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读书报告(汇总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7:16:04
四史读书报告(汇总12篇)
时间:2023-11-23 17:16:04     小编:飞雪

报告是向特定对象书面汇报研究、调查或工作等情况的一种表达方式。掌握好写作技巧,如合理规划报告的结构,突出重点,逻辑清晰地组织内容。如果需要写报告,可以参考下面提供的范文和写作指导。

四史读书报告篇一

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下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出显著优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做出更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导性实践逻辑。党员干部在系统研读“四史”材料时,要准确把握党的领导这一主线,不断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史读书报告篇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即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四史”,同样适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四史”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智慧,厚植发展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昨夜西风凋碧树,做到常学常新。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学好“四史”,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秉持“学贵有恒”的毅力,坚守“读书破万卷”的决心。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敌人是不到‘底’”。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只有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学有所获。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变化的脉动,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

衣带渐宽终不悔,力求走深走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总书记曾说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只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洪钟小大随叩鸣”,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读史方能明智,党史、新中国史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学习四史,要用心、用力,学会用历史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

众里寻他千百度,坚持笃干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作、解决难题。干事创业需要实干、苦干、巧干。实干是态度,苦干是品德,巧干是水平。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落实工作部署,对每一件工作力求实效,做到解决问题不推诿、推动工作不蛮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求实效、讲实干,以“带头干、认真抓”的实干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困难面前要毫不退缩,直面问题抓落实、攻坚克难带头上。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形成“干成事”先锋力量。

***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讲到: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我们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毫不动摇,毫不退缩,直至取得胜利。在面临时代变革的关键节点,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党员的一门重要必修课。xxx党委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结合起来,突出xx特色,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四史”学习教育活动。

一是搭建“四史”学**台,量身定制“三清单”。xxx面向广大党员群众,打造“线上+线下”学**台,推出“四史”学习教育“三清单”,即参考书单、党课清单、阵地清单,形成了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四史”学习教育模式。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的38套权威“四史”书单,明确了学习重点,形成了参考书单。庙通过邀请党校老师开展专家党课、社区党校讲师宣讲、公众号上面向基层推送空中微党课、微测试等方式形成有影响、有特色的“四史”党课清单。通过整合红色资源,积极联系市、区两级红色文化资源,依托上海党史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打造阵地清单。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把“四史”教育融入日常活动。xxx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将管词教育与“四史”学习教育,与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相结合,向全镇基层党组织开放党群活动场所,开设了“三新”党员教育和支部党日活动两个专场活动。“七一”当天,以“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公号“老秘带你写材料”整理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重温入党誓词为主题,组织党员们共同观看了《数说中共一大》微视频、《奋祖争先新时代》xxx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倾听了老党员入党初心、聆听了“三新”党员代表的故事,动静结合,丰富了“四史”学习活动的内涵。xxx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个性化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成了以誓词教育为主线,观看红色电影、表彰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开展防疫微故事宣讲、党员互动交流,99周年党员心愿留言等为补充的“1+n”党员教育模板,进一步丰富了党员教育内涵,深化了“四史”学习教育成效,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

三是聚焦青少年“四史”学习,筑牢信仰根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团员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社会进步的根基。为进一步切强青年思想教育引领,xxx团委以“学四史,践初心,砺青春,勇担当”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通过邀请镇武装部的青年干部及中铁上海工程局团委负责人分别结合军史、改革开放史,以及个人经历和工作实践进行“四史”学习教育的宣讲,引导青年思考如何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新时代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为xx多作贡献,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团委联合青少年社工进行了,”关爱相伴,益路同行”微心愿认领活动的介绍和发布,号召青年们切实将学习“四史”的成果转化为关爱身边人、回馈社会的实际行动,切实履行社区责任、践行志愿精神、发扬关爱困难群体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在镇团委广泛宣传发动下,来自xx条云南学生及xx条xx社区学生的“微心愿”都已点亮。

四是汲取智慧,在“四史”学习中提高工作能力。为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x**党委举行“四史“学习教育学史读书活动,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领学、促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学习”四史”过程中始终以“原汁原味”。“见行见效”为宗旨,学真史正史,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通过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会用历史方法,历史智慧、历史经验,**发展难点民生痛点治理堵点。同时以结果为导向,把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将人民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转化为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的务实行动,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校、xx家村居基层党群服务站充分发挥党群服务阵地作用,督促基层党员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社会治理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老小旧远”问题,谋新策、出实招,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大学生四史论文3000字。

四史读书报告篇三

四史概括。

党史:开天辟地、可歌可泣。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身处“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在各种力量的反复较量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100年来,从上海石库门、嘉兴南湖启航的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赢得了14亿多中国人民广泛支持和衷心拥护。

如何认识和把握党的百年历史?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三个一百年”作出精辟概括,满怀自豪地指出:“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我们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100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这100年间,我们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坚毅前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创业维艰,奋斗以成。绝处逢生的万里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白手起家的新中国建设、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探索、跋山涉水的改革开放、气势恢宏的新时代……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干了革命、建设、改革三件大事,作出三大历史贡献、实现三个伟大飞跃,书写了光照千秋的雄伟诗篇。这100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鲜血、汗水与泪水,充满着苦难、辉煌与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璀璨夺目的壮丽篇章,为我们继续奋勇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伟大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如期实现……在我们党100年的历史征程上,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一座里程碑连着一座里程碑。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由此奋斗到2035年,我们党将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不懈努力奋斗,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学习党史,就是要引导全党全社会进一步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完全正确的,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中国史: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经历了近代以来100多年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

