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全县经济普查工作领导讲话稿件 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篇一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经济普查工作。刚才,红君同志对全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进行了部署,琼英县长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希望大家对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就统计工作和经济普查工作讲两方面的意见。
一、围绕中心, 把握 大局,全面提高统计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统计是各级党委、政府实施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宏观调控和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统计工作意义重大。全县各级统计部门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目标,全力做到数据真实可靠,指标科学合理,分析客观实在,服务优质高效,为我县“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扎实的信息支撑。
(一)切实搞准统计数据。 数据质量始终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和灵魂,始终是评判统计部门工作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提供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全貌,才能深刻揭示经济社会运行规律,才能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如果数据不准确,统计服务就失去了意义,统计就会误导决策,统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无法建立起来。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统计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定要重视数据的研究,一定要重视数据的审定,决不能随心所欲、随意报送统计数据。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真正视统计数据质量为生命,不以主观意志来增减,不以人为干扰而歪曲,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的运行情况,客观真实地揭示经济发展的态势和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数据质量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公众的评判。另一方面,要树立依法统计的观念。严格贯彻执行《统计法》,对干扰统计工作,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不管涉及到什么单位,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依法严肃查处,坚决捍卫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切实加强统计能力建设。 统计部门是政府重要的宏观职能部门和参谋部门,一定要准确把握统计工作的新要求、新进展、新规律,着力加强统计能力建设。一是着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要围绕全县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当好参谋助手,对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列入统计考核内容。要注意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定期分析与即时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分析形势与预测趋势相结合,强化对全县宏观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的观测。要完善对县域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重大民生工程等全县重点工作的统计监测。二是着力提升统计技术水平。要结合南县实际,积极稳妥、整体有序地推进统计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加工、管理和发布全过程的现代信息化系统建设。县、乡两级政府要为统计部门技术水平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重点支持统计部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三是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机制,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基层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切实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三)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 县、乡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在制订有关重大决策时,要认真听取统计部门的意见。要支持统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统计监督权,防止和抵制在统计上弄虚作假,坚决制止人为干预统计数据的行为,维护政府统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统计数据的严肃性。要帮助解决好统计工作和统计队伍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要关心统计干部的成长,保持统计队伍的稳定。
二、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扎实做好我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是一项摸清“家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学依据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国务院、省、市先后下发通知,对普查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县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各项工作将陆续展开,希望大家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早准备、早谋划,高标准、严要求,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扎实,确保万无一失。在这里,我还强调五点要求:
一是 依法普查。 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严肃普查纪律,坚决抵制各种干预普查数据的行为。普查对象要认真履行普查义务,主动提供真实情况。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及其负责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在普查数据上弄虚作假,不得阻挠普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要做好执法检查工作,严肃查处普查弄虚作假的案件,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
二是科学普查。 经济普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调查领域复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制定的普查方案和实施细则,严格遵守业务流程规范,严格执行普查路线图和时间表,稳步有序地推进普查工作。
三是创新普查。 这次普查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采用电子化手段进行普查区划分、单位空间定位和普查数据采集。我们一定要把现代科技手段的优势运用好。
四是强化宣传。 各级普查机构要会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经济普查的社会知晓度,增强企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主动参与意识、配合意识。要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确保我县经济普查数据全面、客观、准确。
五是形成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配合、齐心协力,圆满完成经济普查工作,以优质的普查成果向市委、市政府及市统计局汇报,向全县人民汇报。
同志们,做好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统计工作,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对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统计改革创新,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前瞻性,为建设“湘北明珠、生态南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县经济普查工作领导讲话稿件 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篇二
同志们:
