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7:47:35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优秀15篇)
时间:2023-11-24 07:47:35     小编:纸韵

合同是一种法律约定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写一份完美的合同需要综合考虑法律、经济和交易实际情况,确保交易安全和顺利进行。想了解具体的合同范文吗?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合同样本,供您参考。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一

本人想收集人力资源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跪求有资源的友友们提供下.成全我的收集梦想,只要每人提供一个题目答案,我相信一定可以成为百科全书.

一、苏澳玻璃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答案:一个组织特别是企业要维持生存或发展,拥有合格、高效的人员结构,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出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计划是指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需要确定完成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和类型,因而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并且预测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未来的需求。在确定所需人员类型和数量以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着手制定战略计划,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苏澳公司专门组织力量对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需求进行分析预测,以此结果作为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同时也作为直线管理人员制定行动方案的基础。这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公司管理人员在十四个方面对人员管理情况作出科学、详尽的预测、分析,为公司的员工招聘、职位安排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华为的人力资源体系基础。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某一企事业单位内部各自岗位工作地分析,即分析者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岗位工作地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岗位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是整个人事管理科学化的基础。(2)它是提高现实社会生产力的需要。(3)它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4)它有助于工作测评、人员测评以及定员定额。

华为公司在此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企业转型的实际,重新确定设置什么样的工作岗位,用什么样的人,用人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样的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分析和预测的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招聘、职位安排、考核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说明了工作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业2。

北京某it公司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

1,在本讨论中本人的个人观点:首先金益康公司有着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把人员甄选的工作能视为企业生存并发展壮大的根本。这种观念能够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本科)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本科)。金益康公司没有盲目进行招聘,而是在招聘之前了解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设计,做好招聘方案。有针对性设题:根据岗位特征设计面试题目。

2,本人的个人观点是:金益康公司明确甄选目标,通过了解以前做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安排招聘渠道。有效了解面试人员的兴趣爱好,找好兴趣爱好与实际工作的重合点,举具体爱好的事例,对面试人员进行爱好的细节了解。

3,本人的观点:金益康公司在招聘之前了解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设计,做好招聘方案。明确甄选目标:通过了解以前做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安排招聘渠道。复试的合理形式安排,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了解面试人员的就业态度,便于更细致的做人员甄选。对所有的企业来说招聘是人力资源非常重要的一环,所有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头的环节,为笔试、面试、甄选等。面试都有方法可循,在面试之前要制定一套严谨的方法、确定细致的方案、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为哪个部门找,做什么职位等,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重点考技能,基本素质,避免死记硬背,针对招聘的职位的特点。到招聘现场要在之前做好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细致的计划,设计面试题目,看似简单,但非常重要,有些题目比较简单往往不能看出应聘者实际信息,可以运用很多方法,换个角度问问题,就能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由此得出设计一整套的严谨科学的面试方法对于公司的招聘员工是非常重要的。

4,本人的观点:金益康公司对面试者初试的安排(主要目的是突出重点),合理安排面试程序,以保证面试工作各阶段的顺利进行。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要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团队,以激励人们团结奋进。因此,我们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把经营目标、战略、经营观念,融入每个员工头脑中,成为员工的共识。为此,我们必须把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把每一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与企业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这样的环节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在招聘工作中要确定一个细致的方案,有针对性设题:根据岗位特征设计面试题目。可以通过几个人的形式进行面试,在事先要做好沟通的工作,人员详细的安排,面试的题目、面试的重点、基本的素质能力、测评等,设计考核方法:把以用设考形式作为考核的基础,最大限度的使职位需求和面试人员的重合。通过这样的形势,可以多层次的了解每一名面试人员的业余爱好,兴趣爱好和个人的素质修养,这样是对员工整体形象的进行细致的了解。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这样企业能够做到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还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5,通过观看金益康公司招聘案例,我认为此公司的招聘过程是严谨和科学的。首先,在招聘工作开始之前,要制定一个招聘方案,确定好招聘工作方式,明确招聘目的。第二,在招聘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有细致的工作计划,要做好笔试、面试的题目。第三,针对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招聘方式,有效地考出应聘者的素质。第四,在面试前,考核者之间要做好沟通电大人力资源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本科)人力资源。

只有象金益康公司在招聘工作中注重每个工作环节,做到细致严谨,才能甄选出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并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金益康公司在招聘工作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选拔出人才打下基础。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二

1.b2.a3.c4.b5.a6.c7.a8.b9.b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成本还原?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

答: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成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2.什么是综合结转法?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是: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缺点是:为了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增加核算工作量。

五、计算及分析题。

1.第一步骤。

摘要直接材料加工费合计。

期初在产品624010007240。

本月生产费用31206503770。

合计9360165011010。

约当产量360330。

分配率265。

应计产成品520010006200。

期末在产品41606504810。

原材料约当产量=200+(60+20+80)=360件。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20+80+60*50%=330件。

第二步骤。

摘要加工费合计。

期初980980。

本月10501050。

合计20302030。

约当290。

分配率7。

产成品14001400。

期末630630。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80+20*50%=290件。

第三步骤。

摘要加工费合计。

月初在产品120120。

本月生产费用360360。

合计480480。

约当产量240。

分配率2。

应计入产成品400400。

期末在产品8080。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80*50%=240件。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项目直接材料加工费合计。

第一步骤520010006200。

第二步骤14001400。

第三步骤400400。

总成本520028008000。

单位成本261440。

2.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第二车间。

摘要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95000495024750124700。

本月生产费用113905785038450160205。

生产费用累计2089051280063200284905。

产成品成本1424051040051200204005。

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6650024001200080900。

3.还原分配率=15200/30400=0.5。

18240×0.5=9120(生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费用中原材料费用)。

6980×0.5=3490(生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费用中人工费用)。

5180×0.5=25900(生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费用中制造费用)。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100件。

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

还原前产品成本15000642058802750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2406980518030400。

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0.5912034902590。

还原后产品总成本91209910847027500。

产成品单位成本91.299.184.7275。

4.(1)、计算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全部产品累计工时=8750+12152+2028=22930小时。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36688/22930=1.6(元/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55032/22930=2.4(元/小时)。

(2)、甲产品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批别原材料工时(小时)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成本合计。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三

企业决策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经营决策出现了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

1、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早已到来。企业规模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企业出现了新的特点。从性质上判断,具有广博性、多结构性、多分文性和综合性;其参变量之多,活动规律之复杂,都是过去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时代所无法比拟的。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庞大系统必然造成组织层次多,信息链长,相互影响大,难以控制,从而导致了决策的复杂化。

在决策问题复杂化的同时,管理决策的影响面也越来越广。由于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当今决策客体已变得越来越复杂。决策对整个企业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决策成败的意义己不仅是在决策本身,还必须更多地考虑决策可能引起的企业相关联的环节,甚至社会相关联环节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因此,决策的影响面越来越大。

2、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

决策环境的快速变化,必然对决策的时间和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的决策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通过长时间的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认证、决策这种“一看、二慢、三通过”的程序来进行了,这样必定要坐失良机。决策之后,也必定是时过境迁。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能尽早地先他人而动,尽快地抢占市场“制高点”。在决策时,迅速地理清庞大复杂系统中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大量杂乱无章的信息中,通过科学的信息工程手段,找出其规律性,并迅速地对此进行判断,做出决策。也就是说,整个的决策时间将变得越来越短。

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随着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市场关联性的不断加强,决策的复杂程度越来越深。要正确的决策,单凭个别决策者的个人经验和直觉必将使决策面临着极大的风险。现代决策要求在准确、及时和充分的信息基础之上进行,那么所有相关联的市场、产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就成为决策的最重要依据。信息量的不断加大,不仅使处理信息的工作量加大,还使判断该信息的价值难易程度加大,从而使最后的决策复杂程度加大。

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

少幕僚机构,但这种幕僚机构在决策中的作用则很小。而进入后工业时代,大工业生产和组织化使得决策在量和质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决策的关联性使决策变得异常复杂,决策已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仅凭个别领导者的经验和胆略就能完成,它逐步向群体决策转变;同时,由于决策的技术化和知识化不断加强,不少专家、学者,甚至是企业外部的专业人事也加入到这个决策群中。为防止决策失误,决策技术被更广泛地应用,主观判断的成分越来越少,决策己经成为了一种主要依靠决策技术的群体决策。

