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范文(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3:49:47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范文(20篇)
时间:2023-11-24 03:49:47     小编:琉璃

读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有深度的读后感呢?首先,读者应该全面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其中的核心思想。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和分析作品的内容,包括情节发展、人物形象、意象象征等方面。进一步,读者可以从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出发,与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对比和联系,展开个人的思考和感悟。最后,要注意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达到清晰、准确地传达个人的读后感。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您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一

前几天,朋友林菲在微信上找我聊天。

她发了一张工资条的照片过来,特别激动地说:

你能想象我现在的工资多少吗?我刚才都气到浑身发抖。”

我仔细地放大了照片,看见实收工资那一栏,赫然写着:2530.5元。

林菲是从上海辞职回老家的,她正经985大学本科毕业,上一份工作的月薪是1万。

即使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光鲜无比,在老家的父母眼里却是一无是处。

他们总是打电话给林菲:“女孩子一个人在外打拼太辛苦,不如早点回来找个稳定的工作。”

还说,家里一些长辈已经托关系,在国企给她安排了个职位。

林菲动摇了,毕竟她也受够了拥挤的地铁,高强度的工作,漂泊的生活。

于是,辞职回老家的她,现在收到了稳定的2500元工资。

她悔不当初地说,仿佛看到了自己今后的人生:

每天在单位里碌碌无为、混吃等死;。

找个差不多的老实人嫁了,在差不多的年龄里生个小孩;。

肚子上渐渐堆满赘肉,脸上渐渐爬满皱纹......

林菲的经历让我唏嘘不已:原来所有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一个人若总是降低标准,追求安逸,人生只能越过越低配。

而低配,正在让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平庸。

地铁上,听到两个大学生模样的情侣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你昨晚几点睡的?”

2点吧。躺在床上刷抖音,没注意时间,竟刷了3个小时。”

我也差不多2点才睡。跟舍友一起组队吃鸡来着。”

男生哈欠连天,眼睛下方明显的眼袋和黑眼圈暴露了他晚睡的事实。

女生也萎靡不振地靠着扶手杆,百无聊赖地盯着手机屏幕。

当代年轻人,也许早就习惯了低配的生活:

在微信运动里刷存在感,在网络小说中找爱情,在游戏里成就王者荣耀;。

脸色蜡黄地对着手机和电脑的冷光屏,日复一日地在抖音里虚度人生;。

为现状焦虑,却不肯踏出舒适区,没有勇气去改变自己;。

凡事三分钟热度,终日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总是自我设限,杀死自己的潜力。

这样的你,在虚拟世界一片美好,现实生活却一地鸡毛。

作家李尚龙说:“就像一个天天在家睡觉的人,永远不知道在跑步机上的人也有另一种幸福。”

天天沉溺于虚拟快感、活得浑浑噩噩的人,永远不知道在学习和工作中拼尽全力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竭尽全力去过高配的人生,有多爽?

34岁的c罗,最近在ins上发了一段很可爱的视频。

他穿着白色t恤和运动裤,边跑步边跳舞,展示了自己的健身日常。

岁月仿佛在他的身体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的身体年龄更像是24岁,体脂率未超过7%。

为了能长时间保持高水准状态,生活中的c罗极其自律。

他保持着每周3天、每次4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训练总是提前来,最晚离开;。

每晚11点前睡觉,晚上要保证至少10小时的睡眠,拒绝晚睡和夜店;。

饮食上严格控制,摄取的食物都是低糖、低脂,常年吃白水煮鸡肉,而且几乎不饮酒。

控制欲望、意志坚定、坚持不懈,这些品质帮助他成为了最顶级的球员。

反观中国年轻人有多习惯低配,看看年轻一代的足球运动员就知道了。

曾有媒体嘲讽国足身材就像白斩鸡一样,肚子上全是赘肉,毫无训练痕迹。

之前有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大争议:国足在海外拉练后,聚餐时的饮食被曝光。

不光是高热量的火锅,还喝了啤酒、可乐、红酒......

这些被誉为运动员杀手的饮料,我们的队员喝得不亦乐乎。

习惯低配,只会让人生道路越走越逼仄越晦暗,最终庸碌无为。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宿舍最早起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答主郑琳回答了自己舍友的例子。

大学舍友四年坚持早起、跑步、早读、吃早饭,给我们宿舍其他人占前排的位置。

自控力超强,我们整个专业的人都由衷佩服,连辅导员都知道她早起。

后来从二本学校考研进了专业前三的985,因表现突出,在研究生学校直接硕博连读。

博士期间恋爱结婚,先生是博士师兄,两人毕业去了同一所重点大学教书育人、继续科研。

住房也有了着落,就连将来的孩子也可以跳出高考大省的压力。

从朋友圈的点滴看到,两人惺惺相惜,都是靠着自己在学校就读时的勤奋上进,一步步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双方家庭均属最普通的农村,订婚结婚照里双方和家长们笑得满脸朴实而幸福。

应该算是我看到过最真实、最靠谱的改变命运的人了。”

向上的路,其实并不拥挤。拥挤是因为,大部分人选择了安逸。

如果一个人总是用将就的态度来搪塞自己,最终只会越过越低配。

反之,如果一个人总是精益求精、一生悬命,最终必会改写自己的命运。

看过这样一段话:

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算数学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

你晚自习时,极圈上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

但是少年你别着急,在你为自己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

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那些你觉得终身不会遇到的人,正一步步向你走来。

我想象不到在这个星球发生的很多美好事物,所以我才努力。

习惯低配,只会让你继续过着自己不想要的人生。

而竭尽全力,你才能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共勉。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二

我读过一篇文章,叫《装在套子里的人》,在实际生活中,我也见过这样的人。他是我爸爸的一个朋友。书上说:“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要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带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弄得他六神不安。”

他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这种人心理上不快乐,老想着隔绝人世,不乐观。听见流言,说是中学出了事,他就一个劲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

是啊,装在套子里的人太多疑,太小心,太封建,太悲观,太谨慎。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人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

改变世界很难,改变自己却很简单;去掉束缚心灵的套子,才能与地球同转。这种人性格孤辟,我们不能跟他们一样。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三

幸福,隐藏的很完美!我们总是在指尖上,遗落了我们的幸福!

饶雪漫的《沙漏》,看得人在哭得一塌糊涂后,记住了一句话:沙漏记得我们曾经遗忘的时间!没看的人却意外的听到后,也记住了!