刚才,啸风书记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环节作了重要讲话。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的具体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主要特点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培育优势产业、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工作表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大灾之年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是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初步预计今年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左右,达到903亿元,人均超过了万元大关。自20xx年以来连续三年超过10%,全省经济进入了一个健康稳定较快的增长期。二是财政收入增长快于生产总值增速。初步预计,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幅度高出6.5个百分点;整个“十五”期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2.5%,比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8%快2.7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今年列入统计监测的420家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润总额37.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四是一度困扰海南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因素基本上得到消除,金融秩序稳定,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预计20xx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141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实际比年初增加117亿元。1—11月全省10家银行类金融机构有5家实现当年盈利,全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2.85个百分点。五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随着经济较快发展而得到提高。初步预计,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090元和3006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2%和6.7%。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这几年,我们启动、建设、竣工了一批骨干工业项目、大型旅游房地产项目和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今年推动的“十项工程”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以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三次产业结构从20xx年的37.9∶19.8∶42.3调整到20xx年的33.3∶25.2∶41.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初步预计,今年工业实现增加值1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7%。
———抗灾救灾取得重大胜利。去年我省遭遇了近5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旱灾。今年9月底又遭受32年来登陆我省最强的第18号台风“达维”的袭击,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116.47亿元,是我省历史上台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摆在最高位置,全省人民同舟共济,奋力抗灾救灾,把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了最小程度。防灾救灾应急机制发挥了有效作用,受灾群众得到了及时转移,全省转移群众30多万人,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限度;省财政紧急拨出救灾款2650万元,接受企业、社会捐款2590万元,中央下拨各项专项资金近8000万元,灾民生产生活得到了妥善安置;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迅速得到了恢复;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全面展开。目前全省正在着手建立防灾救灾的长效机制。
———三农工作稳步加强,农民收入在大灾之年保持增长。尽管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旱灾和风灾中损失严重,但依然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7%。其主要因素:一是农民政策性收入增多。在国家没有安排试点、省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我省在20xx年取消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今年又比全国提早一年免征农业税,我省种地农民率先进入“无税时代”,全省农民当年减轻直接负担5000万元。继续实施良种补贴、渔民造大船补贴和购置农机具直接补贴政策,全省农民受惠资金达1141万元。二是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受益。今年虽然种植业受灾严重,但畜牧业和渔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10.1%,特别是水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渔民收入大幅提高。此外,由于大灾之后认真抢种了冬季瓜菜,目前长势良好,有望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年景。三是打工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市、县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省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万人。
———国有资产改革重组取得新的突破。一是完成了洋浦土地开发公司的重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经国务院批准,引进中石化等有实力的新股东,实现了省政府相对控股,洋浦从此由外商主导开发变为政府主导开发。二是构建政府投资主体,搭建了项目融资平台。成立省发展控股公司,运用省政府信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授信总额352亿元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和50亿元软贷款的协议,做到了投资主体和融资条件“双到位”,增强了省政府调节经济的能力。三是引进大公司,盘活存量资产。分别引进了国电、中海油等大集团大公司,转让了大广坝水电、洋浦电厂、八所港等股权,通过资本运营,做大了增量。四是政府动用财政资金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今年省政府利用财政资金1.06亿元帮助解决国有企业改制、关闭、破产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障资金不足问题,安置职工4000余人,使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政府资金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是历年来最大的。
———对外开放,特别是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实施“大特区与大都市互动合作计划”,积极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经济合作。在第二届“珠洽会”上签约54个项目,协议合同金额200余亿元。在上海举办投资项目推介会签约529亿元。与铁道部签署了海南西线铁路改造和东线轻轨建设协议,与中远集团签署了在港口、航运、物流、修船基地、旅游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的协议,与福耀集团签署了加快浮法玻璃项目建设的投资协议,中海油与荷兰dsm公司达成了在海南合资建设12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协议。中远集团、中信国安、保利集团、中信泰富、香港恒基集团、电讯盈科、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境内外高端投资者,先后与我省签订协议和意向,投资开发旅游房地产项目,新一轮投资开发建设热潮正在形成。今年成功地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中国电影120xx年庆典等一系列重大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我省旅游业的影响力。初步预计,全年接待游客过夜人数1507.7万人,比上年增长7.5%,其中入境游客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5%。实现旅游总收入12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航权开放工作继续推进,新开辟国际、地区航线10条,今年我省的国际地区航班、出入境货物预计比上年分别增长30.6%和23.5%。
———投资环境建设有新起色。一是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强投资环境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今年8月份成立了省投资环境投诉中心,共接到来信来访和来电投诉63件次,大部分作出了处理。省政府各厅局、中央驻琼单位为改善投资环境都制定了具体措施。省政法委、维稳办开展了“大接访”活动,解决了一大批信访热点、难点问题。海口市先后开展了监督专员、特邀监察员走访百家企业活动和社会、企业万人评议政府机关问卷调查活动。二是全省一大批久拖不决、社会影响较大的涉及投资者利益的典型案件得到了有效处理。文昌市政府于今年11月中旬一次性还清了拖欠泰国泰南公司近20xx年的2660.6万元土地款,泰国海南会馆永远名誉理事长郑有英、吴多禄、欧宗清、吕先芙等侨领近日为此专程回乡表示感谢,并表示近期要回乡投资。台商王希山、李京燕在海口和三亚的两起影响很大的投资纠纷已经得到初步解决,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三是积极做好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今年全省共清还政府机关拖欠工程款1亿多元。通过积极兑现改善投资环境的承诺,改善了政府的形象,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增强了投资者投资我省的信心。