总之,现代企业决策的这些特点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但不会改变或削弱,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决策问题的复杂程度还在加深,决策的影响面还会加大,决策时间的要求还会更短,决策包含的信息量将会有增无减,决策不仅保持着群体决策的特点,同时,决策对决策技术的依赖程度还会加大。也就是说,现代企业管理决策需要先进、科学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技术的支持。

二案例分析题(答案可参考导学137页)。

王经理两人属于选择性知觉,都是根据自身的背景经验及态度来看待对方的想法。

3.由于沟通障碍,杨瑞陷入困惑;如果不离开这个企业就必须克服沟通障碍。具体的做法请参考教材224226页。

例如:

(2)调整心态,沟通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杨瑞走上工作岗位才一周时间,她必须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去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王经理需要什么。

4.王经理在这个小型家族企业里是负责研发工作的,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他应该接受并认真考虑杨瑞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学习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素质;并从管理者的组织行动上克服沟通障碍。具体的做法请参考教材224页。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四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三、小论文

论宪法的主要作用。

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的三次修正,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概括起来,现行宪法有以下四大特点与作用:

第一,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为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第二,现行宪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表现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国家统一;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三,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宪法强调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1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状况不断改善,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正在成为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

第四,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全面的规定,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现行宪法强调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住宅不受侵犯权的保护,并增加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以及对残废军人、烈属、军属、盲聋哑及其他残疾公民和老人的保护。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2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三、小论文

我国设立特别行政区的理论根据和法律根据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但又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 我国现行《宪法》第3l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宪法是根本法,它巩固并确认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现在,宪法在行政区域划分中提出特别行政区,无疑说明允许特殊情况下可以有另一种制度的存在。这些制度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 特别行政区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所谓一个国家,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凡是属于我国领土范围内的一切地方行政区域,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都不能分割或分离出去,也不能变成任何独立的政治实体。所谓的两种制度,是指在我国一般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可以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传统的理论和模式,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只能允许一种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实行“一国两制”后,突破了原有模式,形成了在一个国家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国家制度上的一大创新和发展,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结合。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3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三、小论文

论宪法的人权保障

障。

摘要: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本文讨论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机制,认为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历史地看,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突出宏观上的国家权力的控制到微观上的正面规定基本权利的转变。我国宪法与现代宪法有暗合之处,但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机制,人权保障条款

引 言

样修改,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这次把它写入宪法,可以进一步为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提供宪法保障。二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地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宪法中作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的确,将人权保障写进宪法意义重大。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次写入宪法,这件事在中国的政治生活当中是一件大事情,在中国的人权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重要意义,是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反映了我国思想领域的进步,宪法观念的进步,对它的意义评价怎么都不为过。

然而,宪法具有自身的规范价值,一旦将人权保障条款写进宪法也就具有了规范的价值。那么,我国的人权保障条款应具有什么样的规范价值呢?也即它的效力的承担者,效力的内容以及效力的实现途径等是如何体现的,这是一个宪法研究者首先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的思路是从探寻宪法保障人权的一般机制入手,分析人权的宪法价值,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考察我国宪法制定以及修改的背景来分析我国人权保障的宪法规范价值。

人权的宪法保障的一般机制

虽然,人权的观念以及宪法的观念早已存在,但直到近代,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武器的人权以及与作为其胜利成果的宪法才共同来到人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人权与宪法是一对共生的现象。一部宪法的历史就是一幅争取和保障人权的历史。争取人权的历史过程也就构成了宪法变迁的历史过程。人权观念的演变导致了宪法观念的演变,宪法的变迁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权。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4

一、 填空题

1、宪法性文件、宪法性惯例、宪法性判断

2、人民代表大会制

3、多名制选区制或复选举区制。o `

4、以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5、二元制立宪制、议会君主立宪制

6、经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7、五年、两届。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p30——32

答:(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3)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4)法律部门的增多,法律形式的分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宪法得以产生的法律条件。

2、简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203

答:(1)公民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平等,即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也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予以保护。

(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人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哪些方面?p97

答:(1)从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通过直接选或间接选举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

(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

(3)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4、简述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哪些高度的自治权?p135

答:(1)原有的政治制度在定时期内不变,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在政权组织 形式上也不改变。

(2)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实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

(3)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权。

(4)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授权范围内,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

(5)除悬挂国旗、国徽外,可使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5、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原本原则有哪些?p109——114

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4)无记名投票的原则

(5)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和罢免的原则

(6)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

四、小论文

论宪法实施的监督。

宪法实施监督制度是保证宪法正确实施而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它是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宪法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对有关涉宪活动实行的全面监督。就监督主体来说,除了宪法监督的专职机关以外,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以及公民。就监督对象来说,既包括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活动、司法活动,也包括公民个人的活动以及政党、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的活动。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条件不同,不同国家的宪法监督机关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由立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些国家由立法机关解释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审查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是否违宪。

(2)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些国家由法院解释宪法,审查法律是否违宪。

(3)由专门机构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些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如宪法委员会、宪法法院等,履行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监督机构不同,监督方式也相应地有所不同。由立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主要采取书面审查和规范审查的方式。在这种体制下,立法机关可以自己主动审查,也可以应请求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法律规范的内容。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宪法监督方式与普通法院的诉讼方式相同,既是依请求的被动式审查,又是个案审查。由专门机构监督宪法实施的,宪法委员会或者宪法法院的监督方式各有不同。法国的宪法委员会实行的是事前监督制;宪法法院的监督方式没有统一的模式,有的实行事后监督制,有的实行事前监督制。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在宪法监督制度的设计上,我国既不像普通法系国家那样,由司法机关行使宪法监督权,也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由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来行使宪法监督权。我国实行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会。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会监督宪法的实施。这项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面:一是,保证全国人大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同宪法不相抵触,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和决定。二是,对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进行监督,全国人大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三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和司法解释进行监督。四是,对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进行监督,全国人大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批准的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宪法还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监督是通过备案审查的方式进行的。

直辖市的人大会报全国人大会和国务院备案。

审查。审查分为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两种。主动审查就是由全国人大会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否同宪法相抵触进行审查,一般由全国人大会办公厅秘书局将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分送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由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对报送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进行审查;审查意见反馈给全国人大会办公厅秘书局,然后由秘书局以会办公厅的名义反馈给制定机关。另一种是被动审查。被动审查有两种启动机制,一种是由法定机关提出审查要求。立法法规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另一种是由法定机关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提出审查建议。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应当在收到需要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后三个月内书面提出审查意见。认为需要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同宪法或者法律不相抵触的,可书面告知全国人大会办公厅,由办公厅负责告知提出审查要求或者审查建议的单位或个人。认为需要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也可以由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制定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查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

参考资料:《宪法和宪法修正案学习问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 英国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性文件、宪法性惯例、宪法性判例、权威学者的著述。 2、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3、 每一选区可以选出数名议员的选举制度称为多名制选区制或复选举区制。

4、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5、 君主立宪制根据君主或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

6、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 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a、b、c、d)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 世界著名的(d)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宪法,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和二元议会制的共和政体。

a、 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c、法国宪法d、魏玛宪法

3、 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b、d)

a、 预防性审查b、事后审查c、个案审查d、宪法控诉

4、 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a)

a、 没收b、征收c、征用d、并给予补偿

5、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d)。

6、 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即(a、c、d)。

a、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贵族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

7、 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处理刑事案件,应当(a、b、c),以确保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a、 分工负责b、互相配合c、互相制约d、互相监督

8、 在总统制国家中,(a、b、c)。

a、 总统是国家元首b、总统是政府首脑c、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d、总统对议会负责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8、 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p30——32

答:(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3)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4)法律部门的增多,法律形式的分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宪法得以产生的法律条件。

9、 简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203

答:(1)公民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平等,即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也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予以保护。

(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人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0、 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哪些方面?p97

答:(1)从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

(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3)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11、 简述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哪些高度的自治权?p135

答:(1)原有的政治制度在定时期内不变,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也不改变。

(2)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实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

(3)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权。(4)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授权范围内,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

