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8:19:17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精选14篇)
时间:2023-11-23 18:19:17     小编:碧墨

读后感是一种对自己、对书中内容和对世界的思考和倾诉。在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统筹全文结构,使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通过这些范文的阅读,大家能够对写作读后感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读后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方式,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种方式,真情实感地表达自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祝大家写出优秀的读后感作品!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储蓄、股票、房贷、基金、债券等金融理财产品,已深入千家万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说,当今社会几乎人人离不开金融,学金融,懂金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因此,作为当代青年,应将金融学作为自我的一项人生必修课。经兄弟姐妹推荐,我阅读了金融系列图书之一的《非理性繁荣》,对股票投资有了新了认知,颇有收获。

《非理性繁荣》描述了导致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泡沫的心理因素。该书序言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呈现出一个典型特点,即投机性泡沫:暂时的高价得以维持主要是由于投资者的热情而不是与实际价值相一致的预测。在这种状况下,尽管市场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大幅攀升,但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里,股市的总体前景将会是十分惨淡,甚至十分危险。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结论。

对于股市,“什么是利好消息”是每个人都想知道的,只要掌,握利好消息,人们就能够透过投资来获利。而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却告诉投资者,这样的方式不完全可行。作者告诫投资者不好过于坚信自我已经掌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规律。目前的金融学不足以带给确定的结论,而且不能完全理性地预测和明白股价的波动规律,作者指出“非理性”心理使得咱们的对未来的预测很不可靠。

对于导致股价变动的原因,作者试图把潜在因素拓展到更多领域,讨论更多人类行为和事件:从1929年的金融危机,到生育高峰,从通货膨胀到社会中的赌博文化,从贸易结构到媒体如何影响政治,几乎涵盖了咱们能够想到的`所有影响到股价的因素。犹如一个庞大的模型,变量集合可能是个无底洞。他指出,在决定股价因素中,股票价值很重要,但是人们的信心和非理性或许对宏观性的股价波动有更大的影响。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体投资者,都难以摆脱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即使投资者是在追求一种理性的目标,结果往往也难以实现。咱们当然不能说投资者是赌徒,但是谁敢说自我没有赌心?亏了的想翻本,赚了的还想赚的更多,市场就这样被自我放大、自我增强起来了。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自信,觉得自我肯定能赚钱,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信心过度,但是几次波动下来,大家又觉得还是随大流走最保险。于是,“社会传染病”也就由此而产生了。这本书中归纳了社会心理学对这种现象的分析,使人颇受启发。

通常状况下,人们会认为“股票在下跌之后总会反弹”是个基本常识,而作者却证明他们想错了——股票能够下跌,而且能够下跌许多年;股票市场能够被高估,同样也能够低迷许多年。人们还会认为“从长期看股票总是优于其他投资,比如债券,因此长期投资者投资股票会好一些”,然而作者证明他们又错了——在数十年的时刻里,股票并不比其他投资优越,也没有理由坚信它将来也会这样。在《非理性繁荣》中,作者使用了超多的历史资料、统计数据、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等证据来支持自我的观点,从那里,我感受到了自我先前对股票投资认识的局限性。保有一份理性的投资心态,避免情绪化的投资给咱们带来不良的影响,是我阅读该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透过阅读本书,咱们能够看到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财富梦想的狂热追逐、人类社会的贪婪和由此带来的恶果,对引导广大普通投资者如何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有极大的帮忙。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二

《非理性繁荣》描述了导致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泡沫的心理因素。该书序言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呈现出一个典型特点,即投机性泡沫:暂时的高价得以维持主要是由于投资者的热情而不是与实际价值相一致的预测。在这种状况下,尽管市场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大幅攀升,但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里,股市的总体前景将会是十分惨淡,甚至十分危险。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结论。

对于股市,“什么是利好消息”是每个人都想明白的,只要掌握利好消息,人们就能够透过投资来获利。而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却告诉投资者,这样的方式不完全可行。作者告诫投资者不要过于相信自己已经掌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规律。目前的金融学不足以带给确定的结论,而且不能完全理性地预测和理解股价的波动规律,作者指出“非理性”心理使得我们的对未来的预测很不可靠。

对于导致股价变动的原因,作者试图把潜在因素拓展到更多领域,讨论更多人类行为和事件:从1929年的金融危机,到生育高峰,从通货膨胀到社会中的赌博文化,从贸易结构到媒体如何影响政治,几乎涵盖了我们能够想到的所有影响到股价的因素。犹如一个庞大的模型,变量集合可能是个无底洞。他指出,在决定股价因素中,股票价值很重要,但是人们的信心和非理性或许对宏观性的股价波动有更大的影响。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体投资者,都难以摆脱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即使投资者是在追求一种理性的目标,结果往往也难以实现。我们当然不能说投资者是赌徒,但是谁敢说自己没有赌心亏了的想翻本,赚了的还想赚的更多,市场就这样被自我放大、自我增强起来了。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赚钱,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信心过度,但是几次波动下来,大家又觉得还是随大流走最保险。于是,“社会传染病”也就由此而产生了。这本书中总结了社会心理学对这种现象的分析,使人颇受启发。

通常状况下,人们会认为“股票在下跌之后总会反弹”是个基本常识,而作者却证明他们想错了——股票能够下跌,而且能够下跌许多年;股票市场能够被高估,同样也能够低迷许多年。人们还会认为“从长期看股票总是优于其他投资,比如债券,所以长期投资者投资股票会好一些”,然而作者证明他们又错了——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股票并不比其他投资优越,也没有理由相信它将来也会这样。在《非理性繁荣》中,作者使用了超多的历史资料、统计数据、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那里,我感受到了自己先前对股票投资认识的局限性。保有一份理性的投资心态,避免情绪化的投资给我们带来不良的影响,是我阅读该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透过阅读本书,我们能够看到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财富梦想的狂热追逐、人类社会的贪婪和由此带来的恶果,对引导广大普通投资者如何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有极大的帮忙。

   。

最近读了希勒写的《非理性繁荣》。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作者把非理性繁荣作为了一个研究对象从结构上,文化上,心理上进行了研究。我佩服作者的丰富的知识,严谨的考证,细心的调查,但我不太喜欢这种典型的西式研究方法,一切用图表数据说话,然后试图解释这些图表数据说明的东西。书我读起来有些拗口,这是因为我浮躁的心态,翻译的不畅。我只是简单的翻了一遍。但这过程中,围绕非理性繁荣这个命题,我确实想到了很多,这有很多我已经构成的观念和正在构成的观念,借此机会我正好把它表达出来。所以这并不是一篇读后感。

关于非理性。

投资者心理对经济理解总是延迟和放大的。中国自2000年后的快速增长,直到05,06年才体现到股市上来,而且投资者放大了对经济增长的感触,07年就进入非理性的状态了。危机也在那时埋伏,当股市开始下跌,很容易就进入了崩盘,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恐慌,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很轻易的跌破基本面关口和心理关口。人也如此,发达时,自信和欲望也会极度膨胀,以为天下唯我独尊;落魄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自杀的心都有。股市就是由这样的人构成的,所以也有这样的性格。人要认清自己,成不骄,败不馁,任何时候都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成熟的股市也就应这样。但话又说回来,不成熟的股市才有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