沙漏记得我们曾经遗忘的时间!

爱情原来可以这么美好,虽然没有哪所学校会像《沙漏》中的一样,可清纯的少女,却希望自己是莫醒醒或者是米砂!而觉得自己是帅哥的也曾希望自己是路理、江爱迪生、米砾!虽然女生们讨厌蒋蓝,可最后蒋蓝也变好了!

我们都在迷茫中寻找着我们所谓的“爱情”。虽然我们知道这条路不属于我们,可是,不能抹灭的是,我们都会经历,不论是早是晚,总之,我们曾希望自己是最幸福的!可是,或许没有多少人是幸福的延续体!因为游戏很短暂,像雾一样,模糊而令人迷茫!

雾,它挡住了阳光,可是,它却给了我们短暂的幸福,这种找回自我的幸福!没有人能明白,爱情是什么?是书上写的那样吗?或许不是的!也不是小说上的那样完美!凄凉是可能的!一切,只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

阳光总会微笑!雾,总会消失!迷茫中,我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沙漏记得我们曾经遗忘的时间!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四

莎士比亚说“thereareathousandhamletsinathousandpeople'seyes”,意思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下来,一起来品味一下我们小学生眼中的“哈姆雷特”吧。

假期,我读了美国作家怀特的名作《夏洛的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该书的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蜘蛛——夏洛·阿·卡瓦蒂卡,凭着自己的机智拯救了活泼的小猪威尔伯。夏洛与威尔伯都很善良,所以他俩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一天下午,可怕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我们可怜的小猪威尔伯,将在圣诞节的时候被做成熏肉火腿。当好朋友面临绝境时,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读到此处,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从这以后,夏洛开始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用毕生的精力,在自己的网上织出了“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等赞美威尔伯的词语,使小猪在大赛上赢得了25美元的特别奖。但这时候,夏洛的生命却渐渐地走到了尽头。

威尔伯曾经好奇地问夏洛:“你为什么帮我呢?”夏洛回答:“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当读到这番话时,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这只令人敬佩的小蜘蛛,纤细的身体内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夏洛无私的奉献精神,令我无比敬佩,让我们一起来为夏洛鼓掌喝彩吧!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五

迈罕是埃及神话中保护者的象征,他代表了忠诚,力量,敏锐。做为太阳神——拉神的贴身守护神,迈罕随时都保持着极大的警惕,无论是眼睛还是蛇头,都可以轻而易举地360度转动,时刻提防着拉神身边任何一处可能发生危险的角度。任何风吹草动都无法逃过迈罕那灵敏的直觉,假如一旦有危险发生,他时刻准备着冲上去与敌人作战。

在诸多艺术品作中,迈罕通常被描述为一位手持长矛的蛇头人站立在太阳船的船首,或者一条巨大的蛇缠绕在太阳船上。在神话故事中,他最常做的就是与每天向太阳神挑战的阿匹卜战斗,但不一定每次都能够取得胜利。有时他也需要借助其它神明或是拉神自身的的力量,但大多数都是迈罕英勇地保护拉神安全。

在古埃及的神话世界里,蛇具有多样重要的角色与功能:它既是敌对者又是保护者,可能是神只或是恶魔,它既能代表生命,也可能是死亡与虚无。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六

《简·爱》中女主人公,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她自尊自主、叛逆反抗。在寄居的舅妈家里敢于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具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她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当她发觉自己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悬殊的情况下,她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

她意志坚强,智慧过人。在慈善学校的悲惨体验,表现了她的坚强和惊人的意志力。她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呆了10年。

她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她拒绝了他的爱,她不愿作人情妇,她要的还是一份真正意义的完整爱情。然而,当简爱离开了罗彻斯特后,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相反,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

从简爱身上,表现了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

从这本小说中,我们看到一个高贵的灵魂的坚持。我们应该从简爱的身上看到一种绝望中的希望,坚持自己的原则与立场,不放弃追求幸福的力量,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在读《简爱》的时候,我时常被圣经里的美好的思想启迪着,让我联想到中国的现状,心中似乎收获许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七

前几天,我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名叫安利柯的意大利小学生写的日记。日记中,写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感人的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例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老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朋友之间的互相安慰……这些往往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受到——人生,是一个很美好的东西!

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爱是什么。爱,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只有懂得爱,才能做一个优秀的人!只有懂得爱,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八

诺基亚、爱立信、宜家,是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如雷贯耳的知名企业。安徒生、诺贝尔、是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从小听到大的历史名人。

这是我打开《北欧神话》前就开始好奇的问题。放下《北欧神话》,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接近完美解决。我把所有的感受都总结为一句话:

如果你能理解神,也就能理解人。

只有理解了人,才可以在名为“社会”的这个组织中好好生活。理解神,是理解人最简单最直接的有效办法。

1、北欧。

通常意义上的北欧指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五个国家及其附属领土。他们主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山地纵横、岛屿成群、冰川覆盖、火山喷发、湖海遍布是这里的特征,漫长寒冷的冬日和湿润温暖的夏日并存。影视作品中著名的维京人就是这片土地的先人。维京人信奉的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北欧神话。

从八世纪到十一世纪,维京人遍及欧洲大陆的持续扩张,把北欧神话带到了全世界。随后,因为维京人逐渐式微,北欧神话受到的侵蚀,同时也被欧洲各国禁止传播,仅有吟游诗人传颂。最终,北欧神话在冰岛得以保存,并流传到今天。

2、茅盾。

很少有人注意到,茅盾先生一生用过98个笔名。《北欧神话》最初发表时的署名即是其中之一:方璧。

1927年,茅盾先生过起了隐居避难的生活,在写小说之余开始做神话研究。他在晚年写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从前治中国文学,就曾穷本溯源一番过来,现在既把线装书束之高阁了,转而借鉴于欧洲,自当从希腊、罗马开始,横贯19世纪,直到‘世纪末’。……因而也给我一个机会对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作一番系统的研究。这就是我当时从事于希腊神话、北欧神话之研究的原因。”

追根结底,穷本溯源,是茅盾先生研究神话的态度。

相比于束之高阁,茅盾先生更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对普通大众有所裨益,于是接受徐蔚南邀请,把自己的学术研究通俗化,以方便感兴趣的人找到学术入门路径,最终写出了这本初版名为《北欧神话abc》的科普书。