70年后,同样是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满怀豪情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征程。7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新中国在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上,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经济总量跨上一个又一个台阶。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划上了句号,千百年来的小康憧憬不再是空想。

——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人民彻底告别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的日子,由温饱不足迈进全面小康。中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民生保障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增长到77岁,从新中国成立前文盲占八成发展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新中国成立前增长近60倍,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

——大事难事接连办成。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奥运会、世博会、进博会、服贸会,经济特区、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嫦娥奔月、北斗开通、火星着陆、高铁成网……中华大地上不断涌现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社会长期繁荣稳定。从几千年历史深处走来的文明大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社会活力竞相迸发,百姓和顺、城乡和美、社会和谐的动人景象处处呈现。

——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先后同180个国家建交,全面加入了主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建立了100多对伙伴关系,构建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作用充分发挥。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加接近。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学习新中国史,就是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倍加珍惜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进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前行。

改革开放史:赶上时代、引领时代。

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如同春雷唤醒大地、久旱等来甘霖,一个古老民族积蓄已久的巨大创造热情,以此为起点,一路浩浩荡荡奔涌向前、尽情释放。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党和人民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大踏步向前迈进。

2013年11月,我们党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以此为新的起点,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系统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闯过一个又一个激流险滩,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开放全面扩大、多层布局、深入展开,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领人民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了一片新天地,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激荡起民族复兴的蓬勃气象。

改革开放,是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一系列观念的更新、一系列行动的合力,是不舍昼夜、勇猛精进的上下求索。从敢于“大包干”到敢砸“大锅饭”,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杀出一条血路”,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到“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到打破利益固化藩篱,从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带来的“史诗般的进步”,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学习改革开放史,就是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伟大成就、宝贵经验,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按照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战略部署,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社会主义发展史:曲折探索、生机蓬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形成作出精辟总结和概括。

江河万里,必有其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我们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奋斗的基础上,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已有500多年时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正在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挫折中奋起振兴。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由此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党在这一时期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捍卫、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深刻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日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创立发展到不断完善进程中所蕴含的历史规律,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镌刻着我们党的拼搏奋斗历程,见证着新中国的发展壮大,书写着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彰显着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融汇于今天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四史”的新篇章正在中国人民手中创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系列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四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从“四史”中汲取前进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学习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能满怀信心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新征程!

重要地标、重大事件、重要精神总结(部分)。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后因暗探袭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壮阔征程就此起航。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江西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感慨道:“没有井冈山过去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胜利真是用生命换来的啊!”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从这里出发。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艰难曲折的伟大长征。江西于都,正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之地。

20世纪30年代初,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照金英勇开展革命活动,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将台堡:红军长征史上最后一次会师。

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宁夏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的起点上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作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在此后的13年里,党中央以延安为中心运筹帷幄领导全国革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革命力量大发展,领导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金寨: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前方指挥部所在地。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革命战争年代不足23万人的金寨县先后有10万人参军参战,金寨人民以鲜血和生命为鄂豫皖苏区“28年红旗不倒”作出了特殊贡献。

——阜平:太行丰碑。

1937年到1948年的11年间,聂荣臻同志领导晋察冀军区,在太行山深处以河北阜平为起点创建了我党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率中央机关来到阜平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1947年3月,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城南庄会议后不久,毛泽东同志于1948年5月27日到达西柏坡,西柏坡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也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短短10个月里,党中央不仅指挥三大战役取得了胜利,而且为筹建新中国进行了精心谋划,以一系列战略性部署,为迎接革命胜利做好准备。

——香山:为新中国奠基。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赶赴北平、进驻香山。在香山期间,党中央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毛泽东同志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奠定理论和政策基础;中国共产党人与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草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国体、政体,制定了新中国一系列基本政策。党中央在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首站。

——秋收起义: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新起点。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8月,党中央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9月,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同志果断改变计划,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并在途中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将中国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湘南暴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重大实践。

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转战千里,来到湘南,与中共湘南特委共同发动和领导了湘南暴动。这次暴动的烈火燃遍湘南,波及湘粤赣边境地区,参加人数达100万以上,是我们党从八七会议至1928年底所领导的100余次武装起义中,坚持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巨大的一次革命武装暴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湘江战役: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

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抵达广西境内全州、兴安一线的湘江边。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布下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数万红军将士奋不顾身,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着炮火冲去,撕开了敌人的防线。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役。经此一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多人。

——通道转兵:实现长征伟大转折的历史开端。

1934年冬,中央红军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抵达湖南通道。在敌军抢先进入阵地、张网以待的危急关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主张,中央红军临时转兵西进,避免了按原计划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可能遭受的毁灭性打击。通道转兵,为此后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成为伟大转折的历史开端。

——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增选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三人团”等一系列重大决定,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山西平型关设伏,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越来越多人相信共产党不但坚决抗日,并且有能力战胜敌人。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囚笼政策”。