庞氏骗局和击鼓传花。

我在想这种放大效应是如何传播出去的。贪婪和恐慌最终是如何被放大到了疯狂。这其实就是个庞氏骗局,说白了就是传销。庞氏骗局因为臭名昭著的麦道夫而被大家所熟悉,传销在我国是明文禁止的。大盘涨了,所以更多的人进来,所以大盘再涨,直到泡沫破裂。崩盘也是如此。大多数投资者都明白其中的端倪,为什么他们还参与到其中呢我想这是一种“击鼓传花”的心理,每个人都不会认为自己就那么倒霉轮到最后一个,每个人都相信自己能都获利逃脱。这就是赌博了。

在关键点操控。

还有一个命题是大盘如何从一小部分人的狂欢演变成了全民狂欢。这类似于病毒传播模型,但我并不做过多地分析。我记得有个临界值,当感染比率大于这个值的时候,就有可能使整体都感染。我想说的是,临界值附近是个很危险的区域,这使得操控变成了可能。可能投入并不太多的资金,就能够使狂欢成燎原之势。这与索罗斯的观点很像。他就找到了这样的一个时机,狙击了英镑。我相信这样的投机机会会经常存在的。

书中提到的一个小故事我很感兴趣。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么出名,远远超过了其它同时期的作品这幅油画从艺术上真的超过其它作品很多吗作者的儿子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作者查证了一些资料,这幅油画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对它进行了炒作,又发生了很多其它的故事,强化了人们心中的印象,以至于之后的人们又开始对它进行细细的论证,最终巩固了它作为一个超伟大作品的地位。这其实也是一个泡沫构成的过程,包含了传播,正反馈,或许还有一些关键时刻。当然,这个泡沫永远不会破碎了。因为艺术这种东西无法估价。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三

本书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格林斯潘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从那时起,许多学者、专家都注意到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多次预言美国的投资泡沫将破,可是每当美国股市有衰竭的症候时,就会有另一股投机热潮注入,让股市得以暂时维持不坠,直至近日方有软着陆的迹象。

90年代,美国股市不断创新高,投资人的热度沸腾,投机风气鼎盛,知名的股市分析师甚至喊出道琼指数会上五万点的说法。本书作者席勒为耶鲁大学的教授,也是美国股市的投资人,他根据多年来对美国股市多头行情的分析研究,以及历史上各种股市大幅波动变化的前车之鉴,冷静分析这一波美国股市荣景的各种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多半无法以一般经济学效率市场的理论来分析,原因是股市中人们所发挥的投机贪婪,是一种非理性的本性,全文娓娓道来,分析鞭辟入里,引人深思。

事实上,所有经过正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在他们分析经济现象时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假设:人们所有的经济决策都是从理性出发。古典经济学派并曾将经济学领域里所设定的虚拟人物为「经济人」(homoeconomica)。这个「经济人」如果处身于现代的人类社会中,将是六亲不认、毫无情感,一切行为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准则;因此,他不会犯下一般「凡人」感情用事的错误,花的每一分钱、用的每一份力气,都经过仔细的盘算。

同样的,经济学家也相信最完美的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这个市场中的买卖双方参与者众多,多到没有人能够以他买卖的数量控制价格;市场中的信息充分流通,任何讯息会迅速传达给所有的参与者,立即而有效地反映在市场的价格之上,这也是金融市场为效率市场的重要假设。但是正如凡人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场也无法完全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因此,一旦出现「非理性」投资人与「非理性繁荣」市场,经济学教义派就颇难解释其存在;同样的,这些人所制定的财经政策当然也无法解决非理性思维下的经济问题。

席勒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根据各种统计分析与历史研究,寻找90年代美国投资泡沫出现的缘由。美国人明知一旦股市泡沫破灭,所有的财富将成空,却又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一只老鼠,总能在大跌之前,卖给更为倒霉者,甚至股价一旦回涨反弹,就立刻把上次亏损的前车之鉴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这个现象似乎与我国股市的状况极为相近。席勒教授特别指出,为争夺投资人,媒体上的股市明星,以强势行销方式,肤浅地强调一些表象,给大众一种股市只涨不跌的观念;然而,事实上,他们未必抓得住股市的脉动。我国也一样有许多这一类的股市分析师,官员们为了拉抬股市,甚至于不惜以「股价很低,不买就会后悔」的说词,来误导投资人。其实,他们和投资人一样,根本不清楚下星期的股价究竟是涨还是跌,结果造成误听其言者被套牢;最后即使将股价涨跌幅的下跌幅度缩小,改变游戏规则,也挡不住股价下滑的趋势。从这点看来,或许我国的主管官员从这本书中可以学到的还更多。

股市涨得愈高,跌得就会愈重,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然而在股价快速飙涨的时候,总会有许多说法,来「证明」股价是不会下跌的。1920年代,在股市崩盘之前,有所谓的「强手」,亦即买气愈来愈盛,不断提高,股价支撑力道足够,不会下跌。50年代有人指出美国进入「新资本主义」时代,持有股票的投资人达1700万,企业员工认股,化劳工为资本家,因此,股价不会下跌。60年代,媒体不断鼓吹股市是最佳的投资管道,不但可以保值、对抗通货膨胀、规避风险,还可以参与享受经济成长的果实,股价自然不断地上涨。90年代的说法是新经济下,高科技不断推陈出新,成本不断下降、获利持续上升,因此股价不会下跌,而网络股在未来网络市场的无限美景下也过度地反应。

但是,种种言之成理的论调,随着市场泡沫破灭为之幻灭。原因是这些说法出现的目的,均是为非理性投机下炒作的「价超所值」的股价做合理化的解释,使投资人放心地追高。生于战后婴儿潮年代的人们在90年代,不信邪地持续追高股市,认为「这次不一样」(ttid:thistimeisdifferent),股价不会下跌,就是将道琼指数推上万点的主力,只是从今年开始,美股步步下跌,显示股市的涨高必跌原则仍然存在,只是早到或晚来的差别而已。

台湾的股民在9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历经多次股市三温暖的洗礼,对本书的感受想必更深。席勒在书中第六章写道,台湾的几次股价大跌,都名列世界前茅,1989到90年股市跌落74.9﹪,为那年最大跌幅国家中的世界第一;五年期股市跌幅较大国家中,台湾也分列第七名与第27名。不过,台湾的投资者似乎一直没有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政府也一直认为「股市兴亡,官员有责」,带给投资人一个「股市会涨,不会跌,如果真的下跌,政府会出面救」的错误观念,股市的机制也以助涨不助跌的原则来规划。但台湾的投资泡沫一直不断地破了又吹、吹了又破,真正的原因是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有问题,可惜的是当前的股市已经跌到似乎国安基金也无能为力的地步了,投资人必须正视市场机制的存在,这时,席勒的书就更有用了。

总之,这是一本分析股市非理性投资行为的一本好书,它颠覆了一般的投资理论,指出20世纪末,证券市场中的教义派金融学者所不能解释的「乱象」的源头,是他们理论的假设前提有问题,当然,它也预告了美国股市投机泡沫的下场。对台湾的投资人来说,读了本书之后,对我国股市的「非理性」部份,可以有一个更为「有理性」的解释。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四

