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学设计(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5:32:05
元日教学设计(汇总17篇)
时间:2023-11-24 15:32:05     小编:梦幻泡

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规划,它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写一篇完美的总结,我们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如果你对总结范文感兴趣,不妨来看看以下这些,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元日教学设计篇一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大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这座宝库,再领略两首古诗的美妙情境。

二、学习古诗《元日》。

1、读——读准字音,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

(2)抽生读,检查字音及停顿情况。

(3)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

2、看——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再读读古诗,从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议——探究协作,读中悟情。

(1)以小组议议,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没有读懂。

(2)全班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

(3)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评——多元评价,品析美读。

(1)读出你的感悟,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2)教师相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3)古诗赛读,师生互评。

5、诵——积极展示,深情诵读。

采用“对诗”、“诗句接龙”等形式反复吟诵,熟读成诵。

作业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2、收集柳宗元的诗,读一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背诵。

3、收集课外你喜欢的古诗,试着理解。

4、模仿古诗自己也写一首。

元日教学设计篇二

(苏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课文24《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

教材简析。

这首诗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课文24《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为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写的是在阵阵鞭炮声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出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无限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的意思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意思。

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它被安排在《春联》之后,正是因为《元日》一诗中写到了春节有“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而且学本文时,春节将近,学生对此首诗不无亲切感。通过本诗的教学,可增加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习俗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爆”、“屠”、“符”三个生字,重点理解“屠苏”与“曈曈日”的意思,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增加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习俗的认识与热爱。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热闹欢快的气氛与诗人除旧布新的抱负。

4、教给学生一点方法,适当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诗句意思。

难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释诗题          四、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入诗境、悟诗情                       五、课外拓展    七、布置作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作者王安石。谁来向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小结(重  点指出推行新政,为感悟诗情做铺垫) 1、板书课题“”什么意思?2、春节是我国一个特别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传统风俗呢?过渡:那么,在一千年前的宋代,春节有哪些传统风俗呢?请大家自由读读古诗,看看你有什么收获?   (一)出示古诗  (二)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相机正音,教学生字“爆”、“屠”、“符”2、指导读出节奏  预设:学生不懂的词:除 屠苏 曈曈日 新桃 旧符3、出示插图,指名学生交流点拨:“千门万户曈曈日”从“千”与“万”读出了什么?古诗中形容某种事物或现象极多常用“千”、“万”,回忆一下,我们课内外积累的古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吗?千门万户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平时积累的这样的成语有哪些?“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到春联的演变(第一副春联) 板书: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指导感情朗读,你认为这首诗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 小结:过年了,当然很快乐,除旧布新(板书),新的一年总是充满新的希望嘛古人云:诗言志,想一想王安石为什么会写这首诗?(从推行新政角度去理解)     小结:古诗以极少的二三十字表达极为丰厚的内涵,所以我们读古诗时,所以我们读古诗时一定要了解写作背景,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诗意,体悟诗情。 出示《梅花》 开火车背诵课外积累的古诗(5人左右)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          自由读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插图了解大意    自由读一读,哪些词语不理解,四人小组交流,不会的大组交流   在了解大意时将句子说通顺、说完整(逐句说) 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这样的古诗与词语       说说春节时有哪些风俗?    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过春节时动人情景       诗人对推行新政充满期待、充满信心,如果你是诗人,写好这首诗后,你怎样吟诵?练习背诵        自由读,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其他的咏物诗  我国传统节日还有很多,搜集其他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

元日教学设计篇三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元日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樱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尤眨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尤眨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尤”,“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元日教学设计篇五

第一稿:

课前《铃儿响叮当》谈谈节日(东西方不同的重要节日)元日与元日。

一、了解学习情况。

1、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背)。

2、理解情况(除屠苏曈曈桃符千门万户千家万户换与除的联系)。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形容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字形指导)。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成春联)。

3、积累情况。

关于作者的了解王安石宋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20岁以前,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位宰相,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农民可以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后来受到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就被废除,不久就怀着悲愤的心情死去。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时写的。

关于春节主题诗词的了解。

二、联系我的生活经验理解阅读。

文中提及了哪些事情?(波浪线划出)。

生活中谁做这些事情?(在相关事情旁边写人)。

读出自己。

感受如何?(暖)来自何处?(爆竹好玩、长一岁、春风、屠苏、曈曈日、新)。

还有多少人在其中?