1939年冬,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全面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军的进攻,参战部队、游击队和民兵同时发起攻击。随着战役展开,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形成百团大战之规模。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有力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淮海战役: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8年11月6日,党中央决定发起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战役至1949年1月10日胜利结束,历时65天,共消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击退两个兵团的援军。经此一役,南线国民党军队精锐主力已被消灭,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面前,国民党反动统治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淮海战役期间,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的人民以无比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空前规模的支援。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此时,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在这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提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警醒全党的作用,70多年来一直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

——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的立国立威之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值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井冈山精神: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的诞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中国革命沿着井冈山道路走向胜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长征精神: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对长征精神作出深刻阐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再次指出,“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作风,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1949年10月26日,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就在致延安的复电中指出:“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讲述延安精神,强调“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太行精神:“太行浩气传千古”。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太行精神: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要求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

——吕梁精神:贫瘠土地生长出的绚丽之花。

吕梁山区,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晋绥边区核心地区。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赋予吕梁儿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英雄气概,铸就了“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吕梁精神。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吕梁革命老区考察调研时动情地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东南部的沂蒙革命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人英勇牺牲,涌现出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诞生了沂蒙精神。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红岩精神:不折不挠、宁死不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加强党对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领导,1939年,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一处名为“红岩嘴”的地方开展对敌斗争。他们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善处逆境,勇于牺牲,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培育出伟大的红岩精神。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重庆这片英雄的土地光荣革命历程和革命传统,歌颂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红岩精神,要求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仰,养成浩然正气”。

——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62年8月,年仅22岁的解放军战士雷锋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2月,雷锋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毛泽东同志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要求全党全军“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此,以雷锋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就一代代传承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再次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蕴含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需要我们从党的光辉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反复学习领悟。其中一个关键,就在于“红色”二字。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够书写新的壮美华章,铸就永不褪色的红色丰碑!

历届党代会简介。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

时间:2007年10月15日-21日。

地点:北京。

大会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

时间:20012年11月8日-14日。

地点:北京。

大会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九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篇一】2021年大学生四史学习心得体会。

历史是的教科书,也是的清醒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将成为日后每一位党员的必修课。

学有所悟,走心入深,“四史”的学习不应该单单停留在表面,用心阅读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途径。学深学透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其真谛真义、思想精华。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领会,不只看表面历史事件,更要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防止片面化、简单化。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四史”是要加强深度学习,而不是只求表面成绩好看,在学习后要学以致用,并不断巩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之入心入脑,深入骨血。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入学习“四史”,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学懂、学透、学通,努力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篇二】2021年大学生四史学习心得体会。

通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我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走向民族复兴的发展进程。

历史是的教科书,也是的清醒剂。学四史,我们不仅了解了历史,还可以以史鉴今,砥砺前行。百年历程,中国一步步前进与奋斗,努力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怀揣着梦想,逐梦前行。作为当代青年,吾辈也当自强。

如今的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如今的共产党人风雨高歌,砥砺前行也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收官之准备。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将继续为民族复兴而前仆后继。

【篇三】2021年大学生四史学习心得体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四史”可以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激发斗争精神,肩负起责任和担当。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四史”,我了解到革命先辈们,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日战争、解放全国等艰苦时期,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更加清醒地认清国情,以中华民族发展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学习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即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四史”,同样适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四史”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智慧,厚植发展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昨夜西风凋碧树,做到常学常新。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学好“四史”,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秉持“学贵有恒”的毅力,坚守“读书破万卷”的决心。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敌人是不到‘底’”。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只有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学有所获。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变化的脉动,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

衣带渐宽终不悔,力求走深走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只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洪钟小大随叩鸣”,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读史方能明智,党史、新中国史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学习四史,要用心、用力,学会用历史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

众里寻他千百度,坚持笃干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作、解决难题。干事创业需要实干、苦干、巧干。实干是态度,苦干是品德,巧干是水平。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落实工作部署,对每一件工作力求实效,做到解决问题不推诿、推动工作不蛮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求实效、讲实干,以“带头干、认真抓”的实干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困难面前要毫不退缩,直面问题抓落实、攻坚克难带头上。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形成“干成事”先锋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讲到: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我们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毫不动摇,毫不退缩,直至取得胜利。在面临时代变革的关键节点,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是党员的一门重要必修课。xxx党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结合起来,突出xx特色,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四史”学习教育活动。

一是搭建“四史”学习平台,量身定制“三清单”。xxx面向广大党员群众,打造“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推出“四史”学习教育“三清单”,即参考书单、党课清单、阵地清单,形成了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四史”学习教育模式。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的38套权威“四史”书单,明确了学习重点,形成了参考书单。庙通过邀请党校老师开展专家党课、社区党校讲师宣讲、公众号上面向基层推送空中微党课、微测试等方式形成有影响、有特色的“四史”党课清单。通过整合红色资源,积极联系市、区两级红色文化资源,依托上海党史教育基地红色资源,打造阵地清单。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把“四史”教育融入日常活动。xxx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将管词教育与“四史”学习教育,与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相结合,向全镇基层党组织开放党群活动场所,开设了“三新”党员教育和支部党日活动两个专场活动。“七一”当天,以“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公号“老秘带你写材料”整理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重温入党誓词为主题,组织党员们共同观看了《数说中共一大》微视频、《奋祖争先新时代》xxx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倾听了老党员入党初心、聆听了“三新”党员代表的故事,动静结合,丰富了“四史”学习活动的内涵。xxx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个性化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成了以誓词教育为主线,观看红色电影、表彰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开展防疫微故事宣讲、党员互动交流,99周年党员心愿留言等为补充的“1+n”党员教育模板,进一步丰富了党员教育内涵,深化了“四史”学习教育成效,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