在那以前,没有人介绍过北欧神话。在那以后,中文世界还没有出现比它更好的北欧神话入门书籍。

3、北欧诸神。

茅盾先生在介绍北欧诸神时,总是会加上一句“···之人格化”。

奥丁是“空气之人格化”,弗丽嘉是“大气/云雾的人格化”,提尔是“海的人格化”,布拉吉是“诗歌的人格化”,伊敦恩是“春/青春不老的人格化”,······这样的描述非常简洁,却说明了北欧诸神的由来及其职责。

北欧诸神,源自北欧先民观察到的各种自然现象,天空、大地、海洋、光明与黑暗、春夏冬、森林、火山、雷电等等无所不包——每一种现象都对应至少一位神明。每一位神明都拥有与其相关自然现象相符合的性格气质:奥丁洞察一切、索尔不发怒就全是好脾气、尼奥尔德英俊帅气、乌勒尔不怕冷、弗雷广施恩惠、维达沉默寡言。

我们也不难看出,对诸神的描述体现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灾难的厌恶。最难得的是,茅盾先生在书中并不刻意表明我所领悟到的信息,反而是着力简洁,把全书重点放在讲述诸神的故事。

中国的神话,我们很容易便想起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伏羲演八卦、大禹治水······中国的神明不是在与自然灾害相抗争,就是在为普通人谋福利,他们相互之间的交集并不多,而斗争就更少了。

北欧诸神不是这样子。奥丁虽然是诸神之父却经常溜到人间,甚至因为停留太久被冬神乌勒尔篡位。奥丁自己,好像除了换媳妇找情人溜出去玩啥正事也不管。雷神索尔则是被寄养长大,自己的武器也能被偷走,洛基更是把他耍得团团转。弗雷在相思面前束手无策,奥都尔却让妻子弗蕾雅伤透了心。北欧诸神的故事,常常发生在彼此之间。如果只看一部分,很容易让人跳脚大骂另一方;如果看了全部故事,往往不知道究竟谁更该被骂。这也是很奇特的事情。

放下书本,再去想北欧诸神,他们每个人都面目鲜活,即使是最大的邪神洛基也并不是一个纯粹恶的形象。北欧神话里的神并不完美,虽然各有所长却也经常束手无策,虽然是神却各有私心。他们经常为了满足私心而犯错,然后又为了弥补错误不得不做出更大的抗争。

我想,北欧诸神之所以这样,或许和他们知道自己必定会死有关,因此很有活在当下的态度。诸神的黄昏,是北欧神话最知名的场面。善与恶,各自汇聚成洪流,在维格利德相遇,拼尽全力后善与恶的代表只剩下残兵败将。苏尔特尔的恶火燃尽了这一切,只余无穷的黑暗笼罩着宇宙。

北欧神话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连神都可以毁灭,更在于他们认为:废墟之上,世界将重生。

可惜的是,我们再也不能知道北欧神话中的二代神将会创造出怎样的世界。幸运的是,我们可以自由地想象二代神们将要创造的世界。甚至可以大胆说一句:今日之北欧,和北欧先民构想中的完美世界已经很接近了。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九

每当悲伤难过的时候,最大的的乐趣之一就是读书了,听过了太多关于读书的意义,有让心灵饱满的,有让自己高贵的,有让别人感到羡慕的,有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思考的,总之,读书是没有错的。用《巨婴国》的开场白说,让日常阅读成为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而对我来说,阅读让我生活的像个斗牛士,虽然我只是个癞蛤蟆。每一次的点滴的感悟都会慢慢成为看似黑暗生活的明灯。

这本书我买来已经足足三个月了,睡觉之前总读上两篇。也是有史以为读的时间最久的一本书了吧。有很多朋友问这是什么书,怎么感觉写的这么不一样。因为里面的观点直击了国人性,更准确的说,道出了中国国民性的某些真实。武志红作者,也是第一次被我记得牢牢的,因为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些人,他们的思想是独到的。让你读到,就觉得,啊,原来真的如此。这本书虽然归入心里学的范畴,可是写的却是朴实无华的,案例和分析相结合,简单易懂的。都是鲜活的身边的例子,我们所不理解的很多看似离谱的新闻背后的原因。

这本书里,描述的内容很多,关于好人,关于麻烦,关于懂事,关于界限,关于全能自恋,关于依赖,甚至关于中国女人脾气那么大,还有虐待,关于婴儿的呵护期,关于妈宝男,关于缺失的公公,关于投入和接受......等等。很多很多,因为有500页之多。而我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一点而已。

1)关于孝顺。

孝的本义就是顺。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二者是共生的。子要顺着父母的意思。也就是这个孝字。作为人来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正是因为这个孝字,我们将关系的不平等视为了必然,而这个却是不平等关系的源头。书里是反对孝顺的,说白了,是父母的控制欲。对父母好,本身是没有错的,可是你放眼望去,现在成群扎堆的妈宝男,还有很多绝望而自杀的孩子,已经是很多社会现象,你经常会看到一个故事下面留言的共鸣,才明白很多现象只是慢慢呈现了出来而已。孩子,花一样的心灵和世界,从小应该教他有一个独立的灵魂,这个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有独立灵魂的人,才是活出自我的人,一个活出自己的人,势必也是有爱的,也是会爱自己的父母的。更会爱身边的人的。

2)关于婚姻择偶标准。

越来越成熟的我们,做出婚姻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是安全感,女人对男人要求的安全感和男人对女人要求的安全感,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感情。现在社会爱情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如果小说和电影没有爱情故事,那么它根本不好意思放下去。

而中国的爱情故事基本都是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陆游唐婉,许仙白娘子....而拆散这些爱情力量的,都是来自家庭。《平凡的世界》也是如此,家庭的原因,一对对恋人走不到一起。而定海神针的家庭关系,在中国式家庭轮回中,这个根基并不牢靠。

没有感情的滋养,女人强势,想去控制丈夫,而丈夫觉得,小时候已经被母亲牢牢抓在手心,在这样的控制下,更想急于逃走的。逃走的方式有很多种,工作,爱好,或者其他女人。为何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早日的激情过去,平凡的生活,是对两个人心里发展水平的极大考验,可是作为不成熟的孩子,同时又被父母牵绊太多,婚姻也就越来越沉重。