(5)除悬挂国旗、国徽外,可使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12、 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原本原则有哪些?p109——114

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4)无记名投票的原则

(5)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和罢免的原则

(6)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

四、小论文(40分,字数要求1200以上。

论宪法实施的监督。参照教材p24——29

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 英国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性文件、宪法性惯例、宪法性判例、权威学者的著述。

2、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3、 每一选区可以选出数名议员的选举制度称为多名制选区制或复选举区制。

4、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5、 君主立宪制根据君主或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

6、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 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a、b、c、d)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 世界著名的(d)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宪法,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和二元议会制的共和政体。

a、 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c、法国宪法d、魏玛宪法

3、 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b、d)

a、 预防性审查b、事后审查c、个案审查d、宪法控诉

4、 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a)

a、 没收b、征收c、征用d、并给予补偿

5、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d)。

6、 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即(a、c、d)。

a、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贵族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

7、 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处理刑事案件,应当(a、b、c),以确保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a、 分工负责b、互相配合c、互相制约d、互相监督

8、 在总统制国家中,(a、b、c)。

a、 总统是国家元首b、总统是政府首脑c、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d、总统对议会负责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8、 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p30——32

答:(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3)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4)法律部门的增多,法律形式的分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宪法得以产生的法律条件。

9、 简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203

答:(1)公民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平等,即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也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予以保护。

(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人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0、 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哪些方面?p97

答:(1)从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

机关的统一体系。(3)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11、 简述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哪些高度的自治权?p135

答:(1)原有的政治制度在定时期内不变,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也不改变。

(2)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实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

(3)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权。(4)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授权范围内,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

(5)除悬挂国旗、国徽外,可使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12、 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原本原则有哪些?p109——114

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4)无记名投票的原则

(5)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和罢免的原则

(6)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

四、小论文(40分,字数要求1200以上。

论宪法实施的监督。参照教材p24——29

作业四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 英国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性文件、宪法性惯例、宪法性判例、权威学者的著述。

2、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3、 每一选区可以选出数名议员的选举制度称为多名制选区制或复选举区制。

4、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5、 君主立宪制根据君主或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

6、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 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a、b、c、d)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 世界著名的(d)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宪法,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和二元议会制的共和政体。

a、 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c、法国宪法d、魏玛宪法

3、 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b、d)

a、 预防性审查b、事后审查c、个案审查d、宪法控诉

4、 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a)

a、 没收b、征收c、征用d、并给予补偿

5、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d)。

6、 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即(a、c、d)。

a、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贵族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

7、 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处理刑事案件,应当(a、b、c),以确保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a、 分工负责b、互相配合c、互相制约d、互相监督

8、 在总统制国家中,(a、b、c)。

a、 总统是国家元首b、总统是政府首脑c、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d、总统对议会负责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8、 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p30——32

答:(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

(3)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4)法律部门的增多,法律形式的分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宪法得以产生的法律条件。

9、 简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203

答:(1)公民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平等,即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也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予以保护。

(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人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0、 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哪些方面?p97

答:(1)从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

(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3)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11、 简述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哪些高度的自治权?p135

答:(1)原有的政治制度在定时期内不变,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也不改变。

(2)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实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

(3)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权。(4)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授权范围内,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

(5)除悬挂国旗、国徽外,可使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

12、 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原本原则有哪些?p109——114

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4)无记名投票的原则

(5)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和罢免的原则

(6)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

四、小论文(40分,字数要求1200以上。

论宪法实施的监督。参照教材p24——29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五

1、你认为郭某被辞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郭某被辞退的真正原因是跟科室关系处理不协调.外科主任动员全科室医生使用某种抗生素药,每用一支推销员给8元钱。郭某因涉及数万元金额,他担心这样做会出事,并认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会导致不合理用药,甚至滥用药。因此,他向医院党委作了汇报。郭某认为最终导致他失业的直接原因是院内的一次医疗纠纷引起的。一位入院时还能喊叫的女青年,在经治疗后却成了植物人.因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反映主刀医师不明,术后没有向家属及时通报病情,且科主任涉及离岗、索要高额会诊费、让家属买来棒冰作物理降温等问题,家属因此大吵大闹并与保安发生冲突,导致院领导被打,脑外科一个月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科主任指责是他向家属透露病历资料致使家属吵闹的。

2、你如何评价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

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非常的糟。医疗纠纷不断、医生不敢开刀、前来就诊的病人少、科内团结差等。在c医院工作期间,郭某与美国罗玛琳达大学robertiacono博士、日本九州大学fumioshima博士合作的课题“立体定向多靶点复合胎脑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开国际之先河,系列论文在国内外多家刊物发表。其课题“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造影、化疗技术”也系国内外首创。另一项“脑星形细胞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得到7名国内著名专家好评,获a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他发表了7篇论文。这样的人才c医院不要,还要与其解除合同。在科室中受到排挤,凭不上副教授,可见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非常的糟。

3、你对完善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有何良策?

完善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的措施。各级部门都在讲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既要创造人才成长的环境,更要创造让他们发挥才华、心情舒畅的环境。

(1)、要注意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竞争性。人力资源总量与社会各方面对它的巨大需求相比,显得尤为稀缺和宝贵。但是,人才流动必然带来竞争,竞争可以导致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盲目的竞争却会带来人力资源的浪费,可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要对人力资源的流动做出正确的引导,避免无谓的竞争所导致的不合理的人力流动。

(2)、要注意区分普通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资源。普通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区别就是一般劳动者与人才的区别。两者的区别是由每个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决定的,从一般作用上讲人力资源都是普通的劳动力。但是,一旦具备了某种技能,就有了很大的区别。通常我们把素质较高的,具备某种技能和创造力的劳动者叫做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方面比一般劳动者的贡献更大得多。

(3)、应该确立大的人才战略。应该认识到人才是国家人力资源的精华部分,人才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人才管理战略的基础。我们要争取较高的人才占有率,要保持人才拥有量大于培养量,还要保持较高的人才合理使用率。其次,要树立宏观的人才使用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核心是正确地使用人才。

(4)优化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环境,引进适用人才。引进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主要形式,其有效手段就是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这些年来,各地在优化引人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有关引人政策做了明确规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进一步优化引人环境,办法应该更多一些,落实应该到位一些。

(5)提高人力资源安全环境,防止人才流失。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从保护自身利益和长远安全出发,纷纷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及人才安全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安全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当事主体不仅在观念上已经认识到人才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在人力开发的各个层面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以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但是,同国外人力资源安全机制相比,中国人力资源安全机制还处在初步建构的过程中。在人才流失风险加大的环境下,要有效防止重要人才流失,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国家重要人才,通过立法维护国家重要人才安全。需要制定政策法规,提高重要人才待遇,保障重要人才权益,规范重要人才流动。需要建立国家重要人才的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六

1.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b)。

a.自然资源b.人力资源c.矿产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关键区别体现在(b)。

a.内容上b.观念上c.工作程序上d.工作方法上。

3.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何种?(a)。

a.职工b.环境c.文化d.价值观。

4.某企业对10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b)。

a.获得成本b.开发成本c.使用成本d.保障成本。

5.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的类型,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哪一个步骤?(b)。

a.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

b.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c.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6.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下面哪个方面不是人力资源所应包含的内容?(c)。

a.体质b.智力c.思想d.技能。

7.把“员工视为活动主体、公司主人”是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c)。

a.自我中心式、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b.以人为中心、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c.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

d.自我中心式、理性化团队管理。

8.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团结协作努力实现企业目标,这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模式的什么特点?(b)。

a.封闭式的自危表现。

b.开放式的悦纳表现!

c.封闭式的悦纳表现。

d.开放式的自危表现。

9.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d)。

a.企业人b.环境c.文化d.产品。

10.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人本管理哪方面的基本内容?(d)。

a.人的管理第一。

b.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c.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d.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11.明确目标责任,使其竞争,是进行人本管理的哪种运行机制?(b)。

a.动力机制b.压力机制c.约束机制d.环境影响机制。

12.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来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系统的哪项活动?(d)。

a.人员档案资源b.人力资源预测c.行动计划d.控制与评价。

13.工作分析中方法分析常用的方法是(c)。

a.关键事件技术b.职能工作分析c.问题分析d.流程图。

14.管理人员定员的方法是(c)。

a.设备定员法b.效率定员法c.职责定员法。

15.依据个体的经验判断,把所有待评价的职务依序排列,由此确定每种工作的价值的方法是(c)。

a.因素分解法b.因素比较法c.经验排序法d.因素评分法。

二、案例分析。

1:贾厂长的管理模式。

答:

三、例分析题:工作职责分歧。

书里并没有包括清扫的条文。车间主任顾不上去查工作说明书上的原文,就找来一名服务工来做清扫。但服务工同样拒绝,他的理由是工作说明书里也没有包括这一类工作。车间主任威胁说要把他解雇,因为这种服务工是分配到车间来做杂务的临时工。服务工勉强同意,但是干完之后立即向公司投诉。

有关人员看了投诉后,审阅了三类人员的工作说明书: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机床操作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操作工有责任保持机床的清洁,使之处于可操作状态,但并未提及清扫地面;服务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服务工有责任以各种方式协助操作工,如领取原材料和工具,随叫随到,即时服务,但也没有明确写明包括清扫工作;勤杂工的工作说明书中确实包合了各种形式的清扫,但是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正常工人下班后开始。问题:

(1)对于服务工的投诉,你认为该如何解决?有何建议?

(2)如何防止类似意见分歧的重复发生?

(3)你认为该公司在管理上有何需改进之处?答案要点:

1、针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对服务工不应该解雇,在这里服务工做了不是份内的活,应该予以表扬,适当地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a、对职务书进行修改,增加这一项。

b、对操作工讲,可以增加一种这样的条文,如工作时间保持机床周围的清洁。如果因操作不慎,造成周围环境污染。c、操作工要清扫干净。发生事情之后还要及时上报。

e、对后勤工来讲也可以增加相应的条款,完成车间安排的临时、紧急性的任务。

f、从案例知,“车间主任顾不上去查工作说明书上的原文,就找来一名服务工来做清扫”、“车间主任威胁说要把他解雇”。

作为一个车间主任来说此为契机,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公平、公正待人。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处理工作方面少一些主观臆断,多一份细心。

3、

a、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要进行管理分工、重新定位、对职务说明书进行修改。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b公司在管理上,可以让一些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基层管理人员参与到岗位职责的规划工作中来,基层管理人员对第一线的工作情况熟悉,比较清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工作说明书;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提倡爱岗敬业、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在发生类似事件时,能顺利地加以解决。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七

1.纳税筹划的主体是(a)。

a.纳税人b.征税对象c.计税依据d.税务机关。

2.纳税筹划与逃税、抗税、骗税等行为的根本区别是具有(d)。

a.违法性b.可行性c.非违法性d.合法性。

3.避税最大的特点是他的(c)。

a.违法性b.可行性c.非违法性d.合法性。

4.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应重点关注(c)的调整。

a.销售利润b.销售价格c.成本费用d.税率高低。

5.按(b)进行分类,纳税筹划可以分为绝对节税和相对节税。

a.不同税种b.节税原理c.不同性质企业d.不同纳税主体。

6.相对节税主要考虑的是(c)。

a.费用绝对值b.利润总额c.货币时间价值d.税率。

7.纳税筹划最重要的原则是(a)。

a.守法原则b.财务利益最大化原则c.时效性原则d.风险规避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纳税筹划的合法性要求是与(abcd)的根本区别。

a.逃税b.欠税c.骗税d.避税。

2.纳税筹划按税种分类可以分为(abcd)等。

a.增值税筹划b.消费税筹划c.营业税筹划d.所得税筹划。

3.按企业运行过程进行分类,纳税筹划可分为(abcd)等。

4.按个人理财过程进行分类,纳税筹划可分为(abcd)等。

5.纳税筹划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bcd)。

a.意识形态风险b.经营性风险c.政策性风险d.操作性风险。

6.绝对节税又可以分为(ad)。

a.直接节税b.部分节税c.全额节税d.间接节税。

三、判断正误题:

1.(×)纳税筹划的主体是税务机关。

2.(√)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一系列综合谋划活动。

3.(×)欠税是指递延税款缴纳时间的行为。

4.(√)顺法意识的避税行为也属于纳税筹划的范围。

5.(√)覆盖面越大的税种其税负差异越大。

6.(×)所得税各税种的税负弹性较小。

7.(×)子公司不必单独缴纳企业所得税。

8.(√)起征点和免征额都是税收优惠的形式。

9.(√)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应更加关注成本费用的调整。

10.(×)财务利益最大化是纳税筹划首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对纳税筹划定义的理解。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凭借法律赋予的正当权利,通过对投资、筹资经营、理财等活动的事先安排与规划,以达到减少税款缴纳或递延税款缴纳目的的一系列谋划活动。对其更深层次的理解是:

(1)纳税筹划的主体是纳税人。对于纳税人来讲,其在经营、投资、理财等各项业务中涉及税款计算缴纳的行为都是涉税事务。只有纳税人在同一业务中可能涉及不同的税收法律、法规,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涉税行为以期减轻相应的税收负担,纳税筹划更清楚地界定了“筹划”的主体是作为税款缴纳一方的纳税人。

(2)纳税筹划的合法性要求是纳税筹划与逃税、抗税、骗税等违法行为的根本区别。

(3)纳税筹划是法律赋予纳税人的一项正当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追求自身财务利益最大化是一项正当权利。个人和家庭作为国家法律保护的对象也有权利谋求自身合法权利的最大化。纳税是纳税人经济利益的无偿付出。纳税筹划是企业、个人和家庭对自身资产、收益的正当维护,属于其应有的经济权利。

(4)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一系列综合性谋划活动。这种综合性体现在:第一,纳税筹划是纳税人财务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纳税人总体财务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第二,纳税人在经营、投资、理财过程中面临的应缴税种不止一个,而且有些税种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在纳税筹划中不能局限于某个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而应统一规划相关税种,使总体税负最低。第三,纳税筹划也需要成本,综合筹划的结果应是效益成本比最大。

2.纳税筹划产生的原因。

纳税人纳税筹划行为产生的原因既有主体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主体财务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追求。

(2)市场竞争的压力。

(3)复杂税制体系为纳税人留下筹划空间。

(4)国家间税制差别为纳税人留有筹划空间。

3.复杂的税制为纳税人留下哪些筹划空间?

(1)适用税种不同的实际税负差异。纳税人的不同经营行为适用税种不同会导致实际税收负担有很大差别。各税种的各要素也存在一定弹性,某一税种的税负弹性是构成该税种各要素的差异的综合体现。

(2)纳税人身份的可转换性。各税种通常都对特定的纳税人给予法律上的规定,以确定纳税主体身份。纳税人身份的可转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纳税人转变了经营业务内容,所涉及的税种自然会发生变化。第二,纳税人通过事先筹划,使自己避免成为某税种的纳税人或设法使自己成为低税负税种、税目的纳税人,就可以节约应缴税款。第三,纳税人通过合法手段转换自身性质,从而无须再缴纳某种税。

(3)课税对象的可调整性。不同的课税对象承担着不同的纳税义务。而同一课税对象也存在一定的可调整性,这为税收筹划方案设计提供了空间。

(4)税率的差异性。不同税种的税率不同,即使是同一税种,适用税率也会因税基分布或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税率低,应纳税额少,税后利润就多,这就诱发了纳税人寻找低税率的行为。税率的普遍差异,为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5)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一般而言,税收优惠的范围越广,差别越大,方式越多,内容越丰富,纳税人筹划的空间越广阔,节税的潜力也就越大。税收优惠的形式包括税额减免、税基扣除、低税率、起征点、免征额等,这些都对税收筹划具有诱导作用。

4.简述纳税筹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守法原则。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筹划的守法原则,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不属于纳税筹划的范畴。这是纳税筹划首先应遵循最基本的原则。

(2)财务利益最大化原则。纳税筹划的最主要目的是使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进行纳税筹划必须服从企业财务利益最大化目标,从全局出发,把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的整体考虑,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最优纳税方案。