三是聚焦青少年“四史”学习,筑牢信仰根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团员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社会进步的根基。为进一步切强青年思想教育引领,xxx团委以“学四史,践初心,砺青春,勇担当”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通过邀请镇武装部的青年干部及中铁上海工程局团委负责人分别结合军史、改革开放史,以及个人经历和工作实践进行“四史”学习教育的宣讲,引导青年思考如何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新时代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为xx多作贡献,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团委联合青少年社工进行了,”关爱相伴,益路同行”微心愿认领活动的介绍和发布,号召青年们切实将学习“四史”的成果转化为关爱身边人、回馈社会的实际行动,切实履行社区责任、践行志愿精神、发扬关爱困难群体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在镇团委广泛宣传发动下,来自xx条云南学生及xx条xx社区学生的“微心愿”都已点亮。

四是汲取智慧,在“四史”学习中提高工作能力。为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xxx党委举行“四史“学习教育学史读书活动,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领学、促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学习”四史”过程中始终以“原汁原味”。“见行见效”为宗旨,学真史正史,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通过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会用历史方法,历史智慧、历史经验,破解发展难点民生痛点治理堵点。同时以结果为导向,把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将人民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转化为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的务实行动,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校、xx家村居基层党群服务站充分发挥党群服务阵地作用,督促基层党员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社会治理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老小旧远”问题,谋新策、出实招,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四史读书报告篇四

使员工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公司里,我们要把握机遇,坚定信念,鼓足干劲,敢于创新,矢志奋斗,必将大有所为。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深入一线,做好党员联络工作,倾听群众声音,提高服务意识,实打实的为员工解决问题;要围绕中心工作,立足本岗位,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新形势下的工作水平;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围绕卓越、爱心安全文化、风控文化建设等深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通过四史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如今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共产党人一路走来是多么的艰辛,我们应该庆幸生长在这个时代,铭记历史的同时,更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唯有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把既定的蓝图变为现实,在新时代走出胜利之路。

四史读书报告篇五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身处“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在各种力量的反复较量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100年来,从上海石库门、嘉兴南湖启航的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赢得了14亿多中国人民广泛支持和衷心拥护。

如何认识和把握党的百年历史?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三个一百年”作出精辟概括,满怀自豪地指出:“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我们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100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这100年间,我们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坚毅前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创业维艰,奋斗以成。绝处逢生的万里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白手起家的新中国建设、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探索、跋山涉水的改革开放、气势恢宏的新时代……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干了革命、建设、改革三件大事,作出三大历史贡献、实现三个伟大飞跃,书写了光照千秋的雄伟诗篇。这100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鲜血、汗水与泪水,充满着苦难、辉煌与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璀璨夺目的壮丽篇章,为我们继续奋勇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伟大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如期实现……在我们党100年的历史征程上,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一座里程碑连着一座里程碑。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由此奋斗到2035年,我们党将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不懈努力奋斗,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学习党史,就是要引导全党全社会进一步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完全正确的,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中国史: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经历了近代以来100多年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

70年后,同样是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满怀豪情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征程。7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新中国在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上,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经济总量跨上一个又一个台阶。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划上了句号,千百年来的小康憧憬不再是空想。

——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人民彻底告别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的日子,由温饱不足迈进全面小康。中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民生保障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增长到77岁,从新中国成立前文盲占八成发展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新中国成立前增长近60倍,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

——大事难事接连办成。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奥运会、世博会、进博会、服贸会,经济特区、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嫦娥奔月、北斗开通、火星着陆、高铁成网……中华大地上不断涌现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社会长期繁荣稳定。从几千年历史深处走来的文明大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社会活力竞相迸发,百姓和顺、城乡和美、社会和谐的动人景象处处呈现。

——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先后同180个国家建交,全面加入了主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建立了100多对伙伴关系,构建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作用充分发挥。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加接近。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学习新中国史,就是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倍加珍惜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进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前行。

改革开放史:赶上时代、引领时代。

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如同春雷唤醒大地、久旱等来甘霖,一个古老民族积蓄已久的巨大创造热情,以此为起点,一路浩浩荡荡奔涌向前、尽情释放。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党和人民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大踏步向前迈进。

2013年11月,我们党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以此为新的起点,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系统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闯过一个又一个激流险滩,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开放全面扩大、多层布局、深入展开,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领人民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了一片新天地,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激荡起民族复兴的蓬勃气象。

改革开放,是一系列制度的变革、一系列观念的更新、一系列行动的合力,是不舍昼夜、勇猛精进的上下求索。从敢于“大包干”到敢砸“大锅饭”,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杀出一条血路”,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到“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到打破利益固化藩篱,从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带来的“史诗般的进步”,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学习改革开放史,就是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伟大成就、宝贵经验,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按照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战略部署,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社会主义发展史:曲折探索、生机蓬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形成作出精辟总结和概括。

江河万里,必有其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我们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奋斗的基础上,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已有500多年时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正在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挫折中奋起振兴。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由此从一国实践走向多国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党在这一时期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捍卫、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深刻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日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创立发展到不断完善进程中所蕴含的历史规律,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镌刻着我们党的拼搏奋斗历程,见证着新中国的发展壮大,书写着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彰显着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融汇于今天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四史”的新篇章正在中国人民手中创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系列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四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从“四史”中汲取前进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学习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能满怀信心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新征程!

