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循环小数说课稿人教版篇一
《循环小数》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
循环小数这节课容量较大,要学习无限小数、有限小数、循环小数、循环节、循环小数的读写法以及混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这些知识都是全新的知识,概念多,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这么多知识让学生在一节课里掌握,实在是难度很大。因此我打算这个内容分两课时完成。今天这一课时,知识目标就是探索循环小数的特征、意义,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产生。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内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学习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产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将数据进行比较、分类、整理的过程,自主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初步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1、生活情景引入,初步体验
本节课一开始,我让学生通过欣赏一年四季的图片,来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现象,初步体验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当画面停止时,让学生猜测下个季节是什么,这一环节让学生再次感受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通过让学生跟着图片说,来加深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重复现象,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这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2、研究问题,探索新知
(1)从分类入手,引出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在分类时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后,由一人负责记录下分类结果。
(2)再次分类,将上述的无限小数再次进行分类,得出循环小数、不循环小数。
由于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在安排时,我让学生通过一层一层的分类,明确其中的一类就是循环小数,然后逐个进行观察,找出特点,加深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理解。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不过学生对于这个概念是不能很准确地归纳的,这时教师给出规范的概念,来完善学生自己归纳的定义。我认为一些传统的概念教学的方法还是需要的。
在了解了循环小数的意义之后,安排了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这一知识加以理解和巩固。
(3)自学书本,进行知识的拓展。
书本上的“你知道吗?”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如果教师一味的说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我安排学生自学,并提供自学提纲。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自学的目的更明确,效果也就更佳。这一环节的安排,学生不仅了解了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也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数学书的习惯和自学的能力。
(4)计算,探究循环小数的产生。
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通过计算,明白两个数相除时,如果得不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出现的几种情况,从而也明确了在除法中循环小数的产生过程。
因为只是初步感知,所以对于除法竖式的规范行没有作任何规定,有待在下一课时进行完善。
3、课堂总结,完善板书设计
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4、课堂作业
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达到对今天所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安排一题拓展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本节课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及新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时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循环小数说课稿人教版篇二
1、教材简析
《循环小数》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例1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小数的循环现象,初步探索循环小数的特征,例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研究循环小数的循环规律,并用描述性的语言归纳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习循环节、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循环小数是小数除法的商的一种特殊情况,可以看成小数除法的深层次的研究,通过对商的研究,学生可灵活的处理小数除法的商,为学生用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探究欲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3、教学重、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1、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动中、动眼充分感知,然后经过学生观察、比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来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兴趣,通过趣味性、竞争性等多种形式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效。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2)从数学现象中认识循环。
(3)从数学乐园中巩固循环。
(4)质疑问难,畅谈收获。
第一环节: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一年四季的图片,当画面停止时,让学生猜测下一个季节是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感受四个季节的循环现象。接着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这样有机的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二环节:从数学现象中认识循环。
1、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我出示例1、例2两道算式,让学生分组同时来完成,并用竖式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认真思考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不继续往下除?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接着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组长整理交流结果,然后组长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有不同意见其它学生可补充。这样设计给学生探究新知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适时引导、点拨及时评价,由传授者变成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汇报交流得出三个特点:(1)余数不断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2)除不尽。(3)例1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例2是两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让学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意义,从而揭示课题。
2、引导学生写商及商的读法,然后让学生计算4÷37.