最近在看两本书《黑天鹅效应》、《非理性繁荣》,觉得是两本很不错的书,推荐阅读。对于经济、股市、楼市的分析很有启发作用,尤其是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对整个美国股市和楼市的梳理,论据充分、有条有理,不愧是大学问家的作品。而我越发觉得“地球上没有新事物”。一个对美国经济了解深刻的.人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类似现象应该很容易把握,当然也越容易利用机会赚取财富。反推之,如果想了解当今中国的经济现象,先学别人的理论经验,看到本质,添加入中国所特有的影响因素,会相对容易理解些。

股市、楼市有“死多头”和“死空头”两种说法,所谓“死多头”就是偏执的一直看多的人,而“死空头”当然就是一直看空的人咯。我本身是一个极容易乐观的人,有些时候甚至是盲目的乐观,但是对于中国的楼市,中期并不看好。楼市一直在疯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房价不会降。有人跟我说,中国就是能走出中国特色的楼市,让楼市持续上涨,只要政府想让它涨就能一直涨下去。也许我比较愚钝,但我从未见过一个国家的发展可以逆经济规律而一直健康前行的。有些东西“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种下的因总是要收获果的。一旦楼市的“非理性繁荣”走到尽头,承受巨大痛苦的终是百姓,因为既得利益者有他们自己的好去处。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五

《非理性繁荣》描述了导致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泡沫的心理因素。该书序言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呈现出一个典型特点,即投机性泡沫:暂时的高价得以维持主要是由于投资者的热情而不是与实际价值相一致的预测。在这种状况下,尽管市场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大幅攀升,但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里,股市的总体前景将会是十分惨淡,甚至十分危险。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结论。

对于股市,“什么是利好消息”是每个人都想明白的,只要掌握利好消息,人们就能够透过投资来获利。而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却告诉投资者,这样的方式不完全可行。作者告诫投资者不要过于相信自己已经掌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规律。目前的金融学不足以带给确定的结论,而且不能完全理性地预测和理解股价的波动规律,作者指出“非理性”心理使得我们的对未来的预测很不可靠。

对于导致股价变动的原因,作者试图把潜在因素拓展到更多领域,讨论更多人类行为和事件:从1929年的金融危机,到生育高峰,从通货膨胀到社会中的赌博文化,从贸易结构到媒体如何影响政治,几乎涵盖了我们能够想到的所有影响到股价的因素。犹如一个庞大的模型,变量集合可能是个无底洞。他指出,在决定股价因素中,股票价值很重要,但是人们的信心和非理性或许对宏观性的股价波动有更大的影响。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体投资者,都难以摆脱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即使投资者是在追求一种理性的目标,结果往往也难以实现。我们当然不能说投资者是赌徒,但是谁敢说自己没有赌心亏了的想翻本,赚了的还想赚的更多,市场就这样被自我放大、自我增强起来了。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赚钱,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信心过度,但是几次波动下来,大家又觉得还是随大流走最保险。于是,“社会传染病”也就由此而产生了。这本书中总结了社会心理学对这种现象的分析,使人颇受启发。

通常状况下,人们会认为“股票在下跌之后总会反弹”是个基本常识,而作者却证明他们想错了——股票能够下跌,而且能够下跌许多年;股票市场能够被高估,同样也能够低迷许多年。人们还会认为“从长期看股票总是优于其他投资,比如债券,所以长期投资者投资股票会好一些”,然而作者证明他们又错了——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股票并不比其他投资优越,也没有理由相信它将来也会这样。在《非理性繁荣》中,作者使用了超多的历史资料、统计数据、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那里,我感受到了自己先前对股票投资认识的局限性。保有一份理性的投资心态,避免情绪化的投资给我们带来不良的影响,是我阅读该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透过阅读本书,我们能够看到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财富梦想的狂热追逐、人类社会的贪婪和由此带来的恶果,对引导广大普通投资者如何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有极大的帮忙。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六

美国金融学教授罗伯特・j・希勒的新作《非理性繁荣》出版后,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在此书中,希勒用了较多的金融行为学理论来解释九十年代后期美国股市的泡沫成因。

由于中国股市这几年的连续上涨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这在美国股市更为剧烈。

希勒就指出,那些相信股市会下滑和连续减速的人由于年复一年不断地出现判断错误,对自己的坏情绪很敏感。

那些不断预测下滑的人由于总是在错,会痛苦地感觉到丢面子。由于对认识世界的满意程度是自尊和个人身份的一部分,很自然地,以前悲观的人想建立一个不同的世界观,或至少会在公众面前呈现出不同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空翻多”的能量有时会很强大,甚至很多人在高位也奋不顾身地涌入市场。

尤其是当股票投资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投资人更是害怕“踏空”。

对于人们为什么不能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一般的解释是迫于社会压力的屈从,人们害怕被看成是另类或是傻瓜,他们的判断受到了动摇。

但社会心理学家早在五十年代就通过实验表明,人们未必是害怕在一群人之前表达一个相反的观点,而是“传统理性”告诉他们,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差不多可以肯定,大部分人是正确的。所谓顺势而为。

人们对股评家、分析师和经济学的所谓“权威”的依赖感。尤其是在社会分工日益明显的今天,人们信赖专家成为一种习惯,总以为专家推荐的股票或走势的看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跟他们走没错。

还有一点也颇值得关注,就是投资者经常对价位高估习以为常,只有等到股价跌了个50%甚至100%,才恍然大悟。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

在股市中,暴涨和暴跌适合喜欢刺激的投资者与大牛市的热潮。但一般而言,阴跌和缓涨则容易让人轻信,或者说有时更能把一般投资者套住。其中的原理就是利用了价格的持续性能给害怕风险的人以心理依托。

在市场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向来谨慎的人会突然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举动,这往往是和信心过度有关。过度自信有许多表现形式,最典型的事是“事后聪明”,它使人们认为世界实际上很容易预测。

1987年10月19日美国出现“黑色星期一”之后希勒做过一个问卷调查。第一个问题是“你当天就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反弹吗?”在没有参与交易的人中,有29.2%的个人和28%机构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参加交易的个人和机构中也有近一半人认为是知道何时反弹。

“事后聪明”确实在股市中频繁发生,除了过度自信外,也可能与“虚荣”倾向有关。

市场的真正命脉在于信息与判断未来,虽然后者是极难做到的事情。

在希勒看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可能也是金融行为学的研究对象。1996年12月4日,希勒向格林斯潘和美联储董事会作了证明股市水平不合理性的报告。第二天,格林斯潘就发表了“非理性繁荣亢奋”的演说,导致股市暴跌。但仅仅几个月后,格林斯潘又站到了乐观派的一边,提出了“新时代”的看法。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七

也就是第13章,探讨了投机性泡沫对于个体投资者,机构和政府的启示。针对当前脆弱的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对政策改变的迫切需求,给出了一些建议,例如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帮助,个体投资者尽可能的避免泡沫破灭的风险后果。