重要地标、重大事件、重要精神总结(部分)。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后因暗探袭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壮阔征程就此起航。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江西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感慨道:“没有井冈山过去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胜利真是用生命换来的啊!”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从这里出发。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艰难曲折的伟大长征。江西于都,正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之地。

20世纪30年代初,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照金英勇开展革命活动,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将台堡:红军长征史上最后一次会师。

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宁夏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的起点上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作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在此后的13年里,党中央以延安为中心运筹帷幄领导全国革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革命力量大发展,领导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金寨: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前方指挥部所在地。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革命战争年代不足23万人的金寨县先后有10万人参军参战,金寨人民以鲜血和生命为鄂豫皖苏区“28年红旗不倒”作出了特殊贡献。

——阜平:太行丰碑。

1937年到1948年的11年间,聂荣臻同志领导晋察冀军区,在太行山深处以河北阜平为起点创建了我党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率中央机关来到阜平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1947年3月,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城南庄会议后不久,毛泽东同志于1948年5月27日到达西柏坡,西柏坡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也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短短10个月里,党中央不仅指挥三大战役取得了胜利,而且为筹建新中国进行了精心谋划,以一系列战略性部署,为迎接革命胜利做好准备。

——香山:为新中国奠基。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赶赴北平、进驻香山。在香山期间,党中央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毛泽东同志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奠定理论和政策基础;中国共产党人与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草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国体、政体,制定了新中国一系列基本政策。党中央在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首站。

——秋收起义: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新起点。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8月,党中央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9月,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同志果断改变计划,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并在途中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将中国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湘南暴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重大实践。

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转战千里,来到湘南,与中共湘南特委共同发动和领导了湘南暴动。这次暴动的烈火燃遍湘南,波及湘粤赣边境地区,参加人数达100万以上,是我们党从八七会议至1928年底所领导的100余次武装起义中,坚持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巨大的一次革命武装暴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湘江战役: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

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抵达广西境内全州、兴安一线的湘江边。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布下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数万红军将士奋不顾身,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着炮火冲去,撕开了敌人的防线。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役。经此一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多人。

——通道转兵:实现长征伟大转折的历史开端。

1934年冬,中央红军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抵达湖南通道。在敌军抢先进入阵地、张网以待的危急关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主张,中央红军临时转兵西进,避免了按原计划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可能遭受的毁灭性打击。通道转兵,为此后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成为伟大转折的历史开端。

——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增选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三人团”等一系列重大决定,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山西平型关设伏,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越来越多人相信共产党不但坚决抗日,并且有能力战胜敌人。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囚笼政策”。

1939年冬,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全面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军的进攻,参战部队、游击队和民兵同时发起攻击。随着战役展开,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形成百团大战之规模。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有力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淮海战役: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8年11月6日,党中央决定发起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战役至1949年1月10日胜利结束,历时65天,共消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击退两个兵团的援军。经此一役,南线国民党军队精锐主力已被消灭,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面前,国民党反动统治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淮海战役期间,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的人民以无比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空前规模的支援。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此时,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在这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提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警醒全党的作用,70多年来一直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

——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的立国立威之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值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井冈山精神: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的诞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中国革命沿着井冈山道路走向胜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长征精神: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对长征精神作出深刻阐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再次指出,“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作风,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1949年10月26日,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就在致延安的复电中指出:“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讲述延安精神,强调“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太行精神:“太行浩气传千古”。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太行儿女,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太行精神: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要求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

——吕梁精神:贫瘠土地生长出的绚丽之花。

吕梁山区,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晋绥边区核心地区。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赋予吕梁儿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英雄气概,铸就了“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吕梁精神。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吕梁革命老区考察调研时动情地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东南部的沂蒙革命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万多人英勇牺牲,涌现出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诞生了沂蒙精神。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红岩精神:不折不挠、宁死不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加强党对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领导,1939年,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一处名为“红岩嘴”的地方开展对敌斗争。他们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善处逆境,勇于牺牲,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培育出伟大的红岩精神。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重庆这片英雄的土地光荣革命历程和革命传统,歌颂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红岩精神,要求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仰,养成浩然正气”。

——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62年8月,年仅22岁的解放军战士雷锋不幸因公殉职。1963年2月,雷锋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毛泽东同志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要求全党全军“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此,以雷锋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就一代代传承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再次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蕴含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需要我们从党的光辉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反复学习领悟。其中一个关键,就在于“红色”二字。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够书写新的壮美华章,铸就永不褪色的红色丰碑!