三、走进作者的内心阅读。

作者的心境如何?(为什么?)。

作者的眼界如何?(从何看出?)。

类似于作者的人知多少?(范仲淹温家宝)。

四、自定作业:读完这首诗,你想建议大家一起继续做些什么?

第二稿:

《铃儿响叮当》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日)风俗习惯。

一、了解学习情况。

1、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

2、理解情况(元日除屠苏曈曈桃符千门万户千家万户换与除的联系)。

3、资料情况关于作者的了解。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

二、感受暖。

1、暖意何处来?

(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读一读,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三、学法延伸。

我们学习的这24课的课题叫《古诗两首》,还有一首是什么?(《江雪》)。

轻声地读一遍用一个字说出这首诗传递给你的感受。这个感受又是谁传递给你的?(柳宗元)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何要写这样的一首诗?他又为何有如此寒冷的感受?我们从诗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自己呢?请同学们尝试着用今天读《元日》的方法去读一读。

24古诗两首。

读诗文。

经典读作者。

读自己。

元日教学设计篇六

教材解读:

《元日》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二单元一篇主体课文,是首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的七言绝句,作者是宋朝著名改革家、诗人王安石。

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的是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诗歌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王安石对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

设计理念:

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鼓励学生自学古诗,不懂的地方通过查字典、查词典、看画面、讨论、阅读开卷有益等方法解决。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音,并认清字形,正确地朗读/有感情。

2、通过查工具书、阅读开卷有益、看图等方法理解生词。

3、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过节的各种习俗,初步学会欣赏春联。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1.关于春联、诗配画的课件,音乐。

2、搜集关于“年”的传说、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展开联想。

1、字典里“日”字可以指太阳,也可以指时间,如:一日是指一天,“元日”是哪一天?

2、说到大年初一,就想到过年,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古时人们怎样过年的,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的《元日》去看看。

二、读古诗、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全班检测汇报,谁愿意来读一读?

3、看屏幕抽读,看看自己能不能读懂,不懂的想办法解决:

4、教师范写生字。

5、把听音乐的感受带进诗里读,男生读——女生读——打着节拍读。

三、看画面,明诗意,悟诗情。

再看这首诗,你都看到哪些画面,让我们大家和你分享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

1、你看到了什么?一岁是指?

2、除是什么意思?除夕之夜还能听到什么?

3、相机补充除夕之夜放爆竹和守岁的故事。

4、读诗句,感受除夕的热闹。

春风送暖入屠苏。

1、你看到了那一幅画?

2、相机补充屠苏的相关资料。

师:酒是暖的,还有什么是暖暖的?(合家团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心里暖洋洋的)。

3、体会“入”字再读,这幸福的时刻,如沁人心脾的屠苏酒,人们沉醉在节日的喜悦中。

4、再读,把你的体会送到诗句里。

千门万户瞳瞳日,

1、你给我们看的这幅图是?

2、“千门万户”还可以说……瞳瞳日是什么样的日?

3、这幅画带给你的感受是——美好、详和、充满生机、希望……。

4、感受着美好、充满希望的瞳瞳日!