(3)事先筹划原则。纳税筹划是筹划者国家对自身未来一段时期困难的经营、理财等行为做出的安排。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是在纳税人的某项行为发生后就已经产生,并不是计算缴纳税款时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4)时效性原则。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筹划者应随时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变化的情况,对纳税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以确保筹划方案适应最新政策的要求。

(5)风险规避原则。纳税筹划也像其他经济规划一样存在一定风险。纳税筹划从一开始就需要将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估计,筹划方案的选择尽可能选优弃劣,趋利避害。在筹划方案执行过程中,更应随时关注企业内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分散、化解风险,确保纳税筹划方案获得预期效果。

5.简述纳税筹划的步骤。

(1)熟练把握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国家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是纳税人纳税筹划的依据,因此,熟练把握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是进行筹划的首要步骤。筹划者在进行筹划之前应学习掌握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精神和各项具体规定,而且在整个筹划过程中,对国家税法及相关政策的学习都是不能忽略的。

(2)分析基本情况,确定筹划目标。

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之前,必须认真分析自身基本情况及对筹划的目标要求,以便进行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与选择。需了解的情况包括: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往投资情况、投资意向、筹划目标要求、风险承受能力等。

(3)制定选择筹划方案。

在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要根据纳税人情况及筹划要求,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寻求筹划空间;搜集成功筹划案例、进行可行性分析、制定筹划方案。

(4)筹划方案的实施与修订。

筹划方案选定后进入实施过程,筹划者要经常地通过一定的信息反馈渠道了解纳税筹划方案执行情况,以保证筹划方案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筹划效果。在整个筹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筹划者应一直关注方案的实施情况,直到实现筹划的最终目标。

6.简述纳税筹划风险的形式。

(1)意识形态风险。纳税筹划的意识形态风险是指由于征纳双方对于纳税筹划的目标、效果等方面的认识不同所引起的风险。

(2)经营性风险。经营性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在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所面临的由于管理、生产与技术变化等引起的种种风险。

(3)政策性风险。利用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纳税筹划可能遇到的风险,称为纳税筹划的政策性风险。

(4)操作性风险。由于纳税筹划经常是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边缘操作,加上我国税收立法体系层次多,立法技术错综复杂,有的法规内容中不可避免存在模糊之处,有的法规条款之间还有一些冲突摩擦。这就使纳税筹划具有很大的操作性风险。

7.如何管理与防范纳税筹划的风险?

减少风险的发生。一般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范和管理。

(1)树立筹划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2)随时追踪政策变化信息,及时、全面地掌握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动态变化。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八

1、你认为郭某被辞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答:郭某被c医院辞退的原因并不是医院所说的科室工作人员优化组合的需要,而是因为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所造成的。

从表面上看,郭某是因为他不肯与科室的不正之风同流合污,而遭到了科室的打击报复。而医院的领导也只是听一面之辞,不去了解真实的情况,最后造成了郭某被医院辞退。他的考核表中,“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责任能力”、“劳动纪律”、“结协作”等项评分均为最低分,尤其是“团结协作”的分数最低。但从案例中所举的事实来看,当科室里人人都为了钱滥用药物时,只有郭某不肯这样做,并把情况汇报了上级;另因科主任的原因发生了一起医疗纠纷,导致脑外科一个月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科主任认为是郭某向病人透露了病历资料等情况都表明,郭某所在科室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没有起码的医德,业务水平除郭某外也比较低,一切向钱看,不顾病人的安危。郭某看不惯这一切,也不肯同流合污,而且他的个性较强,所以科室认为他不“团结协作”,“职业道德”、“劳动纪律”都有问题,遭到了打击报复。而实际上是因为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很不完善,以错误的环境为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还很滞后,所造成的。就“履行岗位责任能力”这一点来看,科室完全不实事求是。郭某的业务能力是很强的。郭某是浙江省第一位脑外科博士,在当时也是唯一的一位脑外科博士。在攻读博士期间,他还获得了研究生的最高奖学金,说明他在读书期间成绩是非常优异的。在c医院工作的两年多时间,他研究的课题都是国内外首创,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另外,他长期担任b大学的工作,工作勤恳,也从来没有出过医疗事故,后来郭某很快被美国的加州大学医学中心聘用,可以看出,郭某并不像吴院长所说的业务能力一般,吴院长对他的情况并不很清楚,但因为落后的人才管理观念,根据科室的反映和评价,医院把郭某辞退了。

2、你如何评价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

答:从案例来看,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滞后,从人事部到院领导,都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没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尊重人才,不重视人才,只重视团队的优化组合,没有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环境建设有待完善。c医院的人才使用、考核、激励等机制都不健全、不科学、不合理,不能反映人力资源真实的情况,因此才会出现工作能力出众的人却被科室考核为最低分的奇怪现象。

(3)医院领导不重视组织内的沟通,不对郭某的情况进行彻底的调查研究,体现出根本不重视人才,也不爱护人才。

3、你对完善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有何良策?

答:完善c医院的人才生态环境的措施。各级部门都在讲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既要创造人才成长的环境,更要创造让他们发挥才华、心情舒畅的环境。

(1)、要注意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竞争性。人力资源总量与社会各方面对它的巨大需求相比,显得尤为稀缺和宝贵。但是,人才流动必然带来竞争,竞争可以导致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盲目的竞争却会带来人力资源的浪费,可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要对人力资源的流动做出正确的引导,避免无谓的竞争所导致的不合理的人力流动。

(2)、要注意区分普通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资源。普通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区别就是一般劳动者与人才的区别。两者的区别是由每个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决定的,从一般作用上讲人力资源都是普通的劳动力。但是,一旦具备了某种技能,就有了很大的区别。通常我们把素质较高的,具备某种技能和创造力的劳动者叫做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方面比一般劳动者的贡献更大得多。(3)、应该确立大的人才战略。应该认识到人才是国家人力资源的精华部分,人才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人才管理战略的基础。我们要争取较高的人才占有率,要保持人才拥有量大于培养量,还要保持较高的人才合理使用率。其次,要树立宏观的人才使用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核心是正确地使用人才。

(4)优化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环境,引进适用人才。引进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主要形式,其有效手段就是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这些年来,各地在优化引人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有关引人政策做了明确规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进一步优化引人环境,办法应该更多一些,落实应该到位一些。

(5)提高人力资源安全环境,防止人才流失。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从保护自身利益和长远安全出发,纷纷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及人才安全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安全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当事主体不仅在观念上已经认识到人才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在人力开发的各个层面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以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但是,同国外人力资源安全机制相比,中国人力资源安全机制还处在初步建构的过程中。在人才流失风险加大的环境下,要有效防止重要人才流失,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国家重要人才,通过立法维护国家重要人才安全。需要制定政策法规,提高重要人才待遇,保障重要人才权益,规范重要人才流动。需要建立国家重要人才的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一、个人讨论提纲。

针对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市场化导向,根据公共部门自身的特点,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不合理的壁垒和传统习惯思维,完善配套措施,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具体对策措施如下:

第一,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机制要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发挥作用,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自主的供求主体。

第二,完善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健全人力资本产权、劳动关系、就业促进、职工培训、收入分配、争议调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比较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体系。

第三,改革户籍制度。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限制人员流动设计的,附着其上的功能太多,已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四,破除官本位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小组讨论结论。

放以来,市场逐步取代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还存在诸多障碍,影响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影响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作用的发挥。针对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第一,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机制要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发挥作用,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自主的供求主体。劳动者是人力资本的当然所有者,享有人力资本的收益权、转移处置权,任何其他主体不能随意侵犯这一权利。否则劳动者就缺乏流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缺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进取精神。我国公共部门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提倡个人对组织的义务和服从,也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尊重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时,要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体制,根据实际情况,下放管理权限,进行必要的监督,让公共组织拥有较为自主的人事雇佣选择权。这样通过落实供求双方的自主权,更好地让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人才流动中发挥作用。