历届党代会简介。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

时间:2007年10月15日-21日。

地点:北京。

大会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

时间:20012年11月8日-14日。

地点:北京。

大会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九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四史读书报告篇六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动自身工作,作为一名国企基层党员,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坚定了理想和信念,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百合花项目交割后,公司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寰宇的发展壮大和“卓越·共享”的企业文化使员工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公司里,我们要把握机遇,坚定信念,鼓足干劲,敢于创新,矢志奋斗,必将大有所为。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深入一线,做好党员联络工作,倾听群众声音,提高服务意识,实打实的为员工解决问题;要围绕中心工作,立足本岗位,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新形势下的工作水平;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围绕卓越班组建设、爱心安全文化、风控文化建设等深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通过四史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如今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共产党人一路走来是多么的艰辛,我们应该庆幸生长在这个时代,铭记历史的同时,更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唯有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把既定的蓝图变为现实,在新时代走出胜利之路。

四史读书报告篇七

麦肯锡是国际上著名的咨询公司,为很多大型企业做过购并的咨询和服务,他们对于如何开发购并企业的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方面的见解在国际上也是出于领先的地位的。

通过购并和重组,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在麦肯锡看来有七种比较普遍的模式。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型之一是扩大规模、获得经营综合效果以提高竞争力。该模型通常是通过规模经济以降低成本。例如:两个公司合并后能降低单位成本。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二是针对统一分散的行业进行的。该模式特别适合中国国情。以联合利华印度分公司为例,其企业目标是占领印度冰淇淋市场。但该市场在过去高度分散、以区域性为主,年增长率仅为10%左右。联合利华采取的战略是:首先,收购了三家最大的公司;其次,为获取价值,联合利华充分利用其产品创新,品牌效益和分销管理上的卓越技能,其结果是销售额和利润每年以70%的速度增长。目前,联合利华已占领印度冰淇淋市场的70%。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三是通过联盟达到扩展新产品和新地域市场的目的。例如salim于1992年和1995年收购了两家公司,随后进行了内部重组,整合其食品业务。salim于1997年收购了另一家公司,并在此后卖掉了整合后业务的股份,并获取了很大的利润。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四是获得特别专有资产。除了获取技术,购并和重组还可以被用来获取其它具有较高价值的特别专有资产,例如品牌、管理技能或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域。此外,创造价值的关键不仅是购买资产,还必须对其进行更好的管理。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五是拥有卓越的管理技能,能够达到扭亏为盈。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六是能够提供特殊关系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保障。比如香港李嘉诚先生拥有的各种特殊关系网覆盖了政府、海外华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他充分利用了这些关系,在港口、电信和零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购并和重组,他的和记黄浦在过去1o年内销售额和利润增加了3倍多。

利用购并和重组创造价值的模式之七是使用财务工程规划。有时,该种方法仅局限在财务方面。例如,以股权交换债务或利用税收体系的漏洞,但在使用财务工程规划的同时结合营运专长会创造更大的价值,通用电气金融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以上是麦肯锡咨询为公司购并提供的一些盈利手段或者说是方式的参考。购并的出发点是为了增加盈利,而以上的七点很好地总结了并购可能会带给企业双方的优势,企业可以利用或者扩大这些优势来为自己增加利益。

并购后如何重组关系到购并的成败。一旦完成购并交易,重组新收购或兼并公司的方法将决定交易的最终成功或失败。这其中的风险是新公司可能会进入一个“死亡循环”——新公司的整合比较缓慢或没有重点,忽视关键议题,组织结构混乱、分裂,不确定性增加。人们相互怀疑、耗费时间去争权夺利,结果引起更大混乱、矛盾和人才流失,以至错失目标,最终导致投资成本过高,使业绩下降。整合成功的经验教训十分明确。首先,要在三个方面使公司稳定下来,明确目标,加强沟通,减少大家的模糊认识。最初的计划是协调和实现各业务部门、市场、职能和地区的整合,并通过实施已批准的计划来达到整个公司的整合。

总之,购并和重组的成功需有:1、制定强有力的业务战略2、系统执行交易3、妥善重组新组织。

成功的执行一项购并和重组战略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了解为什么购并和重组对你来说是最佳途径。这个工作还要求有规则、决心和深厚的技能。而且,就像我们所讨论的那样,还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能创造价值的核心业务,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最后,还要十分谨慎,因为如果执行工作不利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威胁到公司的生存,性命攸关。但正如我们所知,如果购并和重组成功,就会带来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强劲发展势头。总之,购并和重组是企业战略实施手段。作为公司的管理层必须了解如何及在何时使用购并和重组的手段。这就如同和火打交道,如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谨慎从事。

对于公司购并的前景,我觉得是很明晰的问题,在目前市场化越来越推进的中国,优胜劣汰的趋势越演越烈,如今的市场就如千年前的战国,纵横捭阖,策略演绎的更加多样,购并将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史读书报告篇八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的渠道来充实自己,而读书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本学期,我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两本书,收获很大。

读书让我明白了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自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智力、体力还是在做事的能力上,自信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就会觉得生活暗淡无光。

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对于那些学习差、纪律松懈、思想落后的学生教师没有歧视他们,而给予更多的爱。使他们时刻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怀,消除失落感,使他们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奋发向上,而不是讽刺挖苦,使其萎靡不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无私的爱心温暖冰冻的心灵,会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读书让我们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让我们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而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读书让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读书,使我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充满激情。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每天读书一小时,我还要持之以恒,相信它会为我带来丰盈的人生!