等有了孩子,妻子终于发现,孩子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内心的空洞,于是开始抓孩子,并且最好是个儿子,这样抓的更紧。在这样的控制当中长大,可想而知,男孩长大对情欲抗拒的表达,女孩则不知情为何滋味。然后开始他们的重复轮回——夫妻缺少爱。公公永远是这个家可有可无的。除非他的生命宽广,精彩。否则他在家里就是一个零存在。不要说,这个太夸张,却是普遍一样的。

每当想到此处,我的心是凉的。改变又从哪里开始,教育读书,因为一个人灵魂伸展开来的时候,即使错了,也有重新来过的机会。真的希望日光之下,爱情不再是奢饰品,而是可以一生可以互相扶持,共同前进的帆和船。我非常喜欢犹太哲学家马丁布格说的一句话: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揭示生命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依然是没有意思的。

3)关于麻烦。

书里说到,没有麻烦就没有关系。很多人怕麻烦别人,,他觉得伸向别人的手,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叫麻烦别人。有这种麻烦哲学的人,难以发出对关系的渴望,所以势必会退到孤独之中。

鲁米说:伸开双臂,如果你想被拥抱的话。我是非常作者坐着这个观点的,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自己就写过一片文章关系。和武老师的关点是不谋而合的。读书有时候让我觉得,原来我不孤单,还有朋友,他们的观点和我是一样的。因为自己本来是一个迟钝的人,所以经常麻烦朋友,也因此有很多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

人际关系确实很复杂的,饱满的关系,必然是有爱恨情仇的,关系真正建立起来的时候,爱与恨就产生了。热情流动之后,你会体验到,人与人之前的热情,那种流动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好。谁付出,谁对谁错,都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在有交流的关系中,你的感情是饱满的。

书里还有很多很多深刻的观点,是值得一看的。虽然批判的很犀利,可是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呈现出来的,还有那些没有呈现出来的例子。给自己一个独到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更加清楚明白自己以后的追求。关于教育也给自己提了一个很深的醒,那就是绽放孩子的激情。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十

我们的这个时代,距离内战已经过去了69年,距离已经过去了52年,距离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40年,距离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了。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瞬息万变。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时光旅行者,与不同人的生命进行相交再分离,看着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渐行渐远。然而,我依旧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该向那个方向前行。

我们和胡适先生的时代不同,我们的国家安定强大,物质基础完善,生活条件优越,这样的一个时代,可谓是一个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体的好时代。而这样的一个好时代,依旧会有人感觉到不幸福、不快乐,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未来十分迷茫。

的春节,回家过年让我获益匪浅。初四晚上,我曾和堂妹谈论了自己的家庭、未来。虽也算不得秉烛夜谈,但对很多事情都有了一些深入看法和了解。人在长大,看待事情的眼光也不再那么局限,我们逐渐的能理解一些事,了解一些人。但也仅仅是了解,会对他们进行同情、谅解,也同样的会很苦恼,很纠结应该怎样让他们进行改变。

古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了中年的人很容易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生活基本稳定,上,父母康泰,下,子女成人。有心忧虑又会被嫌啰嗦,不如将就过活,得过且过。

得过且过便会让一个人从内心传递出一个消息,表示这个人不再学习不再前进,不学又怎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呢?又曰“子不语,父之过”。对于长辈,我们晚辈的真的做不到不语过。毕竟得过且过是一天,好好奋斗的过是一天,与其得过且过怨天尤人真的不如站起来,看看世界的变化,想想自己是不是该进行一点小改变,假如你能在年近中年而不改学习向上的心,那么你的心理年龄肯定比你的实际年龄年轻,而且你的眼界和学识也更加的丰富。于是,我和父亲有了一个君子协定,一个月一本书,我们一起看书。我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不愿你变得庸俗并且习惯得过且过的日子。

再来说我看完这本书,就这个名字《人生有何意义》让我决定了买它,事实证明,我没买错。人生有何意义,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我要怎么样做才能让我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对于别人、对于这个时代、对于自己,能在未来的某天我永久的闭上了自己的双眼,还可以内心平静的想着,我这一辈子没白过,于人于己都是没有遗憾的。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我们要一出言不敢忘社会的影响,一举步不敢忘社会的影响”。一句好话可以影响无数人,一句坏话可以害死无数人。

人生不过几十载,我们不要给自己的定一个高位去做时代的伟人。想着自己的所做所为能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也是不错的,假使你做不得社会发展的奠基人,也要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拓宽自己的视野,展开自己的心胸,使自己不在狭隘,最后能够成就自己也是顶好的。假使这样爱看书的品德能影响到别人那就更是功德一件了。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十一

《历史深处的忧虑》一书介绍了美国的法律与政治的思想原则与发展过程,以及其操作方法与历史价值,还简述了为这套体系已付出与将付出的代价。

讲起美国,有些人觉得那里是天堂,仿佛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有些人觉得那里是可怕的地狱,是万恶资本的大本营。然而,这些判断都是有所偏颇,而这本书则除去了有色眼镜,让我更清楚的看见了美国政法体系的不足与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辛普森案在这本书中占据了大版篇幅,在这一案件中,我的感到了许多迷惑与不解,不过也第一次比较清楚的了解了陪审团制度,程序正义与无罪假定等制度与精神。

无罪假定是指在嫌疑人在被宣判有罪之前,都必须假定他是无罪的。这是在美国司法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条,无罪假定保证了检方与辩方在道义上的平等,检方并不是正义的代表,而辩方律师也不是为罪犯开脱的恶人,也保障了嫌疑人拥有洗刷自己不白之冤的自由与权利。这种无罪假定的法制意识并没有得到中国人的理解,例如1月5日,安徽警方抓获三名抢夺儿童的犯罪嫌疑人,并在其照片上打了“马赛克”三个字后上传了网络,并获得了网民们的一片叫好声,称其为最美马赛克,这种侵犯嫌疑人隐私权的行为居然得到了一片称赞,这充分体现了无罪假定在人们意识中的淡泊。当然,这种意识也在逐步渗透到了中国法制体系中,在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了嫌疑人不必穿囚服,这是在司法改革中的一大进步,无罪假定肯定会更加深入人心。