齐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1、桃符是什么?金钥匙找到答案勾出来。

2、教师随机补充桃符资料。

4、学生抽背——齐背——。

5、这首诗描绘的是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情景,每行诗句都写了过年的一种仪式,

放爆竹——饮屠苏——迎红日——换旧符。

四、欣赏春联、拓展延伸。

1、贴春联:(随即渗透春联知识)。

上联:一夜连双岁下联: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2、对联:

上联:莺歌燕舞春无限下联:雨调风顺岁有余。

3、师生对对联。

4、作业:

认真书写“爆”、“苏”、“换”、“符”四个生字。

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收集春联,和同学交流欣赏。

板书:

12、过年元日。

爆苏美好喜悦。

换符辞旧迎新。

元日教学设计篇七

1、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北宋王安石的元日。(板书课题)。

2、点出“日”理解、“元”是第一,“元日”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叫春节。

3、在这一天,你会做些什么?(交流)齐读课题。

5、生交流。师结:对,诵读理解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我们学好古诗,首先就要读好它。出示:(一读:注意节奏、读正确。)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自由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节奏,读正确。

二、学诗。

(一)谁愿意来试试?(指名读)。

1、你把这个生字念得很准,再教大家一遍,好吗?(指名将生字读准)。

2、让我们一起来读正确,读流利。(不到位师范读一句。)。

(二)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够把诗读正确,不过,古诗光读准还不够,还要(出示:二读:借助字典或请教别人,搞清字、词、句的意思。)。

1、你再好好读读这首诗,找找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2、交流。现在就拿出你们的字典来吧。查一查,查之前,老师作一个友情提示:每个字在字典上都有许多种解释,我们要根据诗句来选择相应的意思。

3、师巡视。

4、交流。(同时屏幕上出示词语的解释。)师根据学生说到的词语同时理解诗意。重点理解:“瞳瞳日”。对,你这是字典上的解释,再看看诗题,其实这是个很特殊的日子,就是新年美好的第一天。新的一年,也蕴含着新的希望,同学们在新的一年中,你希望什么呢?(交流)。

5、让生将诗句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理解了诗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样了,谁来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首诗呢?(1—2位)。

1、交流。(幸福、热闹、高兴、喜气等)。

2、同学们,任何一首诗,都与诗人当时的心情,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诗人王安石刚当上宰相,对自己上任后的改革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想想你还能感受到什么?(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

3、让我们一起满怀着喜悦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吧!齐读诗。

三、背诵迁移。

1、现在,古诗学完了,我们要把它背出来,这叫熟读成诵。(指名背、齐背)。

2、同学们,在背的时候也要注意节奏,谁再来背?

4、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一首诗,想让你们也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读懂它?好吗?

(1)运用刚才的方法一步步学并交流。

(2)诗人写梅花,是为了表达内心怎样的感情呢?交流齐背诗。

5、今天,我们一节课学了两首诗,同学们以后学古诗就照老师的方法试试,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得更好。

元日教学设计篇八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元日教学设计篇九

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尤铡薄“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自主、合作研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

(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

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

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

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

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春节元旦)。

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

(一)、一读:读正确。

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检查初读,随机正音:“苏“是平舌音,相机评价。

(评价预设:你第一位站起来读,不仅勇敢,而且读得非常正确,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大胆表现。)。

2、自主学习生字,师重点指导“爆”字的识记和书写。

(1)、指导: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汇报预设: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3)、师补充介绍:古代爆竹是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使它爆炸发出声响,所以用“火”作偏旁。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

(二)、二读:读出节奏。

过渡: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划出停顿号,标出重音。

1、师范读,学生按要求划节奏。

2、同桌互相检查、练读。

3、指名有节奏地读,相机评价。

(三)、三读:探究词意。

1、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了,读诗就要这样有轻重缓急、有停顿,再来读读这首诗,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汇报不理解的词语,师相机板书。

(预设:不理解的词可能会有:屠苏尤新桃旧符)。

3、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会采用哪些办法解决呢?