3、让学生举出循环小数的例子,从中进一步观察特征,并用自己的话叙述循环小数的意义,然后与课本对照,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了加深理解意义让学生圈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并说一说。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法理解总结循环小数的意义,从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4、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循环节,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指导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画出来。然后汇报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这里还应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全是循环小数。采用自学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能读懂的教师不要教,学生能探索的教师不要代替,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环节:从数学乐园中理解巩固循环。
习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以下有层次、有针对的练习,并采用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练习形式,来巩固新知。课件出示第1题,找出图中哪个小动物说的数是循环小数。第2题对号入座,让学生从下面数中快速找出有限小数、循环小数与其它。
第四环节:质疑问难,畅谈收获。
鼓励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提出质疑,共同解决,因为善于提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最突出的特点,应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接着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你得表现怎样?目的是让学生在重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作业布置:练习十三1、2题。
板书设计:我的板书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板书形式,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课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掌握知识。
附:板书设计
附件:《循环小数》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 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循环节
0.333……写作0.3
3.31818……写作3.318
0.108108……写作0.108
有限小数:小数位数是有限的。
无限小数:小数位数是无限的。
循环小数说课稿人教版篇三
第5节《循环小数》说课稿
——单位
姓名
一、说教材
《循环小数》安排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中,以教科书第33至34页例7和例8为主要教学内容。
教材例7首先呈现运动场上运动员跑步的场景,通过解决“王鹏平均每秒跑多少米”的问题,引出400÷75的算式。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道题无论除到小数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由此让学生观察这个竖式,有什么发现。例8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出现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一次不断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规律美,简洁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写、会读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以学生身边的循环现象为导入点,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为学生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我从感性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揭示本质,理解概念,体验成功。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感知循环,引入课题。
1.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自然现象?
2.理解这种现象就叫做“循环”。
3.引入:数学里面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循环现象呢?
(二)自主探究,感知、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导入新课。
1.出示题目,计算。
2.教师巡视计算情况,各组汇报计算结果。
3.板书计算结果,对计算过程进行展示,一起探究并发现规律。
4.找出方法表示计算结果。
5.出示例8,看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计算中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类似的情况?
6.师生共同演示计算过程。
7.小结这类小数的特点,并给这样的小数取名:“循环小数”,师板书课题。
(三)自学新知,并尝试应用。
1.自学“循环小数”的相应新知。
2.同桌交流自学心得。
3.汇报学习结果。
4.尝试用简便的方法写出循环小数,并正确读出来。
5.指名上前板演,并正确的教读。
(四)层层递进,多样化地练习。
1.循环小数写法、读法练习。
2.判断正误,加强概念的理解和比较。
3.对已学的小数进行分类,练习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练习写出各种小数的近似值,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特点。
5.拓展练习,在思考中感知循环小数的规律。
(五)全课回顾、总结。
引导对小数进行形象直观的分类,从而形成对已学知识的完整认识。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30页练习七的第1题。
循环小数说课稿人教版篇四
教学内容:
北京版第九册p23例7、例8
教学时间:
2002、9、26(领导听课)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了解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和怎样找循环节。
教学难点:
怎样从竖式中找循环节。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提问:观察后继续填空,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
()()()()()()()()()……
(1)(3)(5)(7)(1)(3)(5)(7)()()()()……
提问:1、你们所说的规律、顺序是什么?
2、“1357”的顺序可以变化吗?(板书:“依次”)
3、在你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事吗?(四季、星期、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头”……)
导入:在数学领域中也有这样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6(1.66……)7.111(0.64545……)9.830(0.3266……)
要求:(1)任选两题计算,有时间可做第三题
(2)在计算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一个数字”、“几个数字”
2.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1)观察: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相同:都是从小数的.小数部分起
重复出现的数字
不同:有的从小数部分第一位起
有的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起
(2)它们的商怎样表示?有人知道它们的名字吗?(板书课题)
(3)讨论:用概括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循环小数?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个小数叫做循环小数。(投影概念)
3.了解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
(1)提问:你们还了解循环小数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2)教师小结: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1.66……循环节是“6”
o.64545……循环节是“45”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例如:板书)
简便记法:写循环小数时,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在这个数字上加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有一个以上的数字,就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的数字上各加一个圆点。(例如:板书)
(3)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循环小数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这些知识。
出示:8.9÷3.7(计算,并指出它的循环节、判断纯或混、简写)
提问:从竖式中,你怎样找循环节?
4.计算中遇到循环小数,可以根据需要取它的近似值。
出示:1.66……(保留一位小数)
1.66……(保留两位小数)
0.645……(保留两位小数)
0.645……(保留三位小数)
5.自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思考:(1)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出现?