———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进步。在省财力不宽裕的情况下,省财政拿出1.84亿元,加上中央补助和市县配套共计2.82亿元,用于免除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农村和城镇困难家庭中小学生书本费以及少数民族和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今年安排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1.28亿元,消除d级危房14.94万平方米,完成8个市县的全部危房改造任务,新建校舍面积23.2万平方米。农业科技服务“110”扩大覆盖到全省100多个乡镇,成为推广农村科技、服务广大农民的体制创新品牌。到今年底全省1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建成17个,308个乡镇级卫生院的“一无三配套”改造已完成138个。计划生育工作由以前的“处罚多生”转变为“奖励少生”与“处罚多生”相结合,通过机制的转变引导农民少生快富。近三年捆绑使用“三集中”扶贫资金5.2亿元,集中投向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五保户”全部实行由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供养。两年来省财政下拨市县工资调标转移支付5.14亿元。全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已经调整到“海南统一加浮动70%”的水平。
此外,今年省政府由省长、副省长带队组织了7个调研组,深入中部11个贫困市县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调查研究,和市县的同志们一起,认真摸清家底,寻找比较优势,找出问题症结,理出发展思路,列出了一批可行的重点项目,其中大多数已列入“”发展规划。最近省委、省政府根据调研结果出台了《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决心。
总结分析全年经济发展的形势,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抓住结构调整这个主线,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是推进海南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年,我们正确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在调整优化一、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同时,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努力提高现代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大型骨干工业项目和旅游房地产项目,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在大灾之年保持经济较快增长、财政稳步增收的根本原因。第二,发展“打工经济”是保持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的重要途径。大灾之年,全省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损失惨重,而农民收入却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打工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今年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今后要实现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一方面,必须下力气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另一方面,要使更多的农民从事“打工经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第三,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人民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虽然海南是小省、穷省,财力有限,但今年我省在全国率先调平市县工资,率先免除中小学杂费,提前一年全部免除农业税,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加大了投入,采取了很多重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了,只要各级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办法,就能够有所作为。
今年经济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团结一心、辛勤工作、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们要珍惜和发展这个好的局面。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国际石油价格浮动较大,省内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三低一小”问题仍然突出。一是基础设施有待于完善功能、提高水平。从表面上看,我省基础设施还比较齐备,但总体上存在着建设水平不高、功能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开发区,项目招来了,要水水没有,要路路不通,要电电不足,污水排不了,垃圾处理不了,结果项目落不下去,与投资者的期望相差很远。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务还很重。目前全省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初级阶段,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仍很不协调。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以上,并且发展水平不高;工业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尚未真正形成;旅游业资源虽好,但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问题。三是社会事业欠账太多,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很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差距大;人才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仍然比较贫困。四是县域经济活力不足。目前全省绝大部分市县的地方财政收入都小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无所作为、因循守旧和“等、靠、要”等思想观念,积极主动改变落后面貌的意识不强。县域经济特色不鲜明,缺乏活力。五是改善投资环境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我们正视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抓实干,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就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二、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第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为“”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
(一)主要预期目标
根据省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20xx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新增就业人员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6%。
确立全省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0%左右的目标,略高于“”规划确定的9%的平均增速,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海南已经进入了一个健康稳定较快发展的新时期,具备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机遇。我们把明年的增长目标定在略高于“”平均增速的位置上,也是考虑到“”开局之年要有好的开端。另一方面,明年经济增长也面临很多制约因素,经济增长的目标不能定得过高,要留有余地、务实稳妥。综合多方因素,确定10%左右的预期目标是较为适当的。各市、县在制订“”和明年发展目标时,也要注意处理好这个关系。既要积极进取,尽量发展得快一些,又不要盲目攀比速度,努力走出一条又快又好的发展路子。
(二)集中精力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实现海南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牢产业基础,而产业的成长必须依靠一批大项目来带动。明年要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和切入点,初步安排37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25亿元。明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400亿元。
要建成和新上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交通设施方面:完成西线铁路提速改造工程和三亚火车站移址搬迁,争取明年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直达三亚旅客列车。启动东线城际快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在“”时期内建成投入运营。加快建设海口绕城高速公路和开工建设三亚绕城高速公路,建成后,实现海南岛环岛高速公路的完全闭合。加快建设凤凰机场二期工程,扩建后凤凰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将达到600万人次以上。开工建设秀英港二期工程,并启动马村中心枢纽港建设,建设八所港化学品专用码头和洋浦港三期,加快三亚南山货运港建设,进一步改善我省港航运输条件。能源方面:确保海口电厂“以大代小”技改工程明年在用电高峰到来前建成投产,保证我省电网不拉闸限电。抓紧建设跨海电网工程,尽早使海南电网与大陆电网联网。针对我省电网在今年强台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大投入,对全省电网进行改造升级,确保供电安全。同时开工一批小水电工程。园区建设方面:集中资金支持重点园区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切实解决好征地、拆迁及水、电、路、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完善项目落户条件。同时要围绕洋浦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外围基础设施的配套。启动一批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程。