第二,完善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健全人力资本产权、劳动关系、就业促进、职工培训、收入分配、争议调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比较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严重影响人力资源流动决策行为,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及工伤、医疗、住房等保险制度的建设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覆盖所有职工的社会化管理程度较高、基金统一调剂使用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我国现行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职工在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差距甚大,影响了公私部门人员的正常流动。因此在改革中,要尽可能拉平这种人为的差距,对在市场流动中的各供求给主体一视同仁,解除公职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第三,改革户籍制度。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限制人员流动设计的,附着其上的功能太多,已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长远来看,要让户籍制度仅仅成为公民职业或居住地的标志,不再具有其他功能。目前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针对人力资源流动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为过渡,促进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打破地域封闭和部门分割,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人力资源流动大市场。地方也可通过实行“柔性流动”的办法,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即对流动的人员,不论有无户口,只要在该地工作一段时间,就可享受该地居民的待遇,变户籍管理为身份证管理,变人员流动为智力流动,从而取消人力资源流动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和地域界限。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九

平时自主学习作业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中,每章都设计有思考题。学生在学完每章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选取合适的内容完成自我检测与总结。同时,平时至少参加网上讨论和答疑两次,并按时参加集中辅导和讨论。这部分内容占形成性考核内容10%。

二、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包括四次,需要至少独立完成三次。这部分内容考核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15%。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业。

四、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并可在辅导时进行作业讲评,集中讨论作业中的问题。云南电大将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检查作业的完成与批改情况。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十

答: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从主体对信息的认识层次上看,由于主体有感受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由于主体有理解力,能够领会事物运动状态及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又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运动状态与其变化的效用,因此获得的信息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作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信息的作用有五个方面:

1)帮助人们提高对事件的认识,减少活动的盲目性。

2)是人类社会一切有组织活动的纽带。

3)构成生产力的一个要素。

4)是世界的第三要求与资源;。

5)是管理活动的核心。

3、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经济管理管理分为哪几个屋次?

答: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目标、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经济管理分三个层次,即高层管理,也称战略管理;。

中层管理,也称战术管理;基层管理,也称事务管理。

4、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归纳为四个方面:信息是企业活动的基础,信息是管理的工具,信息是经营决策的依据,信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5、经济管理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是什么?

答:经济管理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可以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完整和经济五个方面。信息处理及时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信息的收集、记录要及时,二是信息的加工、检索、传递要快。信息处理准确性,首先是原始数据要准确;第二是要进行正确的加工处理;第三是传递要准确。信息处理适用性,包括数量适当、格式易懂、针对性强、直接可用等方面的要求。信息处理完整性,要讲经济效益,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适用性和完整性,必须建议在经济性上的基础上。

6、经济活动中一般有哪几种流?信息流起到什么作用?

答:在经济活动中,一般有物流、货币流、人员流、事务流和信息流。

信息流主要指信息的流动。信息流总是伴随着其它流而产生,并以此来调节和控制其它流的数量、方向、速度,使之按一定的目的和规则运动。其它流是单向不可逆的,信息流则要求有反馈,是双向运动的。

7、为什么说信息是企业活动的基础?

答:影响信息工作的两大因素是社会信息形态和企业信息意识。企业信息意识在信息需求及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一个信息意识很强的企业,有可能获得其它企业所忽视的重要信息;相反,对于信息意识较弱的企业来说,即使信息即时可取,也难以认识到关键性的信息。

2、与国外交流信息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答:信息工作评价的内容包括对信息工作效率和效益两个基本方面的评价。

对信息进行效率和效益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可以弥补“市场缺陷”

4、如何评价信息工作的效益?

答:对信息工作效益的评价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个方面。对于直接效益,由于比较直观,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价;对于间接效益来说,定量评价往往比较困难,因紫可以采用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通过信息使用者的全面调查和企业管理效果的多因素分析得出结论。5、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和分目标。

答: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直辖市一致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充分发挥作用。分目标主要包括:1)信息资源开发目标;2)信息资源利用目标;3)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目标。

6、信息政策与信息立法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二,信息法是信息政策的规范化、条文化。信息法更有权威性和科学准确性,因而也能更好地调节相应的信息活动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三,信息法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而信息政策相对来说较笼统抽象,可操作性较差,不宜掌握和实际适用。

第四,信息法对于信息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有一定的制约性,信息政策不能违背法律。

二、名词解释。

1、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及关于这种状态和过程的知识.

信息减少。

3、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使所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

4、经济信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并为经济活动服务的信息。

5、经济信息系统:由经济信息源、经济数学方法、经济信息处理器、经济信息管理者、经济信息用户构成的综合体。

1、信息工作:指一切单位为满足生产、经营、决策与科学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信息活动。

2、信息工作评价:是对信息产品和价格进行衡量或对信息进行效率和效益分析,从而检测工作实际效果。

3、信息管理:对信息资料的整理、加工、排序、保存等系列工作。

4、信息安全:贮存的信息资料要妥善保管,应做到不被破坏或丢失,保证信息资料的完好、安全。

整国家信息实践活动并借以指导、推动整个信息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1、信息收集:就是按信息系统所确定的要素,选取目标系统数据的过程。

2、普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进行的逐一、无遗漏的专门调查。

构。

4、混合标志组:是混合采用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类型的分组标志。

的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事物发展趋势的方法。

6、企业实体法:是依据企业拥有大量实际客观存在的东西,而联系这个实体的生命阶段就有各种数据。

7、企业过程再工程:是指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谋求企业当代的关键性能指标能获得巨大的提高。

四:

1、生命周期法:作为一个软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也有生命周期,它是指从提出请求开始,经过调查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的整个过程。

2、直接转换法:就是用新系统直接代替原来的旧系统,是一次性的全部取代,这中间没有过渡时间。

3、控制论:一门研究系统共同控制规律的科学。

科学。

统、传输信息的现代通信系统、处理和再生信息的高性能计算机与高级智能系统,以及使用信息的先进控制与显示系统组成。

7活动加以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并带来效益。

8知识管理:是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围绕各种来源的知识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业务目标以及经济绩效等诸个方面形成知识优势和产生价值的过程。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十一

围绕讨论题目分组进行讨论,题目如下(自选其一进行讨论)。

1、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公共部门应如何运用人力资本理论。

2、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工作分析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3、理论联系实际讨论如何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一、个人讨论提纲。

针对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市场化导向,根据公共部门自身的特点,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不合理的壁垒和传统习惯思维,完善配套措施,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具体对策措施如下:

第一,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机制要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发挥作用,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自主的供求主体。

第二,完善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健全人力资本产权、劳动关系、就业促进、职工培训、收入分配、争议调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比较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体系。

第三,改革户籍制度。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限制人员流动设计的,附着其上的功能太多,已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四,破除官本位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小组讨论结论。

我国过去一直实行高度集中和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人力资源由国家计划调配,统一管理,一切服从于计划,这种管理体制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导致人力资源配置形成诸错位、扭曲和浪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逐步取代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还存在诸多障碍,影响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影响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作用的发挥。针对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第一,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机制要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发挥作用,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自主的供求主体。劳动者是人力资本的当然所有者,享有人力资本的收益权、转移处置权、任何其他主体不能随意侵犯这一权利。否则劳动者就缺乏流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缺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进取精神。我国公共部门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提倡个人对组织的义务和服从,也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尊重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时,要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体制,根据实际情况,下方管理权限,进行必要的监督,让公共组织拥有较为自主的人事雇佣选择权。这样通过落实供求双方的自主权,更好地让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人才流动中发挥作用。

第二,完善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健全人力资本产权、劳动关系、就业促进、职工培训、收入分配、争议调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比较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严重影响人力资源流动决策行为,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及工伤、医疗、住房等保险制度的建设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覆盖所有职工的社会化管理程度较高、基金统一调剂使用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我国现行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职工在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差距甚大,影响了公私部门人员的正常流动。因此在改革中,要尽可能拉平这种人为的差距,对在市场流动中的各供求给主体一视同仁,解除公职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

第三,改革户籍制度。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限制人员流动设计的,附着其上的功能太多,已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长远来看,要让户籍制度紧紧成为公民职业或居住地的标志,不再具有其他功能。目前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针对人力资源流动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为过渡,促进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打破地域封闭和部门分割,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人力资源流动大市场。地方也可通过实行“柔性流动”的办法,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即对流动的人员,不论有无户口,只要在该地工作一段时间,就可享受该地居民的待遇,变户籍管理为身份证管理,变人员流动为智力流动,从而取消人力资源流动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和地域界限。