在呐?蠢矗作者在本章中提出的一些建议,更像是一些学术性的建议,与实操层面的措施还存在距离。比如第一项建议是,货币当局应当运用温和的货币政策来抑制泡沫,作者在书中提到,“当认为股票市场估值过高时,货币当局采取小幅度,但又是象征性的利率提高政策是有用的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向公众阐明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泡沫。但货币当局不应当通过强烈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试图促使泡沫破灭”。第一,首先这个观点货币当局未必能够接受。第二就算是当局接受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这个度的拿捏也是很困难的,有的时候股票市场是非常敏感的。给出的第二个建议是,“意见领袖发表有利于市场稳定的言论”。作者在书的前面部分已经论证了,大众对于专家的相信,是有科学根据的,或者说有据可查的。但实际上,意见领袖也经常这样做。但从效果看在市场崩溃的时候,意见领袖的意见对于稳定市场的作用非常有限。作者给出了第三个建议,是制度性的鼓励,建设性的交易。个人倒是认为这一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建议,但是,如果遇到一个控制欲较强的政府,恐怕到时候这一点也很难执行下去,比如我a就经常以保护投资者为由头对交易进行各种各样的限制。也就是面对市场剧烈的波动的时候,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加大市场的交易力度,或者给出更全面的市场交易,而不是关停交易。但是这和,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熔断机制是相悖的。第四点建议是,公众应该得到更多的对冲风险的帮助。简单概括的说,就是你的资产如果是做多的,那么应该有一部分做空来帮助你来对冲风险。第五点建议是储蓄和退休计划的政策应该现实考虑泡沫的存在。结合我国的国情,应该是我们在进行养老、教育储蓄时候,应该考虑到当下资产的泡沫情况,和未来的泡沫情况。比如我们当下有一套帝都的房子,估值在千万。从普通人的收入角度来看,千万资产对一个人的养老和教育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但如果这个千万是一个泡沫,后面如果出现了泡沫的破灭,千万变成了百万,甚至不可变现,那么到时候你的养老,你的教育是如何实现呢?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个现金储蓄的习惯。

作者在最后还给出了其在诺贝尔奖上的演讲,叫做投机性的资产价格,作为本书的一个总体的一个概况和总结,但内容过于学术性不太好理解,所以,本次没有细读。

几点感触。

1、第3章,房地产价格历史说明,房地产并不是一直上涨的一个资产。作者在这一章用几个小标题表达了作者的思路,住房价格的历史长期走势;实际住房价格总体上并未呈现长期上行趋势;实际住房价格并没有强劲上升的原因;非理性繁荣的昨与今;贷款机构在房地产泡沫中扮演的角色。

2、股票市场并不总是一个长期高效的投资市场,或者说是长期最佳投资的唯一选择。作者在书中提出,以30年非重叠历史看。股票的收益不总是高于债券投资的收益。因此个人应该加强对债券投资的,认知与学习。

通篇来看本书的话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去理解非理性,非理性的成因,非理性的历史,以及如何去解决非理性的学术性书籍。在这一点上,本书其实与市场有效理论更相似,都更像是一种片面的学术理论研究。所以本书内提到的所有内容未必具都是真实的,或者说可借鉴的意义。

但是从道与术的层面上来说,其在术的层面上虽然指导意义有所欠缺,但在道的层面上来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给我们了一种新的思维的启迪。总来说还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八

这是一本富含经济学原理和现实实用知识的综合书籍。在通读完本书后,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似懂非懂,也许是由于经济学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也许是思维深度的欠缺。但是值得我肯定的是,这本书是值得二刷的一本书,在将来恰当的时机,我也会带着新的视角来学习,因为这是一本对投资者/投机者都揭示了投资本质的教辅书籍。

在了解这本书之前,我建议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两个经典的金融理论前提。这两个理论相互矛盾,但其作者却均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作为平凡读者(普通投资人)的我们,在阅读完本书后,只要有了独到的自我见地那我便认为这次阅读是成功的。这两个理论一个是尤金法玛教授于(eugenefama)于1970年提出并深化的有效市场假说,另一个则是本书作者罗伯特·j·席勒教授提出的“非理性繁荣”。这两个理论都极为深刻并富有内涵,我在尽力理解后,浅显的认为前者阐述的是市场是有效的,是不可战胜的;而后者则提倡,市场是非理性的,是可以战胜的。(此处对于2个经典理论笔者也未深刻体会其内涵)而在读完本书后,对于投资理财这件事情,我则更加倾向于后者。一者是因为去年在我读过的一本名为《乌合之众》的大众心理读物后,让我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认知,那就是人们甚至是我个人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点有着近乎疯狂的“盲目跟从”行为。(如果有读者感兴趣,可以去搜索本书《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另一个原因则是本书列举了无数非理性的因素,让我认识到了金融市场的复杂多变和投资/投机收益的原因。

本书主要的结构作者阐述的非常清晰,我将其概括为一个历史前传分析、三个原因集合体的论述、面向对立观点的分析及驳论和富含个人思维深度的建议。

本书在开头详尽记述了美国在股票证券、债券和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发展走向及动因。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与我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治理理念,但从历史发展考量的角度去分析,我认为这3章或多或少都可与中国的股票、债券和房地产金融市场有着微妙的关系。这其中比较神奇的一点是,这世界是不存在先知的,就好比没有人能说出第二天股票是涨还是跌,而席勒教授曾在20xx年和20xx年准确地预测了股市和楼市泡沫的破裂,我想这也是本书一直畅销的重要原因(本书有三个版本,随着作者不断更新而完善。第一版出版于20xx年,第二版出版于20xx年)。接下来,作者通过揭示了结构、文化和心理三大层面里的各类原因,向读者展示了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证券市场)的一次次涨跌起伏,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智(如果市场处于理智状态,理论上是挣不到钱的)。而也正是因为各个参与者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共同或单一作用下,造成了市场的涨跌进而催生了盈利、投机和各种投资机会。

比如在结构层面,作者列述了12个基本要素:互联网的高速增长所衍生的技术革命;美国经济的发展及文化自信;国内政治及文化的变迁;税率的`调整;人口结构因素;新闻媒体的渲染;专业分析师的言论;固定缴费养老计划的推广(类似于中国的社保基金);共同基金的发展;通货膨胀;交易量的变化和参与者的赌徒心理;上述每一个内容都会或多或少的在金融市场中成为人们非理性决策的依据,而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造成了你我他,不同人之间的认知偏差和决策,进而衍生出股市的不可预见性。本章还提到并分析了广为流传的庞氏骗局及衍生内容(书中称为蓬齐过程),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基础理论(在通过作者阐述后我认识到,但书中却说现代金融教科书并不涉及此内容):过去的价格上涨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进一步抬升股价,股价上升为投资者带来了财富,投资者通过财富创造了更多的gdp,gdp进而体现出国家良好的经济运行状态(直至出现危机或其他不可预见风险时)。这一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形成这书中所提到的反馈环机制,并在逐步的,被动的放大。

在文化层面,作者详尽的介绍了新闻媒体和新时代的经济思想(随社会进步而不断迭代)对股市(或其他市场)带来的影响,并在最后做出了对“新时代”的分析。媒体在为股市变化进行铺垫以及煽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这点毋庸置疑,而且结合本人的股市投资经验,这一现象也确实客观存在。这是一种矛盾的需要及不需要的平衡状态,没有任何一个投资者会希望两眼摸黑的进入水里摸鱼,但又会受制于(或受益于)新闻所带来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意思的是发生重大新闻不一定对股票造成太大波动,而发生重大波动时也不一定会爆料出大的新闻。因此,如何辩证带有自我主观的去接收吸纳媒体的观点,是我在日后需要实践和学习的一个长久目标,因为媒体是投机性价格变动的主要宣传者。