(2)什么叫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
三.作业:
p252、3、4
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循环节纯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图形、数字的规律
混
循环小数概念取近似值
课后小结:
循环小数说课稿人教版篇五
【导语】本站的会员“cs2600”为你整理了“《循环小数》说课稿”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一、对教材的认识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
教学
内容。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教材是这样安排的,通过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赛跑情境,让学生计算冠军的速度,引出“循环小数”,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理解数学产生的现实背景意义。但教材举例单一,不利于学生通过对数据比较、分类,自主构建循环小数的概念。因此,我对教材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五组数据,让学生计算赛跑比赛前六名运动员的速度,其中三名运动员的速度的是有限小数,另三名运动员速度是循环小数,包括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水到渠成了。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内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学习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
三、
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数据进行比较、分类、整理的过程,自主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初步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法、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五、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本节课一开始,我用《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导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样循环讲,直到学生能整齐地和我一起讲才停止。我提出问题:“你们为什么会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能讲完吗?”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周一到周日的循环,红、绿灯的循环等。
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故事简单直白,学生容易明白教师的意图,利于形成对“循环”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重复现象,教师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这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2、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我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400赛跑情景,让学生分组计算前六名运动员的速度,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我将分如下几步完成:
(1)初算,产生疑惑
我有意安排一、三、五组同学计算能除得尽的除法,二、四、六组同学计算商是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除法。六个学习小组进行计算比赛,比一经哪些组算得又对又快。当我观察到一、三、五组的同学基本完成时,我向二、四、六组的同学发问:“为什么你们还没有算完,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会向我诉苦这些题怎么除也除不完。
(2)再算,明确问题
我将这个问题推给全班学生,我让一、三、五组的学生也来算一算,让大家都体验到400÷75、400÷96、400÷74这三道题余数重复出现,商中一部分数字也总是重复出现。当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些商的特点。
(3)分类,引出概念
让学生将六道题的除法竖式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商的特点,并小组讨论如何分类。学生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将这三题分成一类,另三题分成一类;第二种将商是有限小数的三题分成一类,商是纯循环小数的分成一类,商是混循环小数的分成一类,共三类。当学生说出第二种分类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后两类也有共同的特点,可以归为一类。因此,这六个数其实可以分为两类。这一类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我们称它为有限小数。另一类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我们称它为无限小数。然后我请学生小组讨论:“这些无限小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循环小数的主要特征。我随机用课件出示循环小数的概念,揭示课题。这里我还要向学生说明这些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还有些小数它们也是无限小数,但是小数部分不循环,不是循环小数,这种数我们以后会遇到。像这些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循环的,我们书写时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4)阅读、
总结
在学生认识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之后,我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用笔划出来并读一读。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对本课进行小结。
3、巩固新知,实践运用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出了五道判断题,让学生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质疑反思,拓展延伸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有异议和疑问,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对循环小数还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果学生提出:“循环小数是否还有其他记法?除到哪一步就可以判断商是循环小数?”等问题时,我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并随机将这两个问题抛给学生,将其设计成课外探究作业。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老师提出这些问题。这样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创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为下一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研究素材,诱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点然智慧的火花。
数学教案循环小数模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说课稿人教版篇六
《循环小数》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从知识角度来看,“循环小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即从“有限”扩展到“无限”,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
循环小数这节课容量较大,要学习无限小数、有限小数、循环小数、循环节、循环小数的读写法以及混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这些知识都是全新的知识,概念多,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么多知识让学生在一节课里掌握,实在是难度很大。因此我打算这个内容分两课时完成。今天这一课时,知识目标就是探索循环小数的特征、意义,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产生。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内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红绿灯的不断重复等,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认识、学习统计等知识的时候,已经经历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学习活动是可行的。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产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将数据进行比较、分类、整理的过程,自主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初步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1、生活情景引入,初步体验