第四,破除官本位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公职人员,不管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是接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教育是改变观念的重要方法,但教育只有与利益调整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官员切实置于人民的日常监督控制之下,让人民感受当家作主的威严,让官员在实践中感受公仆的地位,增强公仆意识。同时,要破除工作人员的等级特权待遇,破除他们不合民主精神和世界潮流的特殊利益。官职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特权。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革,而不是简单的说服教育,才是破除官本位观念的唯一有效的途径。

因此,只有坚持市场化导向,根据公共部门自身的特点,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不合理的壁垒和传统习惯思维,晚上配套措施,才能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十二

一、问答题:

1.证据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1)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分为两大类:诉讼证据规则和非诉讼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都要由法律以一定方式明确规定,我国证据规则的内容散见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院和最高检有关证据的司法解释中。

(2)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能力。证据和证据力、证明力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证据是有关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所谓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所谓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研究证据学,其核心就是要紧紧抓住证据的证据力和证明力这两个关键内容,学懂弄通后,案件的事实就迎刃而解了。

(3)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明能力,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方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4)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证据学理论是于证据有关的司法和执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司法证明和“准司法证明”的智慧结晶。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对证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也是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5)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证据制度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证据的获得能力、侦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都是属于一定历史范畴的东西,是历史的产物。它们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进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证据制度又是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诉讼制度相适应的。

(6)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理论。古今中外的司法、执法人员在证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证据法学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这些证明活动的规律,并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司法和执法等活动中的证明实践。证据理论对司法实践的指导作用,不仅是证据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还是发展证据学的基本动力。

2.如何评价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答:要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作出正确的公正的评价,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它进行全面的分析。自由心证制度取代封建时期的法定证据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诉讼结构的变革,否定了法定证据制度的形而上学的形式主义,抛弃了法定证据制度中的封建特权,废除了刑讯逼供的证明方法,确定了举证责任由控诉方担任的原则,使被告人获导了辩护权。自由心证制度还实行双方当事人对等辩护的原则,能使法官根据当事人双方的举证辩论,形成其内心确信,然后对案件作出裁判。这是历史上构进步,对诉讼制度是一个重大的革新,它推动了诉讼制度的民主化进程。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使法官摆脱了法定证据制度那些繁琐规则的束缚,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良心对证据和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自由判断,从而为查明案情和正确处理案件提供了可能性。它推动了证据科学的发展和证据理论的进步,自由心证制度是确认有审判权者即有真理的原则,它为法官利用司法活动灵活地为政治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是自由心证制度能够产生并长期存在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在评价证据价值上及其价值的选择上,给法官和陪审团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理论上,对法官依良心、理性“自由”地判断证据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18条规定:“证据的证明力由审判官自由判断。”但紧接着第319条又规定,当被告人的自白成为对他不利的唯一证据时,法官不得将其作为有罪的根据。上述这些法律上或理论上对法官自由判断权的限制,都体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实际经验,从而使自由心证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物证证明力的特点是什么?

答:物证同其他证据种类相比,更直观,更容易把握;同言词证据相比,它更客观、真实性更大。言词证据的运用一般要靠实物证据来检验,言词证据同实物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证明作用,物证则可以不依赖于言词证据而存在。

物证的证明力按照物证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两种情况说明:一种情况是,凡有一定固定形状的证物,是以其外部特征,同案件事实产生的关联性,而发挥证明作用的。所谓外部特征,是指本证物的外部形态、规格、大小、结构。商标、图案。出厂日期等特殊的标志。另一种情况是,凡没有一定的固定形状的证物,是以其所使用的物质材料的特殊属性同案件事实产生的关联性而发挥证明作用,例如:各种毒杀案件中所使用的毒品、毒气,就是通过技术鉴定所作的鉴定结论,而确定的属性的同一性,来认定案件事实。

4.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1)对证人的询问应由指定的办案人员进行。为了保证证言的客观性,询问证人时不能少于两名办案人员。

(2)询问证人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拟订询问提纲,认真分析案件,尤其是对询问的重点要明确,还要对证人与本案和本案当事人的关系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

(3)询问证人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最好到证人所在的单位或在本人住所进行。询问时必须出示询问的证明文件;必要时,可通知证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询问。

(4)询问证人必须个别进行,不许采用讨论会、座谈会的形式启发诱导进行询问。

(5)询问时,应当告知证人如实提供证据,实事求是作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果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

(6)询问时,还要查明证人的身份及基本情况,以及证人与本案的关系,不得启发、诱导、指名问证,要让其全面、客观地叙述他所了解的案件情况,然后,再根据询问提纲要解决的问题,向证人提问。

(7)询问证人要制作询问笔录,并交给证人核对或向他宣读,允许补充、修正。在承认无误后,由证人在笔录上签名或捺手印。

(8)询问未成年证人时,要有他父母或监护人在场,要选择他们习惯的场所。询问的方式也要适应未成年人的特点,尽量消除他们不必要的顾虑。询问聋、哑的证人,应当有懂得聋哑手势的翻译,并且将这种情况记入笔录。

5.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概念和运用规则有哪些内容?

答: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2)必须在法庭上经过控辩双方的询问、质证,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3)孤证不能定案。即只有一个直接证据,而没有间接证据印证的情况下,不能据以认定案件事实。

(4)直接证据必须得到间接证据的印证,才能认定案件事实。

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1)必须审查每个间接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2)必须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的内在联系,防止把那些与案件毫无关系的材料,当作间接证据加以收集和使用。

(3)必须审查各间接证据之间是否互相衔接,互相协调一致,互相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

(4)所有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对案件只能作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必须具有肯定性和真实性,并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6.如何对证人证言进行审查、判断??

答: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反映在真与假的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办案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审查、判断。

(1)按照证人证言形成的三个阶段即感受、记忆、陈述三个阶段,判断证据力的大小与强弱,即使一个如实提供证言的人,其陈述的内容也有不符合客观真实的可能,这主要是因为,证言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感知、记忆和陈述的过程。

(2)审查、判断证人证言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如果证人证言与案件事实本身无关联,即使在内容上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也无证据价值。

(3)审查、判断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或案件本身是否具有利害关系,以确定其倾向性,判断其真实程度。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低于其他证人证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十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15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合同法对要约生效的时间(b)。

a、采用发信主义。

b、采用到达主义,即受信主义。

c、采用投邮主义。

d、采用实践主义。

2、双务合同中履行抗辩权包括(d)。

a、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一般抗辩权。

b、同时履行提高提高抗辩权和请求权。

c、同时履行提高抗辩权和拒绝权。

d、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3、合同保全的两种方法是(c)。

a、代位权和抗辩权。

b、代位权和请求权。

c、代位权和撤销权。

d、代位权和人身权。

4、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申请的原则是(c)。

a、形式审查。

b、实质审查。

c、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相结合。

d、形式审查兼实质审查。

5、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的保护期限为(c)。

a、b、c、d、8年。

6、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期限的计算,起算之日为(b)。

a、批准日b、申请日c、公告日d、使用日。

7、根据我国《专利法》以及相应司法解释,对于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说法错误的是(b)。

a、以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受到的损失作为损害赔偿额。

b、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获得的部分利润作为损害赔偿额。

c、以不低于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数额作为赔偿额。

d、法定赔偿。

8、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经营者”是指(c)。

a、一切法人。

b、一切法人和个人。

c、从事商品经营或盈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人。

d、从事盈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

9、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的罚款,额度为(c)。

a、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10、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的,向被侵害人赔偿的赔偿额为(c)。

a、受害人在被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

b、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

c、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d、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的2倍。

11、监督检查部门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b)。

a、可以出示检查证件。

b、应当出示检查证件。

c、可以不出示检查证件。

d、在某些场合应当出示检查证件。

12、国家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参照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是(b)。

a、国家标准规定的。

b、国际先进的。

c、行业标准规定的。

d、地方标准规定的。

14、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c)。

a、普查。

b、定期检查。

c、抽查。

d、强制定期检查。

15、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制度的主要方式是(a)。

a、产品质量抽查监督。

b、产品质量统一监督检查。

c、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

d、产品质量监督普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合同的主要条款有(abcde)。

a、标的。

b、质量和数量。

c、价款或报酬。

d、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e、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