在心理层面上,作者介绍了股市的心理定位、从众行为(与乌合之众中阐述的主要理念较为类似)以及思想传染这一现象。正是由于投资者在决策时,经常会用到数量定位(对股市点位甚至是个股价格位置的预测)以及道德定位(对资产投入股市的百分比)这两种心理模式,因此使得每一次交易并没有像人们在未来时间回顾当下时间点时那么的理性和客观,这也进而会催生出最露骨的价值问题,即盈利还是亏损。

之后的两篇作者分别从学术层面驳斥了有效市场理论(本篇未理解很透彻,浅显的认为是这样)并且说明了在此种环境背景下,我们个人该如何操作。这里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对于投资者一些误区的阐述,比如说人们认为绩优的基金不错,然而他们可能会有较高的手续费,而且其实在你简单了解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后,我认为也许你会发现基金并不能给你带来丰厚满意的收益(但这里,我要强调没有一种投资方式是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只要能为投资人带来正向收益便是成功的)。最后一篇作者阐述了货币当局应运用温和的货币政策来抑制泡沫,而当泡沫即将发生时,个人投资者如何能规避更多的风险(这里指的不是同时持有各类型的股票)。

总的来说,如果你是一位出入投资领域的新人,或是想了解更多金融知识的投资者,这本书也许并不会带给你实际直观地收入,但却会像园丁一样,慢慢的修缮你认知的“枝枝叶叶”,也正因为有如此多的非理性繁荣因素,投资者才会通过自我认知去获得正向(或逆向)的经济收益。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九

美国金融学教授罗伯特·j·希勒的新作《非理性繁荣》出版后,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在此书中,希勒用了较多的金融行为学理论来解释九十年代后期美国股市的泡沫成因。

由于中国股市这几年的连续上涨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这在美国股市更为剧烈。

希勒就指出,那些相信股市会下滑和连续减速的人由于年复一年不断地出现判断错误,对自己的坏情绪很敏感。

那些不断预测下滑的人由于总是在错,会痛苦地感觉到丢面子。由于对认识世界的满意程度是自尊和个人身份的一部分,很自然地,以前悲观的人想建立一个不同的世界观,或至少会在公众面前呈现出不同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空翻多”的能量有时会很强大,甚至很多人在高位也奋不顾身地涌入市场。

尤其是当股票投资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投资人更是害怕“踏空”。

对于人们为什么不能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一般的解释是迫于社会压力的屈从,人们害怕被看成是另类或是傻瓜,他们的判断受到了动摇。

但社会心理学家早在五十年代就通过实验表明,人们未必是害怕在一群人之前表达一个相反的观点,而是“传统理性”告诉他们,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差不多可以肯定,大部分人是正确的。所谓顺势而为。

人们对股评家、分析师和经济学的所谓“权威”的依赖感。尤其是在社会分工日益明显的今天,人们信赖专家成为一种习惯,总以为专家推荐的.股票或走势的看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跟他们走没错。

还有一点也颇值得关注,就是投资者经常对价位高估习以为常,只有等到股价跌了个50%甚至100%,才恍然大悟。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

在股市中,暴涨和暴跌适合喜欢刺激的投资者与大牛市的热潮。但一般而言,阴跌和缓涨则容易让人轻信,或者说有时更能把一般投资者套住。其中的原理就是利用了价格的持续性能给害怕风险的人以心理依托。

在市场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向来谨慎的人会突然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举动,这往往是和信心过度有关。过度自信有许多表现形式,最典型的事是“事后聪明”,它使人们认为世界实际上很容易预测。

1987年10月19日美国出现“黑色星期一”之后希勒做过一个问卷调查。第一个问题是“你当天就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反弹吗?”在没有参与交易的人中,有29.2%的个人和28%机构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参加交易的个人和机构中也有近一半人认为是知道何时反弹。

“事后聪明”确实在股市中频繁发生,除了过度自信外,也可能与“虚荣”倾向有关。

市场的真正命脉在于信息与判断未来,虽然后者是极难做到的事情。

在希勒看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可能也是金融行为学的研究对象。1996年12月4日,希勒向格林斯潘和美联储董事会作了证明股市水平不合理性的报告。第二天,格林斯潘就发表了“非理性繁荣亢奋”的演说,导致股市暴跌。但仅仅几个月后,格林斯潘又站到了乐观派的一边,提出了“新时代”的看法。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十

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实体,美国当然不是傻子,白宫的智囊团和五角大楼的精英们绝不是只会喝贵州茅台吃四川榨菜,口袋里装着三只松鼠天天用老干妈辣酱吸溜着阜阳格拉条,他们是喝惯了可口可乐和热狗薯条的家伙。二战以来,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主导着世界的经济金融走向,全世界的最好的东西似乎都可以拿来,统统拿来,“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在这种格局下,美国利用国内经济充分积累,国力蒸蒸日上,一片繁荣,高速路,摩天楼,娱乐厅,进出口,建基地,你不服,开战局……歌舞升平,似乎是河清海晏,一片繁华,也会一直繁华下去。

但是世界上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贫穷国家。美国单方面的繁华繁荣,享用的资本、资源和服务的果实是在这些国家——这些繁荣是非理性的、不具有可持续性,有些不合情理,不合法律的;而这些国家也在默默发展,奋起直追,其中就有中国在内的很多经济体。他们也要发展,也会发展,也能发展。甚至终于有一天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而美国抛出“4000亿贸易逆差”,开始和各国贸易战——这同样是非理性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会任由你美国来割羊毛,不是第二个日本,被你忽悠个“广场协定”,社会倒退二十年。今非昔比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虽然你美国在高中就强行开设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学习,但是,中国才是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

中国的伟大导师邓早就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一句广告词很妙,“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按照《非理性繁荣》的视角,某个时期,某个地域,某个领域的繁荣,以超前的.,过度发展,而其他都远远落在后面,甚至把自己单方面的繁荣建立在对其他盘剥、压榨的基础上,通过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军事干预的、资本流动的手段而到达的,都不是理性的繁荣。读过后,结合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些道理都浅显易懂。

大一点的说,各种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标准不断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一会儿美国,一会儿学习澳洲,近几年又开始推崇芬兰;专家像辛勤的小蜜蜂飞来飞去,各处“传粉授精”,一线老师们稍不注意,就难以与时俱进,落后于时代,自绝于人民,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起来,学习各种技术,掌握各派理念,最最最重要的是灵活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提高教学,打造高考课堂,高效课堂,让人民满意,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于是,各种学习,培训很是热闹,教培市场也是一派繁荣。这是好事,多见识总比没有见识好。不说了,此处省略二百字。

某些五六七线的农村小县城,有的学校在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全体教师任劳任怨,克己奉公,兢兢业业,一代代青春年华奉献了,一个个人才走出去。加上高考扩招等重大政策利好因素,近十年来高考喜报频传,高考成绩,教学质量一片繁荣,再度繁荣,确实可喜可贺,一时间出现了很多个教育强县,教育大县。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十一

