪亮!
读得真流利!
师:听,大海正弹奏着欢乐的乐曲。——。
课件:短暂的波浪声。
师:你说说大海可能弹奏什么乐曲呢?
生:欢乐的歌。
师:祖国妈妈的生日他会唱什么歌?
生:《生日快乐》歌。
《国歌》。
……。
师:大海在祖国妈妈的生日献上这么多欢乐的乐曲,我们小朋友也来快乐地读一读。四个大组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有感情。
一大组准备,大海奏起——(师手示意二三四大组轮读)。
d师:大家读得真有感情,把诗句连起来读还能读得这么好吗?(能)。
试一试,抬头挺胸,坐端正,声音才好听。
(生读)。
3。第二句理解、朗读。
师:同学们,这几句诗描写了金秋十月,果实累累、红枫似火、白鸽齐飞、海涛阵阵的欢快和喜悦场景,是因为什么节日的到来?(国庆)。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
课件出示: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祖国妈妈的十三亿孩子是怎样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呢?
生说。
预设一:只有小孩。
师:十三亿孩子仅仅指我们小朋友吗?来看一看。
预设二:孩子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祖国妈妈的孩子是怎么欢庆的?
课件:小朋友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欢庆图片。
师: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说)。
师:对。同学们,不管是老人、青年、还是小朋友,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解放军,不管在大陆、香港、还是国外,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都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带着欢庆、喜悦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
(生齐读)。
4。全诗背诵,情感升华。
师:孩子们,你们今年几岁了?
(七岁、八岁)。
对,你们有的七岁有的八岁。我们的祖国妈妈已经59岁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祖国妈妈这59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出示幻灯片:开国、香港回归、神州6号、奥运、神州7号。
注:每幅配上时间,解说。
师:看到亲爱的祖国妈妈取得的辉煌成就,你们高不高兴?
生:高兴!
师:自豪不自豪?
生:自豪!
师:那我们带着这种高兴自豪的语气齐读全文。配乐朗读。
生:看书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有感情,谁能来背背这首诗?
(生个别背)。
评价语:背得真流利。
真有感情,还带上了动作。
师:谁还愿意来?(生举手)全班起立一起来!
三拓展提升。
师:背得真投入!孩子们,田野献出果实、枫林举起旗帜、蓝天飞着白鸽、大海奏起乐曲,我们应该献出什么呢?让我们献出一首最美的诗给祖国妈妈。
一二大组读1、3、5、7行,三四大组读2、4、6、8行。最后两行全班齐读。
起——。
我爱祖国。
我爱万里长城,
我爱小河;
我爱五星红旗,
我爱白鸽;
我爱红领巾,
我爱花朵;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老师同学。
你要问我最爱什么,
我最爱我的祖国!
师:通过你们朗诵,老师感受到了欢庆的气氛,感受到了你们对祖国妈妈的热爱,相信祖国妈妈也很爱你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十
1、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禾、木”3个字。
2、认识3种笔划“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禾、木”3个字。
生字卡片、音节卡片、自制课件。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么,为什么?
1、出示课题:
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自对照,认记“目”字。
3、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图,并说说图上的内容,认识“目”字。说明“目”所表示的意义。
4、总结方法:
看图读字 比形认字 识记字形。
5、小组学习其他的字。教师巡视,点播。
6、汇报交流:着重说一说“鸟”、“兔”不能少一点。
7、认识部首“角字头”,让学生从认识的字中找出带有“角字头”的汉字。
8、练习用数量词说话。如:一张口、一把火、一棵禾苗等。
课后练习题:我会连。
一( )口 一( )火。
一( )鸟 一( )兔。
一( )禾苗一( )竹子。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学过的生字。
1、认识新笔划“竖”:
出示新笔划竖,介绍名称。
2、教师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
悬针竖、垂露竖。
3、学生跟老师书空。
4、书写“十”。首先,介绍笔顺:先横后竖。其次,教师范写:十的上面短,下面长。最后,学生描写。
5、教学“木”、“禾”:
认识新笔划:撇、捺:
讲解书写要领:撇,从右上向左下写,起笔重,收笔轻。捺,从左上向右下写,起笔重,收笔轻。
比较记忆:十、木、禾异同点。
6、练习书写。
你还能发现向他们这样的字么?