陪审团制度是英美法系的一大特色,虽然之前早有耳闻,但是一直都不是很了解这种制度。在了解之后我对这种制度感到十分的怀疑,给嫌疑人做出是否有罪的判断需要专业知识与理智的分析能力,但是陪审团成员只是普通的成年公民,而且排除了律师、医生、教师等“可能产生思维倾向”的职业,但不是所有成年公民都有理智分析的能力,更别说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而且在排除了精英行业之后,我对陪审团成员的水平产生了怀疑,让这样一个良莠不齐的陪审团掌控杀生大权,真的令人感到不安与怀疑。而且陪审团也难以保证公平,在辛普森案中,陪审团成员就是黑人多于白人,在种族冲突的大背景之下,这显然利于辛普森一方大打种族牌,以洗清自己的嫌疑,通过一个自身就可能存在不公平的团体来保证公平的审判,这可以做到么?在《乌合之众》里提到,在人群中,每个人的愚蠢将会得到叠加与加强,而理智只会相互抵消并削弱,因此多人的陪审团也许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反观大陆法系由具备专业知识的法官主导,更加有利于做出公平的宣判。

通过辛普森案,我还认识到程序正义不仅仅是做出公平审判的前提与基础,还是普通人权利的保障。违反程序正义的证据必须作废,以此种证据为基础的推断也将视为不成立。乍一听,我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以程序正义的名义将证据作废,显然是不利于做出公平审判的,比如辛普森案里各种证据,险些因不符合程序而作废,这就有可能放走罪犯。但是仔细的思考后,我意识到程序正义恰恰是最重要的,假如没有程序正义,就是给了警察巨大的权力,变相鼓励了警察为了破案而不择手段,普通人的隐私就完全丧失了保障。历史上英国曾发行过通用搜捕状,严重侵犯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合法权益,而这也成了独立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更是促成了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东德斯塔西对自己人民实施无孔不入的监听,在看似对人心牢牢掌控的背后,却在民众中滋生对东德政府的厌恶,促成了东德最后成为历史。看似多余的程序正义其实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是重要的权利保障,更是在暗中左右这一个国家前进的方向与未来。

这本书还刷新了我对正义的理解,其实正义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站在不同角度,对正义有不同的理解。就如日剧《legalhigh》里所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正义感不过是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而对他人的同情心泛滥。司法制度追求的是公平的审判,而非正义的伸张,因此检方并非正义的代表,辩方律师也不是给罪犯开脱的人。对正义的偏执追求有时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杭州保姆纵火案里保姆被判处死刑确实是罪有应得,但是一则“不判死刑不足以平民愤”的评论得到了最高点赞数,这令我感到脊骨发凉,死刑是她罪有应得,而不是为了平息民愤的而做出的审判,很多人总是热衷于站在道德高地上指点江山,自以为是正义的代表,但他们很多时候反而是对公平的审判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现在网上有许多人在嘲笑莫焕晶的辩护律师,是想出名想疯了,这令我想起了《间谍之桥》里那个为苏联间谍辩护的律师,为什么不能给一个罪大恶极的人辩护呢?民愤总不能剥夺一个罪犯给自己辩护的权利吧。《乌合之众》里提到群体是有盲目性的,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通过成为力量的一部分,人们感受到强大,永恒和迷人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屈服,并放弃个人力量和自豪感;但也会从中获得新的安全感,并参与在被力量淹没的骄傲中”,同情心泛滥的群众在人云亦云中凝聚成的民愤与正义感,并没有多少由理智分析与专业知识的成分,在干扰公平审判之余,就只能让群众里的每个个体感到自己无比强大与满足。

中国的法治观念还不够深入人心。或许是封建社会的旧思维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犹存,青天大老爷的幽灵仍然在徘徊着。在微博上,只要搜索关键词“共青团中央”“举报”,就可以看到巨婴对自己看不爽的事情疯狂举报,请求进行封杀,就如旧社会时期时,面对不公的老百姓到衙门一跪,口呼“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完全看不见对对法治的信任与依赖,在这些上纲上线的举报中,我还隐约瞥见了时大字报的影子。有时候我觉得很多人口口声声说对审查感到恶心,但其实只是因为没有按照他们的喜好来封杀罢了,就如很多时候我们谴责不公,只是因为自己没有从不公中收益罢了(跑题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美国法治体系相对完善,但是也有不少缺点,中国法治体系发展起步较晚,而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但是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我相信在修改宪法之后,中国法治制度一定会越来越符合人民所期望的样子。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十二

第十一章节是通过改善一对关系幻灭的夫妻,来探讨第七感在人际关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由于童年生活的迥异,彼得在童年矛盾的依恋关系中发展为心事重重的类型;而妻子丹妮丝则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沟通类型,对他人的需要相对很少。两个人初期被彼此的特质吸引,但进入婚姻后,却因为性格和沟通方式的差异,使婚姻濒临破灭边缘。

作者认为他们因为不理解彼此的过去,在婚姻中就缺乏对彼此的宽容和同情,对对方的内在心理感受并不兴趣;缺乏洞见和共情也使他们找不到解决彼此差异的基础。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现在许多夫妻沟通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彼此过去的深度访谈,让双方理解过去,接纳彼此的当下;也通过正念、冥想等一系列的心理练习,作者希望双方作为个体能加强整合自身内心世界情感的能力,接纳自己并成长;从而在沟通时保持接纳开放的状态,而不是让大脑处于反应型的状态;只有这样,双方才能走进彼此的心灵,尊重彼此的差异,同时真正能做到心和爱的联结。

现在的夫妻关系中,我们需要审视:

我们是带着好奇、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尊重对方,并成为伴侣内心世界的守护者么?

我们上一次触及心灵的谈心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有没有静下心来,客观地、认真地做到倾听并理解?

也许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己,接纳自己内在的不圆满;我们也可以通过练习,加强自己心理和大脑的链接,让内在之河更和谐,从而走进对方的心灵之河。

第十二章不确定性。

第十二章节的故事也很有意思,一个青春期患上强迫症的女孩,通过心理辅导,了解人的大脑回路如何作为检测者保护人类和动物存活至今;当然也因为它的过度活跃会导致害怕生活中随处可在的危险从而患上强迫症。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不少人在青春期甚至现在,都或多或少因为生命的不确定性,对死亡、时间和未来的恐惧而有一些小小的迷信,比如出门携带的护身物件、对楼层的忌讳、考试时必须要穿的衣服;甚至宗教信仰可能也是基于人类感到自身在宏大的时间和宇宙中的渺小,因为强烈的不安全感而需要有精神的归宿。

所以在心理师看来,我们没有必要去回避大脑检测者,而是尊重并与之合作。由此看来,让青春期的孩子具备一定科学常识,了解大脑的构造及如何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十三