四史读书报告篇九

寒假期间,学校给我们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杜拉拉升职记》,一本是《第五项修炼》,由于个人比较喜欢记叙类的东西,一看书名,就明白第一本讲的是一个故事,所以我就先读了《杜拉拉升职记》这本书,所以下头我先来说说我看完《杜拉拉升职记》的感受吧:

《杜拉拉升职记》讲述的是:二十出头的杜拉拉一个柔弱的南方女子在一家全球500的大企业中打拼的过程,她初进公司,先是忠心耿耿地傻干,之后发现干了很多活儿,可上司就是不待见,她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她在在复杂的多重关系中摸索,并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最终掌握了职场生存规律,她凭着自我聪慧的头脑,和对工作的韧劲,最终她成功了!套用下书中的话:“youdeserveit!”

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一本好书,虽然我们刚上大一,但在短短的三年后我们也将应对这样的问题,杜拉拉的经历让我们更早的了解到了职场中厂面临的问题,也教会了我们不少的解决与生存之道,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有两点:一是“改变”,二是“思考”。对于以后我们刚刚踏出校门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怀揣各种各样的梦想,然而当你真正步入一个公司,处于一个职位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其实现实与自我所想象的情景是不一样的,这样有些人非要逆流而上,而有些人则会顺流而下,然而时间和实践证明往往后者会走的更远、更好、更顺利,而前者多会在抱怨中生活。所以,当你发现自我不适应当前环境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改变自我比起改变环境更容易一些,也更实用和实际一些。这样在工作中不论环境如何改变,你都能够应对自如,因为你本身就在改变。而另一方面,对于工作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你的身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应具备的就是“思考”。其实在工作中会思考的人要比只会努力的人更简便、更有效率、更有前途。

做为一名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我们也很快将要走出学校,踏上社会,有属于自我的一份工作。想要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我认为向杜拉拉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她的善于改变勤于思考。

下头是《第五项修炼》,一听名字就明白它应当是一本很专业的书,所以当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完全不知所云,我只好静下心来仔细的读了第二遍,强迫自我以读小说的态度来读,最终皇天不负苦心人,我感觉有点懂了,所以我就简单的说说自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吧:

作者的观点是要我们去发展学习型的团队合作,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梦想、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就是不断理清并不断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的观察现实。

我认为能够实现自我超越的人,是一个自身素质及本事都极强的人,他们能有效利用客观条件实现自我内心深处的愿望,并不断的提高完善自我。

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

我认为改善心智模式这点在团队合作中十分重要,心智模式,通俗来讲,就是自我的内心想法,在团队合作中,不要什么都是“我以为,我认为”,以自我为中心,应当常与伙伴共同自我的意见,使整个团队想法一致,这样整个团队才有凝聚力。

3、建立共同梦想。如果团队拥有共同的梦想,那么,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会为了这个共同的梦想而努力。

这点和上一点有相通之处,就是大家要有共同目标,劲往一处使。

4、团队学习。以往有过这样一个试验:在一个团队中,大家都认真参与,每个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团体的智商却仅有六十,这是为什么呢?团队学习的修练即在处理这种困境。团队学习的修练从“深度探讨”开始,深度探讨是一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在思考了所有问题之后,毫无保留的说出心中的思考而进入真正共同思考的本事。换言之,即在群体中让想法自由交流,以发现远比个人思考更深入的见解。同时,在深入讨论当中,每个人都能获得超过自我思想数倍的思想。思想是能够传递的,不一样方向的思想能够使人们变得更加聪明。这就是试验的真正含义。

5、全局思考。群体与人类其它活动都是一种系统,也都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所牵连,彼此相互影响并要经年累月才完全展现出来。

我们不是单纯的个人,我们生活在团体中,团队中,做什么事时,我们要以全局利益为重,必要时应牺牲个人利益。

这本书需要我们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地理解并加以运用,建立学习型组织,使我们所在的团队更加强大。

这两本书使我的寒假充实而有意义,《杜拉拉升职记》教会了我勤奋与思考,《第五项修炼》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中的法则。

四史读书报告篇十

《红楼梦》中人物数量之多,人物关系之复杂,让我感到惊讶。因此,目前我对一些角色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楚。这就是为什么花了几十年才完成这项伟大的工作。但后来,由于借款人的损失,另一个版本说,它是禁止禁止书籍和故意烧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能享受最初的80次。

在《红楼梦》的人物中,我喜欢的人物在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起初,我很厌倦林黛玉每天的哭闹。但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人物性格也变得丰满起来。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些文字被写进了这个画面。在《大花园》的众多人物中,林黛玉的才华最为突出。

我对《红楼梦》的文学鉴赏没有太多的评论。主要是因为我自己的知识潜力有限。理解这部小说不够深刻。对我来说,只要看看情节。这部小说所谓的反封建性质尚不清楚。我个人认为,作者是想通过一点点勉强来反映他对封建社会的厌恶。我讨厌读书,因为他生性爱玩。贾只是个孩子。哪个孩子不好玩?而不愿读书的有钱弟弟也是可以想象的。没有生活的压力。阅读有什么好处?读书还是不读书,生活都是一样的。在官园有姐妹,也有无聊的私立学校。我不认为大多数人会有阅读的心情。

我读了一些关于红色研究的书,说实话,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研究红色研究,因为这本书确实有它的原创性和美丽,但我也认为一些研究是过度的。这是一个主观的假设,而且没有足够的证据。说实话,老先生已经死了这么多年了。谁知道他在想什么?虽然他的作品能反映他的思想,但我们不能把一切都写进去。