要建成和新上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石油和天然气方面:明年要确保800万吨炼油厂上半年投产,这一项目的建成投产将直接新增工业产值200多亿元。同时要确保东方气田二期、60万吨甲醇、8万吨苯乙烯、16万吨瓶级聚酯切片等项目投产。开工建设乐东气田、12万吨三聚氰胺和120万吨甲醇项目。推进150万吨重油裂解烯烃项目和石油商业储备库的可行性研究及谈判工作,争取明年有突破性进展。这些重点项目建成后,天然气和天然气化工、石油和石油化工产业将真正成长为海南经济的重要支柱。林浆纸方面:继续推进浆纸林建设,保证100万吨纸浆项目达产。开工建设160万吨造纸项目,同时加紧招商,争取部分纸制品项目早日落户洋浦,这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是亚洲最大的林浆纸一体化的项目。汽车制造方面:支持一汽海马公司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15万台汽车发动机等配套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海马工业园区,提高汽车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制药业方面:支持海口“药谷”二期建设,努力把规模做大,积极引进和开发高科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项目和新型药品,带动我省制药业的发展。玻璃工业方面:争取福耀海南浮法玻璃项目尽快开工,加快与矽比科公司的合作谈判,着手建设文昌玻璃工业园区。通过实施这些大型工业项目,推动我省重化工业、林浆纸一体化、汽车制造、制药和玻璃等优势产业成长壮大。
要建成和新上一批重大现代农业生产项目。水利方面:明年要确保大隆水库工程进度,争取20xx年初竣工。年初即开工建设琼西人民盼望已久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大广坝二期。要启动红岭水库的前期研究,争取“”期间开工建设。设施农业方面:选择有条件的市县,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工程,推广滴水灌溉、无土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和高效农业项目。加快推进三亚云峰兰花博览园、热带珍贵树种建设项目。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在我省生产集中区建设大型优质水产、畜牧、良种繁育基地和大型畜禽加工冷冻基地。渔港建设方面:抓好琼海潭门、东方八所、陵水新村、三亚六道湾等四个中心渔港和海洋渔业安全生产通讯网络系统建设。市场建设方面:积极支持定安塔岭工业区建成全省性大规模农产品加工集散贸易地。支持临高海产品加工、贸易、服务基地建设的前期研究和项目准备,条件成熟后,尽快上马。
要建成和新上一批重大旅游房地产项目。明年将建成红塘湾、鹿回头等高尔夫球场和柏杨翠、凯宾斯基、香格里拉等一批高档度假酒店。全力推进三亚海棠湾、陵水清水湾、万宁神州半岛、琼海博鳌特别规划区、文昌铜鼓岭及海口美丽沙、新埠岛等重大旅游区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这一批精品区的建设,各具特色,具有国际水平,使东部沿海成为特色滨海旅游经济带。这一轮投资的特点是:主开发商都是国内外有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开发理念超前,规划标准较高。能否正确引导新一轮开发建设的健康有序推进,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考验。
抓好这几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完工,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就有了底气,就很实了,也为“”中后期的提速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对海南今后长远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不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简单化地等同于新村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盖个房子、修条路、搞好卫生,最关键的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规划,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明年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要按照比较效益最大化和生态平衡的原则,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认真实施省委提出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收20xx例计划”,大幅度提高高效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努力推动种植业由传统低效作物向高效经济作物转变,扩大热带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畜牧业由本岛自给自足向建设出口加工基地转变。加强“无疫区”建设,积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推动海洋渔业由近海捕捞、滩涂养殖向外海远洋捕捞、近海设施养殖转变。积极发展西中南沙等外海远洋渔场生产,推广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逐步建立养殖、加工、销售、补给、技术服务、渔港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渔业基地,提高水产品加工出口规模和水平。
更大规模地发展打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政府出面,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多、信用好的优势,多渠道多途径帮助农民找工作,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全面落实“9+2”劳务合作协议,主动深入“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寻找劳务输出订单。尽快建设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加强劳务供需对接,争取尽可能多的劳务输出机会。二是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和中专学校,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和岗位的技术含量。三是规范对劳务输出的管理。市县政府要对输出的劳务人员跟踪服务,帮助协调处理好他们遇到的各种劳务维权问题,同时妥善解决好他们家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输出人员走得出、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四是按照我省城乡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创造条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第一,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增加财政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明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将达25亿元,集中建设一批重大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县乡公路改造、良种良苗基地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五大”工程,推进农村人畜饮水、民房改造、改水改厕、农村沼气、广播电视村村通、文明生态村建设等“六小”工程。第二,抓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要支持和鼓励城市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各地要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情况,兴建一批富有特色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农产品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要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在巩固全国近50个大城市销地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一批具有消费潜力的中等市场,扩大海南农产品的全国分销网络。以港澳市场为重点,争取文昌鸡和肉猪打入港澳市场。第三,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办好海南自己的冬交会。要下决心办成有我们自己特点的热带农产品交易会,并面向国际,吸引泰国、巴西、墨西哥等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参加,把冬交会逐步办成集交易、展览、投资合作于一体,面向国内外的“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博览会”。
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建立长效机制。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我省近几年在“多予”、“少取”方面已下了不少功夫,明年要进一步落实好支农政策,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放活”文章。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改革全省国有林业企业,让利于民,充分调动农民造林、护林和以林为业的积极性。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破除妨碍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在搞好琼海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以乡镇机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妥善解决农村基层政权运转困难等问题;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制度。