(学情预设:查字典词典,上网查找,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

评价点拨:同学们都会学习,其实在古诗学习中,还可以联系诗句来猜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请大家用这些自己解决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词意。

5、汇报交流学习方法和成果。

(1)屠苏:是一种酒。(查工具书)。

师补充介绍:屠苏是古代一种用屠苏草泡成的酒,到了正月初一这天早晨,全家老小面向东喝下屠苏酒,祈求一年身体健康。

(2)尤眨禾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根据“日”的意思来猜)。

(3)新桃、旧符:即新春联、旧春联。(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

师补充介绍:古代桃符是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而桃符被称为春联,并用纸书写,始于元代,明代才开始流行。

三、精读感悟、交流诗意。

1、古诗中的拦路虎我们已经扫清了,请同学们边读诗边看图,想想诗中描绘了古代过春节的哪些场面?和小组同伴交流交流。

(1)、学生读诗看图,想诗意。

(2)、小组合作交流,议诗意。

2、派代表说诗意,诵读感悟。

(1)、读悟一、二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诗中的哪个字让你有这种感觉?(暖)。

紧扣“暖”字体会春风给人们到来的温暖感觉。

那就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相机评价)。

(2)、读悟三、四句。

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温暖的阳光照着千家万户,人们都要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

3、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沉浸在了新年的欢乐中,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齐读全诗)。

四、走进诗人、体悟诗情。

过渡:其实,王安石写这首石并不仅仅是描绘春节的热闹喜庆,还有他更深的用意呢!(课件出示创作背景)。

(一)、了解背景。

1、学生默读背景资料,思考:从这段资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2、汇报内容(预设:作者不仅是诗人,还是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当时王安石正在废除旧法、推行新政,但遭到一些官僚地主的反对……)。

(二)、入诗悟情。

1、学生自主悟情。

(1)、带着你对诗人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学生汇报收获。

(预设:学生可能会抓“除”、“新桃”和“旧符”、“换”谈理解)。

(3)、点拨:“除”字暗示着要废除旧法;而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则代表用新法代替旧的不合理的法规。

2、教师引导悟情。

评价点拨:同学们很快就读懂了诗人的心,真了不起!在诗人心目中,他坚信新政法就像春风一样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诗中哪个字能体会到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呢?(“总”字)。

引导:再看诗题“元日”,仅仅是指新年的开始吗?还暗示着什么?

点拨:诗题暗示着新政法的开始推行,可见,全诗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对除旧布新的期望和决心。

(三)、师生满怀激情齐背诵。

五、自选检测、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准备做些什么?(整理学生汇报)。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推荐阅读王安石的优秀诗作《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体会诗人对变化之美、革新之美的向往。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屠苏。

新桃。

旧符。

【教材特点】。

《元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课中的一首诗,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涉及到春节期间放爆竹、贴春联和饮屠苏酒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欢乐喜庆的景象。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飒爽劲健,直指题面,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承接起句,涉及春节饮屠苏酒的民俗,第三句“千门万户尤铡苯笔锋转向广阔的社会,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紧密呼应。全诗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也隐喻着诗人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学生特点】。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诗中的一些词语“屠苏”、“尤铡薄“新桃”、“旧符”因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然而,这些词意确是学生们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并且利用好教材的插图资源,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人内心的寄托。

【教学理念】。

从古诗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特点出发,以我区课堂教学“三步导学”模式为依托本课教学活动重在激发兴趣: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学过程的节奏调整、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其次,要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地形象美、意境美,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此外,要利用好插图理解词语。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学习经验和诗内容本身的特点考虑,教学以音像先入、渲染气氛、激情导入,初读感知、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理解诗意、诵读积累、体悟诗情为主要活动。回顾教学,反思如下: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课件使用有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对诗、对诗人的理解,学生的感悟也在逐步加深,朗读一次次达到入情入境。

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词意的环节,课堂气氛自然、和谐,都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最终不仅理解了词意,更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学习的快乐莫过于此。

3、在汇报词意时,有些学生加入了关于春节的风俗和传说,虽然导致后面教学紧张,但也是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一次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机智,既要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也要适时把握、调整好课堂节奏。

元日教学设计篇十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之《元日》。教材解读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元日》一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寓理于叙事,含义深刻。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3个汉字“爆”“屠”“符”,理解诗中“屠苏”“曈曈日”“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懂得整首诗的大意。

2、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吟经诵典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教学难点。