教师提醒:口与日 口与中 日与目等。
十 木 禾。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记忆字形,使识字变得容易并让学生觉得有规律可循,激起学识的兴趣。对于初写汉字的人来说,要想掌握好笔划、笔顺,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强化巩固。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一
想听故事吗?教师只讲给认真的孩子听。课件出示古人和一条鱼,古时候,人们经常打猎。可是那时候还没有汉字,怎么记下每天抓到的动物呢?传说有一个叫仓颉的人想出了办法。
孩子们猜一猜,他想到什么办法?生答。课件出示古汉字“鱼”,(真聪明!)仓颉想到用画图的办法记下动物的名字。而这个很像一条鱼的字啊,就是最早的汉字。
可是,每次都这样写多麻烦啊,怎么办呢?后来有人想到了把字写得方方正正的——课件演示汉字变化过程——就这样,汉字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指着鱼字,像这样根据物体的形状造出来的字呀,我们就叫它象形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这样的象形字。
2.揭示课题。
指着课题,哪个聪明的孩子能拼一拼课题?(声音真响亮!回答问题就要像这样大声说,让每个小朋友都听得到你的回答。)拿出生字卡片“耳”再请一个孩子来读读。
耳:卷舌音发得真准确,大声读给大家听。师画声调,生读。还有谁想读读?你来,你来,你来,你来!咱班的孩子真不错,生字读得一个比一个好!
目:出示“目”字卡:你拼一拼。大声带同学们拼读。
大家一起来—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一)学习“口耳目”字形字义。
指着课题,看到孩子们读得这么好,生字宝宝可高兴了,它们和大家玩起了游戏。瞧——课件出示一张古代小朋友的脸——生字宝宝藏起来了!小朋友们先在自己的脸上找一找,“口耳目”藏在哪儿?(学生找。)我们一起把它们喊出来!老师做手势夸张地喊“口”“耳”“目”,学生一起喊。边喊边出示“口耳目”演变图片。
目:目就是指我们的——(眼睛)引说。
(二)自由读文,学习“日月火木禾竹”
1、睁大漂亮的眼睛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象形字的王国。打开书46页,(打开书的孩子请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生字宝宝。读的时候,眼睛看到哪儿,小手就指到哪。(这个孩子指读得真好!很多孩子的读书方法都很好!)。
2、读书认真的孩子在哪里?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同桌一起把桌子上的信封找开,拿出里面的生字宝宝。拿出生字宝宝读一读,你认识哪几个生字?在哪儿见到他们的?(真不错)孩子们,我们只要做个爱学习的孩子,细心好学,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认识很多字,学到很多知识。‚打开信封拿出图片宝宝。(老师最喜欢动手能力强的孩子。)给生字宝宝找找图片朋友,找到以后就把两个好朋友摆在一块。看谁的速度最快!(呆会老师要找摆得最快最认真的孩子上台来摆)。
学生摆完后,老师指名上台来摆,一人摆“日月”,其余每人摆一个字。奖励学生生字宝宝图片。
日月:谢谢你!给生字宝宝找到了好朋友!带同学们读读生字宝宝。
木:带同学们读读。还有一个字也读“木”是——引说。课件出示两个“木”“目”的图片和字。
师指问——木是指什么?能说一个词语吗?指三人说。这个目呢,是和什么有关的?组个词好吗?课件出示词语“目光、耳目、树木、木头、木马”齐读。
火竹:火——大声带女孩子读读。竹——大声带男孩子读读。你的翘舌音读得真好!教教同学们,带读三次。
(三)学习“羊鸟兔”练习说话。
看到孩子们这么认真,小动物们也想认识认识大家。睢,它们正向我们走来呢!课件出示带字图片“羊鸟兔”。谁来了?(请把话说完整。小羊——来了。引说)还有谁?能一起说吗?谁和谁都来了?(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出示“羊”:小羊来了,和它打声招呼吧!这个是后鼻音,读准了——读三遍。
出示“兔”:你喜欢小兔子吗?为什么?——因为——(你也像小兔子一样可爱)。聪明的小兔子们,你认为本课最难记的生字是谁呀?你怎么记住它?(角字头像兔子的小耳朵,一点像小兔子的短尾巴。)(看图记字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孩子们记象形字可以用上这个好办法。)。
(四)齐读全文。
像小兔子一样可爱的孩子们,看到课文,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记住,眼到——手到。
三、学习写字。
1、小朋友们学得真认真!现在坐好了,睁大聪明的眼睛瞧一瞧:这个是什么字?