(四)全面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要瞄准建设国内一流旅游强省和国际热带海岛度假旅游胜地的目标,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推动海南旅游向度假休闲游和大幅增加境外游客转变。
一是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开发一批适宜度假休闲的旅游产品。采取切实措施,整合和优化全省旅游资源,统筹开发滨海旅游、海上旅游和热带雨林旅游等资源,争取从明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出10条旅游黄金线路、20个精品旅游度假区、30个经典景区和30家五星级国际度假酒店。重点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集中力量把东部沿海一带建成各具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滨海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形成东线特色滨海旅游经济带。
二是完善配套,提高标准,创造适宜度假休闲旅游的软硬条件。首先,从规划把关,突出度假休闲功能,高标准、高水平地编制和实施度假休闲旅游开发规划。其次,积极向国际标准看齐,完善度假休闲旅游配套设施。加快建设自由人接待体系和一批功能完善、适宜度假休闲的酒店。在三亚、海口等主要旅游城市和博鳌、亚龙湾等重点旅游度假区,启动建设一批高品位的旅游娱乐、购物等服务配套项目,丰富游客生活。然后,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尽快培养一支符合国际度假休闲旅游要求的高素质从业人员,做到管理规范化、服务个性化。
三是加大宣传促销,开拓市场,树立新兴高端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品牌。明年省政府将安排旅游宣传促销经费1000万元,加强对东北亚、东南亚和欧美等国际市场的开拓,并扶持重点旅游企业开展针对性营销,力争明年境外游客接待人数再增长30%以上。通过精心策划、包装一批旅游产品,推出高尔夫作为“海南岛球”的品牌概念,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俄罗斯优选度假地,使韩、日、美和中国台湾地区成为海南高尔夫之旅的主要客源地,使德国和北欧国家成为海南热带滨海度假旅游的新兴市场买方。
四是巩固和扩大旅游市场整治成果,建立净化旅游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公开、公平的行业准入制度和行业自律机制,理顺旅游产业管理体制。继续实施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综合执法、行业自律的原则,加大旅游执法检查力度,把打击旅游市场“四黑”和综合整治工作引向深入,使“零负团费”等恶性低价竞争和违规竞争现象明显减少。着手修订《海南省旅游条例》,完善执法、监管体系,努力实现标本兼治,根本解决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五)加快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发展。
我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发展长期滞后是和谐海南建设的一大软肋。明年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设一批对农民生产生活关系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加大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集中财力重点建设一批对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长远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水利、道路、城镇供水和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对改善生活条件有重要影响的项目,抓好“五大六小”工程,努力提高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整个“”时期对相关的11个市县要实施近200个重点项目,投入资金500亿元以上。条件成熟的项目要争取明年开工建设。对以往国债资金支持但缺少配套资金而停建的自来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抓紧清理和统一规划,省政府适当加大配套资金的转移支付,积极引进有实力的项目业主,整合资源,加快启动推进。
二是激活县域经济。修改对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绩考核标准和办法,制订市县财政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对县域经济发展好、环境保护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重奖,适当增加转移支付,并把政绩考核的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是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小水电、林木产业、旅游纪念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特色旅游,重振中部地区旅游业。有关部门要系统地研究振兴中部旅游的思路和措施,要修订中部地区、民族地区旅游规划,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和丰富的旅游景点,积极引导对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提高中部地区旅游景点景区的质量和档次,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可进入性,制定加快中部旅游开发的扶持政策,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引导性扶持,鼓励省内大、中型旅行社组织开展中部地区旅游。
四是做好实用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实施“一户一人”培训工程,让黎族织锦、竹藤加工、橡胶生产和特色养殖、种植等实用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提升农村接纳先进生产力的能力。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建立和完善科技推广机制,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切实做好“农业科技服务110”、“科技联结”的推广工作。
五是拓宽融资渠道,扶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按照“政策性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原则,建立政府财政担保机构,加强与银行合作,为市县中小企业融资拓宽渠道。省政府决定拨款5000万元,加上市县配套资金建立市县担保信用平台,为市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发展。
要用足用好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和国家其它扶持政策,深化扶贫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与其它地区存在的差距,克服畏难情绪,摒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进一步树立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本地区的发展。
(六)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的立身之本,要发扬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和特别能创新的特区精神,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全面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努力在打造海南体制特色上取得切实成效。
国企改革要有新突破。一是整合我省的优势资产和资源,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和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通过参股、控股和增资扩股方式,重组培育几个在交通、能源、林业、旅游和新型工业方面有市场的省属企业,减少“包袱”,武装设备,提高竞争能力、参予市场竞争,创造效益,自我发展。二是以民营化改制为主,通过拍卖转让、职工合资收购、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全面搞活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重点加快海钢公司、海汽公司和国营农场的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对省二轻、医药、纺织、冶金、机械、电子、建材、建筑、粮食等传统行业总公司实施整体改制,带动全系统中小企业退出国有。三是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没有市场前景的国有企业,在妥善安置职工的基础上,依法实施关闭破产。