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题解题。

1、欣赏歌曲《小拜年》。

2、关注歌词:“正月里过新年,亲朋好友真高兴。家家户户来迎接,爆竹响连天。每一家每一户,贴上一副新对联。”从而初步理解“爆竹”“贴春联”的意思。

3、揭题,读懂诗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那“元日”就是哪一天呢?(提醒:“元日”并非现在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

设计意图:解“元”字,旨在让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从而正确把握全诗。通过有层次的读,提醒学生每次读书都应有所收获。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体会其中的节奏。

2、指名读。关注准确、通顺。

3、再指名读。关注停顿、节奏。

4、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一、二、四句末尾一字的读音,指导理解“押韵”,再读诗歌。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首要的就是做到通顺、流利,并感受其中的节奏美。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等形式来达成初读的目标。

三、融情想象,品读感悟。

1、赏读诗中“画”。

(1)教师范读,学生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过春节时的哪些画面?

(2)交流共享。

元日教学设计篇十一

2、老师把春联放大些,这是古代时贴的春联,写的是繁体字,读的时候是从右到左,(读辞旧迎新)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现在的春联是从左到右读的,这是现在贴的春联,我们看这是同一副春联,这次你能来读一读吗?上下联我们可以怎么区分呢?我们看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岁是第几声?结尾字是三、四声的为上联,下联的年是第几声?结尾字是一二声的为下联。

3、同学们,其实春节就是农历的大年初一。在古代大年初一就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起、初的意思。元旦是哪一天?(板书元旦)(阳历一月一日)元日呢(板书元日)?(农历一月一日,就是我们所说的正月初一,板书正月初一)。这是2012年一月的日历(课件出示,指出元旦和元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这篇古诗,(板书宋王安石)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古诗到底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刚快打开书,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且想办法解决它。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把古诗中的一些词语请了出来,你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抽读,齐读)。

屠苏,这就是屠苏,是一种草名,所以苏是草字头。屠苏是指用屠苏草泡成的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这种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赐吉祥。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都在元日这天朝东喝屠苏酒。

曈曈日,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关?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阳。古代的人喜欢大年初一把大门敞开,迎接初升的太阳。

桃符,关于桃符还有一个神话故事。(放桃符的神话故事),这就是桃符(示图),后来就是指春联。

3、再来看看这些词,红色的是需要我们会写的,看看有没有你认为难写的字?指导爆字。(在田字格里写)。

4、谁来读读这首诗?(正音)1-2名。

5、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齐读)。

三、品读古诗,读出韵味。

(1)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请你提出来?(一岁除,岁,指年,除,去一年过去了)。

(2)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放爆竹、喝屠苏)。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4)过年了,多热闹啊!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你能把当时的那种心情读出来吗?请你试着读一读(练读,指名读,范读,练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评)老师也感受到人们当时非常开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和屠苏酒的热闹气氛吧!。(齐读)。

真棒,从你们的读中老师切实感受到了春节时开心、热闹的场面。

2、学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在这个句子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吗?那千门万户瞳瞳日是什么意思呢?(板书迎红日)。

(2)从这首诗里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换桃符)。

(3)你能把后两句的意思说一说吗?

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窜户,到处洋溢着一片喜庆。现在就请你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齐读后两句)。

试着背一背(借助板书和插图)。

不看板书,你还能背吗?那闭上眼睛试一试吧!

同学们这么短时间就背下来了,真了不起。

四、适度拓展,积累语言。

同学们,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许多诗人为此写了诗句。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宋代苏东坡的诗(课件:守岁)老师给同学们读一下。你看看这首诗讲了过年的一种习俗是什么?(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过年有许多习俗,我们在十二单元里将继续学习。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苏。

迎红日。

换桃符。

元日教学设计篇十二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又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作此诗时,王安石此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学习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二)、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三)、联系“春节”,想想“元日”

过渡:其实,古代时候,人们过“元日”的方式和我们现在没有太大区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元日”的。

1会读古诗。

(1)、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一标。

(5)、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读。

(6)、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7)、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8)、送字宝宝回家(幻灯)。