《非理性繁荣》描述了导致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泡沫的心理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理性繁荣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储蓄、股票、房贷、基金、债券等金融理财产品,已深入千家万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当今社会几乎人人离不开金融,学金融,懂金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因此,作为当代青年,应将金融学作为自己的一项人生必修课。经朋友推荐,我阅读了金融系列图书之一的《非理性繁荣》,对股票投资有了新了认知,颇有收获。

《非理性繁荣》描述了导致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泡沫的心理因素。该书序言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呈现出一个典型特点,即投机性泡沫:暂时的高价得以维持主要是由于投资者的热情而不是与实际价值相一致的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市场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大幅攀升,但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里,股市的总体前景将会是非常惨淡,甚至十分危险。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结论。

对于股市,“什么是利好消息”是每个人都想知道的,只要掌握利好消息,人们就可以通过投资来获利。而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却告诉投资者,这样的方式不完全可行。作者告诫投资者不要过于相信自己已经掌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规律。目前的金融学不足以提供确定的结论,而且不能完全理性地预测和理解股价的波动规律,作者指出“非理性”心理使得我们的对未来的预测很不可靠。

对于导致股价变动的原因,作者试图把潜在因素拓展到更多领域,讨论更多人类行为和事件:从1920xx年的金融危机,到生育高峰,从通货膨胀到社会中的赌博文化,从贸易结构到媒体如何影响政治,几乎涵盖了我们能够想到的所有影响到股价的因素。犹如一个庞大的模型,变量集合可能是个无底洞。他指出,在决定股价因素中,股票价值很重要,但是人们的信心和非理性或许对宏观性的股价波动有更大的影响。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体投资者,都难以摆脱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即使投资者是在追求一种理性的目标,结果往往也难以实现。我们当然不能说投资者是赌徒,可是谁敢说自己没有赌心?亏了的想翻本,赚了的还想赚的更多,市场就这样被自我放大、自我增强起来了。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赚钱,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信心过度,可是几次波动下来,大家又觉得还是随大流走最保险。于是,“社会传染病”也就由此而产生了。这本书中总结了社会心理学对这种现象的分析,使人颇受启发。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股票在下跌之后总会反弹”是个基本常识,而作者却证明他们想错了——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许多年;股票市场可以被高估,同样也可以低迷许多年。人们还会认为“从长期看股票总是优于其他投资,比如债券,所以长期投资者投资股票会好一些”,然而作者证明他们又错了——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股票并不比其他投资优越,也没有理由相信它将来也会这样。在《非理性繁荣》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统计数据、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这里,我感受到了自己先前对股票投资认识的局限性。保有一份理性的投资心态,避免情绪化的投资给我们带来不良的影响,是我阅读该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财富梦想的狂热追逐、人类社会的贪婪和由此带来的恶果,对引导广大普通投资者如何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有极大的帮助。

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纠正一下。如果是炒股票、做波段,可以问在当下;但如果是对价值投资这样一个长周期的投资活动而言,这个问题就应该改正成这样:从现在到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间,适合做长期投资吗?这样时间范围和标的才对应得上。对于这个问题,一开始我是用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来进行解释的。回答的多了,自己也发现这个解释存在着不尽合理的问题。因为经济和股市虽然存在着相关性,但是是否一定是强相关,他们的增长步调是否一定是一致,这却是不能够下一个定论的。因为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多的随机性。

罗伯特﹒j﹒希勒著于20xx年的《非理性繁荣》,正是一本分析美国上世纪末股市繁荣现象,以及整个20世纪美国股市发展的重要作品。“非理性繁荣”一词,源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1996年12月5日,面对全球股市的持续繁荣与大幅上涨,作为当时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对当下的股市做出了“非理性繁荣”的判断。这一判断震惊了世界,被称为“格林斯潘震撼”并导致欧美股市暴跌。但在这之后,美国股市出现了长达三年的大牛市,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道指)从6500点一路上涨至120xx多点,格林斯潘对股市的判断被彻底否定。从那以后,格林斯潘就对全球股市三缄其口,就连当年纳斯达克股市上涨至5100多点、市盈率已达850多倍时,格林斯潘也没有对股市发表任何评论。

20xx年,希勒使用“非理性繁荣”为题著书,成为当年投资类图书经典。此时,道指突破了11700点,距离1896年5月26日公布时的40.94点,增长了286倍;距离1972年11月14日的1003.16点,增长了11.7倍;距离1995年11月21日的5023.55点,增长了一倍。即便是在道指诞生一百年的20xx年5月间,指数也在11000点区间。从这个总体趋势上来看,股市一直向上,走向繁荣。但是,1920xx年股市崩盘,直到60年代才再次回到原来的点位;70年代的股灾,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和中国股市20xx年间五次起落相比,美国的股民可谓是既有幸福的一代,又有痛苦的一代;而中国的股民,却只是悲喜交加的一代。

这本为20xx年处于网络股和科技股泡沫中的美国投资者所写的书,善意地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公众常被认为学会了股票在下跌之后总会反弹这个基本常识。我们已经看到,许多证据证明大部人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们想错了。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许多年。股票市场可以被高估,同样可以低迷许多年。

“公众常被认为了解到,从长期看股票总是优于其他投资,比如债券,所以长期投资者投资股票会好一些。我们看到,有证据表明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但他们又想错了。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股票并不比其他投资优越,也没有理由相信它将来也会这样。

“公众也常被认为了解到,股票投资聪明的做法在于选择共同基金,因为它们了解市场的变化。我们发现大部分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们又一次错了。选择业绩良好的共同基金所获得的收益比投资者想象得要少。”

既然被评为年度最佳读物,至少说明讲得内容得有一些道理能够支持结论,并且说服了一些读者。作者列举了12条主要原因用以说明20xx年牛市的形成诱因,社会力量如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放大机制以推动牛市不断走高,新闻媒体和新经济思想如何扮演关键性角色,以及投资者群体又是如何一起在人性的作用下共舞狂欢。放在20xx年的春天来看,除了12条诱因的其中二三要对其略略地调整之外,其它的一概不动,我认为应该也可以对当下中国的股市进行完整地诠释了。

价值投资的先行者,巴菲特的师傅格雷厄姆经过多年的打拼,格雷厄姆联合账户到1920xx年为止资金已达250万。但是随后的崩盘以及之后的危机接踵而来,尽管格雷厄姆非常小心谨慎,还是在1930年损失了20%。以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他又贷款来投资股票,然而所谓的底部一再被跌破,1932年联合账户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也濒临破产。痛定思痛,格老力著《有价证券分析》(securityanalysis)一书,是对1920xx年西方世界经济大萧条深刻反思的产物,奠定了格老作为美国及至世界的证券分析家与投资理论家的地位。年轻的巴菲特看了1942年格老的又一部力作《聪明的投资人》(theintelli-gentinvestor)之后,毅然决定选择哥仑比亚大学就读并终生追随格老。