非公有制经济要有新发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强省富民的重大举措。省政府最近召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出台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认真抓好有关支持政策的配套和落实。一是要真正放下门槛。坚持“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以各种方式进入所有法律没有限制的行业和领域。二是要积极利用财政、税收和信贷杠杆,加大财政金融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力度,缓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三是要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名优产品培育给予扶持和奖励。四是要切实保障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继续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切实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负担。市县党委、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强化责任,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发展思路,全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造一批特色经济名县、名镇。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有新进展。一是加快建设海南省政务服务中心,改善投资环境。省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海南省政务服务中心实施方案》,这是省政府深入贯彻《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加强投资环境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对投资项目审批实行统一受理、统一送达,隔离审批、限时办结,集中办理、公开透明,全程监督、协调服务,以提高项目审批的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省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抓紧落实好实施方案,确保明年上半年挂牌运行。二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改革,合理划分省与市县政府事权,调整和规范省与市县政府间的财政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合理确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边界,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各厅局要动真格的,要在政府改革方面做些实实在在的动作。四是组织实施《公务员法》,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等项改革,完善公务员激励竞争机制,加强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的公务员队伍。
对外开放要有新局面。对外开放是岛屿经济和经济特区的灵魂所在。要进一步清理消除阻碍对外开放的规章,不折不扣地落实好鼓励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持之以恒地改善我省的投资环境,为资金流、物流、人流自由地进入海南创造条件。要积极主动地推进与跨国公司驻国内总部、中外投资咨询服务机构、国外政府驻中国商务机构和国内大企业的联系,建立信息互通体系,了解投资动向,获取招商信息,拓宽海南的招商引资渠道。要加强琼港、琼澳、琼台合作,抓好配额、动检、报关、运输、销售网络等关键环节,做好服务,提高效率,疏通农渔产品的出口通道,实实在在地使我省农渔产品出口实现比较大的突破。积极推进旅游开放。明年要认真整合我省免签证和落地签证政策,充分利用航权开放试点和省政府支持新开航线等优惠政策,营造高端游客进出海南的通畅环境。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海洋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海洋科技、海洋渔业、生物制药、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方面的合作。特别要支持境内外大企业集团进驻海南,参与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七)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省财政资金要重点投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集中建成一批社会事业项目。
一是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重点。明年和“”期间,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同时,要放手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改革、整合、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要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明年要投入1.7亿元,年底全部完成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要改造100所农村薄弱学校,到20xx年要基本实现每个建制镇至少有1所设施齐全、标准较高的初中学校,每个市县至少有1所标准较高的高中学校。要整合全省职业教育资源,改变职业教育点多面广、规模小、教学水平低的现状,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要扶持省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加快海口桂林洋高校新区以及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二期建设步伐。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程,特别是要全面加强对不合格教师的培训考核,积极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我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抽调城市骨干教师下乡支教,引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志愿者支教。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高中学籍和户籍管理,严肃高招纪律,切实解决好“高考移民”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下大力气提高卫生医疗水平,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第一,要建立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全面实现乡镇卫生院“一无三配套”目标。第二,要提升海南医疗网络机构的质量,重点建设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心血管医院等重点医院,发展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的大型民营医院和有专科特色或康复疗养型的民营医疗机构。第三,要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提高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标准,明年省财政用于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支出由今年的1022万元,增加到2748万元。第四,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规范医院和医生的医疗和用药行为,改进和加强药品价格管理,努力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等问题。
三是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已竣工的省图书馆要尽快对外开放,省博物馆要加快建设步伐。鼓励海口、三亚等有条件的市县建设体育文化设施,加快公益类文化事业发展,推进“文化精品工程”。鼓励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文化产业,推动我省文化旅游、影视娱乐、健康体育、会展服务、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特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四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步伐。围绕省重点工程、优势产业,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抓好海口国家高新技术工业园、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重点科技区建设。积极推动企业之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
(八)着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
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重点解决好三个就业群体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重组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二是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三是重视做好退役军人的就业安置工作。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抓好社保工作。一是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当期无拖欠。二是全面完成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任务,抓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两个重点,扩大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政策,推进我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可行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从机制上解决困难企业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明年省财政用于农村低保事业的支出,由今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
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明年省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支持力度,拿出3025万元用于免费向农村学生和城镇困难家庭学生提供书本,比今年增加资金2241万元;拿出1401万元用于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受益学生由今年的5900人增加到4万人。省财政将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继续推进茅草房改造、农村改水改厕,完成茅草房改造8000户,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10万人、卫生厕所8000户。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明年要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新增受益人口20万人。