2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a: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b: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c: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d: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3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文中的插图描绘得很形象,给一种过节时喜庆的感觉,有助于学生读好这古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3)、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4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

(2)、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以,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

(幻灯展示)。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5了解系作者生活,体味诗的深层内含。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有谁知道他?(指名简单介绍)。

(2)、师出示、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官至宰相,《元日》这首诗就他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他觉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瞳瞳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3)、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6根据生活实物,学习生字。

爆: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屠:古时用屠苏酒以驱邪避瘟疫,现今指宰杀。

符:古时的符是用竹子制成的。

六、所需材料及资源。

多媒体。

七、评价方法或工具。

(1)指名背诵古诗。

(2)开火车认读生字古诗中的七个生字,会组词。

(3)能把生字的拼音读准。

元日教学设计篇十三

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自主、合作研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

(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

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

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

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

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 春节  元旦)。

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

(一)、一读:读正确。

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检查初读,随机正音:“苏“是平舌音,相机评价。

(评价预设:你第一位站起来读,不仅勇敢,而且读得非常正确,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大胆表现。)。

2.自主学习生字,师重点指导“爆”字的识记和书写。

(1)、指导: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汇报预设: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3)、师补充介绍:古代爆竹是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使它爆炸发出声响,所以用“火”作偏旁。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

(二)、二读:读出节奏。

过渡: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划出停顿号,标出重音。

1.师范读,学生按要求划节奏。

2.同桌互相检查、练读。

3.指名有节奏地读,相机评价。

(三)、三读:探究词意。

1.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了,读诗就要这样有轻重缓急、有停顿,再来读读这首诗,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汇报不理解的词语,师相机板书。

(预设:不理解的词可能会有:屠苏 曈曈日 新桃 旧符)。

3.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会采用哪些办法解决呢?

(学情预设:查字典词典,上网查找,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

评价点拨:同学们都会学习,其实在古诗学习中,还可以联系诗句来猜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请大家用这些自己解决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词意。

5.汇报交流学习方法和成果。

(1)屠苏:是一种酒。(查工具书)。

师补充介绍:屠苏是古代一种用屠苏草泡成的酒,到了正月初一这天早晨,全家老小面向东喝下屠苏酒,祈求一年身体健康。

(2)曈曈日: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根据“日”的意思来猜)。

(3)新桃、旧符:即新春联、旧春联。(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

师补充介绍:古代桃符是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而桃符被称为春联,并用纸书写,始于元代,明代才开始流行。

三、精读感悟、交流诗意。

1.古诗中的拦路虎我们已经扫清了,请同学们边读诗边看图,想想诗中描绘了古代过春节的哪些场面?和小组同伴交流交流。

(1)、学生读诗看图,想诗意。

(2)、小组合作交流,议诗意。

2.派代表说诗意,诵读感悟。

(1)、读悟一、二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诗中的哪个字让你有这种感觉?(暖)。

紧扣“暖”字体会春风给人们到来的温暖感觉。

那就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相机评价)。

(2)、读悟三、四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温暖的阳光照着千家万户,人们都要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

3.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沉浸在了新年的欢乐中,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齐读全诗)。

四、走进诗人、体悟诗情。

过渡:其实,王安石写这首石并不仅仅是描绘春节的热闹喜庆,还有他更深的用意呢!(课件出示创作背景)。

(一)、了解背景。

1.学生默读背景资料,思考:从这段资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2.汇报内容(预设:作者不仅是诗人,还是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当时王安石正在废除旧法、推行新政,但遭到一些官僚地主的反对……)。

(二)、入诗悟情。

1.学生自主悟情。

(1)、带着你对诗人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学生汇报收获。

(预设:学生可能会抓“除”、“新桃”和“旧符”、“换”谈理解)。

(3)、点拨:“除”字暗示着要废除旧法;而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则代表用新法代替旧的不合理的法规。

2.教师引导悟情。

评价点拨:同学们很快就读懂了诗人的心,真了不起!在诗人心目中,他坚信新政法就像春风一样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诗中哪个字能体会到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呢?(“总”字)。

引导:再看诗题“元日”,仅仅是指新年的开始吗?还暗示着什么?