2、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是该项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bcd)。

a、经济性。

b、创造性。

c、实用性。

d、新颖性。

e、艺术性。

3、下列各项中,不得用作商标的是(abc)。

a、本国的国旗。

b、外国的国旗。

c、“红十字”标志。

d、国家一级保护动物e、红太阳。

4、经营者以低于资本的价格销售商品而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abcde)。

a、销售鲜活商品。

b、处理有效期限将到的商品。

c、销售积压商品。

d、季节性降价。

e、清偿债务。

5、国家对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制度包括(acde)。

a、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b、抽查检查制度。

c、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d、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e、产品标准化制度。

三、判断分析题(每题3分,判断1分,分析2分,计15分,不管正误都要说明理由)。

1、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期债权以致影响债权的实现,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对。但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2、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以外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非职务发明。错。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以外完成的发明创造并非都属于职务发明。

3、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志专用权行为提供储存、运输、邮寄等便利条件的,也属商标侵权行为。对。

4、商业秘密是指凡不为公众所熟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错。是指人为公众所熟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5、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都适用于我国的《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错。不包括初级农产品和不动产。但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可以适用。

四、简答题(每题4分,计20分)。

1、合同的有效要件。

答: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益;。

(4)符合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2、知识产权的特征。

答:

(1)客体的无形性;。

(2)地域性;。

(3)时间性。

3、商标的构成要件。

答:

(1)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

(2)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3)必须是可视性标志;。

(4)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4、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与不平等竞争行为的区别。

答:它们的区别为:

(2)不平等竞争一般不是违法行为,而不正当竞争则必然是违法行为;。

(3)社会后果和法律后果不同。

5、销售者对产品质量的义务。

答: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义务有:

(1)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2)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护销售产品的质量。

五、案例分析(每题10分,计40分)。

王春与王六甲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否违法?

可否请求违约金?

答:

(3)担保人对未改变的借款合同承担保证责任,但双方变更主合同,并未与担保人协商,因此对于改变后的合同不用承担保证责任。

(4)利率不合理。

(5)可以支付违约金。

答:某自行车对上海自行车公司和牡丹江自行车总厂都构成注册商标的侵权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都会构成侵权。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标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并可处罚款。如果损失不能计算的,以该侵权行为销售205000辆自行车所获得的利润间为计算依据。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十四

1.b2.a3.c4.b5.a6.c7.a8.b9.b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成本还原?为什么要进行成本还原?

答: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成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2.什么是综合结转法?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优点是: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缺点是:为了整个企业的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增加核算工作量。

五、计算及分析题。

1.第一步骤。

摘要直接材料加工费合计。

期初在产品624010007240。

本月生产费用31206503770。

合计9360165011010。

约当产量360330。

分配率265。

应计产成品50006200。

期末在产品41606504810。

原材料约当产量=200+(60+20+80)=360件。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20+80+60*50%=330件。

第二步骤。

摘要加工费合计。

期初980980。

本月10501050。

合计20302030。

约当290。

分配率7。

产成品14001400。

期末630630。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80+20*50%=290件。

第三步骤。

摘要加工费合计。

月初在产品10。

本月生产费用360360。

合计480480。

约当产量240。

分配率2。

应计入产成品400400。

期末在产品8080。

加工费约当产量=200+80*50%=240件。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项目直接材料加工费合计。

第一步骤520010006200。

第二步骤14001400。

第三步骤400400。

总成本58008000。

单位成本261440。

2.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第二车间。

摘要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95000495024750124700。

本月生产费用113905785038450160205。

生产费用累计2089051280063200284905。

产成品成本1424051040051200204005。

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665002400180900。

3.还原分配率=15200/30400=0.5。

18240×0.5=9120(生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费用中原材料费用)。

6980×0.5=3490(生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费用中人工费用)。

5180×0.5=25900(生产成品中所耗半成品费用中制造费用)。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100件。

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

还原前产品成本15000642058802750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2406980518030400。

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0.5912034902590。

还原后产品总成本91209910847027500。

产成品单位成本91.299.184.7275。

4.(1)、计算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全部产品累计工时=8750+12152+2028=22930小时。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36688/22930=1.6(元/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55032/22930=2.4(元/小时)。

(2)、甲产品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批别原材料工时(小时)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成本合计。

合同法形成性考核册篇十五

1.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b)。

a.自然资源b.人力资源c.矿产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关键区别体现在(b)。

a.内容上b.观念上c.工作程序上d.工作方法上。

3.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何种?(a)。

a.职工b.环境c.文化d.价值观。

4.某企业对10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b)。

a.获得成本b.开发成本c.使用成本d.保障成本。

5.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的类型,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哪一个步骤?(b)。

a.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

b.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c.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6.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下面哪个方面不是人力资源所应包含的内容?(c)。

a.体质b.智力c.思想d.技能。

7.把“员工视为活动主体、公司主人”是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c)。

a.自我中心式、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b.以人为中心、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c.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

d.自我中心式、理性化团队管理。

8.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团结协作努力实现企业目标,这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模式的什么特点?(b)。

a.封闭式的自危表现。

b.开放式的悦纳表现!

c.封闭式的悦纳表现。

d.开放式的自危表现。

9.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d)。

a.企业人b.环境c.文化d.产品。

10.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人本管理哪方面的基本内容?(d)。

a.人的管理第一。

b.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c.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d.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11.明确目标责任,使其竞争,是进行人本管理的哪种运行机制?(b)。

a.动力机制b.压力机制c.约束机制d.环境影响机制。

12.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来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系统的哪项活动?(d)。

a.人员档案资源b.人力资源预测c.行动计划d.控制与评价。

13.工作分析中方法分析常用的方法是(c)。

a.关键事件技术b.职能工作分析c.问题分析d.流程图。

14.管理人员定员的方法是(c)。

a.设备定员法b.效率定员法c.职责定员法。

15.依据个体的经验判断,把所有待评价的职务依序排列,由此确定每种工作的价值的方法是(c)。

a.因素分解法b.因素比较法c.经验排序法d.因素评分法。

二、案例分析。

1:贾厂长的管理模式。

答:

三、例分析题:工作职责分歧。

书里并没有包括清扫的条文。车间主任顾不上去查工作说明书上的原文,就找来一名服务工来做清扫。但服务工同样拒绝,他的理由是工作说明书里也没有包括这一类工作。车间主任威胁说要把他解雇,因为这种服务工是分配到车间来做杂务的临时工。服务工勉强同意,但是干完之后立即向公司投诉。

有关人员看了投诉后,审阅了三类人员的工作说明书: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机床操作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操作工有责任保持机床的清洁,使之处于可操作状态,但并未提及清扫地面;服务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服务工有责任以各种方式协助操作工,如领取原材料和工具,随叫随到,即时服务,但也没有明确写明包括清扫工作;勤杂工的工作说明书中确实包合了各种形式的清扫,但是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正常工人下班后开始。问题:

(1)对于服务工的投诉,你认为该如何解决?有何建议?

(2)如何防止类似意见分歧的重复发生?

(3)你认为该公司在管理上有何需改进之处?答案要点:

1、针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对服务工不应该解雇,在这里服务工做了不是份内的活,应该予以表扬,适当地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a、对职务书进行修改,增加这一项。

b、对操作工讲,可以增加一种这样的条文,如工作时间保持机床周围的清洁。如果因操作不慎,造成周围环境污染。c、操作工要清扫干净。发生事情之后还要及时上报。

e、对后勤工来讲也可以增加相应的条款,完成车间安排的临时、紧急性的任务。

f、从案例知,“车间主任顾不上去查工作说明书上的原文,就找来一名服务工来做清扫”、“车间主任威胁说要把他解雇”。

作为一个车间主任来说此为契机,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公平、公正待人。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处理工作方面少一些主观臆断,多一份细心。

3、

a、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要进行管理分工、重新定位、对职务说明书进行修改。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b公司在管理上,可以让一些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基层管理人员参与到岗位职责的规划工作中来,基层管理人员对第一线的工作情况熟悉,比较清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工作说明书;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提倡爱岗敬业、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从而在发生类似事件时,能顺利地加以解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54037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