出示:十。能给它组组词吗?指名两人回答,课件出示,齐读词语。
这个字有一个新笔画,板书两种竖。这就是竖,有没有发现这两个笔画有什么不同?(知道吗?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你就是个非常细心的孩子!)。
竖有两种,一种是带针尖的竖(指板书)写的时候,收笔要轻轻的,写出针尖来;一种是不带针尖的竖(指板书)写时,收笔要稍重、停顿一下再收笔。你们试着在手掌上写写带针尖的竖。
(让学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掌上练写,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2、复习田字格。
还记得生字宝宝的家吗?(课件出示田字格。)指着横中线和竖中线问学生:这是?(课件闪动横中线和竖中线)。
3、学习写字(配古筝音乐)。
我们把十字送回家吧!看老师写“十”字,(师范写:“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写在竖中线上。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遇到一个字里有横和竖两种笔画时,我们要先写横后写竖。)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师巡视,评价。(老师最喜欢这个孩子了!瞧瞧他坐得多端正啊!)(有一个小朋友啊,横写得特别漂亮!)(这个男孩子写字的姿势真好!真正做到了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4、评议:展示学生书写,评议。对照课本,你觉得他写得怎么样?(小结:我们写字就要像他这样,找准位置,认真写每一笔,这样字才会漂亮!)。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象形字,认识了汉字的神奇。其实我们的汉字本身就是一幅幅画,每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课件出示“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了不起的文字。”这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文字。我们可要好好学习这了不起的文字哦!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二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二、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三、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四、课前准备。
1.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2.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3.多媒体课件。
学习目标。
1.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2.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3.指导燕字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师小结:我们读课文,可以从题目想开去,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你自己就能读懂。
设计意图:导入课文比较精当简练,在学生交流资料中,既帮助学生积累了优美的词语,又显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入手,自学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进行小组交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
2.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吗?
3.小结: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去写。
4、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5.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
泼的基调)。
6.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设计引导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想开去,体会写景物抓特点的写作方法,最后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深化对燕子特点的认识。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材分析: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元元的孩子,在闹钟响过之后,因为他贪睡一分钟,于是在十字路口遇上了红灯;因为遇上了红灯,延误了时间,于是赶不上汽车,最后只好徒步去学校,结果迟到了20分钟。这篇课文讲的事情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非常好懂,也非常容易理解。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
设计理念: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课教学设计努力体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融,进而读出感情,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并能养成习惯。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要求,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调查让孩子感受一分钟的长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让学生感受理解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ppt。
一、闯关识字词。
1.出示课件,第一关:文中生字与拼音,学生齐读。2.第二关:生字一个接着一个跳出,左边右边比比赛。
3.第三关: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生字宝宝把它的好朋友们也带来了,看看你们还认识吗?)分男女生认读。
二、问题激趣,导入课题。
三、研读课文。
1.请自读第一自然段,元元为什么会多睡了一分钟?他是怎么想的?
2.出示问题: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他在上学路上遇上哪些事情了?(自读)。
元元说的话,(抓住“叹气”以及元元错过绿灯来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体会元元错过绿灯后的失望,后悔的心情。
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选择最慢的步行了。大概要走多久呢?
6.请你们算算这里一共花费了多少时间呢?你们知道元元的时间丢在哪里了吗?为什么。
说1分钟=20分钟吗?
7.所以等元元回到学校已经()。这时元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观察图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元元到校后的神情的词语(红着脸,低着头)体会元元的心情(非常后悔)8.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上学迟到了20分钟,通过元元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板书(珍惜时间)。
9.一分钟看似短暂,却足以改变或完成很多事,说说你了解到的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吧。你们一分钟又能做些什么呢?(看自己的录像)。
四、拓展阅读。
一分钟里面我们可以选择把它浪费掉,也可以选择让它过得更有意义,阅读天地里面还有很多关于珍惜时间的小故事呢,赶快进去看看,看完后和同学交换一下你的感受吧!