格老虽有价值投资理论,但生不逢时,30年代的大萧条和40年代的世界大战使其无用武之地。但是巴菲特幸运得多,格老的理论让他四十余年来大放异彩,直至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巴氏1963年收购并改组了berkshirehathaway公司,使其成为他的投资利器。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没有放过他和其它任何投资者:70年代的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及水门事件的双重打击,使美国工业生产下降22%,失业率高达11%,通货膨胀率达到18%,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73年1月的最高点1016点下跌到1974年底的557点,纽约股票交易所市值下跌了40%。197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缩水超过50%。自1982年底美国经济摆脱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进入复苏以来,美国已经历了长达95个月的经济扩展,创下了举世瞩目的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展记录。80年代初期,股票价格开始回升,到1987年8月份道指达到2722点。10月19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单日跌幅达22.6%,巴菲特损失了市值的25%。1999年3月16日,在美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无通胀压力和网络、科技泡沫的推动下,道指一度突破10000点大关。而巴菲特则在泡沫中业绩平平,1999年竟然只有0.5%的回报。

结果呢?巴菲特20xx年致股东的信中写到:“20xx年我们的资本净值收益为123亿美元,这使得我们的a股和b股的账面价值同时增长了11%。在过去的43年里(意味着自这一任管理层接手那天开始),我们的股票账面价值已经从每股19美元涨至78008美元,相当于每年21.1%的综合增速。”

看上去,希勒的观点和巴氏的业绩存在矛盾,其实不然。希勒所指得是普遍意义上投资领域的规律;而巴氏则是在规律的之下,运用价值投资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一是判断我们所处的时代会向着什么样的趋势前行,二是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检视自己的投资理念,找到有哪些是属于自信过度,又有哪些是属于异想天开。

席勒的《非理性繁荣》从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着力分析美国90年代中后期的网络股泡沫,同时也类比的描述了20世纪初、1920xx年和上世纪70年代金融危机的情况。该书是根据许多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和历史事实,对美国互联网期间股市的空前繁荣现象所做的全面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席勒指出泡沫的形成和崩溃显现出正反馈的状态,这点与索罗斯反身理论中的暴涨暴跌不谋而合。尽管该书是以当时的市场情况为基本出发点的,但他把这一市场情况仅仅作为整个股市繁荣现象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作者有力地指出近年来的股市飙升只不过是一场正在上演的、大规模的偶发性庞氏骗局,最终只能是以悲剧收场。他认为当时的股市是一个投机性泡沫,指出投资者的从众心理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很难控制和影响,市场定价的重大偏差能够保持几年或者几十年。

作者在第一篇中首先重点对股市上涨的14个催化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在收益稳定增长时期到来的互联网;胜利主义和外国经济对手的衰落;赞美经营成功或其形象的文化变革;共和党控制国会及资本收益税的削减;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分析师愈益乐观的预测;规定缴费养老金方案的推广;共同基金的发展;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交易额的增加;折扣经纪人,当天交易者及24小时交易;赌博机会的增加等等。并进行了小结。

接着重点对股市的放大机制进行了分析:自发形成的庞氏骗局;投资者的高度信心;对投资者信心的反思;高市值情况下预期不减的例证;对投资者期望和情绪的反思;公众对市场的关注;投机性泡沫的反馈理论;作为反馈模式和泡沫的理解;作为反馈模式和投资机泡沫的庞氏骗局;自发庞氏骗局引起的投机性泡沫;当今的非理性繁荣和反馈环等。

在第二篇中对文化性因素如新闻媒体(媒体在决定市场变化阶段中的作用;媒体讨论的形成;对市场前景的报道;创纪录过量)、新时代的经济思想、新时代和全球泡沫进行了分析。

在第三篇中对心理性因素如股市的心理依托、从众行为和思想影响进行了分析。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证券市场上机构和普通的投资者如何狂热的追逐财富梦想,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贪婪和由此带来的恶果,对于广大的普通投资者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有极大的帮助。对于股市投资和投机的非理性行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本人读书习惯是先粗读一遍,后精读一遍,然后再根据精读做的重点标记写。

读书笔记。

一字一句的敲进电脑对自己也是个再学习加深的过程。希望本笔记能够对其他志同道合的网友有所启发也希望大家对本人所做的笔记给予评价。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十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储蓄、股票、房贷、基金、债券等金融理财产品,已深入千家万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当今社会几乎人人离不开金融,学金融,懂金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因此,作为当代青年,应将金融学作为自己的一项人生必修课。经朋友推荐,我阅读了金融系列图书之一的《非理性繁荣》,对股票投资有了新了认知,颇有收获。

《非理性繁荣》描述了导致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泡沫的心理因素。该书序言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呈现出一个典型特点,即投机性泡沫:暂时的高价得以维持主要是由于投资者的热情而不是与实际价值相一致的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市场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大幅攀升,但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里,股市的总体前景将会是非常惨淡,甚至十分危险。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结论。

对于股市,“什么是利好消息”是每个人都想知道的,只要掌握利好消息,人们就可以通过投资来获利。而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却告诉投资者,这样的方式不完全可行。作者告诫投资者不要过于相信自己已经掌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规律。目前的金融学不足以提供确定的结论,而且不能完全理性地预测和理解股价的波动规律,作者指出“非理性”心理使得我们的对未来的预测很不可靠。

对于导致股价变动的原因,作者试图把潜在因素拓展到更多领域,讨论更多人类行为和事件:从1929年的金融危机,到生育高峰,从通货膨胀到社会中的赌博文化,从贸易结构到媒体如何影响政治,几乎涵盖了我们能够想到的所有影响到股价的因素。犹如一个庞大的模型,变量集合可能是个无底洞。他指出,在决定股价因素中,股票价值很重要,但是人们的信心和非理性或许对宏观性的股价波动有更大的影响。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体投资者,都难以摆脱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即使投资者是在追求一种理性的目标,结果往往也难以实现。我们当然不能说投资者是赌徒,可是谁敢说自己没有赌心?亏了的想翻本,赚了的还想赚的更多,市场就这样被自我放大、自我增强起来了。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赚钱,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信心过度,可是几次波动下来,大家又觉得还是随大流走最保险。于是,“社会传染病”也就由此而产生了。这本书中总结了社会心理学对这种现象的分析,使人颇受启发。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股票在下跌之后总会反弹”是个基本常识,而作者却证明他们想错了——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许多年;股票市场可以被高估,同样也可以低迷许多年。人们还会认为“从长期看股票总是优于其他投资,比如债券,所以长期投资者投资股票会好一些”,然而作者证明他们又错了——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股票并不比其他投资优越,也没有理由相信它将来也会这样。在《非理性繁荣》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统计数据、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这里,我感受到了自己先前对股票投资认识的局限性。保有一份理性的投资心态,避免情绪化的投资给我们带来不良的影响,是我阅读该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财富梦想的狂热追逐、人类社会的贪婪和由此带来的恶果,对引导广大普通投资者如何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有极大的帮助。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十三

最近在看两本书《黑天鹅效应》、《非理性繁荣》,觉得是两本很不错的书,推荐阅读。对于经济、股市、楼市的分析很有启发作用,尤其是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对整个美国股市和楼市的梳理,论据充分、有条有理,不愧是大学问家的作品。而我越发觉得“地球上没有新事物”。一个对美国经济了解深刻的人对于世界其他地方的类似现象就应很容易把握,当然也越容易利用机会赚取财富。反推之,如果想了解当今中国的经济现象,先学别人的理论经验,看到本质,添加入中国所特有的影响因素,会相对容易明白些。