增加公务员和居民收入。鼓励企业适当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明年要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在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并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适当扩大实施范围。省财政已作出安排,明年7月开始实施。同时统筹解决企业离退休人员、城市“低保”对象、各类优抚对象的相关待遇问题,提高补助标准。
积极构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完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指挥机制,建立抵御台风、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长效机制,改善地震气象等技术监测条件,努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道路交通、消防、易燃易爆物品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水平,进一步增强公共安全保障和紧急救援能力。推进基层“一庭两所”改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为确保完成明年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还要注意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我省正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批工业项目相继开工和陆续建成,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南渡江、昌化江等几条主要江河的水质有退化趋势。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把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产业、发展的区域统筹考虑,通盘规划。“”期间要把污水、垃圾处理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加快建设。要始终坚持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工业,严格环境影响评估,集中布局,清洁生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互动。
二是正确处理提高发展速度与夯实发展基础的关系。前段时间,我们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对发展速度问题有些不同看法,一些同志主张把速度目标定高一点。省委经过慎重研究,最后将全省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定为9%以上。明年经济发展目标定为10%左右。这主要是考虑到,尽管这几年我们发展较快,但产业基础仍较薄弱,支柱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还处在打基础的阶段,较快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否则欲速则不达。未来五年是我省支柱产业逐步成长、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的重要时期,夯实基础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既要努力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又不能盲目追求过高的速度。要着眼未来,扎扎实实做好长远发展的基础工作。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夯实发展基础作为工作的重点,一方面继续上马一些骨干项目,壮大支柱产业基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好基础工作,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正确处理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我们强调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并不是忽视和排斥中小企业发展。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既能迅速提升海南工业比重和工业发展水平,又有能力治理污染、做好环保,是实现海南又快又好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小企业有利于扩大就业、繁荣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措施。二者都非常重要。同时,大企业、大项目将培育一批支柱产业、形成一批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可以带动一批中小企业、中小项目的建设;中小企业和中小项目的充分发育和配套,又可以有效支持推动大企业、大项目建设,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我们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又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省政府要集中精力抓好一批大项目建设,同时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各市、县要把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责任,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措施,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四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明年是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年,一批企业要改革重组和破产关闭,大量的职工需要安置;明年开工的工业、旅游房地产项目点多面广,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会诱发许多矛盾;各项体制改革过程中多种社会利益关系要重新调整,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不会缩小、就业不足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引发的社会矛盾会越来越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就难以进行。要认真落实分级负责制度,做好信访工作,坚决遏制群体性事件发生。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和毒品等犯罪活动,确保社会稳定。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能力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社会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同志们,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海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扎实做好明年各方面工作,为“”时期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全县经济普查工作领导讲话稿件 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篇三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全省和全市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经济普查工作。刚才,县统计局忠全局长通报了我县第三次经济普查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做了安排部署,郭局长宣读了《关于表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县政府与有关镇和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对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经济普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对于深入掌握我县的县情县力,特别是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科学发展,早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镇、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严肃性,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一要充分认识经济普查的重要性。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的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经济普查,可以全面掌握我县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底数,摸清我县各类基本单位的个数和结构;准确掌握我县经济发展的行业结构和布局,基本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规模和结构;为县委、县政府研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宏观调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二要清醒认识经济普查的艰巨性。第三次经济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普查对象涉及全县2100多个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9000多个个体工商户;普查范围涉及到二、三产业中的19个行业门类、91个行业大类的所有经济活动;普查登记采用普查员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da)现场采集数据的方式填报普查表。我县被调查单位的统计基础层次不齐、情况复杂,要保证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资料开发利用的有效性,任务十分艰巨。