经典的爱情注定以悲剧告终。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中百味杂成,各种思绪念头涌了上来,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这本书以三代女人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即女主人公梅吉,她的母亲菲,以及她的女儿朱丝婷,讲述了交杂着爱情,友情,亲情,人性与命运的三代人的故事。

从梅吉与教士拉尔夫见的第一面起,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注定发生了。然而拉尔夫在70多岁的爱着他的卡森夫人的一千三百万英镑巨额遗产和名利的诱惑下,背叛了梅吉以及克利里家族。而后梅吉嫁给了长相颇似拉尔夫的剪羊毛工人卢克,当然,这段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唯一使她幸福的是后来拉尔夫去找她的时候她从拉尔夫那“偷”来了一个东西,那就是属于他们的儿子。也许是命运,上帝将梅吉从他那偷走的东西要回去了——他们的儿子戴恩在希腊度假时,为了救两个女人,死于海水中。53岁的梅吉冷静理智地处理了一切,将所有的痛苦深埋于心。用荆棘鸟来比喻她的一生,我想是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当拉尔夫选择了巨额遗产的时候,我也曾经问过自己如果面对着相同处境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当然起码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可能会选择自己所爱之人,但我又是理解拉尔夫的,作为一个男人,对于事业与名利的追求是再正常不过的,更何况他清楚地知道作为一个教士,他不肯也不可能背叛上帝与梅吉在一起。即使后来情感战胜理智,他和梅吉上床,之后却仍然是痛苦而虔诚地忏悔。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上帝的信仰、对前途的追求,是如此矛盾却又统一在拉尔夫的身上。我又不禁想到如果将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物放于公共媒体中,估计会有大批女性斥他为“渣男”吧!然而在那样的时代历史背景之下,拉尔夫又似乎别无选择。

而梅吉,她聪明能干,优雅又坚韧。但我不认同的便是她嫁给拉尔夫神父的替代品——工人卢克。也许是因为作为一名现代女性,我认为即使不嫁,也不能委身于一个完全不爱自己的男人,更何况卢克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守财奴。这一嫁也注定了那几年梅吉远在他乡且只能不停工作,身边连回家的钱都不够的凄惨孤独的生活。而后她对卢克的孩子,也就是女儿朱丝婷的冷漠也是我不认同的地方,也许是因为我仍然幼稚,但我认为作为一个母亲,应当对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当然在心灵深处,梅吉和她的女儿都是互相爱着的。

除了两个主人公之外,我最喜欢的角色还有斯图尔特,梅吉的哥哥之一。在读这本书前我做过了一些功课,因为描写他的内容不多——他在二十几岁时就死了,所以并没有看到他人对斯图的评价。但是在我看来他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角色,他孤僻、沉默却又充满了温柔善良,以及对家人的爱。小说中他对母亲的爱让我印象很深,尤其是最后描写他被野猪压死的片段——“这种时刻也是他早就料到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从没有过希望、梦想和计划,只是坐在那里,沉迷于生气勃勃的世界,没有时间为自己的命运痛苦悲伤的原因。”即使是当他的心脏爆裂的时候,他心中想着的依然是无法再陪伴母亲。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落泪了,斯图是早熟的,他看透人世,敏感细腻,让人觉得他不适合在德罗海达那样粗犷辽阔的黑土高原生活。他或许更应该做一个诗人。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还萌生了一些对宗教信仰的思考。尽管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在于这些,但毕竟梅吉和拉尔夫之间唯一的阻碍便是拉尔夫是一位教士,而梅吉与卢克的婚姻,菲与帕迪的婚姻也都因宗教问题而有过矛盾冲突。我的家庭也是一个教家庭,从小我便会唱一些诗歌,会背诵一些祷词。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多地相信科学并怀疑的存在与否,但我明白的是宗教存在的真正意义是慰藉人们的心灵,劝诫约束我们的所作所为,给人们一种精神寄托。所以我对家乡的一些所谓宗教歧视一直很不理解,我的表姐和她交往两年多的男友,因为一家笃信教而另一个家庭则是佛教信徒,于是双方家庭都坚决反对,迫于无奈也出于孝顺,他们都选择了自己的亲人。但这件事情却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即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文明开化程度却远远不够,甚至是我一直认为相对开明的母亲,在我未来伴侣必须依附教的问题上也丝毫不肯退让。但不同宗教的存在意义本是相通的呀。

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出的一点就是对于女性价值地位的变化,由一开始帕迪决定家中一切事情的父权家庭到后来女权意识极强的朱丝婷,跨越了三代,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主义的思索。在书中,作者揭露了男权的独断专行,批判其压制女性的一面(在卢克身上尤其体现),宣扬了女性意识的提升,提倡和谐的两性关系。女权问题不仅仅是书中所表现的,更是当代我们所有女性需要争取的,性别歧视的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解决这个问题更是任重道远,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十四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西游记》。它讲了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他本是从一块大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因为犯了错,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后来唐僧救了他,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去大雷音寺取经。

在这本书里我最最喜欢的人就是孙悟空。因为他法力高强,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分辨出哪个是好人?那个是妖怪?真羡慕他有这双“火眼金睛”,但我却没有。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经常会粗心大意,比如有一次数学考试就是这样,明明在草稿本上写的是对的,但抄的时候却抄错了。所以后来才考了90分。看了这个分数我觉得很后悔,考试的时候如果能好好的检查就不会这样了。

看了《西游记》这本书后,我觉得我要向孙悟空学习,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这样考试的时候就不会因为粗心而扣分了。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十五

动物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它们是真诚而又善良的。短篇小说《最后一只狍子》,让我知道了,狍子像孩子一样天真善良,可是大人们却为了小小的利益要杀害狍子,孩子却能与狍子和谐相处。

这让我想到了前几天我和朋友在小区里玩皮球,我一不小心把皮球踢到了荆棘丛中,我们俩谁都不敢去捡,很怕树枝刺到扎到自己,这时,一只脏兮兮的小白狗从荆棘丛中钻出来,推着皮球往前走,身上还粘了几片枯叶。我们高兴极了,小白狗也冲着我们摇了摇尾巴。

这虽然是一条白狗,毛色却是灰突突的,冻得瑟瑟发抖,用祈求的目光望着我们。它可能是找不到家了。我把小狗抱回家,暂时收养了它,洗过澡,喂过食,它精神起来了。为了尽快找到它的主人,我给它拍了照片,“寻主启示”贴在了小区门口,小狗的主人终于找到了。临走时,小白狗又冲我欢快地摇了摇尾巴。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十六