本节课一开始,我让学生通过欣赏一年四季的图片,来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现象,初步体验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当画面停止时,让学生猜测下个季节是什么,这一环节让学生再次感受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通过让学生跟着图片说,来加深四个季节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为新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受重复现象,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这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
2、研究问题,探索新知
(1)从分类入手,引出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在分类时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后,由一人负责记录下分类结果。
(2)再次分类,将上述的无限小数再次进行分类,得出循环小数、不循环小数。
由于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在安排时,我让学生通过一层一层的分类,明确其中的一类就是循环小数,然后逐个进行观察,找出特点,加深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理解。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不过学生对于这个概念是不能很准确地归纳的,这时教师给出规范的概念,来完善学生自己归纳的定义。我认为一些传统的概念教学的方法还是需要的。
在了解了循环小数的意义之后,安排了判断哪些是循环小数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这一知识加以理解和巩固。
(3)自学书本,进行知识的拓展。
书本上的“你知道吗?”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如果教师一味的说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我安排学生自学,并提供自学提纲。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自学的目的更明确,效果也就更佳。这一环节的安排,学生不仅了解了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也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数学书的习惯和自学的能力。
(4)计算,探究循环小数的产生。
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通过计算,明白两个数相除时,如果得不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出现的几种情况,从而也明确了在除法中循环小数的产生过程。
因为只是初步感知,所以对于除法竖式的规范行没有作任何规定,有待在下一课时进行完善。
3、课堂总结,完善板书设计
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4、课堂作业
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达到对今天所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安排一题拓展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本节课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及新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时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循环小数说课稿人教版篇七
(1)小萱家去年11月电费413元,想一想,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元?
(2)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
师:从刚才的题目中你又懂得了什么?
小结:对于循环小数,有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它的近似值。
3、动脑筋
(六)从质疑问难中,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什么疑问?
【让学生在重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知识的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
循环小数说课稿人教版篇八
城关二小
冯仕梅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循环小数》。
一、说教材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及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8,是教学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规律美,简洁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写、会读循环小数。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以学生身边的循环现象为导入点,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为学生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我从感性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计算、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在观察、比较、分析、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揭示本质,理解概念,体验成功。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分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感知循环,引入课题。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一起听故事。
2、听了一段之后,请学生试着往下讲。
3、说说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
4、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自然现象?
5、理解这种现象就叫做“循环”。
6、引入:数学里面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循环现象呢?
二、自主探究,感知、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导入新课。
1、出示题目,计算比赛。
2、教师巡视计算情况,各组汇报计算结果。
3、板书计算结果,对存在疑问的计算过程进行展示,一起探究并发现规律。
4、找出方法表示计算结果。
5、出示例8,看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计算中是不是也存在这种类似的情况?
6、师生共同演示计算过程。
7、小结这类小数的特点,并给这样的小数取名:“循环小数”,师板书课题。
三、自学新知,并尝试应用。
1、自学“循环小数”的相应新知。
2、同桌交流自学心得。
3、汇报学习结果。
4、尝试用简便的方法写出循环小数,并正确读出来。
5、指名上前板演,并正确的教读。
四、设计闯关游戏,层层递进,多样化地练习。
1、第一关:循环小数写法、读法练习。
2、第二关:判断正误,加强概念的理解和比较。
3、第三关:对已学的小数进行分类,练习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第四关:练习写出各种小数的近似值,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特点。
5、第五关:拓展练习,在思考中感知循环小数的规律。
五、全课回顾、总结。
引导对小数进行形象直观的分类,从而形成对已学知识的完整认识。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30页练习七的第1题。
教后反思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课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听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趣味中初步感知循环现象,然后又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循环”含义,为进一步探究“循环小数”的意义架起桥梁。
2.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在课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除不尽时的问题,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发现疑问、解决问题、转化思维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地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3、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
在认识循环节、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读循环小数这个环节时,因为概念比较抽象、枯燥,我大胆采取了让学生自学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在自主交流学习中去理解掌握这一重要的新知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得学习更有趣味,学习效果也更佳。
4.让学生在有趣的闯关游戏中层层递进、多样化的练习中巩固、内化新知。教学完新知后,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精心设计了练习,使学生学有所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7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