点拨:诗题暗示着新政法的开始推行,可见,全诗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对除旧布新的期望和决心。

(三)、师生满怀激情齐背诵。

五、自选检测、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准备做些什么?(整理学生汇报)。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推荐阅读王安石的优秀诗作《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体会诗人对变化之美、革新之美的向往。

元 日。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屠 苏。

曈曈日。

新 桃。

旧 符。

【教材特点】。

《元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课中的一首诗,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涉及到春节期间放爆竹、贴春联和饮屠苏酒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欢乐喜庆的景象。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飒爽劲健,直指题面,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承接起句,涉及春节饮屠苏酒的民俗,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将笔锋转向广阔的社会,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紧密呼应。全诗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也隐喻着诗人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学生特点】。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诗中的一些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因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然而,这些词意确是学生们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并且利用好教材的插图资源,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人内心的寄托。

【教学理念】。

从古诗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特点出发,以我区课堂教学“三步导学”模式为依托本课教学活动重在激发兴趣: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学过程的节奏调整、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其次,要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古诗地形象美、意境美,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此外,要利用好插图理解词语。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学习经验和诗内容本身的特点考虑,教学以音像先入、渲染气氛、激情导入,初读感知、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理解诗意、诵读积累、体悟诗情为主要活动。回顾教学,反思如下: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课件使用有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对诗、对诗人的理解,学生的感悟也在逐步加深,朗读一次次达到入情入境。

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词意的环节,课堂气氛自然、和谐,都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最终不仅理解了词意,更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学习的快乐莫过于此。

3.在汇报词意时,有些学生加入了关于春节的风俗和传说,虽然导致后面教学紧张,但也是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一次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机智,既要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也要适时把握、调整好课堂节奏。

元日教学设计篇十四

《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春节是农历岁首,故称“元日”。《元日》就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是涉及春节期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温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时,诗歌也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相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屠,屠,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重点: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背诵古诗,并能弄懂诗句意思。

2、难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同时体会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把小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求知的欲望,力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新鲜感、探究欲。

2、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

3、开放学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学习古诗,可以让学生在读、说、画、写、议、评等多种学法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

教学思路大致是这样的:激趣导入 初读感知 品读感悟读背体会。

生答:春节。

学生自由述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学完以后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板书课题。

4、大家看到课题《元日》,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 会有同学会问:“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

学生相互交流。

教师总结:“元日”并非现在的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现在“元旦”、“新年”一般会指公历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号。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元日教学设计篇十五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

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

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学生各抒己见)。

元日教学设计篇十六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4、,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重难点、关键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学生各抒己见)。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热闹、欢快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渠道,认字与识字。

2、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

3、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4、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查找资料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背诵部分段落。

教具准备:

1、春节的传说故事。

2、投影。

3、各地过年的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2、阅读《过年的来历》。

3、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4、你觉得过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5、学生交流。

6、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自学古诗。

1、回忆学法: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有什么基本办法呢?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理解意思——展开想象)。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

三、学习古诗,交流。

1、你读准了吗?

2、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燃爆竹。

饮屠苏。

迎红日。

换新符。

3、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5、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诗了呢?请你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自己说——指名说。

l理解古诗可以把用在两部分间加上自己的话。使意思表达更通顺。

6、闭眼听老师范读,在头脑中想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小结:多喜庆,多热闹呀。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如果你觉得读不足以把热闹和喜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自己读——指名读——全班读。

四、背诵古诗,学习生字。

1、你会背诵了吗?

全班背——男女生各背。

2、我们来看看这首古诗的第一个字,要写对写好它应该注意什么?

右下角的四点书写。师板演。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展示台进行生字的讲评。

爆的最后一笔换的撇不要写出头。

曈的左边是日。

重点指导“爆”的书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6969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