股市、楼市有“死多头”和“死空头”两种说法,所谓“死多头”就是偏执的一向看多的人,而“死空头”当然就是一向看空的人咯。我本身是一个极容易乐观的人,有些时候甚至是盲目的乐观,但是对于中国的楼市,中期并不看好。楼市一向在疯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房价不会降。有人跟我说,中国就是能走出中国特色的楼市,让楼市持续上涨,只要政府想让它涨就能一向涨下去。也许我比较愚钝,但我从未见过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够逆经济规律而一向健康前行的。有些东西“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种下的因总是要收获果的。一旦楼市的“非理性繁荣”走到尽头,承受巨大痛苦的终是百姓,正因既得利益者有他们自我的好去处。

在经济现象中,媒体的影响力是个不容忽视的重大因素。媒体的作用不是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所谓的一些专家但是是“砖家”,为了一些好处昧着良心为某些人摇旗呐喊,拼命鼓吹。谎言被现实戳穿后,收获板砖无数,因此名为“砖家”),媒体的作用只是在经济现象发生了之后,产生很多吸引公众眼球的报道,导致经济现象的结果被放大,最后,非理性繁荣的非理性被放大到最大,泡沫破裂时候的破坏力则导致经济恢复的更困难。忽然想起巴菲特的投资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不知道到时候清醒的能有几个美国金融学教授罗伯特·j·希勒的新作《非理性繁荣》出版后,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在此书中,希勒用了较多的金融行为学理论来解释九十年代后期美国股市的泡沫成因。由于中国股市这几年的连续上涨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这在美国股市更为剧烈。希勒就指出,那些坚信股市会下滑和连续减速的人由于年复一年不断地出现决定错误,对自我的坏情绪很敏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十四

中国古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咋一琢磨,这个讲话价值含金量够大的,那十来年读的书,都让自己处于懵懂状态,幸而遇到这位高人高屋建瓴,几句话让自己茅塞顿开,让自己醍醐灌顶之感;其实不完全如此,如果听众没有十年书的积淀,没有广阔深厚的阅读(书本上的实践上的)体验,很难说听他一席话,就豁然开朗,云开日出了,说不定你会认为这人脑残,在忽悠你,在拿听众的智商做实验。

其实也说不定真是如此:就拿国内很多沸沸扬扬,甚嚣尘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基础教育而言,就足以迷惑一部分人。什么建构主义的支架理论,从实用主义出发的生活教育,多元智能评价论,诱思探究,目标分类层次分类,认知接受论,翻转课堂……从洋思中学,临川二中,杜郎口中学,山东即墨中学,衡水实验中学,郸城一高,周口一中……一些中学,年年跑马灯似的带一部分骨干先进、典型模范去取经,都去了若干拨了,正像安师大的一位心理学教授今年暑假教师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结果常常是不得而知。起码以上中学没有出过第二个,更遑论超越了。真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出现这类情况,愚以为大多是这个听话者,不是没有一颗踏实笃定的心,而是没有认真直面思考当下的传道者所处的语境,没有拿望远镜和显微镜看到讲话者和自己所处的非理性繁荣背景。不过,也可能想到了,看到了,但是面对基础教育的个别非理性繁荣现象,自己肯定无能为力了,除了跟着某些领导到处跑跑露露脸,吃吃喝喝,心里就跟明镜似的呵呵了吧。

“非理性繁荣”这一说法来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葛林思胖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的无聊演讲,后来,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罗勃.席勒拿它作了书名,写出来一部风靡世界的名著。(席勒曾获1996年经济学萨缪森奖,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本名著,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美国的金融的非理性现象的,国人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泡沫”。

看到这个书名《非理性繁荣》,脑海里蹦出一个词叫“群体性盲区/失明”,好像突然大家都失去智商了。席勒说非理性繁荣,首先得有繁荣的基础,比如美国2000年的互联网高速发展,美国相对于全世界的大繁荣,减税财政刺激,人口红利,货币政策,养老金入市等等,他把这些称之为结构性因素。想到什么没?最近半年的p2p跑路啊,虚拟货币传销啊,期货质押爆仓啊都是这回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实体,美国当然不是傻子,白宫的智囊团和五角大楼的精英们绝不是只会喝贵州茅台吃四川榨菜,口袋里装着三只松鼠天天用老干妈辣酱吸溜着阜阳格拉条,他们是喝惯了可口可乐和热狗薯条的家伙。二战以来,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主导着世界的经济金融走向,全世界的最好的东西似乎都可以拿来,统统拿来,“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在这种格局下,美国利用国内经济充分积累,国力蒸蒸日上,一片繁荣,高速路,摩天楼,娱乐厅,进出口,建基地,你不服,开战局……歌舞升平,似乎是河清海晏,一片繁华,也会一直繁华下去。

但是世界上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贫穷国家。美国单方面的繁华繁荣,享用的资本、资源和服务的果实是在这些国家——这些繁荣是非理性的、不具有可持续性,有些不合情理,不合法律的;而这些国家也在默默发展,奋起直追,其中就有中国在内的很多经济体。他们也要发展,也会发展,也能发展。甚至终于有一天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而美国抛出“4000亿贸易逆差”,开始和各国贸易战——这同样是非理性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会任由你美国来割羊毛,不是第二个日本,被你忽悠个“广场协定”,社会倒退二十年。今非昔比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虽然你美国在高中就强行开设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学习,但是,中国才是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

中国的伟大导师邓小平早就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一句广告词很妙,“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按照《非理性繁荣》的视角,某个时期,某个地域,某个领域的繁荣,以超前的,过度发展,而其他都远远落在后面,甚至把自己单方面的繁荣建立在对其他盘剥、压榨的基础上,通过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军事干预的、资本流动的手段而到达的,都不是理性的繁荣。读过后,结合我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些道理都浅显易懂。

大一点的说,各种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标准不断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一会儿美国,一会儿学习澳洲,近几年又开始推崇芬兰;专家像辛勤的小蜜蜂飞来飞去,各处“传粉授精”,一线老师们稍不注意,就难以与时俱进,落后于时代,自绝于人民,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起来,学习各种技术,掌握各派理念,最最最重要的是灵活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提高教学,打造高考课堂,高效课堂,让人民满意,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于是,各种学习,培训很是热闹,教培市场也是一派繁荣。这是好事,多见识总比没有见识好。不说了,此处省略二百字。

某些五六七线的农村小县城,有的学校在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全体教师任劳任怨,克己奉公,兢兢业业,一代代青春年华奉献了,一个个人才走出去。加上高考扩招等重大政策利好因素,近十年来高考喜报频传,高考成绩,教学质量一片繁荣,再度繁荣,确实可喜可贺,一时间出现了很多个教育强县,教育大县。

美国当年的非理性繁荣,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给美国带来严重的衰退,也波及全球,全球金融体系受到重大影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中国也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总结来说,非理性繁荣难以持续,不是科学发展,不是惠及全体成员,最终会害人害己。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很多层面上都应该坚持这一点。但是这个发展必须是合情合理合人的,合法合规的发展,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发展,社会呼唤欢迎的理性繁华。离开这个前提,就容易堕入非理性繁华泥淖。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651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