三要深刻认识经济普查的严肃性。为全面搞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我们要严格按照普查方案和普查条例,科学组织开展普查工作。被调查对象要依法履行提供真实普查信息的法定义务,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要依法查明客观真实情况,确保普查工作的严肃性,在普查的各个环节必须严格依据普查方案行事,客观地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科学鉴别各类普查数据,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二、突出重点,扎实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各项工作
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除普查单位的数量大大增加外,还增加了新技术的应用,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调查方法上,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突出重点,保质保量,及时全面地完成各项普查任务。
一要强化单位比对核查工作。这次基本单位名录库比对核查工作共涉及全县2400多家单位,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单位比对核查工作是搞好经济普查的前提。县经普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负责组织好全县基本单位名录库比对核查工作,各镇要负责本辖区的比对核查工作,要做到比对核查不重不漏。工商、税务、民政、质监、人事编制等涉及到基本单位比对核查的部门要按照比对方案的职责要求,分工做好相关行政记录资料的提供,其中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录方面的资料,由县工商局、国税局和地税局负责提供;涉及机关和事业单位名录方面的资料,由县编办负责提供;涉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基层自治组织名录方面的资料,由县民政局负责提供;涉及组织机构代码方面的资料,由县质监局负责提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筹协调,确保比对核查工作扎实有效,做到数量上应统尽统,行业划分上准确无误。
二要牢牢抓住这次普查的重点。以搞清基本单位为主,摸清服务业、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底数,是这次普查的重点,也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难点。服务业单位数量多,涉及范围广,个体私营占主体,统计基础薄弱,很多单位没有统计台帐,清查和登记的数据质量很难保证。各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以这次经济普查为契机,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寻求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和工作思路,把平时统计不到、统计不全的补充进来,摸准企业底数,夯实统计基础。特别是重点镇调查对象面广量大,必须高度重视,调整充实统计力量,改善统计基础条件,及早做好机构、经费、场地、人员的落实,选调业务精、能力强的同志集中办公;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迅速熟悉情况、主动开展工作,绝不能拖全县普查的后腿,争做全县普查的排头兵。需要强调的是,大型企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必须查清查准查实,要按统计制度及时申报纳入直报,防止出现普查结果比平常统计的单位数少、总量小等问题。
三要加强普查员队伍建设。普查所需人员的选用和培训,直接关系到普查的成败,各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精心选调符合条件的人员作为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这次经济普查,增加了电子地图、pda数据采集等新手段,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因此要尽可能挑选懂统计和会计、工作认真、熟悉当地情况,有一定社会调查经验、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同志担任“两员”。县统计局要加强对“两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要通过培训,使“两员”能熟练掌握清查和普查登记的各个步骤及要领,掌握现场评估数据的方法,减少登记误差。所有“两员”都要经过培训,由普查机构考查合格后才能上岗。
四要保证普查数据质量。取得准确的普查数据是经济普查的核心要求,普查的一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来开展。各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方案设计、人员培训、清查摸底、普查登记、审核录入、数据处理、质量验收、开发应用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措施,确保普查资料真实可靠。要建立质量控制责任制,根据工作分工,各负其责,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确保普查数据的质量。各级普查机构及普查人员要在自觉遵守《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同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普查秩序,明确告知普查对象的权利义务和不履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要加大普查的执法力度,对普查中出现的统计违法行为,要依法依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证普查工作质量和数据质量。
三、加强领导,有条不紊推进全县经济普查工作
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是今明两年全县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普查准备工作,为按时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普查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组织领导要加强。为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县上成立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全县经济普查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各镇也成立了相应普查工作机构,各村要在9月底前成立经济普查工作小组。各镇要抓紧制订和完善工作计划,把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好、安排好;要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要把责任分解到村组和工作人员,分解到每一个时段;要尽快落实计算机、办公场地等各项要素,配足人员力量,按照全县统一的工作部署、时间安排、操作规范,认真做好经济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部门责任要落实。县第三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县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要求,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具体落实各项普查责任。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指导和组织本部门的基层力量,根据工作需要,参与和配合县、镇两级经济普查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充实力量,加强协调。县经贸局、交通局、教体局、卫生局、住建局等主管部门应组建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普查小组,抓好商场、交通运输单位、学校、医院、建筑房地产企业等管辖范围内的普查工作。
三是保障措施要到位。经济普查工作技术性和专业性都很强,普查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普查工作质量和成效,各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抓紧做好普查区域划分、地图绘制和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调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抽调业务精、作风硬、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干部参加普查工作,切实抓好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普查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各镇、各部门都要重视做好专项经费的安排,确保普查“二员”补贴、业务培训等经费足额到位。
四是宣传发动要及时。取得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是保证普查圆满成功的重要前提,宣传部门要结合我县普查工作进度切实加强普查宣传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各级普查机构要周密制定宣传计划,切实把宣传工作贯穿到普查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县广播、电视“两台”和金丝峡周报社要配合普查机构,结合各自特点,提供版面、安排时间、开设栏目,因地制宜地开展宣传工作,要通过广泛宣传,努力营造一个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社会关心的良好普查氛围。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县经济普查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各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按照国家、省、市、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