现在的孩子为独生子女,个性非常突出,而且有些家长的教育水平相当高,但是还有的家长根本就管不上自己的孩子,这就使得孩子之间的差距更大,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地困难。优秀的很优秀,差的就越差,形成了极端的现象。

对于班里比较特殊的孩子,我曾是一遍一遍的找家长沟通交流,希望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只是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就是不能接受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小问题,要不就是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把希望都放在老师的身上,虽然说过几次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学生跟老师多长时间,真正的是受到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家长不管,只靠老师在学校反反复复的强调,而一离开学校就重复原来的错误,那么还是不能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也有让人欣慰的事情。这次又有同事跟我说你班的学生家长真好,因为经常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的问题就跟我打电话交流,说什么事情应该注意一下,我真的是很感谢,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只是忙着上课,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变化,或是又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发生。通过交流可使我更及时有效地制止孩子们的不良现象。家长用心了,孩子当然也会用心去做好每件事情。家长对孩子的这份爱,真诚,善意,充实且幸福快乐。有这么用心的家长,质问孩子能不优秀吗!

每位家长对自己孩子应该是最了解的吧,性格习惯及自己所遗传给孩子们的无法改变的东西。真正的希望家长跟老师一起行动起来,为我们孩子们的成长,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与人交往做出自己的努力。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十七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是懦勒·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内容是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内容深深吸引了我。内容是这样的:“鹦鹉螺”号的船长带着阿龙纳斯教授来到船里的一间舱房。床上躺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头上包裹着血淋淋的纱布,一看就知道是受了伤。他伤得非常厉害,头骨被重物击中,碎裂了,呼吸越来越慢。教授问船长是什么让他伤成这样的。教授迟疑了一下,回答说:“昨天晚上,船受了撞击,一根铁杆倒下来打中了他。他他是为了搭救站在那的大幅才受伤的……为了兄弟和朋友,就是牺牲也在所不惜。”他又问:“他的情况怎么样了?”教授说:“活不过两个小时了。”船长的手颤抖着,眼中淌着大颗的泪珠。谁也没想到这个坚强的人会流泪。最后,他们把那个受伤的伤员埋在了珊瑚王国下。

那位伤员的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十八

这是一个复仇者的故事,这是一个审判者的故事,这是一个宽恕者的故事。

能做到的,也只有他了——爱德蒙·唐泰斯。

唐泰斯是一位将要当上船长的大副,是一位将要娶到美貌妻子——梅尔塞苔丝的小伙子。可就在订婚仪式的当天,他被送到检查官——维尔福的办公室,罪名是勾结叛党。唐泰斯就这么被送进了监狱。唐泰斯为人忠厚老实,而且年轻有为,它努力地想要告诉那些狱卒自己是被诬陷的,可这一切在一面冰冷的狱墙面前,都无济于事。就这样,唐泰斯绝望了。

神甫的出现,让唐泰斯重新燃起了意志。这位神甫比唐泰斯大许多,他即像老师又像父亲,教给唐泰斯许多知识,甚至还有剑术。后来,神甫听说了唐泰斯的故事,他细心地帮唐泰斯理清这场事故的来龙去脉,帮助唐泰斯终于找到了他入狱的原因。

原来,是唐泰斯的同事和情敌——唐格拉尔和费尔南,因为嫉妒,给唐泰斯贴上了勾结拿破仑的罪名,他们的证据是唐泰斯受人所托从岛上带回的一封信。这封信的确是和拿破仑的一封联络信,但和唐泰斯无关,而为何检察官会给唐泰斯判罪呢,那是因为这封信的收件者写着检察官父亲的名字。

人性都是高深莫测的,表面上是你忠实的朋友,背后却嫉妒你的财富;表面上是位公正的执法者,暗地里却会包庇家人而选择牺牲无辜的性命。唐泰斯在经历此事后,内心多了一份毅力,少了一份单纯。唐泰斯逃狱后,找到了那份神甫临死前告诉他的宝藏,他将用这份宝藏开始替检察官执法了,这也是复仇吧?只不过,这更像是正义的伸张。唐泰斯复仇的同时,也在替天主惩罚恶人。

复仇并没有那么容易。唐泰斯之前的朋友,或者说是现在的仇人们早已飞黄腾达,成为社会的上层人物。唐格拉尔成为了银行家;费尔南娶了梅尔塞苔丝,并成为贵族;维尔福还是继续做他的检察官,也高升了。想要接近这些人,对现在的唐泰斯来说还算容易,这多亏了那宝藏和神甫交给他的知识。有了这些,唐泰斯化身成基督山伯爵,进入上层社会,展开行动。

复仇当然是成功的,毕竟天主站在伯爵这边。为什么呢,因为不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了也是要还的。唐格拉尔的财富,是从伯爵和他人那里掠夺来的;费尔南的妻子,是从伯爵手中夺来的;维尔福的父亲,本应该坐在监狱里。伯爵的复仇结束后,这三人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维尔福失去了一切,最后成为疯子;费尔南自杀了;唐格拉尔破产了。

伯爵在最后,宽恕了唐格拉尔。唐格拉尔本来是事情的主谋,可他的惩罚好像不是那么严重。

伯爵一直将自己的复仇看作是天主的审判,可审判到了最后,还是牺牲了一个无辜的人。这个人的牺牲,也让伯爵重新审视了这场审判,他最后宽恕仇人,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跳出了这仇恨的轮回。正是如此,这次的复仇和审判才以最美好的结局收场。伯爵找回了自己应得的,仇人失去了自己不该得的。而伯爵最后的宽恕,虽说是宽恕,实际上却一直在惩罚唐格拉尔的良知。

但这宽恕,给了伯爵一个新的机会,让他可以告别这个“复仇者”和“审判者”的身份,以一个宽恕者的身份,继续美好地活下去。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十九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以空前的发展速度突进,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创意经济”的时代。当我打开这本书浏览阅读时,感觉正如书名所示——打开创意经济的魔盒。

通览全书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定义:在能力范围的边缘思考,而非中心。

世界上问题层出不同,你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是个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面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解决的方案往往来自我们知识的临界,原因是单领域所能提供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付事物之间无可避免的联系。创意并不是与现在并排走的小伙伴,而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巨人。所以假若你用能力的中心,现有的大众化理论思维去创新的话,无疑你的创意是失败的。中国的千城一面、创意产业园的标准化建设、娱乐节目的跟风热潮就是最好的例子。