五、课外延伸。
时间一去不复返,出示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了时间的珍贵,要好好把握每一分钟,不要浪费时间。不然就会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金老师送给你们以及元元的两句格言,相信与元元通过今天也会吸取教训的,ppt:请发挥你们的想象,来为课文续编下去:第二天,闹钟又响起了,元元......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图字结合,认识口耳目手足。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
3、学习新课文。
三、巩固认读。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课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写一写。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四、作业布置:在田格本上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五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1课时。
一、图字结合,认识口耳目手足。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
3、学习新课文。
三、巩固认读。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课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写一写。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四、作业布置:在田格本上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口耳目》课文中的生字都是高频字,如:口、耳等字,同学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同学应该会读、会认。因此,我根据象形字近于图画的特点,在学习时,我努力让学生发挥丰富的形象力,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指五官、猜字谜、画古字、读今字等多种活动一边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一边对汉字的各部位进行了形象的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认识了“口耳目”。
识字课本中“多读”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一味的反复练读,小朋友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识字课中总会运用许多游戏。为了巩固本课的字,我再次利用卡片分类(图片、古字、今字)三组来找朋友的游戏,不仅牢记了本课的生字,而且激起了认识更多象形字的欲望。因此在闯关四中拓展的几个象形字,学生就会轻松猜出。汉字不仅仅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张张生动的图画,让孩子们在充满情趣的游戏中,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在识记字形的环节中我采用比较法教学“日”与“目”。学生观察“日”与“目”的字形时,发现“日”字里面是一横,“目”字里面是两横,比较之后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接着,我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过这两个字,你能不能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日”与“目”的记忆,让学生思考了片刻。有同学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日’表示太阳,你看,天上太阳不就是一个吗?所以‘日’字里面只有一横。‘目’表示眼睛,人与动物的眼睛有两只,所以‘目’字里面就有两横。
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不错。尤其是口头组词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十六
1、知识与技能:了解飞鸟的基本特征和凤凰形象的来历。
1、过程与方法:参照凤凰的产生方式,参考相关自然之鸟想像画出新的鸟之王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鸟的基本特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组合,创造心中鸟之王的.形象。
创造出有特点、漂亮的鸟之王。
教学方法:
观察欣赏、讲解演示、合作探究、实践创作。
一、导入。
1、大家会画鸟吗?
2、你刚才都画了鸟的哪几个重要部分?小结:鸟一般包括头部、颈、身体、双翅、尾羽、脚爪。
二、讲授新知。
1、今天不是画一般的鸟,而是要通过想像创意画出鸟之王。
2、讲述中国的传统鸟王(课件展示)——凤凰的相关知识。凤凰是现实生活中的鸟吗?不,是理想的鸟的形象;那它是怎么来的呢?是鸡头、蛇颈、龟背、鹤脚、孔雀尾羽和鹰翅的组合体;有灵性,是仙鸟;也分雌雄。羽翼丰满美丽,形态灵健,人们赋予了它吉祥的寓意,常用来象征祥和瑞气与高贵。是鸟中之王,有王者风范。
3、在自然界当中,你认为哪种鸟是鸟王呢?为什么?小结:不管是老鹰、秃鹫、孔雀、天鹅、白鹤、鸽子、海燕,它们或有美丽的羽毛,优雅的体态,或者善于翱翔,或威猛,或代表美好意愿,各有所长。
三、发挥想像。
1、那么在你心中完美的鸟王是什么样的呢?
2、课件欣赏展示:《鸟之王》学生优秀范画数幅。
四、尝试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9页学习活动三,运用局部重组的方法,画一只鸟之王。注意事项:构图要丰富饱满,鸟王太弱小可不行;集美丽威猛于一身;最后添加有关背景。
2、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五、展示评价:
表扬并展示作业过程中画得较好的。
第2课变形的魅力。
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结:鸟一般包括头部、颈、身体、双翅、尾羽、脚爪。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十七
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字,学写“口、目、耳、手”4个字。
2、过程与方法:认识3种笔画:竖、横折、横折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认记生字,会写“口、目、耳、手”4个字。
识记几种笔画。
2课时。
引导学习法。
几种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横折、横折钩笔画卡片。
第一课时。
(一)图字结合,认识口耳目手足。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可让已识字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
3、学习新课文。
(三)巩固认读。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横折、横折钩。
3、学生练习书写:课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写一写。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四)作业布置:在田格本上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我会记。
怎么记住这些字?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
备课组长审核意见:
口耳目第课时教学设计篇十八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辕、辙、梁、驶、楚”等11个生字,会写“南、该、虽、系、担、错、越”7个生字。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字词。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诚恳、固执己见”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认识“辕、辙、梁、驶、楚”等11个生字,会写“南、该、虽、系、担、错、越”7个生字。
把握寓言的寓意,了解寓言的典故,恰当地运用“南辕北辙”。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查找“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和同学共享。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吧。谁说说我们以前都学过那些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
什么叫“寓言”呢?
“寓”的意思是寄托。
“言”的意思是讲道理。
“寓言”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既是喜闻乐见的读物,又是深受教育的题材。寓言是由虚构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再学习一篇滑稽可笑而又富有深刻含义的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新课学习。
1.解释文题。
师:南、北,我们都知道,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辕”和“辙”指的又是什么呢?
出示辕和辙的课件,仔细观察“辕”“辙”,你有什么发现?
解释: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压的痕迹。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辕就会指向哪个方向。而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车辙就会往哪个方向延伸。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4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