毕竟,他只是一部小说。但却有生命在艰难地寻找生命的原型。我觉得有点牵强。毕竟,这只是一部小说。这不是回忆录。或传记。

四史读书报告篇十一

为深入贯彻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文明风尚,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九月份我校开展了争当书香校园、争当读书标兵“兰台读书月”活动,为总结经验,开展今后的读书活动,特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织发动,宣传“兰台读书月”活动的精神实质,使每一位教师都切实领会活动的目的、要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针对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开放了图书室,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使教师能够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本领。在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组织的读书心得交流和研讨活动,使教师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解惑。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晚自习自学的活动,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每天都有学习任务,从读书中增长知识,成长起来。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和奖罚细则,确保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防止“一阵风”刮过的不良倾向。有活动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使教师普遍感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做起来易行。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明确“兰台读书月”活动的主旨是“倡导全民读书,共建文明钟祥”。引导教师认识、体味、畅谈读书与社会发展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倡导“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步骤,鼓舞教师大量阅读经典书籍,使教师素质得到升华。

三、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学校负责整个活动的资料、资金、场所保障;教研组负责组织教师参与、实施;各位教师积极响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阅读、研究、撰写论文等各项工作。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政史、理化五个教研组中评选出了五篇优秀征文,挂在学校开办的洋梓中学兰台读书月活动交流博客上,由老师们推荐评选出两篇征文《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读后感》、《坚强的面对一切》作为活动的一等奖征文。

四、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先后开展了读书笔记展评、开辟了读书心得体会网上专栏、好书推荐活动等。教师共推荐好书50多本,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80多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读书活动,教师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教育大师的风范,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增强教育管理的水平,对科学研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课题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四史读书报告篇十二

内容大意:

一零三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在四川的一栋房屋里,一个婴儿踢着襁褓的包布,啼哭着。苏洵家的长子出生了,起名为轼。一家人慈祥的望着他,殊不知,他们怀里抱的,是才气凌人的文学泰斗,人民喜爱的伟大诗人。

苏东坡为人友善,写的诗有豪放,有柔情,有悲伤,更不是浓烈的感情色彩。

苏东坡一家,是个小康之家,苏东坡有一个弟弟,名为苏辙,字子由,也是才气横生,却远不及他的哥哥。

苏东坡一生下来就注定不平凡,十八岁考取进士,同年丧母,六五年丧妻,六六年丧父,苏东坡一生充满坎坷,经历无数悲欢离合,却留下不尽传奇色彩,他一生都在奋斗。

他留下了许多文学巨作,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伟大哲理,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刚硬豪放,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柔情,也不失“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狂妄。有这等能力,历代诗人远不及!他曾为中秋不可与弟弟相见,无奈惋惜之下,写出了震撼全世界的巨著《水调歌头》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至今津津乐道的佳话。

苏东坡因救济穷人,光景也一天不如一天,苏东坡为了穷人只身奋斗,改革史治的打算终究是落空了。一一零一年,七月十五号,他病情恶化,夜里常发高烧,可苏东坡在最后,还自信道:“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终于,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出了最后一口气,便在世上只留下一具空壳了。

读后心得:

阅读使我成长,阅读使我进步,阅读使我学有所为。我爱阅读,阅读本是一件好事,《苏东坡传》全文通过写了苏东坡童年,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几个阶段,写出了苏东坡生活的不易!在我读了《苏东坡传》时,阅读变成了我人生的一大乐趣,读《苏东坡传》,只是老师留的作业,但我读着读着,便感觉身临其境,好像在和苏东坡一样嫉恶如仇,救济穷人,读这本书的起因虽不是自愿,但读着读着我也被苏东坡感动了,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深感感人,同时也受益匪浅。

苏东坡的一生充满坎坷,却有不尽的传奇色彩,他写下无数首文学著作,部部堪称完美,他几乎成了文学史上第一人,无数的词,无数的诗,充实了他的生活,也长了我们的视野。苏东坡对人们的贡献可非一星半点。是啊,我读了这本书,也是被它深深的熏陶,读了他,我是真正的爱上了读书。

书中苏东坡那潇洒的身影总是时不时闪过我的大脑,我想,我一定是被他的豪情壮志吸引了。素食更吸引我的还有后人对他的称赞: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合称“四大家”,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合称的宋代四大家。都处处昭显了苏东坡为人们立下的种种丰功伟绩。

纵观苏东坡一生,好像都在为了大家,为了人民,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他一生清廉节俭,两袖清风,不负天下人,苏东坡他面对朝廷的错误,勇于指出,他嫉恶如仇,不肯安度晚年,全心全意为了全社会奋斗一生。

苏东坡的这种精神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我们在和平时代,没有政治上的勾心斗角,没有随时面对死亡的危险,我们过得安适,没有顾虑,却没有奋斗的心,满足于现状。若我们人人都有一颗勇于奋斗,不畏艰险的伟大心灵,那么我们的学习,做人等各个方面,都将是质的飞跃!

林语堂先生通过种种办法去了解苏东坡,只为了让更对的人来了解历史,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苏东坡,我看了此书是真正的爱上了他!他笔下的苏东坡,让千万人愤慨不已!他笔下的苏东坡,清廉好学,两袖清风,为人朴实无比!他笔下的苏东坡,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里程碑!我爱苏东坡,他是人民的榜样,更是我一生追溯的目标与榜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5080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