“优胜劣汰”在世界文化荡漾的历史长河中对文化而言,似乎并不适用,因为文化并没三六九等之分,所有文化都是平等的。至于为什么不同文化之间看起来差别会如此之大,是因为该文化的产业发展问题。世界文化消费的蛋糕就那么大,而世界文化有那么多,只有文化产业发展的好的文化才能分的一块大蛋糕,而当前,欧美就是分得了这块大蛋糕的主人。

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可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并没有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这些珍贵的资源,甚至有些文化资源连保护也稍显乏力。相比于以前用大量的资金人力高耗低效地去保护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可以利用创意经济和文化产业去保护和开发我们的文化资源。

我们中国是制造大国,“madeinchina”走遍世界各地,但是我们是创造小国,所生产的、所出口的产品普遍缺乏文化附加值。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政府、企业、文化产业者,乃至我们每一位群众去努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其中的核心——创意产业。

在我看来,创意就像是玩游戏中的一个“外挂”一样,当你苦于寻找实体的保护和开发某一项文化资源的时候,不妨试试利用创意经济的眼光去思考,采取一些虚体的模式去运作。日本的战舰文化,我们看似最多只能放进博物馆高资金投入保护,难有开发利用和发展的价值,但是日本人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将其动漫化,根据每一部战舰的名字、特点、历史事件等进行少女化,造就了今年来最火爆的手机网游之一——舰娘collection,并将于今年七月动画化播放。像这样的例子在日本曾出不同,也极富创意,既达到了保护与弘扬文化的目的,也大力发展了文化经济生产力,这就是创意经济的魔力。

那么我们的文化资源是否也能如此呢?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为例,像现在我们的农耕或许已经突破了天地气候的局限,慢慢的没有季节蔬果之分,而二十四节气的使用也渐行渐远,现在的二十四节气似乎只存在与小学生朗朗读书声的二十四节气歌和零星几点、冷清失活的二十四节气博物馆上,我们能不能也利用创意经济的魔力去开发呢?我们能不能也进行中国风的动漫化?我们能不能设计出充满二十四节气韵味的文化产品出来呢?只有实际操作过才知道。

以上就是我阅读完本书的思考与感悟,获益匪浅,深受启发,也更新了自己对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了解。

高中校园易懂读后感篇二十

炎热的夏天,是院子里最热闹的时候。早晚饭,都在院子里吃。全家人围坐在一张红色的小圆桌前,我们姐弟几个有时候边吃边打闹,母亲一边舀饭夹菜,一边维持秩序。以前养鸡的时候,小鸡太小,在鸡窝里自己上不了架。母亲怕小鸡被黄鼠狼吃掉,每到傍晚,都要我们把小鸡一只只捉到藤编筐里,挂到屋顶上垂下来的铁钩上。我最乐意干这个活儿。天色将暗,我先跑去把木栅栏门关上,再开始捉鸡,而小鸡显然不甘心束手就擒,跟我玩起了捉迷藏。我追着小鸡满院子跑,常常累得气喘吁吁,最后不得不向两个姐姐求助。在我们仨的“围追堵截”下,这项任务终于胜利完成。在清点过数,保证所有的小鸡悉数归巢后,再踩着凳子挂到铁钩上。放学回家后,我们抓紧时间写作业。吃过晚饭,弟弟早早撺掇着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搬电视,有人摆凳子,有人上到房顶上调整天线,邻居们也陆陆续续来到院子里看电视。夏日的夜晚燥热无比,但院子里凉风习习,伴随着电视里的欢声笑语,我们沉醉在美妙的时光里。

秋姑娘染黄树上的叶子和小花园里的菊花时,院子里也迎来了一年当中最丰盈的季节。花生、玉米、豆子、谷子先后从地里收回来了,这儿一丛,那儿一堆,院子在这时候就显得有些局促。每天傍晚,母亲忙完地里的活儿,就召集我们一块儿剥玉米棒子皮。看着门前几乎像小山一样高的玉米堆,我总是追问母亲这啥时候才能干完呀。母亲总是不慌不忙,说咱一天剥一小堆儿,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一大堆肯定能干完。相比剥玉米棒子皮、摘豆角、碾谷子,我更爱干的是摘花生,因为,摘不了多少,母亲就应我们的强烈要求,先煮上一锅。新鲜的花生,加上盐、花椒、大料等调料,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闻着扑鼻的香味,我们手上的动作不禁加快了。等成捆的玉米挂到墙上,花生、豆子、谷子晾晒到房顶上的时候,意味着一年的秋收就快大功告成了。看着辛勤的劳作终于化成了丰收的果实,我们小小的心里种下了美好的希冀。

冬日的院子,是有些寂寥的,除了偶尔光顾的麻雀飞到院子里前来觅食。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下雪了,整个院子被白茫茫的大雪覆盖,抓起一把雪攥在手里,手心是冰凉的,心里却生出热腾腾的兴奋。堆雪人、打雪仗,虽然也不过是这些略显老套的桥段,但是普通的事情与特定的环境一联系,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和温润的记忆。

老宅院是普通的,与那些有钱人家修建的高宅大院相比,甚至有些寒碜,但是对我们姐弟四人来说,却记载了难以磨灭的成长痕迹,奠定了各自人生的根基。那里,是我们人生起航的地方,也是中途的加油站;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也是灵魂的栖息地。

如果说,老家的院子于我们姐弟四人意味着人生的起点、难忘的记忆的话,那么,对父母来说,那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根,他们精神的寄托。父亲原先在省城工作,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忙农活,做家务,照顾我们。那个年代,靠着微薄的工资,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已是不易,想要盖几间房屋父母不知道犯了多少愁。为了多挣点钱早日盖好属于自己的房屋,父亲下班后到工地上拉砖,每拉一车砖可以挣到几分钱,他的肩膀被勒出一道道深深的血痕。另外,还去技校兼职教课,赚取一点儿菲薄的收入。靠着用汗水、用心血积攒起来的钱,凭着无限的希望与毅力,父母一点一点努力,一次一次动工,终于盖起了家里的房屋,老家的院子也才得以竣工,还打了一眼水井,为我们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居所,相依为命的环境,放飞梦想的牧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7882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